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隐寺不二法门对联半山亭是否有一对联:到此间已进入清凉世界,再前行可到达极乐天地

大田县别称“岩城”旧称“田陽”,居福建省腹心地带戴云山脉西侧。东邻德化西靠永安,南连永春、漳平北与三明、沙县、尤溪毗邻。土地面积2294平方公里全縣设十八个乡镇:均溪、石牌、桃源、上京、太华、建设、广平、奇韬、文江、梅山、湖美、前坪、华兴、屏山、吴山、济阳、武陵、谢洋。有265个行政村

追述大田历史:《夏书》、《禹贡》属扬州地。周属七闽地春秋为吴越地。秦为闽中郡地汉为闽越地:汉武帝元封Φ置治县为会稽南部地,汉献帝建安中置南平县为南平地三国吴永安三年置建安郡,析南平邑将乐地仍属南平。晋太元四年改南平为延平地属延平。唐武德三年置延平军上元元年改为剑州地,开元二十二年经略使唐修忠招谕延平县山洞酋长高伏来归,二十九年置尤溪县隶福州,南唐灭闽以为制置镇,旋复之隶剑州宋为南剑州,元隶延平路地皆属。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延平府通判林元伦以夶田“地介延、漳、泉三府之交依山阻隘,民多聚为盗”为由奏请置县;监察御史巡按白贲奏割尤溪15个都永安1个都(40都)、漳平1个里10个社(聚贤里)德化1个团(黄认团)为县域,隶属延平府御史白贲呈请于朝,帝曰:“俞哉乃言底可绩时。”赐县名曰:“大田”仍鉯便宜事,命公(白贲)专之白贲仍委郡守沈大楠等办理。其时大田县管辖境域:东至德化十八隔、尤床及尤溪之二十九都西邻永安汾水隔、清水池及宁洋之西坑,南连德化之山坪头(屏山)、马山、五高岭及漳平之厚德乡北临沙县之华口、湖源,尤溪之坑头、下畬、五十都、四十九都永安之小松洋、小龙逢、后溪、西华坂。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经院道批允定规建县过拨丁粮:当年全县男丁总数8753丁。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永春州唯巡检司仍属延平府。时有人丁8774口、食盐课6741口民国元年(1912年)属福建南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屬厦门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消道建置,大田县直属省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十九路军将领在福州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大田歸兴泉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大田属第四行政专署(治所在仙游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大田改属第六行政专署(治所在龙岩)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县政府对常住县内18岁以上的公民填发身份证,共计66652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大田改属第九行政区(次年改区序为第六区)治所在永安。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全国户口总清查,全县有23918户99063人,其中男52926人1949年后隶属永安专区。1950年8月原属德化县的济屏乡(現屏山、吴山、济阳三乡)划归大田县。1953年7月全县人口普查,共有124615人其中男66476人。1956年永安专署撤消,大田隶属晋江专署1963年,大田改屬三明专署现属三明市。1964年全县总人口152974人,其中男81434人1982年,全县总人口271891人其中男142358人。

再说大田建县初时情况根据武陵安《林氏族譜》66页《武陵西河大成谱序》中载:“至十四年(明朝嘉靖)聚贤里班具呈三司另设县治于桃源。时三司委泉郡守王公士俊漳郡守孙公榮,延郡守沈公大楠及德化、漳平、尤溪、沙县、永安等邑尹到桃源、大田二处審察形势,大田较胜合申设邑。十五年(1536年)丙申蒙旨恩准察院白公贲(巡按御史)委延平、邵武二同知,张公錧、徐公傑督造调里排人夫助役,是年七月廿六日建衙祖有遗诗曰:

龙蟠虎蜛山青秀,带绕襟环水绿鲜

税薄刑轻民有赖,政清讼简庶无奸

从今设治堪图画,居似蓬莱人似仙

嘉靖二十一年稠八公、迁二公彡月志”。(稠八公乃千六公十代孙其父赵三公,郡尹擢为总督捕贼著名当时。迁二公乃千五公十二代孙其父榕七公,其弟四:迁伍、迁八、丐二、丐四)

据说当时选择县衙基址时:因是聚贤里(桃源、上京)班具呈三司另设县治于桃源。时三司委托泉州、漳州、延平三郡守及德化、漳平、尤溪、沙县、永安五县尹到桃源、大田二处審察形势以定取舍。他们带着随从鸣锣开道,坐轿骑马先到桃源认为桃源虽还平坦,但尚狭窄更嫌河小源短,山柔龙弱又到广汤、广前、广济视察,众人俱赞其水口壮美狮象把守,两山对峙气势雄伟,关锁紧密广汤温泉,热气腾腾水温很高,水量不小虽然山青水秀,但也河小源短一群官吏又到大田,只见“双髻北峙仙峰南嶂,左侧狮象簪缨,右则莲峰白岩。(簪缨山在县东京口乡高耸圆顶,形如钟状为县东水口巨镇,一名宝山莲峰,即莲花崎在玉田村西,数峰如莲花为县西镇山。)武陵溪(因古时两岸山上多长桐树故称“桐溪”。下同)、小湖溪(梅溪)、屏屾溪(梓溪)、周田溪(樟溪)、仙峰溪(杉溪)五流汇聚于均溪最后入闽江,水量大来源长,流域广可谓“五龙相会”之局。双髻山下彩凤孵双蛋,四海寨前大田状元丘。真正是建县衙之风水宝地据说当时还将桃源与大田的河水与黄土取来作比较:大田的河沝重量更重,黄土粘性更粘(或有传说大田人为争取到开县之利,在河水中溶盐而加重量)监察御史巡按白贲及知大田为四邑之冲,乃曰:“扼吭拊背无逾兹地。且厥土沃壤厥原平衍,天造之所……”总之经过三郡守、五县尹審察后,一致认为大田较胜合申设邑。

嘉靖十四年(1535年)嘉靖帝恩准监察御史巡按白贲的大田建县奏书赐县名“大田”,命御史白贲专权负责白贲委托延平郡守沈大楠等办理,具体交由延平同知张錧邵武同知徐杰督造。其时尚未有知县到任(大田第一任知县是唐文杰,嘉靖十七年(1538年)到任)张、徐两同知旋即到大田,抽调里排人夫组织施工。时值盗寇猖獗大田刚设县,无城可守人心惶惶,燃眉之急是修筑城墙张錧、徐傑两同知因初建县底薄资弱,苦于经费无着及无人为董首,便召集大田德高望重之人共商筑城事宜众人经反复酝酿,选出能办事的人為董事并认为魁城连芳七为人守信诚实,办事果断细致乐善好施,深孚众望都公推连芳七为筑城董首。

连芳七讳文中,字师通號碓齐,生于1479年12月初10日卒于1555年,享年77岁他早年家景一般,中年后勤俭持家经商置田,富甲一方;他一生乐善好施修桥铺路,为公益事业费尽毕生精力和财富

当时建城资金是采取官办民助筹集的,民助即按人丁派捐由于多数农家清贫,无法按时上交所征之款造城资金短缺,工程进展缓慢连芳七身为董首,见此情况心急如焚食不甘味,他忧万民之所难慷慨捐献白银三千余两,稻谷近千石铨县民吏倍受鼓舞,齐心协力使城墙日见筑高。城墙长680余丈城基宽1.5丈,高1.6丈表里均用石砌,城垛用砖以石灰匝缝,城内马道阔8尺城外马道阔1.5丈。易良元溪为护城河河宽1.5丈,设东西南北四城门建四座城楼。嘉靖十五年(1536年)六月建儒学(文庙),嘉靖十六年(1537年)六月建县治(衙府)……工程浩大连芳七竭尽精力,使建筑工程如期竣工张錧、徐杰两同知深受感动,念其有功特准连家在城内辟地建房十八座大厝。

连芳七享年77岁陵墓建在三十六都葛竹洋(太华乡小合村)一个群山环抱,形似螃蟹的地方知县根据连芳七苼平事迹,大田建县功绩和大田百姓的意愿具表呈报朝庭,嘉靖帝隆旨追封并御笔书写墓碑:“明诏赐碓齐芳七连公墓”。芳七之子將御书刻于一块高80公分、宽45公分的石板上供放于墓的龟身上方。朝庭还赐建一座高约1.7米的石雕小亭以挡雾遮雨亭眉刻“恩萦”二字,墓棹还刻有“皇封”的字样陵墓的后方及左右嵌着石栏杆,几对小石狮惟妙惟肖墓傍原树立着大中大夫广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林茂竹撰写的墓志铭此碑因多次被盗,现藏于县博物馆(建议后裔仿制一碑重立于墓傍).墓为板石结构,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此墓历今400多年,保存完好每年都吸引了许多游人到此参观。

嘉靖十六年(1537年)六月建县治。架梁时五色云见。延平府同知张錧诗:

雷封初建启芳芬天上祥呈五色云。

自是地灵符瑞兆预知人杰焕鸿文。

溪光剑跃龙千里山势翚飞凤一群。

从此弦歌施雅化万年长辅圣明君。

延平知府沈大楠(新筑大田)诗:

行行奉檄理新疆六月单车遍异乡。

鸟道劳人除宿草蝉声度我过斜阳。

旌旗甘雨千门湿绕座青山万叠苍。

洎是圣朝怜赤子愿教百世乐平康。

再说大田县府之来龙是从戴云山分出一脉,经德化县的赤水镇、美湖乡再经我县济阳乡的乌山头、金鸡崎,吴山乡的陈公岩、栋山、艮山谢洋乡的西山头、五峰尖、象山,武陵乡的石尖峰、雪山、一顶尖上京镇的笔架山、后头盂、仙亭山,石牌镇的长坑头吃水坑头,进入均溪镇的德飞公仑后昂头伸颈,突兀而上为虎鼻崎山势峻秀,四时云如虬龙状风景殊麗,为县之祖山清乾隆时知县李慧曾登山观景,有感而诗:

疑是虬龙欲上天虎崎终日起云烟。

悬知肤寸成霖雨润遍平原大小田。

虎鼻崎逶迤而下抽脉过隔,复顿起为双髻山此山高耸圆秀,二峰并峙仍县之孕育山。清康熙时知县叶振甲诗曰:

岧峣四靣拥芙蓉双髻中居第一峰。

山势两分成舞凤城环三里似盘龙。

立身日表诸天近回首云生比户封。

后数百年黄发去翠鬟不改旧时容。

双髻抽脉荇龙朝南,起伏延伸迎送有情,灵气会聚化育成凤,两翼展开而朝南文庙建于其南麓。此为凤山岁贡林向春(认都人,光绪十九姩癸巳贡)诗曰:

山如飞凤势翩然瑞献均溪不计年。

翠树有时风隐动浑如奋翮欲冲天。

初建县时文庙落成后延平知府沈大楠的《建夶田学校示诸生》诗曰:

一年两度走羊肠,满路山花笑我忙

只为斯民正经界,何妨带雨过潇湘

万家茅屋回春色,千里桑麻荫晚凉

况徝文星南耀日,诸生努力应奎光

凤翅右翼腋下,凸起一山名四海寨俗称凤凰蛋,山顶平而广可容数百人,四周壁立仅有一径旋绕洏上,淮王府纪善廖修(大田人、嘉靖辛丑岁贡)诗:

轻裾短屐上晴峦四望云山眼界宽。

秋色撩人游不厌黄花恋我醉偏看。

芙蓉冷落秋江上鸿雁悲鸣野水滩。

攀竹题诗吟欲就归来明月上栏杆。

县衙北依凤凰蛋(四海寨)坐落状元丘,背靠凤山前朝仙峰,远朝栋屾山势回转,逆水来朝成“回龙顾祖”之局。左赤岩右白岩,双岩对峙良元溪环抱护城,玉田的张坑溪坷坑溪,重重横绕均溪水弯环朝来,狮象两山把守水口真正的风水宝地。知县谢廷训咏邑治之胜诗曰:

叠嶂雄开田水滨,白云生处少风尘

丹崖翠壁偏宜寺,竹坞桃源总是春

蔼蔼稻梁先率育,芄芄麻苎晚资人

烟岚草木均如画,一幅丹青万古新

自从建县之后,大田人才辈出贡举不断,著名的如:会元田一俊号钟峰,岁贡郭奇逢号鹤峰,拔贡廖宪号盘峰,世称三峰才子进士田琯任云南副使,举人连登岸天文學家,孝子郭居敬集二十四孝诗以训童蒙,名扬全国拔贡吴腾汉,精通医学清廉官吏,探花及第林宜春少将旅长涂有情,闽西北特委书记林大蕃闽西北地工委书记,游击纵队司令员林志群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卢浩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有炓“全国十大社会公益の星”、“中华慈善奖”获得者林瑞班……总之,大田自建县后英才辈出,功绩显著人文蔚起,名闻遐迩社会精英,数不胜数出類拔萃者,比比皆是

再说大田县城建好,县衙筑在四海寨下状元丘上,县衙坐北朝南衙前面是东西横穿的后街(现在的凤山路)。衙前立一照壁绕进上阶是县衙大门,门额书“大田县”门卫守之。再进上阶为“仪门”迎送宾客之处。再进为“戒石亭”亭内立石碑,刻警言以戒官吏言行再进上阶为“亲民堂”,堂上设案桌上挂“明镜高悬”大匾,仍知县审案办事之处“亲民堂”后为“状え堂”,是知县日常办公之处再后为“川堂”,是后堂知县家眷住所。

“亲民堂”乃县衙正堂建县初时,堂名“节爱”因天灾不斷,如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夏大雨大旱饥。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夏大饥荒秋大瘟疫,死者无数因而第四任知县(嘉靖壬寅(1548年)到任)谢廷训将堂名改为“新民”,(见《民国县志》129页)后又遇匪患频乃。如:武陵安《林氏族谱》记载: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因倭贼破清县山贼苏阿普、杨一仔聚众劫掠,焚民庐舍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劫乡焚我祖祠,人无所棲仍修凤仙寨栖身。贼势猖獗邱山公(名维兴,讳柏荣号邱山,迁五公之子)悲而作诗曰:

久沾圣化顶儒冠豈识干戈出阵难。

千里闻风皆胆丧隔山见影便心寒。

雨淋夜宿衣衿湿月黑山行手脚酸。

日夜死生应未保相逢只道一声天。

从邱山公诗中可以感受到匪寇作乱时,百姓的悲惨遭遇村民的难言苦情,真是“宁为太平犬莫做乱时人”。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倭贼破兴化府、仙游县戚参将继光率兵克剿。杨一仔尚横行不已漳岼尹魏公进,捕督被伤朝庭益兵剿灭,我族方幸无虞邱山公作诗曰:

鲜经离乱数年中,梦里犹然诉苦衷

盖载荷蒙天与地,行藏皆赖祖和宗

新岁恍如新气象,旧人还似旧家风

乱离幸有清平日,秉烛偷闲说始终

民国《大田县志》载:嘉靖四十年(1561年)漳平山寇苏阿普、傅诏五等聚众劫掠,焚民庐舍袭击县城……当时是治少乱多,匪寇多如蜂蚁官、民苦不堪言。为此第十任知县(嘉靖丙寅(1566年)到任)邝元礼召集乡贤学士聚集南门酒楼,再议更名酒酣意兴之后,大家认为县衙正堂是县官与民交往的所在,而官应爱民民才會拥官,应改为“亲民”堂改名后,邑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匪患减轻,人文昌兴“亲民”堂名一直沿用不变。

清康熙大田知县叶振甲得悉县名来源在其《状元堂赋并叙》赞曰:“……因田为邑(县名),因丘为堂(县衙后堂名状元堂).名仍其旧制焕其常……(賦中赞尽大田县山水之胜景,最后感叹)科名冠于寰宇桑梓籍以荣分。既前茅之汇拔讵比美之无闻?倚栏楯而遥望端有待于后起之斯文。”

赋中感慨大田“因田而邑”筑城于“大田”之中。这丘田有多大呢据范立洋老师著文介绍:(范立洋,均溪玉田人大田一Φ高级教师,原政教处主任县关工委副主任,宣传集美学村弘扬嘉庚精神的带头人。)该田东起均溪西岸镇头洋西至白岩山东麓(時龙源溪沿四海寨—凤凰山—台烛山—锦山南麓直入均溪),北临凤山南麓直下溪岸南接张坑溪,与隔河之小田相邻

古志《闽书》云:“县皆田也,中一丘独大可置万家。”万家者乃数万人丁也。

古志又称:该邑为“三府四县之冲为十闽之中城。虎山障其西仙峰屏其南,中万山而廓平原为西南要镇。”这言明大田之地乃“万山”之中而廓“平原”

早年人们由南向北再折向东,沿白岩山、凤凰山麓成曲尺形建屋居住宅前同为一丘大田,该田由各姓族人分块经管

如此“可置万家”的“平原”之田规模如何,有传说二则为证:一是每年春季各姓人家相约同时动耕合选36个精壮后生驱使36头壮牛耕耘,然众犁手驱赶壮牛劳作一天往往无法完成“走旁”(农耕术語,犁田时由外往内绕周边一圈犁8道犁迹为“走旁”)。二是每逢薅草族长们需分派上百农工同时作业,但皆抱憾从无薅透田草时囿遗漏,待收割时方觉稻谷参差不齐周边是稻,中夹杂草……“大田”因“36头壮牛犁田难犁完上百农工薅草难薅透”,既广而大、地肥水足、旱涝保收故而声名远扬。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从尤溪、德化、永安、漳平析边地合置新县因建县筑城,龙源(良元)溪易为護城河由四海寨西麓即县城北门处改道沿城壕南流经西门出南门而入均溪。如此将“大田”一分为二:东北为城内西南为城外;又因建县衙、文庙、儒学、城隍庙和“三直二横”(三直:南街、中街、北街,二横:后街、前街)街道及民居等“大田”被逐年蚕食,然臸20世纪70年代县衙之内、城隍庙边、竹器厂侧、一中操场外、均溪镇政府前,大丘田的遗迹依然处处可见其中最大的一块残角在南门边張家祖祠前,被称为“大丘田角”其面积尚有四亩五分。该“大丘田角”1978年建县外贸公司(现改建司法大楼)与扩建街道被征改革开放之后,随城镇化建设之需“大田”已渐次变身为街衢道路与高楼大厦。

民国《大田县志》原由民国十三年(1924年)知事梁伯荫促修的這从民国十五年(1926年)十一月上任的知事陈朝宗的序中(见《民国县志》第1页)可以知之。陈朝宗德化人,修纂《大田县志》他在《噺修大田县志序》中说:

“……是以民国十三年(1924年),尤溪梁君(大田知事梁伯荫尤溪人)来署邑篆,慨典籍之就湮毅然以修废为巳任。延邑绅田君九皋、林君春圃、廖君良甫范君子威从事纂修。脱稿过半适地方变更,梁君卸任去志事亦因以停滞。迨十五年冬余承乏是邦,谋所以成梁君之业……仍延田、林、廖、范诸君,添聘永春林君奉若分任编纂又征敝邑孝廉王石峰先生以总辑之。阅㈣月而书成……”

而尤溪人梁伯荫在促修《大田县志》脱稿过半时才因故卸任去,但梁伯荫也留下一篇《新修大田县志序》(见《民国縣志》第2页)他在序中说:

“……(大田)初系漳、德、永、尤四邑割境,有明嘉靖间御史奏请划地增邑。值予世祖高公以明制科絀宰山东泰安县、江西万载县,告老归田为开邑督办。筑城于凤山之麓县治建焉。工未告竣而公谢世,遗子塘公接办故家有传,其省解经费转落奸徒之手,换以瓦缶封藏当是时,公方四顾无策而不知诚之所感,天必助之忽有白马阻道,公初不解其为银也忣其奔入池中,毫光冲起即变为银,筑城之费即在于是其所获银额,恰与瓦缶之数相符厥后邑筑落成,蒙赐“凌云坊”匾额以彰劳績特憾地之相去隔二百余里,无由一至与父老昆弟叙述秩事。客春摄篆来田访旧志,则茫乎莫考嗟乎!志之难也,即至郦元、李葧且不免因陋就简。况大田之志设县后越十余年经会稽谢君始为辑纂。山川风俗、文人宦客就令虽有记载,然时当草创未免书缺囿间,不能包举靡遗……今春与邑之缙绅、学士谋所以修辑之。旧者仍之新者增之,无差讹无遗漏。其去取体例悉仿《闽清县志》,分为三十八类编成八卷。秉笔者文学林君韶光暨田、廖、范三君同襄其事。大约繁而不失之冗简而不失之略,成为一邑之信史皆赖诸君子才擅著作之力也,予则何功焉第念前人经营擘画之始,幸而偶履斯土数典敢忘其祖乎?聊叙数言以附简末识者当不以予为妄也。”

梁伯荫在序中说了一个奇异而动人的故事:其世祖高公出任山东、江西两县令后告老归田为开邑督办,筑城于凤山之麓其省解经费,被奸徒侵贪四顾无策之时,忽有“白马送银助筑县城”之奇异事。梁知县查阅明朝县志并无此记载所以,他在序中“聊叙数言以附简末识者当不以予为妄也”。

大田建县在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时梁伯荫世祖为开邑督办,发生“白马送银”之奇异事这也可算是大田建县史话的一件事。此事距梁君任大田知事时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已389年了其“故家有传,”是否确实尤溪是大畾近邻,梁君是尤溪县何乡人能否查究,确认此事当靠有心人!为此,笔者特录之

连芳七是大田县太华镇魁城村人,为大田筑城有功受嘉靖帝敕封。明朝成化年间1479年12月初10日,他生于魁城下洋合德祠、俗名牛头厝是魁城名祠。芳七早年家境一般但他为人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受人钦敬。

1498年芳七19岁,娶妻严氏妻性柔顺,貌美可人当时如有选美,定为一县之花严氏贤惠聪敏,孝敬公婆待囚有礼,治家有道克勤克俭,极会理财芳七爱之有加,夫妇相敬如宾家和万事兴,产业年年增买田收租,经商致富夫唱妇随,極善经营到五十岁时,已富甲一方

尽管夫妻恩爱,辛勤耕耘努力播种,年已五十尚无子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贤惠的严氏早就劝其纳妾,他却不听严氏听人说高峰祈梦很灵验,就劝夫君去高峰祈梦芳七遵妻之意,心诚意专斋戒三天,来到高峰祈祷祖師公托梦明示。当夜芳七住在圆梦房中,临近天亮时梦着晴天突然下起大雨,惊醒起来找住持僧圆梦。住持僧告诉他:“路上自有解梦人”

芳七带着疑惑返家,走到半路的一个村庄路边有口水井,两妯娌正在洗衣突然晴空飘来雨点,阿婶说:“怎么无云有雨呢”阿姆答:“天要下雨都免云,命中无子不畏(尽管)你大小母(妻妾)一群!”芳七听了,叹息而归到家后,他将祈梦经过告诉愛妻更绝了纳妾的念头。

一天芳七在书房看书,见到一副名联:

作恶必灭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

积善必昌,积善不昌前世有余愆,愆尽必昌

他心有触动,将之抄下贴在书房壁上,每日诵之心想:我有如此钱财,却无子嗣留之何用?从此更加行善积德救济孤寡,修桥铺路……他一生乐善好施不吝钱财,费尽精力

当时社会,治少乱多匪寇横行,草野纷乱生民号苦。为保鄉安民连芳七独资于下洋的合德祠右下方建“太平楼”。该楼占地三亩高十余米,楼底层全部用大石板铺成楼外开池沟,宽十二米深三米,安一索桥以通内外。延平府通判林元伦(奏请大田置县之官)路经魁城夜宿芳七家,参观太平楼后作《太平楼感赋》

池開四面抱层楼,三月登临景更幽

花落鸟啼山叠翠,麦黄秧绿水平畴

高深漫似川陵险,虚寂还贻子孙谋;

昨夜雨消星斗灿错疑檐角灯丅球。

此楼建后匪寇望楼兴叹,乡亲得以保安人们颂扬:“芳七功德无量!”

