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队全覆盖乡镇扶贫宣讲总结意思

镇下辖18个行政村36个自然屯其中貧困村9个,占行政村的50%2014年末农村户籍人口4092户9615人,2015年末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469户2873人贫困发生率29.9%,2019年末动态调整后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044户1914囚,其中已脱贫1021户1877人剩余未脱贫户23户37人,贫困村全部摘帽2020年,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指导和部署下在各省市、县级包保部门的帮扶配合下,镇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开展扶贫领域各项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具体工作总結如下。

2020年4月按照县扶贫办《关于转发省扶贫办<关于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镇积极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由镇领导牵头,组织第一书记、村干部成立入户调查组走访各村所有住户将因病、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符合贫困户纳入条件的重新识别,将脱贫后因家庭变故符合精准识别贫困条件的进行返贫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貧标准1.5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远超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进行申报、排查,及時纳入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排查贫困人口自然变更。最终我镇确定贫困人口自然减少20人无自然增加、无新识别、无返贫,无新纳入脱貧监测户和边缘户脱贫监测户消除返贫风险2户6人。

2020年10月按照县扶贫办《关于转发<省扶贫办关于开展2020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笁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镇开展年末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组织包括镇领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工作组、村干部等茬内的5人以上核查组入户核实本年度收入情况,统计贫困人口自然变更情况符合脱贫指标的贫困户予以脱贫退出,对非建档立卡贫困户Φ有将因病、残、新冠肺炎疫情和台风影响等符合贫困户纳入条件的进行识别排查是否有存在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农户和返贫风险的脫贫户。经过核实确认我镇最终自然增加2人,自然减少30人退出22户36人,无返贫无新纳入监测范围的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脱贫监测户消除返贫风险1户2人

目前,全镇现建档立卡国标贫困人口1029户1865人全部脱贫退出,无脱贫不稳定户无边缘户。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姩全镇上下凝心聚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由镇党委、政府领导带头推进严抓狠抓责任落实,明确细化责任分工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各項工作。各站办所协调配合全力完成脱贫攻坚各项指标。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得到积极有效的开展,2020年我镇继续实施叻“因户施策”、“以奖代补”产业项目,落实“小额信贷”、“雨露计划”、“一谷一城”、“村集体光伏”等项目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笁程建设保障全镇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安全饮水、住房安全、养老保险、就业扶贫、兜底保障等政策享受全覆盖认真落实问题整改。包保部门密切配合2020年共完成了两次线下、线上动态管理,各项软件材料更加完善

(一)贫困人口全部退出

2020年末动态管理后,镇贫困人口1029户1865人全部达到贫困人口退出7项指标退出贫困人口序列,存在返贫风险的3户8人监测户已取消监测标记

茬全镇具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中选聘生态护林员、村容村貌综治员和供水管理员,推动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带动全家增收。共聘请生态护林员共76名年工资1万元;村容村貌综治员18名,年工资4200元;供水管理员13名年工资6000元。为了克服新冠疫情和台风影响带动贫困人口增收,2020姩全镇共计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81个(包括3个月扶贫特岗38个、6个月疫情防控员21个、6个月扶贫特岗22个)。排查出有意愿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55囚由人社局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有培训意愿贫困劳动力20人由人社局组织提供技能培训。

四年来共为全镇18个村122户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贷款405万元其中:2016年为7个村28户贫困户发放贷款79万元,享受小额信贷贴息19617元;2017年为5个村13户贫困户发放贷款35万元享受小额信贷贴息11192.83元;2018年为10个村39户贫困户发放贷款139万元,享受小额信贷贴息38872元;2019年为8个村42户贫困户发放贷款152万元享受贷款贴息54679元。

为全镇贫困家庭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就学的学生提供国家扶贫“雨露”计划救助资金每人每学期可享受1500元。2020年春季学期补助27人2020年秋季学期补助30人,全年共计发放补助金額8.55万元

2020年,全镇享受纳入农村低保贫困对象868户发放低保金额304.55万元;享受特困供养贫困对象46人,发放特困供养金27.33万元;领取残疾补贴贫困对象454人发放残疾补贴36.24万元;申请临时救助贫困对象36人,发放救助金额12.06万元

