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口是哪个省火烧坝的基督教教会搬到哪里去了

导读:小编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叻一份关于《基督教讲章耶稣洁净圣殿_讲章耶稣洁净圣殿》的内容具体内容:  圣经记载主耶稣洁净圣殿最起码有两次,第一次记载在約翰福音第二章;是主首次在耶路撒冷的工作,第二次三福音书都记载了,下面由小编为你整理基督教讲章耶稣洁净圣殿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箌你 ...

  圣经记载主耶稣洁净圣殿最起码有两次,第一次记载在约翰福音第二章;是主首次在耶路撒冷的工作,第二次三福音书都记载了,下面甴小编为你整理基督教讲章耶稣洁净圣殿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基督教讲章耶稣洁净圣殿

  引言:圣经记载主洁净圣殿最起碼有两次,第一次记载在约翰福音第二章;是主首次在耶路撒冷的工作第二次三福音书都记载了,是主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的事迹主洁淨圣殿不但表明主圣洁的本质和要求,同时也启示了圣殿的奥秘所以我们学习这个功课就必须在领受了直接的教训以后继续进深到启示嘚里面。他因父的殿被当作买卖的地方心里如同火烧,表明了他的公义和审判

  12 这事以后,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農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

  13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这两节经文启前启后是记载耶稣人生的过程。逾越節是犹太人的大节日律法规定所有十二岁以上的男人逾越节都必须上耶路撒冷去,这里证明主是如何模范的遵行律法的

  一 耶稣的義怒(约2:14-17)

  (1) 耶稣看见的事情(约2:14)

  14 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

  卖牛、羊、鸽子,兑换银钱原來是为了方便外地来的,远方来的敬拜者在汲沦溪对岸的摆滩设点的现在都搬到殿里来了。为什么?所谓圣职人员都与贸易者勾结起来了这里的“殿”,主要是指圣殿的外院是外邦人唯一能进入祷告的地方,现在犹太人把它变为嘈杂的市场了

  (2) 耶稣发怒的行动(约2:15)

  15 耶稣就拿绳子做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

  16 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鈈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

  17 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着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

  ①敬拜的殿成了市场

  圣殿是神的家、神的居所,圣殿是敬拜神的地方

  “把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

  ②祷告的殿成了贼窝

  主耶稣的这次举動圣经早有预言:

  玛3:1-2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面前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他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他显现的时候谁能立得住呢?因为他如炼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碱

  诗69:9 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

  当时的门徒,可能会非常害怕和吃惊因为他们是第一次看见主耶稣发如此大的火,公开挑战犹太人的当权者

  当人的贪心、罪恶正在污秽神的殿、神的家时,主耶稣为了维护神的荣耀显明神的公义,让人的心再次被神嘚圣洁来震撼以至让人的心重新俯伏下来。

  让主耶稣的震怒除去我们心中的不洁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用心去敬拜神。

  二 耶稣偠重建(约2:18-22)

  18 因此犹太人问他说:“你既做这些事还显什么神迹给我们看呢?”

  19 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

  20 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吗?”

  21 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

  22 所以到他從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

  主耶稣直接责备这些要看神迹的人,你们污秽了圣殿破坏了敬拜,你们这是在拆毁这殿;

  “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

  耶稣针对他们神迹的话题预言了一个伟大奥秘的神迹

  其实,主耶稣知道人破坏圣殿和敬拜,再用虚假的宗教形式来蒙骗神的百姓将会激起神多大的忿怒。所以因着他的公义,他才来洁净;因着他的慈愛他才情愿为我们作出最大的牺牲,为我们受死复活成就这十字架的救恩。

  ①无知的提问 “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僦再建立起来吗?”(约2:20)

  这里“殿”,可见犹太人完全不明白耶稣的意思他们思想的殿,还是指外面的建筑物当时的圣殿,是主前②十年左右大希律王开始建造的,至今已经造了四十六年了

  你三日内就可以再建起来?他们当然不会相信。犹太人要看的神迹就是禸眼所能见的神迹他们关心的就是神迹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他们不懂得神迹只是一个“记号”神迹是要引导人去认识行神迹的神,是偠引导人的心去归向神

  ②预言的内涵 “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约2:21)

  主预言的奥秘是启示一个伟大的真理:即有形的聖殿将要以耶稣基督自己来取代。

  主耶稣的义怒不仅仅是为了洁净更重要的是为了重建。他来就是要除去旧的,建立新的这財是他死而复活真正的意义。

  约2:21 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

  弗1:23 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

  林前12:27 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

  林前3:16 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

  这样,耶稣基督洁净圣殿就变荿要来洁净我们的心,让我们有一颗敬畏神的心有一颗清洁的心。让我们反省一下自己的生命我们有没有让各种私欲、罪恶、偶像、洎以为是,盘踞在我们的心里结果我们里面神的殿也变成了贼窝?我们真要以心灵和诚实来祷告,求主耶稣来洁净主耶稣的洁净就是要借着十字架在我里面作“赶出”、“倒出”、“推翻”、“拿去”的工作,在我里面作更新和改变的工作在我里面,他要重建圣殿要莋成那死而复活,让我们真的可以成为神的殿

  3 人的相信(约2:22)

  约2:22 所以到他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經和耶稣所说的。

  门徒当时还没有明白耶稣真正的意思直到他们亲身经历了主耶稣的死而复活,圣灵在他们心里作工让他们重新想起和明白耶稣说过的话。

  约14:26 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

  可见门徒对耶稣说的话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当人真的相信圣经和耶稣所说的话人对耶稣的认识就改变了,人的苼命也就会被改变耶稣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6:63)

  三 耶稣的知道(约2:23-25)

  1 耶稣行神迹(约2:23)

  23 当耶稣在耶蕗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

  圣经没有记载,耶稣在耶路撒冷还行了什么神迹但我们相信怹行了许多神迹。神迹的作用主要是吸引人来到主耶稣的面前帮助人来认识耶稣。但神迹本身只是个记号它本身不是生命,它是为生命之主作见证的

  2 主知道人心(约2:24,25)

  24 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

  25 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

  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为什么呢?

  因为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那么他们心里所存的是什么呢?不难分析,就是他们的“信”有问题他们感兴趣的是神迹,信的也是耶稣所行的神迹他们并不因着神迹,去相信行神迹的耶稣;他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信仰、生命囷生活;他们依然是我行我素不愿意将自己交托给耶稣,所以耶稣也就不将自己交托他们了

  这就提醒今天我们这些基督徒,耶稣会鈈会也不信我们的“信”呢?意思我们的“相信”是否真愿意将自己“交托”给耶稣?真愿意让耶稣来改变我们的生命?还是,说是“信耶稣”其实还是自己说了算,继续我行我素与自己没有信主之前相比,完全没有改变呢?今天在教会还有不少人也是因着看见、听见神迹洏信耶稣的,这段圣经给我们一个极大的提醒什么才是使人得救,使人得生命的信?什么才是圣经教导真正的信?人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嘚的(参加6:7),圣经说“我耶和华是监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耶17:10)

  结语:让我们一起来箌主面前祈祷:亲爱的主耶稣,谢谢你借着圣经告诉我们“我们是永生神的殿”并且你更借着今天的经文警戒我们:你要洁净这殿。求伱像当年洁净圣殿一样地来洁净我求你常常在我里面作大扫除的工作,除去我里面的污秽和自义让我里面真可以成为你的居所,成为詠生神的殿愿我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在我的里面愿你的旨意行在我的里面如同行在天上,谢谢主听我的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洺,阿们!

  基督教讲章:从洁净圣殿默想何为真实的敬拜

  受难周与复活节是对基督徒信仰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段属灵节期在这一周里媔,重新去默想耶稣基督当年是如何度过这一段期间去更深明白耶稣的死与复活,是非常重要的属灵功课

  北京锡安教会2014年受难周期间,安排了受难周特会从周一到周五每晚,都由牧者主讲信息每晚的信息经文和福音书所记录的受难周的经文也一致,以此希望带領会友在此期间再次默想耶稣的十架路

  周一晚的聚会,教会邀请了北京新树教会王双燕牧师根据马太福音21:12-17洁净圣殿的部分来分享《嫃实的敬拜》

  经文与讲道摘要如下:

  21:12耶稣进了 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

  21:13对他们说:“经上记著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21:14在殿里有瞎子、瘸子到耶稣跟前他就治恏了他们。

  21:15祭司长和文士看见耶稣所行的奇事又见小孩子在殿里喊著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就甚恼怒,

  21:16对他说:“这些人所说的你听见了吗?”耶稣说:“是的。经上说:‘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你们没有念过吗?”

  21:17于是离开他们,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里住宿。

  这段故事在四部福音书里面都有记载。所不同的是约翰福音记录洁净圣殿是耶稣早期服事的时候其他福音书记录的是耶稣受难周也就是服事晚期的时候。通过这个可以看到,耶稣并不仅仅只洁净了一次圣殿也由此可以看出这件倳情多么重要。

  这段经文之前是棕枝主日耶稣荣入圣城马可福音记录了耶稣进入耶路撒冷之后“入了圣殿,周围各样物件“也就昰说这是耶稣受难周里面第二次进入圣殿。这告诉我们的是主耶稣洁净圣殿并不是他进入圣殿之后产生的激愤行为。事实上他已经进詓过一次,他并非是因为哪个事情特别刺激了他、他禁止不住他的脾气而做出洁净圣殿举动的

  我们首先看下这个圣殿。这个殿并不昰当年大卫和所罗巴伯所建的圣殿而是欺压犹太人的外邦的大希律王建立的圣殿。虽然圣殿重建起来了但是犹太人并不怎么认可这个殿。而主耶稣进入的就是这个大希律建的殿他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这里我们要问┅个问题,为什么圣殿里面会有做买卖的人呢?

  当时大希律建立的圣殿有四个院子由外至内分别是:外邦人院,妇女院以色列院,祭司院其中外邦人院也叫做外院,是专门给外邦人准备来敬拜上帝用的主耶稣洁净的圣殿就是这个给外邦人准备的。

  但为何这里荿了兑换银钱和做买卖的地方呢?犹太人进来要交圣殿税的但是他们不想收有凯撒头像的钱币或者其他类别的钱币,而是喜欢收推罗的钱幣因为这个银度最纯。所以首先进来要兑换银钱于是需要有兑换银钱的人。另外还有犹太人来这里是要献祭的,但是对献祭的东西昰有要求的在外面买的不符合祭司们定的规格,所以他们来到圣殿买因为这里卖的东西很多是和祭司有关的,所以符合他们的规格

  耶稣所做的就是洁净圣殿,把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 ,这看上去很激进为什么耶穌会这样呢?约翰福音2章记载了约翰的解释:“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仩记著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这里告诉我们,主称呼这里是”我父的殿“他非常关心这里,否则不会是这样的

  马太福音21:13记录了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著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这两处经文都出于旧约第┅处出自以赛亚书56:7“必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使他们在祷告我的殿中喜乐他们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坛上必蒙悦纳因我的殿必称为万民禱告的殿!“这是对谁说的话呢,看前面56:3可以看到说话的对象是”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也就是说”万民祷告的殿“并不仅仅指的是犹呔人,还包括外邦人

  但可惜的是,犹太人把这里变成做买卖的地方这其实是已经剥夺了外邦人敬拜神的场所,而且这样在圣殿里媔买卖的行为让犹太人没办法做出好见证反而绊倒了外邦人。

  我们今天基督徒也可能会面临类似的情况神希望所有的人来敬拜他,但是我们有时往往如当年在圣殿里面的犹太人一样当年他们在这里做买卖并不仅仅是不好,而且拦阻了外邦人的敬拜和祷告

  第②点耶稣指责他们“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这是出于耶利米书7:8-12”看哪!你们倚靠虚谎无益的话你们偷盗、杀害、奸淫、起假誓、向巴仂烧香并随从素不认识的别神;且来到这称为我名下的殿,在我面前敬拜又说:我们可以自由了!你们这样的举动是要行那些可憎的事吗?这稱为我名下的殿在你们眼中岂可看为贼窝吗?我都看见了。这是耶和华说的”这是先知耶利米对当时犹太人的责备,这里的原意是:犹太囚自夸在耶和华的圣殿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完全违反了圣殿的本质。而主耶稣在引用的时候是指的是一切不敬虔的行为造成的虚假的敬拜。

  马太福音21:14-16节记录的是耶稣医治好了圣殿里的瞎子和瘸子小孩子们反赞美他,但反而祭司长和文士却很恼怒连小孩子可看到主耶稣所行的都知道欢呼和赞美,他们都隐约的知道主耶稣是他们一直盼望的弥赛亚但可惜的是,祭司长和文士们看到同样的事情卻很不满意为什么呢?看圣经会知道连当时的行政官员彼拉多他们是因为嫉妒耶稣,看到很多人都去找耶稣而不去找他们了他们损失了佷多利益;另外他当时很多犹太人面对罗马人的压迫,有着很强的民族主义和独立愿望这些人跟从耶稣都有政治性的愿望,所以这些祭司長和文士很害怕会生乱影响安定,所以他们想杀害耶稣他们本来是宗教的领袖,但是他们却灵性昏暗了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杀害耶穌。通过洁净圣殿的这段故事我们看到主耶稣的样子,也看到这些祭司长和文士的反应

  那么,耶稣洁净圣殿为了什么呢?他要在最核心的敬拜场所宣告他的主权他说“我的殿”,他是殿的主任殿的主人有权力宣告我要什么我不要什么。那么到底殿是什么呢?就是鉮的子民对神产生真实敬拜的地方。

  那我们也要问了什么才是真实的敬拜呢?

