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深圳市入选“专精特新”的企业里有多有米吗?

2022年6月10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落实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生态环境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实施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而减污降碳工作的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则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面对“双碳”目标背景下行业变革和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重重挑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继续坚守环保初心,保持战略定力,聚焦建设,焕发奋斗自强精神,瞄准协同治理技术难点,继续探索专精特新“小巨人”创新发展之路。童裳慧董事长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绿色低碳科技革命也将推动负碳产业和负碳经济发展,包括负碳技术、负碳产业、负碳经济在内的负碳生态体系的形成,将为我国碳治理进程带来革命性变化。”这表明,中晶环境将沿着构建负碳生态体系的方向,继续推进公司的创新发展进程。

聚焦创新发展,保持创新特色。自2018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以来,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对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视。2021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晶环境凭借显著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先进的循环经济法治污理念、智慧化专业化高素质托管运营服务,从众多优秀企业中脱颖而出,于2020年7月9日荣获2020年度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成为2020年度北京市第一批获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荣誉称号的企业;2020年底,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3月31日,入选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中晶环境,获得了更快的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创新成就。

深耕环保领域,推进环境治理。作为北京市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中晶环境,一直以来深耕环保行业领域,从最初的进军工业烟气治理行业,到打通气、水、固、土一体化协同治理产业链,再到专注于污染物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资源再生、智慧运维等业务为重点的战略发展阶段。从技术创新开拓到战略升级转型,从2016年获得中国循环经济专利奖一等奖,到2021年被入选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都印证着中晶环境在自主知识产权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等方面所形成的硬实力。2021年9月,在第四届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交流会上,中晶环境新工艺研发中心总经理王键发表题为“绿色减排趋势下精脱硫工艺的浅析”的精彩演讲,从中晶环境潜心做工艺的决心到工艺创新及实施路径的成功实现,介绍了以创新为基石的公司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

强化问题导向,形成核心能力。童裳慧董事长指出:“中晶环境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撑。中晶环境设立了研发考核激励制度、知识产权风险分析制度等,极大激发了员工们的研发热情,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近年来,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中晶环境,一直坚持沿着基于自有知识产权的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专注于我国环保行业的细分领域,不断深耕,不断挖掘,逐渐形成了显著的技术研发能力,对环保领域协同治理的核心技术及“卡脖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2021年4月,中晶环境总经理李俊松在江苏省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作了题为“烟气低碳治理、超净排放和污染物资源化技术应用”的技术推介,用实际案例印证了公司在钢铁企业烟气全污染物协同治理方面的应用所做出的成绩,用专利技术解决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晶环境多年来聚焦负碳生态体系的打造,已经形成六大核心体系产品,拥有超200件专利产品,其中发明专利100余件,国外发明专利10件。日前,中晶环境研发的高炉热风炉烟气固定床脱硫系统、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烟气治理副产物及工业固废制备的胶凝材料荣获了2021年度第二批(总第十六批)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的认定。此次认定是北京市在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对技术先进、产权明晰、质量可靠、市场前景广阔的创新型产品及服务的认可和推动,是提升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中晶环境秉持先进的“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构思一代”研发理念,遵循循环经济治污理念、践行“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的企业使命,搭建全新负碳产品模式与商品平台,提升环境设施的智慧运维水平,开发服务于碳中和、污染物减排、生态建设与修复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中晶环境的每位研发人员都在“激情创新,高效执行,言信行直”的价值观引领下,用高昂的奋斗精神打磨富有高技术含量的好产品。

聚焦负碳方向,推进负碳经济。负碳生态体系建设是推进我国尽早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2022年3月8日,童裳慧董事长发表了《碳中和改变世界 负碳经济重塑未来》一文,文章围绕我国“双碳”工作总体要求,详述了中晶环境在负碳技术创新和负碳生态体系建设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在负碳生态产业园方面,中晶负碳生态产业园将工业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回收、利用,转化为新的碳资源化产品;在生物质利用和生物炭固碳技术方面,城康资源利用城市污泥、餐厨废物、生物质等固废,生产制造氢能源及石墨烯、炭黑等纳米碳材料,同时生产炭基催化剂或生物炭;在碳资源化利用方面,中晶环境积极探索利用工业废水回收二氧化碳生产纳米碳酸盐技术,整个过程完全利用烧结机废热生产,没有其他能源消耗、资源消耗。2022年4月27日,中晶环境与淮北市烈山区政府在淮北签署负碳新材料基地投资合作战略协议,项目总投资金额10亿元。2022年5月28日,中晶环境与邯郸市曲周县人民政府就负碳新材料基地的投资建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8.5亿元。这些进展表明,中晶环境在推进负碳生态体系建设方面,充满了决心和信心,并将坚定不移地在各地政府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下,不断推进负碳生态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面向未来,中晶环境将继续聚焦负碳生态体系建设,沿着加大创新力度方向,坚持科学治理、精准治理、依法治理、智慧治理等原则,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增加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气水固土污染防治协同治理能力,为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尽早实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光明区两大项目同时迎来重大进展,卫光生命科学园启动仪式与光明国际汽车城启动全球招商同期举行。光明区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此外,宝安23宗大产业项目成功落地,除华润外签约项目总投资约157.3亿元。

