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长得矮都是侏儒病?

只要是身高低于同一种族、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小孩的标准身高的30%以上,或者成年人身高在120厘米以下的人,称为侏儒症或矮小体型。而相对于侏儒症,矮小不仅是生理问题,近六成的患儿会出现心理隐患,如情绪较不稳定,存在社交退缩等现象。矮小症患者大都存在心理疾病,其智商也相对一般正常人低。而侏儒症大都智商正常。这一点是两者区别最大的地方。

1、 侏儒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生长素分泌不足而致身体发育迟缓。儒症有的是因为先天性条件引起,称为垂体侏儒。还有一种是后天性的侏儒症,这种侏儒症主要与后天的发育条件有关,只有在后期才可以被发觉。

2、 侏儒症是单纯的身高矮小,智商正常,矮小症不仅身高矮,智商也相对低。这两者不是一回事,病因和症状都不同。简单来说,侏儒症是一种身体缺陷,而矮小症不仅是一种身体疾病,而且是一种智商上的缺陷。

3、 伴随的侏儒的症状是不同的,很多侏儒症的人还患有心脏和呼吸系统疾病,这会显著地缩短他们的寿命。还有的人有异常或太小的内脏器官,这会使他们的长期的生存变得困难。而矮小症则没有这部分特征。

由于侏儒症和矮小症这两者病症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同。对于身材矮小患儿的家长,应该及早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咨询,对症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小孩存在的问题,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很多人会把矮小症和侏儒症当做是同一种病,但实际上,矮小症和侏儒症有本质上的区别。

如果是同一班级,同一性别,同一年龄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身高是最矮的,或者是每年孩子身高生长少于五厘米,这时应该考虑孩子得了矮小症,存在生长障碍。侏儒症指的是孩子的身高比标准身高30%或者是30%以上,成年人侏儒症患者的身高长在1米2以下,这种情况称为侏儒症。

另外矮小症和侏儒症的病因也不同。一般来说,矮小症患者除了家族遗传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疾病而导致的矮小,其中以内分泌疾病为首,多数是因为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障碍而导致的矮小症。而侏儒症则是因有两大方面原因造成一个是原发性,另外一个是继发性。原发性侏儒症患者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一般认为和染色体及遗传因素有关,继发性的患者主要是因为肿瘤感染,或者是其他一些疾病因素而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异常而引发。

矮小症和侏儒症最大的不同在于矮小症,多数是因为内分泌疾病而造成的一种现象,而侏儒症则是因为遗传和基因因素而造成的生长激素内分泌不足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身材高矮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是决定人们前途命运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孩子的身高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帮助孩子长高,做父母的可谓绞尽脑汁。但长期以来,人们对矮小症的医治存在着一些误区。那么,如何帮助孩子达到理想的高度呢?科学的增高方法有哪些?特为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矮小症是指孩子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简单地说,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是班级里同性别孩子中个子最矮的,或年生长高度少于5厘米时,应考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障碍。孩子的遗传身高可以按照下列计算公式粗略测定,即男孩等于父母的平均身高加6.5厘米,女孩的遗传身高等于父母的平均身高减6.5厘米。

       儿童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在青春期生长速度最快。到了青春期后,骨骼发育成熟,骨骺线闭合,身高就不再生长了,再用任何方法也无法使孩子继续长高。由于错过了给孩子治疗的最佳时机,很多家长只能遗憾终身。这就要求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孩子生长缓慢的信号:

1.  始终比同班同学矮半头。3岁前身高增长小于7厘米/年。 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

2. 长得慢,一条裤子穿两三年。

3. 根据2~10岁儿童平均身高计算公式

1、内分泌性矮小:是导致矮小的主要疾病。此类疾病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所致,包括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等。

2、骨疾病性矮小:骨发育不良引起矮小,包括软骨营养不良症、骨形成不全等。

3、营养、代谢性障碍性矮小:如患有慢性疾病、营养障碍、尿崩症、等。

4、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矮小:伴有染色体异常常可表现为矮小,如先天愚型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等。

5、精神社会性矮小:又称情感遮断性矮小。医学家最近指出,精神障碍可影响身高。

6、其他原因矮小:包括特发性矮小(遗传性矮小、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症等。

身材矮小应做哪些检查?

