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家清心诀修炼.静心决.清心决.冰心决.定心决出自那本书籍

水流心不惊云在意俱迟。

一心鈈赘物古今自逍遥!

冰寒千古,万物尤静心宜气静,望我独神,

心神合一气宜相随,相间若余万变不惊,

无痴无嗔,无欲无求无舍無弃,无为无我

大道无多子,唯在清静一法门

故静字诀,乃为修道第一诀一切法门,均从此一法门下手

身静则生阳,心静则生慧气静则生神,神静则生精;

而一以心静为头脑静则定,定则得

白玉蟾祖有言:「大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静为基」

又云:「薄滋味以养气,去瞋怒以养性处卑小以养德,守清静以养道」

而老子之学,则纯以清静无为为主旨

故清静法门,实为彡教圣人所共守

而世人则无不在竞逐劳役的纷纷扰扰中讨生活。

殊不知:「半日安闲半日佛片时清静片时仙」也。

要作仙作佛作圣人甚至是得大智慧,立大功创大业,树圣德均非从此静字下手不为功!

神,指心力、心劲神是身体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要莋到主动养精气应保持精 神愉快,心情舒畅遇事不怒,思想宽广饮食有节,起居正常劳逸结合,锻炼至上增 强抵抗力。

《内经》 云: ‘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 ’ 浓郁之味 不能生精; 惟清淡之味, 乃能补精也 万物皆有味,调和胜则真味衰矣淡煮之得法,自有┅段冲和恬澹之味益人肠胃。故淡食 可以养精可以益寿。 ”

《七部语要》说: “神静则心和心和而神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神伤。将全其形 先在理神。故恬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也七窍者,精神之户牖也; 志气者 五脏之使候也。 耳目诱於声色 鼻口悦于芳菲, 肌体舒于安适 则精神弛骛而不守; 志卸縻于趋舍,则五脏滔荡而不安嗜欲连绵于外,心脏壅塞于内曼衍于荒淫之波,留连 于是非之境而不败德伤生者,盖亦寡矣以劳形而伤神也。 ”

(喜欢道学的朋友可关注 还魂草1900,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清心诀修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