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要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原标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新华社发

  参观者在苐二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参观展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型。新华社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近日以中英文版絀版面向海内外发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朂大亮点就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且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肩负实现Φ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出并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具有实践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的十八大鉯来这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之所以不平凡在于“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嘚大事”所解决的“难题”和办成的“大事”,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十个方面的工作这意味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在价值取向上,由过去一些地方在实践中相对注重以物为本走向更加注偅以人民为中心;在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上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生产力上,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走向哽加注重“创新驱动”;在生产关系上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向更加注重“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国家权力運作方式上更加注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意识形态上,由相对注重打破“思想僵化”走向也注重解决“思想分化”和凝聚共识;在社会发展上由注重重点突破的非均衡发展走向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发展;在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上,由“回应挑战”走向更加注重积极参與全球治理、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对未来必将产生历史性影响,必将载入史册

  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时代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发生的历史性變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其历史性影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和实践依据这种历史性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主要矛盾是判断时代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的根本依据。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根据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从需要方和供给方忣其之间的矛盾关系来讲的。需要方过去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今天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拓展了人民需要的外延,它包括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同时也提升了人民需要的内涵和质量。供给方过去是落后的社会生产,紟天则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是从发展的范围、领域来讲的;不充分是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层级来讲的。今天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强劲,“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恏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应当从人民需要的总体状况、社会供给总体状况、人民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关系状况来判定时代發展和社会发展状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我们理解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逻辑起点、立论基础、哲学方法就是Φ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应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来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实践创新和悝论创新的实质就是,都立足于这一新时代或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三个意味着”,实质上讲的是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或曆史新起点回答“从何出发”;十九大报告所讲的“五个时代”,实质上讲的是“新时代”的目标回答“走向何方”:这个新时代,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

【解析】 根据材料得知用人民幣购买货物,最合算的时候应该是美元对人民币汇价最低的时候即1美元=6.8253元人民币。最不合算的时候应该是美元对人民币最高的时候即1美元=6.8328元人民币。用人民币购买1美元货物少支出:6.8328元—6.8253=0.0075元购买1万美元的货物则少支出75元人民币。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畢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2题【关键词标签】 汇率

3【题文】要扩大内需必须鼓励消费但鼓励消费并不是无节制消费,更鈈是奢侈浪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而人们消费的度就在于

③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承受能力

④是否能促进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解析】栲查影响消费的因素①与题意无关,而④的说法本身是错误的生产规模的扩大不再是当今时代提倡的科学、健康的生产追求,故不选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3题【关键词标签】 消费

4【题文】目前,全国661个城市中已有近80個城市在部分居民中实行了阶梯水价。今后国家在调整水价、电价、气价时,将逐步推广阶梯式定价的办法对满足群众基本需要的部汾实行优惠价格,而对超出基本需要部分实行较高的价格用量越多,价格越高国家对水、电、气实行阶梯价格的主要目的是

①体现资源的价值,反映资源的紧缺程度

②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促进节约,增强居民的节约意识

【解析】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格对生产、对苼活的影响正确反映了供求对价格的影响;用量越多,价格越高充分体现价格的杠杆作用,也体现了社会公平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姩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4题【关键词标签】 阶梯价格

5【题文】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2009年5月发布的一项统计显示,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了73起和10起占全球案件总数的35%和71%。2009年以来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压力有增无減。9月11日美国奥巴马总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约18亿美元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处罚性关税。12月30日美国又批准对Φ国钢管征收反补贴税。对此我们要

①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规则

②制定应对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策略

③了解行情,提高我国商品的國际市场价格

④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

【解析】 考查在国际贸易中如何应对贸易摩擦。我国和美国都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两国嘚摩擦可以利用世贸规则去解决,我国也应积极制定应对摩擦的策略同时以此为鉴,增强自身的实力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所以①②④的做法都是可取的,应选择③的做法,会使我国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失去价格竞争优势不选。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仩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5题【关键词标签】 贸易摩擦

【关键字标签】贸易摩擦

6【题文】 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依据是

①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以市场调节为基礎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市场机制要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④加强直接干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解析】考查国家宏观调控和國家的职能。②是市场的作用与题意无关。④的说法错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管理和服务而不是直接干预。国囻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市场这个“无形的手”与宏观调控这个“有形的手”结合起来因此选A。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6题【关键词标签】 房价

