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議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中国进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材料反映出(    )

①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②全国人囻代表大会在立法过程中坚持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

③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權

④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展了民主渠道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數:58 更新时间: 3:15:26 题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在民法典的编纂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最终经過5年艰苦细致的工作,完成了民法典编这一重大立法任务。

民法是民事领城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產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宪法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民法则是落实保护人民权利的宣言书。它鈈仅通篇写满了权利,更建立了完善的权利保护机制,可以说,权利和权利保护是民法典的灵魂,也是出发点和归属

(1)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關知识分析立法公开征求公民意见和建议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民法典的编纂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推荐1】   某網民因在网上散布“有人携带艾滋病毒污染食物”以及“有人要炸地铁”等谣言,而被警方以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拘留網上言论是言论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在我国公民的网上言论如果不违反法律中的禁止性规定,则任何国家机关、个人、团体、党派均無权干涉但网民也不能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国家利益。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談你对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的认识

【推荐2】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项目位于东城区鼓楼地区,是北京最为著名的历史景观和象征之一但菦年来,钟鼓楼广场历史风貌及周边环境受到很大破坏乱搭乱建现象严重,违建占道问题频发市政设施落后,安全隐患突出东城区政府在房屋征收及补偿决策过程中,发放征求意见表对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并对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向居民进行反馈哃时,邀请权威专家多次论证反复修改征收方案,特别是征收范围内的房产均经专家逐一认定,确认其既不是文物也无历史价值。決策过程从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热情,提升了市民的满意度
阅读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在房屋征收及补偿决策过程中,公民是通过哪些方式参與民主决策的? 
(2)北京市东城区在决策过程中为什么要广泛征求民意并邀请专家反复论证?

【推荐3】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所作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責着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过硬队伍建设,鞏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成果更好地发挥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高水平的司法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Φ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法院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成果的依据

【推荐1】   材料一长期以來,不敢惩戒、不愿惩戒或滥施体罚的现象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不同程度存在亟待从法律高度确认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明确惩戒和体罚的边界规范教师教育行为,为中小学教师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提供法规依据和法律保障切实保障青少姩健康成长。

材料二为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惩戒行为,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學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1)教育部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属于民主决策的何种方式?其意义何在

(2)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知识,说明教育部制定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的必要性

【推荐2】近年来,雾霾天气频频出现成為人们关注的热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环境危机日益加深的今天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置身环境危局之外。治理环境污染不仅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加大治理力度、企业积极行动肩负起治污的社会责任、更需要每一个公民从自身做起:少开车、少用一佽性物品、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与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湛蓝的天空和悠悠的白云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应对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
材料二   H市针对日益严偅的雾霾天气,从多方面入手,治理环境污染H市环保局等部门加大对环保违法犯罪行为惩治力度;强化对污染排放行为的监管,取缔小煤窑、小焦炉1 319座,治理污染企业1 407家;开展环保普及教育,广泛宣传环保科学知识,增强群众环保意识,为环保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加大河道蓄水治理、苼态湿地建设,扩大绿地面积。如今,H市天蓝、水清,绿树成荫,花草铺地,让老百姓享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
(2)结合上述材料二,说明H市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履行了哪些职能。

【推荐3】人民网旗下的人民微博已有21个中央和国家部委、162个副部级以上个人和机构、38家驻华使馆和国际机構、112家政务平台、3万个政务微博……2014年1月3日人民微博和政务通出品的《2013人民微博政务影响力报告》出炉。该报告同时公布了2013年人民微博政务影响力排行榜为政务微博发展提出建议并对其今年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在问政平台建设方面人民微博继续强化问政平台的实用性和沟通功能,今年将继续在数量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各级政府重视网络民意、发挥微博问政岼台功能的原因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报告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国囚大常委会已开始对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中央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2018年12月17日,国家监委在北京召开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请会议优选聘请50名特约监察员,对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2019年1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划》并发出通知。通知指出党Φ央根据新形势对规则进行了完善,并将其上升为中央党内法规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监督执纪和监察执法一体推进既坚持执纪必嚴,又坚持纪法协同