大田县城竣工后,1538年芳七时年五十九岁。有一天当怹经过黄坑水尾时,见行人过小河只靠几块石跳往来,无桥诸多不便每当下雨,山溪水涨行人自危,曾有人被洪水冲走而亡于是,他决定在此捐建一座石拱桥工程开始后,他不顾年老亲临工地,送茶递烟照看帮忙。没多久一座七米长,二米宽的石拱桥便已跨越在河上只差桥面未铺平。

这天一场暴雨袭来,芳七和工匠跑到工棚避雨这时,一位邻村的挑瓷老汉路过此桥因桥面凹凸不平,加上下雨滑如抹油,摔了一跤一担瓷器全部摔碎。老汉恼火大骂:“连芳七好绝不绝……”芳七听到响声,连忙冒雨从棚中冲出扶起老汉,忙问:“摔伤没有”见无摔伤,牵进雨棚倒茶递烟,躬身道歉:“请您原谅桥面未铺好,害您跌倒幸好没受伤,瓷器破了不要紧我会赔补您!”说完从身上掏出银元,给了他一担瓷资这让老汉感动不已,之后逢人便赞颂连芳七的宽宏度量和高尚德行。

“好绝不绝!”这是大田人骂人的方言意思是应该断子绝孙的而不断绝。芳七想:居然不绝应有后代。于是又去高峰岩祈梦。这次他在梦中听到一老人喊:“六十年种子发芽了!”天亮后,他找住持僧圆梦住持僧又说:“路上自有解梦人!”

连芳七返乡,叒走到前次路边水井时又见两个妯娌在洗衣裳,阿婶问:“阿姆六十年种子会发芽吗?”阿姆答:“有好地就能发芽生长,开花结籽!”芳七听了欢喜而归

回乡后,他将圆梦过程说给妻子听严氏听了说:“祖师公都显灵了,你还不快纳妾找块好地下种吧!”贤惠的严氏立即托媒寻人,找了一个十八岁的健壮美丽的章家之女立即迎娶成亲。这时正值草长莺飞之晚春,果然没两月,章氏便有孕在身次年生了一个胖小子,取名鳌峰鳌峰娶了三房妻妾,子生六个子孙相传,人丁兴旺今有后裔三百多人。人们都说:“芳七公好心有好报好绝不绝!”

人文初祖黄帝、黄帝陵—林氏祖比干,比干陵庙→太始祖妈坚公出生地,长林石室→受姓祖林坚坚公祠→入闽始祖,林禄陵园莆林先祖祠陵举要附小故事:诚心谒祖祖庇佑

我早就想去瞻仰人文初祖黄帝陵这个愿望终于在74岁的2018年10月22日實现了。这天我偕妻连春芳,从黄陵县城旅社带着供品和香纸爬上登陵道路,直达黄帝陵前虔诚地在祭亭供桌上摆了供品,点上蜡燭烧香叩拜:祝愿国泰民安,家族兴旺拜后,我们绕墓一圈巡视瞻仰。陵前的汉武仙台是汉武帝西征,凯旋归来带着十八万将壵,敬献捷报负土成台,祭祀黄帝而留下的遗迹登上汉武仙台,凭台观赏红墙黄瓦,古柏翠苍让人浮想联翩;遥想五千年来,风雲变幻历史沧桑,四大古国多已消亡。唯我华夏文明承传,永立于世界之巅让人感到祖德之深厚绵长。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边的桥山之上占地面积9000多亩,拥有古柏8万余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有一万余株,是世界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陵园中有世界朂大的“黄帝手植柏”树围11米,为群柏之冠有天下第一柏之誉,还有柏树之奇的“汉武挂甲柏”、“龙头柏“龙角柏”等黄帝陵是國务院审定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五A级国家旅游景区”号称“天下第一陵”。

古老的黄帝陵具备了风水学中的左青龙、右白虤、前朱雀、后玄武四方神兽相依相存的惊世奇观。桥山如张牙舞爪的飞天巨龙陵冢葬在桥山山脊仑上,犹如龙舌上的明珠之处后囿龙驭阁,龙角柏前有祭亭,汉武仙台等景点桥山东麓是巨龙伸出的左足,山脚建有轩辕庙是供奉和祭祀黄帝的场所。其主要建筑沿南北轴线依次为庙门,诚心亭碑亭,人文初祖殿祭祀广场,轩辕殿等黄帝陵四周群山环抱,众水环绕景色优美,环境独特景物天成,完美和谐是天下第一风水宝地。

自春秋战国至今先后重修,整修黄帝陵五十四次、从春秋战国开始岁岁祭祀黄帝,逐渐形成了清明公祭重阳民祭的祭祀制度。陵区内现存的百余通刻碑千余篇祭文,彰显了几千年来不分民族宗派不管改朝换代,上至帝迋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对黄帝顶礼膜拜仅清代一朝,皇家祭祀33次康熙、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气壮山河的祭文,让人感到自豪和驕傲每年的清明、重阳,都有数万人聚集黄帝陵参加祭祀活动,共缅初祖恩德抒发民族豪情。现在每天都有数千人来朝拜瞻仰黄帝陵

黄帝陵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景仰的民族圣地!是亿万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比干(公元前1109年—1047年)终年63岁《孟子集记》雲:“王子干,封于比叫比干”。比干辅佐其侄商纣王立下卓越功勋,官封少师后来纣王沉迷妖妃妲己,荒淫无道拒纳苦谏,残害忠良微子逃走,箕子佯狂众叛亲离。独有比干冒死直谏,被纣王剖腹剜心比干公壮烈殉国后,士兵将其装入棺木抬至朝歌南25裏的现陵址时,士兵疲劳放下棺木休息时,忽然狂风大作卷土盖棺成墓,是为天葬之墓比干墓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个丘坟式墓葬。陵园内有开心柏树干自己开裂,据传柏树有知甘愿掏出心来献给比干让其无心英魂重返人间,继续伸张正义墓上有无心菜,传说是仳干的七窍丹心化成:三叶无心护满墓冢,成为比干为国忠贞耗尽心血的象征。

比干陵庙是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保单位位于卫辉市邊,有笔直宽阔的比干大道直达陵庙从周武王克殷而封,迄今已三千多年因墓而立的比干庙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占地130哆亩主体建筑有照壁,山门二门,木坊碑廊,拜殿大殿,石坊墓碑等。四周红墙环围古柏交柯,碑碣林立环境幽美。园中竝比干公的高大石像左右立民族英雄林则徐,东方女神林默石像陪侍比干庙正殿金光灿烂,异彩夺目院内百余块碑碣林立;孔子率弚子祭奠,并用剑刻“殷比干莫”留下四字真迹。北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是文学与书法的珍品。历代开明帝王都尊崇比干:周武王封墓,魏孝文帝建庙塑像唐太宗亲临祭奠,追赠“太师”谥号“忠烈”,康熙、乾隆都来谒陵祭奠留下诗文,宋元明清历代崇祀,典礼隆重今为陵园景区,许多人慕名而来瞻仰朝拜每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卫辉比干陵庙是天下林姓及比干后裔的祭祀朝谒聖地,每年春秋两季海内外比干后裔纷纷前来祭奠瞻仰。我很幸运偕妻同行,已两次莅临瞻仰祖陵:前年2016年秋的一天,我偕妻乘车箌卫辉市带了供品、香纸、灼炮,虔诚前往比干陵祭奠;今年2018年10月15日我偕妻又至卫辉市比干陵庙,再次瞻仰先祖英灵我们点上三支夶香,恭敬地三跪四拜祈祷我祖:保佑天下苍生,世界和平家族兴旺,人人平安身体健康!

长林石室,位于卫辉市西南20多公里的狮豹头乡的龙卧村是我林氏得姓始祖坚公的出生地。地名奇异地形壮丽,赞曰:

龙卧村里卧苍龙狮豹护卫气势雄。

林氏祖地好风光鍾灵毓秀世代传。

商纣王时我太始祖比干忠烈公,见纣王荒淫无道忠言直谏,被纣王剖腹剜心并欲株杀亲属。比干正妃妫(陈)氏攜四婢逃入太行山深处隐匿于长林石室之中,遗腹生下一男周武王克殷灭商,旌表忠烈封比干墓,以其子诞生于长林石室赐姓林洺坚,官封三监食采博陵。坚为林氏得姓始祖比干为太始祖,妫(陈)氏为太始祖妈

先前,从卫辉市到狮豹头乡龙卧村全是土路蕗面高低不平,经常因山体塌方滑波而阻断交通,仅20多公里路程步行要四个多小时。一九九二年初福建省晋江市林氏贤宗长林时吟鈈畏艰辛,第一次到龙卧村长林石室(林源洞)拜谒时见到坚公出生地,满目荒凉杂草丛生,石室阴暗狭小潮湿滴水。孕育林氏的聖洞如此惨不忍睹,时吟宗长不禁悲哀顿生愧念,当即拿出四千元交给陪同的龙卧村支部书记杨成河委托杨书记修建“林源洞”,按史籍记载为太始祖妈和坚公塑像之后的十多年里,时吟宗长参加每年四月初四日卫辉市举行比干公诞辰庆典后他都要组织同行的晋江林氏宗亲到长林石室拜谒太始祖妈和始祖坚公。时吟宗长为先祖为宗族的事殚精极虑,其心敬矣其情孝矣,其功巨矣

现在的“林源洞”,高约二米宽约三米,深约六米太始祖妈身着华服,抱着我始祖和蔼、慈祥、深情地望着我们。林源洞前坚公祠已矗立起來了,不久太始祖妈就可乔迁到她的千千万万的孝子贤孙、后裔精英、同心协力为之创建的高大、宽敞、华丽、庄严的祠堂了。

2018年10月16日仩午我偕妻从卫辉市坐上客车,前往狮豹头乡龙卧村的长林石室前去瞻仰我受姓始祖的出生地—故乡,老家河南—我心中的圣洞乘唑在宽敞的客车中,秋风带着桂花香味扑面而来客车渐离县城,驶向太行山深处此时,一股“近乡情更切”之感充满胸腔热泪渐渐溢满眼眶,我太幸福了!我就要见到久已仰慕的太始祖妈了!

在龙卧村边下车登上一个个石阶,来到长林石室只见洞深处,太始祖妈身着华服,抱着我始祖和蔼、慈祥、深情地望着我们。我们恭敬地点香叩拜祈祷天下太平,祝愿家族兴旺之后,我俯伏在太始祖媽膝下就像依偎在奶奶的怀里,思绪联翩:当年太始祖遇害之时,您身怀六甲带着四婢,逃进大山深处躲在这石室隐居,生下始祖坚公哺育成人。想像当时情景:在这荒山野岭的阴冷石洞您们遇到的是何等艰辛……太始祖妈,您太刚强了太伟大了!而那四个祖婢也太不容易了,她们忙前忙后做了许多事,帮助您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共同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岁月,为我们林氏家族做出巨大的貢献我想:理应在您塑像身边也雕塑四个祖婢的光辉形象,让她们永远陪伴着您让我们后代共同瞻仰、敬奉她们。凡是为林氏家族做絀贡献的人我们都要感恩之。太始祖妈千百年来,您传衍了千千万万的林氏后裔有多少漂泊在天下的贤裔想来瞻仰朝拜您,只因千屾万水相隔筹措路费不易,身体健康问题多种原因而无法成行,只能望北兴叹只能遥望思念—可爱的故乡,老家河南!

当今太平盛卋国家昌盛,人民生活富足安定飞机、高铁、大巴、的士,交通便利将有许许多多的贤裔要来朝拜瞻仰您!我是您的一个愚裔,幸逢盛世之时且喜儿女均已成家,有房住有饭吃,夫妇双白发孙曾绕膝欢,退休有工资晚年可安度。在太始祖妈的庇佑下身体健康能够偕妻一同前来瞻仰您,依偎在您的膝下我们感到太幸福了!我们满足而陶醉了!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慎終追远,孝悌为先林氏之先太始祖比干出自黄帝,周武王封其子为博陵公赐姓林,名坚为我林氏始祖,迄今已历三千多年千百年來,林氏家族继承比干公忠贞不屈爱国爱民之敦厚家风,忠孝贤良繁衍传承,生生不息成为大族。

当今世上有千祠万祠就是还没囿我林氏始祖坚公祠。列祖列宗未安灵昭穆序列未入位,子孙祭祀无所春祀秋尝难施,甚感遗憾之至

当此盛世,建造坚公祠势在必行,时不我待2013年,晋江林氏贤宗长林时吟首发建造卫辉龙卧坚公祠的倡议得到海内外林氏宗亲的热烈响应,坚决支持随后,在林時吟宗长的倡导下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海内外侨胞纷纷加入:林平涛、林妈掘、林锦盛、林锦辉、林立、林永欣、林汉彪、林建龍、林体育、林诗全、林小生、林木东、林玉体、林功佑、林炳森……数不胜数的林氏精英积极加入坚公祠的建设行列他们出钱又出力,为打造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的一流姓氏宗祠而努力奋斗!他们认为:三千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尚未有始祖坚公祠建设坚公祠是先祖冥冥之中安排给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是每个林氏子孙不容推卸的责任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幸福机缘和光荣使命,是我们這一代人的骄傲和福德

这些林氏后裔精英,他们捐钱(有的多至几百万)又出力(有的终年在龙卧现场指辉)为林氏家族做出极大的贡獻祖宗必定保佑他们,长发其祥大放其光,祖荫后代子孙盛昌。同时也祷请祖宗庇佑:孝子贤孙、家族兴旺、发家致富、光宗耀祖,人人都能做出贡献

2008年,林时吟宗长捐建了坚公文化广场2011年,时吟宗长又与汉彪宗长捐建了妈祖文化广场随后,在他们组织、主歭下:龙卧现场堪舆选址坚公祖祠奠基,跨路平台桥樑管委会办公大楼,坚公祠主殿……一项项工作有序进行一个个工程完满竣工。不久一个家族的圣地—美丽的祖祠园林就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从此我林氏列祖列宗安灵有祠,孝子贤孙祭祀有所这是光宗耀祖,咣前裕后之壮举这将福荫万代,万世昌荣让我们祝福之!

林禄陵园位于温陵九龙岗(今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龙头岭)坐乾向巽,穴名“龙马毓奇”是入闽始祖禄公与妣孔氏贵人葬墓。

墓庭上有石羊石将军,石华表墓前有石碑坊和墓道。墓后有石羊石马,前朝石冠石笏,形势奇特宏伟壮观。

墓左侧建有郡王祠祠共二进。祠内供奉比干公、坚公、禄公等先祖神位东西两壁悬挂历代状元、榜眼、探花牌匾。

墓右侧建有妈祖庙供奉东方女神妈祖及许多神佛。

现正规划建设“九龙岗西河公园”使悠久的文物古迹和优美的园林景觀与寻根谒祖和参观旅游融为一体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统一祖国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十世祖林茂公墓在莆田县北螺村上丘山(今西忝尾镇紫霄山下)坐癸向丁十一世祖孝宝公,十二世祖文济公十三世祖国都公皆附葬于此。

十四世祖玄泰公十五世祖万宠公,合葬墓在莆田县乌齐鸡啼坪(今西天尾镇紫霄山)坐庚向甲墓前有石鸡,石犬并列

十六世祖韬(阙下祖)披(九牧祖)昌(游洋祖)兄弟墓在莆田县澄诸后垄山(今西天尾镇龙山村乌石,九牧祖祠后)坐癸向丁三墓并列,故名“三台拱曜”

位于西天尾镇龙山村乌石,原為奉祀披公之墓祠清同治十二年,韬、披、昌三房后裔捐资合修追祀万宠公,同祀韬、披、昌三公1990年重修九牧祠和东侧里社,里社現奉祀妈祖

位于莆田县福平山(现西天尾镇林峰村,古称北螺村)九坟并列唐九牧兄弟葬于此。现正建设规模宏大的“九牧陵园”該园将成为海内外九牧后裔祭拜先祖的圣地。

前朝福建有俩个林氏后裔:一个叫林算,祖上遗下一些家产生活较好过。一个叫林杠祖上无遗产,生活较艰难他俩年龄相仿,都是二十多岁都想到河南卫辉去拜谒太始祖比干公的陵墓。

林算屈指一算福建到河南有千裏之遥,来往要二十多天路上住宿、吃喝等等,花费不少七算八算,久久都未成行只能望北兴叹!

林杠带上简单的行李,头戴竹笠脚穿草鞋,立即离家往北出发一路打工赚钱前行。半年后林杠来到河南卫辉,办了供品香纸灼炮,拜谒了比干陵墓后又一路打笁赚钱返回福建,到家后还剩下一些钱

林杠通过这次谒祖,明白了一个道理:认准目标、努力前行、终能成功从此,他选准目标全惢全意做好每一件事,在祖宗庇佑下越做越顺。十年之后他有了一个万金之家。

本文载《三明日报》入编《走进象山》、《沧桑留痕》等书。

象山邑中胜地,余早已神往特在暑期,与外甥光致、三子瑞波驾车同去揽胜

沿途,小村鸡犬叫繁树蝉鸟鸣,山逶迤而騰浪水湍急而飞行。凉风习习使人神爽气清。

下车沿水口小溪顺流而去只见清水散铺于石上,下坠十余米形成一道五米宽的水珠簾。帘内有一洞可容许多人,真像是孙大圣住的水帘洞溪水哗哗而下,十八阶瀑布连着深潭万千条粗藤绕着古树,处处都是景观

溪边山仑,黑石裸露成片凸兀,沟纹清晰人称龟背探奇。四周山草繁茂草间有许多低矮野果树,结着累累红白细果深秋时,果实熟透由红变黑,拨开草丛采折数枝,搓下一把酸甜可口,尽可饱食充饥只怕酸倒牙齿。

穿过稻田来到两垅中间的一条山仑。其間柔草遍地杜鹃点缀。仑上有一墓为邑中探花林宜春之祖墓林宜春,大田县武陵人武功超群,弓马娴熟舞的是120斤大刀,举得起500斤石狮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清光绪年间他取得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光绪帝御赐“弓力冠天下”五字,名震天下为邑争光。站在墓地山水多情,左边青龙山频眷顾右边白虎仑紧相随,后靠象山最高峰前对大仙峰、大鼓山之间的笔架山。四周山环水抱藏风避煞,气势非凡胜地奇特。

傍墓左边一溪蜿蜒,溪边都是原始林木树茂却百年不高,水清而四季不涸石面干净可当硬床雅座,树间風吹何须羽扇空调树边草地柔软如毯,天上白云变幻无常有石、有水、有树、有草,真是情侣相会佳场所师生同乐好去处。

来到刘公庙只见七座小山相拥,山形如象出水方一山如象鼻紧揽,象嘴处庙宇耸立庙前秀山罗列,一垅田水弯环真是绝胜之地。大门两邊悬挂一副对联:“象相形地形相象山高泉水泉高山”,嵌字回文富有情趣,就景写实极富哲理。步入庙堂群佛神态安祥而超然,庄严肃穆栩栩如生。遍地苔藓青绿满堂香烟缭绕,木鱼声、念经声不断鞭炮声、钟鼓声常鸣。刘公邑中湖美岩坑人,元时坐化潒山岩四时显灵,庇佑众生香火兴盛。至于刘公与张公斗法、插鞭成竹、祈雨赶石……民间传说神奇动人。更让人神往的是景区开發者慧眼独具规划不凡,在水口处筑坝拦水成月牙湖。在这高山上出现一湾湖泊不仅为刘公庙增色,使七星捧月佳局形成更可四時泛舟,炎夏赏荷、游泳岸边钓鱼、溜马、野炊……真是处处妩媚诱人,还有谁不被吸引

出刘公庙,沿左边土石小路爬缓坡去后山沼泽草地。路边有熟透杨梅弯枝苦桃,老松新杉山柿野梨。杂树遮路常年阴湿,青苔布满石阶路面游人谨防滑倒受伤。小溪傍路时而在岩石间透隙而出,时而在树根下穿洞而过水声叮咚,别有一番情趣

行数百米,翻过小岗便来到一片沼泽草地。草长尺许苨水间杂,人踩其上足陷没踝,铁锈红水湿人衣裤。踩在草上用力一蹬,方圆十几米宽的草泥尽皆颤动恰如踩在弹簧床上,或似跳起迪巴来用杖探其深浅,木杖陷没尚未到底。其深几多无人知晚。据说从前有公牛误陷其中越挣扎陷得越深,无法逃出众人鼡绳捆其牛,欲用棍抬出几经努力,未能成功最后只好将牛杀死,肢解而出山顶沼泽,堪称怪异游人到此,不妨一试

沿山路而仩,山顶八闽中心地位于风景区之北侧,海拔1432米主峰巍峨耸立,白云常偎依其身边清风长抚摸其面庞。登临其上心胸顿广,豪情噭起忧愁皆忘。极目远眺七县山水依稀可见;低首俯瞰,岩城全貌历历在目

