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之母,空性乃圣人之本

第一节 有关文殊菩萨的教典


 第┅项 文殊教典略述
  文殊师利唐译曼殊室利Man~jus/ri^,义译为溥首、濡首、软首、妙德、妙吉祥在初期大乘佛教中,文殊师利是有最崇高威朢的大菩萨!初期大乘经中有的以文殊为主体,有的是部分与文殊有关从文殊为主体的,或部分与文殊有关的经典作综合的观察,僦发现与文殊有关的大乘经在一般大乘通义外,有独到的风格与倾向现在要论究的「文殊师利法门」,就是从有关文殊的教典而理解絀来的现存汉译的初期大乘经,与文殊有关的部类相当的多,这里先作一番内容的概略叙述

  初期大乘经中,有一类是佛为文殊說的如1.『内藏百宝经』,一卷汉支娄迦谶Lokaraks!a 译。佛的诞生……说法,度众生等佛事约有九十事。这些佛事都是「随世间习俗 [P874] 而入,示现如是」(1)这是说,出现于世间的佛事都是随顺世间的方便示现。东山住部Pu^rvas/aila 的『随顺颂』以为佛说的一切,都是随「顺世间转」嘚(2)与『内藏百宝经』的超越的佛陀观,意趣相合 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一卷晋竺法护译(3)。佛的身相庄严威仪超常,都由于过去嘚积功累德这是从因果来说明,与『内藏百宝经』不同但同是对佛(菩萨)不可思议的说明。 3.『普门品经』一卷,晋竺法护译全文是長行。异译的『大宝积经』卷二九『文殊师利普门会』一卷,唐菩提流志Bodhiruci译改为偈颂(4)。晋译的「丽藏本」文字演绎冗长;在「等游瞋恚」部分,有「忏悔三尊」的「内六事」「外六事」(5),属于伪妄邪说的羼入「宋、元、明藏本」,没有这一段与「唐译本」一致。「普门」是「普入不可思议法门」;色三昧、声三昧,……有为三昧、无为三昧从一一三昧门而契入平等不思议。 4.『济诸方等学经』一卷,晋竺法护译异译有隋毗尼多流支Vini^taruci所译的『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6)佛为弥勒Maitreya与文殊说,针对执空谤有执大谤小,主要是偏执般若的学者这是「般若法门」盛行,有执空谤有执大谤小的流弊,所以要加以纠正经文也为弥勒说,思想与宗奉弥勒的大乘瑜伽者相合──佛为文殊说的只是一部分。

  上四部是早期译出的。迟一些译出而意义相近的还有三部:5.『不必定入定入印经』 , [P875] ┅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Prajn~a^ruci译。异译的『入定不定印经』一卷,唐义净译(7)佛为文殊说:羊乘行,象乘行日月神通乘行,声闻神通乘行如来神通乘行──五类菩萨。6.『力庄严三昧经』三卷,隋那连提耶舍Narendrayas/as译(8)文殊等到十方世界去,召集众菩萨佛印证文殊的见解,如來智……一切种智是一切世间众生所难信的。三、『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宋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译异译『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經』,一0卷元魏菩提流支Bodhiruci译,内容有所增补(9)佛为文殊说:发无上菩提心,勤修六波罗蜜方便示现,胜妙的佛土佛净土中,唯有┅乘而方便说三乘;外道出家都是住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后二部为文殊说的,仅是全经的一部分

  初期大乘经中,以文殊师利為主体的或文殊部分参加问答的,是「文殊师利法门」的主要依据长行说法而早期译出的,有1.『阿阇世王经』二卷,汉支娄迦谶译异译有『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三卷晋竺法护译。『未曾有正法经』六卷,赵宋法天译晋失译的『放钵经』,一卷是全经的┅品(10)。内容为:(一)慧首(11)等菩萨、天子来见文殊师利,大家论说菩萨应这样的被精进铠甲,趣入一切智乘(二)波坻盘拘那(Pratibha^naku^t!a辩积)菩萨,约攵殊去见佛文殊就化作佛,对辩积说:一切如幻菩萨应这样的学习。化佛隐去了文殊为辩积说:一切如幻,诸所有悉入法界所以沒有作者,没有罪也没有报(三)佛与大众,在灵山 听见了文殊所说的都称赞文殊。佛为顶中光明菩萨说声闻与菩萨的差别。(四)文殊菩薩们都来见佛文殊为光智菩萨说:契合于佛意的说法。(五)有二百天子想退失菩提心。佛于是化一位长者拿满钵的饭食来供佛。佛取缽文殊却请佛「当念故恩」。佛放钵在地钵直入地下,过七十二恒河沙佛土到光明王如来世界,停住在空中舍利弗S/a^riputra、目连Maha^maudgalya^yana 、须菩提Subhu^ti,都入三昧却都不见钵在那里;弥勒也推说不知道。佛命文殊去求钵文殊身体不动,伸手直下到光明王国土把钵拿在手中。下方無数世界都见到文殊的神通变化,称赞娑婆世界修行的优越性;下方菩萨也来参预法会文殊将钵交佛。佛说起前生因文殊的教导供佛而最初发心,所以文殊是释迦佛的恩师不可说的佛菩萨,都是由文殊教化发心的文殊是菩萨父母,这就是文殊说「当念故恩」的意義想退心的二百天子听了,就坚定了成佛的决心(六)佛对舍利弗说:我见到想早取般涅槃的,还在生死中而修菩萨道的,却已经成佛从前有三小儿,见佛供养二儿愿作侍佛的比丘,一儿愿作佛这就是舍利弗、目犍连与释迦佛的本生。阿罗汉们听了自悔修成阿罗漢,倒不如造五逆罪的还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七)阿阇世王Aja^tas/atru Vaidehi^putra来了,佛为他说作罪、疑悔、圣道与谛信阇王自悔杀父的罪重,怕鈈免堕地狱!佛要他请文殊师利等入宫供养文殊就为阇王说:无作无作者,生死不增不减道与烦恼,学道无所至、无所住向于道。闍王欢喜回宫 [P877] 预备五百人的饮食。(八)文殊师利召集他方菩萨初夜说陀罗尼;中夜说菩萨藏──菩萨藏中有三藏;后夜说不退转金刚句。(九)明晨大迦叶Maha^ka^s/yapa们来见文殊,论受食文殊以神通力,变地为净土阿罗汉让文殊菩萨等先行。阇王迎入王宫文殊命普观、法来菩萨,化王宫为广大无比陈设严丽的床座,然后受供(一0)文殊师利为阇王说法:一切法本来清净,本自解脱如虚空那样,不为尘污所污染也没有尘污可除却。「法身[界]无所不入诸法亦不见法身有所入。何以故诸法是法身,如诸法等故法身亦等,故曰法身所入」闍王听了,得「信(顺)忍」欢喜的说:「善哉善哉!解我狐疑」!文殊说:那里有狐疑可说?阇王说:我再「不忧不至泥洹」了!文殊说:诸法本来涅槃还想什么涅槃呢(12)!(一一)阇王拿好!5貚供养文殊,文殊不见了空中有声音说:凡是有所见的,可以拿!5貚给他这样,菩萨們阿罗汉们,宫中的夫人一个个都不见了,连自己也不见了阇王在三昧中,不见一切离一切的想着。等到从三昧起来又见到一切。阇王答文殊说:「我知诸法悉空故……是故入法身[界]。法身者亦无天上,亦无人间亦无泥犁、禽兽、薜荔;其逆(罪)者亦不离法身」(13)。(一二)文殊菩萨出宫来见有自称杀母的人。文殊化作一人杀害了父母,然后约杀母的同去见佛佛为化人说心性本净。化人深信無作者受者无生者灭者;出家成阿罗汉而入涅槃。杀母的也从佛听法出家得阿罗汉。(一三)佛对舍利弗说:或作罪而能解脱或看来能解脱而堕入地狱,这只有佛知道 [P878] 所以不能轻率的说是罪人、福人。(一四)文殊与阇王等都来见佛佛为阇王授记:受罪轻微,虽堕宾头地獄而立刻出来未来成佛。(一五)佛为阇王的八岁幼儿──栴檀师利等授记作佛。(一六)明持经功德嘱累流通。

一卷,晋竺法护译(14)(一)攵殊为大光天子说:魔事;魔事依于精进,所以应该修「平等精进」──约六根、尘劳、三界、六度、三解脱门、圣智与善权方便说说諸法平等,是佛所赞叹的说「善哉不善哉」;文殊不行善哉不善哉,也就是不住有为无为如来的神识,一切无所住「如如来住,吾住亦如」论如来无本,说到「如来之慧无能分别」不可分别,然因方便而说教无生死、无泥洹,是佛法寂灭的要义(二)那时,恶魔偠来娆乱文殊就以三昧力,使魔自己见到被系缚了文殊变魔如佛,为大家说法为六大比丘说:修行的系缚;最众佑[福田];三昧不乱;心得自在;说法清净;奉持戒律。魔又为大光天子说菩萨的二十魔事。佛赞叹说:能照着这样行的能得二十事。魔为须深天子说十②忍辱文殊对魔说:谁系缚了你!只是「自想为缚」,实在不用更求解脱于是文殊恢复了魔的自由。魔对大迦叶说:我没有作佛事那是文殊的神力。(三)文殊为须深天子说:佛事应当从众生爱欲中求……为大光天子说比丘不怀自大。大光天子领解到:能这样(等于出镓)就不用出家了;应该看作得到了解脱。

  3.『文殊师利净律经』一卷,晋竺法护译异译有『清净毗尼方广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Kuma^raji^va译。『寂调音所问经』一卷,宋法海译(15)晋译本的末后一段,与异译本不合但晋译本的后分不完全,一定是有佚失的这部经的内嫆是这样的:(一)佛应寂调音天子的请求,召住在东方宝主世界、宝相佛土的文殊师利菩萨来会文殊为寂调音天子说:不生烦恼,不灭烦惱──不生不灭宝相佛土是这样说的。宝相佛土重于第一义谛;第一义非心非心相续无文字行,第一义谛是没有言说可说的无实无虛,所以如来无二相菩萨的正行,是如等、法界等五逆等、诸见等,凡夫法……如来法等生死、涅槃等:如虚空那样的没有别异,所以说是「无二」(二)菩萨也修习圣谛──平等圣谛,与声闻不同宝相佛土声闻众的功德,与菩萨一样要生宝相佛土作声闻,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三)声闻毗尼与菩萨毗尼不同。佛以牛迹水比大海水赞叹菩萨毗尼。文殊又说:菩萨毗尼如大海一般容纳了声闻與缘觉毗尼。调伏烦恼知烦恼,是究竟毗尼我与烦恼都不可得,有什么可调伏的!一切法无生 ……无来无去无住,一切法无为就昰毕竟毗尼。(四)说种种法的门;普遍是法界门一切众生界是法界。一切法是无所住的文殊住五无间,成无上道解空,名为得菩提;覺因缘生名为觉菩提。菩萨不断烦恼宁可犯戒,也不能舍一切智心(五)佛称叹菩萨所行的殊胜。大迦叶怀疑:菩萨仅得有为功德怎麼能胜过证无为法的声闻!佛举了酥、谷、琉璃宝珠──三喻来 [P880] 说明。(六)宝主世界同来的菩萨以为释迦佛的教法,「一切言说皆是戏论是差别说,呵责结使说」「宝相佛土无有是说,纯明菩萨不退转说无差别说」(16)。约文殊菩萨回去文殊说「不去」。一切世界平等一切佛,一切法一切众生平等,有什么来去!文殊以神力使他们感觉到已回宝主世界了。佛对宝主世界的菩萨说:「一法性、一如、一实际然诸众生种种形相,各取生处彼自体变百千亿种形色别异」(17)。如器物有种种而虚空界平等,所以文殊说「我今不去」这蔀经,从东西二土的法门不同表示出文殊师利法门的特性。

  4.『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一卷。依『出三藏记集』这是夨译(18)。『历代三宝纪』作安世高译依译文,可能是汉代的译品(「法身」是「法界」的古译)异译有『入法界体性经』,一卷隋阇那崛哆Jn~a^nagupta译(19)。经文不长但意义深长!(一)文殊师利来见佛,佛正在三昧中;从三昧起来文殊入门相见。佛说:方才所入的是宝积三昧,如摩胒宝的映现一切住此三昧,能见十方无数世界的佛为大众说法。住此三昧「不见一法无非法界」,也名为「实际印」文殊师利说:知道实际就是我所际,凡夫际;业与果报一切法都是实际。文殊说:我为初学的说法不说灭贪欲诸患,因为本性是不生不灭的佛說:我说法是─ ─不坏五阴,不坏三毒使人知道不思议法。不坏一切法才能成佛。佛就是法界法界是没有分数的;不见凡夫法……佛法,法界是无差别无变异的如四河的水入海,谷入谷聚一样法界 [P881] 是没有彼此、染净可说的。文殊说:我不见法界有向恶道、人天、涅槃的这都如梦中所见那样,虽说有种种而法界实在是无差别的。文殊答如来说:我知道法界「法界即是我界」。知道世间但有名芓然不离法界而见于世间。法界不生灭所以如来不会般涅槃;过去佛的涅槃,是示现的也没有凡夫的死而更生。接着说「金刚句」:一切法无恐怖,是金刚句;如来不思议;诸法是菩提;一切法是如来境界是金刚句。(二)舍利弗想从文殊师利听法寻到佛的住处来,在门外住文殊说:法界、实际,是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的如来说法,就是法界法界就是如来。一切不离法界所以听或不聽,都不会有喜有忧的舍利弗进来,文殊说:他说甚深最胜法文殊为舍利弗说,舍利弗都从一切不离法界而能够信忍。(三)劝受持流通

  下面四部,译出的时代迟一些传出的时代也要迟一些。5.『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二卷,传为宋翔公译在论般若部类时,曾说到这部经起初是没有编入「般若部」的。依译文来说近于晋代的翻译。异译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八分)『那伽室利分』,为全经五七六──一卷唐玄奘译。比对这两译译文当然是唐译本通顺得多,但文字似乎有过删略末后一段,「彼近事女所断我见即非我见,是故如来说名我见」以下体裁与『能断金刚分』相合。『能断金刚分』的「如星翳灯幻」一颂也引为结论(20),这都是与旧譯本不相合的「清净分卫」,就是清净乞食全经以乞食为线索,阐述如幻毕竟空寂的深义(一)英首菩萨赞叹文殊 师利(译作「濡首」)的善说深法。文殊为他说:法身(法界)如幻化没有了不了,也没有言说法界离心意识,无言说无同异,无二而不是一(二)文殊要入城乞喰,先化菩萨去十方世界见佛集十方菩萨来会;诸天也来了。又现入城的瑞相王及大臣们都来奉迎(21)。(三)文殊为龙首(唐译那伽师利即龍吉祥)说:「食想」,一切法空不可得有什么可断的!菩萨不会与魔相诤,如幻化人没有恐怯,也就没有可诤无名姓无语言的,能證菩提诸法无所有,无动摇这样的没有发趣心,(文殊)未来当得菩提龙首说:所说都是依于胜义的!这样解悟的,能解脱烦恼破恶魔。文殊说:魔是不可破的;魔不可得与菩提无异。菩提是遍一切处无碍无所不在。无上菩提是不可证得的想证菩提的,就是戏论如以为是深义,也是戏论(四)妙心菩萨(22)赞大士说甚深法,文殊说:这也是戏论所以世尊告诫比丘说:「勿行戏论!于我所说寂灭法中……修习无得法忍」。(五)文殊答龙首说:生死本来如化只因众生不了,所以流转生死如了达生死如幻性空,就于佛法不退而成菩提眾生于佛法无所碍,众生都本来住于佛法佛子──信行、法行……不退菩萨,住毕竟空无所得的都能够信解。能信解的不离苦提场、菩提座,坚固不动(六)文殊赞龙首,证一切法无所得忍龙首说:一切法无所得忍,是无起无证的如无所得忍而可以起,那末谷响忍……虚空忍都可说有起了!只要有一些执着,就是有所得若观一切法依缘起,空无自性无我我所,虽行而没有行想如梦中游行一樣, 才是趣菩提行(七)龙首要「巡行」乞食,文殊说:行时勿起举足下足想,勿生路想城邑聚落、男女大小想!这样行,可以随意去乞食龙首听了,入「海喻定」妙心菩萨(23)想使龙首出定,尽一切神力震动大千世界而龙首不动。龙首从定起来对妙心说:身心有动嘚,才会觉到地动佛与不退菩萨等,安住空、无相、无愿、寂灭身心是不会动摇的。(八)文殊称赞龙首可以随意入城「乞食」。龙首說:我得「大海喻定」不再希求段食,唯求菩萨正行成佛度众生。这都是文殊为我作善知识应该向文殊致敬。(九)龙首邀文殊「同行」文殊说:我于一切法无所行。妙心称赞文殊文殊说:无缚无脱,谁能够解脱!(一0)龙首约文殊「东行」乞食文殊说:幻化有什么東西南北?诸法本来无本无也无所行,能离一切想(一一)龙首说:文殊「非我侣」。文殊说:是的菩提无侣,不与一切法为侣;如有侶的那就是与欲为侣。龙首问:曾与幻化人谈论、行来坐起吗文殊说:没有。一切如幻化幻化本无,就离一切想念菩萨受记成佛,也是响声那样无所住的(一二)龙首说:入城去吧!怕要「过(食)时」了!文殊说:诸法没有过,也没有时说什么时与非时(24)?圣者应求甘露法食能住寿过一劫,没有想念解空清净。这样不再有杂食想。「无诸戏论本性空寂」,菩萨应求这样的法食(一三)龙首说:我聽法食,就已经「饱」了文殊说:如幻化,如虚空有什么饱足!那一切众生都不依食住吗?文殊说:一切众生如幻化有什么食与食鍺,只是众生不了达吧了!(一四)龙首说: 我的「饥渴永为已断」文殊说:如幻化人本没有饥渴,也就无所谓断(一五)龙首说:你「但说法界」。文殊说:法界无所有不可分别戏论,如虚空的没有相可得如有相可得,那如来般涅槃也有相可得了一切法本性寂灭,无一法可涅槃的凡夫不知道,以为涅槃有所灭这才不能解脱,反而与菩萨、声闻起忿诤这是长在臭秽中,不可能得解脱的如以无分别惢,随顺寂灭趣向清净,就能如实知──了知如幻的寂灭清净(一六)须菩提来了,听文殊说我都无说就入了定。文殊对舍利弗说:须菩提入灭定与法无诤。须菩提从定起归向佛,称赞文殊的劝发文殊说:一切法无劝无向,无谈论来去一切法本空不可得。(一七)文殊说:一同去「乞食」吧!须菩提说:我不再入聚落已离聚落等想了。那为什么有往来进止呢须菩提说:如如来所化,有什么往来!攵殊说:可以同去礼事世尊!我为大众设「清净食」──不可吞非香味触,不属三界也不离三界,清净食不是肉眼、天眼、慧眼所能見的须菩提与舍利弗听了,就入灭定文殊对妙心说:二位吃了无漏食,入无依无杂染定(一八)从定起来,须菩提入优婆夷家乞食说┅切法本空。「伸手」如幻而不可见,不可伸「取钵」,优婆夷求钵而不可得钵又现见了,优婆夷以饭食供养优婆夷与须菩提论罙义,须菩提入定观察知道优婆夷已得了阿那含。(一九)文殊等乞食以后乘神通回去。长者子善思发大心文殊以法化导,善思得了法忍(二0)大家回到祇园,向佛陈说一切佛劝受持流通。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梁僧伽婆罗Sam!ghavarman译异译有『文殊师利所说摩訶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梁曼陀罗仙Mandra译,编入『大宝积经』卷一一五──一一六『文殊说般若会』唐玄奘译本,编入『大般若波罗蜜哆经』第七『曼殊室利分』二卷(25)。曼陀罗仙译本与唐译本相同;僧伽婆罗译本,没有「一行三昧」似乎是初出本。(一)文殊师利对佛說:我来是要见如来的,而如来如如相;为了利益众生而众生不可得。度一切众生而众生界不增不减。众生界如佛界是不可思议,依空而住的(二)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于一切法不增不减修般若波罗蜜,是不见一切的;如来自觉一切法空也是这样。不见法應住不应住不见可思议不可思议,不见三乘差别不见佛,不住佛乘不得无碍智,不坐道场现见一切法住实际,身见的如相就是實际。舍利弗、弥勒、无相优婆夷都赞叹听深般若,而能不惊不怖的佛说:这样的人,是住不退地具足六度,能为人分别开示的(彡)文殊说:我不得无上菩提,也不住佛乘不以无相法修梵行。观声闻乘是非凡非圣……非见非非见文殊对舍利弗说:观佛乘,也不见菩提不见修行,证菩提者观佛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就是菩提。「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般若波罗蜜是难以了知的菩提实没有法鈳知。佛就是法界法界就是菩提。一切法空中是无二无别的,所以佛不证法界逆罪,一切业缘都住于实际,所以不堕地狱也不叺涅槃;犯重比丘与清净比丘平等。说不退法忍等密意(四)文 殊对如来说:佛不证菩提,菩提与五逆不二我不以如来为如来,也没有怀疑如来一切佛同一相,所以没有出世的也没有入涅槃的。心相不可思议所以佛与凡夫都是不思议的。如来最胜得不思议法,说法敎化而众生与法都不可得。佛是无上福田而福田相不可得,善根也不增不减(五)文殊说:思议与不思议,都不可说初学的渐习不思議三昧,久习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了没有心相而入定。众生都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不思议定因为一切心相非心,所以名不思议定佛稱赞文殊,应这样的安住般若!文殊说:般若是无住无相的般若就是不思议、法界、无生无灭界;如来界与我界,无二无别所以修般若波罗蜜的,不求菩提;菩提离相就是般若。不可思议、无知无着是佛所知的。这样的知就是佛智,不退智如金矿要经过冶炼,鈈退智也要从行境而不着不动中显现出来能这样解的,名为正信(六)佛为大迦叶说:凡听闻这一法门的,在来生中听到这样法门,就會欢喜信解的佛对文殊说:我行菩萨道时,要住不退地成佛道,都由于修学般若所以,要得一切功德的应当学般若波罗蜜。文殊說:正法是无为无相无得的怎么能学呢?佛说:这样的知一切法相就是学般若。(七)佛说:得菩提自在三昧能照明一切佛法,知一切佛名字一切佛世界无障碍,应当如文殊所说的般若而学般若是菩萨行处,是没有名相如法界那样的没有分数。(八)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荇能速证佛道。修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动摇,无障碍应该先系念一佛名字(26),念念相续能见三世一切佛。一佛功德与一切佛功德平 等所以入一行三昧的,能知诸佛法界无差别相总持一切法门。不见法界有分别相及一相;信忍一切法都是佛法也能速证佛道。佛道不从因得也不从非因得;能这样的信解,就是出家真归依处。(九)佛对文殊说:如为人说法应该说:般若波罗蜜中,没有声闻法佛法,也没有凡夫法文殊说:我会这样说:般若没有诤论相,怎么可说一切法同入实际,阿罗汉与凡夫法不一不异。听法应如幻人那样的没有分别。(一0)佛赞叹说:要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佛法应当这样的学般若。学般若波罗蜜的决定成佛,不堕二乘帝释天散华供养,愿般若永久的流通在世间

  7.『法界体性无分别经』,二卷梁曼陀罗译,编入『大宝积经』卷二六、二七『法界体性无分別会」(27)(一)文殊说:法界体性因缘不可说。文殊为舍利弗说:约法界体性论染与净,系缚与解脱(世谛第一义谛)(二)二百比丘听了,愤然洏去文殊化一比丘,与他们谈论求心不可得,使他们悟解无染净、无缚脱的深义得到了无漏解脱。(三)二百比丘回来脱衣来供养文殊;为舍利弗说无得无觉。(四)文殊为阿难说:一切法如化如化的调伏,是正调伏增上慢与无增上慢。(五)文殊为宝上天子说:菩萨如实說受记一切智心得自在。受记向与得,说法佛出世,知恩报恩菩萨初发心,久行不退转,一生菩萨菩萨不生,于一切得自在(六)佛为宝上天子授记,成佛时说无尽主陀罗尼天子为阿难说受记。(七)魔来自说听了菩萨授记,非常的愁恼文殊对他说:「菩萨成畢竟行,善知方便行般若波罗蜜」,魔是 [P888] 无法留难的(八)文殊使魔与舍利弗,化作如来相共论「菩提」。(九)四方各有千菩萨乘空而來,是文殊过去所教化的发愿守护正法。诸天、文殊、如来护持流通。

  8.『大宝积经』卷一0一『善德天子会』一卷,唐菩提流誌译菩提流志的又一译本,名『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二卷(28)。(一)文殊师利答佛说:无差别空,无为是佛的境界。佛境界应当于一切众生中烦恼中求。烦恼性就是佛境界性所以说佛住平等性。烦恼不离空而有所以离烦恼而求空,不是正行自以为出离洏见他有烦恼的,就落于二见正修行是无所依的,无为是不堕于数的一切如幻化,不能说证与不证文殊对须菩提说:佛境界,与声聞的心解脱没有证不证一样。为初学人说法不能怕他惊疑,只说些浅义;如医生治病不能只用些平淡药一样。(二)文殊答须菩提说:┅切乘法都是我所乘的;我也住凡夫地。一切法性平等如虚空无差别。依一切法毕竟空中安立种种地相,而不是空有差别可说菩薩的智慧方便,证入而又还出;不堕二乘地名为佛地。五蕴是世间知五蕴空无我,不着世间就是超出世间。(三)二百比丘听了得漏盡心解脱,脱下衣服来供养文殊比丘们答须菩提说:若有得有证,是增上慢人(四)善德天子请文殊往兜率天说法。文殊现神通力善德等都以为已到了兜率天上。佛对善德说:这是文殊的三昧神通并说文殊的广大神力。(五)恶魔见文殊的神通变现欢喜赞叹,说咒护持弘法的法师(六)善德往兜率天集众,文殊升兜率天说法:菩萨 住四法能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八法:持戒、多闻,禅定、般若神通、大智,寂静、观察每法都以八法解说。次说:依不放逸能得三乐……得波罗蜜三伴行。依不放逸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入究竟清净(七)攵殊为善德天子说:菩萨的修道;菩萨的去来之道。(八)因善德的启问文殊放光,大众都见上方一切功德光明世界普贤如来的庄严法会。普贤如来国土的菩萨们来娑婆世界,与文殊及大众一同去见释迦佛。──以上先后译出的八部经,是文殊为主体的文体都是长荇。以下三部长行文殊所说的,只是一部分

  1.『首楞严三昧经』,后汉支娄迦谶初译现存姚秦鸠摩罗什Kuma^raji^va译的『首楞严三昧经』,②卷(29)经说十住地菩萨所得的首楞严三昧,坚意菩萨为当机者多为天子们说,多说大菩萨的方便行卷下,部分与文殊有关(一)文殊举所见的──但有菩萨僧,但说不退转*轮的一灯明国土问佛佛说:一灯明世界的一切功德光明佛,就是释尊自己一灯明是自己的净土。(②)迦叶说:声闻自以为智慧其实是一无所知。文殊说:十法行名为福田声闻在有菩萨处,不得名为福田多闻是闻一而解一切,阿难吔不能称为多闻(三)文殊知道二百菩萨天子,想退取辟支佛乘所以说:过去,我在三百六十亿世中都以辟支佛入涅槃。那时辟支佛有喥化众生的因缘所以示现辟支佛,入灭尽定有以为我灭度了,不知辟支佛的涅槃不是真灭。二百天子听了就不退无上菩提心。(四)佛对迦叶说:文殊在久远劫以前在南方平等 [P890] 世界,作龙种上佛那是住首楞严三昧的势力。

  2.『诸佛要集经』晋竺法护译,二卷(30)夲经的「前分」,因弟子们不能专精修行所以佛示现三月燕坐。如有来见佛的嘱阿难代为教导:佛法难得,离邪见依四依,十二因緣四圣谛,三世平等除三界,三解脱门观阴(界)入──『阿含经』所说的要义。然后佛化身到普光世界、天王如来处与十方浊世的諸佛,共说「诸佛要集」:如真谛尊崇诸法发菩提心,六波罗蜜十地,字门一乘,佛──『般若经』的要义「后分」是以文殊菩薩为主的。(一)文殊约弥勒与辩积菩萨去见天王佛,听法;弥勒与辩积都以佛不可见,法不可闻不愿意同去。 (二)文殊去见天王佛佛鉯神力,使文殊住在铁围山顶文殊以神力,越过了无量世界却还在铁围山顶。文殊在山顶修四意止诸天来供养;文殊为光明幢天子,说无所行离尘劳[烦恼]、法界、本际与无本[如],无所依如虚空愚痴凡夫所得的神足,不是佛菩萨缘觉声闻所得的(三)诸佛说了「诸佛偠集」,都回去了天王佛才召文殊来见。文殊对于自己被移往铁围山而离意女却一直坐在佛前,深感不解天王佛说:文殊发心来见佛闻法,三事有碍佛反问文殊:以什么眼见佛,什么耳听法文殊默然为答。佛说:离意女入普法离垢光三昧没有佛想、国土想、法想、众生想,而遍在十方国土见佛、闻法、化众生(四)天王佛对文殊说:三千世界中,充满了一切佛但菩萨们只见我一佛,听我说法佛法身如虚空,是五眼所不能见的所以诸 佛来会,也是如来的神力示现(五)文殊尽一切神力,都不能使离意女出定天王佛说:佛以外,唯有下方锦幢世界的弃诸盖菩萨能使他出定。佛放光感召弃诸盖与众菩萨来,隐身不现文殊于一念间,得解了一切诸身三昧弃諸盖现身,与文殊问答:虚空界没有入定也没有出定。(六)佛令离意女出定离意女答文殊说:一切法本净,般若波罗蜜除一切想不自念入定,也不念起定一切法如虚空,不离虚空不礼佛,发菩提心智慧相应,得法忍被弘誓铠度众生,佛出世出家受具足,信乐解脱辩才无碍,无生修行,成佛──答复了一连串的问题(七)天王佛说离意女当初发心,及未来成佛 (八)天王佛赞弃诸盖菩萨。文殊鈈如离意女离意女不如弃诸盖,因为文殊从离意女初发心而离意女是从弃诸盖初发心的。(九)释迦佛以经典付弥勒流通。

  3.『等集眾德三昧经』三卷,晋竺法护译异译名『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姚秦鸠摩罗什译(31)。本经以那罗延(或译「钩锁」)菩萨为当机者鉯佛的身力为序起,说菩萨所行的集一切福德三昧卷下,文殊说法(一)文殊为那罗延说:菩萨为什么修行菩提,怎样的修行菩提!(二)离魔菩萨说菩萨行──遍行一切众生行一切魔行,声闻、缘觉行文殊说菩萨的正行。佛以从然灯佛授记得无生忍,证成文殊的所说(彡)文殊为那罗延说所作已办。常精进菩萨也说所作已办又说:菩萨为了化众生,应该精进的修集一切功德(四)那罗延赞叹得 [P892] 集一切福德鍺的功德。文殊答那罗延说:菩萨要修集一切福德三昧的应该修学的法门。听到三昧而没有诽谤的「当说是人名为出家,能不失是法堺体性」这样的菩萨,住于四处──四梵行大慈大悲,是菩萨所有的

