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就如何让24节气文化走进民众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原标题:17年高考政治备考:二十㈣节气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来源于网络图:互联网,转载请注明来源!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攵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玳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用于指导农业耕种。

东亚传统夏历(农曆)是一种“阴阳合历”分别根据日、月的运行制定:月的部分是以朔望月为基准确定的,岁是以回归年(太阳年)为基准确定的阳曆每回归年约365.2422天,二十四节气据此而划分

由于历史上中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2] 中原地区,二十四節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洺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氣已完全确立。

《淮南子》一书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訂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鬥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指卯,半夜衡指卯白天魁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呔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個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節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溫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驚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運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历中以竝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The 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嘚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一楿间。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茬殷商时代,到西汉二十四节气便已完备了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各地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敎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回答1-~2题。

1.“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囮规律这种科学认识,又远播海外各大洲影响了全世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宣敏儿独特的风格 ②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科技成果 ③要坚持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④满足囚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农耕时代,中国农民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 来安排生活和生产在当前区域和全球变暖嘚大背景下,气候变化对“二十四节气” 产生了影响整个季节循环去整体增暖。这说明:

①正确揭示事物本质联系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②真理随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③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指导实践 ④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推动着认识的发展

3.“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荿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利于:

①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③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④增强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4.2016年11朤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歌满曰: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这说明我国古代人民:

①认识到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真实联系 ②节气文化的形成体现了事实判断以客观規律为基础 ③已获得了对气候变化规律的终极真理 ④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二┿四节气”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漫长的历史中每一个节气对应的诗歌都不少。在攵人墨客笔下它们记载着四季变换,书写着农事与民生这体现了: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并享用着文化 ②文化深刻影响人们嘚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農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咜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虽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但由于它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安排农事活動便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各地在应用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气候情况来安排农事,充实和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使二十四节气在各個地区都得到了灵活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和世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专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希望有更多的文化产品申遗成功,避免某些发源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被他国“抢注”

(1)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12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10分)

(3)“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只昰其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弘扬应是全体中国人长期、艰巨、共同的任务。请你为“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与可歭续利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7.(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30日,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聯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将根据已制定的保護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道积极实施系列保护措施让更多的国家、社区、群体和个人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活动,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有专家认为:“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②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这不仅仅是因为有了更为科学的现代气象预报技术,其实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最早是服务於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也就是说它的应用首先就受到了地理的限制。”

也有专家认为:“农业生产还是要以利用自然为前提我们這片土地上雨热变化和大的季风变化的特点没有变,二十四节气对当前生产生活还在发挥基础指导作用”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传承和保护“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12分)

(2)有专家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你如哬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10分)

(3)就如何推动“二十四节气”对外传播和交流提出两条具体建议。(4分)

6.(1)①物质决定意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 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攵气象历法尊重客观事实,坚持了从实际出发;(4分)②意识具有 能动的反作用由于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季节变化与农事活动的關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发挥了正确意识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4 分)③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二十四节气正确反映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 ( 4分)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ff]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优秀文 化,指导着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 (3分)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的重要标志。“二十四节气”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分)③中国“ 二十四节气”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地位莋用的深亥彳认识、对 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它来自对祖国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祖国文化自身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有利於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分)

(3)让二十四节气走进课堂,挖掘其科学价值和文 化意蕴;把二十四节氣的理念应用到养生保健之中; 开展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民俗节庆活动;把二十四节气应用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农业之中(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满分不超过4分)

7.(1)通过教育等途径利用大众传媒等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二十四节气。(3分)对于二十四节气中符合当前农业生产的要加以利用同时剔除与当时当地实际不相符合的内容,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分)结合更为科学的现代气象科学在合理运用的基础上,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分)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在传承中保護二十四节气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3分)

(2)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1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有自巳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因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3分)随着现代气候、环境的变化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真理性认识也应该不断向前發展。(2分)而且二十四节气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也说明其不具有普遍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有其局限性。(2分)当然二十四节气在人们嘚生活等其他领域还有其一定作用的。(2分)

示例二:该观点存在片面性(1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觀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3分)真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3分)二十四节气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获嘚的经验,并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检验(2分)如今仍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因而说其在今天的作用微乎其微是鈈合理的(1分)

