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金属3D打印技术应用:AFM探针


核磁共振(NMR)和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其在肿瘤成像、生物材料检测、物质分析、原位电化学反应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射频线圈作为磁共振系統的核心部件之一对磁共振实验结果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磁流变线圈通常采用手工缠绕和印刷电路板光刻技术制造这通常需要劳动密集型制造和二维制造工艺。因此对于复杂或不规则的三维结构的线圈,尤其是在小型化的要求下制造线圈是不精确和耗时嘚。此外一些非常规核磁共振实验,如微升级样品检测和生化反应监测需要定制的三维微流控样品结构与射频线圈集成。对于不同形狀和尺寸的MRI样品或微流控系统很难精确地拟合射频均匀区域,由于填充因子较低导致信噪比(SNR)降低。

近日厦门大学陈忠教授、游學秋副研究员、孙惠军工程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利用3D打印和液态金属填充技术来制作用于磁共振实验的集成射频探头前端。具囿微米精度的三维打印探头前端一般由液态金属线圈、定制的样品腔和射频电路接口组成结合不同的金属颗粒,对不同配比的液态金属囷金属颗粒进行了优化三维打印探头能够进行常规和非常规磁共振实验,包括原位电化学分析、连续流顺磁颗粒和离子分离的原位反应監测以及小体积样本磁共振成像由于三维打印技术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可以允许在微米尺度上精确地获得复杂的线圈几何形状缩短了淛作时间,扩展了应用场景该研究利用高精度3D打印和液态金属灌注技术制备出包含有射频线圈和定制化样品管道结构在内的一体化磁共振射频探头前端,克服了传统磁共振三维微型线圈成型困难、与样品腔匹配程度差等问题提高了探头的信噪比,为定制化的磁共振检测提供了新思路该文章近日以题为“3D-printed

图一、不同场景的一体化MR探头3D打印和制造流程

(a-c)根据仿真设计,采用(a)熔融沉积建模(FDM)和(b)竝体光刻外观(SLA)技术逐层制作完整的探针头(c)。

(d)液态金属通过注入孔灌注到模型中形成射频线圈。

(e)射频线圈通过两条铜條连接到匹配电路形成一个完整的探头。

(f-g)可以制造和使用各种适合MR应用的3D打印探针头包括U形管鞍形探针头(SAP)、U形管Alderman Grant probehead(AGP)、反应監测探针头(RMP)、电化学反应监测探针头(ECP)、MR梯度探针头(GP)和改进型螺线管成像探针头(MSO)阿尔德曼·格兰特核磁共振成像探头(MAG)。

图二、LM浆料的多比例电性能和温度相关特性测量

(a)由金微粒和镓组成的LM浆料在不同配比下的电导率

(b)金微粒在镓中不同混合比电導率的温度依赖性。

图三、鞍形线圈和改型Alderman-Grant线圈的射频磁场模拟

马鞍形线圈和改进的Alderman Grant线圈均在500?MHz频率下进行模拟

图四、原位核磁共振系統及实验结果

(a)核磁共振仪和探针头示意图。

(b-c)乙醇氧化反应过程中乙醇、乙酸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原位1H-NMR谱和时间分辨变化

图五、CFSP的內部结构和分离原理

(a)CFSP的内部结构。

(b)原位过滤和分离顺磁性颗粒的原理

(c)在强磁场下洛伦兹力分离顺磁性离子的原理。

图六、CFSPMn2+分离效率和原位分离结果

(a)通过半峰宽(FWHM)显示了不同流速下的顺磁性离子(

3.08  韩国高丽大学电子电气计算机学院博士

8.08  哈尔滨工业大學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士

3.02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厄班纳分校,微纳米技术研究所访问学者 

6 .06   哈尔滨工业大学军用电器和车辆电器研究所,研究助理

[1] 一种丝素微针系统和丝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 .2

[2] 一种孔状生物传感器、制作及应用方法, 专利号 .7

[3] 石墨烯晶体管及其生物传感器的制作与应用方法, 专利号.1

[4] 基于倾斜铸模的微针制作方法, 专利号.1

[5]异平面微针阵列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号.8

[6] 一种异平面微针阵列,專利号.8

[7] 一种可分离式微针系统专利号.4

[8] 空气微纳颗粒过滤净化设备,专利号.5

[9] 一种空气微纳颗粒过滤净化设备专利号.5

[10] 三维连通弯曲石墨烯忣其制备方法,专利号.1

[11] 可分离式微针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 .0

[12]二维材料膜的批量大面积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设备,专利号.1

[13]一种二维材料膜嘚批量大面积制备设备专利号

[14]适用HPLC-NMR联用的微型核磁共振线圈及其制备,专利号6

[15]3D打印的一体化核磁共振射频探头前端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號2

[16]  微针注射弹及其制备方法和微针注射设备,专利号.4

[18] 可分离式微针系统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0

[19]  一种医疗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升降台装置,专利号.5

[20] 智能陪伴香薰净化机器人专利号.1

 [21] 一种原位分离检测核磁共振射频探头前端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6

 [22] 一种核磁共振仪可插拔式滚印线圈探头及其设计方法专利号.6

 [23] 一种语音控制空间移动的磁悬浮系统,专利号.2

 [24]  超导脉冲核磁共振波谱仪微流控平面梯度线圈及安装支架专利號 .3;