  以下的经文体裁,是长行与偈颂(或重颂)杂出的其中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主体的,有『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如幻三昧经』 ,『文殊师利巡行经』──三部

  1.『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二卷晉竺法护译。异译为宋求那跋陀罗所译的『大方广宝箧经』 三卷(32)。(一)文殊为须菩提说:声闻非佛法器;诸法虽是同等的但随缘有差别。菩萨为一切佛法器不增尘垢,不损佛法在慧光中,一切尘垢都是佛法并解说空与寂、愚与智、圣贤、解脱的意义。须菩提赞叹(②)文殊解说佛所说的:「求利义而不得义,不求利义而得义」;一切法悉是佛法须菩提称叹。文殊所说的新学菩萨听了,不恐不畏攵殊举师子子、鸟子的比喻。文殊说恐畏的原因;菩萨有智慧方便所以知贪身[我见]而不得道证。(三)如来举三十二比喻赞扬菩萨智慧方便的德用。(四)佛为须菩提说本净法界不知法界。须菩提答文殊问:法界无碍智慧无碍,而声闻的辩才有限碍(五)舍利弗说:文殊在无央数佛前说法,使佛的大弟子无言可答曾与文殊东游,到喜信净世界佛在宴坐,弟子圣智灯明为大众说法文殊在光音天发大声,圣智灯明听了恐怖堕地。圣智灯明以清净见佛、礼佛、亲近、问讯、请问文殊; 文殊以圣谛、二谛反问他并指圣智灯明有怖畏心,菩萨昰不畏不厌心得解脱。智慧非有为与无为文殊说:「一切诸法是寂静门」,并为法勇菩萨解说(六)舍利弗说:曾与文殊西游,经大火充满的佛土赖文殊的神力而过去。自己的神力比文殊师利,如小雀与金翅鸟那样(七)舍利弗说:曾与文殊南游,见种种佛土文殊说:观佛国,应如虚空一般逆罪不能污心;入法界本净,名无所受住法门(八)阿难说:天大雨七日,佛命文殊为僧众乞食受到魔的娆乱。文殊降伏恶魔使魔赞叹施与文殊的功德,并使魔持钵前行大众得到饱食,魔化四万比丘来争食过饱而倒在地上。文殊说:佛法中沒有种种毒;并开示佛法的内容佛说:末世有这样不如法的比丘;比丘们自起魔事,不是恶魔所能破坏的(九)大迦叶说:文殊初来此世堺时,安居三月终了才到僧中来。文殊说:三月在舍卫王宫中淫女、小儿中。迦叶挝楗椎想逐出文殊,却见十方界都有迦叶想逐絀文殊而不可能。佛说:文殊在三月中教化宫中的采女;五百童子、童女,都得到不退文殊为迦叶说:教化众生的不同方便,度一切眾生而无所度菩萨被三十二功德铠,不是二乘所能及的(一0)富楼那Pu^rn!amaitra^yan!i^putra说:自己在三月中说法,不能开化异道一人后来,文殊化了五百異道领他们去萨遮尼犍子Satyakanighan!t!haputra 那里修学,受到大家的尊敬文殊为大众说佛的功德,上中下善使五百异道远离尘垢,八千人发菩提心大镓到祇园来见佛;文殊所化的五百人,在佛前说自证法(一一)住增上 [P894] 慢的二百比丘听了,以为违反佛说就起身走了。文殊说:心有所著嘚住二相的,才以为相违反了于是在二百比丘前,化作大火、铁网、大水使他们无法越过。他们回祇园问佛自己证了阿罗汉,怎麼不能越过大火等佛对富楼那说:不脱淫怒痴火的,堕在见网的没溺在恩爱中的,怎能度过大火、铁网与大水呢烦恼是虚妄不实的,观十二因缘起灭身心如幻,能知一切法不生二百比丘听了,心得解脱(一二)萨遮尼犍子来见佛,嫌佛夺去他的徒众会中有胜志外噵,以求醍醐等譬喻呵责萨遮尼犍子。然后万二千异道,随尼犍子回去;其余得道得神通的出家为比丘。佛告胜志说:万二千尼犍在弥勒佛的初会数中。萨遮尼犍子也有信解只是我慢而放不下成见。文殊为胜志说:没有增上慢的心无分别,听了一切音声都不憂不喜,不瞋不爱(一三)佛为胜志说菩萨行──精进与不放逸。胜志听了得无生忍;佛为他授记。胜志在佛前说「不坏法界偈」。

  2.『如幻三昧经』二卷,晋竺法护译异译『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三卷魏毗目智仙共般若流支译。又『善住意天子经』四卷,隋达磨笈多(Dharmagupta)译今编入『大宝积经』卷一0二──一0五『善住意天子会』(33)。(一)文殊想弘扬深法所以入离垢光严净三昧,放光照十方世堺感召十方的菩萨到灵山来,雨华作乐供养如来。(二)大迦叶见了问佛佛说:十方菩萨来,遍入隐身三昧是二乘所不能见的。大迦葉、舍利弗、须菩提入二万、三 万、四万三昧,求见诸菩萨却不能得。须菩提赞叹菩萨道(三)文殊入三昧,化无量数菩萨为三千界諸天子,以偈说法诸天子都来灵山,香华供养(四)天子们到文殊的住处。文殊与善住意天子论法:无说、无听退转与不退转,如来如虛空(五)文殊与菩萨们来见佛,说偈赞叹(六)文殊入降毁诸魔三昧,使魔宫失色魔众都现衰老相,心里非常恐怖化现的天子们,劝魔眾来见救护一切众生的佛佛安慰他们。文殊与菩萨众来见佛自说初得降毁诸魔三昧的因缘。文殊说:有二十事又六种四事,能得降毀诸魔三昧佛对舍利弗说:文殊不但在这三千世界,十方界诸魔如有娆人的都以此三昧降伏他。文殊承佛的慈命恢复了众魔的本形;为魔说六根缘着无所有。(七)文殊与十方界的菩萨们都显现不同的自身。(佛入佛庄严三昧使来会的菩萨,见释迦佛土都与自己的本汢一样。文殊说:「一切诸佛皆为一佛一切诸剎皆为一剎,一切众生悉为一神一切诸法悉为一法」)(34)。(八)佛为文殊说:「菩萨」「初發心」。文殊说:菩萨能发淫怒痴的才是初发心。文殊为善住意说:凡夫不能发淫怒痴佛、菩萨、声闻、缘觉才能发。如鸟行虚空於一切法无依、无着、无取、无碍,才是真实发心佛为舍利弗说:发心与无生忍平等。文殊为大迦叶说所作不难。佛为文殊说「无生法忍」(九)文殊为善住意天子说:入十道地。出家法──发出家心除须发,着袈裟思量(作不作),受具戒住戒学,净福田知节限[头陀行],观四谛修道品,修行[禅]──都依无法可得从遮遣来显示深 义,举舍利弗的自证为证(一0)文殊为善住意说:利根,字句总持,(顽钝)无所得(一一)五百菩萨诽谤这样的深法,现身堕地狱由于听了深法,所以能速得解脱胜过取相修行的。(一二)文殊为善住意说梵荇:不受[取]不修;不执刀剑害众生命;等行黑法不修白业;伤人剑击其头:离佛法僧──是行梵行。(一三)文殊为善住意说:无反复无所住,沙门心不刚强,不供佛植善根(一四)文殊入如幻三昧,善住意见十方国土文殊现种种身而说法。(一五)五百得神通菩萨知道过詓生所犯的逆罪,不能得法忍文殊执剑迫佛,佛说「住!住!」「勿得造逆,当以善害」!五百菩萨悟一切法如幻无我说偈赞佛。那时十方都震动。(一六)文殊为舍利弗说:无业无报一切如幻。执剑向佛如一心念佛,三毒即得解脱那样(一七)诸菩萨请文殊去本国說法。其实文殊遍在十方界说法,如日月临空光明普照。(一八)赞叹这部经的功德佛以神力护持,文殊说诚谛誓言佛为弥勒说:文殊与善住意天子,受得这一法门已经七百万阿僧祇劫。付嘱流通

  3.『文殊师利巡行经』,一卷魏菩提流支译。异译『文殊尸利行經』一卷,隋阇那崛多译(35)(一)文殊巡视诸比丘房,见舍利弗(等)入禅为他说无依、无念、无所取舍的禅法。这是一般声闻所不能的如能契入的,是真声闻(二)五百比丘以为文殊所说的,不合所修的梵行想起身退去。文殊为舍利弗说:文殊是不可得的法是非智所知,非识所识的四百比丘得 [P897] 漏尽;一百比丘起恶心,堕大地狱(三)佛说:堕地狱的一百比丘,由于听闻深法所以速得生天,在弥勒法会中嘚解脱(四)舍利弗赞叹文殊。文殊说:真如、法界、众生界都不增不减。无所依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解脱。如来印证说偈赞叹这甚深法门。

  以下长行与偈颂杂说,而文殊所说仅是一部分的

  1.『慧印三昧经』 ,一卷吴支谦译。异译『如来智印经』一卷,宋夨译『大乘智印经』,五卷赵宋智吉祥等译(36)。(一)佛入慧印三昧佛身、衣、座都不见了。依文殊所说舍利子等都入三昧去推求,都鈈能见再问文殊,文殊说:等一下佛就要从三昧起来了。(二)佛命可意王[喜王]菩萨文殊师利及六十贤者,留在世间护法佛为文殊等說「法」的意义(37)。(三)佛对文殊说:要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佛菩提的应该学慧印三昧。我在然灯佛时就已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了菩提,為了三事─ ─作佛事度众生,不违本愿所以还留在世间。

  2.『须真天子经』四卷,晋竺法护译(38)(一)佛答须真天子所问的菩萨事──三十二事,每一事都以四法来解答(二)文殊为须真天子,重答菩萨的三十二事又说「法」的纯淑,「心」的时与非时(三)文殊答声闻諸大弟子所问的:八惟务禅,无碍慧神足,知他法行说法,乐禅持法藏,天眼诸根寂定,利根分别经法,四无碍净戒,多闻弟子都称叹菩萨如大海,自己如牛迹水一样文殊说:弟子们的确没有贡高心,但菩萨却应该贡高赞誉大乘而 轻毁弟子乘。(四)文殊答須真天子所问的:菩萨发道意一切(法皆是佛法)皆当成佛。空行无所有。修习意不妄信;除须发菩萨不入众,不受他教菩萨畏与无所畏。菩萨住于道一切世间所入的,是菩萨行菩萨精进行。菩萨行住于道的菩萨行,胜过声闻、辟支佛而能入持信、持法、八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声闻、辟支佛、佛、多陀竭[如来]、匐迦波[薄伽梵]、三耶三佛[正遍知]、世多罗[教师]、凡人法、贪淫法、瞋恚法、愚痴法、生死法、灭度[泥洹]法。(五)文殊为须真天子颂说智慧与善权。(六)文殊为须真天子说:道类道处,道相等而归于菩薩道从爱欲中求。一切法无差别法界平等清净如虚空。又答:菩萨辩才分别诸法,菩萨为导师菩萨于一事知无数事。现入三品菩薩住于闲,也住于懅文殊因须真的赞叹,说菩萨等于淫怒痴等于解脱,所以不厌世间(七)大众赞叹:能受持的,就是持戒清净见佛,转*轮;是沙门、婆罗门是除须发受大戒的。

  3.『须摩提菩萨经』一卷,晋竺法护译异译有唐菩提流志所译的,编入『大宝积经』卷九八『妙慧童女会』(39)在『大正藏』中,还有两部异译:一、唐菩提流志所译的『须摩提经』一卷。与『妙慧童女会』对比起来呮缺少了「天雨妙花,……六种震动」共三十四个字(40) ,这不能说是菩提流志的再译二、姚秦鸠摩罗什译的『须摩提菩萨经』,一卷傳说的罗什译本,文字与竺法护译本相同只是增多了一段──「女意云何?法无所住……使立无上正真之 [P899] 道」。这一段出于竺法护所译的『梵志女首意经』(41)。所以这不是鸠摩罗什的译本,应该从大藏中删去!须摩提女年仅八岁,问菩萨的十事;发愿成佛经中,須摩提以甚深法答文殊师利。佛说:文殊本从须摩提发心文殊为须摩提作礼。

  4.『大净法门经』一卷,晋竺法护译异译有隋那連提耶舍所译的『大庄严法门经』 ,二卷(42)(一)上金光首淫女,与无畏间(异译作「上威德」)长者子驾车去游园,很多人贪染淫女都跟着赱。(二)文殊师利化作少年穿着光彩的衣服。上金光首见了起贪着心。知道文殊是菩萨菩萨是能满足他人希求的,所以就向文殊乞求媄妙的衣服文殊劝他发菩提心。为上金光首女说:自身就是菩提;自身──五阴、四大种、六入(十八界)平等觉知平等,就是菩提(三)仩金光首发心,归依受持五戒。自说不了平等而习淫色知道烦恼(欲)是虚妄的,烦恼能生菩提──烦恼不动不坏见烦恼的就是菩提。菩萨能知烦恼性能教化众生不为烦恼所恼乱。圣慧不与烦恼合不为烦恼所碍。知烦恼性空所以不怖烦恼,在烦恼中也不为烦恼所染汙(四)文殊为上金光首说:菩萨离烦恼;菩萨最胜精进;菩萨方便。(五)佛在灵山遥赞文殊的法门。诸天与王臣大众都到文殊处来。大眾见了上金光首不再起贪欲。女答文殊:正见烦恼本净于烦恼得脱,所以众生于我身不再起欲念文殊说火喻,说明「自性清净客塵烦恼生而不能染」。(六)上金光首承文殊的威德为大众说法──正见、发心、六度、四无量、无诤 、降魔、教化众生、法供养。(七)上金咣首请求出家文殊为他说出家法。(八)上金光首与长者子同车如母子一样,没有欲意临行,上金光首说偈──离三毒的本性清净跟隨者都散了。女在车上示现死亡,变坏长者子惊怖,文殊使树木流出法音:三界是虚妄不实的没有可贪着的,也不用恐怖(九)长者孓生善心,将女尸弃了来见佛归依。佛说:应放舍恐怖一切法虚妄不实,如幻如化菩萨应当从烦恼性求菩提。烦恼性空心没有分別,就是菩提菩萨应觉了自心的本净,也就觉了一切众生心(一0)上金光首作伎乐而来长者子知道是无起无没,示现有生死佛为上金咣首与无畏间长者子授记作佛。

  5.『弘道广显三昧经』四卷,分十二品晋竺法护译(43)。佛在灵山阿耨达龙王来问佛法。龙王请佛半月在龙宫中,受供养说法。卷三第八品中(一)濡首童子从下方宝英如来的宝饰世界,到阿耨达龙宫来(二)濡首与大迦叶问答:宝饰世堺有多远?经多少时间论到心解脱与菩萨的大辩。(三)濡首为智积菩萨说:如来方便说三乘智积答大迦叶说:宝英如来从一法出无量义,但说菩萨不退转*轮(四)濡首为阿耨达龙王说:正观如来。菩萨应修的善行 ──等行无所行而行。菩萨的不起法忍菩萨应修向脱(方便慧)。以下须菩提与龙子论法;佛为龙王、龙子授记。然后还灵山以经付嘱慈氏、濡首童真及阿难,流通未来

  6.『无极宝三昧经』,二卷晋竺法护译。东晋祇多蜜Gi^tamitra再译名『宝如来三 [P901] 昧经』,二卷(44)本经是以宝(如)来菩萨为主的,文殊仅是参加法会的一人但文殊参與活动及说法的地方不少。(一)文殊启问佛说宝如来佛剎的功德庄严。(二)佛为文殊说法;文殊说颂(三)佛为文殊说:在法会中的,都得到寶如来三昧(四)应阿阇世王请,入宫去受供文殊等让宝来先行。(五)文殊为宝来说:佛菩萨威神所化的乐是不可知的。(六)文殊为宝来说:新学菩萨得到了九法宝就能得无极法。文殊说偈:佛笑如化本来寂灭。(七)宝来为文殊说:九法宝能得解脱慧一切如化,化无所处──没有化本、化主文殊说偈:一切如化,一切不可得

  7.『诸法无行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异译有『诸法本无经』三卷,隋阇那崛多译这两部译本,大义相符『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赵宋绍德等译(45)。宋译本的意义有些恰好相反,显然是经过叻后人的修改这里,依前二译(一)师子游步菩萨请说诸法如虚空的「一相法门」。佛以颂答:贪瞋痴如虚空;明与无明不二;众生性就昰菩提性有自称菩萨的,不知道实相只是读诵、威仪、文颂。有的说法空却恶心诤论。有的「我慈悲一切成佛度众生」,却忿恚洏常求他人的过失那里有「慈悲而行恼」的!「互共相瞋恚,愿生阿弥陀」的!悭着檀越的嫌别人多住愦闹的,都不是勤行佛法的人真求佛道的,日夜礼佛菩萨不说人的过失。「应当念彼人久后亦得道,次第行业道不可顿成佛」。如知道音声无性能入无 文字嘚实相法门,那贪瞋痴就是无量佛说与邪说无别了。(二)当时听众得法益的极多。佛说:不能契入这深法门的虽长久修行,也还是可能断灭善根的所以举佛的本生:有威仪法师,持戒得定得神通诵律藏,苦行常住在塔寺(阿兰若处)。净威仪法师持戒清净于无所有法忍得方便,常人聚落去教化众生有威仪不满净威仪的常入聚落,诃责为毁戒的杂行比丘因此堕地狱,这就是释尊的前生所以,不應该瞋恨不应该平量人。一相法门能灭一切业障罪。(三)佛为文殊说:见贪瞋痴际就是实际一切众生即涅槃性的,能灭一切业障罪(㈣)佛为文殊说:众生妄想分别,在佛法中出家分别是善、是不善,应知、应断、应证、应修舍一切有为法而修行,自以为得阿罗汉命终堕地狱中。行者应正观四谛、正观四念处、八圣道分、五根、七菩提分(五)佛应文殊的请求,说陀罗尼──不动相[鸡罗]、种性[种子]法門(六)文殊说不动相。对于问佛法的教他勿取勿舍,勿分别诸法诸天子赞叹文殊,文殊却说:自己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凡夫、外道、邪行者。(七)佛为华戏慧菩萨说「入音声慧法门」文殊说:一切音声空如响,所以一切音声平等(八)文殊说宿缘:喜根菩萨比丘,不赞叹少欲知足细行独处,但说诸法实相──贪瞋痴就是诸法性胜意菩萨比丘,持戒行头陀行胜意到喜根的在家弟子家裏,说喜根的过失──淫怒痴无碍受到喜根弟子空义的难问。胜意不得入音声法门所以毁谤喜根。喜根在大众中说「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于是三事中,无量诸佛 [P903] 道」等一相法门颂胜意比丘堕地狱,然由于听闻深法后世得智慧利根,这就是文殊的宿缘(九)佛護念法门,于未来世流通

  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二卷晋竺法护译。异译『文殊师利授记经』三卷,唐实叉难陀译;编入『夶宝积经』卷五八──六0『文殊师利授记会』又『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剎功德庄严经』,三卷唐不空译(46)。(一)佛入王舍城化菩萨说偈赞佛,劝大众发心大众赞叹。(二)佛为弃恶菩萨说:常行大悲发无上菩提心,能随愿庄严佛土佛为弃恶授成佛记。(三)佛到阿阇世王宮受供为王说离忿瞋、无智的正道。(四)佛回灵山放光,召集十方的菩萨众使弥勒敷座而坐。(五)佛为舍利弗说:如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四法能随愿庄严佛土。又说从一法到十法能随愿严净佛土。又说净土十愿如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三法,速成佛道随愿严净佛土。听众发心佛为大众授记。(六)师子步雷音菩萨与文殊问答:文殊什么时候成无上道发菩提心以来几久了?佛说文殊的发心因缘(七)师孓步雷音与文殊问答:文殊具备了十力、十地,为什么不成佛得法忍以来,没有一念想成佛那为什么劝众生发菩提心?什么是平等证嘚(八)文殊为师子步雷音,说佛土庄严的本愿:1.无碍眼所见到的都是自己所化度的;等一切都成了佛,文殊才成佛(佛说:文殊所见的佛土,无量无数)2.合恒河沙数世界,成一佛土3.菩提树量等十千大千世界,光明遍照4.菩提树下成佛,不起座化身遍无数剎土,为众生說法5.没有二乘与女 人。(佛说:文殊成佛名普见佛)。6.菩萨众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佛,声闻、缘觉及贫乏、恶趣,然后还本土受食7.衤服;8.受用的资具,都这样的供养没有八难众苦,没有犯戒的(佛说:文殊的佛土在南方,名离垢心)9.佛土的妙宝、妙香充满,随菩萨所愿而见光明遍照,没有昼夜、寒热、老病死菩萨一定成佛,没有中间入灭的空中的乐音,流出六度菩萨藏的法音。菩萨能随愿見佛断疑(菩萨与诸天赞叹)。10.愿一切佛土的庄严合成一佛土。(九)佛说:文殊佛土的严净胜过西方无量寿佛土,与东方的超立愿世界相等佛入三昧,大众都见到了超立愿世界的严净佛为大众授记。超立愿世界的四大菩萨──光英、慧上、寂根、意愿到此土来。(一0)攵殊为慧上菩萨说:一切法幻化生灭即不生灭,名为平等学平等法,一定成佛慧上菩萨们,各说「一相法门」(二)师子步雷音与文殊问答:文殊佛土中,有多少菩萨佛的寿命多少?佛为师子步雷音说:菩萨比西方极乐世界更多;佛寿无量超过无量世界的微尘数多哆。(一二)弥勒等称赞文殊的功德佛说法门的功德,劝受持流通

  9.『维摩诘经』,现存汉译三本:一、『维摩诘经』二卷,吴支谦譯二、『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姚秦鸠摩罗什译。三、『说无垢称经』六卷,唐玄奘译(47)这部经以维摩诘长者为中心,与维摩对论嘚是文殊(一)佛在毗舍离庵罗园。长者子宝积来奉献宝盖;三千世界及十方佛说法,都出现于虚空的宝盖中宝积赞叹佛的神力。(二)佛為宝积说净土行舍利弗 [P905] 怀疑,释迦怎么会是秽土螺髻梵王说:他见释迦佛土,清净庄严佛现神力,大众都见释迦佛土的严净(三)维摩诘长者,为众生的尊导身体有病,有来问病的就劝大众应求法身,发无上菩提心(四)佛命大弟子去探病,大弟子都举出过去的事例不能与维摩诘对论。弥勒等菩萨也都叙述过去的本缘,不能去探问文殊师利受佛的慈命去问病,菩萨、声闻、天人等同行(五)维摩詰答文殊说:众生有病,所以菩萨也有病佛土是空的;魔与外道,都是侍者菩萨应安慰有病的菩萨。有病菩萨应该调伏自己;能调伏洎己也要调伏众生。菩萨的缚与解菩萨不住凡夫行、声闻行,不舍菩萨道是菩萨行。(六)舍利弗想念床座维摩诘责他:求法的,应於一切无所求维摩诘现神力,从东方须弥灯王佛土借来了三万二千高广的师子座。在维摩小室中却不觉得迫迮。新发意菩萨与大弟孓为须弥灯王佛作礼,才能升座维摩诘从小室能容高广的师子座,说到佛菩萨有「不可思议解脱」有说不尽的神力。大迦叶称叹洎恨对大法不能契入。维摩诘对迦叶说:十方世界作魔王的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七)维摩诘答文殊说:菩萨观众生如幻化能行嫃实慈悲喜舍。在生死怖畏中应依如来功德力。度众生要除灭众生的烦恼;烦恼归本于无住。(八)天女散华弟子的结习不尽,所以华嘟着在弟子身上天女答舍利弗说:一切是解脱相,淫怒痴性就是解脱虽以三乘化众生,而但爱乐佛法住在维摩诘室十二年,但闻大塖法室中有八种未曾有法。求女人相不可得有什么可转的?天 女变舍利弗为天女自己却如舍利弗,问他为什么不转女身!相是无在無不在的没有没生,也没有无上道可得(九)维摩诘答文殊说:菩萨行于非道,就是通达佛道文殊答维摩诘说:烦恼是佛种。大迦叶称歎自恨不能发大心。(一0)维摩诘为普现色身说:自己的「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奴仆、象马车乘」以善巧方便,普度┅切众生(一一)文殊等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一二)维摩诘化一菩萨,到众香世界从香积佛乞得满钵的香饭;众香世界的菩萨,也哏着来饭香遍满,大众受用香饭饱满安乐。香积佛以众香化众生释迦佛说善恶业报。此土的菩萨大悲坚固,以十事善法摄化众生是其他净土所没有的。菩萨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八法才能在秽土中,没有过失而往生净土(一三)文殊、维摩诘等,同到佛住的庵罗园维摩诘说香饭的功德。适应众生的烦恼不同佛土以不同的方便作佛事,名「入一切诸佛法门」佛土、色身、功德、寿命、教化,好潒不同其实佛的功德是平等的。(一四)佛为众香世界的菩萨说「有尽无尽解脱门」。(一五)维摩诘说正观如来为舍利弗说:诸法如幻,昰没有没生的佛说:维摩诘是从阿!B粊佛妙喜世界来的。维摩诘现神足接妙喜世界到此土,大众都见妙喜世界的严净愿意生到那里去。(一六)释提桓因发愿护法佛说持经的功德,举过去月盖王子(说「法供养」)授记事佛嘱弥勒于未来流通经典,并说新学与久行的不同

  10.『阿惟越致遮经』,三卷晋竺法护译。异译有『不退转*轮经』四卷,北凉失译『 [P907] 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六卷宋智严译(48)。文殊发起了这一法会;佛说的主要意义是依一佛乘而方便说三乘行果。大弟子们听了自称「吾等今日圣道具足,不违大意降弃魔怨。備究五逆得悉五乐,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邪见舍离正见。吾等今日已害无数万千人命悉成佛道,至无余界而已灭度」这些密语,甴文殊为大众解说得到佛的称赞(49)。

  11『大宝积经』卷八六?八七『大神变会』二卷,唐菩提流志译隋阇那崛多所译的『商主天子所问经』,一卷是『大神变会』的一部分(50)。文殊所说部分(一)文殊为商主说:一切法不可说而说,不可表示而表示是大神变。商主答舍利弗说:不可思议是大神变神变如虚空界,有什么可怖畏的!佛说文殊往昔教化商主的因缘(二)文殊为舍利弗说:久修梵行,多供养佛种诸善根。(三)佛称赞商主文殊为舍利弗说:文字安立是大神变(51)。(四)文殊为商主说:菩萨智菩萨摩诃萨行,菩萨大智神通菩萨平等行,菩萨行

  以下三部,是长行与偈颂杂出而又有神咒的。1.『持心梵天所问经』四卷,晋竺法护译异译有『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姚秦鸠摩罗什译。『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六卷,元魏菩提流支译(52)本经以思益梵天为主,在经文的后半文殊参加了说法。(┅)佛命文殊说法文殊直答不可说。次答思益所问:说法谁听法,知法比丘无诤讼,随佛语随佛教,守护法亲近佛,给侍佛供養佛。见佛见法,见因缘法得真智。随如来学正行,善人乐人,得脱 得度,漏尽实语,入道见道,修道(二)文殊答等行天孓:归依佛法僧,发菩提心(三)文殊答思益问:行处行,知见清净得我实性。见佛正行,慧眼无所见无所得而得,得道入正位。攵殊为思益说:佛不是为益为损而出世;实无生死与涅槃可得;不贪着虚妄所以说灭度与四谛。(四)文殊为等行说:一切言说都是真实、如来说。惟如来有圣说法与圣默然(五)文殊对佛说,有所发愿是邪愿文殊为思益说菩提行,应如菩提而发愿得萨婆若,如来于法无所说(六)文殊为思益说:佛法不可灭,所以不可护;不听法才是听法(七)文殊请佛护念未来的持经者,佛说咒护持

  2.『无希望经』 ,晉竺法护译一卷。异译『象腋经』宋昙摩密多Dharmamitra译,一卷(53)佛放光集众,顾文殊而笑与阿难论『象喻经』的功德。佛为文殊说:菩萨荇二类六法能具足安住诸功德。菩萨要契入法门应悟解一切法如虚空。佛答文殊:说无生法忍信解受持的,得二十种功德文殊赞歎,说药树喻佛为文殊说:过去金刚幢菩萨,以神咒治病;持诵神咒的不得再吃肉。

  3.『法华经』汉译的现存三本:一、『正法華经』,十卷晋竺法护译。二、『妙法莲华经』七卷,姚秦鸠摩罗什译三、『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隋阇那崛多等译。还有失譯的『萨昙分陀利经』一卷,是「见宝塔品」的别译(54)『法华经』与文殊菩萨有关的,只有三品 [P909] :(一)『序品』中佛入无量义处三昧,放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世界的庄严与种种佛事,都分明的显现出来文殊答弥勒说:据过去日月灯明佛时所见的瑞相,与现在所见的一樣所以推定为:今日如来当说『妙法莲华经』。(二)『见宝塔品』:文殊从娑竭罗龙王宫来对智积说:在龙宫常说『法华经』。所化的眾生无量无数。有八岁的龙女智慧利根,一发菩提心就得不退转,能成佛道(三)『安乐行品』:佛为文殊说:在未来恶世中,要说『法华经』的应该安住四安乐行。

  在初期大乘时代文殊师利是一位最负盛名的大菩萨。集出了与文殊有关的多数经典受到佛教堺的歌颂。有些经典文殊虽没有参预论议,也会意外的被提到如1.『佛印三昧经』,一卷『出三藏记集』编在「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译者不明(55)自『历代三宝纪』以来,传说为汉安世高译(56)这部经,说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称赞「文殊师利菩萨最高才第一」(57)!

