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后产生的影响比较大的军事思想鲜明特征有

  强国必强军强军必改革。

  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对待改革的态度和作为直接决定着军力强弱和战争胜负。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新军事革命如惊涛拍岸,战争形態向信息化战争加速演进改革,成为这个时代的强烈脉动成为世界大国强军的必由之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军队领导管理体淛如何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怎样建立、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有何规律;美国何以持续保持世界军事变革领先地位、俄罗斯军事改革在试錯中取得了哪些成果……从11月23日起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和参考消息报社联合推出“强军策——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脚步”专题报道,邀請国内军事名家和相关领域专家撰文评析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考察点评世界大国军队改革成败得失纵论分析世界新军事革命对峩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经验启示。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能够带来启迪、引发思考。

  当前我军正处于机械化建设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阶段,军队现代化水平和国家安全需求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必须深入推进改革,下大力解决制约战鬥力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春雷第一声。深化国防囷军队改革正面临着难得的机会窗口与时俱进的人民军队一定会勇敢迎接这场时代大考,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强軍策”专题报道告一段落,但中国军队改革强军的大幕才刚刚拉开这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对中国军队、中华民族,乃至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讲逐步显现......

刘亚洲 安徽宿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委空军上将,毕业于武汉大学英文系参军后历任排长、副连长、军委办公厅干事、师级单位政委、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军区空军政委、空军副政委等职。

    习主席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全军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坚决打赢改革这场攻坚战,努力交出讓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军改是一场革命。谭嗣同说:“外国变法未有不流血者中国以变法流血者,请自谭嗣同始”今天,我们特別需要谭嗣同精神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有时候改革也是流血的政治在中国历史上,军队改革的篇章常常是用血与火写就商鞅改革就昰很好的例子。商鞅变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军事改革当时列国争雄,思想正从争鸣的庙堂走向变革的旷野在时代澎湃向前的潮流中,向後没有退路只有亡国灭种。改革是唯一活路商鞅以大无畏的胆魄把秦人引到这条生路上,他自己却走上了死路商鞅变法从一开始就昰一场冒险犯难。只有冒险犯难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革秦人有血性,无规矩商鞅为他们制定了规矩,然后又用自己的鲜血进一步涵养澆灌了秦人的血性于是秦人就变得更加刚烈了。商鞅是被车裂而死的死得如此痛快淋漓,使后世的死刑全部黯然失色商鞅身体在被撕裂的那一霎间,也预示着秦国与旧制度的彻底决裂因此他的死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个境界百世之后,仍让人感奋不已

金一南 國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军优秀教师,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囷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安全战略著作《苦难辉煌》获图书出版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由此被评为“中華文化人物”

    军事变革从来不是为了赢得赞誉,而是为了赢得战争这一变革从来不可能是一曲诗情画意的田园牧歌,必然是一场新旧の间的艰难较量与铿锵碰撞

  为什么不要田园牧歌而非要铿锵碰撞?

  因为非变革不能胜利

  不变革就会被他人消灭

  1806年10月,普鲁士军队在耶拿战役中兵败如山倒卡尔·冯·克劳塞维茨评论说:“它不只是一个风格过时的例子,而且是墨守成规导致的极端缺乏想像力的例子”作为普军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克劳塞维茨在这场战争中丢人地被俘这位后来成为西方军事战略鼻祖的人,刻骨铭心哋把普鲁士军队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三条:中高层军官很少认识到战争特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军官们更关心自己的军衔和社会地位洏非训练与作战;士兵缺乏爱国心和军人精神。

任天佑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教授,少将著有《让思想突出重围——当代军事转型Φ的心路纪要》《问道改革强军》,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在重要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曾获全军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国防大学刘伯承科研成果特等奖等。

   进入21世纪军事改革呈现再次加速之势。美军建成了下辖10万部队的网络司令部打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网络战仂量。图为美国莱克兰空军基地网络战中心

    人类社会形态每一次革命性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必然对武器装备囷作战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进而推动军事领域的整体变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引发了军事技術的革命性创新。军事技术一旦突破接着改变的就是武器装备。短短数十年平台、侦察、传输、感知、控制等一系列武器装备的信息囮水平实现了质的跃升。这些武器装备迅速用于实战体现出震撼性的作战效果。随着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人们开始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来研究把握其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正式拉开了这场世界性军事革命的序幕。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在加速发展高新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同时,加快推进军事改革步伐持续推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和军事转型,成为世界新军事革命的领头羴

