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杀一个人的行情价是多少?

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 李竹

早期投资的项目判断,如果从创新的维度来思考,我们抓住三点就可以了——先进性、成长性、持续性。你用这九个字去判断这些项目,基本上90%的项目都是没法投的,剩下的10%你再认真去看看是否值得投资。

早期投资的项目判断,如果从创新的维度来思考,我们抓住三点就可以了——先进性、成长性、持续性。你用这九个字去判断这些项目,基本上90%的项目都是没法投的,剩下的10%你再认真去看看是否值得投资。

以下内容根据李竹讲课笔记整理而成,有删减:

识人断事是投资中最基础的东西,应该融入到每一个投资人的血液里边。当你看一个项目的时候,你要很快能对人和事做一个判断。同时,还要看大的环境和形势。

我们这一代人从1989年大学毕业,一直到现在,正好赶上改革开放最好的时候,我们跟着这个时代的发展,“稀里糊涂”就成功了。但是未来10年可能就不一样了。现在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中美之间的脱钩,造成地球上可能会有两个体系。如果出现两个体系,又会产生很多新的投资机会。

这次疫情加速和暴露了各个行业变迁的情况,有的行业起来了,有的行业衰落了,我们要抓住的就是要起来的这些行业。

比如机器人,疫情之后,很多工厂都开始上机器人,从年初到现在,机器人的投资已经将近100亿人民币。还有云上的业务也在起来,疫情让很多行业开始上云。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会得到一个很大的发展。如果要看事情,我们就强调两点,一个是创新思维,一个是价值投资。

创新思维和价值投资,并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创新思维是能更具体地触摸到,更具体地在投资行动中去实行的。大家用这个标准去筛选项目,可能90%的项目就被筛掉了。但价值投资是一种能力,是需要你看过很多项目,投过一些项目,经历过成功和失败之后,慢慢积累的一种能力和看法。

断事——早期投资的项目判断

早期投资的项目判断,如果从创新的维度来思考,我们抓住三点就可以了——先进性、成长性、持续性。你用这九个字去判断这些项目,基本上90%的项目都是没法投的,剩下的10%你再认真去看看是否值得投资。

如何判断项目的先进性、成长性、持续性?

判断先进性, 首先,团队要强。如果说消费创业有草根创业,那么科技创业一定是精英创业。这些技术团队在行业里面要有上万小时的经验,没有这一点,他不可能做出来先进的东西。

第二,有没有专利。专利是所有科技创新的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就应该去做的,一旦这个产品开始销售就没有办法再申请专利了。

第三是高毛利率。一般来说,像芯片类企业上市的时候,公布的毛利率都是40%~60%之间,所以我们在投早期的时候,一般会投毛利率在50%以上的科技公司。

第四是账期。如果产品账期要拖一年,说明用户对它的认可度不够,基本上它也不是高科技。相反,我们现在投的一些企业,没有账期,先付钱再拿货,这说明这个东西很牛。

判断成长性,首先,市场得有一定的规模,我们一般定的都是每年100亿,如果没有100亿的市场,这个公司将来做起来就比较辛苦。早期投资要争取的是,一旦这个项目成了,至少能给我们带来50倍-100倍的回报。

第二是增长率,这个市场一年的增长必须高于15%。当你在这样的一个市场里面去投项目,这个项目只要做得高于平均水平,它就是在不断增长的,它成功的概率就会比较大。

还有竞争性。竞争是造成一个企业发展的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彼得·蒂尔有一本书叫《从0到1》,这本书讲的核心道理就是,你要找的标的,要能形成垄断,没有竞争。

判断可持续,你要考虑,它未来有没有可能被其它技术颠覆。如果你不了解这些行业,你可以去问创始人,这两、三年里面可能会替代你的,或者对你有威胁的技术是什么?他有他的认知,你听了以后看看对不对,当然你也要去做一点调研。另外,在持续性中,谁来买单也很重要,要看买单的人能不能持续。

从先进制造来理解“三个维度”

