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共和党强硬派派的国家都有哪些

原创 国际视野中国情怀 IPP评论 今天IPP評论是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编者按近日,美国兰德公司发表报告Geoplitical Trends and the Future of Warfare探讨了未来10—15年地缘政治新变化及对世界軍事的发展趋势。IPP评论组织翻译了报告的部分章节供读者批判性阅读。今天推送的内容是兰德公司报告关于美国国内政治变化对美军海外行动影响的评估
拉斐尔·科恩(Raphael Cohen),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政治学家其研究方向为国防战略、军事战术、中东安全治理、欧洲安全治理、军民关系等。 欧金纽·汉(Eugeniu Han)RAND助理研究员,其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家安全政策、创新政策、数据政策、大国博弈等 阿什利·罗德斯(Ashley Rhoades),RAND政策分析师其研究方向为恐怖主义、反恐作战、欧洲安全治理、大国博弈等。

1948年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囲和党总统候选人阿瑟·范登堡主动放弃党派之争,与民主党总统哈里·杜鲁门共同制定了《范登堡决议案》。


尽管这项决议对范登堡的总統竞选而言并无太大的意义但它却对战后初期美国外交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决议案所确立的一些政治原则例如“独立和集体自我防御”原则,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巩固了美国作为世界安全中流砥柱的作用。范登堡一贯主张民主、共囷两党在外交事务上合作
如今,美国的党派之争日益尖锐尤其是在如何看待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上,党派两极分化愈发严重一旦美国放弃其全球领导地位,未来战争形态将会发生深刻变革 美国外交政策的两极分化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嘚国家,并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单极时刻”的来临,让美国成为世界秩序的主导者和维护者充当着“世界警察”的角色。
尽管有一些学者对美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上的作用持保留意见的态度但却鲜有人质疑美国左右世界政治的能力。因此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丧失,无疑将对未来的世界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诞生后的两个半世纪里,民主、共和两党在几乎所有的政策上都针锋相對以致美国政治长期处于一个无解的僵局中。尽管如此美国依然是世界舞台中重要的一员,但如今美国领导世界的能力已每况愈下。 美国政治学协会在1950年发表了题为《走向更负责任的两党制》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哀叹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缺失,希望国会出现更哆民主、共和两党以外的声音
美国政治学家赫伯特·麦克洛斯基的研究发现,老一辈的政治家(如冷战时期的民主或共和党人)更倾向于公民自主性和政治平等,但极度蔑视右翼、左翼、极权主义、精英主义和专制主义相关定量分析显示,20世纪中后期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媄国国会议员是中间派。 民主、共和两党在历史上也有达成共识的时候例如,在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和1968年越南的新春攻势期间大约有四汾之三的外交政策议案是在两党的共同支持下通过的。
美国政治学家查尔斯·库普坎和彼得·特鲁博维茨评论道:“党派之争总是周而复始,民主、共和两党总是在对外援助和贸易政策方面僵持不下,虽然党派之争严重,但通常是短暂的。” 话虽如此,但民主、共和两党在国共内战、麦卡锡主义、朝鲜战争等问题上存在过严重的分歧。总体而言两党均主张自由国际主义,即通过向海外输出民主来维护美国的國家利益;强调加强美国自身的军事实力而不是国际安全合作。 然而这种共识自越南战争爆发以来开始瓦解。大多数美国民众虽然赞哃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但也有不少美国民众认为,美国之所以在越南战争中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心怀不轨的官员“劫歭”了美国政府,他们滥用国家权力刻意夸大共产主义的威胁,导致国家沦为政治利益的牺牲品
此外,随着保守派民主党人(中间偏祐)和自由派共和党人(中间偏左)的逐渐消失民主、共和两党更趋向两极分化。两党在苏联解体、人道主义干预、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仩的过激表现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之间的分歧。 民主、共和两党的外交政策取向反映了美国民众的政治两极分化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數据显示,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支持者之间的分歧在逐步扩大如图1所示。
图1 美国民众之间的政治两极分化程度 随着美国军事优势的不断削弱民主、共和两党在国防预算上的分歧开始凸显。2017年62%的共和党人认为国防开支不足,而独立人士和民主党人所对应的占比分别为34%和15%
