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进口脱脂奶粉怎么一股牛屎味

买了一箱伊利牛奶回家喝的时候發现有股怪味道有点像煤油和塑料味大家有没有喝到这种怪味也没过期还敢不敢再继续喝了我想应该不是假的在利群买的呢~... 买了一箱伊利牛奶 回家喝的时候发现有股怪味道
大家有没有喝到这种怪味
也没过期 还敢不敢再继续喝了?
我想应该不是假的 在利群买的呢~

我前两天在華润超市买的伊力纯牛奶里面吸进去一口像豆腐渣样的东西当场想吐阿,你说这么知名的品牌怎么好这样啊那晚拉了一晚吐了一晚,┅个晚上一直翻胃也不知道他们公司准备给我怎样的答案。。要知道我是在大超市买的阿,脱脂奶噢,还没过期的哦,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 超过2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八成这一箱奶是假的,因为图成本的便宜所以包装用的塑料不是聚乙烯可能识别的有机塑料洳聚氯乙烯。还是扔了吧健康重要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利乐的可以保证是无菌包装

不能排除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状況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当然不能喝了,到工商局投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不要再喝了!我上个月也买过伊利牛奶 也发现有股怪味噵 ,和你一样的感觉以后再不喝了改为订瓶装鲜奶。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伱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第一部分伊利近期信息分享与解析

一,伊利2019年大幅增加原奶收购量

二,伊利年报预测2019年净利润零增长

三,我和某乳业高管谈话的内容

伊利股份公布了年报,召开叻业绩发布会年度股东大会也结束了,绝大部分内容和预期的差不多今天主要分析一下没有预料到的两点内容。另外介绍一下和其它企业高管的交流内容伊利是食品群的重要研究标的,上次研讨会我详细分享了伊利股份乳业的产业链很长,很复杂这次重点分析上遊,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共同探讨下游

一,伊利2019年大幅增加原奶收购量

伊利股份2019年1月份原奶收购量比去年12月份增加20%。到底伊利多收了多尐奶

在2018年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潘刚重点讲了伊利的奶源优势12月份,伊利和上游签订了2019年原奶供应合同由2018年12月每天收奶1.4万吨增加到2019姩1月份每天收奶1.7万吨。增长了20%增速很高。而蒙牛收购量没变还是12000吨。这是伊利的大事也是乳业在2019年一个大的看点。

3月21日我参加伊利嘚股东大会向IR询问伊利收奶的情况,它说:“业绩说明会上潘总说的不是每天收17000吨奶而是2019年1月份每天收奶17000吨。伊利和上游签定供奶合哃时间期限是一年”淡季和旺季的收奶量是不一样的,淡季收的少旺季收的多。我查到新疆昌吉奶农协会合同样本淡旺季收奶量上丅波动15%。真实的收奶合同我没见过

2018年12月伊利日收奶14000吨,蒙牛日收奶12000吨2019年1月伊利日收奶17000吨,蒙牛日收奶12000吨蒙牛收奶量不变,伊利增加叻3000吨我想淡季或者旺季每家公司收奶量是同向波动的,要符合奶牛产奶规律所以伊利蒙牛收奶量的差距不会随季节大幅变化。每年的12朤乳企都要签定下一年的供奶合同奶牛12月,1月产奶量平稳产奶量差不多。所以1月比12月的增加量大致可以认为是全年的平均增加量伊利1月份收奶量比去年12月份增加3000吨,说明19年伊利大致每天收奶比2018年每天多3000吨一年多收110万吨,

马拉松:潘刚说伊利在上游和竞争对手相比有奣显的优势奶源这块儿伊利的优势特别大。我认为整体来说伊利奶源上确实有优势但是蒙牛也有自己的优势。

马拉松:我认为伊利的優势主要是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伊利跟一些大牧场签订了长期的独家供奶合同比如澳亚乳业、赛科星和中地乳业(我了解的数据:赛科星有13.5万头奶牛,中地乳业有6.5万头澳亚乳业5.5万头,加起来有25.5万头的存栏量13万头泌乳奶牛。相当于锁定了130万吨的购买合同)

第二,经過长期的合作上游和伊利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伊利是民营企业管理细致到位,对上游的服务到位所以上游企业信任伊利,蒙牛這方面的能力差一些

第三,伊利是乳业老大相比蒙牛伊利在收奶稳定性、收奶存量和增量这3方面有优势,上游想跟实力最强的客户合莋这样未来的销售才有可靠的保证。

马拉松:蒙牛也有相对伊利的优势蒙牛60%控股现代牧业,现代牧业有23万头奶牛产能130万吨,控股中國圣牧圣牧有11万奶牛头,蒙牛自己有8万头加起来有42万头存栏量,22万头泌乳奶牛蒙牛控股的奶源,按单产10万吨计算能产220万吨,蒙牛姩收奶量400多万吨奶源自我供应量50%。

马拉松:再看一下伊利上游的情况伊利有自己的悠然牧场。悠然牧场有13.5万头奶牛泌乳奶牛不超过7萬头,按单产十吨计算产能70万吨从拥有牧场这个角度看,伊利比蒙牛实力差不少2018年4季度缺奶,特别是去年蒙牛收购中国圣牧于是就囷赛科星及中地谈判,准备收购这两家牧场赛科星有13.5万头,中地是6.5万头加起来20万头,再加上自己拥有的13万多头总计33万头。

马拉松:伊利的年报有一个250亿的资金使用计划IR说主要是建设生产线,因为生产线负荷达到了86%另外就是加强上游基础建设。我猜测就是收购牧场

马拉松:如果把这两家拿下,从拥有牧场这个角度来说伊利跟蒙牛差距就不大了,听说中地乳业应该是没问题赛科星这个还不好说,不过已经和塞克星签订了长期供奶合同赛科星董事长杨文俊是蒙牛的前董事长

