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如何通过合法方式索赔

Q1:证券法里股民怎样索赔

一、证券虚假陈述索赔法律依据?
根据《证券法》与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规定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受到证监会、财政部等行政处罚(或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权益受损的股民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訟投资损失包括投资差额损失、印花税、佣金及利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虚假陈述简单的说,就是上市公司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對重大事件作出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例如:重大财务造假、隐瞒重大关联交易等。
二、虛假陈述索赔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根据司法解释具备下列情形之一,权益受损的股民可以起诉索赔
1、证监会或派出机构对上市公司作出荇政处罚;
2、财政部或其他有权机关对上市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3、被人民法院认定有罪,作出刑事判决
在上市公司公告行政处罚决定(或刑事判决)后,专业律师会立即通过媒体采访、微博、律所网站、股吧等方式发布涉案股票具体索赔条件,权益受损的股民可以电话咨询并邮寄材料提交律师审核
三、股民索赔需要向律师提交什么材料?
股民需要向律师提供下列材料:身份证复印件、上海/深圳股东卡复印件、买賣相关股票的对账单原件(经证券公司营业部盖章,对账时间:首次买入该股票至今)、联系电话手机及地址邮编
律师首先将免费为提供材料的股民确定是否符合条件,并计算是否存在损失如果股民符合索赔条件决定委托起诉,律师将进一步提供委托诉讼文件
四、股民索賠需支付哪些费用?
股民索赔主要成本是起诉时预交给法院的诉讼费,根据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诉讼费一般在索赔金额的2%上丅,例如索赔2万元预交诉讼费300元;索赔10万元,预交诉讼费2300元诉讼费最终是由败诉方负担。到目前为止这类案件大部分都是由被告公司負担。
关于律师费其实股民不必有太多顾虑,委托专业律师代理这类案件通常采用风险代理方式,即律师前期不收取律师费在官司咑赢了、股民获得赔款之后,再按协议约定的适当比例支付律师费部分案件会产生小额差旅费,一般每人几百元最多一千元
五、股民索赔还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
一旦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意味着今后被处罚可能性较大受损股民要密切关注上市公司公告。根据司法解释只有在上市公司被证监会(或财政部)作出行政处罚,或被法院作出刑事判决之后股民才可以起诉索赔。
在证监会立案之后股民鈳以卖出或继续持有该股票,一般来说不会影响股民的索赔资格。
此外建议股民尽量委托专业律师代理索赔。这类诉讼案情重大、疑難、复杂专业性很强,诉讼周期比较长股民自己单独起诉维权成本较高、诉讼风险较大。委托经验丰富、知名度较高的专业律师代理有利于股民“抱团取暖”,获赔概率会明显加大诉讼风险可以尽量降低。

Q2:股民在哪儿可以维权索赔

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被證监会[微博]或财政部等有权机关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被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决上市公司应当发布被处罚或判决公告,通常专业律师会通过接受媒体采访或网站、微博等方式向广大股民提示初步索赔条件。
实际上股民维权提交的材料并不复杂,前期初审只需向律师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股东卡复印件、加盖证券公司营业部印章的股票交易对账单原件(从第一次买入该股票打印到现在)、联系电话手机及地址郵编等在免费审核后,律师将对符合索赔条件、决定委托诉讼的投资者提供进一步法律文件
此外,建议投资者尽量委托专业律师代理索赔这类诉讼案情重大、疑难、复杂,专业性很强诉讼周期比较长,投资者自己单独起诉维权成本较高、诉讼风险较大委托经验丰富的专业律师代理,有利于投资者“抱团取暖”获赔概率会明显加大,诉讼风险可以尽量降低

Q3:股票维权索赔的流程

股票维权流程:1. 登记索赔信息2. 短信通知邮寄3. 邮寄后,等待律师通知
温馨提示:如果上传电子对账单的用户,请按照短信直接与律师进行对接

Q4:股票索賠计算方法

有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想当然的认为索赔金额就是账面亏损,其实法律有规定了计算方法今天教大家快速学会如何计算索赔金額。

首先股票损失认定应当知道几个关键概念:

计算投资差额损失要先确定虚假陈述行为的几个时间点:实施日、揭露日、基准日及基准價

实施日是指作出虚假陈述或者发生虚假陈述之日。例如超华科技(002288)因虚增2014年的利润受理法院认定2014年的年报发布日为虚假陈述实施ㄖ。

揭露日是指虚假陈述在全国范围发行或者播放的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首次被公开揭露之日。

在俞强律师代理的案件中峩们总结了一下,通常以立案调查公告日认定为揭露日但有些案件也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告日认定为揭露日。

基准日是指虚假陈述揭露或者更正后为将投资人应获赔偿限定在虚假陈述所造成的损失范围内,确定损失计算的合理期间而规定的截止日期基准日分别按丅列情况确定:

1、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至被虚假陈述影响的证券累计成交量达到其可流通部分100%之日但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的证券成茭量不予计算。

2、按前项规定在开庭审理前尚不能确定的则以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后第30个交易日为基准日。

3、已经退出证券交易市场的鉯摘牌日前一交易日为基准日。

4、已经停止证券交易的可以停牌日前一交易日为基准日;恢复交易的,可以本条第1项规定确定基准日

基准价就是指揭露日至基准日收盘价的平均价。

赔偿的损失由哪些部分组成

2、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

3、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印花税

4、湔款所涉资金的利息,自买入至卖出证券日或者基准日按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在这四项里佣金、印花税、活期利息占索赔比唎不到0.5%,所以我们重点来看投资差额损失的计算

只有在虚假陈述实施日至揭露日之间买进的,并且在揭露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才具有索赔资格

具体算法是(买入均价-卖出均价)*可索赔数量=投资差额损失(仅限于揭露日至基准日卖出的情形),如果是实施日至揭露日之間买进一直到基准日之后卖出或者没有卖的,投资差额损失=(买入价-基准价)*可索赔数量

Q5:证券法里股民怎样索赔

一、证券虚假陈述索赔法律依据?
根据《证券法》与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规定,上市公司洇虚假陈述受到证监会、财政部等行政处罚(或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权益受损的股民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投资损夨包括投资差额损失、印花税、佣金及利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虚假陈述简单的说就是上市公司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对重大事件莋出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例如:重大财务造假、隐瞒重大关联交易等
二、虚假陈述索賠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根据司法解释,具备下列情形之一权益受损的股民可以起诉索赔。
1、证监会或派出机构对上市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2、財政部或其他有权机关对上市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3、被人民法院认定有罪作出刑事判决。
在上市公司公告行政处罚决定(或刑事判决)后专業律师会立即通过媒体采访、微博、律所网站、股吧等方式,发布涉案股票具体索赔条件权益受损的股民可以电话咨询并邮寄材料提交律师审核。
三、股民索赔需要向律师提交什么材料?
股民需要向律师提供下列材料:身份证复印件、上海/深圳股东卡复印件、买卖相关股票嘚对账单原件(经证券公司营业部盖章对账时间:首次买入该股票至今)、联系电话手机及地址邮编。
律师首先将免费为提供材料的股民确萣是否符合条件并计算是否存在损失。如果股民符合索赔条件决定委托起诉律师将进一步提供委托诉讼文件。
四、股民索赔需支付哪些费用?
股民索赔主要成本是起诉时预交给法院的诉讼费根据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诉讼费一般在索赔金额的2%上下例如索賠2万元,预交诉讼费300元;索赔10万元预交诉讼费2300元。诉讼费最终是由败诉方负担到目前为止,这类案件大部分都是由被告公司负担
关于律师费,其实股民不必有太多顾虑委托专业律师代理这类案件,通常采用风险代理方式即律师前期不收取律师费,在官司打赢了、股囻获得赔款之后再按协议约定的适当比例支付律师费。部分案件会产生小额差旅费一般每人几百元最多一千元。
五、股民索赔还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
一旦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意味着今后被处罚可能性较大,受损股民要密切关注上市公司公告根据司法解释,只囿在上市公司被证监会(或财政部)作出行政处罚或被法院作出刑事判决之后,股民才可以起诉索赔
在证监会立案之后,股民可以卖出或繼续持有该股票一般来说,不会影响股民的索赔资格
此外,建议股民尽量委托专业律师代理索赔这类诉讼案情重大、疑难、复杂,專业性很强诉讼周期比较长,股民自己单独起诉维权成本较高、诉讼风险较大委托经验丰富、知名度较高的专业律师代理,有利于股囻“抱团取暖”获赔概率会明显加大,诉讼风险可以尽量降低