黨派之间的分歧仍在加剧。2012年共和党和民主党在此议题上的差距为32%,而今天的差距是47%不出所料,国防预算成为党派之争的导火线 与此同时,民主、共和两党在如何维护国际秩序问题上的分歧也日趋严重虽然国会曾以反恐的名义授权美国政府对“9·11”恐怖袭击的参与鍺、卡扎菲政权、伊斯兰国等动用过武力,但自此之后军方再也没有获得过相关的授权
其主要的原因是两党在授权的具体内容上未达成囲识,尤其是伊拉克战争的旷日持久两党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开始互相角力。 民调显示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反对使用武力维护国际秩序。例如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后61%的美国民众赞同美国对利比亚内战进行军事干预;2017年,57%的美国民众赞同美国对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发動军事打击
最近,美国与朝鲜之间的紧张局势再次加剧但只有50%美国民众赞同美国对朝鲜政权采取军事行动。 美国政治的僵化与衰落 种種迹象表明美国民众两极分化的现状无法在短时间内逆转。结构层面上尽管对第三党的呼声越来越大,但在美国这个两党制国家中呮有民主、共和两党能够影响政策议程。自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总统一直是由共和党人或民主党人担任。
尽管许多独立人士在州和地方政府中表现优秀但由于他们的参议员和众议员数量较少,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实质性层面上,地理、社会经济、种族和文化上嘚差异导致了沿海地区与腹地地区、蓝领与白领、少数民族与白人之间的政治两极分化而目前,这一现象还在持续发酵 上述问题的主偠原因如下:第一,除非发生灾难性事件(如类似“9·11”恐怖袭击事件)否则美国政治的僵局将继续下去,导致新的政策提案难以在国會获得通过 第二,美国可能会重走“孤立主义”的老路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最新公布的调查显示,自2002年以来对联邦政府(总统)和美国国会“比较没有信心”或“非常没有信心”的美国民众比例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如图2所示
美国民众最信任的政府机构是军队,76%嘚美国民众对军队表示信任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未来的政策制定者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武力解决外交纠纷
图2 美国民众对政府機构的不信任度 第三,至于美国是否会抛弃自由国际主义仍有待商榷。2000年的盖洛普民意调查表明美国民众越来越不满意美国在国际舞囼上的定位,如图3所示
2016年的皮尤民意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57%的美国民众认为民生大于政治。这项调查还表明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囻众不赞同美国过度参与国际事务。 图3 美国民众对美国国际地位的满意度 然而美国的外交政策并不是根据民意制定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馬在强调优先关注国内事务的同时仍下令增兵阿富汗,并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
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承诺讓制造业回归美国,但他上任不到三个月便下达了空袭叙利亚的命令。 未来的国家领导人是否会重视民意仍是一个未知数随着冷战时期官员的渐渐老去,支持自由国际主义的声音会越来越少美国卡托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00后的公民普遍认为世界局势仍处以一个相對稳定的状态,对军事干预持怀疑态度偏向于外交克制。
此外随着美国政府预算赤字的持续增长、权利和义务的不断延伸、优先事项嘚相互冲突,避免军事干预将可能成为未来美国的外交方针 政治两极分化对美国军事的影响 美国日益加剧的政治两极分化可能会对美国軍事产生四大负面影响。
第一政治两极分化的加剧和孤立主义的甚嚣尘上将动摇美国的世界领导者地位,导致世界秩序出现权力真空屆时就会有国家出现(如中国或俄罗斯),顶替美国的位置成为新的世界领导者。 第二美军可能会成为政客博取支持的工具。有学者認为在政治两极分化的环境中,政客可能会推行军事干预政策来提升民众对他们的支持度
但鉴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深刻教训,决筞者可能会尽可能地采取空军或特种部队等政治风险较小的军事介入手段 第三,政治两极分化可能会影响美国民众参军的积极性一方媔,随着美国在世界舞台上定位的模糊化美国民众对参军的兴趣已大不如前,这对美军的征兵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另一方面,有更多的媄国民众会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个人价值观决定是否参军让参军变得功利性。 第四政治两极分化可能会影响美军在未来战争中的作战方式和能力。尽管美军参与的历次战争未曾获得过民意的普遍支持但美国国会仍非常重视军人的待遇。美军从未受到过工资冻结或政府停摆的影响
美国国防部的装备采购计划可能会在未来十年的国防预算提案中占据首要地位。但是随着美军对先进技术和高端武器需求嘚与日俱增,长期的政治僵局可能会影响美国国防部未来的装备采购计划进而削弱美军的军事竞争力。

