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公司同一法人?

  中安在线讯据安徽商报消息,“公司找不到了,法人代表竟是农村一个老头!”今年年初以来,合肥市的邓佳林等3人一直在为他们的经济赔偿金发愁。虽然当初长丰县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让他们曾经的雇主合肥恒众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恒众)赔偿3人约3万元的赔偿金。但该公司始终没支付一毛钱,长丰县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找不到合肥恒众的公司地址,其法人代表竟是一名68岁的农民。老人则坚称他没有开过公司,可能因为身份证丢失导致身份被冒用。采访中记者发现邓佳林等人并非个案,合肥恒众和多位员工有劳动争议,但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都因同样的原因走进了“死胡同”。于是,邓佳林等人就怀疑,合肥恒众其实是“皮包”公司,幕后老板是想以此“金蝉脱壳”,逃避责任。

  [员工投诉]蹊跷:追讨经济补偿金,却发现公司没了

  48岁的邓佳林仍在做保安。他告诉记者,两年前,他入职安徽恒杰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恒杰)成为合肥南站的一名保安。后来转而和合肥恒众签订了劳动合同。后来因公司没买保险问题,几人辞职并向长丰县劳动部门提起劳动仲裁。

  今年1月6日仲裁调解出炉。邓佳林等三人虽然提起对安徽恒杰与合肥恒众两家公司仲裁,但最终协议由合肥恒众向3人支付约3万元经济赔偿,要求这笔钱在今年1月30日前一次性转入申请人账户。

  邓佳林对结果挺满意,但很快发现情况不对,因为过了今年1月30日,这笔钱迟迟没有到账。与他一起维权的另外两人同样没拿到钱,几人随后向长丰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在执行过程却找不到合肥恒众公司。“合肥恒众的注册地址是合肥市众城国际1号楼1301室,但我们去找时这里已经换成别的公司了。”长丰县法院负责此案执行的许法官告诉记者。

  [质疑]公司法人代表竟是一位老农民?

  邓师傅说,他们维权调查发现,合肥恒众的法人代表是长丰县下塘镇一个偏僻乡村68岁的农民,叫顾有云。

  许法官则称,之前他们专程赶去顾有云的老家,“他不承认公司是他的,说自己身份丢了,被盗用了。”强制执行到了这一步似乎走进死胡同。“公司找不到,法人代表又说不是自己办的公司。”许法官称,为了给邓师傅几人讨到补偿,他们转头去了安徽恒杰,但却被告知,既然判了由合肥恒众赔偿,这事跟他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邓师傅说,据他们调查,以前合肥恒众和安徽恒杰其实是同一个老板。 2014年3月10日,合肥恒众更换了法人代表,换成了现在的这位叫顾有云的人。而之前的法人代表赵华荣,现在则是安徽恒杰的总经理。

  在合肥恒众的《股东会决议书》上,记者看到现有法定代表人顾有云以50万人民币从原执行董事赵华荣和股东征红蔓买来所有股权,并成为该公司唯一股东。“一个农村普通农民哪来这么多钱买公司?”于是,邓佳林等人就怀疑赵华荣仍是现在的老板。“顾有云是被用来‘背黑锅’的,而此目的就是为了躲避与员工之间的劳动纠纷与责任。”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顾有云。对于自己是合肥恒众法人代表一事,顾有云表示自己并不知情。“我也不知道。我的身份证曾经丢过,估计被人盗用了!”

  [回应]顾有云曾与他人共同买下合肥恒众

  既然顾有云否认,那合肥恒众到底是不是像员工质疑的那样,是幕后老板操控,68岁的顾有云只是“傀儡”呢? 7月28日,记者见到了被讨薪员工质疑成公司幕后老板的赵华荣。赵华荣目前是安徽恒杰的总经理。对于质疑,他矢口否认。不过赵华荣承认,合肥恒众的确是他一手创办,甚至比安徽恒杰创办时间还早,但在2014年他们把公司卖给了当时的保安顾有云等人。

  据了解,顾有云确曾在合肥干过保安,一个保安哪来那么多钱买公司?赵华荣回应,当时顾有云和另外一人共同买下合肥恒众,“另一个人身份证丢了,就用顾有云的身份证注册成法人代表。”至于如何买的公司,因为时间长了,他也记不清了。当记者问起另一人身份时,赵解释,现在找另一个人没用,他不会承认跟这些事有关系的。