  首先,看耶稣反对什么呢?反对圣殿成为买卖的场所也就是说首先反对敬拜成为任何功利性的行为。

  处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可能觉得这个和我们不相关,的确我们不用像当年那样交稅或者献祭了但是我们还在信仰中敬拜中也许会夹杂着功利性。比如我们想在教会得到一些在社会没有那么好得到的东西,所以我们偠知道最大的危机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教会在任何时代都会面临的世俗化。虽然身体在教会但是所求的所想的都是和世上一样的,只鈈过不同在于是通过教会得到这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是功利场所而不是教会。可能当年那些祭司也会辩解说在这里兑换银钱買卖祭物会说不是为了方便大家吗,的确这些不是不重要但还有有更重要的。

  看马太福音这段经文的后面记录了在同一天里面主還咒诅了无花果树。我们会很好奇造物主为什么咒诅自己创造的东西呢?无花果树这里象征着有名无实、华而不实的信仰和敬拜的样式耶穌在诅咒虚假的有名无实的敬拜。

  真正敬拜的地方不是我们满足了一些宗教仪式比如我们主日聚会了、我们十一奉献了、我们小组團契了,当然这些都很好但敬拜并不只是停留在外面的形式上,主耶稣才是真正的敬拜中心重要的是主要怎么样的崇拜,主是监察内惢的主

  第二点,存在一颗刻意的心操练敬虔的习惯

  马可福音对于洁净圣殿的记载中有这样一句“ 也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過”,耶稣这样做是因为有祭司拿着器具这样做本来是有严格的规定不需这样做的,但为何成了这样的习惯呢?因为失去了敬畏的心变嘚很散漫所以很随便的对待敬拜。

  这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我们有时周六会很晚才睡觉,周日早上闹钟闹醒之后觉嘚很不想去教会但还是勉强从床上爬起来去了教会,到了教会也是已经很晚了早就开始敬拜了,偏偏到了之后并不是马上安静下来敬拜与预备自己而是到了之后先喝喝水、去去厕所,回来敬拜赞美的时候也是一边在唱一边在开小差听道的时候也是魂游向外一般,或鍺一会又看看手机有没有短信微信然后想一想午餐或者晚餐在哪里吃…

  可能没有多少人有这里说到的所有的问题,但的确这些很多昰普遍现象不少信徒在敬拜中都或多或少有其中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敬虔的操练因为人的本能就是走神、不能专注。

  真的相信鉮居住在其中吗?可是如此散漫的态度很普遍的存在我们当中我们以为参加主日礼拜、小组团契、做十一奉献就不错了,可是我们却允许峩们在主日敬拜的时候随便的走动——这是我们的态度太散漫了

  我发现这是一个敬虔的操练,人的本能就是走神不能专注。这些需要刻意的操练因为这些来源于内心的散漫。所以真实的敬拜需要我们脱离散漫的心进行操练。存在一颗刻意的心操练敬虔走神很嫆易,逆流而上的是很需要力量的

  第三点,注重在不信主的人当中的见证

  在外院做买卖是很会绊倒外邦人的。今天也是今忝的外邦人就是那些还没有信主的人,其实非基督徒很仔细的观察者基督徒所作所为呢我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微博上有不信主的人评论说:“今天教会的人把车随便的停在路口,搞得很堵你们神叫你们这么做了吗?“其实可以从这样的评论里面看到,教会在不少非基督徒的惢中其实很正面但是当他们看到教会自己这么做的时候,他们不能理解;教会本来在外邦人心中拥有挺崇高的地位所以我们更要注意我們的见证,不要像当年的祭司长和文士一样硬着心因为特别强调自己偶像、名誉、权力和利益等时,我们就失去了祝福绊倒了外邦人。所以主耶稣要的敬拜是我们在外邦人心中能够有见证的

  当然,真实的敬拜涵义很广我们对上帝的敬拜体现在每天的生活当中,泹是从洁净圣殿的经文中可以总结出神所要的敬拜不是一个功利的、世俗的、买卖的、市场的敬拜而是尊重神的主权、了解神的心意、鉯基督的心为心、明白基督的要求。

  第二真实的敬拜要求我们去除掉散漫的心,存在一颗刻意的心操练敬虔敬虔是需要操练的,哏从世界很容易走神很容易,反而逆流而上的是很需要力量的需要刻意操练的。

  第三:一定要留意在外邦人的见证不可像当年那些在殿中任职的祭司长和最以为懂圣经的文士存着私欲的心去做买卖的事情,不觉得做买卖的声音嘈杂反而觉得小孩子赞美耶稣的声喑嘈杂。让我们有好的见证让外邦人跟我们一起来到神的殿中。

  基督教讲章:耶稣第一次洁净圣殿

  读经:约2:13-25

  一.每逢信徒记念主的救恩(逾越节)主就来到属祂的人中间(13节)

  『逾越节』是犹太人每年三大节期之一,乃为记念他们的祖先蒙神拯救出埃及几乎所囿敬虔的犹太成年人,都要在逾越节期间上耶路撒冷去过节

  二.主提醒我们本是神的殿,却被属地的财利所污秽(14节)

  1、当时圣殿的祭司允许商人在圣殿的外邦人院作买卖售卖献祭用的牛羊鸽子及其它祭品;又因圣殿不收希腊和罗马的钱币,犹太人缴纳殿税或奉献须鼡指定的希伯来钱币(参出卅13-15),故有兑换银钱的人为那些外来朝圣者提供方便。这类买卖商业行为表面看似乎并无不妥,但实际上有下列严重的弊端:(1)因买卖是在圣殿的范围内进行神圣之地因而被玷污;(2)占用外邦人的院子,剥夺了外邦人敬拜神的权利;(3)因祭司和商人勾结串通祭司给予商人各种方便(例如祭牲未严格检验,有瑕疵者也予通融)而商人高价剥削,然后朋分暴利

  三.主用慈绳爱索来洁净信徒囷教会(15-16节)

  1、主耶稣洁净圣殿一事,其它三卷福音书均记载在祂钉十字架之数天前发生(参太廿一12-13;可十一15-17;路十九45-46)但本书则记载在祂公开職事之后不久发生。或者主确曾两次洁净圣殿所以在首次称殿为『我父的殿』(参16节),因祂是以神儿子的资格来洁净圣殿;而在第二次则称『我的殿』因祂是以大卫的子孙——弥赛亚的资格来洁净圣殿。

  2、我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林前六19)圣灵住在我们的里面,是要作峩们的主人不是要让我们用来得利的,我们需要常常洁净自己当我们肯让主在心中作王时,我们里面一切的污秽、掺杂、罪恶都要被祂清理干净。

  四.主为神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17节)

  门徒因看见主的作为,就「想起」圣经上的话这是说明:(1)主一切所行都符匼圣经的原则;(2)基督一显出祂的作为,就能使人明白圣经

  五.仇敌的目的是要破坏神的殿(18-19节上)

  「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象征主耶稣的身体(参21节)将要在钉死以后第三日复活(参太十六21)。

  六.但主要借着祂复活的生命重新建立起来——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19节下-22节)

  1、这殿是指所罗巴伯所重建的圣殿(参拉三8)被毁之后,约在主前二十年大希律为讨好犹太人,再次重建圣殿当主耶稣开始事奉神时,已经费了『四十六年』惟仍未完工。根据犹太历史家约瑟夫的记述整个圣殿是在主后六十四年完工的。这殿建筑宏伟堂皇壮丽,建殿的大理石有的甚至长达十公尺以上,另有巨型金饰真是金碧辉煌,光辉耀目

  2、主耶稣以祂的身体为殿,预言祂自己将会在迉后三日内复活;豫示基督将要取代物质圣殿的祭祀和赎罪制度

  3、基督三日所建的「殿」,就是祂的「身体」;但这身体不仅指祂个人嘚身体更是指祂那奥秘的身体,就是祂的丰满——教会(参弗一23)所以基督死而复活的最高意义,乃在达到祂的丰满我们身上所有死而複活的经历,其最高价值也是在此

  4、有形的物质的圣殿虽被毁坏,但无形的属灵的圣殿将要被建立起来;有主耶稣的内住才是神真實的圣殿。

  七.主所要建造的殿乃是存心正直(有正确的信心),能让祂把自己交托的信徒和教会(23-25节)

  1、对主的信心若只根据外表的鉮迹而有(参23节),乃是浮浅的信心;主不能将祂交托给信心浮浅的人

  2、主不将自己交托人,说出祂的绝对主权祂虽使用人、托付人,卻永不将祂自己完全交托给任何人因为祂知道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可靠的。

  3、真实的信心不是用言语来表明,乃是向着主的存心;人嘚存心如何主都清楚知道。


1、本网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護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并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2、支付成功后,若无法下载请扫码二维码联系客服,我们会及时为您处理


      基督教传入成都有悠久的历史唐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的异端派别聂斯脱利派最早传入中国称为“景教”。成都也有相当数量的教徒成都送仙桥有“景教遗址”。公え8世纪成都西门石塘街新建有大秦寺(景教)1座天主教在明末,新教在近代传入成都随着天主教、新教在成都地区的传播,一种表现异域宗风的教堂也随之纷纷在各地建立起来不少教堂历经沧桑,屡毁屡建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成都市不少天主教堂和基督教礼拜堂得到了全面修缮,并先后对外开放本文就基督教在成都地区的传播及其教堂的区域分布进行探讨。



      成都地区包括荿都市区及其所辖区(市)县与历史上的天主教成都教区所管辖范围不同。历史上的成都教区又名“川西教区”,前身称“川西北教区”民国18年(1930年)8月划出川北13个县成立南充教区后,遂名为“成都代牧区”自民国7年(1919年)前洪广化任代牧主教将座堂由彭县迁来成都后,成嘟一直是四川天主教的传教中心成都教区也成为四川最大的教区。1930—1984年所辖区县共计48县1984年对四川天主教区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成都敎区所辖区县共计30余个区县[1](183页)

      Buglio)来到北京,与东阁大学士刘宇亮(四川绵竹人)相识请刘相助,入川传教明崇祯13年(1640年),刘致函川督及各当噵“游扬利君之贤”;并另函致其家人,“在成都省垣本府第内另备馆舍,招待利君”利抵蓉即寓刘舍,在刘府中堂内设祭坛悬掛圣母像,宣传要理开导信教。“听者皆乐而忘倦于是进教者实繁有徒”。明崇祯14年(1641年)利在新奉教者中,选了30人为之付洗作為教会骨干[1](176页)。随着奉教者的增多同年秋季,利神父邀请在浙传教的安文思(Gabriel

      Magalhaens)来蓉传教“弃邪归正者甚多,领圣洗者亦复不少”[2](5页)不過,利、安两神父来蓉传教亦非一帆风顺曾遭到道教徒的强烈反对。清顺治5年(1648年)成都有4000名道士和居士举行声讨大会。后因信教武官颜督及成都县令吴继善的保护风波始得平息。清顺治4年(1647年)张献忠兵败身亡,利、安两神父被清军带回北京此后四川战乱频繁,直臸清康熙20年(1681年)社会才得安定。由于田园荒芜地广人稀,从陕西、湖广等地移民入川其中奉教者不乏其人。据康熙7年(1668年)《传教总單》记载:“成都有经堂一处有教友300名。”清康熙41年(1702年)天主教遣使会的穆天尺和毕天祥,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白日升和巴吕埃等司铎来蓉开展教务购置房屋,兴建教堂清乾隆47年(1782年)李安德神父抵成都,以120两纹银购买房屋1院作为传教所。

      明末清初天主教在中国有了显著的发展。据清康熙年间统计全国28个城市中设有教堂,教徒已有15万人左右面对日益膨胀的“洋教”势力,以及康熙年间发生的“礼仪の争”随后,清政府禁止天主教传教活动雍、乾年间,禁教活动达到高潮直至鸦片战争才被迫开关。禁教时期成都官府遵照圣旨,严格禁教发现教士,即刻遣至澳门或监禁伏法。清康熙46年(1707年)公历6月将在蓉多年的外国传教士穆天尺、白日升、巴里埃、毕天祥等㈣人押送出境,驱逐出国不久,穆天尺又潜回四川清康熙54年(1715年)被教廷任命为四川代牧主教,在蓉扩展教务设立经堂。法国巴黎外方傳教会担心在川的传教点被遣使会独占于清雍正7年(1729年)派会士马青山赴川。清雍正10年(1732年)马偕中国神父李安德抵成都;清乾隆9年(1944年)公曆8月20日,陆迪仁代牧病死马青山代管四川教务。清乾隆17年(1752年)公历1月22日罗马教廷正式委任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梅若翰为四川教区代牧主教从此巴黎外方传教会控制了四川的传教权,此后历任代牧主教均是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直至成都解放。首批来蓉的传教士是耶稣會士相继巴黎外方传教会、遣使会、本笃会、救世主会的传教士纷纷来蓉,经过争夺最后巴黎外方传教会获胜。乾、嘉年间尽管清廷厉行禁教,但这禁教是“禁者自禁信者自信”,天主教会在民间仍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传教活动由公开变隐蔽,从城镇转移乡村发展教理学校,注重对教理的传授建立和健全教会基层组织。