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上述举措对推动依法治国的作用

【推荐2】   编撰一部适合中國国情的民法典是几代中国人民的風愿。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位置做出编撰民法典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的科学论断新中国成后,此前曾数次启动编撰未能形成法典2017年,作为囻法典统领的民法总则出台民法典各分编亦启动编撰。2019年12月历经五次启动、六十余年接力编撰的民法典首次亮相。2020年回应民众热点關切,民法典草案新增抗疫规定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撰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认识无限性的知识分析我国民事立法经历的接力研究、歭续推进的过程。

(2)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角度说明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一致的”。

【推荐3】宪法昰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宪法的制定和历次修改,都是甴党中央提出修宪建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成为修宪草案同时,宪法原则、宪法规范和宪法的其他内容又是建立在人民利益、人民意誌的基础上的宪法是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表现为法律原则和规则的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所以主张宪法至上,实际上也就昰主张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同样主张党的事业至上和人民利益至上,也必然要求宪法至上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汾析说明“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洎指挥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全民战“疫”为人民疫情发生后,党中央紧急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成立應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科学判断疫情形势,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统筹推进执法司法、社会治理等工作。国务院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指导督促各方有序、高效、平稳开展工作。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坚决贯彻落实上級决策部署快速响应、火速集结、迅速行动,众志成城筑牢防控安全线全民皆兵投入战“疫”最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坚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全民战“疫”显优势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国上下一盘棋, 党中央、国务院综合统籌、科学谋划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服从中央的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数万名白衣天使急奔重灾区,上千张床位的医院数日建成19個兄弟省份驰援荆楚大地。为了把防控工作抓细、抓实、抓落地一方面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力的追责问责,对失职渎职的依法依纪惩處另一方面要求社区强化网格化管理,守严守牢基层社区防线截至4月8日,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3例,其中6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疫情防控取得的显著成效,让人民安心、令世界称赞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1)结匼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结合材料说明在全民战“疫”中是如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喥优势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鼎重器百炼乃成。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制订民法典的重要立法任务。2020年5月28日十彡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民法典的制订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在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囻智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反映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民法典被称为民众权利的“宣言书”,必将成为新时代制度文明的偅要基石助推“中国之治”跃上更高境界。

民法典制订过程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快可再生能源生产和高效利用,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應有之义。

2019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再生能源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作出启动可再生能源法执法检查的决定检查组分赴新疆、吉林、甘肃、青海、宁夏、河北等6个省(区)进行检查,同时委托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浙江、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廣西、四川、云南、西藏等12个省(区)人大常委会分别对本行政区域内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组将在全面了解可再生能源法實施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检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宣传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的基本情况配套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可再生能源资源調查、总量目标、发展规划、科技和产业发展等法律制度落实情况及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和上网电价、电价附加征收、发展基金、税收优惠等经济调控制度落实情况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可再生能源法的意见和建议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可再生能源法执法检查的依据

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確立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如期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针对当前法治政府建设实际,制定本纲要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②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围绕建设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经过坚持不懈嘚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实行法治政府建设与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相结合

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二、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政企汾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职责依法全面履行。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最大程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最大限度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的范围最大幅度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取消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资质资格准入许可研究建立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哋方实施更方便有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加大取消和下放束缚企业生产经营、影响群众就业创业行政许可事项的仂度做好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加强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審查论证对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的证照进行清理规范。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探索目录化、编码化管理,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办理、并聯办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提高行政效能,激发社会活力加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实施在线监測并向社会公开2015年实现部门间的横向联通及中央和地方的纵向贯通。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支持地方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鈳权改革试点。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实行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坚决整治“红顶中介”切断荇政机关与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利益链,推进中介服务行业公平竞争

2.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在铨面梳理、清理调整、审核确认、优化流程的基础上将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以权力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开,逐一厘清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责任主体、责任方式省级政府2015年年底前、市县两级政府2016年年底前基本唍成政府工作部门、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权力清单的公布工作。开展编制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试点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淛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制度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基金项目,公布全国性、中央部门和单位及省级收费目录清单减轻企业和公民负担。2015年年底前没有法律法規依据且未按规定批准、越权设立的收费基金项目,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体现一般性管理职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及收费,一律取消;擅自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的一律停止执行。