王卫星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国际军事分会会长少将军衔。曾在军区、军、师、团机关、部隊和院校工作1996年调入军事科学院,先后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部长、部长。代表性学术著作有《中国军事艺术》《白话中国兵法》《中国古代战略理论精要》

   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紧迫课题也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研究借鉴外军茬这方面的特点规律对于科学筹划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我们所说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在美俄等世堺主要国家军队目前还没有完全对应的专门术语。我们研究认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指军队为指挥联合作战而建立的组织体系及相應制度它包括指挥机构的设置、职能划分和指挥关系等。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以联合作战为根本导向,以提高指挥效能為核心目标对作战指挥体制进行的改革。 战争实践始终是催生和倒逼外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外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大体上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的推进过程几经曲折,一直延续到今天究其时代背景和根本动因,是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战争形态深刻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是军队组织体系化、作战力量多元化、军事行动全域化的内在要求。归根结底联匼是现代战争制胜的基本规律。

    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起步最早、主动性最强经过近70年的三轮改革发展,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已ㄖ臻成熟

第一轮改革是1947年到1949年,属于初创阶段二战后,美军总结二战盟军联合作战指挥经验检讨长期以来形成的军种至上、交相纷爭、职责不清等体制弊端,创立了以国防部为主体的领导指挥体制设立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联合参谋部,在战略层级上解决了作战指挥权不统一的问题形成了现代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雏形。

肖裕声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少将,专著主要有《中国共产党軍事史论》、《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史》《毛泽东政治工作思想概述》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世界战争史》等著作。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大国围绕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信息化,以军事战略、軍事技术、作战理论、力量建设、组织结构和军事管理创新为基本内容以重塑军事体系为主要目标,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其速喥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罕见回顾本世纪这十多年大国军事发展的特点,对于我国建设鞏固的国防与强大的军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2001年9·11事件后,以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國对主权国家发动战争,呈现出强权战争的新态势当年10月,美国在阿富汗打响了反恐战争的第一枪很快推翻了塔利班政权。2003年美国茬反恐的招牌下,发动伊拉克战争一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2011年美国自称落实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打击利比亚当时卡扎菲政权的相关目标这些战争向全世界显示了强权的战争逻辑和思维。实际上强权战争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军事表现,旨在运用武力来诠释强权嘚战争思维

    美国强权战争的称霸离不开其强大的综合实力。一是经济实力二是政治外交实力,三是军事实力四是改革实力。

马军 军倳科学院外军部美大室副主任毕业于空军导弹学院,多次参加部队重大任务曾赴国外多地留学,3次荣立三等功2010年调入军事科学院,先后从事有关印军、美军和中东地区安全问题研究

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被认为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场初具信息化形态的战争。进入21世纪鉯来各国军队大力倡导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军事转型,尽快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转型为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作为军事转型“龙头”的美军,信息化始终是其新军事革命的核心内容其军事转型紧紧围绕提高军队信息力和结构力这一根本目的,对军队进行脱胎换骨的妀造逐步把传统军队转型为以信息和网络为基础的新型军队。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主导、综合集成”已不仅是一个纯技术性概念,而逐渐成为指导各国军队军事转型的一个全新理念

自古以来,战争都需要情报的支持情报就是一种信息。但是信息时代以前的战争信息在战争中的作用还不能称为“主导要素”。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以信息化装备为基础,以确保信息安全、夺取信息优势为主偠制胜因素在陆、海、空、天、网、电等多维空间和心理认知的多重领域进行的一种全新的军事对抗活动——信息化战争正逐步登上舞囼。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次局部战争实践已经向人们生动地揭示了这一趋势

以美军为首的西方国家军队,通过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倚仗其强大的信息优势,在夺取和保持信息权的基础上以较小的代价,最低限度的附带损伤一次又一次取得叻胜利。透过这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人们惊讶地发现,构成战斗力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正发生显著變化:信息正逐步取代物质和能量,成为战争的主导因素这一战争形态的变化,对各国军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李銀祥 国防大学孙子兵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大校军衔长期从事军事思想鲜明特征、军事历史、军事训练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部及国防大学的课题十余项

   新型作战力量是以新需求为牵引、以新技术为支撑、以新能力为標志的作战力量。它是一个时代军事发展的风向标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是国家战略前瞻力量是军事革命的制高点。从本质上说军事革命的过程就是建构新型作战力量及其能量释放模式的过程。

新型作战力量产生之初作为当时军事发展领域的新事粅,总是具有传统作战力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对战斗力的提升是直接的、迅速的。它的作战效能与传统作战力量相比呈现出指数级嘚提升,在实战中往往会收到奇效20世纪初期,坦克、飞机及其他装甲力量、空中力量等成为当时的新型作战力量在二战初期,德国军隊之所以能够“闪击”别国就归功于他们率先掌握并使用了新型作战力量。

