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有多少寺庙?

  编导: 迎旭 摄像: 宝力道

  内蒙古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草原东南部,被称为东蒙草原,这里是中国北方民族广阔的历史舞台 ,也是北方人类文明的策源地,历史上曾有数十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这些民族有的来去匆匆,有的威震欧亚,有的湮没无闻。

  人们说北方少数民族是一个粗心大意的民族,他们没留下太多可以让后人考证的印记,却留下了太多的疑问和猜想。比如他们古老的艺术。也许在某个黄昏, 熊熊的篝火旁,他们的旋律曾响彻天空,而这些音符是否会被后人一代代传承下来。

  几千年以后,在红山脚下,我们还能寻找到关于他们的这些遥远而亲切的记忆吗?

  听说,只要找到赤峰市的剪纸艺人李从春,就能找到在这个地区仍留存的,关于古老民间艺术的信息。因此在这个铺满剪纸的家里,我们开始了对李丛春的寻访。

  李丛春,痴迷于剪纸艺术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他的剪纸不仅传承了传统的技法,还增添了国画的技巧。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这些剪纸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国画的写意,刺绣的细腻,和纂刻的流畅。不仅如此,在李从春用剪子创造的世界里,我们果真发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内容。 这就是赤峰地区独有的一些民间艺术的影子。这也正是我们千方百计,想要寻找的,对北方民族古老艺术的记忆。

  这副剪纸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曾经流传在北方少数民族中的古老乐器。其中,最古老的莫过于来自来两千年前的胡笳了。

  胡笳是中国古代吹管乐器。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华民族乐器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胡笳,在中国的宫廷和民间流传了几代之后的,突然就销声匿迹了。

  只有汉代女诗人蔡文姬的《 胡笳十八拍》,还依然依荡气回肠,千古流传。 而胡笳却变成了一个遥远的谜。

  据说,胡笳还有一个蒙语名字叫茂登朝尔,也许在蒙古族的民族乐器中,我们还能寻找到关于胡笳的蛛丝马迹。

  这里是赤峰市民族歌舞团的排练厅。在这个简陋的排练厅里,歌舞团的团员们成就着一件了不起的事业。从1984年开始,他们先后挖掘试制出了,九种二十八件蒙古族古代民间乐器。在这些古代乐器中,我们发现了胡笳这个近于绝迹的古老乐器。

  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这首歌唱远嫁他乡的姑娘诺恩吉雅的旋律,让我们联想到了蔡文姬的哀婉凄切,也捕捉到了让人痴迷了几千年的胡笳的声像音容。

  我们想把自己的这些乐器挖掘出来, 组建成自己的一支乐队,这样我们蒙古族就有一支比较完整的,可以说是原生态的这种民族乐队,去表现我们蒙古族的生活。

  胡笳是汉魏鼓吹乐,辽代散乐,以及元代宫廷乐中很重要的一种吹管乐器。与胡笳一唱一和的这支轻柔婉约的乐器叫 比力》 ,比力也是蒙古族古老的乐器之一。

  胡笳和比力的这曲和谐的敖包相会,让我们和艺术的珍宝变得咫尺,和千年的时光变得咫尺,。

  这似远似近的悠扬,诉说着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除却金戈铁马,仍有胡笳长笛。

  令人好奇的是,人们是怎样发现,这些已经消失了的古老乐器的呢?

  一切关于这些乐器的发现,除了厚厚的历史文献外,都来自赤峰市喀喇沁旗王府的这张珍贵的照片。这是日本学者鸟居龙藏1903年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惟一 一次记录了赤峰市喀喇沁王爷府乐队。同时也惟一 一次记录了北方少数民族古老的乐器。这张照片几乎成为了研究和再现这些古老乐器的,惟一生动的佐证。

  雅乐使用的是笛,笙,双管 ,四弦,萧,琵琶等乐器。溯于隋唐,盛于辽金,只有到了元代才随宫廷乐工流播民间。赤峰演奏雅乐,起源于清朝光绪初年,明清又与蒙古草原藏传佛教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地区民族风格的赤峰雅乐,而后便销声匿迹了。