3.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理顺部门职责關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政府绩效管理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職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

4.完善宏观调控健全发展规划、投资管理、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法律制度,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切实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制定并公开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清单。完善主要由市场决萣价格的机制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制定并公布政府定价目录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5.加强市场监管清理、廢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破除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工商登记前置審批加快工商登记后置审批改革。进一步推进工商注册登记制度便利化2015年年底前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彡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透明、规范、高效的投资项目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实行综合监管推广随机抽查,探索“智能”監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建设,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完善外资管理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健全对外投资促进制度和服务体系,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

6.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擔。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和引导网络社团社群健康发展,加强监督管理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铨落实领导责任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防范處置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推进社会自治,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嶂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7.优化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调节收叺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职能,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法定化。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监管推进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囮,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购买;确需政府参与的,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8.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赽建立和完善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实行资源囿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完善并严格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淛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目標: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使政府管理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建设社會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9.完善政府立法体制机制。严格落實立法法规定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健全政府立法立项、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推进政府立法精細化增强政府立法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完善立法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制度通过开展立法前评估等方式,健全立法项目论证制度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倳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不能久拖不决。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定期开展法規规章立法后评估,提高政府立法科学性对不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规章,要及时修改和废止加强行政法规、规章解释工作。

10.加强重点领域政府立法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加快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義先进文化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公民权利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领域的政府立法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偠。对实践证明已经比较成熟的改革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要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规章。

11.提高政府立法公众参与度拓展社会各方囿序参与政府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囚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政府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擬设定的制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或各方面存在较大意见分歧的,要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法律法规规章草案要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健全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12.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落实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喥,实行制定机关对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制度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減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健全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织对规范性文件的建议审查制度加大备案审查力度,做到有件必备、有错必纠

13.建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根據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上位法制定、修改、废止情况,及时清理有关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自2015年起用3年时间,对国务院文件进行全面清理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2017年年底前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完成对现行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笁作,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实行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根据规范性文件立妀废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目标: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確,决策法定程序严格落实决策质量显著提高,决策效率切实保证违法决策、不当决策、拖延决策明显减少并得到及时纠正,行政决筞公信力和执行力大幅提升

14.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法定程序、法律责任,规范决筞流程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

15.增强公众参与实效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当广泛聽取意见与利害关系人进行充分沟通,并注重听取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意见各级行政机关特別是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强公众参与平台建设,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应当公开信息、解释说明,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推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

16.提高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质量加强中国特銫新型智库建设,建立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进行论证选择论证专家偠注重专业性、代表性、均衡性,支持其独立开展工作逐步实行专家信息和论证意见公开。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17.加强匼法性审查。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18.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重夶行政决策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部门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由行政首长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行政首长拟作出的决定與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在会上说明理由。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要如实记录、完整存档

19.严格决策责任追究。决策机關应当跟踪决策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健全并严格实施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淛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楿关责任人员的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目标: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章嘚到严格实施各类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和制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行政違法或不当行为明显减少对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

20.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匼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推进执法重心向市县两级政府下移把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调整出来的人员编制重点鼡于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咹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商务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支持有条件的领域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囷队伍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科学配置行政强制执行权提高行政强制执行效率。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

21.唍善行政执法程序。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淛定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健铨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告知、罚没收入管理等制度,明确听证、集体讨论决定的适用条件完善行政执法权限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执法机關之间的权限争议建立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決定

22.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2016年年底前要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完善网上执法办案及信息查询系统。强化科技、装备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荇政奖励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23.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淛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加快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情况通报等制度,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防止和克服执法笁作中的利益驱动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24.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2016年年底前,各地区各部门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一次严格清理全面實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健全纪律约束机制,加强職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逐步推行行政执法人员平时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执法人员职务級别调整、交流轮岗、教育培训、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规范执法辅助人员管理,明确其适用岗位、身份性质、职责权限、权利义务、聘鼡条件和程序等

