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好的 工业机器人集成公司是哪几个?

(原标题:机器人产业现状:多家上市公司玩不转只好“移情别恋”,还要干又缺“金刚钻”)

近年来,在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引导下,中国产业整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2018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披露的数据,2017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整体规模逾1200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保持全球第一。截至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连续六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如果按照这个时间往前推算的话,中国工业机器人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是在2012年。

彼时,政策大力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比如2012年科技部发布了关于机器人领域的《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工信部印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智能装备研发的财政支持力度。

因此,在2012年前后,一些上市公司开始陆陆续续涉足机器人领域,或收购、或成立自己的公司,纷纷布局。在经过数年沉浮之后,虽然当前的中国机器人市场增长速度依旧很快,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仍然处在爆发的前夜。在这段时间里,上市公司往机器人领域转型成功的有之,但是转型效果不如预期的也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002577,SZ)、(002611,SZ)等。

现状:多家上市公司“移情别恋”

雷柏科技涉足机器人领域时间非常早,从2007年就开始摸索非标自动化和机器人集成应用,但是直到2015年,雷柏科技才开始在财报中披露有关机器人集成业务的具体数据。其中,2015年,机器人集成业务营收为1183.4万元;2016年,该项业务营收为3810万元,增长近三倍。可是到了2017年,该项业务营收为387.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89.82%。8月13日,雷柏科技发布2018年半年报,2018年上半年,雷柏科技机器人业务营收进一步下滑,仅为140.8万元,同比下降61.68%。对此,雷柏科技表示主要系本期机器人业务改造更新生产时间跨度较长,未能在本期确认收入所致。

尽管雷柏科技对机器人业务业绩下滑做出了说明,但这也很难解释为何下滑会这么迅速。事实上,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最根本是在于雷柏科技减少对机器人业务的资金投入,并将重心重新回归到外设主业上。在这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两个典型的事件,第一,2015年雷柏科技曾计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4亿元投入与机器人相关的项目,但一年多后雷柏科技以市场环境变化为由终止该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随后,在2017年年报中雷柏科技也表示,2018年雷柏将继续回归主业,扎实布局,逐步淡出与主业协同性趋于下降的业务板块。

在这个战略指导之下,2018年上半年雷柏科技无人机业务及机器人业务营收均在大幅下降,营收占比也在大幅下降,其中机器人集成项目营收占比仅为0.60%,而去年同期占比仍为1.28%。

当然,在市场和雷柏科技有相似经历的并不是只有这么一家。2014年,东方精工以自有资金4912万元认购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20%股权,涉足机器人领域,然而最终嘉腾机器人并未达到当时所承诺的业绩承诺。

不过好在2017年嘉腾机器人4名自然人股东完成了业绩补偿,但就嘉腾机器人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看,与东方精工收购时的预期相差甚远。而且当初东方精工承诺参股多家机器人公司,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嘉腾机器人已经落实,其曾经拟参股的利迅达和科捷龙最后都无疾而终。

东方精工董秘办工作人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个集团和机器人有直接投资管理关系的目前只有嘉腾,从利润占比来看利润比较小,我们主要还是在智能包装设备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板块。”

南通锻压也是如此,其在2014年1月14日以自有资金3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南通奇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进军机器人领域,不过近期南通锻压却把精力放在了文化传媒领域,接连收购了橄榄叶科技及亿家晶视70%股权,还把公司名称由“南通锻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苏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突出其传媒属性。另一方面,在2017年年报中,南通奇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仍为空白。紫天科技董秘办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虽然机器人行业发展快,但是每个企业的发展是不一样的,机器人业务暂时不做,主要是往传媒方面转型。

据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公布的相关数据,2017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为近70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87.4亿美元。自2013年以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9.7%,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去年我国首次突破10万台,超过13万台,同比增长68.1%。今年1至6月,工业机器人累计生产近7.4万台,同比增长23.9%。

以雷柏科技从事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为例,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机器人本体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下游系统集成则是机器人商业化、大规模普及的关键。系统集成的壁垒相对本体较低,但其市场规模要远远大于本体市场,因此,被誉为机器人产业链最赚钱的系统集成市场得到不少企业的青睐。根据行业调研组织MIR收录的610家系统集成商的数据,其机器人销售业绩,能够占到整体中国机器人行业的70%以上。