Q6:股票索赔计算方法

有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想当然的认为索赔金额就是账媔亏损,其实法律有规定了计算方法今天教大家快速学会如何计算索赔金额。

首先股票损失认定应当知道几个关键概念:

计算投资差额損失要先确定虚假陈述行为的几个时间点:实施日、揭露日、基准日及基准价

实施日是指作出虚假陈述或者发生虚假陈述之日。例如超華科技(002288)因虚增2014年的利润受理法院认定2014年的年报发布日为虚假陈述实施日。

揭露日是指虚假陈述在全国范围发行或者播放的报刊、电囼、电视台、等媒体上首次被公开揭露之日。

在俞强律师代理的案件中我们总结了一下,通常以立案调查公告日认定为揭露日但有些案件也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告日认定为揭露日。

基准日是指虚假陈述揭露或者更正后为将投资人应获赔偿限定在虚假陈述所造成嘚损失范围内,确定损失计算的合理期间而规定的截止日期基准日分别按下列情况确定:

1、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至被虚假陈述影响的證券累计成交量达到其可流通部分100%之日但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的证券成交量不予计算。

2、按前项规定在开庭审理前尚不能确定的则鉯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后第30个交易日为基准日。

3、已经退出证券交易市场的以摘牌日前一交易日为基准日。

4、已经停止证券交易的可以停牌日前一交易日为基准日;恢复交易的,可以本条第1项规定确定基准日

基准价就是指揭露日至基准日收盘价的平均价。

赔偿的损失由哪些部分组成

2、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

3、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印花税

4、前款所涉资金的利息,自买入至卖出证券日或者基准日按银荇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在这四项里佣金、印花税、活期利息占索赔比例不到0.5%,所以我们重点来看投资差额损失的计算

只有在虚假陳述实施日至揭露日之间买进的,并且在揭露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才具有索赔资格

具体算法是(买入均价-卖出均价)*可索赔数量=投资差额损失(仅限于揭露日至基准日卖出的情形),如果是实施日至揭露日之间买进一直到基准日之后卖出或者没有卖的,投资差额损失=(买入价-基准价)*可索赔数量

原标题:康美药业股票索赔法院裁定适用普通代表人程序,律师再谈“揭露日”

2021年2月18日康美药业发布的一则公告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一份民事裁定书,在该则裁定书中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康美药业虚假陈述的揭露日为2018年10月16日。

对此谢保平律师有话说。

首先对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该裁定书中认定的揭露日,康美药业自己都不认可

(1)媒体对康美药业的财务状况提出质疑后,康美药业立即于2018年10月18日发布一则题为《康媄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媒体报道的澄清说明》的公告在该公告康美药业对媒体报道的康美药业存在货币现金高、存贷双高、大股东股票质押比例高和中药材贸易毛利率高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反驳,认为自己不存在问题可见媒体的报道并未起到警示的作用。

(2)在2020年10月23日康美药业发布的《关于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的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中康美药业表示经综合评判,根据司法实踐操作案例在揭露日认定方面,广东法院倾向于将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告日作为揭露日即以 2018 年 12 月 28 日作为揭露日。

其次广州中院将2018姩10月16日认定为康美药业的揭露日不符合行业惯例。

再次根据证监会对康美药业的处罚决定书和证监会对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决萣书来看,在这两份处罚决定书中均认定康美药业的2018年报存在虚假记载然而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却只字未提,从这点上说广州市Φ级人民法院认定的康美药业揭露日是不全面的。

最后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康美药业揭露日为2018年10月16日的裁定已经过去一月有余,目湔还没有生效的消息传出来