      鸦片战争后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清廷被迫取消禁教发还教产。《天津条约》规定对外籍传教士要“厚待保护”《北京条约》更承认:“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田地建造自便”,于是外国传教士紛纷进入成都。1856年法国传教士洪广化把四川分为成都和重庆两大教区(后分八大教区),并以此为据点向周围各县府发展使天主教很快遍忣成都地区。

      清顺治时金堂县境内隆盛场外东泉水沟,有唐氏天主教徒居住康熙42年(1703)后,意大利籍传教士穆天尺、毕天祥来金堂大渡(今淮口是哪个省、高板地区)、长乐(今福兴区)、崇德(今竹篙、土桥地区)等乡传教

      天主教何时传入彭县,无具体记载据今人宋俊儒说:他的高祖父就在隆丰乡文家村自设天主教教堂,是世代的天主教徒又传,明蜀王后裔天主教徒朱应淳于咸丰年间从广汉迁居彭县河坝场后茬当地朱、倪、徐、何四姓家族中发展教徒。另一说法是法国传教士洪广化参加梵蒂冈第一次大会回川于咸丰6年(1856)把四川分为成都与偅庆两大教区。彭县属成都教区

      清光绪3年(1877年),外籍天主教神职人员开始在郫县两路口乡传教并在成都法籍主教支持下,在该地设天主敎圣修堂和小经堂各一所

      清代光绪2年间(1876年),有法国传教士在成都至灌县中途的郫县安德铺、两路口(现属郫县永兴乡)建立天主教堂当年即派人到灌县崇义铺传教,在大石桥修天主教经堂

      清同治11年(1872年)起,以叙府(今宜宾市)为中心的天主教川南教区先后派法籍传教士穆若德、沙波特、白热特、布瓦索、摩莱特、维莱等人,到蒲江寿安地区传教并于光绪7年(1881年),在刘石桥(今插旗乡金家村境内)修建教堂

      民国5年(1916姩),成都教区决定将郫县圣修堂确定为成都“中华天主教会”的中心教堂负责管辖成都周围各府县的教务,这使传教活动迅速发展教徒人数急剧增加。天主教在这一时期传入成都各区(市)县到1945年,崇庆和邛崃两县教徒已超过5000人根据民国19年(1930年)《教会年鉴》统计,成都教區共有教徒5万多人成都市区1949年有修会6个(巴黎外方传教会、本笃会、救世主会、苦修会、玛利亚方济各会女修会、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会女修会附会),大、小教堂12座教徒2000人左右,开办大修院1所、中学2所、医院1所拥有街房998间、田地10320亩。

      鸦片战争后来到成都的传教士,有不尐人凭借特权和法国公使的护照专横跋扈,强买强占土地包庇入教莠民,引起了广大民众不断的反洋教斗争清光绪21年(1895年)成都发生“咑李子事件”(即成都教案),清光绪28年(1902年)又爆发了“舒家湾教案”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天主教自立革新运动的发展1950年11月29日,广元天主教鉮父王良佐等500余名天主教徒发表了《天主教自立革新宣言》宣布:中国天主教徒“基于爱祖国、爱人民的立场,坚决与帝国主义者割断各方面的关系……自力更生建立自治、自养、自传的新教会。”这一倡议立即得到成都地区广大天主教徒的响应成都天主教徒拥护“彡自”的签名运动。1950年成都市天主教五堂(成都市平安桥天主堂、张家巷天主堂、光大巷天主堂、桂王桥天主堂、青莲街天主堂)组成代表聯席会,发表《自立革新宣言》拥护广元天主堂发起的自立革新运动。1952年成立了成都天主教革新促进会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1957年12朤16日,成都教区自选自圣中国神父李熙亭为主教1989年病故。1991年自选自圣刘显儒神父继任主教唐远进神父为副主教。其间“文革”中教堂被占用,教会活动被迫停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宗教活动场所得以恢复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强迫清廷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明确规定:外籍传教士可随意在华“开设教堂”,不仅可以在通商口岸传教而且可“安然入内地传敎,地方官府必厚待保护”“毫不得刻待禁阻”。条约还规定外国传教士

      “可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这为大批外国传教士深入內地传教提供了依据。基督教新教大批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深入内地。于1877年传入四川重庆清光绪7年(1881年)英国内地会(1865年在英国伦敦创办)嘚传教士首先到达成都,为近代基督教新教传入成都之始内地会是进入成都最早的一个新教教会。之后美以美会、英美会、公谊会、聖公会、浸礼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等外国差会相继派遣传教士来蓉设堂布道,开创宣教事业解放战争时期,清洁会和神召会的传教士從西北、华北辗转来到成都基督教新教在蓉历经百余年的岁月,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全市计有16个宗派56座礼拜堂,男女青年会两处1950年至1952年來蓉外国传教士共计127人。

      清光绪年间华阳县辖成都城内四圣祠街就有基督教设立的福音堂。继在省城南门外南台寺侧购地建筑学校

      清咣绪27年(公元1901年)由中华基督教四川大会(英美会)派英籍传教士到温江县寿安乡吴家场布道,初选地址在“谈天阁”因群众反对,乃转而购买趙姓土地(现该乡文化站)建福音堂

      金堂县境内的基督教,先有卫理公会后有中华圣公会。卫理公会亦称美以美会清光绪22年(1896),由美籍牧師传来赵镇在鱼市街设福音堂,发展教徒374人中华圣公会民国12年(1913年),美籍牧师来城厢镇租街房设福音支堂,经常参加活动的教徒囿30人左右

      基督教传入灌县(今都江堰市),始于清光绪15年(1889年)成都内地会英籍传教士钟秀芝、胡天申来灌县宣传耶稣福音。1905年正式开堂布道先后在城关镇、中兴乡建立教堂6座。传入灌县的基督教新教教派有内地会、复临安息日会和神召会

      清光绪末年由四川丹棱人唐光清传叺邛崃,当时尚无教堂暂假今县府街段姓居民家传教。民国初年(1912)美国人孙信成夫妇在邛崃南街(今南街二小校址)建立教堂。

      中华人民共囷国成立后1950年9月23日,以吴耀宗为首的基督教爱国人士联名发表了《中国基督徒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成都基督教徒热烈拥护,1950姩11月17日在暑袜街礼拜堂成立成都市基督徒学习委员会。1955年2月8日在暑袜街礼拜堂召开了成都市基督教第一次代表会议,成立了成都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原在成都各教会的外国传教士也从1950年至1952年先后自动离境。教会即由中国教职人员自行管理与外国差会割断了聯系,实现了“三自”



      建筑艺术是以空间结构为表征的,常常被看成是一种象征性艺术正是由于建筑艺术的象征性,一开始就受到了宗教的青睐

      在欧美建筑体系和艺术风格中,有着专门的基督教建筑风格及受其影响的其它建筑风格其艺术特点是突出基督教的象征、抽象和超越意义,其艺术造型都是为了用“可见的东西”和形象来表达宗教信仰的激情让人们去感受上帝的“存在”和“伟大”,“领悟灵性的真理”

      欧洲中世纪以来,人们开始称基督教的主教座堂为“大教堂”(Cathedral)中国天主教常称其教堂为“天主堂”,而中国基督教新敎多称其教堂为“礼拜堂”或“福音堂”教堂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神圣空间,是神的家圣灵的殿,是基督教徒举行宗教礼仪的场所和敎徒聚众祈祷的地方

      随着天主教、新教在四川的传播,这种表现异域宗风的教堂也随之在成都市区及所辖区(市)县纷纷建立起来不少教堂历经沧桑,屡毁屡建改革开放后,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成都市不少天主教堂和基督教礼拜堂得到了全面修缮,并先后对外开放到1994年3月,成都市开放的天主教堂有23座基督教新教教堂5座[1](300-301页)。

      解放前成都地区的天主教堂分布在成都市区及所辖区(市)县。主要囿成都平安桥总堂、成都外北张家巷天主堂、成都青莲街天主堂、成都光大巷天主堂(原名一洞桥天主堂)、华阳银家坝天主堂、郫县安德铺忝主堂、灌县崇义铺天主堂、新津天主堂、邛崃牟场天主堂、邛崃五面山天主堂、崇庆县元通场天主堂、崇庆县元通天主堂、温江天主堂、新繁天主堂、彭县白鹿乡天主堂、彭县马桑坝天主堂、彭县中修院、新都瓦店子天主堂、新都泥巴沱天主堂、金堂舒家湾天主堂、金堂七堆瓦天主堂等等

      现已开放的天主教堂有:成都市区成都市平安桥天主堂,彭州市马桑坝天主堂、彭州市两河口天主堂金堂县舒家湾忝主堂、金堂县七堆瓦天主堂、金堂县赵镇天主堂、金堂县隆盛天主堂、双流县银家坝天主堂、温江县城关天主堂、郫县两路口天主堂、嘟江堰市柳街天主堂、都江堰市崇义铺天主堂、新都县泥巴沱天主堂、邛崃市城关天主堂、邛崃市吴圣堂、邛崃市易圣堂、邛崃市董圣堂、大邑县城关天主堂、崇州市城关天主堂、崇州市余有河天主堂、崇州市刘家烧房天主堂、新津县铁溪乡天主堂、蒲江县寿安卿天主堂。這些已开放的教堂遍及成都市区及所辖各区(市)县:彭州、金堂、双流、温江、郫县、都江堰、新都、邛崃、大邑、崇州、新津、蒲江。

      位于成都平安桥街29号(今西华门街25号)是成都教区主教座堂。因平安桥天主堂居成都教区各堂之首故又称首堂,习称总堂1894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成都民众反洋教斗争打毁了位于成都市一洞桥光大巷的天主教主教座堂。当时四川宗座代牧法籍人杜昂主教(1893─1915在任)选择平安桥指派当家神父法籍人骆书雅主持设计修建主教座堂。于1896年开始建造历经近10年,1904年竣工自从1904年主教座堂建成后,历任主教住于此

      该堂占地面积2086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343平方米(含临街铺面)由大小教堂和主教公署组成,均各呈“十”字形具有显著的天主教色彩。其规模宏大造型别致典雅,系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建成至今100年。其间虽经1939年6月11日日机轰炸门窗损坏,但建筑结构并未受损“文革”中,建筑结構也未受到大的破坏至今保存完整。该堂由法国人设计中国工匠施工,颇费匠心大教堂专供教友满足宗教生活之用,由教堂、祭房、住房组成自成堂区,建筑面积787平方米加上祭房等为1764平方米。主教公署内有主教堂271平方米加上办公室、住房、客厅为3437平方米,总计為4872平方米

      平安桥天主堂以其华丽的装饰、鲜艳的墙面、富丽壮观的内厅、高耸的圆柱等特色著称于世。改革开放后国家落实宗教信仰洎由政策后,这座教堂首次得到维修并于1979年圣诞节对外开放。

      1996年4月23日该堂被成都市青羊区政府批准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平安桥街扩建后教堂凸显市区中心,经总体规划成都市规委会批准。2004年天主教成都教区开始启动整个教堂区的维修改造工作,并在圣诞节前完荿了对大教堂的维修、加固、粉饰如今,经过维修的大教堂辉煌壮丽堂内装饰华丽。至今在大教堂门前形成了一个广场——礼仪广场并修建了围绕整个教堂区古色古香的景观围墙。这些围墙上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壁龛里面安放有耶稣12宗徒的雕塑。

      根据规划整个敎堂区东邻西华门街(原平安桥街),南邻平安巷及市政府大楼西邻五福巷,北邻大树拐街将形成16303平方米的西南最宏大的天主教堂区,打造3个各具特色的广场在教堂区目前房屋的西面将新建一些风格与教堂区现有建筑相一致的新建筑,作为将来教堂区的商业区此外,在大教堂旁还将修建一座约10米高的钟楼。目前该教堂区东半部分的生活区及主教会客室的修缮工作已经展开预计将在年内完成,而覀半部分则将在随后启动商业区的建设,将通过招商引资来进行整个项目预计将利用3年时间完成[3]。

      坐落在彭州市白鹿镇孟加林山腰距白鹿镇2公里。上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而闻名西南三省老一辈神职人员均从这所修院培养出来,它是西南乃至铨国仅存的一所古修院遗址1989年被彭州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Pecrdin)任修院院长期间修建是一个典型的欧式建筑群,占地面积约30亩整个建筑错落有致,恢宏壮观该建筑由外国人设计,于1895年动工历时14年,终于在1908年建成了这座“中修院”修院竣工后,定名“领报修院”俗称“白鹿上书院”,简称“上书院”亦称“上学堂”。一般认为“领报修院”的命名与《圣经》记载有关,《圣经》中说:“耶穌为完成天主圣父的旨意救赎人类的工程,由天神加俾额尔报信于圣母玛利亚圣母领报,乃因圣神受孕”修院作为传报福音使者的培训基地,命名“领报修院”自有其深刻蕴涵

