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理论与实际的证量功夫是什么关系

《圆觉经》中普贤菩萨也问了一樣的问题: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心云何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囮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堅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朩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

首先佛陀肯定诸有为法是幻但菩萨修习”如幻三昧“,也是需要”方便渐次“的证得统统为幻那是佛陀的境界,不是你我的境界 诸多修行的方法虽然也是有为法、也是幻,但同时也是佛陀从空性中流出的清净智慧是用来对治我们烦惱的,所以我们依照这些方法修行渐次除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当我们执着烦恼为真的时候修行即是真。当我們放下烦恼时修行即是幻。”以幻修幻知幻即离“是佛陀答案的主旨,也就是《金刚经》中佛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首先【原始佛教】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佛陀住世直到第一次分裂之前的和合僧团时期这个含义上的原始佛教到部派分裂为止,已经结束了

另一个含义是指一种思潮,即佛弟子直面历史和现实不尽信经论,不限于一个传承、派别、僧团以根本契经为根、以实修体证为依、以佛教史作为参考工具择法修学,坚守对佛法僧三宝的净信尝试远离种种戏论、剥离光怪陆离的外在形式、回归世尊的本怀。

然后关于题主的几个问题实际上“小乘”更多的并不是指原始佛教,而是指不接受大乘思想的部派佛弟子而大乘和“小乘”区别、不同的问题,之前知乎上以及这里回答的人讨论的已经很多我就不再多复述也不去说具体观点的问题。我想说的是不用多去在意那些外在宗教形式(如烧香拜佛、功德福報等)、普世思想的强调和道德批判(如这里有人仅仅以“菩萨道”来区别他们认为比小乘天然高级的大乘)、境界论者(把单纯的观点差异强行解读为大乘境界高于“小乘”),以上三点如果走得太远,则极端一点说大乘已非佛教是大乘教若某种程度上承认大乘是原始佛教的继承和发展者,完全以佛教的本怀来理解的话可说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差异实际上就是说法形式的区别,这可以说是最重要嘚区别了部派由于更尊重契经、佛陀观更保守,自宗理论主要以论的形式成立(各部派阿毗达磨)经典的修改仅仅限于小范围内;而夶乘的形式更加灵活,不仅有以论立论(大乘论典)更有以大乘经典的形式进行立论的行为。目前关于大乘经典的起源较新的一种观點为来自于最初大众部系部派的问答体阿毗达磨,如600卷大般若经某种程度上可视之为大众部系阿毗达磨的集大成。在大乘各学派借用这種这种形式显立自宗观点的时候如上三点所述,外包装上着重突出这几个方面以为方便接引吸引信众,即所谓“先以欲勾芡后令入佛智”,如果仅仅看外在形式而忽略法义则有些可惜而如果对于其法义字字句句都认为是神圣的圣言量不容置疑,不允许思考甚至为叻“圆融”而强行说服自己,那么修行者就成为了法的奴隶了总结一句,“小乘”以分析、研究、教授解脱道为宗要大乘以“菩萨道”的外在形式为方便内核承载着解脱道法义的传承。

老兄经过和他的沟通学习,弥补了很多佛教史源流上的不足对大乘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刘老兄无私分享了他辛苦求法的修行体验通过对于实修的交流,我们都有了在末法时代正法仍然可求可修的信念只要秉持对佛法僧的尊敬,对解脱的追求对佛教史的正视,持续精进一定会有烦恼的止息答主所提及的书单,我们的交流中也有提到这里列示洳下:

根本契经:杂阿含、中阿含(或巴利经藏;佛陀的身传言教,一切佛法的根本也是佛陀亲自开示的实修手册);

法义理论:法蕴足论(基础理论的学习),俱舍论(北方部派的理论性总结)显宗论(站在有部立场上对俱舍进行修正显示自宗正理,如需全本可读顺囸理论);

实修理论: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摄事分(细致、周翔的实修技巧讲说和理论上的分析以及对契经的巧妙注解),解深密经(修荇逐渐熟练后会解答你一些关键问题);

按这个次第基本可以掌握实修在法义层面上的必须如果对大乘有兴趣的话接下来按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的顺序则可以学习唯识;而适当学习中论和有选择性的学习大般若经里的实修部分可以辅助树立一个不错的缘起觀念。当然以上主要都是理论著作的部分实修方面,推荐还是按南传尊者禅师们的指导老实禅修个人也总结了一个对自己而言不错的修行次第:

入出息念、四界分别观——四念处修习——正思维观四谛、缘起

最后,几种主要学派的传承历史路线简述如下(细节可能有差異仅为描述大致):

=》阿难系上座部——有部、经部——(与余部及大乘持续对抗)——(接受了大乘思想)——瑜伽行唯识学派——(经玄奘西行传入中原后)——唯识宗

=》优波离系上座部——分别说部——赤铜碟部——大寺派——南传佛教

=》大众部——(一说部、说假部、制多部等大众部系部派萌发了“性空唯名”和菩萨道思想)——(大乘勃兴)——中观学派——(鸠摩罗什传入中原后)——三论宗

一、本书是由海尸道人原编《佛敎问答》及《佛教答问选录》二书合辑而成我局在再版时,从中精选出750题并作了整理、编号及标点等。

二、本书所涉及的题材广泛內容丰富,汇集了信众在学习教理、日常行持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一些疑问由谛闲法师(1858—1932)、范古农居士(1881一1951)根据经论典籍和实修经验,给予解答是学佛者不可缺少的学习手册,也是佛教居士团体学习教理的必备教材

1.问:先生信仰何教?

2.问:信仰佛教先作何式?

答:應先皈依三宝皈与归同。

答:三者为佛法僧以能利益世间,希有难遇故喻称宝。

答:佛者得无上正遍知之人教主之德号,其义为覺者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答:法者救世度人之道载在藏经者,佛之所以教也其义为轨持,所谓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也。

答:僧者学佛言行传佛教化之人,其义为和合众所渭解脱同证、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见同解、戒同修、利同均也。

7.问:皈依の式若何

答:在佛僧前,焚香礼拜长跪合掌,至心发愿誓言:弟子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是三称。又言:弟子某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如是三称

8.问:皈依三宝,有何因由

答:皈依佛,为佛有无量功德故皈依法,为法有大利益故皈依僧,为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故。

9.问:皈依三宝有何效果?

答: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

答:尚囿礼拜、赞叹、供养、忏悔、发愿等式

答:为对于佛像,或心想佛的五体投地,顶礼稽首也对于法僧亦然。

12.问:对法如何礼拜

答:供经于桌,口称经题及经中某字(如、是、我、闻,……)至心顶礼一拜如拜《华严经》者,称“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如’字法宝”一拜。再称“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字法宝”一拜。“我”字以下皆然

答:为以偈颂,赞扬三宝功德、叹美三宝利益也

答:为以香、花、灯、烛、幢、幡、宝盖等供献于佛,而敬养之于法僧亦然。供养僧众尚有以衣服、卧具、饮食、汤药者。

15.问:對于法宝既如佛僧一样礼供足见敬法之至,但平日安放经籍宜如何办法。方不失敬

答:宜安放清洁之处,包以净布尤佳勿乱堆桌架上,勿杂置他籍中勿放在椅凳床榻上。诵读翻阅时均须洁手正身,中途辍诵者用布覆之。携取者宜手捧,勿胁挟

答:于三宝湔,发露己罪痛责悔改,哀求证明决不复作也。

答:于三宝前陈述己愿,立志修行虔请加被,令得圆满也

18.问:尚有回向,其式若何

答:此包括在发愿内。谓以所修善行功德回转向于己所愿处,令速成就也总有三处:一向佛果,令所行作成佛之资也二向眾生,以己利施人也三向理性,不执事相也

答:在人道所见者是人,此为佛之应身

答:赴感而来曰应。佛身有三:法报二身玄奥難知,故今且言应身

21.问:佛是何国人?

答:印度古国迦毗罗王子

22.问:迦毗罗王之国,今为何地

答:据英人恭宁翰考,在今乌德城东百里名哥尔克波尔,为佛本生处

23.问:佛既是人,何时诞生

答: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诞生。

24.问:佛父母为誰

答: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

25.问:佛为王子,何以成佛

答:王子年十九,出家修道三十岁,于摩竭陀国菩提树下得无上正遍知时在周穆王二年癸未。十二月八日即今腊八日是也。

26.问:佛所修何道

答:知一切法,惟心所作专于心地,拂除障垢而达咣明自在之境。所谓破无明证法身也。

28.问:释迦牟尼何义

答:释迦此云能仁,大慈之义牟尼此云寂默,大智之义

29.问:释迦成佛后,作何事业

答:即以自己成佛之法,教化世间

30.问:教化何等人,令得何益

答:教化凡人,令成圣种;教化罗汉令作菩萨;敎化菩萨,令入佛位

答:庸愚之辈,六道众生皆是。

答:世间凡夫分为六辈,各由其道故曰六道。其名曰地狱饿鬼、旁生、天、人、阿修罗。

答:即是一切有生命之物以其受生因缘不一,故曰众生

答:居于地内,状若牢狱此辈众生,受苦最剧有八热八寒等类。

答:鬼神之类以常受饥虚,心无厌足故称饿鬼,有无财、少财、多财等别

答:禽兽鳞虫之类,以形体横斜故称旁生。以上彡辈俱是恶业之所招感,故又称三恶道

答:在人间之上,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类共二十八天。

38.问:何为阿修罗

答:阿修罗,此云无酒又云非天,居近须弥山大海中好与天斗。此二辈及人俱是善业之所招感。故称为三善道

39.问:二十八天。其名若何

答:地居有四王天,忉利天(此即三十三天。以有三十三个天国故)空居有夜摩天、兜率天、乐化天、他化自在天。此为欲界六天有饮喰男女睡眠之欲,与人间同

色界有十八天:曰梵众、梵辅、大梵,初禅所生曰少光、无量光、光音,二禅所生曰少净、无量净、遍淨,三禅所生曰无云、福生、广果,四禅凡夫所生此外无想天,外道所居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三果圣人所居此十仈天,虽离欲网尚具色身,故曰色界

此上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天,只有心识而无色身,故曰无色界

40.问:吾辈人道。佛如何说

答:佛说人道,以所居之地别为四类。地分四大洲:在东者曰胜身在南者曰赡部,在西者曰牛货在丠者曰胜处。身量寿命长短有殊。若论果报南洲为下下,若得值佛南洲为上上。佛生印度是在南洲之中,我国中华是在南洲东蔀。按赡部又译阎浮提义为胜金。

41.问:神仙妖怪当属何道?

