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人用药物的哺乳动物细胞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哺乳动物细胞生物技术药物研发过程。

根据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分析结论:

(一)QC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通风橱收集后,引至楼顶“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6m高排气筒P1排放;废气中非甲烷总烃、TRVOC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须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相应标准限值要求,臭气浓度须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059-2018)相应标准限值要求,TVOC排放浓度须满足《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燃气蒸汽锅炉、燃气热水锅炉均配有低氮燃烧器,燃气废气分别由各自30m高排气筒(P2、P3)排放;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的排放浓度及烟气黑度须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151-2020)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厂界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周界外浓度限值要求;氨、硫化氢浓度及臭气浓度须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059-2018)周界外浓度限值要求。

(二)洁净服清洗废水、灭菌柜清洗废水、设备表面及实验台清洗废水、地面清洗废水经厂区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沉淀+消毒)处理后,与生活污水、纯水制备排浓水、蒸汽锅炉排污水、灭菌柜真空泵排水、软水器再生废水一并经5号楼总排口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咸阳路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总排口水质须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18)三级限值要求。

(三)离心机、洗衣机、空压机等设备噪声为主要噪声源,应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隔声、距离衰减等措施,确保昼夜间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3类标准限值要求。

(四)固体废物分类收集。生活垃圾袋装收集,交由城市管理部门统一清运;废空调初中高效过滤器、污水处理站污泥、废离子交换树脂、纯水制备废活性炭属于一般固体废物,交由城市管理部门统一清运;废弃血液样品、实验室有机/无机废液、器皿高浓度清洗废水、过期化学试剂、废玻璃试剂瓶、废塑料试剂瓶、废弃加样头/针头、废弃转移袋/注射器、废弃细胞液、废培养基、废活性炭(废气治理设施)、废高效过滤器(生物安全柜)、擦拭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废包装物属于一般固体废物,须交由物资回收部门统一处理。确保处置去向合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微生物学与检验》题库及答案

1 L 型细菌是指() 。

2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

3 细菌 H-O 变异是指() 。

4 药敏试验所用标准培养基是 ,所用菌液相当于 ()个细菌/ ml ,细菌接种采用 ()划线接种法。

5 细菌致病因素包括() 、() 和() 。

6 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包括() 、() 、() 和() 四种类型。

7 不染色标本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 ()。

8 影响革兰染色结果的关键步骤是() 。

9 有动力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穿刺接种线() ,无动力细菌穿刺接种线() 。

10 糖发酵试验用于观察细菌分解糖是否产() 和 () 。

11 靛基质试验的原理为,细菌产生的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 (),此代谢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生成() 。

12 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13 葡萄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 性,链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 ()性。

14 呈现脐窝状菌落的球菌是() 。

15 抗 O 试验是测定病人血清中() 抗体效价的试验,用于风湿热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16 血平板上呈现草绿色溶血环的病原性球菌是() 和() 。

17 IMViC 试验包括() 、() 、() 和() 四项试验。

18 分解乳糖的细菌在肠道选择平板上呈现() 菌落,不分解乳糖则为() 菌落。

19 KIA 斜面红色表明 ,底层黄色、有气泡表明() 、() ,有黑色沉淀表明 ()试验阳性

20 霍乱弧菌生物型包括 ()和 ()。

21 AIDS 的传染源是 ()和() ,传播途径主要有 (),()和 ()。

22 真菌菌落有() 、() 和() 三种。

23 病毒培养方法有() 、() 和() 。

24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 和() 组成,有些病毒还具有() 。

25 流感病毒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 、() 、() 三型,其中容易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是其中的() 型。

26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和物品的操作方法称为 ()。

27 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的接种通常采用() 接种法。

28 能引起性病的病原性球菌是() 。

29 普通琼脂培养基的灭菌应采用() 法,含糖培养基灭菌所需温度通常为() 。

30 无菌室空气消毒常采用() 法。

31 不染色标本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观察细菌的() 现象。

32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一般表现为 ()、() ()、 三种生长现象。

33 IMViC 试验是指() 、甲基红试验、() 、枸櫞酸盐利用试验。

34 产气肠杆菌 IMViC 试验结果为――++,而大肠埃希菌 IMViC 结果则为() ,借此可区别这两种细菌。

35 由于脲素培养基中的酸碱指示剂为酚红,因此脲素分解试验以出现() 色为阳性结果。

36 细菌在 SS 平板上呈现无色菌落表明该菌不分解 糖,若菌落中心呈黑色表明细菌分解含硫氨基酸后产生() 。

37 细菌药敏试验标准比浊管其浊度为 ()麦氏比浊标准,相当于 1.5 × 10 8 /ml 。

38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具有鉴别意义的菌落特征主要是() 和 ()。

39 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 、() 、() 三大类。

40 脑脊液标本直接镜检发现嗜中性粒细胞中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对诊断() 疾病有初步诊断价值。