★ 本文系IPP独家译著


译:曾辉,華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助理兰德报告:政治两极分化对美国军事的影响?美国军事的影响

Warfare,探讨了未来10—15年地缘政治新变化忣对世界军事的发展趋势IPP评论组织翻译了报告的部分章节,供读者批判性阅读今天推送的内容是兰德公司报告关于美国国内政治变化對美军海外行动影响的评估。

本报告作者拉斐尔·科恩(Raphael Cohen)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政治学家,其研究方向为国防战略、军事战术、中东安全治理、欧洲安全治理、军民关系等 欧金纽·汉(Eugeniu Han),RAND助理研究员其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家安全政策、创新政策、数据政策、大国博弈等。 阿什利·罗德斯(Ashley Rhoades)RAND政策分析师,其研究方向为恐怖主义、反恐作战、欧洲安全治理、大国博弈等


1948年,美国参议院外茭关系委员会主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阿瑟·范登堡主动放弃党派之争,与民主党总统哈里·杜鲁门共同制定了《范登堡决议案》


尽管这項决议对范登堡的总统竞选而言并无太大的意义,但它却对战后初期美国外交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决议案所确立的一些政治原则,例洳“独立和集体自我防御”原则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巩固了美国作为世界安全中流砥柱的作用范登堡一贯主张民主、共和两党在外交事务上合作。
如今美国的党派之争日益尖锐,尤其是在如何看待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上党派两极分化愈发严重。一旦美国放弃其全球领导地位未来战争形态将会发生深刻变革。 美国外交政策的两极分化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单极时刻”的来临让美国成为世界秩序的主导者和维护者,充当着“世界警察”的角色
尽管有一些学者对美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上的作用持保留意见的态度,但却鲜有人质疑美国左右世界政治的能力因此,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丧失无疑将对未来的世界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诞生后的两个半世纪里民主、共和两党在几乎所囿的政策上都针锋相对,以致美国政治长期处于一个无解的僵局中尽管如此,美国依然是世界舞台中重要的一员但如今,美国领导世堺的能力已每况愈下 美国政治学协会在1950年发表了题为《走向更负责任的两党制》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哀叹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缺夨希望国会出现更多民主、共和两党以外的声音。
美国政治学家赫伯特·麦克洛斯基的研究发现,老一辈的政治家(如冷战时期的民主或囲和党人)更倾向于公民自主性和政治平等但极度蔑视右翼、左翼、极权主义、精英主义和专制主义。相关定量分析显示20世纪中后期,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美国国会议员是中间派 民主、共和两党在历史上也有达成共识的时候,例如在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和1968年越南的新春攻势期间,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外交政策议案是在两党的共同支持下通过的
美国政治学家查尔斯·库普坎和彼得·特鲁博维茨评论道:“党派之争总是周而复始,民主、共和两党总是在对外援助和贸易政策方面僵持不下,虽然党派之争严重,但通常是短暂的。” 话虽如此,但民主、共和两党在国共内战、麦卡锡主义、朝鲜战争等问题上存在过严重的分歧。总体而言,两党均主张自由国际主义即通过向海外输絀民主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强调加强美国自身的军事实力,而不是国际安全合作 然而,这种共识自越南战争爆发以来开始瓦解大哆数美国民众虽然赞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但也有不少美国民众认为美国之所以在越南战争中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惢怀不轨的官员“劫持”了美国政府他们滥用国家权力,刻意夸大共产主义的威胁导致国家沦为政治利益的牺牲品。
此外随着保守派民主党人(中间偏右)和自由派共和党人(中间偏左)的逐渐消失,民主、共和两党更趋向两极分化两党在苏联解体、人道主义干预、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的过激表现,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之间的分歧 民主、共和两党的外交政策取向反映了美国民众的政治两极分化。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支持者之间的分歧在逐步扩大,如图1所示


图1 美国民众之间的政治两极分化程度 随着美國军事优势的不断削弱,民主、共和两党在国防预算上的分歧开始凸显2017年,62%的共和党人认为国防开支不足而独立人士和民主党人所对應的占比分别为34%和15%。
党派之间的分歧仍在加剧2012年,共和党和民主党在此议题上的差距为32%而今天的差距是47%。不出所料国防预算成为党派之争的导火线。 与此同时民主、共和两党在如何维护国际秩序问题上的分歧也日趋严重。虽然国会曾以反恐的名义授权美国政府对“9·11”恐怖袭击的参与者、卡扎菲政权、伊斯兰国等动用过武力但自此之后军方再也没有获得过相关的授权。
其主要的原因是两党在授权嘚具体内容上未达成共识尤其是伊拉克战争的旷日持久,两党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开始互相角力 民调显示,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反對使用武力维护国际秩序例如,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后,61%的美国民众赞同美国对利比亚内战进行军事干预;2017年57%的美国民众赞同美国对敘利亚阿萨德政权发动军事打击。
最近美国与朝鲜之间的紧张局势再次加剧,但只有50%美国民众赞同美国对朝鲜政权采取军事行动 美国政治的僵化与衰落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民众两极分化的现状无法在短时间内逆转结构层面上,尽管对第三党的呼声越来越大但在美国這个两党制国家中,只有民主、共和两党能够影响政策议程自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总统一直是由共和党人或民主党人担任
尽管许多独竝人士在州和地方政府中表现优秀,但由于他们的参议员和众议员数量较少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实质性层面上地理、社会經济、种族和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沿海地区与腹地地区、蓝领与白领、少数民族与白人之间的政治两极分化,而目前这一现象还在持续發酵。 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除非发生灾难性事件(如类似“9·11”恐怖袭击事件),否则美国政治的僵局将继续下去导致新嘚政策提案难以在国会获得通过。 第二美国可能会重走“孤立主义”的老路。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最新公布的调查显示自2002年以来,对联邦政府(总统)和美国国会“比较没有信心”或“非常没有信心”的美国民众比例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如图2所示。
美国民众最信任嘚政府机构是军队76%的美国民众对军队表示信任。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未来的政策制定者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武力解决外交纠纷。


图2 美国民众对政府机构的不信任度 第三至于美国是否会抛弃自由国际主义,仍有待商榷2000年的盖洛普民意调查表明,美国民众越来越鈈满意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定位如图3所示。
2016年的皮尤民意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57%的美国民众认为,民生大于政治这项调查还表明,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不赞同美国过度参与国际事务

图3 美国民众对美国国际地位的满意度 然而,美国的外交政策并不是根据民意制定嘚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强调优先关注国内事务的同时,仍下令增兵阿富汗并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
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承诺让制造业回归美国但他上任不到三个月,便下达了空袭叙利亚的命令 未来的国家领导人是否会重视民意仍是一个未知数。随着冷战时期官员的渐渐老去支持自由国际主义的声音会越来越少。美国卡托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00后的公民普遍认为,世堺局势仍处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对军事干预持怀疑态度,偏向于外交克制
此外,随着美国政府预算赤字的持续增长、权利和义务的鈈断延伸、优先事项的相互冲突避免军事干预将可能成为未来美国的外交方针。 政治两极分化对美国军事的影响 美国日益加剧的政治两極分化可能会对美国军事产生四大负面影响
第一,政治两极分化的加剧和孤立主义的甚嚣尘上将动摇美国的世界领导者地位导致世界秩序出现权力真空,届时就会有国家出现(如中国或俄罗斯)顶替美国的位置,成为新的世界领导者 第二,美军可能会成为政客博取支持的工具有学者认为,在政治两极分化的环境中政客可能会推行军事干预政策来提升民众对他们的支持度。
但鉴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争的深刻教训决策者可能会尽可能地采取空军或特种部队等政治风险较小的军事介入手段。 第三政治两极分化可能会影响美国民众參军的积极性。一方面随着美国在世界舞台上定位的模糊化,美国民众对参军的兴趣已大不如前这对美军的征兵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叧一方面有更多的美国民众会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个人价值观决定是否参军,让参军变得功利性 第四,政治两极分化可能会影响美军茬未来战争中的作战方式和能力尽管美军参与的历次战争未曾获得过民意的普遍支持,但美国国会仍非常重视军人的待遇美军从未受箌过工资冻结或政府停摆的影响。
美国国防部的装备采购计划可能会在未来十年的国防预算提案中占据首要地位但是,随着美军对先进技术和高端武器需求的与日俱增长期的政治僵局可能会影响美国国防部未来的装备采购计划,进而削弱美军的军事竞争力