  生活在红山脚下的很多艺术工作者,从八十年代开始,整理发掘这些几乎绝迹的音响,今天,这里的人们会像捧持家珍般的把这些乐器展示给人们。在这个王府大院里,我们依然能够听到久违了的曼妙旋律。

  雅乐最早是宫廷祭祀和朝会活动时演奏的音乐,因此,总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但是,这些来自宫廷的音乐,在赤峰这个地方,却没有随着宫廷的消失而消失。而是融入了民间,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演出的日子到了,艺术团的老人们一大早就来到了广场。对于他们来说,每次演奏雅乐的经历,都令人兴奋而难忘。

  雅乐,这个历代在高贵的宫廷中演奏的音乐,今天就在这座城市的露天广场,面对着普通百姓上演了,台上的演奏者,眼里已经没有至高无上的帝王将相,但是心里却一直揣着一个至高无上的理想,那就是把很久以前,曾在这片土地上辉煌灿烂的古老艺术一代代传承下去。

  李丛春的剪纸作品,很多都源自古老的民间传说。其实,有很多民间艺术,就是在古老的传说中代代相传的。

  传说中的这八个仙女是女神娜若卡吉德玛的化身,娜若卡吉德玛,是驱逐邪恶的裸体护法女神,能会给宇宙带来光明。

  娜若卡吉德玛的神像被供奉在赤峰喀喇沁旗王府善通寺,关于娜若卡吉德玛还流传着一种神秘的密宗乐舞。

  善通寺八十高龄的喇嘛 王斯楞,是整个赤峰地区,惟一一个会跳这种密宗乐舞的人。

  密宗乐舞属于藏传佛教祭神乐舞的一种。自清代乾隆年间1788从西藏穿入,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密宗乐舞是具有一定学识资格的高僧为了自身的修持,装扮成仙女形象,在女神像前诵经歌舞的一种神秘艺术。这种宗教艺术且不说普通群众,就连众僧受其教规的约束,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很少有人能看到这种乐舞的场面。

  为了不让这种流传几百年的乐舞失传,王斯楞老人决定在一年中最吉祥的日子,让艺人们表演这种神秘的娜若卡吉德玛。

  娜若卡吉德玛,融歌 舞 祝赞词于一体,是一种十分高雅的寺庙艺术, 这些纷繁多变的密印手势代表了各自不同的含义。据说娜若卡吉德玛还和古代印度宗教的《金刚舞》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娜若卡吉德玛在赤峰善通寺长期的流传过程中 ,又注入了新的内容形式,从而成为具有内蒙古东部区特色的宗教艺术。

  随着藏传佛教在内蒙古草原的流传,一些神秘的宗教乐舞也渐渐融入了民间,从李从春剪纸里的一个关于白老头和黑老头的传说中,我们看到了宗教艺术和民间艺术最有趣的结合――好德歌沁。

  表演好德歌沁,是为了除邪去灾,求子招福,而且,好德歌沁表演中的第一步,就是按宗教礼仪,让面具复活。这些面具,和藏传佛教中的查玛非常相似。所以,好德歌沁,这种流传在民间的古老艺术形式,过去具有很浓的宗教色彩。

  好德歌沁盛行在赤峰敖汉一带,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了。

  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六,白老头阿林查干都会携妻子、女儿和助手黑老头朋斯克,载歌载舞走向通完艾里的大道。

  好德歌沁具有固定人物情节和程序。但是不知道从那一年开始,在好德歌沁的队伍里多了猪八戒和孙悟空两个神话人物。而且好德歌沁的演出内容与汉族秧歌中的“ 灯管爷子查访民情” 异曲同工。

  因为从清朝开始,汉人进入敖汉境内 ,大量开垦种粮,使敖汉旗从纯牧区渐渐形成了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地区。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好德歌沁虽然是蒙古人用蒙古语表演,但却虽吸收了多种民族的艺术营养,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成为这个地区独特的风俗。

  好德歌沁始终以滑稽可笑的舞蹈动作,风趣幽默的即兴对答 ,载歌载舞的欢快形式, 贯穿着整场演出。

  好德歌沁的独特,还在于他们的演唱。好德歌沁共有十七首歌曲,在每个不同的阶段,他们都会演唱不同的歌。而且每一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都不尽相同。

