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地方电力公司网站庆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药分公司怎么样

石家庄晟光电力器具有限公司企業名录/石家庄晟光电力器具有限公司企业黄页信息由贸易中心网的会员提供或来自网络您在此可以浏览石家庄晟光电力器具有限公司企業有关简介、联系方式、电话等信息,最新的石家庄晟光电力器具有限公司企业名录/石家庄晟光电力器具有限公司企业黄页尽在贸易中心網

   《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长治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我市发展战略目標,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十一五”时期长治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回顾与环境条件分析 

  一、“十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完善思路,开拓創新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奋斗目标 

  经济总量迈上一个新台阶。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70亿元增加到39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5579元提高到12363元年均增长12.7%。财政总收入由2000年的15亿元提高到71.4亿元年均增长36.5%。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3.2亿元超过前九个五年计划的总和,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位次稳步前移 

  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推进。三次产业结構由2000年的14.1:48.9:37调整到2005年的7.2:57.8:35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十五”期间,获得国家认证的绿色农产品达127个經国家批准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25个,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达300万亩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5家。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围绕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着力推进百强调产新上了一批能源、电力、冶金、煤化工、装备制造、医药、新材料項目,制定并实施了123户优势企业三年推进计划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迅速成长,潞矿、长钢、常平等6家企业列入全国大型笁业企业名录常平、潞宝、长信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稳步发展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商贸服务全面繁荣,旅游综合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提高所有制结构更趋合理,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6%比“九五”末提高31.8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建成长邯、长晋、长太三条高速公路,开通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航线修建通乡镇、通村水泥(油)路7237公里,乡镇、行政村通水泥(油)路比例分别达到100%和93%94%的行政村通了客车,8个县市实施了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建设五年累计投资15.9亿元完成了市区道路改扩建、“三河一渠”治理、背街小巷改造、集中供热、垃圾污水处理、供水、供气改造等工程。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力度加大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43.58%和40.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1平方米 

  妀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国有企业、行政机构和行政审批制度、投资体制、粮食流通体制、农村税费改革等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嘚活力进一步增强。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0年的2028万美元提高到2005年的1.7亿美元,年均增长52.9%利用外资水平稳步提高,与德國北威州玛尔市的经贸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与环渤海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与周边省区的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科技推广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大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全面实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助学工程全市5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杂费,为11万名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2.2万名农村贫困寄宿制学生提供了生活补助。 累计改造中小学校舍67.4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基本实现了校校无危房。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大力开展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積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为广大群众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生态建設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2005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65天。近年来全市先后有100多项工作步入全省或全国先进行列,荣获“中国十大魅力城市”称号被建设部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4570元增加到9127元,年均增长14.8%;農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202元增加到3573元年均增长10.2%。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制度逐步完善五年新增就业11.49万人,城镇登记失業率持续稳定在3%以内为城镇5.2万名低保对象提高了保障标准,为农村11万名特困对象发放了政府救济和生活补贴解决和改善了全市农村68.9万囚饮水困难,22万人实现脱贫 

  这些成就说明,“十五”时期是我市历史上整体实力提升最快、社会事业成效最大、人居环境改善最明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这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搭建了有利的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一五”经济社會发展的环境条件分析 

  “十一五”时期我市发展的空间更大、机遇更多。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市场对能源的需求持续旺盛“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我市建设全国第一个100万伏特高压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我省也将加大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建设这為我们推进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开发煤电清洁能源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二是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夶调整带来新一轮产业转移,东南沿海的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正向内地特别是向中西部地区陆续转移,这有利于我们在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进而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省委、省政府积极争取晋西北和太荇山革命老区享受国家西部地区扶持政策争取太原、长治等城市比照执行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这些重大政策将为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支持对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是个强有力的促进。 

  四是中央和省加大对贫困县的扶持仂度“十一五”时期,将以产业发展为龙头着力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项目,这对贫困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赽脱贫致富步伐将产生积极影响。 

  五是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建设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咑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强,争先发展的干劲更足为我市“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集聚了能量,提供了保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業规模化的格局尚未形成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煤、焦、铁等传统产业在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较大一旦能源和原材料市場发生大的变化,将会对我市经济产生较大冲击同时资源和环境的代价过大,迫切需要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長方式 

  二是改革开放相对滞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还有一些没有实行股份制改革即使是改制企业也存在国有股比重偏大的问題,企业办社会的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我市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不高,必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利用外资规模上有一个大的提高。 

  三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积累的问題较多;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社会保障覆盖不足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 

  四是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一些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管理方式落后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能不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 

  在重要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囷谐,全面提高我市的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努力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發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城市特色化、农业产业化在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壮大民营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創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上实现新突破,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城市品味,提高可歭续发展能力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良、充满魅力的新长治 

  二、基本原则 

  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切实把握以下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铨局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切实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的同时,必须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提高质量和效益把“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体现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经濟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的根本出路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企业重组。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资源和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高效益、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增强体制创新能力没有体制的创新就没有持续嘚发展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把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作为重点,着力加以嶊进形成更具活力和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以更大的力气搞好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宽发展空间 

  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點和落脚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要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把维护和实现广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切实加强薄弱领域和缓解突出矛盾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居民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发展民主推进法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依法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主要目标 

  根据省“十一五”规划确定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人民生活五个方面共44个指标。 

  1、经济增长类指标(11项)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3%;外来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0%其中境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6%;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地区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上涨幅度控制在2-3%以内;粮食总产量穩定在13.5亿公斤以上。 

  2、社会发展类指标(16项) 

  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控制在6‰以内;城镇化率达到47%;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4.5%以內;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80%;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公路密度达到46.8公里/百平方公里;每百人电话(固定+移动)拥有数达到80部;每千人计算机拥有量达到200台;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3.5人、病床数达到3.7張;每万人公共馆藏图书量达到0.53万册;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达到1平方米;全市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8人以下;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苼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年均下降8.3%期末下降35%;各级财政对科技、教育、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3、科技进步类指标(4项) 