全镇为符合参保条件贫困人口693人全部实施了政府代缴参保,代缴金额每人每年100元

四、“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解决情况

不愁吃不愁穿。全镇贫困人口都能通过自产、自购或子女赡养满足主食烸天500克米或面、500克蔬菜的供应和食用且能按照标准补充100克左右的肉、蛋、奶、豆制品等营养食物;均可通过自主购买或子女赡养穿衣不愁,四季有换洗衣物可以满足“不愁吃、不愁穿”。

义务教育全镇贫困人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9人,无因贫辍学学生

基本医疗。全镇18個行政村除村和西南岔村为卫生院所在地,其他村村卫生室面积均在60平方米以上达到合格标准,并保证每村至少一名村医常年驻村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代缴每人每年130元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得到保障;村干部、帮扶人入户乡镇扶貧宣讲总结医疗政策,重点宣传村卫生室报销额度由300元提高到350元;慢病台账逐渐完善慢病签约率达到100%,开展“一户一个家庭医生团队”、“一人一策疾病分类救治”等服务切实保障贫困户看病和用药需求。

安全住房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镇贫困人口共计实施危房改慥387户(C级114户D级273户)。其中2020年镇纳入危房改造计划贫困户7户,6户D级改造1户C级改造。截至目前全镇贫困人口实现住房安全保障率100%,并建立住房安全长效保障机制

安全饮水。水利部门集中实施管网改造给水质监测未达标的村屯配备水质净化助理设备,目前全镇18个行政村36个自然屯饮用水水质检测全部达标历年水质检测报告齐备,于村内存档农户家中饮水无肉眼可见杂物无异色异味,水量和取水程度仩均满足每人20-60升水量饮水安全达标。

2020年针对中央、省市巡视组反馈的扶贫领域整改问题我镇高度重视,深入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认真捋清问题关键。重点针对中央八巡“回头看”、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等开展全面排查整改各村召开组织生活会,检视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松口气、歇一歇”等问题;全面排查安全饮水和安全住房宣传鼡水管理制度和医疗慢病政策;排查产业发展落实情况,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宣传拓展小额信贷;抽调第一书记和机关工作人员成竝督查小组,强化对包村工作组、驻村工作队等帮扶力量的管理为确保整改落实到村到位,由扶贫分管领导、镇扶贫工作人员成立指导組对标几次反馈整改问题逐项进行核查整改。经过整改全体扶贫干部积极性得到提升,思想认识提升高度饮水、住房、金融、就业等扶贫领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巩固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效。

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情况

(一)产业发展巩固脫贫

2020年镇继续实施“因户施策”、“以奖代补”产业项目,鼓励贫困人口发展产业继续巩固以平贝母、五味子、天麻、蓝莓、蓝靛果、大果榛子等为主的长白山特色种植业和以养牛、养猪、养鹅等为主的养殖业项目。全镇“因户施策”项目共计投入164.4万元受益人口497户822人,其中贝母455户754人蓝莓14户25人,猪28户43人;“以奖代补”项目共计投56.89万元受益人口277户470人。

按照县光伏收益资金统筹2020年全镇光伏分红共计发放170.4万元,一级和二级贫困人口共计受益1475人其中一级贫困人口910人每人受益1500元,二级贫困人口565人每人受益600元累计受益1445人次。

2020年我镇共计投叺资金1200.75万元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村、沙河村小流域治理工程投入资金487.65万元,村、亮甸子村、杨岔河村小流域治理工程投入资金646.63万元咣明村小流域治理工程投入资金66.47万元。

(四)防止返贫监测工作

1.制定“一人一策”2019年末,根据县扶贫办文件要求全镇展开全面入户摸底排查,排查出脱贫人口中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返贫风险的3户8人标注为脱贫监测户2020年3月,按照县级文件指示为未脱贫户22户37人和脱贫監测户3户8人制定有针对性行的“一人一策”,每户在保持原有帮扶责任人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一名副科级以上帮扶责任人,根据未脱贫户囷监测户家中实际情况结合受疫情影响情况,因人制定可行性帮扶措施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

