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MA加速不平顺

  • 悬挂升级,车身降低拥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 同级首款实现L2自动驾驶

11月16日,东风日产第七代天籁ALTIMA在广州国际车展首发亮相。



第七代天籁ALTIMA外观沿袭日产全球设计语言V-Motion 2.0,蜂窝状格栅融入回旋镖式LED前大灯,侧身双腰线配合悬浮式车顶,金属镜面双5幅式铝合金运动轮毂搭配19英寸轮胎,怎一句「好看」了得。


新车与上代车型相比,车身高度降低43mm,宽度增加20mm,拥有更好的车身稳定性及动态性能,实现超低风阻系数。


新车首次采用反应灵敏度和抗疲劳能力更强的单筒减震器,结合独特的「梯形控制臂」下摆臂与控制臂固定成梯形结构的独立悬挂,通过提升横向及侧倾刚度,使悬挂更扎实更坚固,进一步提升转向手感和直线行驶能力。


独特的梯形控制臂多连杆式独立后悬挂系统,保证车身稳定性和舒适度;全新人体工学座椅,有效缓解驾驶疲劳;顶级BOSE 9扬声器车载音响系统,配合「全维降噪静音系统」打造静谧空间;EYE MAX通览式全景天窗,视野更开阔。



历经20年研发,日产成功打造出全球首款量产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VC-TURBO,堪称内燃机领域的里程碑式革命。


第七代天籁ALTIMA搭载2.0L VC-TURBO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峰值扭矩380N·m,最大功率251ps,具备同级最强劲的动力输出,并带来媲美V6发动机的宁静与平顺。


VC-TURBO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特色在于,颠覆传统发动机的曲柄连杆结构,独创多连杆系统,实现发动机压缩比由8:1(高性能)-14:1(高效能)之间的智能无级切换,并融合双燃烧循环、双燃油喷射、缸体熔射技术、集成式排气歧管等前瞻性技术于一身,兼顾动力、油耗和音振,达到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平衡。


全新的智能XTRONIC CVT无级变速器,拥有更大的扭矩承载力,无缝对接发动机动力输出,并可运用「线控换挡」技术模拟8挡变速。


我有L2自动驾驶,你有吗?

第七代天籁ALTIMA搭载ProPILOT智动控制辅助驾驶系统,成为同级中首款实现L2级别自动驾驶的车型。


日产的ProPILOT智动控制辅助驾驶系统,基于日产20年驾驶辅助系统的技术积累,经过全球超过32万公里路试及技术验证,并获得12万LEAF聆风和Serena车主的认可。


其通过车前单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VD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ECU、EPB电子驻车等7大控制系统监测识别单车道车道线,使得车辆在32-144km/h速段内保持智能巡航,还可实现拥挤路况下的自动启停,以及通过转向控制令车辆时刻保持在车道中央自动行驶和平顺转向,与前车保持设定的安全距离。


同时,新车还搭载了ICC智能自适应巡航系统,通过前雷达实时监控前方路况,车辆可以在多种路况下在设定的巡航车速范围内通过自动加速、减速、刹车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还有智能前向碰撞预警、移动物体/行人探测预警以及油门误踩智能纠正等11项NISSAN i-SAFETY智能防碰撞安全系统。


更接地气的「人机对话」

为了让汽车与人之间「会沟通」,第七代天籁ALTIMA搭载了同级领先的NISSAN CONNECT日产智联系统,借助阿里巴巴的互联服务,实现全时导航、在线娱乐、在线支付等多种智能车机体验。


全新的语音识别引擎能够更加灵活地识别语音命令,对导航、娱乐等200多种车内场景实现简单直接的人车互动:驾驶者通过多功能方向盘一键唤醒在线语音功能,可以轻松实现声控导航、声控电台、声控音乐三大功能,享受更便捷的「人机对话」。

运动风的「天籁」,风格大变,更加优秀,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第七代天籁的英文名叫altima,第七代以前的天籁英文名基本都叫teana。第七代天籁的轴距为4901毫米(mm),1850毫米(mm),1450毫米(mm),轴距为2825毫米(mm)。第七代天籁一共使用的是两款发动机,一辆是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另外一款是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

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是115kw,最大扭矩为197牛米,这款发动机可以在6000转每分钟时输出最大功率,可以在4400转每分钟时输出最大扭矩。这款发动机配备了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和缸内直喷技术,而且使用的是铝合金缸盖缸体。