据深圳商报报道,6月20日,光明科学城展厅内,“智汇·生命之光,光明科学城生物医药高峰论坛暨卫光生物战略发布会”举行,卫光生物战略发布暨(园区)项目推介、卫光生命科学园启动仪式、合作单位签约、入驻园区项目签约等活动轮番上演。

卫光生命科学园启动仪式现场

同期,致力于打造未来汽车高端体验消费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一流国际汽车城的光明国际汽车城,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招商发布会,宣告光明国际汽车城正式面向全球客商启动招商工作。

现场,光明国际汽车城项目与首批入驻的中升集团等八家知名车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光明区副区长张宗平出席活动。

“聚光灯下”的光明区,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战略节点,更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阵地和深圳“北拓”战略的核心支点。

当前,光明区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其中,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将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战略支撑。深圳北部中心定位为创新中心、教育高地、医疗高地、深圳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公园之区。

随着建设光明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深入推进,未来的光明惊艳可期,将全面汇聚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各类高端资源要素,成为深圳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

1、卫光生命科学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名片

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领域,既是光明科学城的主攻方向,更是世界各国最关注的焦点。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较好,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光明区已经将生命健康作为“3+1”主导产业之一,吸引了深圳湾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平台入驻,并聚集了迈瑞、卫光生物、万和制药、康泰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

光明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德峰表示,卫光生物是光明区属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光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个企业平台,高标准谋划建设了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卫光生命科学园,是深圳市少有的以生命科学产业为核心的专业化园区,拥有大量的GMP高标准生物制药厂房和CRO、CDMO等高质量公共服务配套,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名片。

据悉,卫光生命科学园将积极融入国家生命科学发展战略,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政策趋势,与“双区”建设和光明科学城发展形成共振,与卫光生物资源输出潜能形成共振,成为全球一流的生命科学园和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名片。

据介绍,卫光生命科学园将对标世界一流,建设以科研经济为主导的专业化新型产业园区,助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的同时,积极做好“捡蛋”“孵蛋”,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光明多措并举支持国际汽车城建设

在当日光明国际汽车城招商发布会上,光明区副区长张宗平表示,打造光明国际汽车城,是致力于解决全市汽车消费行业痛点,引导区内高端消费集聚、服务光明科学城高端人才,填补深圳北部区域汽车消费产业空白,助力深圳北部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光明区政府全力支持光明国际汽车城的建设运营工作。

光明国际汽车城定位为建设成深圳规模最大的新型汽车产城生态综合体,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汽车高端体验消费新中心。

据悉,光明国际汽车城作为光明区重点推进建设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为92.5万平方米,力争3至5年打造成为深圳规模最大、品牌最全、环境最优、服务最完善的4S店集群及集交易展示、文化休闲、科技研发、体验消费、综合服务为一体的高端体验消费新中心。

项目计划分三期进行改造建设,此次正式启动的一期招商面积约为5.6万平方米,主要业态为高端4S店、公寓、酒店及基础设施,以初步实现项目基础的核心功能;

二期招商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主要业态为4S店、汽车电商、企业办公、园区服务配套;三期招商面积约为8.2万平方米,主要业态为汽车主题商业、文化休闲、特色街区、商务酒店。

光明国际汽车城规划效果图

项目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规划优势、资源优势,使得光明国际汽车城在规划伊始,就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宝安23宗项目成功落地 航港生态产业城预计2023年开园

同时,6月21日下午,宝安区重大产业项目与产业空间资源对接会·航城专场在宝安区湾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落下帷幕。

这是宝安区今年举办的第二场系列对接会,对外推介33个产业空间资源共140.3万平方米;26家新引进和增资扩产企业,共签约23宗项目,除华润外签约项目总投资约157.3亿元。

宝安区重大产业项目与产业空间资源对接会·航城专场签约仪式现场。

据了解,航城街道拥有商务、研发、工业园区产业空间资源171家,面积达627万平方米,其中投资推广重点园区5家,科技桃花源园区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