  采访中赵华荣称,该公司还欠他们至少60万元,但两公司仍然有合作关系。至于为什么找不到合肥恒众的办公地址,赵华荣称该公司经营上遇到问题,干脆不再租房办公,而是由安徽恒杰在项目部上给他们腾地方办公。

  对于邓佳林等人的经济赔偿金上,他们不会让步,因为员工起初来公司时自己承诺不愿意购买保险,现在又来讨经济赔偿金实属“无理取闹”。

  律师:如法人代表信息不真实,可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撤销仲裁

  顾有云到底为何成了公司的法人代表,其自己本人说身份被盗用,而前法人代表却说的确由其和别人合作买下,孰是孰非?追讨赔偿的员工们甚是着急,对此合肥庐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亚评析,如果顾有云的确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并且出资到位,还是要承担责任;但如果真如其所说身份被盗用,应该主动向公安部门报案,争取尽快破案,查实内幕经营者后,工商部门吊销该公司的营业执照。

同一法人在同一个经营场所经营两家公司可以吗?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可以,但是是有条件限制的。如果是同类的营业则不得经营;如果不是同类的营业则不受此限。《公司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关于这一条文,关键的字眼在于“他人”和“同类的营业”。“他人”指前述的两家公司由不同的投资方(或股东)出资设立,“同类的营业”指这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里有相同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违反了《公司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因此,只要前述两家公司的投资方(或股东)中有一家投资方(或股东)是相同的,且这两家公司其他投资方(或股东)对于同一人兼任两家公司的总经理及董事长没有异议,形成了书面的股东会决议或者董事会决议;又或者前述的两家公司虽然由不同的投资方(或股东)出资设立,但是这两家公司的营业范围里没有相同的内容,那么这两家公司的总经理及董事长就可以由同一人担任。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山东-济南 咨询解答:83083条

这种情况是允许的,也是可以的,只要经营的不违法就没有什么问题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个体户注销营业执照的程序如下:
1、先将公司银行账户中的钱全部转走,进行银行销户,须携带开户的所有资料,包括营业执照正副本,税务登记证正副本,银行开户许可证,机构信用代码证,法人身份证和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公章,财务专用章,名章。
2、如果有未开具的空白发票,先在开票系统中将未开具的空白发票进行作废。
3、带着发票领购簿和未开具的空白发票到税务局进行验票,没有问题后,税务局会收回发票领购簿并告知回去对金税盘进行修改时钟,并进行抄当月税,具体的流程可以咨询当地的金税盘服务企业。
4、金税盘修改好时钟,完成抄税后,携带金税盘,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公章,对金税盘和税务登记进行注销,税务局受理后3-5个工作日会出具税务事项通知书予以核准注销。
5、携带营业执照正副本、和税务局出具税务事项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公章到工商局注销营业执照。
6、这样个体户就成功注销掉营业执照了。
注意: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遗失或毁损的,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本市市场主体信用公示系统进行公示公告声明作废,无需在报纸上登载声明作废公告,节约注销费用。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营业执照上的经营地址和实际办公地址不符时,应去工商局办理变更地址手续。逾期不办理会被罚款,严重的,还会吊销营业执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条,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其中,变更经营范围涉及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决定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而未取得批准,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营业执照上的经营地址和实际办公地址不符时,应去工商局办理变更地址手续。逾期不办理会被罚款,严重的,还会吊销营业执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条,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其中,变更经营范围涉及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决定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而未取得批准,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吸收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后,其中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而继续存在,而剩余公司主体资格同时消灭的公司合并。主要形式有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等。

合作协议是指双方或多方签署以进行投资活动而不另成立法人的文件。合作双方的约定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能约定属于禁止投资的领域或行业。律图为你详细介绍合作协议的相关法律知识。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登记注册,由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律图小编带你了解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知识。

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自由转让制度,是现代公司制度最为成功的表现之一。律图将在下文中为你详细介绍股权转让的法律知识。