与这款发动机匹配的是cvt变速器。

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是179kw,最大功率转速为5400转每分钟,最大扭矩为371牛米,最大扭矩转速为4400转每分钟。这款发动机配备了可变压缩比技术和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这款发动机配备了缸内直喷技术,而且使用的是铝合金缸盖缸体。

与这款发动机匹配的是cvt变速器。

使用cvt变速器可以提高汽车的换挡平顺性和燃油合理性。

第七代天籁的前悬架使用的是麦弗逊独立悬架,后悬架使用的是多连杆独立悬架。

多连杆独立悬架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乘座舒适性。

回顾过去的2012年,中型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除了受到同级别的竞争外,豪华品牌的扎堆下探给了大众化中型车当头一棒。各个厂家均出尽法宝,在不同的特性领驭中画圈勾地。在套娃式风格横行的当下,特性的细分将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个性鲜明、产品综合性能出众的车型固然会受到更多的消费者青睐。

  从2012年开始,中型车市场再不是日系车三分天下。井喷的德系、美系车凭借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推翻日系神坛,日系车的困境由此展开。背水一战成为日系车在2013年的目标,扎堆的新车,例如新天籁、新(|)、新6等等,均瞄准了这一个年度。作为本次战争的当头炮,天籁抢闸出炉。惊艳、时尚、精致等等词语均可以用在这款车上。

  一直以来,天籁给我们的最直观印象就是舒适,这种安稳的舒适感是源自于它居家式的设计以及平顺的驾乘感受。但在全新一代天籁上,我们见到截然不同的风格,以往稳扎稳打的风格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难道新天籁真的要放弃自己所建立的宜家宜商市场?还是它有什么能俘获消费者的利器?事不宜迟,我们一起来体验。

● 外观:加入运动派大军 造型源自海外全新Altima Sedan

  TEANA在美洲土语的意思是黎明。从2002年底开始,开始投产第一代TEANA车型,逐步把“Cefiro风度”、“公爵”淘汰。2004年开始,TEANA扛起日产中型车的大旗。同年开始投产这款重磅车型,并赋予TEANA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天籁。

  在尺寸上,新天籁与现款天籁有细微的提升。新天籁的长宽高分别为(mm):90,比现款天籁长18mm,宽35mm、高15mm,轴距保持在2775mm不变。撇开轴距单从外观数据来看,新天籁在日系中型车中很有优势。

  第一、第二代的天籁系列,着重于一个多样化的概念:宜家宜商。宜家指的是它居家化的内饰设计,宜商指的是它中庸大气的外观设计。到了第三代,我们看到一个全新的天籁出现在我们眼前。

  国产第三代天籁(下面统称:新天籁)基于海外全新Altima Sedan而来(不了解Altima的可以查看下面简介),Altima主要针对于美洲市场,所以在造型上会更偏重于运动风格。没错,是基于这个风格但并不是完完全全把元素都搬过来。最明显的就是前脸中网位置,Altima采用的是全黑设计,而新天籁则是采用大面积镀铬格栅。这种改进是听取市场需求以及老车主反馈所致,当然也有很多人把天籁比做成大版(|)。

  从车头到腰身,这是一个十分和谐的过度,凌厉的线条在这里渐变成画龙点睛的一笔。腰身的设计更偏向于M系,似乎借鉴了不少英菲尼迪的简约贵气。要知道,天籁是日产(除英菲尼迪)在国内中的旗舰车型。所以他们知道,产品布局让天籁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既要兼顾20万级别的中端消费区域,也要兼顾到30万左右的中高端消费区。

  原生车型的运动风格并不能让它兼顾到如此大的消费层面,所以在新天籁向英菲尼迪借鉴了不少豪华元素,镀铬饰条的加入就是一个很大的混搭。至少这种风格在我们编辑部同事眼里是十分接受的,与现款的老成笨重相比,新天籁赋有更多的豪华感与年轻动感。

尊贵型。配置上代表新天籁的最高水平,矛头直指中大型轿车——新皇冠。要区分新天籁高低配的要诀在于轮毂上。从目前公布的配置单上见到,仅有一款,也就是顶配才配备17寸轮毂。其它2.5L和2.0L车型均配备的是16寸轮毂。至于双边双排的排气管,我们暂时还无法肯定是否全系标配,但从其它同行的实拍来看,我们似乎能肯定2.5L车型上会是标配。

