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野九纵都参加了哪些战役1

在四大野战军里面人们最为熟知的便是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因为这两支部队是我解放军的绝对主力他们几乎解放了大半个中国。而在这两支王牌部队里面四野以装备精良、将士众多出名,其更是号称有百万之众但是三野却不一样,这支部队装备和四野有着差距但是在解放战场上的表现一點也不逊色于四野,尤其在三野里面的大将更是有“叶、王、陶”三人所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三野的那些王牌部队。


在解放战爭时期我野战军下面的编制是,而在我四大野战军里面我认为能真正在全军中号称第一纵队的,便是华野一纵而这华野一纵可是华野的绝对主力之一,尤其华野一纵的司令员叶飞上将在华野三猛将“叶、王、陶”中更是排名第一当然华野一纵的战功也不是凭空捏造洏来的,可以说在解放战争时期除之外,一纵几乎参加了华野所有的大规模战役尤其在莱芜战役中,叶飞率领一纵力克五万国军精锐让国军对这支铁军是闻风丧胆,甚至一纵的强悍令国民党名将胡琏也不经赞叹要知道这胡琏可是整个华野最大的敌人之一,一纵的强夶不言而喻


华野四纵的司令员是陶勇将军,陶勇将军怎么说呢他还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因此被别人称为“拼命三郎”而在华野四纵嘚战史上,辉煌的战绩也是数不胜数可谓是,因为陶勇将军打仗拼命的缘故他手下的士兵也非常勇敢,打仗从来冲在最前面这也使嘚四纵成为了华野消灭敌人最多的纵队。值得一提的是在渡江战役爆发之前,军舰在长江向我野战部队挑衅而已经被改编为第二十三軍的四纵果断还击,使得人颜面尽失大大的振奋了我中国国威,可谓是一支英雄部队


华野六纵的司令是将军,这王必成将军我们大家應该都很熟悉因为在六纵的军史上,最辉煌的一战便是而被击毙的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师长我们几乎人人都知道,因为有一部小说叫莋《红日》这里面就讲了被消灭的故事,而在《红日》里面我军首长沈振新的原型便是将军。而华野六纵在解放战争时期更是立功无數在豫东战役中消灭并且活捉了区寿年部,在淮海战役中又是围歼黄伯韬兵团的主力可谓战功赫赫。


华野九纵是一支特殊的部队这支部队虽然建军较迟,但是里面却有不少红军时代的老战士为班底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不但是华野的主力更是我铨部野战军的王牌军,而在九纵里面无论是许世友当司令还是当司令这支部队都异常英勇。而九纵最辉煌的一战还是在此战中九纵可謂是大发神威,面对固若金汤的济南城九纵不但率先突破而且活捉国民党名将王耀武,九纵七十三团更是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的英勇称号在此之后,九纵又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尤其在渡江之后,第一个打进上海为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勞。


因此我认为在华野这些王牌部队里面,华野九纵是毫无争议的第一王牌纵队当然其他部队都是人民的英雄部队,他们为解放全中國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于心的伟大英雄。不知道在各位心目中的第一是哪个呢?欢迎大家评论发言

本文为一点号莋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将帅恩怨之三野(华野)

三野前身是山东部队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延安整风时期,山东和华中两地虽然出现过惨烈的斗争如湖西肃反(被罗荣桓紧急制止),但大部汾都遵从了“不杀人”的原则内部虽斗争不断,矛盾众多但多以批评教育为主。

抗战结束后山东部队和新四军都有极大发展,在内戰开始时两支部队中除开拨东北后,留在原根据地的部队在国军的军事压力下解放区缩小,部队最终也集中整编形成了华东野战军,即后来的三野

选择分析三野军队内部矛盾,是因为三野终究是一个团结的部队并且是个取得了极大功劳的部队。其内部矛盾也有尖銳的时候但总归平和渡过,可称得上是一个在错误中成长的典型部队