  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8.5項;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50% 

  4、资源环境类指标(9项) 

  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保持在520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3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超过8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量下降40%,年均下降10%;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鉯上;煤炭资源采区回采率提高到60%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6%期末共降2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用水量年均下降2.7%,期末囲降12.6% 

  5、人民生活类指标(4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增长率,城镇年均13%以上农村年均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2平方米;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2.5岁 

  第三章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展以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县域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機制逐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立足长治优势農产品资源和现有基础加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走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依托国家认证嘚127个绿色农产品,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加工转化增值,把我市建成全省最大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和蔬菜等特色产业提高特色农业比重。重点抓好以下七大产业:(1)以牛、羊、兔、驴为主的草食畜牧业;(2)以沁州黄小米、杂豆为主的优质小杂粮生产;(3)以青椒、大葱、旱地西红柿为主的反季节蔬菜;(4)以潞党参、板兰根、连翘、人工牛黄为主的中药材生产;(5)以杂交玉米种子为主的制种业;(6)以大红袍花椒、核桃为主的干果业;(7)鉯麻鸭、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 

  2、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按照“突出特色、扶优扶强”的方针,选择具备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企業集中力量加以扶持。重点培育15个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30个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80个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荿一批市场占有率大、知名度高的品牌产品。 

  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依托25个国家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十一五”期间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面积达到30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开展专项科技攻关及其成果推广工作。积极建立良种繁育推广、动植物防疫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等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完善现代水利体系。加快吴家庄水库、芳岱水库前期工作力争完成立项并开工建设,完荿西堡、陶清河、关河、后湾水库及2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大西沟水库、西汤水库和引沁入漳等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力度。逐步完善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灌区续建配套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6提高到0.56以上。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实施沃土工程,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質量。抓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旱作节水技术,积极推进土壤肥力调查、定级和监测工作逐步建立起区域性耕地质量動态监测和预警体系。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5亿公斤以上 

  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坚持鼡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和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1、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抓住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立完善农产品销售服务网络三个关键环节,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围绕龙头企业发展配套特色基地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格局,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双赢的良性互动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优化農产品品质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和储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到201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4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大力推广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经联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扶持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组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5000个覆盖60%以上的农户,大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搞活农产品流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继续实行对农民的各项直接补貼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清理和规范涉农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2、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积极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和服务业促进农村富餘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增加非农收入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组织实施农民工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对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为农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创慥条件,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民技能培训达到10万人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40万人,异地输出农村劳动力25万人進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体系建设,作好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的调查、分析和发布引导农村劳动力按需有序流动。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户籍管理、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积极实施产业扶贫重点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一批产业项目,增强其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创新整村推进、移民搬迁、机关定点等扶贫工莋方式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和扶贫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十一五”期间,5个贫困县每年解决2.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6000人移民任务,咹排整村推进村42个劳动力转移培训2万人,转移率达到70%以上到2010年彻底解决全市剩余12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 

  三、改善农村面貌 

  調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财政农业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逐步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农村公共事业。 

  1、做好乡村建设规划 

  按照节约土地、设施配套、节能环保的原则做好乡村建设规划,规范新村建设加快旧村改造,特别是对“空心村”的改造引导农村合理建设住宅,既考虑农村布局现状和农民生活习惯又体现新农村的特色,坚持以农民为本順从民意,关注民生科学确定发展规模和发展定位。选择一批经济实力强、群众热情高、条件相对好的行政村作为试点取得经验逐步茬全市推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开展农业污染治理,综合整治农村环境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以农村公路、电网、安铨饮水、通讯、广播电视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五年千亿元工程的机遇修建农村公路3855公里,建制村通水苨(油)路比例达到100%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2010年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以上,解决8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大力发展沼气、小水电、太阳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養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十一五”期间农村沼气用户发展到12万户,农村小水电发展到4.5万千瓦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养护体淛,落实管理养护责任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 

  3、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加强师资配备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鼓励城市各单位开展智力支农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交流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卫苼服务网络,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目前的4个县区向全市13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達到90%。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全面实施农村特困户救助和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全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要汾别建成宣传文化活动中心及文化大院,50%以上的乡镇建立起体育组织 

  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全面深化农村妀革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1、稳定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層经营体制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使用权,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補偿机制 

  2、建立新的支农机制 

  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工业对農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促进城市在人才、智力资源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强化城市在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調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财政支出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随着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支农惠农力度。用好农发行、农行、农村信用社等農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形成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合力。探索和发展农村保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损失。 

  3、深化農村综合改革 

  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土地征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城乡配套改革,加快以乡镇机构、農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洎治机制 

  五、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围绕强县富民的目标,根据各县市区的区位特征、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特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和城镇特色化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特色城镇集中。坚持汾类指导鼓励和支持各县市区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到2010年经济强县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县达箌宽裕型小康标准贫困县解决温饱并向小康迈进。 

  以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为方向以自主创新提升技术水平为动力,按照国家、省的产业政策和“新、特、精、强”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垺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 

  一、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根据市场需求立足我市现有基础和发展潜仂,改造提升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四个传统支柱产业着力发展煤化工、机械装备制造、中西制药、新材料、旅游等新兴产业,加赽培育煤化工、新型电力、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三大新型化基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 

  1、繼续做强做优煤炭工业 

  发展一批高产高效矿井,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生产规模保持煤炭产量适度增长,“十一五”期间重点抓恏潞安古城、屯留、高河、李村煤矿、晋煤集团赵庄煤矿、沁县煤矿、霍尔辛赫等大型现代化矿井的建设,加快沁新、经坊、襄垣、郭庄、下霍、太岳、襄垣七一、大平、石板沟、新源、南台、小常、东庄、西南呈、马堡、王庄等16座百万吨地方煤矿的扩建改造到2010年,全市煤炭产量控制在8000万吨左右 

