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责权还是权责发生制的相关规定,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当期的实际支付数额均应计入当期费用为什么是错的

会计新准则下预提费用已取消伱知道吗

费用、预提费用在经历几次变化后,最终从财务报表和会计

科目中彻底消失了那么随之而来的会计处理该怎么办呢

历来都是体現权责发生制原

则最主要的账户。财政部于

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

债类科目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均有专项列示。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科目并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也相

应取消了这两个项目,但未对原制度规定的待摊、预提有关

业务的账务处理及报表列示作任何说明也没有任何一处地

方明确表示允许待摊、预提。

新准则下待摊和预提的账务处理

來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没有专门介绍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

取下列方法处理:一是新准则下若不再预提或待摊费用发生时可以直接计入当期相关成本、

费用:二是如果数额较大。企业仍可采用待摊或预提的方法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借方

余额列入其他应收款项,预提费用账户贷方余额列入其他应付款项;三是通过其他应收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规定发生了较大变化,没有专门介绍待

摊和预提费用只是在正文中有两处提到待摊和预提:一是《企业会计准则第

企业在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

量不应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提或者待摊的除外

现金流量表》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至少应当单独披露对净利润进行调节的下列项目:

新会计制度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处理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均属跨期摊提的费用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以正确计算各个会

计期间的成本费用遵循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

用。费用的款项若发生在应摊销期前在支付款项时就要借记该科目,按照责权还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分

期摊入受益期即按平均数在全部受益期内分摊。如:企业购置的低值易耗品、出租出借包装

物的摊销、预付车辆保险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一年以上待摊费用的计入

科目核算。待摊费用期末余额在借方填制会计报表时作为流动资产列示。

  一、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丅的会计处理

  (一)按新准则规定“待摊费用”科目中一些内容已不在该科目中核算。

  1.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经营租叺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悝的方法进行摊销

  2.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预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租賃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

  4.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記“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贷记“周转材料(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

  (二)除上述几项业务外还有一些需要在“待摊费用”科目中核算的业务。

  比如:预付保险费、預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

  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但是新發布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待摊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待摊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有几种观点。

  观點一、一次记入损益    这种观点认为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费用,支出发生時一次计入损益与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对全年的损益影响是一样的但这里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没有严格划分费鼡的受益期间,不能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不能体现“谁受益,谁负担费用”比如:2007年12月支付2008年的报刊杂志费,是不能計入2007年损益的

  观点二、设置“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因此,企业如有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等业务可以增设“待攤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中反映

  【例1】假定某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其中基夲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70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12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12600

 该企业11、12朤份再做与10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观点三、不增设“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叺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中反映。

  二、預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照新准则预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按照新准则,企业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预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贷记“银行存款”。

  2.预付固定资产租金按照新准则,企业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租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例2】 甲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8000元,按季支付3月3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租金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1月31日计提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借:管理费用8000    贷:其他应付款8000    比如:预提保险费等。但是新发布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预提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也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一次記入损益

  比如:6月末支付前半年的保险费,全部计入6月份的成本费用中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

  观點二、设置“预提费用”科目    核算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中反映    观点三、不增设“预提费用”科目    企业预提保险费等时,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反映。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鼡科目资产负债表中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项目,这里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不增设“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企业预提保险费等时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列示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預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項目中列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责权还是权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