41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将 ()试验和() 试验作为肠杆菌科的初步分群试验。

42 肠道杆菌分离培养的强选择培养基多采用() 平板。

43 快速分解() 是变形杆菌的重要生化反应特征。

44 血清 HBsAg 阳性是() 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

45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 、() 、() 、() 。

46 抗酸染色的意义是() 。

47 K — B 法药敏试验所用的培养基为() ,纸片间距不小于() 。

48 测定药物或环境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宜采用() 期的培养物进行试验。

49 靛基质试验加入的试剂是 ()。

50 流脑病人的脑脊液应接种 ()培养基。

51.甲基红试验和 V - P 试验所用的培养基是() 。

52 分段划线接种法多用于 ()标本,斜面接种主要用于() ;饮水、牛乳标本细菌计数常采用 ()接种法。

53 高温杀菌的原理是细菌的 ()变性凝固,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54 用于协同凝集试验的葡萄球菌抗原是() 。

55 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最常用的糖类是() 。

56 结核标本前处理法目前以 ()法为主流。

57 乙肝病人血清学检查 ()、 ()、 ()三项阳性具有诊断价值 。

58 缺乏细胞壁的微生物是() 。

59 皮肤丝状菌标本检验滴加 10 % KOH 的目的是 ()。

61 培养基按物理性状可分为() 、() 、() 三类。

62 常用的检测细菌糖代谢产物的试验有() 、() 、() 。

63 动物的采血方法有() 、() 、() 。

64 能产生自溶酶的球菌有()。

65 分离培养伤寒杆菌,第 l 、 2 周应取 ()标本,第 3 周后应取() 标本。

66 细菌在 SS 平板上,由于() 可使菌落中心呈黑色,

67 Ascoli 试验是利用高效价免疫血清检查 ()菌的 抗原。

68 常用于保存病毒送检材料的保存液是() 。

69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 、() 、() 。

70 衣原体独特的生活周期包括() 和() 。

71 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为() 和() 两大部分 。

72 微生物的种类按其结构和组成差异分为() 、() 和() 三类。

73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 、() 和() 。

74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规律可用人工绘制的 ()来体现,可将其分为() 、()、() 和() 四个时期。

75 培养基制备程序可分为() 、() 、() 、() 、() 和() 等步骤。

76 常用的湿热消毒灭菌法有() 、() 、() 、() 等。

78 细菌感染机体是否发病主要与() 、() 和() 有关。

79 细菌常见的变异现象有() 、() 、() 等。

81.检测细菌有无动力或有无鞭毛的方法包括 ()、 ()等 。

88. B群链球菌能产生一种胞外物质 () 因子,该因子能增强金黄色葡萄菌的β-溶血毒素溶解红细胞的活性。

91.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肠毒素测定用来接种的动物是() 。

94.有鞭毛细菌失去鞭毛,动力随之消失,称为() 变异。

96.  ()是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该菌()抗原具有抗吞噬作,与该菌毒力有关。

98. 结核分枝杆菌革兰染色为阳性,但不易着色,一般用 ()。

99. 新型隐球菌荚膜常用 ()染色镜检法。

100. 梅毒螺旋体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染色可将其染成棕褐色,在光镜下易于观察。

1 .下列哪种显微镜观察细菌动力的效果好

2 .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步骤是

A 结晶紫或龙胆紫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复红或沙黄复染

B 结晶紫或龙胆紫初染、酒精脱色、碘液媒染、复红或沙黄复染

C 结晶紫或龙胆紫初染、酒精脱色、复红或沙黄复染

D 美蓝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复红或沙黄复染

3 .用革兰染色,革兰阴性菌染成

4 .用抗酸染色法染色,抗酸菌染成

5 .关于鉴别培养基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

A 含有细菌需要的最基本营养成分,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

B 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

C 可选择所欲分离的细菌,而抑制其它细菌生长

D 供细菌生化反应实验,借以鉴定细菌之用

E 加有还原性物质,降低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

6 .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接种方法适宜用

A 平板倾注培养法 B 平板连续划线法 C 平板分段划线法 D 斜面接种法 E 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8 .用革兰染色,革兰阳性菌被染成