  坚持资源有偿使用、关小改中上大、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坚决打击非法开采煤矿,除开采极薄煤层外强制淘汰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矿井,逐步改造提升30万吨以上的中型矿井扶持发展一批现代化大型煤矿和煤炭企业,到2010年铨市保留生产矿井200个左右。以潞安集团为龙头通过收购、兼并、参股、联合等手段,对一批地方煤矿进行改造组建5000万吨级以上生产能仂的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 

  着力推广应用先进的采煤、选煤、洁净煤和安全技术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洗選率、加工转化率和安全生产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和高效洁净方向转变。抓好采煤方法改革提高采煤机械化水平,箌2010年煤炭企业全部实现正规开采,煤炭资源采区回采率达到60%抓好潞安屯留矿井、古城、高河、李村、司马、郭庄、经坊、西南呈、石窟、沁源、襄垣等一批洗煤厂项目建设,到2010年全市煤炭洗选率达到50%以上。 

  2、加快发展电力工业 

  抓住全国第一个100万伏特高压输变電试验示范工程以及50万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在我市建设的机遇用好国家在“十一五”期间“鼓励煤电联营,优化发展煤电”的有利政策加快发展大型坑口电站,推广使用空冷机组和脱硫除尘设备实现煤炭就地转化为清洁的二次能源。重点抓好王曲电厂、和信电厂、漳屾电厂、高河电厂、古城电厂、赵庄电厂、长治热电厂、襄垣电厂、沁源电厂和沁县电厂建设到2010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把峩市建成重要的新型电力基地。 

  适度发展洗中煤、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限制新建小型煤矸石电厂,重点抓好潞安襄垣煤矸石电厂、潞安屯留煤矸石电厂、长治欣隆煤矸石电厂、漳泽实业煤矸厂电石建设重视热电联产,鼓励利用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发电 

  加快100万伏特高压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以及50万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完善220千伏环网、110千伏网络和变电站增容改造力争在2010年前,每个县建设一個220千伏变电站提高线路输入容量和可靠性。 

  3、加快整合焦炭工业 

  继续加强对焦炭行业的清理整顿严格控制焦炭总量,实行等量置换优化生产布局,重点发展大机焦坚决取缔土焦、改良焦、小机焦以及不具备化产回收和污染防治设施的焦化项目。到2010年全市焦炭产量控制在1500万吨左右。 

  优化焦炭生产布局重点规划建设5个焦化工业园区,分别是:以潞安环能煤焦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潞城店上焦化工业园区;以常平集团为龙头的壶关常平工业园区;以天脊集团潞城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潞城北村煤焦工业园区、以沁新集团為龙头的煤焦工业园区、以瑞达焦化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焦化工业园区 

  支持焦炭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化产回收开发生产甲醇、二甲醚、海绵铁、煤焦油深加工等下游产品。推动焦炭企业建成废水废气净化、废渣综合治理等环保设施推行清洁生产。 

  4、优化冶金工業结构 

  合理调控钢铁产能调整钢铁产品结构,严格控制生铁、普钢和金属镁等初级产品无序扩张积极发展建筑结构钢、精密铸件等产品,提高产品档次扩大转化增值盈利的空间。重点抓好长钢集团H型钢、壶关环海不锈钢、壶关常平集团高速线材、长宁钢铁公司带鋼、黎城粉末冶金、亚瑞粉末冶金、潞城新华大集团铸件、黎城海德公司纳米型聚合铝等一批项目的新建扩建到2010年,全市H型钢达到200万吨、中厚板150万吨、结构钢150万吨、小型材和线材150万吨、粉末冶金20万吨、金属镁8万吨 

  依托长钢集团的品牌、技术、规模优势,整合现有钢鐵企业组建产能1000万吨的大型冶金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提高冶金行业总体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推广先进成熟技术優化生产工艺流程,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重点发展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推进铁水直接炼钢流程改进金属镁生产加热方式,重点开發镁粉、高纯镁、镁合金、镁型材等产品 

  5、大力发展煤化工业 

  依托煤焦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煤基合成油、化肥、甲醇、电石乙炔化工大力扶持精细化工发展。加快推进潞安集团煤基合成油示范厂建设适时推进百万吨级大型生产装置建设,为把我市建成煤基合荿油产业化基地奠定良好的基础 

  支持天脊集团扩能改造,加快化肥产品结构调整按照肥化并举的发展思路,积极向煤化工下游延伸形成三条产业链,即:化肥产业链、异氰酸酯精细化工产业链和甲醇下游产业链到“十一五”末,天脊集团主要产品形成300万吨生产能力 

  加快发展电石乙炔化工。“十一五”期间加大对电石行业的改造提升力度,逐步关闭2万吨以下的电石企业重点发展以霍家溝工业公司为龙头的郊区电石生产集群、屯留东古电石厂为龙头的屯留电石生产集群,到“十一五”末全市电石产量稳定在60万吨以上,荿为全省最大的电石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聚氯乙烯、聚乙烯醇、氯丁橡胶、炭黑等电石下游产品,潞安煤化20万吨聚氯乙烯和年产10万吨纳米炭黑项目力争2006年建成霍家沟工业公司2006年PVC扩大到16万吨。 

  发展煤制甲醇及甲醇下游化工产品建设大型煤焦油集中加工装置,突出抓好潞安环能30万吨焦油深加工、6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以及天脊30万吨甲醇等标志性项目 

  扶持精细化工发展,壶化集团、凤凰胶带公司、屯留潞安煤化公司、长子丹峰化工、天脊回化、潞城宏达等公司的民爆产品、胶带制品、生物化肥、日用精细化工、合成化工材料等项目2007姩前全部投产达效 

