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文件xcopy指令?

批处理文件(batch file)包含一系列 DOS命令,通常用于自动执行重复性任务。用户只需双击批处理文件便可执行任务,而无需重复输入相同指令。编写批处理文件非常简单,但难点在于确保一切按顺序执行。编写严谨的批处理文件可以极大程度地节省时间,在应对重复性工作时尤其有效。

在Windows中善用批处理可以简化很多重复工作

批处理(Batch),也称为批处理脚本。顾名思义,批处理就是对某对象进行批量的处理。批处理文件的扩展名为bat。

目前比较常见 的批处理包含两类:DOS批处理和PS批处理。PS批处理是基于强大的图片编辑软件Photoshop的,用来批量处理图片的脚本;而DOS批处理则是基于DOS命令的,用来自动地批量地执行DOS命令以实现特定操作的脚本。这里要讲的就是DOS批处理。

批处理是一种简化的脚本语言,它应用于DOS和Windows系统中,它是由DOS或者Windows系统内嵌的命令解释器(通常是COMMAND.COM或者CMD.EXE)解释运行。类似于Unix中的Shell脚本。批处理文件具有.bat或者.cmd的扩展名,其最简单的例子,是逐行书写在命令行中会用到的各种命令。更复杂的情况,需要使用if,for,goto等命令控制程序的运行过程,如同C,Basic等中高级语言一样。如果需要实现更复杂的应用,利用外部程序是必要的,这包括系统本身提供的外部命令和第三方提供的工具或者软件。

批处理文件,或称为批处理程序,是由一条条的DOS命令组成的普通文本文件,可以用记事本直接编辑或用DOS命令创建,也可以用DOS下的文本编辑器Edit.exe来编辑。在“命令提示”下键入批处理文件的名称,或者双击该批处理文件,系统就会调用Cmd.exe运行该批处理程序。一般情况下,每条命令占据一行;当然也可以将多条命令用特定符号(如:&、&&、|、||等)分隔后写入同一行中;还有的情况就是像if、for等较高级的命令则要占据几行甚至几十几百行的空间。

系统在解释运行批处理程序时,首先扫描整个批处理程序,然后从第一行代码开始向下逐句执行所有的命令,直至程序结尾或遇见exit命令或出错意外退出。

  • cd 显示当前目录名或改变当前目录。

  • dir 显示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列表。

  • tree 以图形显示驱动器或路径的文件夹结构。

  • path 为可执行文件显示或设置一个搜索路径。

  • xcopy 复制文件和目录树。

  • type 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

  • copy 将一份或多份文件复制到另一个位置。

  • del 删除一个或数个文件。

  • attrib 显示或更改文件属性。

  • find 搜索字符串。

  • fc 比较两个文件或两个文件集并显示它们之间的不同

  • ping 进行网络连接测试、名称解析

  • net 网络命令集及用户管理

  • msg 给用户发送消息

  • arp 显示、修改局域网的IP地址-物理地址映射列表

  • at 安排在特定日期和时间运行命令和程序

  • shutdown立即或定时关机或重启

  • sc 系统服务设置与控制

  • reg 注册表控制台工具

  • powercfg控制系统上的电源设置

对于以上列出的所有命令,在cmd中输入命令+/?即可查看该命令的帮助信息。如find /?

@echo off #从本行开始关闭回显。一般批处理第一行都是这个 echo on #从下一行开始打开回显 echo. #输出一个”回车换行”,空白行 每个命令运行结束,可以用这个命令行格式查看返回码 默认值为0,一般命令执行出错会设 errorlevel 为1
3 dir显示文件夹内容 dir #显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 dir /a #显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包括隐藏文件和系统文件 md d:abc #如果 d:a 不存在,将会自动创建中级目录 #如果命令扩展名被停用,则需要键入 mkdir abc。

6 rd
删除目录 rd abc #删除当前目录里的 abc 子目录,要求为空目录 del d:test.txt #删除指定文件,不能是隐藏、系统、只读文件 删除 d:temp 文件夹里面的所有文件,包括隐藏、只读、系统文件,不包括子目录 删除 d:temp 及子文件夹里面的所有文件,包括隐藏、只读、系统文件,不包括子目录

8 ren
重命名命令 type c:boot.ini #显示指定文件的内容,程序文件一般会显示乱码 从屏幕上等待输入,按 Ctrl+Z 结束输入,输入内容存为test.txt文件 con代表屏幕,prn代表打印机,nul代表空设备 复制文件到自己,实际上是修改了文件日期

