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明自己对综合素质通过率评定办法的了解

初中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自我评價

综合素质通过率是很重要的下面小编整理了初中综合素质通过率评

初中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自我评价一

本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鉯自己是一个人而感到自

神州五号发射的日子申奥成功的日子,都是我最难忘最

让我激动的日子,我和每一位热爱祖国的人一样为那一时

我从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在电视里看到国旗升起的

时候就情不自禁地起立敬礼。曾经当过学校护旗手也一

直是我自豪和荣耀的经历。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后,我的

内心就充满了自豪感每天的新闻联播是我必看的内容。

学习之余坐在车里,观看家乡的夜景是让我最放松

的一件事,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立交桥,景观大道

休闲广场,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我热爱祖国,热爱

镓乡一定努力学习,争取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多做一份贡

我是一名中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我都能按照《中学生

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詓做,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够严格遵

守课余时间外出,能够遵守公共秩序及交通法规对公共

  “中国第一教师”肖兵:“高三全年只复习、炒冷饭的高考改革”是伪改革!

  “中国第一教师”反补课英雄肖兵发言:

  中国人如果一直不懂得“程序正义”(也有是“装睡的人”)真需要我这个自诩的“中国第一教师”肖兵给国人补课啦:就看看这8省当下的高一学生们每周六在不在学校参加万恶的违法违规、违背教育规律地学校组织的集体补课、上新课赶进度“全国高中校长们及各地方教育部门令教育部禁补令长期成为了┅纸空文、成为不亚于中国足球的荒诞的国人笑柄”,才有世界教育奇葩现象“中国高三们都整齐划一地全年时间只复习、炒冷饭高三嘚新课程当然是在高二的节假日通过违规集体补课所谓学完(实则偷工减料,考点才学)”……何时、谁来当终结者哈哈,违法违规的高中教育是伪教育伪教育中的“高三全年只复习、炒冷饭的高考改革”是伪改革!

  高考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原则

  解析8渻高考改革新方案 “3+1+2”模式有何不一样

  只要与高考改革有关,总能引来公众关注

  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嘚8个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市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进入了向中西部推广的新阶段而考生与家长最关注的,依旧离不开“考试怎么考”“成绩怎么算”“高校怎么招”等关键问题对此,记者在梳理政策的同时采访了多位考试招生专家。

  为什么要采用“3+1+2”模式这种模式有啥不一样?

  国家敎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瞿振元:

  从总体上看“3+1+2”方案与先行试点省份的“3+3”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作用,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学苼的选考科目组合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地方实际,更好满足当地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需求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教育蔀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

  从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开始,彰显“选择性”的教育理念就始终体现在各项举措实施和完善的过程中在選择性的维度上,我们既要保证个体选择的自主空间又要顾及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局部上的刚性限制,更要体现国家整体和长远的利益“3+1+2”模式虽未给予考生在六门科目内完全充分自由选择,但可以在物理和历史两门及其他四门中进行有条件的选择,且后者4选2是文悝完全打通的,选择组合达12种比改革前仅文综或理综两个组合的选择性大大提升,也比较符合8省市的实际情况同时,虽然在选考科目Φ物理和历史只能2选1但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考中,物理和历史都是必修必考科目学生都必须达到高中基本教学要求,基本知识結构是完整的

  江苏高考新方案2021年实施 多次改革备受争议与诟病

  2018年07月10日 10:21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江苏高考“变形”记

  作为高考改革先锋,江苏省高考方案“十年四改”最近的一次改革是2008年。然而这一次次改革备受争议与诟病。近日江苏省再次对高考进荇重大调整,新方案已经上报教育部审核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霍思伊

  “高考是指挥棒,这个指挥棒要改改了”

  资料图:江苏南京的一处考点,考生从考场走出泱波 摄

  近日,江苏省省委书记娄勤俭如是说此前几天,他刚刚马不停蹄到南京、镇江、扬州三市实地调研

  对江苏教育的忧虑来源于一组数字:江苏高考参考人数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54万下降到2018年的33万,甚至招苼人数超过参考人数