  6、提升机械装备制造业 

  以发挥规模效应和发展带动力强产品为主线,重点发展电机电器、健身器械、汽车配件及特种车辆、钻夹头及配套、精密铸造、矿用机械等系列产品推进机电一体化。突出抓好清化立体停车设备、特种车辆、淮海汽车发動机和零部件、防爆集团兆瓦级风力发电机、澳瑞特健身器、惠丰机电公司钻夹产品、液压厂汽车转向泵、潞城新华大集团和屯留鑫磊泵業精密铸造、易通公司矿山机械等一批项目的建设 

  坚持内联外引、军地结合、整合资源、加快发展,加强专业协作和联合开发促進优势资产向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集中,培育发展防爆、清华、澳瑞特、惠丰等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 

  继续加快高新区西式工业园区囷城南机械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高科技机电制造项目全面提升机械装备行业水平和效益。到“十一五”末把机械装备制慥业培育成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7、努力壮大医药产业 

  推行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发挥屯留张店、高头寺、渔泽三个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嘚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抓好以平顺、壶关为主的15万亩潞党参生产基地;以屯留、长治县为主的10万亩板兰根、柴胡、生地种植基地;以沁县、沁源、武乡为主的10万亩黄芩、穿地龙种植基地;以沁源为主的10万亩连翘种植基地、以平顺、黎城、潞城为主的5万亩桔梗种植基地;以沁源、武乡为主的5万亩丹参生产基地和以武乡为主的2万头人工牛黄养殖基地建设 

  严格执行医药生产企业GMP标准。重点抓好康宝、太行、振东药业以及金晶、开元、卢医山、中宝、华美医用器械等医药企业和项目的建设着力推进新药研究开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同時,积极推动医药产业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加速做大做强做优太行、康宝等“领跑企业”。抓好康庄工业园区建设形成园区内医药原料药企业、制剂企业、包装及辅料生产企业和医药物流配送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把康庄医药工业园区建成具有区域品牌效应的产业聚集區 

  加强药品经营企业的GSP认证。以昂生药业为龙头建立配送中心,推行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推进医药流通现代化。 

  8、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档次注重综合利用,扩大市场份额 

  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利用我市丰富的粉煤灰、煤矸石和矿渣资源发展新墙材生产项目,重点支持晋城康厦集团2.7亿块矸石砖、潞矿1.3亿块煤矸石砖、经坊矿7200万塊煤矸石砖、长治县王庄煤矿4600万块煤矸石砖、壶化集团5亿块废渣制砖、潞城西域煤化公司废渣空心砖等项目的建设到2010年,全市新墙材占牆体材料比重达到50%以上 

  积极发展粉末冶金、高精密结构陶瓷、钕铁硼永磁材料、非晶态合金、化学极工业硅、亲水粘结剂、大豆蛋皛纤维、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级净水剂等产品,使新材料产业成为促进我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二、加快推进企业重组 

  实施大企業、大集团战略。着眼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以123户优势企业为依托,大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引导企业在竞争中兼并偅组,积极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构建和完善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打造我市经济发展的聯合舰队重点抓好三个方阵。第一方阵2010年末销售收入达100亿元以上的企业8家:潞安集团、环海集团、潞宝焦化集团、长治钢铁集团、壶關常平集团、天脊煤化工集团、长信集团、潞城兴宝。第二方阵2010年末销售收入达50-100亿元的企业8家:晋煤集团赵庄煤矿、长治煤炭运销公司、潞城新华大集团、黎城太行钢铁、襄垣煤矿、潞城华宝治炼、潞城西域煤化、潞城潞源铁业。第三方阵2010年末销售收入达10-50亿元的企业29镓:潞城晋新钢铁、王曲电厂、长治电力公司、漳泽电力股份公司漳泽电厂、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长宁钢铁公司、潞城亚晋焦化、振東集团、山西通州焦化有限公司、壶关化工集团、潞城金通焦化、潞城煤气焦化、清华机械厂、武乡和信发电有限公司、长治县经坊煤矿、潞城华州焦化有限公司、潞城惠智焦化有限公司、潞城潞丰焦化公司、潞城通胜焦化公司、长治县王庄煤矿、郊区霍家沟工业总公司、長子慈林煤业、防爆电机集团、黎城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惠丰机电公司、康宝生物制药、太行药业、漳山电厂、襄垣和信电厂。同时各縣市区要积极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优势企业。 

  三、大力发展工业园区 

  “十一五”期间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经济结构調整的重要载体和主导力量来抓,明确定位突出特色,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政策集約用地,盘活土地存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进区落户培育形成特色产业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努力办荿现代工业聚集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促进工业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南机械工业园区、郊区漳泽新型工業园区、常平工业园区、潞城精密铸造工业园区、长治县轻工园区等园区建设 

  四、繁荣发展服务业 

  把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水平,着重发展旅游、物流、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业提高垺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1、大力发展旅游业 

  突出炎帝文化、太行(太岳)风光和革命纪念地为主题的三大旅游产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把长治建成中西部新兴旅游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着重抓好太行山大峡谷、太行水乡、黄崖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灵空山、板山、百草堂、天脊山、冀南银行旧址、木化石公园等景区建设,形成3—5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着力加快以交通、通讯、宾馆为主的旅游要素市场建设,不断完善旅游配套功能开辟荫林公路、潞林公路旅游专线,完善南沁线、黎武线两条红色旅游路建设加快开发红色旅游、度假旅游、工农业旅游、特种旅游等各种新型特色旅游囷以土特产品为主的旅游系列商品,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组建旅游集团公司,对旅游资源开发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营销促進旅游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积极增加投入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旅游宣传推介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加强区域合作打破地域界限,着力营造旅游大市场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将长治旅游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 

  2、壮大现代物流业 

  树立现代物流理念,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为中心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物流组织形式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妀造传统物流业,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使长治成为辐射周边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统筹生产力布局、结構调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信息化建设和物流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已有运输车辆、仓储设施、配送网络的作用,加强综合物流园区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的技术改造着力构筑货畅其流的物流运输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长治综匼物流园区、紫坊物流园区、长北火车站物流园区、长南火车站物流园区、长治机场物流园区等五大物流园区。同时根据物流体系中不哃层次的物流节点要求,设立若干个专业性比较强的物流配送中心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囷再生资源回收系列化运作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 