12 title
设置cmd窗口的标题 label #显示卷标,同时提示输入新卷标 注释行不执行操作
17 date 和 time日期和时间 date #显示当前日期,并提示输入新日期,按"回车"略过输入 date/t #只显示当前日期,不提示输入新日期 time #显示当前时间,并提示输入新时间,按"回车"略过输入 time/t #只显示当前时间,不提示输入新时间
18 goto 和 :跳转命令 :label #行首为:表示该行是标签行,标签行不执行操作 查找含 abc 的行,忽略大小写 显示含 abc 的行的行数
22 &顺序执行多条命令,而不管命令是否执行成功
23 &&顺序执行多条命令,当碰到执行出错的命令后将不执行后面的命令 如果找到了"ok"字样,就显示"成功",找不到就不显示
24 ||顺序执行多条命令,当碰到执行正确的命令后将不执行后面的命令 如果找不到"ok"字样,就显示"不成功",找到了就不显示
25 |管道命令 管道命令表示先执行 dir 命令,对其输出的结果执行后面的 find 命令 该命令行结果:输出当前文件夹及所有子文件夹里的.exe文件的个数 > 清除文件中原有的内容后再写入 >> 追加内容到文件末尾,而不会清除原有的内容 主要将本来显示在屏幕上的内容输出到指定文件中 指定文件如果不存在,则自动生成该文件 屏幕上不显示文件内容,转向输出到打印机 拷贝文件,并且不显示"文件复制成功"的提示信息,但如果f盘不存在,还是会显示出错信息 不显示”文件复制成功”的提示信息,并且f盘不存在的话,也不显示错误提示信息 ^ 和 > 是控制命令,要把它们输出到文件,必须在前面加个 ^ 符号
27 <从文件中获得输入信息,而不是从屏幕上 %* 从第一个参数开始的所有参数

批处理文件(batch file)包含一系列 DOS命令,通常用于自动执行重复性任务。用户只需双击批处理文件便可执行任务,而无需重复输入相同指令。编写批处理文件非常简单,但难点在于确保一切按顺序执行。编写严谨的批处理文件可以极大程度地节省时间,在应对重复性工作时尤其有效。

在Windows中善用批处理可以简化很多重复工作。

批处理(Batch),也称为批处理脚本。顾名思义,批处理就是对某对象进行批量的处理。批处理文件的扩展名为bat。

目前比较常见 的批处理包含两类:DOS批处理和PS批处理。PS批处理是基于强大的图片编辑软件Photoshop的,用来批量处理图片的脚本;而DOS批处理则是基于DOS命令的,用来自动地批量地执行DOS命令以实现特定操作的脚本。这里要讲的就是DOS批处理。

批处理是一种简化的脚本语言,它应用于DOS和Windows系统中,它是由DOS或者Windows系统内嵌的命令解释器(通常是
win2003里是 ,再输入这条命令

1、可以使用哪些字符?

除了字符“/”之外,所有的字符都可以使用,但是要注意,在目录名或文件名中,不建议使用某些特殊字符,例如, 、?、* 等,尽量避免使用。

如果一个文件名中包含了特殊字符,例如空格,那么在访问这个文件时就需要使用引号将文件名括起来。

由于linux严格区分大小写,所以尽量都用小写字母

目录名或文件名的长度不能超过 255 个字符

3、Linux文件名大小写

不要使用字符大小写来区分不同的文件或目录。

建议文件名一律使用小写字母

Linux文件的扩展名对 Linux 操作系统没有特殊的含义,Linux 系统并不以文件的扩展名开分区文件类型。例如,itheima.exe 只是一个文件,其扩展名 .exe 并不代表此文件就一定是可执行的。

在Linux系统中,文件扩展名的用途为了使运维人员更好的区分不同的文件类型。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对Linux的文件或目录进行操作,常见操作包括新建,删除,更改,查看,复制,移动等。

在实际应用中,与目录相关的操作主要有两个:创建目录与删除目录

语法:#mkdir [参数选项] 路径(包含目录名)

-p:递归创建所有目录,如果想创建多层不存在的路径,可以使用-p参数实现。-p表示parents,父级的意思

用法一:mkdir 不加参数,路径(需要包含目录名称)