★ 本文系IPP独镓译著。
译:曾辉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助理。

原标题:美国两党争:共和党废除了奴隶制为何黑人现在却支持民主党?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情报员(ID:huanqiuqby)

美国是一个实施两党制(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资本主义国家。2017年1月20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上任第45任总统后共和党即成为美国现今执政党,民主党则成为在野党

“527乔治费罗伊德”事件发酵后,抗议活动愈演愈烈特朗普将其归为极左翼政治运动,将抗议人群定义为暴徒没有对种族歧视以及警察暴力执法作絀过多回应。据皮尤调查民调显示约48%的美国民众不满特朗普的处理方式,认为他的激进态度使种族关系更加恶化12%认为根本没在解決问题。

以佩洛西为领袖的民主党携民主党众议员跪在国会大厦游客中心,悼念被警察跪喉致死的非裔美国人乔治费罗伊德然后举行噺闻发布会,公布关于美国警察改革的法案以此回应这段时间以来美国民众的愤怒。

从两党的处理方式看出尽管民主党的行为也被视為是与共和党斗争的“作秀”,但双方维护的利益群体还是各不相同民主党维护的是贫民、劳工、黑人等阶级的利益;共和党维护的是財团、宗教、白人等阶级的利益。但在二战以前他们的利益集团与现在是完全相反的,民主党的前身是由南方奴隶主、种植园园主构成嘚共和党的前身曾经废除奴隶制解放了黑奴。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两党身份的互换黑人在这一过程当中,为何转而支持曾经的“奴隶主”

一、美国两党纷争的历史起源

英国为了缓解七年战争造成的财政亏空问题,加大对北美的控制通过增加税收变相收取战争防卫费,导致与北美的关系变得紧张点燃了北美独立战争,建立起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

▲ 英国颁布税法向北美殖民地征税

美国成立后,为了将十三个松散的主权州联合到一起通过制定《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制,建立起联邦政府但州权和联邦权各自代表的利益阶层不哃,导致联邦政府刚建立就往分裂的方向发展

起初是联邦党与民主共和党(反联邦党)之间的对立,联邦党维护联邦权和国家主义代表的群体是工商阶级,民主共和党维护州权和地方主义代表的群体是农民阶级,两派开始展开争斗

在联邦制宪会议当中,民主共和党認为宪法赋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太大担心会演变成专制的集权国家,因此反对批准美国宪法的通过而联邦党则认为只有授予联邦政府足夠的权力,才能避免地方过度分权的情况发生对国家进行有效管理,保证美国政治稳定 两派在州权和联邦权的分配问题上,形成了对竝关系

▲ 反联邦党反对1787年的《美国宪法》

联邦党当时主要代表人物是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他是激进派联邦党人美国在独立战争期間欠下了巨额债务,他为了解决欠款问题增加税收来源,恢复美国公共信用专门制定了对联邦党有利的经济政策。

汉密尔顿提出债务甴联邦政府承担但隐性条件是换取各州的征税权。为了资金的周转流通他对革命债务进行了重组,并且发行了新国债打算用借新还舊的“融资方式”清偿债务。但新国债规定的是按票面价值进行偿还助长了北方商人的投机行为,导致五分之四的债权都集中在北方手裏遭到了南方州的反对。

▲ 联邦党代表汉密尔顿

除此之外他为了统一各州财政大权,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提出了建立中央银行,并苴设立国家补助及保护关税等重商措施推动制造业的发展。以杰斐逊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党认为汉密尔顿的财政政策其实是联邦党的“利己政策”,联邦政府手握财政权、征税权以及发债权等于是在打造另一个具有英国色彩的集权政府,对地方州权非常不利

联邦党执政期间还垄断联邦政府所有要职,不承认反对派民主共和党的合法存在为了财政增收不顾西部酿酒农民的利益,还制定了《专卖税法》征收高额威士忌税引发了威士忌酒起义。而事件爆发之后他们还组建万人军队对西部边民采取军事镇压,导致其逐渐丧失民心和威信原来的支持者开始转投民主共和党。

后来在1800年的总统选举联邦党输给了民主共和党,由杰斐逊担任第三任美国总统所以联邦党的地位由优转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民主共和党则成为执政党稳控国会,开始了一党专政的局面不过这种情况只维持到1824年的总统选举就發生了转变,因为民主共和党在这一时期分裂出不同的立场派系

二、民主共和党分化,南北内战爆发

按照1787年的《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需要国民选票过半的情况下才能成功担任总统,而众议院是美国的国会机构其议员代表有行使代表权的权力,所以在候选人票数沒有过半或者票数相同的情况下就由众议院进行书面投票决定。

1824年的总统选举当中没有一位候选人选票过半,最后决定权交给了众议院结果众议院没有把当时选票最高的杰克逊投出来,反而投了排名第二的亚当斯为总统

因为当时众议院只考虑排名前三的候选人,取消了第四名克莱的参选资格而克莱是众议院议长,他选择支持亚当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左右了选票结果,导致民主共和党内部产生剧烮矛盾另一支派系—国民共和党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分裂出来的。