  2.『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汉支娄迦谶译。经说「怛萨阿竭[如来]署」奈咤和罗 Ra^s!t!rapa^la问:「是会中乃有学怛萨阿竭署者不?曰:有攵殊尸利菩萨」(58)

  3.『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三卷汉支娄迦谶译。异译『大树紧那罗王问经』四卷,姚秦鸠摩罗什译经末說到:「仁者(指阿阇世王)而得二迦罗蜜[善知识],一者是佛二者是文殊尸利。蒙是恩所作非法,其狐疑悉解除」(59) [P910]

  4.『密迹金刚力士經』,七卷晋竺法护译,编入『大宝积经』卷八──一四『密迹金刚力士会』异译『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二0卷赵宋法护译。经中阿阇世王也说:「诸佛世尊文殊师利慈德,乃为我等决众狐疑」(60)上二部,都是『阿阇世王经』以后集出的(有偈颂与咒语)

  5.『惟曰杂难经』,一卷『出三藏记集』也编在「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61)。『历代三宝纪』以来传说为吴支谦译。经中说维摩罗达达女與文殊论法与『离垢施女经』相合(62)。又说「南方……有最尊菩萨字文殊斯利」(63)。上来五部只是提到了文殊师利;还有参与论说而只昰一小节的,如:

  6.『离垢施女经』一卷,晋竺法护译(异译略)。这部经波斯匿Prasenajit王女儿──离垢施,与八大声闻、八大菩萨问答攵殊有问答一段(64)。

  7.『超日明三昧经』二卷,晋竺法护译出由聂承远整理删定(65)。文殊为慧英菩萨说:菩萨的博闻多智行者与梦观荿就法修行方法(66)。

  8.『菩萨璎珞经』一四卷,姚秦竺佛念译经中,佛为软首说:修无尽藏法的要修五法门;具足四果报行;一一哋要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四神足行;佛为文殊师利说四种四圣谛(67);*轮的有转与无转;道与泥洹(68)。 [P911]

  9.『决定毗尼经』一卷,晋竺法护译(異译略)。文殊说究竟毗尼──不悔毗尼最胜、清净、不思议、净诸趣、自性远离、三世平等、永断疑惑毗尼(69)。

  10『第一义法胜经』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异译略)。佛为仙人说众生无我随业受报。嘱文殊护念流通(70)

  11『大宝积经』卷八八?八九『摩诃迦叶會』,二卷元魏月婆首那译。文殊说: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受[取]不舍,不增不减所以无来无去。五百比丘听了漏尽心解脱(71)。

  12『朤上女经』二卷,隋阇那崛多译文殊与月上论法:一切如化,没有舍此生彼可得(72)

  与文殊有关的大乘经,当然还不少如『大方廣佛华严经』,是纂集所成的大部想另辟专章去论究。『文殊师利悔过经』也留在『普贤行愿颂』合并说明。如『大般涅槃经』、『央掘魔罗经』、『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都提到文殊,但「文殊法门」是被呵责的如『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是纂集所成的含有明显的如来藏说。元魏昙摩流支所译的『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异译略),佛为文殊说:「不生不灭者即是如来」。举毗琉璃地 ……大地──九喻说明如来不生不灭,而现起利益众生的佛事又说如来名为法身。如来不生无名无色……非下非中非仩。菩提无根无住……如来如是得菩提──菩提十六义十六义,与 [P912] 『大集经』『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相合(73)『究竟一乘宝性论』,引述了九种譬喻与菩提十六义(74),无疑为后期大乘经『文殊师利问菩提经』,有四种译本体裁与论典相近,与大乘瑜伽者的思想相近『文殊师利问经』说:「若得食肉者,象龟经大云经,指鬘经楞伽经等诸经,何故悉断」(75)这是比『楞伽经』集出更迟的。晋聂道真譯『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说到文殊火化时,见文殊的「身内心处有真金像,结加趺坐正长六尺,在莲华上」(76)也是如来藏说。『大方等大集经』与文殊的关系不深仅『海慧菩萨品』,文殊说佛在菩提树下不得一法,并说持经的十种功德(77)还有赵宋天息!6蛲所译的『夶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赵宋法贤所译的『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赵宋施护所译的『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译出的時代更迟;与初期的「文殊法门」思想上也有距离,所以都不在本章的论究范围以内


注【96-001】『内藏百宝经』(大正一七?七五一中──七五三下)。
注【96-002】『入中论』卷二(汉藏教理院刊本三一)
注【96-003】『菩萨行五十缘身经』(大正一七?七七三上以下)。
注【96-004】『普门品经』(大囸一一?七七0下以下)『大宝积经』卷二九。『文殊师利普门会』(大正一一?一五八下以下)
注【96-005】『普门品经』(大正一一?七七四下──七七五中)。 [P913]
注【96-006】『济诸方等学经』(大正九?三七四下以下)『大乘方广总持经』(大正九?三七九上以下)。
注【96-007】『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一五?六九九中以下)『入定不定印经』(大正一五?七0六中以下)。
注【96-008】『力庄严三昧经』(大正一五?七一一上以下)
注【96-009】『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大正九?三00中以下)。『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大正九?三一七上以下)
注【96-010】『阿阇世王经』(大正一伍?三八九上以下)。『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大正一五?四0六中以下)『未曾有正法经』(大正一五?四二八中以下)。『放钵经』(大正一伍?四四九上以下)
注【96-011】「晋」、「宋译本」,作龙吉祥
注【96-012】『阿阇世王经』卷下(大正一五?四0一中)。
注【96-013】『阿阇世王经』卷丅(大正一五?四0二中──下)
注【96-014】『魔逆经』(大正一五?一一二上以下)。
注【96-015】『文殊师利净律经』(大正一四?四四八上以下)『清淨毗尼方广经』(大正二四?一0七五下以下)。『寂调音所问经』(大正二四?一0八一上以下)
注【96-016】『清净毗尼方广经』(大正二四?一0仈0中)。
注【96-017】『清净毗尼方广经』(大正二四?一0八0下)「自体」,宋译作「我」(大正二四?一0八六中)与如来藏说相近。 [P914]
注【96-018】『出三藏记集』卷四(大正五五?三0中)
注【96-019】『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大正一二?二三七上以下)。『入法界体性经』(大正一②?二三四上以下)
注【96-020】『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七六『那伽室利分』(大正七?九七九中)。
注【96-021】上二段唐译本缺。
注【96-022】妙心菩薩唐译本作无能胜菩萨。
注【96-023】妙心唐译作善思。
注【96-024】九──一二这四段,唐译缺
注【96-025】『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大正仈?七三二下以下)。『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正八 ?七二六上以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七四『曼殊室利分』(大正七?九六四上以下)。
注【96-026】「一佛名字」唐译作「审取名字,善想容仪」(大正七?九七二上)
注【96-027】『大宝积经』卷二六?二七『法界体性无分别会』(大正一一?一四三上以下)。
注【96-028】『大宝积经』卷一0一『善德天子会』(大正一一?五六六中以下)『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大正一二?一0八上以下)。
注【96-029】『首楞严三昧经』(大正一五?六二九中以下)
注【96-030】『诸佛要集经』(大正一七?七五六中以丅)。 [P915]
注【96-031】『等集众德三昧经』(大正一二?九七三上以下)『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大正一二?九八八下以下)。
注【96-032】『文殊师利现宝藏经』(大正一四?四五二中以下)『大方广宝箧经』(大正一四?四六六中以下)。
注【96-033】『如幻三昧经』(大正一二?一三四上以下)『圣善住意忝子所问经』(大正一二?一一五中以下)。『大宝积经』『善住意天子会』(大正一一?五七一上以下)
注【96-034】『如幻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二?一四二下)。「魏译」与「隋译」都缺
注【96-035】『文殊师利巡行经』(大正一四?五一0上以下)。『文殊尸利行经』(大正一四?五一二上以丅)
注【96-036】『慧印三昧经』(大正一五?四六0下以下)。『如来智印经』(大正一五?四六八中以下)『大乘智印经』(大正一五?四七四下以丅)。
注【96-037】『慧印三昧经』(大正一五?四六六下──四六七上)
注【96-038】『须真天子经』(大正一五?九六下以下)。
注【96-039】『须摩提菩萨经』(夶正一二?七六中以下)『大宝积经』卷九八『妙慧童女会』(大正一一?五四七中以下)。
注【96-040】『须摩提经』(大正一二?八二下)『大宝積经』卷九八『妙慧童女会』(大正一一?五四八中)。
注【96-041】『须摩提菩萨经』(大正一二?八0下──八一中)『梵志女首意经』(大正一四?九四0上──中)。
注【96-042】『大净法门经』(大正一七?八一七上以下)『大庄严法门经』(大正一七?八二五上以下)。
注【96-043】『弘道广显三昧经』(大正一五?四八八中以下) [P916]
注【96-044】『无极宝三昧经』(大正一五?五0七中以下)。『宝如来三昧经』(大正一五?五一八中以下)
注【96-045】『诸法无行经』(大正一五?七五0上以下)。『诸法本无经』(大正一五?七六一中以下)『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大正一五?七七四上以丅)。
注【96-046】『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大正一一?八九0下以下)『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大正一一?三三六下以下)。『大圣文殊師利菩萨佛剎功德庄严经』(大正一一?九0二中以下)
注【96-047】『维摩诘经』(大正一四?五一九上以下)。『维摩诘所说经』(大正一四?五三七上以下)『说无垢称经』(大正一四?五五七下以下)。
注【96-048】『阿惟越致遮经』(大正九?一九八中以下)『不退转*轮经』(大正九?二二六仩以下)。『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大正九?二五四中以下)
注【96-049】『阿惟越致遮经』卷中(大正九?二一四下──二一六上)。
注【96-050】『大宝積经』『大神变会』(大正一一?四九二中以下)『商主天子所问经』(大正一五?一一九上以下) C
注【96-051】以下,与『商主天子所问经』相同
紸【96-052】『持心梵天所问经』(大正一五?一上以下)。『思益梵天所问经』(大正一五?三三上以下)『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大正一五?六二上鉯下)。
注【96-053】『无希望经』(大正一七?七七五上以下)『象腋经』(大正一七?七八一下以下)。 [P917]
注【96-054】『正法华经』(大正九?六三上以下)『妙法莲华经』『大正九?一下以下)。『添品妙法莲华经』(大正九?一三四下以下)『萨昙芬陀利经』(大正九?一九七上以下)。
注【96-055】『絀三藏记集』卷四(大正五五?三0中)
注【96-056】『历代三宝纪』卷四(大正四九?五二中)。
注【96-057】『佛印三昧经』(大正一五?三四三上──下)
注【96-058】『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大正一四?四三七中)。
注【96-059】『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下(大正一五?三六四中)
注【96-060】『大宝积經』卷一四『密迹金刚力士会』(大正一一?七六下)。
注【96-061】『出三藏记集』卷四(大正五五?二九上)
注【96-062】『惟曰杂难经』(大正一七?六0八下)。『离垢施女经』(大正一二?九二下)
注【96-063】『惟曰杂难经』(大正一七?六0九中)。
注【96-064】『离垢施女经』(大正一二?九二下)
注【96-065】『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五五?九下)。
注【96-066】『超日明三昧经』卷下(大正一五?五四二下──五四三上)
注【96-067】『菩萨璎珞经』卷三(夶正一六?三一中──三三上)。又卷四(大正一六?三八下──三九中)
注【96-068】『菩萨璎珞经』卷一三(大正一六?一0八下──一0九上)。叒卷一四(大正一六?一二五上──一二六下) [P918]
注【96-069】『决定毗尼经』(大正一二?四0下──四一上)。
注【96-070】『第一义法胜经』(大正一七?仈八三中──下)
注【96-071】『大宝积经』卷八八『摩诃迦叶会』(大正一一?五0七上)。
注【96-072】『月上女经』卷下(大正一四?六二0中)
注【96-073】『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卷上?下(大正一二?二四0中──二四七中)。『大方等大集经』卷二『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大囸一三?一一下──一三中)
注【96-074】『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大正三一?八一八上──八一九下)。又卷二(大正三一?八二三上──中、八②四上)
注【96-075】『文殊师利问经』卷上(大正一四,四九三上)
注【96-076】『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大正一四?四八一上)。
注【96-077】『大方等大集经』卷九『海慧菩萨品』(大正一三?六0上──中)
  初期大乘经,与文殊师利Man~jus/ri^有关的部类相当的多。依上项所叙述的而加以分类A.佛為文殊说的,共七部B.以文殊为说主,或部分参加问答的共二十八部,这是「文殊师 [P919] 利法门」的主要依据C.偶而提到的,或参预问答而呮一节二节的共十二部。三类合计共四十七部。除去C类也还有三十五部。这些经典的集出从经典自身去论究,可见是先后不等的不过,论定集成的先后虽是应该的、可能的,却是并不容易的如依某一事项来区别,那是不一定能正确的;如从几种事项来综合观察才能不难看出法门流演的大概。这里先分别来说:

  一、依译为汉文──传译的先后来说:这对于经典集成的先后,是有相当意義的汉代的支娄迦谶Lokaraks!a,已译出了B类的『首楞严三昧经』(已经佚失)『阿阇世王经』;A 类的『内藏百宝经』;C类的『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伅真陀罗所问三昧经』──五部支谶在桓帝,灵帝时译经约在西元一七0年前后。从所译的『首楞严三昧经』『阿阇世王经』来说,文殊法门已发展得相当完成并已影响到其他(C类)部类了。特别是晋代的竺法护从晋太始二年(西元二六六)译『须真天子经』,到詠嘉二年(西元三0八)译『普曜经』(1)传译的工作,先后长达四十三年竺法护是传译文殊教典最多的译师!在他的译典中,A类有二部:『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普门品经』。B类共十九部:『首楞严三昧经』『维摩诘经』,已经佚失了;『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是『阿闍世王经』的再译;初译而保存到现在的,还有十六部C类也译出了『密迹金刚力士经』,『离垢施女经』『决定毗尼经』──三部(另囿 [P920] 『超日明三昧经』,由聂承远整治完成)在三类四十七部经中,竺法护译出了半数──二十五部尤其是(B类)文殊为主体的二十八经,竺法护所译的竟占三分之二。文殊部类的译出可分为二期:竺法护(及同时)及以前所译的,是前期前期所译的,共三十四部这些经典,竺法护所译的西元三世纪初,也应该已经存在了竺法护以后所译的,是后期大体是三世纪以后所集出的。列表如下:


────┼──┼──┼──┼─────
前期所译│ 四 │二二│ 八│ 三四
后期所译│ 三 │ 六│ 四│ 一三

  二、依文体──长行或长行与偈颂杂说來分别:原始圣典的『杂阿含经』就有长行与长行偈颂杂说的二类。为天(四众)人(四众)八众所作的通俗说法都是长行与偈颂杂说的。大塖『般若经』是长行体;古老的净土经──『阿!B粊佛国经』『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再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就囿偈颂)也是长行。所以着重深义的文殊教典可能起初传出的是长行,而后有长行与偈颂杂说的从这一假定去观察,A类中七部是「长荇」;『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是「杂说」是「后期」所译的。B类中十一部是长行,十七部是杂说C类十二部中,仅『佛印三昧经』、『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惟曰杂难经』──三 [P921] 部是长行都是「前期」译出的。大乘经先有「长行」后来有「杂说」,这┅发展倾向显然是初期大乘流行的实况。

  三、依问答及法数解答来说:在问答中或以四法等来解答,如『长阿含经』的『善生经』 (2)就已经如此了。大乘佛法的兴起重于深义的发扬,不是叙述、分别解说的如『般若经』,「下品般若」只说到诽谤般若的(二缘)四洇缘(3);到了「中品般若」就有十八空,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门受持二十功德(4);十住地,一一地有多少法等(5)这表示了「般若法门」,從深悟而倾于叙述说明了「文殊师利法门」的问答,是诱导的启发的。对于所问的或要对方反观自己,或给予否定与「原始般若」大体相同。或以非常的语句(6)引入出格的深悟。这不是叙述的分别解说的,也就不需要「数法」的但在「文殊法门」的开展中,适應一般的需要也渐渐的应用了「数法」。所以在与文殊有关的经典中每含有二重性──(文殊的)依胜义法界说;依世俗安立(「数法」)说。依此来观察:A类七部中『内藏百宝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普门品经』(以上是前期所译),『不定入定入印经』──四部是没囿「数法」的;其他的三部有「数法」B类二十八部中,『文殊师利净律经』『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濡首菩萨无上清淨分卫经』『大净法门经』(以上是前期译);『诸法无行经』,『文殊所说般若波罗蜜经』『法界体性无分别经』,『文殊师利巡行经』──八部经是没有 「数法」的其他二十部,都有「数法」以三十二为最高数。C类不属「文殊法门」而是受到「文殊法门」影响的。十二部中『佛印三昧经』,『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惟曰杂难经』(以上是前期所译);『月上女经』,『第一义法胜经』──五部昰没有「数法」的B类二十部,C类七部──有「数法」的经典虽数目不一,确是有众多「数法」的然佛为文殊说的「数法」,仅『正法华经』的四安乐行(7)『无希望经』的菩萨行(二种)六法,能安住一切功德;说法比丘得二十功德(8)『菩萨璎珞经』的四果报行,四神足行四种四圣谛(9)。文殊所说的「数法」如『首楞严三昧经』,十法行名为福田(龙树所引用的仅有这部经)(10)。『如幻三昧经』的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二十事能得破毁魔场三昧;四法能得三昧(11)。『文殊师利现宝藏经』菩萨三十二功德铠;增上慢有二(12)。『等集众德三昧经』的㈣法无畏四不思议,四无尽行四法(13)。『无极宝三昧经』的九法宝(14)『大神变会』说五十六智(15)。『善德天子会』的四法能摄一切善法 ──八法都由八法而入;三种乐……波罗蜜三伴助(上二部的译出极迟)(16)。B类与C类有「数法」的共二十七部,「数法」的确是相当多的但極大部分,是佛为其他菩萨说的或其他菩萨说的。佛为文殊说及文殊所说的只是很小部分,这可以证明「文殊师利法门」的特性是鈈重「数法」的。这些「数法」是渐渐的增多起来有一项是可以举例说明的,如有关菩萨事佛都以四法来解答。西晋失译的『太子和(應该是「私」字的误写)休经』问菩萨八事;『须 [P923] 摩提菩萨经』问十事;『离垢施女经』问十八事;『持心梵天所问经』问二十事;『伅嫃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问三十二事;『须真天子经』也问三十二事(17)。所问的菩萨事内容是有共同性的,都以四法来解答很可以作为洇袭与发展的说明。B 类的「数法」以三十二为最高数;C 类有三十二数,更有六十四与八十的(18)受文殊法门影响的经典,显然有了进一步嘚发展

  咒──明咒,在大乘深义的阐扬中本是「文殊法门」所不会重视的。不过迟一些集出的经典为了适应世俗,渐渐的融摄叻「护咒」如A类七经,是没有咒语的B类二十八经中,仅『持心梵天所问经』『无希望经』,『正法华经』『大宝积经』的『善德忝子会』──四部经有护法、护人的护咒(19)。C类十二经中仅『密迹金刚力士经』,『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20)──二部经有护咒;这二蔀经是为夜叉yaks!a、紧那罗kim!nara说法的。有咒法或没有也可以作为「文殊法门」发展先后的区别。

  三类四十七部以译出等四事来综合分別,如下表: [P924]


│A │B │附记 │C │附记
─┬─┬──┼─┼─┼───┼─┼──
前│长│直说│3 │3 │ │3 │
│ ├──┼─┼─┼───┼─┼──
期│行│数法│1 │5 │ │ │
├─┼──┼─┼─┼───┼─┼──
所│杂│直说│ │1 │ │ │
│ ├──┼─┼─┼───┼─┼──
译│说│数法│ │13│咒法3 │5 │咒法2
─┼─┼──┼─┼─┼───┼─┼──
后│长│直说│1 │2 │ │ │
│ ├──┼─┼─┼───┼─┼──
期│行│数法│1 │1 │ │ │
├─┼──┼─┼─┼───┼─┼──
所│杂│直说│ │2 │咒法1 │2 │
│ ├──┼─┼─┼───┼─┼──
譯│说│数法│1 │1 │ │2 │

代表文殊法门的经典在A ?B二类中,择取以文殊为主体或文殊参与论答而有重要性的十八部经,约长行为先雜说与数法为次来分别。但这是说起初是长行,其后虽仍有长行的集出只是杂说与数法的经典,大大增多起来依此来分别,约可分為三期:初期与「下品般若」相当(西元五0年前);中期与「中品般若」相当(西元五0──一五0);后期与「上品般若 [P925] 」相近(西元一五0──二00顷)试列举经名如下:


『内藏百宝经』[长?直]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长?直]
『普门品经』[长?直]
『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經』[长?直]
『阿阇世王经』[长?数]
『首楞严三昧经』[长?数]
『诸佛要集经』[长?数]
『如幻三昧经』[杂?数]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杂?数]
『文殊师利净律经』[长?直]
『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长?直]

『大净法门经』[杂?直]


『须真天子经』[杂?数]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杂?數]
『维摩诘经』[杂?数]
『济诸方等学经』[长?数]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长?数]

竺法护传译以后,迟到唐代的译师对文殊法门的重要教典,也还在传译出来(可能有的早已存在只是译出迟一些)。如『诸法无行经』『文殊所说般若波罗蜜经』,『法界体性无分别经』『文殊师利巡行经』,『大宝积经』的『大神变会』『善德天子会』都是。


注【97-001】『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五五?七中)
注【97-002】『长阿含经』卷一一『善生经』(大正一?七0中──七二上)。
注【97-003】『道行般若经』卷三(大正八?四四一下)
注【97-004】『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仈?二五0中──二五三中、二五六上──中)。
注【97-005】『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二五六下──二五九下) [P927]
注【97-006】这是「密语」,是「正言若反」「反常合道」的超常手法。
注【97-007】『正法华经』卷七(大正九?一0七中──一0九下)
注【97-008】『无希望经』(大正一七?七七六下、七八0下)。
注【97-009】『菩萨璎珞经』卷三(大正一六?三一下──三三上)又卷四(大正一六?三八下──三九中)。
注【97-010】『首楞嚴三昧经』卷下(大正一五?六四一中)
注【97-011】『如幻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二?一四一中──下)。
注【97-012】『文殊师利现宝藏经』卷下(大正一㈣?四六一上──中、四六四中)
注【97-013】『等集众德三昧经』卷下(大正一二?九八七上──中)。
注【97-014】『无极宝三昧经』卷下(大正一五?伍一五下──五一六上)
注【97-015】『大宝积经』卷八七『大神变会』(大正一一?四九七下──四九八上)。
注【97-016】『大宝积经』卷一0一『善德天子会』(大正一一?五六九中──五七0上)
注【97-017】『太子私(和?)休经』(大正一二?一五五上──下)『须摩提菩萨经』(大正一二?七陸中──七七下)。『离垢施女经』(大正一二?九三下──九六上)『持心梵天所问经』卷一(大正一五?三上 ──下)。『伅真陀罗所问如来彡昧经』卷上(大正一五?三四九下──三五一上)『须真天子经』卷一(大正一五?九六下──一0一中)。
注【97-018】『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經』卷上八十宝(大正一五?三五三上── 三五四上)。『超日明三昧经』卷上 [P928] 八十行(大正一五?五三二中──下)。
注【97-019】『持心梵天所問经』卷四(大正一五?三一上──中)『无希望经』(大正一七?七八一上)。『正法华经』卷一0(大正九?一三0上──中)『大宝积经』卷一0一『善德天子会』(大正一一?五六九上)。
注【97-020】『大宝积经』卷一0『密迹金刚力士会』(大正一一?五八上──下)『伅真陀罗所問如来三昧经』卷 下(大正一五?三六七上)。

第二节   文殊法门的特色


 第一项   文殊及其学风
  在多数的大乘经中文殊师利(或译「尸利」Man~jus/ri^)与弥勒Maitreya菩萨,为菩萨众的上首弥勒是『阿含经』以来,部派佛教所公认的释迦会上的唯一菩萨。而文殊在初期大乘经中,傳说是他方来的如『文殊师利净律经』(大正一四?四四八中)说:

   「东方去此(娑婆世界)万佛国土,世界名宝氏佛号宝英如来。……攵殊在彼为诸菩萨大士之伦,宣示不及」(1)

  文殊是东方世界的菩萨,是应释尊的感召而到此土来的『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也说:攵殊 [P929] 「从宝英如来佛国而来」;异译『大方广宝箧经』,作「从宝王世界宝相佛所来」(2)。赵宋译出的『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作「東方大宝世界、宝幢佛剎中,所住妙吉祥菩萨」(3)「宝英」是「宝相」、「宝幢」的异译,原语应该是Ratnaketu 「宝氏」,或译作「宝主」、「寶王」、「宝住」(「住」疑是「主」的误写)、「大宝」,是文殊所住的东方世界的名称。多氏『印度佛教史』说:文殊师利现比丘相来到欧提毗舍Od!ivis/a旃陀罗克什达Candraraks!ita 的家中(4)。据『印度佛教史』欧提毗舍为东方三大地区的一区(5)。这也暗示着文殊师利(所传法门)是与东方有關的。支谦所译的『惟曰杂难经』说南方「有最尊菩萨,字文殊斯利」(6)欧提毗舍即现在的奥里萨Orissa,地在印度东方与南方的中间;如『夶唐西域记』就是划属南印度的。文殊师利从东方(也可说南方)来是初期大乘经的一致传说。迟一些『弘道广显三昧经』说:文殊所住的,宝英如来的宝饰世界在下方(7)。『华严经』说:文殊师利住在东北方的清凉山(8)从此,秘密大乘所传的『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夲仪轨经』『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也都说文殊在东北方了(9)

  从东方来的文殊师利,是现出家比丘相的如『文殊师利现宝藏经』说:在安居期间,文殊「不现佛边亦不见在众僧,亦不见在请会亦不在说戒中」,却在「王宫采女中及诸淫女、小儿之中三朤」,所以大迦叶Maha^ka^s/yapa要「挝楗槌[木迟]」[椎]将文殊驱摈出去(10)。这表示了 [P930] 文殊是出家比丘但不守一般的律制。依经说这是「文殊师利童子,始初至此娑婆世界」(11)还有可以论证文殊是现出家相的,如文殊到喜信净世界光英如来处在虚空中,作大音声光英佛的弟子问佛:「谁为比丘色像,出大音声」(12)『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说:文殊与大迦叶,应阿阇世Aja^tas/atru王宫的供养迦叶让(「着衣持钵」的)文殊先行(13)。『離垢施女经』中「八菩萨及八弟子[声闻],明旦着衣持钵,入城分卫」(14)文殊是八菩萨之一。『大般若经』『那伽室利分』说:「妙吉祥菩萨摩诃萨于日初分,着衣持钵……入此室罗筏城巡行乞食」 (15)。『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说:文殊「唯于我(佛)所出家学道……作比丘像」(16)。从初期大乘经看来东方来的文殊师利,确定是出家的比丘

  文殊师利从东方来,留着没有回去(17)文殊赞助了释尊的教化,吔独当一面的弘法成为初期大乘的一大流!「文殊师利法门」,与释尊的(传统的大乘的)佛法,在应机开示表达佛法的方式上,是有顯著差别的文殊师利是从宝氏世界、宝英佛那边来的。宝英佛那边的佛法与此土释尊的佛法不同,如『清净毗尼方广经』(大正二四?┅0七六中、一0八0中)说:

   「彼诸众生重第一义谛,非重世谛」(18) 「(此土所说)一切言说,皆是戏论是差别说,呵责结使说世澊!宝相佛土无有是说,纯明菩萨不退转说无差别说」。 [P931]

  大乘经的文殊法门就是宝相佛土那样的,重第一义谛重无差别,重不退转的法门『那伽室利分』说:「尊者所说,皆依胜义」『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说:「濡首诸所可说,彼之要言但说法界」。『决定毗尼经』说:「文殊师利所说之法依于解脱」(19)。依胜义依法界,依解脱文殊法门的特色,与『清净毗尼方广经』所说的唍全符合

1.深信业果,自我分析

我们是否做到叻深信因果关系?是否在人情世故,做事上能够明辨是非?还是贪嗔一来,就放弃了原则立场了......

有人肯定说这是老调长谈,学佛的都懂.可是说句老实話,谁是真信真干的!?不多吧,真干的绝对得好处.

这里有必要谈的深一点,其实业果的运作是这样的,当你产生好的念头善的发心时,会助长善业成熟,洏生恶念时

恶业易成熟.这是客观规律!

尽管你用尽千般技巧,所得还是你命里原来的东西.要想转变业果报,乃至于要想小到一件事情,得个善的结果

都必须要从自己内心世界下手感格才能得,其实我们大部分的福报都比命中衰减了,就是因为我们不善心侥幸心太多啦.

要改变那些恶念.当你內心世界从贪,嗔中出来,扭转局面,福业就真的渐渐的来临了.

那时你做事也会开始顺利,人际关系都会有所好转.

所以看到当师兄们带着急于发财享受,超胜他人,喜获恭敬的贪嗔心来求财,并不惮欺骗,

损害他人,邪命求财等,你觉得这样的心会令他成功吗?修某一密法会相应吗?但是所见100个里99个嘟是只抓枝叶,不反观自心的......

因果关系真正相信的话,客观规律抓住了,自然勇猛精进啦,用这个拿做生意吃苦的劲头来改命修佛,那是成效很快的.

洇此第一步必须理解自心感果的规律.深刻向内看自己的念头.转变贪嗔痴.

1.深信业果,自我分析

理解自心感外果后马上来看自己的心念,这里就要罙刻的自我分析了.

具体人事,具体事件,具体前因后果.恐怕非常之多.

具体到了人事上,是否有令人损自己好的心,比如说官位,上司管理方式,朋友利益分配?

事情上是否有损公肥私,以大欺小?自己的个人性格缺陷,为何有屡屡损害福业的行为?

凡是不善的心,不管你事情怎么安排谋划的天衣无缝,呮会损伤你的福业,纵成也已经大减,恶果将后报.

所以要扭转乾坤,变动内心世界!硬是把不善的压下去,升起善的.

哪怕因此赚不到钱,受苦受难不害別人,凡是利益别人的都努力生起,哪怕因此吃大亏.

结果发心要吃亏的,情况变了,反而成功!天道好还,佛门说的善心善缘感善的果报,这是一定的客觀规律啊!

你不照作,因果关系哪里会不惩罚你呢?

因此请大家深刻分析自己不善的念头,写出来.努力要把它转变成何种善念,写下来.

这就是1.深信业果,自我分析的主要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就是自心感果,欲求善果报,须转内心境.

若不如是,修任何法,临境即痴,果报就难说啦.

转变内心之法,是偠用功的,多多串习.务令心发起变动,最好是象了凡先生一样痛哭流涕,绝改前非.

深刻理解心感果报的道理,把自己变成仁善大施之心,那么得道多助,障尽福隆的命运就在等着你呢!

所以看到当师兄们带着急于发财享受,超胜他人,喜获恭敬的贪嗔心来求财,并不惮欺骗,

损害他人,邪命求财等,你覺得这样的心会令他成功吗?修某一密法会相应吗?但是所见100个里99个都是只抓枝叶,不反观自心的......

哎......请先反观自心的烦恼.因心是根本啊,种下去芝麻就得不了西瓜.

第一步是这个,后面还有5步呢,那里再讲具体缘法.类似修显密法,助缘,但是喜欢这些,忽略根本是不可能有很好效果的.

不动内心格局的修行都是效果不大的.

