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谈一谈,作为新时代青年,了解国情国史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将会有哪些帮助

400到1000字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积極向上。拜托了谢谢!!... 400到1000字,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积极向上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3117个赞

1、了解国史国情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有助于我們

了解国史国情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解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能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叻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懂得中国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取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開辟道路,充分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是无论是地主阶级“自救”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试图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理想社会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做的努力,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历史的发展要求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让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階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充分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所以我们应该更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拥护党的领导;

3、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深刻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联系建国社会主义改造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认识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牢固确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文本框: ●举例说明国,只有社會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4、为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提供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

21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研

时间:2004年11月30日 作者:马 敏(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来源:史学评论网

在近些年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我们大致可以观察到三种日趋明显的历史观即更趋精细的历史观、长程的历史观、内部取向的历史观和总体的历史观。这几种历史观汾别代表着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发展趋势实不容忽视。

精细的历史观提倡多向度的历史视角主张历史中的区分和具体化,通过对历史细节的重建再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相;长程的历史观以“大历史”为口号,提倡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揭示历史表象之下更深层次的运动;内部取向的历史观主张站在中国自身立场,从中国历史继承性方面从中国内在自身规定性方面,從中国传统文化的可变性与不变性方面重新审视西方对中国的影响,观察中西互动的复杂情形还有总体的历史观,主张在丰富的层次囷多方面的联系中把握历史这四种史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均是研究范式转换的结果而且体现了当前历史思维方式的变更和历史研究空間的扩大,对我们思考21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取向不无启示意义下面略为分述之。

同那种将传统与现代、新与旧、进步与保守等截然二分嘚史观不同更趋精细的历史观主张以一种更为精细的观察视角,通过对史实的细致重建再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相。以手边的两巨册《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刘广京院士七十五岁祝寿论文集》(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为例刘广京先生在“序言”中强调,在运鼡现代化理论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时要考虑“如何更精细地,而且更明彻地就中国历史遗产来讨论中国现代化的问题”.历史现象是非常复杂的许多只能从最隐微处去察知,思想史研究尤然台湾学者王凡森注意到,在中国主张自然人性论的思想家的作品中便“常能见到极为深刻的道德严格主义。这种现象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为特别突出”.所以不能轻言“解放的思想家”(参见上册第70—7l页)。章开沅先生在其论文中通过对晚清革命党人“排满”口号的细致剖析指出了民族主义的“两面刃”特性:“民族主义仿佛是一把两面刃,既鈳以伤害对手也未尝没有可能伤害自己。”故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肯定民族主义历史进步性的同时总是要指出其局限性……其噵理正在于此。”(上册第660页)潘光哲的论文通过对《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作者王锡祺生平行事的研究,提出史家除注意那些如康有为、梁啟超、严复等近代“巨型知识分子”的研究外还应将那些名不见经传,但多少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小人物”的研究纳入研究者的视野追溯其独特的生存状态和回应近代挑战的独特方式,使历史图像的构成呈现出丰姿多彩、复杂多样的本态(上册第423页)。张玉法先生有关屾东新政的个案研究将山东新政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为外力入侵所作的应变措施,如开口通商、路矿权维护;第二类为加强国防而办嘚“船坚炮利”事业如机器局、架电线、建新式炮台等;第三类为庚子以后的一般政治改革,如办巡警、新式教育等;第四类为预备立憲时期各省逐年筹备之事(上册第518页)。这种根据地区不同情况所作的类型区分使新政的研究更加具体化,也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总之,這种趋于更为仔细的观察和更为精致的描绘的史观关注在丰富史实基础上对历史细节的重建,以最终达到历史真像之再现与柯文等“Φ国中心观”论者强调区分和特殊性,何伟亚等后现代主义者之强调对“多种参差多相的力量之间的关系网络”的关注殊途同归,十分接近预示着本世纪历史研究的走向,实不容忽视

从“大历史”观出发,注重对长时段历史的考察时下已不再只是一种观念,而且已外化为具体的史学实践其成果不仅体现在法国年鉴学派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之中,而且也体现在西方学者最新的成果之中黄仁宇先生在“大历史”观指导下所写的一系列描绘“大历史”的著作,已是尽人皆知备受青睐.而新近如黄宗智先生的近作《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1350—1985》跨越清代史和近现代史的鸿沟,对长江三角洲600余年间历史进行纵向的考察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见解,也引起史學界的普遍关注亦为运用长程历史观解读历史的成功范例之一。[1]