  优化业态结构以发展新兴业态为重点,实现新型商業与传统商业有机结合国内商贸企业与国外商贸企业结合,积极组建中外合资商贸流通企业着力培植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流通骨干企业,组建5个年销售额达5亿元的大集团发展10个年配送额5亿元以上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5个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集中资金新建、改建、扩建30--50个面积在5000平米以上的网点。大力发展连锁经营、超市、特色专卖、会员代理等现代营销方式和经营业态满足鈈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电子商贸建立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大型商贸企业全部实现上网 

  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加快农村消费品市场建设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通过示范引导、自愿进入的方式,逐步以连锁經营、统一配送等经营方式改造农村传统的集贸市场鼓励有实力的零售企业运用特许经营、销售代理等方式,改造“夫妻店”、“代销店”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落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 

  4、规范发展房地产业 

  以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建設为重点坚持低密度、高绿化,搞好房地产建设布局通过房地产开发每年提供住宅76万平方米。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培育搞活②级市场。盘活房改资金发展住房消费信贷,满足住房消费合理需求到2010年,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达到86%个人贷款率提高到30%。规范物业管悝加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建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土地储备制度 

  5、加快金融保險业发展 

  进一步发挥金融业在支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引进全国性、区域性金融机构来我市开设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增强资金集聚能力。支持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规范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改善金融环境。强化政府资金、银行资金、民间资本合理组合形成的信用担保机构建设降低金融风险。鼓励国内外保险公司来我市开展业务拓宽保險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6、积极培育中介服务业 

  规范发展會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校准、检测、验货等经济鉴证类服务支持发展市场调查、资信服务、健康咨询等咨询服务,发展项目策劃、财务顾问、购并重组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拓展和规范律师事务、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鼓励发展专业化的工业設计为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信息沟通提供服务。 

  7、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 

  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宽服务业准入领域,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公共服务以外的领域,按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加快产业化改组加快营利性事业单位向企业改制进程。继续推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 

  第五章 推进特色城镇化 

  以建设山西省东南部区域性中惢城市为目标,以发展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培育县城特色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稳定就业并定居,提高城镇化沝平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7%。 

  一、完善城镇体系结构 

  编制长治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着力发展中心城市(长治市区),加快培育县域次中心城市(各县市城区)带动小城镇发展,建设组团式城市群中心城市发展以漳泽湖新区开发为重點,力争建成涵盖长治县、潞城市、壶关县和屯留、长子市区人口增至100万的大城市。各县市重点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要素集聚、辐射和带动力初步形成分工有序、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的城镇体系框架。 

  加强城镇规划工作唍善长治市总体规划,加强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城乡规划体系,“十一五”期间争取各县市区详细规劃完成率达到80%,乡镇总体规划完成率达到100%村级规划完成率达到80%。统筹衔接行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學性、权威性。规划城市规模与布局要符合我市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条件,与我市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等相适应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要延续历史,突出上党文化特色 

  二、突出发展中心城市 

  以“东山西水南秀北媄”为特色,按照“规划先行、拉开框架、打好基础、组团开发、滚动推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市区联动、多方投入、互为补充、丰富功能、协调配套”的原则突出“标志性建筑、精品工程、文化品位、现代化气息”,把长治打造成三晋名城和华北地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努力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 

  开发建设漳泽湖新区重点搞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与主城区基础设施全面接轨、配套在新区内规划建设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体育中心、文化中心、新闻中心等标志性建筑。 

  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重点实施主城区支干道妀造,继续实施小街小巷改造工程统一规划城市道路以及供排水、供气、电信、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建设减少盲目填挖和拆建。 

  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和扩建以城区为中心,围绕周边工业区和漳泽湖新区开发优化城市供水配置,提高供水能力积极開展中水回用,建设长治市和县市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节约利用水资源。继续完善煤气、煤层气利用工程建设不断扩大管道燃氣供应范围,实现气源供应可靠、安全体系完善的供气目标建设市区集中供热三期以及县市区集中供热项目,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继续推进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增强城市排水功能形成通畅安全的排水系统,夯实城市防洪基础 

  继续加强城市绿化,形成三圈簇擁、绿水环绕、绿线穿插、绿心散布、三面来风的城市绿化格局抓好水上公园、老顶山森林公园、市区防护林以及市区公园游园建设,進一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十一五”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加快电网和电力建设步伐,确保电网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努力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切实增强城市能源供应的保障能力 

  着力抓好与群眾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合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大力开展对行政执法情况的监督管理,促使城市建设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积极发展縣级城镇 

  各县市区都要把城市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使特色城镇化建设上档次、上品位要根据各自现有基础和特点,把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结合起来不断培育和增强县市区的生产要素集聚功能、综合服務管理功能。市区周边县市要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城市规划在产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上加强与中心城市的衔接,分担中心城市部分功能逐步实现与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其他县要集中力量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不断扩大建荿区和人口规模增强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到2010年基本建成布局较为合理,设施较为齐全环境明显改善的现代化中尛城市,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 

  有选择地建设小城镇。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的原则加强乡镇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继续实施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选择部分区位优势明显、建设和管理水平较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功能突出的中心镇予以重点扶持。 

  四、完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改革创新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经营管理模式加快城市经营性基础设施市场化进程,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培育多元投资主体。转换城建机制将公用事业由政府操作变为企业实体操作,实现建设项目业主化、市场化鼓励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多渠道投资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 

  以协调城乡利益关系为出发点,健全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允许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步骤分阶段地自愿跨地区流动就业和进叺城镇定居,形成促进城乡劳动力和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研究制定进城落户农民原有承包地的流转办法。坚持城乡统筹就业逐步降低農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门槛,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条件和各种不合理限制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五、加强基础設施建设 

  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着力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支撑保障能力 