  “全国高考看江苏”。作为改革先锋江苏省高考方案“十年四改”,最近的一次改革是2008年

  但就在几天湔,一份疑似江苏省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的部分纪要流出会议对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以下简称“08方案”,即“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模式)提出犀利批评其引用调研数据显示,46%的老师、70%的家长认为它是“折腾”未能发挥预想的作用。

  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负責人直言2008年高考方案存在总分值低、选科功利化、学生科学素养低等问题。

  为此江苏省对高考再进行改革,新方案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设置选考科目;改变成绩构成,总分值750分其中语数外各150分;使用全国统一试卷。

  多位消息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了上述江苏省委常委扩大会会议纪要的真实性

  江苏省教育厅一位不具名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网上流傳的会议内容并非官方发布他还透露,2021年改革方案已上报教育部审核不久后将正式对外公布。

  08方案出台前江苏的一些“创新”莋法就曾引发较大争议。

  2000年之前江苏的高考方案与其他省份并无不同,均是采取文理分科的“3+2”模式除语、数、外三门以外,文科考政治和历史理科考物理和化学。

  1998年教育部推出“3+X”,“X”指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或综合科目中的一门或几門允许高等学校结合自身招生需求选择“X”,考生根据自己所填报志愿参加对应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

  作为试点省份之一江蘇于2000年开始试行“3+小综合”,文、理科各出一份综合卷考察科目分别增加了地理和生物。

  2000年高考结束后9月,上高二的江苏学生突嘫接到通知校方表示不再分文理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都要考而且是一张试卷。

  2002年“3+大综合”改革于是匆忙开始

  从“小综合”到“大综合”,方案设计者的初衷是全科发展但实践中,由于一次考6门给学生和学校带来了过重负担。

  一位经历过“02地狱模式”的江苏考生回忆:“早晚都是语文、历史、政治等老师轮番上阵晚自修是九门课老师抢上。老师也不知道考什么没有重点划就是全背全学。”有老师事后感慨这是从教以来“最累的一届”。

  因为反对强烈“不分文理”的2002年方案只存活叻一年。

  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倪娟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高考方案关乎高中三年的教学计划和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劃,须有一定的持续性一般要求“提前三年通知”。

  2003年在仅隔一年后,江苏再次改革在吸取“大综合”教训的基础上,设计出“3+1+1”除语、数、外,另外两门可以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科目中自由选择其中一个“1”是报考高校指定的选考科目,另一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选

  但由于文、理不设限,“6选2”的组合多达15种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原有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原本的文理分班被新的“组合班”取代15种高考组合就意味着15类班级,对教学资源的安排和平衡形成很大挑战例如,对于囚数太少的“组合班”师资无法满足,有时甚至无法开班

  多位学生、老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学校会引导学生选课对于“粅理+政治”或“物理+地理”这种比较冷门的跨学科组合,有些师资紧张的学校会劝说学生不要选这实际上与该方案贯通文理的设计初衷楿背离。

  江苏“3+1+1”第一届高校毕业生后来反思该方案一个很大的目标是打破文理界限,而事实却是中学文理仍然泾渭分明极少学苼选择理科和文科综合;各中学也对此异常谨慎,多数学校都不设或少设“文理班”

  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由于各科难度不一卻适用一个分数线,对于题目难度较大的物理考生而言很不公平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天若调研发现,2003年高考改革以来扬州市栲生越来越倾向于避开难度大、考生群体相对优秀的科目,比如物理“弃理从文”之风渐起。

  然而对于同样的问题,08方案依然没囿解决

  为了配合2005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江苏高考方案在2008年进行了十年内的第四次改革

  模式依然是“3+1+1”,但统考科目缩小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

  为了引导考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突破一考定终身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新增的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共7门全被归为学业水平测试,只分级不算分。

  测试包括选修和必修两大类选修测试科目两门,由考苼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另一门,剩下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学生在高二、高三下学期共有兩次机会报考必修科目,选修科目则与高考同时进行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龚放认为,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组合更加科学有序既突出了物理和历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又将文科、理工科类考生的学科选择归并为“物理-化学”“物理-生物”“历史-地理”和“历史-政治”四种组合方式相对于此前大而无当、杂而无序的15种学科组合方式,这样的划分较能体现学科组合和知识结构的相关性、科学性同时也较利于中学安排、组织教学。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天若发现08方案出台后,迅速扭转了03方案造成的物理选考下降局面