马拉松:总体来说在奶源上伊利和蒙牛各有优势,蒙牛的优势是有自己的奶源伊利的优势是管理水平高,不用花钱买牧场对上游服务好,上游对伊利信任愿意跟伊利合作,能签下长期供奶合同总体来说还是伊利优势大。

马拉松:下面讲一下伊利“抢奶”的原因这是我猜测的。

12018年下半年,奶牛热应激致使原奶产量下降下半年有中秋和国庆节,用奶量大2018年液态奶市场增长12%,市场需求好伊利原奶供应紧张。在2018年年底出现断奶现象我家附近的尛超市年底出现利乐枕断货现象,年终业绩发布会上潘刚说如果不缺奶的话,去年四季度的业绩会更好

2,去年初我跟一个参与乳业标准制定的专家聊天它说新的乳业标准将在2019年上半年出台,我以为年初会出来现在已经4月份了还没有出台,为什么迟迟没有出台呢一位乳企高管说一位官员想鼓励农民养牛,鼓励家庭牧场现实是小家庭牧场处于衰退过程中,小家庭牧场产的原奶质量达不到大牧场的质量新的乳业标准对原奶按质量分级,质高价高这样小家庭牧场生产的原奶买不上好价钱。所以新标准出台受到的阻力比较大新的乳業标准能不能出台,或者说以什么形式出台目前不好说。比如说新的标准对进口大包粉的使用和进口纯牛奶进行了规范如果这部分能夠执行,那么进口奶会受到影响国产原奶使用量会增加,就会增加原奶供给的紧张程度是不是伊利抢奶跟这有关?是不是它判断今年乳业标准会出台

3,市场一致判断2019年原奶供应紧张价格温和增长。2019年一月份和二月份伊利的液态奶增速达到了20%以上市场份额扩大了2.9个百分点,这证明2019年原奶市场需求不错至少是供应紧张

马拉松:这么多年伊利在战略上没有犯错误这是难能可贵的。过去五年中国嘚原奶是过剩的,多收1吨奶喷粉要损失1000元钱这是14年到18年上半年的规律。伊利的判断是短缺结束了我们应该相信伊利的战略判断能力。

馬拉松:在今年春季研讨会上我推算中国原奶产量是1100万吨,乳企高管说是1500万吨它说的应该更靠谱一些,如果按1500万吨算的话伊利的抢嬭量是比较大的,每天增加三千吨的收奶量1年就是110万吨,110万吨占1500万吨的7%2019年伊利在市场上自己就抢了7%的奶源。

马拉松:中国的产奶量增加比较缓慢具体多少我也不敢说,应该达不到7%2019年中国原奶的增长量达不到伊利收奶的增长量,2019年整个市场消费量是增长的伊利通过這种策略把上游锁定,其它的厂家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态势

马拉松:蒙牛年底时觉得自己奶源多,拥有那么多自有牧场不太重年缺奶嘚情况。伊利自有奶源少所以下手早,把大量的奶源锁定了使蒙牛反倒处于不利的地位。

二伊利年报预测2019年净利润零增长

在伊利业績说明会上,有几家机构问2019年预计营业收入增加13%,从800亿增加到900亿而净利润预计零增长。到底是什么原因伊利说竞争加剧,有人又问19姩竞争激烈程度是否会超过18年管理层又说19年竞争的激烈程度超不过18年。既然超不过18年为什么营业收入增加那么多,利润不增加伊利叒说有好多新业务要扩展。总之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最后主持人说业绩太难预测了,没有办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我猜测一下其中的原因。伊利今年预计多收奶110万吨如果这些奶用不了喷成粉,伊利亏损比较大一月份进口大包粉折合成原奶每公斤三块钱,现在原奶价格是彡块六比买国外的大包粉要多花六毛钱,这些奶如果用不了就要喷成粉每公斤喷粉费用是四毛钱,六毛钱加四毛钱就是一块钱伊利搶的牛奶如果用不了喷成大包粉的话,一公斤就损失一块钱110万吨就损失11个亿。

马拉松:从今年1、2月份数据来看伊利牛奶的使用量增加10%应該没有问题伊利最多也就损失五个亿的净利润,假设市场需求没有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期伊利会损失五个亿

马拉松:为什么管理层对19姩业绩预测这么保守因为抢奶量大,变数也大管理层定了较低的目标。5亿元占去年净利润64亿的8%如果不喷粉净利润就会增长8%,这是我嘚猜测

马拉松,今年市场需求应该不错20%的原奶收购增量非常大,这是伊利对乳品市场需求的综合判断国标能否出台,市场需求乐观箌什么程度应该都考虑了。

(伊利为什么冒喷粉的风险这么做因为2013年的时候抢奶抢的可凶了,那时候超市很多没有奶可卖我想伊利肯萣是权衡了这些,它们觉得过剩比没有奶会好一些)

三我和某乳业高管谈话的内容。

某乳企高管说:“中国奶牛存栏量450多万头原奶产量1500萬吨。08年到18年中国原奶产量没有增加中国的酸奶大部分使用大包粉制作。有关领导支持家庭牧场不支持原奶分等级,如果分等级大牧场原奶卖的贵,家庭牧场质量差就卖不上好价钱”我认为可能国家不一定能左右得了,因为现在家庭牧场比较少国家想这么干可能巳经晚了。现在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已经很高了

我再补充一下跟乳企高管谈话的内容,他说:“如果中国的玉米价格跟国际接轨中国嘚原奶养殖成本跟欧洲是一样的,比美国高10%”关键看中美贸易谈判能不能谈成,玉米能不能开放如果贸易协议谈成了,但是玉米市场鈈开放那中国太厉害了,能把玉米市场保住不容易毕竟美国能大量向中国出口的东西不多。

从08年到18年中国的原奶产量没有增加,这僦衍生出两个问题在08年的时候,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好多人干脆就不喝奶了,所以在09年10年原奶产量大幅下降,后来几年产量是增加的

2014年中国进口干乳制品148万吨,2018年进口量是193万吨总计增加了45万吨。干乳制品进口增量折合成原奶是360万吨加上液态奶进口增量,18年比14年多進口了400万吨14年到18年,中国的原奶产量增加非常少但是进口乳固体增加量非常大,所以说2014年到2018年中国液态奶产能是增加的。

1梁文正:上游原奶价格会继续走高吗?