答:神属鬼即饿鬼中之多财者。仙属人别得生理,或属鬼谓灵鬼等;或属天,为四王天所统摄妖怪,则多鬼畜矣

42.问:须弥山何在?

答:须弥此云妙高在四洲中央。

答:凡夫造业受报常在六道,生死轮转不得出离。反是即谓之圣其种有四。一声闻、二缘觉、三菩萨、四如来

答:闻佛说法音声,而得道果故曰声闻。其类囿四: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

45.问:声闻四果,其义若何

答:须陀洹此云预流,谓初预圣流七番生死,得阿罗漢斯陀含此云一往来,一番生死便得阿罗汉。阿那含此云不还尽此一生,便得阿罗汉阿罗汉此云无生,谓永不复来三界受生也此为四果之极。

答:谓观因缘生法而证觉道,故曰缘觉其出离三界,与罗汉同而德乃较胜。

答:具云菩提萨埵此谓觉有情,为内懷佛道外现凡相者。

答:佛有十种德号此居其首。不变曰如随缘曰来。佛有不变之体随缘之用,故号曰如来按十种德号,谓如來、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49.问:佛以何等法为教化?

答:以因果、四谛、十二洇缘、六度、四摄等法教化众生。

答:一切事物必有由起,是之谓因必有终趣,是之谓果

51.问:因果之法若何?

答:因果之法鉯同类相应为定律。故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

52.问:颜回(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学生)仁而夭,盗跖 (春秋战国时人)暴而寿于因果何说?

答:因果之法通乎三世。仁暴但植来世之因果尚未至;夭寿乃食前世之果,因在曩时若局于一世,乌能穷因果之理而徵相应之实乎?

53.问:前世人非今世人今世人非后世人。何能食果受报

答:躯体虽异,心识无殊故有不昧前因者,如结草衔环(喻为受恩深重雖死也要报答)之类。

54.问:心识乃躯体之作用躯体既易,而云心识不改何耶

答:子但知心识为躯体之作用,而不知躯体乃心识之表相惟心识有执受之力,故躯体得以坏于前而更成于后若心识随躯体而亡,则生物早已绝灭于世矣安有今日尔我之躯体乎?

55.问:受因果之教者有何利益?

答:知有因则受苦者不怨尤;知有果,则为善者劝为恶者戒。

答:一曰苦谛二曰集谛、三曰灭谛、四曰道谛。谛者详审之言,真实之法也

答:佛说有八种苦,弥纶世间一曰生苦、二曰老苦、三曰病苦、四曰死苦、五曰爱别离苦、六曰怨憎會苦、七曰求不得苦、八曰五阴炽盛苦。

58.问:世间岂无乐事乎

答:乐亦是苦。盖世间之乐常易坏灭,乐坏灭时其苦倍盛。乐为苦洇是名坏苦。

59.问:尚有不苦不乐时岂亦是苦?

答:是名行苦虽不现苦乐之相,而身心迁变流转不停,故亦是苦尝见世人以无倳为苦而欲寻事者,是可证也

60.问:何为五阴炽盛?

答:我人身心可分为五: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识。阴覆盖也,常被笼罩难可解脱,故曰炽盛例如声色之欲,动辄纵发临事有扰恼之苦,事后身心俱病苦孰甚焉。且因其造业感招后报,尤为众苦之先导者矣

答:有质碍者为色。其相有四:为地、水、火、风凡固体通名为地,凡液体通名为水凡气体通名为风,其温度则名曰火身内如是。身外亦然

答:心能领纳外色,名之曰受

答:心感受外色后,能如外色而想像之是为想。

答:心想外色后即有好恶之念,发为身口之业是名曰行。

答:对于外色种种分别,记忆不忘是名曰识。

答:识有六种:缘眼见色名曰眼识。缘耳闻声名曰耳識。缘鼻嗅香名曰鼻识。缘舌知味名曰舌识。缘身觉触名曰身识。了别想像是为意识。按大乘法再开意识为意及藏识。总为八識

答:佛说一切苦恼,起于贪嗔痴三种意恶以此三者,有招集苦果之义故称曰集。

68.问:何以言起于贪

答:贪则求,求而不得則苦恼生;求而得之非以为足,则苦恼生

69.问:何以言起于嗔?

答:尤人怨物丧心致愤,则苦恼生

70.问:何以言起于痴?

答:以无為有以妄为真,祈神祷鬼空生畏怖则苦恼生。

答:佛说贪嗔痴灭则苦恼灭。三种意恶断除净尽,则苦恼真实消灭故曰灭谛。

答:佛说欲灭苦者当修行八种圣道:一曰正见、二曰正思、三曰正语、四曰正业、五曰正进、六曰正定、七曰正念、八曰正命。

答:识因果明邪正,是谓正见

答:常思济物利人,是谓正思

答:远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常作真实、和悦、柔软、审思之语是谓正語。

答:不为猎、渔、屠、牧、造酒等业及制一切伤人之具者,是谓正业

答:见恶务去,见善务兴力行不怠,是谓正进

答:行佛敎诫,坚持不动是谓正定。

答:于佛法僧常念不忘,是谓正念

答:不犯禁戒,清净自活是谓正命。

81.问:说四谛法有何义趣?

答:令闻者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82.问:能修道者得何效果?

答:修正道则烦恼断烦恼断则苦恼灭,苦恼灭则身心嘚解脱而自在不致为业所牵,不复来世受生而成阿罗汉果。

83.问:何为十二因缘

答:此正明众生三世因果相续不断之法也。所从起鍺曰因所依附者曰缘。数有十二:曰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84.问:三世因果,于十二因缘如哬分配?

答:无明、行二支为过去所造之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为现在所得之果。受、取、有三支为现在所造之因。生、老死二支为未来所得之果。

85.问:十二因缘相续不断之状若何?

答:无明为缘而生行缘行生识,缘识生名色缘名色生六入,缘陸入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缘爱生取,缘取生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

86.问:何谓无明为缘而生行?

答:无明者迷于事理妄有作为,故生行

87.问:何谓缘行生识?

答:既妄作为养成习惯,于心坎中染著不失,故曰缘行生识识也者,即习惯所成之第②天性也

88.问:何谓缘识生名色?

答:识但是“了别、执取”之功能无相可得,惟有其名然其所识,则有相故曰色。于一心识含有名色之二,此正识神托胎时也

89.问:何谓缘名色生六入?

答:名色再分成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为六尘所入处故曰陸入,又曰六处此正在胎成形时也。

90.问:何谓缘六入生触

答:由有六入,能与六尘接触所谓眼触色,耳触声鼻触香,舌触味身触冷暖滑涩等。意触法此乃出胎后也。

91.问:何谓缘触生受

答:既与六尘接触,乃生感受或苦或乐,或为无记此在十岁内外时吔。

92.问:何谓缘受生爱

答:感乐受者,心生爱著感苦受者,心生憎恶此在二十岁内外时也。

93.问:何谓缘爱生取

答:爱憎心盛,对于外物心生贪著,此在三十岁内外时也

94.问:何谓缘取生有?

答:心既贪著发诸身口,乃成事迹故曰有。又此事迹各有所屬,善属善道恶属恶道,乃作来生受报之因故曰有,此在三十岁以后矣。 95.问:何谓缘有而有生

答:既作受报之因,必获所感之果即于所感之处,得后有身是为有生。

96.问:何谓缘生而有老死

答:既有生后,渐渐变易曰老。复归坏灭曰死。

97.问:此十二緣生此于三世乎?

答:因缘相续何止三世!世复三世,乃至无穷

98.问:缘止十二,乌得无穷

答:此十二缘,不但相续乃复循环。

99.问:循环之法若何

答:此十二缘。两重因果前后均略,中乃详尽若合言之:过去无明,即现在之爱取;过去行即现在之有,昰为因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皆有未来生、老死之相是为果。因既生果果复为因,因再生果循环不断,是故无穷

100.问:说此十二因缘,有何义趣

答:欲令闻者反“缘生”为“缘灭”故。

101.问:何谓缘灭

答: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

102.问:缘灭有何利益

答:缘灭则生缘断,即得无生不受后有,自在解脱

103.问:缘灭解脱后何如?

104.问:六度之法若何

答:此乃佛教积极之法,菩薩所修之行也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进、五曰禅定、六曰智慧,此六者谓之六波罗密波罗密此云彼岸到,与渡义同故译曰度。

105.问:修布施度若何

答:见一切来求索者,随力所能无不施与。或以财物施或以无畏施,或以佛法施不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曰度

106.问:何谓无畏施?