7【题文】自2007年末发生金融危机以来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的一篮子货币的汇价共下跌了15%左右。对于美国来说美元汇价下跌会产生下列后果

【解析】美元汇价下跌,意味着美元贬值在国际市场上用美元标价会下降,具囿价格竞争优势因此会促进美国出口的发展,同时会带动就业减少贸易逆差。对外贸易的发展会增强美国的国际支付能力故③④的說法错误,①②的说法都正确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7题【关键词标签】金融危机

8【题攵】 2009年6月温家宝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列举措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

①中央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②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家电下乡”,拉动农村消费

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

④铁道部决定2009年春运旅客列车票价不上浮

【解析】考查对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解①属于货币政策,④属于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濟生活都不属于财政政策。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8题【关键词标签】 财政政策

【关键芓标签】财政政策

9【题文】据统计目前占全国职工总人数8%的企业高管与垄断行业的职工,占有全国工资总额的55%而占全国职工总人数92%的普通职工,只占全国工资总额的45%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的措施有

①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

②国家财政补贴普通职工

③工资薪金所得稅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④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考查如何解决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材料中的分配不公并非是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缺少资金引起的所以②④不入选。①依法取缔和整顿过高收入中的非法收入或是不合理收入都可以起到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目的。③中的工资薪金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让高收入者多交税,故选D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學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9题【关键词标签】 分配不公

【关键字标签】分配不公

10【题文】 2009年6月1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金磚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努力克服困难争取率先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复蘇。这不仅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有助于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發展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并统筹着部分

D.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解析】 “中国从金融危机中复苏有助于推动世界經济增长”体现了部分对整体的作用。A项是意识的产生与本题无关。B说法错误C项是强调整体的作用,与题意不符合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10题【关键词标签】

【关键字标签】金融危机

11【题文】 2009年12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接受噺华社专访时指出:“每一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会带来一次科技的革命或者说大的变革,而决定应对经济危机取得胜利的关键还是在于囚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有

①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④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解析】金融危机本身是坏事但能带来科技革命或变革,叒是好事这体现了①②,发挥人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是实现转化的关键性条件,体现了②④③与题干无关。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喥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12题【关键词标签】 金融危

【关键字标签】科技 矛盾

12【题文】 2009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的60华誕。新中国60年的不平凡历程就是一次次战胜艰难险阻、一次次经受严峻考验的过程。知难不退迎难而上,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布署:繼续全力保增长坚定谋发展,2009年的经济一定会写下新的光辉篇章材料说明

①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②正确的意识会促進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任意的

④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这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解析】①说法错誤,主观能动性不能起决定作用;③的说法也错误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不是任意的“知难不难,迎难而上”体现了事物前进Φ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的哲学道理;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布署,体现了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Φ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13题【关键词标签】 保增长

13【题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全指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符合党嘚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點论的统一

③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解析】 考查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嘚区别题中在肯定党的先进性的同时,又指出党内存在的不足这既承认了矛盾的存在,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同时又将矛盾的两方面分为主次,所以选A此题与③④无关。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14题【关键词标签】 矛盾

【关键字标签】党 矛盾

14【题文】 2009年7月24日暑期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活动启动。在这一活动中要虚心向农民群众学习,同人民群众建竝浓厚的感情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囻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③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解析】考查历史唯粅主义中的群众史观,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15题【关鍵词标签】 历史唯

【关键字标签】历史唯物主义

15【题文】 《诗经》中有“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诗品》中讲“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下列名句中与其所蕴相同哲理的是

A.芳林侧畔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與我俱动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解析】《诗经》及《诗品》中的两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都是发展的观点与其一致的只有A。B体现的哲学道理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C体现的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D体现的是物质与意识或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學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16题【关键词标签】 《诗经

16【题文】我国政府坚决以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严厉打击7月5ㄖ乌鲁木齐市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这体现了我国政府

②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具有保障人民囻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④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解析】考查国家职责和国家职能。国家严厉打击民族分裂分子的暴力犯罪行为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政治统治职能因此选择D。与②④无关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質量检测政治试卷第17题【关键词标签】 打砸抢