马拉松:首先市场上许多人认为2019年价格温和上升供应比2018年还要紧张,价格上涨4%左右最高达到四块钱一公斤。伊利收奶增加20%伊利不是乳业分析师,是市场参与者它用真金白银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从伊利收奶量看我觉得价格更乐观一点。

马拉松:再从二级市场分析一下在2016年七八月份,进入原奶生产淡季出现奶牛热激效应,牛奶价格上涨这几家奶牛养殖公司的股票從8月份开始上涨,经过四个月的上涨在1月份上涨就结束了。今年情况不一样现在已经4月份了,原奶生产已经到了旺季上游的股票还茬涨,现代牧业涨了90%多圣牧最高涨幅达到100%,原生态牧业涨了30%多从上游股票的情况来说,价格应该比较乐观

马拉松:2016年奶牛养殖股票仩涨,主要原因是玉米价格下降2016年中国取消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玉米取消保护价从每吨2500元钱降到1400元,降了40%大家认为原奶生产成本會大幅下降,所以奶牛养殖股票上涨了四个月中美贸易战结束。有可能要开放玉米市场或者玉米替代物市场饲养成本会下降,因而今姩上游三家公司股票走势都不错

2,梁文正:奶牛吃玉米苜蓿豆粕大概是什么比例

马拉松:2016年我计算的结果是玉米占比接近50%。加上玉米嘚带动作用玉米的影响应该接近60%。2016年时奶牛一天饲料成本平均是50多元人民币籽粒玉米和青贮玉米合计占饲料成本近50%,如果籽粒玉米价格下降青贮玉米的价格也会下降,青贮玉米价格下降的幅度和籽粒玉米的幅度应该差不多

3,邓安迪:我记得国外是玉米豆粕7比3IFCN国际組织有相关的数据,我之前看到的是这个比例

马拉松:我在2016年调查的结果如下,奶牛一天吃4.5公斤籽粒玉米1.3公斤豆粉,菜粕1公斤麸皮0.3公斤,棉花籽1公斤青贮玉米18公斤,苜蓿3.5公斤羊草1公斤,玉米压片1.5公斤膨化大豆1.2公斤。脂肪粉0.35公斤DDGS(酒糟)1.5公斤。可以根据目前的市场价格推算现在的比例

马拉松:考虑成本变动,首先应该剔除大豆大豆已经跟国外接轨,价格没有大的波动苜蓿草甘肃的成本最低,国内苜蓿草种植技术水平不行苜蓿草收割时机难把握,收割早了没长好收晚了就木质化了,蛋白少没有营养主要是技水平差距,苜蓿进口量挺大土地租金下降能够带动苜蓿价格下降。苜蓿进口关税是5%没有降税空间。青贮玉米使用量在2014年不高现在很高了。从嬭牛的健康考虑青贮玉米是最好的饲料反刍动物吃草最健康,籽粒玉米和豆粕是精饲料吃多了对牛的身体不好。

马拉松:如果中国跟媄国达成贸易协议如果籽粒玉米价格接轨。很多原来无法机械化耕种的土地会被放弃大规模机械化耕种会提高效率,籽粒玉米降价土哋租金就下降籽粒玉米降价将带动青储玉米降价,租金下降苜蓿的生产成本也会下降整个生产成本就下降。(猜测部分作为参考思蕗)

4,梁文正:听完分享发现乳制品上游也是有不错投资机会的,而且确定性还更高

马拉松:上游应该有机会,但是最近涨了不少洳果玉米没有开放,土地的流转会比较慢整个畜牧业成本降低会很慢,如果开放就是强制接轨土地流转速度会很快。

5风雨无阻:中國的农产品不可能完全放开,核心安全问题

马拉松:你说的对,不可能完全开放中国的农产品中口粮像小麦和大米绝对不会开放的,開放的是经济作物或者饲料作物

邓安迪:我记得国外是玉米豆粕7比3,IFCN国际组织有相关的数据我之前IFCN官网看的,它们计算全球牛奶饲料價格指数用的就是70%的玉米价格+30%的豆粕价。

马拉松:7:3是指数跟踪的方法不是真实的喂养比例,如果中国玉米降价了肯定玉米的使用仳例会上升。

邓安迪:其实我觉得如果真的放开玉米进口,那么影响将远超想象

马拉松:是的,我也是这么猜测的玉米作为中国第┅大种植作物,这个猜测的成分太多了我看最近的贸易谈判还说要进大豆,没提玉米的事所以还是作为一种思路吧。

邓安迪:目前中國豆粕的价格比国外贵20%左右但是玉米要贵70%。如果玉米价格下跌那么乳品行业的利润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现在不到10个点的利润率鈳能上升到15%左右都有可能。因为生鲜乳占液态奶产品成本的80%而玉米又占奶牛养殖成本的50%。

马拉松:下游的利润率主要由供求关系和竞争烮度决定原奶价格下降乳制品价格也可能同步下降。如果原奶供应紧张下游折扣就减少,广告投放也会减少净利润率就会上升。因為降价也不能多挣钱也不能扩大市场占有率,没人这样做

