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医疗基金值得长期持有吗?

前言:股票市场对制药企业无差别地抛弃,部分医药股价几近腰斩。没多久,医药板块再度腾飞,葛兰执掌的中欧医疗健康,更是成为同类基金产品中的领头羊。中欧基金财富管理部总监,评价道:葛兰是一位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如果用长期投资的眼光看待葛兰的基金产品,它们会显得异常稳健。所以,葛兰自2018年7月开始管理「中欧明睿新起点」,代码001000,就勇敢地重仓了半导体、5G、新能源等热门赛道。总体而言,葛兰是一个典型的成长股龙头投资者。

年底的时候,写了篇今年,赚了90%+,和大家交流探讨了下,我自己的基金配置思路和方法。然后,就有人在留言区点名——写写葛兰吧,跟着她吃到了不少肉。那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来唠唠,葛兰的故事,还是相当的有得说的。但不作为投资推荐哈。

读书的时候,葛兰就一直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本科在清华读的工程物理,完了呢,又去了美国西北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

很多人毕业都很困难,她倒好,5年的硕博课程,4年就完成了。

还顺带申请到了美国心脏学会(AHA)科研基金的支持,要知道,这个基金可不是那么好申请的,连教授想拿下都有一定难度。

这么说你们可能没什么感觉,咱们换个说法,葛兰的研究成果,最终使得核磁共振心脏灌注的检查时间,从1分钟缩短到了20秒,

从必须全程憋气,到可以自由呼吸,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检查的精准度,这项成果,现在更是已经实际应用到医疗设备当中了。

一上来就拿到“学神”剧本不说,

还人美、低调、业绩好。

就拿她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代码003095来说。

从她2016年9月底接管之日起,

到现在四年多一点的时间,涨了将近300%,

一步步的,打造成了一张王牌,

完成了从“学神”到“医药女神”的身份转换。

近两年同类排名17/2762,这成绩,相当亮眼了。

要知道,两年多前,医药主题的基金可不像如今天这般备受追捧。

往严重点说,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至暗时刻”。

18年下半年,股市连滚带爬地往下跌,本来就已经够惨了,

好巧不巧,还赶上长生生物疫苗“黑天鹅”,没缓过劲来呢,又放出了带量采购的消息,击垮了整个医药板块。

股票市场对制药企业无差别地抛弃,部分医药股价几近腰斩。

但葛兰并没有跟随市场大幅减仓,她坚信:有变化的地方,往往伴随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寻找受益的一方,就是投资机会所在。

虽然,那段时间她夜不能寐,甚至半夜4点,还在反复思考:要如何调整研究框架和持仓结构。

最终还是顶住了,来自净值大幅回撤带来的巨大压力,选择了坚定持有自己长期看好的标的,

并小幅调整了细分子行业布局,提前埋伏在创新药、CRO、体外诊断等前瞻赛道。

没多久,医药板块再度腾飞,葛兰执掌的中欧医疗健康,更是成为同类基金产品中的领头羊。

这份坚守,所需要的勇气,不光凭借她强大的学术背景,以及对医药前沿领域的超强敏锐,

更是离不开,她前期选股时的深入调研和缜密分析。

中欧基金财富管理部总监,评价道:葛兰是一位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很多人觉得她是有天赋,我觉得不是,她是靠自己的学习能力,再加上毅力和拼劲儿,才一点一点把基础打得很扎实。

如果用长期投资的眼光看待葛兰的基金产品,它们会显得异常稳健。

因为她可以通过自己对每一家企业、每一支股票的深入研究,比别人看到更加长远、更加精准的趋势。

更厉害的是,葛兰的能力圈,并不仅仅局限在医药行业,她对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行业,也涉猎颇深。

原来,在回国前,葛兰在欧洲顶级半导体巨头英飞凌,工作过一年,半年在慕尼黑总部,半年在IGBT芯片部门;

回国后,又做过挺长时间的研究员,覆盖过电力设备、新能源、轻工、医药等行业,所在团队还获得过新财富第一名。

算是对医药、对金融、甚至是对新兴行业,都非常的了解,这一点不容易。

所以,葛兰自2018年7月开始管理「中欧明睿新起点」,代码001000,就勇敢地重仓了半导体、5G、新能源等热门赛道。

接手两年多,还跨越了一个熊市,累计回报。

2021年11月收盘,“震荡分化”成为2021年以来市场主旋律,公募基金业绩分化较大。目前,年底的基金经理排名战也迎来了“决胜时刻”。谁能笑到最后?2022年买什么?我们一起看。

01。收益TOP1的基金仓位如何?

