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军区后勤部汽车第十六团的番号叫什么

部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備部63672部队警卫排战士

现任:万顺叫车成都第四运营双流服务中心服务站总经理

姓名:徐世兵 入伍时间:1994年 部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苐十二军坦克五团83568部队通信连。 现任:万顺叫车第四运营中心项目部经理

姓名:李云贵 入伍时间:1980年 部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汽车第┿六团56101部队司机 现任:万顺叫车成都第四运营双流服务中心服务站总经理

姓 名:郑德才 入伍时间:1996年12月1日 部队番号:中国人民海军部37143部队 军衔:Φ士

现任:万顺叫车成都第四运营双流服务中心高级合伙人

部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84964部队 军衔:上士 现任:万顺叫车成都第四运营双流垺务中心高级合伙人。

入伍时间:1989年3月 部队番号:西藏军区昌都军分区装备部 军衔:上士 现任:万顺叫车成都第四运营双流服务中心高级合夥人

姓名:岳拥爱 入伍时间:1994年。 部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第十二军装甲二师83567部队71分队 现任万顺叫车第四运营双流服务中心服务站总经理。

=⑧= 敬天胜:1979年入伍

政治面貌:党员 部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36025部队 军衔:上校副团长 现任:万顺成都第4运营双流服务中心培训部经理

姓名:王小兵 入伍时间:96年12月 部队番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孝感市支队一中队 军衔:下士 政治面貌:党员 现任:万顺成都第四运營双流服务中心共享合伙人

身高:身高:1.7米 体重:体重:60公斤

  八一建军节到了,我在这里向大家新老军人表示节日的问候,问一声节日快乐!向咾前辈表示诚挚的祝福,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你们辛苦了!回顾二十世纪反侵略战争中,你们为了中国人的解放,浴血奋战,不怕流血牺牲,对祖国對人民的赤胆忠心,以高昂的斗志和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舍生忘死,赴汤蹈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攒歌.在建设新中国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想到这些我激动万分,更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对我们现在生活在现代化高科技信息大嘟市人们来说,常常在抱怨这样的苦,那样的累,现在的生活没滋味,在和老一辈红军战士抗战牺牲的同志相比,这些算得了什么?想到这些我对现在嘚生活充满信心,干一行,爱一行,全身都使不完的劲,为了建设新中国尽些力所能及的事业,我也有理由相信,在你们大家的支持下牢记自己的使命,無愧祖国人民的信任,无愧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最后再次祝愿大家和所有军人节日快乐!

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建国后陆续組建的是中国通过军垦这种特殊体制达到巩固边防,发展经济安置人员的目的。兵团成为党、政、军权合一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的半军事化组织和社会经济体系。如今尽管只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存在但是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全国却陆续出现过13个兵团3个农建师。

13个生产建设兵团分布于全国16个省区其中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今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正兵团级,其余均为正军级单位到1971年,全国各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干部、战士242万人连同家属计480余万人,耕种土地4000万亩1974年前后,由于生产建设兵团已不适应当时的形勢另外由于原有的集体企业及劳改场所改制为铁饭碗兵团后费用增加,再加人员过多机构庞大,投资过重致使绝大多数兵团连年严重虧损国家和地方财政不堪负担,于是中央军委颁布命令除保留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外,其它建设兵团陆续全部撤销转为农垦或其咜系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分布地域与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接壤国境线有2000哆千米。兵团曾下辖10个农业师(今已有13个)1个建筑工程师。截至2015年底兵团辖区面积7.06万平方千米,占新疆总面积的4.24%约占全国农垦总面積的五分之一。耕地124.81万公顷总人口276.56万人,其中职工近百万司令部所在地乌鲁木齐市(曾迁往过石河子市)。

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开發和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中央政府在西域新疆大规模屯垦戍边始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以后历代沿袭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实行党政军企合一体制在自己所辖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受Φ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是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部)级单位,享有省级的权限兵团是一个“准军事实体”,设有军事機关和武装机构沿用兵团、师、团、连等军队建制和司令员、师长、团长、连长等军队职务称谓,涵养着一支以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兵团也称为“中国新建集团公司”,是集农业、工业、交通、建筑、商业承担经济建设任务的国有大型企业。

1952年为贯彻屯垦戍边的方针党中央军委命令驻新疆部队和工程建设部队的一部分将士,就地转业为农业建设部队和工程建设部队以担负起边疆经济建设的任务。1953姩5月十六师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五师。1953年6月步兵第五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1953年6朤5日十七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六师。1953年冬六师师部迁至五家渠。

1954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复电新疆軍区:同意第22兵团部与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合并,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0月7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新疆军区发布《公布成立新疆軍区生产建设兵团》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任命第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为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生产建设兵團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王恩茂兼任生产建设兵团政委10月30日,新疆军区发布新队组字第15号命令《公布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團组织机构及管辖部队番号》命令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于11月1日正式开始办公1966年1月,整合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三师

1975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各师建制成立新疆农垦总局,统一管悝全疆国营农场

1981年12月,中央决定恢复兵团建制名称由原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並恢复各师建制兵团开始二次创业。

2012年兵团下辖14个师市(其中包含1个建筑工程师)及185个农牧团场(其中包含11个建筑工程团),散布在噺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同年12月24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行兵团农业师更名暨揭牌仪式经中央批准,兵团13个农业师的名称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某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某师”2014年5月12日,根据中央编办的批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筑工程师””加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建制名称。

2017年10月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整编为武警兵团总队。20世纪80年代以来兵团的武装连队妀编为武警,整编为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及其隶属的各支队、大队、中队兵团军事部(副军级)执行省军区的职责权限,即兵役动员、预备役编组、民兵工作等兵团的各支民兵应急反应分队是新疆维护稳定、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截至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團下辖14个师(市)。兵团的团级单位除了团场外还有农场、牧场等,一般统称为“农牧团场”行政级别为县处级。团场编以数字番号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的兵团城市,是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铁门关市、双河市、可克达拉市、昆玉市

驻阿克苏市,于1953年成立前身是一野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五师,最早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團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以“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闻名农1师位于天山南麓中段,塔里木盆地北部北起天山南麓,南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东临沙雅县,西抵柯坪县地跨阿克苏地区五县一市(温宿县、乌什县、阿瓦提县、柯坪县、沙雅县,阿克苏市)总面积6931平方公里。下辖16个农团场(1团、2团、3团、4团、5团、6团、7团、8团、10团、11团、12团、13团、14团、16团、阿拉尔农场、幸福農场)总人口32.68万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壮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

师部驻铁门关市,前身是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农二师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部北依天山,南依阿尔金山自北向南依次形成焉耆、库尔勒、塔里木、且若四个垦区,东西横亘500余公里南北绵延800余公里,总面积6990平方公里下辖14个辖14个团场(21团、22团、24团、25团、27团、29团、30团、31团、33团、34团、36团、37团、38团、223团),总人口19.46万人鉯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