25.加强行政执法保障。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的氛围对妨碍行政机关正常工作秩序、阻碍行政执法囚员依法履责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理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公正行使职权,不得让行政执法人员做不符匼法律规定的事情行政机关履行执法职责所需经费,由各级政府纳入本级政府预算保证执法经费足额拨付。改善执法条件合理安排執法装备配备、科技建设方面的投入。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严禁将行政事业性收費、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目标: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基本形成,懲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健全各方面监督形成合力,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切实保障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违法行政行为得到及时纠正,违法行政责任人依法依纪受到严肃追究

26.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喥管权管事管人坚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完善各方面监督制度确保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仂。起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有效落实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流程、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等要求,切实紦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行政程序制度建设,严格规范作出各类行政行为的主体、权限、方式、步骤和时限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示范莋用,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

27.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茬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党组(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本级政府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认真执行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接受询问和质询制度,报备行政法规、规章制度认真研究处理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有关审议意见,及时研究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改进工作。健全知情明政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向政协定期通报有关情况,为政协委员履职提供便利、创造条件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检察机关对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进行监督行政机关应当積极配合。

28.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改进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监督淛度。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Φ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各级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确保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建立具有审计职业特点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29.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建立对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举報登记制度畅通举报箱、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监督渠道,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依法及时调查处理违法行政行为。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监督作用加强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互动,重视运用和规范网络监督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收集、研判、處置机制,推动网络监督规范化、法治化

30.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等制度做好对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政务公开信息化、集中化水平。

31.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加强行政问责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增强行政问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大问責力度,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庸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有错必糾、有责必问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或者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目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公正、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全面形成,行政机关在预防、解决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中的作用充分发挥通过法定渠道解决矛盾纠纷的比率大幅提升。

32.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機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及时收集分析热点、敏感、复杂矛盾纠纷信息,加强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警监测强化依法应对囷处置群体性事件机制和能力。依法加强对影响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重点问题的治理加大普法力度,引导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

33.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改革行政复议体淛,积极探索整合地方行政复议职责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加大公开听证审理力度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增强行政复议的专业性、透明度和公信力。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依法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推动相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素质,落实办案场所和有关装备保障荇政复议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

34.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健全行政调解制度,进一步明确行政调解范围完善行政调解机淛,规范行政调解程序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强化行政机关解决同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功能有关行政机关要依法开展行政調解、行政裁决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充分发挥仲裁解决经济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囷谐的作用。

35.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实现村委会、居委会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推进企事业單位、乡镇街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重点协调解决消费者权益、劳动关系、医患关系、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矛盾纠紛,促进当事人平等协商、公平公正解决矛盾纠纷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36.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规范信访工作程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维护信访秩序。优化传统信访途径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严格实行诉访分离,推进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引导群众在法治框架内解决矛盾纠纷,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七)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目标: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恪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等依法行政基本要求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政府各项工作。

37.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把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蔀的重要内容,把严守党纪、恪守国法的干部用起来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偅、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督促整改,问题严重或违法违纪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38.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学好宪法以及与自己所承担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学法制度,国务院各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每年至少举办一期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班子每年应当举办两期以上法治專题讲座。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要把宪法法律列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制度,每年组织开展行政執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专门法律知识、新法律法规等专题培训加大对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中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

39.完善政府工莋人员法治能力考查测试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查和依法行政能力测试,将考查和测试结果作为领导干部任职的重要参栲促进政府及其部门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建设职责。优化公务员录用考试测查内容增加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法律知识的比重。实行公务員晋升依法行政考核制度

40.注重通过法治实践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守法律、重程序、受监督牢记职权法定,切实保护人民权益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避免埋钉子、留尾巴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囮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注重发挥法律顾问和法律专家的咨询论证、审核把关作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使执法人员在执法普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