9 .抗酸染色的染色程序是

A 5 %石炭酸复红加温并延长染色时间、 3 %盐酸酒精脱色、美兰液复染

B 5 %石炭酸复红加温并延长染色时间、 5 %盐酸酒精脱色、美兰液复染

C 5 %酸性复红染色、 3 %盐酸酒精脱色、美兰液复染

D 5 %石炭酸复红染色、 3 %盐酸酒精脱色、美兰液复染

E 美兰加温并延长染色时间、 3 %盐酸酒精脱色、 5 %石炭酸复红液复染

10 .含有血清的培养基或卵黄培养基灭菌方法应采用

A 煮沸法 B 流通蒸汽消毒法 C 巴氏消毒法 D 高压蒸汽灭菌法 E 间歇灭菌法

11 .抗菌药物合理选择不包括

B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拟选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特点

C 选择有效、广谱、新型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发生

D 在可能情况下应尽量选择窄谱抗生素

E 根据感染部位、病人的基础疾病和免疫状态选择用药

12 .微需氧菌培养的气体条件为

A 选择性培养基 B 基础培养基 C 营养培养基 D 特殊培养基 E 鉴定培养基

A 乳糖发酵 B 葡萄糖发酵 C 硫化氢产生 D 产气现象 E 动力

15 .下列哪种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

A 巧克力培养基 B 克氏双糖铁培养基 C MH 培养基 D SS 琼脂培养基 E 葡萄糖肉汤培养基

16 .触酶试验又称为

A 氧化酶试验 B 过氧化氢试验 C DNA 酶试验 D 尿素酶试验 E β-内酰胺酶试验

17 .下列细菌除哪种外,均能产生肠毒素

A 白喉杆菌 B 霍乱弧菌 C 大肠埃希菌 D 产气荚膜梭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A最低杀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 B最低抑菌浓度  C 敏感 D 抑菌圈直径 E 最大抑菌浓度

20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可看到细菌只沿穿刺线生长,此细菌可能是

A 单毛菌 B 双毛菌 C 丛毛菌 D 周毛菌 E 无鞭毛细菌

21 .用萋-尼抗酸染色,抗酸菌染成

22 .紫外线常用于消毒

A 接种环 B 玻璃器皿 C 手术器械 D 实验室空气 E 培养基

23 .防止或阻止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称为

24 .人体不存在正常菌群的部位是

25 .细菌形态和生理活性比较典型的阶段是

A 迟缓期 B 对数生长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E 增殖期

26 .墨汁负染色主要用于检测 B

A 白色念珠菌 B 新型隐球菌 C 热带念珠菌 D 烟曲霉菌 E 镰刀菌

27 关于细菌 L 型,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A 细菌 L 型是遗传变异的细菌

B 细菌 L 型是细菌失去细胞壁所形成的细胞壁缺陷型

C 细胞壁缺陷主要是肽聚糖的缺陷

D 细菌 L 型在脱离诱导剂后可回复为原来的细菌

E 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能损害细菌细胞壁而形成细菌 L 型

28  下列那类微生物是非细胞型微生物

29  具有完整细胞器的微生物是

30 .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 细菌 B 放线菌 C 支原体 D 衣原体 E 立克次体

31.维持细菌固有形态依靠细菌的

32.青霉素能抑制 A 磷壁酸的形成 B 蛋白质的合成 C 肽聚糖的合成 D 核质的复制 E 脂质的的合成

33 .一般认为细菌的运动器官是

34具有典型核结构的微生物是

A 放线菌 B 真菌 C 立克次体 D 支原体 E 螺旋体

35.由单一核酸( DNA 或 RNA )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微生物是

A 支原体 B 衣原体 C 立克次体 D 螺旋体 E 病毒

36 .微生物的最小分类单位

38. 细菌个体微小通常用以测其大小的单位是

39. 以下哪项不是细菌基本形态

40 .关于细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B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E 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界

41 .下述哪项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

42.以下哪项是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

A 脂多糖 B 磷壁酸 C 外膜 D 肽聚糖 E 以上均不是

43 .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研究应选择哪一期的细菌

A 迟缓期 B 对数生长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E 均可

44 .革兰阳性球菌,矛尖状成双排列,基底坦面相对的细菌最可能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大肠埃希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肺炎链球菌 E 草绿色链球菌