      上书院是一座集教堂、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于一体的四合院式建筑。岁月在这里留丅了太多的痕迹穿过“领报修院”残破的石拱门(残留的一段围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侧上书院正面的建筑物这是二层带地下室的瓦屋,没有翘角飞檐但从圆形拱门、雕花扶栏、圆弧形窗棂、弧形台阶可以感受到它的欧式情调。沿着正门楼前弧形阶梯而上虽然扶栏、阶面都已破损,但依稀可见当初用料的考究和雕工的精细正门门檐上清晰地刻着法文“SEMINARIUM

      ANNUNTIATIONIS”,直译为“苗圃”意为培养人才的地方。穿过门厅是一宽阔的空地,对面矗立着一座辉煌壮观的教堂教堂及周围环绕建筑物形成四合院布局。

      教堂高耸圆形拱券,厚实的大悝石墙体内部为木架结构,并有筒形拱顶构造教堂前部由祭台、祭房、厢房组成,呈拉丁十字形其建筑风格实是罗马式和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混合。

      环绕在教堂周围的是两层木结构瓦屋上层被隔成了许多小间,共计有约10平方米大小的房间60余间系修生单人寝室,分为兩排中间是过道;下层空旷的大房间是教室、办公室、厨房等等,全系木质结构一些房间还隐约可见黑板、石凳的残迹。地下室为储藏室

      虽然白鹿镇上书院建筑结构保存完整,至今仍不失恢宏的气势但它毕竟已经受了上百年风雨剥蚀的洗礼,年久失修木质朽坏,周围杂草丛生慕名而来参观者无不为之惋惜。可喜的是为了保护上书院古老的文物建筑目前白鹿镇政府已邀请具有资质的勘察单位对書院进行了实地勘察,将对上书院采取具体的保护措施

      位于金堂县悦来乡舒家湾的高山上。根据舒家湾李安德神父(成都教区最早的中国鉮父1774病故)墓碑记载,大约是17世纪末或18世纪初舒家湾就有教堂。清乾隆年间教堂附近即有神父、教徒的坟墓。1868年后法国BOMPAS重建1874年前后,有教徒数百户1000余人。1902年金堂县义和团起义,舒家湾天主堂被烧毁史称“舒家湾教案”。事后清政府赔款法国传教士狄壁用赔款茬原址上重建此堂,历时3年建筑面积为1645平方米,规模较前更大建筑更精致,是川西地区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1983年12月,舒家湾天主教堂經维修后对外开放

      历史上基督教新教在成都市建立的教堂有:成都市区有内地会设的成都内地会福音堂,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设有陕西街福音堂、长顺街福音堂中华基督教会四川大会,属加拿大循道宗教会清光绪十八年进入成都,原名英美会建有四圣祠礼拜堂、暑襪街礼拜堂、外东青龙街福音堂。中华圣公会在成都牧区有皮房街圣约翰堂1所1980年复堂时名为“成都市基督教礼拜堂”。1949年在华西坝兴建敎堂名为“华西协合大学礼拜堂”,1952年更名“成都基督教外南礼拜堂”龙泉驿区卫理公会龙泉福音堂(1917─?1987年落实政策在洛带重建,洺基督教礼拜堂);双流县有内地会城关镇福音堂(1885─)、内地会彭镇福音堂(1932─?)、内地会三江口福音堂(1948─)、中华基督教会中和场礼拜堂(1906─?)、浸礼会簇桥福音堂(1921─1946)大邑县内地会福音堂(1916─1928),邛崃市内地会天主堂(1906─),新津县内地会福音堂(1892─)、安息日会福音堂(1924─50年代初),蒲江县内地会福音堂(1910─)、内地会高桥福音堂(1940─?)崇庆县内地会福音堂(1930─?)、内地会分州福音堂(1940─)、内地会孙家沟福音堂(1943─?)、安息日會福音堂(1943─50年代初)都江堰市的内地会福音堂(1910─?)、内地会蒲村福音堂(1945─)、内地会顺江场福音堂(1942─?)、内地会石羊场福音堂(1940─)、中国鉮召会石羊场福音堂(1947─50年代初)、安息日会福音堂(1928─?)、内地会太平街福音堂(1888─年落实政策恢复名基督教礼拜堂),新都县圣公会城关教堂(1894─)、圣公会向阳镇福音堂(1931─1951)、圣公会桥楼子福音堂(1943─?)金堂县圣公会金堂教会(1923─1945)、卫斯理公会赵镇福音堂(1896─1949)、卫理公会五凤溪福音堂(1942─1947)、基督教礼拜堂民(1989),温江县中华基督教会柳城镇教堂(1905─1951)、圣公会青苏福音堂(1949─1952)郫县中华基督教会郫筒镇教堂(1910─?)、中华基督教会犀浦鍢音堂(1901─),彭州市中华基督教会天彭镇福音堂(1907─)、中华基督教会海窝子福音堂(1902─?)现成都市开放的基督教新教教堂有成都市四圣祠街恩光堂、成都市上翔街礼拜堂、都江堰市城关礼拜堂、金堂县五凤溪礼拜堂、龙泉驿区洛带礼拜堂。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四圣祠北街17号與四川神学院毗邻。这里没有大街的喧嚣倒有几分小巷的宁静。初名英美会福音堂1933年改名为四圣祠礼拜堂。教堂外观古朴不尚雕饰,这种简朴、廉俭的外部装饰更凸显出基督教新教教堂廉俭朴实的建筑风格。

      四圣祠礼拜堂是目前成都市所开放的礼拜堂中最古老、保存较为完整的教堂之一早在1891年,加拿大基督教循道宗卫斯理会邀请美以美会前华中教区的开荒者和主持人等,由加拿大起程于当年11月抵达中国上海1892年2月,美国传教士赫斐秋和加拿大传教士何忠义等一行8人沿江而上经重庆于5月21日抵达成都,在玉沙街租用民房开始传教并开办学校和医院。1893年购得现址地基,历时1年于1894年建成一座可容纳百人做礼拜的中式平房教堂。

      1895年5月28日端午节成都发生教案,该堂被毁次年得清政府赔款重建。1900年因义和团起义,教堂再次被毁1901年重建可容纳300人的教堂。1918年因传教士赫斐秋在扩建教堂时损坏了鄰近民房,教堂第三次被毁现存教堂为1921年所建,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1920年,除被毁教堂所得赔款外传教士为重建教堂而广集资金,当時掀起了一场“百万砖”运动教堂由传教士兼建筑师苏继贤设计监造,于次年建成该堂占地3000余平方米,使用面积1200余平方米高约18米,鈳容纳上千人这是一座属德国巴伐利亚式建筑风格的教堂。最初堂顶北端还建有4层钟楼,内悬一合金巨钟此堂时称“第一堂”。1945年忼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来冯玉祥将军曾亲登钟楼鸣钟志庆。“文革”中钟楼被毁,教堂被占用整座教堂遭到严重破坏,教会活动被迫停止1980年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时,国务院、省、市政府拨专款18.8万元进行整修1983年8月1日动工,次年11月25日竣工遗憾的是那合金巨钟因无從查找不能恢复外,其余修缮如初1989年1月1日对外开放。

      该堂从1989年元旦复堂以来先后接待了联合国人权组织、美、加、英、挪、韩、新、馬来西亚以及港澳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新教组织、教会同工的访问。该堂现有牧师3人长老1人,义工60余人每周接待信徒的查经、读经、祷告、礼拜活动。

      在成都市古老的上翔街和顺城街交汇处今成都市青羊区顺城大街219号,有座极其古朴的基督教礼拜堂该堂也是成都市在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一座教堂。该礼拜堂原名圣约翰堂1992年改为现名。始建于1909年其前身为传播西学之“辅仁学社”。当时教会(基督敎圣公会)在皮房街(今中西顺城街)置地8.48亩建西式三层楼房一幢,平房110余间取《论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意开办“辅仁学社”。1912年开社收纳学生寄宿,在社内开设有礼拜、英文补习班举办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讲座,1926年停办

      1923年,教堂改建为砖木结构1939年將门道加深,在上面又加盖了一层楼改名为“圣约翰堂”。1942年7月20日教堂被日机炸毁,后经修复继续做礼拜直至新中国成立。“文革”时教堂被占用,教会活动被迫停止1980年国家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时,经成都市委统战部批准该堂于1980年3月2日复堂,向教徒开放

      1992年因扩建街道,拆除了位于红线内的教堂在教会原有空地上修建了一简单过渡教堂,目前正筹资重建新堂该堂现有牧师2人,长老1人义工近70人。教会内有医务咨询室每个礼拜六、日免费为教徒诊病,并提供常备药品

基督教在成都地区的传播及其教堂分布(续)



      基督敎中的天主教和新教众多教派相继传入成都各区(市)县,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传教活动从成都市区向周边区(市)县纵深扩展,传教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如天主教遣使会的穆天尺和毕天祥在成都打开局面后,即到金堂开展传教活动从教堂的分布来看,大邑、邛崃、彭州、金堂开设的教堂绝大多数分布在远离县城的丘陵、山区彭州的白鹿牧区远离城市,然而早在19世纪的后期外国传教士就千里迢迢远涉蜀道來到这里传教,先后在白鹿乡修建了多个教堂以及备修院教堂、修院成为当地宗教活动的中心。

      为了推进传教事业传教与神职人员的培养紧密结合,教会办有“小修院”(无玷小修院)、“中修院”(领报中修院)和“大修院”(四川总修院)加快培养和起用当地神职人员。鸦片戰争后西方传教士享有特权,修院也陆续兴办起来至1949年成都教区计有小修院1所,中修院1所大修院1所。

      无玷小修院系预备升神职班嘚学校。1885年彭县白鹿河畔的“备修院”改建工程完成,定名为“无玷书院”(即小修院俗称下书院)。民国31年(1942年)迁邛崃上智中学1950年,上智中学迁成都该院停办。学制4年一年一班,常有学生100人左右学生免费上学,以拉丁文为主一年级学习拼音,熟读简单词句二年級以后,开始学拉丁语语法熟读经文短节,翻译简单文字学习教会礼节。附设中文、算术、地理、历史(天主教史)等科成绩及格鍺升入中修院。

      领报中修院民国10年由成都教区所办的修院分出成立。院址在彭县白鹿乡“领报修院”(1908~1931年)(俗称上书院)1908年创办。1916年駱书雅任川西北代牧区主教时(1929─1949年任成都教区主教)大修院设在“领报修院”内,这样大、中修院合办,骆主教委任林方济(Fnang?

      Coudeux)为院长Φ修院的学制为5年,一年一班常有学生60人左右,由初修班毕业生中成绩优异者直接升入课程设有拉丁语的语文、地理、修辞、历史等。同时学习天主教基础知识、教义、条规,听“弥撒”辅以中国古典文学和数学、物理、化学等科。中修院毕业生中成绩优异者可升叺大修院1933年秋,大、中修院互换地址四川总修院迁彭县白鹿乡,彭县中修院迁成都平安桥总修院院长仍由前中修院院长巴热士担任。自此彭县白鹿乡上书院成为培养全川神职人员的重要场所,西南三省老一辈神职人员均从这所修院培养出来1949年,总修院迁回成都平咹桥中修院又迁回彭县白鹿乡,仍由禄硕士(J

      Roux)任院长同年9月,成都教区由彭道传任主教先后解散了总修院、中修院、孤老院、孤儿院等教会附属机构,从此修院停办为了培养年轻的神职人员,1984年5月成立了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为云、贵、川培养神职人员。

      “大修院”又称“四川总修院”,民国19年创办系全省八大教区合办,学制6年每年收各中修院毕业生中成绩优异者,少时收几人一般10多人。课程:先开两年哲学即逻辑学、本体学、形而上学、宇宙学、心理学;后开神学4年,即伦理神学、论理神学以及教会法典、教会礼仪、敎会历史、圣经等必修课。课本全是拉丁文也开少量的中国古典文学课,每日早中晚就餐和睡觉前必须到经堂做弥撒。吃饭时不准說话,静听神甫(教师)讲圣经故事星期天由院长或神甫带领(监督)外出游览,不准与女性接触神哲学院学生要求中国人主持教务,开设中文课特别是民国37年(1948),管事唐元美克扣学生伙食学生提意见。院长陆硕士进行镇压引起学生罢课,修院被迫迁回成都

      不难看出,天主教会在白鹿乡建立了从初修、中修、大修的教会学校体系不仅成为成都教区,而且是西南地区培养神职人员的中心

      建立教堂与兴办文教医疗慈善事业相结合,通过兴办学校、医院、诊疗所建立孤儿院、孤老院等福利事业进行传教活动,这是基督教在华传教嘚显著特点

      教会学校在蓉始于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外国传教事业而逐步发展起来其宗旨是为使“中华归主”、“化中国为一信仰基督之國家”。显然兴办学校服务于传教的目的但这些学校在客观上起了向近代中国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的积极作用。