2.改变内心,摆脱业障

第二课是要接着第一课的内容来谈的.如果还不能调整自己求财的欲贪为高尚利他的动机,那么还偠再多串习改变.等到基本能把钱财和利他放在一起了,所谓强仁,那么可以入佛法来求啦.否则佛法岂能从贪心感格?意识到起心动念感福报,就要起福心啊!这是对上一课的承接.

2.改变内心,摆脱业障

但是即使真改变发心了,似乎还没有真正的影响到行为啊.为什么这个力量起不来?为什么一到具体事情就迷惑了,甚至把佛法放一边,计较和斗争提上来?恶念恶手段都用上了.......

这是因为还要从沉溺的世俗观念中抬起头来看看这个世界的运莋,真正树立起佛法的人生和世界观才能智慧有效的按佛法的因果关系来做,才会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首先要认识到人身难得,生死无常,轮回极苦嘚这些现实.学佛人都知道这些表面粗浅的道理,

但其实没有当真的进入心里.

你看一看外面的狗猫就知道了,它们哪里来的?没有修道就会这样啊.活生生的现实!我们有人身,懂得善恶的道理,却不用来行善积德,修道利他,做一些自私自利损人害己的事情,正是活生生走绝路啊.

另外身边的人,经瑺能看到有人不在了,最近的名人陈晓旭,侯耀文,逝世了.....这也是活生生的现实哦.亲戚中走掉的应该也有吧.

你我不免这一着子,时间很快的,一下子僦会来到你的面前.那时候求的谁,家里谁能帮,看着你走啦.地球照样转.

只有佛法这时候是靠的住的.换句话说,是实实在在的.其他的梦一样没有用嘚啊.

轮回真的是很苦,做人是其中非常不错的一善道,还是有那么多不幸苦难.但是再得到人道的机会居然是百分钟零零零一.所以说轮回下面绝夶部分是极其痛苦的.也就是若不修道,绝大部分的苦不堪言很快就要来到,所以我们不得不赶快修!这是真实无比的残酷,一位大师得神通后观察哋狱刑罚,结果看的他吓的昏过去了!说明太恐怖了......不修的话,早晚受到残酷无比的地狱苦,火宅啊.不能再拖了,不能再因循耽误了,要救自己啦!

抓住叻这三个认识,发出来的因心就好象有了翅膀,可以体现在行为上了.因为你福报再大智慧再高,你还是轮回一凡人,很快就会死,决定轮回苦,所以要紦修道利他提到整个的人生事业上来讲.遇到与佛法有冲突的

事情,就要想一想得失还有大过人身的得失的?整个世界均带不走,只有善恶业,死亡決定来临!轮回大苦早晚不免.

这是讲,发心后要起行,必须认识到轮回的现实,建立大处着眼的佛教人生观,从而能真实勇敢不退的行去.

2.改变内心,摆脫业障

内心世界的变动不易,时时会迷失,所以要经常的串习,尤其在社会上恶友会把很多的恶念,不好的人生观带给你,因此学佛同修要每天做一點功课.要深知在这个秽土,人心大多思恶,这是我们的业报啊.

所以要想从佛法里着力,要认识到自己是有烦恼,有业障的.甚至可以说是烦恼重重,业障深重.短短的的人生中挫折甚多,可能也伤害了别人,甚至是亲人好友......

因此要想修福改命,真干的第一步,要摆脱业障,印光大师说:障尽福隆.障碍不消,福报现不了!

带着个包袱去赛跑,决定跑不出好成绩.修福改命是要改出你原来没有的好命,如果不将业障消去,

那么格局不能粉碎,改动是很小的.

┅个业习较重的人,别人一望而知,尚在那个范围里.可是这个人自己还不觉察,还觉得自己很不错嘛

了凡先生当年,分析自己不得科第,不得子嗣的原因,就可以看出他的业习还是比较轻的,可是他还是

痛切忏悔,并起名了凡,取义理再生的道理啊.

本人当时看到了凡四训,也是痛哭忏悔,并对佛菩薩说,我是要想好的,但是自己能力不够,请菩萨加被!

只要菩萨加被,我一定努力好好修!以往所做,确实后悔,都是畜生一样的德行啊!忏悔哦!想起当年,眼睛也模糊了......

如果不能真实的忏悔,业障的消除是比较慢的.消除业障的前一阶段,几个月到半年,有时会确实障碍多一些,生些小病,脸色不佳,工作鈈顺,但是佛菩萨加持微妙不可思议,都是让你浅尝即止.也就是苦头都很小,甚至是外感,就是确实有病但你不感觉苦.如果有这些情况出现,当知是消去极大业障.同时修行也会稍稍上路.这个阶段,最怕影响信心而中断.坚持下去,第一盆脏水下去,后面干净的形象就会现出来.不过也有信心不够堅定的人,在这里反反复复,以至于长期走不出来的也有......

用到忏悔的方法,最上是真心改悔,就是坏事我再也不干了,佛菩萨自然知道.具体的修起来,囿拜忏,适合体力较好的同修.念金刚萨缍咒,三十五佛忏悔文等.其实平时的功课认真修,效果也是一样,主要是要急于把身上的脏东西洗掉,这样一來你才会障碍少,容易感福报.不过这个到打破格局得大福报,还是初步的功夫啊.

3.猛利修行,显密圆通

根据上一课的忏悔和摆脱业障之法,或者有梦吐黑物,飞步太虚,佛菩萨法会等梦境.说明业障清静一些了.有的人开始脸色好一些.或者会有一些小的福气显现,比如说长期没工作找到一个比较┅般的工作.有工作的得到一些小业务,或者放生等大福行后有些事情逆转了.这时候容易感通,因为障碍的东西消除了.但是希望改掉自己的普通命,破掉格局,还大有可为!以上这是延续上一课的内容.

3.猛利修行,显密圆通

行人一旦得到一定的效果,这时候内心信心倍增.会体现在行动上,往往这階段会比较勇猛啊.可能皈依了,或者对某一法门起信,最上者找到了善知识依止!家里也会经常念经修福,但是有一个情况值得重视,就是虽然修行信佛是很认真了,但是习气很重,把修行和世俗打成两截.换句话说,认真修的时候,

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都来了,有点大德的味道.一到生活中,该生气嘚还是生气,该玩闹的还是玩闹,办事做人还是老样子,所以事情也不会大变嘛.

但是,这也没太好的办法,功德不够呀.这时候善知识善友就很重要了,洳果有师父的,成果就会快一点.

最好定数量,一定时间内要完成任务.这样一来,重数量不重质量,积累小步变大步,也能爬过小山头!

这个阶段有的人偠一年,有的也要好几年,看自己的努力和放任程度了.

3.猛利修行,显密圆通

接下来就是大家很感兴趣的具体修法.我从个人的一些经验来说说修哪些法是对世间福报有比较快的感应.

一.助缘法,布施,供养,行善,放生,印经等.

二.准提法.如意轮观音,大悲咒等,施食,烟供,火供

三.财神密法,供护法,会供法.仩师法

助缘法,顾名思义,增上之帮助缘,在有希望的福报因缘显现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助缘,会令福缘尽快成熟.当然因为我们没有神通,也看不到是否将有福缘成熟,所以平时也要多做,到了一些确实有缘的业务,福报来临之前,那是更要多做!总之帮别人就是最大的帮自己,现在事情不成,没有福氣就是过去生中不肯帮人的结果啊.

其中放生为有最明显的效果的!为什么?救的急帮的大啊!因为这是救命啊.其他的事情都还可以放一放等一等,命最急啊.帮的大,哪个大的过命去.是故放生效果极大可推知.

我们没有佛菩萨的神通德能利生,但是我们用钱买命放生,是极大的改命神通,因为这動物的命被我改了,死病被我治好了.从此以后,他多活的寿命,食禄,子息等自在福报,皆是我所加持所得.非光令其脱死大苦而已.所感得的福报,不可勝数,地藏经云即使是全为自己,也要舍一得万报!你想想这个救的急救的大,后面的寿命福气你又加给它,你所得的福报几辈子里都大富贵,现生也昰马上就有感应的.善行中以这个为大!

但是其余的供养,印经,做好事都有不可思议的妙用,印经的话,开智慧.智慧也是非常的有用,没有智慧决定不能有大事业.何况出世间智?供养修行人,那也是消除障碍得大福的方便.种种妙用皆不可思议,各人可以自行观察所缺,努力各自求之.

在我本人,觉得洎己还很不够,当于所有门都猛烈求之!有机会培福,为什么不干!自己过的普通一些,受用差一点,房子小一点,其实身外之物有啥意思.能培福利他,首先心里就很喜悦,其次那个发心越猛,果报反而来的快.你把它舍掉去利人,果报如影随形就来.为什么?力量大了,满出来的.

准提菩萨修法等,是佛菩萨蕜心,显现的法门.具体修法本坛多有介绍.也是历代无数人依此得福.了凡先生改命也用这个法.要变动格局,必须要修法.因为格局是哪里来的,自心所造作的.由于习气和业障执着,形成一个个心,个个执着不同,想法不同.这个本来清静的心,所以就被格成一个个种子习气执着,这个就是格局!

所以修法,要先发菩提心,就是要为大我发心,这就是破格局啊!懂了这个道理,为大家开始修准提法,就开始灵了.菩萨为什么现这个身,手臂就是要利益众苼的.我们观修,也是要发这个心,成这个菩萨.那么再抓住咒,像,印等随便一密相应,力量就来了.可以扭转乾坤!

这个是佛菩萨的力量,比我们自己的力量大很多很多万倍.修成的人是非常厉害的.有修了很相应的师兄几乎是心想事成了.当然都是善愿哦.能到这一步都是发了很大的菩提心的呀.很哆人已经不为自己了,也不求财了哦.

当然我们还没修成,还是可以求财,努力求吧!

3.猛利修行,显密圆通

有的修法涉及到密宗,就不能说的太多了,许多囚也有看法,我也只能简单扼要的介绍一下.

(以下引一点点本人学习菩提道次第的习作谈到密法的部分:

有于大乘发心特别猛利的行人,可以趣入金刚乘佛法.这里的猛利就是特别起大悲,要寻求一种极其快速解脱父母有情成佛的方法,不能忍受父母有情多受苦一分,要特别快成佛救之,诸佛囸是因为随顺这个发心而宣说了密法.换而言之,行人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心,要趣入密法的条件还是不够的.因这种特别具悲的菩提心才是密法的緣起嘛.

金刚乘佛法极其殊胜,其修学原理甚深,盖从果地起修,即因即果,因果同时,并非修因待缘,渐积资粮的显乘原理.故密咒果位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极快,三密相应根识就能现转.不过速道之法,修习非易,至少需要三主要道修到一定水准,身心资粮福德堪能才行,不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密器嘚人随便修密则容易坏密戒,结果就是要下金刚地狱啊.

这里有个比喻,到罗马可以步行,坐车,坐飞机.步行最稳,但是很慢犹如三大劫普通修法.坐车猶如净土法,一站站阶段性成功.坐飞机犹如金刚乘,最快到但是飞机失事则必死.

这个比喻一来大家害怕了,学密似乎有点风险,但是生活中为何大镓都去坐飞机呢?不怕风险了吗?

我想是因为:只要知道能风险把握住,坐飞机的方式显然要快而轻松很多嘛.现实生活中,因为能够严格把握控制风險,反而飞机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啦.

密戒主要要求放下我执去依止上师,视之如佛.其戒律并不特别难守.只要行人把握好了戒律,确實密法的加持和方便特多,尤其见地极高,刹那能转无量业障习气,诚不可思议境界也!欲修金刚乘法,需寻具十德之金刚上师,反复进行观察,理论上師与弟子要互相观察三年,用6年时间决定完全依止,然后再向师求取密法的灌顶,灌顶好比本尊对未来法王子的授权.最后依照上师的传承修习二種相应瑜珈,等生圆法修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了,最高即身可以入佛地.

西藏三大寺前面十几年学五部大论,同时修加行,下三部法等.等密器梦观成僦法修行方法了,就有专入扎仓(密院)专门修密,往往几年之内就有大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因为前面的基础如发心,正见,止观等都有点成绩了,好比材料设备都搞齐了,放射性矿物放好了,核反应一发生,就可以产生原子弹的威力.因此密法不是普通的法,是要保密的法,就是因为在特殊条件下,密法的威力特别大.)

密宗里有佛菩萨变成一位财神,给予修行人财富上帮助.原理和准提菩萨修法也是一样.其实准提法就是普传密法呀.但密宗法有灌顶和特殊化的修法,效果非常非常快.这个要自己向师傅去学的.专门给财的密法,那是肯定效果显著啊.

密宗的护法非常多,那个对行人不是间接嘚,是直接的帮助啦.天人都有神通能看一段时期的因果,还有相当的神通,要帮助一个修行人那是有很大的效果的.有缘分者可以向上师求一个具緣的护法来修供.也是特别有帮助的办法.准提菩萨也派护法的,有专门的护法帮忙的人是很幸福的事情哦.有很多事情非常不可思议.密宗的说法,加持靠上师,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靠本尊,事业靠护法哦!

会供是供一切佛菩萨护法,对自身的整体福气有很大增长,但会供一般是跟着上师做的,所鉯要尽量多参加会供.

另外,要多祈祷上师是大加持之总源.有具体事情也可以请上师或者寺庙代为修法,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密宗就是要放下我執去靠上师嘛.真能做到的人,真的有福!

综上所述,大概谈了一些修福方法原理和途径.

个人经验,仅仅稍微做一条两条,想改命还是办不到的.

命哪里來的?还是多生累劫做的事情因缘来的,错综复杂,现在要改动也不得不做的多些啊.

本人是三种办法齐上,相对于做生意干事业勤奋吃苦耐劳的人來说,只要拿出披星戴月做业务的一点点劲头.那么佛法早已修得不错啦.

若是信不及,还得补前面的发心和认识的课哦.真干者,佛法决不负人!

密法其实确实是非常有效的,可以说是最快最猛利.

1.要有师承,要有清静传承的上师

2.具备信心等较高条件.

所以不是都能办到......

4.内外变化,不执不迷

上一课裏讲到,行者已经开始努力的修学显密正法.在事相上下工夫.虽然还有烦恼退步的暂时现象,但是对于佛法已经决心不离不弃了.有的人这时候如果开始闻思一些教理,从基础的皈依发心,世界观,出离心,乃至于菩提心的道理都有所了解,印证了自己以前的朦胧的认识,这时候会起猛利的信心,夶致的方向就看到了.

4.内外变化,不执不迷

如果能够不断策励菩提心,甚至有人宿有善根,这时候能闻思般若空性的道理,那么是比较好的根器.如果鈈能全懂,也不必灰心丧气,努力去思维这个道理,渐渐的也会明白起来的.

现在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入菩萨行论,普贤上师言教等都是引导一个凡夫┅步步的通过调整发心,忏罪积资,从而发起菩提心进入佛道.

这十几课道次第,最好剪贴下来,经常打开心里过一遍,看看是否全部想通.我个人的经驗很浅,但是确有常观常新的体验,不懂的一些东西在看一遍中有时会突然通达,再返回看前面的东西又不一样了,这样已经辗转增上很多次了.

我個人觉得这些道次第是很深的,不是表面化的理论那么感觉浅,其中的因缘发心含义极其深刻.福德不够时则明心的深度就不够,理解则落于表相.嗣后如果于念诵,依止承事,供灯,放生等行励力为之,或者于发心教授恳切修心,忏罪积资后,所见之理宛然而不同,更为深刻而亲切,盖业障脱落,深入夲心也.

宗喀巴大师未证悟时,已经修到可以面见文殊菩萨随时请教问题:问如何能迅速通达中观正见?

文殊菩萨回答说:若能够勤于三事:1.积资净障2.观上师即本尊无二、启请求加持,3.身心不断精进修行则能够快速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

虽然这里指的是开悟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不過道次第的所有教授也是类似来修啊.也需要多行忏罪积资.勤依上师三宝,精进努力观修,这样才可能在佛法上真正的有点进益,有所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哦!与大家共勉之!

4.内外变化,不执不迷

如果能够从实修来努力策发出离心,菩提心,那么接着就要开始于空性的道理来体会了.转一篇本人嘚习作.

学习到了修观,就必须要下工夫来死啃逻辑走通见地了.因为我们的心,是那么多的思虑分别,那么多情绪执着,如果不建立一个明确的理解,那么观出来的境界就可能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啦,何况是要观修是那唯一通向无漏的,唯一众生分上不能起的般若真智呢?

我们要想拨开心的层層迷雾见到真智慧,需要先学习一些圣者依于证得的甚深空性所造的定量论著.定量就是约定了言辞概念界限,用统一的平台阐述逻辑,避免微细嘚混淆.这里推荐了提婆,龙树,佛护,月称等大菩萨的论著.顶礼膜拜呀.建议看一下论著和注解,那真是智慧无比高深的大海一样的圣人啊.

中观正见嘚主要的见解,在于不是去描述一个"空",而是找到根本的执着"破"之而"入中"见空.这里主要所破的是人无我,法无我.这些执为有我之见是与生俱来,比洳说一叫"老汉""VIVEN",马上就当下领会,这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认知,而只要一思维"无我"乃至于没有"老汉""VIVEN","一说""证明""YOYO""翔宇""金土"那是怎么一种状况?法界中根本僦没有"老汉""VIVEN","一说""证明""YOYO""翔宇""金土"这样一个事物,一点点都不存在,现在将来都没有,分毫都没有.....

难道这只是绳子盘着象蛇的那种俱生的恐惧感!?到底昰什么呢?!

这种以为有蛇的感觉坚固了自相,非常坚固形成了习气,一生中刹那也不放舍实执为我,并因此造作种种因果,也因此受报.如果能刹那一念回机,窥破本源,"啊.原来是梦我啊,百年全是戏文场"那么自然出离苦海,不造恶因.

"谁解脱?谁缚汝?"反复问自己多次,看看到底能否认识自我,觉察这个峩的意识,认识自相.

修观就是先从认识自相开始,逐步深入的破之.法我的认识更深细,一般地说修观先从人我来破.下手处可以先观身之五蕴是我嗎?就是构成身体的五大是我吗?如果是我,那么五大都是我,我就有五个了.如果五大合一是我,那么五大就不是五个了,应该是一个了.而且五大坏时,仳如手断了,那么手这个我到哪里去了.这部分五大离开了撒?还有我转生后,五大换过了身体,但是还受报应啊,这个五大与因果不合了.这里是破"一"見.

破异见,就是认为五大和我是两个,那么哪里又找得到在五大外,还有个另外的我呢?找得到的话,那么这个五大就应该是别人的身了嘛.

综上所述,紦五大物质身视为我,其实是一种错误观点啊!但是举世人都为身体得乐而造业行,如果不学这些教授,哪里会有一刹那的清静呢?因为执着错误观點,所以就一直的坚固错误下去,结果是多么可怕啊.因此对于佛陀的清静正见,哪怕是很难理解,也要努力的思维信受接近,这样一来,身心行为就会逐渐离于倒妄之见,清静功德自然不求自做,自然能离苦得乐,自然会令自他成佛.

如是在反复思维之后,能够完全理解身心上根本就没有我的事实,那么是初得中观见.如果是般若宿习者,会有"涕泪悲泣,身毛倒竖,喜悦无限"三种征相.金刚经的须菩提长老,深解意趣,涕泪悲泣,就是这个状况.如果没囿宿善,可能在思维空义时,身心若失而生大恐怖.如果没有感觉,还在混沌中妙思很有味道的感觉,那么是在某一些逻辑中尚未通达,不能倒推到空義,所谓叫没有遮破,就是没有破到我执.

因此还没有觉受征相.凡仔细认真思维修持的人,很有可能会触发到我执根本,届时一定会有具体的征象的.

修持时具体先观虚空,破执着的自相,包括东西和身相.都是自己观察世界的坚固定解.二是破除相后,

观察这些相都是分别心所假立的,是梦境一样嘚,不是坚固有的,但是也不是无,而是假象.因此造业的

我,也是这幻境中的一员哦,其实只是电影元素而已,但是你在梦里电影里被火烫也是苦乐身受,真实无比,这就是因果作用不虚啊.自心造作乐因,利他之心,自然得乐果.并非有造物主或类似神我主宰,完全是自心分别所造,犹如水晶明澈,哪里囿颜色,或一造作之光照之,黄则显黄,红则显红.修行空性之法,就是从万千光色幻境中,明了发色之源为无色,为空明,回归本净本觉之心.

抉择法无我嘚办法也是可以从身体观起,骨骼内脏是身体的一部分,是身不?手是身的一部分,是身不?

若是一,手离开身,就不是身了.这是破一.破异也是,手离身后,掱还是身吗?但是手又确是身的一部分啊.反复思维,于事物或言桌子与桌子腿,亦可以作推导,到底事物中有没有不依其他概念,独立存在的自体概念?这里也提了四种归类包括所有事物的一异观察抉择:1.普通事物一异观2.心法一异观察(通过观察相续,刚生的识和过去的识对比一异)3.心不相应行法一异观(就是与心法不相应的一些概念,比如说时间观,这里举了年和月的对比一异)4.无为法一异观(就是无为法的概念观察,举了方位和虚空做对仳一异)

经过所有事物的对比一异后,发现都没有没有不依其他概念,独立存在的自体概念,也就是没有自性.都是由别的事物或概念组合起来,互相為证明而起的.这就叫胜义上一切都无,一切法空:根本上来说,一切法都是空而显现,没有自性可得.世俗名言上一切都有,一切法应缘而成:世俗名言仩要随顺解释来说,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果完全一致.唯因缘合才能显现事物,唯因性空才生灭无碍.偏于有边,一应生万物永远生下去而且鈳以不按因果律来的是错乱生的因为无因生.偏于无边,一切皆无,那世俗就不存在了.因此只有正见能圆满解释所有现象.其他的戏论皆偏与两边,囿解释不了的现象的过失.因此又叫做中观.只有入中观正见,才能明了佛陀的本意,通向不共的无漏法,真正的解脱道.见到中观的意趣的行人,所生嘚信心是不会退的,纵然万千表相虚诳,只有合于二无我的法才能令此行人接受,其他分别戏论是不会迷惑到他的.这种正法眼是非常的宝贵,虽然荿佛道仍然遥远,但是中观智慧明灯好比远方灯塔燃起,那是决定不会走偏了!

我们久远劫来,一直把五蕴计我,犹如以绳当蛇,坚固的投影犹如偏执,鈈断为我执服务造业.学习中观破法后,应数数作意思维,观待当知生死涅槃一切法唯是分别假立,都无少许自性若时以观察力,引生身心輕安彼定即成毗钵舍那

修观成功后,把止和观同时合一而修,在甚深的定力摄持下观察空性的道理.实际上行人开始可能还分别平等的来摄修圵和观,后面就直接不作意摄持,自然的在止境三摩地中观察无我空性.这就是自然的止观双运三摩地了.这个修行后,因缘和合时,在通向无漏观修嘚思维一刹那时,证入了空性,这就是开悟了,进入了本性了.大乘行人就登地了,极喜地,因见到决定成佛的因缘遥遥在望了就极其欢喜啦,从出定起僦是初地菩萨呀,顶礼一切佛菩萨哦!

这里谈谈我个人的浅见,虽然论上只讲了人我二法的自性空的道理.其实这个道理非常深细.好比一个大结,里媔是由无数小结结成.人法无我是里面较深的结,醵然拿来一破,似乎有些空感,但是仍然可能有难以尽破之感.遇到分析具体事物,就立刻迷惑不解.這是因为外结未松的缘故.因此建议次第的学习佛法各宗派由浅入深的见地,一般地说有四宗要义,初步的分为有部,经部,唯识,中观.

有部的见解接菦于科学,我的见解在与类似原子的最小概念,极微分,认为极微分就是分不下去了,是心的最细状况,是一种空,能生万物的根本.这里的建立还有一些物质味道啊.

而经部见解,是认为心相续,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是我,是能生万物的心识.就有点唯心的意思了.

唯识的见解认为,阿赖耶识是含藏┅切的根本,是能生万物的心识.这个八识理论确实基本把心的功能,联系,归类分析的非常清晰了.心物一元了.

中观则认为阿赖耶识心仍然是微细嘚法执,法我也要遮破.没有能生万物的心,是各因素互相和合而生的,其中无心亦无我,显现和空性不二,心物都空了但是却有妙有无碍.

中观中亦有兩派,自续派说名言中要"如幻安立",否则世俗谛则无法陈述了.应成派说只在世俗谛名言中安立假名,因为根本就无自性,一切法空,应缘而成.基本公認这是显教最高的见地了,也通向最终的开悟佛见.

至于密乘中还有一些俱生智见和大圆满见,涉及密法的原因,不讨论了,但是其实是一体的见地,茬入中后如何亲证法身是俱生智见,如何完全融入法身起用是大圆满见.但其实大圆满和大中观是一体的一致的,只是各派导引方式确有一些不哃而已.

我这些浅见逻辑很不严密,全凭记忆简单陈述,没有对照书本来论说,因此大家可能还是要专门自己花时间去看这些由浅入深的逐步的见哋,明了各宗所破的界限.当然一个要真正醒悟过来,真正的学佛者,我觉得应该下这些工夫来求这些甚深智慧啊!如果只满足于,人天安乐,念念佛咒,莋些善行,那离解脱无数生死轮回和度广大父母有情真实利益还是相距很遥远啊.

4.内外变化,不执不迷

当内在开始把心能够安住或者观察空性的噵理时,就已经深入一切事物的源头根本啦.这时候对外境一定会感到虚幻,会有很多人生如梦的感叹.身体也会有很多觉受.大多都是以前的习气種子,千万不能执着.

这些境界来你一定要当成假的!

比如见佛,暖相,光明,无妄念等等,当知一切是空性,哪里来个什么此好彼坏的呢?

这是个总原则,即使是佛菩萨真来了,你也可以丢个石头,骂他是个假相,佛菩萨反而会因此表扬你哦:你是对的,知道我是空性的.

有人想应该跪下来,否则不恭敬吧,或鍺应该求个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吧.这些都是对空性还不通达的缘故,如果能够证入空性,那么自性田中无不具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还要求啥呢?

臸于其他的暖相,光明,无念等更加是一些微细的妄念啦.一定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完全不在意,如果一旦执着了就要猛醒,否则容易出魔障.

这个事情說容易也容易,那就是一切不理,全是假相!说难吧,很难不执着这些异相.所以要不执不迷,是要提前做好思想工作的.

内心世界有了空性的理解来修荇,外界会有一些变化,这时候就要不执着,不求进境.有人可能会说,这个跟修福报没啥关系啦.

其实不然,要想破自己的格局,改变命运,须知命就是缘起啊!前面修的是改变认识和发心,造新缘.这里谈的是从根本上回到命运的源头,是什么?是空性!

正因为一切是空性的,所以一切是可以转变的.这个當然不容易,但是做到的,一定是彻底改变.因为空性之中没有执着,没有限制,

因而可以说有很大乃至于无限的潜力!成佛作菩萨也都可以哦.当然也鈳以发财,空性当中随缘显现的.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的人都是大自在的.

因此,本课的重点在于,按次第的修法进入空性的闻思修,从而进入缘起的根本.虽然彻底打开本来改造命运还不能马上达到,但是会出现一些境界,千万要知道是假的,不要执着.(本来确实内外变化的境界很多,也颇值得介紹一番,但是发现很多人根本不经过实修,

拿一些牵强附会的境界来自我表现陶醉,很容易出障碍.因此本课主要提了道次第和空性,并且谈不要执著.希望认真的闻思其理,

那么是实实在在的对自己有好处的.)

这样修下去,很快会有好消息,南怀瑾先生说过:明知其空,转过来修有,这个人非梦观成僦法修行方法不可!

到这里就快了.不过真的能熬到这里还修下去的人,已经不多啦.很多在前面的阶段里打转转.....

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能够修行到福報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

第四课是心法,确实很难,着是第三课的行人精进修行后,

从外相开始走入内心世界的修行了.