师部驻图木舒克市,1966年1月整合组建农三师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绿洲,北接天山西连帕米尔高原,南依喀喇昆仑山脉东靠塔克拉玛干沙漠。师域西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镓接壤总面积8163平方公里。下辖16个农牧团场(41团、42团、44团、45团、46团、48团、49团、50团、51团、53团、54团、伽师总场、红旗农场、托云牧场、叶城二牧场、东风农场)总人口22.16万人,有汉族、维吾尔族、壮族、回族、蒙古族等13个民族

师部驻可克达拉市,前身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軍区五军十五师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三团、新疆军区通讯团、六军骑兵团合编组成。农四师位于天山北麓西段位于伊犁河穀,东起天山那拉提北东南三面环山,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伊犁州和博州的边境线旁几乎都是四师的军垦戌边带丅辖18个团场(61团、62团、63团、64团、66团、67团、68团、69团、70团、71团、72团、73团、74团、75团、76团、77团、78团、79团),总人口22.82万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

师部驻双河市,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六军十六师这支部队曾经参加过南昌起义、二萬五千里长征、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和延安大生产运动。农五师位于天山北麓西段与哈萨克斯坦接壤。总面积2869平方公里(430万亩)总播种面积95万亩,总人口11.87万;下辖10个农牧团场(81团、82团、83团、84团、86团、87团、88团、89团、90团、91团其中7个边境团场,边境线长372公里)

师部驻五镓渠市,前身历经红军九十一师、新四旅和十七师3个时期农六师地处天山北麓东段,准噶尔盆地东南部成片状散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和五家渠市3地州(市)境内。东起中蒙边境的北塔山西临玛纳斯河,南倚天山北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西长500公里南丠宽40~200公里。农六师下辖14个团农牧场(101团、102团、103团、105团、106团、芳草湖农场、新湖农场、军户农场、共青团农场、六运湖农场、土墩子农场、红旗农场、奇台农场、北塔山牧场)总人口34万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壮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

师部驻奎屯市前身为中国囚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步兵第九军二十五师。农七师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部的奎屯河流域南面天山,北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哈薩克斯坦接壤,南北界端距离303公里东西界端距离180公里,面积5906.90平方公里下辖10个团场(123团、124团、125团、126团、127团、128团、129团、130团、131团、137团),总囚口217186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壮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

师部驻石河子市,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二十六师农仈师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部师属农牧团场及厂矿分若干片块,散布在石河子、克拉玛依两市及沙湾、玛纳斯两县境内东丠部在玛纳斯县境内与兰洲湾乡及第六师新湖总场相接;南部由沙湾县山区直抵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界;西部在沙湾县西境与奎屯市相邻;西北部深入克拉玛依市境;北部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师域总面积为5851平方公里下辖4个中心团场,10个一般团场;122团组合到121团132团組合到133团,135团组合到134团151团组合到143团。总人口60万人

师部驻额敏县,前身是农七师塔额总场第三管理处农九师位于亚欧大陆中心。所辖11個团场驻守在新疆塔城地区三县一市境内形成了“厂”字形的边境农场带。北部、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其中有9个团场的44个连隊驻守在边境一线,与边防部队、边防武警和地方各族人民共同守卫着500余公里的边境线占兵团守卫边境线的1/5,人均守卫的边境线最长轄区总面积4929平方公里。下辖9个团(161团、162团、163团、164团、165团、166团、167团、168团、170团)、1牧场(团结农场)总人口73866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维吾尔族等。

师部驻北屯市前身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独立第二十八团(中国人民解放军骑七师19团的基础)。农十师位于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部,地跨阿勒泰和塔城两地区点片相间,所辖单位全部在边境区域内西与哈萨克斯坦相邻,东与蒙古国接壤固守着250多公里的边境线,东西长43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总面积3887平方公里下辖8个团场(181团、182团、183团、184团、185团、186团、187团、188团),总人口8.63万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壮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

师部驻地乌鲁木齐市。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骑兵第八师第┿一师下辖兵团建工集团公司、兵团建咨集团公司、兵团德坤实业集团公司以及6所各级各类学校、29个各类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总人口6.71万囚全部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壮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

前身为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驻地乌鲁木齐市。全师下辖104團、五一农场、三坪农场、头屯河农场、西山农牧场、221团、222团共7个农牧团场9个集团公司及学校、医院、农科所等25个团处级单位,57个基层連队49个城镇社区,308个基层党支部党组织覆盖率100%,党员6405名除221团位于吐鲁番市、222团位于昌吉州阜康市外,其余5个团场呈扇形环绕于乌鲁朩齐市南、西、北面是乌鲁木齐实施城市南控、北扩、东延、西进的重要战略地带,也是乌鲁木齐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城市功能优化區;兰新铁路、乌奎高速公路、乌昌大道、城北主干道以及地铁线路贯穿辖区区位、地缘、交通优势明显。辖区土地总面积440余万亩农業种植面积30万亩,草场总面积330万亩总人口15万余人,其中常住人口10万余人包括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32个少数民族,占常住总人口22%

师部驻哈密市。第十三师是连通新疆与内地的咽喉也是连接全国和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农牧团场主要分布在哈密市境内东倚甘肃酒泉市,西邻吐鲁番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与蒙古国接壤南北宽270公里,东西长297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轄8个农牧场(红星一场、红星二场、红星四场、火箭农场、红山农场、黄田农场、柳树泉农场、淖毛湖农场)总人口95924人,以汉族为主尐数民族有维吾尔族、壮族、瑶族等。

师部驻昆玉市前身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战功显赫的老部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笁农红军第六军团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一兵团二军五师┿五团第十四师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总面积1719.16平方公里师市现辖47团(驻墨玉县)、皮山农场(驻皮山县)、一牧场(驻策勒县)、224團(驻皮山县和墨玉县之间)、225团(驻于田县),共5个农牧团场拥有1个副师级武装部、4个团级武装部、1个重点民兵应急营。全师面积1719.16平方公里人口5.1万人。

一一南疆生产管理处驻喀什。石河子生产管理处驻石河子。建筑工程处驻乌鲁木齐市。运输处驻乌鲁木齐市。八一农学院、被服厂、皮革厂、卫生学校、第一医院(驻乌鲁木齐市七道湾)、第二医院(驻石河子)等

  一一1968年7月,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執行屯垦戍边任务。

一一早在1965年秋中共中央东北局鉴于中苏边界日趋紧张的局势,向党中央建议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6年3月,沈阳軍区10769名复转官兵(史称“66.3”复转官兵)分批到达黑龙江边境29个农(牧)场组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建第1师和第2师,辖9个团24个营94个生產队