今年(前11个月)基金经理收入排名出炉。万德基金经理指数数据显示,2021年初至今(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共有1477只偏股型基金经理,平均收益10.7%,跑赢沪深300(-7.05%)。其中,1160位基金经理取得正收益,占比78.53%。

年初以来,基金经理收益最高为105.24%,最低为-22.38%,收益率差异较大。

前10名基金经理中,崔收益最高,今年以来取得了105.24%的收益。他掌管着5只基金,共233.75亿元,也是唯一一位收入翻番的基金经理。

其他9只基金经理实现了约75%-86%的高收益,管理基金规模最小的是舒金伟,仅为23.71亿元。


从基金经理的仓位分析,崔小龙一马当先。2021年,他以获得更高回报的“全在新能源”而被市场熟知。

从崔管理的5只基金来看,其中,前海开源新经济A和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年初至今取得了122.55%和117.67%的回报,也是2021年的“唯二”和“双基”


看这两个双基持仓,以新能源权重股为主,重仓光伏、锂电池产业链、电力股。

按照前海开源新经济A基金(规模:63.08亿元)的仓位,崔小龙将在2020年重仓。2021年,该股涨幅超过75%。

根据2021年的转仓记录,崔在第二季度对整体持仓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前四只重仓股再次被换,重点配置锂电池产业链和储能。前四只重仓股,即亿纬锂能、法拉电子、比亚迪、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收盘涨幅分别超过75%、140%、57%、91%。

基金前10大重仓股中,法拉电子、东方日盛、中科电气均进入个股前10大股东。


从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规模:166.29亿元)的仓位来看,除了重仓a股新能源龙头,新能源港股也分布在不同的仓位。

从调仓时间来看,港股市场大规模绿色电力股在二季度开始建仓,其中华润电力、比亚迪、华能国际、中广核新能源、新天绿色电力均在三季度贡献了较高的涨幅。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崔的“独门股”东方日盛(300118。SZ)第四季度表现强劲。目前,崔管理的两只基金分别是东方日盛的第三、第四大流通股东。截至11月30日,东方日盛股价自四季度以来累计上涨约80%。


综合仓位分析,崔小龙全面拥抱光伏和锂电池龙头。2021年,新能源的持续热潮是赢得高收益的法宝。

对于新能源仓,崔表示,他一直看好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上任基金经理后,立即开始调仓,大部分仓位都转换到了新能源领域。选对了方向,相当于事半功倍。

需要注意的是,像崔小龙这种单纯赌在赛道上的基金经理,能否继续跑出业绩,还需要持续观察。另外,他是刚入职一年多的新基金经理,入职时间很短。他能否像老派基金经理一样经受住牛熊周期的洗礼,还需要走着瞧。

02。明星基金经理怎么样?

一般来说,在资产管理行业,“吨位决定地位”。目前头部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越来越大,百亿基金经理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从管理规模排名来看,截至今年11月底,管理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基金经理有9家,总管理规模为7071亿元。其中,老牌明星基金经理刘、、格伦、等。赫然在列,张昆文是第一个兄弟。


但在今年市场波动较大,市场结构性明显的背景下,“大”基金的表现明显不如规模较小、灵活的基金。据统计,今年以来9只管理规模超过500亿的基金经理平均收益率为-0.2%,5只正收益的基金经理平均收益率仅为3.6%。明星基金经理的表现难免让人失望。

张坤:时代不利但风格不改

易方达张坤以管理4只基金规模达到1057.48亿元位居行业第一,管理规模较二季度末下降约287.3亿元。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张坤管理规模分别为1331.09亿元、1344.78亿元、1057.48亿元。

张坤管理的QDII基金易方达蓝筹精选今年以来跌幅超过11%,在同类中排名,几乎垫底。这只基金今年一季度只报了“踩雷”的在线教育,二三季度调仓后,目前前十大重仓股仍以日常消费(多为白酒)和金融为主。根据基金三季报,张坤减持了泸州老窖、茅台、洋河股份,增持了乳业龙头股五粮液、伊利股份。整体来看,他还是看好消费股的。

随着近期消费板块逐步回暖,该基金跌幅也有所收窄。此外,其管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和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混合也表现不佳,今年以来收益分别为-27%和-8.62%。其中易方达亚洲精选银行股,如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等,腾讯控股、美团等其他中概股也在列。而易方达优质企业持有混合三年,仍以白酒和银行为主。