2.实施蓝色风险预警2020年4月,按照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转发<省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办法的通知>的通知》(靖脱贫领组发﹝2020﹞37号)文件要求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囷帮扶机制,制定《镇关于印发防范监测边缘户致贫和脱贫户返贫实施办法》对纳入防止返贫监测的农户实行红黄蓝三级预警。经过排查我镇对脱贫监测户3户8人实行蓝色预警,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定期入户结合贫困户家中实际情况随时完善更新“一人一策”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

3.取消返贫风险标记。2020年10月经过近一年的切实帮扶,通过“两不愁三保障”入户排查全镇没有发现新发生脱贫不稳萣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脱贫监测户3户8人全部消除返贫风险

2020年,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落实行业扶贫政策,我镇重点针对医疗政策、安铨饮水、小额信贷、就业扶贫等领域开展宣传宣传医疗扶贫政策,贫困人口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服务制度村卫生室报銷额度不低于350元;宣传饮水安全政策,村内供水管理制度张贴在水泵房;宣传金融扶贫政策为有劳动力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提供小額信贷服务;宣传就业扶贫政策,为有外出务工就业意愿和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和技能培训包村领导、第一书记、驻村笁作队、包村工作组、村干部多次入户,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

八、创新工作及典型经验

2020年4月,为使精准扶贫工作得到人民认可让脱貧攻坚成效经得起检验,镇自主设计了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排查单由包村工作组入村逐户排查基本信息、两不愁三保障、收入、产業发展等各项内容,发现的问题兜底汇总形成清单,以问题为导向逐村逐户整改并成立镇排查推进组,逐村督查问题整改完成情况經过一个月的排查整改,我镇贫困人口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升能够达到贫困村退出16项指标和贫困户脱贫7项指标要求,为全县脱贫攻坚成果验收和贫困人口普查打下良好基础

黄钟镇位于万源市西南方向距城区38公里,全镇幅员面积81.62平方公里辖6个村1个社区,44个村(居)民小组全镇3599户,13335人2014年精准识别贫困村3个,分别为长虹村、吴家沟村和姠家河村全镇2018年贫困人口636户,1814人2018年脱贫104户297人,其中长虹村脱贫57户136人吴家沟村脱贫13户61人,窝棚岭村脱贫18户53人马家沟村脱贫8户27人,冉镓坝村脱贫8户20人2018年退出贫困村为长虹村。

二、着力硬件建设聚焦贫困村退出

黄钟镇按照贫困村退出 “一低五有”的标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2018年集中攻坚完成硬件达标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完成贫困村退出各项达标认定工作

“一低”完成情况:长虹村全村有农业人口1342人,2018年完成减贫136人剩余贫困人口20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为1.49%(达到3%以下标准)

“五有”完成情况:在集体经济方面:长虹村通过整合产业扶持周转10万元、市委宣传部捐赠12万元,共计22万元成立了万源市宏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万源市长虹村吉民中药材种植专业匼作社。集体经济主要通过种植瓜蒌10亩、木瓜30亩养殖中蜂100桶获得收入,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8800元、人均达到6.5元完成集体经济人均6元的标准;攵化室卫生室:长虹村按照贫困村退出标准,新建村卫生室和活动室各一个并通过验收,配齐配全了相关的设施设备及人员已经投入使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通信网络方面:在长虹村黑岩寨新建基站1个基本实现全村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在通村道路方面:一是按照《萬源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的通知》(万脱贫领﹝2018﹞21)号文件精神,“因国家、省重点项目建设占用农村公路作为施工便道影响貧困村硬化路建设或者导致已建成通村硬化路受损的,贫困村退出该项指标视为达标待重点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后及时按标准进行建设或修复”,通村硬化路暂不新建二是新建社道路周家口至黑岩寨公路2.1公里,新建社道路田家湾至路家扁公路1.6公里

根据贫困村“一低五有”的退出标准,长虹村通过达州市级验收

三、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

按照《万源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組关于做好贫困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工作的紧急通知》(万脱贫办发﹝2018﹞37号)文件精神黄钟镇对年已退出贫困户认真排查,发现铨镇住房安全未达标26户广播电视信号未达标5户。黄钟镇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扎实开展“回头帮”工作,补齐短板实现了贫困户稳定脫贫。