目前,先进制造是国内投资最热的,这个热点是一个长达5~10年的趋势。其中,芯片、机器人、航空航天、智能网联车,是先进制造里面最热的几个方向。

芯片:供应链重构的机会

中国每年大概在芯片方面的采购都有三四千亿美金,在我们所有进口里面占第一、第二。中美一脱钩,可能中国很多产业链都会瘫痪,所以中国现在投入最大的就是芯片,我们必须重新构建我们在很多行业上游供应链体系。预计未来的十年,芯片行业会有特别大的增长。

机器人:提高生产率的支撑

机器人也是今年最热的一个细分行业,疫情之后,大家发现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中国要做制造业的强国,制造业要升级,劳动生产率要提高,就必须靠整个生产上的自动化设备。

目前,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都认识到这个赛道有一个非常大的机会。而且,这些创业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非常快,从年初到现在,可能原来一个月两三百万的,现在都一千万了。

航空航天:快速成长的万亿市场

航空航天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我们判断下来,这是一个万亿的市场。我们看到有火箭发射,有天上的卫星,但是更大的市场是在地面,包括通讯、导航、遥感等等,还有很多配套的软件,一些产业需要用到这些数据,整个市场一算下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智能网联车:重新认识汽车

如今,无人驾驶汽车很火,最近北京市也推出了要做无人驾驶的示范区。不光是无人驾驶,现在新能源车也特别火,几个造车新势力现在都是1000多亿人民币,虽然一个月的销量就是小几千台,但是大家看到了潜力。

假如汽车用无人驾驶了以后,那么你在车上可以看视频,可以去购物,甚至可以做一些快速的体检等等,这个车是一个移动空间。所以,大家现在都在投车,这其实也是瞄准了未来车的形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汽车行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我们要看清楚哪些东西是可以投资的。我们现在的投资逻辑,就是投资这些车的供应链。特斯拉进入中国,就跟当年苹果进入中国一样,会带来整个汽车供应链的巨变,这些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有非常大的增长潜力。

什么叫做价值投资?第一是认知红利,就是你对行业的认知;第二是长线思维,你一定要有长期和企业一起成长的想法和打算,对趋势有一个很好的判断;第三是赋能红利,你能够给公司提供帮助,和创业者一起来创造价值。

认知红利——不确定性蕴含价值

认知红利,就是在别人没有看到市场,或者别人对这个项目不太认同的时候,你敢于去投它。当你独树一帜的这么去做,你很可能会得到市场的奖励,往往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我们做投资的时候,最好的项目一定是大家有不同意见的,这些创新往往没有被所有人理解,但是,它往往是能给基金带来超级回报。

所以,在认知上,一定是每个人要专注在两三个行业,不要什么行业都去看。你去投资超出你能力范畴之外的东西,基本上跟赌博是一样的。

早期投资,其实就是在认知上要比VC、PE都要早。我们投一个项目可能需要两三千万,然后他们一两个亿投了,中间有5到10倍的增值,这个增值就来自于认知。

长线思维——成长产生价值

长线思维就是你要对行业有所理解和判断。

做早期投资,我们要求要比别人先看到,比别人先看到的做法就是我们的投资团队要看足够多的项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向创始人学习,因为这些创始人在这个行业里面的时间比我们长,经验比我们多。无论你是否投资这个项目,在跟创始人的交谈中你总能学到一些东西。

当你见了一个项目,也许你会觉得这个项目投的可能性不大,但你可以通过跟创始人交流,逐渐积累起来你对这个行业的认知,从而形成分析报告,这样我们就知道这个链条上哪个地方可能会出来创新,哪个点的创新最有价值,你就可以顺着这个去找项目,你要有这种长线的思维。

赋能红利——共同创造价值

赋能红利就是你投完以后,要跟创业者一起去创造价值。

作为早期投资人,你要有赋能的能力,要敢于弯下腰去干一些苦活、脏活、累活,要多跟创始人去沟通。当被投企业遇到困难时,如果你放弃它,这个项目就死了。只要你不离不弃,沉下心帮他把问题分析清楚,公司很可能会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很多公司能否起死回生,关键在于投资人自己有没有信心。

识人——有所不为:哪些不能投

在看人方面,我们要搞清楚主要的判断标准,然后在看的过程中,可以用这些“军规”去排除掉一些项目。

优秀创始人的标准是什么?