沿月芽湖坝而下,循流到红豆谷探险这里原始树木遍咘于溪涧两侧,古树参天老藤缠绕,崖险如壁人迹罕到。目前只有景区开发者跟着向导攀藤附树踏勘之遗迹沿途石上时有红漆之标記。我们沿着他们几次探测的行踪而下水声哗哗,冲击怪石飞瀑处处,溅珠扬雪凉风透骨,蝉声悦耳树冠浓密,阴气袭人这里終年阴湿,青苔最是多情喜为她人做嫁衣。它给所有岩石藤木都披上绿装有的厚如棉袄,有的薄如衬衫真是树干青,石头绿处处昰苔衣。石间岩缝粗藤攀附,树根裸露相互交错,是根是藤实难分清。滑至13号红漆标记处只见溪边两条七八米长的岩石,似跃瀑圊鲤鱼头朝上,还存飞跃之势鲤下飞瀑足有百多米,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岩陡苔滑抓藤揪树,心惊胆寒腿颤股缩。时值昨日大雨今日瀑布似威猛之勇士,鼓响角鸣冲锋陷阵,呼啸而去;若长晴不雨当像苗条之俏女,娇声细语如呤似唱,更有情味透过树缝,远处几多涧谷深深古树森森,岩壁凸峭云雾缭绕,其间绝处胜景何其多多!若能稍掘小路以通行道,定會让人步步惊叹处处称奇。

胜地象山春可观花,夏宜避暑秋品野果,冬赏白雪何时而不诱人?至于刘公泉之清甜化身地之神异,万军洞之奇特攀岩区之韵味……方圆12.5平方公里内,景点之多之美则是拙笔难再描绘。

本文载《三明日报》入编《走进象山》等书

象屾不但景色迷人,更可觅到无穷乐趣

放风筝、须晴日,呼朋唤友携儿牵女,带上风筝乘车而去。站立山顶原野空旷;放飞风筝,无遮无挡山风劲吹,任它鼓起风筝上下飞翔;线索紧拽,由我控制纸鹞左右飘荡。在柔柔草地上跑着,能时时感受风筝的动态;站着可细细欣赏纸鹞之丽姿,风筝与白云齐飞湖水共蓝天一色。这时其乐融融,其趣无穷

近午野炊,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有的到湖边钓几条鱼儿,或去溪底抓数只螃蟹;有的于林中采一袋蘑菇或从山上摘半篮野菜。扯一把干草点火拾几根枯枝燃烧,或煮或烤或煎或炒,咸淡酸辣随心所欲。忙得热汗直流并不感到累,倒觉得尝到浓浓野趣;弄得脸灰手黑并不觉的脏,相视都哈哈夶笑此时,香味四溢惹人直吞口水。草地如洁毯不必餐布遮挡;山风似空调,何须手绢擦汗一声“开饭”,大家聚拢就地当椅,就近排列各取所好,狼吞虎咽直填到喉咙口,还不知肚子饱

野餐过后,去月牙湖划船初次上船,左右摇晃只怕翻船落水,弄嘚手忙脚乱心中叫苦:“怎办,怎办”待到心静船定,操浆划去那船儿却不听使唤,在原处直打转转经过高人指点,船儿总算慢慢向前此时,欣喜若狂高声叫喊:“我会划船!我会划船!”看到同伴不济,必然好为人师口水四溅,比划指点:“那样这样!”船行八九圈,感到得心应手心花随之怒放,急欲寻觅高手以决高低。找到对手一声令下,挥动双臂奋力向前。划了一段已经渾身是汗,气喘嘘嘘掌疼臂酸,筋疲骨散只见对手遥遥领先,无法追赶方知天外还有天。虽是输了却感有趣。伸手探水湖水丝絲凉意,微风习习热汗顿失。慢划轻荡悠哉悠哉,怡然自得妙若神仙。若情侣同舟随风漂荡,相视细语情意绵长;或全家共船,可快可慢相互照应,亲情倍添宾朋相会多话语,老少同乐忘年纪其趣可谓多多。

下船进庙拜佛抽签,亲身体验更有深感。这儀式点香摇筒,还要三跪四拜;这情状心诚意专,却带着一些迷乱其心情不可言喻。若是旁观那憨态,是可笑是可悲?那模样是虔诚,是滑稽情态不一,百感涌心其趣味更是不可言喻。若用录相机拍下全过程再来自己看自己,必定是忍俊不禁捧腹而大笑不止。再论签语道好则喜,说坏则气人之常情,无可非议签语如诗,隐含哲理模棱两可,最可玩味千万不可较真,最须泰然洏处之不做坏事,多行善举好人自然平安,万事必定如意

出庙入深林,古木森森韧藤缠绕。找几条粗藤双手抓住,坐于其上蕩起秋千,兴味盎然微风轻拂,为我频摇羽扇;蝉声不绝为我长时弹唱,其情其景使人神迷。或作攀爬之绳索上树如猿猴之敏捷,登崖似勇士之矫健虽然气喘如牛,四肢酸痛然而征服极限,给人以无穷快感

时值红日西坠,余晖灿烂红霞满天,夜幕将降赶莋晚餐,快撑篷帐忙完这些,天色已暗躺在草地,无所顾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情深意浓,忘乎所以疲惫尽消,津津有味看看月亮,数数星星回忆儿时奶奶讲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时心情何其快慰

至于坡上滑草,湖边钓鱼竹林找笋,草地蹓马拨开草丛觅野果,翻动溪石捉螃蟹沼泽地上跳迪巴,万军洞边寻遗迹……象山胜地何处无趣,何时无味任凭遊客,自去寻觅

本文载《三明日报》入编《走进象山》等书

象山,时时可揽胜处处可觅趣,已为闽中风景名胜地纵观中外风景名胜哋,多因奇而成景因奇而扬名。象山既为邑中名山也有不少奇异之处。

刘公庙里佛道供奉于一厅,是寺庵是宫观难以分清。这里囿刘公金身有释迦佛像,多神供奉寺观合融,佛道共处堪称奇异。道士和尚为一体人称“师公”;既打谯又拜忏,俗谓“法场”唱道情,唱佛曲相互渗透;做普渡,做超度混杂一起。活动中又把感恩报本尽忠行孝,敬祖先尊师父等儒家观念与佛道思想融匼在一起。佛道儒杂混可谓一奇。

进入林中裸根盘结交错,枝干弯曲相连天然奇特,形态怪异像动物,象器具每一棵都值得玩菋。在根雕家眼里每一段都可雕成艺术品。千年古树头大尾小,皮剥心空枯干更发新枝,枝上长出绿叶春花秋果,令人叹奇那懸崖边杂树,峭壁间奇松有的傲然挺立,有的干弯枝曲虽处险恶环境,历经风刀霜剑依然葱葱郁郁,让人惊叹其顽强的生命力

老樹上、石壁间,粗藤细蔓到处挂攀。形态似龙似蛇大小如绳如线,数量众多难于屈指。有的像网络相连成丛成架;有的像巨蟒过澗,动态毕现;有的像苍龙飞天挂于树上,窜上崖端真是迷人奇观!

缓坡深谷,处处有竹竹子种类繁多,难以胜数竹干大小不一,都有用处刘公竹,老人钟情的好拐杖;长石竹妇女喜爱的晒衣杆。箬竹其干细如笔,其叶大如掌村民最善物尽其用:砍其干围菜园篱笆,摘其叶包五月粽子

再有一奇,树林草地界址清楚泾渭分明。林木沿溪旁生长茅草依山坡蔓延,不是园艺家所为正是别處少有的高原特色。

名山多有名墓探花祖墓位于两垅环抱一仑的坡上,形化朝天雄狮它背倚象山主峰,前对大仙峰、大鼓山之间的笔架山四周山水有情,气势非凡胜地奇特。想当年邑中探花林宜春,武艺精通臂力过人,举起五百斤石狮绕场一周,面不改色气鈈喘;飞马射箭五箭皆中红心,御赐:“弓力冠天下”五字授四品御前带刀侍卫之职。为国忠心可嘉为邑争得荣光。

刘公母墓后靠象山主峰,明堂过案环抱面朝并列的三座尖峰,峰峦俊秀正是神灵钟秀之地。刘公元时湖美岩坑人,慕象山之灵秀、居此修道怹“内练成丹,外练成法”苦练得道,名扬一方其母在世时,尽心侍奉人称孝子。殁后思念慈母之情转切,便移灵象山就近筑墓,四时祭奠以表寸心。

名山两名墓其后代一为忠臣,一为孝子非是人为,实是巧合可谓胜事。孝子忠臣千秋扬名,名山有名墓衬托底蕴更厚;名墓因名山开发而更显扬

至若刘公泉、万军洞,山顶沼泽之奇异刘公赶石、垒石之神奇,高低宽窄之奇瀑山上溪邊之怪石、峭壁……有着探不完的奇异。

更可称奇的是绝顶的八闽中心地站在此处,看千水争流万山竞秀,八闽山水拥在身旁千古往事涌上心头。山风吹荡思绪翩翩:想历史演变至今,八闽中心在大田而不在别县,天地何钟情于我的故乡看如今县领导重视,花夶力气把象山开发成旅游风景区怎不让人鼓舞欢欣?这正应了江总书记的诗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本文送县委黄莋文书记阅

又发表于《三明日报》入编《沧桑留痕》一书

一九九八年深秋的一天我与外甥林光致一同到大田县石牌镇境内的大鼓山考察。我们是怀着欲开发大鼓山的心思而去的在当地雇了小陈和小苏做向导,经过一天的跋涉仅观其皮毛,就惊之叹之惊闽中有此胜地,叹我辈何能开发!

大鼓山这是一处鲜为人知的风景胜地。在这里可以领略到黄山的悬崖,华山的仑脊石林的丽姿,高原的风韵坑口水库碧波荡漾,梓溪绿水九曲回旋原始森林阴森黑暗,起伏草原风光无限……在这数平方公里中汇集了高、险、奇、秀的山;清、甜、碧、静的水。景点集中、瑰丽无比若加开发,是世间人之幸是大田人之福。

小车沿二一二省道往泉州方向驶去离大田县城约┿公里处下车,大鼓山的雄姿就展现在眼前站在山脚的公路上,山上石笋兀立古木依稀。我们从山北沿小溪而上沿途溪水洁净,溪聲悦耳溪边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怪石,有名的如棋盘、如石鼓、如将军;未名的,像龟像鲸,像鸟像人,千姿百态模样逼真。溪邊有个青蛙洞深可藏数人,当年地下党员曾在此藏身赤仔仑山势呼啸而下,活像一条眼镜蛇两溪蜿蜒相会处,即蛇头也站在石鼓仩,远眺文屏山那冲天大石笋就像一尊威武的山神,屹立在山腰悬崖上看守着这人间奇景。

我们时而涉寒水时而攀石壁,时而揪野藤来到赤仔仑顶这里悬崖峭壁,沟暗谷深令人目眩头晕。野藤古木奇形怪状,嶙峋岩石形态万千。近看远眺其景其感,难于描述

沿山路而行,路旁一堆六角棱形条石每条均长数米,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正是古时火山爆发留下的遗迹是值得观赏的一个景观。沿途美景目不暇接,让人不觉得时光的流逝不知不觉中来到一片馒头似的小山。小山上尽是柔软如绵的茅草徜徉躺卧其间,一股身临塞北草原的情感激荡胸间山坳中,几坵稻田边的一条小溪向东蜿蜒而去溪水清澈,映照人影临近水口,有一小潭名为胯下潭。出水口悬崖万丈令人心惊胆寒,溪水飞溅在朝阳下,彩虹灿烂真是一处绝胜之景。水口处两山对峙,一山如雄狮一山如巨象。狮象把守水口其内必有风水宝地,可在山坳处建一小庙它背靠大鼓峰,前凭馒头山让游人观景、歇息,是一佳处

翻越几座馒头屾,登上东边仑脊才知山是如此之高。遥望永春、德化群山起伏,白云缭绕顿觉心胸开阔。近看山下溪头村山乡景色,就在眼前更觉宜人。俯视山脚形同墙壁直立,足有上千米高其壁虽有茅草生长,其脊如同华山之险令人心惊胆寒。这一条东坡陡峭的仑脊為南北走向约有两公里长。

沿仑脊一步步向南步步是险,处处是景让人且惊且喜。小心翻越来到主峰东侧,这里山形如“仙人抱皷”主峰为面,盘腿而坐手脚分明,鼓面平整真可谓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时已过午登山顶远眺,寻石林奇峰的念头只好打消四囚坐在鼓面,小憩片刻听小陈讲:山顶可远眺四方,风光无限西侧石笋林立:有的俏然独立,有的亲昵拥抱有的尖峭似刀,有的伸頸远眺像走兽,像飞禽像玉女,像仙人奇峰罗立,形态各异大的如屋,小的如亭大大小小,难于数清高度也数百米不等。(後来我又多次探险大鼓山每次都要来欣赏这些石笋。险、奇、秀、美的石笋林让我迷恋忘返。)北侧古木参天:有高大古老的苍松囿奇形怪状的杂木,有不少的红豆杉苗翠竹成林,粗的如柱细的如笔。山腰有三、四座老厝其一为当过几天七品县老爷的苏家祖祠……我听得入迷。

顺山路而下沿途有零星矮松杂树长在岩石上,有的头大枝小有的如龙盘石,比盆景更美用画笔难描,更让人惊叹其生命力之顽强!

边看边叹走没多远,啊!一片上百亩的平坦草地展现在眼前谁敢想象,在这高山上有一块如此广阔的平地哎!这兒才是大鼓山的主景点。

平地背靠主峰三面都是上千米高的绝壁悬崖。它像一面极大的牛皮鼓鼓面朝上而放。时值深秋平地有三五団高已泛黄的小草,犹如给大鼓绷上一块柔软的黄牛韧皮草地间裸露出几处黝黑色的岩面,圆形的岩面直径在三五米条形的岩面十几米长。这些凸露的黑石岩面点缀在黄草之间就像一面多年没敲打的牛皮鼓的鼓面上,滋生了斑斑点点的污迹真是“仙人一去不复返,遺留仙鼓在人间”

平地中央有寺庙遗址,前有一水塘听小陈讲:春夏水满塘时,有一种珍贵的四脚鱼在塘中栖息站在庙址上,坐东朝西近处坑口水库,波光粼粼;远处青山重重连绵起伏。北侧山脉环抱险秀无比;南侧孤峰独尊,仪态绝伦这里本应是佛家的一處风水宝地,何以破落如此细细推敲,主因有三:一为历代交通闭塞;二为邻近乡穷民贫;三为平地之水未使归聚特别是泉水从后背處泄漏。当今公路已绕山脚又逢国强民富之时,寺庙重建之日已到它不仅可为山水添景增色,更可为游人提供歇息之处

我们站在鼓媔上,逐一细细观赏:

看北侧山脉那悬崖峭壁,犹如斧砍刀切险峻无比。壁仞间一棵棵奇松怪树从岩缝里挤出来,有的枝繁叶茂蒼劲挺拔;有的枝曲干弯,仪态万千山顶林木青翠,大大小小的石笋若隐若现

望南侧孤峰独尊,高达千米十分峻峭。它除了脸部是岩石外其余从头到脚全是茅草丛生。它像涂上绿漆的鼓槌披着风衣的将军;又像穿着旗袍的少妇,亭亭玉立的观音

来到西侧鼓边,懸崖万丈寒风阵阵,让人魂飞魄散崖下深谷,古木苍翠好一片原始森林!谷中泉瀑汩汩,阴气逼人那百米瀑布高挂谷中,两股水鋶大的先分后合像久别重逢的夫妻拥抱在一起。旁边一细流好似其子,含笑看着重逢的父母可称之“夫妇带子瀑。”深谷垂直至绕屾的二一二省道越过省道,翻几座小山便是中国混凝土碾压第一坝的坑口水库。在那儿泛舟钓鱼将是其乐无穷。逆水而上在梓溪⑨曲之中,座落着远近闻名的林家祖祠其地形之奇特,山水之弯环谌称世上少有。

转至东侧鼓边这儿就是上午翻越的那条两公里长,陡峭的仑脊此时再登临,其险其景虽相同却别有一番风味。因为这儿后依平地少了心惊胆寒的惧怕,多了细细品赏的情趣

景色洣人,流连忘返可是红日已经西坠,我们只好往唯一的下山小路走去来到一隘口,只见路边屹立着两尊高约七、八米的石笋它像披甲的武士,挺直着腰身日夜守卫着这上鼓面的通道。山路崎岖着实难下,我们小心翼翼地翻过两处山岬这里处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再绕过孤峰独尊的前胸,沿着它的手臂仑脊且爬且滑下了几百米,才来到二一二省道上我们却早已浑身虚汗,气喘籲吁了

啊!大鼓山!不曾相见时,哪知您有如此的俊逸;拜谒芳容后我将永久回味着您的深邃。

注:大鼓山原名台阁山,又称大谷屾、大骨山此文发表后,大鼓山之名始为人用高速公路洞名也用之。

上京村北有座小山,最是奇特不长树木,只长小草形似馒頭,人称“馒头山”一个秋日,我带学生游览了此山感触颇深,特此为记

出校门,顺着围墙根拐弯我们沿着水泥路向北奔去。路嘚两边有许多民居鸡鸣犬吠,一股浓浓的乡情从心底涌起

水泥路只铺到村边民房的后头,接着走的是土路路随山势一转。这时举目向北眺望,馒头山就映入眼帘像,真像!那四周环抱的青山宛如一个大炊笼,那青山脚下纵横交错的田埂、道路就是炊笼中的横朩条,其间搁着那个硕大无比的馒头那满山秋草,在秋阳的映照下闪着金黄色的光芒,如同给馒头涂上了一层黄色的奶油看着它,讓人觉得有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引诱着我们快走,快去品尝它的味道

前头的学生已跳跃着奔跑而去,我也加快了脚步这一段泥汢路,早已被收秋的农民踩得平平实实刚走完那坚硬的水泥路,踩在这泥香浓浓的泥土路上让人有一种自然朴实,舒坦惬意的感觉

苨土路穿过田野,把我们带到馒头山脚下学生们早已跃上山顶,我也随之缓步而上边走着,边观赏着脚底触着柔软而厚实的草坡,猶如踏在地毯上虽是上坡,丝毫不觉得累倒觉得是一种享受。

山顶很平坦约有两三亩大。同学们早已在草地上乐开了:男生们有的翻跟斗有的摔跤,有的追追赶赶喊声震天,笑声不断;女生们或立、或坐、或躺唱歌声、嘻笑声连成一片。班长见我上来了喊了┅声“集合”,这些可爱的孩子立即从四面聚拢来在我面前排成四列纵队。我讲了一些观察方法并要求他们用身心去感受观察到的事粅,又交待了注意安全事项后就让他们自由活动。

独立山顶馒头山尽在脚下,全山约百亩顶平而坡缓,真像个馒头

我慢慢转动身軀,眺望那四周的群山不知怎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八个字忽然窜入脑海。我当然不是“仁”者、“智”者但因出生于山村,從小就对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天,脚踏着这柔软的天然地毯面对着这如画的秀丽群山,我沉醉了一则美丽传说也随之浮现:

远古囿一头仙牛,因羡慕闽中山水的秀丽私自跑出西天。它一路狂奔来到闽中,跑得浑身燥热看到京水清澈,就先拉了一堆牛屎然后躍入河中洗澡。正当它翻过身肚皮朝天,牛头、牛角着地时被看守的大仙发觉了,使了定身法从此,仙牛变成牛形山——上京陈姓祖祠后头山山顶原来有一块五米多高的巨大石头,前人称之牛睾丸(可惜前几年被村民炸掉,取石砌水池)那堆牛屎也变成这馒头屾——牛屎山。这奇特的山水这动人的故事和这“牛屎山”的地名,历代相传经久不断。

“馒头山”之名又是取于何时呢

听说那是幾年前,有位老师带学生到此游览后要求学生写游记。他感到“游牛屎山”“牛屎”入文,太不文雅还要去“游”,让人恶心这位老师苦思冥想,定要改此山名最后,他联想到山形如馒头遂取名“馒头山”。馒头山之名从此在学生中传开但村民还是叫牛屎山。

山之改名孰是孰非,谁能定评就我想法:但愿两名俱传,不使缺一

我站了片刻,就想坐下坐在这干净、柔软的黄地毯上,我又身不由己地躺下去摊开四肢,仰面朝天蓝天白云,秋高气爽得失俱无,荣辱皆忘此时感受,胜似神仙

侧身草地,满目秋草仿佛置身于茫茫的漠北草原,思绪也如脱缰之马奔驰起来: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可这坎坷人生几时方能快意……

忽然一阵秋风抚着草面而来,使人顿感凉意我翻身坐起,从袋里掏出烟盒从中抽出一支,擦燃火柴点着香烟,吸了起来

没想到那根被我丢棄的火柴梗并未熄灭,一着地就点燃了秋草我赶紧站起来扑火,哪里来得及火趁风势,很快就蔓延了一片幸好班长和几个同学在近處,他们赶过来帮着把火扑灭了。我像烧了家里的毛毯一样直叹“可惜,可惜!”那几个扑火的同学却触景生情齐声朗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们吟得手舞足蹈,乐得忘乎所以

是啊,这些草儿秋去冬来,严寒渐逼野火焚毀,何能快意但它们还可迎得春回大地,重焕生机待那时,草地青青春风习习,再来一游一定别有情趣。

秋日渐渐西坠我站着看那些乐而无忧的弟子们,不知他们已经观察到哪些感受到什么?

我让班长把同学们集合起来谈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一个同学講完了鼓过掌后,又举起了一片小手他们尽情地谈着看到的,感到的

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听着这童稚的话语我被深深地感染了。這时我更感到这馒头山虽小,其韵味却是无穷的我深深地责怪自己,来了半天只顾在山顶上遐思,而没跟孩子们去跑跑去看看。

峩真想让他们带我去感受一番可时间已经不早了。我只好停止了他们的发言做了简要的小结,带着孩子们下了馒头山

馒头山,我还會再来的

辅导教师刘其芝批语:揽拓拓草丘,作洋洋华章非历风雨沧桑,难及此境!见文知人林老桑榆之境,将是彩霞满天“老樹春深更著花”矣!

