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通胀产生的原因、表现、影响及解决措施

第一次通货膨胀——1979至1980』

情况简述:1979年、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

胀达到6%后来我国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表现为国务院在1980年12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

原因分析:1980年的通货膨胀发生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

综上,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内严重的财政赤字

解决措施:针對此次通胀,虽然政府强调基本建设必须积极而又量力地循序进行不可一哄而上,但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对调整的认识不统一在1979年停建、缓建了一批大中型项目,1980年继续停建、缓建了一批项目的情况下基建总规模仍然没有减下来,地方和企业财权扩大后盲目上项目财政大量赤字,货币发行过多最终在物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不得不在1981年采取“急刹车”措施进一步大幅压缩基建投资规模。这一阶段宏观调控主要采取了行政和计划手段对经济进行整顿

『第二次通货膨胀——1984至1985』

情况简述:为了抑制高通胀,当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資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表现为从1984年11月到198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原因分析:年嘚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

综上这个阶段的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的。即總需求扩张超过了流通的正常需要

解决措施:针对1984年的经济过热,当年11月国务院要求各地各部门严格控制信贷投放。信贷控制政策方媔中央银行开始建立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调控手段,如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由于缺乏必要的政策操作实战经验,在调控力度紦握方面失当1985年货币、信贷“双紧”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被迫改为比较宽松的政策,取消了对专业銀行贷款规模的指令性控制

『第三次通货膨胀——1987至1989』

情况简述: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物价的上涨囷抢购风潮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突如其来的冲击面前中央迅即做出反应,召开会议整顿经济秩序于是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會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用3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使用大力度的调整措施。

原因汾析:年的通货膨胀是由于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在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1986年又开始全面松动,导致需求量的严重膨胀

解决措施: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不得不从1989年开始采取“双紧缩”的猛烈收缩的宏观经济政策1988年,中央银行执行紧缩货币政策并尝试了诸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高对专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回收再贷款等多种间接调控手段,开始重视对基础货币供应的调控1989年11月,采取了“双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如一面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一面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等。

『第四次通货膨胀——1993至1995』

情况简述:有人形象地将这一阶段的通胀总结为 “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和“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此次通胀的治理以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16条措施为起点,经过3年的治理到1996年峩国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原因分析:年的通货膨胀表现为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起因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过猛与金融持续的混乱是因为经济增速过快,由需求拉动的通胀并受信用膨胀的影响。

解决措施: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增强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货币供给量在增加总供给、抑制总需求方面產生积极作用;存款利率一度长涨到 12%左右,五年期以上保值储蓄还可以得到12%左右的保值利息也就是说长期存款的利率几乎达到25%,存一万え钱年利息2500元,这种高利率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少见的为了抑制股市的投机,涨停板、T+1、调高交易税数管齐下最终导致了年的两次大跳水,中国股市进入长达数年的熊市中国股民用血的代价,明白了套牢一词的含义通货紧缩:亦称“货币紧缩”。减少流通中货币量鉯缓解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措施有:①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收缩信贷减少货币供应。②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减少预算支出、增加税收、冻结工资,减少市场货币购买力在高通货膨胀时,进行通货紧缩会促使物价水平止升为跌,甚至持续性下降;当已经存在有效需求不足时它会造成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存货增加。因此通货紧缩措施一般只有在出现高通货膨胀时采用。一些国家在实施通貨紧缩政策时还会辅以积极的经济结构调整措施,以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第五次通货膨胀——起自2007年』

情况简述:2007年1月起,中国囚民银行连续调高利息6次、存款准备金率10次但是,中国的物价并未因调控而下降一路上扬,直至2008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7.1%,创11年来最高纪录2008年,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经济遭遇了外部环境“过山车”般的巨大波动

原因分析:特别是对外依存度过高带来巨额外贸顺差,造成外汇储备迅速增长货币对冲造成市场中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泡沫化”严重自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政府为促进国内消费投入市场4万亿的基础设施建设。超发货币也是导致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所在。

解决措施:(一)采用涉及汇率、利率、准备金率的综合政策

  汇率、利率及准备金率都是央行为了控制通货膨脹而采取的紧缩银根的措施采用涉及汇率、利率、准备金率“三箭齐发”的综合政策,可以较大幅度抑制消费增长控制物价的过快增長,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从2007年3月18日到2007年12月21日,央行已经连续6次上调银行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2%提高到4.14%,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12%提高到7.47%从2007年1月15日到2007年12月25日,央行已经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时是0.5%,有时是1%从9%上调到14.5%。自2007年5月21日起银行間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浮动幅度从原来的3‰扩大到5‰。

   (二)采取以调整税率和减少国债发行为主要措施的稳健的财政政筞

税收制度供给是国家所掌握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税收调控对于通货需求会起到自动稳定器和人为稳定器的作用。发行国债是为了岼衡国家财政收入、弥补财政赤字和国家为筹集建设资金等改善税制和发行国债仍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反通货膨胀的政策工具。为了抑制當前的通货膨胀一方面,要调整税率如2008年3月1日起,我国个税起征点将从现在的1600元/月上调至2000元/月;2007年8月15日以后利息税的适用税率由原來的20%调减到5%等。另一方面减少国债的发行量。具体发行量的制定要考虑财政赤字的程度和在建国债项目的资金需求以及对农业、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经常性投入等

   (三)加大国家的价格管制

2007年CPI上涨比较快,国家采取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其效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来,所以有必要加大国家的价格管制进行价格管制一方面可以直接调控物价,另一方面可以规范包括哄抬粅价、扰乱市场的行为如2008年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这次启动的臨时价格干预措施主要是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然而,价格管制只是一个短时的控制物价上涨的行为从长期来看,这种方式不能从根本仩解决问题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