一个优秀创始人的标准是什么?我们 总结了三点。

第一,创始人要靠谱,有格局。什么叫靠谱?首先要有契约精神。任何一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在不断的签一些契约,包括雇佣员工,投资协议,客户协议等等。如果创始人靠谱,他言必信,行必果,这种人就是值得信赖的。

契约精神在公司发展后期尤为重要,因为后期的融资,至少一两个亿人民币,当别人把这么大一笔钱交给一个公司的时候,创始人有没有契约精神变得非常重要。

格局就是创始人的行业视野。我们一般都会问创业者,创立的这家公司过五年会是什么样?他也许说,这个公司很可能做好就卖掉了。但如果他有更远大的理想,比如想改变世界,五年以后公司的发展肯定是不一样的。

第二,学习和自省能力。在创业过程当中,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任何一个细分行业都在进步。创始人要参与竞争,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看到这个行业发生的情况。

自省,就是创始人敢于自我批评。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如果他坚持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那这个公司多半走不远。他一定要有自省能力,一定是相信明天的自己比现在的自己更好,要敢于承认错误。

第三,团队和找人能力。CEO在不同阶段的融资以后,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不停地去找人,完善团队。美团王兴有时候去谈一个人,甚至花一两年的时间。当你碰到一个优秀的人才,你可以长期跟踪他。

创业者每一轮融完资以后,我们会告诉他,最重要的事就是找人,当你下一轮融资时,投资人不光是看你的业务数据,也会看你的团队经过上一轮融资有什么加强。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干出来的,我们把找人的能力看成是 CEO的核心能力。

不投的类型—创始人品行

当创业者存在哪些情况时,我们是不投资的?我们也列了一个清单。

缺乏诚信或虚假包装。你在尽调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创始人说得比做得要多,他说得很好,但实际上可能只做到了两三分,缺乏诚信。其实很多早期公司根本没有那么多数据,没有必要去撒谎,但是有的创始人性格就是这样,喜欢虚假包装,碰到这种性格我们就不会投。

没有契约精神。当你发现创始人没有契约精神的时候,再好的项目都要放弃,即使这个公司赚钱了,他也有1000种方法让你赚不到钱。所以,没有契约精神的人一定不要去投,你投是浪费了社会资源,社会不应该奖励这样的人。

不能带头苦干。我们有时候会在下班的时候到一个公司去看看,如果加班的人都是员工,创始人早就走了,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不投的类型——创始人格局

缺少分享精神,不知道感恩。什么叫缺少分享精神?从股权结构上就能看出来。如果创始人把95%的股权都放到自己名下,5%拿出来分给大家,这是不能投的。虽然他有公司的控制权,他可能占了51%的股权,但他愿意把股份分一部分给联合创始人,这个特别重要。而且,除了分享财富,还要分享知识。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他会把一些认知告诉大家。

沈南鹏曾说,他特别看重投资人跟创始人之间这种融洽的互动。投资人跟创始人之间,其实就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而不是谁给谁机会的关系。当你碰到一个创始人,他高高在上看着你的时候,这种项目最好不要投。

经验不足或跨行业创业。创始人可能学的是这个专业,但是他创业要做的却是另外一个专业的事情,这时候他的创业难度会大很多,他会比原来对这个行业有认知、有了解的人差很多。

一个人创业或找人能力不强。我们碰到很多创业者,创始人就一个人。当然,一个人创业也有成功的,但我们宁愿错过也不要去做太多这种冒险的尝试。如果这个创始人没有找人的能力,没有人跟着他,要么就是他不愿意分享,要么就是他的号召力不够,他没有办法搭建团队。

而且,我们不光是看创始人,还要看他的二把手。如果一个创始人不错,但是二把手不行,往往就证明创始人找人的能力不行,或者是他的人脉圈不行,或者他的说服力不够,无法找到很牛的人加入他的团队。