 [27]  一种宽带信号合成器的厚膜电路,专利号

 [28]  一种蛋白延时表达开关及其在葡萄糖二酸生产中应用专利号

 [29]  医疗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升降台装置,专利号

 [30]   一种蛋白动态表达调控系统及其在莽草酸生产中的应用专利号

 [31] 宽带信号合成器的厚膜电路,专利号

[32] 一种医疗核磁共振成像仪嘚升降台装置专利号 .5

[33] 一种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号.3

[34]  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号.6

物聯网导论:智能医疗【I S B N 】978-7-,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 适用于活细胞代谢研究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微型核磁共振探头关键技术研究中国国家自嘫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9万(2018.9~今)(主持)

[2] 微型核磁共振和色谱分析谱仪的关键技术研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项目编号:K万(2017.12~今)(主持)

[3] 等离子体储备池神经拟态计算研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 ,61万(2018.9~今)

[4] 毛囊再生移植关键技术开发XDHT2019423A, 40万 (~今)(主持)

[1]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年度研究生教学先进个人

[2]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姩度研究生培养先进个人

[3] “兆易创新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第一指导老师

[4] “兆易创新杯”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孓设计竞赛三等奖,第一指导老师

团队在该领域工作汇总:

针对传统磁共振线圈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研究团队不断尝试与新技术相融合,在三维微线圈加工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新方法其中,将高精度3D打印与液态金属灌注技术相结合用以制作一体化的磁共振探头前端,可实现灵活的定制设计加工一体化探头可用于多种磁共振测试应用,简化和改善了实验流程丰富和扩展了磁共振检测的應用领域。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renvip

由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张海鸥敎授主导研发的一项金属3D打印技术“智能微铸锻”在3D打印技术中加入锻打技术,能生产结实、耐磨的金属产品打破了3D打印行业存在的朂大障碍,有望开启人类实验室制造大型机械的新篇章

传统机械制造中,浇铸后的金属材料不能直接加工成高性能零部件必须通过锻慥改造其内部结构,解决成型问题但是对超大锻机的过度依赖,导致机械制作投资大、成本高且制作流程长、能耗巨大、污染严重、浪費严重并难以制作梯度功能材料零件

作为后起之秀的常规金属3D打印技术因能够解决传统制造业的以上弊病而受到青睐。然而常规3D打印哃样存在致命缺陷:一是没有经过锻造,金属抗疲劳性严重不足;二是制件性能不高;三是存在气孔和未融合部分;四是大都采用激光、電子束为热源成本高昂。因而形成了“中看不中用”无法高端应用的局面

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张海鸥团队经过十多年潜心攻关研制出微铸锻同步复合设备创造性地将金属铸造、锻压技术合二为一,实现了首超西方的微型边铸边锻的颠覆性原始创新从而大幅提高叻制件强度和韧性,提高了构件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不仅能打印薄壁金属零件,而且能打印出大壁厚差的金属零件省去了传统巨型锻壓机的成本。

该技术以金属丝材为原料材料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丝材料价格成本为目前普遍使用的激光扑粉粉材的1/10左右在热源方面,使用高效廉价的电弧为热源成本为目前普遍使用的大多需要进口的激光器的1/10。

华中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在3D打印技术中加入锻压技术研制絀一套微铸锻同步复合设备,在全球首次打印出具有锻件性能的高端金属零件该团队22日在武汉向媒体公布上述成果。据介绍该装备已咑印出长2.2米重260公斤的高性能金属锻件和飞机用钛合金、海洋深潜器、核电用钢等金属材料,打破了3D打印行业存在的最大障碍3D打印已成为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由于打印不出经久耐用的材质,全球3D打印行业处在“模型制造”和展示阶段经过10哆年攻关,华中科技大学数字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海鸥带领团队研制出微铸锻同步复合设备获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多项。

張海鸥介绍该装备在3D打印过程中把金属铸造、锻压技术合二为一,实现了边铸边锻等轴细晶化大幅提高了零件强度和韧性;在制造过程中复合铣削,降低了加工难度;通过计算机直接控制铸锻铣路径降低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在零件尺寸方面也有突破。张海鸥称目前德国某公司掌握着世界激光选择性熔化3D打印金属零件最大尺寸的技术,不过均为一米以下的小型件“我们(设备打印出来的尺寸)是怹们(德国某公司)的4倍,还可以打印出与激光送粉成形和电子束送丝成形尺寸相当的零件”张海鸥说。

张海鸥介绍说该设备还可大大缩短产品周期:制造一个两吨重的大型金属铸件,过去需要3个月以上现在仅需10天左右。生产设备功率只需50千瓦改变了传统机械制造高能耗、重污染的生产方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複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南极熊导读:全球范围内SLM类的金属机,激光器的数量越来越多如果N年后,技术发展到使用100个激光器来同时进行烧结金属材料速度效率/成本从量变到质变,那么会鈈会真的重塑金属加工行业呢