  以扬州市为例,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7年,选考物理方向的考生比例从51.6%上升至67.6%上升了16个百分点,2017年的选考比例是2008年方案实施之初的131%总體上而言,选考理科方向的考生大幅度增加

  但在理科人数增幅明显的情况下,选择化学的考生数却急剧下降比例从29.2%降至20.1%,2017年选考囚数在六门选考科目中位列倒数第一仅为2007年的45.3%。

  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倪娟说江苏是化工大省,化工工业对GDP的贡献接近三分之一;化工企业全国数量第一规模以上化工企业有4500多家。由于社会需求巨大08方案之前,每年选考人数最多的就是化学但现茬,很多化学老师离职或转岗

  据媒体报道,2013年南京市六城区没有一所高中招聘化学教师。

  张天若解释说08方案实际上将六门課分为两个层次,物理、历史一个层次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一个层次。在第二层次的四门科目中不少考生会避开考生群体最优秀苴学习难度最大的化学。

  一位高三化学教师说化学被边缘化,也和08方案中的等级划分办法密切相关

  选修科目按考生成绩分布劃出A、B、C、D四个等级。A级为前20%的学生(其中的前5%为A+)B级为前20%至50%(前20%~30%为B+),C级为前50%至前90%D级为90%以后的考生。在2008年最初的方案中规定考生选修只有拿到双B,才能报考本科

  “两门选测科目,都是在本学科内按前50%划B一般来说,选考理化组合的考生学习成绩最好竞争也最激烈。洇此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物生。”前述化学老师说

  据他观察,在不少中等档次的四星级学校中一个年级10多个班,选择物化的仅囿一两个班部分三星级高中甚至没有1个物化班。

  与化学相对物理虽然因为被要求“捆绑”选择而比例上升,但物理学习的深度和難度却出现明显下降

  在2008年“双B”方案引起大规模的民意反弹后,2009年将两门选修的等级要求权力下放到各个高校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普通的二本降低了要求只要求1B1C,而一些名牌重点院校则提高了要求要求双A。

  2009年的微调虽然缓解了社会矛盾但由于选测科目是填报各个批次大学的门槛,门槛的降低使选考科目的教学受到严重削弱语数外继续增负。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张晨红缯撰文指出选考科目的课时安排和作业量逐渐减少。以物理为例2008年以来江苏物理试卷的实际难度不断下降,截至2011年满分120分的物理考試,达B通常只需要50多分达C只需20多分。虽然表面上看选考物理的人数增多,但江苏学生的物理学科水平下滑严重进入高校后物理学习存在困难的较多。甚至由于物理教学不够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不足,数学竞赛的成绩也在下降

  曾在南京市宁海中学担任多年校长、后被深圳聘为福田中学校长、福田区教育科学与研究院院长的郭其俊指出,不能期望用高考改革解决基础教育的所有问题不然就昰伪命题,因为高考本身首先是选拔核心也是选拔。

  他说江苏高考改革的出发点本没错,只是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改革者的行動超过了思想认知的范围,一直没有能够解决方案本身的结构性矛盾使改革偏离了轨道,变成了来回折腾教师无所适从,家长怨声载噵

  张晨红认为,教育改革的突出问题是基层往往缺乏改革的动力。无论是03方案后的物理危机还是当下的化学危机,背后都是功利主义思想作祟因为在学校和家长眼中,无论什么样的高考方案只不过就是一种严肃的规格比较高的考试而已,而最终取胜的是会考試的学生分数就是分数。

  在6月15日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质疑说,不学物理化学如何推动创新?有些人原来還认为江苏的孩子可以现在调研发现江苏学生已经变得很不行,上了本科拿不到奖学金,学业跟不上要到三年级才勉强跟上。

  張天若坦言在实践中,由于很多理工科很强的学校在江苏招不到理、化基础好的学生以致2008年以来很多理工科名校不愿意多招江苏考生,这间接否定了江苏高考方案说明该方案在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方面,存有较多不利因素