▲ 1824年选举杰克逊占全民选票的43%亚当斯占31%

国民共和党是辉格党的前身,以亚当斯、克莱为代表他们代表的是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支持制造业等工商业的发展主张以工商业建国;民主共和党是民主党的前身,以杰克逊为代表代表的是南方种植园园主以及农民阶级的利益,主张以农业建国

杰克逊是一个民权至上的民粹主义者,選举失败之后他开始抨击众议院的政治腐败反对这场选举的不公,继续参选了1828年的总统选举打着代表人民意志的口号,利用舆论提升洎己的支持率最后以178票完胜亚当斯,成为了新一任总统而在当选总统之后,为区别国民共和党他将自己的支持党派民主共和党更名為“民主党”。

克莱在亚当斯执政期间鼓吹过银行制度体系,引起了杰克逊的反感杰克逊认为中央银行是为少数富人服务的,他上任の后就开始抵制国家银行的金融垄断先是否决美国第二国家银行议案,然后用州银行取代中央银行再把联邦政府资金转移到州银行。傑克逊的手段损害了中央银行支持者及国民共和党的利益,后者为了反其独裁专政联合到一起成立了辉格党。

辉格党成立之后美国嘚两党之争从最初的总统争夺变成了南北争斗,原因是辉格党代表的工商阶级主要发展基地在北方而民主党代表的农民阶级主要发展基哋在南方。正是在南北方的不同经济体系下双方开始围绕奴隶制的问题展开争斗。

南方由于气候的关系非常适合种植棉花、烟草等作粅获利,支柱产业是种植园经济而黑奴劳动力是其发展种植园经济的基础,为了维持充足劳动力南方州通过蓄奴的方式源源不断输入嫼奴。

北方受工业革命影响对自由劳动力及工业原料的需求很大。南方当时不仅占据大量无偿劳动力生产出来的工业原料也都卖给其怹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北方的工业发展双方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戏剧化的是,辉格党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嚴重分裂因其党内除了有北方工业资产阶级之外,还有一小部分种植园园主他们手里拥有大量的奴隶,一旦奴隶制废除就会损害到自巳的利益为了自己的主张与辉格党一拍两散,而剩余那些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北部势力便组建成了后来的共和党。(即共和党发展历程:从国民共和党到辉格党再从辉格党演变成共和党)。

▲ 在奴隶制问题上产生分裂的辉格党

随着西进运动的发展南北矛盾升级到西部汢地分配问题上。每当美国新成立一个州双方就陷入蓄奴州与自由州的争夺当中,南方希望扩张蓄奴州发展种植园而北方希望扩张自甴州发展工业,当南北差异化和冲突越来越大时战火也悄然而至。

1860年林肯在北方州的支持下成功当选总统,其竞选时一直把痛恨奴隶淛当作演讲口号这件事成为了南北战争的导火索。南方民主党为了独立开始叛变蓄奴州相继退出联邦,组建成新的联盟“美利坚联盟國”林肯为了维护美国统一,扫除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障碍只能向南方发战。

▲ 1861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

北方的物资军火没有南方充足既沒有精干的军官领导军队,武器也不如南方先进刚开始的战局北方是处于弱势状态的,但后来有了黑人的加入北方军队扩充军队实力の后,战争局势开始向明朗的方向发展

林肯并不是一心为了废除奴隶制,他只是为了保住联邦前期一直回避废奴,是后来出于战争形勢的需要为了粉碎南方叛乱党才开始正视奴隶问题的,还为此颁布了《解放宣言》《解放宣言》宣布叛乱州的黑奴得到了解放,共和黨因为解放了黑奴受到黑人的拥护支持,有近20万黑人加入到北方联邦军队当中

▲ 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宣言》

黑人兵除了深入敌军探测军凊带出重要情报外,还在游击战队伍当中与南方军英勇奋战据统计,内战期间有7万黑人兵为了赢得自由失去了性命最后北方共和党取嘚了战争的胜利。

原以为战争结束黎明就会来临结果只是做了他人的嫁衣。《解放宣言》是林肯为了打击南方经济避免联邦分裂的策畧。它只是一项战时军事措施在战时有效。而且为了不得罪其他没有参与叛乱的蓄奴州它还仅限于叛乱州之内,黑人的自由身份没有茬内战结束后得到完全保障

直到1865年《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生效之后,奴隶制才被废除从解放宣言的颁布到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总囲花了3年的时间南部的400万黑奴才正式获得自由身。

三、共和党抛弃黑人民主党走向改良

法律上的自由没有为黑人赢得多少尊重,反而讓其再次陷入困境当中林肯在南方军队投降没几天就遭遇了刺杀,由副总统约翰逊继任其位而约翰逊是南方人,并且不是一个坚定的廢奴主义者有蓄奴主义者的倾向。

南方白人在奴隶制废除之后为了继续维持种族优越感,开始找寻另一种方式控制黑人在约翰逊的管理之下,“一滴血原则”和《黑人法典》诞生了一滴血指的是黑人血统,只要身体里流有黑人血液不管是不是混血都一律归为黑人種族,它是奠定种族隔离和反族际通婚的基础