上游新西兰永远对中国有优势,没有办法新西兰毕竟是放牧。不需要饲料没有固定资产,不用做很多防疫就买点化肥,种子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和新西兰竞争。不过新西兰奶牛由于放牧单产只有5吨现玳牧业是10吨。(现代牧业这个养殖水平已经跟美国水平基本一样美国平均是10吨,)现在这些主要的乳制品国家都没有天然放牧的所以乳制品公司搞一片自然风光,奶牛在那儿生长这是不存在的,全世界没有天然牧场新西兰也不是天然牧场。新西兰的草也是种的需偠施肥的,大概14年还是15的时候新西兰化肥施的不得当,没有施到根部还在草叶上时被牛给吃了,结果牛奶被污染了

刚才没讲清楚,僦说许多乳制品公司包括恒天然呢,就把它们国家那个牧场描绘的那么漂亮的画面一般的老百姓都觉得这是天然牧场,实际上没有牧场都要施肥的,其实新西兰的牧场的养殖量也快到极限了为什么呢,因为它施肥多它奶牛的粪便也多,它河流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嘚

一个高管讲新西兰的成本是2元每公斤,包括种草施肥,奶农的基本生活成本加上四毛钱的喷粉成本是两块六。再加上10%的进口关税昰2.9元加上运费最低成本3元。中国的总成本我估计是3.7元比新西兰原奶高85%,比新西兰大包粉做成的还原奶高20%多如果开放玉米市场,价格達到2016年的水平中国成本下降两毛钱。总计是3.5元

邓安迪:现在国内原奶价格是3.6元/千克,国际原奶价格是2.18元/千克我们贵了50%以上,如果成夲下降国内原奶价格下跌10%,对应液态奶的毛利率将上升8%

马拉松:原料降价会降低下游的成本,但是下游的利润率主要由供求关系和竞爭烈度决定

7,梁文正:中国奶牛平均产量也比美国印象中低40%即使进口的奶牛慢慢也减产,这个有可能改善么

马拉松:美国单产达到叻十吨。中国现在的单产是七吨但是增长非常快,我估计用不了几年单产会接近九吨跟美国的差距不大,(中国最近几年单产增加非瑺快几年前4吨不到,没几年就增加到了7吨这是巨大的成绩。)因为饲料的配方都是公开的你们国家的奶牛吃什么,我们把配方拿过僦行了没有太多科技含量。主要差距是土地条件不同土地流转如果顺利,地租下降牧场周围大量种植青储玉米和苜蓿,饲料运输成夲降低中国牛奶的成本就会降下来。

马拉松:中国奶牛的遗传物资冻精要靠进口大牧场的奶牛单产没有下降,而是在上升说明种群嘚延续还是不错的,我猜测可能是一些小牧场管理不好致使种群质量下降

马拉松:中国养牛条件主要受土地制度限制,现在通过卫星把農民的土地定位确权为大规模流转创造了条件,牧场的位置和规模都可以优化养牛成本会大幅下降。

马拉松:大豆市场已经开放如果再开放玉米市场,中国的农业开放基本完成了作为口粮的小麦和大米不会开放。玉米开放对中国影响特别大玉米是种植面积最大的莋物,一旦玉米市场开放许多农民会离开土地,无法大规模耕种的土地很多会被放弃大规模机械化耕种会大幅提高中国农业产业链的效率。

梁文正:那这些利好条件估计先让上游收益可能也是现代和圣牧股价上涨的原因

邓安迪:我觉得上游可能讲不是最受益的,下游嘚伊利蒙牛集中度太高了上游没有溢价能力。

马拉松:是的如果玉米降价,原奶生产成本下降但是上游利润率不一定增加,因为价格主要由供求关系和下游的集中度决定伊利蒙牛市场占有率确实太高了。

马拉松:奶牛养殖业和生猪养殖业不一样中国是全世界最大嘚猪肉消费市场,第二是德国西方国家主要吃牛肉,对猪肉的消费量非常小群里讨论牧原股份的时候,我说牧原股份的周期底部很难紦握可以把它当成一个长期标的,和企业一起成长因为猪肉市场非常大,坡很长但是我没买,因为股票太贵奶牛养殖业市场小,發展空间小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目前奶牛养殖业股票最大的优势是便宜并不是很有前途,中国没有比较优势生猪养殖对标的是美國,奶牛养殖对标的是新西兰如果没有和新西兰的自由贸易协议,上游的格局会好很多这是奶牛养殖业和生猪养殖业的区别。

马拉松:养奶牛的公司跌得非常惨是不是这些公司会倒闭,我判断不会倒闭不倒闭股票就得反弹。中国人永远得喝牛奶喝自己生产的牛奶,不可能全喝国外的特别是纯牛奶,肯定是国内奶牛生产的好好的奶牛养殖公司肯定会生存下去,隔几年挣钱隔几年不挣钱,不像囿的科技公司会被别人消灭奶牛养殖业属于典型的周期股,不能把它当作长期持有标的

8,邓安迪:玉米真的会放开吗

马拉松:不知噵会不会开放,玉米市场应该开放我们对美国贸易顺差过大,总得买些东西美国能大批量卖的产品不多,玉米是一个而且我们有进ロ的需求。从公开的谈判信息看中国答应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但没有提到进口玉米)可是中国2017年进口了9950万吨大豆国产大豆只有1400萬吨,已经没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了大米和小麦是口粮不会开放,规模大的就剩下玉米或者玉米替代物(高粱、大麦和DDGS)但是玉米替玳物在加入WTO时已经开放,不过最近几年中国经常对玉米替代物进行反倾销限制如果玉米没有开放,说明农产品基本没有进一步开放说奣中国在农产品市场非常强硬。也可能开放棉花市场但是棉花规模小,影响不大每年种植量只有5000万亩,等于基本没有让步金融市场,互联网市场玉米市场,结构改革专利保护,到底保护哪个确实很难说不过即使玉米市场不开放,畜牧业的养殖成本也会下降因為中国已经取消了玉米保护价,玉米的替代物已经开放土地溜转在加快,农业的效率在提高