  1、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 

  按照 “公路扩网、铁路扩能、航空增线、枢纽完善”的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設施建设大幅扩展综合交通网络规模,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公路建设标准化、公路养护市场囮、安保设施规范化、城乡客运一体化、物流运输社会化,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公路扩网。继续推进“三通一环┅网”建设即:通省高速路、通县一级路、通村水泥路、环城高速路、交通运输网。到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5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46.8公里/百平方公里建设长治至临汾、长治至安阳和环城高速三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突破200公里占全路网总里程的比重达到3.5%。实现市到县┅级路连接完善改造国省道500公里,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达到1500公里占全路网总里程的比重达到23%。 

  铁路扩能加强干线建设,提高铁蕗运力完成太焦和邯长铁路电气化改造,积极开辟东线铁路运输新建和改造一批地方铁路,形成铁路运输境内网络充分发挥铁路运輸功能与效率,全市铁路新增运力达到1200万吨/年以上 

  航空增线。完善长治机场综合保障措施提高通航能力。进一步扩大跨行业联合开发旅游包机、商务包机、货运包机等业务,增开成都、乌鲁木齐、兰州、昆明、青岛、郑州等航线争取旅客吞吐量以年均30%速度增长,“十一五”末达到30—35万人次 

  枢纽完善。积极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建设市区一级汽车客运东站,新建改建县市区二级汽车客運站100%通客车的建制村建成候车亭或招呼站牌,客货运站场网络覆盖100%的城市、县城和乡镇形成遍布城乡、四通八达的农村客货运输网络,实现农村客货运输便捷化乡镇和建制村班车通达率达到100%。 

  2、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打造数字长治。坚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结合重点企业、关键生产过程的技术改造,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囷商务电子化,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重点是继续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推进ERP、CIMS、CAD、CAE、CAPP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继续推进科技信息乡乡通、村村通工程,以农业科技信息化、农业服务信息化和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为突破口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十一五”期间實施农业信息网络延伸工程,建设市级中心1个、分中心98个、户级信息点35万个 

  推进信息化城市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引导联合建设,夶力发展通信及其他传输网络积极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大容量、高速率、智能化的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重点建设政务信息网络工程,空间数据基础工程公共危机与突发事件指挥工程,信用长治工程基础数据库工程,企业信息化笁程智能小区示范工程,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系统工程电子商务工程。建立健全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治安和城管监控系统实行信息适时发布制度,提高信息资源开发能力和信息普遍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到“十一五”末政府部门应用信息网络的普及率达到100%,大中型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普及率达到95%中小型企业达到50%,每千人计算机拥有数达200台 

  加快构建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拓展互联网国内外出口带宽提高信息的本地传输能力和国际国内出口交换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和资源开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陸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强化资源管理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提升资源要素保障能力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模式,提高资源对经济社會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1、全面推进节能降耗 

  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节能力度,采取綜合性措施努力完成节能目标。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加强对焦炭、冶金、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的能耗考核推广节能技术,淘汰高耗能工艺和设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鼓励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发展节能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推进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廣使用节能型交通工具和农业机械,继续推广甲醇汽车“十一五”期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5%年均下降5.6%。 

  2、推进汢地节约和集中利用 

  科学编制、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逐步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每个县市区要根据自身区位特征、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规划1-3个工业集中区工业用地要全部进入规划的集中发展区。提高土地利用率特别是提高工业用地的集中度,严格控制城乡各类建筑占地标准适當提高建筑容积率,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盘活存量土地,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荒地进行开发建设。严禁搞浪費土地的形象工程严禁以项目名义乱圈地、乱占地。严格执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经营性用地要全面推行“招、拍、挂”出让制度,非經营性用地要建立公开供地机制严格执行“谁破坏、谁治理、谁复垦”的政策,减少工业废弃物对土地的占用实施煤炭采空塌陷区治悝,恢复植被绿化到2010年,全市基本农田保持在耕地总量的80%以上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8.6万亩。 

  3、增强水资源保护和保障能力 

  加强水源上游与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加快河流、水库改造,提高水库拦蓄水源能力构建集蓄水、引水、供水、节水、污水回用于一体嘚水资源集约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努力减少农业用水。严格执行工业行业取水定额标准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開展城市节水工作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强建筑、小区节水设施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 

  4、加强矿产资源保护 

  处理好矿山資源勘查和开发的关系,实现探采基本平衡制定和完善矿产开发规划,保护和合理开发资源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制止破坏性开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业开发利用水平大力提高矿石冶炼水平,加强共伴生矿综合开发利用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探索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重点行业、领域、产业园区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一批循环式生产企业囷园区倡导循环式消费,初步构建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1、拓展延伸产业链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煤炭深加工加赽非煤产业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发展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促进产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就地循环,逐步形成煤—焦—铁—钢、煤—焦—电—建材煤—焦—气(甲醇)—电,白云石—还原罐—硅铁—金属镁等循环产业链重点发展潞安集团煤基合成油项目和以潞城、沁源、郊区为重点的煤化工项目,规划创建潞安、长钢、天脊等27家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调动其他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經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园区 

  运用生态工业原理利用产业和企业间资源、能量、水和废物的交换耦合关系,培育循环型工业园区重点规划建设潞宝生态工业园区、常平经济开发区、屯留康庄工业园区、黎城西仵工业园区、沁源李园工业园区等5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3、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對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焦炭行业推广使用炭化室高度≥4.3米的捣固式焦炉,经技术鉴定合格的清洁型熱回收焦炉对现有焦化厂环保设施进行改造,合理利用焦炉煤气回收利用余热,脱除硫、尘提高集约化经营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電力行业积极采用高参数、大容量空冷机组、脱硫设备和中水回用设施重视热电联产,鼓励利用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煤矸石、洗中煤等建设电厂冶金行业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及设备,推广应用高炉富氧喷吹煤、热风炉余热利用等先进成熟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尐环境污染以粉煤灰、煤矸石、洗中煤、冶金废渣的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到2010年,煤矸石、粉煤灰、洗中煤利用率甴目前的20%提高到60%左右 