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虽然张坤在过去一年的回报率为负,但最近两年和最近三年的回报率分别高达67.32%和142.69%。

时势造英雄,但英雄随时可能跌落神坛。面对“唱衰我”的行情,有投资者表示“输粉”,也有人认为张坤的长期表现已经证明了他的优秀,“现在应该给他更多的机会”。

刘艳春:继续赌“喝酒吃药”的行情”[S2/]

另一位“大神”基金经理,景顺长城基金的刘艳春,今年一季度基金管理规模突破千亿,成为继张坤之后又一位千亿股票型基金经理。但到了三季报末,刘艳春的管理规模也有所下降,从二季度末的1163.01亿元降至1029.15亿元。

目前刘艳春分管6个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规模下滑。其中,景顺长城优秀成长和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的“缩水”程度更大,最新规模较二季度分别减少41.31亿元和39.66亿元。对于基金规模的缩减,有研究人士表示,可能与年内相关产品表现不佳有关。

翻看基金三季报发现,景顺长城绩优成长的布局以日用消费、医药为主,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中国中部豁免、迈瑞医疗、五粮液等。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仓位差不多,前三大重仓股分别是泸州老窖股份、贵州茅台、中免。

近两年来,刘艳春管理的基金在同类业绩排名中均处于前列位置,但在今年a股风格的快速转变中,他继续豪赌“喝酒吃药”行情。他管理的6只基金今年、最近三个月和最近一个月的平均收益分别为-14.99%、5.53%和-0.09%。

格伦:多轨出击,投资能力有待考验

其次是“药神”葛兰,至三季度末,葛兰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增加121.47亿元,至970.01亿元,逼近“千亿”大关。对旗下5只基金的详细考察显示,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其代表作——中欧医疗健康和中欧医疗创新,规模分别增加了129.42亿元和21.78亿元。

但从业绩来看,虽然她管理的中欧明瑞新起点今年以来的回报率超过22%,在同类别中排名308/1534,但其他四只产品的收益相对平均。明锐新起点聚焦“科技+医药+消费”三大赛道。除了医药领域的领导者,Glen还在新能源、半导体、食品和饮料行业的领导者中占据重要位置。但这只基金的退出量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今年最大退出量为28.2%。

葛兰的代表基金中欧医疗健康是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今年以来,在医药板块回调的背景下,该基金收益率为-0.46%。与赵蓓相比,由于管理的基金规模较大,大市值龙头地位调整,小市值个股牛股贡献有限,基金业绩一般。

格伦三季度十大重仓股:第一重仓股药明康德,还持有爱尔眼科、凯莱英、通策医疗、Medix、志飞生物、迈瑞医疗等热门医药股,其中凯莱英近三个月反弹45.46%,收益较高。


刘:拥抱技术赛道,扭亏为盈

广发基金刘偏爱科技行业,基金管理规模从二季度末的821.32亿元降至776.75亿元。旗下6只基金近期实现了收益回归。但由于科技股波动较大,其管理的小盘CGB今年以来涨幅回吐逾26%,但该基金自10月以来上涨7.26%,一改前三个季度的跌势。截至12月1日,刘管理的6只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回报率为5.31%。

三季度重仓股:刘重仓隆基股份、亿纬锂能、阳光电源等热门光伏、电池股,其中亿纬锂能近三个月涨幅55.12%,营收贡献较大。

明年你看好哪些行业方向?

许多基金经理继续看好新能源投资机会,重点关注科技和消费领域:

银华基金李晓星:展望2022年,随着疫情逐渐接近尾声,稳增长、稳消费的措施陆续推出,强制消费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明年将逐渐变得乐观。2022年的判断是消费优于科技。

五岳,嘉实基金:明年消费股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结构性行情,尤其是强制消费,可能会出现一波主涨行情。消费行业有望进入需求边际改善、业绩重回上行通道的新环境。

衡越基金赵小燕:未来2-3个季度,市场主线或仍在碳减排链条中的成长板块。消费、医药等核心资产估值压力充分释放后,一些有“护城河”的优质公司也是抄底布局的方向。

南方基金李振兴:看好两个方向:一是基本面快速增长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兴成长股,关注碳中和及相关行业;第二,稳定优质且有安全边际的股票受到重视,包括医药、消费等优质细分龙头。

广发基金吴:新能源革命带来历史性投资机会,更看好新能源板块未来表现。

中信保诚孙:明年我们会更加关注新能源和芯片的高景气轨道,同时关注中游制造业板块。

景顺长城杨:今年的疯狂轮动对大型基金经理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仓位也受到风格的影响和冲击。投资时不时会面临“四面楚歌”的状态,它会坚持自己。只有紧盯行业趋势,准确把握企业基本面这个锚,才能在惊涛骇浪面前屹立不倒。