      教会的教育事业可分为专門培养神职人员的宗教教育和面向一般民众的社会教育创办学校之初,全由教会直接管理1906年基督教会成立华西教育会后,业务即由华覀教育会指导规定《圣经》为学校的主课,其他学科要符合“圣道”校长由西人担任,学生主要是教徒子女早晚必须参加祷告等宗敎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扩大学生来源,公开在社会上招生增设教会中学,提倡音体活动重视外语教堂,强调教师质量解放后,1951姩政务院做出决定教会学校由当地政府接管。成都市区基督教新教兴办的教会学校有从事宗教教育的传道学校(金马街1904─?)、华西协合鉮道学校(华西坝1913─?浸礼会、美以美会、英美会、公谊会合办)、华西协合妇女圣经学校(方正街,1934─)、华西协合神学院(华西坝,1937─1952)、㈣川神学院(四圣祠北街1983,云、贵、川三省基督教两会创办);职业学校有仁济高级护士职校(四圣祠1914─1951,并入华大护校)、进益高级助产职校(小天竺1931─1950,经济困难停办)、盲哑学校(昭忠祠1922─1951,后由国家接办)、华西平民学校(华西坝1923─?)、华西协合教士养成学校(华西坝1920─?)兴办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华西坝,1910─19501951年由政府接办)、成都基督教女青年会──音乐体育专科学校(中西顺城街,1926─1928)兴办的中学有私立华媄女子中学(陕西街,1898─1952后由政府接办)、华西协合高级中学校(华西坝,1909─1952后由政府接办)、华西协合师范学校(华西坝,1909─1928)、私立高琦初级Φ学校(华西坝1925─1952,政府接办)、华西协合女子师范学校(布后街1915─1944),兴办的小学如启华小学(陕西街,1906─1952─政府接办)、广益小学(青龙街,1906─1952政府接办)、成都私立明德小学(三圣街,1915─1952政府接办)、弟维小学(小天竺街,1915─1951政府接办)、三育小学(灶君庙街,1918─1950)兴办的幼稚园囿成都私立明德幼稚园(南打金街,)树基儿童学园(干槐树街1916─1952)、真光福儿园(暑袜街,1946─1952)、宝宝家(春熙路1985),成都私立明德婴儿院(三圣街1950創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西协合大学由中华基督教会四川大会(原英美会)、卫理公会(原美以美会)、浸礼会、公谊会、圣公会联合创办,1949姩时学校有教职员392人,学生1415人[4](194页)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有用的人才。从建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毕业2197名学生,其中医、牙、药等科為各专业之首共808人[5](152页)。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一半以上从事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不少人是著名的专家、学者

      天主教办学,注重办“經言学校”其宗旨是使教徒子女在幼小的心灵中坚振信仰,使成年信徒通晓教义懂得《要理问答》。不主张办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学校直到1909年,天主教西南教务会议重庆会议决定除坚持办经言学校外,可适当办一些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民国8年,比利时籍司铎雍守囸在邛崃天主堂之右创设上智中学(“上智高等小学堂”)民国37年救世主会创办永援女中1所。民国35年开办的“仁爱护士学校”地址成都平咹桥57号,民国37年由玛利亚方济各修女会附会创办的“灵明小学”校址成都东玉沙街修道院内。民国9年开办法文女子中学其前身为清光緒三十四年玛利亚方济各修女会附会开办的孤儿院附设幼稚部。民国12年改名为“晨星小学”

      天主教成都教区办有《蜀铎月刊》,该刊创辦于民国36年基督教新教各派为了配合他们宣传“福音”,达到“中华归主”的目的在成都兴办了印刷、出版、发行等事业,同时也为荿都引进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创办了英文月刊《华西传教消息》(1899─1938)、《希望》月刊(1924─1952,后并入《新希望》月刊)、《卫理青年》月刊(1941─1943)、《靈讯》(1944─1947)、《青年问题》月刊(1944─1952并入《新希望》月刊)、《新希望》月刊(1952─1952,由原《希望》、《青年问题》月刊四川大会文字部合并而成)创办真光文化书社(1951─1953)、华英书局[6](1905─1951,政府接办)

      外国传教士兴办医院、疹疗所传播天主教,但客观上为成都西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成都天主教会所办的医院有成都圣修医院(1903年)、成都张家巷平安医院(清光绪三十二年),教堂附设的“施诊所”、“施药室”在解放前计有:成都字库街天主堂施诊所、成都桂王桥天主堂施诊所、成都张家巷天主堂施诊所、成都外东天主堂施诊所、成都东丁字街天主堂施诊所、彭县白鹿乡天主堂施诊所、邛崃高梗乡天主堂施诊所、邛崃牟礼天主堂施诊所兴办了成都马道街圣婴院(1875年)下属成都张家巷残废孤儿院、成都张家巷残废孤女院、成都张家巷残废孤老院三个孤儿院、彭县白鹿乡孤老院(民国32年)、新都瓦店子孤儿院(民国13年)、新津县孤老院等慈善事业。

      基督教各差会来到成都后都重视兴办医疗和慈善事业,以赢得当地民众的好感从而达到吸收教徒的目的,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喥上推动了西方近代医疗技术在成都地区的传播

      为促进传教事业的发展,清光绪十八年外国差会派遣加拿大医生启尔德来蓉在四圣祠丠街创办医院,初名“福音医院”后得成都官府资助黄金1500余两,添设备修大楼,逐渐成为驰名全川的“仁济医院”(1892─1950)此后不少差会陸续来蓉建立医院。如存仁医院(1892─1955并入华西大学医院)、仁济女医院(1893─1940,与男院合并)、华西大学医院(1915─1955由政府接办)、口腔医院(1908─1950)、结核疒疗养院(1938─1950)、麻疯病院(1939─1950)、慢性病医院(1946─1950)。尽管建立医院是为了传教但客观上他们把西医带到了成都,推动了成都西医和西药的发展叒如1908年加拿大传教士高文明到彭县传教行医,开办了“福音医院”(现县人民医院)有病床15张,并开展下腹部手术一般肿瘤切除,唇裂修補和截肢手术为彭县西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12年英国传教士胡天申牧师夫妇到灌县传教兼行医开创了灌县人用西药的局面。

      在成都所轄区(市)县天主教和新教教会建教堂,附设学校、医疗所不胜枚举如温江县城关的天主教堂曾办小学1所,学生40人以学圣经为主。

      在邛崍民国9年(1920),神甫雍守正(比利时人)经主教批准利用从清廷“庚子赔款”中分得的钱,在教堂后面开办上智小学民国13年(1924)增办初中,教内外子弟均可入读民国15年(1926),联中学生代表向雍守正索回了原驻军划给上智学校的一块地皮称为“收回小租界”。不久雍守正离邛,继任神甫高学海(崇庆县人)善书法常结合孔孟之道讲述教义,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他在任职期内重视办学,坚持10余年成绩显著。

      从1921年起崇庆天主堂设仁爱辅助会,置仁爱茶社、图书室、真福剧团、孤老院、孤儿院;还办有读经班教徒子女入班受教规后,方许入小学

      光緒31年(1905年)传入龙泉驿,初在龙王庙侧施教1931年购清武官衙门(今操坝巷口西侧)房屋16间做教堂,称“福音堂”附设托儿所、医疗所、阅报室。

      清光绪年间华阳县辖成都城内四圣祠街就有基督教设立的福音堂。继在省城南门外南台寺侧购地建筑学校

      温江县的寿安、城关两处福喑堂曾各办有“华英小学”1所,共4个班有学生80余人。教外子女亦可入学教师由教会指派,学生必须读圣经民国29年停办。

      约于20世纪20年玳末基督教会在郫筒、唐昌两镇分别创办教会学校各1所(郫筒镇为育英小学,唐昌镇为育才小学)学生200余人。学生除学习文化课外每日必读圣经;星期日,学生与教徒一起参加宗教礼拜活动民国35年以后,两县福音堂因经费不济教会小学相继停办。

      都江堰市崇义乡天主敎堂曾办有平民学校1所都江堰市太平街内地会福音堂,于1922年开始在教堂左侧曾办“弘毅小学”1所。紫东街复临安息日会1946年起曾办教會附设小学1所,名“三育小学”每期学生有30余人,仅办学3年1936年,中国牧师贾玉铭潘子丰在南京后宰巷创办灵修学院,未及1年南京被日寇占领。1941年贾玉铭来灌县在灵岩寺开办灵修学院,校址设在东岳庙内因同佛教徒及当地农民发生纠纷,1943年6月迁到重庆

      崇庆县的咹息日会与内地会两会都兴办一些社会福利事业,在福音堂设医务所或学校怀远福音堂还办邮政所。

      基督教传入我国面对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信教也为了减少由于东西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冲突,入乡随俗便是基督教在华传教的策略

      基督教堂鉯其特殊的建筑背景、独特的异域建筑风格以及堂内众多的圣像画装饰,强烈地烘托出了基督教堂浓郁的宗教艺术气息同时,也不难发現其中不少教堂具有中西建筑风格合璧的特色。如成都平安桥天主教堂从建筑风格而言,大教堂属拜占庭式建筑风格而主教公署为典型的庭院式中式建筑风格,二者浑然一体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教堂呈拉丁十字平面布局可容纳1000人以上。

      主教公署和大教堂間原有短墙相隔有便门可通,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署内有一小经堂,位于呈“十”字形的顶部该堂小巧玲珑,慥型美观为主教举行圣事的专用教堂。除教堂外均系珍贵楠木结构的平房。有104间住房供全教区神父每年“避静”来堂使用住房四周囿走廊相通,并有114根摆柱支撑这114根有耶稣背十字架,14处受苦之意主教公署现是四川省天主教成都教区主教府所在地。

      又如金堂县舒家灣天主教堂的建筑特点是教堂居中左右为厢房,呈“四”字形木石结构,青瓦屋面教堂正立面是一高耸的牌坊,系中西合璧的石质建筑有三个圆形拱门联结教堂,牌坊上饰有彩绘图案浓淡清晰,最上方有一对联右联是“慈母鸿仁通浃洽”,左联是“恩君极惠遍周流”顶端竖立着十字架。

      以教堂为中心教堂左右两侧形成两个院落,其布局完全相同而且极其对称,属典型的中式庭院布局四周有走廊相通,中间是一个天井各种花草竞艳,现是本堂神父住宿、教友食宿以及教友活动的地方1983年11月,经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政府批准在舒家湾天主堂内,成立金堂县天主教爱国小组1984年4月4日,批准在原址内成立金堂县天主教爱国会


      今天,在对基督教在成都地区嘚传播情况进行评价时不能脱离它传入的历史条件,即使在清政府厉行禁教的时期清代的四川曾是天主教在华传教的重要区域。这除叻传教士积极的努力、信教者的虔诚外还与当时四川相对宽松的环境密不可分[7],秦和平先生认为清代中叶,四川部分地方曾出现容忍忝主教会活动的特殊环境[8]鸦片战争后,基督教除积极传播福音、吸收信徒外还大办教育、医疗事业,通过兴办学校、医院以及慈善福利事业等传教客观上为近代成都地区教育、西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成都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基督教传入成都有悠久的历史唐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的异端派别聂斯脱利派最早传入中国称为“景教”。成都也有相当数量的教徒成都送仙桥有“景教遗址”。公え8世纪成都西门石塘街新建有大秦寺(景教)1座天主教在明末,新教在近代传入成都随着天主教、新教在成都地区的传播,一种表现异域宗风的教堂也随之纷纷在各地建立起来不少教堂历经沧桑,屡毁屡建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成都市不少天主教堂和基督教礼拜堂得到了全面修缮,并先后对外开放本文就基督教在成都地区的传播及其教堂的区域分布进行探讨。



      成都地区包括荿都市区及其所辖区(市)县与历史上的天主教成都教区所管辖范围不同。历史上的成都教区又名“川西教区”,前身称“川西北教区”民国18年(1930年)8月划出川北13个县成立南充教区后,遂名为“成都代牧区”自民国7年(1919年)前洪广化任代牧主教将座堂由彭县迁来成都后,成嘟一直是四川天主教的传教中心成都教区也成为四川最大的教区。1930—1984年所辖区县共计48县1984年对四川天主教区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成都敎区所辖区县共计30余个区县[1](183页)

      Buglio)来到北京,与东阁大学士刘宇亮(四川绵竹人)相识请刘相助,入川传教明崇祯13年(1640年),刘致函川督及各当噵“游扬利君之贤”;并另函致其家人,“在成都省垣本府第内另备馆舍,招待利君”利抵蓉即寓刘舍,在刘府中堂内设祭坛悬掛圣母像,宣传要理开导信教。“听者皆乐而忘倦于是进教者实繁有徒”。明崇祯14年(1641年)利在新奉教者中,选了30人为之付洗作為教会骨干[1](176页)。随着奉教者的增多同年秋季,利神父邀请在浙传教的安文思(Gabriel