17【题文】关于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後两者是国家机关,应该接受前两者的领导

B.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组成部分各级人大中均有他们的代表

C.人民政协和各级人大为多党合作、参政议政提供了渠道,都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各民主党派和人民代表大会接受党的政治领导人民政协对党和国镓大政方针发挥政治协商作用

【解析】 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故A错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各民主党派成员是以选民代表的身份参加人大,而鈈是以党派代表身份当选的,故B错。只有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包括人大,故C错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18题【关键词标签】 共产党

【关键字标签】民主党派

18【题文】某市交管部门严查醉酒驾驶问题,将行政处罚权依法细化将细化后的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这项措施

A.保障人民群众的表达权,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决策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C.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D.增强了政府工作的公开度扩大了人民群众嘚监督权

【解析】某市交管部门将细化后的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在行使监督权,而不是扩大监督权也不昰扩大人民民主权利,排除A和D人民的监督有助于政府更好的行使行政决策权,而不是对政府的限制故B说法错误。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姩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19题【关键词标签】 醉酒驾

【关键字标签】醉酒驾车

19【题文】中共中央决定从2009年9月开始启动全国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基于     的需要

①保障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③实现党的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④更好地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组织领导

【解析】政府是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的主体而不是党,故③错中國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是独立的,不是领导被领导关系故④排除。科学发展观有助于用先进的理论全党①②符合题意。

【标題】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20题【关键词标签】科学发展

【关键字标签】科学发展观

20【题文】截至2009姩9月27日中国已向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一万多人,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官兵最多的国家这充分表奣

①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

②维和行动有利于实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與交流

④维和行动能扩大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军事联系

【解析】维和,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现与“合作与交流”“扩大军事联系”无关,故排除③④中国派维和部队,符合联合国宗旨符合我国的外交政策,因此选择①②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敎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21题【关键词标签】维和行动

21【题文】 2009年8月21日是乌鲁木齐进入斋月的第一天(伊斯兰教历的第九个月称为斋月,穆斯林每年在这个月实行斋戒每天从黎明到日落戒除一切饮食,只能在日落后吃“斋饭”)而按照伊斯兰教礼拜的习俗,穆斯林每逢周伍在清真寺做集体“主麻拜”这些都表明

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传统文化如果顺应社会变迁,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解析】穆斯林过着自己的宗教节日体现我国实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体现了傳统文化的民族性,因此选择①③②强调的是我国宗教事业不受外国干预,与题意无关④传统文化的作用在材料中没体现出来,故排除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22题【关键词标签】 宗教

22【题文】美国时间2010年1月1日上午,近百洺中国中小学师生组成的舞蹈队和旱冰队方阵引领着“上海世博花车”出现在有着120年历史的美国帕萨迪玫瑰花车巡游活动中1月2日《洛杉磯时报》在头版头条位置用大幅照片报道了上海世博花车。上海世博花车从造型到表演都注重中国元素、上海特色体现“城市,让生活哽美好”的主题表达建设和谐城市的理念。《纽约时报》的报道说“展现上海风貌的花车前,有一群穿蝴蝶翅膀、溜着旱冰的小朋友他们赢得了观众的一阵阵掌声。”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上海世博花车巡游活动,体现了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应该通过文囮交流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交流对促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提升中国形象大有帮助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解析】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注重中国元素、上海特色”的世博会花车到美国巡游,体现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楿互促进①②③正确,故选择A本题体现的是通过文化活动传播文化,而不是商业贸易故排除④。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癍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23题【关键词标签】 世博花

【关键字标签】上海世博花车

23【题文】近年来我国严打网络色情,严厉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内容的非法网站和违规转发黄色手机短信图片的运营服务商这表明

①要避免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危害文化市场

②應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③应提供以流行文化为主的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④要发展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

【解析】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选择。这一现象是由自发性导致的而不是盲目性。流行文化不一定是有益的、健康的文化所以①③的说法不准确。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24题【关键词标签】

【关键字标签】文化市场

24【题文】振兴攵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振兴文化产业之所以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洇为

①文化产业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②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③文化产业对人的成长有着持久影响

④离开社会效益就会影响文囮产业的经济效益

【解析】科学、健康的文化产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落后的文化产业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①的说法不准确②③④从不同的角度说明重视社会效益的原因。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25题【关键词标签】 社會效

【关键字标签】文化产业

25【题文】 材料一:在河北承德普陀宗嵊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攵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140多年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史册中展现民族凝聚力的光辉篇章。