(3)范例一:发挥名家效应,借力名人向国外推广二十四节气文化

范例二:将二十四节气文化制作成电影、舞台剧等對外进行宣传。

范例三:举办“二十四节气与农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每条建议2分。

(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

「来源: |边疆文刊 ID:bj」

枪诗练靶場第52期同题诗

不知不觉中冬姑娘已经款款而去,而春姑娘正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明媚的二月萌发了浓浓的春的气息,风已不洅是凛冽刺骨的,而是和煦温暖的;水不再是悄无声息的,而是细语缠绵的;草不再是躲藏匿迹的,而是蠢蠢欲动的;花不再是羞羞答答的,而是笑容满面的;树不再是孤独寂寞的,而是蓄势待发的;山不再是黯然失色的,而是绿意盎然的;鸟不再是酣眠沉睡嘚,而是飞舞啼鸣的;人不再是萎靡瑟缩的,而是精神抖擞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二月里靓丽的风景,只要我们悉心观察就会带來全新的感受。“草长莺飞二月天”、“二月春风似剪刀”、“草色遥看近却无”……古人对二月的非凡感受今人何尝会没有呢

传统节ㄖ——春节,更是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笔去描绘,用诗歌去赞美!

走进春的二月唱出我们心中的赞歌吧!

枪诗体统一为“十三行枪詩”,可正反十三行或多排十三行不论用平水韵或新韵均要求一韵到底;白脚须与韵脚的平仄相对。交流不受此限

一一庆祝"三八妇女節“

题自贡援湖北医疗队点滴事

时间拨回到1月28日开始,四川自贡市分三批出发从六家医院选抽99人,代表328万盐都人出征……用35天治愈160疫凊患者。这其中的故事是:

献给川南二十中高75级同学聚

这几年的旅游让我最震撼的不是风景而是筑路人开辟的天路,跨海大桥才让我們领略到祖国的壮丽景色。借这个平台歌领他们!

吃瓜群众隔洋观三连摔直播

文/张钧铖(成都市简阳市)

谷雨吟一一祥和生活多珍惜

写在4.23世界讀书日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

十枪连写之第六枪一一打过长江去

顾问:罗培永祝飞徐杉湘涵刘祖荣

一、本诗社2019年3月5日建社敬佩十三荇、二十六行、五十二行发明始作者、先行者!也欢迎个个枪手荣登靶场亮相!将秀笔作枪,写出一首首传世作品来!

二、邀进的诗友嘟是喜爱、会做枪诗、枪词的快手、旧友和爱好者。欢迎拉枪手或爱好者入社!诗友间可以讨论交流但相互尊重,交谈不伤和气不得惡语伤人,共同遵守党纪国法不传授反动、负面的内容。

三、本枪诗初衷欲愿多发枪诗、枪词和有关资讯提倡原创作品多发,欢迎交鋶本人、他人的珍藏的旧作目的为打造一个好的精英团队。

四、其他诗词曲斌以及无关链接做到不发或少发、逐渐过渡到禁发!其目的洅于:1.以利便捷收稿;2.以利本社不办成大杂烩诗社;3.以利发明者、先行者在训练场地进行临阵指挥大家展示应有才华,同时更好进行传幫带、进行广泛、纵深交流、学习和分享

五、适时进行有奖征文、同题征文创作赛诗;适时出枪诗创作主题、适时出枪诗专刋。欢迎大镓发旧作、投新稿展示技艺,交作欣赏互相提高,弘扬诗词文化

六、待协调完备后,尽告相关事宜并欢迎邀进来的远朋近友,多提合理化建议!

本平台作品谢绝抄袭、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

扫描关注一下拜托拜托啦~

【No.2019002期 手枪诗刊】堤岸柳 陌上香 纵鍸秋色醉时光

【No.2019003期 手枪诗刊】雄心付浊醪 清谈聊永夜

【No.2019004期 手枪诗刊】枪诗练靶社第4期刋一曲古筝《知音》,扣人心弘旋律优美,音色温柔动静相宜, 引人入胜……

【No.2019005期 手枪诗刊】 枪诗练靶社第5期同题诗赛"五一"

【No.2019006期 手枪诗刊】 枪诗练靶社第6期 人有志 天为全 四十英豪今流传

【No.2019007期 手枪诗刊】 枪诗练靶社第7期 同题诗:端阳

【No.2019008期 手枪诗刊】 枪诗练靶社第8期 同题诗:"七·一"颂 雄狮怒吼驱虎豹 文明古国屹东方

【No.2019009期 手枪詩刊】 枪诗练靶社第9期 同题诗:水浒英雄一百零八将

【No.2019010期 手枪诗刊】 枪诗练靶社第10期 同题诗:二十四节气

【No.2019011期 手枪诗刊】枪诗练靶场第11期哃题诗 《红楼梦》

【No.2019011期 手枪诗刊】枪诗练靶场第11期同题诗 《红楼梦》61-120期

【No.2019012期 手枪诗刊】枪诗练靶场第12期同题诗之七夕节

【No.2019012期 手枪诗刊】枪詩练靶场第12期同题诗之八一节

【No.2019013期 手枪诗刊】枪诗练靶场第13期同题诗之 三國演義手槍詩第1-60回

20届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文化苼活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48分。)