拥抱代表未来趋势的新兴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保证投资过程不会被估值逆转,才能赚到利润增长的钱。中国的崛起离不开科技的崛起,未来a股大概率会这样解读。

基金经理表达了“追求大规模产业趋势来投资”的布局逻辑,在高景气板块继续加仓:

嘉实基金姚志鹏:在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大尺度时代的产业趋势来做投资。继续看好能源转型下产业链优质企业的投资机会。

农银汇理基金赵毅:在未来的整体投资布局中,更应该关注“增量”的方向:一个是技术进步带来的需求提升方向,包括新能源、5G应用;另一个是“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设定下的国内替代和补短板方向,尤其是以航空空发动机和半导体为主的高端制造业。

中信保诚孙:至于后市的布局和脉络,首先寻找未来景气度较好、产业结构较好的标的,同时关注估值相对较低的中游制造业板块。

金鹰基金杨刚:[/s2/]从投资布局来看,建议在重点关注新能源科技领域的同时,追加资金配置大众消费品,达到均衡配置的目的。

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发布内容引用自持许可机构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者独立判断和决策。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陷入舆论漩涡的葛兰面临着诸多的质疑。葛兰在管基金曾被媒体质疑在营销过程中有意推荐管理费更贵的产品。而其管理的基金已超千亿规模,葛兰准备怎么更好地进行主动管理?如果无法获得超额收益,葛兰主动管理的意义何在?

“药明系”8日暴跌,让明星基金经理葛兰再次被骂上风口浪尖。

挨骂当然是因为亏钱。2月8日,药明生物(2269.HK)被美国商务部列入“未经核实名单”,受此影响“药明系”全线大跌。

葛兰一直偏爱药明康德(603259.SH;2359.HK),长期将其作为第一大重仓股,在去年四季度还大幅加仓。截至去年末,葛兰管理的4只基金合计持有药明康德8131.16万股,也就是说,如果葛兰的仓位未发生变化,两天时间内浮亏已经达到9.57亿元。

根据药明生物的解释,该事件对其影响有限,而且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在股权上并无交集。9日药明康德在A股和港股市场跌幅都明显收窄,最新市值分别为2741亿元和2852亿港元。

投资者对于葛兰的质疑并未停止。葛兰管理的主力基金为中欧医疗健康,截至2021年底资产规模已达775.05亿元,属于超大型基金。Wind数据显示,中欧医疗健康四季末的十大重仓股在今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年初至今,药明康德累计跌21.8%,爱尔眼科跌20.77%,凯莱英跌30.92%,泰格医药跌22.41%,康龙化成跌20.78%,迈瑞医疗跌17.15%,片仔癀跌19.95%,通策医疗跌23.3%,博腾股份跌22.85%,九洲药业跌24.44%。

曾经的“医药女神”,如今已经跌落神坛。

在医疗赛道投资中,葛兰是少有的具有医学博士背景的基金经理,也让其管理医疗基金更容易被投资者信服。

CXO行业过去几年是医药行业里增长最快的细分行业,赛道内的龙头玩家出现不少翻倍的牛股,葛兰常年投资CXO赛道,因此也获得了“医药女神”的称号。

截至2021年末,葛兰旗下共计管理5只基金产品,管理规模达1103.39亿元,是在管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

尴尬的是,葛兰成为“公募一姐”,背后的原因是基金大跌。

葛兰管理基金规模自2019年开始大幅上涨。2019年底,葛兰在管规模为71.35亿元,同比增长183.72%;2020年底,在管规模达到441.91亿元;2021年底,在管规模达到1103.39亿元。这意味着,葛兰基金的投资人大部分在2021年入场。

Wind数据显示,葛兰在管基金经理业绩总指数近一年内跌幅达到31.75%。也就是说,近一年内买入葛兰管理基金且持有至今的投资人都已经亏损,相差的只不过是亏多亏少的问题。

葛兰习惯于重仓投资,其重仓个股的股价变动对基金整体影响较大,很容易大涨大跌。这也是其过去两天受“药明系”影响较大的原因。

作为业绩长期领跑的大白马,药明康德是众多公募基金的重仓股。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共有97家基金公司、659只基金重仓药明康德,持股总量为5.38亿股,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达到21.12%。其中,14家基金机构持股超过1000万股,中欧基金持股超过8000万股。