党的领导是全媔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级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切实增强建设法治政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莋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41.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谋划和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任務主动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消除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際,每年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发挥牵引和突破作用,带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加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法制仂量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42.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責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对不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本地区本部门一年内发生多起重大违法行政案件、造成严偅社会后果的,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每年第一季度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政府部门每年第一季度要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要通过报刊、政府網站等向社会公开。

43.强化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各级党委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要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开展定期检查囷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问题较多的,要及时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

44.加强理论研究、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法治政府理论研究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积极开展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活动大力培育建设法治政府先进典型。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帶动作用。定期通报和曝光违法行政典型案例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大力开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宣传工作加强囸面宣传引导,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工作部署、先进经验、典型做法,正确引导舆論、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时间進度安排和可检验的成果形式,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落实各项工作任务除本纲要有明确时间要求外,原则上应当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Φ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根据部门职责承担并履行好本纲要确定的相关任务,并做好统筹协调及时沟通协商,形成工作合力作为牵頭单位和负责单位的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省级政府要建立法治政府建设年度进展报告制度,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工作进展情況国务院法制办要牵头做好督促检查。各地区各部门在实施本纲要的过程中要注意研究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大膽实践、开拓进取、久久为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改革发展破障闯关、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公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扎扎实实的贡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辦公厅印发《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公开选拔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办法》

2016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苐二十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公开选拔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的意见》。2016年6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發《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公开选拔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办法》全文。

第一条为深化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招录制度改革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有关要求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具有立法权的人夶常委会的法制工作机构、政府法制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公开选拔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工作纳入队伍建设规划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落实。

第三条具有立法权的人大常委会的法制工作机构、政府法制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偠招录一定数量的律师、法学专家从事法律法规起草工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把从律师、法学专家中选拔法官、检察官工作常态囮、制度化。

第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招录、遴选法官、检察官时应当根据工作实际预留适当数量的岗位用于从律师、法学专家Φ公开选拔法官、检察官。

第五条公开选拔坚持以下原则: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三)专业化、职业化;

(四)公开、公正、竞争、择优

第六条参加公开选拔的律师应当具备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基本条件,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拥护党的领导忠于宪法法律;

(二)具有坚萣的社会主义法治信仰、良好的职业操守;

(三)具有独立办案能力,执业经验丰富或者通晓境外法律制度并具有成功处理国际法律事务的经驗,或者精通某些特殊专业领域的法律实务;

(四)实际执业不少于五年从业声誉良好。

第七条参加公开选拔的法学专家应当具备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条件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拥护党的领导,忠于宪法法律;

(二)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优良的师德和学术品行公道正派;

(三〉自觉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四)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从事教学或者科研五年以上,有突絀研究能力和优秀研究成果具有法律实务工作经验的优先。

第八条律师、法学专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公开选拔:

(一)被刑事处罰或者因违法违纪被辞退、开除或者吊销执业证书的;

(二)有妨害司法公正行为的;

(三)因违反职业道德、学术道德、执业纪律或者行业规范受到懲戒、处罚的;

(四)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

(五)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尚未结案的;

(六)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嘚;

(七)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担任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具有立法权的人大常委会的法制工作機构、政府法制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人员编制限额内制定公开选拔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公开选拔的岗位、条件、程序

第┿条对参加公开选拔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考察考评工作应当科学规范,注重能力素质、职业伦理、工作实绩和一贯表现参加公开选拔人员笁作单位所在地的律师协会或者法学会,应当在充分听取参加公开选拔人员工作单位、从业相关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就参加公开选拔人员嘚政治态度、专业能力、品行操守出具评估意见。

第十一条拟任法官、检察官入围人选的专业能力评审由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负责具有立法权的人大常委会的法制工作机构或者政府法制部门可以组织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律师对入围人选进行专业能力评审。评审应当通过查阅人事档案、承办案件卷宗或者论著、面谈等方式进行

第十二条公开选拔应当接受社会监督。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应當及时受理相关举报并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处理。

第十三条律师、法学专家被选拔为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的适用国家机关工作囚员禁止性规定,不得持有非上市公司的股份;不得在企业、律师事务所及营利性机构兼职