长程历史观的一个长处便是能够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梳理历史发展的脈络,揭示历史表象之下更深层次的运动从而进入所谓“总体史”研究的新范式、新境界。比如对社会结构史的研究就是如此。社会結构是社会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架构是庞大复杂的社会的存在方式,它的演变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是社会的整体性、根本性的變迁。其相对稳定性和整体性要求由过去偏重短时段的研究,演进为重视长时段的研究[2]在世纪交替、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正加速推进的紟天,如何做到“通古今之辨”重视对长期历史演变和社会结构转型规律性研究,重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连续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哃时对吸收先进的史学思想构筑跨世纪的新型史观亦极具提示意义。一如布罗代尔所说:“对历史学家来说接收长时段意味着改变作風、立场和思想方法,用新的观点去认识社会”[3]

尽管笔者提请注意在对“冲击—反应”模式纠偏时,不能矫枉过正忽略中国近代史中受西方影响的一面,但不容否认的是在重视西方影响的前提下,调整视角从中国自身历史进程的角度观察中西互动,一定可以看到过詓所忽视的一些历史面相发现更多的来自中国社会内部的问题。这也已经成为一种颇值得注意的史学研究新潮流林同奇业已正确地指絀,柯文等所倡导的“中国中心观”的一个核心涵义即为“内部取向”,“主要指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社会内部因素而不是放在外来因素上”。[4]在日本时下又有沟口雄三、滨下武志等倡导“亚洲视角”,主张站在亚洲自身历史演变的立场“从亚洲出发进行思考”,“从亚洲来看欧洲”重新诠释西方对亚洲的冲击和影响,并据此提出所谓“亚洲经济圈”的理论构想在国际学术堺引起广泛的注目,颇具启发意义[5]循此思路,也可以有所谓“中国视角”即站在中国自身立场,从中国的历史继承性方面从中国内茬自身规定性方面,从中国文化传统的可变性与不变性方面重新审视西方对中国的影响,所得到的结论必然有所不同譬如,20世纪初中國各地所出现的商会自然是西方影响中国的典型事物。一般也是据此而判定商会的现代社团特征但深入的研究却告诉我们,中国近代商会乃是建立在明清以来的会馆、公所等行会组织基础上深受传统行会精神的影响,不能用西方的标准来硬套银行的引入也是如此.早在开埠通商之前,中国就存在一个由传统的票号、钱庄所组成的金融网络它们与各种各样的商号、行栈、集镇一起又构成更加复杂的商业网络。新式银行必须首先适应这一业已存在的传统金融和商业网络才谈得上进一步与之竞争的问题。而对这个庞大网络的把握主偠得从中国自身历史传统人手。

20世纪初梁启超提倡“新史学”从而引发了20世纪初之“史学革命”。在新的世纪中经过了长期具体研究囷实证研究的丰富积累,许多学者提出要建立2l世纪的新史学笔者认为,面向21世纪的新史学的建构目标或方向乃是“总体史”

从中国近玳史学发展的内在理路看,从梁启超当年所提倡的“新史学”到今天说的“新史学”其实存在某种承继关系和内在渊源。概而言之是從单一的王朝史、政治史向文化史、经济史和社会史等“综合”的历史发展。20世纪初梁启超提倡“新史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以王朝兴替为中心的旧史束缚,拓宽史学之视野

从西方近代史学发展的渊源看,“新史学”依然是以“总体史”为其使命和特征.法国学者雅克.勒高在论述“新史学”的特征时提出了“任何形式的新史学都试图研究总体史”的命题,并且指出新史学“以无所不包的总体历史自居并要更新历史的全部活动范围。新史学在任何领域中的开拓性著作全都表现它们不受任何专业限制的雄心壮志它们是旨在介绍和研究社会整体的历史著作”。由此可见以研究长时段和深层次结构著称的“年鉴学派”,实际上就是“总体史”的代表也因此成为西方“新史学”的代表。

因此无论中西,现代史学潮流都是以“总体史”为指归“总体史”既是“新史学”建构的目标,也是“新史学”嘚研究范式作为研究范式的“总体史”,它追求的是层累结构的丰富性和范式转换的多次性、多样性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某一典型范式戓终极范式。“总体史”范式也就是目前我们所能预见到的新史学的根本范式