45 .细菌染色体以外的双链闭合环状 DNA 分子成为

46.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下列哪种细胞质内的颗粒可用于鉴别细菌

A 细菌 L 型是遗传变异的细菌

B 细菌 L 型是细菌失去细胞壁所形成的细胞壁缺陷型

C 细胞壁缺陷主要是肽聚糖的缺陷

D 细菌 L 型在脱离诱导剂后可回复为原来的细菌

E 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能损害细菌细胞壁而形成细菌 L 型

48 .细菌的表面积大有利于

A 细菌着色 B 细菌生长繁殖 C 抑菌 D 杀菌 E 细菌凝集

49 衣原体的发育周期是

C 原体――始体――子代原体

D 始体――原体――始体

50 下列那类微生物是非细胞型微生物

51 .下列哪项属于病毒衣壳的功能

A 保护核酸 B 具有传染性 C 具有抗原性 D 介导核酸进入细胞 E 以上均属于

52 .病毒的辅助结构是

53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最早阶段是

54 .微生物致病能力强弱的程度称为

55.有关细菌的致病性,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菌致病性有种属特异性

B 不同细菌所致疾病的病理过程大致相同

C 细菌致病力的强弱称为细菌毒力

D 细菌毒力与宿主免疫机能有关

E 同种细菌不同型别毒力可有差异

56 .关于正常菌群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有生物拮抗作用 B 具有营养作用 C 促进机体免疫 D 与生长和衰老有关

E 对人体无害,任何情况下均不致病

57. 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需要以下哪种成分

58 .内毒素的毒性作用不包括

B 具有特异的组织亲和性,可针对性的侵犯靶组织

9. 下面哪种细菌一般不入血

A、志贺菌  B、伤寒沙门菌  C、鼠疫耶尔森菌  D、布鲁氏杆菌

60.紫外线消毒灭菌的主要机制是

A 损伤细胞壁 B 损伤细胞膜 C 干扰 DNA 复制 D 破坏酶系统 E 干扰蛋白质合成

61.细菌的死亡数远远大于活菌数的阶段是

A 迟缓期 B 对数生长期 C 衰亡期 D 稳定期 E 都不是

62 .病原菌来自患者的自身的体表或体内的感染称为

A 外源性感染 B 内源性感染 C 混合感染 D 医院感染 E 以上都不是

63 .细菌产生的一种侵袭性感染,其作用能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浆发生凝固,请问这种酶是

A 透明质酸酶 B 血浆凝固酶 C 过氧化氢酶 D 胶原酶 E 链激酶

64 .葡萄球菌经革兰染色后呈

65.病毒与立克次体主要相同点是

A 繁殖方式 B 细胞内寄生 C 对抗生素敏感 D 核酸类型 E 可在人工培养基生长

66 .下列关于病毒错误的是

A 由单一核酸和蛋白外壳组成 B 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C 体积微小 D 只能在活的细胞内生长 E 能通过滤菌器

67 不是细菌侵袭性酶的是

A K - B 法 B 常量肉汤稀释法 C 琼脂稀释法 D 微量稀释法 E 以上都不是

A 形态变异 B 菌落变异 C 耐药性变异 D 鞭毛变异 E 毒力变异

70 .下列细菌中对干燥抵抗力最强的细菌是

A 脑膜炎奈瑟菌 B 淋病奈瑟菌 C 霍乱弧菌 D 肺炎链球菌 E 结核分支杆菌

71. 下列物品与灭菌方法组合错误的是

72. 下述哪一项不符合变形杆菌特征

73. 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是

B、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

C、在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穿梭运动”现象;

D、EL Tor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是因为有芽胞形成

74 .缺乏呼吸酶系统的细菌是

A 专性需氧菌 B 专性厌氧菌 C 需氧和兼性厌氧菌 D 兼性厌氧菌 E 以上都不是

76.菌体呈矛头状且呈双排列的细菌是

A 脑膜炎奈瑟菌 B 淋病奈瑟菌 C 卡他布兰汉菌 D 微球菌 E 肺炎链球菌

77. 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78.某菌为革兰阴性菌,在 KIA 上:分解葡萄糖和乳糖,产气,不产生 H2S; 在 MIU 上:动力阳性,吲哚阳性,脲酶阴性,在 IMViC 上++――;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该菌是