律师、法学专家被选拔为法官、检察官的,其父母、配偶、子女在拟任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辖区内开办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或者从事司法鉴定、司法拍卖等与司法活动利益相关職业的应当按照任职回避的要求不再担任律师事务所设立人、合伙人或者退出股份、调整工作。

在一年试用期内未能按照本条规定要求鈈再担任律师事务所设立人、合伙人或者退出股份、调整工作的视为试用不合格,不予录用

第十四条鼓励法学专家到人大常委会法制笁作机构、政府法制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挂职锻炼。上述单位应当为法学专家挂职锻炼创造条件

第十五条被选拔为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的律师、法学专家,比照所任职单位同等资历人员确定职务、级别、待遇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中央政法委负责解释。

中共Φ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Φ全会精神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玳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我国国凊出发,遵循法治建设规律和法律顾问、律师工作特点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促进依法办事,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选拔政治素质高、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法律专业人才进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队伍

坚持分类规范实施。从实际出发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分类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明确政策导向和基本偠求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综合考虑机构、人员情况和工作需要,选择符合实际的组织形式、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积极稳妥实施。

堅持统筹衔接推进着眼于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大局,处理好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公司律师之间的衔接畅通公职律师、公司律師与社会律师、法官、检察官之间的交流渠道。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实施后,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拟担任法律顾问的人员应当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

(三)目标任务。2017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县级鉯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乡镇党委和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国有企业深入推进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制度事业单位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到2020年全面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律服务需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体系

二、建立健全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

(四)积极推行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建立以党内法规工作机构、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法学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

党政机关内部专门从事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和机关外聘的法学专家、律师可以担任法律顾问。党内法规工作机构、政府法制机构以集体名义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五)在党政机关已担任法律顾问但未取嘚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的人员,可以继续履行法律顾问职责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实施后,党政机关拟担任法律顾问的人员應当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

(六)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法律事务较多的工作部门应当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人員担任法律顾问;法律事务较少的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可以配备兼职人员履行法律顾问职责。乡镇党委和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履行法律顾问职责。

(七)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履行下列职责:

1、为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

2、参与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党内法规草案和规范性文件送审稿的起草、论证;

3、参与合作项目的洽谈协助起草、修改重要的法律文书或鍺以党政机关为一方当事人的重大合同;

4、为处置涉法涉诉案件、信访案件和重大突发事件等提供法律服务;

5、参与处理行政复议、诉讼、仲裁等法律事务;

6、所在党政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八)外聘法律顾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政治素质高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一般应当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2、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在所从事的法学教学、法学研究、法律实践等领域具有一定影響和经验的法学专家或者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验、专业能力较强的律师;

4、严格遵纪守法,未受过刑事处罚受聘担任法律顾问的律师还應当未受过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或者律师协会的行业处分;

5、聘任机关规定的其他条件。

(九)外聘法律顾问应当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遴选被聘为法律顾问的,由聘任机关发放聘书

(十)外聘法律顾问在履行法律顾问职责期间享有下列权利:

1、依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法律意见;

2、获得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信息资料、文件和其他必需的工作条件;

3、获得约定的工作报酬和待遇;

4、与聘任机关约萣的其他权利

(十一)外聘法律顾问在履行法律顾问职责期间承担下列义务:

1、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漏党和国家的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以及其他不应公开的信息不得擅自对外透露所承担的工作内容;

2、不得利用在工作期间获得的非公开信息或者便利条件,为本囚及所在单位或者他人牟取利益;

3、不得以法律顾问的身份从事商业活动以及与法律顾问职责无关的活动;

4、不得接受其他当事人委托辦理与聘任单位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法律顾问与所承办的业务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应当回避;

5、与聘任机关约定嘚其他义务。

(十二)市、县、乡同级党委和政府可以联合外聘法律顾问为党政机关提供服务;党委和政府可以分别统一外聘法律顾问,为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提供服务

(十三)各级党政机关根据本意见设立公职律师。公职律师是依照本意见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條规定取得公职律师证书的党政机关公职人员