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创始人兼执行主席罗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指出,做集成、做服务实质上就是对传统产业化的改造。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转型升级还需要30年,但是目前一些从事机器人系统集成的厂商仍面临一些困难。

“这个方向是可以的,没玩好,我觉得还是缺乏核心技术。整个企业生产链条上的改造是复杂的、系统性的,也需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另外,这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比如西门子等厂商也在做这些事情。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做机器人系统集成,优势并不明显。”罗军说道。

此外,系统集成企业的工作模式是非标准化的,从销售人员拿订单到项目工程师根据订单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再到安装调试人员到客户现场进行安装调试,最后交给客户使用,不同行业的项目都会有其特殊性,很难完全复制。如果专注于某个领域,可以获得较高的行业壁垒,但这个壁垒也使系统集成企业很难跨行业去扩张,其规模也很难上去。再加上由于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大多是非标准的,可复制性较低,并且由于资金、人才等限制,很难同时进行多个项目,这也导致系统集成企业很难做大。

展望:数据安全问题待解

然而,的出现给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带来了转机。罗军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标志着机器人进入2.0时代。不过从目前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产品来说,其在消费端的产品已经初现雏形,但是在工业制造领域仍有诸多困难需要突破,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数据安全。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宏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人工智能在应用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很多隐私,包括个人隐私、企业隐私,现在新松机器人给用户提供的智能化生产线涵盖了这两类用户。

“目前我们提供的服务,理论上可以采集用户的数据,但实际上包括机器人、产线都是断网的,不让我们采数据,因为一旦这些数据被泄露以后,所有的生产工艺包括生产秘密都泄露了,这对企业来讲是大问题。”王宏玉表示,现在人工智能不是哪儿都能用的,各种限制比较多,新松机器人也不能轻易去触碰这些底线。罗军也表示,在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的情况下,企业对人工智能的到来并没有准备好。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也使得其在工业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人工智能所使用的图像识别及语音识别,提供的是一个概率,比如识别一个人,像的概率是90%或者70%、80%,在工业生产当中这种方式不可用,比如工业生产机器人要抓这个瓶子,一定要看到这个瓶子,它说‘可能’是个瓶子,就没法抓。”王宏玉说道。

工业机器人整机和系统集成制造商,国内机器人厂商第一梯队企业,主营业务覆盖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和系统集成三大核心环节。深耕行业15年,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全产业链布局的机器人企业,现产品已覆盖至3C电子、陶瓷卫浴、汽车、轨道交通、航空制造等多个制造类行业。主要客户覆盖至通用、大众、北汽、吉利、麦格纳、以及、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厂商。多年来,公司持续加码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及产品迭代。年,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费用分别为7148万、7537万和7734万元,研发费用率呈现逐年增加态势,高于其他可比公司。2020年,公司实现自主控制器全面机型导入,该机型不仅覆盖率高达83.33%,还成功经受住了光伏行业高速、高精度等要求下的应用测验。