背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的成立及合并前的作战情况

一、屾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的成立

抗战胜利后,中共定下抢占东北的战略山东根据地负责人、中共山东分局书记罗荣桓率山东八路军干部、部队9万余人分批从海路、陆路前往东北。同时新四军一部也奉命出关。

1945年10月新四军军长陈毅从延安返回华中的路上被临时派往山东,与罗荣桓交接工作陈毅于当月就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与此同时中央拟山东分局和华中局合并为华东局,华中分局部分干部和新四军軍部分批入鲁11月,中央任命原华中局书记饶漱石为华东局书记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停战协议生效后饶漱石即奉命前往北平參加美国主持的国共军调会,并参加中央工作直到1946年底才返回华东。

1945年12月中共中央华东局正式在山东临沂成立饶漱石任书记陈毅、黎玉任副书记,张云逸、舒同为常委统一领导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的党政工作。

1946年1月新四军调入山东的部队与山东军区的部队7万餘人组成山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黎玉任政委,宋时轮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张凯任副主任

与此同时,原华中局改为华中汾局邓子恢任书记,谭震林为副书记同时改组华中军区,华中军区以张鼎丞为司令员邓子恢为政委,粟裕、张爱萍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45年11月留在华中解放区的新四军4万余人组成华中野战军,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

二、山野和华野合并前(内战前几个月)

在1946年1月13日国共停战协议生效前山野和华中野战军都取得了较大战果,华中野战军在停战协议生效前几天开展嘚陇海路战斗还把山东、苏北解放区联成一片成为了中共最大的一片根据地。因而在双方军调期间中共中央一度考虑将办公地点从延咹搬迁至原华中局总部所在地淮阴(时国民政府已经从重庆还都南京)。但这一考虑尚在提议时全国解放战争就已经打响了。

因华中解放区、中原解放区与国统区核心相邻特别是前者与南京、上海隔江相对,且野战部队兵力在1946年6月已经扩大到6万人对国民党统治更具威脅,所以在内战初期承受了更大的军事压力中共中央为避免过大伤亡,要求中原部队紧急向西突围(皮定钧旅担任掩护任务为迷糊国軍,选择向东突围突围后编入华中野战军)。

对于华东解放区拟定了三个战略,一是山野和华(中)野各个外线出击予以配合中原軍区;二是山野和华(中)野集中优势兵力,在淮海一带迎击国军打几个大仗;三是依托解放区遥相互应,在内线迎击国军

然而国军迅速开来,战争迫在眉睫其中因粟裕建议内线作战,中央、山野和华(中)野几次电报往来商议但随着战争展开,中央和华东解放区洎然地选择了第三个战略

山东方面,国军以12万部队打通胶济路付出1万余人伤亡;以5万部队向鲁南进攻,与山野陷入拉锯和对峙局面屾野部队全歼的多是国军团以下建制,歼敌数量也多在4000人以内但积少成多,也造成了国军较大伤亡不过一些攻坚战也对山野造成了较夶消耗。

苏中方面李默庵指挥5个整编师计12万人大举进攻,于是华中野战军在7月13日至8月31日举行苏中战役。虽然国军部队更多但华中野戰军在多次战役中能够迅速集中,从而以数倍兵力全歼敌人一部经过连续多次作战,歼敌5万余人其中7、8、9三个月,华东解放区两支野戰部队共歼敌8万左右

为了宣传,苏中战役被称为七战七捷与同时进行的中原突围、定陶战役(刘邓大军),被《解放日报》评为当时嘚三大胜利

7月上旬,国军在薛岳部署下集9万余部队进攻淮北,陈毅率山野主力进入淮北但苏中战役正酣,华(中)野分身乏术难鉯支援淮南、淮北。于是山野部队陷入山东、淮北多地分散作战的状态

山野在7月27-29朝阳集歼敌5000后,于8月7-9日集中22个团(一说19个团)的优势兵力进攻驻泗县的桂军第七军(号称钢七军)172旅,但因为攻城的只有6个团且天降大雨河水暴涨不利攻城。攻入城的山野八师5个营伤亡极為惨重好几个连都拼光。山野在敌援军将到时撤围约损失2000人。

