国内这几年有哪些厉害的挺不错的股评家?

智能新闻推荐与机器新闻写作已经成为新闻业的主流趋势之一,虽然其所引发的争论不断,但这无法阻止像搜狐这样的公司在智能化资讯方向上更进一步:搜狐新闻客户端于今日上线了一个智能的股市播报系统——智能报盘。简而言之,这是一个由机器人盯盘的市场资讯快速发布系统,它可以在以小于秒的时间单位内为投资者捕捉股票市场异动资讯与个股投资机会,并通过客户端同步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中。这一系统的推出,意味着搜狐也正式进入了机器人写作领域。

“机器写作在很多方面比不上人,但确实在很多方面比人要做得更好,比如为更快更准确的提供市场资讯与进行数据分析,为投资者节约时间。”在被问及为何要从金融市场入手进入智能机器人写作时,搜狐新闻客户端总经理蔡明军如此表示。

“这个系统可以比传统人工编辑提前5-10分钟发出市场消息。每天都有近千万级的投资者通过搜狐了解投资资讯,我们希望每天为他们省下获取资讯的时间,从而增加他们的投资思考时间。”蔡明军称。

解决个人投资者最大痛点?可能只能靠机器人了

投资者最关注的就是信息,因为信息就是金钱。然而,普通个人投资者却经常被一个简单却持久的问题所困扰:无法最及时准确获知自己想要的市场信息。这样的尴尬屡见不鲜:当某个资讯网站推送出某条“股市大涨”的消息后,你看完消息,然后再打开行情页面或者交易软件的时候,看到的结果往往大相径庭:“资讯新闻告诉我的是上涨,然而实际上股市已经在下跌。”

资讯太慢。对于一般的新闻消费而言,一个慢一点的资讯平台并不见得有多坏,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晚了一分钟,你可能就会错过买入或卖出一只股票, 而这样的代价可能是几千甚至几万。

对于股市短线客,资讯太慢的问题可能更让人糟心。“很多网站资讯告诉我的往往只是结果,比如某只股票已经大涨了好几天了,某只股票已经涨停了,但我想要的并不是这些”,拥有三年股票投资经验的尤先生是一位高风险偏好的股市投资者,他说:“我希望资讯能告诉我的是什么正在发生”。

即便互联网资讯以快著称,但以人工编辑为主导的即时资讯已经到达了时间与准确度上的极限:当信息出现,编辑发现信息,然后将信息转化称资讯语言,然后发布,继而进行推荐与推送……这样的流程,即便再快也要数分钟。但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在这数分钟内,往往一切都已变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只有智能。这是因为,对于编辑需要几分钟的事,机器需要的时间不会超过一秒钟。例如,A股的开盘信息,目前的人工编辑仍需要近十分钟时间,但是机器可以在开盘一瞬间就告知你。当市场出现重要的上涨或者下跌信号时,智能机器人亦能同步捕捉到这样信号,这不仅远远将手工编辑落在后面,更避免了消息与市场实际走势不符的尴尬。

“搜狐的智能股市播报系统就是因此而生。”该产品负责人称。

实际上,通过计算机设置模型然后依据其发出的信号做出投资决策并不是新鲜事。早在30年前计算机大发展的初期,华尔街的投行就开始投入巨资,以计算机为基础工具进行投资。从事这一行业的工程师们则被称为“宽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量化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投资也在不断发展进化,同时,互联网也开始让基于智能的投资手段开始为普通投资者所用。

“智能播报本身就是希望把量化与智能的概念带给普通投资者,成为普通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有效工具,”该产品负责人说,“而且这是免费的。”

智能报盘有无数种可能 但就是当不了黑嘴

对于初入股市的股民而言,最害怕的是遇到“黑嘴”。

但在A股市场上要想不遇上“黑嘴”却并非易事,因为本身市场上各种意见鱼龙混杂,噪音无数。传统上的股吧,qq群,近年兴起的自媒体,投资社交等等,到处都有坑,入门投资者不掉进去的机会微乎其微。

对于入门股民而言,智能机器人报盘可能是最可靠的不带黑嘴的投资意见领袖。这倒不是说机器人多么有良心,而是因为机器人对市场的理解都是纯粹客观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机器与人不同,它没有偏见,也不会受到各种情绪影响,它只会通过数据说话。