据财报显示,仅2021年上半年,公司就有新申请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 软件著作权7项,并在多个机器人细分市场成长为行业第一。经过多年持续独立研发创新,发行人突破多项国外技术垄断,形成了关键核心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奇瑞汽车下属项目),研制国内首台重载165公斤机器人。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以及消化吸收,发行人形成了机器人正向设计技术、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智能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三大类核心技术。截至2020年3月31日,发行人拥有境内外专利217项(包括发明专利36项)及软件著作权20项。依托发行人独立发展,以及收购CMA、EVOLUT、WFC后的市场拓展,发行人在全球范围内逐步积累了汽车工业、航空及轨道交通业、汽车零部件及其他通用工业的客户资源。同时,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市场区域遍及中国、欧洲、拉美、印度等世界市场。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市场,拓展了发行人行业应用技术积累及视野,拓展了发行人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行业应用积累。1.下一代智能高性能工业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本项目总投资43,692.50万元,采用自有知识产权和技术,购置先进研发、精密加工、检测和实验等所需的设备,新建设和改造约35,000平方米的实验、测试实验室及生产配套设施,用于下一代智能高性能工业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8,000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包括高性能通用系列化工业机器人、高性能智能喷涂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新型激光切割机器人、智能移动底盘开发等)的产业化能力。2.机器人核心部件性能提升与产能建设项目本项目。进行产品研发和优化的同时,拟同步建设机器人核心部件性能提升研发与产业化基地,总投资33,447.00万元,采用自有知识产权和技术,购置先进研发、精密加工、检测和实验等所需的设备,建设约12,000平方米的研发及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完成对现有机器人软硬件核心模块进行研发提升和产能提升,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智能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15,000套、工业机器人驱动系统15,000套、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系统40,000轴。3.机器人云平台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本项目总投资36,403万元,将构建基于混合云架构下的高并发、大容量、高实时混合工业机器人云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多种不同的应用示范产线。(1)工业机器人云平台采用“公有云+私有云+边缘计算”混合云架构,提供计算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和中间件资源池,边缘计算主要提供边缘侧的数据压缩、数据存储。平台提供通用PaaS能力,基于开源“微服务构架”技术的开发者平台,提供接口服务层,提供工业数据管理服务、工业微服务池、工业机理模型库,提供大数据分析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平台提供SaaS应用开发管理框架,开发自研IoT类应用、通用SaaS应用产品和通用创新模式产品等;提供根云AppStore,打通与第三方软件厂商合作,打造工业机器人应用生态。(2)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每年服务于10,000台工业机器人实时接入和运维的最大承接能力,同时本项目拟建设多种不同的应用示范产线,具体包括3C行业自动装配线、五金抛光和打磨示范线、板式家具自动喷涂和门类产品自动喷涂产线,以及物流行业智能分拣示范线、多AGV自动输送和调度示范线、中厚板机器人智能焊接示范线。通过示范工厂使得终端客户详细了解共享工厂的模式,利用基于云平台机器人智能算法实质性的提升共享模式运营效率,并通过共享模式和云平台实现耗材的批量销售。核心竞争力。研发能力优势

公司技术中心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发行人自成立以来已形成了核心的研发团队,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研发工程师需要对运动控制器技术、离线编程和仿真技术、本体优化技术、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深入理解,同时需要拥有长期的下游行业应用积累。截至2019年末,发行人拥有研发技术人员481名,在公司总员工人数中的占比为33.15%,发行人核心技术人员均有10年以上行业积累。公司在中国、意大利分别设立研发中心,并与哈工大、中科大、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全球研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公司是国家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重点单位,机器人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主持、承担或参与工信部、科技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863计划项目5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5项,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9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参与制定机器人行业国家标准、行业和团体标准6项,建有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招股书显示,背后“明星”股东云集。除芜湖远宏、远大创投、奇瑞科技、建信投资、深创投5个国资股东外,还有意大利WFC、CMA的PhindaHolding、SergioDellaMea、MarcoZanor三名外资股东。

除此之外,知名私募基石资本也出现在股东名单前列。基石资本旗下基金信惟基石、马鞍山基石分别持有公司15.3%、4.6%股份,合计持有19.9%股份。强大的股东阵容,显示埃夫特被资本寄予厚望。埃夫特成立于2007年,前身为芜湖奇瑞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奇瑞设备部下属的装备制造科,仅负责设备选型和维护保养,产线采用的均为进口工业机器人,成本较高,也影响产线的畅通。于是,从机器人本体切入,来寻找国产替代。团队也奔赴全国各地寻找替代,最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达成合作。

2008年,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载重165公斤机器人,宣告试制成功,奠定了其在机器人本体制造领域的重要地位。有了本体之后,埃夫特才考虑应用集成业务,在奇瑞实现工业机器人的国产替代。

2012年2月,奇瑞更名为“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6月控股股东变更为远大创投。

从2015年开始,成为中国机器人行业海外收购的主力,其触角从汽车产业伸向通用工业,成为国内罕见的,同时布局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整机、机器人系统集成三块业务的企业。

2016年4月,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为芜湖远宏、睿博投资、、远大创投和奇瑞科技。在独立运营后,也很快进行大手笔的海外并购,拓展公司的系统集成业务。

自2015年起,先后收购了三家意大利系统集成商,以获取后者在机器人喷涂、打磨、抛光以及焊装领域的技术。去年,这三家海外子公司总收入达8.5亿,贡献了埃夫特三分之二的营收。