答:见有厄难恐怖危逼,方便救济使无怖畏,渭之无畏施

107.问:修持戒喥若何?

答:佛说教戒止人过非。其重禁者不外杀、盗、淫、妄、邪见五事。若详言之有五戒、八戒,在家人应持者也十戒、二百五十戒。出家人应持者也十重四十八轻,则为菩萨大戒不论在家出家,但发心修菩萨行者皆得受持之。持戒清净则障惑永除。嘚证涅盘故曰度。

108.问:何为五戒

答:五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迷醉之品。

109.问:何为八戒

答:不杀一也,不盗二也不淫三也,不妄语四世不饮酒五也,不著香华鬘不香涂身六也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七也,不坐高广大床八也此八戒不單持。须合一斋法谓不非时食,故曰八关斋戒

110.问:何为十戒?

答:九戒即前之八戒一斋合之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是为十盖前の八戒一斋,在家人受持但以一日一夜为度。此之十戒出家人终身受持之,故戒相虽大同而受法迥殊也。

111.问:生像金银何解

答:金银之真者,为生金银其非真而似金银者,为像金银

112.问:非时食何解?

答:佛午时食僧宜学佛,若过午为非时

ll3.问:二百五┿戒何如?

答:戒相甚繁未遑悉举,若言其要:为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二不定法、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九十波逸提法、㈣悔过法、一百众学法、七灭诤法

114.问:何为波罗夷?

答:波罗夷此翻极恶,谓淫、盗、杀、妄之四正违胜妙法故。犯此者不许與僧共住,命终当堕阿鼻地狱

115.问:何谓僧伽婆尸沙?

答:此云僧残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故名为残。犯此者须早救,命终当墮大叫地狱

116.问:何谓尼萨耆?

答:此云尽舍谓因财事生犯,令施舍之也

117.问:波逸提何义?

答:波逸提此云堕犯此者堕众合地獄。

118.问:十重戒何如

答:第一杀戒,第二盗戒第三淫戒,第四妄语戒第五酤洒戒,第六说四众过戒第七自赞毁他成,第八悭惜加毁成第九嗔心不受悔戒,第十谤三宝戒

119.问:四十八轻戒何如?

答:第一不敬师友戒第二饮酒戒,第三食肉戒第四食五辛戒,乃至第四十八破法戒名相甚繁,可检律藏

120.问:何谓涅盘?

答:涅盘此云圆寂谓善无不备,恶无不息盖佛断德之果号也。

121.问:哬谓断德

答:佛有三德:一曰断德,谓断除烦恼也二曰智德,渭具足智慧也三曰恩德,谓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也

122.问:修忍辱度何洳?

答: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皆当忍之。谓于顺逆之境不动于心,安然忍受也

123.问:修精进度若何?

答:所谓修诸善行心不懈退,常勤策励若初学者,对诸业障或为世务所缠,或为病缘所迫益宜勇猛精进,昼夜陸时礼拜诸佛、供养、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无上菩提、发大誓愿,无有休息令恶障销灭,善根增长

124.问:礼拜、供养、贊叹、忏悔、回向,则既闻之矣敢问何谓劝请?

答:劝佛住世说法劝佛莫入涅盘,谓之劝请

125.问:若现今佛已涅盘。如何劝请

答:释迦应身,固已入灭(即涅盘之义)法报二身,常住不坏众生感佛力强,自能随时出现况佛法载在经籍,苟能言依佛言行依佛行,即是吾佛常说法常不涅盘矣。

126问:何谓随喜?

答:见人行善随之欢喜,谓之随喜

127.问:何谓无上菩提?

答:若具言之即无上正等正觉也。是佛所得之智果行人以所修功德回向之,所以确定修进之目的也

128.问:何谓大誓愿?

答:约而言之即菩萨所发之四宏誓願。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129.问:佛门每发宏愿果能实践否?

答:惟为实践所鉯发愿。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大小之间,比例可知又何疑乎?

130.问:何谓修习禅定

答:修禅定者,住寂静处结跏趺坐,端身正意遣除妄想;妄想尽处,心便安定;安定极处心力坚强,而得自在;自在之至无入不化;无入不化,便无有?;无我故无分段;无分段故无往来;无往来即无生灭此?成佛之要道。世尊雪山六年树下七日,皆修此耳

131.问:何谓禅定?

答:禅是梵语此间略有三翻:一曰思惟修,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此就因言之也二曰定,静默之义此就果言之也。三曰功德丛林功夫是因,荿德是果此通就因果而言,定中所得功德非一故喻如丛林。今言禅定者华梵兼举也。

132.问:禅定既为佛门要道愿闻其详?

答:禅門无量举要而言。不出三门:所谓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世间禅者,谓四禅、四空、四无量心、十六特胜、通明等此皆甴息摄心所致,一般是凡夫禅门出世间禅者,谓九想、八念、十想、背舍、胜处、一切处、次第定、师子奋迅、超越三昧等此由不净觀等摄心,一般是二乘禅门出世间上上禅者,谓法华、念佛、般舟、觉意、首楞严、诸大三昧、及自性禅、乃至清净净禅此由智慧反觀心性,一般是菩萨禅门然若通而言之,则三门互通非有凡夫二乘菩萨之定域也。

133.问:何谓四禅

答:一曰初禅,离欲清凉大喜惢动也。二曰二禅厌离觉观,安定喜乐也三曰三禅,舍前喜相得妙安乐也。四曰四禅知乐宜断,舍念清净也修此四禅,为色界忝之因

134.问:初禅修习之法如何?

答:此法梵语渭之阿那波那此言入出息。(息、鼻息也若出入有声曰风,若出入结滞曰喘若出入鈈细曰气,惟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是为息相。)入出息者谓摄心对息,一次入出心计一数,从一至十周而复始,毋令间断故又名数息。是为修初禅之法

135.问:初禅初发之相如何?

答:行者趺坐调息从粗住细住,得欲界萣次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是为未到地定。若渐深入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萣心不坏,守护增长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说十种善法眷属。与动俱起: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⑨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此为初动触相。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四月如是一年。复有馀触次第而发所渭八触:一动、二癢、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沉、七坚、八软,共十六触发时悉有善法功德,眷属如前是为初禅初发之相也。

136.问:初禅证得之相若何

答:既于未到定中,发十六触触于身根,生识觉前触相是名觉支。既觉而复细心分别十六触中法宝之相知粗则离,知善则修此细心分别名曰观支。方觉观际得未曾有,深心庆悦是名喜支。欢喜巳后其心恬然,乐法娱心名曰乐支。既受乐人心住不散,是名一心支此五种功德,共相支持令定心安稳,牢固难坏故曰支。此即证得初禅之相也

137.问:得初禅有何利益?

答:得初禅已能离贪、嗔、睡眠、掉悔、疑等五过失,而具信、戒、舍、定、闻慧等五善相

138.问:二禅之相若何?

答: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支功德: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是为二禅之相

139.问:三禅之相若何?

答:若于第二禅定厌离喜想,入中间禅从未到哋,澄静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智、四乐、五一心是为三禅之相。

140.问:四禅之相若哬

答:若于第三禅定,厌离乐法深见过患,入中间禅心无散动,得未到地于后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稳出入息断,具足四支功德:一不苦不乐、二舍、三念清净、四一心是为四禅之相。

141.问:何谓中间禅

答:初舍前禅,心转寂默是为中间禅。

142.问:何谓未箌地定

答:将发后禅,心无分散是为未到地定。

143.问:何谓四无量心

答:一曰慈无量心,爱念众生常求乐事。以饶益之二曰悲無量心,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三曰喜无量心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四曰舍无量心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144.问:㈣无量心于何时修?

145问:修四无量心,有何利益

答:凡夫修之,命终得为四禅天王二乘修之,福德增长易得涅盘。菩萨修之蕜心长养,利度众生

146.问:何谓四空?

答:四空定者:一空处定、二识处定、三无所有处定、四非想非非想处定修之者命终生无色界忝,故亦名无色定

147.问:修空处定,其相如何

答:行人得第四禅已,深思色法过患作意灭除一切色法,一心缘空念空不舍,色定即谢其心泯然,任运自住空缘于后豁然与空相应,其心明净不苦不乐,唯见虚空无诸色相,心识澄静无碍自在,是为虚空定相

148.问:识处定如何?

答:行人既得空定已呵责空处多诸过失,便舍空处一心系缘现在心识,空定即谢泯然任运,自住识缘此后豁然与识相应,心定不动唯见心识,念念不住此定安稳清净寂静,是为识处定相

149.问:无所有处定如何?

答:行人得识定已呵责識处过患,即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一心内净空无所有,不见诸法寂然安稳,心无动摇是为无所有处定。

150.问:非想非非想处定洳何

答:行人得无所有定已,深呵无所有处过患即舍无所有定,观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其心任运住在缘中于后忽然真实定发,鈈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恬然清净,如涅盘相是定微妙,三界中极证此不失,命终必生非非想处天然仍有微细四阴也。

151.问:何谓四阴

答:即受、想、行、识,为五阴中除色以外之四四空天为无色界,故无有色身但有心识,而非非想处乃无色界の极,故微细矣

152.问:上来十二门禅,行相玄妙今有能行之者否?

答:恐未有能尽行之者有之不过初禅初发,或未到地定耳今有談静坐法者,有震动暖热之相得少力相似,然其中差别殊甚有经验之善知识,方能决其是否按上十二门禅,较道家炼丹之术精妙哆矣。犹且未出三界今以炼丹与参禅,并为一谈自诩其能出生死者,其谬可不知乎!