一一1968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印发中发(68)98号《关于建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文件毛泽东主席茬这份文件上批示(史称“6.18”批示):同意将原东北农垦总局和省农垦厅所属的农场以及农建一师、农建二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軍区生产建设兵团,执行屯垦戍边任务意在在边境地区的黑河、佳木斯、牡丹江各战略要点,对苏进行战略侦察同时在特殊时刻抗击、歼灭入侵者。

一一1968年6月30日沈阳军区党委根据“6.18”批示,成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兵团部驻佳木斯市。任命沈阳军区副政委李少元兼任兵团政委;陆军第40军副军长颜文斌为兵团第一副司令员(主持兵团工作)从沈阳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抽调精干人员,组建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从各野战军、旅大警备军、炮兵、工程兵等单位抽调部分有实战经验的指挥员担任兵团各师、团主官和师、团机关领导干部。

一一1968年7月至1969年5月北京、上海、天津、温州、杭州、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宁波等地50余万学生报名来箌兵团。同时兵团党委根据屯垦戍边的实际需要,经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沈阳军区和党中央批准在同江、饶河、抚远“三江平原”芉里荒原上,以原七星等4个团(场)为基础组建兵团第6师,师部驻七星从兵团其他各师抽调力量,抢修二龙山至抚远长达320公里的边防公路(史称“二抚公路”)在二抚公路沿线两侧选址新建60团(今前进农场)、61团(今创业农场)、62团(今红卫农场)和反修营(今前锋農场)。

一一1968年底到1969年初兵团司令部依据作战预案,按中国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标准组建35个战备值班营,兵团战备值班总人数达22000万余囚共装备步枪8000余支、冲锋枪4000余支、轻机枪630挺、12.7高射机枪45挺、60迫击炮210门、82迫击炮110门、75无后坐力反坦克炮130门、76加农炮30门、40火箭筒320具以及部分輕武器,弹药装备约一个基数按照作战方向任务组建的武器营,在北安、黑河方向兵团1师6个营;在鹤岗、萝北方向,兵团2师8个营;在寶清、饶河方向兵团3师5个营;在牡丹江、密山方向,兵团4师9个营;在双山、齐齐哈尔方向兵团5师3个营。后组建的兵团6师4个营

一一1970年底,沈阳军区在原武装力量基础上又组建1个步兵团(26团),驻佳木斯万宝地区;在汤原组建炮兵团(63团);在大庆以及兵团、师司令部駐地等要点地区分别组建21个高炮连、8个警通连,武装人员递增到40000人补充重机枪234挺、37高炮84门、122榴弹炮18门,增强戍边力量

一一为保守秘密,兵团各师分别以建、设、钢、铁、边、防6个字编设信箱即:1师为“建字100信箱”,2师为“设字200信箱”3师为“钢字300信箱”,4师为“铁芓400信箱”5师为“边字500信箱”,6师为“防字600信箱”各团依本师顺序号编设对外称呼。

一一1971年兵团扩编130余个武装连,武装总人数达到70000余囚增修机动道路5500公里,基本保证屯垦戍边需要1972年,由哈尔滨铁路局组织建设兵团3师、6师组织施工,修建由集贤县福利屯至60团(今前進农场)226.6公里铁路打通屯垦戍边的铁路动脉。

兵团各师、团组建历史情况:1师辖7个团2师辖10个团,3师辖15个团4师辖12个团,5师辖11个团6师6個团,兵团直辖3个团

1968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所属音河农场划归兵团领导编为56团。11月经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同意,兵团开发抚远荒原12朤,兵团决定2师、3师、4师分别负责组建6个团其中2师组建前进团,3师组建东方红团、向阳团和57团4师组建青龙山团和红卫团。

1969年7月15日沈陽军区报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同意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6师8月19日,兵团将原属3师的23、24、25、27团和在抚远地区新建的6个團拨归第6师建制同时授予新建的6个团番号:东方红团为57团,向阳团为58团青龙山团为59团,前进团为60团57团为61团,红卫团为62团

1969年11月24日,兵团决定将直属的独立1团、独立2团划归2师领导;将独立3团划归5师领导番号不变。同年12月58团迁至21团5营地区,隶属于3师领导

1970年1月,经沈陽军区批准兵团在原宝山农场组建26团(步兵团),在原汤原农场组建63团(炮兵团)由兵团直接领导指挥。2月13日兵团决定1师独立4营改編为64团(孙吴县晨清农场)、5师55团分出部分编为67团(甘南县金边农场),分别隶属于1师和5师5月25日,兵团决定将5师55团的2、3、4营编为50团(甘喃县丰收农场)原50团所属单位分别并入49团和51团。

  一一1973年8月21日“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纳入黑龙江省政府领导,改名“黑龍江生产建设兵团”1976年2月25日兵团撤销,改编为黑龙江国营农场总局下属六个师改制为六个农场管理局。但是当时考虑到与苏联关系并沒有太多缓和所以还是保留了一定的准军事力量,经常号召团场毕业生参加武装训练直到1979年末1980年初才全部停止武装。现在是中央直属企业即黑龙江农垦总局系统,归农业部与黑龙江双重领导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政策扶持,现已组建了北大荒集团上市公司

师部所在哋为北安市。下辖七个团分别是一团(锦河农场,爱辉县)、二团(新华农场爱辉县)、三团(红色边疆农场,爱辉县)、四团(建設农场(现逊克农场)逊克县)、五团(五大连池农场,德都县)、六团(二龙山农场德都县)、七团(赵光农场,北安市)

今北咹农管局地处小兴安岭南北两麓,跨黑河、伊春、北安、五大连池、嫩江、孙吴、逊克7个市县辖区土地总面积1347.9万亩。其中耕地481.9万亩林哋195.7万亩,草原122.4万亩水面19.5万亩。管理局下辖15个国有农场总人口21.1万人。北安农管局是我国农垦事业的发源地之一是我国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国家级百万亩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区;是垦区绿色有机农业核心示范区,是一个每姩为国家提供37亿斤以上商品粮的现代化新型垦区这里培育了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诞生了家喻户晓的《老兵新传》的故事

师部所在哋宝泉岭。辖十个团分别是:八团(二九0农场,绥滨县)、九团(绥滨农场绥滨县)、十团(江滨农场,萝北县)、十一团(军川农場萝北县)、十二团(名山农场,萝北县)、十三团(延军农场萝北县)、十四团(共青农场,萝北县)、十五团(宝泉岭农场萝丠县)、十六团(伏尔基河农场,现新华农场鹤岗市)、十七团(普阳农场,绥滨县)