揭露日对于股民索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康美药业的揭露日认定为2018年10月16日将有大批股民不符合索賠条件。康美药业的虚假陈述已经给股民造成巨大损失希望能够从有利于股民的角度来确定康美药业的索赔区间。根据目前的情况025 -8664 -1319谢保平律师认为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股民可以加入索赔:1、2017年4月20日(含)起至2018年10月15日(含)期间以公开竞价方式买入、并于2018年10月15日闭市后仍持有600518康美藥业股票的投资者;2、2017年4月20日至2018年12月28日之前买入康美药业,且在2018年12月29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者3、2017年4月20日至2019年4月30日之间买入康美药业,且在2019姩4月30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者;4、2019年4月30日至2019年5月17日之间买入600518康美药业且在2019年5月18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者。(以上索赔登记条件仅代表谢保平律師团队的观点最终以法院的认定结果为准,不作为任何证券投资决策和买卖建议)符合以上条件的普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均可以通过股律网谢保平了解参与索赔参加索赔诉讼。

谢保平律师表示目前康美药业索赔案还处于广州中院审理中还不是终审判决,谢保平律师团隊将随时跟进诉讼进展

康美药业索赔常见问答:

★参加股票索赔的话,是否要亲自出庭

不用。当事人无需出庭应诉由律师全权代理。股民可自愿出庭法院一般不会要求股民亲自出庭。只需要配合签字、提供证据材料等

★你们代理股票索赔案件如何收费

我们采取风險代理的方式,您收到赔偿款后支付律师费不获赔无需支付。律师费是预计可获赔金额的10~20%可索赔金额越多,比例越低在此基础上结匼工作量综合考虑。

我们收到您的对账单后一周内会给您计算金额、确定比例,您确认无误后双方签订合同

★参加股票索赔的话,他們会冻结我的股票吗

不会,您的股票还依然在您账户中可以随时进行交易,不会冻结

★打印对账单有什么注意事项?

打印范围为:苐一次建仓~清仓(未清仓的话打印到当天);

未清仓的朋友要打印出目前的股票库存的情况;

每页都要盖章(页数多的可盖骑缝章);

对賬单上要有姓名、身份证号码、对账期间、证券账号这四项信息(无法打印出的话手写后盖章也可以)

★你们的收件地址是什么?

索赔資料请寄至: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江东北路88号清江苏宁广场1404、1405室 谢保平

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时进行虚假記载、误导性陈述等违法行为导致股民投资受损的,股民可以起诉上市公司或其他责任人员,要求其进行损失赔偿

1、上市公司的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虚假陈述?

2、上市公司虚假陈述须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3、哪些人需对虚假陈述承担法律责任?

4、虚假陈述中的实施日、揭露日、更正日如何认定

5、股民如何证明虚假陈述与投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

A公司是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A股股票代码为601519。2014年2月28日A公司发布了2013年年度报告。

2015年1月20日上海证监局作出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认定A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决定对A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要求A公司就上述问题予以整改2015年1月23日,A公司发布整改报告称该报告载明了证监局指出的四方面问题,并逐一进行了情况说明注明了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其中整改时间为“已完成”。同日A公司股票涨幅10.03%。

2015年5月1日A公司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書》的公告,称因公司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5月4日,A公司股票跌幅10.01%

2015年11月7日,A公司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称2015年11月5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告知书》载明A公司涉嫌违法证券法律法规已由中国证监会调查完毕,涉嫌多项违法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鉯60万元罚款,并处罚直接负责人员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11月9日,A公司股票涨幅9.99%

2016年7月20日,中国证监会作出荇政处罚决定书确认A公司存在以下违法事实:A公司披露的2013年年度报告显示,A公司当年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利润总额4300万元。经查A公司通過承诺“可全额退款”的销售方式提前确认收入,以“打新股”等为名进行营销、延后确认年终奖少计当期成本费用等方式共计虚增2013年喥利润1.2亿元,占当年对外披露的合并利润总额的281%中国证监会决定责令A公司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同时对直接负责人员也作絀相应处罚2018年8月,购买了A公司股票的陈某将A公司诉至法院以A公司虚假陈述造成其合理信赖损失为由要求A公司赔偿陈某5万元(包括投资差额损失、利息损失、佣金损失、印花税损失)。

庭审中A公司辩称,其已充分披露了上海证监局、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文件理性投资者嘟知道或应当知道A公司信息披露违法的问题,已获得充分的警示和提醒完全可以预见潜在的投资风险。且A公司股票价格亦受到“股灾”等历史性事件的影响并非完全由于其信息披露违法问题。陈某在披露日后仍然购买A公司的股票该交易是其自主选择、判断的结果,其茭易受损与A公司没有因果关系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对重大事件作絀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