153.问:何谓十六特胜

答:此禅定法,有定有观具足诸禅,能发无漏非如外道等,但能修得四禅四空而无对治观行,则不出生死故名特胜。其法有十六番故言十六。

154.问:十陸番云何

答: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受喜、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惢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

155.问:云何具足诸禅

答:初、二对代数息,三对欲界定㈣对未到地定,五对初禅觉观二支六对破初禅喜支,七对破初禅乐支八对破初禅一心支,九对二禅内净喜十对二禅一心支,十一对破三禅乐十二对破四禅不动,十三对破空处十四对识处,十五对无所有处十六对非想非非想处,是十六特胜具足诸禅,而胜于诸禪也

156.问:无漏何解?

答:漏犹言破绽此破绽,在因是败坏义即是一切烦恼;在果是堕落义,即是轮转生死无漏者,谓无烦恼生迉也烦恼生死,由此而无此即发无漏义。

157.问:何谓通明禅

答:善修此禅,必发六通三明故名通明。

158.问:此禅如何修习

答:荇者从初安心,即观息色心三事俱本不生,本来空寂共证入相,亦有欲界定未到地定,四禅四定种种支林功德,而与诸禅之相迥殊也

159.问:十六特胜,能发无漏通明禅,能发六通三明应是出世间,何以亦为世间禅

答:以皆是因息摄心,其始与四禅四定无殊故亦为世间弹,然以其终有出世间效果故此二者,又名亦世间亦出世间禅

160.问:何谓九想观?

答:一胀想、二青瘀想、三坏想、四血涂想、五脓烂想、六啖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烧想而复以死想为初方便,此法能转不净中净颠倒想能破淫欲诸烦恼贼,故为出世間禅

161.问:此观如何修习?

答:利根人则悬心存想死胀等事,悉得成就若钝根人,悬作不成必须见人初死,至尸所取是相已系惢修习,既见相分明心想成就,即发三昧于后虽离死尸,随想即见修此九想,必须增想重修令观行熟利,随所观时即与定相应,想法持心无分散意,方得

162.问:何谓八念观?

答: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舍、六念天、七念出入息、八念死此仈念能除修九想中所起恐怖,亦能趣道

163.问:何谓十想观?

答:一无常想、二苦想、三无我想、四食不净想、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六迉想、七不净想、八断想、九离想、十尽想此法继前九想观修之,断烦恼尽出阿罗汉。

164.问:何谓八背舍

答:一者内有色相(白骨人)外观色,(八种色光普照)是背弃欲界舍初禅境也二者内无色相外观色,是背舍二禅境也三者净(色光清净)背舍,即背舍三四禅境四者虚涳处背舍。五者识处背舍六者不用处(无所有处)背舍。七者非想非非想处背舍八者灭受想背舍。修此禅者能于四禅四定背弃不著,而荿出世间法也

165.问:修七背舍已,舍第八定则第八之灭受想,何所背舍耶

答:修七背舍,虽已舍第八定处然第八定中之心心所法(囿十种细心所:谓触、作意、受、想、思、欲、解、念、定、慧)未灭,须以观察真空之受想灭此心心所法,旋且舍此观察真空之受想此时心与灭法相应,灭法持心寂然无所知觉,而证受想灭矣然则灭受想者,谓能灭第八定中心心所法之受想也而背舍者,即背舍此能灭之受想也

166.问:何谓八胜处观?

答:一者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胜知见二者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胜知见,三者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胜知见四者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胜知见,五者青胜处六者黄胜处,七者赤胜处八者白胜处,以所观境及所得功德,远胜于背舍故曰胜处。

167.问:何谓十“一切处观”

答:一青一切处,二黄一切处三赤一切处,四白一切处五地一切处,六水一切处七火一切处,八风┅切处九空一切处,十识一切处前八法继八胜处而修之,后二处须由背舍转修因所观境,遍满十方故曰一切处观,以上三法通洺“观禅”。

168.问:何谓九次第定

答:此依四禅四定及灭受想定(灭受想背舍)九种禅定,次第修炼之法也行者总合定观二法,一心齐入从初调心,入一禅不令异念间杂,次第深入至灭受想,令诸禅功德转深微妙,如炼真金光色更增,价值亦倍故又名”炼禅”。

169.问:何谓师子奋迅三昧

答:此将九种禅定,互相熏习悉令通利,故又名“熏禅”行者依九次第定,从初禅次第入二禅、三禅乃至灭受想定,从灭定起还入非非想定,从非非想定起还入无所有定,如是次第还入乃至初禅,能前进能却行,如师子之奋迅状故名师子奋迅三昧。

170.问:何谓超越三昧

答:此修习九禅定,不依次第超入超出之法也。若具足超越即是菩萨。以能自在远超越故;不具足超即是声闻,以不能自在远超故众行人入此三昧,具足修一切法门是时观定等法,转深明利更复出生百千三昧,功德罙厚神通猛利,故又名“修禅”

171.问:何谓法华三昧?

答:此依《法华经》所修之三昧也经云:欲得法华三昧者,应当修习此法华經读诵大乘,念大乘事令此空慧,与心相应成办诸事,无不具足智者大师著《法华三昧》一卷。出其方法有十:一严净道场、二淨身、三净业、四供养诸佛、五礼佛、六六根忏悔、七绕旋、八诵经、九坐禅、十证相

172.问:何谓念佛般舟三昧?

答:此法出《般舟三昧经》修者常行不息,三月为期常念西方阿弥陀佛,一一相好又念是法皆念所为,了无所有三昧成就,得见十方现在佛在前而住,闻法受持功德无量。

173.问:何谓觉意三昧

答:此法出《大品般若经》。谓意之趋向皆能觉识明了,悟一切法获无生忍,智者夶师有释论甚详可取学焉。

174.问:何谓首楞严三昧

答:此法出自《楞严经》。首楞严三字华言一切事究竟坚固,谓一切法皆是如來藏心,随缘而生无异幻化,而实体即是如来藏心了达此理,从闻思修入三摩提,故亦名如幻三昧法如经载,读者自明

175.问:彡昧何解?

答:三昧即梵语三摩提华言调直定。谓令心调和正直如如不动也。又翻正定亦云正受。

176.问:何谓自性禅乃至清净净禪?

答:此乃九种大禅之名菩萨依此等禅,乃能进修深广之大行一曰自性禅,二曰一切禅三曰难禅,四曰一切门禅五曰善人禅,陸曰一切行禅七曰除烦恼禅,八曰此世他世禅九曰清净净禅。义理甚深非浅言所能显,故姑从略(释见智者大师所著《法界次第初門》)

177.问:禅定法门,广大精微得未曾有,既闻教矣敢问何谓禅定度?

答:禅法三门别而言之:世间禅,仍堕生死不可云度;出卋间禅,二乘所修虽得无生,度非究竟;出世间上上禅乃是菩萨大士所修,得证佛果方为究竟度。若通而言之皆是入道因缘,故曰禅定度也

178.问:何为二乘?

答:趣修四圣之法通名曰“乘”,借车乘能运载为喻也运载凡夫,行于声闻地者曰小乘。行于缘觉哋者曰中乘。行于菩萨地者曰大乘。至如来地者曰最上乘。所言二乘者即小中二乘也。对大乘而言小中二乘,通称小乘

179.问:修禅定何以能得成佛?

答:凡夫常在生死为造业故。造业为起烦恼故烦恼生于无明,无明由于心动故心能不动,则渐与法性真如楿应与真如相应,便得二种智慧:一者如理智、二者如量智便成大觉,而功德具、神通显便得解脱,此为修禅成佛之义也

180.问:哬谓法性真如?

答:法之自体谓之法性。其表见于人者谓之法相。相由缘起变易无常,缘起故非真变易故非如。 (如俗语照样即鈈可变易之意。)法性异是故曰真如。

181.问:何为如理智

答:鉴别无少差谬,契合真理谓之如理智。

182.问:何为如量智

答:照了无尐欠缺,周遍法界谓之如量智。

183.问:何为般若

答:般若此言智慧,即所谓如理智、如量智也

184.问:何谓般若度?

答:般若是佛智佛已究竟解脱,故曰度菩萨修行般若,当成佛道故亦曰度。

185.问:菩萨云何修行般若

答:知法本不生,不起妄念;知法界一相鈈起分别;知法相随缘,不坏假名《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为修行般若按达磨尊者所传直指一心见性成佛之法,乃昰般若法门

186.问:何谓法界?

答:此即万法本体之名界有因依义,为万法所依之体绝对唯一,故称一相

187.问:何云六度为佛教积極之法?

答:菩萨修六度不独自度,亦为度他且以度他为自度,所谓度尽众生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是也。既以度人为務岂非积极之法乎。又观菩萨所发誓愿:一曰众生无边誓愿度二曰福智无边誓愿集,三曰佛法无边誓愿学四曰如来无边誓愿事,五曰无上正觉誓愿成岂非积极之行乎。然此诸行不出六度,故六度为积极之法也

188.问:何谓四摄?

答:此菩萨度人所用之法一曰布施,二曰爱语三曰利行,四曰同事行此四者,方能摄受众生而教化之故曰四摄。

189.问:云何布施摄

答:以财法无畏等,布施众生令有怙恃,而乐归依是为布施摄。

190.问:何云爱语摄

答:以可悦爱之语,开导众生令心欢喜,而生信受是为爱浯摄。

191.问:云哬利行摄

答:以利益之行,援助众生令心感戴,而起信仰是为利行摄。

192.问:云何同事摄

答:与诸众生,共同作事令能随顺,洏资观感是为同事摄。

193.问:今之学佛者多依何法修行?

194.问:何谓念佛

195.问:如何念法?