首先要拍手X光片了解骨龄。骨龄大于年龄多见于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骨龄小于年龄多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症、性发育迟缓等。并查看骨骺是否已闭合,若已闭合则再无长高可能。再做生长素激发试验,检查甲状腺素、性激素、染色体(部分女孩)等,应用生长素前,一般还需要检查血常规、头部CT或磁共振、血糖、肝肾功能等。

青春期生长对成年身高有重要影响,身高增长加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生长的重要特征。身高突增过程女孩一般发生在乳房开始发育后半年至1年,男孩则在变声前后,此过程约历时1年左右。主要影响因素是:①青春发育开始时(指女孩乳房开始发育,男孩阴囊变松,睾丸增大)的身高。此时矮者,不论开始发育的迟、早,以后都较矮。②身高突增的速度。此速度有个体差异,可达6~11厘米的差距。有的孩子几乎无生长加速,这种情况一般都有病理基础,如有潜在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甚或有内分泌异常,应及时检查病因,以免丢失了这段应增加的身高。③生长突增持续时间。有的孩子仅半年就减速,而有的却能持续2年之久。女孩突增速度每年平均8~9厘米,男孩比女孩要多1~2厘米。青春后期生长减速,回到青春发育前速度,甚至锐减至每年只长1~2厘米,直至骨骺完全关闭停止生长,即达成年身高。减速时间,女孩在初潮前后,男孩在变声后。通常男孩的骨龄达到15岁、女孩骨龄达到14岁时,身高增长就不明显。

  随着医学的发展,儿童矮小症是可以治疗的,尤其是生长激素的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FDA自1985批准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这是促进儿童身高增长唯一有效的药物。由于使用非常安全,2003又批准用于特发性矮小的治疗。通过治疗,很多矮小症患儿可以出现快速追赶式生长,达到比较理想的身高。人工重组生长激素在国际上从上世纪50年代就问世了,到80年代该技术已成熟。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进步,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的质量已达世界一流水平。但许多家长一听到激素两个字就开始犹豫,甚至拒绝。这是由于对生长激素治疗存在疑问,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可是,生长激素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激素根本就是两回事,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人们平常所说的激素是指强地松、地塞米松等,这些都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这类激素长期使用确实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多毛、代谢紊乱等,青少年使用还会出现生长缓慢等。而生长激素指的是垂体分泌的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激素,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骨关节软骨和骨骺软骨生长,因而能增高。人体一旦缺乏生长激素就会导致生长停滞。可以说它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东西。而在临床上,因生长激素缺乏所致的矮小症患者非常多。对这部分患儿来说,生长激素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而且治疗后效果非常好。患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性早熟的患者早期应用生长激素也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注射生长激素副作用是不是很大?

 生长素与一般所说的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它由脑垂体合成,定时释放,平时在血中很难测到,释放时血中浓度可突然增高50倍以上。目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与人体自身的生长素完全一致,几乎不对人体内分泌系统造成任何影响。生长素用于儿童增高国外已有50多年历史,基因重组人生长素是被目前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FDA)认可的增加身高唯一安全有效药物,于1993年正式宣布“rhGH在应用于常规治疗时具有令人吃惊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

目前对身材矮小治疗效果如何?