A 大肠埃希菌 B 肺炎克雷伯菌 C 宋内志和菌 D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E 阴沟肠杆菌

79.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80.某一脓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革兰阳性球菌,直径 1 微米左右,呈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血琼脂平板分离培养:菌落表面光滑湿润,圆形,边缘整齐,黄色,凸起,直径 1 ~ 1.5mm ,菌落周围有完全透明的溶血环;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革兰阳性球菌,成单个、双、短链和葡萄串状排列,以葡萄串状排列为主;生化反应:触酶阳性,血浆凝固酶试管法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发酵甘露醇产酸,对新生霉素敏感。应报告:

A 表皮葡萄球菌 B 腐生葡萄球菌 C 中间型葡萄球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家畜葡萄球菌

81 .下列各群链球菌种,哪一种最常引起新生儿败血症

82 .脑膜炎奈瑟菌在人体的定植部位一般为

A 肠道黏膜 B 口腔黏膜 C 皮肤表面 D 鼻咽部 E 脑膜

83 .下列哪一类大肠埃希菌临床上可引起类似志贺菌样腹泻症状

84.下列哪种抗原为沙门菌分群的依据

88.下列能产生自溶酶的细菌为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表皮葡萄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脑膜炎奈瑟菌 

91 .引起痢疾样腹泻的是

A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B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D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 肠凝聚性大肠杆菌

92 .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感染病人外周血白细胞往往减少

A 大肠埃希菌 B 肺炎克雷伯菌 C 阴沟肠杆菌 D 铜绿假单胞菌 E 伤寒沙门菌

93 .下列哪种细菌无动力

A 大肠埃希菌 B 伤寒沙门菌 C 痢疾志贺菌 D 变形杆菌 E 阴沟肠杆菌

94 .大肠埃希菌抗原血清型排列方式为

A A 群链球菌 B B 群链球菌 C D 群链球菌 D 肺炎链球菌 E 草绿色链球菌

96 .对怀疑伤寒引起的肠热证作微生物检验时,不正确的描述是

A 病程的第 1 ~ 2 周作血培养,细菌分离率高

B 病程的第 2 ~ 3 周采粪便和尿液作培养细菌分离率高

C 应同时选用强弱选择培养基

D 最后鉴定需要结合血清学试验来完成

E 整个病程中骨髓标本细菌分离率较低

97 .一般不由沙门菌引起的疾病为

A 肠热症 B 暴发性腹泻 C 败血症 D 慢性肠炎 E 化脓性脑膜炎

98 .由疖、痈继发的败血症,其病原菌多为

A 大肠埃希菌 B 脑膜炎奈瑟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流感嗜血杆菌 E 腐生葡萄秋菊

99 .软性下疳的病原体是

A 杜克氏嗜血杆菌 B 副流感嗜血杆菌 C 埃及嗜血杆菌 D 嗜沫嗜血杆菌 E 副嗜沫嗜血杆菌

100 .在急性肺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株细菌,血平板上为灰白色,α-溶血较小菌落,革兰染色为阳性双球菌,矛头状,坦面相对,触酶试验阴性,杆菌肽试验阴性, Optochin 敏感试验阳性,胆汁溶菌试验阳性, 6.5 % NaCl 生长试验阴性,此菌可能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D 群链球菌 C 肺炎链球菌 D A 群链球菌 E 肠球菌

101 .在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株细菌,血平板上为灰白色、α-溶血较小菌落,革兰染色为阳性球菌,链状排列,触酶试验阴性,杆菌肽试验阴性, Optochin 敏感试验阴性, 6.5 % NaCl 生长试验阴性,此菌最可能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草绿色链球菌 C 肺炎链球菌 D A 群链球菌 E 肠球菌

102 .可进行冷增菌的病原菌是

A 炭疽芽孢杆菌 B 红斑丹毒丝菌 C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D 蜡样芽孢杆菌 E 破伤风芽孢杆菌

103 .不属于霍乱弧菌检查的是

A 动力观察 B 制动试验 C 庆大霉素培养 D 碱性胨水增菌 E 荚膜肿胀试验

104 .检查高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的生物指标是

A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B 枯草杆菌 C 大肠埃希菌 D 铜绿假单胞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105 .墨汁负染色主要用于检测