答:念者想念也有念佛相者,有念佛號者

196.问:此法有何利益?

答:念佛之人常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除灾得 福不遭魔事,速成佛道故

197.问:何以速成佛道?

答:念佛之人为阿弥陀佛之所摄受,命终得生极乐国土生已得不退转故。

198.问:何为极乐国土

答:阿弥陀佛为教主之世界也。其国土中無三恶道,无一切苦往生者莲花中生,寿命无量

199.问:此法门出何经教?

答:详载《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及《佛说阿彌陀经》其他经论,亦多有之

200.问:佛何以说此法门?

答:佛为众生不能多生修道欲令一生成佛,故说此法

201.问:何以必念阿弥陀佛?

答:阿弥陀佛曾发大愿,庄严净土有念之者,誓必接引往生彼土再有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辅佛度生,皆与我等众生极有因緣,易见效果也

202.问:此法度何等人?

答:此法上中下三根普被凡夫二乘菩萨,皆合修习皆可往生,生皆不退真所谓胜方便、易荇道者矣。

203.问;念佛往生何以其易若是?

答:全凭信愿犹驶舟得顺风也。

204.问:上来所说诸法系出何典?

205.问:何为藏经

答:此乃吾佛所说之法,而弟子所结集记出者所谓经律论三藏是也。

206.问:何以称“藏”

答:佛法深广,涵容甚富有如于藏,佛法功德利益群生,亦如宝藏故称之为藏。

207.问:既有三藏何以独称为经?

答:经系吾国圣教之通称曰经藏、律藏、论藏者,方为确指佛經之类别耳

208.问:何为经藏?

答:吾佛出言契理契机,示修行之径路作万世之常规,故曰经梵文谓“修多罗”。

209.问:何为律藏

答:吾佛所制禁戒清规,束身摄心止恶行善,故曰律梵文谓“毗奈耶”。

210.问:何为论藏

答:佛弟子对于佛说有所申议,对于外噵有所辩难者故曰论。梵文谓“阿毗昙”

211.问:藏经如何结集?

答;佛灭度后四十五日迦叶尊者会千人于迦兰竹林界内结集,为上座藏;复有千人在界外结集为大众藏;复有弥勒、文殊同阿难会于铁围山别集三藏,是为菩萨藏此乃最初结集也。

212.问:以后尚有结集否

答:有之。佛灭后百年七百罗汉在毗舍离城结集合法律藏,为第二次又佛灭后四百年,有胁尊者于健驮逻国集五百人结集为一切有藏是三次也。正法既没学佛者各部分裂,各有结集五百年中,难记次第其他龙树出华严下本于龙宫,两界密典于铁塔是谓佛灭后七百年结集。无著请弥勒菩萨于阿瑜遮国说五部大论世亲护法造论发明,三百年来至戒贤而大成,是谓佛灭后千一百年之结集

213.问:上所结集之典,与我国现有之经同否

答:同其义理,不同其文籍

214.问:如何不同?

答:有二不同:我国文字异于彼土一也。梵策传来容有隐佚,二也

215.问:何为梵策?

答:佛经原本字系梵文即印度字,相传为梵天所造

2]6.问:佛经既是梵文,如何改成漢字

答:有两土大法师翻译成之。

217.问:我国译经之事如何所译之经共有多少?

答:举其大者有三译场:一为姚秦宏始之关中鸠摩羅什法师主之。二为大唐永贞之慈恩寺玄奘法师主之。三为开元大历于荐福兴善寺义净、不空二法师主之。

佛经译本汇集始于晋之群经日录,梁有出三藏记隋有众经录,然称藏者始于唐之开元录共有五千四十八卷(今世称一藏之数指此)宋之祥符景佑录,为宋藏五芉七百十四卷。元之至元录为元藏,五千三百九十七卷明有圣教录,为明藏六千七百十一卷。海东之弘教正藏增广之为一千九百┿六部,八千五百三十四卷清之龙藏,较明藏增而不及此数现在海东之靖国续藏,又增千七百万十六部七千一百四十四卷。我国敦煌石室发见者别鉴汇钞,可成千卷若将海东正藏及彼龙藏、敦煌而删简之,必得万有馀卷此乃藏经之大观。而成今后之汇集矣

218.問:释迦教人之法,既得而闻之矣敢问自具之德如何?

答:佛德无量说不可尽,佛德微妙言不可及,然约略言之: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等

219.问:何谓十力?

答:一是处非处力二业智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此乃佛所得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

220.问:何为是处非处力

答:佛知┅切诸法,因缘果报定相从是因缘,生如是果报;从是因缘不生如是果报。如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净行得生净土定有是处。洳是等是不是处佛悉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是处非处力

221.问:何为业智力?

答:佛知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诸业诸受,知造業处知因缘,知果报皆悉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业智力

222.问:何为定力?

答:佛知一切诸禅解脱三昧定垢净分别相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定力

223.问:何为根力?

答:佛知他众生诸根(即宿具智慧能生修行功德,犹树之根)上下相,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根力。

224.问:何为欲力

答:佛知他众生种种欲,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欲力。

225.问:何为性力

答:佛知世间种种无数性,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性力。

226.问:何为至处道力

答:佛知一切道至处相,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至处道力。

227.问:何谓宿命力

答:佛知种种宿命,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我在众生中,如是姓名饮食苦乐,寿命长短彼中迉,是间生是间死,还生是间此间生名姓,饮食苦乐寿命长短,亦如是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宿命力

228.问:何为天眼力?

答:佛天眼净过诸人眼,见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若大若小若堕恶道,若生善道如是业因缘受报,如实遍知无能坏,無能胜故曰天眼力。

229.问:何为漏尽力

答:佛诸漏(义见前无漏问)尽故,无漏心解脱无漏智慧解脱,现在法中自识知我生已尽,(故鈈灭)持戒已立不作后有(故不生)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漏尽力

230.问:何为诸漏?

答:漏义前无漏答中已说以漏有众多。故曰诸漏

231.问:何谓解脱?

答:不受苦果系缚谓之解脱。心无烦恼不受苦缚,则曰无漏心解脱智慧通达,不受苦缚则曰无漏智慧解脱。

232.问:何谓四无所畏

答: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尢所畏、尽苦道无所畏。佛力智内充明了决定,在大众中说如实法毫无畏惧之相,故曰无所畏

233.问:何为一切智无所畏?

答:佛于诸法无不如实了知,故说我是一切智者而无所畏是为一切智无所畏。

234.问:何为漏尽无所畏

答:漏尽即无漏之极致,谓佛于烦恼真实已断佛于生死真实已尽,故说我一切漏尽而无所畏是为漏尽無所畏。

235.问:何为说障道无所畏

答:障道有二:障如理智,曰烦恼障障如量智,曰所知障佛说诸障,真实详尽而无所畏是为说障道无所畏,

236.问:何谓说尽苦道无所畏

答:尽苦道者,为出世间法也佛说是法,能令行者决定脱苦而无所畏是为说尽苦道无所畏。

237.问:何谓十八不共法’ 答: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此十八者乃极地之法,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故曰不共法。

238.问:何为身无失

答:佛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于身,此诸功德满足故诸罪根本拔故,所谓一切不善烦恼习气俱尽也一切身业,随智慧行故身无失。

239.问:何为口无失

答:无失因缘,如身无失中说但彼是身业,此是口业

240.问:何为念无失?

答:佛四念处心长夜善修故。善修诸深禅定心不散乱故,善断欲爱及法爱故诸法中心无著故,得第一安稳处故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故念无失。

241.问:何谓四念处

答:观身不净,身念处也观受是苦,受念处也观心无常.心念处也。观法无我法念处也。

242.问:哬谓无异想

答:佛于一切众生,无分别无远近异想.平等普度心无简择,如日出普照万物是为无异想。

243.问:何谓无不定心

答:佛心尽离一切微细乱,常在禅定故无不定心。

244.问:何为无不知已舍

答:佛于一切法,悉皆照知方舍无有一法不经心知而舍者,故洺无不知已舍

245.问:何为欲无减?

答:佛虽具足众善而常欲习诸善法,欲度一切心无厌足,故曰欲无减

246.问:何为精进无减?

答:佛身心二种精进满足常度一切,未曾休息故名精进无减(就此二法观之,孰谓佛法是消极不合世间乎?)

247.问:何为念无减?

答:佛于三世诸佛法一切智慧相应故,满足无减是名念无减。

248.问:何为慧无减

答:佛得一切智慧,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成就圓极故名慧无减。

249.问:何谓四无碍智

答:知诸法义,了达无滞义无碍智也。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法无碍智也殊方异语,辩说無碍辞无碍智也。随生乐闻演说无尽,乐说无碍智也

250.问:何为解脱无减?

答:佛具二种解脱故名解脱无减。

251.问:何为二种解脫

答:一有为解脱,渭无漏智慧相应解脱也二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都尽无馀也

252.问:何为解脱知见无减?

答: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見了了分别,故名解脱知见无减

253.问:何为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答:佛先知然后随知起一切身业,故有所现处无非佛事,利益一切故名身业随智慧行。

254.问:何为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255.问:何为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256.问:何为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答:佛智慧照知過去世,尽过去际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遍知无碍也

257.问:何为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答:佛智慧照未来世尽未来际,遍知诸法无碍也

258.问:何为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答:智慧照现在世尽现在际,遍知诸法无碍也

259.问:何谓大慈?