“机器与人相比最大的缺点是语言表达仍旧比较沉闷,不能和股评人或者人工播报那样充满个性化的语言甚至是口吐莲花,但是与人相比,机器最大的优点是从来不会说谎,是什么就是什么。”

“当然,机器也不会做出不靠谱的预测,不会说自己又预测对了这样的话。”

智能报盘的产品负责人说,这当然不是说机器人能超过分析师或者其他的投资分析者,目前的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大致与一个网站编辑的投资理解水平相当,无法替代优秀的分析师。实际上,目前的智能报盘主要仍然是即时提示工具,而主要的投资决策仍然需要投资者自己来做出。

目前的智能报盘提供每天固定的市场走势播报,此外,当大盘指数以及具有重要指标意义的权重股出现突然拉升时,智能报盘也能够在瞬间捕捉推送。另外,机器人还会在开盘期间不间断的扫描市场近3000只股票,发现所有在瞬间出现突然拉升或者下跌的个股。智能播报还会提示每日的领涨板块领跌板块,每日的资金流向,以及新股上市的行情走势等等。未来,智能报盘的内容还会继续增加。

“除了当黑嘴不行,智能用于投资机会的挖掘可以说有无数种可能。”搜狐的产品工程师说。

市场播报只是开始,下一步是……

“目前的智能报盘主要解决的资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问题。”搜狐新闻客户端负责蔡明军说,“因为获得及时准确的市场资讯是投资的最基础内容,权威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投资者认为,资讯的实时更新是进行投资决策的最有帮助服务。”

但对于所有有志于以人工智能方式进军金融投资的技术人而言,这的确只是第一步。

“首先是我们希望以人工智能覆盖更多的投资品种和内容,”蔡明军表示。“但是未来不止是仅仅是提供准确快速的资讯这么简单,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分析内容,并且要更多体现内容的个性化。”

目前,首期的智能播报在个股资讯播报方面更多的是体现中国投资者比较追捧的技术分析以及动量投资思想。根据技术分析,股票的价格波动实际上能够反映所有与其有关的信息,投资者需要关心的只有股价。而根据动量投资的思想,市场的运行趋势往往会保持一定时间之后才会结束,简单点说,就是上涨的股票往往还会上涨,下跌的股票往往都会下跌。

但按照产品开发人员的想法,未来这一产品肯定会依据更多的投资思想建立模型,这包括价值投资思想,投资组合思想等——这意味着,未来这一产品所覆盖的将不限于股票,它会延伸至更广泛的个人理财领域。

智能理财的概念已经在开始在全世界兴起。因为机器人能够克服人在投资上的主观情绪,因此人工智能在理论上可以更好的管理个人的投资组合,成为一个称职的理财投资顾问。这已经成为全球趋势。花旗集团今年发布的报告指出,在未来十年时间里,智能投顾总资产将会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势头,总额将达到5万亿美元。

“智能理财投顾概念是一个热门概念,但是目前看起来仍然不成熟。不过,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方向。而就目前而言,我们首先希望做到信息服务效率的提升,其次要是提供更多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并尽量以更加简单智能的方式呈现这些分析的结果。”一直潜心关注该领域的蔡明军说。在以往,对浩如烟海的金融数据进行分析是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技能,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金融数据分析服务已经并不遥远。

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雷蒙德库兹威尔(Ray Kurzweil)在2005年的著作《奇点临近》中预言:“人工智能将在2045年之前成为能完全替代人类工作的存在”。虽然截止到目前,多数人仍然不相信这一点,但近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机器能够做的而且可以做得比人更好的工作,正变得越来越多。

“在股市里,机器人也发现不了黑天鹅,但一旦出现黑天鹅,说不定他会给我们留下更多逃跑的时间。”蔡明军说。

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对奶爸的支持。中秋佳节将至,准备了一份小礼物送给大家:《国内最牛的炒股理论,“缠论”解读和实战应用》(上)。