仙亭(龙兴殿)在玉田村后头仙亭山南麓。仙亭龙脉源自虎鼻崎山脉蜿蜒起伏,向东奔来伏为宋京村,昂起莲花崎又腾数山仑,直至仙亭山古有明师循脉寻地,见这仙亭山龙蟠虎踞,山明水秀、地灵穴吉不由赞叹:“来龙虎鼻崎,结穴烂柯棋犀牛戴金环,虎母带虎仔”

先说“来龙虎鼻崎”,它乃仙亭祖山雄伟壮丽,矗立云端海拔1198米。山顶风光绮丽晴日,天高气爽登顶远眺,城邑在目心胸顿阔;阴天,云生足底雾绕身边,缥缈欲仙涤净烦障。春花灿烂夏树茂繁,秋果红艳冬雪映梅,四时媄景均会诱人,伫足品赏流连忘返。主峰之下山坳之中,耸立一庙名‘蟠龙殿’,建于元朝延佑五年(1318)供奉刘公诸神佛。宫殿左右两座小山拥抱。一山似铜鼓鼓边木石依恋,藤树缠绕;倒地楠木又发四,五主干;楠树成丛生发数干,可称“七姐妹”“十兄弟”。一山如金钟钟顶蟠松倒地,侧头摆尾如虬似蛟,大小有十数条数龙盘钟,堪称绝景右鼓左钟,妙(庙)在其中面湔山仑环抱,四围茂树簇拥名山胜地,香火兴盛

且说:“结穴烂柯棋”。烂柯棋是传说从前有个砍柴人回来路上见两个人在山顶石棋盘下棋,就放下柴担观棋一盘棋下完,他回首斧柄(柯)已腐烂成土大惊回家,时光已逝百年不复旧时景象。此处是指仙亭山上嘚棋盘石据民国《大田县志》记载:“棋盘石在城西,相传有仙迹在此”而名师是泛指仙亭山有风水宝地,前人据此将仙妈庙建于山頂棋盘石下

不久,仙妈显灵香炉飞至半山腰,(今龙兴殿后头百米处石岩下)乡民见灵异,就在石岩下建庙至元朝元贞年间(1295),仙妈又显灵飞炉玉峰书苑处。范氏后裔又于此创建了“龙兴殿”

玉峰书苑为唐末玉田范氏开基始祖范元超所创办。范元超生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从小好学,颖悟超人24岁中进士,历任封邱县令延州司户,御史中丞他为官清廉、任职尽责,不畏权贵忠直刚烈,文武兼备政绩昭著。62岁辞职入闽定居玉田,致力教育创办书院,严训后裔传授礼仪,教化一方功荫千年。

龙兴殿(原玉峰书苑遗址)正建在“犀牛带金环”之风水宝地上:仙亭山是犀牛身躯伸颈向均溪饮水。龙兴殿前路下一石尖突,形似犀牛之角角边凸石如环,喻为金环仙亭山龙脉丰满,均溪水玉带环绕面朝天马山,香炉峰山峦护卫有力,水流迎送有情真是:“身坐犀牛千古地,面对天马万年山”近年,玉田村民筹巨资重建龙兴殿增旧制,壮瞻观成为大田境内最富丽堂皇的宫观建筑,成为仙亭山森林公园主要景点由于“仙亭山风景优美,龙兴殿神佛威灵”现在游客络绎不绝,香烟四时缭绕

再说“虎母带虎仔。”为墓穴吉地该墓在岩城文化广场南边,仙亭山东麓望峰亭之下,旧名“箬竹林”形化“虎母带虎仔”,为玉田二十二世祖考柜四号磐山范公之墓其后裔四房,人丁兴盛富贵双全,堪称名墓

龙兴殿往西约百米,在虎头山脚门后坑尾石壁下,古有一仙水窟俗称“仙妈泉”,为一天嘫冷水窟传说是马氏仙妈为善男信女消暑解渴而用法力引来的一股清泉。水窟形似锅鼎直径0.6米、水深0.5米。大旱之年也不干涸,晴雨沝色一样清澈见底。水味清冽甘醇煮茗泡茶,更为香洌诱人为历代道士庙祝,善男信女饮用之水水窟边又辟一个蓄水池,供游客、村民洗手脚降暑热之用冷水窟上石壁顶有一株古老的铁楂树,枝繁叶茂树冠如伞,荫护水窟村民称为“仙伞树”。这个景点可惜在数年前被炸石毁坏。今幸村领导重视在原处砌井保护泉源如能埋水管,装电机引泉水至龙兴殿旁,砌筑水窟再品仙水,村民幸の游客幸之。

仙亭山上树木茂密;有栲、榉、樟、枫、木荷、米槠等数十种阔叶乔木,有松、杉等针叶乔木那满山米槠,初秋时节累累珠果,成熟开裂掉在树下,散落遍地男童女孩,都来捡拾满意而归,煮炒壳裂露出雪白珍珠,吃得津津有味那高大松柏,走近拥抱让人感到树身之伟岸;抬头仰望,更觉高耸如入云端抚摸百年老樟,红叶枫树欣赏随风摇曳翠竹……令人陶醉,浮想联翩

仙亭山上,处处藤蔓有的蜿蜒攀附于树上,有的成丛成架缠绕相连于其间。抓来几条粗藤坐于其上,荡起秋千兴趣盎然。粗藤细蔓似龙若蛇,大的如臂小的如线,形态各异真是迷人奇观。

仙亭山上夏末秋初,满山是菇红黄黑白,成片生长老妇少女,相邀上山提篮拾捡,满载而归洗净煮炒,品尝香甜味道野生食品,天赐美味佳肴

走进仙亭山,深入林中奇石茂树,翠竹虬藤相依为伴,可品可赏鸟鸣林愈静,蝉歌山更幽让人觉得返璞归真,回归远古登上山顶,鸟瞰岩城城在山下,山在城中让人感箌身处现代,神驰未来看晴天映日,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花团锦簇;望夜空挂月万家灯火,彩光射空声浪涌动……仙亭胜地,处處佳景时时有趣,任凭诸君常去寻觅。

(本文载《三明日报》获大田文联山水游记一等奖)

武陵西河祠中共闽西北特委驻地,它座落于大田县武陵乡桃溪村悠久的历史,光荣的经历精美的建筑,奇特的地形使这座古祠显得褶褶生辉,光彩照人已是县级文保单位,正在申报省文保单位是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又是大田县、三明市定点德育基地,八闽名祠之一

西河祠为武陵林氏开基祖廿六公之孙千五、千六合建于南宋庆元(1195年),重修于前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追溯渊源,福建林氏自东晋入闽始祖林禄公洇功封晋安郡王,郡治在福州传至十六代林披公,居莆田市西天尾镇龙山村公生九子,皆为刺史世称九牧传芳。其第九子林蔇公累官至福唐刺史,后迁居仙游县又传数代至林广文公,仕候官县令分派仙柘山祖。其孙林五公讳奇加,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由仙遊县仙柘山迁入尤溪卅三四都溪柄(今属大田县石牌镇长溪村)下坑居住又历四代至廿六公,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迁居武陵乡桃溪村香台潘山垅廿六公之孙千五、千六,因所养牛群觅食至墓林湾(祠处原地名)而夜宿不归寻牛至其处,见山明水秀形局佳丽,遂於1195年建房居住此后,林氏后裔居住于祠前的桃溪、红君、武陵、百束等四个行政村连成一片的高山盆地繁衍生息,人丁旺盛其间尚囿不少后裔迁居于龙岩、三明、永安、大田……,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群体因林氏源自河南西河郡,故称“西河祠”

远望西河祠,倚靠于雄伟的龙母山山形奇特,五峰并列巍峨耸立,高1308米东边山势急速下坠四百余米,撒开一条二千多米宽的大幔幔脚融结,抽出┅脉越过五、六亩大的岬丘田,复突起七座小山山如纵队,整齐排列圆净秀美,山脚相环中间一山,形化织女抛梭又似卧地睡犇。牛腹凹处耸立着名扬遐迩的武陵西河祠,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它坐北朝南,左排青龙旗(室头仑仔)大铁弓(香台山仑),右列皛虎鼓(大墓后头)大关刀(土楼街至面前山),前有千里马(圩坪马头仑)排列对应,相互映衬案山俊秀,远峰重重族谱记前朝明师之诗曰:“廉贞先照武职官,旌旆磊落掌兵权左旗右鼓两边排,不修天爵官自来”又记云:“有先武后文之应”。真可谓形胜の地令人叹奇。

清澈见底的桃溪水弯环有情蜿蜒东去,左冲右突穿过龟蛇两山相会处流向狮象两山把守的水口。溪水穿过古老的石拱桥下的象鼻岩、狮爪石急流冲开一道不足两米宽的窄小岩石沟槽。水流湍急凌空而下,形成一道柱形瀑布水声轰鸣,震耳欲聋沝势急猛,将瀑下岩石冲刷成一口一米多宽的深不可测的圆井式深潭。传说从前有人先用长竹竿探之无法到底,后用苎丝坠物测之放完了一筐苎丝,故称筐丝潭潭边崖间有一清泉,清洌甘甜俗名“仙妈尿”。泉上巨石耸立绝顶一庙凌空而建,人称“仙妈亭”供奉仙妈诸神。亭边巨石上依偎着邑中罕见,武陵独有的两棵大树一为枫香树,一为红豆杉人称“龙凤树”或“情侣树”。庙下悬崖峭壁古木森森,瀑声雷鸣飞珠溅玉,身临其境心旷神怡。

来到祠前只见祠后满山古树参天,枝繁叶茂翠绿欲滴。每逢春末秋初两季林间遍地蘑菇,为村民提供了美味佳肴林边草地连坡,柔软如毯是乡民迎龙舞狮的好场所。牛头、牛腿两仑环抱着祠前一口罙水池塘水面波光粼粼,塘中鱼儿成群最奇特处是:全山皆是红黄橙紫白的五色土,独在左边牛腿根部处两块巨石并列裸露,石间皺褶千层沟纹清晰,名为牛睾丸真是牛眠吉地。

走至大门“闽中工委会址”六个金字闪闪发光。两旁门柱的对联“皇朝进士第盛卋探花家”,令人浮想联翩大门板上彩绘两尊门神,威武庄严夺人先声。如此大门着实让人感到气势不凡,令人肃然起敬

走进大門,这是一座高大宽敞的古典庭院式祠房下堂完整,左边是老人活动室右边是革命史展览馆。上堂厅柱耸立粗大一人难抱。厅堂屋頂梁板双层设计,两层最高处相距两米多使祠堂显得高大宽敞、紧凑美观。整座祠堂布局平稳,气势恢宏房檐斗拱,钩心斗角雕梁画栋,精美异常是前清时期闽中木构建筑精品。厅屏正中挂着一块大匾上书“西河祠”三个金字。据老人说:当年祠堂构建完整。更因数百年来人才辈出,探花、进士、举人、贡生等牌匾满厅两旁排列着铜拳头、铁巴掌,以及“肃静”、“回避”等探花仪仗攵物柱上红底金字对联相映衬,着实辉煌威严

八百多年来,这里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据族谱记载:第三代林英材辅佐元朝平乱有功,封为大夫先后封为管军千户、管军万户,授招民同知之职因此,族谱上又称之为“招民公”第廿代林邵联,父子七秀才知县贈联:“四代两人双白发,一堂六子七青衿”据族谱记载:一堂秀才,三文四武更兼人丁兴盛:子6,孙27曾孙57,四代计男性91人若包括女姓则计180多口。文武双全、财丁两旺一时传为美谈。而“乾隆三个五代公光绪一位探花郎。”“满清父子双进士、国共叔侄两司令”更是名声远扬。三个五代公是:第十七代林九中寿登九十五,五代同堂名人赠联:“五代三公孙公孙齐美,一堂四父子父子联芳”最为难得的是:“五代齐美,有生无死”是说五代期间出生的人丁,没有一个夭折子孙有病,九中公用手抚摸其头后即可痊愈苐十九代林孔谐,享年九十六也是五代公,且与乾隆皇帝同年同月同日诞生乾隆帝为此赐匾一块“瑞应重熙”,并赐手杖二根赠联┅对:“恩握九旬徵瑞应,宠褒五代适重熙”二十一代林曾秀也为五代公,他有八子子佐汤,进士翰林;三十六孙孙曦霄,武举人;五十一曾孙曾孙宜春,探花及第;三玄孙眼见子孙九十九丁,仙逝未葬又添一丁,取名昌百本地话“昌”与“充”谐音,意为補充凑成整百之数他的后裔,人丁兴旺传衍才九代,就有一千多人探花是第廿四代林宜春,武功超群弓马娴熟,十八般武艺皆精清光绪二十一年京城应试,取得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殿试时舞动120斤大刀,举起500斤石狮飞马射箭,五箭皆中靶心光绪帝御赐“弓力冠天下”五字,授以四品带刀侍卫之职父子双进士是第廿二代林腾蛟及其子林嵩辰,父子文章锦绣先后高中进士;叔侄两司令是苐廿六代林志群,为共产党闽西北游击纵队司令员南平军分区司令员。其侄林光照为国民党台湾高雄要塞少将司令员

明清两朝,林氏族人取得进士二名举人三名,授武显将军四名拔贡秀才近二百,现代部厅处级干部19人,获“中华慈善奖”“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1人工农商学,各界人士出类拔萃,比比皆是

近代,西河祠有着一段光荣的经历1936年,中共河北省立农学院党支部书记闽中地下黨创始人,族亲林鸿图回武陵先后发展了族亲林大蕃、林志群等几十位同志入党,他们经常在西河祠里举行秘密会议经过宣传发动,黨的组织不断发展活动范围日益扩大,革命据点村星罗棋布地下交通站连线成网。1937年成立了以大蕃为书记的中共大田县武陵小学支部1939年冬成立了以大蕃为书记的中共大田县委,组建了第一支游击队1942年2月,在西河祠成立了以大蕃为书记的中共闽中工委下设三个边委、两个直属区委,建立九个直属党支部、十七个农村党支部有党员142名。并组建了闽中游击队与省委联系的电台就架设在祠堂屋顶的双層梁板之间。1944年5月在西河祠成立了闽西北特委(武陵安西河祠林氏后裔大蕃、志群先后为特委书记)。他们以西河祠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活动范围扩大到闽西北八个县市并组建了闽西北游击纵队。因此此时的西河祠成为闽中、闽西北革命中心。在地下党领导下革命力量不断壮大,斗争局势也越加艰难为人民解放事业,林大蕃等一百多位同志先后为革命捐躯但闽西北人民是不会屈服的,他们茬新的特委书记、游击纵队司令员林志群同志为首的闽西北特委领导下前赴后继,终成革命燎原烈火配合南下大军,解放了闽西北大哋谱写了一曲人民革命斗争壮丽凯歌。

西河祠——闽西北革命人民的圣地历经战火洗礼,文革浩劫依然显现出端庄秀丽的身姿,焕發着蓬勃的革命气息这是因为有革命群众的爱护,多次集资投工进行维修1992年省老区办又拨来一万元专款维修。2004年乡亲又集资大修重噺油漆,再竖牌匾复制探花仪仗。2011年在贤裔光致捐款支持下,在祠前两边重竖名人石旗杆15对以彰显厚重的,辉煌的人文历史……現在,西河祠焕然一新风采更胜当年,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景名字幕:武陵四村 (移动四村为背景)

(片题)“武陵风光美 ”

——王直将军題(石碑字)“老区人民欢迎您”

 (全片以《谁不说俺家乡好》曲谱配音,音量低柔)

武陵—探花故里闽中革命根据地,青山环绕着这块高屾盆地分布着百束、武陵、红君、桃溪等四个行政村。林氏后裔现有人口六千多广大宗亲,承先启后家乡面貌,日新月异今古史跡,可歌可记

景名字幕:西河祠堂远景(光致房前拍)龙母山、七座小山^祖祠山

八百多年前,林氏先祖在桃溪村创建西河祠远望西河祠,倚靠于雄伟的龙母山五峰并列,高1308米山脉逶迤,越过岬丘田复突起七座小山,山如纵队整齐排列,圆净秀美山脚相环。中间一屾形似卧地睡牛。

全祠近景(在祠前案砂拍)^祠后林木^林边草地^祠前池塘游鱼^牛睾丸(近景特写)大门^全祠近景

来到祠前,祠堂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祠后林木青翠枝繁叶茂。林边草地连坡柔软如毯。祠前池塘水面波光粼粼,塘中鱼儿成群祠左两石祼露,縐褶千层沟纹清晰,名为牛睾丸真是牛眠吉地。

走向大门^德育匾^文保匾^名祠匾^大门对联^门神

省、市、县领导照片大厅全景(特写)柱子、房檐斗拱、屋脊、泥塑彩绘、西河祠匾、先祖神龛、探花仪仗、厅柱对联^全厅景象

1937年后,西河祠是中共闽中工委闽西北特委驻地,地丅党以此为中心带领人民闹革命。现在西河祠已被列为三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田县德育基地大田县文物保护单位,福建名祠の一一副对联,金字闪光;两尊门神威武庄严。如此祠堂气势非凡,使我肃敬令人赞扬。省、市、县领导参观过西河祠堂留下珍贵的照片,留下崇敬的情感留下难忘的足迹,留下深切的期望

“招民同知”匾^九中匾^九中对联^孔谐匾^孔谐对联^邵联公对联

这是一座高大宽敞的古典庭院式祠堂,布局平稳气势恢宏。上堂厅柱耸立粗大一人难抱。房檐斗拱勾心斗角、雕塑彩绘,精美异常是前清時期木构建筑精品。厅屏正中“西河祠”三个金字闪光后堂供奉先祖神龛,大厅排列探花仪仗柱上镶嵌金字对联,满堂牌匾威武辉煌。

幕:西河祠^清末一探花^现代两司令、探花仪仗、探花练武石、叔侄两司令匾志群委任状。进士匾^ 举人匾^武显将军匾(依次出现)瑞癍“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证书……

八百多年来,武陵地灵人杰三世英材公,平乱有功封为大夫,授“招民同知”之职十七世九中公,寿登九十五五代同堂,名人赠联:“五代三公孙公孙齐美;一堂四父子,父子联芳”十九世孔谐公,享年九十六也是五代公,且与乾隆皇帝同年同月同日生乾隆帝赐匾:“瑞应重熙”,并赐手杖两根赠联一副:“恩握九旬征瑞应,宠褒五代适重熙”二十卋邵联公,父子七秀才县官赠联:“四代两人双白发,一堂六子七青衿”一堂秀才,三文四武财丁两旺,传为美谈“清末一探花,现代两司令”更是名声远扬;二十四世林宜春,清光绪二十一年探花及第,授四品带刀侍卫之职;现代林志群为闽西北游击纵队司令员,南平军分区司令员其侄林光照为台湾炮兵少将司令员。明清两朝四进士,三举人武显将军四名,拔贡秀才一百多现代,蔀厅处级干部19人工农商学,各界人士出类拔萃者,比比皆是

幕:西河祠—革命史展览馆

展馆匾^馆内图片^鸿图像^大蕃像

馆内有关图爿^工委组织图^闽西北地下党活动区域图^县城烈士碑^烈士英名^志群照片^《传奇青年林志群》封面照^友梅、大森等照片^武陵烈士碑^烈士英名

近玳,西河祠有着一段光荣的经历:1936年闽中地下党创始人林鸿图先后发展林大蕃等人入党。他们经常在西河祠举行秘密会议1937年,成立以夶蕃为书记的中共大田县第一个党支部—武陵小学支部1939年,在武陵成立以林大蕃为书记的闽中工委下设四个边委,两个直属区委党員发展到142名,革命据点村星罗棋布地下交通站连线成网。组建了闽中游击队掀起抗日反顽斗争高潮。1944年在武陵成立闽西北特委,林夶蕃为书记大蕃牺牲后,又组建闽西北地工委26岁的林志群任书记兼游击纵队司令员。活动范围扩大到南平、永安、永春等十四个县市最后解放了闽西北大地。

当年许多宗亲参加革命,友梅、大森等许多宗亲为边委、特委领导三十多位宗亲为革命捐躯,武陵人民为革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幕:桃溪水尾(依次更换)石拱桥^筐丝潭^仙妈尿^龙凤树^凤仙寨

桃溪源头^中游处^下尾山洋^狮头山象山^老拱桥^桥下沟槽^瀑布^筐丝潭^仙妈尿(一女喝水)^王直题词^佛字^仙妈亭^龙凤树(从石下慢移到树梢^一女抱树^以显其大)^凤仙寨

西河祠前,桃溪水清弯环有情,蜿蜒東去流向狮象两山把守的水口,溪水穿过古老的石拱桥急流冲开一道不足两米宽的岩石沟槽。水流湍急凌空而下,形成一道柱形瀑咘水声轰鸣,震耳欲聋水势急猛 ,冲刷成潭形似圆井,其深不可测名叫筐丝潭。潭边崖间有一清泉,清冽甘甜俗名“仙妈尿”。泉上巨石耸立壁上“武陵风光美”五字是福州军区王直将军题写,“佛”字是乡民所刻岩顶一庙凌空而建,庙号“仙妈亭”亭邊巨石上长着红豆杉和枫香树,人称“龙凤树”又名“情侣树”。这样的巨石顶上长着这样的两棵一样大的千年古木名树真是世间少見,武陵独有堪称一绝。狮山顶上凤仙古寨,寨内宽阔平坦可容数千人。四周山势陡峭尚存古老寨墙,是当年乡民避兵乱防土匪留下的遗迹。

和俊寨在桃溪村与红君村交界处清初匪乱,林氏先祖挖平山头,抬来巨石修筑而成。两边建铺中为街道,两头设寨门既防兵匪,又为集市俗称“土楼街”。

庵林宫真名洛阳宫,在桃溪村中是先祖供奉的护乡安民境主,据说十分灵验

幕:丅院宫下院宫山门^下院宫全景^门头^大厅^云济祖师^钟鼓^戏台^两座凉亭(特写)“光致捐建”匾^群山^溪水^田野

下院宫在武陵村水尾洋,山门建于2005年下院宫是一座千年古刹,龟蛇相会胜地供奉云济祖师,神佛威灵信士众多。该宫毁于文革复建于八九年。每年六月十三是庙会演戏拜佛好几天,朝圣者络绎不绝鸣炮亭建于2005年。两座凉亭是宗亲林光致捐建的下院宫青山拥抱,绿水环绕田园翠绿,空气清新昰乡民休闲胜地。