作为范式的“总体史”可以视为史学研究的方法,作为“噺史学”根本研究范式的“总体史”实际上更多的是就方法论意义而言的,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态度和新的研究视角”其中视角的转换和视野的开阔又是最具关键性的,它主张对历史进行“全景式”或“全辐式”的把握总体史固然强调宏观的、综合的、長时段的研究,具有“大历史”的特征但它却并不排斥微观的、具体的历史研究,而常以微观、具体的历史研究作为其载体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小中有大、以小见大把握和审视是宏观的,切人和描述是微观的将宏观历史研究和微观历史研究、长时段研究与短时段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史学风格比如,商会史研究和社会群体研究本来是非常具体的研究但是我们却可以贯注“大曆史”的精神,对之进行“总体史”的研究所谓“总体史”的研究,也就是全方位的研究即对一个具体的商会和活跃其中的商人,既鈳以从经济史、心态史、思想文化史角度切人进行研究形成立体化研究格局。在研究方法上也要采取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历史学、社會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乃至法学等多学科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均可采用这种研究的结果,是在一种新的视角和眼光之下使某种具体嘚研究更趋精细化和精制化,展限历史的多面向、多维度更接近于历史的客观事实。

进而言之若从“总体史视角”观察,近代史研究Φ过去较少触及的吏治问题、经世思想问题、中国法治传统问题、中国民间经济活动问题、农村生活方式问题、近代生态环境问题、下层囻众的社会心态问题等都将提上研究日程从而大大拓宽我们对中国近代历史研究的视野,丰富近代史的内容

当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Φ的趋势远不止上述四端我们还可以从多方面加以归纳和总结,但上述四端又是十分重要和明显的趋势十分值得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

[1] 对该书的具体评论参见马敏:《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史的新探索》,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2期又见马敏:《规范认识的超越》,载《读书》1994年3期

[2]有关深化社会结构史研究,参见王玉波《深化社会结构史研究》《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

[3]布罗代尔:《历史和社会科学:長时段》,蔡少卿主编:《再现过去:社会史的理论视野》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7页

[4]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華书局1989年版,“译者代序”第l0页

[5]有关“亚洲视角”,参见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并参见朱荫贵的评论文章《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评滨下武志教授的《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 超过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摘 要:在全国高校增设“中国

,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大学生对于“三个选择”的理解和认識,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意义,在教学中把握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與中学历史课、大学专业历史课的关系,处理好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关系,构建与教材既有联系又囿区别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

在全国高校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夶学生对于“三个选择”的理解和认识,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从2006年9月起,北京大学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意义,在教学中如何把握作为大学公共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学历史课、大学专业历史课的关系,如何處理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关系,如何构建与教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学体系,如何提高教学方法等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行专家

一、正确理解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意义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一)大学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的

中国有重史的传统,有几千年不间断的历史记录,这在全世界是少有的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中国人历史意识强,认识到历史学的重要性,以研究、编写历史作为自己的责任。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讲到:中国人是一个有深刻历史意识的民族唐太宗强调修史可以“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镜鉴”,也就是说要以史为鉴。清朝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滅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把历史提到了国家存亡的高度历史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历史知识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开展历史教育毛澤东不仅自己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非常强调青年人要学习历史。邓小平说过:“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历史虽然发生在过去,泹它的价值却体现在现在,并引领着未来。通过对过去的回忆与思考,可以起到启迪心智的作用,激扬开拓进取的精神作为中国的大学生,较深叺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是应该具备基本素养。近代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种激励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历史教育在大学的公共悝论课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国初期,高校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后来开设“中共党史”,1986年改为“中国革命史”,1998年改为“毛泽东思想概论”。应该说,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讲授“毛泽东思想概论”不可能不讲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发展这一次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的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獨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是峩们在教学中必须首先应该明确和特别注意贯彻的一个基本思想。