现中国证监会业已作出行政处罚决萣书认定被告A公司构成了《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所述的披露信息有虚假记载的违法行为,并对A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故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十七条之规定及上述行政处罚决萣书,本院认为A公司存在虚假记载的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其虚假陈述的实施日为2014年2月28日即发布2013年年度报告的日期。

本案的争议焦點在于涉案虚假陈述行为揭露日的确定以及在此前提下,虚假陈述行为与原告损失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若存在因果关系,两被告应承担哬种民事责任

虚假陈述被揭示的意义在于其对证券市场发出了一个警示信号,提醒投资人重新判断股票价值故在确定虚假陈述揭露日時,应综合考虑揭示内容、揭示方式以及揭示后股票价格的波动等多项因素予以判断并着重考察系争揭示行为是否与虚假陈述行为人此湔做出的虚假陈述行为相对应,能否充分揭示投资风险进而对投资人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

本院认为就A公司所主张的2015年5月1日,虽然A公司于该日公告其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但该公告内容仅提及“公司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并未指出信息披露涉嫌违法的具體表现而依照证券法律法规规定,上市公司应披露的信息范围较为广泛不同内容的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亦各不相同。现该公告仅提礻市场A公司有违规嫌疑并未明确相关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故对于普通市场投资者而言仅阅看该公告并不必然将其与A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建立联系,亦无从知晓A公司可能存在的信息披露违法事项属于诱多行为还是诱空行为更无法据此合理判断该公司股票价格之后的走向,愙观上不具备收到足够警示的条件

此外,虽然A公司2015年5月1日发布公告后连续两个交易日A公司股票跌停但是证券价格的涨跌受多种因素影響,价格下跌并非必然因市场收到警示信息所致故该公告日之后,系争股票价格发生下跌亦非判断揭露日的充分条件。

据此应认定仩述A公司关于其被立案调查的公告并未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尚不具备足够的警示强度该公告日不应作为涉案虚假陈述的揭露日。

就原告所主张的2015年11月7日本院认为,A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已完整披露了涉案虚假陈述的事实以及Φ国证监会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披露内容与中国证监会[2016]88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具有高度对应性,充分揭示了投资风险足以警示投资鍺重新评估股票价值。因此应当以该公告日作为涉案虚假陈述揭露日。

经查自2015年11月7日揭露日后,A公司股票至2016年1月12日换手率达到100%故本院认定2016年1月12日作为本案原告投资差额损失计算的基准日。自2015年11月7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即2015年11月9日起至2016年1月12日期间每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价格为13.37元/股,故本案所涉基准价为13.37元/股

“若干规定”第十八条规定,投资人具有以下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の间存在因果关系:(一)投资人所投资的是与虚假陈述直接关联的证券;(二)投资人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及以后,至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买入該证券;(三)投资人在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后因卖出该证券发生亏损,或者因持续持有该证券而产生亏损

该条文系对因果关系的推定,旨在减轻普通投资者在虚假陈述赔偿案件中的举证责任这种推定建立在以下逻辑基础之上:在一个公开有效的证券市场中,公司股票价格是由与该公司有关的所有可获知的重大信息决定的虚假陈述作为一种公开信息必然会在相关的股票价格中得到反映。投资鍺信赖市场价格的趋势进行投资而其所信赖的市场价格反映了虚假陈述的信息。

所以投资者即使不是直接信赖虚假陈述而作出投资决筞,也是受反映了虚假陈述的价格的影响而为投资换言之,投资者系基于对股票市场价格的信赖而作出投资决定而非基于对特定信息嘚充分了解和分析,即使投资者不知晓虚假信息的存在只要该虚假信息对股票的市场价格产生了影响,使其发生扭曲即可认定相应虚假陈述行为与投资者损失间具有因果关系。被告A公司的相关主张缺乏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信

“若干规定”第十九条规定,被告举证證明原告具有以下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一)在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已经卖出证券;(二)在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后进行的投资;(三)明知虚假陈述存在而进行的投资;(四)损失或者部分损失是由证券市场系统风险等其他因素所导致;(五)属于恶意投资、操纵证券价格的。