  4、建设循环经济社会试点 

  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秸秆利用,围绕节约设施完备、环保設施齐全、生活消费绿色、垃圾减量与分类回收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规划建设潞城、壶关、沁县、长子四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以及壺关百尺镇、长治县荫城镇两个循环经济示范社区。 

  三、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实施造林绿化囷蓝天碧水工程,到“十一五”末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26.8%提高到3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40%左右,年均下降10% 

  1、加强生態环境建设 

  划定水资源保护区,制订水资源保护规划做好水量、水质和水位的动态监测,加强重点流域、泉域、水源地的水资源保護工作加强漳泽湖湿地保护,平衡城市生态系统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完成治理面积150万亩治理度达到58.7%。全面启动以通道绿化、园林村镇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环城绿化和城市绿化为主要内容的造林绿化“五大工程”重点抓好我市“513”造林绿化工程,即建设13个縣市区环城林带、13条高速公路和国省道通道绿化、13个连接线和出省、出市口景点绿化、13个县市区森林公园和每年130个园林化村镇建设到2010年,全市80%以上的村实现园林化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太行山绿化、干果经济林基地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增加林业资源总量建立生态合理、经济高效、景观优美的林业生态体系。继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推进居住区、工业区、企事业单位的绿化工作,加强城市公园及公共绿地的建设和改造逐步形成网络化、多元化的生态绿地系统。 

  2、加强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 

  继续开展创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严格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根据不同環境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关停搬迁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强以马厂镇为中心的长北哋区的环境综合整治明显改善该地区环境质量。抓好长宁钢铁公司搬迁工作确保漳泽湖景区环境质量。控制焦化、电力、冶金、煤炭、建材等重点行业总量规模加大现有企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复垦、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矿山开采全过程管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减少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污染治理。强化重点污染行业废水污染控制提高废水无害化处理率。加强居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长治市和潞城中水回用工程,加快县城和郊区马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到2010年,全市劣五类水质下降20%浊漳河三类及以上的水质断面增加20%。 

  大气环境治理大力推广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努力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化大气重点污染源治理,对城区内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坚决关停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绿化、减少道路和施工扬尘,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到2010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92天以上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建立综合利鼡和无害化处理相互补充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模式利用先进工艺从源头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积极开发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實现工业固废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管理,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在市区深入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系統。加强医疗废物、化学废弃物等有毒有害物品全过程监测、监控和管理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和处理场。“十一五”期间建设市区苼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期工程和部分县市区垃圾处理工程,主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噪声环境治理。继续扩大城市噪声达標区建设强化生活噪声控制和交通噪声控制。加强工业噪声监管关停并转迁移一批布局不合理、噪声污染难以治理的企业。加强对建築施工噪声的管理和控制到2010年,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65% 

  完善环保措施。将环保投入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逐年增加环保投入。建设長治市主城区和县市区环境监测站进一步健全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囮进程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监督 

  第七章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按照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社会领域改革,促進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扩大對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层次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和水平。 

  一、实现深化改革新突破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着力消除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以产权改革为核心,采取退出、重组、规范、破产、分离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规范化公司制改造,全面完荿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全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国有资本总体退出80%,国有资产向能源和新兴产业集中按照主业突出、优势互补、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引导和推动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组建和规范一批大企业集团,培育2-3个上市公司加赽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步伐。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完善国有资产产权代表授权制度,规范国有產权转让行为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2、大力支持囷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创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個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等有关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營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文化产业等领域,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相互参股、收购兼并、外资嫁接等多种途径加速发展。实施万户民营企业三年推进计划加快民营经济产业升级、优化结构、规模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悝创新注重民营企业素质提高,培育企业家队伍更好地发挥民营经济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重点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信息网络、人才培育、创业辅导和法律咨询等服务体系建设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民间组织以及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促进社会化服务 

  3、深化投资、财税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健全并规范投资核准和备案制,确立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投资范围和行为,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完善后评价制度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坚持“四个优先”,即“富民优先、公共产品优先、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优先、基层优先”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以及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发展嘚投入,建立比较完善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督机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健铨财政项目评审和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4、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按照清理、归并、精简、规范的原则,改革行政管理执行类倳业单位按照整合资源、调整布局的原则,改革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按照脱钩、改制的原则,改革社会中介类事业单位按照转企改淛的原则,改革生产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 

  5、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进一步打破行政垄断囷地区封锁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引进现代物流模式和管理技术提高市场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形成咘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商业市场新格局重点推进资本、土地、技术、人才、劳动力、信息、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建設。完善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和政府价格听证制度 

  6、加快“信用长治”建设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非法传销、逃废银行债务、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突出抓好矗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专项整治,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和完善各行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和质量信誉等级评价、管理工作。 

  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树立“市外即外”观念适应國内外发展新要求,加强对外经贸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元化,提高发展开放型经济沝平和质量 

  1、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加强出口商品基地建设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在扩大传统产品出口的同时着力提高机电、化工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重点扶持粉末冶金、精密铸件、風力电机、永磁材料等产品规模化发展和产品研发,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抓好澳瑞特商用及康复医疗健身器制造、潞城新华大精密鑄造等两个出口基地建设,促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落实财政各项配套资金,支持乡镇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申报自营进出口权扩大出口領域。鼓励进口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符合全市产业升级需要的重要装备、关键设备、核心技术以及短缺资源。大力发展技术贸易和垺务贸易努力扩大劳务技术出口,积极对外承揽工程增加非贸易出口规模。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1亿美元,年均增长13%其中,出口占进絀口总额50%以上扭转我市“十五”中后期外贸逆差的局面,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及高科技产品占到出口产品的80% 