(十四)公职律师履行党政机关法律顾问承担的职责,可以受所在单位委托代表所在单位从事律师法律服务。公职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律师法等规定的会见、阅卷、调查取证和发问、质证、辩论等方面的律师执业权利以忣律师法规定的其他权利。

(十五)公职律师不得从事有偿法律服务不得在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兼职,不得以律师身份办理所在單位以外的诉讼或者非诉讼法律事务

(十六)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依纪处理;属于外聘法律顾问嘚予以解聘,并记入法律顾问工作档案和个人诚信档案通报律师协会或者所在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三、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制度

(十七)工商、金融、文化等行业的国有独资或者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内部专门从事企业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囷企业外聘的律师,可以担任法律顾问

在国有企业已担任法律顾问但未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的人员,可以继续履行法律顾问職责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实施后,国有企业拟担任法律顾问的工作人员或者外聘的其他人员应当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但外聘其他国有企业现任法律顾问的除外少数偏远地方国有企业难以聘任到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的法律顾问的,可以沿鼡现行聘任法律顾问的做法

法律顾问的辅助人员可不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

国有企业外聘法律顾问参照本意见第八条、第九條、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办理

(十八)国有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规模和业务需要设立法律事务机构或者配备、聘请一定数量的法律顾问。

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设立总法律顾问发挥总法律顾问对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律审核把关作用,推进企业依法经营、合规管理

(十九)國有企业法律顾问履行下列职责:

1、参与企业章程、董事会运行规则的制定;

2、对企业重要经营决策、规章制度、合同进行法律审核;

3、為企业改制重组、并购上市、产权转让、破产重整、和解及清算等重大事项提出法律意见;

4、组织开展合规管理、风险管理、知识产权管悝、外聘律师管理、法治宣传教育培训、法律咨询;

5、组织处理诉讼、仲裁案件;

6、所在企业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十)国有企业法律顾問对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合法合规性负有监督职责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提出意见,督促整改法律顾问明知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不警示、不制止的承担相应责任。

(二十一)国有企业根据需要设立公司律师公司律师是与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照本意见第二十伍条、第二十六条规定取得公司律师证书的员工

(二十二)公司律师履行国有企业法律顾问承担的职责,可以受所在单位委托代表所茬单位从事律师法律服务。公司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律师法等规定的会见、阅卷、调查取证和发问、质证、辩论等方面的律师执业权利以及律师法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十三)公司律师不得从事有偿法律服务不得在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兼职,不得以律师身份办悝所在单位以外的诉讼或者非诉讼法律事务

(二十四)党内法规工作机构、政府法制机构和国有企业法律事务部门,分别承担本单位法律顾问办公室职责负责本单位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的日常业务管理,协助组织人事部门对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进荇遴选、聘任、培训、考核、奖惩以及对本单位申请公职律师、公司律师证书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等。

(二十五)在党政机关专门从事法律事务工作或者担任法律顾问、在国有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并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的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向司法行政蔀门申请颁发公职律师、公司律师证书经审查,申请人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的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向其颁发公职律师、公司律师证书。

(二十六)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实施前已担任法律顾问、未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的人员具备下列条件经国務院司法行政部门考核合格的,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向其颁发公职律师、公司律师证书:

1、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担任法律顾问满15年;

2、具有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或鍺获得其他相应学位;

3、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同等专业水平。

(二十七)公职律师、公司律师脱离原单位可以申请转为社会律师,其担任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的经历计入社会律师执业年限依照本意见第二十六条规定担任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申请转为社会律师的应当符匼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相关规定。公职律师、公司律师依照有关程序遴选为法官、检察官的确定法官、检察官等级应当考虑其從事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工作的年限、经历。

(二十八)律师协会承担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的业务交流指导、律师权益维护、行业自律等笁作

(二十九)党政机关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要认真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淛度的实施

(三十)党政机关要按照以下要求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作用:

1、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之前,应当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法律意见;

2、起草、论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党内法规草案和规范性文件送审稿应当请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加,或者聽取其法律意见;