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下面,律图小编为你介绍有关保密协议的相关法律知识。

小伙下载一个“个税App”竟发现自己在3家公司上班。视觉中国供图

30岁的佘骋南在今年1月3日下载了个税App,发现自己比周围人多出了一个“办税权限”,点进去后发现自己是“重庆界达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通过天眼查App,他发现自己还是一家企业的股东、四家企业的监事。

这不是个案。随着个税App的上线,还有些年轻人遇到了“被就业”“被法人”的问题。在别人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时候,他们却不得不走上了一条证明“我不是我”的维权路。而这条路并不平顺。

公司开了上千万元的发票,我却不知道

发现自己“被法人”的第二天,佘骋南就跑到暂住地的派出所报案,被告知“这事你得找工商部门”。随后,他去了“重庆界达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的登记机关——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江北分局,被告知要先到公安局去立案或通过行政诉讼才能将此前的商事登记进行撤销。

佘骋南并不想通过起诉来解决,“太复杂,自己被注册的五家公司涉及到重庆不同区域的工商管理部门。”他在工商部门的办事窗口打印了这家公司的档案资料,上面显示公司注册资本是600万元,申请登记日期是2018年3月15日。但他知道这和自己没有半点关系。

签字不是他的,身份证用的是他在2015年办的、但在2016年就丢失的那一张。佘骋南补办后的身份证上面的有效期从2016年11月开始。

和佘骋南有着相同遭遇的不只是他一个人,记者采访到其中的一些人。起初,大家都不明白,为何本人不到场,工商部门就能通过审核。大多数人得到的答案是过去工商部门只是负责形式审查,不做实质审查,代办人拿着本人身份证就能成功办理企业的登记注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拨打了北京12315投诉热线询问,工作人员表示,为了防止身份信息被冒用于商事登记注册,北京从2017年开始通过App平台实名认证,并且还要本人拍照。但早些年还没有这种功能,而目前对这类识别认证方式,各地推广的进度也不一样。

这些“被法人”的群体发现,出现“被就业”的情况,用户在个税App上还能点击“申诉”按钮,但是一旦“被法人”就没那么简单了。在办税权限一栏里,点击“解除授权”,只弹出写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的办税授权信息不可变更”的提示框。

佘骋南的立案过程一波三折。他给重庆市市长公开信箱写了投诉信,得到回复说,要去案件发生地立案。佘骋南又去了相关的派出所和相关的刑警支队,但警方表示无刑事犯罪记录无法立案,并建议佘骋南前往工商部门查询当时代办人的资料。佘骋南被告知还需要去派出所开身份证挂失证明,并去税务机关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

这令佘骋南沮丧。1月9日,他在税务所查到自己担任法人的这家公司曾开具100多万元的发票,纳税情况已属“非正常状态”。这意味着,“我以后可能无法成立其他公司,社会信用记录、贷款等也会受影响。”

佘骋南连着跑了好几家派出所。有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有公司房屋注册地所在的派出所、公司工商登记备案机关所在派出所和实际办理登记手续办事大厅所在地的派出所。折腾了一周,还是没能立案。

在上海工作的陈世俊比佘骋南的情况更复杂,他被注册成为法人的公司在重庆,曾经在税务部门开了1000万元的发票,处于纳税“非正常状态”。当重庆市两江新区天宫殿税务所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和他核实这件事时,他头皮发麻。

鉴于本人并不知情的状况,税务所的人员告诉他,要先去工商部门办理相关证明材料,证明自己的身份证被人冒用后,税务部门才能进一步核实处理。身在异地,陈世俊已经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邮寄了相关材料,“还在等结果”。

出了这件事,陈世俊的单位也替他着急。因为任职时他给单位签过廉洁承诺,陈世俊最担心的是这么一笔巨额的发票,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自己会承担什么后果。

公司被注册在异地,成为许多人的困扰。在一个维权群里,一些人的名字后面备注了被注册公司的所在地,有的在深圳,有的在沈阳,还有的在西藏。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车票都不好买,怎么办?”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门表示要本人前去才能调取相关资料,有的人发现开个身份证补办证明都有困难,有的人担心自己的企业已经在被列入“黑名单”的路上。但更多人怕去一次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连睡觉都梦到自己去工商部门。”

每多一处签字就要多做一个鉴定

在西安工作的张渝潇遇到的事情更吊诡。在他的个税App上办税权限一栏中显示出“西安市未央区张渝潇物资销售部”,上面的主管税务机关是“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未央区税务局”。