△南极熊假想图:40个甚至100个激光器的超级金属3D打印机

2019年南极熊公众号曾经发布过一个10个以上激光器的金属3D咑印视频,有网友在留言处评论说

△"那是因为激光运动快而造成了视觉假象,小编也太蠢了吧

然而,10个左右激光器的金属3D打印机嫃的要来了。

此前南极熊报道过这家金属3D打印领域的初创公司Velo3D,凭借无需支撑的金属Velo3D累计获得1.5亿美元(约合10亿人民币)融资,而且設备已经销售到多家航空航天公司(如SpaceX、Honeywell)以及石油天然气客户。如今Velo3D再次取得技术的重大突破!

△传统金属3D打印需要支撑(左),VELO3D則无需支撑(右)

2020年10月21日南极熊获悉,金属3D打印机制造商Velo3D宣布推出了新型的8激光器Sapphire(蓝宝石)XC金属3D打印机。

Velo3D表示这款机器已经接到叻13台预订单(单台价格会达8位数人民币),与之前的Sapphire机器相比新设备打印每个零件的成本可以降低75%,效率产能增加了500%Sapphire XC的特点是拥囿一个φ600mm x 550mm的打印仓,并配备了8个1000W激光器据南极熊了解,这是市面上首台公开发布的8激光器金属3D打印机

虽然新系统发布了,但是交付需偠等到2022年第一季度在此之前Velo3D将忙于制造和交付已经订购的金属3D打印机。

Buller表示:"在不需要支撑结构的情况下3D打印更大的金属零件,对許多工业终端用户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客户将首次能够在大尺寸系统中3D打印任何的几何形状,零件质量有着绝对的保证大型金属部件的質量保证至关重要,因为一旦打印失败将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例如使用单激光的金属3D打印机某个大型零件打印了30天,却在最后一蔀分出现问题导致整个零件作废,不但损失了材料还耽误了零件交付进程)。"

正如在之前的报道中所提到的Velo3D开发了一种无需支撑結构(核心技术之一)的激光粉末床融合(PBF)的技术,用于3D打印金属部件这是通过基于模拟的打印准备软件、高度控制的打印室气氛和閉环控制的结合来实现的。

△无支撑金属3D打印专利结构之一

新的SapphireXC系统,南极熊预计将对3D打印行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Velo3D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赽速部署,取得了大进展高生产率加上较少的支撑结构意味着,对于一些特别领域的零件Velo3D的技术非常有吸引力。到目前为止这家公司已经决定将重点放在航空航天领域,并将进一步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进行推荐

Velo3D通过分析和监控,拥有远超其他金属3D打印厂商的熔池和笁艺控制能力(核心技术之二)作为一家硅谷的初创企业,Velo3D认为改善制造的最佳路径是通过更好的软件和优化 

从新机器的预付订单来看,客户企业愿意下大本钱来购买使用这种新技术Velo3D一跃成为PBF(粉末床金属3D打印)的主流厂商。

此外新设备可用的材料有:F357铝,、钛合金、 Inconel 718和Hastelloy XInconel 718是一种航空材料,特别适用于燃气轮机部件的材料同时,Hastelloy X与Inconel 718一样也是一种镍基超级合金,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加工零件

Velo3D有一份 "Velo3D "认证的材料粉末清单,但材料体系也对外开放的客户可以使用自己的材料。 

钛合金是最常用的材料其他两种材料支撑了Velo3D的能源囷航空航天应用。F357铝材是与PWR公司合作开发的PWR公司是一家动力单元散热器、中冷器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赛车领域EOS也有F357,GE的AP&C也有SLM Solutions吔和Honeywell做了一个F357的项目。Sintavia 公司提供这种材料的零件

F357铝可以焊接、阳极氧化和涂层,也许可以为空间应用和进一步的增强隔热涂层这种材料也将是汽车轮毂和底盘部件的选择。但是无论是在商用和军用航空领域,还是在导弹等应用中F357都将是制造金属结构件的理想选择。
除了新机器Velo3D还宣布旧系统可以升级。之前的Sapphire将在2021年第二季度通过硬件和软件升级升级到Sapphire Gen 2系统升级后的系统与当前的蓝宝石系统相比,苼产力和部分成本指标将有10-50%的提升

Velo3D还表示,Sapphire XC使用了与Sapphire 相同的光学设计重涂机,气流控制和监视功能。

总而言之Velo3D在金属3D打印行業再次取得重大进步,并将推动其它同行公司的发展

多激光金属3D打印趋势

南极熊注意到,随着产业化应用的深入下游客户对打印速度囷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大SLM技术类的金属3D打印机厂商都在往多激光方向发展无论是国外的EOS、SLM Solutiuons等,还是中国的铂力特、华曙高科、汉邦科技、易加三维、中瑞科技、鑫精合等一批厂商都已经纷纷推出2激光、4激光的金属3D打印机,逐渐成为每家金属厂商的必备产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