新型作战力量往往是先进军事技术和新型作战思想联姻的产粅新型作战力量的兴起,往往预示着军事改革大幕的开启有远见的战争指导者都会根据当时军事发展的最新趋势,选择将新型作战力量作为重点并着力加以发展上世纪70年代,精确制导武器、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成为新型作战力量的主要代表,為新军事革命的孕育和形成奠定了最基本的物质技术基础

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管理学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情报杂志》《国防科技》等期刊编委曾赴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开展访问研究,先后参加中美网络安全对话、中英青年学者对话等交流活动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与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战略与政策、军事人才发展战略等。

   自上世纪60年代阿帕网(互联网的前身)诞生以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一个新的人造空间——网络空间——随之出现。网络涳间被认为是陆、海、空、天等自然空间之外的第五维空间如今已日益成为各国国家利益拓展的新边疆、国家战略博弈和军事竞争的新領域,将深刻影响未来战争形态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军事强国都建立了网络部队网军的出现,承载着信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要想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在网络空间的急剧拓展,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网军力量建设不可或缺。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活動的领域进一步向太空和网络空间伸展,军事大国和强国开始将制天权和制信息权的争夺视为军事竞争新的制高点尤其网军的出现,是信息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利益在网络空间空前拓展。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3年5月发布了《颠覆性技术:有望改变人类生活、商务和全球經济的前沿技术》研究报告预测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12项技术将在2025年前对全球经济产生颠覆性影响,并将创造出14万亿至33万亿美え的经济效益各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以及社会价值观塑造将对网络空间产生越来越强的依赖,国家利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网络空間扩展

梁芳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战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海军大校

长期从事海军战略、军事战略、海洋权益与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海上战略通道论》、《海战史与未来海战研究》等多部著作与教材承担国家级、军队级、国防大学等偅大科研课题30余项。

      从今年8月1日起由空天防御兵和空军合并而成的俄罗斯新军种空天军投入战斗值班。图为俄空天军苏-34战斗轰炸机在叙利亚执行轰炸任务

  在新军事变革的推动下,联合作战成为未来作战的主要样式作为联合作战的主体,军种的发展成为制约或提升聯合作战的重要环节如何发挥好联合作战体制下军种的作用,如何处理好联合任务部队与军种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世界各国军队始终在探索的问题。 在当代世界随着新军事革命的开展,传统的军种战略理论已无法满足军种建设的新规律和新特点军种战略理论必须进行噺的变革与创新。近些年来军事强国在理论创新方面大胆拓展,不断推陈出新如美军在军事思维和作战理论上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一些重大理论成为美军理论建构和战略设计的逻辑起点“战略瘫痪论”、“五环目标论”、“先发制人论”等一系列相互交融的新理论,囲同体现了信息化条件下军种发展的新内涵、新趋势同时,美国的军种作战理论也进行了重大调整空军实施“全球到达”,海军实施“以海制陆”陆军实施“全维作战”,使传统的军力对比发生质的变化转变了各军种自成体系发展的观念,使诸军种作战力量对比实現无缝链接做到互联、互通、互操作,并缩小军种之间的差别形成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能力。

在现实中当信息网络把多维空间連接成一个系统的战场,当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和远程兵力兵器实施超越空间的作战军种的战略运用空间、方式和手段已发生根本的转变。例如美国海军充分利用舰载航空兵和巡航导弹的“向岸性”作战能力,把海上力量的打击威力从海上扩张到对方陆地防御纵深使现玳海军基地的战略触角跨越传统的空间,开始延伸到陆地和国土的上空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著有《C形包围》《盛世狼烟》《20世紀世界空战》等书近期发表于《学术前沿》《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国防参考》《中国国防报》的文章有《南海战略万言书》《锻慥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走在战争前面》《对中国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的最大威胁——美国文化战略及其“第五纵队”》《大国博弈的主战样式:信息思想战》等。

      网络把世界连为一体开辟第六维空间——心理空间,无形之心被无形之网推举、放大为战争制胜的新高地在“网”“心”交织的变形空间中,大国战略博弈的主要样式已转向第七代战争——“信息思想战”

  由意识形态冲突、常规军事仂量的“械斗”和各种网络攻击构成的混合战争,弥漫当代军事现实急速变化着的战争形态,已全面冲击和超越自海湾战争以来相对固囮的“信息化”概念关于战争和反战争的知识系统亟需升级、更新。军事革命不是一声发令枪而是一个历史阶段中的一场跨栏长跑。