9,邓安迪:怎么算出来如果放开市场养殖成本只降1毛钱,我们玉米价格不是比国际价格贵了70%吗

马拉松:刚才说的不准确应该是两毛钱。几家上市公司饲料成本都是两块钱左右玉米占饲料成本50%,生产1公斤原奶需要吃1块钱的玉米饲料。如果玉米饲料降价20%能省两毛钱。现在玉米的期货价格1800元如果降到1440元,就昰降20%饲料成本就降两毛钱,2016年取消玉米保护价玉米期货降到1400元,1440元应该是能达到的

马拉松:中国的玉米不可能跟美国的价格完全一樣,开放市场也不会是零关税美国中西部的玉米装车运到海岸,再运到中国增加很多成本,2016年乌克兰的玉米运到中国卖到1300块钱当时嘚玉米期货,降到1430元玉米接轨后至少应该降两毛。

邓安迪:哦哦明白了,如果降2毛钱的话那么原奶价格将从3.6元降到3.4元,那就是6%感覺也没有想象中的多。

马拉松:上游公司的高管说如果玉米价格与国外接轨中国牛奶的养殖成本比美国高10%,和欧洲相同为什么最近猪禸股大涨,原因是猪周期和非洲猪瘟还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开放玉米市场的预期,玉米市场开放生猪养殖会有竞争力最大的受益者是牧原股份,因为它成本最低具有持续的成长潜力,坡很长美国猪肉的价格优势将大打折扣,生猪养殖业就安全了整个畜牧业在战略上吔就安全了。

10风雨无阻:玉米种植基础丧失后,畜牧业战略安全

马拉松:我不是说玉米种植丧失,中国玉米种植基础是不会丧失的峩认为我预测也可能玉米市场开放这个事儿,猜测的成分太大了这个我确实承认。但是一旦玉米真要开放中国玉米地种植基础并不会消失,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现在许多粮食的种植啊,我就插一句都种到山尖儿上了所以它没有竞争优势,如果把山尖儿上那些地种成經济作物,种成树木种成果树,不做大规模耕种我们只种能上机械化的东西,把大田作物玉米这种东西用机械化就能生产或者小规模机械化生产,那么中国的玉米竞争就有竞争力了是可以跟美国竞争的,我们开放市场也不会说的零关税

11,梁文正:想到个问题日夲玉米大豆苜蓿也全球开放,日本原奶比中国还高

马拉松:日本乳业市场我没研究,日本乳制品关税是95%高额的关税保护了日本的乳业產业链。中国对新西兰的关税2018年是12%2019年1月以后是10%。中国乳业产业链压力基本来自新西兰压力很大。日本泌乳奶牛存栏量77万头原奶产量730萬吨,产量是中国的一半目前日本原奶收购价格1美元1公斤,是中国的两倍黄油产量6万吨,奶酪产量46万吨进口乳制品折合原奶400万吨。進口乳制品占日本市场的36%日本喝巴氏奶,所以进口纯牛奶没有市场一个在日本生活了10年的嫁给日本人的中国运动员告诉我:“日本超市巴氏奶价格和中国超市高端巴氏奶价格基本一样。”所以中国乳制品很贵乳企很挣钱,只是广告花费太高2018年伊利的广告费是109亿,蒙犇是70亿!海天2018年营业收入是170亿将来一部分广告费用应该能够转化为利润。

马拉松:最近几年纯牛奶产量增长缓慢液态奶的增长主要来洎酸奶,酸奶主要用进口大包粉生产新的乳业标准没有限制用大包粉制作酸奶,只是说大包粉不能做纯牛奶做酸奶要求强制标识还原乳。但是目前技术上无法检测酸奶是否使用了大包粉所以强制标识有一定困难。

马拉松:日本奶牛养殖业规模小中国市场规模大,即使酸奶都用进口大包粉制作纯牛奶制作使用原奶的规模也很大,庞大的市场能够支撑较大的奶牛养殖业日本土地资源比中国要紧张,囚口密度比中国高平原很少,山地多资源禀赋不如中国。

12秉浩:请教一下,大包粉是不是工业奶粉

马拉松:是的,大包粉就是工業奶粉大包粉分两类,一类是全脂粉就是说牛奶把水分给弄干了,所有的养分都存在这叫全脂奶粉。还有一种是把脂肪去掉这种嬭粉叫脱脂奶粉。这两种粉都叫大包粉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全脂奶粉,脱脂奶粉中国进口比较少

中国进口的大包粉大部分都做酸奶了,還有一部分做婴幼儿奶粉主要还是做酸奶。

咱们喝的乳饮料基本上很多都是大包粉做的低温的不是,常温的乳饮料很多都是大包粉做嘚不过有的乳企不标。

13秉浩:大包粉和小包粉有啥区别?

马拉松:没有小包粉只有大包粉,为什么叫大包粉就是它作为原料,做原料它包装就大了你说婴幼儿奶粉从国外进口,装个小铁盒它能装多少呢,这种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东西买的少。但是工厂用的那种都采购量非常大所以把它包装成大包,虽然把它作为大包粉实际的意思就是工业原料。

海志:假如成本在提高、预计2019年利润没有增长那么伊利是否不值得现在买入?

马拉松:关于伊利的利润其实伊利的利润有个看点。食品工业一般的情况下广告费用率占8%-10%过去㈣年(2014、2015、2016、2017)伊利的广告费用是12%,2018年达到15%这个及其不正常,如果明年伊利的营业额达到1000亿的话它的广告费就是150亿,如果按正常的10%的話伊利的广告费用就可以降50亿。

秉浩:所以和小包装的卖给消费者的奶粉相比只是包装不同而已?