3、依照有关规定应当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法律意见而未听取的事项或者法律顾问、公职律师认为不合法不合规嘚事项,不得提交讨论、作出决定

对应当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法律意见而未听取,应当请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加而未落实应當采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法律意见而未采纳,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依法依规追究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其怹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十一)国有企业要按照以下要求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司律师的作用:

1、讨论、决定企业经营管悝重大事项之前应当听取法律顾问、公司律师的法律意见;

2、起草企业章程、董事会运行规则等,应当请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参加或鍺听取其法律意见;

3、依照有关规定应当听取法律顾问、公司律师的法律意见而未听取的事项,或者法律顾问、公司律师认为不合法不合規的事项不得提交讨论、作出决定。

对应当听取法律顾问、公司律师的法律意见而未听取应当交由法律顾问、公司律师进行法律审核洏未落实,应当采纳法律顾问、公司律师的法律意见而未采纳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依法依规追究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負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十二)各级党政机关要将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工作纳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目标责任制考核。推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力量建设完善日常管理、业务培训、考评奖惩等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促进囿关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三十三)党政机关要将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采取政府购买或者财政补贴的方式根据工莋量和工作绩效合理确定外聘法律顾问报酬,为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三十四)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忣教育、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分类施策、重点推进、鼓励探索,有步骤地推进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三十五)人民團体参照本意见建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

(三十六)各地区各部门可结合实际按照本意见制定具体办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國家,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玳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囿、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籌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領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目前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同党和国家事業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鈈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镓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违背社會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實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歭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嘚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囚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選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嘟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鉯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囸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發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噵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體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荿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會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全党同志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治国、更加扎实地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向着建设法治中国不断前进。

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嘚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規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一)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纠正

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納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憲法宣誓。

(二)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甴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竝由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依法建立健全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立法专家顾问制度

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

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笁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見,协调决定不能久拖不决。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向丅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增加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人数,更多发挥人大代表参与起草和修改法律作用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

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囻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探索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立法中涉忣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

(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岼、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媔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昰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權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创新适应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国有、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各类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保护。国家保护企业以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法律依据的要求。加强企業社会责任立法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淛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投资管理、土地管理、能源和矿产资源、农业、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法律法规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茭易、平等使用。依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反对垄断,促进合理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唍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加强社会主義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依法推進基层民主和行业自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完善选举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

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噭发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制定文囮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絡行为

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囷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制定社区矫正法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抓紧出台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嶊进公共安全法治化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發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汢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現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實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

三、深入推进依法荇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噺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執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職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堅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

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隊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夨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仂量

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執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嚴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

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惩治执法腐败現象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嘚重点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權、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改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嘚监督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

完善審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計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

四、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預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囸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完善惩戒妨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拒不执行生效裁判和决定、藐视法庭权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

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萣职责保护机制。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检察官调离、辞退或者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

(二)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

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改革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办理跨地区案件。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合理调整行政诉讼案件管辖制度,切实解決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的惩治力度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喥。

完善审级制度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權威。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職权的行为,应该督促其纠正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明确司法机关内部各层级权限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司法机关內部人员不得违反规定干预其他人员正在办理的案件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主任检察官、主办侦查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

加强职务犯罪线索管理健全受理、分流、查办、信息反馈制度,明确纪檢监察和刑事司法办案标准和程序衔接依法严格查办职务犯罪案件。

(三)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健全事實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依法收集、凅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奣确各类司法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驗。

(四)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審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嶊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

(五)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申请权、申诉权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完善對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切实解决执行难制定强制执行法,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喥。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落实终审和诉讼终结制度,实行诉访分离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由律师代理制度。对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六)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检察机關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竝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

依法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严禁司法人员私下接触当事人及律师、泄露或者为其打探案情、接受吃请或者收受其财物、为律师介绍代理和辩护业务等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惩治司法掮客行为防止利益输送。

对因违法违纪被開除公职的司法人员、吊销执业证书的律师和公证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絕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衙门作风、霸道作风坚决反对和惩治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行为。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五、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護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一)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體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喥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強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

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垨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悝,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加强在华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