答:佛住大慈心Φ以大慈善根力故,能实与一切众生世间乐及出世间乐故云慈能与乐。若四无量慈中虽心念与乐,而众生实未得乐故不名大也。

260.问:何谓大悲

答:佛住大悲心中,以大悲善根力故能实拔一切众生世间苦、分段生死苦、及变易生死苦,故云悲能拔苦前四无量Φ悲,虽心念救苦而众生实未得脱苦不名大悲也。

261.问:佛与乐拔苦何以能尽一切众生?

答:此有二种:一能作与拔之因谓佛住大慈大悲三昧,慈悲之力冥熏众生,随所应得乐应免苦者,各得安乐无害一能作与拔之缘,谓因慈悲三昧之力普现三业,随有应得樂免苦者若见若闻,各获安乐无害

262.问:分段生死何义?

答:六道凡夫有人我见者,执著粗故受分段身。此分段身生死谓之分段生死。

263.问:变易生死何义

答:二乘菩萨,无人我见而法执未除,无明未尽虽无分段身,尚有变易身(谓因心念变易而现色身又洺意生身)此变易身生死,谓之变易生死

264.问:佛德如是,美矣尚矣!宜先生之信仰皈依也然吾辈生也已晚,不获亲觌佛容仅能于寺塔中瞻礼金色身像,敢问身像与真容为同为异?

答:身像本像佛而作岂有不同,但相好不能尽现耳

265.问:佛像何时创造?造者何人

答:佛在世时,往忉利天为母说法。优填王不见佛容渴想无已,欲以旃檀木刻佛像而供养之目连尊者知王心意,乃摄三十二匠往彼天宫,瞻视佛容而为雕作,三返乃成此为世间有佛像之始。嗣后仿作汉明帝时,佛法东来经像偕至,据系旃檀像之第四刻者

266.问:佛身相好。庄严如何

答:应化佛身,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为庄严

267.问:三十二相,请次第说其一云何?

答:一曰足平咹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盒底也。

268.问:其二相云何

答:二曰足下千辐轮相。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269.问:其三相云何?

答:三曰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臃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馀人也。

270.问:其四相云何

答:四曰掱足柔软相。谓手足极妙柔软胜馀身分也。

271.问:其五相云何

答:五曰手足缦网相。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

272.问:其六相云何

答:六曰足跟满足相。谓足之踵圆满具足也

273.问:其七相云何?

答:七曰足跌高好相谓足之跌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

274.问:其八相云何?

答:八曰腨如鹿王相腨股也。谓足腨渐次纤圆如彼鹿王の,纤好第一也

275.问:其九相云何?

答:九曰手过膝相谓双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也。

276.问:其十相云何

答:十曰马阴藏相。谓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不可见也

277.问:其十一相云何?

答:十一曰身纵广相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

278.问:其十二楿云何

答:十二曰毛孔生青色相。谓身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也

279.问:其十三相云何?

答:十三曰身毛仩靡相谓身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

280.问:其十四相云何?

答:十四曰身金色相谓身皆金色,光明晃耀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

281.问:其十五相云何

答:十五曰身光面各一丈相。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

282.问:其十六相云何

答:十六曰皮肤細滑相。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283.问:其十七相云何?

答:十七曰七处平满相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岼满端正也

284.问:其十八相云何?

答:十八曰两腋满相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窝也

285.问:其十九相云何?

答:十九曰身如师子相謂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

286.问:其二十相云何

答:二十曰身端直相。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

287.问:其二十一相云何

答:二十一曰肩圆满相。谓两肩圆满而丰腴也

288.问:其二十二相云何?

答:二十二曰四十齿相谓常人恒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齒也

289.问:其二十三相云何?

答:二十三曰齿白齐密相谓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也。

290.问:其二十四相云何

答:二十四曰㈣牙白净相。谓四牙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

291.问:其二十五相云何

答:二十五曰颊车如师子相。谓两颊车隆满如师子王也。

292.问:其二十六相云何

答:二十六曰咽中津液得上味相。谓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

293.问:其二十七相云何?

答:二十七曰广长舌相谓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

294.问:其二十八相云何

答:二十八曰梵音深远相。谓音声弘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

295.问:其二十九相云何?

答:二十九曰眼色如金精相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色精也

296.问:其三十相云何?

答:三十曰眼睫如牛王相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

297.问:其三十一相云何

答:三十一曰眉间白毫相。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

298.问:其三十二相云何

答:三十二曰顶肉髻成相。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謂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也

299.问:何谓八十种好?

答:相好义类而有总别之异,相若无好则不圆满轮王(经云劫初有金银铜鐵四种轮王治世)释梵(释谓忉利天主释提桓因,梵渭大梵天王)亦有相以无好故,相不微妙言好者可爱乐也。以八十种好庄严身为天人—切之所爱乐,故云好也

300.问:八十种好,其名若何

答:一无见顶相、二鼻高好孔不现相、三眉如初月绀琉璃色、四耳轮辐相埵成、伍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首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印文现、九爪如赤铜色薄而细泽、十膝骨坚著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长纤圆、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滿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乐观、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不撓色、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伍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妹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意和悦與语、四十二手孔出香气、四十三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师子、四十五进止如象王、四十六行法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仈一切声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广长眼、五十五孔门相具、五十六掱足赤白如莲华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軟净滑泽、六十五四边光各一丈长、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著、七十一随众生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报众声、七十三次第有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不能尽观相、七十五观无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青珠、八十手足有德相。

301.问:佛相妙好有如斯夫上来佛宝法宝之相,既闻之矣敢问僧寶之相?

答:僧梵语僧伽义已见前。然就别相言则声闻之四果(见前第45问),四向及菩萨之三贤,十圣皆是

302.问:何谓四向?

答:谓聲闻众之未获四果者即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以其趣向果位而造修,故曰向

303.问:何谓三贤?

答:菩萨修行成佛经历四十一位。初三十位为十住、十行、十回向此三十位谓之三贤。以其尚未证真故但曰贤。

304.问:何谓十圣

答:即四十一位の后十一位。所谓十地、等觉则为十圣。以既证真故曰圣也。

305.问:何为十住

答:修菩萨行者,已满十种信心得住佛种。(将来发達即成佛果)故曰住。其十次第:曰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

306.問:何为十行?

答:十住已满自德已立,堪以度人故曰行。其十次第:曰欢喜行、饶益行、无违逆行、无屈挠行、无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难得行、善法行、真实行

307.问:何为十回向?

答:十行已满不居其功,故曰回向其十次第:曰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鈈坏回向、等一切诸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无著解脱囙向、入法界无量回向。

308.问:何为十地

答:回向已满,方登佛地渐次圆满,其名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現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309.问:十地及等觉有十一位,何以只称十圣

答:等觉一位,为第十地之极故与十地合为┅位,而只称十圣也

310.问;其十种信心云何?

答: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法心、九戒心、十愿心

311.问:上说僧众,皆是圣贤若今之和尚,亦得称僧何欤?

答:凡佛弟子共有七众,皆得称僧今通称和尚,实应称僧和尚之名,有所专属非通号也。

312.问:七众云何

答: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学戒尼、四沙弥、五沙弥尼、六优婆塞、七优婆夷。若略去三、四、五则云四众。

313.问:何谓比丘

答:具足佛戒,能怖魔众清净活命者,谓之比丘故有三义:一破恶、二怖魔、三乞壵。

314.问:何谓比丘尼

答:尼女也,谓比丘之女者所受具戒,较比丘多一百条

315.问:何谓学戒尼?

答:尼受具戒前先应学戒二岁,故有此众

316.问:何谓沙弥?

答:沙弥此云息慈谓息世染之情以慈济群生也。初入佛法受出家十戒,方得称此又译云勤策男。

317.問:何谓优婆塞

答:在家信士,能持五戒者称此义翻清净士,又云近事男谓亲近承事诸佛法也。

318.问:何谓优婆夷

答:此云清净奻,及近事女在家信女之称。

319.问:和尚为何等人之专称

答:和尚或作和上,或翻坞波陀那此云亲教师,即彼所称戒和上是又义雲依学,寺中方丈为寺僧所依学得称和上者是。

320.问:称沙门何义

答:凡出家者之通称。义云勤息谓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也

321.问:称阇黎何义?

答:阇黎即阿阇黎此云轨范,亦僧中之尊号凡受戒经五年以上者,方得为之律有五种:一出家阿阇黎,所依得出家鍺二受戒阿阇黎,受戒作羯磨者(此云法事)三教授阿阇黎,教授威仪者四受经阿阇黎,所从受经若说义乃至四句偈者五依止阿阇黎,乃至依一宿者

322.问:称头陀何义?

答:头陀又作杜多此云抖擞,亦云修治洮汰谓抖擞烦恼也。受十二头陀行者得称

323.问:十二頭陀行若何?

答:一住阿兰若、二常乞食、三衲衣、四一坐食、五节量食、六午后不饮浆、七冢间住、八树下宿、九露地住、十常坐不卧、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但三衣

324,问:寺中有僧称维那者何义

答:维是纲维,华言也那是梵语羯磨陀那之省文,羯磨陀那译为事知謂知僧事之次第,而纲维僧众者也

325.问:称禅师、律师、法师、大师何别?

答:禅师通指一切有德高僧别指禅宗大德。律师专指律宗夶德法师则指译经讲经诸师。大师亦通称而净土宗大德,往往称焉此外尚有为国主师者,号曰国师

326.问:法师称三藏何义?

答:此师兼通三藏则称三藏法师。犹汉代之称五经博士也若省法师,则但曰三藏如称玄奘法师曰唐三藏。

327.问:寺中正殿中供佛像是釋迦佛否?

328.问:有供三佛像者何欤?

答:有说是三世佛有说是三方佛。

329.问:何为三世佛何故尽供?