此后在山野休整期间薛岳命国军先后攻占台儿庄、睢宁、宿迁,占据叻战场主动同时,淮南军区(属华中分局)被国军占领淮北敌情更为严重。

8月26日山野向中央提出了三个作战方案,不再提华中野战軍外调并在第三个方案中主动提出转入华中,集中两部兵力作战山野于9月初又提出了几个作战方案,中央、山野、华(中)野之间不斷商议作战方案

这时薛岳派国军69师佯攻怵阳,命74师桂系第7军,28师及26师一个旅隐蔽待命伺机进攻淮阴、泗阳。果然山野主力于9月8日开赴宿迁宿迁怵阳一线待机歼灭由宿迁向怵阳进攻的敌军,只留华(中)野9纵张震几个团防御泗阳淮阴一线

华(中)野感到如两淮保守鈈力,一旦失守自己会被国军包围9月7日,建议山野先在淮泗附近歼敌9月8日又建议加强两淮防守,并说自己放弃将要执行的军事行动計划向两淮靠拢,但未被采纳两封电报均指出敌军真正意图可能是攻陷两淮,如果山野移师北上可能两淮不保。9月8日华(中)野围攻海安未果,粟裕向中央要求撤围北进9日中央回复,可以放弃攻打海安休整10天后向北机动。

但薛岳查明山野主力移出两淮立即令74师為首国军的大举进攻泗阳淮阴一线,两淮保卫战打响

因那里只有华(中)野九纵张震部几个团防御,两淮告急中央也感到不妙,于11日電令山野和华(中)野紧急赶赴两淮阻敌歼敌并在电报中希望“……(毅)、宋(时轮)现应独立作战,务于粟(裕)、谭(震林)箌达前歼敌一两个旅……

11日山野主力回援,但进军速度太慢(王营大桥被毁)受到桂系第七军牵制。可能山野认为华(中)野赶得仩解两淮之围或者感觉这路敌军对自身威胁太大,又或者希望对两淮起到围魏求赵的效果因而决意歼灭桂系第七军,因而电令华中部隊速援两淮

粟裕12日晨收到军委11日急电后,当即令第1师、第6师由海安附近分路兼程北上但路程更远250公里,且路上水网多不利急行军。怹报告:因天雨路阻先头5旅于18日方可到达,1师和6师可能于20至25日抵达

12日,国军从泗阳向淮阴进攻谭震林坐阵淮阴指挥。华(中)野9纵節节阻敌伤亡颇大。

14日下午粟裕抵达淮阴城外,华(中)野5旅于16日抵达参战

15日,国军向淮阴城发起猛烈攻击华(中)野向山野发電,称主力部队(一师、六师)要到20号才能到达建议山东野战军主力即移淮阴附近,首先集中兵力全歼第74师一个旅然后与华(中)野主一同歼灭第74师主力。

1516两日,华(中)野电示陈毅并报中央请山野主力放弃当面的第七军,赶赴淮阴作战

17日,华(中)野连电山野称局势很坏,请山野主力南下赴淮阴参战否则淮阴不保。

17日陈毅同意调2纵前来支援,并急电华(中)野:“此次出毛病没有估计箌敌迅速南下。原想避开桂军控制主力于河北,不料蒋军又不来未碰着它。山野9日过六塘河14日又转回来;部署调整完毕,当面敌情未能分清楚故丧南移时机。8师即可转移二纵转移不及,15日桥又破坏与桂系接触,总之此次淮北作战由于主观指导错误,贻误全局;五内俱焚力图挽救,当尊重兄等建议”

陈毅18日致电华中野战军,又称很难派部队支援说:“桂顽三个团猛攻渔沟,我各部遂加入戰斗现除守备渔沟之六十一团外,余均在战斗中但仍尽可能一二个团今夜南下淮城,不知可能如何明晚如能过河,则更多抽调你們明日坚持一天即是伟大胜利。”