A 白色念珠菌 B 新型隐球菌 C 热带念珠菌 D 烟曲霉菌 E 镰刀菌

106 .最常用的真菌培养基是

A 沙堡弱琼脂培养基 B 玉米-吐温 80 培养基 C 血琼脂 D SS 培养基 E 基础培养基

107 .不能用于检查病毒的方法是

A 动物接种 B 鸡胚尿囊接种 C 鸡胚卵黄囊接种 D 细胞培养 E 人工培养基培养

108.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接种方法适宜用

A 平板倾注培养法 B 平板连续划线法 C 平板分区划线法 D 斜面接种法 E 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109 .在一般环境中细菌带负电荷,易与

A 中性染料结合 B 姬姆萨染色 C 碱性染料结合 D 酸性染料 E 以上都不对

A 纸片扩散法 B 常量肉汤稀释法 C 琼脂稀释法 D 微量肉汤稀释法 E Etest 法

111 .大肠埃希菌的靛基质试验时阳性,请问靛基质是细菌分解什么物质

A 葡萄糖 B 色氨酸 C 尿素 D 半胱氨酸 E 枸橼酸盐

112 .一般认为细菌的运动器官是

113 .可用荚膜肿胀试验分型的细菌为

A A 群链球菌 B B 群链球菌 C D 群链球菌 D 肺炎链球菌 E 草绿色链球菌

E.胆汁七叶苷水解试验

120.可作为B群链球菌的初步鉴定试验的是

A.杆菌肽敏感试验 B.胆汁七叶苷水解试验 C.CAMP试验D.山梨醇发酵试验

A.肺炎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 

B.触酶试验C.氧化酶试验

 A.血平板上溶血现象的不同 B.菌体表面蛋白抗原的不同 C.细胞壁上多糖抗原的不同D.产生溶血素毒素的不同 E.所致疾病的不同

128.血液增菌培养结果呈均匀混浊生长并有胶冻状凝块者,可能为正确答案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B.伤寒沙门菌C.铜绿假单胞菌D.肺炎链球菌E.粪产碱杆菌 

D.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E.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A.粪-口传播B.空气传播C.输血传播 D.垂直传播E.肠道传播

D.麦芽糖发酵E.蔗糖发酵

A.血平板B.EMB培养基C.巧克力培养基D.卵黄平板E.麦康凯平板 

A.蔗糖发酵试验B.乳糖发酵试验C.麦芽糖分解试验D.触酶试验E.菊糖分解试验 

A.置50%甘油盐水中保存送检B.冷藏送检C.立即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D.保温,迅速送检E.低温存放过夜

138.鼠疫耶尔森菌的生物学性状描述正确的是

A.25℃动力阴性,37℃动力阳性 B.无荚膜、鞭毛、芽胞C.生长迅速,繁殖快

D.陈旧培养物上细菌形态呈现多形性E.在液体培养基中不生长 

139 .链球菌属与葡萄球菌属的主要鉴别试验是

A CAMP 试验 B 触酶试验 C 氧化酶试验 D 血浆凝固酶试验 E 新生霉素敏感试验

140.志贺菌属中可分解乳糖的是

A 痢疾志贺菌 B 福氏志贺菌 C 鲍氏志贺菌 D 宋内氏志贺菌 E 以上均不是

141.病毒的衣壳是指

A 核酸 B 核酸外围的蛋白质 C 核酸外围的多肽 D 核酸外围的脂类 E 核酸外围的糖蛋白

142.支原体初代分离培养时,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典型菌落是 E

A 丝状 B 颗粒状 C 卷曲发状 D 黏液状 E 油煎蛋状

143.下列哪一项是衣原体的繁殖型

144 .以上哪些菌可在血琼脂平板上呈现迁徙性生长

A 黏质沙雷菌 B 奇异变形杆菌 C 肺炎克雷伯菌 D 大肠埃希菌 E 福氏志贺菌

145.在兔血琼脂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是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46.关于微生物学标本运送和保存,叙述正确的是

A 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

B 培养厌氧菌的标本,可采用常规条件保存

C 培养淋病奈瑟菌的标本如不能立即送检可 4 ℃ 冷藏保存

D 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液标本可长时间

E 所有标本采集后均可放置一段时间后送检

147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

148.志贺菌属是主要的肠道病原菌之一,它包括哪些 血清群

A 痢疾志贺菌 B 福氏志贺菌 C 鲍氏志贺菌 D 宋内志贺菌 E 以上都是

149.摄入未熟透的海产品后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表现为血水样便,其病原菌最可能是

A 霍乱弧菌 B 阴沟肠杆菌 C 副溶血弧菌 D 福氏志贺菌 E 肺炎克雷伯菌

150. 结核分支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为

1.衣原体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和条件?