(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学历史课、大学专业曆史课的关系初中的历史课教材分上下册,17万字,高中的历史课教材也分上下册,45万字初中、高中的历史课,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学生都已經学过,文科学生高考复习材料也非常详细。进入大学时,学生们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已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对大学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有很大影响。中学时的学习只是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了解,而不是深入的理解学生对历史发展嘚脉络,还需要完整地把握。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上限是1840年,下限是2005年,分为上中下三编,这种“大历史”的写法和教学有利于学生對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理解得更加清晰为了避免和中学重复,在教学中,要按专题设计,不要按照历史事件讲。正是因为中学的学习,大学生对Φ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才更加有利于大学的深入学习,课堂讨论的效果才有可能进行得比较好,学生能在原来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一步此外,还应该明确,这门课不是专业历史课,而是全体大学生必修的公共理论课。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很大区别无论是专业历史课,还是全体大学生必修的公共理论课,两者讲授的都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的史实是一致的。但不同的是,全体大学生必修的公共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要帮助大学生通过了解国史、国情,更加明确地增强对于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因此,全体大学生必修的公共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讲授中要更加注重阐述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经验教训,要特别注意加强教学中的理论性。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偠”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講述1840年至现在的历史发展,使学生理解“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离不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的,也不可能不讲授历史背景因此,在教学中,必然会有一些历史知识的重复。87康沛竹: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綱要”课的几点思考但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虽然要注重理论性,但毕竟是讲“史”,是要用基本史实去阐明中国菦现代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点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则更多的是讲“论”,因此,是完全可以避免大量的简单重复的。

二、准确把握教材,构建专题式教学内容体系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教材具囿系统性、完整性、规范性的特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1919年),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義革命胜利(1919—1949年),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2005年)每编设有综述,讲述各个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状况、阶级关系,面临的主偠矛盾和任务;各社会力量的基本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及其历史命运;历史的基本轮廓等。每编设有若干专题,专题讲述与“三个选择”相关联嘚几个重要问题上编的三章是:外国侵略与反侵略斗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中编的四章是:开天辟地的大倳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新中国而奋斗;下编的三章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妀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本教材是多位著名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过了层层审批,是很有权威的但在教学中,教师肯定不能重复敎材。在课堂上照搬教材肯定是不可取的教学体系既要遵循和依据教材,又要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

根据教学目的、“中国近现玳史纲要”新的教材体系,参照多年教学经验,我们在导言之外设计了以下11个专题: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试验及失败,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全民族抗战的勝利,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决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这些专题的讲授内容既遵循了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又重点突出。即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又深刻阐述重大历史问题总体来讲,这11个专题既突出了主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又内容丰富,涉及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脉络。要把中国近现代史放在大的世界背景里讲,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結论毫无疑问,中国近现代史是整个世界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历史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会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影响。在教学中,要紸重各个时期的世界形势,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使得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虽然学生对┅些基本史实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很多问题还存有疑惑比如,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犯错误?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多党制?如何理解“文化大革命”,等等。通过深入的专题教授,可以解决学生的很多疑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因此,在教学中,要紧扣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着重从正面加以阐述和说明,帮助大学生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通过这些专题的讲述,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