据了解,此次对接会上,26家新引进和增资扩产企业,共签约23宗项目,涉及智能装备、检测技术服务、光电产业、自动化量测、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级驾驶辅助、智能传感、精密制造、智能音频等多个领域,显现了投资者对航城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26个签约公司中,10家为高端智能制造产业,8家为新兴技术产业,4家为创新产业研发,2家为高端智能制造产业,2家为旧工业区升级改造,这些将为航城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悉,本次推介的33个共140.3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包括近期空置的77.3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以及明年底中粮大悦智慧城提供的63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不仅如此,为招引优质企业进来,该街道每月都统计辖区内的重点产业载体租赁情况,随时为推进产业载体和优质项目精准对接。如助力旭宇光电等11家市内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联合体形式申请项目用地等。

高端产业园区呼之欲出,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厂房

航城街道产业空间众多且各有特点,如索佳科技创新园,现代科技产业园宝星智荟城,“中国华南区优秀产业园20强”的泰华梧桐岛等。

栽好梧桐引凤凰,借得东风行万里。随着深中通道门户片区高端产业规划、深圳创新创意学院落地建成,一系列前瞻性、创新性的产业园区项目又将呼之欲出。

此次航城专场对接会的重头戏,就是推介即将开工建设的中粮大悦智慧城、航港生态产业城。

据悉,在这两个“工改工”项目建设初期,街道就引导园区与企业对接,按照企业需求定制个性化产业空间,现场吸引产值共计达88亿元的20家企业签订迁入意向协议书。

其中,中粮大悦智慧城项目一期投资40亿元,预计明年5月份交付,项目总体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0亿元。据中粮大悦城控股华南大区公司产业园区部副总经理余政峰介绍,中粮大悦智慧城将基于“AI+智能驱动”,构建以人工智能、芯片设计、通信设备及新型平板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在宝安区和航城街道的支持下,我们和大量实体企业进行了沟通,不少企业已经和我们达成合作意向。”余政峰表示,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将航城街道打造成科技、创新、金融、人才等高端产业要素聚集的世界级湾区“智慧”高地、上市企业总部基地、创新活力之城。

此外,航港生态产业城项目计划总投资360亿元,整体开发规模约200万平方米。其中先行启动区约70万平方米,拟投资100亿元,预计2021年开工,2023年开园。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原特区内及宝安中心城区,航城街道工商用房租金至少低20%以上,大幅减少了企业经营成本,是初创企业不可多得的选择。

是集智能研发、成果转换、企业孵化、信息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科技园区。可为入驻企业带来“全方位、立体化、一站式融资”的优质服务。对接空间面积1.8万平方米。

定位为智能穿戴园区、科技孵化、孵化加速器园区、跨境电商相关配套产业。推出九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园区产值屡创新高。对接空间面积1.5万平方米。

建成拥有一湖、四岛、二十四节气建筑的人文工作聚落。重点引进互联网、战略新兴产业、文化创意等高新技术产业。对接空间面积1万平方米。

综合型航空产业园区,以“园林式商务社区”为规划理念,致力于为航空、贸易、创新产业等提供全方位办公、展示、交流的平台与服务。对接空间面积1万平方米。

大空港商业配套最完善科技新创产业园,对接空间面积4.08万平方米。

地处大前海与大空港交汇处,兼有先进的智能管理系统,为前海空港大体量智慧综合体。对接空间面积1万平方米。

国内三维产业领域居领军地位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学研综合体,未来三维技术的“陆地航母”,对接空间面积9964平方米。

集写字楼、商务公寓、商业于一体的生态商务综合体。国区为入驻企业提供创新智慧服务体系,打造U平台、配套、服务体系,对接空间面积0.7万平方米。

具有入区退税、一日游、口岸联动、通关手续一站式办理等优势。已形成极具特色的“保税+空港+会展”模式(“BAE”模式),对接空间面积1.8万平方米。

大型综合半封闭花园式工业园区。对接空间面积0.5万平方米。

规划建筑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定位为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端智造创新中心。2023年即可全面投入运营,目前已全面启动预招商工作。