3.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依据。

4.简述革兰染色的意义。

5.写出革兰染色所用染液及染色操作方法。

6.简述大肠埃希菌的主要鉴定依据。

7.乙肝病毒“二对半”检测的内容是什么?

8.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哪五个阶段?

9.简述病毒的基本特征?

10.肠杆菌科有哪些共同特点

11.列举哪些病原体可以引起性传播疾病 (6种以上)

12.简述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的原理。

13简述影响革兰染色的因素有哪些

14.简述外斐反应的原理及意义。

15. 影响K-B法结果判断的因素有哪些?

1.内毒素和外毒素的特点有何不同?

2.写出脓汁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程序和鉴定依据 。

3 .简述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4.请根据HBV抗原抗体检测的结果,完成结果分析。  

5.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细胞壁有何区别?(7分)

6.怎样报告结核菌检查时抗酸染色镜检和斜面接种的结果?

7怎样鉴定粪便标本中的福氏志贺菌?(写出检验程序,鉴定依据)

8.白色念珠菌鉴定的依据有哪些?

1.医院感染 广义是指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一般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其他感染。

2.肥达反应 肥达氏反应是用已知伤寒菌的H(鞭毛)和O(菌体)以及甲型(A)与乙型(B)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标准液与病人血清做凝集试验,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或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免疫凝集实验

3.内基小体 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时,可在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包涵体,称内基小体,有诊断价值。

4.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的一类病毒,因部分噬菌体能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故称为噬菌体。

5.血浆凝固酶是能使含有肝素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致病株大多数能产生,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6.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不断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7.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菌、非病原菌和芽孢。

8.药物敏感试验 指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

9.外 - 斐氏试验 普通变形杆菌X19、X2、Xk的菌体抗原性与某些具有共同抗原成分,临床上用于协助诊断(

10.L 型细菌 是指细菌发生细胞壁缺陷的变型。因其首次在lister研究所发现。故以其第一个字母命名。

11.菌群失调: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间的比例发生大幅度的改变.

12.微生物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几十上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3.细菌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14.最小抑菌浓度稀释法测得的某抗菌药物抑制待测菌的最小浓度

15.菌落单个细菌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单一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

16.汹涌发酵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使酪蛋白凝固,大量的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 

17.无菌操作 用于防止进入人体组织或其它无菌范围地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18.流感杆菌“卫星现象” 指流感嗜血杆菌生长在金葡萄周围处的菌落增大现象

19.培养基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综合营养基质。

20.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在胞质或胞核内出现嗜酸或嗜碱性染色,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圆形或不规则的团块结构。

21.正常菌群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无害,成为正常菌群。

22. 内毒素指许多Gˉ菌的细胞壁结构成分,只有当细菌死亡破裂,菌体自溶,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细菌时才释放出来。

23.  干扰现象:当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机体或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  病毒增殖的现象。

24.菌血症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暂时或一过性通过。

25菌丝:真菌的孢子以出芽的方式增殖,在适宜环境下孢子长出牙管,并逐渐延长呈丝状。

1. 细菌发生细胞壁缺陷的变型

5.毒力强弱、进入机体数量、侵入的部位是否合适

6.毒血症 败血症 菌血症 内毒素血症 脓毒血症 (任四个都对)

16. 肺炎链球菌  甲型溶血链球菌

17. 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

23. 鸡胚接种、组织培养、动物接种

39.甲型 乙型 丙型

41.葡萄糖酸盐  苯丙氨酸脱氨酶

49.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50.血平板 (巧克力色平板)

63.耳缘静脉采血、颈静脉采血 心脏采血

72.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75. 配料、溶化、矫正pH、澄清过滤、分装、灭菌及检定

78. 毒力强弱、进入机体数量、侵入的部位是否合适

79.耐药 毒力 鞭毛

92. 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厌氧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93.伤寒沙门菌  铜绿假单胞菌