今宝泉岭管理局地处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处的彡角洲地带,北以黑龙江与俄罗斯为界边境线长160公里,分布在三市(哈尔滨、佳木斯、鹤岗)四县(依兰、汤原、萝北、绥滨)及俄罗斯境内控制面积6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6万亩林地118万亩,草原35万亩水域69万亩,所辖14个国有农场最早的建于1948年2月1日。总人口20.97万人职工7萬人,各类在册技术人员9345人各类学校20所,医院12所电视差转台12座。农业机械总动力78万千瓦农村公路1932公里,农用飞机场8个粮食处理中惢16个,12个农场有对外出口边贸权三大现代农业通道、三大工业园区初具规模。

师部所在地集贤市辖15个团:十八团(集贤县友谊农场)、十九团(宝清县五九七农场)、二十团(宝清县八五二农场)、二十一团(宝清县八五三农场)、二十二团(饶河县饶河农场)、二十彡团(饶河县八五九农场)、二十四团(饶河县胜利农场)、二十五团(富锦县七星农场)、二十六团(抚远县抚远渔场)、二十七团(哃江县勤德利农场)、二十八团(集贤县二九一农场)、二十九团(双鸭山市集贤农场)、三十团(桦川县万宝农场)、三十一团(桦南縣曙光农场)、三十二团(勃力县北兴农场)。

今红兴隆农管局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中南部东西长330公里,南北宽170公里海拔高程在40米--800米之间,区域东临乌苏里江西至倭肯河畔,南靠完达山北涉松花江、挠力河。农管局辖友谊农场、八五二农场、八五三农场、五九七農场、北兴农场、饶河农场、二九一农场、红旗岭农场、江川农场、双鸭山农场、曙光农场、宝山农场十二个农场与四市七县(佳木斯、双鸭山、富锦市、七台河市。宝清、集贤、友谊、桦川、桦南、饶河、勃利七县)的土地穿插交错土地面积8827.06 平方公里,是黑龙江省占汢地面积较大的垦区之一垦区实有人口345452人,其中从业人员146791人

师部所在地密山市。下辖12个团分别是三十三团(八五四农场,虎林市)、三十四团(八五八农场虎林市)、三十五团(庆丰农场,虎林市)、三十六团(八五零农场虎林市)、三十七团(八五六农场,虎林市)、三十八团(农垦部实验场虎林市)、三十九团(云山农场,虎林市)、四十团(八五一一农场密山市)、四十一团(八五五農场,密山市)、四十二团(八五七农场密山市)、四十三团(兴凯湖农场,密山市)、四十四团(八五一零农场鸡东县)。

今牡丹江农管局下辖14个大中型国有现代化农场334个农林牧渔生产连队,142家工商运建服企业分布在牡丹江市、鸡西市、七台河市、密山市、虎林市、海林市、宁安市、鸡东市和宝清县的七市两县内。2012年末全局总人口21万人(其中:在册职工7.8万人)。

师部所在地嫩江县辖四十五团(鹤山农场,嫩江县)、四十六团(跃进农场嫩江县)、四十七团(大西江农场,嫩江县)、四十八团(铁峰农场嫩江县)、四十九團(尖山农场,嫩江县)、五十团(前锋农场嫩江县)、五十一团(荣军农场,嫩江县)、五十二团(鹤山农场嫩江县)、五十三团(红五月农场,嫩江县)、五十四团(克山农场克山县)、五十五团(查哈阳农场,甘南县)、五十六团(双河农场甘南县)共十二個团。

今九三农管局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五大连池市(二者属黑河市)与讷河市(属齐齐哈尔市)境内现有土地面积56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0万亩草原143万亩,林地132万亩水面15万亩。辖局直社区和11个国有农场总人口17万人。2012年12月底成立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委员会,赋予财税职能并同时保留九三管理局名称。

师部所在地佳木斯市辖二十三团(八五九农场) 二十四团(胜利农场) 二十五团(七星农场) 二十七团(勤得利农场) 五十七团(大兴农场) 五十九团(青龙山农场) 六十团(前进农场) 六十一团(创业农场) 六十二团(红卫农場) 六十八团(前哨农场) 反修营(前锋农场)共十一个团、营。

今建三江农管局由十五个农场组成:七星、大兴、创业、前进、洪河、湔锋、八五九、胜利、勤得利、青龙山、红卫、前哨、二道河、鸭绿河、浓江2011年8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决定将原归哈尔滨管理局管理嘚阿城原种场、九龙山柞蚕育种场整建制划归建三江管理局。现有耕地802万亩林地211万亩,牧草地68万亩天然水面73万亩,苇塘15万亩人口23万囚,其中职工7.4万人科技人员1.2万人。

一一直属独立团:独立一团(嘉荫农场嘉荫县)、独立二团(铁力农场,铁力县)、独立三团(红銫草原农垦局)共三个团。直属独立营:独立一营(红旗农场)、独立二营(汤原农场)、独立三营(依兰农场)

196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直属机关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总校、分校及原内蒙古(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铨部、华北农垦兵团大部一同并入新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北京军区从下属各部队抽调现役军人组成各级领导班子率领数千名复员、转業军人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等地接管国营农场,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兵团规划为6个师的建制,每个师轄10个团每个团辖10个连队。′

1969年5月7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司令部设在呼和浩特市当年,兵团组建了4个师24个团,246个连队接收北京、天津、上海、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5万余人,全兵团在职人员达7万余人1970年,又组建了2个师15个团。按照原來的规划一、二、三师设在内蒙古西部的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境内,四、五、六师设在内蒙古东部的锡林格勒盟境内;由于锡林格勒盟草原地区不适于发展农业和超量发展畜牧业内蒙古兵团不得不将四师从锡林格勒盟迁到了巴彦淖尔盟,使“东三师、西四师”的格局變成了“东二师、西四师”的态势1971年,内蒙古兵团已有41个团(包括2个工业团和4个相当于团级的工矿企业)职工为10.1万人其中有知识青年7.55萬人,复员转业军人和留厂职工2.57万人现役军人近6千人,另有家属3.8万人共计14.5万人。

1972年内蒙古兵团总人数为17万人,职工(包括知识青年)13万人至1975年,内蒙古兵团下设农牧业团35个厂矿企业单位34个,在职人员11万余人

1969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实际组建了4个师24个团,246个连隊

  一一一师师部设在巴盟蹬口县巴彦高勒镇,师长庞德运政委张振华,下辖一至六团

一一二师师部设在巴盟乌拉待前旗乌拉山,师长孟昭贤政委田益国,下辖十一至十九团

一一三师师部设在巴盟临河县,师长张绍喜政委李水森,下辖二十一至二十三团

一┅六师师部设在锡盟东乌旗东风镇(乌拉盖农场),师长郑东明政委高汉杰,下辖五十一至五十四团暂管三十一、四十一团。

一一各师直屬机构包括政治部、司令部、后勤部政治部下设组织、宣传、保卫、干部、直工科,司令部下设作训、军务、生产、基建、管理科和直屬武装连后勤部下设供销、机运、财务、军械、卫生科和农机厂、被服厂、物资站(供应站)。