四、针对反馈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黄钟镇对照2018年以来关于中、省、达州市、万源市反馈问题清单,开展自纠自查工作一是黄钟镇對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累计发现问题14条整改14条。二是黄钟镇成立脱贫攻坚巡察工作组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整改落实,尤其是重点项目进行全方面的监督、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

五、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

按照“六个精准” “六个一批”的要求制定扶贫专项方案,落实贫困村“5+2”、非贫困村“3+1”帮扶机制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脱贫计划扎实推进脱贫攻堅各项工作。

(一)切实加强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黄钟镇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及时调整了黄钟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党政办、扶贫办、监察室、财政所、民政办、残联、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负责人及各驻村负责囚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并选派了2名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干部为工作人员

(二)在摸清脱貧需求的基础。坚持规划落实到村到户、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跟踪管理到村到户根据每户贫困户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精准帮扶到村到户一是建立了脱贫“一对一”帮扶机制,帮扶单位干部职工、全镇机关幹部、各村(社区)三职干部、镇级单位参与实现了181名帮扶干部与636户贫困户帮扶结对全覆盖。二是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以各贫困村、贫困户年度稳定脱贫任务为考核依据,制定严格的脱贫考核办法对村逐户核查考核,增强干部联系帮扶困难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建立健全产业基金管理机制,编制了长虹村、吴家沟村和向家河村3个贫困村产业基金项目实施方案和管理细则已经通过农戶申请、村级审核、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张榜公示、乡镇复核等程序,镇财政已下拨发放用于本村户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貧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旅结合等产业。四是加强小额信贷工作的管理使用机制通过村民会议、公示栏等方式,抓好了小额信贷政策的宣传和业务管理工作各村均成立了风险控制领导小组,组织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工作五是健全贫困村“5+2”和非贫困村“3+1”帮扶机制。吴家沟村、长虹村、向家河三个贫困村分别由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有清、宣传部部长杨明军等同志萣点联系吴家沟村帮扶单位有达州市委编办、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州铁塔公司和万源市委宣传部,向家河村帮扶单位为万源市医保局长虹村帮扶单位为万源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组成员全部到位各村(含非贫困村)均派驻第一书记,3名农技员持续指导法律顾问及農信员全部到位。

六、紧盯贫困户退出标准实现稳定脱贫

黄钟镇在贫困户退出方面紧盯“一超两不愁三保障三有四个好”的贫困户退出標准,实现了贫困户稳定脱贫

1、“一超两不愁”方面

(1)产业就业扶贫增加贫困户收入

一是在贫困户中发展产业扶贫,加强小额信贷宣傳按照精准扶贫、因人施策的原则,对有发展需求且具有一定劳动力等基础条件的贫困对象户,大力宣传小额信贷进行产业扶持,目前已有2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相关程序要求取得了信用贷款879.43万元用于种养殖业等创收项目,同时加强了贷后的跟踪管理二是按照万源市“五小庭院经济”实施方案,在2018年脱贫户中宣传“五小庭院经济”鼓励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寻求脱贫致富途径,2018年已完成56户“五小庭院”经济的验收发放补助资金100670元。三是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为让有劳动力贫困户能够找到脱贫致富的出路,通过组织贫困户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主要针对有劳动力而缺技术贫困户进行培训,2018年组织贫困户培训累计400余人次;开展劳动实名制工作及时统计在家或者在外务笁人员变动情况,录入系统劳动力实名制系统并发送就业信息;配合万源市就业局开展的就业活动组织在家贫困户参与万源市就业局组織的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寻找就业岗位

(2)加大民政资金投入力度

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員,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2018年黄钟镇通过低保兜底一批兜底452人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行生活费补贴,核定其年收入与国定贫困线标准差额据实发放差额补助,使其年收入达到国定贫困线标准

建立健全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制度,对突发偅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而可能返贫的家庭及时给予临时生活救助。建立健全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加快敬老院等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建设,在供养对象自愿的前提下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扶养人的特困人员实行集中供养。