称这项战略为自主研发加海外并购的“双轮驱动”,并将最早完成收购的CMA,视为此项战略的成功范例。目前,埃夫特有19家子公司,并在意大利设有智能喷涂机器人研发中心和智能机器人应用中心。前期试错,后期以研发和创新内驱力勃发

此前,也面临着诸多质疑,冲击科创板并未被看好。

2019年营收总额为12.6亿元,同比下降3%;亏损4268万元,较上年亏损额扩大了1.9倍。根据埃夫特披露的信息,自2016年以来,其已连续四年亏损。

此外,由于受境内外疫情影响,公司预计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亿至2.8亿,同比变动比例为-19.10%~-1.51%,若疫情持续恶化,2020年营业收入将进一步下降。公司原预算2020年税前利润将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也出现波动。

自身“自下往上”发展的模式,从整机产品开始发展,优先选用进口零部件,在整机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再逐步推进核心零部件的自产化。这就导致了其前期开发成本以及试错成本较高,造成产品利润下降以及毛利率波动。尽管营收数据式微,埃夫特依然受到科创板的青睐。科创板存在尚未盈利企业成功过会的先例,埃夫特的自身优势更是重要原因。

在研发和创新方面,依托自主创新和海外并购双轮战略,通过引进和吸收全球先进的自动化先进技术和经验,形成了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整机,再到机器人高端系统集中领域的产业链高端布局协同发展格局。

在中国、欧洲建立了研发中心,汇聚全球卓业、高尖精人才,全面推进智能制造领域从硬件到软件的升级和迭代,建立新一代机器人研发体系。

在业务方面,已实现通用机器人研发制造、喷涂机器人研发制造及解决方案、高端金属加工及表面处理解决方案、汽车装备及机器人生产线解决方案、跨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运动控制领域机器人核心部件以及自动化装备整体解决方案。

实现了机器人系统和装备的数据实时传输,可以提供远距离诊断、维护和应用支持等服务。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及零部件行业、电子、铸造、家具等各行各业。埃夫特在行业内发展也不乏战绩。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年,埃夫特多关节工业机器人产销规模在自主品牌多关节工业机器人企业中排名前三,其中,2017年度的销量占国产品牌多关节机器人的11.85%,2018年度销量(包括系统集成自用)占国产机器人9.77%。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在中国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中处于第一梯队。其关键技术主要有机器人智能喷涂系统成套解决方案、智能抛光和打磨系统解决方案、机器人焊装线体全流程虚拟调试技术等。2019年,埃夫特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当然,中国工业机器人已进入历史机遇期,在研发和制造上要更要体现 “中国智造”的竞争力。由于工业机器人存在前期投入大、周期长、成长速度慢等特点,如何尽早改善自身盈利能力是其首要面对的问题。

OFweek工控网讯:随着中国机器人元年的爆发,各地机器人产业遍地开花,有分析认为中国机器人行业即将进入黄金十年。在安徽,随着一批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多年积累的技术开始释放,机器人正在开启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去年安徽被国家列为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后,机器人产业发展更是迎来了一个群芳斗艳的春天。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安徽的机器人公司有哪些。

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注册资本14353万元,是一家专门从事工业机器人、大型物流储运设备及非标生产设备设计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埃夫特公司拥有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300余人,先后牵头承担工信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科技部863计划项目4项,发改委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2项,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制定机器人行业国家标准1项。

埃夫特公司2009年11月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3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13年5月成立蔡鹤皋院士工作站。埃夫特公司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和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起人和副主席单位,所研制的国内首台重载165公斤机器人载入中国企业创新纪录,荣获2012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

埃夫特机器人在奇瑞汽车等企业历经五年的苛刻考验和充分验证之后,被广泛推广到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家电行业、电子行业、卫浴行业、机床行业、机械制造行业、日化行业、食品和药品行业、光电行业、钢铁行业等。