马拉松:不是卖给消费者的奶粉鈈是大包粉,它是大包粉作为原料进行加工,比如说放一些钙放一些营养元素,总的来说它要做一些生产上的改造,不是直接就把咜分装了一下

14,孤独捕猎者:伊利目前面对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来自国内蒙牛光明等,我发现在超市里国外乳制品越来越多这是不是加大竞争压力?还有对下游市场天花板有何看法目前的市占率达到多少?还有多大的空间发展谢谢

马拉松:伊利的竞争对手就是蒙牛,光明没有竞争力光明算不上竞争对手了已经,光明在低温酸奶上还有一点优势别的基本上已经没了。

马拉松:在超市里看到主要是液态奶液态奶在过去几年的增速都是百分之几十的增长。特别是天猫的销量特别大但是最近一两年增速已经下来了,每年的进口量也僦是70万吨占中国液态奶的的消费量的百分之三不到。但是中国婴幼儿奶粉的进口量占比比较大这块国外确实占有市场,别的方面优势並不大

另外中国液态奶的天花板还有百分之50%-100%的空间,应该不是很大但是伊利的主要方向是作健康食品,它将来不只是牛奶主要的方姠现在要布局的方向很多,牛奶只是它的一个基础这个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

目前伊利估计今年年底在低温酸奶市场已经接近40%的占有率叻跟蒙牛合起来接近70%。这个市场占有率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所以说下一步,伊利和蒙牛有可能共同瓜分中国常温奶市场的利润因为咜俩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了。

我认为在竞争阶段大家打价格战抢市场,这个倾销、降价是正常的等它们把别人都打趴下了,它们在漲价总有这一天会到来的。我认为就像空调打了那么多年价格战,最后不开始收割了吗这两年格力和美的的利润率多好。

15张铁辉:如果上游奶牛养殖成本降低,对蒙牛跟伊利的影响哪个更大?

马拉松:我认为从长期来看如果上游养殖成本降低,对蒙牛和伊利的影响差不多但是伊利今年搞了一个策略,它自己收奶量增长了20%蒙牛收奶量没有变,这个情况下有可能今年下半年表现不一样因为它俩执荇了不同的市场策略来应对奶源紧张,如果今年奶源紧张伊利很占便宜如果今年不紧张,那么伊利就吃亏了

伊利今年1,2月份在液态奶市場的市场份额增加了2.9%,这个比例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是很看好伊利。就是份额增加2.9个百分点确实不容易。

我很看好伊利不过我申明一點,我目前没有重仓伊利因为平安的仓位还是很大的。

我为什么今年还没有重仓伊利呢因为上半年原奶供应正常情况下是不会特别紧張,因为上半年用量小而且也是产奶的旺季,还看不出来如果有机会有可能是下半年,因为如果下半年供求关系紧张有可能会上升。

16孤独捕猎者:目前伊利进入豆奶饮料,表现如何能否抢占维它奶的市场?谢谢

马拉松:没有研究这块市场伊利豆奶卖的也不怎么樣,现在看也没什么起色我不知道。我没研究过维它奶是不是卖的挺好我不知道。

海志:维它奶卖得的确不错

张辉:维它奶,在南方广东香港已经形成品牌了全国推广不成功。

海志:维它奶也扩展了很多品种。

邓安迪:豆奶市场就这么大大概80亿元,维它靠的不昰豆奶是维它柠檬茶,我跟踪一年多的维它核心看好它的就是柠檬茶从广东香港往全国扩张。

17张辉:低温奶的质量优势都那些,几夶企业在这方面的竞争情况未来的趋势如何?

马拉松:中国低温奶市场占比还是比较小所说的低温奶主要是低温酸奶,低温巴氏奶占仳非常小大家整天瞎宣传,实际上低温巴氏奶在整个液态奶市场比例只有3%这个道路非常漫长,低温奶特别是巴氏奶生产要求、运输儲藏等要求非常高,很难挣钱

在低温奶市场蒙牛还是遥遥领先,蒙牛收购了一家公司叫君乐宝,君乐宝酸奶做的挺厉害的这个企业镓获得了大量的河北省政府的支持,企业搞得好所有君乐宝助蒙牛一臂之力,在低温奶市场有领先优势其次是伊利、光明,这三家加起来份额还是挺大的

张总,我的观点和您的观点是一致的在2014年的时候光大证券的研究员写了这个低温奶怎么怎么好,小的一些企业在低温奶有优势能把伊利、蒙牛打败。当时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的因为中国的资源禀赋和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习惯还是喜欢喝常温奶,因为它成本低而且消费方面老百姓也习惯。而且常温奶便于大型得全球进行市场化的规模运输因为它保质期长,这个东西挣钱提湔布局低温奶,不容易挣钱对各方面条件要求高,挣钱难所以伊利就采取了重点发展常温奶的策略,所以占了便宜取得了成功。

这個事我在2014年底专门反驳光大的研究员在朋友圈还写了一篇文章,为什么这个常温奶有前途现在已经4,5年过去了,证明当时我的观点是正確的

我认为在食品行业有几个护城河,有几个竞争壁垒第一是品牌、第二是渠道、第三是规模,规模对应的是成本就是说一个企业,如果只发展1,2个单品未来是很危险的,就是一些大型的集团很有可能对你集中进行开火,它不计成本的跟你倾销有可能让你活不下詓,所以说这些小的豆奶呀如果这个品牌不是特别强大,我觉得将来这种大单品都是有一定风险的这个东西可能短时间看不出来,如果长时间就是在市场上它跟你消磨进行消耗战的,如果你规模不是特别大的话很可能顶不住

就是说伊利和蒙牛的根基很好,为什么是嬭呢因为人从小就喝奶,就是咱们以前讲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怎么怎么不好,把牛奶倒入河里不让人喝大家对这个奶,就是说跟别嘚食品不一样你看看西方奶农这个游行啊,这个奶的政治意义非常大所以说伊利和蒙牛以牛奶为根基,这个基础是很扎实的把牛奶這个市场作为根基,一些小的食品行业它想进去跟你竞争很难竞争过。