盲目乐观,总是达不到目标。创业者一定要管理好投资人的预期,你如果给投资人的预期特别高,最后达不到,这时候大家都很失望。

马云创业的时候,是怎么做的?马云总是给一个比他预计的业绩更低的预期,所以他总是能超额完成任务,从而获得一轮轮融资。

固执己见或不善交流。如果这个创始人很固执,你跟他讲一些东西他听不进去,虽然公司发展不错,这种情况也不能投。真正的优秀创业者,沟通是非常有效的,他听完你的意见之后会去思考,如果他觉得是对的,可能过了两个星期他就已经开始做了。

创业决心不够,缺乏激情。当你要投这个团队的时候,可能只有一个人出来了,甚至一个都没出来,这就是创业决心不够,没有“断舍离”精神。

核心能力不匹配。比如这件事情核心能力是技术,但技术团队不够强,或者核心能力是运营,他们缺这样的运营的人,这也不能投。

团队的综合素质不强。团队的组成很重要,比如都是清华的,未必是最好的,因为这些人的圈子都一样,当碰到一件事情时,大家都解决不了。但是如果团队有清华的,有北大的,可能就好一些,彼此之间可以互补。

创始人相识少于1年。创始人两个人认识可能只有七八个月,然后合伙干一个项目,最后往往会因为对公司的发展前途不一致而分开,分开以后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我们要求创始人两个人,要么是同学,要么是同事,大家相识的时间要超过一年,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有的甚至要超过两年才行。

速度慢,缺乏学习能力或执行力。比如疫情期间,做直播特别火,很多公司抓住机会顺势崛起了。所以,学习能力和执行力特别重要。当不同的机会冒出来的时候,能否抓住它,就决定了公司的成败。

只有想法和MBA,缺动手能力和工程师。比如一帮MBA的同学准备做一个项目,但是大家只有策划能力,没有动手实施能力和很好的工程师,你就没有办法做好。

股权结构不合理。如果这几个人的股权是非常平均的,公司很容易出问题。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有一个主要的创始人,他的股权一定是超过一半的。

另外,如果创始人把股权都分给自己了,那说明他没有分享精神,也不能投。在谈判的时候,我们会说希望给团队留15%~20%的期权,你可以去观察CEO的态度,如果他特别反对,基本上格局不够。现在越来越多的科技创业公司,他们一开始留的期权值都是在20%或者20%以上,在早期第一轮融资的时候留出来给后面加入的人,这才是比较合理的。

财务不规范,难以改变。我们投一家企业的时候,我们是希望它能够持续融资,持续发展,甚至将来能IPO,但所有这些东西的基础就是财务必须规范,必须是一本账。

公司历史过长,企业文化沉闷。如果公司历史特别长,做得又不太好,当新的风口出现时,它又想转型去做一件事,多半都是失败的。这个公司之前没有成功,可能是因为文化的问题,比如企业文化沉闷、缺乏责任心、凝聚力。

我们做尽职调查,非常愿意在下班的时间去公司看一看,不事先打招呼,看看这个公司运营是怎么样的,你能感受到它的文化,它的凝聚力。甚至有时候我们会一个礼拜就待在公司,跟他们打交道,也能观察到公司的一些工作情况。

不投的类型——创新能力

缺乏创新性和门槛。从创新能力来说,因为我们要投的都是科技公司,如果公司没有创新性或者门槛,是不能投的。

简单拷贝老东家。如果创业者从一个公司出来,他做的还是原来的公司的事情,这种多半也不成,因为他没有什么创新。拷贝原来的公司的东西,对于初创公司的成长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制约。

忙于追逐热点,不够专一。真正有价值的公司都是专心做好一件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这样,当你专注在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才可能成功,甚至可能一辈子就做这么一件事,有可能你会取得巨大的成功。这个不光是我们看创业者的方法,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技术虽好,但可能有颠覆者或替代品。如果你能看到不远的将来就会出现这种替代,这个项目就不要投了。