但这家个体工商户就像“人间蒸发”似的,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根本查不出来。

1月4日,张渝潇请假去了工商部门查问。工作人员很明确地表示,没有这家商户的注册信息,也没有过注销情况。后来,他又去了这家个体工商户所在的工商所去查,也没查出任何信息。

直到去了未央区的办税大厅,在这里的工作人员查到了这家商户,税务登记时间是在2014年。后来,他又去未央区税务局询问,工作人员让他写一份情况说明、提供报警回执单和工商查询证明。“但工商说证明开不了、公安也不受理,都让我和税务局联系”。

无奈之下,张渝潇打了12366投诉,三天后,未央区税务局工作人员来电表示要具体见面了解情况。

张渝潇发觉,这家个体商户办理税务登记的信息明显有问题,“我2012年10月就把户籍转回了汉中市,但税务登记是在2014年,上面的户籍地还是西安市。”更让他生疑的是,个税App上显示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一般的个体商户注册的信用代码不一样。“我的这个代码全是数字,就是我身份证号码后面再加上‘01’,但正常的信用代码应该是数字与字母混合。”

1月14日,是张渝潇约定好去未央区税务局见面的日子,但他只是去做了笔录,告知了其账户的银行卡信息。

“别人还能起诉假冒者,我怎么办?”眼前的处境,让张渝潇哭笑不得,“没有营业执照我能起诉谁,更何况税务那边显示缴纳正常。”

记者采访到的“被法人”的人发现,都是申请办理撤销,处理进度却大不一样。

有人在苦恼,因为当地的民警告诉他,去直接起诉被注册的公司。“我自己是法人,我起诉我自己?”有人觉得大城市在处理这种情况还有些经验,一些小地方的工作人员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

2015年,王乾和妻子的身份证都被偷过,如今,两人分别是上海两家公司的法人,今年元旦后,他开始为自己和妻子“维权”。

他先联系了自己被注册为法人的公司所在的市场监管局,被告知要提交身份证补办证明、商事登记的撤销申请书等材料。“为了开个身份证补办证明,和派出所的人‘磨’了好久。”几天下来,他终于把材料交齐了。他又跑去另一个区的市场监管局为妻子申请撤销,“却多了一个要求。”

“申请人要提供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证明公司设立登记档案中申请人签字非本人签署的笔迹鉴定意见。”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企业登记注册时的材料中,只要发现一处申请人的笔迹,就要做一处鉴定。“不是我们的错,却要我们承担费用?”王乾表示,现在妻子申请撤销就“卡”在这个环节。

“为什么同一个城市程序会不一致?”在北京的郭青梅发现自己“被法人”后,便打电话到公司注册地的登记机关反映情况,工作人员告诉她,这种情况需要先向该公司所在辖区的工商所举报。

工商所一开始的回复很直接,让她走行政诉讼,“这样比较快”。只要准备包括身份证挂失材料、复印件、关于身份证被冒用的报案回执以及个人笔迹司法鉴定结果在内的四份材料去提起行政诉讼就行了,胜诉后笔迹鉴定费用由工商部门承担。但如果她坚持在工商部门立案,这笔费用就要由郭青梅本人承担。

一开始,她想着要不就走行政诉讼,但先后拨打了“12368”“12348”两个法律服务热线,被告知起诉需要准备起诉状、身份证复印件以及个人权益损害但未被工商部门受理的申请书材料。“问了半天,电话里的律师也说不清未受理的申请书材料是我来出还是工商那边出。”

郭青梅的一位朋友告诉她,北京门头沟那边曾处理过一个类似案例,受害人只需提供自己的有效笔迹签字即可。1月9日,郭青梅还特地询问了门头沟分局,对方表示无需其本人提供笔迹司法鉴定结果,只需提供有效签字笔迹。

郭青梅想不通,如果不起诉,笔迹鉴定到底应该谁来做?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曾就这个问题询问过北京市一个工商分局,工作人员表示,出现被冒用身份证信息注册企业的情况,最好是通过“撤销登记”而不是“注销企业”的方式,这样能确保丢失身份证后发生的商事登记不作数,而在该区,通过工商部门来办理行政撤销,笔迹鉴定的费用由工商部门来出。

“不能少做几处鉴定吗?”郭青梅最开始询问工商所的工作人员,被直接否定。和郭青梅相比,一位在深圳网民的经历最令大家吃惊,她是1家公司的法人、2家公司的监事、35家公司的股东,在工商部门打印出的材料中显示她有38处签字,“我难不成要做38个鉴定?”