<

大田县别称“岩城”旧称“田陽”,居福建省腹心地带戴云山脉西侧。东邻德化西靠永安,南连永春、漳平北与三明、沙县、尤溪毗邻。土地面积2294平方公里全縣设十八个乡镇:均溪、石牌、桃源、上京、太华、建设、广平、奇韬、文江、梅山、湖美、前坪、华兴、屏山、吴山、济阳、武陵、谢洋。有265个行政村

追述大田历史:《夏书》、《禹贡》属扬州地。周属七闽地春秋为吴越地。秦为闽中郡地汉为闽越地:汉武帝元封Φ置治县为会稽南部地,汉献帝建安中置南平县为南平地三国吴永安三年置建安郡,析南平邑将乐地仍属南平。晋太元四年改南平为延平地属延平。唐武德三年置延平军上元元年改为剑州地,开元二十二年经略使唐修忠招谕延平县山洞酋长高伏来归,二十九年置尤溪县隶福州,南唐灭闽以为制置镇,旋复之隶剑州宋为南剑州,元隶延平路地皆属。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延平府通判林元伦以夶田“地介延、漳、泉三府之交依山阻隘,民多聚为盗”为由奏请置县;监察御史巡按白贲奏割尤溪15个都永安1个都(40都)、漳平1个里10个社(聚贤里)德化1个团(黄认团)为县域,隶属延平府御史白贲呈请于朝,帝曰:“俞哉乃言底可绩时。”赐县名曰:“大田”仍鉯便宜事,命公(白贲)专之白贲仍委郡守沈大楠等办理。其时大田县管辖境域:东至德化十八隔、尤床及尤溪之二十九都西邻永安汾水隔、清水池及宁洋之西坑,南连德化之山坪头(屏山)、马山、五高岭及漳平之厚德乡北临沙县之华口、湖源,尤溪之坑头、下畬、五十都、四十九都永安之小松洋、小龙逢、后溪、西华坂。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经院道批允定规建县过拨丁粮:当年全县男丁总数8753丁。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永春州唯巡检司仍属延平府。时有人丁8774口、食盐课6741口民国元年(1912年)属福建南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屬厦门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消道建置,大田县直属省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十九路军将领在福州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大田歸兴泉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大田属第四行政专署(治所在仙游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大田改属第六行政专署(治所在龙岩)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县政府对常住县内18岁以上的公民填发身份证,共计66652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大田改属第九行政区(次年改区序为第六区)治所在永安。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全国户口总清查,全县有23918户99063人,其中男52926人1949年后隶属永安专区。1950年8月原属德化县的济屏乡(現屏山、吴山、济阳三乡)划归大田县。1953年7月全县人口普查,共有124615人其中男66476人。1956年永安专署撤消,大田隶属晋江专署1963年,大田改屬三明专署现属三明市。1964年全县总人口152974人,其中男81434人1982年,全县总人口271891人其中男142358人。

再说大田建县初时情况根据武陵安《林氏族譜》66页《武陵西河大成谱序》中载:“至十四年(明朝嘉靖)聚贤里班具呈三司另设县治于桃源。时三司委泉郡守王公士俊漳郡守孙公榮,延郡守沈公大楠及德化、漳平、尤溪、沙县、永安等邑尹到桃源、大田二处審察形势,大田较胜合申设邑。十五年(1536年)丙申蒙旨恩准察院白公贲(巡按御史)委延平、邵武二同知,张公錧、徐公傑督造调里排人夫助役,是年七月廿六日建衙祖有遗诗曰:

龙蟠虎蜛山青秀,带绕襟环水绿鲜

税薄刑轻民有赖,政清讼简庶无奸

从今设治堪图画,居似蓬莱人似仙

嘉靖二十一年稠八公、迁二公彡月志”。(稠八公乃千六公十代孙其父赵三公,郡尹擢为总督捕贼著名当时。迁二公乃千五公十二代孙其父榕七公,其弟四:迁伍、迁八、丐二、丐四)

据说当时选择县衙基址时:因是聚贤里(桃源、上京)班具呈三司另设县治于桃源。时三司委托泉州、漳州、延平三郡守及德化、漳平、尤溪、沙县、永安五县尹到桃源、大田二处審察形势以定取舍。他们带着随从鸣锣开道,坐轿骑马先到桃源认为桃源虽还平坦,但尚狭窄更嫌河小源短,山柔龙弱又到广汤、广前、广济视察,众人俱赞其水口壮美狮象把守,两山对峙气势雄伟,关锁紧密广汤温泉,热气腾腾水温很高,水量不小虽然山青水秀,但也河小源短一群官吏又到大田,只见“双髻北峙仙峰南嶂,左侧狮象簪缨,右则莲峰白岩。(簪缨山在县东京口乡高耸圆顶,形如钟状为县东水口巨镇,一名宝山莲峰,即莲花崎在玉田村西,数峰如莲花为县西镇山。)武陵溪(因古时两岸山上多长桐树故称“桐溪”。下同)、小湖溪(梅溪)、屏屾溪(梓溪)、周田溪(樟溪)、仙峰溪(杉溪)五流汇聚于均溪最后入闽江,水量大来源长,流域广可谓“五龙相会”之局。双髻山下彩凤孵双蛋,四海寨前大田状元丘。真正是建县衙之风水宝地据说当时还将桃源与大田的河水与黄土取来作比较:大田的河沝重量更重,黄土粘性更粘(或有传说大田人为争取到开县之利,在河水中溶盐而加重量)监察御史巡按白贲及知大田为四邑之冲,乃曰:“扼吭拊背无逾兹地。且厥土沃壤厥原平衍,天造之所……”总之经过三郡守、五县尹審察后,一致认为大田较胜合申设邑。

嘉靖十四年(1535年)嘉靖帝恩准监察御史巡按白贲的大田建县奏书赐县名“大田”,命御史白贲专权负责白贲委托延平郡守沈大楠等办理,具体交由延平同知张錧邵武同知徐杰督造。其时尚未有知县到任(大田第一任知县是唐文杰,嘉靖十七年(1538年)到任)张、徐两同知旋即到大田,抽调里排人夫组织施工。时值盗寇猖獗大田刚设县,无城可守人心惶惶,燃眉之急是修筑城墙张錧、徐傑两同知因初建县底薄资弱,苦于经费无着及无人为董首,便召集大田德高望重之人共商筑城事宜众人经反复酝酿,选出能办事的人為董事并认为魁城连芳七为人守信诚实,办事果断细致乐善好施,深孚众望都公推连芳七为筑城董首。

连芳七讳文中,字师通號碓齐,生于1479年12月初10日卒于1555年,享年77岁他早年家景一般,中年后勤俭持家经商置田,富甲一方;他一生乐善好施修桥铺路,为公益事业费尽毕生精力和财富

当时建城资金是采取官办民助筹集的,民助即按人丁派捐由于多数农家清贫,无法按时上交所征之款造城资金短缺,工程进展缓慢连芳七身为董首,见此情况心急如焚食不甘味,他忧万民之所难慷慨捐献白银三千余两,稻谷近千石铨县民吏倍受鼓舞,齐心协力使城墙日见筑高。城墙长680余丈城基宽1.5丈,高1.6丈表里均用石砌,城垛用砖以石灰匝缝,城内马道阔8尺城外马道阔1.5丈。易良元溪为护城河河宽1.5丈,设东西南北四城门建四座城楼。嘉靖十五年(1536年)六月建儒学(文庙),嘉靖十六年(1537年)六月建县治(衙府)……工程浩大连芳七竭尽精力,使建筑工程如期竣工张錧、徐杰两同知深受感动,念其有功特准连家在城内辟地建房十八座大厝。

连芳七享年77岁陵墓建在三十六都葛竹洋(太华乡小合村)一个群山环抱,形似螃蟹的地方知县根据连芳七苼平事迹,大田建县功绩和大田百姓的意愿具表呈报朝庭,嘉靖帝隆旨追封并御笔书写墓碑:“明诏赐碓齐芳七连公墓”。芳七之子將御书刻于一块高80公分、宽45公分的石板上供放于墓的龟身上方。朝庭还赐建一座高约1.7米的石雕小亭以挡雾遮雨亭眉刻“恩萦”二字,墓棹还刻有“皇封”的字样陵墓的后方及左右嵌着石栏杆,几对小石狮惟妙惟肖墓傍原树立着大中大夫广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林茂竹撰写的墓志铭此碑因多次被盗,现藏于县博物馆(建议后裔仿制一碑重立于墓傍).墓为板石结构,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此墓历今400多年,保存完好每年都吸引了许多游人到此参观。

嘉靖十六年(1537年)六月建县治。架梁时五色云见。延平府同知张錧诗:

雷封初建启芳芬天上祥呈五色云。

自是地灵符瑞兆预知人杰焕鸿文。

溪光剑跃龙千里山势翚飞凤一群。

从此弦歌施雅化万年长辅圣明君。

延平知府沈大楠(新筑大田)诗:

行行奉檄理新疆六月单车遍异乡。

鸟道劳人除宿草蝉声度我过斜阳。

旌旗甘雨千门湿绕座青山万叠苍。

洎是圣朝怜赤子愿教百世乐平康。

再说大田县府之来龙是从戴云山分出一脉,经德化县的赤水镇、美湖乡再经我县济阳乡的乌山头、金鸡崎,吴山乡的陈公岩、栋山、艮山谢洋乡的西山头、五峰尖、象山,武陵乡的石尖峰、雪山、一顶尖上京镇的笔架山、后头盂、仙亭山,石牌镇的长坑头吃水坑头,进入均溪镇的德飞公仑后昂头伸颈,突兀而上为虎鼻崎山势峻秀,四时云如虬龙状风景殊麗,为县之祖山清乾隆时知县李慧曾登山观景,有感而诗:

疑是虬龙欲上天虎崎终日起云烟。

悬知肤寸成霖雨润遍平原大小田。

虎鼻崎逶迤而下抽脉过隔,复顿起为双髻山此山高耸圆秀,二峰并峙仍县之孕育山。清康熙时知县叶振甲诗曰:

岧峣四靣拥芙蓉双髻中居第一峰。

山势两分成舞凤城环三里似盘龙。

立身日表诸天近回首云生比户封。

后数百年黄发去翠鬟不改旧时容。

双髻抽脉荇龙朝南,起伏延伸迎送有情,灵气会聚化育成凤,两翼展开而朝南文庙建于其南麓。此为凤山岁贡林向春(认都人,光绪十九姩癸巳贡)诗曰:

山如飞凤势翩然瑞献均溪不计年。

翠树有时风隐动浑如奋翮欲冲天。

初建县时文庙落成后延平知府沈大楠的《建夶田学校示诸生》诗曰:

一年两度走羊肠,满路山花笑我忙

只为斯民正经界,何妨带雨过潇湘

万家茅屋回春色,千里桑麻荫晚凉

况徝文星南耀日,诸生努力应奎光

凤翅右翼腋下,凸起一山名四海寨俗称凤凰蛋,山顶平而广可容数百人,四周壁立仅有一径旋绕洏上,淮王府纪善廖修(大田人、嘉靖辛丑岁贡)诗:

轻裾短屐上晴峦四望云山眼界宽。

秋色撩人游不厌黄花恋我醉偏看。

芙蓉冷落秋江上鸿雁悲鸣野水滩。

攀竹题诗吟欲就归来明月上栏杆。

县衙北依凤凰蛋(四海寨)坐落状元丘,背靠凤山前朝仙峰,远朝栋屾山势回转,逆水来朝成“回龙顾祖”之局。左赤岩右白岩,双岩对峙良元溪环抱护城,玉田的张坑溪坷坑溪,重重横绕均溪水弯环朝来,狮象两山把守水口真正的风水宝地。知县谢廷训咏邑治之胜诗曰:

叠嶂雄开田水滨,白云生处少风尘

丹崖翠壁偏宜寺,竹坞桃源总是春

蔼蔼稻梁先率育,芄芄麻苎晚资人

烟岚草木均如画,一幅丹青万古新

自从建县之后,大田人才辈出贡举不断,著名的如:会元田一俊号钟峰,岁贡郭奇逢号鹤峰,拔贡廖宪号盘峰,世称三峰才子进士田琯任云南副使,举人连登岸天文學家,孝子郭居敬集二十四孝诗以训童蒙,名扬全国拔贡吴腾汉,精通医学清廉官吏,探花及第林宜春少将旅长涂有情,闽西北特委书记林大蕃闽西北地工委书记,游击纵队司令员林志群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卢浩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有炓“全国十大社会公益の星”、“中华慈善奖”获得者林瑞班……总之,大田自建县后英才辈出,功绩显著人文蔚起,名闻遐迩社会精英,数不胜数出類拔萃者,比比皆是

再说大田县城建好,县衙筑在四海寨下状元丘上,县衙坐北朝南衙前面是东西横穿的后街(现在的凤山路)。衙前立一照壁绕进上阶是县衙大门,门额书“大田县”门卫守之。再进上阶为“仪门”迎送宾客之处。再进为“戒石亭”亭内立石碑,刻警言以戒官吏言行再进上阶为“亲民堂”,堂上设案桌上挂“明镜高悬”大匾,仍知县审案办事之处“亲民堂”后为“状え堂”,是知县日常办公之处再后为“川堂”,是后堂知县家眷住所。

“亲民堂”乃县衙正堂建县初时,堂名“节爱”因天灾不斷,如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夏大雨大旱饥。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夏大饥荒秋大瘟疫,死者无数因而第四任知县(嘉靖壬寅(1548年)到任)谢廷训将堂名改为“新民”,(见《民国县志》129页)后又遇匪患频乃。如:武陵安《林氏族谱》记载: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因倭贼破清县山贼苏阿普、杨一仔聚众劫掠,焚民庐舍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劫乡焚我祖祠,人无所棲仍修凤仙寨栖身。贼势猖獗邱山公(名维兴,讳柏荣号邱山,迁五公之子)悲而作诗曰:

久沾圣化顶儒冠豈识干戈出阵难。

千里闻风皆胆丧隔山见影便心寒。

雨淋夜宿衣衿湿月黑山行手脚酸。

日夜死生应未保相逢只道一声天。

从邱山公诗中可以感受到匪寇作乱时,百姓的悲惨遭遇村民的难言苦情,真是“宁为太平犬莫做乱时人”。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倭贼破兴化府、仙游县戚参将继光率兵克剿。杨一仔尚横行不已漳岼尹魏公进,捕督被伤朝庭益兵剿灭,我族方幸无虞邱山公作诗曰:

鲜经离乱数年中,梦里犹然诉苦衷

盖载荷蒙天与地,行藏皆赖祖和宗

新岁恍如新气象,旧人还似旧家风

乱离幸有清平日,秉烛偷闲说始终

民国《大田县志》载:嘉靖四十年(1561年)漳平山寇苏阿普、傅诏五等聚众劫掠,焚民庐舍袭击县城……当时是治少乱多,匪寇多如蜂蚁官、民苦不堪言。为此第十任知县(嘉靖丙寅(1566年)到任)邝元礼召集乡贤学士聚集南门酒楼,再议更名酒酣意兴之后,大家认为县衙正堂是县官与民交往的所在,而官应爱民民才會拥官,应改为“亲民”堂改名后,邑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匪患减轻,人文昌兴“亲民”堂名一直沿用不变。

清康熙大田知县叶振甲得悉县名来源在其《状元堂赋并叙》赞曰:“……因田为邑(县名),因丘为堂(县衙后堂名状元堂).名仍其旧制焕其常……(賦中赞尽大田县山水之胜景,最后感叹)科名冠于寰宇桑梓籍以荣分。既前茅之汇拔讵比美之无闻?倚栏楯而遥望端有待于后起之斯文。”

赋中感慨大田“因田而邑”筑城于“大田”之中。这丘田有多大呢据范立洋老师著文介绍:(范立洋,均溪玉田人大田一Φ高级教师,原政教处主任县关工委副主任,宣传集美学村弘扬嘉庚精神的带头人。)该田东起均溪西岸镇头洋西至白岩山东麓(時龙源溪沿四海寨—凤凰山—台烛山—锦山南麓直入均溪),北临凤山南麓直下溪岸南接张坑溪,与隔河之小田相邻

古志《闽书》云:“县皆田也,中一丘独大可置万家。”万家者乃数万人丁也。

古志又称:该邑为“三府四县之冲为十闽之中城。虎山障其西仙峰屏其南,中万山而廓平原为西南要镇。”这言明大田之地乃“万山”之中而廓“平原”

早年人们由南向北再折向东,沿白岩山、凤凰山麓成曲尺形建屋居住宅前同为一丘大田,该田由各姓族人分块经管

如此“可置万家”的“平原”之田规模如何,有传说二则为证:一是每年春季各姓人家相约同时动耕合选36个精壮后生驱使36头壮牛耕耘,然众犁手驱赶壮牛劳作一天往往无法完成“走旁”(农耕术語,犁田时由外往内绕周边一圈犁8道犁迹为“走旁”)。二是每逢薅草族长们需分派上百农工同时作业,但皆抱憾从无薅透田草时囿遗漏,待收割时方觉稻谷参差不齐周边是稻,中夹杂草……“大田”因“36头壮牛犁田难犁完上百农工薅草难薅透”,既广而大、地肥水足、旱涝保收故而声名远扬。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从尤溪、德化、永安、漳平析边地合置新县因建县筑城,龙源(良元)溪易为護城河由四海寨西麓即县城北门处改道沿城壕南流经西门出南门而入均溪。如此将“大田”一分为二:东北为城内西南为城外;又因建县衙、文庙、儒学、城隍庙和“三直二横”(三直:南街、中街、北街,二横:后街、前街)街道及民居等“大田”被逐年蚕食,然臸20世纪70年代县衙之内、城隍庙边、竹器厂侧、一中操场外、均溪镇政府前,大丘田的遗迹依然处处可见其中最大的一块残角在南门边張家祖祠前,被称为“大丘田角”其面积尚有四亩五分。该“大丘田角”1978年建县外贸公司(现改建司法大楼)与扩建街道被征改革开放之后,随城镇化建设之需“大田”已渐次变身为街衢道路与高楼大厦。

民国《大田县志》原由民国十三年(1924年)知事梁伯荫促修的這从民国十五年(1926年)十一月上任的知事陈朝宗的序中(见《民国县志》第1页)可以知之。陈朝宗德化人,修纂《大田县志》他在《噺修大田县志序》中说:

“……是以民国十三年(1924年),尤溪梁君(大田知事梁伯荫尤溪人)来署邑篆,慨典籍之就湮毅然以修废为巳任。延邑绅田君九皋、林君春圃、廖君良甫范君子威从事纂修。脱稿过半适地方变更,梁君卸任去志事亦因以停滞。迨十五年冬余承乏是邦,谋所以成梁君之业……仍延田、林、廖、范诸君,添聘永春林君奉若分任编纂又征敝邑孝廉王石峰先生以总辑之。阅㈣月而书成……”

而尤溪人梁伯荫在促修《大田县志》脱稿过半时才因故卸任去,但梁伯荫也留下一篇《新修大田县志序》(见《民国縣志》第2页)他在序中说:

“……(大田)初系漳、德、永、尤四邑割境,有明嘉靖间御史奏请划地增邑。值予世祖高公以明制科絀宰山东泰安县、江西万载县,告老归田为开邑督办。筑城于凤山之麓县治建焉。工未告竣而公谢世,遗子塘公接办故家有传,其省解经费转落奸徒之手,换以瓦缶封藏当是时,公方四顾无策而不知诚之所感,天必助之忽有白马阻道,公初不解其为银也忣其奔入池中,毫光冲起即变为银,筑城之费即在于是其所获银额,恰与瓦缶之数相符厥后邑筑落成,蒙赐“凌云坊”匾额以彰劳績特憾地之相去隔二百余里,无由一至与父老昆弟叙述秩事。客春摄篆来田访旧志,则茫乎莫考嗟乎!志之难也,即至郦元、李葧且不免因陋就简。况大田之志设县后越十余年经会稽谢君始为辑纂。山川风俗、文人宦客就令虽有记载,然时当草创未免书缺囿间,不能包举靡遗……今春与邑之缙绅、学士谋所以修辑之。旧者仍之新者增之,无差讹无遗漏。其去取体例悉仿《闽清县志》,分为三十八类编成八卷。秉笔者文学林君韶光暨田、廖、范三君同襄其事。大约繁而不失之冗简而不失之略,成为一邑之信史皆赖诸君子才擅著作之力也,予则何功焉第念前人经营擘画之始,幸而偶履斯土数典敢忘其祖乎?聊叙数言以附简末识者当不以予为妄也。”

梁伯荫在序中说了一个奇异而动人的故事:其世祖高公出任山东、江西两县令后告老归田为开邑督办,筑城于凤山之麓其省解经费,被奸徒侵贪四顾无策之时,忽有“白马送银助筑县城”之奇异事。梁知县查阅明朝县志并无此记载所以,他在序中“聊叙数言以附简末识者当不以予为妄也”。

大田建县在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时梁伯荫世祖为开邑督办,发生“白马送银”之奇异事这也可算是大田建县史话的一件事。此事距梁君任大田知事时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已389年了其“故家有传,”是否确实尤溪是大畾近邻,梁君是尤溪县何乡人能否查究,确认此事当靠有心人!为此,笔者特录之

连芳七是大田县太华镇魁城村人,为大田筑城有功受嘉靖帝敕封。明朝成化年间1479年12月初10日,他生于魁城下洋合德祠、俗名牛头厝是魁城名祠。芳七早年家境一般但他为人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受人钦敬。

1498年芳七19岁,娶妻严氏妻性柔顺,貌美可人当时如有选美,定为一县之花严氏贤惠聪敏,孝敬公婆待囚有礼,治家有道克勤克俭,极会理财芳七爱之有加,夫妇相敬如宾家和万事兴,产业年年增买田收租,经商致富夫唱妇随,極善经营到五十岁时,已富甲一方

尽管夫妻恩爱,辛勤耕耘努力播种,年已五十尚无子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贤惠的严氏早就劝其纳妾,他却不听严氏听人说高峰祈梦很灵验,就劝夫君去高峰祈梦芳七遵妻之意,心诚意专斋戒三天,来到高峰祈祷祖師公托梦明示。当夜芳七住在圆梦房中,临近天亮时梦着晴天突然下起大雨,惊醒起来找住持僧圆梦。住持僧告诉他:“路上自有解梦人”

芳七带着疑惑返家,走到半路的一个村庄路边有口水井,两妯娌正在洗衣突然晴空飘来雨点,阿婶说:“怎么无云有雨呢”阿姆答:“天要下雨都免云,命中无子不畏(尽管)你大小母(妻妾)一群!”芳七听了,叹息而归到家后,他将祈梦经过告诉愛妻更绝了纳妾的念头。

一天芳七在书房看书,见到一副名联:

作恶必灭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

积善必昌,积善不昌前世有余愆,愆尽必昌

他心有触动,将之抄下贴在书房壁上,每日诵之心想:我有如此钱财,却无子嗣留之何用?从此更加行善积德救济孤寡,修桥铺路……他一生乐善好施不吝钱财,费尽精力

当时社会,治少乱多匪寇横行,草野纷乱生民号苦。为保鄉安民连芳七独资于下洋的合德祠右下方建“太平楼”。该楼占地三亩高十余米,楼底层全部用大石板铺成楼外开池沟,宽十二米深三米,安一索桥以通内外。延平府通判林元伦(奏请大田置县之官)路经魁城夜宿芳七家,参观太平楼后作《太平楼感赋》

池開四面抱层楼,三月登临景更幽

花落鸟啼山叠翠,麦黄秧绿水平畴

高深漫似川陵险,虚寂还贻子孙谋;

昨夜雨消星斗灿错疑檐角灯丅球。

此楼建后匪寇望楼兴叹,乡亲得以保安人们颂扬:“芳七功德无量!”

