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金属电器为什么会带电

应该是电器自身的问题和安装線路不合格的问题。对于金属外壳的电器必须对外壳做接地保护

会有麻电的感觉,用测电笔测试时,氖灯会发亮,甚至有个别用 户在使用电器时,因接触电器的外壳而造成触电死亡事故.以 上问题的发生,显然是电器的外壳带了”电”.那么电器的外壳 为什么会带”电”呢?如何防止电器外壳带电伤人呢?笔者就这 两个问题分析如下: 一 ,电器外壳带电的原因 1.电器外壳正常带电 绝大多数电器外壳带电属于正常带电,一般称这钟”电”为 感应电,测出的电压为憾应电压.也有人称这种”电”为电容电 流或渴电流.它的特点是:电压高,而电鋶非常小.一般对人体 没有直接危害,只是个别对电特别敏感的人有麻电的感觉.电 器外壳产生这种”电”的原因是什么呢? 上面说的感应电压指嘚是正常的电器对大地绝缘时,电器 外壳与大地之问的电压,它主要由电器的内部电路与电器外壳 之问的绝缘电阻和分部电容容抗引起的,其阻忼设为Z.,另外 电器的外壳与大地也有一等效阻抗,设其值设为,由电器外 壳与大地的绝缘电阻和电器外壳与大地的分布电容容抗并联等 效而成.根據电路串联的特点,可求得电器外壳的对地电压为: Us=220x7_~./(Zr)V,而Z.和z2又相差不大,因而,U在110V左 右,一般大于70V,这个电压足以使测电笔氖灯发亮.但由于Z.很 大,既是入站茬地上直接接触电器外壳,通过人体的电流也很 小,远远小于人体触电电流的安全界限.故对人体不会有直接危 害. 2.电器外壳不正常带电 电器外壳洇某种原因与电源线接通或电器绝缘损坏而带 电称为电器外壳的不正常带电.此时电器外壳对地电压与电源 电压几乎相等,对人体的安全有很夶威胁.因使用电器时而造 成的触电死亡事故,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电器外壳不正常带 电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电器使用时问过长,超过其正常使用寿命 每种电器都有自己的使用寿命,目前我国,特别是农村和 城镇低收入家庭有相当一部分电器使用年限过长,超出它的正 常使用寿命.一般電器超过使用寿命后,电器元件会老化,电器 内部绝缘不良.使用时经常出现故障,一些消费者用拍拍打打 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电器随时可能发生外殼带电现象,给使用 者人身安全带来伤害.因此消费者应有”家电使用寿命”的概 念.让旧家电按时退休. (2)用户电源插座接线错误 有许多电器使用彡芯插头.其中较粗长的一根与电器外壳 直接连接.配用的三眼插座左孔接中性线,右孔接火线,中间上 方的孔可与接地体相连或与公用中性线相連.然而,老式的楼 房和农村用户的房问往往只有一根火线一根中性线进户.而不 少用户只图方便将三眼插座中间上方的孔的接线与三眼插座 左孔的中性线接在一起.这种接线表面上看似乎也采用了接零 保护,但实际上却是一种错误的接线,隐含着极大的危险.如果 插座的火线和零线接反,戓因检修等原因将室外火线和零线对 调,这时电器虽能正常工作,但外壳却会因与火线相连而带电; 即使插座的接线未接反,当零线断线或接触不良时,电器外壳 接地回路被断开,电器外壳通过负载后与火线相连而带电. (3)电器内部接线柱的绝缘损坏或严重污染.此时爬电距 离减小,绝缘电阻下降严重时电器外壳就会带电. (4)使用电动机的电器:电源电压长期过低(低于187V); 8—26 ●山东孔令文 长期过载运行;短时工作的电动机长期运行;电容启动电動机 离心开关触头无法断开,使启动绕组长期运行等原因,都可能 使电动机温度过高,造成绝缘老化,绕组损伤而碰壳. (5)电器内部的连接导线,零部件絕缘损坏或严重受潮时, 绝缘电阻下降很多,会引起电器外壳漏电. 二,正常带电和不正常带电的区别方法 区别电器外壳是否正常带电常用的方法洳下: 1.把电器的金属外壳与一只普通白炽灯泡一极相连,灯泡 的另一极与大地或电源的零线相连:若灯泡不亮,一般属于正 常带电;若灯泡与接在220V的茭流电源上亮度一样,则电器内 部绝缘击穿;若灯泡比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时暗一些,则电器 的绝缘不良,已漏电且灯泡越电亮,漏电越严重.后两种带电屬 于电器的不正常带电. 2.用万用表电阻档(Rx10k档)测量电器外壳与电源引线问 的电阻:若阻值为零,则电器内部绝缘已击穿;若阻值小于2兆 欧,则电器内部絕缘漏电,且阻值越小漏电越严重;若阻值为无

在使用一些金属外壳的交流电器時即使电器不漏电,碰触到金属外壳有时也会感到轻微的麻刺感如果用验电笔去试一下,还会看见氖管发光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难噵是家用电器发生了漏电?答案是否定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感应电压。

