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贸易顺差外汇却减少?

汇通网讯——5月18日早晨,一则这样的消息出现在很多西方媒体的网页上:美方有官员透露,中方在中美第二轮贸易磋商期间表示愿意让步,每年多从美国进口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以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这和美国政府此前向中方提出的要求非常接近。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8日郑重批驳,这种传言“不实”。

5月18日早晨,一则这样的消息出现在很多西方媒体的网页上:美方有官员透露,中方在中美第二轮贸易磋商期间表示愿意让步,每年多从进口价值2000亿的商品,以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这和美国政府此前向中方提出的要求非常接近。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8日郑重批驳,这种传言“不实”。

“有关传言不实”,陆慷在当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据他了解,有关磋商还在进行中,而磋商进程则是“建设性的”。这名中国外交官称,磋商本身是为了解决双方关切,是一个“互谅互让的过程”,中方希望通过磋商来解决双方的部分关切,使中美经贸关系向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


(截图源自中国外交部官网)

陆慷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这个传言不实。至于中美双方现在在磋商过程中互相给出什么提议,磋商本身还在进行之中,我们无法在这里介绍具体情况,大家可以耐心等待。关于磋商本身进展,我刚才已经说了,磋商是建设性的。”

资料来源:外交部官方网站(标题为《2018年5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凤凰网援引环球时报报道(标题为《减少2000亿美元国际贸易顺差?外交部:中方没提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网无关。汇通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又是一个维稳日!周二(3月8日)在岸人民币在中间价上调后涨幅明显,下午4点前后涨幅进一步扩大;离岸人民币全日先抑后扬,午后保持小幅上涨。不过,尽管人民币走势日内一如近期常态地保持稳定,但似乎依然难以掩盖基本面所面临的巨大考验。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月份出口超预期加速下滑,顺差更遭到“腰斩”,给刚刚企稳的人民币汇率又蒙上一层阴影。

    海关总署周二公布,按美元计价的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25.4%,降幅远大于1月份的11.2%。当月进口下滑13.8%,为连续第16个月下降。贸易顺差为326亿美元,仅为1月份633亿美元创纪录水平的一半左右。

    此前,受访的30位经济学家对2月出口的预测中值是下跌14.5%; 对进口的预估中值是下跌12%, 对贸易顺差的预测中值为510亿美元。

    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经济学家周浩表示,“总体来说,萧条的贸易数字意味着人民币进一步走弱或不可避免。” 

    日内中国贸易数据如此疲软,却对人民币的打压作用有限,显然预示着在两会期间,决策层依然下定决心维稳人民币汇率。而这也令不少人民币空头感慨,当前做空人民币似乎一直是件赔本买卖!

    两位银行交易员表示,全日至少有两家中资大行在6.5070附近持续报卖美元,以维持汇价,下午4点前后看见至少一家中资行抛售美元,随后引起其他美元卖盘,将美元兑在岸人民币一度压下20个点左右。其中一位股份行交易员称,全日成交量相对清淡,但依然以购汇偏多。两会期间仍以维稳为主,人民币难现大幅贬值,何况近期国际美元小幅调整,外部环境已有改善。

    目前,卖空中国不容易――至少本月不容易,正成为交易员们共同的心声。数据、事件甚至市场变动的共同作用,正使得一个月前看起来还相对简单的故事复杂化。昨天,“卖空中国”理由中最难以蒙混过关的部分――资本外流加剧――也证明预测并不准确;中国的资本外流已大幅放缓。卖空人士可能会对此耸耸肩,但他们也应该谨慎行事。

    上月,中国的外汇储备下降了286亿美元,远低于过去几个月每月近1000亿美元的水平。2月中旬的春节假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市场变动也表明,中国已成功地冲淡了1月强劲的“卖空中国”叙事。相比受到严格控制的在岸汇率,被视为国际情绪风向标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过去4周里比自去年8月意外贬值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强势。

    做空人民币的依据是:中国正在耗尽高流动性储备,后者可用来应对可识别的、不断加剧的资本外流。上周末,这两点都遭到了削弱。为了平息质疑,中国人民银行(PBoC)断言,其报告的外汇储备实际上只包括高流动性资产。此举可能(也可能不会)成功。但很少有人能同样轻易地对国际清算银行(BIS)本周发布的研究不屑一顾,该研究称,去年第三季度的资本外流――也就是说,紧随8月的汇率风波――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偿还美元债务以及境外存款减少,而非惊慌失措的内地人士竞相把资金转移出境。

    金融时报表示,卖出人民币只是表达对中国负面看法的一种方式,而自1月份中国央行大举干预、大幅提高此类交易成本以来,这在当下已不再是最受欢迎的方式。

    如果对冲基金转而卖出澳元或韩元(正如他们一直在做的),中国不太可能采取任何行动。但是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像其所称的那样具有流动性,而资本外流不再回到此前的水平,那么卖空者将不得不更慎重思考自己的基本预测。“卖空中国”曾经有望成为今年为数不多的大趋势之一,现在则需要审慎观察。

    经过一月份的动荡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在中国央行的干预和“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等维稳论调下暂时企稳。加上前一段时期市场对美联储今年加息幅度预期的减弱,人民币在岸汇率兑美元在2月累计升值0.34%。

    不过,对于中长期的人民币前景,不少业内人士却依然并不乐观!亚洲外汇策略师Ken Cheung在今天发表的报告中写道,中国央行不可能让人民币在今年再次走向升值道路,离岸人民币在目前水平已没有太多升值空间。

    花旗集团驻香港的私人银行策略师彭程也持类似观点,认为疲弱的出口数据将给人民币贬值带来压力。加上最近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比许多国家的强劲,美元有望重新走强,让人民币则将走弱。

    加拿大丰业银行驻香港外汇策略师高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2月出口数字差于预期,进口也依然不振,除了内外需求依旧疲软之外,也和春节处于2月初而令全月有效的工作日较去年偏少有关,通常民营企业节后复工都比较迟。

    但他指出,出口年内看不到太多亮点,外部环境改善可能不多,预计人民币年内仍将面临温和的贬值压力,年内汇率波动可能比目前放大, 维持年底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到6.7元的预测。

    高奇表示,“中国央行可以继续管理汇率预期,但无法扭转贬值预期,当美元继续反弹时,将继续测试人民币贬值压力。”

    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43家机构对2016年底的在岸人民币兑美元预估中值为6.73, 比年初6.6的预测中值要明显悲观了许多。

    低迷数据映衬经济下行风险,中国央行继续宽松恐势在必行?

    受到出口下滑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去年为6.9%,增速放缓至25年来最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周六的全国人大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宣布将动用有史以来最高的财政赤字率,实施“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和推动国企改革来推动经济增长。

    与往年不同,李克强没有在今年报告中宣布外贸增长目标,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性升温的事实凸显无疑。

    分析师们曾表示,如果在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的背景下央行推出降准或降息的货币政策,会对人民币汇率走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2月人民币实现兑美元小幅升值后,本月1日央行实施普遍降准0.5个百分点。实施几日前央行给市场提前释放了信号,称当前货币政策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且仍有“一定的货币政策空间和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该表述与以往“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措辞不同,当时便引发了分析师对于央行今年将有可能视情况进一步降息或者降息的预期。

    高奇预计,今年中国央行还有3-4次降准,澳新银行在今日报告中也称,预计中国央行今年还有150个基点的降准空间。

    不过,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情况下,高奇称,料监管层将人民币汇率稳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汇率稳定有利于为宏观政策提供更多宽松空间。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22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贸易顺差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