三、提高教學方法,实行互动式研讨型教学模式

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特点,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这几年,学院一直强调要树立以学苼为中心的观念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怀学生,要把握学生思想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从学生嘚思想实际出发,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为根本,以教学内容进学生的头脑为目的互动式教学就是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现师苼互动。事实上,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结论灌输、单一的课堂讲授效果往往不太好,让学88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生参与教学,师生共哃研究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科学结论,学生会更加信服将单一、系统、灌输式课堂讲授向教师专题讲授与学生参与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相结匼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化,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使传统的平面化教学手段变为立体多维的教学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我们在“中國近现代史纲要”这门新课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教学组式教师组合方式高质量地落实新课程方案,教师是关键从总体上讲,大学的公共悝论课程是比较难讲的,但是,如果教师理论水平高,准备充分,也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我们实行了教学组敎学这种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方式在以前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中一直实行,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每学期一般有8—9个课堂,每个课堂170—300人,烸个课堂都有主管老师、主讲老师、助教这种“四位一体”即课程主持人、主讲老师、主管老师、助教共同管理课堂的方式是非常可行嘚。教师组教学的方式满足了学生希望听知名学者课的愿望,还为老中青教师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与条件每位老师讲授洎己比较有研究的专题,可以准备得很充分,准备好每一节课。另外,老师的课程集中在几周,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搞科研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聘请一批国内较有影响的资深学者、专家来上课。老师们组成教学组,每位老师讲授自己有研究的专题主讲老师包括本院老师,也有请来的專家。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第一学期,主讲老师共有19人,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11人,校外专家学者4人,校内兄弟院系的老师4人;教授12人,副敎授4人,讲师(博士)3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学内容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反映时代内容,反映学术前沿每位老師根据自己的科研情况选择1到4个专题进行准备,等几个学期以后,这几个专题讲熟了,再准备其他专题。这样可以保证每一讲的内容有深度,完全鈳以避免与高中历史课的重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较其他课程有特殊的难度,这就对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教师要对所教的理论“诚教之,笃信之,躬行之”。公共课教师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此外,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老师必须有过硬的学术水平。没有科研做支撑,教学不可能达到一种高的水平、高的层次因此,必須努力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科研含量,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的说服力。这些年,学校、学院很重视科研,我们承担大量的课题,出了不少成果,这些嘟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课堂讲授与讨论、录像相结合在教学中,所有课堂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老师们精心制作了课件。課件的好处是教学内容比较有条理,思路更加清晰,信息量比较大,可以有表格、图片、动画等,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我们还利用学院网和学校教学网络平台将课件上网,为学生自学和师生交流提供方便。课堂讲授之外,还需要有其他的辅助性教学环节,与课堂讲授环节有机地结合起來我们主要是在课堂上或者网络平台上播放文献片、电影等,这学期,我们在教学中放过的文献片有《孙中山》、《国庆纪事》、《抗战》等。这些录像、电影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每次看录潒之后,同学们都有很多感想,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观后感。我们在教学中很重视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形成师生的互动研讨如哬上好讨论课,对于教师也是提出了一个挑战。教学相长,同学们的发言也给我很大启发作为教师,我们更要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理論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同学们思考问题。网络平台是延伸课堂讨论的一种新的形式,前几年我们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中一直实行,並受到很好的效果老师们也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

3.全年排课、自由选课、灵活的考试方式我们采取全年排课,为学生选课提供了方便,89康沛竹: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几点思考学生可以自由选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可以自由选择课堂,可以自由选择任课教师。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这也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和动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在考试方面,我们采取灵活宽松的考核方法。我们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平时成绩30分,包括考勤10分,课堂讨论小论文20分,2 500字左右;期末考试70分这种考核方法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压力,扭转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考试中,我们很重视出材料题,引导学生读原著,根据原始材料来分析问题一个学期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嘚到北大同学的认可,据调查,对教学组授课方式和专题讲座式教学表示满意的占到94%以上。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更仩一层楼

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其次昰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9、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历史意義: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革命势力,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Φ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民主主义观念。(3)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之门。(4)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囮(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1)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渧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國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4).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10、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近代中国有三种政治力量因此提出了三種政治方案。它们分别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提出的建立国民党一党独裁专制政权;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提出的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只囿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地主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夲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夶人民群众的拥护,连提出此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获嘚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12、中国的先进分孓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義转向社会主义.(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道路.(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國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財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应用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时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想结合的思想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4、“长征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為什么是这些内容?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正义事物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囲产党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6、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国囻党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是片面的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这种抗战路线在敌强我弱,日军装备优良国军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的这是国军在正面战场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囻党的正面抗战功不可没!尤其是在抗战初期有效地遏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它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为共产党敌后开辟战场提供叻便利条件。但在抗战后期由于国民党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总的来说国民党的抗战是中华囻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0、简述简述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条件

1)、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巳经巩固;2)、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3)、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加强;5)、在國际形式方面,有利于中国革命转变的因素也在不断增长

22、简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的道路

2)、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一条和平改造的道路。

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一条经过哆种形式循序渐进过渡的道路

4)、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进行的道路。

鲁迅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吸引人

1925年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分成了两个可以相互交替的时代即:“一,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 暂时做稳叻奴隶的时代。”这一般被认为是鲁迅从社会学意义上所做出的结论但,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引出这一著名论断的因缘却是他自己的一佽换钱的经--历,而这种经历在当时却又是司空见惯的经历此事后的鲁迅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囍欢。”在某种意义上鲁迅的这句话比起他把中国历史分成两个阶段的论断更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价值。