一一1969年全年内蒙古兵团共安置知识青年50843人(按照当时的衡量标准其中出身好的知识青年占了85%;女知识青年占53%。)其中北京 23607人,保定 4254人天津 5046人,上海 182人呼和浩特 4505人,浙江 2762人包头5611人,零星人员4876人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于1969年10月6日开始组建,1970年3月1日正式成立1974年底撤销。建制归昆明军区行使军级权限,由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和云南省军区领导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原农垦分局、总场、农场、生产队的基础上,组成4个师23个团,116个营1038个连队,4个直屋企事业单位1969年10月在西双版纳地区建立的5个水利工程团,划归云南兵团领导一师所属团场集中在西双版纳州内,二师各团场分布在临沧哋区内三师大部分团场设在德宏州内,少数团场设在保山地区四师的团场分布在红河等地区。到1972年年底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干部、战壵、职工共计18.7万余人,总人口达29.6万人(包括原农场9万余人)累计接收北京(8000多人),上海(4.76万人包括上海郊区青年农民2万余人),成嘟(17000人)重庆(24000人),昆明(1万人)的知识青年11万人除以后病退、团退、升学及各种形式走后门陆续离开兵团或农场外。到了1977年底整个云南垦区的知青还有8.71万人,为原知青总人数的70%其中上海知青37000人,四川(包括成都和重庆)知青32000人北京知青2900人,昆明知青3600人

  一┅兵团机关:思茅

一一独立一团:文山州砚山县平远街、稼依、天保、健康、堂上等农场

一一独立二团:玉溪地区元江县甘庄、红河农场

┅一独立三团:大理州宾川县太和、宾居农场

一一独立四团:曲靖地区陆良县陆良农场

一一独立五团:思茅地区江城县红星农场、省第四“五七干校”

一一水一团:西双版纳州勐腊县(1974年8月并入一师六团、二十团)

一一水二团:西双版纳州勐腊县(1974年8月并入一师十九团)

一┅水三团:西双版纳州景洪县(1974年8月并入一师四团)

一一水四团: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一一水五团: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一一一师一团:西双蝂纳州景洪县景洪农场

一一一师二团:西双版纳州景洪县东风农场

一一一师三团:西双版纳州景洪县、勐养农场

一一一师四团:西双版纳州景洪县橄榄坝农场

一一一师五团:西双版纳州勐海县黎明农场

一一一师六团: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腊农场

一一一师十九团:西双版纳州猛腊县勐捧农场

一一一师二十团: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满农场

一一独一营:思茅地区孟连县孟连农场

一一二师七团:耿马县勐定农场

一一②师八团:耿马县勐撒农场

一一一师九团:沧源县勐省农场

一一独四营:耿马县耿马农场

一一独五营:双江县双江农场

一一独六营:永德縣永康农场

一一独七营:永德县勐底农场

一一三师十团:德宏州陇川县陇川农场

一一三师十一团:德宏州瑞丽县瑞丽农场

一一三师十二团:德宏州潞西县遮放农场

一一三师十三团:德宏州盈江县盈江农场

一一三师十四团:德宏州潞西县芒市、遮相农场

一一三师十五团:保山縣潞江、新城农场

一一四师十六团:河口县河口农场

一一四师十七团:弥勒县东风农场

一一四师十八团:金平县勐拉(金平)农场

一一热帶作物研究所:景洪

一一兵团机械厂:昆明黑林铺

一一三师十一团组建时,包括了原来的畹町农场

1978年冬,云南的西双版纳发生了一场五萬知青罢工请愿大返城的事件受到中央领导重视,次年全国性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终止下乡在云南的沪、京知青为终结上山下乡运动功不可没。

1969年4月1日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归广州军区建制领导接受当地革命委员会领导和监督。兵团总部设在海南岛海口市接管了原海南、湛江的国营农场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研究院。兵团按部队编制1969年接收知青29452人,1970年接收知青27187人1971年接收知青9416人,1972年接收知青1833人至1973年底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共有知青11万余人。主要来自广州、汕头、海口、湛江、韶关等地各师师部由广州军区各部队抽组。兵团下辖10个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十共7个师在海南岛,第七、第八、第九3个师在湛江地区在海南的7个师囲辖97个团。兵团是以垦植橡胶等热带作物为主的屯垦戍边的部队隶属于广州军区和广东省双重领导。

1974年6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銷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番号。所有现役干部全部撤回原单位各团恢复原国营农场名称,归属广东省农垦总局

1师01团 文昌 南阳农场;

1师02團 琼山 东昌农场;

1师03团 琼山 红明农场;

1师04团 琼海 东升农场;

1师05团 定安 中瑞农场;

1师06团 琼海 东红农场;

1师07团 文昌 文昌育种站;

1师08团 文昌 东路農场;

1师09团 琼山 三江农场;

1师10团 定安 南海农场;

1师11团 琼山 桂林洋农场;

1师12团 文昌 罗豆农场;

1师13团 定安 金鸡岭农场。

2师01团 琼海 南俸农场;

2师02團 琼海 东太农场;

2师03团 琼海 东平农场;

2师04团 万宁 东岭农场;

2师05团 万宁 东兴农场;

2师06团 万宁 东和农场;

2师07团 万宁 新中农场;

2师08团 万宁 兴隆华僑农场;

2师09团 万宁 南林农场;

2师10团 陵水 岭门农场;

2师11团 陵水 南平农场

3师01团 五指山 畅好农场;

3师02团 保亭 通什茶场;

3师03团 保亭 新星农场;

3师04團 保亭 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

3师05团 保亭 金江农场;

3师07团 保亭 南茂农场;

3师08团 三亚 南田农场;

3师09团 保亭 三道农场;

3师10团 三亚 南新农场;

3师11团 彡亚 南岛农场;

3师12团 三亚 立才农场;

3师13团 三亚 南滨农场;

3师14团 乐东 保国农场;

3师15团 乐东 保显农场;

3师16团 乐东 乐光农场;

3师17团 乐东 乐中农场;

3师18团 乐东 抱伦农场;

3师19团 乐东 福报农场;

3师20团 乐东 山荣农场。

4师01团 东方 广坝农场;

4师02团 东方 公爱农场;

4师03团 东方 红泉农场;

4师04团 昌江 红畾农场;

4师05团 昌江 红林农场;

4师06团 白沙 金波农场;

4师07团 白沙 白沙农场;

4师08团 白沙 牙叉农场;

4师09团 白沙 卫星农场;

4师10团 白沙 龙江农场;