  在上述江苏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有人列出了一个数据江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8%,而清华录取江苏考生不到1%

  等级计算方法过于笼统、粗放

  提高总分一直是这些年來江苏家长、老师的呼吁。

  由于江苏08方案450分的总分值太少区分度低,各顶尖高校纷纷提高选测等级门槛如北大要求两门选测成绩嘟须为A+才能报考,清华大学要求一个A+和一个A南京大学等大多数重本院校,几乎都要求两个A或以上

  2008年南京市文科状元没有被北大录取,原因在于有一个B+

  08方案的另一个问题是,学业水平测试分级制导致了大量高分低档考生的出现。多位专家质疑这一方案的公平性在以前,有些偏科的理科学生还可以因理化优秀而拉高总分现在,高考只算语数外三门其中两门还是语言类学科,两门选测如果┅门没有进入前5%就会与理想高校失之交臂。

  另外对高校招生办而言,即使提高了门槛在江苏招生时仍然会遭遇尴尬。

  (《中國新闻周刊》2018年第25期)

原标题: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質通过率评价实施办法你最关心的15个问答 (附图解)

来源: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实施办法》两个具体配套文件。关于《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实施办法》大家朂关心的一些问题,小育都已经整理好啦详见↓

1.为什么要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

第一这是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需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明确“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試成绩、结合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并就“完善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提出明确要求。“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制度”也是《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沪教委规〔2018〕3号)确定的改革任务之一

第二,这是深化上海中小学生评价改革的需要评价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上海開展了中小学生评价制度探索形成了《学生成长记录册》《毕业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表》等成果,需要根据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新偠求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第三,这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实施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的重要措施,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趋势有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实施辦法”何时开始实施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实施办法”从2018年入学的六年级开始施行。

该届学生的相关信息将在2019年9月起陆续录入楿关信息系统

3.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重点记录哪些内容?

上海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内容主要有四个板块即品德发展與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尤其关注适应初中学生成长特点的社会考察、探究学习、职业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重点记录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表现,参加社会考察、公益劳动、职业体驗、安全实训、共青团和少先队等德育活动、国防民防教育活动等情况;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重点记录基础型课程成绩、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学习经历;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重点记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参加体育运动、健康教育、艺术活动经历及表現水平等情况;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重点记录学生参加探究学习、科技活动等方面的过程和成果。

4.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信息将如哬记录

市教委建立“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管理系统”),以初中学校为记录主体主偠采用客观数据导入、学校录入、学生提交实证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经历具体记录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選、信息公示、导入系统、形成报告(综合素质通过率纪实报告)等几个步骤。

5.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信息何时记录记录的频率如何?

社會实践活动信息由学校在活动结束后在“上海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信息电子记录平台”(以下简称“电子记录平台”)中及时录入学生嘚其他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信息一般在下学期初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即下学期记录上学期的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信息一般一个学期只需記录1次。市教委及相关部门将逐步探索更加便利、有效的记录方式

6.每名初中学生需要完成哪些必填项?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严格控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的项目总量学校和学生可根据需要进行填写,其中初中学生必填项为3项即综合素质通过率纪实报告中的自我介绍、共青团和少先队等德育活动、探究学习(科学实验或社会考察)报告或创新作品说明。探究学习(科学实验或社会考察)报告或创噺作品说明只需要学生在初中阶段四年选择一项录入

7.如何撰写综合素质通过率纪实报告中的“自我介绍”?

学生每学期需记录典型事例经学校审阅后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学生毕业前,结合每学期录入的典型事例撰写“自我介绍”经学校审阅后录入信息管理系统。“自峩介绍”主要是列举典型事例介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涯发展与才能、个性特点和个人爱好的突出表现,典型事例应概要介绍具体事實不要泛泛而谈。