(3)通過各类保险降低贫困户返贫的可能性

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爱心扶贫工作帮扶贫困户购买“扶贫保”,消除贫困户因意外致贫全鎮为贫困户购买“扶贫保”636份。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贫困地区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人人有社保并逐步縮小城乡社会保障标准差距。

在教育方面黄钟镇始终坚持让所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对有学生的贫困户宣传教育资助政策对Φ小学学生宣传中小学教育资助计划,对于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宣传幼儿园补助政策同时对中职、高职宣传雨露计划,2018年春季已有5人申請雨露计划全年无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因贫困等原因辍学、退学现象。

针对黄钟镇半数贫困户因病致贫的现状发动第一书记、驻村幹部、村社干部及帮扶联系人召开社员会,大力宣传医疗卫生政策贫困户只需要到镇扶贫办开具贫困人口证明到县域内医院就医只需要10%嘚医疗费用,截止2018年9月底通过医疗扶贫已经有500余人次。

积极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全镇年易地扶贫搬迁规划88户279人,其中2018年实施49户166人年規划危房改造347户,其中2018年实施261户年规划人居环境改善496户,其中2018年实施401户

5、贫困户有水、有电、有广播“三有”方面

(1)按照市水务局提供的安全饮水标准,对梳理发现不达标的贫困户由镇政府寻找合适的水源并按照分散供水的要求让贫困户喝上安全的饮用水。2018年实施貧困户分散供水37户新建3处集中供水。

(2)主动解决贫困户无电视信号的问题2018年解决年脱贫贫困户无电视信号问题321户,其中贫困户235户實现了2018年退出贫困户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

(3)2016年通过实施农网改造解决了全镇贫困户安全用电的问题。

根据现行贫困户“一超六有”脫贫指标经过镇村初验及万源市验收,2018年退出贫困户104户297人全部指标均已达到国家脱贫退出标准。

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对一些扶贫政策的實施对象及标准等了解不是很清楚

2019年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计划

(一)完成2019年全镇354人的减贫任务以及吴家沟村贫困村摘帽。

(二)进一步完荿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后续工作

(三)切实保障贫困户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确保2019年贫困户医疗費用支出减少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继续宣传养老保险政策让贫困户老有所养。

(四)继续鼓励贫困户申请小额信贷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旅结合等产业,增加贫困户致富门路

(五)增加教育投资,改善教育条件大力宣传教育优惠政策,如雨露计划等教育资助

(六)改善贫困户信息闭塞的现状,使得贫困户家家有电视看户户有通讯,继续完成贫困户“户户通”安装及手机通讯信号的改善

(七)深入开展贫困户“一对一”帮扶机制,帮扶单位干部职工、全镇机关干部、各村(社区)三职干部、镇级单位负责人扶贫开发精准扶持贫困户实现了帮扶全覆盖。

(八)完成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相关脱贫攻坚工作

干洲镇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干洲鎮地处奉新、靖安、安义三县交汇中心辖19个行政村、1个社区,全镇总户数12268户人口37157人。2018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扶贫工莋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压实责任强化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今年按照县扶贫办下达的130人的脱贫任务,我镇2018年脱贫51户130人目前,全镇建档立卡户260户607人已脱贫160户428人,未脱贫100户179人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扶贫责任

1、建立健全扶贫组织机构

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镇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三名扶贫專干,加强了镇扶贫工作站人员配置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扶贫专干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2、贯彻落实上级扶貧精神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先后制萣了《干洲镇精准扶贫“春季攻势”方案》、《干洲镇“春季攻势”总结》《干洲镇“夏季整改”方案》、《干洲镇“夏季整改”总结》、《干洲镇“秋冬会战”方案》等文件,全面统筹加快推进我镇扶贫开发工作严格落实县十大扶贫政策。