根据不同原因效果不同,若因甲状腺素缺乏,只需口服甲状腺素片,每年平均可增高10~16厘米,最多可达23厘米,并可改善智力;若系生长激素缺乏,注射生长素效果也相当好,每年平均可增高10~14厘米,最多可达21厘米;对于性早熟,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安全有效,可抑制性成熟,提高最终身高8~10厘米。同时由于长个子主要与生长素有关,有很多病因引起的矮小,是通过生长素的分泌减少而导致的,其中包括一部分家族性矮小患者,也是生长素治疗的适应症,但生长素减少者治疗效果稍差于生长素缺乏者。

 非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使用生长激素效果如何

 非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主要包括特发性身材矮小、宫内发育迟缓儿、特纳氏综合征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是身材匀称性矮小。非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使用生长激素剂量一定要大,尤其是在青春期,剂量更应加大。研究发现,只要这些患者使用的剂量足、疗程足,使用生长激素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家族性矮小者有无治疗办法?

   儿童的身材受到父母身高的影响,根据父母身高可以计算儿童的遗传身高;

家族性矮小,目前可归为特发性矮小类,多数情况下,只要骨骺未闭合,可以通过适当治疗,在一定程度提高终身高。同时,由于父母过去都未进行过任何矮小方面的检查与治疗,不代表家族中肯定没有影响身高的疾病,有些疾病现在可以检查,并可得到有效治疗,如果孩子也有相同疾病,完全可能通过检查、治疗达到比较理想的终身高。

生长素是否会促进骨龄增长?

   时常有人说,生长素会促进骨龄增长,其实,这种观点明显是一种误区。生长素更多地应用于生长素缺乏儿童,这样的儿童,骨龄常常偏低,应用生长素使生长素基本正常后,落后的骨龄有向正常骨龄靠近的趋势,容易误认为是促进骨龄增长,还有不少应用生长素儿童,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骨龄快速增长也容易误认为是生长素造成。

目前已经有足够证据表明,男孩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使雄激素不能转化为雌激素后,骨龄几乎可以做到不增长(由于尚未得到正式批准,目前还未用于临床,只是用于科研)。说明骨龄增长,主要与雌激素有关(男孩体内一样有雌激素)。

正常人对自己身高不满意是否可用生长素?

正常人注射生长素虽然也有一定的增高作用,但效果不如生长素缺乏或低下者明显。2003年7月FDA批准让身材异常矮小但身体健康的儿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增加身高,由于此类就诊者一般就诊时年龄都已经较大,提高最终身高幅度常常有限。

多大年龄开始使用生长激素效果好?

不同的疾病开始使用生长激素的时间不同。小于胎龄儿到2岁时没能实现有效追赶生长,就应该开始中长程的治疗。一般垂体性侏儒症4-6岁治疗为宜,特发性矮小5-6岁时可以开始治疗。总之治疗原则为:年龄越小,效果越好,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还有的家长片面的认为,虽然孩子个儿矮,可是还没有青春期发育,以后还能长。没错,青春期时儿童均要有一个快速增长期,但每个人进入青春期身高不同,如果孩子是正常身高,通过青春期快速增长(男孩长25-28厘米,女孩长23-25厘米)最终身高是理想的。如果过早发育,在性激素参与下,骨龄会提前愈合,虽然现在看长的快,但孩子很快就不长了。但如果孩子比同龄儿矮得较多,即使到青春期也同样长,但仍到不了理想身高。青春期后发现孩子个矮,已不长了,再治疗已晚了,孩子就失去了最佳长高时间。所以现在用生长激素的目的是缩小与同龄孩子的差距,以迎接快速长高期。

所谓的 "增高产品"有效吗?

       目前市场上宣传的各种昂贵的增高产品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儿童,比如:不少孩子个子低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一旦确诊,只需服用甲状腺素片即可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而不少身材矮小的女童更不可轻易服用各种增高产品,应首先考虑到是否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通过到正规医院进行染色体等相关检查,确诊后方可采用生长激素治疗。

影响孩子长高的其他因素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孩子课业负担重、睡眠少,接触色情类知识早,还有的孩子处于单亲家庭,缺乏父母关爱,致使孩子情绪低落,或过多进食了含有性激素的食物,这是影响孩子长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儿童增高尚需从科学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放松心情入手,父母切不可盲目信赖增高产品、增高仪,一定要把握好最佳的治疗时机,早日实现助孩子增高的梦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侏儒症为什么长不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