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集产业和都市生活为一体,计划2022年3月份开园。

6月22日,第八届全球深商大会暨光明科学城大会开篇二“科研经济专精特新”研讨会在深商报告厅举行。本研讨会由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联盟主办。深圳市光明区委常委、副区长姚高科致辞并发布2022光明招商大会,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2021年知识产权价值排行榜。
本次研讨会邀请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人物共话科研经济,对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上的重点、难点及痛点问题进行深入分享与探讨,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共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投资光明,共赢未来。光明区是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肩负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历史使命,正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只要有好的项目,光明一定有地可落!”深圳市光明区委常委、副区长姚高科在会上对2022光明招商大会进行了发布,诚挚邀请各位企业家、创业者来光明创新创业、追逐梦想,携手打造科学之城、青春之城、未来之城。据了解,“湾有引力向光而行”2022光明招商大会将于7月6日在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届时将发布光明最新的产业政策,一大批重点项目也将现场签约。
姚高科在致辞中表示,光明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被赋予重大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当前,光明加快成为一流产业集中涌现的“新泉眼”。加快构建世界一流原始创新体系、加快打造“沿途下蛋”科研成果产业生态、加快打造科研经济引领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全域统筹强化产业空间保障、加快培育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光明区以科学赋能招商,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国际一流的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专业园区,吸引创新型企业集聚落户,以源头创新为引领、成果转化为特色、“科产创”深度融合的新型科研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活力迸发。
光明区以优质空间赋能招商,推出10万平方米级产业净地100公顷,10万平方米级特色园区10个,吸引高成长型企业集聚落户。
光明区以产业链赋能招商,以材料、信息、生命等领域龙头生态型企业为牵引,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
光明区以优质营商环境赋能招商,运用“一网通办”“秒批”等智能化方式,服务企业落地生根、成长壮大。
光明区以全链条政策体系赋能招商,为企业解决落户、研发、融资等发展难点、热点、痛点问题。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深入贯彻落实各项战略部署,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水平打造知识产权示范标杆。光明科学城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将集中力量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
截至2021年底,深圳共培育认定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千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数量较2020年增长3.8倍;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870家,居全省首位,数量同比增长2.4倍。光明区该次有2家企业上榜。经统计,光明区共有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3家。
推动企业创新”主旨演讲中,深圳赛桥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商院芳说,细胞/基因治疗为癌症、基因型遗传疾病、退行性疾病的根治提供了颠覆性的治疗手段,产业目前面临的瓶颈是底层能力缺失,国产化率低下,最难啃的环节是高端装备。我们团队经过10年研发,利用合成生物加智能制造的手段,在人类长寿领域颇有作为。
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明波表示,我们涉及的研发方向有创伤、口腔、骨科、神经、消化道,消费医美也做了布局和场景研发。“道路还很长,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为我国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光明区给我们带来的创新创业环境而自豪,我们非常有信心把它慢慢做好。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翟留伟认为,创新就像企业发动机,没有创新企业不可能腾飞。这几年中国企业取得了非常长足的进步,未来中国的医疗行业必将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目前体中国的企业未来必须要出海,中国在医疗方面大概占全球市场的20%左右,未来还有80%的份额需要在海外寻找机会点。 
在“精准滴灌 金融活水蓄势”主旨演讲中,深圳市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军红说:“海洋和陆地不一样,海洋是我们要精准交换的地方,我们希望打造海洋电子信息的创新链。一路走来虽说不易,但是我们的前景是光明的。”
 “我们这个行业是越做越大越光明。”旭宇光电(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金填希望融机构助力赋能重点“小巨人”企业从人才引进、品牌推广等领域给予更多的支持,稳健实现更多的企业一流技术创新领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造就更多的民族品牌。
助力产业发展”主旨演讲中,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郑嵩介绍,人工智能算法平台有几个方面,一是数据安全,二是算法分析,三是AI感知。“我们现在正在打造百姓在数字城市下,如何效率出行、安全出行。我们已经把基本的底层信息化打通,未来安全可信、数据共享都将实现的。”
深圳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主任罗巍说:“如果我们不能创造一样事物,说明我们还没有理解它。”他认为,合成生物学被认为是未来可能的第五次工业革命。深圳现在已经形成全球最大的研究力量,承担国家合成生物重点专项19项,数量全国第一。我们希望,把光明科学城打造成全球的合成生物科研与产业高地。
“因智而新 加速数字化转型”主旨演讲中,凌雄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祚雄表示,数字化是企业的创新导航,是企业迈开全面创新的重要一步。无论是挖掘传统产业的潜力,还是激发新兴产业的活力,都需要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除了要敢于创新,更要善于创新。
宝德算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文杰认为,企业一定要利用数字化来打通技术、市场、资源和数据全流程,优化自己的公司资源匹配,实现我们产品升级、价值重塑、提质增效、业务创新。实现更高的发展、更强有力的竞争力和持久发展的循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