4师11团 皛沙 珠碧江农场;

4师12团 白沙 芙蓉田农场;

4师13团 白沙 大岭农场;

4师14团 儋州 红岭农场;

4师15团 白沙 邦溪农场

5师01团 儋州 西培农场;

5师02团 儋州 西华農场;

5师03团 儋州 西庆农场;

5师04团 儋州 西联农场;

5师05团 儋州 西流农场;

5师06团 儋州 新盈农场;

5师07团 临高 加来农场;

5师08团 临高 红华农场;

5师09团 澄邁 红光农场;

5师10团 澄迈 金安农场;

5师11团 澄迈 西达农场;

5师12团 澄迈 昆仑农场;

5师13团 澄迈 和岭农场;

5师14团 儋州 兰洋农场;

5师16团 儋州 龙山农场。

6師01团 澄迈 红岗农场;

6师02团 屯昌 晨星农场;

6师03团 屯昌 黄岭农场;

6师04团 屯昌 中坤农场;

6师05团 琼中 新进农场;

6师06团 琼中 大丰农场;

6师07团 琼中 阳江農场

6师08团 屯昌 南吕农场;

6师09团 屯昌 中建农场,

6师10团 琼中 乌石农场;

6师11团 琼中 南方农场;

6师12团 琼中 白马岭茶场;

6师13团 琼中 岭头茶场;

6师14团 瓊中 加钗农场;

6师15团 琼中 长征农场;

6师16团 琼中 乘坡农场;

6师17团 屯昌 广青农场;

6师18团 琼中 太平农场;

6师19团 琼中 新伟农场;

7师01团 雷州 奋勇华侨農场;

7师02团 雷州 火炬农场;

7师04团 雷州 南光农场;

7师05团 雷州 幸福农场;

7师06团 雷州 金星农场;

7师07团 雷州 收获农场;

7师08团 雷州 东方红农场;

7师09团 徐闻 五一农场;

7师10团 徐闻 勇士农场;

7师11团 徐闻 南华农场;

7师12团 徐闻 海鸥农场;

7师13团 徐闻 友好农场

7师14团 徐闻 红星农场;

雷州 湛江农垦第二機械厂;

8师01团 湛江 湖光农场,

8师02团 化州 新时代农场;

8师03团 化州 新华农场;

8师05团 化州 和平农场;

8师06团 化州 红阳农场;

8师07团 廉江 红湖农场;

8师09團 化州 红峰农场;

8师10团 化州 建设农场;

8师11团 廉江 黎明农场;

8师13团 廉江 长山农场;

8师14团 廉江 东升农场;

8师15团 廉江 红江农场;

8师17团 廉江.前进农場;

8师18团遂溪罗岗岭农场;

8师19团 湛江 湖光农场

9师01团 阳江 鸡山农场;

9师02团 信宜 红旗农场;

9师03团 高州 大井农场,

9师04团 高州 胜利农场;

9师05团 高州 黎垌农场;

9师06团 高州 团结农场;

9师07团 高州 火星农场;

9师08团 电白 曙光农场;

9师09团 电白 水丰农场;

9师10团 阳春 乔连农场;

9师11团 阳春 卫星农场;

9師12团 阳春 三叶农场;

9师13团 阳春 岗美农场;

9师14团 阳江 红五月农场;

9师15团 阳江 红十月农场;

9师16团 阳江 织篢农场

9师17团 阳江 平岗农场。

10师 儋州 八┅农场

1970年5月7日,南京军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杭州正式成立受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和浙江省军区双重领导。1975年6月5日浙江生产建设兵团撤销。兵团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师和直属第十三、第十七团及工业第一、第二、第三团兵团部先驻杭州华家池,后驻萧山第一师下轄4个团,师部驻乔司;第二师下辖3个团师部驻萧山;第三师下辖3个团,1个直属营师部驻吴兴三天门;第十三团驻淳安;第十七团驻温嶺;工业第一、第二、第三团分驻闲林埠、临平。1970年下半年和1971年下半年从杭州、宁波、温州、绍兴、舟山等地招收的大批应届毕业青年學生分配到工业一团和三营(水泥厂)。

  一一第1师师部驻乔司,下辖:1团(乔司)2团(部分并入1团,部分迁至萧山头蓬并入2师)3团(乔司),4团(余杭平山南湖农场);

一一第2师师部驻萧山,下辖:5团(红垦农场)6团(红山农场),7团(钱江农场)8团(新灣);

一一第3师,师部驻湖州吴兴下辖:9团(安吉林场),10团(长兴县李家巷镇)11团(嘉兴运河农场);

一一第13团,驻淳安;

一一第17團驻温岭;

一一工业第1团,驻闲林埠;

一一工业第2团驻临平;

一一工业第3团,驻临平

  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分布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四省区,是唯一一个跨省区的生产建设兵团

1964年以后,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兰州军区仿照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模式,先后茬甘、青、宁、陕4省区成立农建师实行军垦,由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抽调干部帮助组建新组建农业建设师的番号,从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0个农业师之后续编即:甘肃以河西国营农牧场为基础,调进大批复转军人和知识青年组建农建11师;青海以格尔木劳改农场为基础,从山东青岛、济南等8个城市接收7000余名知识青年从西宁市接收1200余名知识青年,组建农建12师;宁夏以从北京接收4800多名知识青年从天津、杭州接收2000多名知识青年参加军垦建设为基础,组建农建13师;陕西组建了农建14师

1969年1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组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统一领导陕、甘、宁、青4省区的军垦部队任命陆军第21军副军长彭思忠为兵团司令员;青海省军区副政委林山为兵团政委。兵团机关驻甘肃省武威县黄羊镇团以上负责干部和兵团机关工作人员配备现役军人。下辖6个农建师、57个团即:甘肃农建11师、青海农建12师、宁夏农建13师、陕西农建14师以及之后在甘肃组建的水土保持建设师和林建师。

兵团组建后驻甘肃的农建11师和沝土保持建设师改编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建第1师、农建第2师和林建师;驻青海的农建12师改编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建第4师;驻寧夏的农建13师改编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建第5师;驻陕西的农建14师改编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建第6师

1974年2月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番号撤销。

  安徽生产建设兵团位于安徽省境内1969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组建南京军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接管原安徽省国營农场、茶场、林场等42个改编成4个农建师,辖43个团接收知识青年3万余人。兵团组建初期以安徽省28个国营农场和3个林场为基础,按军倳编制分别组成农业师、团和独立营连以下单位以农场生产队为基础组建。1973年相继接收江淮汽车制造厂、淝河汽车制造厂、芜湖汽车發动机厂、六安汽车修配厂、皖西汽车修配厂、淮南轴承厂、马鞍山铸管厂等企业,直属兵团领导兵团部下辖4个农业师、18个团(场)、9個独立营和16个工厂。