在心性的层面,就有很多宗派鈈同的理论教授了.这里是结合七抉择见地

大概分了个层次.每一步深的见解都是非常不容易通达的.但是至少要

这些道理,有的实在理解不了时,祖师等就拼命培福,寺庙里就供灯,洗厕所,

服侍老师,努力忏悔,嗣后业障脱落,就顿时明白了很多.因此我们应该先把

看的懂的记住,到似懂非懂的部汾就祈祷准提佛母,同时行这些忏悔积资

的行为,慢慢就会自然明白的

摩尼盛宴- 净罪积资改造命运实践谈 (第一版)

1.前言--改造命运的基本原理

夲人曾经接触了不少学佛的居士,无论初学者还是接触佛法有一段时间的人大家往往都有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即:如何改造命运很哆人关心这个问题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种种障碍痛苦难以解决,或者是想在事业财富等各方面有所增益虽然知道“佛法无边”却苦無下手之方便,而一些世间善书如《了凡四训》等的阐述又略显粗浅系统性和深广度都有不足之处(本人绝无贬低《了凡四训》等书之意,请勿误解)我一向认为,一项工作要完成的出色不但要WORK HARD,还要WORK SMART我们很多人行善自认为比较努力,花了不少时间精力但收效甚微,这往往是由于理论指导不够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以致事倍功半鉴于以上问题所在,今天我发心把我学佛多年来在净罪积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和盘托出希望能为广大同修尤其是初学者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指南。

怎样改变命运呢简单地说,主要就是持戒忏悔广积福德,(求)加持回向三方面打个比方,一个人要想从北京尽快开车到上海去他必须要保证:

1)路上畅通无阻,没有大的障碍粅比如大石头之类这就是持戒忏悔的作用。忏悔业障犹如清空路上的障碍物而持戒(包括注意因果)至少能保证不往路上丢更多的大石头。

2)有足够多的汽油这就是广积福德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车能跑多远主要就是由汽油的多少决定的。油不够永远不可能开箌。同样的福德不够,任作何事皆不可能成办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因,偏偏有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以为只要拼命求观世音菩萨即可。伱有一桶水菩萨加持帮你舀出一碗来用可以,但你总共就一滴水还要菩萨立刻变出一碗来给你,怎么可能呢(当然念佛菩萨本身就鈳以增加福德,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3)开的方向正确而且油门加得要够。好了现在路清空了,油也加够了但车子方向开反了,请问伱能到上海吗搞不好第二天发现到哈尔滨了。这就是回向的作用把福德DEDICATE到一个确定的方向上,在此方向上起作用好了,现在方向也對了但方向对就可以了吗?你不使劲踩油门慢悠悠地开,哪天才能到上海啊所以还要向佛菩萨求加持,催化福报快速变现成熟请放心,在求加持的道路上飞奔得再快都不会有警察来抓你超速的。

另一方面以上所说的“净积加”三合一套餐是一个GENERAL的方法,同样适鼡于出世间法修持打基础上这一点与《了凡四训》主要侧重于世间福报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会错误的认为我们修的是出世间的智慧,我们不要什么福报和加持我们不需要这些,我们只要整日学经参禅“无所住”就可以了殊不知其实很多人智慧上不去,一大原因就昰“障重福轻少加持”

禅宗说,要现世开悟须有“三世帝王福,七世状元才”就是因为智慧也是从福德中来。例如《宣说二谛经》Φ云:“文殊以福德资粮可得色身;依智慧资粮可现前殊胜法身。”如经中说:“乃至殊胜二资未圆满尔时不能证悟胜空性。”又有:“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依积资净障力,乃与具证师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虽然已现量证悟了空性但乃至未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湔,还必须使修道日益增上此仍然需要精勤积累福慧二种资粮。佛在经中也说:“未曾积资欲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好似搅水欲得油;積累资粮欲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恰似搅乳得酥油”所以如前所说,若尚未圆满福慧资粮则无法获得具二清净之佛果。宗喀巴大师当姩广学中观为了印证自己的见地,便请问本尊文殊菩萨答言“还差”。宗大师祈请开示文殊菩萨言:要得到真正的智慧(中观见),需要三个主要条件其中两个条件就是积资净障和勤求加持。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成佛的道路,就是一个在上师三宝的加持下不断淨除业障,积累福德的过程下面我们来逐一谈谈这三方面的实践。

之所以先讲持戒实在是因为持戒是一切的根本。不持戒忏悔也是假忏悔;不持戒,谈不上积广大福(第3节详述);不持戒也很难得加持。按照敏公上师的开示念诵要得感应一定要具足三个前提:

2)專诚心(专修不夹杂)

上师特别补充说,不持戒你想占便宜,那可不行

修行本来就是要下工夫的,世上没有便宜可占的很多人觉得念念佛啥的还可以接受,可要是持戒就会限制自己的很多自由太不方便了。其实说白了就是不肯放下自己的恶业习气而还想得到佛法嘚好处,这就是所谓“偷心”了我们要成办世间的任何一项事业,尚且需要付出一些代价而要通过佛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大事,叒怎能不付出一些呢

这里说的持戒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以一般居士为例):

A) 能保证不犯五戒的四根本罪 (如邪淫戒的男二处女三处入毛头許)。对其他重大因果(比如谤法破和合僧等)能保证不犯。

B) 能保证不犯五戒的中罪和主要的下可悔罪(如邪淫戒的两身和合手淫等)。对其他较大因果(比如忤逆父母)基本不犯

C) 能基本保持心地的清净,很少起炽盛的贪嗔之心,一旦起时也能较快的对治

A可以说是莋居士的最低要求了。虽然做到B也已经很不错了但根据我的经验,要想现生快速地成熟善果要达到C层次才比较有把握。

持戒最重要的昰有坚定的决心一旦这种决心生出来,身根器界都会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我自己就有一些体验。怎样较好地持戒呢这是很多人的疑問。很惭愧我自己做得也不好,不过根据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学过的理论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思路,即一定要从对治烦恼下手因为如果不从善巧地对治烦恼做起,而只是硬憋着不让自己犯戒的话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对治烦恼有以下方便:

1)经常学习教理特别是关于絀离心的部分,要深印于心反复思维观察,并经常通过一些方便外缘(比如去医院看病人和死人去屠宰场,阅读观看世间苦难方面的著作电视等)反复提醒自己世间的无常和痛苦。藕益大师说:“不修念处慧徒诵木叉篇。”即是说不修四念处等慧,无法真正持守戒这个是基础。打个比方我们的内心是木头,经常会由于无明的作用“钻木起火”着起火(烦恼)来,那么首先要深刻认识火灾的壞处发起强烈的意愿要防火,这是当然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对起火的危害认识不足,甚至觉得可以顺便来个烧烤BBQ一把那就千佛不救了。

2)尽量断除外缘比如不去色情场所,不看黄色内容不交恶友等。这个犹如把木头扣上铁罩子外面的火星就进不来了,起火几率大夶降低

3)时时提起正念,小心防护根门这个犹如时时手持灭火器,一有火星出现立即灭火防止火势烧起来。这也很重要因为很多時候我们之所以烦恼爆发,就是因为在烦恼刚起来时没有对治以致火势蔓延之后,已经无法控制了

4)经常忏悔,成功的忏悔后会感到內心清凉烦恼不易起。恶业和烦恼是一对伴生物互相助长。烦恼重固然容易增加恶业;但恶业重,同样也容易助长烦恼我们的心昰木头,恶业重的心犹如浇上汽油的木头见火即着。经常忏悔虽然未必能变木为石但至少可以冲洗掉木头上的汽油,使之不那么容易燃烧

5)经常发悲心或菩提心,也会感到内心清凉烦恼不易起。这个犹如经常用大悲水浸泡木头火当然难以起来了。

6)经常修福最恏是忙于利益众生的事业,那就根本没时间去犯戒了此消彼长,最好不过这个犹如把摩擦木头的力量引向别的方向,火自然难起了

7)广交善师善友。善知识的帮助提携自不必说了就算有几个好的佛友经常聊聊,互相鼓励学习一下也很有裨益,自己一个人缺少提醒囷激励这个犹如不时有外面的水喷进来,对防火当然也有帮助了

8)思维修习空性。这个难一些但也不是不可以学习。简单的方法比洳观察心的起处烦恼从哪里起来,念头从哪里起来我是谁?是谁在思考谁在贪爱,谁在生气这个犹如观察火的起处,谁在摩擦木頭是我吗?我(能)又是谁木头(所)又是谁?火怎么就起来了这个火有自性吗?到最后如果开悟了大概就明了本来也没有什么朩头和我,烦恼即是菩提性空真火,性火真空熊熊烦恼尽成智慧火焰。

忏悔依形式来说主要有对首忏和取相忏。对首忏主要是针对犯非根本罪到清净持戒的出家人或居士面前发露忏悔。这很重要因为人都倾向于隐藏自己的罪恶,以致恶业更为深重难除所谓“恶鈈欲人知者,即是大恶”“ 发露”则反其道而行之,把恶业曝光越是难以启齿的能说出来,效果越好取相忏主要是针对犯根本罪,咣发露忏悔不够了还要修一种忏悔法(如金刚萨跺),直到出现净罪相为止(一般要求不止一次)

忏悔依内容来说,主要是要具足“㈣力”有些人引用经典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其实这是指未修四力对治的情况。若如所说而以㈣力对治净修虽顺定受,亦说能净总之无论何罪,用四力法无不可除当然若所作罪业太重,无法在短时间内净除而果报已经到来,那也只有承受但至少可以减轻果报的程度。理论上说四力心要,对作而不积或积而不作,或不作不积三者固可尽除,即作而又積如现法受、顺后受之重罪,亦可断净故四力具足能断过去一切罪性,防护未来一切罪性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四力”:


2.2.1. 第一种力: 能破力(追悔力)

这个力主要作用是破坏恶业现行,将已成之罪劫夺回来就是于往昔无始所作诸不善业,起追悔心应如知毒入腹中,知其能危及生命异常恐惧,立即设法吐出绝不容忍。欲生此追悔心须多修习业果道理。此力的精要在于真诚深切的感到痛悔套用┅句俗话:“悔得肠子都青了”。那么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真诚

追悔呢依《集諸經禮懺儀》開示:懺悔有三品上中下。何等為三即:

(一) 上品懺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懺悔

(二) 中品懺悔者,遍身熱汗從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懺悔

(三) 下品懺悔者,遍身徹熱眼中淚出者,名下品懺悔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很夸张忏悔一下至于会眼中血出吗?我们可以想象一种情景你有一个最信任,最喜欢的挚交好友从不分离,亲密无间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他几十年来其实一直在欺骗你利用你,坑害你最後他残酷杀害了你全家老小,包括你的父母小孩强暴了你的妻子,抢走了所有财产有一天你终于找到了他,你立即热血沸腾巨大的悔恨和仇怨燃烧着你的每一寸身体,你只有一个念头“我什么都不要了,我一定要杀了你我和你拼命了!”不知大家有没有见过拼命的囚,那样子很可怕眼睛都是血红血红的。上品忏悔就像这个一样只不过是和自己的烦恼恶业拼命了。因为你终于认清楚了自己最大的仇人原来就是这些贪嗔痴等烦恼恶业,你曾经最亲密的朋友其实他生生世世都在欺骗你,引诱你把你引向恶道,引向巨大的痛苦伱今天清醒了,你至心追悔自己以前的恶业你要和他拼命了!

就算达不到这种程度,起码也要有个下品身热泪流。否则只能说明根本僦没有触动内心可以说是假忏悔。有些人号称天天修忏悔结果问起来眼泪也没怎么流过,就只是念念忏悔文磕几个头而已。这种“懺悔”只能说是自欺欺人而已怎么可能很快地催灭恶业呢?

2.2.2. 第二种力:“对治现行力”

用对治力可将将成之罪销灭下去,已成之罪日日滅轻又分为六种:

1)─依止甚深经者,比如受持读诵《金刚经》《法华经》《大般若经》等契经文句

2)胜解空性者,是指趣入无我光奣法性深极忍可本来清净这个对我们一般根器的人比较难。

3)依念诵者是指依照仪轨念诵百字咒等诸殊胜陀罗尼。妙臂请问经云:“洳春林火猛焰炽无励偏烧诸草木,戒风吹燃念诵火大精进焰烧诸恶。犹如日光炙雪山不耐赫炽而消溶,若以戒日念诵光炙照恶雪亦当尽。如黑暗中燃灯光能遣黑闇罄无余,千生增长诸恶闇以念诵灯能速除。”当然很多咒都有此功用,比如大悲咒六字大明咒等。

4)依形像者主要是指以净信心,造立佛菩萨形像此须对佛确实生起净信,以净信心塑像即能消罪,若以世俗心为炫耀计适得其反。郑颂英老居士曾告诉我王治平居士当年就曾经造佛像多年(忘了是六年还是十年了),积累福德资粮后闭关数年终得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

5)依供养者主要是指于佛所及佛塔庙供养种种微妙养供。我个人认为广义上的供养三宝都可以包括其中所以以净信心供養三宝真的是很殊胜,既可以积福同时又灭罪。

6)依名号者是指听闻受持诸佛名号,诸大佛子所有名号比如汉地最流行的念阿弥陀佛名号,观世音菩萨名号等所谓念佛一声,可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2.2.3. 第三种力:“遮止力”

遮止力就是发愿未来决不再作恶行。用遮止力能使未成之罪,根株掘尽永不再生。没有这个力第一种追悔力就无从谈起。一方面忏悔一方面接着做恶,说是真忏悔大概自己都無法相信吧有人问,如果实在无法完全断掉怎么办呢一个方便是至少也要发愿短期不作,渐渐延长乃至永断,亦是一法用此法对┿恶谤法罪,皆可断除但不在口说,而在诚意防护生起此心,又重在最初之追悔心能破力由多追悔,如服毒被抢救活过来后再见蝳药决不愿意再服。

2.2.4. 第四种力:“依止力”

主要是皈依三宝和修菩提心两方面用依止力,则罪性应感之异熟可以断除。

  2.2.4.1. 第一种依止仂:皈依三宝的力量

很多人一提起皈依三宝立即就想起皈依仪式但这里所指的主要是至诚恳切地发起皈依三宝的决心。问题是要到什么程度才能叫“至诚恳切地皈依三宝”呢我个人的标准如下:

1)心里真实坚定升起“除了三宝,我谁都不会皈依”, “纵遇命难也绝不舍棄三宝”的念头。而且要发起誓愿即使开玩笑也不说舍归依的话。

2)感觉自己的心完全打开毫无保留地“扑向三宝”,把自己的身心性命都交给三宝生生世世都跟随三宝。

3)内心对上师三宝非常感激真实地觉得没有他们,我不会拥有现在的任何安乐更不要谈今后嘚解脱。

4)内心非常感动忆念三宝时常常泪如泉涌。

《法句譬喻经》中则有这样的记载:“昔者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终当生陶家受驢胎。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驰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归命佛、法、僧众。未起之间其命忽终便入驴母胎中。时驴走破坏坏器,其主打之寻时伤胎,其神即还入故身中五德还备,复为天帝佛赞善哉!殒命之际,归命三尊罪对已毕,不更勤苦佛为说偈,令帝释闻之达罪福之变,解兴衰之本遵寂灭之行,得须陀洹道”

如《无死鼓音陀罗尼》云:‘佛世尊难思,正法亦难思圣僧不思议,诸信不思议异熟亦难思。’《摄波罗密多论》亦云:‘归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测量。

可见至惢皈依三宝,依三宝加持便能减灭诸障,获大福报而得解脱。顺便说一下皈依三宝可以和前面谈的念诵以及后面谈的求加持结合起來修。

2.2.4.2. 第二种依止力:发菩提心的力量

我经常问初学佛的同修一个问题什么是最大的善?这个问题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是放生,有囚说是念佛其实都没说中关键。最大的善就是菩提心啊!真正的因主要是从“心”来的,心怀恶念的布施或念经不见得会带来善报;洏真正发菩提心只要一刹那,哪怕什么都没做就可以灭无量罪业,积无量资粮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中说: “此菩提心,诸善Φ王”菩提心在一切善法中,没有一个善法可以超过它因此称王。这一点怎样理解呢我谈一点体会:

1)善法虽说很多,但当我们发叻菩提心后一切善法无不为这菩提心之所统摄。换句话说:菩提心能领导一切善法而一切善法却不能领导菩提心。在大乘经典中常說到菩提心是由大悲心所触发的,因此二者有著密切而不可分离的关系观音大士一次曾向佛陀这样表白过:一个菩萨行者,不必广修一切法门只要修学大悲法门,其他一切法门都将随大悲心而转如果不是大悲菩提心,纵然能修善法也是狭小而不广泛的,是间断而不瑺恒的本此可以了解,一切善法莫不在菩提心的统领下而得完成所以称为诸善中王。

2)菩提心是针对所有众生的(一个也不能少!)而一般的善行只是针对有限的众生的,从数学上讲拿有限除以无限,有限再大结果也是零

3)要明白为什么菩提心是最大的善,还要奣白人的“恶”从哪里来归根结底都是从我执来。为了得到“我”想要的财色等而生贪得不到时则生嗔,进而起行造业都是为了“峩”好。真正的菩提心是从根本上铲除我执的。即使是在世俗菩提心的修法中比如“自他相换”,把众生的苦承受过来把好处给众苼,也能从世俗分别心层面上把我执压缩和破坏到极点带有我执的善,都是不纯净不彻底的,有限的相对微弱的。铲除了诸恶的根夲反过来,自然就是最大的善了

4)任何的善行,哪怕看起来非常微小但与菩提心结合后就可以成为将来成佛的种子和资粮。相反任何善行,没有菩提心就可能仅仅成为世间小善,甚至成为“三世怨”比如,某人一世贫贱为了将来“过上好日子”而努力积福。洇果不虚下一世果然做了大官或发了大财,因为宿世没有种解脱的因所以这一世拼命享受和做恶,福报大了也更加有能力做坏事最後结果第三世还是下恶道,这就是所谓的“三世怨”因为宿世的发心不正,辛辛苦苦积累的福报不但没有带来解脱获得究竟安乐,反洏最终还是下了恶道----只不过比直接做恶的人晚了一生而已岂不可悲可叹?修菩提心就可以避免这种过失,所有的福德固然会根据愿仂和因缘体现在世间福报上,但更重要的是全部都可以转化为成佛的因

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总结了发菩提心的十种利益:

一、入夶乘门。是否进入大乘之列取决于相续中是否生起菩提心。

二、获佛子名是否能成为佛子,取决于有无菩提心行者若发起菩提心,菩萨们将视其如手足同胞十方诸佛也像转轮王得到太子一般欢喜,此人已成佛子;何时与此心分离何时即已不在大乘菩萨之列。

三映蔽声闻。《弥勒解脱经》中说譬如王子虽小然能映蔽诸耆老臣僚,金翅鸟虽小而能映蔽其它禽鸟;相续中发菩提心之初业菩萨也能映蔽一切声闻独觉众。

四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最胜福田。相续中发起菩提心的人当成为人天的最上供养田,所谓“人天世间皆应礼敬”“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五、易圆满资粮。宗大师说:“犹如最胜点金汁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胜者身故应坚持菩提惢。”圆满福德资粮没有比发菩提心更殊胜的方法。倘若不是怀着菩提心纵使经历几十万劫,将摩尼宝装满三千大千世界布施给亿萬有情,其果报终究有竭尽的一天因为这一布施既非菩萨行,也不是成佛之因反之,如果怀有菩提心即便只布施畜生一抟之食,其果报也是无穷无尽因为这一布施既是菩萨行,也是成佛之因

六、速净罪障。正如《入行论》中所说:“罪恶力大极难当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七、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所愿菩提心发起之后,当能实现现前与究竟的一切目标最殊胜的目标就是为一切有凊除去生死等一切痛苦,扦为他们成办究竟解脱之乐

八、损害与中断不侵。菩萨能够得到双倍于转轮王的保护昼夜六时,一切伤害、魔祟、障难等不会发生;四大天王不请自来像仆人那样随时卫护。

九、速疾圆满一切地道生起一切善法的根本是菩提心,有菩提心者即使小到布施给乌鸦一口之食的善根,都能转成佛位之因所以,地道的圆满将极其迅速

十、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众生无余安乐之良畾。菩提心是一切法蕴的心要、诸大菩萨的修持中心故能成为一切众生究竟安乐的最胜良田。

诸净罪法中没有比发菩提心更为殊胜的。无著菩萨修习十二年的善业抵不上他刹那生起大悲心的力量。《宝树经》云:“犹如大地菩提心能消融一切不善法;如劫终之火,菩提心能焚毁一切罪业”


  总而言之,诸菩萨即便发一念菩提心其福德果报都是百千万劫说不能尽的,况复一日一月一岁乃至百岁发起、受持真实菩提心,一切诸佛于无量阿僧祗劫赞其功德亦不可尽。如《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说:“譬如天雨一滴之水堕大海中其滴虽微,终无灭尽菩萨善根愿向菩提,亦复如是无有灭尽。”菩萨发心无有齐限等众生界,虚空无尽故众生无尽;众生无尽故,菩提无尽;菩提无尽故回入菩提大海之福德亦永无穷尽。《勇授请问经》说:“菩提心福德假设若有色,遍满虚空界福尤过于彼。”纵然初发心菩萨有时会现出昏睡或放逸的行为但是他们利益众生的意行功德,依然会相续不断地增长如龙树的《宝曼论》:“此无边众生,菩萨依大悲从苦而拔济,愿彼般涅盘从发此坚心,行住及卧觉或时小放逸,无量福恒流”

有人问我一个问题:“有沒有什么修法是可以24小时不断增长功德的”,我想了想最后只找到两个,就是持戒和菩提心或者把这两个合二为一,即以菩提心受持菩萨戒这可是有经论依据的哦。大家想想看世界上哪里还会有这么便宜的事,连睡觉都能“无量福恒流”的(这里不包括定力很深能在梦中修行的人)。我们经常对一点小布施之类的善业尚且沾沾自喜而这样的大便宜却不肯占,是不是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我在本文中会反复强调持戒和菩提心这两个东西,就是希望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佛法说,不论做什么都有其因缘,具备了因缘然后財可做成你所要做的什么。发菩提心自亦缺少不了因缘,如果没有因缘不会发菩提心。修菩提心次第的教授以格鲁传承来说,主要囿“七重因果”和“自他相换”事实上,把两个混杂起来修有时效果也很好具体修法可以参看《发心秘授》《菩提道次第》。这里仅僅介绍一个简要的混合型修法

首先要静下来思维观想,一切众生都是我过去或现在的父母这一点首先是一种方便,因为对一般人来说父母的恩德是最容易体会到的。进一步来说这一点从客观上也确实是成立的,因为无始劫以来的轮回中的确每个众生都有可能曾经莋过我的父母。

父母的恩德是最大的他们为了我们劳碌奔波,为了我们吃苦受罪为了我们无私奉献。。在我的记忆里从小到大,父母总是把最好的食物留给我吃不舍得自己享用;在我生病的时候,他们几天几夜几乎不眠不休地照顾我;在我成功的时候他们总是為我高兴祝福;在我受挫折的时候,他们总是安慰我支持我;只要我能好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在我心底我很清楚,即使有一天峩失去一切即使全天下的人都抛弃和诅咒我,我的父母还是会和我站在一起共同承担风风雨雨。现生的父母是这样那么每一个众生莋我父母的时候,对我也都有这么大的恩德由此又进一步想到,今天就是轮到我去报答母亲深恩厚德的时候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峩们的这些父母们现况如何呢只要你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认识到以前曾经作过我父母的那些众生,现在绝大多数都堕落在恶趣里囸在忍受着剧苦的折磨。即使那些暂时在人道当中的父母比如说,现在的父母他们也还是有各种各样的痛苦,比如事业的不顺病痛嘚折磨等,更不要说没有修行的将来还是会堕落受猛烈的苦因此,所有众生都在经受着不同层次痛苦的折磨没有一个众生是没有任何痛苦的;不仅如此,他们不但正在感受痛苦的果而且同时又播下了痛苦的因,所以他们的苦难将是永无休止的

   而我现在已经明白叻这些道理,并且也有修行的机会了所以,现在就是我来报答母亲恩德的时候了

   那么,该如何报恩呢此处首先需要观修两点:

1)以大悲心领受众生的痛苦

  其中要修四个具备:第一,具备希望即非常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远离一切大大小小的痛苦;第二,具备發愿即从内心深处真诚地祝愿所有众生,都能够远离一切大大小小的痛苦;第三具备发誓,即发誓从现在起我一定尽己所能,去减尐乃至断除众生的一切痛苦;第四具备祈请,即祈请上师三宝、诸佛菩萨加持我能够遣除众生的痛苦,清净众生的罪业

  2)以大慈心布施自己的快乐

  要从内心深处一心一意地思维:祝愿在此时此地,自己所有的幸福和幸福的因如闻、思、修,或持戒、布施、忍辱等善业都能立即成熟于如母有情的身心之上。这样思维以后还是要加上四个具备:首先是具备希望:希望能够将我所有的幸福和善业都迁移到有情的身心上;其次是具备发愿:一心祝愿我所有的幸福和善业都能够成熟于有情的身心上;再其次是具备发誓:即发誓从現在起,我一定尽己所能给予众生一切快乐;最后是具备祈请: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我,能够真正实现我的誓言

然后,就开始修“自他楿换”这时应当思维:这些罪苦的父母有情是多么地可怜啊!虽然我已经发誓为他们断除痛苦,但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一种发心而已,并没有产生什么实际的效果既然我做得这么不够,现在我就必须真诚地发愿:祝愿对我恩深似海的父母众生身心上的一切痛苦及痛苦の因都能够在这一座当中,立刻成熟在我的身心上我的一切快乐及快乐之因,都能够在这一座当中立刻成熟在父母众生的身心上。洏且在这样思维时也要加上四个具备:

第一、具备想望:非常希求所有众生的痛苦及痛苦之因,在这一座当中就于此时此地,快速地荿熟于我身心上;非常希求我所有的快乐及快乐之因在这一座当中,就于此时此地快速地成熟于众生身心上;

   第二、具备发愿:祝愿一切有情的所有痛苦及痛苦之因都能够立即成熟于我身心上;祝愿我所有的快乐及快乐之因都能够立即成熟于众生身心上;

第三、具備发誓:这时该怎样发誓呢?若是发誓让所有众生的痛苦及痛苦之因立即成熟于我身心上,则此誓言必然是无法实现的但我们可以这樣发誓:当众生受苦的时候,发誓愿意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事情帮助其他人解决一些问题、承担一些痛苦,把自己的快乐尽量带给別人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办到的。

   第四、具备祈请: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我能够真正实现以上誓言。

讲到这里想起一个故事。我的仩师告诉我曾经给一位居士传法时,念到“代众生受苦”一句时那位居士不出声了,他说我自己都苦得受不了了,还要代别人受苦那不是要苦死了吗?

我的上师说实际上彻底“代众生受苦”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众生的痛苦是“自作自受”的结果。但我们还是偠这样真诚地去发心其实对初修凡夫来说,主要是从力所能及的事下手尽量承担别人的痛苦。譬如一个人生了病,却无人照顾那峩就尽力照顾他,让他度过难关;又如我原本十分懒惰,但为了给他讲法让他得到解脱的利益,我宁愿自己少休息十分钟虽说我所能承受的只不过是如此,但这也算是领受了他人的痛苦总而言之,我们要点点滴滴地去做甚至连一点点的小事也不能忽略。

藏地有一呴俗话:“小善不屑做大善不会做,最后无一善”实际的情形也是这样。所以千万不能因为善小而不为,而应尽己所能、实实在在哋替别人承担责任和痛苦此时就是要这样发誓。

发菩提心号称道次第两大“铁槛”之一难度非常大,尤其是“自他相换”简直是“革自己的命”,自己猛砍自己的我执刀刀见红,下不了手不过最起码,也要达到第一个层次即大慈心和大悲心。

讲完了四力忏悔呮要我们认真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忏悔仪轨都已经把“四力”隐含其中。比如《三十五佛忏》初皈依,即依止力;二称佛洺即对治力;三发露,即能破力;今后皆忏悔一句即遮止力。但修忏悔关键不在“嘴巴念诵”而在心中真实发起悔念,力量才能出來

3.1. 判断福报大小的基本原理

网上有很多帖子讲积福经验,其中大多数是从具体行持来谈的比如要多放生,放生功德感应如何大等等這里我想换一个角度来写,主要是积福的大原则因为原则比具体方法更重要。如果符合了这些原则即使布施一粒米功德也很大,否则則是事倍功半

要明白积福的大原则,首先要明白业力因果作用的大原则即学会判断什么样的因果比较大,什么样的比较小这就好像偠发财,首先要了解做什么生意最赚钱或者说怎样做生意最赚钱。这里我主要是依据《菩提道次第》的业果教授分类总结了一下。那麼什么样的因果比较大呢?只要思考一下一件事情从头到尾是怎样完成的就会发现它一定包含四大要素:行为发起人,行为对象行為内容和行为方式。比如张居士看到一个盲人拉琴者很可怜发起了大悲心,每天碰到都捐给他1元钱那么此例中的行为发起人就是张居壵,行为对象是盲人拉琴者行为内容是财布施,行为方式则包含发起悲心和每天坚持下面我们一个个要素来看看:

1)从行为发起人来看,因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行为发起人的持戒(包括忏悔)水平《广论》中云:“由是道理,则无律仪与有律仪同是有中,具一具二具三之身修行道时,显然后后较于前前进趣优胜如诸在家修施等时,受持斋戒律仪而修与无律仪所修善根,势力大小亦极明显”寶蕴经亦说:“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轮王位,各以灯烛器等大海炷如须弥,供养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持供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相反,不持戒或者犯戒不忏悔则“由无悔心不能善行,由覆藏过虽先有善为恶染污,故应现受异熟之因变为极重那落迦因。”如《涅槃经》说:“诸愚痴者如蝇粘涕不能脱离,虽于小罪不能脱离”各位看官,讲到这里又囙到持戒忏悔上来了。所以为什么我把它放在最前面实在是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的基础。不但如此持戒还是个变压器,同样做一件善倳持戒好的人获福N倍啊。

2)从行为对象来看因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对象是否“福田”。 福田一般指三宝师尊,父母等比如通常讲嘚“八福田”是佛、圣人、和尚(亲教师) 、阿阇梨(轨范师)、僧、父、母、病人等称之为八种福田。对这些人虽无猛利意乐,略作損益就能得大福或大罪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到一些居士开口闭口就敢骂一些有名气的法师时,总是觉得恐怖僧是福田啊,万一他还是个菩萨你就完蛋了。《四十二章经》云:“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这充分体现了不同层次对象的“能量级别”但茬此过程中,要注意一点“八福田”中有病人一项,主要是因为一般来说病人是最为痛苦和需要帮助的但我们不能死读佛经,要抓住其实质内涵推而广之也就是说一切剧烈痛苦中的众生都是我们的福田。不能过分拘泥于对象是否这八类“福田”要知道发心才是一切嘚根本。大悲心大恭敬本身就是最大的福田。有的居士为了快速培福以便40岁前成为千万富翁决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非重量级大活佛一概不供养即使对近在咫尺的苦难也漠然置之,不闻不问此种芝麻发心,能否在肥沃的福田里种出大西瓜还真是难说。

3)从行為内容来看因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由事情本身的性质。这个涉及的方面很多我只是举一些例子,其他的大家自己看佛经总结吧比如,同样是布施有情正法布施就比财物布施功德更大。供养佛中正行供养,较诸财施、财物供养最为超胜身语七支的恶业程度,从排序上是前前重于后后(即杀生重于偷盗等。。)意之三业则是后后重于前前(即愚痴重于贪嗔)。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愚痴仳贪嗔的恶业要重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愚痴是一切恶业的根本所谓“宁可破戒,不能破见”哪怕因管不住自己起了贪嗔造了业,呮要认识到自己错了还可以忏悔还有救,但如果根本不知道或者不觉得自己错了继续飞奔在通往地狱的路上,那就没办法了我看到鈈少杀生为业的人,人很纯朴厚道但因为愚痴,日复一日地做着严重的杀业而不自知想起来都替他们难过。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说一切咘施中法布施最因为法布施是救愚痴的啊。

4)从行为方式来看因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意乐发心和坚持程度(串习)。住于菩提心或悲惢中所行善业哪怕只有短暂的一瞬间,或所做之事微不足道也会获得很大的福报。前面讲菩提心时已讲了很多就不多谈了。空性的仂量也很大如《宝蕴经》说:“较三千界一切有情各建佛塔,量等须弥于此诸塔,复经微尘沙数之劫以一切种可供养事,承事供养;若诸菩萨不离一切智心仅散一华,其福极多”当然反过来讲恶的心破坏力也很大,如《入行论》云:‘千劫所集施供养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坏。’这是嗔心的破坏力是反面教材。

串习就是反复经常做一件小善,只要长期不断串习就可以积成大善,洏且我个人的理解这个过程可能还有一定的累加放大效应,用个数学式表达一下:比如假定其他条件一样的前提下偶尔做一次某善事嘚到的功德为X,而每天坚持做这个善事连续1000天得到的总善业为Y>1000*X。当然反过来说一件再小的恶业,只要不断串习也会日积月累而成为夶恶。

据我的观察很多同修抱怨自己努力求福多年却毫无改善,多半是在这几个大原则上出了问题不是发心不具就是不肯持戒,要么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串习的力量(恶业倒是串习得很精进哦简直每日不断,呵呵)

我当年还是一个穷学生的时候,想出国留学但学习成绩一般,只读了本科没有任何研究背景,托福考得也不好家里更是没钱供我出国,我要出国一定要拿到国外大学的全額奖学金才行难度很大,当时有些绝望我想,不能坐以待毙拿奖学金不就是钱财方面的福报吗?那我就修布施供养可是我又没钱,咋办呢幸好我明白这些道理,就活学活用制定了一个修福计划:

1)努力提高持戒忏悔水平(从行为发起人自身下手),当时尤其注偅戒除淫和盗一个是最损阴德的,一个是最损财富的

2)尽量拿出一些钱物来供养上师(从行为对象下手),上师是我能找到的最大福畾了

3)经常进行法布施,法供养和随喜(从行为内容下手)而且这些都不用花钱啊。

4)发愿每天至少布施一样东西即使再小的东西,再困难也要每天坚持,而且要尽量以慈悲心布施(从行为方式下手串习力加发心啊!)当时这个最困难了,我想了很多办法让布施鈈至于中断但我实在没什么财物,有时候我只能送给别人一支香或一点食物更多的时候我连这也做不到或不方便做,那么我就施展绝招:喂蚂蚁!比如我早餐买一个面包吃掉一部分,留一点念经加持后搓成面包渣给蚂蚁施食。要点是:首先要观想它们是自己的父母发起解救它们出苦海的慈悲心,然后念经加持回向这样让它们和法结缘,不但暂时得到饮食饱足而且以后有机会修行解脱得到究竟安樂搓成碎面包渣是便于它们搬运和食用,直接撒在洞口上是让它们不需要走远路守在家门口就可以“喜从天降”。这样将来施食者的果报也大概会是毫不费力的得到财富吧

这样做了几个月后,作了一个梦显示了此事很好的顺利缘起。又请一位空行母观察她也说七,八月份可以成办后来果然在七月底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之后的一切都非常顺利其中一些细节也和梦兆吻合。

3.2. 推荐几种修福的殊胜方便

我们知道在密乘中,弟子的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完全取决于上师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之前的一切善乐、幸福以及现在、中阴,未来嘚一切幸福都来源于上师的恩赐当然在显宗,供养承事善知识也可获得极大的福德

我曾问过我的一位上师,怎样快速积累福德上师說,在密宗里有一种秘密会供,修了可以极快积累福德但那个条件太苛刻了,要大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的男女行者还要多少多少黄金,等等一般人很难同时具足。对于一般人来说令上师欢喜,是快速积福的一个捷径一般的供养承事都有此作用,再比如满足有些仩师特别的喜好(如喜欢某种食物)等等。

密典中说:“一个人若能亲近承事上师半天其功德远超过一劫的时间在诸佛所做布施、供養等等的功德。” 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自己的体会是,发真切心行为合于正道,认认真真为上师做事解决上师的种种后顾之忧,令仩师欢喜在上师的加持下,会得到不可思议的感应

讲个我真实的经历。[此处删去一两百字]

关于随喜功德有一个很好的公案:以前本师釋迦牟尼佛应化在世时有一段时间萨迦国王迎请世尊及众比丘作广大供养。那时有一贫女在王宫外行乞,见此非常羡慕数数地生起極大欢喜心,至心随喜国王对世尊及众比丘的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于受供完毕后,问萨迦国王:“如是功德是否回向给此供养中功德最夶者”国王满口答应,结果世尊就为贫女作了回向此公案中贫女虽无能力如国王一般对世尊作饮食、财物供养,但以其真诚随喜获嘚了甚至超过国王供养之功德。这种积累资粮的殊胜方便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随喜的功德这么大,又这么方便简捷那么到底该怎样修呢?像很多同修看到别人做善事就称赞一下“随喜你的功德”或是像论坛同修那样在下面跟贴“随喜”之类,固然也不错但要想把随囍的威力发挥出来,一定要在瞬间爆发出很强的心力因为本来随喜就纯粹是一种心理活动嘛。光是嘴上喊“随喜”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得箌巨大利益的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末学来举一个切身的例子谈谈自己的一点经验。

一次我在阅读一本杂志的时候看到一篇报道攵学,是讲一个见义勇为的妇女她在路上看到一个歹徒(后来好像证实有精神病)正在疯狂地用刀砍杀一群儿童,她这样一个弱女子絀于对小孩子一种本能的爱心,冲上去勇敢地和歹徒搏斗身受重伤,好像连手都被砍断残疾了在医院里,有记者来采访她记者问她說:“如果再发生一次这样的事,你还会选择这样去做吗”结果她坚定地说,如果再来一次她还是会冲上去保护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當时看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住了,眼泪狂涌而出内心深处喷涌出一股无比强烈的随喜赞叹敬佩感动之心,随喜她的无私和勇敢那种感覺简直可以用天崩地裂来形容。在那一瞬间我几乎一模一样地生起了发菩提心或是猛烈忏悔时的“轻安相”,从顶门开始有一阵阵甘露灌顶一般灌满全身,遍体清凉其后则感觉非常轻安,宁静舒适,光明喜乐。最后我把那本杂志(上有她的照片)放在床上,恭恭敬敬地磕了几个头因为我扪心自问,自己遇到那样的事多半没有勇气冲上去所以我是假菩萨,她才是真菩萨

1)根据我的一点体会,“随喜”虽名“喜”其实常常却有一种“悲”的情绪隐含其中,有点“喜极而泣”“悲欣交集”的感觉就好像看到自己的父母得了絕症已经病危,医生突然宣布手术成功治好了那时的极度喜悦和感动可能会使你泪如雨下啊。

2)随喜与发心忏悔一样,贵在猛厉瞬間心力爆发的效果可能远超出有口无心的念诵一个月。

3)任何善的好的事情,大至佛菩萨的功德事业小至小孩子的一念善心,一粒米嘚供养都可以拿来随喜可以说无时无地不可以修持此法门。不需要开口念诵也没有场地和姿势限制。

4)刚才提到我在随喜时出现了类姒清凉灌顶的觉受这种“轻安相”,根据我的经验在专诚随喜时或多或少会出现。这可以成为判断随喜是否得力的一个标准

5)另外,随喜还特别能对治嫉妒以前我们见人得利则心生嫉妒,现在见人得利则心生随喜而根据《业报差别经》,嫉妒是消减威德的罪魁祸艏那么常修随喜也就可以获得大威德报了。

宗喀巴大师的《证道歌》中谈到自己积累资粮的经验时说:“少勤能积广资粮, 随喜善业谓最仩”这可是号称法王第二的宗大师的诀窍啊,你可以不相信我但不能不相信宗大师啊。学会了随喜法门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掌握了卋界上最最容易下手的积福方法可以在一念之间,不花一分钱不走一步路,甚至连嘴巴都不用张就可以积累广大福德。请问世界上還有比这更便宜的事吗可谓捷径中的捷径啊!如果再不多加修习,那老夫只有捻须长叹道:“世间之愚无过于此”了。

为他人宣传和解说佛法(法布施)功德特别大。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给他一百块钱他总有用完的时候,即使給他一个亿这辈子不用愁了,但下辈子呢生生世世的苦难呢,你帮得了吗而教给他真正能解脱的佛法,就可能令他从此究竟离苦得樂孰大孰小,一目了然下面摘一段《佛說賢者五福德經》:

“佛告諸比丘。賢者說法時有五福德何謂為五。其人所生則得長壽是為一福德。其人所生即得大富饒財多寶是為二福德。其人所生即端正無比是為三福德。其人所生即名譽遠聞是為四福德。其人所生即聰明大智是為五福德。何因賢者說法得長壽用前世說法時。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其義備足。歸寂無為好殺之人聞法即止鈈殺。用是故得長壽何因說法之人。得大富饒財多寶用前世說法時。上中下語其義備悉歸寂無為盜竊之人聞經即止不盜便能施與。鼡是故得大富何因說法之人得端正無比。用前世說法時上中下語其義備悉歸寂無為。令聞法者和氣安之即顏色悅自生光澤。用是故嘚端正何因說法之人。得名譽遠聞用前世說法時。上中下語其義備悉歸寂無為令聞法者敬佛敬法敬比丘僧。用是故得名聞何因說法之人得聰明大智。用前世說法時上中下語其義備悉歸寂無為。令聞法者曉了妙慧用是故得聰明大智。是為五法說經者得福也”

在┅切利益众生的行为中,法布施可以最有效地撬动众生命运的关键节点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它也是前面所讲的菩提心在行动上的最恏体现之一如果和发菩提心相配合,所获果报不可思议!另一方面为了给别人讲法或回答问题,客观上也会促进我们自己更深入地学敎理对我们见地的提高也是大有好处。不过要注意“说法不当机,醍醐变毒药”如果法布施不能掌握好尺度或者自己水平不够,说鈈定还会误导别人或者引起别人谤法也可能引起不小的过失。

放生属于无畏施功德是非常大的。因为对于一般众生来说没有比生命哽宝贵的了。关于放生的感应网上的例子太多了,这里就不多谈了关键要提醒的是几个要点:

最好不要太大规模地专门集中于某处购買或过于有规律地放生,以免被鱼(或其他动物)贩子识破意图借机涨价而且还间接造成他们的大肆捕捞。

一定要为它们授皈依和念经囙向让它们结上佛法因缘。

最常见的是供养诸佛或佛塔庙。具体东西可以用种种衣服、饮食、卧具、坐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薰馫、末香、涂香、华鬘、伎乐及诸灯烛,敬问礼拜奉迎合掌、唱种种赞,五支遍礼右旋围绕。又供田等无尽奉施又供摩尼耳环、臂釧诸庄严具,下至供养诸小鸣铃散诸珍奇,缠宝缕线等等但要注意供养时的一些要点:

注意物品的清净。要选用美好的清净的供品。一般来说有异味的,不清洁的荤腥的,偷盗所得的东西都不应当拿来供养

修供养时,应忆法性无所差别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现前供养此二,亦即供养其余三世一切诸佛及供十方无边佛塔,此是俱供现不现前

注意自己的发心和动机,不由轻懵、放逸、懈怠而教他供自手供养,殷重供养不散漫心而设供养,不以贪等杂染供养不于信佛国王等所为得利敬而为供养,以随顺物而设供養应怀着对三宝恭敬感恩的心而行供养。

受用饮食之时只要是净水以上,应首先至心供养上师三宝具体做法是念“嗡啊哄”三遍,觀想加持眼前饮食变成广大供养大海云遍满虚空供养无量无边佛菩萨。如此供养无间缺者按藏传佛教的教授,是“少用功力而能圆满眾多资粮”大便宜啊,但是关键还是发心要真诚记得在有一次在新加坡看电影,电影开演前我买了一点吃的东西准备边看边吃我照唎供养了三宝,所不同的是我那次情绪非常“激动”,发起了对上师三宝真实猛烈的感激之心拼命的供养。我那时的感觉好像电影院的房顶都不存在了,上师佛菩萨满虚空都是我打开内心所有的能量,释放出无限的感恩崇敬之心将手中的食物变化成漫天飞舞的宝粅美食,去供养他们在那一瞬间,我的眼中不由地充满了泪水那种发起悲心或随喜时的感觉又来了,从顶门开始一阵阵的清凉灌顶遍满全身,我才知道真正至心修供养,真的是可以在一刹那间就灭罪增福的

在诸多供养法中,比较常见又很殊胜的一种是供曼茶罗法修曼茶罗是观修供堆而奉献上整个宇宙,及其中一切殊胜美妙悦意之物如是以信仰和虔诚的态度去修,则修者之心即能变得极其有力而修者所获的福德与智慧也无异于实际将整个宇宙献给三宝。如是在修献曼达中行者重复把整个宇宙献给皈依处,这种至高无上的功德行为可以迅速圆成他的福德资粮。他又了解到这种供养、受者和施者本身并无实体而是空的,这种体认就可以同时圆成他的智慧资糧所以依靠甚深方便与智慧,于每一刹那中便可积累无量资粮又通过三殊胜的方式依真实物与意幻物的供修,还能够圆摄六度波罗密以奉献供物为圆满布施;擦拭供盘为清净持戒;手持供盘为苦行安忍;十万修量为无比精进;一心安住为等持禅定;三轮体空为无缘智慧。另外还同时具备外内密三种供养非常殊胜。具体修法藏传佛教诸宗派皆有传授行者可依止一位具德上师听受学习。供曼茶的威力非常大我本人曾方便闭关几日修供曼茶,求事业增益关中得一梦,。[以下删去数十字]

当然,正如很多经典说过的“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最”正行供养(法供养)就是精勤修习佛法,比如四无量心、四种法集、随念三宝、波罗密多及能胜解甚深空性、无分别住,于净尸罗起防护心于菩提分、六度四摄精勤修学。所有的供养若能加上正行供养来供养三宝才能说是圆满供养。

3. 针对所求的事专修楿应的法门

求财富的要多布施供养钱财物资。要修戒偷盗多修各种供养法和财神法。

求智慧的要多供灯,印经法布施等多修文殊菩萨法门。其中又可细分比如:求根本智的,可修黄文殊;求记忆力的可修白文殊;求反应快辩论才能的,可修《真实名经》求风沝占卜等智慧的,可修黑文殊;等等

求官位的,要多布施佛像上面的宝盖下面的座位。要修不嫉妒以及谦虚恭敬心多修怀爱法(其實菩提心就是怀爱法的核心啊)。

求身体好力气大的要多施饮食,多放生要修戒杀,戒邪淫多修大礼拜,禅定和气脉修持法(如扎龍九节佛风,拙火定)精力不足爱瞌睡的要特别勤修忏悔和拙火。

求名声的要多布施寺院的幡幢,钟等要多宣讲佛法,善修口业持戒精严。多修怀爱法和多供修护法

求美貌的,要多布施衣服饮食供鲜花。对治嗔心多发慈悲心。多修观音菩萨法门

求唱歌好聲音好的,要多布施铃乐器等。多修妙音天女法门

《佛说甚深大回向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及于过去当来今现在一切众生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彡藐三菩提明天,菩萨作如是回向者是为菩萨少修善本、获大果报。多作功德福报无量。”

回向文也可以自己创造不一定非要是詩偈形式,也可以是口语个人认为,一个好的回向文可以包含一下内容:

1)自利对我们来说主要是

a)世间法目标:比如回向自己能顺利找到工作,得财富名望等。

b)出世间法目标:如生净土开悟,得遇善知识等

2) 利他把功德回向一切众生,让大家都蒙离苦得乐

a)世間法目标:在生时远离痛苦一切吉祥如意。

b)出世间法目标:在生时得信学修佛法死后往生西方,究竟得成正觉

3)特别回向给某人,某组织某件事等。(比如回向某某疾病速愈)

尤其要注意的是若不是专修念佛法门而又想往生净土(包括各种净土,但尤倡弥陀净汢)的一定要每天将所修功德专门回向净土,作为资粮

发愿和回向的不同之处在于:回向是建立在功德的基础上,把功德回向到一个目标上;而发愿可以是由任何事引发的强烈愿望发愿的力量是很强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也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愿仂可以改变业力的轨迹要成办任何事业,一定要先发愿愿力到了,再配合福报和因缘就可以成办。当然反过来说,发不好的愿吔会把业力带向不好的方面。比如很多恋爱里的人都喜欢发愿“生生世世做夫妻”之类就是给双方希上一个贪爱的绳索,下辈子可能还昰做夫妻到最后就像楞严经说的:“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本文讲过的所有修行都可以和发愿相结匼比如,随喜了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愿力功德之后可以顺势发愿,愿自己今后也能像她那样生生世世救度众生永不疲厌这样就种下一個宝贵的种子,这颗种子将来一定会发芽结果那么我们也可以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观世音菩萨的功德。我们随喜各种各样的功德或善果再顺势发各种各样的善愿,那我们将来的善妙果报也就会犹如天雨妙花一样缤纷而至

我的上师开示说,念诵要达到一定效果须满足彡个条件:

1)诚心。至诚恳切心无旁笃,坚定猛厉

2)专心。专门修持此一法门每天坚持且有一定数量,不要中断或太少,或太过夾杂这里还有“串习力”在其中,太多不述

3)持戒。持戒精严注意因果。这是一切佛法功德升起的前提否则犹如漏器,上面进丅面出,不能集聚功德反招祸端。我的上师还特别加了一句:“你想占便宜那可不行”。我们一般人就是不肯付出没有特殊情况下連五戒都不肯受持,因果也不注意不肯对治烦恼,念佛只是想多占便宜而已但其实世上哪里有真正的便宜可占呢?

古往今来向上师彡宝求加持得

11从一切法本不生处,】因为萬法都是空性的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释迦牟尼佛是真理的发现者不是真理的创造者,在这个世间任何创造的东西都是生灭所以佛陀是发现一切法不生不灭,他是发现这个真理今天我们的挂碍都是多余的,【一丝不挂】这个一丝不挂其实是佛教的名词,是禅宗的洺词表示一点点都没有挂碍,不着一点点的相【万缘俱绝,】万缘缘就是万相,种种的相俱绝,统统放下为什么万缘俱绝呢?洇为万缘不可得冷静想想看,相有生灭心体只要离念本来就不生不灭,离念就是离开这个取舍的观念心体离念,就是法界的总相所谓法界的总相,就是绝对的心性但于一切的相不取、不舍、不着就是本来的面目。一个修行人你看,如果有佛法的底子有佛法的這个大智慧的,就一切法本来就不生你做市长还是不生,你下台还是没有减少什么万缘俱绝,【彻底荡尽推翻的放舍下去】统统放丅,无论你受到什么委屈世间它都有因果跟种种的业力,【再从毕竟空中建树起来】再从那个毕竟空建立起法,就是从空出假【所謂七识大死,】七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这个第六意识是以功能来标榜,第六意识的功能是分别心第七意识的功能昰执著心,而并不是说八识里面只有第六意识有分别心第七意识有执著心,这样讲是不对的八识统统有分别心,统统有执著心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只是它们的功能不突显所以就它突显的功能来讲第六意识,其实连一个识都没有五蕴皆空的东西哪裏有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统统没有只是因为就它的功能的突显来分别说有八识,所以才分第六意识、第七意识再一个微细的如来藏识,就是第八意识所谓的七识大死就是把它灭掉,【法身顿活也】前七识的分别心没有了,我们的平等法身就是平等惢,心性就活了起来法身就是无相,什么叫做常寂光净土一无所有,一片光明叫做常寂光净土,是站在理的角度来说叫做法身,瑺寂光净土【(建树的是什么?是离言绝非的真理】离四句绝百非,离四句指离有、离无、离亦有亦无、离非有非无这四句。任何嘚外道包括二乘人所执著的东西,不能离开这四句话不是着空就是着有,不是着亦空亦有就是着非空非有,都不能离开这四句话絕百非就是万相,讲什么都不对因为它不是相的东西,禅宗里面讲动念即乖动一个分别心动一个执著心,就不是本来的面目所以这個绝百非说一物即不中,你说什么统统不对因为它不能形容,清净的自性不能形容也不是相也不是青黄赤白黑,它什么都不是但是咜时时刻刻都起作用,说话也是眼睛看也是,耳朵听也是所以叫做离四句绝百非的真理。【真智第一义,】第一义谛就是最究竟毕竟空无生法,【空寂体中】站在毕竟空的角度来说,它【具恒沙之用】用的上面加一个妙,妙用恒沙就是无量无边,在我们毕竟涳的心体当中我们依体起用依照这个体,平等的心性的体可以起恒沙无量无边的妙用,为什么意思就是有智慧的人,不管你任何时間、空间交会点统统是具足智慧就会产生作用。处理一件事情本身如果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任何的时间的交会点上统统是妙用现前,妙用现前所以具足恒沙的妙用,【无事不知】何以故?因为他深入那个理悟到那个理,自内证的功夫一直达到究竟处,戒、定、慧本自具足自性戒、自性定、自性的慧,统统具足无事不知,【法尔产生无量妙义】一个法产生无量的妙义,为什么法会产生无量嘚妙义呢悟道的人说体、说相、说用、说一体三面,体、相、用、依体起用、摄用归体对不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离不开体用一洳,好说因、说缘、说果,因缘果是看直线的因加缘加果,因加缘产生果或者是因跟果的讨论中间就省略了缘,方便说叫做因果究竟说应该是讲因缘果,这个缘漏掉问题就很大缘是一切缘起法最重要的,可是讲因果就是省略了这个缘那么悟道的人了解因性本空,缘性本空果性也是空,站在任何一个动点上它都是空站在相的生灭的角度来讲它是有,因加缘产生果所以悟道你哪一个角度讲他統统通。再来悟道的话,站在理上来说是空性站在事相来讲的话就无量无边的相,所以说你怎么样去探讨无量无边的星球外太空,嘟离不开地球的基本的原则地球是缘起法,无量无边的世界就是缘起法凡所有相是虚妄,地球是虚妄人生是虚妄,所有无量无边的煋球统统是虚妄都是业感缘起的,缘起有三种一,真如缘起二,阿赖耶缘起第三,业感缘起有三种缘起法,是经典所讲的三种緣起真如缘起,业感缘起阿赖耶缘起,看你是站在哪一个角度去说这个缘起法所以它有无量的妙义,譬如说《华严经》讲的事法堺、理法界、理事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你是站在哪一个角度说所以这个世间人只要没有悟道,他会争论不休会争论不休,你怎么争他统统对,统统不对因此我们晓得法尔产生无量的妙义只有悟道的人他会圆融,为什么你心性一动到智慧,就看你是要站在哪一个角度说所以他一直会宽恕众生,他会自己解脱他会自己保持平衡,他跟众生不会争的众生有时候在知见里面拼命的执著,所以我告訴他我曾经讲一句,是不是名言我不晓得我说你要改变一个人的面貌,只要开刀就可以你要改变一个人的知见更难。改变一个人的媔貌易容这个很简单,改变一个人内心的那种执著比易容更难,易容比较容易易心难,改变你的容貌很容易开刀就可以改变,改變那个知见很困难所以有时候,你碰到不能沟通的时候去喝茶、喝咖啡不要再讲了,讲不下去你怎么谈呢兄弟,兄弟看法不同兄妹,兄妹看法不同父子看法不同,所以这个争论是永远存在的因为他是凡夫,它是娑婆世界他没有悟到无量的空性,无量的妙义没囿办法所以争论是不可避免的,夫妻争论男女争论,兄弟姐妹统统争论的师徒也会争论的,对不对底下说,【一切智海神通妙鼡,自在解脱】一切的智,大智慧如海神通妙用,自在解脱【功夫上的境界,一深无底上能知下,下不能知上】上就是境界高嘚,境界高的表示证悟的人了解开悟的人,开悟的人了解不开悟的人凡夫是不能了解的,所以叫做境界高的人能够知道境界低的人,境界低的人他根本不晓得他在做什么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大智慧的人【这些妙用功德,即大觉圣人尽海水为墨,】把这个海水來当做是墨汁来写来说【亦是说不尽,在未悟之前所说是假,】在你没有开悟之前你所说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证悟是什么东西,毕竟空是什么你所说的是假,就是缘起的东西是假【尽是生灭心作用,】因为你是从内心的深处是分别、执著、颠倒见所以你出来的統统是生灭心作用,【尽是画饼与说食】在墙壁画一个饼干,中秋月饼没办法吃说食,中午快吃饭了一直用说的有一天我有钱,我昰要吃多好多好说的,画饼跟说食就不能充饥不能充饥就是不受用,意思就是凡夫用生灭心的作用对佛法是不受用的不受用的都是畫饼说食,【尽是白纸与黑字】所以我跟出家徒弟说,你只要开悟大藏经可以火化为什么?没有作用那些都是工具但是你没有开悟伱烧烧看,得罪无量你自内证的功夫够,批佛骂祖都是功德统统是功德,何以故心性在内不在纸,对不对有时侯研究太多经典,反而是变成化做一种知见更糟糕尽是白纸与黑字。【尽与本分无干】本分就是见性就是心性,跟心性了不相干【要亲自体悟证验,見到证到方是真的。】这句话倒是实在【若存有得之念,】如果存在有所得有得就是有所得,就是有相才有所得如果你存着有所嘚的念头,【又大错了也】因为万法毕竟空,【不从绝处再苏】绝处就是到极点,苏就是醒过来如果你不从绝处再醒过来把你到达極点绝对的意思,如果你不能从绝对的法性出发醒过来,如果你不尽情放下世间的假相是不入此门的,是没有办法进入佛法的核心的没有办法的,【圆顿大教难可遭逢,】一般人来喜欢灌灌顶这个可以,方便一谈到开悟这种事情,圆顿大教这种事情难,这种效果一下子看不出来对不对?我病苦我如果是有病苦我一灌顶好了,立竿见影对师父心服口服,这种圆顿的大教心性的东西拿,拿不出来讲,讲不出所以然我讲的他体会不出来,始终用猜测的又不对对不对?离我们多近很近没有距离离我们多远,很远因為悟不到,说近很近说远很远,悟到了没有近远没有远近,这个圆顿大教就是这样子难可遭逢,一般人喜欢权巧方便不喜欢究竟法,因为究竟实在够难的【一失人身,悔将何及】你一失掉这个人身,悔将何及譬如说你变做大象,你有佛性有个什么用你变做┅只乌龟,变做一只乌龟你有佛性众生皆有佛性,一只乌龟干什么呢是不是?变成一条狗一只猫,对不对山上的老虎它一定要吃禸,对不对一天到晚就想要扑杀牛、羊来吃,它哪里会说我要学佛所以说,虽然说这个色身是假相的可是你一得人身,这个是稀有難得一化做畜生佛性蕴藏在里面一点用处都没有,大用没办法现前为什么?业力绑住整个业力绑住,所以一失人身悔将何及。【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虚生浪死】随波逐流,【至为悲痛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大好光阴,切莫空过)】我们一再的警告自己,修行是点滴的功夫你一定要定功课,不要学那个什么高僧大德人家是坐着怎么样不定功课的人家是大彻大悟的,不可以的凡夫你不定功课,你试试看你就会懈怠,你看你要你要定《大悲咒》一天几次《往生咒》,念佛多少一定要把功课定得非常严谨,自己督促自己听经几个钟头,还有一种情形从现在开始发愿不与众生争受到委屈不感到委屈,发这种大愿恒顺众生,无诤就是道道在哪里?道在无诤争也没有办法,你也争不出什么真理自在人心,你怎么争我问你?两个人角度看法不一样所以大好的光阴切莫空过,因此一定要想尽办法要督促自己

12,即是迥脱根尘】迥就是远远的,脱就是摆脱要远远地抛开六根跟六尘产生的假相,┅接触就是境界境界就是一种心性的影相,所以叫做【境识俱亡】境了解是缘起不可得。识是那一念的分别心、执著心识包括两个角度说,识是分别跟执著统统是识所以说了解万境是缘起,本来就是空识心是一种妄想、颠倒跟执著见,分别见跟执著见俱亡统统放下,【而证诸法一如之真性】一如就是平等的空性,诸法都是平等的空性冤亲债主来你一样对他那么慈悲,幼稚、愚痴的人一样对怹这么的照顾是这样子

13,即是无住而住】无住就是无所执著,而住这个安住,这两个住意义不一样无所执著的安住,安住在无所执著的角度叫做无住而住第一个住是执著,无所执著而去安住那个境界你不能说无所执著而执著,那糟糕了不是这个意思,无所執著的而安住于那个境界安住那个住于无住,就是安住在无所执著的境界【常住涅盘。即是前念不生后念不灭。】什么叫做前念不苼意思就是不要落入回忆,前念一生我们的痛苦、执著、爱念、执舍就割舍不下前念就是回忆的意思,不要一直回忆那个妄想以前的境界放下,也不要去动未来的妄想、猜测的念头对不对?未来不可知所以就安住在现在,现在又不可得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惢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前念不生就是不要一直回忆以前痛苦的地方,回忆以前痛苦的地方就是一直很悲哀吔不要对未来采取打妄想的角度,后念不灭后念不灭的意思就是你只要产生清净心,后念清净心起来你不必去灭它因为前念既不生,後念就不需要去灭前念只要不生,就不需要灭后念了为什么?如如不动的心性就显现出来前念不生后念就不需要去灭,为什么就咹住在绝对。

14即是自觉圣智,即是明心见性即是发无上菩提,即是发无所得心即是开发自性上清净本然之体。即是掘启本具智慧咣明

15,即是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体用不二,色空不二空有不二,真俗不二性相不二,要这样子的恭敬这样子的心性的功夫就入不二法门【入真如性海,】真如性海就是绝对【入一真法界,】也是绝对【】心性的【大总持。】什么叫做大总持大總持就是体相用俱足,叫做大总持讲体也对,讲相也对讲作用也对叫做大总持。持咒就是入大总持咒语一念就是大用现前,收归回來就是绝对空性声音咒语一念就是依性起这个作用,大总持就是体相用一如同时俱足,【入胜义谛】胜义谛就是不可得,无相的意思胜义谛就是殊胜的第一义谛,叫做胜义谛【入实际,】实际就是没有妄想不是假相,不是缘起不离缘起,但不是缘起叫做入實际。【入法性】法性就是色法的绝对性就是空性,色法的本质就是空性叫做法性所以法性的旁边写一个:站在器世间的角度说的,【入觉性】是站在有情的世间说的,【入法身】是站在无相的角度说的,【入真际】就是站在不是妄想的角度说的,【入涅盘】昰站在不生不灭的角度说的,所以这个每一个角度不一样其实描述的诠释的都是一样的东西。入法性就是站在器世间说的入觉性就是站在有情的世间说的,一切有情的众生修行到最后就会开采觉性出来入法身,是站在平等的无相说的入真际就是没有妄想,有妄想就鈈能入于真际了入涅盘,是站在生灭的对立角度说的你有生灭就有不生不灭,【入真如】就站在一个执著的角度说的,不如就是没囿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入真如境界,【入法界】之平等【坐道场,】记住这个坐道场不是坐我们这个有相的道场,是坐涅盘大般涅盘的道场,不动心性叫做道场不动的心性就是大道场,【西来意】就是这是佛陀的本怀,西就是指印度佛陀传来到中国的本怀,僦是明心见性这个就是绝对的真如本体,就是佛陀的用意就是明心见性,【皆一事也】都是谈同样的一种东西,

16譬如说,又如嫃如法性】又如一个点,真如法性譬如说真如法性,或者谈到【常住自性】都是相同的东西,或者是讲【清净觉海】或者是讲【寂灭性海,】或者是说【无住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或者是讲【圆觉妙心,】或者是讲【清净真如】或者是讲【真如本际,】戓者是讲【大光明藏大圆镜智,】这是唯识学的意思唯识学的角度说大圆镜智,唯识学的角度说大圆镜智【妙觉明体,】这是指《楞严经》所说的【圆常大觉之体,】这是《圆觉经》说的【本地风光,】这是禅宗说的【本来面目,】也是禅宗说的【自性本体,】是《六祖坛经》说的【不动本体,】那么都是禅宗说的【皆是同体而异名者也。故知大觉圆明之体】大就是绝对,绝对的觉悟圓满又光明实在没办法形容体就是心体,上面加一个心绝对觉悟圆满光明的心体,【是我凡夫本具性德】这个性德是对修德所说的,性德是先天的修德是指后天的,有的性德有的讲智德有的讲修德,【一切经论显密性相,皆为显此觉体耳】不管是显教,不管昰密教不管是讲般若的空性的,或者是性就是性空宗相就是唯识宗,不管是显教、密教、性空宗、法相宗都是为了显出这个觉性的夲体。所以不管你修八大宗派没有开悟就抓不到佛法的根本,因此不管你是修密的要明心见性你修禅的要明心见性,你修净土的要明惢见性但是每一个人的角度不一样,修净土的人他讲开发自性净土,唯心净土这个就是自性,密宗讲三密相应三密相应是什么?那当然是明心见性才有办法三密相应对不对?禅宗讲的明心见性这个其实讲的都是一样只是名词不一样而已,对不对《大般若经》裏面讲的,绝对的般若法身般若,都是讲的一样的东西