关键IP被他人抢先,无法布局。比如“狼人杀”这家公司,我们1600万人民币投的,为什么能4个亿卖掉?是因为它有“狼人杀”的商标,苹果和安卓把所有其他狼人杀全部下架了。这个时候,有一些竞争对手原来游戏的用户量也很大,收入也很高的,他当然就想把这商标买过来。所以谁有这个IP,谁就能占领市场。

识人先识己,断事看积累——不同创投人士定位

个人天使是率性而为的,觉得这个项目不错就投了,往往尽职调查都不做的。但是机构天使不一样,必须做尽职调查,要相信这件事是能成功的,要从率性而为转变到一个更科学的决策。

募资也是一样,个人天使是拿自己的钱投,也没有什么投后管理。退出的时候,个人天使可以无限长时间,反正都是“被动退出”,什么时候能退才退。但是机构天使,退出必须是要评估这个公司是不是到了瓶颈期,是这个时候退,还是等公司上市,你要做“主动退出”。

所以说从募投管退这几个环节上,个人天使和机构天使都有非常大的差别,机构天使更规范。

机构天使跟VC和Corporate VC又有区别。如果说早期投资机构要求的是广度,那么VC要求的就是深度,他看了行业数据以后,要做深入的研究,去分析哪一类的团队,哪一类的公司能够跑出来,团队需要什么能力,上下游的这些协同是怎么样的等等,所以VC的认知比早期投资机构要深。

Corporate VC认知就更深了,他本来就在行业里面,有行业资源,对行业也更了解,拍板很快。所以现在Corporate VC是对VC最大的威胁。比如腾讯,投了这么多公司,上市的也有几十家。

现在创投行业的一个大趋势就是,很多投资机构,不管是天使还是VC,都会给自己贴一个标签,比如我就投科技,就投医疗健康,就投生物等等,就是专业方向的基金越来越多。当你贴了标签以后,你对这个行业的所有企业,以及整个产业链都梳理一遍,你就有足够的认知,然后你可能还有一些行业资源能帮助创业者,这样彼此才能成。

不管怎么样,当你要投资一个创业者的时候,你还是要投那些比你强的人,如果没有这个感觉就不要投了。另外,还要投一个你喜欢的人。巴菲特说,当他投资一个企业家的时候,他一定是愿意带着他的家人跟这个企业家共进晚餐的。大家能成为朋友,你才能很好的去做投后服务,你才愿意去帮他。

大家来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非常重要。首先要清楚自己为什么做投资,然后再提升自己的创投认知,多参与投资实战,最后你才可能真正投到好的项目。当你人正了以后,你才能找到这些最好的创业者,因为你们是同频共振的。

导语本文整理了剧本杀一般多少钱一个人?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目前玩一个剧本一般在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二线城市的剧本大多在100元以下,一线城市的剧本以200-300元为主。对于喜欢表演的玩家来说,它吸引了很多。有些上瘾的玩家一个月比较多花几千块,差不多去十次。

剧本杀一般在5-10人左右。通过熟悉剧本和扮演剧中角色,比较终完成了寻找凶手和隐藏任务的线下游戏。秒*一个剧本通常需要2-3个小时左右。目前杀一个单个剧本一般在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二线城市的剧本大多在100元以下,一线城市的剧本以200-300元为主。对于喜欢表演的玩家来说,它吸引了很多。有些上瘾的玩家一个月比较多花几千块,差不多去十次。

同时,剧本扼杀了更丰富的形式,这也是吸引年轻玩家的原因。目前玩杀脚本的方式主要有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下分为活脚本和盒装脚本。在真实场景中,通过还原剧本中的场景,配合玩家更衣,沉浸感更强。

很多玩家说,如果店家设置的真实场景足够好,主持人足够专业,有时候真的会觉得自己是剧里的人,体验和剧里的人一样的生活。这种剧本杀人之所以在年轻人中流行,是因为它能满足玩家对表演和推理的欲望,配合悬疑、刺激和故事,并自带社交属性(玩家通常要私下与不同的人交流)。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人大概可以卖多少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