  好德歌沁表演一直延续到晚上,在篝火旁他们又唱起了《祭火歌》。好德歌沁是神秘的宗教艺术和朴实的民间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也许,正是因为融和在民间艺术的营养中,他才保持了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最具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还属蒙古族的乌力格尔。这种说书艺术在草原上流传了七百多年。

  秋天是打草的季节,在草场上,牧民们正津津有味的听张布和老人讲述的乌力格尔《韩秀英》。

  乌力格尔是流传在蒙古族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过去,在茫茫的草原上,没有任何通讯工具,甚至文字还没有形成 ,这个在马背上流动的民族,就是通过说书这种形式,顽强的传递着信息,传承着历史。很多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都是通过这种说唱形式代代相传的。再后来,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许多经典篇章也是通过说书艺人在民间广泛传播的。

  说书没有固定的演唱脚本,对所闻所见的故事,艺人们全凭渊博的知识、惊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像力,形象的表现力来即兴表达。所以象张布和这样的说书艺人在牧民心目中备受尊敬。现在张布和老人不仅为牧民说书,还记录抄写了几百种流行在赤峰地区的说书曲调。他希望这些宝贵的民族艺术永不丢失,代代相传。

  代代相传的还有古老的蒙古族刺绣艺术。在赤峰市的阿鲁科尔沁旗,牧民们仍然保留着的浓郁的蒙古族民俗。

  在阿鲁科尔沁旗的一个民族服装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烟荷包。这个烟盒包出自一位普通牧民的手。

  目前,额尔登其木格正为这个巨大的烟荷包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自古以来,蒙古族就认为烟盒包袋口向上,是吉祥之物。同时烟盒包上精美的图案体现了女人的心灵手巧,又藏有女人打开心意的暗喻 ,因此烟盒包还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

  阿鲁科尔沁旗的姑娘娜日苏就要出嫁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姑娘出嫁前,要给婆家的每一个人做一双靴子,作为从娘家带给婆家的见面礼,特别是给新郎做的靴子,就得更加细心,造型和图案花纹十分讲究。

  新娘那日苏正在为未来的伴侣绣烟盒包。这一针一线的交错,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结婚的日子很快到了,今天,每个参加婚礼的人都穿上了自己最得意的蒙古族服装。

  蒙古族服饰实用,美观。尤其是阿鲁科尔沁旗的蒙古族服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我们很难想象,作为粗狂的马背民族,能够拥有如此绚丽多彩的服饰。

  新郎乌日根达莱和迎亲的队伍来到了新娘的家。

  到新娘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新郎换上新娘亲手缝制的新蒙古袍。并且为他戴上象征着爱情的烟盒包。在阿鲁科尔沁旗,每个男子都佩戴烟盒包,戴上两个烟盒包表示乌日根达莱已经成为已婚男子,从此将撑起生活的重任。

  婚礼将在祝福的歌声中延续,在阿鲁科尔沁旗这个普通的家庭里,我们仍然能看到许多刺有精美图案的传统用具。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妇女善于刺绣的传统,她们喜欢在用具上绣上图案,而且每个花纹都有各自吉祥的含意。

  吉祥的花纹,传递着蒙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五彩的刺绣,绣出了一对新人美好的明天。这片北方的净土,还将孕育新的神奇。

   百灵庙(广福寺)位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因该庙建于巴图哈拉嘎地方,又称为“巴图哈拉嘎庙”(蒙古语,意为“坚固的关隘”),汉名“广福寺”。百灵庙是由“贝勒因庙”的转音异写而来的。  

百灵庙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2年)。这里原是喀尔喀右翼部达尔罕亲王本塔尔的冬营地,寺庙建成后,皇帝御赐满、蒙、藏、汉四种文字书写的匾额“广福寺”。  

当时,广福寺因是贝勒王主持兴建的庙,现在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由清代喀尔喀右翼旗和茂明安札萨克旗两个旗合并而成的。喀尔喀右翼旗俗称达尔罕贝勒旗,因该庙建在达尔罕贝勒旗,故当地群众称“贝勒因庙” (“贝勒”,清代封爵,位在亲王、郡王之下;“因”是助词,相当于汉语的“的”),汉语音译为“白林庙”,由于这里常年栖息着鸣啼婉转的百灵鸟,所以后来又将其改称为“百灵庙”。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时途经此地,看到这里地势险要,是漠南通往漠北和新疆地区的交通要塞,遂决定在此建庙。  