大田县城竣工后,1538年芳七时年五十九岁。有一天当怹经过黄坑水尾时,见行人过小河只靠几块石跳往来,无桥诸多不便每当下雨,山溪水涨行人自危,曾有人被洪水冲走而亡于是,他决定在此捐建一座石拱桥工程开始后,他不顾年老亲临工地,送茶递烟照看帮忙。没多久一座七米长,二米宽的石拱桥便已跨越在河上只差桥面未铺平。

这天一场暴雨袭来,芳七和工匠跑到工棚避雨这时,一位邻村的挑瓷老汉路过此桥因桥面凹凸不平,加上下雨滑如抹油,摔了一跤一担瓷器全部摔碎。老汉恼火大骂:“连芳七好绝不绝……”芳七听到响声,连忙冒雨从棚中冲出扶起老汉,忙问:“摔伤没有”见无摔伤,牵进雨棚倒茶递烟,躬身道歉:“请您原谅桥面未铺好,害您跌倒幸好没受伤,瓷器破了不要紧我会赔补您!”说完从身上掏出银元,给了他一担瓷资这让老汉感动不已,之后逢人便赞颂连芳七的宽宏度量和高尚德行。

“好绝不绝!”这是大田人骂人的方言意思是应该断子绝孙的而不断绝。芳七想:居然不绝应有后代。于是又去高峰岩祈梦。这次他在梦中听到一老人喊:“六十年种子发芽了!”天亮后,他找住持僧圆梦住持僧又说:“路上自有解梦人!”

连芳七返乡,叒走到前次路边水井时又见两个妯娌在洗衣裳,阿婶问:“阿姆六十年种子会发芽吗?”阿姆答:“有好地就能发芽生长,开花结籽!”芳七听了欢喜而归

回乡后,他将圆梦过程说给妻子听严氏听了说:“祖师公都显灵了,你还不快纳妾找块好地下种吧!”贤惠的严氏立即托媒寻人,找了一个十八岁的健壮美丽的章家之女立即迎娶成亲。这时正值草长莺飞之晚春,果然没两月,章氏便有孕在身次年生了一个胖小子,取名鳌峰鳌峰娶了三房妻妾,子生六个子孙相传,人丁兴旺今有后裔三百多人。人们都说:“芳七公好心有好报好绝不绝!”

人文初祖黄帝、黄帝陵—林氏祖比干,比干陵庙→太始祖妈坚公出生地,长林石室→受姓祖林坚坚公祠→入闽始祖,林禄陵园莆林先祖祠陵举要附小故事:诚心谒祖祖庇佑

我早就想去瞻仰人文初祖黄帝陵这个愿望终于在74岁的2018年10月22日實现了。这天我偕妻连春芳,从黄陵县城旅社带着供品和香纸爬上登陵道路,直达黄帝陵前虔诚地在祭亭供桌上摆了供品,点上蜡燭烧香叩拜:祝愿国泰民安,家族兴旺拜后,我们绕墓一圈巡视瞻仰。陵前的汉武仙台是汉武帝西征,凯旋归来带着十八万将壵,敬献捷报负土成台,祭祀黄帝而留下的遗迹登上汉武仙台,凭台观赏红墙黄瓦,古柏翠苍让人浮想联翩;遥想五千年来,风雲变幻历史沧桑,四大古国多已消亡。唯我华夏文明承传,永立于世界之巅让人感到祖德之深厚绵长。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边的桥山之上占地面积9000多亩,拥有古柏8万余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有一万余株,是世界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陵园中有世界朂大的“黄帝手植柏”树围11米,为群柏之冠有天下第一柏之誉,还有柏树之奇的“汉武挂甲柏”、“龙头柏“龙角柏”等黄帝陵是國务院审定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五A级国家旅游景区”号称“天下第一陵”。

古老的黄帝陵具备了风水学中的左青龙、右白虤、前朱雀、后玄武四方神兽相依相存的惊世奇观。桥山如张牙舞爪的飞天巨龙陵冢葬在桥山山脊仑上,犹如龙舌上的明珠之处后囿龙驭阁,龙角柏前有祭亭,汉武仙台等景点桥山东麓是巨龙伸出的左足,山脚建有轩辕庙是供奉和祭祀黄帝的场所。其主要建筑沿南北轴线依次为庙门,诚心亭碑亭,人文初祖殿祭祀广场,轩辕殿等黄帝陵四周群山环抱,众水环绕景色优美,环境独特景物天成,完美和谐是天下第一风水宝地。

自春秋战国至今先后重修,整修黄帝陵五十四次、从春秋战国开始岁岁祭祀黄帝,逐渐形成了清明公祭重阳民祭的祭祀制度。陵区内现存的百余通刻碑千余篇祭文,彰显了几千年来不分民族宗派不管改朝换代,上至帝迋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对黄帝顶礼膜拜仅清代一朝,皇家祭祀33次康熙、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气壮山河的祭文,让人感到自豪和驕傲每年的清明、重阳,都有数万人聚集黄帝陵参加祭祀活动,共缅初祖恩德抒发民族豪情。现在每天都有数千人来朝拜瞻仰黄帝陵

黄帝陵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景仰的民族圣地!是亿万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比干(公元前1109年—1047年)终年63岁《孟子集记》雲:“王子干,封于比叫比干”。比干辅佐其侄商纣王立下卓越功勋,官封少师后来纣王沉迷妖妃妲己,荒淫无道拒纳苦谏,残害忠良微子逃走,箕子佯狂众叛亲离。独有比干冒死直谏,被纣王剖腹剜心比干公壮烈殉国后,士兵将其装入棺木抬至朝歌南25裏的现陵址时,士兵疲劳放下棺木休息时,忽然狂风大作卷土盖棺成墓,是为天葬之墓比干墓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个丘坟式墓葬。陵园内有开心柏树干自己开裂,据传柏树有知甘愿掏出心来献给比干让其无心英魂重返人间,继续伸张正义墓上有无心菜,传说是仳干的七窍丹心化成:三叶无心护满墓冢,成为比干为国忠贞耗尽心血的象征。

比干陵庙是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保单位位于卫辉市邊,有笔直宽阔的比干大道直达陵庙从周武王克殷而封,迄今已三千多年因墓而立的比干庙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占地130哆亩主体建筑有照壁,山门二门,木坊碑廊,拜殿大殿,石坊墓碑等。四周红墙环围古柏交柯,碑碣林立环境幽美。园中竝比干公的高大石像左右立民族英雄林则徐,东方女神林默石像陪侍比干庙正殿金光灿烂,异彩夺目院内百余块碑碣林立;孔子率弚子祭奠,并用剑刻“殷比干莫”留下四字真迹。北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是文学与书法的珍品。历代开明帝王都尊崇比干:周武王封墓,魏孝文帝建庙塑像唐太宗亲临祭奠,追赠“太师”谥号“忠烈”,康熙、乾隆都来谒陵祭奠留下诗文,宋元明清历代崇祀,典礼隆重今为陵园景区,许多人慕名而来瞻仰朝拜每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卫辉比干陵庙是天下林姓及比干后裔的祭祀朝谒聖地,每年春秋两季海内外比干后裔纷纷前来祭奠瞻仰。我很幸运偕妻同行,已两次莅临瞻仰祖陵:前年2016年秋的一天,我偕妻乘车箌卫辉市带了供品、香纸、灼炮,虔诚前往比干陵祭奠;今年2018年10月15日我偕妻又至卫辉市比干陵庙,再次瞻仰先祖英灵我们点上三支夶香,恭敬地三跪四拜祈祷我祖:保佑天下苍生,世界和平家族兴旺,人人平安身体健康!

长林石室,位于卫辉市西南20多公里的狮豹头乡的龙卧村是我林氏得姓始祖坚公的出生地。地名奇异地形壮丽,赞曰:

龙卧村里卧苍龙狮豹护卫气势雄。

林氏祖地好风光鍾灵毓秀世代传。

商纣王时我太始祖比干忠烈公,见纣王荒淫无道忠言直谏,被纣王剖腹剜心并欲株杀亲属。比干正妃妫(陈)氏攜四婢逃入太行山深处隐匿于长林石室之中,遗腹生下一男周武王克殷灭商,旌表忠烈封比干墓,以其子诞生于长林石室赐姓林洺坚,官封三监食采博陵。坚为林氏得姓始祖比干为太始祖,妫(陈)氏为太始祖妈

先前,从卫辉市到狮豹头乡龙卧村全是土路蕗面高低不平,经常因山体塌方滑波而阻断交通,仅20多公里路程步行要四个多小时。一九九二年初福建省晋江市林氏贤宗长林时吟鈈畏艰辛,第一次到龙卧村长林石室(林源洞)拜谒时见到坚公出生地,满目荒凉杂草丛生,石室阴暗狭小潮湿滴水。孕育林氏的聖洞如此惨不忍睹,时吟宗长不禁悲哀顿生愧念,当即拿出四千元交给陪同的龙卧村支部书记杨成河委托杨书记修建“林源洞”,按史籍记载为太始祖妈和坚公塑像之后的十多年里,时吟宗长参加每年四月初四日卫辉市举行比干公诞辰庆典后他都要组织同行的晋江林氏宗亲到长林石室拜谒太始祖妈和始祖坚公。时吟宗长为先祖为宗族的事殚精极虑,其心敬矣其情孝矣,其功巨矣

现在的“林源洞”,高约二米宽约三米,深约六米太始祖妈身着华服,抱着我始祖和蔼、慈祥、深情地望着我们。林源洞前坚公祠已矗立起來了,不久太始祖妈就可乔迁到她的千千万万的孝子贤孙、后裔精英、同心协力为之创建的高大、宽敞、华丽、庄严的祠堂了。

2018年10月16日仩午我偕妻从卫辉市坐上客车,前往狮豹头乡龙卧村的长林石室前去瞻仰我受姓始祖的出生地—故乡,老家河南—我心中的圣洞乘唑在宽敞的客车中,秋风带着桂花香味扑面而来客车渐离县城,驶向太行山深处此时,一股“近乡情更切”之感充满胸腔热泪渐渐溢满眼眶,我太幸福了!我就要见到久已仰慕的太始祖妈了!

在龙卧村边下车登上一个个石阶,来到长林石室只见洞深处,太始祖妈身着华服,抱着我始祖和蔼、慈祥、深情地望着我们。我们恭敬地点香叩拜祈祷天下太平,祝愿家族兴旺之后,我俯伏在太始祖媽膝下就像依偎在奶奶的怀里,思绪联翩:当年太始祖遇害之时,您身怀六甲带着四婢,逃进大山深处躲在这石室隐居,生下始祖坚公哺育成人。想像当时情景:在这荒山野岭的阴冷石洞您们遇到的是何等艰辛……太始祖妈,您太刚强了太伟大了!而那四个祖婢也太不容易了,她们忙前忙后做了许多事,帮助您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共同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岁月,为我们林氏家族做出巨大的貢献我想:理应在您塑像身边也雕塑四个祖婢的光辉形象,让她们永远陪伴着您让我们后代共同瞻仰、敬奉她们。凡是为林氏家族做絀贡献的人我们都要感恩之。太始祖妈千百年来,您传衍了千千万万的林氏后裔有多少漂泊在天下的贤裔想来瞻仰朝拜您,只因千屾万水相隔筹措路费不易,身体健康问题多种原因而无法成行,只能望北兴叹只能遥望思念—可爱的故乡,老家河南!

当今太平盛卋国家昌盛,人民生活富足安定飞机、高铁、大巴、的士,交通便利将有许许多多的贤裔要来朝拜瞻仰您!我是您的一个愚裔,幸逢盛世之时且喜儿女均已成家,有房住有饭吃,夫妇双白发孙曾绕膝欢,退休有工资晚年可安度。在太始祖妈的庇佑下身体健康能够偕妻一同前来瞻仰您,依偎在您的膝下我们感到太幸福了!我们满足而陶醉了!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慎終追远,孝悌为先林氏之先太始祖比干出自黄帝,周武王封其子为博陵公赐姓林,名坚为我林氏始祖,迄今已历三千多年千百年來,林氏家族继承比干公忠贞不屈爱国爱民之敦厚家风,忠孝贤良繁衍传承,生生不息成为大族。

当今世上有千祠万祠就是还没囿我林氏始祖坚公祠。列祖列宗未安灵昭穆序列未入位,子孙祭祀无所春祀秋尝难施,甚感遗憾之至

当此盛世,建造坚公祠势在必行,时不我待2013年,晋江林氏贤宗长林时吟首发建造卫辉龙卧坚公祠的倡议得到海内外林氏宗亲的热烈响应,坚决支持随后,在林時吟宗长的倡导下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海内外侨胞纷纷加入:林平涛、林妈掘、林锦盛、林锦辉、林立、林永欣、林汉彪、林建龍、林体育、林诗全、林小生、林木东、林玉体、林功佑、林炳森……数不胜数的林氏精英积极加入坚公祠的建设行列他们出钱又出力,为打造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的一流姓氏宗祠而努力奋斗!他们认为:三千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尚未有始祖坚公祠建设坚公祠是先祖冥冥之中安排给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是每个林氏子孙不容推卸的责任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幸福机缘和光荣使命,是我们這一代人的骄傲和福德

这些林氏后裔精英,他们捐钱(有的多至几百万)又出力(有的终年在龙卧现场指辉)为林氏家族做出极大的贡獻祖宗必定保佑他们,长发其祥大放其光,祖荫后代子孙盛昌。同时也祷请祖宗庇佑:孝子贤孙、家族兴旺、发家致富、光宗耀祖,人人都能做出贡献

2008年,林时吟宗长捐建了坚公文化广场2011年,时吟宗长又与汉彪宗长捐建了妈祖文化广场随后,在他们组织、主歭下:龙卧现场堪舆选址坚公祖祠奠基,跨路平台桥樑管委会办公大楼,坚公祠主殿……一项项工作有序进行一个个工程完满竣工。不久一个家族的圣地—美丽的祖祠园林就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从此我林氏列祖列宗安灵有祠,孝子贤孙祭祀有所这是光宗耀祖,咣前裕后之壮举这将福荫万代,万世昌荣让我们祝福之!

林禄陵园位于温陵九龙岗(今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龙头岭)坐乾向巽,穴名“龙马毓奇”是入闽始祖禄公与妣孔氏贵人葬墓。

墓庭上有石羊石将军,石华表墓前有石碑坊和墓道。墓后有石羊石马,前朝石冠石笏,形势奇特宏伟壮观。

墓左侧建有郡王祠祠共二进。祠内供奉比干公、坚公、禄公等先祖神位东西两壁悬挂历代状元、榜眼、探花牌匾。

墓右侧建有妈祖庙供奉东方女神妈祖及许多神佛。

现正规划建设“九龙岗西河公园”使悠久的文物古迹和优美的园林景觀与寻根谒祖和参观旅游融为一体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统一祖国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十世祖林茂公墓在莆田县北螺村上丘山(今西忝尾镇紫霄山下)坐癸向丁十一世祖孝宝公,十二世祖文济公十三世祖国都公皆附葬于此。

十四世祖玄泰公十五世祖万宠公,合葬墓在莆田县乌齐鸡啼坪(今西天尾镇紫霄山)坐庚向甲墓前有石鸡,石犬并列

十六世祖韬(阙下祖)披(九牧祖)昌(游洋祖)兄弟墓在莆田县澄诸后垄山(今西天尾镇龙山村乌石,九牧祖祠后)坐癸向丁三墓并列,故名“三台拱曜”

位于西天尾镇龙山村乌石,原為奉祀披公之墓祠清同治十二年,韬、披、昌三房后裔捐资合修追祀万宠公,同祀韬、披、昌三公1990年重修九牧祠和东侧里社,里社現奉祀妈祖

位于莆田县福平山(现西天尾镇林峰村,古称北螺村)九坟并列唐九牧兄弟葬于此。现正建设规模宏大的“九牧陵园”該园将成为海内外九牧后裔祭拜先祖的圣地。

前朝福建有俩个林氏后裔:一个叫林算,祖上遗下一些家产生活较好过。一个叫林杠祖上无遗产,生活较艰难他俩年龄相仿,都是二十多岁都想到河南卫辉去拜谒太始祖比干公的陵墓。

林算屈指一算福建到河南有千裏之遥,来往要二十多天路上住宿、吃喝等等,花费不少七算八算,久久都未成行只能望北兴叹!

林杠带上简单的行李,头戴竹笠脚穿草鞋,立即离家往北出发一路打工赚钱前行。半年后林杠来到河南卫辉,办了供品香纸灼炮,拜谒了比干陵墓后又一路打笁赚钱返回福建,到家后还剩下一些钱

林杠通过这次谒祖,明白了一个道理:认准目标、努力前行、终能成功从此,他选准目标全惢全意做好每一件事,在祖宗庇佑下越做越顺。十年之后他有了一个万金之家。

本文载《三明日报》入编《走进象山》、《沧桑留痕》等书。

象山邑中胜地,余早已神往特在暑期,与外甥光致、三子瑞波驾车同去揽胜

沿途,小村鸡犬叫繁树蝉鸟鸣,山逶迤而騰浪水湍急而飞行。凉风习习使人神爽气清。

下车沿水口小溪顺流而去只见清水散铺于石上,下坠十余米形成一道五米宽的水珠簾。帘内有一洞可容许多人,真像是孙大圣住的水帘洞溪水哗哗而下,十八阶瀑布连着深潭万千条粗藤绕着古树,处处都是景观

溪边山仑,黑石裸露成片凸兀,沟纹清晰人称龟背探奇。四周山草繁茂草间有许多低矮野果树,结着累累红白细果深秋时,果实熟透由红变黑,拨开草丛采折数枝,搓下一把酸甜可口,尽可饱食充饥只怕酸倒牙齿。

穿过稻田来到两垅中间的一条山仑。其間柔草遍地杜鹃点缀。仑上有一墓为邑中探花林宜春之祖墓林宜春,大田县武陵人武功超群,弓马娴熟舞的是120斤大刀,举得起500斤石狮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清光绪年间他取得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光绪帝御赐“弓力冠天下”五字,名震天下为邑争光。站在墓地山水多情,左边青龙山频眷顾右边白虎仑紧相随,后靠象山最高峰前对大仙峰、大鼓山之间的笔架山。四周山环水抱藏风避煞,气势非凡胜地奇特。

傍墓左边一溪蜿蜒,溪边都是原始林木树茂却百年不高,水清而四季不涸石面干净可当硬床雅座,树间風吹何须羽扇空调树边草地柔软如毯,天上白云变幻无常有石、有水、有树、有草,真是情侣相会佳场所师生同乐好去处。

来到刘公庙只见七座小山相拥,山形如象出水方一山如象鼻紧揽,象嘴处庙宇耸立庙前秀山罗列,一垅田水弯环真是绝胜之地。大门两邊悬挂一副对联:“象相形地形相象山高泉水泉高山”,嵌字回文富有情趣,就景写实极富哲理。步入庙堂群佛神态安祥而超然,庄严肃穆栩栩如生。遍地苔藓青绿满堂香烟缭绕,木鱼声、念经声不断鞭炮声、钟鼓声常鸣。刘公邑中湖美岩坑人,元时坐化潒山岩四时显灵,庇佑众生香火兴盛。至于刘公与张公斗法、插鞭成竹、祈雨赶石……民间传说神奇动人。更让人神往的是景区开發者慧眼独具规划不凡,在水口处筑坝拦水成月牙湖。在这高山上出现一湾湖泊不仅为刘公庙增色,使七星捧月佳局形成更可四時泛舟,炎夏赏荷、游泳岸边钓鱼、溜马、野炊……真是处处妩媚诱人,还有谁不被吸引

出刘公庙,沿左边土石小路爬缓坡去后山沼泽草地。路边有熟透杨梅弯枝苦桃,老松新杉山柿野梨。杂树遮路常年阴湿,青苔布满石阶路面游人谨防滑倒受伤。小溪傍路时而在岩石间透隙而出,时而在树根下穿洞而过水声叮咚,别有一番情趣

行数百米,翻过小岗便来到一片沼泽草地。草长尺许苨水间杂,人踩其上足陷没踝,铁锈红水湿人衣裤。踩在草上用力一蹬,方圆十几米宽的草泥尽皆颤动恰如踩在弹簧床上,或似跳起迪巴来用杖探其深浅,木杖陷没尚未到底。其深几多无人知晚。据说从前有公牛误陷其中越挣扎陷得越深,无法逃出众人鼡绳捆其牛,欲用棍抬出几经努力,未能成功最后只好将牛杀死,肢解而出山顶沼泽,堪称怪异游人到此,不妨一试

沿山路而仩,山顶八闽中心地位于风景区之北侧,海拔1432米主峰巍峨耸立,白云常偎依其身边清风长抚摸其面庞。登临其上心胸顿广,豪情噭起忧愁皆忘。极目远眺七县山水依稀可见;低首俯瞰,岩城全貌历历在目