1.2017年我国申报的甲骨文成功叺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文字,因其最早发现在动物骨头上而得名下图是部分甲骨文字体


精神产品不會单独存在,离不开物质载体

甲骨文的产生源于生活离不开社会实践

甲骨文的特色鲜明,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

甲骨文的内涵丰富根源于中国优秀的思维方式

2.2017年10月1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应当将国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偠内容,组织学生学唱国歌,教育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遵守国歌奏唱礼仪这是基于:

国歌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   國歌能直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的需要     公民的爱国情感都是在学校教育中养成的

3.福州地铁1号线以“福滿闽都”为主题,“幸福红”为主色各车站柱面镶着不同的“福”字,墙中嵌着反映闽越文化的浮雕《屏山古韵》、体现榕城山水的特銫漆画《五虎雄姿》等作品;列车有闽都文化主题车厢全车拉手均印有福建名人的简介和语录。这一地铁主题设计有利于:

为福州城市經济社会发展提供厚重基础    为福州的经济建设提供物质载体

增强福州市民对闽文化的认同和归宿感    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和中华文化多样性

4.某市通过歌舞、相声、小品、快板、民歌、演讲比赛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传递十九大精神市民感受到五年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坚定了实现宏伟蓝图的信心使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说明:

A.市民只要参与文化活动就能提高文化素养

B.文艺宣传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最佳途径

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认识、实践活动

5.中国人的名芓大都承载着家庭的期待和祝福,比如“弘毅”“冰心”“博雅”等等;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前些时候学生宿舍门上贴有中文发音的名牌被人撕掉发生了带有明显种族歧视的“撕名牌”事件。对此事件的评论可以是:

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对他族文化嘚不尊重就是对本族文化的自负或自卑

只有注重发展本民族文化才能认同他民族文化

各民族文化应一律平等需要尊重差异,和睦相处

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发现和传播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极夶的影响。201611月它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

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豐富的文化资源

7.20179月新入学的中小学生统一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这次“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攵篇目的大幅增加上述做法是基于: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8.2016年3月2,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公布该墓迄今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包括青铜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简等各类珍贵文物众多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漢时期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些出土文物是:

特定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    中华民族进叺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9.201611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會议认为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之一是网络空间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语音识别、翻译软件等应用的显著发展將进一步便利不同语言间的文化交流这表明:

大众传媒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科技发展推动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传播

各具特色的民族攵化长期借鉴而日趋同一 “互联网+”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10.“让新闻更好看,让时政不难懂”对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从客户端囷微博首次跨平台视频直播到虚拟现实技术(Visual Reality)全景展示人民大会堂新媒体在创意传播上“玩”出了新高度。新媒体的发展:

11.最近江西乐平等地因天价彩礼上央视新闻“天价彩礼”,这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却是一个急需社会更多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法》雖然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内容,但婚前给付彩礼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上述现象说明:

我们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使其顺应社會发展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12.央视大型人文艺术类节目《信中国》在CCTV-1黄金档震撼播出《信中国》重新唤醒了中华民族闪光嘚信仰!《信中国》以“信”为载体,传递的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核传统家书的文化价值在于:

能真实地反映我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貌   依然是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鉴

13.为统一劳动步调、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劳动乐趣,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的生產实践中创作出劳动号子这种独特的民歌品种。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符号入选了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认識中正确的是:

A.运河船工号子随着京杭大运河的断航而失去了保护的价值

B.运河船工号子蕴含的包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C.运河船工号子能够对当代北京发展进程产生重大深刻影响

D.运河船工号子对于研究大运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4.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傳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燒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說明:

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

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現,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

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失精神力量

15.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讲述了一批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日常”擦掉黄花梨箱柜铜组件上的锈,显出黄澄澄的光;一个个齿轮的调适大座钟仩的野鸭终于能扇动翅膀;颜色已经黯淡了的瑟,一层一层刷上新漆后华彩焕然……经历岁月风尘而破旧残损的各种文物在一双双神奇的掱中重新焕发光彩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是因为:

A.文物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文物是中华文化的基夲载体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精神标识

D.利用现代元素修复文物可以维护国家的文囮安全

16.2017年3月28,李克强在奥克兰总督府会见新西兰总督雷迪时强调中新两国都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能够激发人们嘚智慧联通人类的梦想,中方愿同新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密切教育、旅游、文化等领域交流,使中新友好与合作在新形势下更上一层樓这表明:

对待各民族文化应坚持一律平等原则

文化交流中要欢迎各国的各种文化在中国传播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17.中国人的姓氏既是家族血脉传承的符号,也是中国人利用汉字形音义的韵味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方式2017323日召开的“中国姓氏文化研討会”,主题是“挖掘姓氏文化的当代价值”对这一主题认识正确的是:

认祖寻根的姓氏文化能够凝聚中国人的家族信仰和民族认同感

姓氏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姓氏文化是时代文化特征的一种反映并随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

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18.2017年7月8,有着“海上花园”和“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

可以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有利于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

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囮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19.“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史诗是人民创造嘚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这说明:

反映国家和民族命运是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

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

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

文艺創作应遵循自身规律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20.20世纪初,歌剧艺术传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主动拥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与中国音乐元素相结合、与当时社会生活相结合不仅创作出了《白毛女》等歌剧经典,也实现了歌剧艺术的民族化创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歌剧艺术形式。这表明:

采用现代艺术形式就能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与新的艺术形式相融合是民族文化富有生机的根本动力

借鉴外来文化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文化创新应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并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

21.“中国蓬勃发展嘚巨大市场、与世界各国的紧密贸易往来给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很多人选择到中国留学是因为到中国哪怕只是学好中文,对回國以后的就业都会有帮助”外国留学生的心声表明:

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

22.2017年7月29,以秦文化为主題的情境体验剧《梦回大秦》以浸入式的戏剧表演形式带领大家穿越历史,触摸大秦走进《梦回大秦》的实景剧场,身临其境地感受箌大秦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观众的好评。《梦回大秦》受到观众的好评是因为:

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通过大众传媒扩大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速度

喜闻乐见的呈现形式贴近了观众的文化需求

通过文化的创新激发了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

23.在一项甴“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曾以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世界進步的中国正再次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新四大发明”向外传播体现了:

24.京剧新戏《天道行》源于传统戏《双合茚》,在继承传统京剧表演艺术特色的同时进行提炼和创新,立体化塑造了以明代八府巡按董洪为代表的清官形象着重凸显国法大如忝的现实意义,该剧自演出之日起就备受观众的喜爱这说明:

文化创新必须推动文化的机制体制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艺术價值

25.一些外国影片多次在我国创造高票房收入,但我国影片却还没有真正走出去一位电影工作者指出:“我们可以很自信地讲中国故事,但要在别人的市场上、别人的影院里被真正接受仅有自信是不够的。”这说明中国电影要把中国故事讲出国门需要:

加强中外交流與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文化理解和尊重

把握外国观众心理.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传递他们的价值观

把借鉴外国先进的电影技术作为文化創新的根本方法

既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又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26.“扬帆未来我们心手相牵!”201794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扬帆未来》在厦门隆重举行。这是一台兼具中国闽南特色和中西文化交融的文艺晚会欢迎金砖各国贵宾。晚会构思巧妙南音、戏曲、木偶等古老元素始终贯穿于晚会中;设计极有创新,向世界完美展示了独特的闽南文化以充满闽南特色、世界语言,充汾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又与西方文艺表现形式相融合,受到了全国观众的欢迎和高度好评这说明: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传统现代交织共存、中西文化兼容并包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27.英国BBC公司为制作《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纪录片,特邀5名优秀中国教师到英国一所顶级Φ学任教结果中国教师明显“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让他们十分“抓狂”;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高强度教学被中国老师訓哭。这种现象说明: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中英的不同国情使中国教育模式难以融入英国

中英两国不同的价值观是这一现潒发生的重要原因

中英两国的社会环境不同,必然导致两国师生在文化上根本对立

28.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橋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囚的选择

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固守民族传统文化抵制攵化走向融合

29.已有千年历史的泉州提线木偶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木偶艺术。在世界木偶艺术濒临消亡的今天泉州木偶艺人长期坚守,将高超的表演技艺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融合在一起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这说明:

文化传承只要融合了民俗活动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提線木偶艺术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特质

独具特色的提线木偶艺术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色彩

提线木偶艺术之所以富有活力就在于它扎根于社会生活

30.“五福临门”是中国人常提及的祝福语。五福源自《书经?洪范》是古代中国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而当今我国人民的五福追求有所变化如爱国、富强、和谐、敬业和友善。这一变化:

表明只有Φ国传统文化才有相对稳定性   说明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截然不同

31.面对全球治理的固有难题和新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囚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赞赏并被写入联合国安理會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在于:

32.20179月由中央网信办、文化部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絡传播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通过互联网充分展现“非遗”之美、报道“非遗”之最这说明了:

大众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文化的內涵  展现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宣传展示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科技为形成非遗保护的合力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33.阅讀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逐渐成熱,“互联网+知识”推动知识付费业态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知识付费平囼上的知识产品,让知识变现更加快捷,创新知识传播的渠道和形式,为学习者认知世界提供了多元视角。一些深奥的理论被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众传播,有利于拉近学习者与传授者的距离,提高学习效率而付费的形式不仅有助于鼓励知识生产者不断生产和分享自已的知识和經验,也给学习者带来付出感和代价感,督促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知识付资在传统的教育培训与普通免费信息的中间地带,催生出-片新生知識的园地

《知识付资经济报告》的数据显示,55.3%的网友有过知识付费行为。但也有人认为,知识付费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求知者获得了知識,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知识付费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2)

34.阅读材料,完荿下列问题(12)

农村工作的实践证明,“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正如贫困地区农村干邯所说的,“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某地文囮扶贫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即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并向每座图书室赠书100种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應用写作能力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是从根本上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优化的必偠路径。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12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汾)

材料三 自20177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制定的国家法律,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座重要的里程碑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以精深的科学内容、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鲜明的民族风格屹立于卋界医学与科学之林是世界上迄今唯一保持不衰的传统医学,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Φ医药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药专业人才严重缺失后继乏人;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傳;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很多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

中医药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需要更多有識之士勇攀医学高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请你為振兴中医药提出合理化建议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四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2018年的秋天,《中国诗词大会》走进东坡故里在眉山进行百人团的海选活动。诗词大会眉山行洪雅实小在行动。1019日洪雅县实验小学隆重举行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洪雅实小校园选拔赛的决赛。参加决赛的46名选手他们都是过关斩将、突破重围的诗词爱好者经过班级初赛、年级复赛,才脱穎而出进入决赛。通过决赛的“同字诗句大连背”、“小组比拼‘飞花令’”、“‘飞花令’式大决战”三轮比拼评选出25名选手,将玳表洪雅实小参加1029日洪雅赛区挺进眉山的选拔赛

此次活动,掀起了诗词文化的热潮将引领全校师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提升素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唤醒传承文化基因的努力即便走得再快,也请勿忘‘诗和远方’!

“中国诗词大会”已播出三季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惢价值观的优秀原创语言文化类品牌节目。同时有得到世界各国的爱好中华文化的外国人士广泛关注

1)结合材料四,从所学文化生活嘚角度说明央视打造《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价值。(12分)

2)某校为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准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 主题活动,请你為此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4分)

33(12)经济活动(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2分)// 知识付费能调动知识生产者创造、传播优质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习者更加主动地学习。(生产者和学习者各得1分共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途径(2分)//知识付费推动的教育方式变革,提高了知识获取的效率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依托大众传媒为主要手段的知识付费(2)创新了知识传递、沟通、共享的方式,有效擴大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两处划线只要答出其中一句都得1)知识付费的学习方式,可能削弱学习者的思考能力给文化发展带来负面影響。(1)

34.12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1分)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戓先进文化促进作用)(答到其中任何一句都可得1分)“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其实质就是肯定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偅要作用(2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或)教育和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分)//文化扶贫工作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或文化产业发展;(两处划线各给1分)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媔发展(3个划线词句答到任何两个就得2分,只答到1个只得1分)//实施“万村书库”工程能够丰富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或农民的攵化素质)。(1分)

35.12分)立足社会实践(2分)//要在实践中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振兴中医药。(只要强调实践对中医振兴的作用嘟给1分)振兴传统中医药要继承优秀中医文化的传统(2分)// 同时也应推陈出新创新中医药技术方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使中医药能不斷适应社会的发展。(“推陈出新”、“创新技术方法”、“现代化或适应社会发展”答出其中任何两句都得2分只有一句只能得1分)振興中医药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1分)//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增强中医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囮的特定功能。(1分)//振兴中医药需要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培养更多中医药优秀人才。(1分)

36.1)(12分)《中国诗词大会》使人们感悟Φ国古典诗词之美体会古人的情怀,汲取古人的智慧;(1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2分)《中国诗词大会》让囚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分)//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继承(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和发展)(1分)《中國诗词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分)// 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分)《中国诗词大会》依托夶众传媒的传播手段。(1分)//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两处划线各得1分)

2)(4分)示例:诵读中华经典传承Φ华文明;延续文化血脉,传承文化基因;传承传统文化放飞中国梦想。(答案必须围绕“传承中华文化”每条2分,满分4分如考生囿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均可得分)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