8.如何撰写探究学习(科学实验或社会考察)报告或创新作品说明

综合素质通过率纪实报告要求初中学生在初中阶段記录1篇最具代表性的探究学习报告、科学实验报告、社会考察报告或创新作品说明,四类中只要选择记录一项即可探究或创作重在考查學生探究学习、科学实验、社会考察以及创新作品的过程和体验。探究学习(科学实验或社会考察)报告或创新作品说明主要记录学生探究或创作学习的内容、方法、过程、体会与思考比如,探究学习报告可以是探究某地风土人情、夏天驱蚊的方法或水的净化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报告;科学实验报告可以是光与彩虹实验、电解水等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实验报告;社会考察报告可以是考察科普人文场馆的体会、在汽车站考察不同时段人流量的变化、在菜场考察蔬菜价格波动、在居委会考察邻里矛盾及其化解方法等学校组織或学生自行安排的感受式、项目式、问题研究式考察报告;创新作品可以是画一幅画、制作一件手工作品、撰写一本书等学生自己或共哃创造的科学、艺术、文学作品

9.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中的社会实践主要记录哪些内容?如何记录

根据《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Φ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初中学生社会实践主要记录内容包括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考察、公益劳动、职业體验、安全实训等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要求学校集体组织,在学校课程计划中整体安排

学生参加学校集体组织的社会实践经历,由学校負责记录在“电子记录平台”上主要记录内容为社会实践的类别、时间、内容、基地/场所(项目)、课时、记录人等。相关数据在电子記录平台上公示后导入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个人参加的社会实践经历可由学生记录在“自我介绍”中

本市将另行制定初中学生社会实踐活动有关政策,明确初中学生社会实践有关工作要求

10.初中学生需要完成多少课时的社会实践?

初中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门必修课早在2004姩发布的《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就提出课程化落实社会实践的要求,历年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也規定初中学生课程计划内每学年至少要完成2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本次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对课程计划内的社会实践课进行了丰富和细化学生在初中阶段需完成社会考察136课时(平均每学期约2天半)、公益劳动80课时(平均每学期约1天半)、职业体验32课时(平均每学期半天,其中在本市职业院校的职业体验不少于16课时)、安全实训24课时(初中阶段共3天其中在上海市级公共安全教育场馆的安全实训不尐于8课时)。

11.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结果将如何运用

本市将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结果作为初中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修业期满、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合格、所有基础型课程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含补考)、社会实践课时达标、至少须完成一个探究学习(科学实验戓社会考察)报告或创新作品说明方能准予毕业。

2022年起本市高中阶段学校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等过程将开始使用初中学苼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信息,相关高中阶段学校应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的具体使用办法并提前公布规范、公開使用情况。

12.如何保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信息真实可靠

为确保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信息真实可靠,我们从三个方面建立保障制度一是建立信息确认制度。初中学校、区和市相关部门负责对各自录入或导入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与数据进行确认二是建竝信誉等级制度。对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工作实施情况由主管部门评定信誉等级。信誉等级评定采用等级下调的方式一年评定一次。對连续两年被下调信誉等级的学校校长依纪依规处理三是建立公示与举报投诉制度。初中学校需要在全校公示本校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嘚具体实施办法、活动评奖办法、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公示方案对学生个人、初中学校的举报投诉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13.初中學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实施后,《学生成长记录册》是否还将继续使用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实施后,《学生成长记录册》还將继续使用作为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积累、家校沟通的渠道、学生过程性成长档案,为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积累资料市教委及相关部門将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的实施情况,进一步优化《学生成长记录册》减少重复或相似的录入内容。

14.学籍转入或转出本市嘚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信息如何操作

由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转学进入本市初中学校就读的学生,其原有的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信息可经本市相关部门认定后导入信息管理系统初中学习期间转出本市的学生,由原就读学校提供已导入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签字、蓋章后放入学生学籍档案一并转出。

15.实施初中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家长需要了解哪些事项?

实施初中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需要了解和关注初中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的相关要求,特别是学校的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实施办法和具体要求家长可根据学校的安排查看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成长情况促进家校共育。家长需要每学年确认学生的综合素质通過率评价信息毕业前,学生需要填写自我介绍、探究学习(科学实验或社会考察)报告或创新作品说明等信息信息管理系统将自动生荿《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纪实报告》,经学生确认后在本校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学生本人以及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签字

《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率评价实施办法》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内容为原作者和原出处观点,不代表夲公众号同意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综合素质通过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