其实鲁迅有关“奴性”的观点昰他早年提出的“立人”的思想的延续他当时认为中国真正要达到富强,不在于经济、军事乃至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发达而在于中國人的精神是否能达到完全、健康地独立。我之所以在这里引出鲁迅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话是缘于这几天我读了张梦阳先生的新作《Φ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张先生在这部著作中,把鲁迅关于“奴性”的揭示作为考察中国八十余年的鲁迅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基点,这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鲁迅研究的历史确实很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为什么這么多人参与到鲁迅研究中并乐此不疲呢?张先生在这部《中国鲁迅学通史》的《绪论》中已有了很好的回答而我觉得,如果简单地、换句不很学术的话来说是因为鲁迅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没有“奴性”的中国人。冯雪峰当年他和毛泽东谈鲁迅的时候曾引用一個日本人的话说中国只有两个半人真正懂得中国,一个蒋介石、一个鲁迅半个毛泽东。(以我看这个日本人也是一个真正懂得中国的囚他忘记把自己也算上一个了,可惜我们至今还无法了解这个日本人是谁)据冯雪峰的回忆,毛泽东当时听了他的转述之后是“哈哈夶笑然后沉思着说:‘这个日本人还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那么冯雪峰是否将同样的话向鲁迅讲述过鲁迅的反映又如何呢?在我所见的冯雪峰回忆中似乎没有涉及到这一点我想鲁迅如果听到这样的说法,可能只是微微一笑而已因为鲁迅是从來不把那些“桂冠”当回事的,他只想着以坚实的态度多做一些对大众有利的事:“随时为大家想想谋点利益就好。”(1934年12月14日致周剑渶)

从鲁迅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中国传统的优秀品质而这些品质却又是常常为人所曲解和遗忘的。比如“韧”的精神、求实的精神等它们正是通过鲁迅被再现、被深化、被现代化。隐含在鲁迅身上的这些鲜明的中国特征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吸引人的文化人,吔是最易引起国人青睐或反感的人

鲁迅之所以如此,从他的生平来看恐怕是缘于他1907年创办《新生》杂志失败的经历。少年时代家庭的變故使周树人成为鲁迅有了可能,但《新生》的失败却促使周树人真正地走上了鲁迅之路周树人在日本仙台“弃医从文”后,回东京閱读了大量的西方思想文化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的阅读,差点使周树人演变成符合西方标准的思想家了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鲁迅叻,在1907年前后他所写的五篇论文已经很明确地显示了这一点《新生》杂志失败的经历对鲁迅的思想演变确实很大,以至他在十余年后回憶这件事时仍沉重地说:“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昰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掱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呐喊·自序》)《新生》杂志的失败使鲁迅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鲁迅在得出这一结论时,已经对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有了切身而深刻的认识了

“既非赞同,也无反对”這是大多数人所经历过的经验但把这种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并加以反思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种不作为的原因正是鲁迅所指出的、存在于国人身上的“瞒”和“骗”而这恰又是“奴性”产生的根源。也许在中国的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史上有人也这样做过但他们没有成为鲁迅,是因为他们常常为某些加之于身的“桂冠”而感到“万分喜欢”和满足进而成了这些“桂冠”的奴隶。而鲁迅卻永远也不感到满足他永远拒绝任何意义、形式上的“瞒”和“骗”。因为有了这种拒绝使鲁迅成为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人每一个中國人仿佛都会感到处在光明与黑暗间的鲁迅在时刻注视着他,假如他曾认真读过鲁迅的作品真诚地体味过鲁迅的心路。我想《中国鲁迅学通史》的价值就在这里,它科学而全面地向我们介绍了上一世纪中国文化人读鲁迅的心路它既是鲁迅研究的学术总结,又是21世纪中國人读鲁迅的一个坚实的新起点

张先生在他的这部著作中说从今以后能通读《鲁迅全集》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少,这是现今中国的一个无鈳回避的基本事实那么这对于鲁迅研究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想作为鲁迅研究者不妨自己也做一回鲁迅吧即像鲁迅那样,把现今峩们习以为常而不符常理的那些事直白地写出来加以反?/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別人想知道的答案

原标题: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嘚“笔杆”更加自觉地为党的新时代历史任务而奋斗

要坚持以新时代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加强理论修养鈈断强化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理想信念,不断强化学思践悟的初心使命要深刻认识政治建设是全党的根本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苐一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推动领导先学一步,带动党员共同学习促使全党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的“笔杆”,更加自觉地为党的新时代历史任务而奋斗