      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在有變压器或电动机的电器里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它们在工作时会产生磁场如果电器的外壳切割了磁感线,电器外壳上就会不断地感应出電荷来      于是,外壳对地就有一定的电压当人体直接接触到外壳,由于人是电的良导体电器外壳与地之间就形成电流通路,于是就有電流流过人的身体就有可能感到轻微的麻刺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冬季使用电热毯时,人躺在上面人就相当于这个电器的外壳,電热丝与人体之间也有一定的电容当另一个人用验电笔去接触躺着的人,氖泡也会发光如果人仰躺在电热毯上,感应电可产生约40~70伏嘚电压且有15微安的电流强度这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危险,

然而如果发生尿床或者打翻水杯一类的情况就会降低电阻造成危险

      对于功率较夶,内部阻抗较小的电器人接触它的外壳时,那种不舒服的麻刺感可能较明显为此,一般情况下生产厂家会将外壳使用不导电材料葑住,或者为其配备接地线这样可以消除外壳对地的电压,同时即使发生电器漏电事故也能确保人身安全。  

不过如果仅仅是感应电,这些家电还可以继续使用但如果是漏电,继续使用就会有很大的危险性必须进行检修才行。但如何才能正确区分是感应带电还是真囸漏电呢

       用万用表测量机器外壳与线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如图3所示当测量的阻值大于1M时,可以认为是感应带电当测量的阻值为几千歐或者更小时,可以认为是漏电必颂采取措施才行。这是一种比较简单比是最常用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不太可靠,必须再用其他的方法進一步确定

       断开机器的零线(N线),在断点与外壳间接入一只220V/15W灯泡连接良好后接通电源,这时如果灯泡发光表明机器已发生漏电现象;如果灯泡不发光表明机器是感应带电。这是因为漏电的电流可以很大足以使灯泡发光,而感应电流只有几十毫安不足以使灯泡发光。这种方法判断起来比较准确

 用万用表的电压挡,先测量一次机器外壳与地之间的电压然后将机器的火线(L线)与零线(N线)对调后,再测量┅次机器外壳与地之间的电压如果前后两次电压数值有很大的变化,则很大程度上是漏电引起;如果两次测量结果没有明显的变化则說明是感应带电。这是因为机器发生的漏电点很多时候不是在机器正常带电体的正中间,若恰好在正中间则判断就会发生错误前后两佽测量的结果会有所不同。而当感应带电时因其与测量点无关,所以数值不会发生变化

 在机器运转的情况下,先用万用表测量机器外殼与零线(N线)之间的电压停下机器,断开零线(N线)在断点与机器外壳间接入万用表,然后只把火线(L线)接上电源再次测量电压,前后两次進行比较若两次的结果有明显的变化,则表明是漏电;如没有太大的变化则大多数情况下是感应引起的带电。这是因为第一次测量的電压是漏电点与零线(N线)之间的电压(除非漏电点非常靠近火线端才近似为电源电压)第二次测量的电压基本上是电源电压;二者在很多时候昰有所区别的。如果是感应带电就不会有这样的数值变化

       将数字万用表打到AC20V挡,然后一手握住一支表笔一手持另一支表笔靠近机器外殼。当距离约为4—5cm时观察万用表,如果万用表有几伏(V)的电压显示表明是漏电引起的带电;如果万用表没有显示或显示的数值非常小,則表明外壳带电是因为感应起的

       由以上几种判断方法来看,有的简单有的不太准确,所以在遇到机器外壳带电的情况时要几种方法楿互配合加以判断,以增加判断的可靠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来源:土木在线、电力合伙人、网络等


2、《机械加工安全技术》


3、《电笁安全操作规程》


4、《触电急救与电气消防》


5、《低压触电应急程序》


6、《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7、《为什么专业电工仍容易触电?》


8、《電工人员在日常维修工作中如何预防触电》


9、《电弧焊接时发生触电事故原因》


10、《什么是电气安全间距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與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是怎样的?》


11、《人与高压电之间安全距离是多少?》


12、《【电气安全常识】高压线“嗞嗞”声是在放电么?》


13、《常见成套电气安全距离必备知识》


14、《低压配电柜内铜排之间(相与相)的最小安全距离国标是多少?》


15、《家庭用电最“可怕”的倳情──电源零线断了》


16、《“30mA?s”的安全性是什么?》


17、《漏电断路器‘每月按一次’是什么意思》


18、《提防家居潜在威胁 四大空间安全鼡电》


19、《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确定(惯用法和统计法)》


20、《带电作业的安全规定31则》


21、《配电柜的安全用电规程》


22、《【有关安全】单相觸电》


23、《在汽车内时遇到打雷会安全吗?》


24、《《煤矿安全规程》●电气(无删节版)》


25、《电气防爆防护基本常识》


26、《零线无电压为什麼有电流?为什么不会使人触电》


27、《最小致命 电流概述》


28、《安装了避雷针就可以万无一失了吗?》


29、《消防系统供电的一般规定有哪些

30、《电气安全之触电急救》

更多知识请在关注我们公众平台后历史消息内查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夲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夲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