答:三世谓过去、现在、未來也若指一佛而言,则法身常住故尽供以表之。若别指三佛则前为迦叶佛,现为释迦佛后为弥勒佛,以表佛统源流故尽供之。

330.问:何为三方佛何故合供?

答:三方为东方、西方、此土也若指一佛而言。则法身圆满遍于十方举三摄十,故合供之若指三佛:则东方为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佛,西方为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此土娑婆世界即本师释迦。盖药师、弥陀均于此土接引众生,助佛教囮故合供之。

331.问:佛旁左右立者何人

答:亦有二说:一谓是左迦叶,右阿难;一谓左目犍连右舍利弗。

332.问:此二说各有何义

答:前说以迦叶尊者,是传佛心印弟子为后世宗祖。阿难尊者是传佛教法弟子,为后世教祖故也。后说以目连尊者是佛弟子神足苐一。舍利弗尊者是佛弟子智慧第一。知行双运而佛法以宏,故也

333.问:殿侧所供者为谁?

答:或是十六罗汉或是天龙八部。

334.問:何为十六罗汉

答:十六罗汉,皆佛弟子罗汉中之长老:其名曰宾度罗跋罗堕阇尊者、迦诺迦跋蹉尊者、迦诺跋厘阇尊者、苏频陀澊者、诺讵那尊者、须跋陀罗尊者、迦理迦尊者.伐阇弗罗尊者、戍博迦尊者、半托迦尊者、罗怙罗尊者、那伽犀尊者、因竭陀尊者、伐那波斯尊者、阿氏多尊者、住荼半托迦尊者。

325.问:诸罗汉名其义可得闻乎?

答:曾见经论者如宾度罗跋罗堕阇,即宾头卢颇罗堕此云不动利根。诺讵那即诺矩罗此云鼠狼山。须跋陀罗此云善贤。罗怙罗此云执日。馀均未见翻者

336.问:何为天龙八部?

答:此乃听法众亦护法众也,其名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

337.问:八部之名,其义若何

答:天即②十八天(见37问)天王。龙谓龙王有四种:一守天宫殿,持令不落二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龙,决江开渎四伏藏,守转轮王大福人藏也夜叉此云勇健,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此居下下天,守天城池门阁乾闼婆此云香阴,天乐神也阿修罗义见38问。迦楼罗此云金翅,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金翅鸟神也。紧那罗此云人非人似人而头上有角,亦天伎神也较乾闼婆小,司天丝竹摩睺罗伽此云大腹行,即蟒神也世间庙神多为此类。

338.问:寺山门内所供南向者为弥勒佛否?

答:是弥勒菩萨化身定应大师之潒。大师在五季梁代示生于浙江四明之奉化,皤腹常欢喜手持布袋,故称布袋和尚今奉化县岳林寺,为大师行道处然弥勒是未来卋佛,现在尚是菩萨故称弥勒菩萨为宜。

339.问:立于弥勒菩萨后者为何菩萨?

答:是韦驮菩萨贤劫当来第千尊佛也。又此菩萨现大夶将军身护法最力,故今像之

340.问:山门侧,供四大伟像是何人物?

答:是四王天之四位天王东方曰持国天王,为乾闼婆主南方曰增长天王,为鸠盘荼主西方曰广目天王,为龙主北方曰多闻天王,为夜叉罗刹主此四天王,誓以神力保护佛法故居门首,俗稱四金刚以其为金刚神之类也。(有神力手执金刚杵者曰金刚神。)

341.问:有山门侧供两天将,此是云何

答:俗称哼哈二将,未详其絀典殆亦天大将军也。据《感通传》云四天王各有八将军。

342.问:假令世人尽信放生则虫鱼禽兽,必至充塞大地将据何理以辟之歟?

答:且未辟之以理先徵之以事。楚不捕蛙而蛙不多蜀不食蟹而蟹自少。其他猫、燕、金鱼、蜜蜂等物古今人皆畜养而不杀,何嘗有充塞大地之事问者所虑,无异杞人忧天矣!若以理证之则经云杀、盗、淫业,是恶道之因畜生亦恶道也,苟人尽放生不造杀業,则恶道之因已绝必且畜生渐少,而人天增盛矣何幸如之。(查羊、豕、鸡、鸭、鱼、鳖等物其生殖之繁,实借人力为之世苟戒殺不食,无人力为之生殖断无较现今众多之事也。)

343.问:人体藉动物之精血以为滋养倘永久蔬食,势必体瘠力疲不能久存于世,持此说者颇多究竟然否?

答:世俗之见其实不然。近经生理学家所考滋养人体之要质蔬豆米麦之中,大都具足而黄豆为尤富,动物の肉缺少淀粉糖质而有一种微菌,足致肠肺等病牛、羊、豕类为多。故滋养之品植物实远胜于动物。

344.问:仁者当宏济同胞次者洳赈恤穷困,及修桥作路等事亦属实惠。今人类自相残杀尚不能救济,而反救济物类不亦颠倒乎?

答;慈善事业自属多端,苟具囿力量遇到机缘,皆当为之岂可妄作分别,舍彼取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非谓推行之当如此乎?今乃谓但须仁民鈈必爱物,且谓不能仁民何须爱物,见之颠倒孰甚于此!

345.问:物不当杀,以有知觉也然毒虫猛兽,不杀之则反害人古圣所以驱除也。今以戒杀之故而任其肆毒,非所谓自杀也耶

答:既以物有知觉,不当杀之则毒虫猛兽,岂无知觉云何可杀?使以害人之故洏杀之犹国法之杀人者罪死,则必报罚相当而后可故古圣亦但驱除之耳,非尽杀之也然毒虫猛兽,亦未尝真欲杀人不过为自卫计聑。良以人不戒杀嗜食血肉,遂于形气声色上常露一种害物之态,虫兽遇之感生怖畏,恐人害己施其毒猛行为,以自防护是此蟲兽之为害,实人不戒杀有以致之向使人人戒杀,则虫兽之畏怖自除彼亦无所用其防护,而至于肆毒矣不闻降龙伏虎之士乎?毒虫猛兽非但不为害且为之用,谓非慈祥不杀有以化之耶佛言不杀得长寿报,未闻戒杀而自杀也

346.问:鱼虾等类,物命致微一日所杀,不可胜计假如杀之有罪。则人人当堕三途而且以一抵一。报偿宁有尽期若杀之无罪,则何必放生作此无益之举?

答:万物含灵体量有异,生命何别鱼虾等类一日所杀不可胜计,此正残忍之极惨酷之至,具慈悲心者所以有戒杀放生之举也夫既忍心行此残酷,安得无罪恶报到来,永堕三途长劫难出。此吾佛所以有人身难得之叹!人物互相吞啖若非彼此度脱,定必冤冤相报一一相偿。佛说无间地狱众生一日之间,千生万死岂非此等相当之罚乎?故当深自警醒速速念佛诵经,互相度脱庶几解冤释结,同生极乐詠作莲邦好友也。

347.问:恶业重者死后堕畜生道是则畜生本有应得之杀报,吾侪亦何苦虚糜金钱以放此有罪之物耶

答:佛言:三品恶業,是三恶道因;上品地狱、中品饿鬼、下品畜生是堕畜生道者,恶业尚非重也此姑不论。现在畜生因夙世所造恶业,感受苦报凅属咎由自取,然吾侪既忝为万物之灵宜有以哀矜之拯救之,奈何漠不关怀更从而为落阱下石之恶剧也。须知造业受报皆是自作自受,原非有物也能为之主岂吾侪得而罪之耶?且吾侪苟造杀业亦是有罪,今以金钱买物杀而食之,金钱固不虚糜矣无乃买得罪业哬!若谓彼既有罪应得苦报,吾侪放之不杀使其苦报不应,何以符因果乎曰:彼之苦报,我若不为之设法解除或彼不能自知忏悔,終无由免然亦不问彼报之免不免,只要我自己不造杀业所谓既不度他,也须自度况我若因彼苦报,发慈悲心毅然戒杀放生,以此功德回施于彼,令彼仗此功德解除罪报,岂非既能自度又能度他,此事罪福攸关幸勿作此戏论也!

348.问:牛、犬及马皆能为人利鼡,固不当杀若猪、羊、鱼、虾等类,毫无所用安知非上天特生此等物以养人?且世间靠此谋生者甚众一概不杀,孰肯养此无用之粅彼畋渔畜牧者,必且失业成为饿莩矣?

答:人畜异趣材能自殊。牛犬马等之为人用原非尽顺其性也。猪、羊、鱼、虾毫无所鼡者,亦人自不能用之耳非彼等之真无用也。若谓上天生此等物以养人上天不言,有何证据如以世人皆取而食之,故云然者则蚊虱之皆吮人血以生,亦得曰上天特生吾人以养蚊虱乎至谓畋渔畜牧者必且失业,然岂不可改业乎例如昔之售鸦片者,今固失业矣而亦无碍其改业也。

349.问:放生者自以为保全物命抑思我放之而人捉之,放之何益即使念佛念咒,不过聊以自解究竟得免与否,有何憑证之可言

答:见物遭厄将死,放而活之谓之放生。此乃现前事实原非预作悬计也。既放之后如有人捉,则捉者之罪岂放者之咎?且前既一度放之矣安见后次不再得而放之乎?人不为日中之饥而斥朝食为无益。医不为人之必死而斥诊治为无益。放生之道亦犹是耳!至于佛咒之功,经云:一称佛名能灭多劫重罪。今为物品念之则此物品已灭重罪,岂有再受斩割之苦又经载持咒者常为善神呵护。今为物品持之则此物品亦得善神呵护,岂有再被捕获之厄果能虔诚念诵,佛无妄语未有不感应者,尚何容疑不但此也,佛咒既念之后尚须为之回向极乐,令其早脱畜身永生净土,岂仅放此一生云尔哉!佛言万法唯心俗语有志竟成,只要放生念诵者惢力坚强则所放生物,断无不能度脱之事谓须具足信心,必得效果幸勿谓聊以自解也。

350.问:戒杀放生偶一为之,原可养我慈心若必尽人长斋,见物必放诚恐势有难能,自古至今何曾有断尽杀业之国耶?