商事登记撤销流程能不能简化

“国家说企业注销流程都要简化,难道就没有更简化的商事登记撤销流程?”这已经变成了“被法人”的人的共同呼声。

就在苦于没有解决之道时,几天前,突然传来好消息,深圳那边的处理方式让大家看到了一丝希望。

为这事忙得团团转的贾敏在上周突然收到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分局的电话,让她本人去当地提交材料即可办理撤销。

贾敏目前是三家公司的法人,一家公司的股东,其中一家公司的注册地就在罗湖区。

贾敏最关心的是鉴定问题,“确定吗?不用我自己做笔迹鉴定?”电话那头给了她肯定答复,表示以前是需要,今年开始不用了。贾敏将信将疑。自从元旦后发现自己“被法人”,吃不好睡不好。上周五,在上海工作的她请假一大早就飞到深圳。

这还是她第一次去深圳。“没想到是用这样的方式”。到了深圳之后,她去了这家公司所在地的派出所报案拿回执。再到罗湖分局手写了一大篇申请书。按照要求,经过50个工作日的公示之后,如果没有异议,这家企业就可以被撤销。“真的是非常简单。”

在罗湖分局的办事大厅前,贾敏发现告示栏上贴了一排排的撤销商事登记告知公告。许多人也发现,今年1月2日,深圳市市监局开设的微信公众号针对此类情况发布了一篇文章,表示一般情况下,通过两个渠道就能“解套”。首先是到公司注册地所在公安机关报警,并保留报警回执,再到商事主体登记住所地的辖区局办理撤销商事登记。

而申请办理撤销商事登记时所需的材料也很简单:《申请表》(附身份证复印件,核原件)、《报警回执》和《承诺书》。

同时,冒用身份信息跨区登记多家商事主体的,申请人只需提交一份由其中一家商事主体登记住所地辖区公安机关出具的《报警回执》。本人不能前来申请办理的,应提交经公证的书面委托。

两天前,佘骋南“按图索骥”,找到了给“自己”代办公司的经办人,这位牟姓经办人表示能帮他找到当时的委托人。佘骋南想着,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真要走行政诉讼,就连着经办人一起告。

北京京师(天津)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洋最近刚刚处理了一起类似的案件,他发现通过民事诉讼,把经办人作为被告意义并不大,“实际上侵犯当事人权益的是企业实际控制人,”但他发现,在法律上对于实际控制人的认定很有难度。

尤其是法人信息被冒用时,当事人和律师要证明一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谁,难度很大。“冒用当事人身份信息的那个人也许就是实际控制人,但不一定体现在工商信息中。有的时候,企业注册信息中的法人、监事都有可能是伪造的。”

赵洋表示,现在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撤销是一比较常见的路径。但也很繁琐,因为要证明“我不是我”需要很多证据:身份证丢失证明、笔迹鉴定等,胜诉后原告的律师费还是需要本人承担。

在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看来,在不少人都面临着被冒用、注册的情况下,各地不能用自己的那一套方法处理,相关部门应该出台更简便统一的方法来便于这些群体进行商事登记撤销。同时,怎么确保丢失的身份证不会被不法分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拿来做坏事,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重视。

针对“被法人”一事的处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相关部门,但尚未有回应。

贾敏希望50天快点过去。但后续还要面临很多事,“如果企业登记撤销了,是不是相应的税务部门的办税权限也能自动撤销,还是要我自己再跑一趟税务?”“现在银行也被人开了户,还要去销户。”

她害怕的是,只要身份证一天还在别人手上,没有到期,再被“注册”怎么办?“今天在深圳我去深圳,万一有天被注册到其他地区,那接下去很多年是不是就要跟着身份证到处跑?”而这也是维权群里所有人的的担忧。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宁迪实习生司雯雯丁敏悦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人可以同时拥有两家公司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