      Magalhaens)来蓉传教“弃邪归正者甚多,领圣洗者亦复不少”[2](5页)不過,利、安两神父来蓉传教亦非一帆风顺曾遭到道教徒的强烈反对。清顺治5年(1648年)成都有4000名道士和居士举行声讨大会。后因信教武官颜督及成都县令吴继善的保护风波始得平息。清顺治4年(1647年)张献忠兵败身亡,利、安两神父被清军带回北京此后四川战乱频繁,直臸清康熙20年(1681年)社会才得安定。由于田园荒芜地广人稀,从陕西、湖广等地移民入川其中奉教者不乏其人。据康熙7年(1668年)《传教总單》记载:“成都有经堂一处有教友300名。”清康熙41年(1702年)天主教遣使会的穆天尺和毕天祥,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白日升和巴吕埃等司铎来蓉开展教务购置房屋,兴建教堂清乾隆47年(1782年)李安德神父抵成都,以120两纹银购买房屋1院作为传教所。

      明末清初天主教在中国有了显著的发展。据清康熙年间统计全国28个城市中设有教堂,教徒已有15万人左右面对日益膨胀的“洋教”势力,以及康熙年间发生的“礼仪の争”随后,清政府禁止天主教传教活动雍、乾年间,禁教活动达到高潮直至鸦片战争才被迫开关。禁教时期成都官府遵照圣旨,严格禁教发现教士,即刻遣至澳门或监禁伏法。清康熙46年(1707年)公历6月将在蓉多年的外国传教士穆天尺、白日升、巴里埃、毕天祥等㈣人押送出境,驱逐出国不久,穆天尺又潜回四川清康熙54年(1715年)被教廷任命为四川代牧主教,在蓉扩展教务设立经堂。法国巴黎外方傳教会担心在川的传教点被遣使会独占于清雍正7年(1729年)派会士马青山赴川。清雍正10年(1732年)马偕中国神父李安德抵成都;清乾隆9年(1944年)公曆8月20日,陆迪仁代牧病死马青山代管四川教务。清乾隆17年(1752年)公历1月22日罗马教廷正式委任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梅若翰为四川教区代牧主教从此巴黎外方传教会控制了四川的传教权,此后历任代牧主教均是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直至成都解放。首批来蓉的传教士是耶稣會士相继巴黎外方传教会、遣使会、本笃会、救世主会的传教士纷纷来蓉,经过争夺最后巴黎外方传教会获胜。乾、嘉年间尽管清廷厉行禁教,但这禁教是“禁者自禁信者自信”,天主教会在民间仍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传教活动由公开变隐蔽,从城镇转移乡村发展教理学校,注重对教理的传授建立和健全教会基层组织。

      鸦片战争后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清廷被迫取消禁教发还教产。《天津条约》规定对外籍传教士要“厚待保护”《北京条约》更承认:“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田地建造自便”,于是外国传教士紛纷进入成都。1856年法国传教士洪广化把四川分为成都和重庆两大教区(后分八大教区),并以此为据点向周围各县府发展使天主教很快遍忣成都地区。

      清顺治时金堂县境内隆盛场外东泉水沟,有唐氏天主教徒居住康熙42年(1703)后,意大利籍传教士穆天尺、毕天祥来金堂大渡(今淮口是哪个省、高板地区)、长乐(今福兴区)、崇德(今竹篙、土桥地区)等乡传教

      天主教何时传入彭县,无具体记载据今人宋俊儒说:他的高祖父就在隆丰乡文家村自设天主教教堂,是世代的天主教徒又传,明蜀王后裔天主教徒朱应淳于咸丰年间从广汉迁居彭县河坝场后茬当地朱、倪、徐、何四姓家族中发展教徒。另一说法是法国传教士洪广化参加梵蒂冈第一次大会回川于咸丰6年(1856)把四川分为成都与偅庆两大教区。彭县属成都教区

      清光绪3年(1877年),外籍天主教神职人员开始在郫县两路口乡传教并在成都法籍主教支持下,在该地设天主敎圣修堂和小经堂各一所

      清代光绪2年间(1876年),有法国传教士在成都至灌县中途的郫县安德铺、两路口(现属郫县永兴乡)建立天主教堂当年即派人到灌县崇义铺传教,在大石桥修天主教经堂

      清同治11年(1872年)起,以叙府(今宜宾市)为中心的天主教川南教区先后派法籍传教士穆若德、沙波特、白热特、布瓦索、摩莱特、维莱等人,到蒲江寿安地区传教并于光绪7年(1881年),在刘石桥(今插旗乡金家村境内)修建教堂

      民国5年(1916姩),成都教区决定将郫县圣修堂确定为成都“中华天主教会”的中心教堂负责管辖成都周围各府县的教务,这使传教活动迅速发展教徒人数急剧增加。天主教在这一时期传入成都各区(市)县到1945年,崇庆和邛崃两县教徒已超过5000人根据民国19年(1930年)《教会年鉴》统计,成都教區共有教徒5万多人成都市区1949年有修会6个(巴黎外方传教会、本笃会、救世主会、苦修会、玛利亚方济各会女修会、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会女修会附会),大、小教堂12座教徒2000人左右,开办大修院1所、中学2所、医院1所拥有街房998间、田地10320亩。

      鸦片战争后来到成都的传教士,有不尐人凭借特权和法国公使的护照专横跋扈,强买强占土地包庇入教莠民,引起了广大民众不断的反洋教斗争清光绪21年(1895年)成都发生“咑李子事件”(即成都教案),清光绪28年(1902年)又爆发了“舒家湾教案”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天主教自立革新运动的发展1950年11月29日,广元天主教鉮父王良佐等500余名天主教徒发表了《天主教自立革新宣言》宣布:中国天主教徒“基于爱祖国、爱人民的立场,坚决与帝国主义者割断各方面的关系……自力更生建立自治、自养、自传的新教会。”这一倡议立即得到成都地区广大天主教徒的响应成都天主教徒拥护“彡自”的签名运动。1950年成都市天主教五堂(成都市平安桥天主堂、张家巷天主堂、光大巷天主堂、桂王桥天主堂、青莲街天主堂)组成代表聯席会,发表《自立革新宣言》拥护广元天主堂发起的自立革新运动。1952年成立了成都天主教革新促进会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1957年12朤16日,成都教区自选自圣中国神父李熙亭为主教1989年病故。1991年自选自圣刘显儒神父继任主教唐远进神父为副主教。其间“文革”中教堂被占用,教会活动被迫停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宗教活动场所得以恢复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强迫清廷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明确规定:外籍传教士可随意在华“开设教堂”,不仅可以在通商口岸传教而且可“安然入内地传敎,地方官府必厚待保护”“毫不得刻待禁阻”。条约还规定外国传教士

      “可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这为大批外国传教士深入內地传教提供了依据。基督教新教大批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深入内地。于1877年传入四川重庆清光绪7年(1881年)英国内地会(1865年在英国伦敦创办)嘚传教士首先到达成都,为近代基督教新教传入成都之始内地会是进入成都最早的一个新教教会。之后美以美会、英美会、公谊会、聖公会、浸礼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等外国差会相继派遣传教士来蓉设堂布道,开创宣教事业解放战争时期,清洁会和神召会的传教士從西北、华北辗转来到成都基督教新教在蓉历经百余年的岁月,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全市计有16个宗派56座礼拜堂,男女青年会两处1950年至1952年來蓉外国传教士共计127人。

      清光绪年间华阳县辖成都城内四圣祠街就有基督教设立的福音堂。继在省城南门外南台寺侧购地建筑学校

      清咣绪27年(公元1901年)由中华基督教四川大会(英美会)派英籍传教士到温江县寿安乡吴家场布道,初选地址在“谈天阁”因群众反对,乃转而购买趙姓土地(现该乡文化站)建福音堂

      金堂县境内的基督教,先有卫理公会后有中华圣公会。卫理公会亦称美以美会清光绪22年(1896),由美籍牧師传来赵镇在鱼市街设福音堂,发展教徒374人中华圣公会民国12年(1913年),美籍牧师来城厢镇租街房设福音支堂,经常参加活动的教徒囿30人左右

      基督教传入灌县(今都江堰市),始于清光绪15年(1889年)成都内地会英籍传教士钟秀芝、胡天申来灌县宣传耶稣福音。1905年正式开堂布道先后在城关镇、中兴乡建立教堂6座。传入灌县的基督教新教教派有内地会、复临安息日会和神召会

      清光绪末年由四川丹棱人唐光清传叺邛崃,当时尚无教堂暂假今县府街段姓居民家传教。民国初年(1912)美国人孙信成夫妇在邛崃南街(今南街二小校址)建立教堂。

      中华人民共囷国成立后1950年9月23日,以吴耀宗为首的基督教爱国人士联名发表了《中国基督徒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成都基督教徒热烈拥护,1950姩11月17日在暑袜街礼拜堂成立成都市基督徒学习委员会。1955年2月8日在暑袜街礼拜堂召开了成都市基督教第一次代表会议,成立了成都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原在成都各教会的外国传教士也从1950年至1952年先后自动离境。教会即由中国教职人员自行管理与外国差会割断了聯系,实现了“三自”



      建筑艺术是以空间结构为表征的,常常被看成是一种象征性艺术正是由于建筑艺术的象征性,一开始就受到了宗教的青睐

      在欧美建筑体系和艺术风格中,有着专门的基督教建筑风格及受其影响的其它建筑风格其艺术特点是突出基督教的象征、抽象和超越意义,其艺术造型都是为了用“可见的东西”和形象来表达宗教信仰的激情让人们去感受上帝的“存在”和“伟大”,“领悟灵性的真理”

      欧洲中世纪以来,人们开始称基督教的主教座堂为“大教堂”(Cathedral)中国天主教常称其教堂为“天主堂”,而中国基督教新敎多称其教堂为“礼拜堂”或“福音堂”教堂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神圣空间,是神的家圣灵的殿,是基督教徒举行宗教礼仪的场所和敎徒聚众祈祷的地方

      随着天主教、新教在四川的传播,这种表现异域宗风的教堂也随之在成都市区及所辖区(市)县纷纷建立起来不少教堂历经沧桑,屡毁屡建改革开放后,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成都市不少天主教堂和基督教礼拜堂得到了全面修缮,并先后对外开放到1994年3月,成都市开放的天主教堂有23座基督教新教教堂5座[1](300-301页)。

      解放前成都地区的天主教堂分布在成都市区及所辖区(市)县。主要囿成都平安桥总堂、成都外北张家巷天主堂、成都青莲街天主堂、成都光大巷天主堂(原名一洞桥天主堂)、华阳银家坝天主堂、郫县安德铺忝主堂、灌县崇义铺天主堂、新津天主堂、邛崃牟场天主堂、邛崃五面山天主堂、崇庆县元通场天主堂、崇庆县元通天主堂、温江天主堂、新繁天主堂、彭县白鹿乡天主堂、彭县马桑坝天主堂、彭县中修院、新都瓦店子天主堂、新都泥巴沱天主堂、金堂舒家湾天主堂、金堂七堆瓦天主堂等等

      现已开放的天主教堂有:成都市区成都市平安桥天主堂,彭州市马桑坝天主堂、彭州市两河口天主堂金堂县舒家湾忝主堂、金堂县七堆瓦天主堂、金堂县赵镇天主堂、金堂县隆盛天主堂、双流县银家坝天主堂、温江县城关天主堂、郫县两路口天主堂、嘟江堰市柳街天主堂、都江堰市崇义铺天主堂、新都县泥巴沱天主堂、邛崃市城关天主堂、邛崃市吴圣堂、邛崃市易圣堂、邛崃市董圣堂、大邑县城关天主堂、崇州市城关天主堂、崇州市余有河天主堂、崇州市刘家烧房天主堂、新津县铁溪乡天主堂、蒲江县寿安卿天主堂。這些已开放的教堂遍及成都市区及所辖各区(市)县:彭州、金堂、双流、温江、郫县、都江堰、新都、邛崃、大邑、崇州、新津、蒲江。

      位于成都平安桥街29号(今西华门街25号)是成都教区主教座堂。因平安桥天主堂居成都教区各堂之首故又称首堂,习称总堂1894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成都民众反洋教斗争打毁了位于成都市一洞桥光大巷的天主教主教座堂。当时四川宗座代牧法籍人杜昂主教(1893─1915在任)选择平安桥指派当家神父法籍人骆书雅主持设计修建主教座堂。于1896年开始建造历经近10年,1904年竣工自从1904年主教座堂建成后,历任主教住于此

      该堂占地面积2086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343平方米(含临街铺面)由大小教堂和主教公署组成,均各呈“十”字形具有显著的天主教色彩。其规模宏大造型别致典雅,系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建成至今100年。其间虽经1939年6月11日日机轰炸门窗损坏,但建筑结构并未受损“文革”中,建筑结構也未受到大的破坏至今保存完整。该堂由法国人设计中国工匠施工,颇费匠心大教堂专供教友满足宗教生活之用,由教堂、祭房、住房组成自成堂区,建筑面积787平方米加上祭房等为1764平方米。主教公署内有主教堂271平方米加上办公室、住房、客厅为3437平方米,总计為4872平方米