“缠论”曾潜心研读过,一直不敢怎么说主要是学缠论的有些人,缠师技术没学到,缠师脾气全学去了,动不动骂人,我没必要自己找骂现在很多朋友想听奶爸对这“国内最牛的炒股理论”,简单说点体会

缠师非常牛逼,是当年A股第一支百元股“亿安科技”的主操盘手。不过他其实只做了第一段,从几块炒到40多就退出了。另外,上证指数2007年10月大顶和2008年10月大底,他也有研判捕捉到。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缠师最初用的ID是“喜欢数学的女孩”,言辞既污且狂,才华横溢。因为他本人比较传奇,加上缠论初稿写完,一些矛盾、晦涩的地方来不及修订就病逝了,读下来不容易理解,所以很多人认为缠论很神秘。实际上,缠论虽为独创,但也是站在前人肩膀上,有脉络可循的。只是有些人在学的时候,把握不住,钻进牛角尖,从而弄得复杂。

缠师在“教你炒股票”108篇的第一篇,一上来就说:“教你炒股票”这样的题目,全中国不会有第二人比本ID更适合写的。让人觉得牛皮要吹破天。但是,仔细看她(当时用的是ID是女孩)写的东西,确实很好,不由得一口气往下读。

缠论后半部分我读得不是最细,主要精研了前半部分,已经感觉受益良多。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借用一下就是,半部缠论混股市。

一上来说这些,主要让朋友们对缠论先有个初步印象和大概认识:这是国内顶级实战派的经典佳作,理论自成体系,但也是有源之水,也没必要神化。这样,对我们学好、用好缠论,大有帮助。

缠师在“教你炒股票”108篇中,阐述过以下观点(红色字体部分为引用缠师原话):

有机硅下游需求旺盛 六月涨价有望持续

据报道,有机硅DMC单体3月份价格2.9万/吨,5月份以来从3.24万元/吨涨到了现在的3.6万元/吨。价格发展趋势看,需求端,下游开工率还是比较高;供给端看,行业2018年无新增产能,该产品固体废物处理是大难题,小企业处置不达标就停产,6月份山东东岳、金岭检修,价格有望突破历史高点。布局上,涨价趋势叠加半年报临近,6月仍是逢低布局有机硅的较好时机,相关上市公司如新安股份等值得逢低关注。

新安股份(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新安股份:主导产业景气上行,一季报超市场预期新安股份 600596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郭敏,王剑雨 撰写日期:

公司2017年业绩大幅增长,一季报预告超市场预期

公司2017年实现营收72.76亿,YOY+6.97%,实现归母净利润5.32亿元,YOY+586.87%,扣非后实现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同时,公司预计2018年Q1实现归母净利润2.5~2.7亿,环比增长357%至394%,由于一季度是有机硅传统淡季,公司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经营分析:有机硅景气高位运行,草甘膦底部回暖

有机硅与草甘膦景气回暖是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原因,2017年国内草甘膦(华东)、DMC(华东)均价分别为23764元/吨、23187元/吨,同比分别上涨20.96%、62.58%,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达到17.95%,同比增加4.7个百分点。2017年末有机硅实际产能利用率上升至80%, 据百川资讯,2019年下半年前行业无新增产能投放,需求端受益海外出口复苏,供需有望持续偏紧;草甘膦景气度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回升,需求端海外厂商去库存接近尾声,供给端国内环保督查日益严厉限制小厂开工,景气底部回升。

搬迁项目实施完成,新产能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2017年受产能搬迁影响,农药(折原药)和有机硅(折DMC)销量同比分别下滑12.27%和23.18%,目前有机硅、草甘膦搬新项目均已正常生产,2018年产销量有望明显增长。此外,公司在镇江江南化工启动15万吨有机硅单体扩建项目,项目预计18、19年陆续投产,届时公司成为亚洲最大有机硅生产基地,新项目奠定公司成长基础。

基于公司产品有机硅及有草甘膦续景气复苏叠加产能释放,预计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1.40元、1.62元、1.98元,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为10.3倍、8.9倍、7.3倍,维持“买入”评级。

1、环保督查低于预期,化工产品价格大幅波动;2、公司销量低于预期;3、宏观经济大幅波动,造成需求大幅下降。

三友化工(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三友化工:q1业绩小幅下滑,q2纯碱有望持续上涨三友化工 600409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宋涛 撰写日期:

纯碱存较大供给缺口,二季度价格有望持续上涨。我国纯碱产能近五年没有净增量,维持在3000万吨左右,需求以2%增速稳定增长,行业供需呈紧平衡状态,平均开工率已经达到90%以上,纯碱进入长景气周期。今年三月有60万吨产能因环保搬迁长期停车,同期大量联碱厂家开始检修,一直到六月仍然为厂家集中检修期,供给量明显减少,4月损失产量达20万吨;下游需求触底回升,采暖季结束后,玻璃、洗涤剂、氧化铝产线逐渐复产,纯碱库存快速下降,3月初纯碱库存量在80-90万吨,4月底可降至20万吨左右,库存下降速度超出市场预期,纯碱有很强的上涨动力。

循环经济优势明显,有机硅维持景气高位,公司盈利中枢有望上移。公司以氯碱为中枢、形成四大业务板块,并配套建有热电装置,循环经济优势明显,综合成本优于同行。近日有机硅华东地区市场价再度上调500元/吨至31000元/吨,市场上货源依旧紧缺,环保常态化高压下,上下游企业均受到影响,厂家订单饱满,有机硅高景气可持续。此外,公司20万吨/年高端差异化粘胶短纤项目预计将于5月建成投产,未来粘胶业务可通过差异化、降成本等方式不断扩大优势,公司盈利中枢有望上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年EPS为1.19/1.32/1.40元,对应PE为7/6/6倍,维持“增持”评级。

合盛硅业(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合盛硅业:产能继续扩张,打造全球工业硅龙头合盛硅业 603260

研究机构:国元证券 分析师:李朝松 撰写日期:

1.国内工业硅龙头,成本优势明显

公司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公司工业硅产能国内排名第一,有机硅产能排名前五位。公司工业硅设计产能35万吨,有机硅设计产能33万吨。2017年我国工业硅产量220万吨,合盛产量占全国产量18%。合盛硅业作为龙头有明显成本优势:

(1)公司工业硅生产基地地处新疆,硅矿石储量丰富并且价格低廉。

(2)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于中东部地区,工业硅作为高耗能产业,电力成本超过40%,合盛硅业工业硅项目均为自备电厂,电力成本不到公网一半。

(3)公司还配套石墨碳素电极产能,在去年石墨电极大涨的背景下公司成本不受影响。

(4)作为高耗能生产企业,规模大能有效降低单位成本。

在环保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工业硅行业准入门槛提高,新规工业硅新建产能热炉容量必须≥25000千伏安,并配套配套余热和煤气综合利用设施。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提高,龙头企业将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2.鄯善基地扩产,继续提升领先地位

公司正在新疆鄯善地区建设硅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2018年6月份年产40万吨工业硅产能将建成并投产,该园区还向下游延伸建设年产1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有机硅产能预计2020年3月份投产。40万吨工业硅建成之后公司将超过Ferroglobe,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工业硅生产商,公司地位的提升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

3.供给侧改革,有机硅行业继续景气

有机硅供给端在历经五年行业洗牌之后企业缩减至12家,在环保政策的压力下,国内2018无新增产能,19-20产能投放低于规划产能。2018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4%,同时新能源及电力电子电器等领域的增长也将有效支撑2018年有机硅的需求,因此有机硅今年有望继续保持景气。公司近期计划在新疆石河子投资20万吨/年硅氧烷项目,也彰显公司对有机硅行业的信心。

4.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构建一体化优势

公司计划在新疆石河子投资20万吨/年硅氧烷项目,配套建设20万吨/年甲醇装置,7万吨/年钾碱装置以及相应的热电联产项目,公司向下游不断延伸,构建一体化优势将有利于公司通过调节产业链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也有利于降低行业波动带来的风险。从长期来看,公司既把握上游低成本原料资源又向下游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将有助于公司长期保持竞争力和价格优势。