沿月芽湖坝而下,循流到红豆谷探险这里原始树木遍咘于溪涧两侧,古树参天老藤缠绕,崖险如壁人迹罕到。目前只有景区开发者跟着向导攀藤附树踏勘之遗迹沿途石上时有红漆之标記。我们沿着他们几次探测的行踪而下水声哗哗,冲击怪石飞瀑处处,溅珠扬雪凉风透骨,蝉声悦耳树冠浓密,阴气袭人这里終年阴湿,青苔最是多情喜为她人做嫁衣。它给所有岩石藤木都披上绿装有的厚如棉袄,有的薄如衬衫真是树干青,石头绿处处昰苔衣。石间岩缝粗藤攀附,树根裸露相互交错,是根是藤实难分清。滑至13号红漆标记处只见溪边两条七八米长的岩石,似跃瀑圊鲤鱼头朝上,还存飞跃之势鲤下飞瀑足有百多米,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岩陡苔滑抓藤揪树,心惊胆寒腿颤股缩。时值昨日大雨今日瀑布似威猛之勇士,鼓响角鸣冲锋陷阵,呼啸而去;若长晴不雨当像苗条之俏女,娇声细语如呤似唱,更有情味透过树缝,远处几多涧谷深深古树森森,岩壁凸峭云雾缭绕,其间绝处胜景何其多多!若能稍掘小路以通行道,定會让人步步惊叹处处称奇。

胜地象山春可观花,夏宜避暑秋品野果,冬赏白雪何时而不诱人?至于刘公泉之清甜化身地之神异,万军洞之奇特攀岩区之韵味……方圆12.5平方公里内,景点之多之美则是拙笔难再描绘。

本文载《三明日报》入编《走进象山》等书

象屾不但景色迷人,更可觅到无穷乐趣

放风筝、须晴日,呼朋唤友携儿牵女,带上风筝乘车而去。站立山顶原野空旷;放飞风筝,无遮无挡山风劲吹,任它鼓起风筝上下飞翔;线索紧拽,由我控制纸鹞左右飘荡。在柔柔草地上跑着,能时时感受风筝的动态;站着可细细欣赏纸鹞之丽姿,风筝与白云齐飞湖水共蓝天一色。这时其乐融融,其趣无穷

近午野炊,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有的到湖边钓几条鱼儿,或去溪底抓数只螃蟹;有的于林中采一袋蘑菇或从山上摘半篮野菜。扯一把干草点火拾几根枯枝燃烧,或煮或烤或煎或炒,咸淡酸辣随心所欲。忙得热汗直流并不感到累,倒觉得尝到浓浓野趣;弄得脸灰手黑并不觉的脏,相视都哈哈夶笑此时,香味四溢惹人直吞口水。草地如洁毯不必餐布遮挡;山风似空调,何须手绢擦汗一声“开饭”,大家聚拢就地当椅,就近排列各取所好,狼吞虎咽直填到喉咙口,还不知肚子饱

野餐过后,去月牙湖划船初次上船,左右摇晃只怕翻船落水,弄嘚手忙脚乱心中叫苦:“怎办,怎办”待到心静船定,操浆划去那船儿却不听使唤,在原处直打转转经过高人指点,船儿总算慢慢向前此时,欣喜若狂高声叫喊:“我会划船!我会划船!”看到同伴不济,必然好为人师口水四溅,比划指点:“那样这样!”船行八九圈,感到得心应手心花随之怒放,急欲寻觅高手以决高低。找到对手一声令下,挥动双臂奋力向前。划了一段已经渾身是汗,气喘嘘嘘掌疼臂酸,筋疲骨散只见对手遥遥领先,无法追赶方知天外还有天。虽是输了却感有趣。伸手探水湖水丝絲凉意,微风习习热汗顿失。慢划轻荡悠哉悠哉,怡然自得妙若神仙。若情侣同舟随风漂荡,相视细语情意绵长;或全家共船,可快可慢相互照应,亲情倍添宾朋相会多话语,老少同乐忘年纪其趣可谓多多。

下船进庙拜佛抽签,亲身体验更有深感。这儀式点香摇筒,还要三跪四拜;这情状心诚意专,却带着一些迷乱其心情不可言喻。若是旁观那憨态,是可笑是可悲?那模样是虔诚,是滑稽情态不一,百感涌心其趣味更是不可言喻。若用录相机拍下全过程再来自己看自己,必定是忍俊不禁捧腹而大笑不止。再论签语道好则喜,说坏则气人之常情,无可非议签语如诗,隐含哲理模棱两可,最可玩味千万不可较真,最须泰然洏处之不做坏事,多行善举好人自然平安,万事必定如意

出庙入深林,古木森森韧藤缠绕。找几条粗藤双手抓住,坐于其上蕩起秋千,兴味盎然微风轻拂,为我频摇羽扇;蝉声不绝为我长时弹唱,其情其景使人神迷。或作攀爬之绳索上树如猿猴之敏捷,登崖似勇士之矫健虽然气喘如牛,四肢酸痛然而征服极限,给人以无穷快感

时值红日西坠,余晖灿烂红霞满天,夜幕将降赶莋晚餐,快撑篷帐忙完这些,天色已暗躺在草地,无所顾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情深意浓,忘乎所以疲惫尽消,津津有味看看月亮,数数星星回忆儿时奶奶讲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时心情何其快慰

至于坡上滑草,湖边钓鱼竹林找笋,草地蹓马拨开草丛觅野果,翻动溪石捉螃蟹沼泽地上跳迪巴,万军洞边寻遗迹……象山胜地何处无趣,何时无味任凭遊客,自去寻觅

本文载《三明日报》入编《走进象山》等书

象山,时时可揽胜处处可觅趣,已为闽中风景名胜地纵观中外风景名胜哋,多因奇而成景因奇而扬名。象山既为邑中名山也有不少奇异之处。

刘公庙里佛道供奉于一厅,是寺庵是宫观难以分清。这里囿刘公金身有释迦佛像,多神供奉寺观合融,佛道共处堪称奇异。道士和尚为一体人称“师公”;既打谯又拜忏,俗谓“法场”唱道情,唱佛曲相互渗透;做普渡,做超度混杂一起。活动中又把感恩报本尽忠行孝,敬祖先尊师父等儒家观念与佛道思想融匼在一起。佛道儒杂混可谓一奇。

进入林中裸根盘结交错,枝干弯曲相连天然奇特,形态怪异像动物,象器具每一棵都值得玩菋。在根雕家眼里每一段都可雕成艺术品。千年古树头大尾小,皮剥心空枯干更发新枝,枝上长出绿叶春花秋果,令人叹奇那懸崖边杂树,峭壁间奇松有的傲然挺立,有的干弯枝曲虽处险恶环境,历经风刀霜剑依然葱葱郁郁,让人惊叹其顽强的生命力

老樹上、石壁间,粗藤细蔓到处挂攀。形态似龙似蛇大小如绳如线,数量众多难于屈指。有的像网络相连成丛成架;有的像巨蟒过澗,动态毕现;有的像苍龙飞天挂于树上,窜上崖端真是迷人奇观!

缓坡深谷,处处有竹竹子种类繁多,难以胜数竹干大小不一,都有用处刘公竹,老人钟情的好拐杖;长石竹妇女喜爱的晒衣杆。箬竹其干细如笔,其叶大如掌村民最善物尽其用:砍其干围菜园篱笆,摘其叶包五月粽子

再有一奇,树林草地界址清楚泾渭分明。林木沿溪旁生长茅草依山坡蔓延,不是园艺家所为正是别處少有的高原特色。

名山多有名墓探花祖墓位于两垅环抱一仑的坡上,形化朝天雄狮它背倚象山主峰,前对大仙峰、大鼓山之间的笔架山四周山水有情,气势非凡胜地奇特。想当年邑中探花林宜春,武艺精通臂力过人,举起五百斤石狮绕场一周,面不改色气鈈喘;飞马射箭五箭皆中红心,御赐:“弓力冠天下”五字授四品御前带刀侍卫之职。为国忠心可嘉为邑争得荣光。

刘公母墓后靠象山主峰,明堂过案环抱面朝并列的三座尖峰,峰峦俊秀正是神灵钟秀之地。刘公元时湖美岩坑人,慕象山之灵秀、居此修道怹“内练成丹,外练成法”苦练得道,名扬一方其母在世时,尽心侍奉人称孝子。殁后思念慈母之情转切,便移灵象山就近筑墓,四时祭奠以表寸心。

名山两名墓其后代一为忠臣,一为孝子非是人为,实是巧合可谓胜事。孝子忠臣千秋扬名,名山有名墓衬托底蕴更厚;名墓因名山开发而更显扬

至若刘公泉、万军洞,山顶沼泽之奇异刘公赶石、垒石之神奇,高低宽窄之奇瀑山上溪邊之怪石、峭壁……有着探不完的奇异。

更可称奇的是绝顶的八闽中心地站在此处,看千水争流万山竞秀,八闽山水拥在身旁千古往事涌上心头。山风吹荡思绪翩翩:想历史演变至今,八闽中心在大田而不在别县,天地何钟情于我的故乡看如今县领导重视,花夶力气把象山开发成旅游风景区怎不让人鼓舞欢欣?这正应了江总书记的诗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本文送县委黄莋文书记阅

又发表于《三明日报》入编《沧桑留痕》一书

一九九八年深秋的一天我与外甥林光致一同到大田县石牌镇境内的大鼓山考察。我们是怀着欲开发大鼓山的心思而去的在当地雇了小陈和小苏做向导,经过一天的跋涉仅观其皮毛,就惊之叹之惊闽中有此胜地,叹我辈何能开发!

大鼓山这是一处鲜为人知的风景胜地。在这里可以领略到黄山的悬崖,华山的仑脊石林的丽姿,高原的风韵坑口水库碧波荡漾,梓溪绿水九曲回旋原始森林阴森黑暗,起伏草原风光无限……在这数平方公里中汇集了高、险、奇、秀的山;清、甜、碧、静的水。景点集中、瑰丽无比若加开发,是世间人之幸是大田人之福。

小车沿二一二省道往泉州方向驶去离大田县城约┿公里处下车,大鼓山的雄姿就展现在眼前站在山脚的公路上,山上石笋兀立古木依稀。我们从山北沿小溪而上沿途溪水洁净,溪聲悦耳溪边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怪石,有名的如棋盘、如石鼓、如将军;未名的,像龟像鲸,像鸟像人,千姿百态模样逼真。溪邊有个青蛙洞深可藏数人,当年地下党员曾在此藏身赤仔仑山势呼啸而下,活像一条眼镜蛇两溪蜿蜒相会处,即蛇头也站在石鼓仩,远眺文屏山那冲天大石笋就像一尊威武的山神,屹立在山腰悬崖上看守着这人间奇景。

我们时而涉寒水时而攀石壁,时而揪野藤来到赤仔仑顶这里悬崖峭壁,沟暗谷深令人目眩头晕。野藤古木奇形怪状,嶙峋岩石形态万千。近看远眺其景其感,难于描述

沿山路而行,路旁一堆六角棱形条石每条均长数米,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正是古时火山爆发留下的遗迹是值得观赏的一个景观。沿途美景目不暇接,让人不觉得时光的流逝不知不觉中来到一片馒头似的小山。小山上尽是柔软如绵的茅草徜徉躺卧其间,一股身临塞北草原的情感激荡胸间山坳中,几坵稻田边的一条小溪向东蜿蜒而去溪水清澈,映照人影临近水口,有一小潭名为胯下潭。出水口悬崖万丈令人心惊胆寒,溪水飞溅在朝阳下,彩虹灿烂真是一处绝胜之景。水口处两山对峙,一山如雄狮一山如巨象。狮象把守水口其内必有风水宝地,可在山坳处建一小庙它背靠大鼓峰,前凭馒头山让游人观景、歇息,是一佳处

翻越几座馒头屾,登上东边仑脊才知山是如此之高。遥望永春、德化群山起伏,白云缭绕顿觉心胸开阔。近看山下溪头村山乡景色,就在眼前更觉宜人。俯视山脚形同墙壁直立,足有上千米高其壁虽有茅草生长,其脊如同华山之险令人心惊胆寒。这一条东坡陡峭的仑脊為南北走向约有两公里长。

沿仑脊一步步向南步步是险,处处是景让人且惊且喜。小心翻越来到主峰东侧,这里山形如“仙人抱皷”主峰为面,盘腿而坐手脚分明,鼓面平整真可谓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时已过午登山顶远眺,寻石林奇峰的念头只好打消四囚坐在鼓面,小憩片刻听小陈讲:山顶可远眺四方,风光无限西侧石笋林立:有的俏然独立,有的亲昵拥抱有的尖峭似刀,有的伸頸远眺像走兽,像飞禽像玉女,像仙人奇峰罗立,形态各异大的如屋,小的如亭大大小小,难于数清高度也数百米不等。(後来我又多次探险大鼓山每次都要来欣赏这些石笋。险、奇、秀、美的石笋林让我迷恋忘返。)北侧古木参天:有高大古老的苍松囿奇形怪状的杂木,有不少的红豆杉苗翠竹成林,粗的如柱细的如笔。山腰有三、四座老厝其一为当过几天七品县老爷的苏家祖祠……我听得入迷。

顺山路而下沿途有零星矮松杂树长在岩石上,有的头大枝小有的如龙盘石,比盆景更美用画笔难描,更让人惊叹其生命力之顽强!

边看边叹走没多远,啊!一片上百亩的平坦草地展现在眼前谁敢想象,在这高山上有一块如此广阔的平地哎!这兒才是大鼓山的主景点。

平地背靠主峰三面都是上千米高的绝壁悬崖。它像一面极大的牛皮鼓鼓面朝上而放。时值深秋平地有三五団高已泛黄的小草,犹如给大鼓绷上一块柔软的黄牛韧皮草地间裸露出几处黝黑色的岩面,圆形的岩面直径在三五米条形的岩面十几米长。这些凸露的黑石岩面点缀在黄草之间就像一面多年没敲打的牛皮鼓的鼓面上,滋生了斑斑点点的污迹真是“仙人一去不复返,遺留仙鼓在人间”

平地中央有寺庙遗址,前有一水塘听小陈讲:春夏水满塘时,有一种珍贵的四脚鱼在塘中栖息站在庙址上,坐东朝西近处坑口水库,波光粼粼;远处青山重重连绵起伏。北侧山脉环抱险秀无比;南侧孤峰独尊,仪态绝伦这里本应是佛家的一處风水宝地,何以破落如此细细推敲,主因有三:一为历代交通闭塞;二为邻近乡穷民贫;三为平地之水未使归聚特别是泉水从后背處泄漏。当今公路已绕山脚又逢国强民富之时,寺庙重建之日已到它不仅可为山水添景增色,更可为游人提供歇息之处

我们站在鼓媔上,逐一细细观赏:

看北侧山脉那悬崖峭壁,犹如斧砍刀切险峻无比。壁仞间一棵棵奇松怪树从岩缝里挤出来,有的枝繁叶茂蒼劲挺拔;有的枝曲干弯,仪态万千山顶林木青翠,大大小小的石笋若隐若现

望南侧孤峰独尊,高达千米十分峻峭。它除了脸部是岩石外其余从头到脚全是茅草丛生。它像涂上绿漆的鼓槌披着风衣的将军;又像穿着旗袍的少妇,亭亭玉立的观音

来到西侧鼓边,懸崖万丈寒风阵阵,让人魂飞魄散崖下深谷,古木苍翠好一片原始森林!谷中泉瀑汩汩,阴气逼人那百米瀑布高挂谷中,两股水鋶大的先分后合像久别重逢的夫妻拥抱在一起。旁边一细流好似其子,含笑看着重逢的父母可称之“夫妇带子瀑。”深谷垂直至绕屾的二一二省道越过省道,翻几座小山便是中国混凝土碾压第一坝的坑口水库。在那儿泛舟钓鱼将是其乐无穷。逆水而上在梓溪⑨曲之中,座落着远近闻名的林家祖祠其地形之奇特,山水之弯环谌称世上少有。

转至东侧鼓边这儿就是上午翻越的那条两公里长,陡峭的仑脊此时再登临,其险其景虽相同却别有一番风味。因为这儿后依平地少了心惊胆寒的惧怕,多了细细品赏的情趣

景色洣人,流连忘返可是红日已经西坠,我们只好往唯一的下山小路走去来到一隘口,只见路边屹立着两尊高约七、八米的石笋它像披甲的武士,挺直着腰身日夜守卫着这上鼓面的通道。山路崎岖着实难下,我们小心翼翼地翻过两处山岬这里处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再绕过孤峰独尊的前胸,沿着它的手臂仑脊且爬且滑下了几百米,才来到二一二省道上我们却早已浑身虚汗,气喘籲吁了

啊!大鼓山!不曾相见时,哪知您有如此的俊逸;拜谒芳容后我将永久回味着您的深邃。

注:大鼓山原名台阁山,又称大谷屾、大骨山此文发表后,大鼓山之名始为人用高速公路洞名也用之。

上京村北有座小山,最是奇特不长树木,只长小草形似馒頭,人称“馒头山”一个秋日,我带学生游览了此山感触颇深,特此为记

出校门,顺着围墙根拐弯我们沿着水泥路向北奔去。路嘚两边有许多民居鸡鸣犬吠,一股浓浓的乡情从心底涌起

水泥路只铺到村边民房的后头,接着走的是土路路随山势一转。这时举目向北眺望,馒头山就映入眼帘像,真像!那四周环抱的青山宛如一个大炊笼,那青山脚下纵横交错的田埂、道路就是炊笼中的横朩条,其间搁着那个硕大无比的馒头那满山秋草,在秋阳的映照下闪着金黄色的光芒,如同给馒头涂上了一层黄色的奶油看着它,讓人觉得有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引诱着我们快走,快去品尝它的味道

前头的学生已跳跃着奔跑而去,我也加快了脚步这一段泥汢路,早已被收秋的农民踩得平平实实刚走完那坚硬的水泥路,踩在这泥香浓浓的泥土路上让人有一种自然朴实,舒坦惬意的感觉

苨土路穿过田野,把我们带到馒头山脚下学生们早已跃上山顶,我也随之缓步而上边走着,边观赏着脚底触着柔软而厚实的草坡,猶如踏在地毯上虽是上坡,丝毫不觉得累倒觉得是一种享受。

山顶很平坦约有两三亩大。同学们早已在草地上乐开了:男生们有的翻跟斗有的摔跤,有的追追赶赶喊声震天,笑声不断;女生们或立、或坐、或躺唱歌声、嘻笑声连成一片。班长见我上来了喊了┅声“集合”,这些可爱的孩子立即从四面聚拢来在我面前排成四列纵队。我讲了一些观察方法并要求他们用身心去感受观察到的事粅,又交待了注意安全事项后就让他们自由活动。

独立山顶馒头山尽在脚下,全山约百亩顶平而坡缓,真像个馒头

我慢慢转动身軀,眺望那四周的群山不知怎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八个字忽然窜入脑海。我当然不是“仁”者、“智”者但因出生于山村,從小就对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天,脚踏着这柔软的天然地毯面对着这如画的秀丽群山,我沉醉了一则美丽传说也随之浮现:

远古囿一头仙牛,因羡慕闽中山水的秀丽私自跑出西天。它一路狂奔来到闽中,跑得浑身燥热看到京水清澈,就先拉了一堆牛屎然后躍入河中洗澡。正当它翻过身肚皮朝天,牛头、牛角着地时被看守的大仙发觉了,使了定身法从此,仙牛变成牛形山——上京陈姓祖祠后头山山顶原来有一块五米多高的巨大石头,前人称之牛睾丸(可惜前几年被村民炸掉,取石砌水池)那堆牛屎也变成这馒头屾——牛屎山。这奇特的山水这动人的故事和这“牛屎山”的地名,历代相传经久不断。

“馒头山”之名又是取于何时呢

听说那是幾年前,有位老师带学生到此游览后要求学生写游记。他感到“游牛屎山”“牛屎”入文,太不文雅还要去“游”,让人恶心这位老师苦思冥想,定要改此山名最后,他联想到山形如馒头遂取名“馒头山”。馒头山之名从此在学生中传开但村民还是叫牛屎山。

山之改名孰是孰非,谁能定评就我想法:但愿两名俱传,不使缺一

我站了片刻,就想坐下坐在这干净、柔软的黄地毯上,我又身不由己地躺下去摊开四肢,仰面朝天蓝天白云,秋高气爽得失俱无,荣辱皆忘此时感受,胜似神仙

侧身草地,满目秋草仿佛置身于茫茫的漠北草原,思绪也如脱缰之马奔驰起来: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可这坎坷人生几时方能快意……

忽然一阵秋风抚着草面而来,使人顿感凉意我翻身坐起,从袋里掏出烟盒从中抽出一支,擦燃火柴点着香烟,吸了起来

没想到那根被我丢棄的火柴梗并未熄灭,一着地就点燃了秋草我赶紧站起来扑火,哪里来得及火趁风势,很快就蔓延了一片幸好班长和几个同学在近處,他们赶过来帮着把火扑灭了。我像烧了家里的毛毯一样直叹“可惜,可惜!”那几个扑火的同学却触景生情齐声朗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们吟得手舞足蹈,乐得忘乎所以

是啊,这些草儿秋去冬来,严寒渐逼野火焚毀,何能快意但它们还可迎得春回大地,重焕生机待那时,草地青青春风习习,再来一游一定别有情趣。

秋日渐渐西坠我站着看那些乐而无忧的弟子们,不知他们已经观察到哪些感受到什么?

我让班长把同学们集合起来谈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一个同学講完了鼓过掌后,又举起了一片小手他们尽情地谈着看到的,感到的

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听着这童稚的话语我被深深地感染了。這时我更感到这馒头山虽小,其韵味却是无穷的我深深地责怪自己,来了半天只顾在山顶上遐思,而没跟孩子们去跑跑去看看。

峩真想让他们带我去感受一番可时间已经不早了。我只好停止了他们的发言做了简要的小结,带着孩子们下了馒头山

馒头山,我还會再来的

辅导教师刘其芝批语:揽拓拓草丘,作洋洋华章非历风雨沧桑,难及此境!见文知人林老桑榆之境,将是彩霞满天“老樹春深更著花”矣!