五、佛法即是心法,】诸位大德这一句话可是一切法的重点,看一个人着楿就知道这个人不懂佛法看这个人一直跟人家斤斤计较着相而求,就晓得这个根本就不是佛道一天到晚只谈感应不谈心性,那根本就昰外道心外求法。有感应很好,可是你要建立正确的知见无所执著这个就是正法。哪有一个人说法只在相上里面打转这个人念佛囿感应,这个人怎么样子修行怎么样好,百病都去除了拜神就是这样子啦,拜神就是这样子拜一拜有所保佑,对不对有没有解脱?没有记住!佛法是断烦恼解脱法,这个叫做正法讲感应、讲念佛、讲打坐、拜忏,那个叫做方便法你要弄清楚,你不要把方便法誤为究竟的东西念佛见佛不一定了生死的,那是感应这跟了生死是两码事,了生死是连佛都不执著的了生死是断烦恼,二六时中都保持那样一颗解脱、自在的心性那叫做真的正法。所以修密法一修迷糊颠倒了修密法一天到晚求感应,求护法、求感应、求这个、求那个忘记了方便了,所以到哪一个地方金刚上师说我给你保证生死一定了的、一定往生极乐世界有这样的金刚上师?释迦牟尼佛有保證徒弟一定了生死的释迦牟尼佛一定这样讲:按照我的方法遵守规矩,按部就班来做一定了生死。这样讲就对了没有一个上师或者┅个法师说跟着我一定了生死的,你不按照他的法去做怎么了生死对不对?不可以胡扯的怎么可以下保证书呢?佛法它是心法你不慬心法你怎么断烦恼、怎么了生死?【可博可约】可以谈得很广也可以谈得很少,约就是简【博则穷究大藏,亦是诠摄不尽】意思洳果博,广泛的来说穷究这个《大藏经》大藏也是诠摄不尽,也是没办法解释究竟实在是太多了,为什么因为你怎么讲它统统不是,这样一直拼命的形容它只是讲一个东西,因为众生根性不一样讲了老半天,讲了三藏十二部经典其实讲都是讲同一个东西,禅宗鈈需要这样子【约则上上一乘过量人,】就是那种宿世充满善根的人像六祖这样子,【一言半句即直契心源,】六祖碰到那个惠明僦是这样讲:不思善不思恶,就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开悟,两句话三十秒不思善,不思恶就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这样三十秒他矗契心源大彻大悟。这句话什么意思不思善、不思恶什么意思?就是不落入对立学佛就人人好,看到坏人你也觉得没有那种事情,统统没有就对了你明明知道这个人很坏,坏到了极点也是一样没当那回事,有功夫有功夫他就是这样子,有功夫的人凡夫看他是凣夫他也是一样吃饭、睡觉,大智慧的人一看,这个人不得了从他的身上可以散发一股大智慧的,从他在处理事情就知道这一个人囿没有智慧了就很清楚了,所以说很多佛法不需要用讲的为什么?看他在处理事情就知道所以根器够的一言半句就直契本源,不需偠讲得那么多对不对?功夫不到的你讲了就慢慢薰习,为什么你明心见性就【总持无量妙义。】你只要明心见性你就总持无量妙义你怎么说他绝对不会偏,因为他是开悟的人所以正人行邪道,邪道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就是这个意思,开悟的人做什么事凊他有无量的妙用有时候要用呵斥的,有时候要大声的打的、骂的、劈头,有时候用鼓励、赞叹的你想想,高深莫测悟道的人,怹所做的事情高深莫测我师父这么凶劈头就打,对不对有时侯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都是为了让他觉醒都是为了让众生觉醒,对一個无所求的圣者来讲他是不是就这样子圣者只看因缘。底下【法华经云:“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佛乘】一佛乘就是讲一实相印,【無二亦无三】没有所谓的二乘,也没有所谓的三乘二乘就是大乘、小乘就是二乘,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除佛方便说,】方便说就有好几个角度说对不对?【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一切都是假有的【涅盘经云:“唯一佛乘,方便说二”】其实只昰一个绝对的佛乘,【此实际理地也】在清净的自性上,实际理地就是清净的自性上【唯此一事实也。】就是我们清净的觉性这个財是最后最终的真实,【是故佛法贵在实证实践,】要实实在在的获得要【行解相应。】所以你不能把佛法当作学问来研究如果你嘚内在里面那种执著、妄想、颠倒不放下,那你是一个学者不是一个修行人,行解相应境界现前你是不是真的放得下,有没有跟人家斤斤计较有没有达到无诤,口业清不清净【倘在求博,】如果说一直求博越多越好【与文字为缘,只成解悟】只成解悟就是解悟鈈能断烦恼,解悟就是了解我只停顿在了解,真正深入的心性你打不进去那个打桩要打得很深入,打到表面不稳的所以每天在听闻佛法不会运用有什么用呢?【而耽误证悟功夫矣只成学者,非是行者】学者就是拿佛法当学问,只是研究的机构而已不是拿佛法来實践的,非是修行人【只是读书人,】读书人就是建立知见建立种种的分别见,【非是修持人】修行人是解脱的人,【法句经云:“诵习千章不如一行,”】把这个画一线这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座右铭,拼命的诵拼命的诵,念经不如一行,不如实际履地的去实踐要去实践它,【盖知解愈多去道愈远。】所以禅宗都不说有时候跟着禅师的旁边三年五年没听他说过一句法,其实他每天都跟你說法你不知道,【落于知见】就是分别心,知见就是拥有自己的看法在假相里面完整的和盘托出,执著的观念知见换我们现在来說就是老是执著他的观念,执著那一种假相的观念这就叫做知见。这个缘起的相本来是不可得他硬是要说有,譬如说一朵花一个美奻,一朵花他说有,它实实在在是没有他就建立这是兰色的是绿色的,我们始终一直建立这种实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实在是没有,他硬是要把它建立那就拼命的追求了,到最后就是一场空所以说你落于知见【则触途成滞,】碰到什么就变成障碍【多作障碍。命根鈈断】这个命根不断是什么意思?微细的执著跟分别见叫做命根不断这个命根方便说叫做无明,方便说叫做无明不断叫做命根老是哏我们尾随不掉,意思就是无明不断【概属知见。】这句话也是这样意思【知之一字,】就是分别、执著知之一字【众祸之门。】意思就是把佛法当做学问来研究建立知见这个很惨就是众祸之门,【言语文字乃曲垂方便,】用语言文字那只是方便说的【引发解悟,因解而起行行起则解绝。】因为引发这个解悟因为这个解而起这个行,开始修行身口意开始进入深入的禅定、深入的智慧。行起则解绝如果修行的话那个分别知见解绝,就是分别见叫做解分别见就放下了就断掉了,就没有了如果你真的一个修行那个分别的知见就不会产生,绝掉了绝就是断。因此不要常常说:我的看法怎么样你的看法怎么样,拼死命的执著两个人争执、吵架,你没有看到诸佛菩萨在吵架的他们没有什么看法不一样的,融通到毕竟空性的智慧看法都一样,佛佛道同凡夫就是建立起种种知见,起干戈对立【古云:“佛说一切法,】佛为什么说了那么多的一切法【为除一切心,】一切妄想、颠倒、执著的心【我无一切心,】我鈈执著一切的心我不落入知见,我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何须一切法【文字章句,皆假施设随宜所说,】底下加一个因洇为【遍计所集,】故【破执之具应病之药。】这个遍就是时空的交会叫做遍周遍处处,遍就是遍一切处计,就是执著时时刻刻處处执著叫做遍计,没有一时一刻没有一处一个地方不执著没有一个时空不执著。所集所有的集合,集合所有的时空交会点的执著峩们就叫做遍计所集。佛法是为了破执著的工具方便的破执著,应病与药你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无非标月之指】标月就是标向,月是指心性这个无非是告诉你,真月在哪里你看我的手指手指是表示文字、语言,月是表示心性无非是标这个月的指头、就是指頭指向月亮,叫你看月亮不是看指头语言、文字也是一样,教你看心性真正真实理地的心性,不是看文字、语言要体悟文字、语言嘚般若,当下的那一颗心性这就对了,【度人之舟能标之指,虽然种种差殊立场】差别的立场,【所标之月则一也】千处所指都昰指向月亮,就是指向同一个处千经万论都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包括你念佛也是一样【贵在向真月体悟,】真月就是心性尊贵嘚就是在心性上的体悟,不是在指头的大、或者是指头的小、长的指头、短的指头、粗的指头、细的指头、黑的指头、白的指头上研究意思就是不是在文字上作文章,你着于文字相、语言相你永远不能开悟的,【不在指之大小长短粗细黑白上研求也】意思是你不要管那个指头到底是大是长是短的,是黑的是白的不要看那个指头,循着指头的方向看到真正的月亮意思就是不要管这一些语言、文字的媄或者是不美,但看文字的真义是什么所以佛法,释迦牟尼佛在经典有讲如果有一个人他不会说法,说法比较粗鲁一点可是讲真正嘚佛法你要去听,这个人就是讲话比较粗比较俗一点,可是讲的是正法你就要去听,可是这个人是台大的教授这个人讲得非常的美詩词歌赋,讲得非常的好很有学问,可是不能断烦恼跟佛法扯不上关系,你不要去听释迦牟尼佛在《楞伽经》里面就讲得非常清楚,就算一个没有读书的人书读得很少的人,他大彻大悟讲得不是很好不能表达因为他口才不好,但是他是开悟的圣人你就要去听,譬如广钦老和尚没有读很多书可是人家是个大彻大悟的圣人,是实修的他讲你就要听,要是一个台大的博士生死凡夫建立了种种的語言文字,诗词歌赋棒得不得了可以写诗,长的、短的写得不得了没有用,不要去听不能了生死,要听的要真正去听那一些心性有功夫的人真正修行的道人,修道的人这个要去听,不管他讲得好不好,乃至于他骂人、粗俗的话统统没关系,你就是要听【千經万论,皆是令人离于身心】离就是放下,就是在告诉你要放下身心的假相【破于执著,明自本心】就【见自本性,而指归真空本體从来佛祖,皆欲令人依义不依语】义就是法,依照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义理这个正法,义就是正法要依照正法不可以依照语言,洇为语言是假相你要知道他讲话的目的是什么?他的用意是什么这个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讲话的好坏在那里拼命的执著这个人嚼槟榔,满口的不清净的语言可是他讲的是佛法,你就要听他虽然是很粗俗、低俗,乃至是卖菜的卖猪肉的统统没关系,叫你念佛好恏的做早晚课,你要听为什么?不管粗跟细他讲的是依正法,所以依义不依语【以言显义,】用言语来显这个义理【渐悟妙解,】渐所以修行是点滴功夫要实践的,因此环境很重要要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佛道有三个必要的条件:第一、一定要有善知识;第二、┅定要有好的环境;第三、你要有志气。第三就看你了第三是看你了,你要有志气要有志气,要看你了渐悟妙解,所以佛法它需要┅点点时间慢慢的薰习这个急不来的。底下【得义言绝,】得到了这个义理这些语言就整个放下,【顿悟一心更无余法也。

第⑨页【六,或问明彻万法本体为何因缘?有何利益】就是如果彻见了万法的心体,有什么因缘可以悟道会得到什么利益?【请略訁之答曰:约究竟言,】站在究竟的角度来说【为报佛恩师长恩故,为报父母恩众生恩故】这个就是上报四重恩。愿以此功德庄嚴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个就是四重恩佛恩、师长恩、父母恩、众生恩,这个报恩的方法就是好好修行所以我们这个講堂跟着我出家的徒弟就很好命,所有的外面的一下子一画一线我全部把它挡起来不管是一切的事情,建筑七个道场怎么样统统几乎嘟是师父在处理,不困扰他你跟着我出家你就好好的修行,你要报恩你就是要悟悟了,弘法利生就是报恩要感谢师父很简单,就是恏好修行一般人都是这样,要感谢师父只是问师父喜欢吃什么。当然也是好意的叫他修行修不下去,叫他买绿豆凸深更半夜去台Φ买回来,再来师父喜欢吃什么水果,买来当然有这颗心很好,可是这个是相上的东西你要报恩,好好修行好好的用功。所以【為度脱一切众生苦故为破无明出生死故,而发于一乘无上菩提之心】一乘就是佛乘,没有第二条路一乘无上菩提之心。【自觉则离染以还本来之净,】染就是烦恼、无明如果你自己觉悟了,就会离开了无明、颠倒、执著以还本来的清净,恢复到本来的清净之心【去惑】惑就会造业,业就会受苦惑就是业的代表名词,无明的代表惑也叫无明,去掉这个无明【以证本具之真】实。【从一切法本不生处】这个“本”字就是不晓得怎么样恰倒好处的来解释,一切法本不生处意思就是无生,一切法的根本究竟来说它根本就無生,你不需要有得跟失的样子不需要,【了彻真空本体自家面目拔生死深根,得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就是佛的智慧,一切种智就昰道种智跟一切智的综合一切智是悟到空,道种智是悟到有一切种智是悟到中道,一切智是阿罗汉的境界道种智是菩萨的境界,一切种智是佛的境界底下,【觉他则悲夫五趣有情】你想要觉悟一切的众生,悲夫就是怜悯你想要觉悟他人,就是要怜悯一切……五趣就是六道六道的众生【枉受沉沦,】冤枉的受到轮回【流转生死。己虽未度愿度未度,】自己虽然还没有得度可是愿意度那一些未度的众生,【永司警醒之铎】司就是负起,永远担负起警觉世间的铎铎就是撞钟里面的那一根木材,【演畅实相】实相就是无楿无不相,【阐扬一乘敷正觉之华,】这个华就是古字古字就是花,我们现在用这个花插花的那个花,【尽未来际拔济群品。】群品就是各类的众生品就是类,分门别类来说拔济一切种类的众生,【普愿无尽世界一切群生悉发无上道意,彻证不动本体出于洣津,断生死之长流离一切苦,入于究竟平等真实之智慧得究竟乐。】所以我们今天【力虽未及】就是我们的道力,或者是悟性还鈈够但是【常运此心,】常常运用这颗心【念念相续,】就是愿力一直支持着【不令间断,】佛菩萨的身是愿力身、智慧身众生嘚生命是业报身,诸佛菩萨是以智慧为生命叫做法身慧命,是以愿力为生命叫做愿力弘深所以,他们都是靠着愿力在过日子靠智慧仂在过日子,我们是靠着业力、烦恼不令间断,【运此大智大悲大愿大力】都是大,很大的大绝对的智、悲、愿、力,【以迈进于夶觉究竟觉】以渐渐的迈向进入大彻大悟,或者是究竟的觉悟【而圆满无上果也。

约现世利益言佛法如大海,随取少分】只偠一点点就好,譬如说布施施比受更有福你就没有贪,一个人一生一世没有贪你看这个快乐是多快乐的事情。悟到万法皆空你看这個多快乐。好我们的心如虚空一样的,想到这个虚空多么的无相多么的无所执著,随取一点点的少分【则受用无尽。】我们就会很夶的受益很大的受用,【通达三世因果五趣升沉,】五趣就是把阿修罗除掉就是五趣,五趣就是没有阿修罗六道就是加阿修罗,洳果讲到七道轮回就加一个仙道,【为免堕三途而行五戒十善人天之法。了知一切万法】是【生灭变异,】这是站在相的角度来说彻底的相的角度来说,它是生灭变异的一切万法都是,这个相只要你看到的相这个相包括心相——心里的影相,就是包括你的妄想有形的相就是缘起,无形的相就是妄想相、执著相身根在妄想心性里面的,一个浮在心性上面的表层的、一种变灭的生灭的相所以咜分内在的生灭相就是心、外在的生灭相就是物,这个要注意所以生灭变异,不但是内在的心生生灭灭变化无穷就是外面的境界也是苼灭无穷,所以说内生灭、外生灭统统是,只有心性是不生不灭的心性不生不灭却不离生灭,【无常无我】观一切法无常,注意看!哪一种事情可以永恒所以我在大学听到佛学社办讲座,我第一天去听到一切法无常世间是无常,我就悟了就开始思维了,真的卋间就是这样子,我在追求什么东西我一直反问自己,我在忙什么东西读大学,毕业了读硕士,读一读当工程师再来……就一直思维这个问题,然后生个孩子每天吵架对不对?要教育就会吵架一定会吵架的,对不对再来,生到乖的没有关系生到调皮捣蛋的叒没有我这么聪明那就糟糕了,如果生个傻傻的什么都不懂的对不对?你看你看,他儿子这样子他爸爸那么聪明,他儿子生成这个樣子对不对?我这个是突变种所以说这个要……生出来如果没有那个分量,就是资质不够这个要怎么办生出来的时候,爸爸:你在哪里躲在桌子底下就:爸爸,我在这里你看,生个小不点叫爸爸找不到人,出去还可装在口袋里面玩所以这个要把他除掉,所以┅直在思维这个结婚啊大家都要走结婚的路线吗?不见得无常变灭,生生灭灭无常无我,找不到一个我事实上也是这样子,人体嘚功能人体的分析,你把他分析起来我们演化,以低等动物演化成胃成肝脏后来成脊椎,慢慢的神经系统也是无我我们这个色身吔是不可思议的,你晓不晓得把我们全身的神经系统大大小小的神经系统把它加起来有多长?十万公里绕地球的两周,我们的色身绕哋球的两周,十万公里每一个微血管神经系统抽开来这样连接起来十万公里,人体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一定要生存在这个环境,我们这个身体这个骨骼最重要的是钙在这个骨骼它也是破坏细胞,有一种是破坏细胞有一种是生成的细胞。也是建造的细胞它一边破坏一边建造,所以我们色身每两年半两年半就会把全身的所有骨骼细胞统统换掉。这个太空人他就是这样太空人他会萎缩就是这样,升上去嘚时候火箭发射上去的时候无重力状态,无重力状态的时候这个腿几乎不动不动的时候它破坏细胞强,再造的细胞没有少了就所鉯从太空回来,才七天而已回来他回来运动了十六年,那农神五号太空人回来到地球十六年运动,晨跑都没有办法恢复俄国的太空囚就比较聪明,俄国的太空人就在外太空设一个跑步机他在无重力状态之下他的钙质一直破坏它没有办法再生,回来的时候就知道会产苼萎缩他就在外太空跑步一直跑步,结果人家科学家外太空回来好好的,所以说现在运动会产生骨骼的传电,日本人很聪明把我們一个人的骨骼把它分,譬如说我们脚的骨骼脚的骨骼是这样子,左边导电右边传电插那个电源,他说中间一撞下去啪一点点导电僦传递、传递一直传递,再打叩一下就传递,就是这个骨骼你没有让它动它就没有办法传递,这个细胞就会慢慢的萎缩这个骨骼你偠运动,它就慢慢的恢复正常所以只要一个礼拜,一个礼拜如果一个人不必到外太空,一个人只要把他的脚翘起来头往下低六度,躺下去一个礼拜钙质流失三分之一,爬不起来我们在美国他有这样实验,自愿测试躺下去头低六度包括吃饭都不能站起来,洗澡也鈈能站起来统统不能站起来,就是等于无重力状态躺下去的时候他就不能动,就是吃饭也躺着洗澡也躺着,讲话统统是躺着这样經过一个礼拜,一个礼拜以后一个黑人也进去试验,一个礼拜以后爬起来倒下去,就倒下去了站不起来才一个礼拜而已统统站不起來,整个钙质流失整个肌肉萎缩全部都站不起来,整个晕眩整个头部晕眩全部七天而已,统统站不起来所以有生病的人我都告诉他,你不能一直躺再躺下去就会变成废物,所以那个病人一定赶快做按摩捏,掐掐,只要你去医院或者是怎么样生病开刀就不能一直躺着慢慢地坐起来一定要运动,所以我平常来讲我都不坐电梯我坐电梯上去,有时候下来吃饭我都用走的统统走楼梯,为什么导電使这个传递,传递我们一个人,常常坐电梯他的一天的运动量不够,不够他这个肌肉骨骼都不会导电,那就一直萎缩一直萎缩,所以你想要一个健康恰倒好处的运动是有必要的,虽然是一种医学不过是最基本上的医学,我们一定要知道所以太空人他最大的苼存的问题第一个就是食物,你如何准备两、三百天的食物这是很大的问题,食物水跟空气还有大便,太空人那个大便怎么处理呢夶便的时候用擦,擦一擦装在塑胶袋里面打开太空舱,打开的时候是绝缘的一按,抛出去不晓得哪一个世界会接到,不晓得像有時候我们坐车的时候,很倒霉啪,被鸟屎打到一样就是够倒霉的,那么多地方偏偏被鸟屎打到太空舱就是这样,小便可以回收太涳人喝的都是自己的小便,他们拉出来的小便然后经过过滤,出来的时候就是变成清水就喝下去,太空人喝的是自己的尿哦真的,夶便排出去放在一个弹出去的地方绝缘,一按啪出去去哪里不晓得了。所以这个因缘虽然是无我也是因缘法,简单讲就是我们一定偠了解是无常这个色身一直变化受到重力的、引力的影响,如果鸡蛋拿到月球去它孵不出来,没有骨头为什么?没有引力它骨骼没辦法成长没有地心引力,引力不够它没办法成长所以鸡蛋孵不出来,引力不够引力太重也没有办法,硬化如果我们到木星去的话,那更惨木星比我们这个地球大得实在是太多了一百多倍,那个是大得太大了那个引力是这里的多少倍,人一站下去马上断掉,所鉯这个世界宇宙的动物要看它的引力,如果引力愈大不能有大型的动物,大型的动物爬不起来譬如说木星是我们这里的地球引力的┿二倍来讲的话,如果一只恐龙是三吨它那边就要三十六吨,三十六吨的大型恐龙一站起来的话没办法没办法站,所以那边不可能有夶型的动物要很小牠才可以支撑,骨骼要很粗壮人的貌相长得怎么样不知道,所以有外太空可是因为缘起法引力的不同,业力的不哃他貌相一定不同在地球我们觉得很漂亮的人,他那个星球来看到我们他会吓一跳,怎么有那么丑的人我们看到外星人,怎么会有這么丑的人他看我们不习惯,我们看他也是很不习惯E.T看起来实在够丑的,E.T看到我们,也说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人,互相的角度不一样为什麼?要无我,没有一定的标准底下是【为出离三界,而修涅槃解脱圣贤之道。自利则识幻达本,】自利就是自己能够自利,识就是了解,了解一切幻法是虚幻的,达本,恢复到原来的根本,就是明心见性,了解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当下就空,心性就展露出来,不离当处就展露心性,悟无为法,了世危脆】危险脆弱,【与世无诤】再划一遍,这一句就是重点与世无诤,你想要得到幸福吗与世无诤,你想要快乐吗与世无诤。【寡言】要好好的回光返照反省,少说那些废话【光明磊落,处世接物惟宽惟厚,】要宽恕要忠厚,要【敦品慎独】要好好嘚敦伦尽分,以保养我们的品格然后慎独,慎重的独处自己就是一个人独处,也是要好好检点【惜福习劳,】爱惜一切的福报所鉯尤其是住在常住的法师、居士要特别注意,一点水或者是灯光不该用的不要点就关掉,但是也不要关得太暗了譬如说,你把佛堂灯铨部都关掉了以前的徒弟就这样子,一到晚上把佛堂全部都关掉了下来黑漆漆的,我说释迦牟尼佛有需要叫我们这么省省得一点点燈光都没有吗?大殿要留一点灯佛灯,所以惜福要看状况也不能太惜福惜到那个,简直不是惜福叫做吝啬对不对?太过浪费也不行譬如说我们刮个胡须,水一开就让它一直冲一直冲浪费水,所以常住的水、电都要惜福我们上个厕所,电灯关掉省电,说:电灯┅开我去上厕所蹲个厕所十分钟,这十分钟不是浪费吗你又没有在看书,是不是我们讲经就不需要熄灯了,要打开让诸位的视线很清楚习劳,习劳的意思就是勤于一切的劳动习惯于勤劳,习惯于我们的勤劳勤劳是修福的根本,尽力为常住做一点事情尽力为众苼做一点事情。底下【素食顺理】大家吃素顺这个天理,【仁慈】就【不杀】但是这个吃素还要看你的福德因缘。有的法师很强调素喰好像没有素食就不叫做修行,我要告诉你做法师的要注意,有一个太太她要吃素她老公就告诉她,你吃素我就跟你离婚你信佛峩就跟你离婚,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福报能够来吃素、用功,不一定所以要看状况的。有一个人拿一支电钻一天到晚,碰碰,碰一天连带拿电钻,这样子工资两千五电钻一支是好几公斤,本来他是吃荤食的做起事来后来听到佛法,就吃素食受菩薩戒,经过两、三年电钻拿不起来电钻拿不起来人都瘦下去,没力气完全没力气,他就告诉我:师父我吃荤食的时候体力很好,但昰淫欲心很重他很老实的讲,他说:我这辈子至少有一百个女人以上,在国外的都是出国去嫖妓的,那时没有学佛吃荤食学佛以後吃素,真的淫欲心下降了下降了比较好修行,但是没有体力我是做电钻工拿电钻的,拿不起他说现在没有力气了,差很多了他僦这样,改行了确实电钻拿不起,完全拿不起来体力真的差很多,他说吃素食跟吃荤食体力真的差很多。所以这个要看因缘素食順理,仁慈不杀生【善神守护,】有善神来守护【人天礼敬,灾横消除获大福聚,】大福报聚会【寡欲知足,却病延年】我们時时刻刻保持知足,寡欲清心寡欲,慢慢的减少那一些困扰所以我告诉你,记住我要告诉你:尽量保持自然,长得漂亮也好长得醜也好,刚刚好就好不要硬说我为了要弄这张脸,还是说我要去小针美容去美容这根鼻子,我劝告你以后冬天一到的时候,你的鼻孓没做成功的话就会开始酸有时候还会鼻蓄脓,因为它不自然美容鼻子产生鼻蓄脓,整天一直流鼻水一直过敏就痛苦造成后遗症鼻孓塌就鼻子塌,鼻子塌有他可爱之处我们如果相貌不好看,我们就要懂得说服自己照镜子就要懂得自己看,人如果长得丑就自己说法无定法,不一定要长得漂亮我们也是一法,对不对我们也是宇宙当中的一法,丑法这个丑法可以陪衬出漂亮来这样我们也是有功德,漂亮我们让给人家这样我也是有功德,这样自己慢慢安慰但是也不要太丑刚好就好了,太丑实在是很严重真的,这是很悲哀的倳情所以我觉得师妈有一天她开智慧了,我告诉她你不识字意见却不少。你怎么这么傻我是把书让给你读的,让你开智慧我做母親的这样做,度量还不大吗这样也是很有智慧。都被我读完了也对,也是很有智慧你看她一个傻傻的,也是很有智慧意思是说都被我读完了,你还这么讲所以有时候要自己说法,自己勉励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电视、报纸常常报道透过开刀来整形美容,囿时候会很严重有时候好不了,你知道吗很严重的,譬如说鼻子开刀、脑部开刀胸腔,胸部开刀对不对?除非他是病症譬如说脊椎弯曲,当然就要开刀了这不是美容对不对?或者是皮肤你看那个迈可.杰克逊,他本来是黑人黑人就有黑人可爱的地方,他有可愛的地方为什么要去漂白?你看他那根鼻子他出来常常都这样遮着,他的鼻子去美容皮肤,他也去美容黑人就黑人,黑人有时候吔黑得很可爱黑人有什么坏处?没有对不对?黑人也没有什么坏处了黑人也有性格的地方,对不对黑人为什么有性格的地方?他莋坏事被通缉你抓不到他黑漆漆的认不出来,对不对黑人比较不会得皮肤癌,世界上的研究黑人不会得皮肤癌的,为什么那个太陽光一来的时候,透过黑的皮肤咻,反光他不会吸收紫外线,所以反光黑漆漆的他会吸收,黑人里面有一种色素可以消除紫外线,所以黑人他不会得皮肤癌你没听过皮肤癌的。你看美国人一晒下去会有斑点,斑点全部就像橘子烂掉一样都有斑点还有长毛,还吃牛肉所以美国人老了,实在是有够丑的比我们家里的牛还丑,美国人老了实在很丑所以说你出生为黑人,变成黑人天生自然就好能够做得稍微修改一下,但是不能够一直很严重的违背这个自然所以我们要知足心,知足心那就快乐底下说却病延年,【禅悦为乐】以修行打坐以法为快乐,【增长智慧心胸广大,】心胸要宽大常常宽恕一切众生,天下无不可原谅的众生【虚怀旷达,】虚就昰空怀就是怀着一个虚空的心,旷达就是像荒郊野外一样无止尽表示他的心性通达,旷达就是没有烦恼【修身养性,坦然自在】非常坦然、非常自在,【内无所得外无所求,】什么是见性当你一切无所希求的时候显现,见性是当你对一切世间无所希求的时候見性就在那个地方显现出来,【不为尘境所转】了知一切尘境皆不可得,【不为五欲所惑】了解五欲是一种勾,是断人慧命的勾【誌行高远,进趣菩提】所以修行要有志气、远见,高远就是远见志行就是志气修行然后高远,就拥有远见高瞻远瞩,进趣菩提【嶊而广之,即是净化人心净化社会,净化世界】所以真大修行人不与人争,不与社会争不与世界争,这三句话你要背起来真正的修行人不与人争,不与社会争不与世界争,完全进入真空状态【利人则由报恩之旨,】利人由报恩这个是重点由报恩之旨,【深达囚人为我我为人人,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以忘己利人为怀抱。摄化愚顽】摄化那一些愚痴顽劣的众生,【广行方便】方便就是善巧,要善巧千万要善巧的引导众生学佛,我们有意无意在讲话当中统统要赞叹三宝赞叹上人,赞叹三宝有意无意当我们出家、在家,囙到家里的时候就要那一些没有信佛对佛法误解,要赶快把它改过来有因缘的跟好朋友在那边泡茶,就要讲三宝的优点让他赶快引導进来,他讲是非就赶快把他断掉这才是一个佛弟子,对不对救都救不了了,起信心都很困难还把他断掉还说是说非,这个很糟糕所以要广行方便,那一些不认识佛法的人一碰到要赞叹三宝就像释迦牟尼赞叹阿弥陀佛,十方世界都赞叹阿弥陀佛所以大家都念阿彌陀佛。我们每天接触的众生都赞叹三宝,后来大家就一直信奉三宝所以佛教兴盛人人有责,不是只有我个人的也许你一句赞叹的話,就把他引导变成佛教徒也不一定。底下是【令种福田,知所归向】令种这个福田,知道他的目标宗旨在哪里【演畅三世因果,六道流转之理三皈五戒念佛放生之益,常行布施三轮体空,拔济苦难施与安乐。】布施给众生快乐【推而广之,即是慈悲一切粅类饶益无尽世界一切群黎。】群黎就是众生【如是自利利人,即是建立正确人生观也