CXO行业受到资本追捧很好理解。药物研发企业为了让新药更快速、更低成本地获批上市,把临床前后的业务外包给了CXO公司,让CXO公司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2021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要求药企为患者提供治疗效果更好的药物,而不是效果差不多的不同药物。也就是说,新药研发要从me too阶段,变成me better的阶段

显而易见,药企的新药研发将会面临更大的难度和更长的周期,相应的CXO公司的业务量也有了下降的预期,由此也导致CXO板块整体回调。

但葛兰依旧在逆势加仓。2021年四季度,葛兰旗下的主力基金中欧医疗健康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六家都在CXO行业。

2月8日,药明生物被美国商务部“打压”,导致CXO板块整体下滑。CXO板块还能否入场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目前,已经有多家券商发布研报,表示医疗器械与药品创新依然是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的长期方向,投资者无需过于悲观。

集采不断深入已经是医疗行业的大势所趋。短期来看,集采降价将冲击药企的产品利润,赛道内玩家竞争将会加剧;长期来看,以价换量的模式将导致医疗行业集中度加大,赛道内资源和客户会向头部玩家集中。葛兰偏爱细分行业的龙头玩家,其长期投资逻辑是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

事实上,从中长期来看,葛兰的业绩表现依然可观。Wind数据显示,中欧医疗健康基金的近三年收益率为156.11%,近五年的收益率为197.25%,均超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葛兰在医疗板块的成绩很难在其他领域复制。葛兰在医药板块投资的成功,与其医学博士的背景不无相关。在其他行业,即使投资者热情依旧,葛兰也很难具备行业的前瞻优势。

2020年,中欧发布中欧阿尔法基金,该基金招募时即成为爆款且一日售罄,认购资金超过550亿元。该基金还是熟悉的“葛兰配方”:投资主线赛道的头部公司,试图买入后就享受估值扩张带来的收益。但并未复制出葛兰的医药奇迹,成立至今跌幅5.72%,近一年跌幅达到26.37%,难副爆款盛名。

陷入舆论漩涡的葛兰面临着诸多的质疑。

中欧医疗健康是行业主题基金,涨跌取决于行业大势。一个看起来不错的赛道,加上一个有着超额表现的基金经理,葛兰的基金吸引投资者可以理解。在押注长期价值的赛道,短期内出现股价波动,很难说是基金经理的主观问题。

但是中欧医疗健康属于主动权益类基金,需要基金经理去主动运作获取超额收益,后者因此可以得到超额的管理费。基金经理主动运作的结果如何,其实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无论如何,基金经理主动管理的初衷是为了获取超额收益。

这也是投资者质疑的关键:葛兰管理的基金已经超过千亿规模,远超其曾经的管理规模,葛兰准备怎么更好地进行主动管理?如果无法获得超额收益,葛兰主动管理的意义何在?

葛兰在其长期重仓的长春高新上的操作风格让人质疑。Wind数据显示,长春高新年初至今已经累计跌38.71%,最新市值只有673亿,距离去年5月的高点,折让近70%。

2021年一季度,长春高新是中欧医疗健康的第三大重仓股,此后随着中欧医疗健康规模扩张和葛兰的仓位变化,长春高新高新逐渐退出前三大重仓股。

葛兰在去年三季度曾大幅减仓长春高新。彼时长春高新被质疑核心产品生长激素是否会引起使用者内分泌紊乱等副作用,长春高新因此出现放量大跌。去年四季度,葛兰再度加仓长春高新,截至2021年11月23日,中欧医疗健康基金持有长春高新551.72万股,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但从长春高新的股价表现来看,四季度平均股价高于三季度,葛兰换仓操作被认为是“追涨杀跌”,有投资人质疑其是否对重仓股有充分调研。

值得一提的是,葛兰在管基金曾被媒体质疑在营销过程中有意推荐管理费更贵的产品。截至去年底,中欧医疗健康规模达到775亿元,该基金分为A和C份额,其中,A份额约为340亿元,C份额约为434亿元,比前者高出近百亿元。

此前《财经》曾报道,中欧医疗健康基金的C份额管理费用更高,持有持有C份额一年后卖出,会比A份额的费用多出0.65%。这意味着,按照C份额最新规模为434亿元计算,会比卖出同等规模的A份额,一年多收入2.82亿元。

该报道还表示,一般而言,C份额适用于短线投资者,常见的C份额持有人以机构为主。但中欧医疗健康基金的C份额已经是全市场最大的C份额基金,且持有人几乎全是散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葛兰的基金现在可以买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