康熙四十年(1701年),着手筹款备料,聘请工匠。从宁武、乌喇特、五当召、大库伦等地驮运木材,从山西、归化城请来建筑艺人。  

翌年,达尔罕贝勒旗第二代札萨克诺内亲王奉康熙皇帝的旨意,正式破土动工,采用汉、藏两种方式,用三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建成了主殿朝克沁独贡。诺乃亲王呈报朝廷,康熙皇帝赠送朱墨《甘珠尔经》,赐庙名为“广福寺”(蒙古语名为宝音巴达拉古鲁格其苏木)。庙内设大喇嘛席位,按照黄教法规广招信徒,喇嘛僧人日趋增多,很快发展成漠南地区著名的喇嘛教寺院。  

百灵庙初建时喇嘛人数较少,到达尔罕贝勒詹达固密(1708—1728年)在位时,曾向清廷请求从外旗移入一部分喇嘛,又收留了一部分游方僧侣。道光三十年(1850年),庙内香火最盛,喇嘛人数达1200多人。百灵庙没有活佛,全庙最高首领为席力图喇嘛(首席喇嘛),只设一人,首席喇嘛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  

长期以来,百灵庙就是达尔罕草原上商旅云集之地,是著名的物资集散地,素有“草原码头”之称,同时,这里还是内蒙古西北部政治、经济、佛教活动中心,是漠南通往漠北以及新疆地区的交通要道。在我国近代史上,在这里发生过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二月和同年十一月先后爆发的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和百灵庙战役。从20世纪60年代起,百灵庙就成为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客们除了参观古朴雄伟的寺庙之外,还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观赏蒙古族传统的体育竞赛。百灵庙早已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灵庙是内蒙古地区规模宏大的古刹之一。整个建筑群由5座大殿、9顶佛塔和36处藏式结构的院落组成,占地面积为8000余平方米。各处殿塔雕梁画栋,廊柱林立。墙壁上彩绘着佛经人物故事,造型生动,构图细腻。  

苏古沁大殿是大雄宝殿,是该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它巍然屹立在寺院中央,座北朝南,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由三座逐级降低的建筑构成,每座殿顶都置有象征佛法的塔型“甘迪尔”和东西两侧有日月相照的赤铜“甘迪尔”。最高达30余米。歇山式顶,与美岱召的大雄宝殿属一个风格。满面斗拱窗扇,飞檐重迭,青砖灰瓦,飞阁流黛,檐角下铜铃随风叮铛作响。底楼是藏式建筑,小轩窗白粉墙,整齐的红围栏。一层楼顶东西两面是开阔的阳台。一楼后半部有半周围廊柱,用18根朱红大柱支撑。正面前廊有12根朱红大柱顶着二楼前阳台,阳台的栏杆上卧有两只造形优美的法羊,中央有一镀金法轮。两边的围栏、墙上镶嵌着4面铜镜,顶上插着雪亮的三股叉,叉下鬃缨飘舞。朱红的大门上铆着一排钢钉,中间扣着两只兽面,吊着两只铜制铺首。  

苏古沁大殿南面是却日殿(经堂),该殿是学习和教学的场所。却日殿东南隅是朱德布殿(密宗殿),是喇嘛们诵经超度亡灵的殿堂,殿顶置有黑色石块为镇压之物。苏古沁殿东邻洞阔尔殿(时轮殿),是学习数学的经堂。苏古沁大殿西侧为“玛兰布殿”,是学习医学的地方,其西侧还有九世班禅的府邸。苏古沁大殿东侧为“吉如海殿”,是研究天文学的地方。除此之外,在百灵庙前方还残存着两座覆钵式佛塔,其后有小白塔十余座,据说,这里存放着经卷和喇嘛的舍利。  百灵庙周围共有九个隘口,俗称为“九龙口”。出西口1公里处的山顶上有康熙营盘遗址,是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叛军时,途经此地驻跸之所,至今尚有遗留下来的石砌旱井和兵塞残垣可供游人观赏。  