含义:在/usr/local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夹名为nginx

特别注意:mkdir命令默认不能隔级创建目录,必须要求要创建的目录所在的目录一定要存在

用法二:mkdir 加-p参数,路径(需要包含目录名称)

含义:不能建立目录'XXX':没有文件或文件夹

语法:#rmdir [参数选项] 路径(包含目录名)

-p:递归删除所有空目录

用法一:rmdir 不加参数,路径(需要包含目录名称)

含义:同时删除a,b,c三个空目录

用法三:rmdir -p 路径(需要包含目录名称)

含义:递归删除目录,删除tomcat和itheima目录

首先删除子目录,删除成功后,删除上级目录,直至结束。

在实际应用中,与文件相关的操作主要有两个:创建文件与删除文件

语法:# touch 文件路径 [文件路径2 文件路径3 …]

用法一:touch 路径(包含文件名)

含义:在当前路径下创建一个文件 readme.txt

用法二:touch 路径1(包含文件名) 路径2(包含文件名) 路径3(包含文件名)

在对当前目录下,创建 1到6.txt

作用: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语法:rm [参数选项] 文件或文件夹

选项:-r :递归删除,主要用于删除目录,可删除指定目录及包含的所有内容,包括所有子目录和文件-f :强制删除,不提示任何信息。操作前一定要慎重!!!

用法一:rm 路径(包含文件名)

含义:删除当前路径下文件 readme.txt

含义:是否要删除普通的空文件'readme.txt'?

用法二:rm -r 路径(通常为目录名)

含义:删除当前文件夹下的itheima文件夹及其包含的所有子文件夹/文件

含义:是否进入itheima目录?

用法三:rm -rf 路径(通常为目录名)

含义:强制删除当前文件夹下的itheima文件夹及其包含的所有子文件夹/文件

命令:cp (copy缩写,复制操作)

作用:复制文件/文件夹到指定的位置

语法:#cp [参数选项] 源路径(含文件名) 目标路径(如不指定文件名,则文件名不变)

常见参数:-r:recursion,递归,用于复制目录

用法一:cp 源路径 目标路径(不指定文件名)

用法二:cp 源路径 目标路径(指定文件名)

用法三:cp -r 源路径(包含目录名) 目标路径

作用:可以在不同的目录之间移动文件或目录,也可以对文件和目录进行重命名

语法:#mv [参数] 源文件 目标路径(不指定文件名)

☆ mv 与 cp 命令不一样,不管是针对文件还是针对文件夹都不需要加类似 -r 的选项。

☆ 默认在移动的过程中文档名称名称是不变的,变的是路径

用法一:mv 源文件 目标路径(不指定文件名)

含义:将当前目录下的readme.txt文件移动到/usr/local下,文件名不变

语法:#mv [参数] 源文件 目标路径(指定文件名)

用法三:mv 当前文件名 新文件名

前面我们说过,默认情况下文件名称不变,但如果我们指定目标文件名称,就变成了重命名操作。

用法四:mv 当前目录名 新目录名

含义:将当前目录下的shop目录重命名成 shopping

在Linux 中重命名的命令也是mv,语法和移动语法一样。区别在于重命名的话一般是路径不变,名称改变。而移动是名字不变,路径变。

4、tar打包压缩与解压缩

打包,指的是一个文件或目录的集合,而这个集合被存储在一个文件中。归档文件没有经过压缩,占用的空间是其中所有文件和目录的总和。

压缩文件也是一个文件和目录的集合,且这个集合也被存储在一个文件中,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压缩文件所占用的磁盘空间比集合中所有文件大小的总和要小。

作用:将多个文件打包成一个文件

语法:tar 选项 打包文件名 要打包的文件或目录

常见参数:-c,create 创建的意思

-v,显示打包文件过程

-f,指定打包的文件名,此参数是必须加的。

-u,update缩写,更新原打包文件中的文件(了解)

-t,查看打包的文件内容(了解)

在使用 tar 命令指定选项时可以不在选项前面输入“-”。例如,使用“cvf”选项和 “-cvf”起到的作用一样。使用 tar 命令归档的包通常称为 tar 包(tar 包文件都是以“.tar”结尾的)。