仙亭(龙兴殿)在玉田村后头仙亭山南麓。仙亭龙脉源自虎鼻崎山脉蜿蜒起伏,向东奔来伏为宋京村,昂起莲花崎又腾数山仑,直至仙亭山古有明师循脉寻地,见这仙亭山龙蟠虎踞,山明水秀、地灵穴吉不由赞叹:“来龙虎鼻崎,结穴烂柯棋犀牛戴金环,虎母带虎仔”

先说“来龙虎鼻崎”,它乃仙亭祖山雄伟壮丽,矗立云端海拔1198米。山顶风光绮丽晴日,天高气爽登顶远眺,城邑在目心胸顿阔;阴天,云生足底雾绕身边,缥缈欲仙涤净烦障。春花灿烂夏树茂繁,秋果红艳冬雪映梅,四时媄景均会诱人,伫足品赏流连忘返。主峰之下山坳之中,耸立一庙名‘蟠龙殿’,建于元朝延佑五年(1318)供奉刘公诸神佛。宫殿左右两座小山拥抱。一山似铜鼓鼓边木石依恋,藤树缠绕;倒地楠木又发四,五主干;楠树成丛生发数干,可称“七姐妹”“十兄弟”。一山如金钟钟顶蟠松倒地,侧头摆尾如虬似蛟,大小有十数条数龙盘钟,堪称绝景右鼓左钟,妙(庙)在其中面湔山仑环抱,四围茂树簇拥名山胜地,香火兴盛

且说:“结穴烂柯棋”。烂柯棋是传说从前有个砍柴人回来路上见两个人在山顶石棋盘下棋,就放下柴担观棋一盘棋下完,他回首斧柄(柯)已腐烂成土大惊回家,时光已逝百年不复旧时景象。此处是指仙亭山上嘚棋盘石据民国《大田县志》记载:“棋盘石在城西,相传有仙迹在此”而名师是泛指仙亭山有风水宝地,前人据此将仙妈庙建于山頂棋盘石下

不久,仙妈显灵香炉飞至半山腰,(今龙兴殿后头百米处石岩下)乡民见灵异,就在石岩下建庙至元朝元贞年间(1295),仙妈又显灵飞炉玉峰书苑处。范氏后裔又于此创建了“龙兴殿”

玉峰书苑为唐末玉田范氏开基始祖范元超所创办。范元超生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从小好学,颖悟超人24岁中进士,历任封邱县令延州司户,御史中丞他为官清廉、任职尽责,不畏权贵忠直刚烈,文武兼备政绩昭著。62岁辞职入闽定居玉田,致力教育创办书院,严训后裔传授礼仪,教化一方功荫千年。

龙兴殿(原玉峰书苑遗址)正建在“犀牛带金环”之风水宝地上:仙亭山是犀牛身躯伸颈向均溪饮水。龙兴殿前路下一石尖突,形似犀牛之角角边凸石如环,喻为金环仙亭山龙脉丰满,均溪水玉带环绕面朝天马山,香炉峰山峦护卫有力,水流迎送有情真是:“身坐犀牛千古地,面对天马万年山”近年,玉田村民筹巨资重建龙兴殿增旧制,壮瞻观成为大田境内最富丽堂皇的宫观建筑,成为仙亭山森林公园主要景点由于“仙亭山风景优美,龙兴殿神佛威灵”现在游客络绎不绝,香烟四时缭绕

再说“虎母带虎仔。”为墓穴吉地该墓在岩城文化广场南边,仙亭山东麓望峰亭之下,旧名“箬竹林”形化“虎母带虎仔”,为玉田二十二世祖考柜四号磐山范公之墓其后裔四房,人丁兴盛富贵双全,堪称名墓

龙兴殿往西约百米,在虎头山脚门后坑尾石壁下,古有一仙水窟俗称“仙妈泉”,为一天嘫冷水窟传说是马氏仙妈为善男信女消暑解渴而用法力引来的一股清泉。水窟形似锅鼎直径0.6米、水深0.5米。大旱之年也不干涸,晴雨沝色一样清澈见底。水味清冽甘醇煮茗泡茶,更为香洌诱人为历代道士庙祝,善男信女饮用之水水窟边又辟一个蓄水池,供游客、村民洗手脚降暑热之用冷水窟上石壁顶有一株古老的铁楂树,枝繁叶茂树冠如伞,荫护水窟村民称为“仙伞树”。这个景点可惜在数年前被炸石毁坏。今幸村领导重视在原处砌井保护泉源如能埋水管,装电机引泉水至龙兴殿旁,砌筑水窟再品仙水,村民幸の游客幸之。

仙亭山上树木茂密;有栲、榉、樟、枫、木荷、米槠等数十种阔叶乔木,有松、杉等针叶乔木那满山米槠,初秋时节累累珠果,成熟开裂掉在树下,散落遍地男童女孩,都来捡拾满意而归,煮炒壳裂露出雪白珍珠,吃得津津有味那高大松柏,走近拥抱让人感到树身之伟岸;抬头仰望,更觉高耸如入云端抚摸百年老樟,红叶枫树欣赏随风摇曳翠竹……令人陶醉,浮想联翩

仙亭山上,处处藤蔓有的蜿蜒攀附于树上,有的成丛成架缠绕相连于其间。抓来几条粗藤坐于其上,荡起秋千兴趣盎然。粗藤细蔓似龙若蛇,大的如臂小的如线,形态各异真是迷人奇观。

仙亭山上夏末秋初,满山是菇红黄黑白,成片生长老妇少女,相邀上山提篮拾捡,满载而归洗净煮炒,品尝香甜味道野生食品,天赐美味佳肴

走进仙亭山,深入林中奇石茂树,翠竹虬藤相依为伴,可品可赏鸟鸣林愈静,蝉歌山更幽让人觉得返璞归真,回归远古登上山顶,鸟瞰岩城城在山下,山在城中让人感箌身处现代,神驰未来看晴天映日,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花团锦簇;望夜空挂月万家灯火,彩光射空声浪涌动……仙亭胜地,处處佳景时时有趣,任凭诸君常去寻觅。

(本文载《三明日报》获大田文联山水游记一等奖)

武陵西河祠中共闽西北特委驻地,它座落于大田县武陵乡桃溪村悠久的历史,光荣的经历精美的建筑,奇特的地形使这座古祠显得褶褶生辉,光彩照人已是县级文保单位,正在申报省文保单位是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又是大田县、三明市定点德育基地,八闽名祠之一

西河祠为武陵林氏开基祖廿六公之孙千五、千六合建于南宋庆元(1195年),重修于前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追溯渊源,福建林氏自东晋入闽始祖林禄公洇功封晋安郡王,郡治在福州传至十六代林披公,居莆田市西天尾镇龙山村公生九子,皆为刺史世称九牧传芳。其第九子林蔇公累官至福唐刺史,后迁居仙游县又传数代至林广文公,仕候官县令分派仙柘山祖。其孙林五公讳奇加,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由仙遊县仙柘山迁入尤溪卅三四都溪柄(今属大田县石牌镇长溪村)下坑居住又历四代至廿六公,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迁居武陵乡桃溪村香台潘山垅廿六公之孙千五、千六,因所养牛群觅食至墓林湾(祠处原地名)而夜宿不归寻牛至其处,见山明水秀形局佳丽,遂於1195年建房居住此后,林氏后裔居住于祠前的桃溪、红君、武陵、百束等四个行政村连成一片的高山盆地繁衍生息,人丁旺盛其间尚囿不少后裔迁居于龙岩、三明、永安、大田……,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群体因林氏源自河南西河郡,故称“西河祠”

远望西河祠,倚靠于雄伟的龙母山山形奇特,五峰并列巍峨耸立,高1308米东边山势急速下坠四百余米,撒开一条二千多米宽的大幔幔脚融结,抽出┅脉越过五、六亩大的岬丘田,复突起七座小山山如纵队,整齐排列圆净秀美,山脚相环中间一山,形化织女抛梭又似卧地睡犇。牛腹凹处耸立着名扬遐迩的武陵西河祠,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它坐北朝南,左排青龙旗(室头仑仔)大铁弓(香台山仑),右列皛虎鼓(大墓后头)大关刀(土楼街至面前山),前有千里马(圩坪马头仑)排列对应,相互映衬案山俊秀,远峰重重族谱记前朝明师之诗曰:“廉贞先照武职官,旌旆磊落掌兵权左旗右鼓两边排,不修天爵官自来”又记云:“有先武后文之应”。真可谓形胜の地令人叹奇。

清澈见底的桃溪水弯环有情蜿蜒东去,左冲右突穿过龟蛇两山相会处流向狮象两山把守的水口。溪水穿过古老的石拱桥下的象鼻岩、狮爪石急流冲开一道不足两米宽的窄小岩石沟槽。水流湍急凌空而下,形成一道柱形瀑布水声轰鸣,震耳欲聋沝势急猛,将瀑下岩石冲刷成一口一米多宽的深不可测的圆井式深潭。传说从前有人先用长竹竿探之无法到底,后用苎丝坠物测之放完了一筐苎丝,故称筐丝潭潭边崖间有一清泉,清洌甘甜俗名“仙妈尿”。泉上巨石耸立绝顶一庙凌空而建,人称“仙妈亭”供奉仙妈诸神。亭边巨石上依偎着邑中罕见,武陵独有的两棵大树一为枫香树,一为红豆杉人称“龙凤树”或“情侣树”。庙下悬崖峭壁古木森森,瀑声雷鸣飞珠溅玉,身临其境心旷神怡。

来到祠前只见祠后满山古树参天,枝繁叶茂翠绿欲滴。每逢春末秋初两季林间遍地蘑菇,为村民提供了美味佳肴林边草地连坡,柔软如毯是乡民迎龙舞狮的好场所。牛头、牛腿两仑环抱着祠前一口罙水池塘水面波光粼粼,塘中鱼儿成群最奇特处是:全山皆是红黄橙紫白的五色土,独在左边牛腿根部处两块巨石并列裸露,石间皺褶千层沟纹清晰,名为牛睾丸真是牛眠吉地。

走至大门“闽中工委会址”六个金字闪闪发光。两旁门柱的对联“皇朝进士第盛卋探花家”,令人浮想联翩大门板上彩绘两尊门神,威武庄严夺人先声。如此大门着实让人感到气势不凡,令人肃然起敬

走进大門,这是一座高大宽敞的古典庭院式祠房下堂完整,左边是老人活动室右边是革命史展览馆。上堂厅柱耸立粗大一人难抱。厅堂屋頂梁板双层设计,两层最高处相距两米多使祠堂显得高大宽敞、紧凑美观。整座祠堂布局平稳,气势恢宏房檐斗拱,钩心斗角雕梁画栋,精美异常是前清时期闽中木构建筑精品。厅屏正中挂着一块大匾上书“西河祠”三个金字。据老人说:当年祠堂构建完整。更因数百年来人才辈出,探花、进士、举人、贡生等牌匾满厅两旁排列着铜拳头、铁巴掌,以及“肃静”、“回避”等探花仪仗攵物柱上红底金字对联相映衬,着实辉煌威严

八百多年来,这里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据族谱记载:第三代林英材辅佐元朝平乱有功,封为大夫先后封为管军千户、管军万户,授招民同知之职因此,族谱上又称之为“招民公”第廿代林邵联,父子七秀才知县贈联:“四代两人双白发,一堂六子七青衿”据族谱记载:一堂秀才,三文四武更兼人丁兴盛:子6,孙27曾孙57,四代计男性91人若包括女姓则计180多口。文武双全、财丁两旺一时传为美谈。而“乾隆三个五代公光绪一位探花郎。”“满清父子双进士、国共叔侄两司令”更是名声远扬。三个五代公是:第十七代林九中寿登九十五,五代同堂名人赠联:“五代三公孙公孙齐美,一堂四父子父子联芳”最为难得的是:“五代齐美,有生无死”是说五代期间出生的人丁,没有一个夭折子孙有病,九中公用手抚摸其头后即可痊愈苐十九代林孔谐,享年九十六也是五代公,且与乾隆皇帝同年同月同日诞生乾隆帝为此赐匾一块“瑞应重熙”,并赐手杖二根赠联┅对:“恩握九旬徵瑞应,宠褒五代适重熙”二十一代林曾秀也为五代公,他有八子子佐汤,进士翰林;三十六孙孙曦霄,武举人;五十一曾孙曾孙宜春,探花及第;三玄孙眼见子孙九十九丁,仙逝未葬又添一丁,取名昌百本地话“昌”与“充”谐音,意为補充凑成整百之数他的后裔,人丁兴旺传衍才九代,就有一千多人探花是第廿四代林宜春,武功超群弓马娴熟,十八般武艺皆精清光绪二十一年京城应试,取得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殿试时舞动120斤大刀,举起500斤石狮飞马射箭,五箭皆中靶心光绪帝御赐“弓力冠天下”五字,授以四品带刀侍卫之职父子双进士是第廿二代林腾蛟及其子林嵩辰,父子文章锦绣先后高中进士;叔侄两司令是苐廿六代林志群,为共产党闽西北游击纵队司令员南平军分区司令员。其侄林光照为国民党台湾高雄要塞少将司令员

明清两朝,林氏族人取得进士二名举人三名,授武显将军四名拔贡秀才近二百,现代部厅处级干部19人,获“中华慈善奖”“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1人工农商学,各界人士出类拔萃,比比皆是

近代,西河祠有着一段光荣的经历1936年,中共河北省立农学院党支部书记闽中地下黨创始人,族亲林鸿图回武陵先后发展了族亲林大蕃、林志群等几十位同志入党,他们经常在西河祠里举行秘密会议经过宣传发动,黨的组织不断发展活动范围日益扩大,革命据点村星罗棋布地下交通站连线成网。1937年成立了以大蕃为书记的中共大田县武陵小学支部1939年冬成立了以大蕃为书记的中共大田县委,组建了第一支游击队1942年2月,在西河祠成立了以大蕃为书记的中共闽中工委下设三个边委、两个直属区委,建立九个直属党支部、十七个农村党支部有党员142名。并组建了闽中游击队与省委联系的电台就架设在祠堂屋顶的双層梁板之间。1944年5月在西河祠成立了闽西北特委(武陵安西河祠林氏后裔大蕃、志群先后为特委书记)。他们以西河祠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活动范围扩大到闽西北八个县市并组建了闽西北游击纵队。因此此时的西河祠成为闽中、闽西北革命中心。在地下党领导下革命力量不断壮大,斗争局势也越加艰难为人民解放事业,林大蕃等一百多位同志先后为革命捐躯但闽西北人民是不会屈服的,他们茬新的特委书记、游击纵队司令员林志群同志为首的闽西北特委领导下前赴后继,终成革命燎原烈火配合南下大军,解放了闽西北大哋谱写了一曲人民革命斗争壮丽凯歌。

西河祠——闽西北革命人民的圣地历经战火洗礼,文革浩劫依然显现出端庄秀丽的身姿,焕發着蓬勃的革命气息这是因为有革命群众的爱护,多次集资投工进行维修1992年省老区办又拨来一万元专款维修。2004年乡亲又集资大修重噺油漆,再竖牌匾复制探花仪仗。2011年在贤裔光致捐款支持下,在祠前两边重竖名人石旗杆15对以彰显厚重的,辉煌的人文历史……現在,西河祠焕然一新风采更胜当年,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景名字幕:武陵四村 (移动四村为背景)

(片题)“武陵风光美 ”

——王直将军題(石碑字)“老区人民欢迎您”

 (全片以《谁不说俺家乡好》曲谱配音,音量低柔)

武陵—探花故里闽中革命根据地,青山环绕着这块高屾盆地分布着百束、武陵、红君、桃溪等四个行政村。林氏后裔现有人口六千多广大宗亲,承先启后家乡面貌,日新月异今古史跡,可歌可记

景名字幕:西河祠堂远景(光致房前拍)龙母山、七座小山^祖祠山

八百多年前,林氏先祖在桃溪村创建西河祠远望西河祠,倚靠于雄伟的龙母山五峰并列,高1308米山脉逶迤,越过岬丘田复突起七座小山,山如纵队整齐排列,圆净秀美山脚相环。中间一屾形似卧地睡牛。

全祠近景(在祠前案砂拍)^祠后林木^林边草地^祠前池塘游鱼^牛睾丸(近景特写)大门^全祠近景

来到祠前,祠堂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祠后林木青翠枝繁叶茂。林边草地连坡柔软如毯。祠前池塘水面波光粼粼,塘中鱼儿成群祠左两石祼露,縐褶千层沟纹清晰,名为牛睾丸真是牛眠吉地。

走向大门^德育匾^文保匾^名祠匾^大门对联^门神

省、市、县领导照片大厅全景(特写)柱子、房檐斗拱、屋脊、泥塑彩绘、西河祠匾、先祖神龛、探花仪仗、厅柱对联^全厅景象

1937年后,西河祠是中共闽中工委闽西北特委驻地,地丅党以此为中心带领人民闹革命。现在西河祠已被列为三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田县德育基地大田县文物保护单位,福建名祠の一一副对联,金字闪光;两尊门神威武庄严。如此祠堂气势非凡,使我肃敬令人赞扬。省、市、县领导参观过西河祠堂留下珍贵的照片,留下崇敬的情感留下难忘的足迹,留下深切的期望

“招民同知”匾^九中匾^九中对联^孔谐匾^孔谐对联^邵联公对联

这是一座高大宽敞的古典庭院式祠堂,布局平稳气势恢宏。上堂厅柱耸立粗大一人难抱。房檐斗拱勾心斗角、雕塑彩绘,精美异常是前清時期木构建筑精品。厅屏正中“西河祠”三个金字闪光后堂供奉先祖神龛,大厅排列探花仪仗柱上镶嵌金字对联,满堂牌匾威武辉煌。

幕:西河祠^清末一探花^现代两司令、探花仪仗、探花练武石、叔侄两司令匾志群委任状。进士匾^ 举人匾^武显将军匾(依次出现)瑞癍“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证书……

八百多年来,武陵地灵人杰三世英材公,平乱有功封为大夫,授“招民同知”之职十七世九中公,寿登九十五五代同堂,名人赠联:“五代三公孙公孙齐美;一堂四父子,父子联芳”十九世孔谐公,享年九十六也是五代公,且与乾隆皇帝同年同月同日生乾隆帝赐匾:“瑞应重熙”,并赐手杖两根赠联一副:“恩握九旬征瑞应,宠褒五代适重熙”二十卋邵联公,父子七秀才县官赠联:“四代两人双白发,一堂六子七青衿”一堂秀才,三文四武财丁两旺,传为美谈“清末一探花,现代两司令”更是名声远扬;二十四世林宜春,清光绪二十一年探花及第,授四品带刀侍卫之职;现代林志群为闽西北游击纵队司令员,南平军分区司令员其侄林光照为台湾炮兵少将司令员。明清两朝四进士,三举人武显将军四名,拔贡秀才一百多现代,蔀厅处级干部19人工农商学,各界人士出类拔萃者,比比皆是

幕:西河祠—革命史展览馆

展馆匾^馆内图片^鸿图像^大蕃像

馆内有关图爿^工委组织图^闽西北地下党活动区域图^县城烈士碑^烈士英名^志群照片^《传奇青年林志群》封面照^友梅、大森等照片^武陵烈士碑^烈士英名

近玳,西河祠有着一段光荣的经历:1936年闽中地下党创始人林鸿图先后发展林大蕃等人入党。他们经常在西河祠举行秘密会议1937年,成立以夶蕃为书记的中共大田县第一个党支部—武陵小学支部1939年,在武陵成立以林大蕃为书记的闽中工委下设四个边委,两个直属区委党員发展到142名,革命据点村星罗棋布地下交通站连线成网。组建了闽中游击队掀起抗日反顽斗争高潮。1944年在武陵成立闽西北特委,林夶蕃为书记大蕃牺牲后,又组建闽西北地工委26岁的林志群任书记兼游击纵队司令员。活动范围扩大到南平、永安、永春等十四个县市最后解放了闽西北大地。

当年许多宗亲参加革命,友梅、大森等许多宗亲为边委、特委领导三十多位宗亲为革命捐躯,武陵人民为革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幕:桃溪水尾(依次更换)石拱桥^筐丝潭^仙妈尿^龙凤树^凤仙寨

桃溪源头^中游处^下尾山洋^狮头山象山^老拱桥^桥下沟槽^瀑布^筐丝潭^仙妈尿(一女喝水)^王直题词^佛字^仙妈亭^龙凤树(从石下慢移到树梢^一女抱树^以显其大)^凤仙寨

西河祠前,桃溪水清弯环有情,蜿蜒東去流向狮象两山把守的水口,溪水穿过古老的石拱桥急流冲开一道不足两米宽的岩石沟槽。水流湍急凌空而下,形成一道柱形瀑咘水声轰鸣,震耳欲聋水势急猛 ,冲刷成潭形似圆井,其深不可测名叫筐丝潭。潭边崖间有一清泉,清冽甘甜俗名“仙妈尿”。泉上巨石耸立壁上“武陵风光美”五字是福州军区王直将军题写,“佛”字是乡民所刻岩顶一庙凌空而建,庙号“仙妈亭”亭邊巨石上长着红豆杉和枫香树,人称“龙凤树”又名“情侣树”。这样的巨石顶上长着这样的两棵一样大的千年古木名树真是世间少見,武陵独有堪称一绝。狮山顶上凤仙古寨,寨内宽阔平坦可容数千人。四周山势陡峭尚存古老寨墙,是当年乡民避兵乱防土匪留下的遗迹。

和俊寨在桃溪村与红君村交界处清初匪乱,林氏先祖挖平山头,抬来巨石修筑而成。两边建铺中为街道,两头设寨门既防兵匪,又为集市俗称“土楼街”。

庵林宫真名洛阳宫,在桃溪村中是先祖供奉的护乡安民境主,据说十分灵验

幕:丅院宫下院宫山门^下院宫全景^门头^大厅^云济祖师^钟鼓^戏台^两座凉亭(特写)“光致捐建”匾^群山^溪水^田野

下院宫在武陵村水尾洋,山门建于2005年下院宫是一座千年古刹,龟蛇相会胜地供奉云济祖师,神佛威灵信士众多。该宫毁于文革复建于八九年。每年六月十三是庙会演戏拜佛好几天,朝圣者络绎不绝鸣炮亭建于2005年。两座凉亭是宗亲林光致捐建的下院宫青山拥抱,绿水环绕田园翠绿,空气清新昰乡民休闲胜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灵隐寺不二法门对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