18孤独捕猎者:根据近期超市调研,各大乳制品公司对低温酸奶夶力促销伊利,蒙牛买一赠一卡士属于低温酸奶的高端产品,也不得不促销应战是不是低温酸奶将迎来快速增长?是不是消费升级嘚体现

马拉松:我觉得第一:因为低温奶是个方向,所以大家在这个领域疯狂的竞争我发现北京的竞争力度也是很大的,有的时候买②送二有时买二送一。曾经春节的时候出现过买二送三所以大家对这个低温奶是铆足了劲。因为低温酸奶是一个发展方向为什么是個发展方向呢?因为低温酸奶的保质期是21天在目前中国路况的条件下,21天是可以进行比较大的规模运作的在这种情况下,大的集团是囿优势的进行市场化运作,品牌化运作这个东西对大公司是很好的。它跟巴氏奶不一样巴氏奶的运作半径太小了,所以下一个竞争焦点就是低温奶因为常温奶已经争夺的差不多了,快争完了

还有一点,现在一些小的乳制品企业常温奶基本已经完败现在退守低温嬭市场,它们有没有退路吗大的集团在这方面用倾销,一旦倾销就是它们在几年内不挣钱的话,那么这个低温奶市场它们就这么出局叻那基本上伊利蒙牛就垄断全局了。

所以说我认为跟喝的这种食品的东西如果是一个小的品牌,比较小的单一市场大家一定要小心。战略上咱们讲掎角之势一个单品,没有掎角之势你很难立足,你说你就一块市场大家集中攻击,没有后备市场没有根基会被打掉。所以小的东西别看完美尽量还是不沾,因为在战略上是不安全的

张辉:我也不看好伊利,未来可能有机会毕竟市场容量大。如果有机会致死地而后生就是机会。如果养老投资那就另当别论了

19,秉浩:巴氏消毒奶的推广是不是受冷链物流的制约

马拉松:这个巴氏奶主要是冷链运输和保质期的问题,保质期太短了就是7天。这个不利于这个规模和运作品牌的宣传这个确实是这样的。做巴氏奶很难挣钱。

20张辉:我也不看好伊利,未来可能有机会毕竟市场容量大。如果有机会致死地而后生就是机会。如果养老投资那就另當别论了

马拉松:关于伊利,未来空间问题我觉得这么比较吧,我最看好茅台可在全球这个食品市场上,这个雀巢的市值是最大的烮酒公司的4倍那就说中国将来出了个大的食品饮料公司,我觉得可能是超不过茅台但我觉得不至于这么小,才1000多亿我觉得不至于。峩觉得应该也是很大的伊利的目标不是只做奶,伊利在食品工业就是喝的这方面是老大,这个根基还是不错的

再从二级市场的表现來看,过去几十年中国股票的涨幅来看从上市第一天收盘价开始计算,伊利是老大对股民的回报是最高的,第二是谁忘记了伊利不箌300倍,200多倍这个表现还是很靓丽的。

其实食品股最基本的吃的,喝的在食品里面是最安全的。它没有金融行业的杠杆没有一些跟經济繁荣指数直接相关的,那些周期性的波动就是说到什么时候,这些吃的、喝的这种东西最基本的生活的东西是离不开的,这个是朂安全的从这点来讲平安也没有伊利安全,当然平安现在的预期回报率比伊利高但是从十年、二十年这个角度讲,那肯定是嘴巴股吃的、喝的安全。

张辉:伊利过去是因为行业增长+行业集中度已经快结束了。

马拉松:张总你说的对,乳制品工业是伊利成长的摇篮伊利已经长大了,要走出摇篮就是要进入到陌生的领域,去开拓自己的市场所以伊利现在进入了其它领域,比如说矿泉水、境外等这就是为将来乳制品达到天花板做一些准备吧。

就是说的我认为中高端乳制品市场再增加一倍的空间还是有的另外伊利和蒙牛的利润並没有释放出来,它们的净利润率还是很低的将来有一天会释放出来,这两块加起来空间也还是有的所以说以后的成长空间预测成分哆,可能时间比较漫长但是在这段期间成长还是比较平稳的,在这个乳制品空间达到极限的时候可能别的领域也就发展起来了。

张辉:雀巢是食品行业投资公司其它人不一定学的来。

马拉松:对标雀巢预测成分太多。但从最近5,6年的发展势态来看伊利在中国食品饮料工业里面确实是脱颖而出的。当年的娃哈哈现在不行了当年的旺仔也不行了,像规模比较小的农夫山泉进步还是比较快的还有百岁屾做的也不错。像统一、娃哈哈、康师傅这几家比较大的做的都不太好

孤独捕猎者:谢谢你,快消费是个很好的投资赛道!即使已经处於天花板如果加大分红和回购,只要ROE超过20%,长期投资是不错的标的辛苦你啦!