然而18日夜74师师长张灵甫派两个连从守城部队结合部奇袭入城,9月19日凌晨国军里应外合突入城内。

粟裕等鉴于死守不利于下午主动率军撤出淮阴,与城外赶到的华(中)野主力会合22日,淮安又告失守这就是国军74师的“三日陷两淮”。

山野和华(中)野对失败开始争议但战斗仍在继续,10月4-8日解放军攻占邵伯高邮,打通运河线;10月13-23东台战斗,解放军主动撤走;10月17-19ㄖ丁塘坊战斗,10月19日至11月1日第一次涟水保卫战,击退国军74师;11月17-22日淮沐路战斗,击退敌军……

期间大大小小战斗连日不断国军节節进攻,解放区不断被占领这些战斗中,以第一次涟水保卫战最为惨烈因为进攻涟水的正是攻陷两淮的号称五大主力之一的74师。该战役中10纵司令员谢祥军牺牲,皮定钧日记11月1日记录:“涟水我们战了十多天根据当时的情况我们是不能再打下去了,……野战军来电要峩们去开会我们按时到了。粟司令把战况都谈了征求大家的意见是打还是休息,各部都表示不愿意再打下去……

8、部队和解放区因敗仗出现问题

山野部队自8、9、10三个月来无持续胜利歼敌少,并连失5城自身有较大消耗,难免有挫败情绪出现因两淮突然失守,解放區军政人员深感焦虑其中部分立场不坚者开始向国军投降,华中分局也因此下发《关于开展反退却逃跑斗争的决定》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和华東野战军是我军综合实力及战绩最为突出的两支战区级部队,东野的1纵、2纵、3纵和6纵都是其王牌纵队;而华野虽然野战军总兵力不及东野但主力部队中同样有“四大天王”之说,包含了4支战斗力最强的纵队分别是哪些队伍呢?纵队司令员都是谁我们来了解一下。

解放戰争中华东野战军实力最强的4支纵队通常被认为是第一、第四、第六和第九纵队,即著名的“叶王陶”三个纵队加上山东的许世友纵隊。“纵队”就是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之后的军一级部队四支王牌部队后来分别改称为解放军第20军、第23军、第24军和第27军。

华野第一纵队司囹员叶飞,1955年开国上将一纵是老部队,堪称全能纵队:迂回、穿插、攻坚样样不落,论综合实力跟其番号一样可以说是华野各纵队嘚老大。华野一纵在宿北战役全歼敌整编69师敌师长戴之奇自杀;1947年莱芜战役歼灭李仙洲集团一纵立下头功;48年淮海战役早期歼灭陈章63军,都显示出极强的作战能力在重大战役中,一纵都承担重要任务是华野的主心骨。

华野第四纵队司令员陶勇,1955年开国中将第四和苐六纵队也是昔日新四军的老底子,和一纵并称三兄弟鲁南战役华野歼敌超过5万人,立下头功的是主力第四纵队四纵参加了华东野战軍的历次大战役,尤其在渡江战役时(已改为23军)军长陶勇果断命令炮兵部队炮轰挑衅我军的英国军舰,一直将对方打到挂白旗搁浅江Φ创造了解放军首次捍卫领土击败帝国主义军队的纪录,大大提振了军队和民族信心

华野第六纵队,司令员王必成1955年开国中将。六縱最突出的战绩是1947年孟良崮战役该部是歼灭敌王牌张灵甫74师的我军主要力量。而在之前的涟水之战中张灵甫曾是王必成和六纵的“苦主”,能够卧薪尝胆不到一年就成功复仇国民党王牌军可见这支部队的韧性和战斗力。而在著名的48年豫东战役中六纵擒下敌兵团司令區寿年,此战役华野以少胜多创造了经典战例

华野第九纵队,司令员许世友1955年开国上将。华野九纵是1948年我军攻坚济南城的主力部队論绝对实力在华野仅略逊于一纵,攻坚能力则少有军级部队能够与之相比跟上述3支部队有所区别,九纵长期在山东作战最早是地方部隊组成,却成长迅速成了强悍之师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都有重要贡献;而碾庄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表现神勇,破开了僵局;49年哽是第一个打过长江攻入上海。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曾创造全歼美军一个正规团的纪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野8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