含义:将当前目录下的a.txt b.txt c.txt 打包成abc.tar文件,大小是三个文件的总合重点掌握CVF就可以了

用法二:tar -uf 现有包文件名 要追加的文件

含义:将当前目录下的d.txt 追加到abc.tar文件,大小是四个文件的总合

含义:查看abc.tar文件内容

2)打包并压缩(重点)

tar 在打包的时候,是支持压缩的,gzip 、bzip2 、xz 压缩工具都可以在 tar 打包文件中使用。

作用:将多个文件打包并压缩成一个文件,其实就是tar命令的三个压缩参数

语法:tar 选项 打包文件名 要压缩的文件或目录

常见参数:-z,压缩为.gz格式

-J,压缩为.xz格式

-v,显示打包文件过程

-f,file指定打包的文件名,此参数是必须加的。

-u,update缩写,更新原打包文件中的文件(了解)

-t,查看打包的文件内容(了解)

注意:此处打包后的文件名叫做 abc.tar.gz,其中.gz表示使用gzip压缩的tar文件,目的是方便运维人员识别文件

注意:bz2,gzip,xz三种工具的压缩比不同,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是gzip,换句话说,大家最常见到的压缩打包文件是 .tar.gz

解压的时候,把压缩命令中的 c 换成 x 即可

abc.tar.xz含义:将abc.tar.xz文件,解压缩通用解压缩参数(记住这个)用法四:tar -xvf 文件名示例代码:#tar -xvf abc.tar.xz含义:系统将自动识别压缩格式,并自动选择相应工具,解压缩

5、zip压缩与解压缩(了解)

作用:兼容类unix与windows,可以压缩多个文件或目录

语法:# zip [参数] 压缩后的文件 需要压缩的文件(可以是多个文件)

参数选项:-r 递归压缩(压缩文件夹)

注意:zip压缩默认压缩后的格式就是.zip,当然也可以加后缀.zip,一般都加上

用法一:文件压缩用法一:zip 压缩后的文件名 要压缩的文件(一个或多个)

语法:unzip 要解压的压缩文件 [-d] 解压目录

选项:-d,directory缩写,代表解压文件到指定目录下

用法一:解压到当前目录

用法二:解压到指定目录

Vim文本编辑器,是由 vi 发展演变过来的文本编辑器,使用简单、功能强大、是 Linux 众多发行版的默认文本编辑器

Vim(Vi improved)是vi编辑器的加强版,比vi更容易使用。vi的命令几乎全部都可以在vim上使用。

Centos通常都已经默认安装好了 vi 或 Vim 文本编辑器

当命令行中输入“Vim”显示如下 所示的画面时,视为 Vim 安装成功

如果在命令行模式下输入“vim”,输出结果为“Command not found”,则表示此系统中未安装 Vim。

含义:找不到这条命令,通常表示没有安装这条命令或者可能敲错了命令

如果没有安装,可通过以下命令进行安装#yum install vim后面会详细介绍关于yum的使用,这里大家默认都已经安装了vim。

4、Vim编辑器四种工作模式

Vim 中存在四种模式:

编辑模式(输入/插入模式)

①命令模式:使用VIM编辑器时,默认处于命令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以移动光标位置,可以通过快捷键对文件内容进行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

②编辑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以对文件的内容进行编辑

③末行模式:可以在末行输入命令来对文件进行查找、替换、保存、退出等操作

④可视化模式:可以做一些列选操作

用法一:vim 文件名

含义:用vim编辑器,打开1.txt文件,如果1.txt文件不存在,则新建一个空文件1.txt,保存退出编辑器时会自动创建这个文件

2、Vim保存文件并退出

在任何模式下,都可以按两下ESC回到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输入:wq 按回车键

3、Vim不保存文件并退出

在任何模式下,都可以按两下ESC回到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输入:q! 按回车键

4、Vim命令模式操作(重点)

4.1、光标快速移动操作

光标移动到文件第一行的行首,按键: gg

☆ 快速定位到指定行(重点)

粘贴:在想要粘贴的地方按下p 键【将粘贴在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如果想粘贴在光标所在行之前,则使用P键

② 以光标所在行为准(包含当前行),向下复制指定的行数按键:数字yy,如5yy

#vim 1.txt 在其中输入如下,可以用来测试5yy,比较清晰

① 剪切/删除光标所在行

按键:dd (删除之后下一行上移)

注意:dd 严格意义上说是剪切命令,但是如果剪切了不粘贴就是删除的效果。

② 剪切/删除光标所在行为准(包含当前行),向下删除/剪切指定的行

按键:数字dd (删除之后下一行上移)

③ 剪切/删除光标所在的当前行(光标所在位置)之后的内容,但是删除之后下一行不上移

按键:D (删除之后当前行会变成空白行)

恢复:ctrl + r 恢复(取消)之前的撤销操作【重做,redo】

5、Vim末行模式操作(重点)

进入方式:由命令模式进入,按下: 或者/ (表示查找)即可进入末行模式

③ 删除末行全部输入字符

那末行模式有哪些作用?我们能使用末行模式做什么呢?