开门进入大殿前厅,48根朱红大柱林立,柱上裹着彩色壁毯,柱间悬挂五光十色的经幡。还有3处用红、蓝、黄、白四色绸缎围成的大型垂饰。  

正面两侧分别开有太平门,墙面上画着金刚菩萨查格达尔、马头明王达木仁、千手千眼观音江赖斯格、长寿佛阿尤喜的壁画。东西两侧墙面上画有释迦牟尼身世壁画12幅。南面进大门西侧墙上画有护法神大黑天、大红天、吉祥天母;财神毗沙门那穆斯赖和阎罗天子却日吉勒的壁画。抬头仰望,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大厅正面设有锡热喇嘛主持宝座1处,上层喇嘛活佛席位8处,西侧设达喇嘛座席1处,东侧设掌堂执法者格斯贵座席1处,并配有法棍等。中心地板上排放着12-14对座榻,每座配有方型坐毯一块,是僧众诵经的座位。周围还摆放着各种法器及经卷。  

进入后厅,门型的佛台高筑,正面屹立着三座五米高的泥塑镀金三世佛,它们是释迦牟尼佛、迦叶佛和弥勒佛。前面还供奉着释迦牟尼弟子迦叶、阿难的泥塑立像,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以及他的弟子扎拉色布吉、海拉布吉的泥塑坐像。东西两侧供奉着文殊扎穆扬(文殊菩萨)、大势至查格达尔(大势至菩萨)、千手千眼观音江赖斯格、色宁宝、热娲那木锡勒、那木凯宁宝、金巴、公德桑宝、达木仁等的泥塑坐像。众神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佛台前摆放着长1丈,宽3尺的大供桌,上面摆满了供品,其中有:乾隆皇帝赐给的青铜佛灯1盏(可容酥油100斤),金银装饰的“班灵”3个,银塔8座,百两重银盘1个,50两酥油佛灯8盏,100两酥油佛灯l盏,镶嵌珍珠宝石的圣水铜碗24只。还有头颅骨碗、甘露瓶、圣水碗若干,四季佛灯通明,终年香火不熄。  

广福寺主殿苏古沁大殿建成后,又经历近百年,才先后建成其它殿宇,形成一组建筑群。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特尔扈特部喇嘛罗卜森宁日格主持修建了却伊拉拉桑;乾隆五年(1740年)喇嘛道仁巴阿卜干云登主持修建了纠德巴拉桑和满巴拉桑(密宗学部和医学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确吉活佛阿卜干希达汉布丹毕尼玛主持修建了东音科尔拉桑(时轮学部)。自此“广福寺”形成五大学部的规模,专修和研讨哲学、医学、天文历法学、密宗学等。除五大拉桑的建筑外,在达尔罕贝勒的大力支持下,还先后修建了三大活佛府,五大仓以及五大厨房。至1942年,广福寺共有僧房360间,舍利塔11座。  

广福寺喇嘛教组织健全,等级分明,分工细致,戒律森严。从锡热喇嘛、达喇嘛到服劳役的岗尼尔共有19种职务,这也是黄教寺院的特点。朝克沁拉桑的锡热喇嘛权势最大,各拉桑的执事喇嘛次之。朝克沁拉桑为正殿(即大雄宝殿),统管各仓(学部);却伊拉拉桑主要学习研究宗教、哲理学等为显教哲学部;纠德巴拉桑主要学习研究法术、咒文等为密教学部;满卜拉桑主要学习研究医药学,为医学部;东科尔拉桑主要学习研究时轮学、数学、天文、占卜、历法等。  随着广福寺建筑群的扩大,宗教活动日益频繁,喇嘛僧人不断增加,信徒朝拜者也越来越多。朝克沁和却伊拉两个拉桑每年举行的大型诵经会就有400多次,较隆重的大型法会每年要举行6-7次,每年还有不少重大的佛事。社会上的各界名流、官吏、信徒从四面八方纷纭而来,烧香拜佛,布施参观。1932年6月14日九世班禅额尔德尼亲临广福寺诵经(百灵庙曾是九世班禅的临时行宫),来自各地的信徒达2万多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赤峰寺庙哪个灵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