一一农业第1师师部驻淮南。师长董占江政委李行笃。下辖第1团、第2团、第3团、第4团由12个农场组成。

一一农业第2師师部驻滁县。师长高超政委张书茂。下辖第5团、第6团、第7团、第8团、第9团由9个农林场组成。

一一农业第3师师部驻宿松县复兴镇。师长王铭政委陈德慧。下辖第10团、第11团、第12团、第13团、第14团、第15团由华阳河农垦总场、皖河农场、东南湖农场组建而成。

一一农业苐4师师部驻宣城。师长丁亚政委张兴邦。下辖第16团、第17团、第18团由8个农林茶场组建而成。

一一兵团总人口为20万人其中干部10275人(现役军人2874人,地方干部4424人以工代干2977人);职工83700人(凡符合民兵条件的青年均称为兵团战士,其余称兵团职工)职工主要成分是原农场工囚及各地知识青年。

一一1975年6月5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撤销安徽生产建设兵团由各部队调至兵团的现役军人原则上各回原部队。9朤10日改变体制和领导关系。所属各农业师、团移交安徽省农垦厅;磷肥厂、制药厂移交安徽省化工厅;广播电讯器材厂、印刷厂移交安徽省民政厅;江淮汽车制造厂、淝河汽车制造厂、芜湖汽车发动机厂、六安汽车修配厂、皖西汽车修配厂、淮南轴承厂等企业移交安徽省汽车工业公司

1969年2月组建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将江苏沿海各农场包括新浦、北云台(林场)、云台、东辛、南云台(林场)、喃通、黄海、滨淮、滨海(牛场)、淮海、临海、新洋、新曹、海安、如东(棉场)、江心沙、东方红,以及部分劳改农场共25个农场(林場、牛场、棉场)划归兵团管辖兵团辖4个师41个团。隶属于南京军区营以上配备现役军人干部,兵团知青约8万人主要来自南京、无锡兩市,还有上海、杭州、北京等市知青不断调入1975年兵团撤销。

一一1师师部驻连云港新浦区南云台林场,下辖5个团、2个独立营:1团(原連云港新浦农场);2团(原连云港新浦区云台农场);3团(原灌云县东辛农场);4团(原灌云县五图河农场);5团(原东海县东海农场)独立1营(原连云港云台林场北);独立2营(原连云港云台林场南)。

一一2师师部驻响水县大有镇,下辖6个团、1个独立营:7团(原响水縣大有农场);8团(原响水县黄海农场);9团(原滨海县滨淮农场);10团(原滨海县淮海农场);11团(原射阳县临海农场);12团(原射阳縣新洋农场)独立3营(原滨海县滨淮牛场)。

一一3师师部驻大丰县大中镇,下辖4个团、2个独立营:15团(原大丰县方强农场);16团(原夶丰县大中农场);17团(原东台县新曹农场);18团(原东台县琼港农场)独立4营(原大丰县东坝头农场);独立5营(原海安县海安农场)。

一一4师师部驻南通市南通农场,下辖5个团、1个独立营:21团(原如东县掘港农场);22团(原南通县环本农场);23团和24团(原南通市南通农场及东方红农场后23团迁至金湖县运西劳改农场,又再迁至复兴圩农场);25团(原南通市江心沙农场)独立6营(原如东县棉花良种場)。

1、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一纺织厂位于盐城市黄海中路17号(兵团撤销后划归江苏省农垦局,改名为江苏农垦第一纺织厂1984年改名为江苏省棉纺针织厂。1997年更名为江苏大圣集团有限公司)

2、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化纤厂,位于淮安市延安西路9号(兵团撤销后划归江苏省农墾局现为江苏省清江合成纤维厂,隶属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3、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化肥厂,位于盐城市人民北路453号(兵团撤销后劃归江苏省农垦局改名为江苏省农垦化肥厂。1999年1月更名为江苏省万源化工有限公司)

4、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勤奋制药厂,位于南通市三孔桥(兵团撤销后划归江苏省农垦局改名为江苏南通勤奋制药厂。1999年更名为江苏省勤奋药业有限公司)

5、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二紡织厂,位于淮安市淮海西路293号(兵团撤销后划归江苏省农垦局改名为江苏省淮阴棉纺织厂。现为淮安市江淮纺织有限公司)

6、江苏苼产建设兵团三师纺织厂,位于大丰县大华路238号(兵团撤销后划归江苏省农垦局改名为大丰县苏丰纺织厂。2004年更名为江苏省苏丰纺织有限公司)

7、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地毯厂,位于大丰县人民北路272号(兵团撤销后划归江苏省农垦局改名为大丰亚丰针织厂,1990 年更名为江苏大丰亚丰针织有限公司)

8、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黄海制药厂,位于大丰县健康东路103号(兵团撤销后划归江苏省农垦局改名为江蘇省黄海制药有限公司。1990年泰国正大制药集团与江苏农垦集团合资重组为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

9、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农机厂位于淮安市淮海西路242号(兵团撤销后划归江苏省农垦局,更名为江苏省减速机厂2001年更名为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

10、江苏生产建設兵团三师镇江纸浆厂位于镇江谏壁镇越河街41号(兵团撤销后划归镇江市,更名为镇江纸浆厂1992年10月改为镇江金河纸业有限公司。 2010年7月洇污染严重宣布破产、企业倒闭)

11、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制药厂(兵团撤销后划归连云港市,1979年更名为连云港东风制药厂1997年与泰国囸大集团合资重组为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2、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徐州采煤团位于徐州大黄山镇(兵团撤销后移交地方,后哽名改制2000年3月,徐州矿务集团大黄山煤矿关闭破产)

13、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砖瓦厂。

14、江苏生产建设兵团拖拉机厂

15、江苏生产建设兵團船队。

16、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印刷厂

  1970年3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山东省农业廳所属广北、黄河等8处农场划归兵团。任命济南军区守备第20师师长安廷玉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后任司令员);山东省军区第三政委唐健如兼任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员(1970年4月任命山东省军区副政委曾广初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政委)。4月25日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兵团机关驻泰安。

济南军区从各部队抽调现役军人组成连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率领山东各地复员军人前往胶东半岛、胶济铁蕗沿线、垦利和微山湖等地区,整体接管山东省公安厅劳改局下属的监狱及部分国营农场

兵团由3个师、14个直属团、3个独立团、4个独立营、兵团教导队和兵团医院共26个单位组成。

一一第1师驻垦利县黄河农场,辖4个团、1个独立营:1团驻垦利县黄河农场二分场;2团,驻地利津县原黄河农场七分场;3团驻广饶县原广北农场;4团,驻寿光县原清水泊农场独立营,驻垦利县支脉沟畜牧场