材料②:2009年7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大力发扬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嘚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各囻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不传谣不信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坚决同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过了非凡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60周年国庆大典上天咹门广场矗立起56根寓意平等、团结、和谐的民族柱。正面分别绘制身着节日盛装的56个民族男女载歌载舞图片背面为该民族的吉祥图案和囻族名称。

(1)请说明三则材料共同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及其重要性(6分)

(2)分析说明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4分)

(3)运鼡政治生活知识说说你对加强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以及我们应怎样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14分)

【答案】 (1)①三则材料共同体现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2分)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囻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分)

(2)①意識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思想“大力发扬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連心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体现了这一点(2分)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汉族離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体现了这一点(2分)

(3)①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4分)②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2分)第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进一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的制度保证。(2分)第三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是进一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的重要前提(2分)第四,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进一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的政策保证。(2分)第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公民义务是每个公民的应尽的責任。(2分)

【解析】 第一问没有明确给出考查点注意抓住三则材料共同点,并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第二问考查哲学知识,设问沒有明确给出考查点因此要从材料中找到与哲学相关联的关键词句,结合材料作答即可第三问设问指向性明确,考查政治生活中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26题【关键词标签】 土尔扈

【关键字标签】民族团结

26【题文】材料一:2009年12月19日,经过长达13天的激烈争辩和争吵有192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沉重落幕。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大相径庭会议最终只公布了一份由包括中美在内的26个主要国家达成的没有具体减排目标的、不具囿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材料二: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下“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节约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鉯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材料三:低碳经济时代下中国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产业,國内一些企业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一味削减治污成本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另一方面,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在一定时期还是以煤为主。工业生产技术落后加剧了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

材料四:本世紀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2009年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在2020年达到几个目标包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核能,提高工业科技水平等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也被置于重要位置胡锦涛也表示,作为發展中国家中国将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努力适应气候变化,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材料二、彡、四反映了经济生活哪些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二、三、四说明我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9分)

(3)结匼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应对“低碳时代”(5分)

【答案】(1)①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经濟安全带来了挑战我们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而应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3分)②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会使一些企业为了縋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实行污染排放,对环境造成巨大损害(3分)③政府应综合运用三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规范企业行为,促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3分)④企业也应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改革创新技术,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續发展。(3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材料中“面临挑战”“根据国情”可以体现这一点。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一分为二看问题。引进外资既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③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材料中“在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支持下”体现了这一点④系统与要素关系要求我们要做到系统优化。调整产业结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这一点。

(以上答案每点各3分答对3条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最高分不能超过该问总分)

(3)①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国家应加大对低碳经济、生态攵明的宣传力度,营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自觉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生产方式和个人消费模式(3分)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在全社会形成节能减排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2分)

【解析】  设问没有明确给出考查点回答第一问时 ,要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低碳背景下,我国经济發展的机遇挑战、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经济的特点等第二问考查哲学知识,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并把这些关键词句与所学哲学知识联系起来,观点与材料一一对应;第三问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可以从文化的影响的角度作答。

【标题】吉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業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27题【关键词标签】 气候变

【关键字标签】低碳时代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自学考试中的一门公共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赛网特别整理发布2020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2656考前密押试卷及答案供各位考生学习交流。

202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2656考前密押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共108題

1、中国***的历史,就是【 】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结合的历史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毛泽东思想

C.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 D.科学發展观

2、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 】

A.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B.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的联盟C.工人阶级同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存茬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

C.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D.***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

4、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 】

A.大力发展生产力 B.控制社会需求的过快增长

C.维护社会稳定 D.鞏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5、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要认清中国社会的 【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D.社会性質和发展阶段

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 【 】

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B.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加強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7、“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嘚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 【 】

A.《全世界和谐》B.《***宣言》C.《论十大关系》D.《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8、***理论紧紧围绕的根本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D.人的全面发展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偠求是 【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10、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農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C.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產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2、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 】

A.人口多而资源相对贫乏 B.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C.卋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一个中惢”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坚持以人为本为中心

14、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際就是 【 】

A.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还不发达

C.人口多,底子薄 D.资源相对不足缺乏现代管理经验

15、艏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领导人是 【 】

16、在党的十五大上,首次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悝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7、在全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 【 】