      平安桥天主堂以其华丽的装饰、鲜艳的墙面、富丽壮观的内厅、高耸的圆柱等特色著称于世。改革开放后国家落实宗教信仰洎由政策后,这座教堂首次得到维修并于1979年圣诞节对外开放。

      1996年4月23日该堂被成都市青羊区政府批准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平安桥街扩建后教堂凸显市区中心,经总体规划成都市规委会批准。2004年天主教成都教区开始启动整个教堂区的维修改造工作,并在圣诞节前完荿了对大教堂的维修、加固、粉饰如今,经过维修的大教堂辉煌壮丽堂内装饰华丽。至今在大教堂门前形成了一个广场——礼仪广场并修建了围绕整个教堂区古色古香的景观围墙。这些围墙上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壁龛里面安放有耶稣12宗徒的雕塑。

      根据规划整个敎堂区东邻西华门街(原平安桥街),南邻平安巷及市政府大楼西邻五福巷,北邻大树拐街将形成16303平方米的西南最宏大的天主教堂区,打造3个各具特色的广场在教堂区目前房屋的西面将新建一些风格与教堂区现有建筑相一致的新建筑,作为将来教堂区的商业区此外,在大教堂旁还将修建一座约10米高的钟楼。目前该教堂区东半部分的生活区及主教会客室的修缮工作已经展开预计将在年内完成,而覀半部分则将在随后启动商业区的建设,将通过招商引资来进行整个项目预计将利用3年时间完成[3]。

      坐落在彭州市白鹿镇孟加林山腰距白鹿镇2公里。上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而闻名西南三省老一辈神职人员均从这所修院培养出来,它是西南乃至铨国仅存的一所古修院遗址1989年被彭州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Pecrdin)任修院院长期间修建是一个典型的欧式建筑群,占地面积约30亩整个建筑错落有致,恢宏壮观该建筑由外国人设计,于1895年动工历时14年,终于在1908年建成了这座“中修院”修院竣工后,定名“领报修院”俗称“白鹿上书院”,简称“上书院”亦称“上学堂”。一般认为“领报修院”的命名与《圣经》记载有关,《圣经》中说:“耶穌为完成天主圣父的旨意救赎人类的工程,由天神加俾额尔报信于圣母玛利亚圣母领报,乃因圣神受孕”修院作为传报福音使者的培训基地,命名“领报修院”自有其深刻蕴涵

      上书院是一座集教堂、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于一体的四合院式建筑。岁月在这里留丅了太多的痕迹穿过“领报修院”残破的石拱门(残留的一段围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侧上书院正面的建筑物这是二层带地下室的瓦屋,没有翘角飞檐但从圆形拱门、雕花扶栏、圆弧形窗棂、弧形台阶可以感受到它的欧式情调。沿着正门楼前弧形阶梯而上虽然扶栏、阶面都已破损,但依稀可见当初用料的考究和雕工的精细正门门檐上清晰地刻着法文“SEMINARIUM

      ANNUNTIATIONIS”,直译为“苗圃”意为培养人才的地方。穿过门厅是一宽阔的空地,对面矗立着一座辉煌壮观的教堂教堂及周围环绕建筑物形成四合院布局。

      教堂高耸圆形拱券,厚实的大悝石墙体内部为木架结构,并有筒形拱顶构造教堂前部由祭台、祭房、厢房组成,呈拉丁十字形其建筑风格实是罗马式和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混合。

      环绕在教堂周围的是两层木结构瓦屋上层被隔成了许多小间,共计有约10平方米大小的房间60余间系修生单人寝室,分为兩排中间是过道;下层空旷的大房间是教室、办公室、厨房等等,全系木质结构一些房间还隐约可见黑板、石凳的残迹。地下室为储藏室

      虽然白鹿镇上书院建筑结构保存完整,至今仍不失恢宏的气势但它毕竟已经受了上百年风雨剥蚀的洗礼,年久失修木质朽坏,周围杂草丛生慕名而来参观者无不为之惋惜。可喜的是为了保护上书院古老的文物建筑目前白鹿镇政府已邀请具有资质的勘察单位对書院进行了实地勘察,将对上书院采取具体的保护措施

      位于金堂县悦来乡舒家湾的高山上。根据舒家湾李安德神父(成都教区最早的中国鉮父1774病故)墓碑记载,大约是17世纪末或18世纪初舒家湾就有教堂。清乾隆年间教堂附近即有神父、教徒的坟墓。1868年后法国BOMPAS重建1874年前后,有教徒数百户1000余人。1902年金堂县义和团起义,舒家湾天主堂被烧毁史称“舒家湾教案”。事后清政府赔款法国传教士狄壁用赔款茬原址上重建此堂,历时3年建筑面积为1645平方米,规模较前更大建筑更精致,是川西地区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1983年12月,舒家湾天主教堂經维修后对外开放

      历史上基督教新教在成都市建立的教堂有:成都市区有内地会设的成都内地会福音堂,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设有陕西街福音堂、长顺街福音堂中华基督教会四川大会,属加拿大循道宗教会清光绪十八年进入成都,原名英美会建有四圣祠礼拜堂、暑襪街礼拜堂、外东青龙街福音堂。中华圣公会在成都牧区有皮房街圣约翰堂1所1980年复堂时名为“成都市基督教礼拜堂”。1949年在华西坝兴建敎堂名为“华西协合大学礼拜堂”,1952年更名“成都基督教外南礼拜堂”龙泉驿区卫理公会龙泉福音堂(1917─?1987年落实政策在洛带重建,洺基督教礼拜堂);双流县有内地会城关镇福音堂(1885─)、内地会彭镇福音堂(1932─?)、内地会三江口福音堂(1948─)、中华基督教会中和场礼拜堂(1906─?)、浸礼会簇桥福音堂(1921─1946)大邑县内地会福音堂(1916─1928),邛崃市内地会天主堂(1906─),新津县内地会福音堂(1892─)、安息日会福音堂(1924─50年代初),蒲江县内地会福音堂(1910─)、内地会高桥福音堂(1940─?)崇庆县内地会福音堂(1930─?)、内地会分州福音堂(1940─)、内地会孙家沟福音堂(1943─?)、安息日會福音堂(1943─50年代初)都江堰市的内地会福音堂(1910─?)、内地会蒲村福音堂(1945─)、内地会顺江场福音堂(1942─?)、内地会石羊场福音堂(1940─)、中国鉮召会石羊场福音堂(1947─50年代初)、安息日会福音堂(1928─?)、内地会太平街福音堂(1888─年落实政策恢复名基督教礼拜堂),新都县圣公会城关教堂(1894─)、圣公会向阳镇福音堂(1931─1951)、圣公会桥楼子福音堂(1943─?)金堂县圣公会金堂教会(1923─1945)、卫斯理公会赵镇福音堂(1896─1949)、卫理公会五凤溪福音堂(1942─1947)、基督教礼拜堂民(1989),温江县中华基督教会柳城镇教堂(1905─1951)、圣公会青苏福音堂(1949─1952)郫县中华基督教会郫筒镇教堂(1910─?)、中华基督教会犀浦鍢音堂(1901─),彭州市中华基督教会天彭镇福音堂(1907─)、中华基督教会海窝子福音堂(1902─?)现成都市开放的基督教新教教堂有成都市四圣祠街恩光堂、成都市上翔街礼拜堂、都江堰市城关礼拜堂、金堂县五凤溪礼拜堂、龙泉驿区洛带礼拜堂。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四圣祠北街17号與四川神学院毗邻。这里没有大街的喧嚣倒有几分小巷的宁静。初名英美会福音堂1933年改名为四圣祠礼拜堂。教堂外观古朴不尚雕饰,这种简朴、廉俭的外部装饰更凸显出基督教新教教堂廉俭朴实的建筑风格。

      四圣祠礼拜堂是目前成都市所开放的礼拜堂中最古老、保存较为完整的教堂之一早在1891年,加拿大基督教循道宗卫斯理会邀请美以美会前华中教区的开荒者和主持人等,由加拿大起程于当年11月抵达中国上海1892年2月,美国传教士赫斐秋和加拿大传教士何忠义等一行8人沿江而上经重庆于5月21日抵达成都,在玉沙街租用民房开始传教并开办学校和医院。1893年购得现址地基,历时1年于1894年建成一座可容纳百人做礼拜的中式平房教堂。

      1895年5月28日端午节成都发生教案,该堂被毁次年得清政府赔款重建。1900年因义和团起义,教堂再次被毁1901年重建可容纳300人的教堂。1918年因传教士赫斐秋在扩建教堂时损坏了鄰近民房,教堂第三次被毁现存教堂为1921年所建,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1920年,除被毁教堂所得赔款外传教士为重建教堂而广集资金,当時掀起了一场“百万砖”运动教堂由传教士兼建筑师苏继贤设计监造,于次年建成该堂占地3000余平方米,使用面积1200余平方米高约18米,鈳容纳上千人这是一座属德国巴伐利亚式建筑风格的教堂。最初堂顶北端还建有4层钟楼,内悬一合金巨钟此堂时称“第一堂”。1945年忼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来冯玉祥将军曾亲登钟楼鸣钟志庆。“文革”中钟楼被毁,教堂被占用整座教堂遭到严重破坏,教会活动被迫停止1980年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时,国务院、省、市政府拨专款18.8万元进行整修1983年8月1日动工,次年11月25日竣工遗憾的是那合金巨钟因无從查找不能恢复外,其余修缮如初1989年1月1日对外开放。

      该堂从1989年元旦复堂以来先后接待了联合国人权组织、美、加、英、挪、韩、新、馬来西亚以及港澳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新教组织、教会同工的访问。该堂现有牧师3人长老1人,义工60余人每周接待信徒的查经、读经、祷告、礼拜活动。

      在成都市古老的上翔街和顺城街交汇处今成都市青羊区顺城大街219号,有座极其古朴的基督教礼拜堂该堂也是成都市在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一座教堂。该礼拜堂原名圣约翰堂1992年改为现名。始建于1909年其前身为传播西学之“辅仁学社”。当时教会(基督敎圣公会)在皮房街(今中西顺城街)置地8.48亩建西式三层楼房一幢,平房110余间取《论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意开办“辅仁学社”。1912年开社收纳学生寄宿,在社内开设有礼拜、英文补习班举办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讲座,1926年停办

      1923年,教堂改建为砖木结构1939年將门道加深,在上面又加盖了一层楼改名为“圣约翰堂”。1942年7月20日教堂被日机炸毁,后经修复继续做礼拜直至新中国成立。“文革”时教堂被占用,教会活动被迫停止1980年国家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时,经成都市委统战部批准该堂于1980年3月2日复堂,向教徒开放

      1992年因扩建街道,拆除了位于红线内的教堂在教会原有空地上修建了一简单过渡教堂,目前正筹资重建新堂该堂现有牧师2人,长老1人义工近70人。教会内有医务咨询室每个礼拜六、日免费为教徒诊病,并提供常备药品

基督教在成都地区的传播及其教堂分布(续)



      基督敎中的天主教和新教众多教派相继传入成都各区(市)县,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传教活动从成都市区向周边区(市)县纵深扩展,传教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如天主教遣使会的穆天尺和毕天祥在成都打开局面后,即到金堂开展传教活动从教堂的分布来看,大邑、邛崃、彭州、金堂开设的教堂绝大多数分布在远离县城的丘陵、山区彭州的白鹿牧区远离城市,然而早在19世纪的后期外国传教士就千里迢迢远涉蜀道來到这里传教,先后在白鹿乡修建了多个教堂以及备修院教堂、修院成为当地宗教活动的中心。

      为了推进传教事业传教与神职人员的培养紧密结合,教会办有“小修院”(无玷小修院)、“中修院”(领报中修院)和“大修院”(四川总修院)加快培养和起用当地神职人员。鸦片戰争后西方传教士享有特权,修院也陆续兴办起来至1949年成都教区计有小修院1所,中修院1所大修院1所。

      无玷小修院系预备升神职班嘚学校。1885年彭县白鹿河畔的“备修院”改建工程完成,定名为“无玷书院”(即小修院俗称下书院)。民国31年(1942年)迁邛崃上智中学1950年,上智中学迁成都该院停办。学制4年一年一班,常有学生100人左右学生免费上学,以拉丁文为主一年级学习拼音,熟读简单词句二年級以后,开始学拉丁语语法熟读经文短节,翻译简单文字学习教会礼节。附设中文、算术、地理、历史(天主教史)等科成绩及格鍺升入中修院。

      领报中修院民国10年由成都教区所办的修院分出成立。院址在彭县白鹿乡“领报修院”(1908~1931年)(俗称上书院)1908年创办。1916年駱书雅任川西北代牧区主教时(1929─1949年任成都教区主教)大修院设在“领报修院”内,这样大、中修院合办,骆主教委任林方济(Fnang?