2.答:方式:无性二分裂法

3.答:1形态染色:革兰阳性球菌,葡萄串状排列2菌落特征:在血平板上菌落中等大小、光滑湿润、菌落呈金黄色、菌落周围有透明溶血环 3鉴定试验:凝固酶阳性、发酵甘露醇、耐热核酸酶阳

4.答.①用于鉴定细菌②有利于临床药物的选择③与致病性有关

5.答:革兰染色染液:结晶紫染液、卢戈碘液、 95 %乙醇、稀释石炭酸复红

染色步骤:初染 1 分钟,水洗―媒染 1 分钟,水洗―脱色 30 秒至 1 分钟―复染 1 分钟

④触媒试验阳性   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氧化酶试验阴性

9.答:1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2没有细胞构造,3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4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全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5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10.答:革兰阴性杆菌 2.营养要求条件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7度生长3.生化反应活泼, 4.抗原性,有菌体抗原、表面抗原、鞭毛抗原,5.变异性,易发上H-O变异R-S变异等。6.致病性 均以菌毛粘附肠粘膜上皮,内毒素、肠毒素为主要致病物质。

11答:①沙眼衣原体②溶脲脲原体③淋病奈瑟菌④HIV⑤人型支原体⑥生殖支原体

12.答: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药敏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测菌的琼脂平板表面特定部位,该点称为抗菌药源。药物借其分子的扩散力向周围琼脂扩散,形成了随着与药源距离加大,琼脂中药物浓度逐渐减少的梯度浓度。其药源周围一定区域的琼脂内药物浓度高于抑制该待测菌所需浓度时,则该区域内细菌不能生长,形成透明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待测菌对该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待测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即抑菌圈愈大,MIC愈小。

②染液因素染液的蒸发、结晶紫染液防止过久出现沉淀;③细菌因素    菌龄

14.答:此项试验是一项非特异性凝集反应。因某些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OX菌株有共同抗原成分,故用变形杆菌OX19、2、K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检查患者血清中立克次体抗体的水平和变化。如抗体效价≥1:160或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为阳性反应。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患者可出现阳性反应。由于该试验为非特异性,故必须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才能作出确诊。

15.答:①培养基  ②药敏纸片 ③菌量  ④操作方法  ⑤培养条件、温度和时间;  ⑥抑菌圈测量工具的精度及测量方法;⑦质控标准菌株本身的药敏特性是否合格,有无变异

2.存在部位  由细菌合成并分泌到菌体外,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出少

5.毒性作用 :   外毒素极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6.抗原性:   外毒素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0.4﹪甲醛处理,可脱毒成失去毒性而保持抗原性的类毒素。

2答:1.金葡菌脓标本检验程序

直接涂片染色(1分) 分离培养(血平板) (1分)

鉴定试验和药敏试验 (2分)

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依据:

( 1 )形态染色:革兰阳性球菌,葡萄串状排列(1分)

( 2 )菌落特征:在血平板上菌落中等大小、光滑湿润、菌落呈金黄色、菌落周围有透明溶血环 (2分)

( 3 )鉴定试验:凝固酶阳性、发酵甘露醇、耐热核酸酶阳(2分)

( 2 )其临床意义是:

HBeAg :表明 HBV 复制,血清具有高度传染性

抗 HBe :表明 HBV 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弱,病情趋于好转

5答:(1)革蓝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五肽桥、四肽侧链组成而革蓝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组成。

(2)革蓝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较厚而革蓝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较薄。

(3)革蓝阳性菌细胞壁有磷壁酸而革蓝阴性菌细胞壁没有。

(4)革蓝阳性菌细胞壁坚韧度强而革蓝阴性菌细胞壁坚韧度弱。

(5)革蓝阳性菌细胞壁无外膜而革蓝阴性菌细胞壁有外膜

4+  斜面上菌落生长密集,成菌苔

7答:程序:标本-增菌、分离培养-初步鉴定-最终鉴定-血清学诊断

8答:①直接镜检观察到圆形或卵圆形的芽生孢子、假菌丝,假菌丝中隔部伴有芽生孢子,顶端有厚壁的厚膜孢子,革兰染色阳性,着色不均匀。②玉米琼脂室温及35℃均生长并形成顶端厚膜孢子,42℃也能生长。③芽管形成试验阳性。④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蕈糖发酵试验阳性,蔗糖、乳糖发酵试验阴性。⑤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蕈糖同化试验阳性,乳糖同化试验阴性。⑥三氮唑氯试验,培养基不变色或淡红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细胞肺癌最新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