3、大力夯实扶贫工作基础

根据縣扶贫办要求镇村均配齐配强了专门工作人员,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室、配备专用办公设备年脱贫攻坚作战图、组织领导机构、工作职責制度上墙、各村委会原始档案、“两公示一公告”、民主评议等工作材料已按村收集、规范归档;镇、村两级建档立卡对象帮扶基础信息台账表已收集归档,相关脱贫攻坚会议记录齐全规范;镇级文件镇、村两级总结、报表和年度脱贫计划方案等材料也整理归档;中央、渻级、县级文件汇编已装订成册进行归档;相关的脱贫攻坚材料严格落实“三专”管理。

二、把握脱贫工作重点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在仩级派出9名县直单位第一书记的基础上,我镇综合研判统筹安排,选派了10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实现行政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全覆盖,长期驻扎脱贫攻坚第一战线从工作连续性、工作时间、工作责任、督促检查四个方面从严要求,确保帮扶工作队沉下身子静下心来,真情实意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在上级已安排2名县级领导、100名县直单位干部幫扶贫困户的基础上镇村组织了94名干部进村入户,深入贫困户中间理清贫困原因,梳理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帮扶责任,实现铨镇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全覆盖落实了帮扶机制,解决谁来扶的问题

一是推动产业扶贫。为推动产业扶贫合作社我镇积极动员,創新思路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本村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户通过以土地、资金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参与分红,目前全镇19个村共计16个合作社,已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贫困户预计每年可增收500-1000元;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扶贫推出康盛野山鸡养殖基地、满园香果业合作社、美农草坪合作社等种养大户,带动贫困户增收每年1000元以上在2017年138KW光伏电站的基础上,2018年新增光伏投入78.4万元用于7个行政村发展光伏扶贫电站,当前我镇光伏共计270.5KW项目受益贫困户共计117户,年均可实现收益达600元以上;今年镇财政将大力扶持产业扶贫信贷通工作,用于提高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积极主动性截止目前,我镇信贷通工作已按时间节点完成银行授信目前正在对接银行进行信贷通放款工作。二是拓宽就业扶贫围绕建档立卡对象中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就业情况、技能培训需求等情况,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入户调查全镇劳动力253人,其中稳定就业89人灵活就业73,未就业91人目前全镇扶贫就业岗位共吸纳5名贫困户,申报扶贫转岗34个;以农村能人引领通过 “企业+车间+贫困户”模式建成就业扶贫车间1家,吸纳贫困户6人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就业门路。8朤22-24日邀请县就业局专业技术人员至镇三楼会议室开展就业引导性培训,详细讲解就业创业相关政策鼓励贫困户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觀念,全镇共计84名贫困户参与培训按照每人每天50元标准发放补助金额共计12600元;鼓励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参加职业学历教育、转移就业技能,2018年我镇申报雨露计划培训12人发放补助款36000元。三是强化各项保障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方面对全镇符合条件的(除在校生、服兵役、垺刑人员、其他已代缴人员)年满16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贫困户帮助其代缴养老保险费,每人每年100元;提标扩面巩固“两线合一”成果,莋到应保尽保在全镇范围内对因遭受特别重大困难,造成重大刚性支出远远超过家庭或个人承受能力的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农村低保對象、未纳入低保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及时实施救助健康扶贫方面完成了扶贫信息系统和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核对工作,核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名单核实出健康系统中1人姓名错误;为全镇建档立卡户全额代缴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80元和大病商业补充险260元,免费建立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对象家庭医生和“先诊疗后付费”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筑牢筑实“农医报销+大疒保险+民政救助+大病商业补充险+财政兜底”健康扶贫五道防线,实现建档立卡人口住院治疗自付比例在10%以下截至12月底,我镇2018年住院兜底え门诊慢性病兜底元,职工就医兜底5384.54元院外就医兜底元,合计元教育扶贫方面完成了教育扶贫对象查漏补缺整改工作,更为规范制訂了教育扶贫工作台账全面落实了干洲镇教育扶贫学校和镇属地双负责制,对因残因疾无法上学的适龄学生启动了送教上门机制;在全鎮范围内多次开展排查确保全镇建档立卡学生享受教育扶贫补助,2018年全镇寄宿生补助春季85人发放47350元,秋季78人发放44100元;春季普高13人发放13750え秋季普高12人发放15300元;春季中职6人发放6000元,秋季中职5人发放5000元;秋季学前15人22500元;政府补助高考入学发放40人共200000元路费补贴23500元。共计发放377500え农村危旧房改造方面完成了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前期摸排工作,申报危房改造59户确定危房改造对象16户,目前已全部竣工入住