以诸法实相本体为中心思想,设使人人叻知修戒定慧灭贪嗔痴,通达无染无我】不要被境界染污了,不起心动念【能舍能忍之义,】能舍能放下,能忍可忍辱,【而淨除我见我所】我所见就是分别见,我所就是我能所对立,【任何作务常抱道心,随顺众缘不离自性,】随顺一切的因缘不离清净的自性,就是用般若的清净自性心去面对一切的众缘,【不虚弃光阴不心游放逸,】不要放逸【孜孜律仪,】孜孜就是精进的意思孜孜或者是说我们很注重就是很在意的意思,孜孜律仪就是很在意、很注重这个威仪【念念定慧,难舍能舍难行能行,及乎心哋开明】一直到明心见性叫做心地开明,我们要明心见性【则性天朗彻。】为什么讲天呢性就好像日、太阳,性天就像太阳朗彻僦是高挂在虚空,明朗清澈【若就普遍一般社会而言,亦足熏陶超世拔俗之气】如果普遍一般社会来说,也是足以薰陶超世拔俗之气【而倡洁身高逸之风。】洁身就自爱高逸就是高超。【岂非政治清明民风淳厚,】淳朴憨厚【朝气蓬勃,社会安宁即此世间化為清凉,转为大同】所以用佛法才可以转这个世间为大同,【而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崇高庄严的清净理想的,不治而治的贤圣世界矣】所谓【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勤俭朴素,诚实守分一切世法自尽摄无余。】其实你懂因果的话就摄受一切了对不对?你懂因果的話当然就不要做违背因果的事情就摄尽无余了,【岂复更有今日之杀盗淫妄欺诈掠夺,尚势争权】尚就是依,仗着这个势力就是囿权有势的,争夺这个权力【密托贿赂,】暗地底下互相的利益挂钩贿赂,然后【贪污润私】贪这个公款来满足自己私人的物欲,【追逐物欲】追逐这个欲望,【奢侈享受萎靡浪费,】萎靡就是不振作懒惰的意思。一个人一出生就懒惰这个人就是注定要失败嘚,男人女孩子要嫁丈夫要记得,不是很高超的人没关系这个男孩子如果懒惰就定死刑,就完蛋了你千万不要嫁给那种没有志气,懶惰的脾气不好的没有关系,只要这个男孩子有志气、勤劳这样嫁给他没关系,还算可取若女孩子懒惰就完了,她就像母猪一天箌晚只负责生孩子而已,来要生小孩来,她负责生小孩这是他的任务一下子生出来,整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那里饭也不煮,菜也鈈炒只叫她妈妈煮,女人如果懒惰就完蛋了除非我们真的很有钱,可以请一个来当帮佣要不然真的会所以男孩子懒惰判死刑,女駭子如果偷懒就叫做懒惰这就完蛋了。这个萎靡就是这样子要振作不可以浪费。【外弛散乱】向外奔驰,散乱心【役形劳心,】役形驱这个壳一直想要追赶什么,劳动这个心一直攀缘又执著【热恼恶浊,扰攘恐怖】他一直困扰一直热恼恶浊,【种种惰性与颓風愈趋愈下耶?】那很糟糕学佛的人一定要勤快,哪怕是一点点的工作我们也做【闻之“暗世明灯,洞照幽昏”】佛法就是这样孓,【此唯昌隆佛法阐扬一乘,方足维系】维系在哪里【“狂涛四溢,无所依归”的人心】所以只有佛法是救世的明灯,只有佛法昰洞照幽昏所以只有佛法可以急救狂涛的这个世间,只有佛法是人心的依归所以这个“狂涛四溢,无所依归”是众生的心可是佛法僦可以把它转向回来,把这个心转向回来【以拯救人类于浩劫也。】尽你的能力就好你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所以那个陈履安来怹讲了一句话我觉得满认同的,他说:我体会到今天官场上这样来去这样从上到下,高官显赫这样见过面只有佛法可以救人救世,只囿佛法可以救这个世间

好,第十二页【七、第一义谛为一切法门根本,】第一义谛就是毕竟空性绝对的中道叫做第一义谛,不可说毕竟空性是一切法门的根本。没有悟到毕竟空性的性相不二的都不称为根本【净土为各宗归宿,】净土是十法界第一法界修行到最後一定要回归到净土,所以净土宗是各宗的归宿因为诸佛居净土,【亦成佛度生以前熏修参学之微妙胜境。】要成佛要度生以前这個第一义谛,还有净土宗的法门是统统必须要熏修的简单讲第一义谛就是般若,殊胜的般若殊胜的般若是一切法门的根本,净土宗是┅切法门最后的归宿都是导归净土,成佛渡众生以前熏修参学的微妙的胜境,【了脱生死自利利他,总不外此两门径】这个径就昰直的意思,没有弯曲叫做径般若可以直达佛道,般若是诸佛之母是第一义谛法门的根本,这是通达了生死自利利他的直径,净土法门也是了脱生死自利利他的直径直截了当的路线,【究实言之】究竟来说,【入第一义即是唯心净土。】所谓唯心净土就是自性汢我们的清净自性本来就具足的,叫做唯心净土就是我们的清净心()能感,阿弥陀佛的殊胜净土是所感能感,所感变成感应道交難思议、唯心净土显现了,所以那么多人念佛有的人会见到殊胜的境界,有的人没有办法这是看个人的心性的功夫,【任何净土皆鈈离第一义。】任何的净土都不离第一义不离中道实相,【观经云:“不知第一义不得上品生。”】这个第一义换句话说,又叫做無生无生法忍,一切法无生直趣无上菩提,一定要悟到一切法无生不知道第一义谛就不得上品生,没办法得到上品生记住!四个汢统统有上品: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但是这个这个九品是方便分是九九八十一,八十一再九就是七百②十九简单讲就是九的次方,九品是方便说其实是无量品,无量品你没办法说法门太广了,狭劣的众生的心没有办法因为我们的惢程度有无量千百万种,当然莲花就会无量千百万种破无明,见法身当然才有办法入第一义谛,入上品的【念佛而解悟般若旨趣,】如果我们又念佛又觉悟了般若智慧的宗旨,那么就【则不难直入一心境界自臻上乘。】就不会很难单刀直入契入这一心有两个,┅个是理一心一个是事一心,事一心的境界就是第六意识的分别没有了简单讲在事相上他可以面对一切境界,而不会落入其他的妄想如果讲一句实在的话,什么叫做事一心不乱就是从早上一直念佛到晚上他统统没有妄想,境界来也不会烦恼这个叫做事一心,但是般若智慧不具足;还有一种叫做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破无明见法身,悟到一切法无生的境界他念跟无念都一样的道理,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个是理一心念跟无念统统平等,这个叫理一心不管是事一心是理一心的话这个都是了不起的功夫,不过它这里说念佛而解悟般若这个是指理一心不乱,不是指事一心不乱则不难直入一心境界,就是绝对的境界当然就是最上乘了,【通达第一义空自能老实念佛。】那当然他了解万法毕竟空他把老实念佛就当做妙用现前,我们要依体起用要摄用归体,我们今天还没有到这种依體起用的妙用还在着相的这个功夫,我们就整个全神贯注寄托在老实念佛这四个字这样子的话就跟依体起用类似,所以古时候说:至誠心者近第一义谛有惭愧心者接近第一义谛,有忍辱心者接近第一义谛就是都是指接近,至诚心接近第一义谛他诚心到极点了,至誠恳切到极点了然后种种的惭愧心,有惭有愧的心菩萨的心也是接近第一义谛,有忍辱的心这个也是接近第一义谛,因为第一义谛咜没有办法说所以我们平常要依体起用,摄用归体的话那很难要依体起这个大用,与其我们没有见性那不如老实念佛,还类似大用現前念念都是佛,【然事可不须理理则必兼事。】事可不须理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实在没有般若的破无明的功夫,在事相上我们要鼡功就是发诚恳的心、感恩的心、惭愧的心、忍辱的心,还没办法达到第一义谛、空的这个思想就是这样子下功夫,用压抑的功夫鼡尽可能摄心念佛,因为还没有通达破无明见法身实在没办法,所以事可不须理就是说你道理懂不懂没有关系,但是你只要在事相上誠心诚意的念佛就像老太婆这样念佛也受益。理则必兼事如果你是一个学者,佛理懂得很多却不要念佛那没有用,不念佛大学的佷多教授都研究了佛法,也出书写了很多理论就是不念佛,那没有用对不起,这个跟佛法不相应你会写书不代表你很有修行,你是個学者不代表你是个解脱的人,解脱它是一定要付诸行动的就是一定要事相修行,简单讲所以我就一直劝导你们为什么不来参加晚課呢?为什么不来参加共修为什么不来参加灌顶呢?这个灌顶就是事相你道理懂不懂没关系,你来你就受益念佛,你懂不懂没关系你来你就受益,对不对有的他要听课,碰到共修他不来在家也不用功,当然家庭很忙没话说可是如果说我们只来听听佛法,把自巳弄成一个很玄的人很有智慧、辩才的人,却不愿意来静坐在七楼(念佛堂)那边用一个功,这很惨刚好颠倒,记住:所有理论都茬支持修行你要记住师父这一句话,你研究再多的经典是为什么就是要修行,要修行就是要共修要念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来听課不参加共修的我就想不通他怎么会颠倒呢?理没办法兼事事可以兼理。在星期二你来参加共修,就是你懂佛法、不懂佛法都没关系你只要上七楼,冷静好好的用功念佛你就受益就这么简单,事可以不需要理可是理则必须兼事,简单讲星期二那个共修是比一切更重要,就是这个意思【莲池大师谓:“着事而念能相续,不虚入品之功】这一句话你要背起来,你执著事相有一个阿弥陀佛有一個极乐世界我执著没关系,净念相继而念能相续,念上面加一个净意思是要清净的念佛,着事而净念能够相续怎么样?不虚入品の功不会冤枉你入这个九品,一定有意思就是你一定功不唐捐,你就是要拼就对了要定功课,一定要定功课不要懈怠不要懒惰,伱一定会回收【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佛理听了很多,无生、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可是他不晓得,潜伏的那种无明是佷顽强的你现在没有起现行,不代表你已经断除了那是因为境界没有现前,如果有人杀掉你的老婆抢走你的财产,把你诱拐、诈骗让你破产,你是不是也不恨他有没有到这种功夫?没有到这种功夫潜伏在我们意识里面的这个贪嗔痴都还是存在的,所以森林里面嘚一棵树说:老友难相辞宿世的老朋友很难辞掉,宿世的老朋友就是什么就是贪嗔痴,因为它已经跟我们很熟了我们贪习惯了、嗔恨心习惯了、愚痴心习惯了,用我们的知见看法习惯了这就是我们的老朋友,这个老朋友已经跟我们几代了几百万劫了习惯了,现在偠跟它相辞很难的很多人修行他会错觉,这种潜在的微细意识实在是很难破,只是它没有起现行他就以为我有相当功夫了,你错了假设说有一天你开车了,开到台东半夜车子坏掉了又碰到寒流也没有旅舍,没有师父又飘着雨下雨,四周没有人帮忙你很想睡觉,你有没有那一种功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还在台湾,你碰到这种境界是不是还能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还没有这种功夫你僦没有办法与无生相应,如果你很能够接受车子坏掉这个事实飘落雨水这个很正常,碰到这样子就当做人生的一课刻骨铭心的一课,饑寒交迫难度日沿门托钵受苦辛,就是这样子很辛苦的你觉得这也是生命的一课,我现在正在上一课无生法忍也很欢喜的去接受它,一点都不起烦恼我说你有功夫,你真的有功夫今天报道台中有一个酒醉驾车的人,他从后面一撞下去对方脑死大腿骨整个断裂,這样实在有够倒霉的喝醉酒自己撞到人家他不知道他还在那里睡觉,撞到了人他还趴在车上睡觉警察来处理,说:发生什么事情不知道,把人家撞得脑死大腿骨断掉他还趴在那里睡觉。你看那个要向谁理论。你要是这样子的情形你的老婆被撞得这样子,或者是伱的老公你全部靠他吃饭被他撞了,你一样可以原谅他我说你真的有功夫。这个叫做无生行吗?这样实在是……只能摸摸脑袋确實没有办法,没有那么简单的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让你悟道的。所以说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故知必须先重事修,】重视事修意思就是说在事相上,不要动不动就是说:一切都是无相不可得你要先重视事修,定功课早晚课不要放荡五欲六尘,把所有的时間都用功在佛法上【然后由事入理,】理事简单讲就是因果你要先守得住因果再来谈道理,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你要是因果守不住,不要跟人家讲什么道理【由少增多,】慢慢来【】短【】的正念【】慢慢的保任【】住的正念,【由外念内】从有形的┅直念到无念的无形的,【由迹而神】迹就是有为法,神就是不可思议由有为的事相有迹可循的,慢慢的进入不可思议的状态【由囿念无,】由有相一直达到无相不要去执著有为事相。【不滞有为事相】就是千万不要贪着有为的事相。【了达能念】的佛能念的智慧,【所念】的境界的佛境智是一如的,是本来不二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幻如化,性空非实以念佛功夫,收万法尽歸一心】简单讲,你的心不管碰到什么境界都是一句阿弥陀佛遇到再痛苦的就是那是我的业我欠他的,早欠早还早解脱这样观想就鈈会难过,早还早解脱看欠多少该还的就还,开刀这一刀逃不过该还就还,你就开吧收万法尽归一心就是这个意思,不管什么时间、空间他统统念佛。【盖念佛参禅皆是依倚而行的拐杖,】意思就是借助的意思拐杖就是借助,暂时的借助这样子方便的意思,念佛、参禅这个都是以毒攻毒意思就是说念佛它当然也是妄想,因为实相是无念但是这个妄想总是可以集中你的妄想,变成由多的妄想集中成变成一个妄想可是这个毕竟是好的呀,对不对因为我们还没到成佛,当然我们要求生虽然是生而无生,无生而生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可是我们还没那种功夫,我们先把妄念集中在一念这个就有功夫了,然后就诸佛菩萨阿弥陀佛就加被我们了,我们妄念那么多诸佛菩萨没办法,所以念佛是为了让它进入一心参禅也是要打断妄想跟无明,用意都是一样的统统是以毒攻毒,皆是依倚洏行的拐杖【皆是以妄攻妄的权宜,皆是万法归一的方便】为什么万法归一?我们的心妄想太多了整天的事情忙不过来。【不放拐杖不舍权宜,不识方便认定死法执以为实,此古德呵为“扶篱摸壁汉”也】意思就是说这个是方便的,念佛的方便这个也是妄想洳果不把它放下那一份执著,不舍权宜就是方便法这是佛特地为众生所设计的一种方便法,不识方便意思就是如果你不了解这只是个方便法意思就是还要继续探讨般若要听经闻法继续再用功,以为这样叫做究竟就麻烦了或者是说死执这个拐杖不放,死执权宜方便法不放那麻烦了认定死法执以为实,就把这个当作实在的或者当作是唯一的,这个古德呵为“扶篱摸壁汉”扶着篱笆摸着墙壁走意思就昰要依靠,一定要有依靠一定要依靠就是能所不断,能所不断意思就是说我没办法独立,没办法自主一定要靠着墙壁,那就跟残废沒什么两样扶着篱笆摸着墙壁才站得起来,那这个人你说是什么能够独立吗?【所以功夫纯熟更加深进,复归一心入于第一义空】再来,复归一心就进入了第一义空【即是一心归不动的真空本体。】回归到绝对的真空本体【盖大归无归,】大归就是绝对的皈依其实是没有皈依,就是自性的意思自性就无所归,无归就是自性所谓的大归就是回到无所归,也就是真正的回到了原处归就是真囸的回到原处,【即是真归即是归本有家乡,】这都是指自性【归自性宝藏,】如涌泉般的妙用如涌泉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般若智慧这个就是自性的宝藏,【归平等本际归不生不灭,归毗卢性海毗卢此云遍一切处】中国话叫遍一切处,【谓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毗卢遮那佛,中国话叫做遍一切处所以说清净法身遍一切处,【归虚空法界】就是绝对的一真的平等,【正是“劈头舍去锥尖地踏破真空无觅处,】这个锥尖地就是最后的那一份执著劈头舍去,拿起刀子来把那最后的一点点砍掉,这是指根本无明一点點就是微细的意思,拿起刀来劈下去连那一点统统放下。踏破真空无觅处你就是走了无尽的虚空,你找不到起点跟终点的找不到相嘚,【万法虚空体寿同】万法是如同虚空,他的寿命跟虚空是一样的叫做万法虚空体寿同,【何分性相波水共】哪里有办法分这个昰性这个是相,也没办法分波跟水所以性相是不二,波水也是不二【家园依旧无欠缺,】我们自古以来无量劫来这个自性家园这个自性从来就不缺少任何东西,【亘古常明法尔然】自古以来到现在法都是这样子,看你有没有去发现简单讲,看你能不能看破这个臭皮囊在病苦当中一样没有怨恨、没有牢骚没有抱怨。儿子孝不孝顺没有关系朋友来不来看无所谓,我纵然病得非常严重有的人能够慈悲来看一看这是我的福报,要是不能这是我的业障也不怨恨也不牢骚也不抱怨,我一心一意就等阿弥陀佛来接引我记住,把生命交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会给我们最好的生日礼物——应该讲是死日礼物,世间所有的每天每一个年都给你一个生日礼物送生日礼物并鈈是很价值的,每年都是这样子手表一只,玫瑰花九百九十九朵然后卡片每次都写:你是我认识的我觉得最棒的一个。卡片有时候会欺骗众生阿弥陀佛在你死日的时候送你一个大礼物——一朵莲花,赚到了无量无边的寿命,这个多好临命终阿弥陀佛送你那一朵莲婲,如果你再用功的话上品上生不得了。所以我们就说:我们今天如果受到委屈循合法的法律途径,千万不要用仇视去解决这个问题法律诉讼得了就诉讼,诉讼不了随缘。我们给我们讨回一个公道我们还是要好好的修行,叫我们全盘放下那当然没办法师父,你放得下吗看情形,如果有一个人侵损常住对不对?破坏僧团侵损常住我一定告他一定跟他诉讼到底,一定跟他周旋到底他敢破坏瑺住,他敢偷窃、诱拐、诈骗我绝对跟他诉讼到底,只要是常住的钱如果是我个人的钱,三千、两千对不对?给你骗去了当布施┅万、两万、十万就当作布施,我跟你诉讼这个不划算对不对?所以要看情况你发什么心,是不是亘古常明法尔然,亘古就是很久佷久以前亘古就是盘古开天那个时代,很久很久以前无法形容的远古叫做亘古,从以前到现在就是常明我们的自性本来就是明的,法尔然它本来就是这样子,只是释迦牟尼是发现这个真理他不是创造,他是发现缘起、发现性空发现诸法、万法都是缘起,万法都昰性空他发现这个真理,他不是创造的【不是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没有经过一番的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像有一佽冬天,我们到阿里山去的时候那个梅花开得很漂亮,不是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一定的道理意思就是我们一个人没有经过倳相上的磨练,你怎么能够得到一个相当的一个正见或者是功夫【然后体达不坏世间相而彻悟本源。】然后不坏就是你不必去破坏它鈈坏事相,你就了解我们的清净自性随着一切相,它都是展现的本体界现象界就是本体界,因为现象界不可得本体界是可得但是不鈳相,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缘起性空的相是不可得体是可得但是它是无相。所以然后体达不坏世间相而彻悟到这个本源【一切万法,當体无非第一义谛】万法都是中道,所以我们要从我们的修养开始既然我们活在缘起的这个世间我们就一定要结好因缘,我们要做种種的福德譬如说恭敬三宝这是种福田,八福田中看病第一福田哪一个生病我们要看顾他,照顾他给他方便尽量帮忙他这是我们的福報,很难得他生病我们有因缘照顾他所以我们劝法师们都是,我们都离开了父母、兄弟姐妹来出家哪一个生病我们要相亲相爱,互相扶助要帮忙因此一切万法,当体无非第一义谛不过有时候功夫会忘记了,有时候会忘记了而且很急,很急赶快来打通电话每次他嘟要打电话,都是怀孕(谐音:回应)期间都是还没有生孩子每次打电话,你所拨的电话现在还没有怀孕(谐音:回应)都是这样子,你所拨的电话到现在还没有回应是不是?他有时候很急有时候忘记了佛法。所以佛法不简单要保持像诸佛菩萨这样坐着、如如不動那要相当功夫,这样懒洋洋的没脾气看起来慈眉善目,慈眉善目这个不简单这个是要相当功夫就是内在里面有原则,外面都是那么嘚慈悲是不是?慈眉善目就是说你看那个布袋戏就是这样子,如果是老和尚眉毛都是白的眉毛到这个地方来(师父比划眉毛耷拉到眼旁的样子),慈眉善目要悟到第一义谛不简单,【此为十方诸佛与阿弥陀佛不二宗旨也】不二,诸佛都是平等当然是不二

八,淨土法门只是从假入空,】从这个缘起入这个性空空就是【{第一义空}修学的一个阶段。】因为净土法门一念佛统统受益就是他鈈懂得第一义谛,今生今世不能了脱生死他也种下无量无边的善根,【亦是自觉觉他悲智双运的冶炉】这个是炼钢的炉。【闻妙法音获无生忍,】要获得无生忍要八地菩萨不动地,要无生法忍圆教的初住位就是破无明见法身,要达到这种功夫最究竟的当然是佛鈳是这种无生法忍的功夫,要到八地、七地以上的功夫【承事十方诸佛,一切功德皆悉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之后则从真出俗,】从毕竟空来了解缘起法意思就是我内心里面都充满著毕竟空的智慧,了解这个都是缘起的假相这样就不会被迷惑颠倒了,【不违安养回叺娑婆,】我们不会违背了极乐世界或者不违背了众生给我们的供养,在我们还没有成佛道以前众生是这么样子的供养我们我们不会違背,我们有报恩的心不违背安养就回入了娑婆,他让我们安心办道供养一切的四事,我们一定记得我们不会忘记,我们回入娑婆我们【分身十方,以自在神力兴无缘之慈,】无缘就是没有条件所以众生就是说有缘就度、无缘合掌令欢喜,不需要跟他结恶缘眾生不是让我们来恨的,众生是要我们来度的的这个世间越来越不平稳了,尤其是电视媒体、网路、光碟越来越发达了资讯,美国下午发生事情台湾一下马上就知道,也有人利用这种传播的媒体作为赚钱的工具,譬如说记者他就会忘记了道德良心我只要有人看,所以美国有一种记者是专门一天到晚像老鼠似的躲在暗处专门找这些名人的隐私来写,专门而且写得很没有一个好的,都很难听所鉯美国的一个影星就出来讲了:我们要指责别人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试问你有没有想想看你自己、你能不能讲你自己这个就是一件佷困难的事,很困难的工作意思就是说,这些记者不要那么无聊你为了卖点,牺牲你的道德的观念来写我们这些影星的隐私权,连峩们游个泳穿一个比较清凉的衣服,都写得那么难听跟一个男主角吃一餐饭,也写得很难听有的美国记者就是专门搞这个的,窃听、录音、摄影、录影然后再来见报,然后再来恐吓、勒索一贯的作风就是要钱,那个影星非常的愤怒她讲得非常的中肯,长得很漂煷所以,记者就问几个影星说:你最喜欢的人是谁她说:记者!你最痛恨的人是谁。记者!统统是他最喜欢的就是他(记者),可鉯帮他(影星)广告最痛恨的就是他,会修理他这样子最痛恨的。所以现在就是这样子社会大乱,我常常跟他们讲就是孔老夫子苼长在今天也不会做圣人,就是释迦牟尼今天来生长在娑婆世界的今天也不会做圣人他本身是圣人,透过媒体你就惨了媒体如果是一貫道办的你就会被他骂死了,如果是外道办的媒体你当圣人怎么可能所以有一个记者来访问,他说:慧律法师你对媒体有什么建议?峩说:没什么建议一切的圣贤都被媒体杀死了,统统杀死了他就用放大镜看你,你看台湾到现在哪一个是圣人的,释迦牟尼佛今天偠是生长在这个时代也不是圣人了媒体也是写得不堪入目了,一样的他也是要让你死,要成圣人就是有一个办法是什么办法呢?躲茬深山里面不攀缘,弘法讲完了当天开车子就到深山里面躲起来师父住哪里?不知道记者访问,不知道统统拒绝,他也是写你很夶牌所以说这个世间到现在这个世间已经乱了,整个文化整个媒体已经是非搞不清楚了现在就是要求得道德跟心安,内在没有对不起噵德没有对不起因果,求得一个心安就可以了兴无缘之慈,【运同体之悲】同一个体性的悲心,【常遍法界平等饶益一切众生,方便善巧教化摄受一切众生,令离烦恼无明出生死苦海,到于觉岸得究竟乐。】这个叫做究竟乐世间人谁知道什么叫做究竟乐?鈈知道的不可能的,【虚空无尽国土无尽,众生无尽业障烦恼无尽,如是尽未来际利乐悲悯广度众生之大业,亦无尽也】这个財是真正的事业。【莲池大师发愿文云:“普为四恩三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四恩:国王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一乘就是佛乘,【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可是:师父名字是假相。假相僦是实相阿弥陀佛写南无阿弥陀佛,譬如说我们到深山里面没办法自己画佛像没关系你写个南无阿弥陀佛贴在中间不必画像,南无观卋音菩萨放在左边南无大势至菩萨放在右边,就可以拜了名字虽然是假相,名字是隐的德行是不是?名字虽然是假相可是名字就昰实相。知道吧所以名字不可以跟人家乱命名的,日本有一个精神病的爸爸把他的儿子命做恶魔,拿到户口事务所要给他报户口那個户籍人员不给他登记,说:你怎么把你的儿子命作恶魔他说:我要与众不同。户籍人员说:这样不行呀他如果上小学,大家听到他嘚名字是恶魔同班同学没有一个人要跟他玩,他变成很孤单的对不对?底下说念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希望求生净土,【即是为众生故而求无上菩提,为菩提道故而求生助道因缘殊胜稳当的净土。以期上求大觉】就是佛道,【下化有情也愿与法堺一切众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发愿生西,入不退地同化无尽有情,同证无上菩提

这第一大段,第一篇都是讲般若般若是诸佛の母,没有般若就什么都不用谈了整个大藏经的可贵处就是般若。

自在行者甚深般若,法界海慧照了诸相,遍观法界十方三世,无尽刹海宇宙】的种种【现象】,自在行者内心自在身心都自在这样子的修行人,他具足了甚深的般若然后通达法界,海慧就是夶海之慧如大海之慧,就像大海的智慧叫做法界的海慧,海就是比喻广大通达法界大海的智慧,照了诸相照了万法种种的相,【{能观之智能如是观察照了行于自在的人。}】有能观的智慧能如是观察,照了就是这个修行的人变成很自在了照了行于自在的人,自在行者遍观法界,遍观一切的法界十方三世,无尽的刹海刹海就是出自《华严经》,层层的刹海刹海就是无量的三千大千世堺,简称刹海刹海,宇宙的现象种种的现象,【身心世界】身心划一线写内世界,世界就是外世界内四大就是身心,外四大就是卋界身心是内,世界是外一个是内四大一个是外四大,【六趣四生】六道四生,四生就是胎、湿、卵、化【凡圣依正,】凡夫、聖人、依报、正报【诸山大海,草芥微尘】草芥微尘这个就是指小的一面,诸山大海这是广的器世间草芥微尘这个是极微小的器世間,大至诸山大海小到草芥微尘【根尘识蕴,缘处界谛生死涅盘,】这个要添根就是六根,尘上面加一个六识上面加一个六,蕴仩面加一个五六根一个法,六尘一个法六识一个法,五蕴又是个法缘上面加十二,叫做十二因缘处上面加一个六,六处就是六根叒名六入从这个地方染污了我们自性清净心叫做六入,六处就是这六个地方接触外缘会污染了我们的清净心,叫做六处界就是十八堺,就是六根、六尘、六识谛就是四谛是圣法,十二因缘跟这个四谛是圣人法根、尘、识然后六处、十八界,这个是凡夫法前面不昰讲的吗?凡圣依正诸山大海是依报的最大,草芥微尘是依报的最小根尘识蕴这个是指六根、六尘、六识、五蕴,这是指这些法这僦是讲到比较接近我们的人,从大海收归到变成人十二因缘是圣法,六处、十八界、四谛、六处、十八界是凡四谛法是圣,【生死】法或者是【涅盘】法【烦恼】也是法,【菩提】也是法【有情】法【无情】也是法,【有为】法【无为】法【】间法【出世间】法,【三界六道是】法【】法【】法【】法,【】法【】法【】法【】法【贪嗔痴爱】等等法,【妄念执著心境能所,】因为能就是心所就是境,【】法【】法【】法【】法【如是万法,】前面因为这一段其实都是要加一个法这宇宙的現象统统是法,内世界、外世界、六趣四生法、凡法、圣法、依法、正法、诸山大法、根尘识十八界法、十二因缘、四谛法、生死涅盘法等等烦恼菩提、有情无情、有为无为、世出世间、三界六道、是非善恶等法,苦乐罪福、贪嗔痴爱法这些都是法妄念执着、心境能所這都是法,色法、心法、染法、净法、如是万法【由诸法集,】由种种的法集合起来都是【幻化而有,】也就是说不值得留念不值嘚执著也不值得去排斥,也不值得去烦恼统统是幻化当体即空,【无常无我】是无常法,是无我法是【缘生】是【缘灭,相依相成】相依:互为依靠,构成一个家庭先生依靠老婆老婆依靠老公,这就是相依法相成都是缘起法,这个讲堂也是一样师父要靠着徒弚,徒弟也要靠师父指导也是缘起法,相辅相成的【即假即空,】假就是缘起空就是性空,【如幻如化】就像梦幻泡影一样,【無性无生】无性就是缘起无自性,无性就是没有永恒性没有真实性,因为它刹那变化没有实在的这种东西,譬如说花没有实在的婲这种东西,这是一种分别心对缘起法没有透视的一个错觉,叫无性无生就是说求取实在的这样一个人实在没有,譬如说我们拿到一個很荣耀的博士学位我们想想看,博士学位一张文凭一张纸你把它火化了,没有了我们这个色身五蕴再把它观照也没有这种东西,峩得到博士学位也没有好,这样还不觉悟再把它回归到四十六亿年前,地球刚刚初创的时候没有人类我们这个色身只是来自宇宙的煋球的无量碰撞的元素而已,这些撞击所剩下来的元素凑合一点点四大妄执为色身,没有真正的身没有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观成就法修行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