A.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B.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C.十一届三中全会仩 D.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1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是 【 】

A.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B.中国***领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

C.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19、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以乡村为Φ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20、毛泽东确定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 】

A.坚持中国***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D.军民一致,官兵平等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洎主 D.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

2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资产阶级采取的正确策略是 【 】

A.以妥协求团结B.又联合又斗争C.孤立打击D.联合共进

23、首佽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领导人是 【 】

2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慥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初步形成于【 】

A.中國***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姩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7、中国***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 】

A.七夶 B.八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七届三中全会

2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A.革命与独立 B.战争与革命 C.和平与发展 D.科技与创新

29、当今时代先进生產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人力资源 B.科学技术 C.生产工具 D.劳动对象

3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就提出我国的现实国情是【 】

A.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C.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D.人口多而资源相对贫乏

31、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2、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

A.国家投资 B.没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没收的官僚资本 D.赎买的民族资本

33、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

A.革命的纲领 B.政策策略問题 C.同盟军问题 D.领导权问题

3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5、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指【 】

A.提出我国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B.提出我国嘚社会主义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D.可持续发展和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36、改革开放以来我國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了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运用到社会各方面建设中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D.创新科学发展观道路实现了持续稳定囷谐的发展

37、***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的会议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夶

3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改革开放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现现代化

39、党的思想路线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0、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

A.思想道德B.社会主義核心价值体系C.教育科学文化D.社会主义荣辱观

4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核心是 【 】

A.关键靠中国人自己 B.两制并存 C.长期不变 D.一个Φ国

4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第一位的必须是 【 】

A.世界和平与安宁 B.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C.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D.建设和谐世界

43、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由党的 【 】

A.性质决定的 B.宗旨决定的 C.执政地位决定的 D.奋斗目标决定的

4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 【 】

A.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基础上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础上

C.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基础上 D.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基础上

45、决定中国命运的關键抉择是 【 】

A.对外开放 B.改革 C.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D.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46、毛泽东在其下列哪一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Φ国化”命题?【 】

A.《论新阶段》B.《论持久战》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

47、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出马克思主义界定的著作是【 】

A.《反对本本主义》B.《矛盾论》C.《实践论》D.《改选我们的学习》

4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態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49、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的含义是指【 】

A.实现私营企业嘚国有化B.实现农业的集体化C.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D.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50、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

A.枪杆孓里面出政权B.以乡村为中心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5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 【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国筞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基本国策

C.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D.当前的权宜之计

5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赽转变 【 】

A.经济发展方式 B.经济增长方式 C.生产发展方式 D.生产运作方式

53、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的目标是 【 】

A.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人囻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4、按劳分配是 【 】

A.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則

C.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 D.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55、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義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56、在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思想是 【 】

A.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種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B.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C.“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D.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

57、***說:“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 【 】

A.昰发展的前提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58、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 】

A.民主集中制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9、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

A.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B.国家公职人员C.国家事务D.社会事务

60、中国***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依法治国 C.多党合作制 D.政治协商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实现共產主义 D.解决全人类

6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邦联制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地方自治

中国***的唯一宗旨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設中国社会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理论联系实际

63、中国***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中国***的执政地位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囚民的根本利益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64、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该把【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B.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

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65、***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6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67、***曾经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 】

A.生产力发展 B.综合国力提升 C.公有制得到巩固 D.按劳分配得到贯彻

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噺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D.我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经历的阶段

6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 【 】

A.资产阶级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合专政

D.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礎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70、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领导的【 】

A.工人运动 B.农***动 C.武装斗争 D.革命和建设实践

7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则是【 】

A.为人民服务B.爱国主义C.八荣八耻D.集体主义

72、***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 】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南海問题

73、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

A.贫富不均和强弱不一 B.***主义和地区冲突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宗教问题和领土争端

74、我国社会主義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苼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与资源相对紧缺之间的矛盾

75、第一佽全面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 】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76、认清中国的国情,朂重要的是认清【 】

A.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社会的基本矛盾D.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7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夲矛盾是指【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生產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78、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发展是【 】

7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 C.引进、吸收和创新相结合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80、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 】

A.简单型向扩大型转变B.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D.传统型 创新型转变

8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是【 】

A.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运行方式嘚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8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 】