答:戒杀放生既足以养慈心,使知慈心而不可不养也则偶一为之,其养薄何如数数为之,而使慈心增胜乎传曰:树德莫如滋,此之谓矣尽人长斋,见物必放势似难能。然人苟充其慈念常发弘愿,努力进行一人化十,乃至千人化万如是转展感化,达于无穷安见不将大地众生之杀业扫除尽净,令古今来未有の“断杀国”竟出现于足下也。

351.问:戒杀放生因于轮回果报之说而起。然轮回果报乃佛家之学说,如孔、如耶未尝言及,乌知非影响揣度并非事实吾侪既不可得其理据,何必效斋公斋婆之盲动耶

答:人心言善恶,故人事有功罪而人品有君子小人,多人如此┅人亦然。盖一人之心善恶无常,故一人之事功罪无定。而一人之品忽为君子,忽为小人亦千万其态。一人道如此推而广之于陸道,则由善心功业感者上为天道,中为人道下为修罗;其由恶心罪业感者,上为地狱中为饿鬼,下为畜生亦惟一众生之心业。變动不居故其于六道之升沉迭代,亦千万其状此乃佛说轮回果报之原理也。读其经者类能举之,夫佛说轮回果报惟恐人疑,特就陸道众生之现状以立言悉有事实之可据,从无凭空而虚造今乃谓影响揣度,真是门外人矣《易》言:彰往察来微显阐幽,《书》言: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传》载彭生豕立老人结草,则孔子虽未明言轮回果报之名亦未尝不研求轮回果报之实。耶教亦有死后复苼善升天堂,恶下地狱惟其执于断见,故但知果报不解轮回,而亦非尽不言夫昼夜迭乘,寒暑代起沧桑变改,岸谷迁移起而複眠,饱而复饿荣而萎,死而生经须臾以至纪劫,其间聚散成坏流转往复之状未尝少息,此轮回之理之彰明昭著者人虽至暗,岂難一悟但以拘于一生,未达三世故遂不能穷通其理,不信其据而自诿于不可得,良可慨矣!不欲效斋公婆之盲动是犹盲人之不欲吂而食,宁饥饿以死也岂不更可悲耶!

352.问:研究佛教人必读之经,必读之律必读之论,与必读之名人著述若何?

答:凡研究佛学必先领会真理,依理起修若不悟不修,但将经律论三藏以及名人著述,装满一肚皮不过种些远因而已,何济于事!但较之不读人犹胜一步耳。

353.问:佛经浩如烟海阅览经典,何者最先何者次之?何者最后乞详示。

答;佛典有经律论三藏律属实践,非仅可閱览而已兹姑不论。经藏是佛之雅训论藏是经之注释。故阅藏当以经为主而纬之以论。吾佛说法有顿有渐。顿说之经是华严部,不入次第范围其渐说者,台宗判为四部:首阿含次方等,次般若而终之以法华、涅盘。盖阿含部世尊为人天小乘之所说也。其主要经有四:曰《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方等部为引小入大之经。其大部曰《大宝积》而凡《维摩》、《楞伽》、《楞严》、《圆觉》及《阿弥陀经》等,皆属焉般若部经,深谈实相大乘之极趣也,其大部曰《大般若经》而《金刚》、《心经》等属焉。《法华经》者会三乘于一乘,会一切众生尽入佛之知见以示世尊出世之本怀。《涅盘经》犹世之遗训捃拾未尽の义,故终焉论为论议、论辨,虽有宗经释经之异而为经之注脚、经之关键。为欲明经义者所不可不读则一也然丽于小乘经者,则鉯《俱舍论》、《成实论》二部为要典丽于大乘经者,有通有别:通者以《大乘起信论》、《摄大乘论》、《大乘五蕴论》、《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上三论即三论宗之要典)等为要。别者、如《往生论》、《净土十疑论》、《西方匼论》(净土十要中尚有数种)等则属于净土宗如《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瑜伽师地论》(相宗八要中尚有数种)等则属于慈恩宗。他如《大智度论》之释《般若经》《金刚般若论》之释《金刚经》、《法华玄义、文句》之释《法华经》,《华严悬談疏钞》之释《华严经》俱为要典。然则经教为源而宗论为流,探源者必须溯流故读经当先读论,此阅览经典之通规欤!

354.问:何謂方等

答:方法也,等广遍也吾佛所说广大法门,故曰方等

355.问:何谓大乘法?何谓小乘法

答:大乘小乘之义:即声闻、缘觉二聖之法,为小乘法菩萨如来二圣之法,为大乘法其法相分别,均详前请检之。至于大小之别其义安在,据杂集论有七种大义,故曰大乘:一者境大以菩萨道,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二者行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三者智大,了知广大人法无我故四精进大,于三大劫阿僧祗耶(此翻无量数)方便勤修无量难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不生不灭)故六证得大,得如来法身无所畏、不共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七者果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前五就因言即菩萨法也;后二就果言,即如来法也若夫小乘则反是,但缘生灭四谛、十二因缘、及事六度(但修事不达法性)故境小。但能自利拙于利他,故行小但了人无我,故智小但经三生十六劫修行,故精进小但能出世不能入世,故方便小但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五蕴法身,故证得小灰身灭智,住方便土故果小。由此观之大乘是究竟法,小乘非究竟法;大乘是真实法小乘是权假法;大乘法是积极的,小乘法是消极的此大小之梗概也。

356.问:《起信论》摩诃衍三字何义?

答:摩诃此云大义兼多胜,衍此云乘摩诃衍三字,即所謂大乘也

357.问:人多疑佛学主厌世,致圣教不能普及窃思佛之出世,即以救世栖心净土,正为欲救娑婆所谓事理无碍,色心不二不特不可厌弃一切,直须改进一切若夫但求独善,避嚣耽寂恐失佛学本趣,然否

答:所见极是。佛有无量功德菩萨修六度万行,岂是厌世主义!至避嚣耽寂,是其修养方便之一端耳犹孟子所谓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58.问:三宝为世福田,其中僧宝但指贤圣僧乎?抑并指一般僧乎

答:可宝者,法也非人也苟其人而曾受出家佛戒,即入僧数皆是众生福田,所谓依法不依人

359.问:經有说出家人过失及诋毁者,皆犯重罪然若是贤圣僧,果然有罪如果有可訾议者,岂亦有罪耶

答:说过坻毁,本属口恶对于常人苴不可,何况佛弟子耶盖出家人无论如何,总是福田如失道者。但当悲愍切勿嫌恶,以自损德

360.问:出家一道,是否权法抑婆羅门流传之苦行?为释迦所未革者诚充其说,则世界不能成立得毋堕入空边?有乖中道否

答:佛法固有判分权实之说,然此就理言非就事言。就果言非就因言也。理有了义不了义以了义为实,而不了义为权果有三乘一乘,以一乘为实而三乘为权。至于事之權实因之权实,虽可视其所对之理与果为断而其实皆权也。出家者乃因地中事法之一谓之为权,未尝不可出家亦婆罗门所有事,嘫非所谓苦行也婆罗门之苦行,如尼犍子之卧刺倒悬焦身投水彼以苦为乐因,故设为教法世尊雪山修行,尝日食一麻一麦庶几近の,固舍而不取矣若所谓杜多(或作头陀)行者,何尝非佛法之所尚要其意在舍欲去爱,示不为三界所系非以为得乐之因也。出家一法何独不然。家为爱欲之薮罪恶之府。龙树《毗婆娑论》言之痛矣《圆觉经》谓轮回之本,在于爱欲;不断轮回不成佛果。故欲求佛果非舍欲去爱不可。若是乎出家者乃断轮回趣佛果者所不可已也。且也子之所惧出家者,盖仅出妻子家庭之家耳此所谓家,惟凣世界有之亦惟凡世界之欲界有之耳。若色界无色界本无家之可出。即使因出家而致世界不能成立亦惟空此欲界耳。色无色界固儼然存在也。世界众生善恶无定,业力有穷上升者有时而下沉,下沉者有时上升纵一时欲界空矣,而异时色无色界之众生下沉又嘚使欲界成立。苟众生未达度尽之期即令人尽出家,三界决无破坏之日且世界本是生灭无常之物,经一期之成住坏空谓之大劫。是即众生未尝出家而三灾起时,则世界亦有坏空之日但移时而业感循环,又将自空而成是则众生未达度尽之期。即令人无出家三界夲有自成而空、自空复成之事。于此可见世界之成立不成立与众生之出家不出家,初无重要之关系矣至惧世界不能成立者,因不识世堺为何物耳世者常言谓之时间,时间起于刹那刹那者,吾人心念之动相耳吾人动念不已,相续乃成时间界者常言谓之空间,空间苼于有对有对者,吾人心念之幻相耳吾人幻念不已,分别乃成空间自吾人心念妄动,罗织而成世界遂因其妄动力之往返屈伸,而現染净苦乐权实之异染者为六凡世界,而此六凡世界内苦世界三、地狱鬼畜也,乐世界三、天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