5.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40万吨鄯善地区工业硅产能年中的投产预计会给公司带来大约18亿的营收增量;有机硅方面通过技能改造产能会有所小幅提高,加之进入18年有机硅继续上涨,有机硅方面预计有9-10亿的营收增量。基于2018年有机硅和工业硅价格稳中向好,我们预计公司年EPS分别为4.23元/4.94元/5.74元,对应PE分别为19倍/16倍/14倍,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兴发集团(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兴发集团跟踪报告:草甘膦价格连续两周上行,兴发受益明显兴发集团 600141

研究机构:浙商证券 分析师:范飞 撰写日期:

草甘膦价格较上周上涨1000元/吨

据百川资讯,草甘膦市场最新(2018年5月18日)报价25808元/吨,较上周上涨1000元/吨,较上月上涨8.4%;较年初价格下跌7.lg%,较2017年同期上涨26.8%:。

受原材料涨价及未来环保收紧预期推动

国内草甘膦大部分为甘氨酸法,该工艺路线会生产大量的废水,由于环保趋紧,市场预期未来存在一定的限制;实际上国内草甘膦由于各种原因开工率一直不高,在60-70%左右;且近期甘氨酸原材料价格有一定上行(兴发集团可以原材料自给);

兴发集团现在是国内名义产能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包含内蒙古龙腾的5万吨的话,合计18万吨,占国内产能比重为25.9%;占全球的产能比重为16.4%;从2017年公开的各企业毛利率看,兴发集团的草甘膦生产为相对有竞争优势的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是与有机硅联产氯甲烷的废物利用。

理论上,价格每上升1000元/吨,兴发集团增加税前利润1.8亿元。(综合考虑公司开工率、成本提升等因素的话,实际低于该值);

有机硅目前处于有利的周期上行位置

兴发集团的各项业务较多,我们仔细分析可发现,公司在磷矿石资源(上市公司中仅次于云天化)、草甘膦(国内规模最大)、有机硅业务、精细磷酸盐(国内排名第一)等各项业务均为行业内排名前列;有机硅处于目前的景气周期上行阶段。

草甘膦业务随着公司环保问题的彻底解决,将会完全展现公司的成本优势;磷矿石资源,尽管受到一定的限产影响,但是量价互补,未来的影响尚不完全确定,长期看,公司的磷矿石资源优势是公司发展的根基;精细磷酸盐业务,经过不断的转型升级,未来仍有较大的毛利提升空间。

预计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94亿元、9.09亿元和10.93亿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17倍,11倍和9倍,维持买入评级。

鲁西化工(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鲁西化工动态点评:业绩频传捷报,内生仍有动力鲁西化工 000830

研究机构:国海证券 分析师:代鹏举,陈博 撰写日期:

公司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和2018年一季度报告,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7.62亿元,同比增长4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50亿元,同比增长671.95%;基本每股收益1.24元,同比增长1276.67%;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74元,同比增长270.27%。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93亿元,同比增长31.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17亿元,同比增长240.26%;基本每股收益0.54元,同比增长279.43%;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34元,同比下降29.17%。

公司“煤、盐、氟、硅和石化”产业板块园区化协同发展,装备制造业务助力新项目建设,园区的生产、管理、应急处理等方面均达到一流水准。近年来环保和安监要求企业入园、园区升级,公司积极实施退城入园、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建成7平方公里园区,区内形成了较完整的多板块、上下游产品链条,公用工程和环保配套齐全,“一体化、集约化、园区化、智能化”优势明显,有利于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尤其在智能化方面,公司以“互联网+化工生产管理”方式,集成先进信息技术,与生产装置深度融合,建设了由1个平台、2个中心、10+X管理模块组成的智慧化工园区管理平台,形成了安全、环保管理的多层次防控体系,对园区内化工装置统一调度管控,使产品多样化、工艺复杂化、装置大型化的综合化工园区有了充分的安全和环保保障。

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成效显著,化工新材料和基础化工品业务占比提升,毛利率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提升。公司通过退城入园,调整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工品和化肥复合肥的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和基础化工品产能,2017年公司化工新材料板块营业收入占比达54.16%,同比增长92.88%,毛利率达到33.03%,同比提升12.57个百分点;基础化工板块营业收入占比达25.93%,同比增长45.38%,毛利率达到21.89%,同比提升8.18个百分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评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