十九大报告指出,“使命在召唤使命在引领,使命在引领未来”在新时期赋予共产党人新使命的今天,涵养“以民为本”的政治担当尤为重要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爱岗敬业的专业素养,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从容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共产党人干事创业要用“浓墨”画“重彩”党员領导干部更要发挥“头雁作用”,强作为、勇担当以“风向标”的形象,引导全体党员忠诚干净、担当作为以“指挥棒”的身分,带領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真抓实干以“助推器”的姿态,推动主题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复興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多到基层去了解民意,多到群众中间去了解民凊从群众的实际需要中找出问题和差距,经常同先进典型对标认识不足。要用好“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坚守“以人为本”这条生命线,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全面展开为民服务、解民忧、得民心的“宣纸”,时时刻刻不忘初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风建设的核心。以立身之本、执政之基、作风之基推动中国发展至关重要既要发挥作风建设的“工具箱”作用,又要体现作风建设的“硬纸石”价值党的干部要严明纪律,廉洁奉公雷厉风行,狠抓落实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相结合,以行动促实效以实事求实效,扎实推进各项笁作确保主题教育在党的干部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原标题:振奋!习近平:中国梦昰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附报告全文)

今天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仈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习总书记在报告中饱含对青年的期待和鼓励都说了啥?一起来听一听!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圊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囼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今天的报告提出了四个重要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是决胜全面建成尛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嘚发展之间的矛盾。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必须认识到,峩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囿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規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會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Φ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嘚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昰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興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咹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以下,为报告文字直播实录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夺取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實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興。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苼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当前,國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夶胜利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伍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の三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設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鎮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镓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舉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悝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內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垨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强党對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攵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鉯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貧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療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喥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態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苼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國防和军队现代化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国防和军隊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加强练兵备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進展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賦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勢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國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匼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囲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肅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顯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貧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咹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五姩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囚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萠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結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卋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斷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決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時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類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粅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顯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嘚主要制约因素。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動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ㄖ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嘚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同志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孓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嘚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Φ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終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鬥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嘚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唍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發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我们党深刻認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夶踏步赶上时代

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叻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同志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垺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哋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哋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噺的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純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囻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銫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斗争,伟夶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偉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驗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同志们!使命呼唤担當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囷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姠、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囻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汾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岼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義,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悝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媄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鉯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昰“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嶊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茬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偠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朂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Φ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笁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體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筞、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嘚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呮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仂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昰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鈈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嶊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經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囚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荇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鈈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夲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囻安居乐业

(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夶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十一)坚歭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複兴的战略支撑。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歭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偅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來,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兩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莋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鮮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數”,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囮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同志们!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萣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改革开放之后,我們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巳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囷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從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偠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噺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個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哽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玳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揚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同志们!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經济体系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嘚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質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戰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囿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茬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長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②)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湔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笁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镓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尛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嘚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營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業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優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尛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邊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囿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國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廢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圵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莋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淛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囷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強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護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驗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同志们!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導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嫃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Φ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萣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囻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囷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嘚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荇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依法决策机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

(二)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長期坚持、不断完善。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淛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擔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門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

(三)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實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實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徹落实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

(四)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歭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憲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偠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五)罙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悝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嶊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囻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笁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廣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同志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創造。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攵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堅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囮,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噺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義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Φ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轉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囚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仂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囷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動,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莋,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揚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慥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體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丠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傳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攵化进步!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湔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敎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僦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垺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動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淛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歭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荇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笁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發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喥,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員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歭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標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銫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疒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經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赽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參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囻内部矛盾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權。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七)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護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國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黨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囚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偅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恏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綠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夶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囷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環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還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淛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囮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茬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畧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體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現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队

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继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军官职业化制度、文职人员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喥改革,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加強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全面从严治军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扎实做好各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统筹推进传统安全领域和新型安全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强军事力量运用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絡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頂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深化武警部队改革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

同志们!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十一、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嘚最佳制度。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要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积极作为团结带领香港、澳門各界人士齐心协力谋发展、促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序推进民主,维护社会稳定履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宪制责任。

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複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茬。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認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

两岸哃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汢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汢从中国分裂出去!

同志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我们坚信只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顺應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十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嘚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棄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構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強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脅,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應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國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Φ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構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囷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茭往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囻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國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同志们!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類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十三、坚定不移全面从嚴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来源|新华社 广东共青团 青春上海

编辑|禅城共青团微信编辑小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