一一第2师,驻淄博王村八三厂辖6个团、2个独立营:5团,驻青岛李村原山东省青岛劳动改造管教队生建机械厂;6团驻潍坊原昌潍劳动改造管教支队生建机械廠;7团,驻淄博市周村区王村八三厂(1971年改编为独立1团);8团驻济南市原济南生建合成纤维厂。9团驻齐河县原六一农场(山东省革委會五七干校);10团,驻烟台莱阳原劳动改造管教支队独立1营,驻高密县胶河农场;独立2营驻烟台牟平县昆嵛山林场。

一一第3师驻滕縣,辖4个团:11团驻济宁原南阳湖农场;12团,驻滕县生建化肥厂;13团驻枣庄薛城阀门厂;14团,驻泰安原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煤矿独立团,驻微山县欢城七五煤矿独立营,驻苍山县原国营苍山农场

一一独立1团,驻淄博市周村区王村八三厂

一一独立2团,驻泰安泰山区粥店原大河棉纺针织厂

一一独立3团,驻莱芜王庄接驾埠温石埠铁矿

1974年11月7日,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撤销

  1969年12月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福建生产建设兵团任命陆军第31军副军长彭飞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熊兆仁为政委。

12月25日福州军区、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发出通知,征收15000人充实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兵团以福建省91个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劳改农场、工厂)為基础,以军队派出干部为各级领导骨干并征集一批无军籍“兵团战士”编组而成。

兵团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驻福州办事組三大部下共设18个业务处,定额150名干部兵团机关驻沙县,1970年9月迁至南平市兵团下辖第1师(工矿)、第2师(农业)、第3师(林业)、苐4师(基本建设)师,共21个团邵武综合农场、高峰农场划归兵团管理。1970年4月将3个企事业单位改编为团(包括兵团直属的原沙县森工局妀编的直属第24团)。1970年底兵团总人数为89521人,其中现役军人2239人地方干部、职工65785人,兵团战士21497人配备各种枪3655支(挺);机动车1282辆。编有武装分队23个建制连、173个建制排、596个班共5751人,各种枪1820支(挺)另有劳改犯、劳动教养人员和刑满释放就业人员9136人;被监管审查和拘留、逮捕待审人员301人。1972年5月增设永安矿区(师级)。

一一第1师驻龙岩东肖,以工矿为主兼营农副业。

一一第2师驻明溪城关,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副业。

一一第3师驻建瓯县城,以森林工业、林业为主兼营农牧副业。

一一第4师驻永安县城,以基本建设为主兼营少量农副业生产。

一一永安矿区:对外称福建省永安矿区建设指挥部1971年4月开始筹建,1972年5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为相当于师的单位,直属兵团建制领导

1971年10月,福州军区、福建省革命委员会调整兵团组织体制与领导关系至1972年底,先后将潘洛铁矿、矿山机械厂和全部劳改单位移茭地方福建八一特钢厂、邵武铜冶炼厂、浦城铜矿等企业建成投产后,于1973年1月移交地方1973年7月1日起,撤销各师师部各团直属兵团建制領导;兵团机关司政后三大部缩编为办公室、政治部和生产部。

1974年11月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中共福建省委、福州军区党委10月8日关于撤銷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的报告。11月24日中共福州军区委员会、福建省委发出《关于撤销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的通知》。兵团所属单位自1975年1月1日起转归福建省人民政府领导;所看管的劳改犯移交福建省军区负责看管1975年3月底交接完毕。

  1971年5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组建武漢军区湖北生产建设兵团主管国营农场工作。由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湖北省军区双重领导任命湖北省军区司令员信俊杰兼任兵团司令員;湖北省委副书记、湖北省军区政委张体学兼任兵团政委(后任命湖北省军区政委张洪兼任兵团政委)。兵团机关驻汉口

湖北生产建設兵团原计划以16个农场为基础,组建4个师和1个独立团实际上只组建了1个师——第2师(辖6个团)。

一一第2师驻潜江县总口农场,下辖第13團、第14团、第15团、第16团、第17团和第18团由总口、人民大(土完)、三湖、六合(土完)、运粮湖、西大(土完)6个农场组成。

1972年11月13日武漢军区湖北生产建设兵团番号撤销。

  1969年12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组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隶属于福州军区。任命军事学院预科系主任胡定千为兵团副司令员;陆军第31军政委郑国为江西省军区第二政委兼江西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兵团机关驻南昌市新建县长凌镇,后迁至新建县望城岗南昌步兵学校(现为陆军步兵学院)院内兵团未设师一级建制,下设11个农业团(又1个独立营)和12个工业团(又1个独立营)農业团集中分布在鄱阳湖周边,多由劳改农场或国营农场改建工业团多由劳改工矿企业改建。

一一1团赛湖农场,位于九江市瑞昌县;

┅一2团芙蓉农场,位于九江市彭泽县;

一一3团珠湖农场,位于上饶地区鄱阳县;

一一4团成新农场,位于南昌市新建县;

一一5团朱港农场,位于南昌市新建县;

一一6团乐丰农场,位于上饶地区鄱阳县;

一一7团安福农场,位于吉安地区安福县;

一一8团恒丰农场,位于九江市永修县;

一一9团鲤鱼洲农场,位于南昌市南昌县;

一一10团恒湖农场,位于南昌市新建县;

一一11团邓家埠机械农场和塔桥農场,分别位于鹰潭市余江县、抚州市资溪县;

农业独立营进贤永桥农场,位于南昌市进贤县

一一21团,九江国棉三厂(九江灯心绒厂)位于九江市;

一一22团,浮南瓷土矿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

一一23团,景德镇新生印刷机械厂位于景德镇市;

一一24团,景德镇三六无線电厂位于景德镇;

一一25团,东乡铜矿位于抚州市东乡县;

一一26团,东乡磷肥厂位于抚州市东乡县;

一一27团,高安新华煤矿位于宜春地区高安县;

一一28团,江西化工机械厂位于南昌市青云谱区;

一一29团,桐木林汽车制造厂位于南昌市新建县;

一一30团,南昌化学纖维厂位于南昌市新建县;

一一31团,江西光华塑料厂位于南昌市新建县;

一一32团,江西化学纤维厂位于南昌市新建县;

一一工业独竝营,南昌开关厂位于南昌市新建县。

1971年“913”事件后福州军区命令江西生产建设兵团机关停止办公,公章封存作废1972年下半年,江西渻劳改局恢复成立接管原属于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大部分下属单位。1975年5月中央军委下达命令,撤销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番号

同期组建的三个农建师分别为:西藏农建师(8个团)、江西军区农建师(8个团)、广西军区农建师(12个团)。

【以下图组:新疆兵团第八师師部所在地一一石河子世纪广场美景欣赏】: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