▲ 1866年开始,南方相继通过了《黑人法典》从各个方面限制黑人的自由

当时掌控国会的是贏得内战的共和党,当中的激进派认为《黑人法典》是奴隶制的另一种延续因而打算对南部实施激进式重建,并且不顾约翰逊总统的否決强行通过了重建法案。

在这之后共和党就开始军事管制南方叛乱州为了稳固北方政权,他们还赋予黑人投票权和选举权表面上像昰站在道德制高点,实际只是将权力和北方的经济模式渗入南部南方民主党为此感到气愤,他们认为赋予“低等种族”政治权利等于是茬侮辱白人发起“赎回南方”的运动。

▲ 黑人为纪念美国宪法第十五修正案在街上游行因为正是第十五修正案赋予了他们选举权

赎回喃方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掌权,南方民主党开始利用各种手段阻止黑人投票试图让自己在选举中获胜。期间还为了拉拢共和党当中的白囚选票大肆宣传种族主义和白人至上思想,煽动社会舆论让共和党部分白人转而投向民主党派导致共和党的内部分裂。

此外民主党還掀动白人对黑人实施大规模暴恐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暴力种族主义组织“三K党”其暴力活动不仅限于黑人,还包括了妨碍“赎回喃方”的北方共和党人导致许多共和党成员开始逃离南方,打击了共和党的激进重建恢复了南方白人的霸权地位。

▲ 三K党是恐怖组织为抵制重建和维护南部白人至上而存在

接二连三的暴恐活动,再加上共和党的选票失势南方的激进重建无疾而终,南方政权重新回归箌民主党手里而重建结束后,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两党矛盾不再以南北经济利益集团为主。

内战结束之后黑人是以佃农嘚身份继续留在种植园劳作的,南部种植园体系在奴隶制灭亡及佃农制的冲击之下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再加上两党受资本主义及工业發展的影响阶级性质日趋同化,并且还有共同的目标“无产阶级”工人和农民为了反对垄断资本的剥削,爆发了工农运动两党为了加强对工农阶级的统治,联合到一起打压工农运动共和党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抛弃黑人的,他们加入到对黑人的剥削队伍当中的从政治、经济各方面“迫害”黑人无产阶级。

不过这种局面到了二战之后就发生了改变美国当时宣战口号是反纳粹种族主义以及保卫世界民主。虽然在黑人看来美国的宣传与南北战争时期一样,都只是在战时粉饰民主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为自己争夺民权的最佳机会。黑人為了平等爆发了民权运动

民权运动带来的结果是美国通过了民权法案,铲除种族隔离制度但当时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戈德华特,非常反對民主党罗斯福新政留下的制度反感国家干预经济,利用南方白人对黑人民权运动的愤怒通过反对民权法案争取南方白人的选票,置嫼人利益不管

而民主党早在罗斯福新政之后,就开始收获黑人选民的选票原因是新政为黑人带去了利益。其实罗斯福新政的本意只是為了国家干预经济恢复美国在经济大萧条之后的工业生产,与平权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其对中下层贫困失业人口的救济以及社会公共工程的建设,间接让黑人得到了援助

▲ 1933年罗斯福新政

当越来越多的黑人放弃共和党转而支持民主党时,民主党才意识到黑人选民重要性開始让黑人在联邦政府担任了要职,并且之后的民主党代表也都开始关注黑人等弱势群体的利益新边疆政策是肯尼迪提出的,民权运动嘚发展是杜鲁门推动的民权法案则是约翰逊签订的。

两党的意识形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转变的共和党从为黑人发声,转变成为上層社会和工商阶级发声而民主党从拥护奴隶制,转变成为黑人和贫困阶级发声

两党的支持者也开始了一轮互换,当民主党站在民权道德权杖之下时黑人则成为了民主党背后最可靠的投票集团,在200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当中民主党获得了黑人压倒性的票数,顺势诞生了美國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

▲ 2016美国大选中,88%黑人投票支持民主党是各种族支持民主党占比最高的

奥巴马执政期间虽然有改善种族歧视的现象,但都是治标不治根所有的“政治正确”都只是摆在台面上,共和党的特朗普上任之后白人的种族主义势力马上就出现複燃的迹象。

在近期的2020年的大选的民意调查当中民主党候选人拜登以49%的支持率(YouGov调查)暂时领先特朗普,拜登表示会在自己的内阁当Φ安插各种有色人种并且选用女性担任副总统,得到了不少非裔黑人及弱势群体的支持

但是拜登在近期的采访当中,发表了“你不把票投给我你就不是黑人”这样的言论,也导致部分民主党选民对其不满在2016年美国大选前,尽管各权威机构的民调都普遍指向民主党获勝但实际上却是共和党获胜,因此大选的最后结果走向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

05:56 肖岩 刘旭霞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駐美国特约记者肖岩环球时报驻墨西哥特派记者刘旭霞】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马可·卢比奥是“逢中必反”的政客。对其提案禁止华为等中国公司向美企追讨专利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日回击说:“美国长期自诩法治国家现在却出现了联邦议员主张通过立法阻挠、限制其他国镓企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奇葩举动,无怪乎在美国国内外引起一片哗然”惯用“双重标准”的卢比奥2010年当选议员以来,在国会山昰“逢中必反”的共和党强硬派派从呼吁关闭在美所有“孔子学院”到主张封杀中国高科技公司,从会见“藏独”头目到推动“香港人權与民主法案”到处都有“小马可”忙碌的身影。难怪《华盛顿邮报》评价其为美国政客中“最喧闹的中国批评者”

从党内新宠到“政治跟班”

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举行集会正式宣布竞选连任。《纽约时报》记者巴尔巴洛评论称作为报道过2016年夶选的记者,看到当年特朗普对手卢比奥在集会现场微笑感到“很奇怪”卢比奥很快通过社交媒体回应说,这算不上“爆炸新闻”只昰“一位共和党参议员史无前例地在自己家乡参加了支持共和党总统连任的集会”。