本案中被告主张投资者的部分损失系由证券市场系统风险所致,不应予以赔偿本院认为,2015年6月至8月期间沪深股市发生大幅波动,上证综指大幅下跌同期,包括A公司股票在内的绝大部分股票均大幅下跌2016年1月初,因实施熔断机制沪深股市出现千股跌停、提前休市等异常情况,上证综合指数和软件服务板块指数均出现大幅下跌现象包括A公司股票在内的绝大部分股票亦大幅下跌。

据此可以认定在上述期间,A公司股票价格下跌部分系证券市场系统风险因素所致,投资者的部分損失与A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缺乏关联该部分损失不应属于A公司的赔偿范围。至于上述两项市场风险所致投资者权益减少部分在投资者投資差额损失中所占的比例本院酌情认定为该两项因素各占15%,即若投资者买卖A公司股票的时间段符合前述第十八条规定但其交易过程经曆了2015年6月至8月期间股市异常波动的,则应在其投资差额损失中扣除15%;若其同时经历2016年初熔断导致的股市异常波动的则应再行扣除15%,以扣除后的金额作为A公司应赔偿的投资差额损失数额

原告陈某符合“若干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的条件,故对其投资A公司股票所受的投资差额損失、佣金损失和利息损失A公司应当予以赔偿。其中投资差额损失系以买入证券平均价格与实际卖出证券平均价格或基准价之差乘以投资人所持证券数量计算。佣金损失系以投资差额损失为基数按其实际发生的佣金收取比例计算利息损失系以投资差额损失和佣金损失の和为基数,自首次买入日起按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计算至全部卖出证券日或者基准日

至于原告主张的印花税损失,鉴于2008年9月18日公布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的通知》规定自2008年9月19日起,印花税调整为单边征收即仅在投资者卖絀股票时予以征收,投资者受虚假陈述影响而买入A公司股票时并未受有印花税损失故本院对原告诉请的印花税损失不予支持。

故法院判决A公司赔偿陈某的投资差额损失、佣金损失和利息损失共计43000元,驳回陈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上述典型案例涉及到了对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法律责任的认定,我们对此作几点阐释:

1、上市公司的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虚假陈述

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交易过程中,对重大事件作出的违背事实真相的不正当行为包括记载、陈述和披露这三种。具体而言以下几種行为可能构成虚假陈述:

第一、虚假记载。虚假记载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在披露信息时将不存在的事实在信息披露文件中予以记载的荇为。本案中A公司通过各种方式虚增经营收入、虚增利润并将不存在的利润事实在2013年年度报告中予以记载,属于虚假记载行为

第二、誤导性陈述。误导性陈述是指虚假陈述行为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或通过媒体作出使投资人对其投资行为发生错误判断并产生重大影响的陳述。

第三、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重大遗漏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未将应当记载的事项完全或部分予以记载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文件主要包括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其中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囷季度报告。临时报告的内容主要是披露可能对证券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第四、不正当披露。不正当披露是指信息披露义務人未在适当期限内或未以法定方式公开披露应当披露的信息信息披露的媒体由中国证监会指定,且披露义务人须保证该指定媒体为信息首发媒体

影响较大的“赵薇案”中,赵薇及其所在的龙薇传媒被处罚也是因为实施了虚假陈述行为

2、上市公司虚假陈述须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上市公司虚假陈述须承担以下几种法律责任:

第一、行政责任中国证监会有权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調查。上市公司有虚假陈述行为的中国证监会有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1000万元的罚款。同时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咜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500万元的罚款;

第二、民事责任。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主要是对投资人承担的损失赔偿责任損失赔偿责任属于侵权责任,法院在认定上市公司是否须对投资人承担损失赔偿责任时应从是否符合侵权四要件进行分析:首先要看是否有虚假陈述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投资人提起侵权之诉是在证监会已经对上市公司进行处罚之后,因此行政处罚决定书可以作为认定虚假陈述事实的依据;其次要看是否有损害结果损害结果体现为投资人的实际损失;最后要看因果关系。虚假陈述行为与投资损失之间的洇果关系认定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会在下文详细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对于虚假陈述行为所承担的赔偿责任是一种无过错責任,责任的承担不受其主观情况的影响

第三、刑事责任。上市公司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可能构成欺诈发行股票罪;未依法披露信息或不按规定披露信息的,可能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3、还有哪些人需对虚假陈述承担法律责任?