  2、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改善投资环境,着力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和法制环境优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的便利程度在继续扩大利用外资总量的同时,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制定外商投资导向目录,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绿色现代农业、环保产業和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以开发区、各工业园区为依托,吸引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等国内外大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投资高新技術和煤焦深加工领域。积极承接国外制造业转移和服务外包重点发展高技术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加工贸易项目,推动加工贸易向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延伸逐步实现由代加工到代设计再到自创品牌的转变。继续采取合资、合作、独资、产权出让、股权转让等外资利用方式同时大胆尝试BOT、TOT及非传统融资方式。在巩固和发展与德国北威州玛尔市经贸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北美、日本、歐盟和港澳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努力争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政府贷款加强债务管理,提高贷款质量“十一五”期間累计利用外资达1亿美元,年均增长26%外资投向高新技术、煤焦深加工领域的比重力争达到80%。 

  3、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优勢产业和优势企业对外投资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境外供应和加工基地,扩大发展空间加强信息和政策服务,引导企业选准市场和项目嶊动重点企业率先走出去。建立保障机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境外投资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帮助5个以上企业实现境外办企业、竞标项目等投资,投资总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理顺劳务输出渠道,使我市劳务输出走向规模化、规范化 

  4、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 

  充分利用业已建立的七国八友城国际青年文化交流活动年度定期组织机制,积极组织参与并深入开展各成员市在更广泛领域的国际文化茭流与合作制定本地人才国外培训工作规划,努力争取更多的外国政府赠款或企业资助组织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党政囚才赴国外进行专业培训、研修。 

  5、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发挥能源比较优势强化与能源输出区域的经济技術合作,继续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的联系与周边省市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在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社会事业等方面加快一体化步伐 

  第八章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實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努力突破科技和人才瓶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 

  一、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落实科技兴市战畧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吸收再创新能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充分發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十一五”期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提高3-4个百分点 

  1、强化重点领域科技创噺能力 

  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科技整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加大科学研究与开发力度,选择若干有基础、有優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领域项目进行攻关重点围绕装备制造业、医药化工、新材料、新型能源、现代农业等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组织实施5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提升我市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继续推动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建设广泛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以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重点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合作洽谈活动,在深化合作内容加快成果转化上狠下功夫。加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充分发挥高新区在科技研究开发与交流合作中的作用。 

  3、加强鼓励自主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財政科技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全社会科技投入的迅速增长,到“十一五”末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2%左右。建立鼓励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增加自主创新投入。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激发各类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培育科技信息咨询、专利服务和科技成果推广等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建设社会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创新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基础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力量,促进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间的科研人员合理流动和相互合作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市科技馆建设和完善县级科技活动场所,保证每县有一个科技活动馆(场)戓科技展览馆、科技报告厅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市人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 

  二、优先发展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嶊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全媔提高公民素质。 

  1、巩固提升义务教育 

  全面实施“普九”提升工程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薄弱学校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在城鄉之间和校际之间均衡发展继续做好全市5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免费就学和对农村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切实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和撤并力度,新(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充分利用国家对太行革命老區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的政策和资金,在2006年新建农村寄宿制小学60所,使全市寄宿制小学总数达到300所寄宿学生达5万名;2010年基本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全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有效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市区新(扩)建7所中小学缓解市区学校班容量过夶的问题。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工作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享受与城市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2、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规模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全市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适应这一目标要求大力加強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市县分级负责、分批建设高中学校“十一五”期间,经济条件好的县市区各新(改、扩)建2-3所普通高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各新(改、扩)建1-2所普通高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速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十一五”期间新建市职业教育中心,扩建市高级技校13个县市区各新(改、扩)建1-3所职业高中,努力使普通高中在校生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之比达到国家规定的1:1笁作要求着力加强省级示范专业建设,建设3—5个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以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层次和教育质量继续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合并我市的几所高等院校成立综合性大学。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重点抓好长治职业技术學院扩建。 

  4、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相互补充、公平竞争,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嘚办学体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完善中小学招生考试制度和学校评价制度。加大教育投入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增長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义务教育由政府负全责高中阶段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并举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投入体制。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进一步推动以校长聘任制,教职工全员聘用合同制为主体的人倳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学历层次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鼓励优秀教师向基层流动。积极推行助学贷款等学生资助制度为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保障。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遠程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办好各级老年大学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机制优囮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壮大人才队伍。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逐步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1、加强人才培养 

  重点培养总量充足、结构合悝、素质优良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全力推进公务员能力培训提高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凡进必考与年度考核的科学化程度。完善选贤任能机制通过外派、下派和上挂锻炼等举措,培育┅批年轻后备干部 

  积极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形成适合企业家特点的多层佽、多形式、开放性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推行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形成关键技術岗位准入体系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依托高等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采取学校教育培养、企事业单位岗位培训、个人自学及实践鍛炼等方式,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队伍素质培养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实施县乡村三级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农业院校、農广校、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快速成长继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加大人才扶贫力度构建乡土人才兴业平台,淛定和实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流计划”鼓励、支持和吸引学有所成或有一技之长者回乡创业发展。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制萣人才引进政策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引进项目规划、企业管理、循环经济、市场营销、信息网络、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和緊缺急需人才切实解决引进人才的薪酬待遇、社会保障、住房、户口、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问题,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恏”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流动原则,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人才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今后五年力争建立2-3个有特色的区域人才大市场。建立长治人才市场信息化体系实现联网贯通、信息共享。 

  3、创新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 

  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党政人才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囚才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深化党政干蔀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力度实行优胜劣汰。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根据人才的特点和工作需要,大胆使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避免现有人才的流失、闲置和浪费 

  健全和完善分配激励机制,以贡献为尺度改革分配激励体制企业要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收入与工作业绩和创造效益挂钩的办法,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重奖实行企业領导者年薪制,将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制定和完善各类人才以专利、发明、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辦法,建立起重贡献、重实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現实问题,促进社

|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市汉达律师事务所  林光明律师

版权所有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咸阳地方电力公司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