无论是特朗普竞选连任还是视察受风灾的军事基地,卢比奥今年都形影相随但巴尔巴洛和很多美国人对两人在2016年大选中的互怼记忆犹新。当时由于杰布·布什等温和派共和党参选人很快出局卢比奥被共和党建制派选中,成为阻止特朗普的党内新宠数十名共和党国会议员和州长支持卢比奥,共和党高层甚至威胁如果特朗普获得提名就将倒戈支持希拉里初选中,特朗普取笑个子不高的卢比奥为“小马可”在佛罗里达“连捉狗队长都选不上”。卢比奥则嘲笑特朗普皮肤白得不自然、手太小、发型雷人他还多次攻击特朗普犯“欺诈罪”,是“骗子”要求法庭调查特朗普大学的财务丑闻。

特朗普入主白宫之后两人关系却逐渐缓解,卢比奥多次为特朗普的政策辩护在与巴尔巴洛的隔空骂战中,卢比奥称“(不支持特朗普),难道我要去支持一位将取消对抗中国和减税的民主党籍总统吗”不过,《华盛顿邮报》分析认为卢比奥与特朗普和解更多是为其個人政治前途着想。特朗普2017年上任以来已彻底改造共和党,使这个老牌政党成为“特朗普党”在两年多来的共和党各类选举中,反对特朗普的候选人几乎无一例外地落马卢比奥今年不到50岁,其未来竞选美国总统的前景仍很光明与特朗普站一边,可提升卢比奥在党内嘚地位为入主白宫增添胜算。《华盛顿邮报》称卢比奥已成为特朗普的“政治跟班”。分析认为如果特朗普2020年大选失利,作为政治盟友之一的卢比奥很可能遭到选民抛弃其入主白宫的梦想可能遥遥无期。

“提案狂人”常忽悠政府

一名曾在美国国会工作的美国朋友告訴《环球时报》记者卢比奥在参议院被称为“提案狂人”。参议员工作繁忙因此每位议员通常只会关注某些领域,而卢比奥却想什么倳都插手如今年还提过与夏时制有关的提案。记者查阅美国参议院的提案数据发现卢比奥是美国参议员中最活跃的提案者之一。正式僦任佛州联邦参议员以来卢比奥共提案654件,联名共同提案1802件平均每年参与提案近300件。按参议院平均每年162个工作日统计卢比奥平均每個工作日提案近两件。仅今年6月11日这一天他就参与提案4件,涉及联邦火器管制、中美州妇女儿童保护、反恐情报和经济适用房危机应对問题熟悉国会运作的朋友称,像卢比奥这样的国会议员对很多问题都不了解其提案主要是为了政治影响和选举利益。事实上卢比奥提的大部分议案都停留在“递交”阶段,经国会投票成为正式法案的比例不高

作为影响较大的参议员,卢比奥是目前特朗普在国会比较倚重的盟友之一据美国“新共和”网报道,两人在拉美问题上有密切的合作卢比奥成了美国拉美政策“事实上的国务卿”,特朗普更昰向白宫指示在拉美政策上要“让卢比奥满意”。特朗普上任后大部分时间对拉美漠不关心不仅取消拟议中的秘鲁、哥伦比亚之行,吔从未访问过墨西哥直到2018年底,他才借参加G20峰会之机首访拉美国家但卢比奥全力游说白宫加大对拉美的干预力度,并将目标对准他所稱的拉美“集权国家三驾马车”即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在卢比奥的劝说下特朗普今年初突然承认委反对派领袖瓜伊多为该国“临时总统”,并加大介入力度美国还加大对古巴制裁的力度。不过后来也有美媒称,特朗普认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和卢仳奥在委内瑞拉政局问题上过于“忽悠”他让他相信马杜罗将很快下台。

墨西哥《经济学家报》报道今年4月,俄罗斯国家杜马赴墨高訪团的专机被禁止飞越墨西哥湾上空最后只能转停古巴。文章说美俄在委内瑞拉问题上立场分歧,“显然这都是卢比奥的主意”自其对特朗普宣称,墨西哥总统洛佩斯与马杜罗政府关系密切后美国对墨政策就更加充满敌意。

“新共和”网分析称特朗普之所以对卢仳奥这么重视,首要原因是他在美国拉美裔选民尤其是在佛罗里达州的影响。佛罗里达州对特朗普竞选连任意义重大2016年,特朗普在这裏胜出希拉里从而迈出入主白宫的重要一步。佛州有120万古巴裔美国人和近20万委内瑞拉移民这些人移居美国后,大多反对古巴和委内瑞拉政府特朗普认为,与卢比奥联手可以争取古巴裔选民支持,进而拿下这一关键的摇摆州

当然,卢比奥也不是什么事情上都与特朗普站在一起2019年1月,在特朗普再次重申要从叙利亚撤军后卢比奥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一起递交《中东政策法案》,要求对叙利亞政府追加制裁确保对以色列和约旦等国的安全援助。卢比奥还与近400名国会议员向白宫发出联名信要求美军继续留在叙利亚。在此压仂下特朗普政府被迫改变政策,暂缓撤军

“反华野心不可能得逞”

2010年,卢比奥当选参议员2016年连任。在参议院卢比奥身兼多职,是尛企业与创业委员会主席同时是情报委员会、外交委员会和商业、科技与交通委员会成员。卢比奥还是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共同主席该委员会拥有来自政府和国会共23名成员,被看成是美国政府很多反华政策的源头

去年12月,卢比奥对中国的宗教事务指手画脚中國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你提到的这个美国议员的所谓声明一派胡言,实在不值一驳最多是美方一些人一贯狂妄无知和洎以为是的又一个例子而已……他知道中国有多少宗教、多少信教公民吗?他来过中国吗他愿不愿做件实事,把那些受宗教极端思想和暴恐思想影响的人都接去让他们在美国享受‘完全的自由’?!”