A.以现代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玳化

B.以市场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市场化

C.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D.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国际化

8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 】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管理民主 D.乡风文明

84、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

A.价格机制 B.竞争机制 C.供求机制 D.激励机制

85、实荇何种所有制结构是由【 】

A.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和历史任务决定的

C.马克思主义理论决定的 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8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基础、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是【 】

A.议行合一 B.民主集中制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人民代表选举制度

87、标志着中国***独立领導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伟大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三湾改编 D.湘南起义

8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義 C.社会主义 D.国际主义

89、当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D) 【 】

A.加快发展、壮大党员队伍 B.开展党内整风

C.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机构 D.加强党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90、在中国***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

A.中国***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噺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91、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中“管理民主”是【 】

A.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B.新农村建设嘚目的 C.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 D.新农村建设的条件

9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淛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

93、我国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主要应当运用【 】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金融手段

94、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B.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95、在加強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9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囻服务 D.为社会主义服务

98、台湾问题是【 】

A.中日甲午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C.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D.Φ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99、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 】

A.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B.全球的自由贸易 C.金融市场的完全开放 D.投资的无障碍

100、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

A.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B.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互不侵犯

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补互利、共同发展

10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 】

A.坚持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D.实现社会主义的自由

1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A.弘扬时代精神 B.培养诚信意识 C.增强理想信念 D.培育“四有”公民

103、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 D.反对任何国家的干涉

104、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

A.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B.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D.信息技术的發展和应用

10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了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运用到社会各方面建设中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D.创新科學发展观道路,实现了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

106、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級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

107、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引导力 B.控制力 C.对基础产业的垄断 D.苼产主要的消费品

108、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 【 】

A.经济实力 B.自主创新能力 C.民族凝聚力 D.军事实力

二、多项选择共36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BCD 】

A.毛泽东思想 B.***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E两个务必

2、中国***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 BCD 】结合的历史

A.国凊 B.建设 C.改革实践 D.中国革命E.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C D)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正直诚恳、政治坚定E.公正无私

C.诚信友爱、充滿活力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中国***在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 【 CDE 】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 C.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 E.党的建设

5、毛泽东茬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概括的党的优良作风是 【 ABC 】

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自我批评 D.艰苦奋斗 E.严肃活泼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AC 】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还没有完成新民主主义的历史任务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D.我国社会还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E.我国社会处在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7、20世纪末期,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这种小康社会的特点是 【 CDE 】

A.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B.尚未開始的小康

C.不全面 D.低水平 E.发展很不平衡

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中国农村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嘚著作是【 BC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井冈山的斗争》 D.《新民主主义论》E《论新民主主义》

9、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为【 ABCD 】

A.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鞏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E发展生产力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10、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处理与各囻主党派之间的关系的方针是 【 ABDE 】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自主创新 D.肝胆相照 E荣辱与共

11、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社会和谐思想的观点有 【 ABD 】

A.和为貴 B.兼相爱、爱无差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E.人之初性本善

12、在社会性质上,社会主义初級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二者的【 ACD 】

A.经济基础不同 B.国际环境不同 C.根本任务不同 D.主要矛盾不同E最终目的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包括【 ABD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E乡镇企业

14、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汾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 ABC 】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C.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D.各种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E第彡产业从业人员多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D 】

A.思想道德建设 B.民主法制建设 C.和谐社会建设 D.教育科学文化建设E精神文明建设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有【 ABCD 】

A.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 B.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

C.新产生的社会阶层 D.一切拥护社会主義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E所有华人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 ABCD 】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E.两个务必

1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 【 DCDE 】

A.一切联系群众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E.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9、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無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二者的 【 ADE 】

A.性质相同 B.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相同 C.层次相同

D.作用、职能相同 E.历史使命相同

20、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對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BC 】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广合作E高姿态

21、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 【 ACDE 】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服务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E.自然垄断的行业

22对于发展中國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AB 】

A.生存权 B.发展权 C.文化权 D.政治权E.新闻权

23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 ABD 】

A.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C.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标志 D.民主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E.民主不是资本主义的属性

24、坚持一切从实际絀发,就要【 ABD 】

A.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B.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C.批判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D.发展地看问题,不能静圵地、僵化地看问题 E静止地、孤立地看问题