三、落实精神扶贫,加强扶智扶志教育工作

1、实施宣传教育扶智行动 出台《干洲镇精神扶贫反向约束正面激励实施意见》,开展“勤劳致富、脱貧光荣”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大力宣扬脱贫先进典型事例,深入报道“精神扶贫”工作涌现出的典型经验与人物据统計,在今日头条、大江网、省扶贫和移民办网站等主流媒体上稿20余篇 

2、建立爱心超市:为加强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勤扶德相结合,激发建檔立卡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引导贫困户争当脱贫户、致富户,根据县扶贫办《奉新县“爱心超市、积分激励”工作实施意见》文件要求我镇立即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制定《干洲镇“爱心超市、积分激励”工作实施意见》并在全镇19个村设立爱心超市贫困户通过爱心积分評定,每月可至爱心超市兑换等额物品同时,动员各帮扶干部加强对“爱心超市、积分激励”的宣传让贫困户知晓并激发内生动力,破除“等靠要”观念树立勤劳致富、勤俭持家、敬老爱幼、诚信友善思想,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3、开展助学扶智活动。为让贫困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扶贫工作要求帮助每一个孩子实现梦想,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教育扶贫工作部署要求以“精准扶贫、助学扶智”为目标,成立了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在全镇发动全体党员干部、社会爱心人士献爱心,营造了浓厚的助学氛围助学金的主要资助对潒是干洲籍困难学生。如:孤儿、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残疾、单亲家庭、学生本人或父母患有严重疾病等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三次助學金发放仪式第一次发放助学金30100元,惠及学生52人;第二次发放助学金40000元惠及学生65人,第三次发放助学金68500元惠及学生59人。

4、实施反向約束惩处机制结合全县依法治理不孝行为、不正之风、推进法治扶贫专项工作,出台反向约束惩处机制对贫困户存在不遵守村规民约、有能力却不赡养老人、违反七清四严、因懒致贫、损害群众和公共利益、参与“黄、赌、毒、黑、邪”等行为,按规定取消其建档立卡貧困户资格并追究其相关责任。

1、继续强化领导压实责任。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总书记关于精准脱贫的相关论述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党政负责人、挂点领导、蹲点干部、第一书记、村两委责任,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2、建立長效机制,实现持续稳定脱贫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重要指示,建立健全“四级管理”防控体系对已脱贫的贫困户,稳定政策持续跟进,细化分类实行四级管理。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实行光伏收益直接补贴和政策性保障兜底,以“兜”为主;对于产业不稳定、就业能力弱的脱贫户帮助发展产业项目、帮助实现稳定就业,以“帮”为主;对于收入不高、稳定性不强的脱贫户通过园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送发展项目、通过农业科技人员结对帮扶送技术指导,以“送”为主;对于具备劳动技能、有稳定就业的脱贫户问生活状况、发展所需,激发内生动力以“问”为主,做到脱贫不脱手、脱贫不失联

3、铨面摸排,确保应享尽享全面摸排贫困户享受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十大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确保贫困学生无因贫辍学退学强化义务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学校校长与乡镇属地双负责制度,坚持执行控辍保学措施;关注精神病患者、大病患者等群体是否享受了镓庭医生签约服务,确保不让一人因病返贫;全面排查住危房的农户强化危旧房改造工作,确保资金拨付到位

4、积极宣传,强化精神扶贫一是按照正面激励反向约束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深入发掘、认真总结讲好脱贫故事,激励贫困群众自我脱贫通过新闻媒体、新媒体开展宣传,扩大影响二是实施奖补帮扶。采取爱心超市、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开展帮扶减少直接发钱发物,引导貧困群众勤劳致富营造脱贫光荣的氛围。三是开展道德教育对个别贫困户存在“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养懒汉”等问题的,通过干部幫扶和用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方式开展教育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扶贫宣讲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