张辉:是的,食品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增长又没有以前那麼快了,以前是短缺经济现在是过剩经济。

易~新生活:伊利蒙牛在走空调双寡头走过的路静待净利润拐点,空调格力电器是取代了日韓企业这方面乳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1,少数人:请教一个问题伊利的运输和搬运费为什么是140亿呀?这么高

马拉松:我上次看你写伊利和另外一家公司比较。我觉得伊利是公众公司我觉得费用,你不用怀疑你关心的这个公司可能规模比较小,公开是数据可能更难得箌因为没有研究那家公司,所以我没法比较伊利这个运输费用就是140亿,这个到底怎么回事我也没有细研究,但是我觉得这里头做一些手脚的可能性不会大

少数人:也可能有很多是冷链运输费用,高一点吧

马拉松:这个食品工艺确实是比较安全,大家觉得卖牛奶很簡单实际上你去卖真没有人买。这个食品工艺的护城河是非常深的达到了一定规模,你不要出太大的差错别人是很难跟你竞争的。咜没有杠杆没有什么风险,在什么时候都要吃东西它是很安全的。

张辉:你比如说大连的就是有些都是黑龙江过来的产品

马拉松:夶家我觉得对食品工业还是要有一个长期的看法啊,你比如说美国那几个食品股巴菲特几乎都买了,美国都那么成熟了其实人就那么夶的胃,就吃那些东西到时候就涨价,你在别的行业挣钱挣多了挣多了干什么,首先得吃好吃的这个东西是个寄生虫行业。别的行業赚钱了你搞客户挣钱,那么买点好吃的吧好吃的就涨价。

张辉:很可能伊利覆盖全国范围内它的覆盖范围大,所以运费高

马拉松:这个我不知道,冷链费用有多大这个费用是伊利出还是经销商出买这个我都没调查过多大的比例,因为伊利是先款后货这个运输費用怎么走的,我确实没有研究过伊利低温产品占的比例不高,主要是常温产品冷链运输的成分不是很大。

少数人:养元饮品也是全國卖啊这的确是一个奇怪的问题。

马拉松:其实伊利的奶源是全国分布的它在全国设有46个工厂,它是分布式奶源加分布式工厂它并鈈是全国运输的,它的奶源分布情况是根据中国城市人口的分布情况来涉及和设立工厂进行这个优化,降低运输成本

不知道养元是采鼡什么策略,是不是它的大部分运输是由经销商提供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马拉松:养元公司比较小它在全国设一些大的经销商,大的經销商直接到厂里运产品卖它自己没有完整的网络,人家给你运输所以你运输费用就低了。

张辉:这个运输费用不用研究全国性品牌基本上都是到岸价。否则的话没法控制价格体系它跟这个茅台不一样,因为茅台的运输成本哪怕是空运的话也站没多少

张辉:快消品多都是低附加值。

多比2009:随着人口老龄化国内市场还有可能扩大,老年人需要补钙

马拉松:其实喝奶确实像多比所说,核心的优势僦是补钙这个东西不用公司宣传,基本上医生就说你多补钙这个补钙,实际上没有比牛奶更好的了吧

22,追:伊利的婴儿奶粉近几年發展很好国产奶粉的国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赵老师对后期伊利婴儿奶粉业务发展怎么看或者这次股东会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一并分享一下

马拉松:伊利没有分享奶粉的情况,因为最近两年伊利的奶粉情况搞的很一般虽然它的市场份额在上升,而且上升的还可以但昰跟国内其它奶粉企业比较,确实是差了一些国内奶粉行业最近出了三匹小黑马,一个是黑龙江的飞鹤一个是河北的君乐宝,这两家公司得到当地政府的巨额资金支持就是这个钱挣得也容易。再这两个公司市场策略比伊利好所以市场份额飞速增长。还有就是澳优乳業它卖羊奶粉也卖牛奶,这个也是个小黑马也不错。

马拉松:它们都年增长50%100%的往上增长,所以说挺恐怖的它们抓住了中国婴幼儿嬭粉注册制这个机会,就是小公司不让干了把市场份额让了出来,结果飞鹤、君乐宝、澳优乳业抢了很大一个市场份额抢的主要是小公司的份额,同时也抢了一些外企的份额伊利也抢了一些,但是伊利抢的不多

马拉松:今天我主要讲的是上游,因为乳业产业链是非瑺长的上游也不是很好研究,所以重点今天讲了上游而且上游我也花了很长时间。

张辉:我相信奶粉未来空间更多一旦国人的信心建立起来,就是行业的机会而且国内的监管和标准都不差!你如何看?

马拉松:张总你说的很对,我认可你的观点现在的婴幼儿奶粉市场还没有一家超过20%的份额,而且市场还很分散好像第一名是17%,有可能现在是15%非常的分散,所以在奶粉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但还鈈能说谁是老大将来。

奶粉没有那么大差别有钱就多买些好的,人们给了那多多概念其实没有那么大区别。

海志:奶粉在二三线城市信心容易建立在一线城市难恢复。

23追:赵老师说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散养的天然奶牛牧场,都是圈养的那么国内婴儿奶粉公司的机會很大,前些年把进口奶源吹的太神乎了

马拉松:我说的不清楚,不都是圈养的就是那个新西兰的奶牛不是圈养的,是放牧的但是咜的草不是天然的,它的草是种的种子施的化肥,它不是天然牧场是人工牧场,但是它比国内比其它国家好,其它国家没有放牧的條件都是圈养的。

说的主要是那种自然风光的天然牧场都是没有了包括欧洲、美国都没有了,至少中国基本都是圈养别的国家有一點应该也是很少了,我没有研究但是我知道新西兰作为全球最好的牧场,它是已经开始施化肥了而且它的承载量已经到了极限,因为囮肥多了牛屎,牛尿多了要污染河流所以也限制了奶牛的密度。

这两年国内的婴儿奶粉这个品牌表现确实不错市场份额、集中度都茬提升。所以伊利、飞鹤、君乐宝还有澳优乳业、合生元这五家都很棒就是说我觉得在婴幼儿奶粉这方面会慢慢的夺回很多市场。

马拉松:关于玉米开放猜测成分太多大家仅仅把它作为一个思路,不要太当回事最起码期货市场都没有反应,他们才是专家

马拉松:澳洲主要是养肉牛,存栏量2600万头奶牛400万头,单产5吨属于放牧,所以单产低放牧方式养殖,草场也是人工种植不知道是否施肥。

南海飛鹰2012:感谢老赵的分享

整理人:张敏大湾区价投俱乐部

可以的啊,味道好,吸收好,口碑也是佷好的啊,性价比高的了
全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