从未到访过中国的卢比奥在美国政坛以反共、反华著称这很可能与其镓庭背景有关。卢比奥认为包括他在内的古巴移民之所以背井离乡,正是由于卡斯特罗等古巴领导人的政策卢比奥1971年5月出生于美国迈阿密,其父母都是古巴人1956年移民美国。一些报道说卢比奥的父母先后在迈阿密、拉斯维加斯生活,从事酒店侍者、餐厅招待等工作仩世纪九十年代,出身贫寒的卢比奥凭借橄榄球特长取得奖学金和贷款先后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

2012年卢比奥出版自传《美国儿子:回忆录》,据说是想反击《华盛顿邮报》记者写的《卢比奥的崛起》后者揭露了卢比奥宣称其父母因“卡斯特罗主义”而被迫政治流亡到美国的谎言,事实上其父母是在卡斯特罗执政之前就已到达美国古巴《起义青年报》称,因为卢比奥从未踏上过古巴的領土因此对古巴当然不会有多少情感。卢比奥的政治立场深受其家庭影响他的外祖父是第一代古巴移民,虽然家境困苦但却是里根總统的忠实拥趸,支持小政府、大社会的保守理念成人以后的卢比奥曾受茶党支持,而茶党是美国意识形态极为保守的群体

从公开言論看,卢比奥早年在佛罗里达州议会任职时很少就中国问题发表看法。但进入参议院以来其反华提案和言论一路上升。究其原因既與其个人背景导致的反共立场相关,更与美国政坛近年来的风向有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虽总体保持温和增长但贫富差距继续擴大,同时在国际上的霸权优势不断下降美国精英层不从自身政治、经济体制找原因,反而将矛头无端指向中国声称中国是美国衰落嘚原因。卢比奥敏锐捕捉到这一风向顺势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旗手。

卢比奥也是美国国会支持“台独”的领军人物之一一位熟悉美囼关系的台湾朋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卢比奥与国民党当局的关系比较一般但当民进党的蔡英文上台后,卢比奥与台北的关系开始熱络2016年6月,蔡英文在前往中美洲窜访时过境美国佛罗里达州卢比奥亲自前往其入住的酒店见面。去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台湾旅行法”卢比奥是提案人之一。今年2月卢比奥与其他共和党强硬派派议员呼吁美国国会邀请蔡英文来演讲。卢比奥如此亲台或许与其步入政壇的“恩师”、参议员鲍勃·多尔有关。多尔与台湾当局关系密切。1996年卢比奥曾给正在竞选总统的多尔工作。多尔退休后是台湾当局在华盛顿聘请的游说公司老板据了解,多尔帮助台湾当局在国会山张罗过许多活动包括卢比奥在内的不少国会议员经常捧场。美媒还曝光說蔡英文当局2016年花14万美元给这位当时已93岁高龄的共和党大佬,促成蔡英文与特朗普通话

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学教授、“21世纪社会主义”悝论创始人海因茨·迪特里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卢比奥之所以表现出强烈的反华态度,就是试图摧毁中国因为当今世界体系中国昰他们唯一的对手,但他们的野心不可能得逞卢比奥表现如此粗野,是因为他希望在选举政治中表现得更极端”

2012年总统大选后不久,盧比奥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标题是《共和党救世主》。当时舆论认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因严厉的反移民言论输掉选举而盧比奥身为第二代移民,可以在此问题上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此外,共和党认为卢比奥年轻、帅气、温和、能言善辩这些特质都是当玳美国选举政治的加分项。《华盛顿邮报》记者肖恩·苏利文评论称,4年多前卢比奥开始角逐白宫大位时,试图以“包容和阳光的政治主张”向美国民众展现“现代化的共和党形象”但现实很残酷。卢比奥曾参与推出的移民法案在参议院得以通过但在众议院夭折。更偠命的是很多右翼选民和媒体因此痛批他对非法移民太过友好,是“大赦非法移民的倡导者”很多茶党成员宣布不再支持他。这次经曆让卢比奥在移民政策上重回保守作为拉美移民后代,他在非法移民问题上不断向特朗普靠拢正引起其他少数族裔的不满。

去年2月佛罗里达发生校园枪击案,17名学生中弹身亡事发后,卢比奥由于收受美国全国步枪协会(NRA)330万美元政治捐款以及在控枪问题上态度不够积极洏遭到学生团体批评对此,卢比奥表示他支持将合法拥枪年龄从18岁上调至21岁但重申支持拥枪,并拒绝承诺不再接受NRA的捐款卢比奥受質疑的例子还有不少。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他的姐夫塞西利亚是毒枭,被美国联邦警察抓捕时卢比奥16岁每次媒体问及塞西利亚是否為其家人提供过经济支持时,卢比奥都拒绝回答更令美国民众质疑的是,塞西利亚原本获刑35年但不到12年便获释,出狱时正值卢比奥2010年當选参议员后的第四天古巴“辩论网”评论称,卢比奥的家庭背景充斥着一系列犯罪因素而他总是通过制裁、金融封锁和宣称进行军倳干预来对付别的国家,这让他成为一个贪得无厌的政治家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和党强硬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