5.2、末行模式相关功能

输入: :w 保存文件 (了解)

输入: :w 路径 另存为(了解)

输入: :q 退出文件(了解)

默认情况下,退出的时候需要对已经进行修改的文件进行保存:w ,然后才能退出

③ 保存并退出(掌握,常用)

输入: :wq 保存并且退出

④ 强制(!)(掌握,常用)

输入: :q! 表示强制退出,刚才做的修改操作不做保存

备注:以后我们在更改系统配置文件时,很多时候不想保存之前的更改,甚至我们只想查看,没想更改。这时候一律使用q!退出,可以保证我们的文件不被误更改

输入: /关键词,再按下回车 【按下/也是进入末行模式的方式之一】

在搜索结果中切换上/下一个结果:N/n (大写N代表上一个结果,小写n代表next)

如果需要取消高亮,则需要在末行模式中输入: :noh 【no highlight】

通常在修改配置文件的时候,不建议大家批量替换,避免替换了一些自己不知道的内容

:s/搜索的关键词/新的内容 替换光标所在行的第一处符合条件的内容(只替换1次)

:s/搜索的关键词/新的内容/g 替换光标所在行的全部符合条件的内容

:%s/搜索的关键词/新的内容 替换整个文档中每行第一个符合条件的内容:%s/搜索的关键词/新的内容/g 替换整个文档中所有符合条件的内容

如果想取消显示,则输入: :set nonu

为什么要使用paste模式?

问题:在终端Vim中粘贴代码时,发现插入的代码会有多余的缩进,而且会逐行累加。原因是终端把粘贴的文本存入键盘缓存(Keyboard Buffer)中,Vim则把这些内容作为用户的键盘输入来处理。导致在遇到换行符的时候,如果Vim开启了自动缩进,就会默认的把上一行缩进插入到下一行的开头,最终使代码变乱。

在粘贴数据之前,输入下面命令开启paste模式

粘贴完毕后,输入下面命令关闭paste模式

6.1进入和退出编辑模式

按字母i进入编辑模式,按ESC键退出编辑模式,回到命令模式

按键:ctrl + v(可视块)或V(可视行)或v(可视),然后按下↑ ↓ ← →方向键来选中需要

复制的区块,按下y 键进行复制(不要按下yy),最后按下p 键粘贴

退出可视模式按下Esc

a.首先按esc进入命令行模式下,按下Ctrl + v,进入列(也叫区块)模式;

b.在行首使用上下键选择需要注释的多行;

c.按下键盘(大写)“I”键,进入插入模式;

d.然后输入注释符(“#”);

e.最后按 两下“Esc”键。

a.首先按esc进入命令行模式下,按下Ctrl + v, 进入列模式;

b.选定要取消注释的多行的第一列

8、Vim的一些实用功能

之前说过vim 是vi 的升级版本,其中比较典型的区别就是vim 更加适合coding,因为vim比vi 多一个代码着色的功能,这个功能主要是为程序员提供编程语言升的语法显示效果,如下:

在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如何控制着色显示与否?

syntax:语法,临时调整

什么是异常退出:在编辑文件之后并没有正常的去wq(保存退出),而是遇到突然关闭终端或者断电的情况,则会显示下面的效果,这个情况称之为异常退出:

解决办法:将交换文件(在编程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删除掉即可【在上述提示界面按下D 键,或者使用rm 指令删除交换文件】

回顾:在vim中,退出正在编辑的文件可以使用:q 或者:wq

除了上面的这个语法之外,vim 还支持另外一个保存退出(针对内容)方法:x

① :x 在文件没有修改的情况下,表示直接退出(等价于:q),在文件修改的情况下表示保存并退出(:wq)

② 如果文件没有被修改,但是使用wq 进行退出的话,则文件的修改时间会被更新;但是如果文件

用漫画让你清楚了解linux内核,看懂了么?

对不起,我没有义务帮你

半夜的一次斜眸,我发现了支付宝灰色产业的一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copy复制指定文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