内饰提供两种风格 配置是亮点

内饰提供两种不同的风格 全黑固然是亮点

  新天籁在内饰方面,同现款车型一样,分别推出强调运动氛围的黑色内饰和突出舒适、安逸的米色浅色内饰。就我们实拍的这一款黑色内饰来看,内饰中随处可见的新增的防碳纤维装饰在追求运动效果明显好过于现款的黑色桃木装饰,并且全新的三幅式方向盘着实年轻了许多,更何况后面还有一对“看着”不好惹的换挡拨片。

  全黑的内饰固然是新天籁的一大亮点,加上细腻的工艺,整体给人一种豪华轿跑感觉。不过相信这种风格的独有性很快就会不在,即将推出的新(|)、新6均采用了这样的运动风格。全黑内饰更适合年轻消费者选购,而浅色内饰则是延续现款的优雅豪华更适合中年或者宜家宜商型的消费者选购。

  中控台的布局变得更加简洁,主要体现在多媒体和空调控制区域,新款的多媒体控制区不再是现款上面极具风格的“机键分离式”,而是改为简洁许多的“一体式”,不管新的控制区操作起来是否顺手,但至少按键更加清晰直观,上手难度降低。

  在内饰做工和用料没有出乎我们的意料,还是表现出该有的水准,而且在新天籁上面得到了提升,尤其是中控台上面的软塑手感相当不错。BOSE音响系统仅配备在顶配版上,这与以往的“天籁·公爵”系列相似。

乘坐空间不错但储物空间一般

● 空间:乘坐空间不错 储物空间一般

  对于中级车来说,乘坐空间尤为重要,新天籁的前后排腿部和头部空间都是很充裕的,相当称职。只是后排中间的地板和上一代一样隆起得有点多,影响了整体的乘坐空间,在家庭成员一般比较多的中国,中间座位不适合坐人的话并不太讨好。

  至于储物空间,不知道是否驾驶和乘坐天籁都会特别口渴,新天籁为各位准备了多个杯架,反而存放杂物的并不太丰富。

虽然告别V6 但动力仍小幅提升

● 动力:虽然告别V6 但动力仍小幅提升

  新天籁2.5L方面采用了新的QR25DE直列四缸发动机取代了现款的VQ25 V型六缸发动机,虽然缩水了,但动力数据仍然得到提升,尤其是油耗表现方面更加出色。另外,尽管2.0L车型还是采用MR20DE发动机,不过由于改进了气门顶筒的材质,最大功率得到进步提升。

  新的智能XTRONIC CVT变速器改进了滑轮和钢带设计,最终变速比达到7.0(此前车型采用的CVT变速器变速比大约在5.122-6.12范围),这跟8AT的变速器已经差不多了。此外变速箱内部结构的改变使得内部摩擦减少40%(相比上一代车型),除了有效降低油耗、有效增加轮上功率等优点外,肯定也能减轻变速箱发热情况。

● 驾控:新后悬挂+四轮精准循迹系统让驾控更出色

  新天籁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RM2梯形控制臂独立悬挂,后悬挂是全新的悬挂形式,突破了传统的多连杆结构,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好的抓地力从而增强转向性能。此外还具备智能转向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在极限状态下,后轮会根据路况微调方向,以抑制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

总结:用创新来冲刷沉闷的中型车市场 顶配版是系列中的最大亮点

  舒适是新天籁的最大卖点,这由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备受争议的造型,在编者的评价里是十分正面的,同时也高度赞赏这种混搭风格。试想一下,随着时代的变迁,消费者的审美观必然会随之改变,个性鲜明的造型必然是以后汽车业中的发展趋势。这种鲜明的风格会提升其竞争力。从竞争对手的销量可以看到,事实上国内消费者的接受能力已经越来越强,二次购车的朋友更喜欢选择的是一款赋有前卫气息的车型来张扬个性,而不是纯粹的代步。

  可以说新天籁的市场动向把握得十分的好,在创新的基础上不失原有的特性,反而增加新天籁的多样性。配置无疑是新天籁上的最大亮点,大胆把的高端技术应用至这款大众化的中型车上,这在同级别市场上是比较少见的。面对大众集团的技术攻势,新天籁终于不再落后于此。

  新天籁是一款个性鲜明且新颖度十足的车型,从近期市场反应来看,它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3月18日是这款车正式上市的日子,正所谓价格决定一切,它是否能重夺销量冠军的宝座?我们拭目以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1款天籁前机盖缝隙太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