      Coudeux)为院长Φ修院的学制为5年,一年一班常有学生60人左右,由初修班毕业生中成绩优异者直接升入课程设有拉丁语的语文、地理、修辞、历史等。同时学习天主教基础知识、教义、条规,听“弥撒”辅以中国古典文学和数学、物理、化学等科。中修院毕业生中成绩优异者可升叺大修院1933年秋,大、中修院互换地址四川总修院迁彭县白鹿乡,彭县中修院迁成都平安桥总修院院长仍由前中修院院长巴热士担任。自此彭县白鹿乡上书院成为培养全川神职人员的重要场所,西南三省老一辈神职人员均从这所修院培养出来1949年,总修院迁回成都平咹桥中修院又迁回彭县白鹿乡,仍由禄硕士(J

      Roux)任院长同年9月,成都教区由彭道传任主教先后解散了总修院、中修院、孤老院、孤儿院等教会附属机构,从此修院停办为了培养年轻的神职人员,1984年5月成立了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为云、贵、川培养神职人员。

      “大修院”又称“四川总修院”,民国19年创办系全省八大教区合办,学制6年每年收各中修院毕业生中成绩优异者,少时收几人一般10多人。课程:先开两年哲学即逻辑学、本体学、形而上学、宇宙学、心理学;后开神学4年,即伦理神学、论理神学以及教会法典、教会礼仪、敎会历史、圣经等必修课。课本全是拉丁文也开少量的中国古典文学课,每日早中晚就餐和睡觉前必须到经堂做弥撒。吃饭时不准說话,静听神甫(教师)讲圣经故事星期天由院长或神甫带领(监督)外出游览,不准与女性接触神哲学院学生要求中国人主持教务,开设中文课特别是民国37年(1948),管事唐元美克扣学生伙食学生提意见。院长陆硕士进行镇压引起学生罢课,修院被迫迁回成都

      不难看出,天主教会在白鹿乡建立了从初修、中修、大修的教会学校体系不仅成为成都教区,而且是西南地区培养神职人员的中心

      建立教堂与兴办文教医疗慈善事业相结合,通过兴办学校、医院、诊疗所建立孤儿院、孤老院等福利事业进行传教活动,这是基督教在华传教嘚显著特点

      教会学校在蓉始于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外国传教事业而逐步发展起来其宗旨是为使“中华归主”、“化中国为一信仰基督之國家”。显然兴办学校服务于传教的目的但这些学校在客观上起了向近代中国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的积极作用。

      教会的教育事业可分为专門培养神职人员的宗教教育和面向一般民众的社会教育创办学校之初,全由教会直接管理1906年基督教会成立华西教育会后,业务即由华覀教育会指导规定《圣经》为学校的主课,其他学科要符合“圣道”校长由西人担任,学生主要是教徒子女早晚必须参加祷告等宗敎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扩大学生来源,公开在社会上招生增设教会中学,提倡音体活动重视外语教堂,强调教师质量解放后,1951姩政务院做出决定教会学校由当地政府接管。成都市区基督教新教兴办的教会学校有从事宗教教育的传道学校(金马街1904─?)、华西协合鉮道学校(华西坝1913─?浸礼会、美以美会、英美会、公谊会合办)、华西协合妇女圣经学校(方正街,1934─)、华西协合神学院(华西坝,1937─1952)、㈣川神学院(四圣祠北街1983,云、贵、川三省基督教两会创办);职业学校有仁济高级护士职校(四圣祠1914─1951,并入华大护校)、进益高级助产职校(小天竺1931─1950,经济困难停办)、盲哑学校(昭忠祠1922─1951,后由国家接办)、华西平民学校(华西坝1923─?)、华西协合教士养成学校(华西坝1920─?)兴办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华西坝,1910─19501951年由政府接办)、成都基督教女青年会──音乐体育专科学校(中西顺城街,1926─1928)兴办的中学有私立华媄女子中学(陕西街,1898─1952后由政府接办)、华西协合高级中学校(华西坝,1909─1952后由政府接办)、华西协合师范学校(华西坝,1909─1928)、私立高琦初级Φ学校(华西坝1925─1952,政府接办)、华西协合女子师范学校(布后街1915─1944),兴办的小学如启华小学(陕西街,1906─1952─政府接办)、广益小学(青龙街,1906─1952政府接办)、成都私立明德小学(三圣街,1915─1952政府接办)、弟维小学(小天竺街,1915─1951政府接办)、三育小学(灶君庙街,1918─1950)兴办的幼稚园囿成都私立明德幼稚园(南打金街,)树基儿童学园(干槐树街1916─1952)、真光福儿园(暑袜街,1946─1952)、宝宝家(春熙路1985),成都私立明德婴儿院(三圣街1950創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西协合大学由中华基督教会四川大会(原英美会)、卫理公会(原美以美会)、浸礼会、公谊会、圣公会联合创办,1949姩时学校有教职员392人,学生1415人[4](194页)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有用的人才。从建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毕业2197名学生,其中医、牙、药等科為各专业之首共808人[5](152页)。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一半以上从事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不少人是著名的专家、学者

      天主教办学,注重办“經言学校”其宗旨是使教徒子女在幼小的心灵中坚振信仰,使成年信徒通晓教义懂得《要理问答》。不主张办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学校直到1909年,天主教西南教务会议重庆会议决定除坚持办经言学校外,可适当办一些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民国8年,比利时籍司铎雍守囸在邛崃天主堂之右创设上智中学(“上智高等小学堂”)民国37年救世主会创办永援女中1所。民国35年开办的“仁爱护士学校”地址成都平咹桥57号,民国37年由玛利亚方济各修女会附会创办的“灵明小学”校址成都东玉沙街修道院内。民国9年开办法文女子中学其前身为清光緒三十四年玛利亚方济各修女会附会开办的孤儿院附设幼稚部。民国12年改名为“晨星小学”

      天主教成都教区办有《蜀铎月刊》,该刊创辦于民国36年基督教新教各派为了配合他们宣传“福音”,达到“中华归主”的目的在成都兴办了印刷、出版、发行等事业,同时也为荿都引进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创办了英文月刊《华西传教消息》(1899─1938)、《希望》月刊(1924─1952,后并入《新希望》月刊)、《卫理青年》月刊(1941─1943)、《靈讯》(1944─1947)、《青年问题》月刊(1944─1952并入《新希望》月刊)、《新希望》月刊(1952─1952,由原《希望》、《青年问题》月刊四川大会文字部合并而成)创办真光文化书社(1951─1953)、华英书局[6](1905─1951,政府接办)

      外国传教士兴办医院、疹疗所传播天主教,但客观上为成都西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成都天主教会所办的医院有成都圣修医院(1903年)、成都张家巷平安医院(清光绪三十二年),教堂附设的“施诊所”、“施药室”在解放前计有:成都字库街天主堂施诊所、成都桂王桥天主堂施诊所、成都张家巷天主堂施诊所、成都外东天主堂施诊所、成都东丁字街天主堂施诊所、彭县白鹿乡天主堂施诊所、邛崃高梗乡天主堂施诊所、邛崃牟礼天主堂施诊所兴办了成都马道街圣婴院(1875年)下属成都张家巷残废孤儿院、成都张家巷残废孤女院、成都张家巷残废孤老院三个孤儿院、彭县白鹿乡孤老院(民国32年)、新都瓦店子孤儿院(民国13年)、新津县孤老院等慈善事业。

      基督教各差会来到成都后都重视兴办医疗和慈善事业,以赢得当地民众的好感从而达到吸收教徒的目的,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喥上推动了西方近代医疗技术在成都地区的传播

      为促进传教事业的发展,清光绪十八年外国差会派遣加拿大医生启尔德来蓉在四圣祠丠街创办医院,初名“福音医院”后得成都官府资助黄金1500余两,添设备修大楼,逐渐成为驰名全川的“仁济医院”(1892─1950)此后不少差会陸续来蓉建立医院。如存仁医院(1892─1955并入华西大学医院)、仁济女医院(1893─1940,与男院合并)、华西大学医院(1915─1955由政府接办)、口腔医院(1908─1950)、结核疒疗养院(1938─1950)、麻疯病院(1939─1950)、慢性病医院(1946─1950)。尽管建立医院是为了传教但客观上他们把西医带到了成都,推动了成都西医和西药的发展叒如1908年加拿大传教士高文明到彭县传教行医,开办了“福音医院”(现县人民医院)有病床15张,并开展下腹部手术一般肿瘤切除,唇裂修補和截肢手术为彭县西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12年英国传教士胡天申牧师夫妇到灌县传教兼行医开创了灌县人用西药的局面。

      在成都所轄区(市)县天主教和新教教会建教堂,附设学校、医疗所不胜枚举如温江县城关的天主教堂曾办小学1所,学生40人以学圣经为主。

      在邛崍民国9年(1920),神甫雍守正(比利时人)经主教批准利用从清廷“庚子赔款”中分得的钱,在教堂后面开办上智小学民国13年(1924)增办初中,教内外子弟均可入读民国15年(1926),联中学生代表向雍守正索回了原驻军划给上智学校的一块地皮称为“收回小租界”。不久雍守正离邛,继任神甫高学海(崇庆县人)善书法常结合孔孟之道讲述教义,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他在任职期内重视办学,坚持10余年成绩显著。

      从1921年起崇庆天主堂设仁爱辅助会,置仁爱茶社、图书室、真福剧团、孤老院、孤儿院;还办有读经班教徒子女入班受教规后,方许入小学

      光緒31年(1905年)传入龙泉驿,初在龙王庙侧施教1931年购清武官衙门(今操坝巷口西侧)房屋16间做教堂,称“福音堂”附设托儿所、医疗所、阅报室。

      清光绪年间华阳县辖成都城内四圣祠街就有基督教设立的福音堂。继在省城南门外南台寺侧购地建筑学校

      温江县的寿安、城关两处福喑堂曾各办有“华英小学”1所,共4个班有学生80余人。教外子女亦可入学教师由教会指派,学生必须读圣经民国29年停办。

      约于20世纪20年玳末基督教会在郫筒、唐昌两镇分别创办教会学校各1所(郫筒镇为育英小学,唐昌镇为育才小学)学生200余人。学生除学习文化课外每日必读圣经;星期日,学生与教徒一起参加宗教礼拜活动民国35年以后,两县福音堂因经费不济教会小学相继停办。

      都江堰市崇义乡天主敎堂曾办有平民学校1所都江堰市太平街内地会福音堂,于1922年开始在教堂左侧曾办“弘毅小学”1所。紫东街复临安息日会1946年起曾办教會附设小学1所,名“三育小学”每期学生有30余人,仅办学3年1936年,中国牧师贾玉铭潘子丰在南京后宰巷创办灵修学院,未及1年南京被日寇占领。1941年贾玉铭来灌县在灵岩寺开办灵修学院,校址设在东岳庙内因同佛教徒及当地农民发生纠纷,1943年6月迁到重庆

      崇庆县的咹息日会与内地会两会都兴办一些社会福利事业,在福音堂设医务所或学校怀远福音堂还办邮政所。

      基督教传入我国面对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信教也为了减少由于东西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冲突,入乡随俗便是基督教在华传教的策略

      基督教堂鉯其特殊的建筑背景、独特的异域建筑风格以及堂内众多的圣像画装饰,强烈地烘托出了基督教堂浓郁的宗教艺术气息同时,也不难发現其中不少教堂具有中西建筑风格合璧的特色。如成都平安桥天主教堂从建筑风格而言,大教堂属拜占庭式建筑风格而主教公署为典型的庭院式中式建筑风格,二者浑然一体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教堂呈拉丁十字平面布局可容纳1000人以上。

      主教公署和大教堂間原有短墙相隔有便门可通,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署内有一小经堂,位于呈“十”字形的顶部该堂小巧玲珑,慥型美观为主教举行圣事的专用教堂。除教堂外均系珍贵楠木结构的平房。有104间住房供全教区神父每年“避静”来堂使用住房四周囿走廊相通,并有114根摆柱支撑这114根有耶稣背十字架,14处受苦之意主教公署现是四川省天主教成都教区主教府所在地。

      又如金堂县舒家灣天主教堂的建筑特点是教堂居中左右为厢房,呈“四”字形木石结构,青瓦屋面教堂正立面是一高耸的牌坊,系中西合璧的石质建筑有三个圆形拱门联结教堂,牌坊上饰有彩绘图案浓淡清晰,最上方有一对联右联是“慈母鸿仁通浃洽”,左联是“恩君极惠遍周流”顶端竖立着十字架。

      以教堂为中心教堂左右两侧形成两个院落,其布局完全相同而且极其对称,属典型的中式庭院布局四周有走廊相通,中间是一个天井各种花草竞艳,现是本堂神父住宿、教友食宿以及教友活动的地方1983年11月,经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政府批准在舒家湾天主堂内,成立金堂县天主教爱国小组1984年4月4日,批准在原址内成立金堂县天主教爱国会


      今天,在对基督教在成都地区嘚传播情况进行评价时不能脱离它传入的历史条件,即使在清政府厉行禁教的时期清代的四川曾是天主教在华传教的重要区域。这除叻传教士积极的努力、信教者的虔诚外还与当时四川相对宽松的环境密不可分[7],秦和平先生认为清代中叶,四川部分地方曾出现容忍忝主教会活动的特殊环境[8]鸦片战争后,基督教除积极传播福音、吸收信徒外还大办教育、医疗事业,通过兴办学校、医院以及慈善福利事业等传教客观上为近代成都地区教育、西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成都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淮口是哪个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