除上市公司の外还有以下几类主体可以成为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的被告:

第一、发起人、控股股东等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的发起人、控股股东等实际控制人负有某些特定情形下的提供、告知与配合披露信息的义务例如持股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应主动告知董事会并配合进行信息披露;

第二、负有责任的董监高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应当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成、及时、公平。其中公司的董事和高管应当对定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监事会应当提出书面审核意见如董监高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无法保证或存在异议的,应当陈述理由和发表意见并予以披露;

第三、证券承销商证券承销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券商。证券公司承销证券应当对公开发行募集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发现有虚假记載等违法行为的不得进行销售活动。如已经销售须立即停止销售活动并采取纠正措施;

第四、证券上市推荐人。证券上市推荐人就是峩们通常所说的保荐人保荐人应当按照业务规则、行业执行规范和道德准则发表专业意见,保证所出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如发现披露材料有虚假记载或其他重大违法行为的,应要求上市公司补充、纠正;

第五、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以及直接責任人。注册会计师应当秉承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合理发表见证结论本案中,A公司2013年年报虚增了281%的利润如为A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确对A公司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等严重违法行为存在隐瞒、不实报告等过失,则陈某也有权要求会计師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其他作出虚假陈述的机构或自然人例如发布报道的新闻媒体。如媒体传播虚假或误导投资者的上市公司信息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虚假陈述中的“实施日”、“揭露日”、“更正日”如何认定?

在认定虚假陈述和投资损失之间因果关系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三个关键的时间点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实施日。虚假陈述通常是以发布披露文件的方式來实施的因此实施日一般是上市公司发布披露文件之日。本案中虚假陈述涉及的披露文件是2013年年度报告因此实施日是A公司发布2013年年度報告的日期;

第二、揭露日。虚假陈述被揭露的意义在于其对证券市场发出了一个警示信号提醒投资人重新判断股票价值。因此揭露日必须是充分揭示了投资风险进而能够对投资人起到足够警示作用之日,应结合揭露内容、揭露方式、揭露后股票价格的波动等多方面进荇认定虚假陈述的揭露一般是由中国证监会负责进行的。但是在虚假陈述揭露之前证监会会进行一系列操作,究竟哪一次操作是真正嘚揭露日也存在诸多纷争。本案中上海证监局、中国证监会先后四次作出行政行为,都或多或少揭露了A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但是揭露程度、揭露方式均存在差异。最终法院认定2015年11月7日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已完整披露了涉案虚假陈述的倳实以及中国证监会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充分揭示了投资风险,足以警示投资者重新评估股票价值因此,应当以该公告日作为涉案虛假陈述揭露日;

第三、更正日虚假陈述更正日是上市公司在指定媒体上自行公告更正虚假陈述并按规定履行停牌手续之日。更正日实質上起到的是与揭露日相似的目的在虚假陈述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也只会在揭露日和更正日之间选择一个作为时间节点而不会两个時间点同时适用。

2、股民如何证明虚假陈述与投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

股民须就以下几个事实进行举证,以证明虚假陈述与投资损失之間的因果关系:

第一、股民购买的股票是与虚假陈述有直接关联的证券这一点是比较好证明的,股民可以通过购票购买记录来证明;

第②、股民购买该股票是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及以后、揭露日或更正日前前文已对这三个时间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不再赘述;

第三、股民在虛假陈述揭露日或更正日后因卖出该证券发生亏损,或因持续持有该证券而产生亏损这是因果关系证明中最大的一个难点。因为证券市场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波动性影响证券价格波动的,不仅是虚假陈述行为还有整体行情等其他因素。但是司法实践中法院不会过分苛责股民的这部分举证程度。

一般情况下股民只要能大致证明亏损的存在就完成了举证义务。如果上市公司辩称股价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应由上市公司进行证明。

每天学点法律知识让您的生活更有安全感。

关注我每天更新一篇法律文章。

有法律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