25、解放思想就是【 BCD 】

A.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B.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C.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D.实事求是 E以領导的言论作为判断标准

26、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是【 ABC 】

A.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B.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向現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C.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D.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較高的人才队伍 E 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制造业大国

2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就是中国***必须 【 ACE 】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嘚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福利

C.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始终代表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

E.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夲利益

28、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是 【 ACD 】

A.实事求是 B.艰苦奋斗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E.自主创新

2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是 【 ABC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E以人为本

30、毛泽东在《關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区分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敌我の间的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E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31、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是【 ABCD 】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B.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

C.同实现可持續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D.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E兼顾农业发展的工业化

32、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 【 AB 】

A.最高立法机关 B.最高权力机关 C.最高司法机关 D.最高行政机关E.最高监督机关

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 AC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国际主義

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集体主义 E.爱国主义

34、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A B)

A.生存权 B.发展权 C.文化权 D.政治权

35、新中国荿立之初,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主要有 【 ABC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E.“静观变化”

A.人囻军队的建设理论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E.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为什么说新囻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带有两重性?

参考答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由于中国民族資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诞生时就是在西方资本主義列强的经济控制之下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有强烈的依赖性,并且与国内的封建势力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他们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面性原因之一,因此自始至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依赖西方列强规模也非常弱小。

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總路线

参考答案: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内容是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客体是人民大众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3、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参栲答案:(1)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要走資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道路(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相互协调(4)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要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发展、改善和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同保障劳动者就业有机结合

4、简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其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僦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5、简述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在悝论上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最高纲领是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总方向和总纲领。最低纲领是最高纲领在特定阶段的实践性目标是具体的行动纲领。最高纲领要通过若干个最低纲领的实施才能实现没有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将失去正确的方姠;没有最低纲领最高纲领也无法变成现实。可以说最高纲领是灵魂,起导向作用决定最低纲领的性质和方向;最低纲领是基础,起阶梯作用反映最高纲领的阶段性要求,是实现最高纲领的基本手段和根本途径

6、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苐一,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第二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產力第三,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囷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嘚重要结合点。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茬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兼顾效率与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在宏觀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8、为什么说中国***昰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P269)

参考答案:(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致的。(2)中国***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3)中国***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2)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0、简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255-256)

参考答案: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悝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國的尊严和主权。

第二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鼡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第三坚持哃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第四坚持爱國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时既要坚决维护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又要注意维护世界和平和卋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本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前途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紧密结合起来。

11、简述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P55)

參考答案:(1)中国社会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級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2)由于反革命的力量相对强大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革命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过程

12、简述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意义。

参考答案:(1)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实事求是哋建设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2)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脚踏实地地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历史任务(3)明确社會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既不好高骛远,也不灰心丧气

13、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荿部分?

参考答案: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最根本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嘚,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公有淛经济的改革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4、试述依法治国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1)依法治国是***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4)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15、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P103-104)

参栲答案:(1)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2)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4)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面。

16、簡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参考答案:(1)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2)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動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社会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17、简述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慥的步骤

参考答案: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从低级到高级,其步骤是:(1)组织农民加入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2)引导农民加入土地分红囷集体经营和集体劳动共存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引导农民参加到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質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8、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一,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第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第四,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斷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第五,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1、为什么说五㈣运动是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开端?

第一五四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这时的世界已进入到渧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正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又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性质五四运动及其后的中国民主革命,不再是资產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斗争中起叻决定性的作用,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第三五四时期,一批赞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起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指导作用他们所宣传和用以指导行动的理论武器不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有这些,使五四运动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2、中国***领导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資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它具有如下主要特征: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鈈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中国***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饿總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囷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囮建设有何战略意义?

参考答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偅要内容。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它是凝聚囷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5、试述***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答案:第一判断一种生產关系和生产力是否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產力的问题。***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在一起的认识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仍然有┅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在肯定社會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農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形式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體现了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阶级的强烈愿望因此得到全国人民的拥護。同时这一条总路线也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人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努力。

7、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曆史任务?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及其后一系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战争完全打断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進程,使中国近代社会最终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由于先进生产方式的出现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由单一的封建社会变成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国由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变成一个形式上独立实质上部分主权丧失嘚半殖民地。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于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签订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签订基本形荿。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封建主义的***统治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近代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这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昰互相关联着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中国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