合肥雄鹰自动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专门从事码垛搬运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包装机械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位于中国科教名城—合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员工220多人,其中在职技术、研发人员60余人。公司研发机构汇集了一批清华、中科大、合工大等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的优秀人才,专业涵盖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等领域,形成一支具有较强开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公司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等国内顶级自动化研究院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为本公司的技术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成功开发了全自动、半自动粉剂包装机、颗粒包装机及包装后道、自动化物流工程的新一代码垛搬运工业机器人及配套自动化流水线产品,其包装、码垛能力及各项技术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化工、建材、饲料、食品、饮料、啤酒、自动化物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公司致力于码垛机器人、自动化包装机械的研发和生产,拥有7项技术专利,是目前国内少数同时具有码垛机器人与自动化包装机械核心技术的生产企业之一。正因如此,目前公司从产品的包装导入到托盘输出,从机器人的配置到抓手的设计,公司可以全面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专业设备制造,以及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安徽工元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研发改造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公司工业机器人事业服务于社会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安全有效。

公司主导产品和技术主要包括:

1、多轴机器人:定型产品,主要用于工件(物体)的搬运、移动、抓取、码垛、机械制造中的三维焊接与切割、冲压折弯、危险区域的作业等,替代人工减轻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2、数控切割机:定型产品,具有火焰、等离子、激光、水刀等切割形式,类型有:龙门式、便携悬臂式、台式、相贯线等。

3、冲压机械手、冲压上下料及自动化设备的设计与制造。

公司集中了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才,建立了较完善的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物料供应、外协加工等生产保障体系。

安徽科易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高科技公司,专业提供智能立体物流仓储、工业自动化成套装备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现有员工1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占员工总数的35%,本科以上学历者约占员工总额的70%。核心技术人才多数来自中科大、哈工大、合工大等国内顶尖院校。

公司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方式,广泛开展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密切关注应用领域的前瞻性需求,大力引进国内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成果,为行业客户解决了物流仓储及生产自动化领域的诸多应用难题。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和完善的精加工中心,保证公司在系统规划集成、机械结构设计、电气工程、软件编程及设备制造等方面拥有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制造能力。

目前,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有工业码垛机器人、上下料工业机器人、材料加工工业机器人、工业弧焊机器人、工业点焊机器人以及AGV自动引导车等系列。

安徽惊天液压智控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工业大学校办科技企业,坐落于马鞍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2001年6月建成投产,总投资4000万元。

公司总资产8000余万元,各类通用机械加工设备100余台套,具有较强的精密加工、热处理和测试能力。公司主要生产YC、GT、YB系列液压锤及其零配件、拆除机器人、多功能液压破碎车、固定式液压破碎站、液压泵站、岩石分裂机等产品,是目前国内专业从事开发生产液压锤的主要骨干企业。

经过不懈的努力,公司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智能型液压锤、岩石分裂机、拆除机器人已申请受理了六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同时拆除机器人项目还列入了安徽省十一五重点攻关计划,并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并列入“国家重点火炬技术”。此外,GT系列液压锤获得了马鞍山市科学技术一等奖;YB系列氮爆式液压锤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经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行业生产的空白。

近年来,随着公司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的迅速提升,安徽惊天液压智控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25个省市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同时公司的外贸出口量也迅速递增,产品出口到美国、欧盟、中东、东南亚等15个国家,获得了广泛好评。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是专业从事汽车制造自动化成套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4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占员工总数的29%,本科以上学历者约占员工总额的70%。公司拥有7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和20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调试基地,在上海设有分公司。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装配与测试、白车身系统等系列汽车制造自动化成套装备,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城汽车、中国重汽、神龙汽车、宇通重工、陕汽、北汽福田、中国一机、意大利卡拉罗、美国美驰、柳工、柳汽、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星马汽车、安凯客车等企业,为乘用车和商用车生产提供成套装备服务,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家核优居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原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未来十项最具前景的机器人技术!

  • 揭秘优必选的“大安防”战略!解读智能巡检机器人ATRIS(安巡士)四大核心技术

  • 2019年扫地机器人十大排名 618值得买的新机推荐

  • 躺着也能把地扫干净了-米家二代扫地机器人

  • 猎豹机器人发布会夺目,机器人行业圈地的排位赛拉开大幕

  • 四大机器人家族抢滩中国市场,地方政府如何发力高端制造?

  • 扫地机器人十大排名:这些品牌最值得关注!

  • 玩具机器人公司Anki倒闭,曾融资13亿元,今全体裁员

  • 扫地机器人十大品牌最新排名 让你挑选扫地机器人不再犯难

  • 十大虚拟机器人排名 2B小姐姐没进前三

  • 石头扫地机器人T6 评测:智能性再进一步,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未来机器人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