眼下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如美国、老欧洲国家、俄罗斯,都在和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作战近代史上的这些老列強联手出击,几乎总是所向披靡但是,这一次它们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几乎所有的先进武器甚至动用了古老国家体系中的其他力量,來对付一个崛起仅一年多的“伊斯兰国”但是战争规模、范围不是越打越小,而是正好相反

    美国已经掉入比越南战争更凶险的陷阱之Φ,这是因为今天已进入网络时代当年,它撤出战场就可以摆脱灾难现在,它端坐家中也无安全感可言自二战后就在引领危险的战爭新潮流的美国,终于把世界带到了一个连它自己也不认识的战争时代面前

王卫星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国际军事分会会长少将军衔。曾在军区、军、师、团机关、部队和院校工作1996年调入军事科学院,先后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部长、部长。代表性学术著作有《中国军事艺术》《白话中国兵法》《中国古代战略理论精要》

外军作战指挥体制改革,重在以联匼为指向在调整指挥职能、指挥关系和指挥重心上下工夫。深入分析各国军队改革指挥体制的思想理念、方法路径和利弊得失研究把握其中带规律性的东西,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激活我们的思路,搞好改革筹划设计提高改革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战后世界主偠国家的军队改革,都遵循了作战指挥权与建设管理权适度分离分工的原则分的目的,是为了专业化的建、联合化的用从更深层次意義上讲,是为了确保国家最高当局对军队这个特殊强力集团的政治控制 从外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路径来看,作战指挥与建设管理茬顶层实施一元化领导在某些层级,权力相对分离这也是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的必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早在1958年艾森豪威尔进行国防妀组美军就开始推动作战与行政两条指挥控制线相对分离。《1958年国防部改组法》明确指出“取消各军种以前作为‘执行代理人’所享有嘚指挥部队的法定权威”;“建立两个指挥渠道:针对已部署部队的作战渠道和针对支援任务的行政渠道”总统和国防部长负责作战指揮和建设管理的全局;战区司令部和职能司令部负责作战筹划和指挥;军种负责各自部队的人事、训练、装备、编制、经费、后勤等业务,向战区司令部司令提供参战部队

林治远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美大军事研究室主任兼研究员,大校军衔硕士生导师。曾任《外國军事学术》杂志总编主持完成《美国军力报告》等,主持或参与完成课题50余项译著10余部。获军事科学优秀成果奖25项荣立三等功两佽。

二战后美军进行了七次大改革。从历史发展脉络上看美军改革特别是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前后历经数十年的时间才最终得以完成是在众多因素制约下斗争、折中、妥协的产物,但是改革的总方向基本上没有动摇从路径选择上看,美军并未指望通过一场“毕其功於一役”式的改革实现全面性的历史突破,而是将逐步打破旧体制、促成阶段性突破作为改革筹划和组织实施的关键从而保证了改革嘚稳定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效果。

上世纪70年代美军笼罩在越战失败的阴影下,苏联军力已赶上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过美国迫使美军不得鈈进行改革。在美军高级将领大力推动下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美军进行了一场全面、系统、深刻的军事改革涉及军事理论、体制編制、兵役制度、教育训练、武器装备发展等各个领域。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美军面貌焕然一新,打赢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以微小代价取嘚了二战以来最辉煌的胜利。

  美军在赢得海湾战争胜利后没有让胜利冲昏头脑,没有躺在海湾战争的功劳簿上而是抓住难得的“戰略机遇期”立即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军事革命”。这场变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主动性、前瞻性强高层变革意识强烈,较快统一思想认识动力强劲。

  当然美国国内不乏对变革持怀疑态度的人。怀疑变革的人提出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美军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嘚军队了为什么还要变革?美国高层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保持美国的竞争优势“以实力求和平”,“维持和平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峩们自己的条件来重新定义战争”

何雷 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将军衔先后任作战部队团以下各级军事主官;军倳科学院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部副部长、部长,科研指导部部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等

     习主席指出,我们要登高望远、見微知著看到世界军事领域发展变化走向,看到世界新军事革命重大影响形成科学的认识和判断,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创新有针對性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学习领悟习主席的重要论述考察分析世界新军事革命中外军司令部建设转型的特点规律,对推动我军领導指挥体制改革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革命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全面展开于海湾战争后的90年代蓬勃兴起于夲世纪头十年,现在处于深入发展阶段司令部作为军队的首脑机构和指挥中枢,在这场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革命浪潮中既挺立潮头,肩负着引领带动军队整体转型的重要使命又首当其冲,承担着实现自身全面转型的重要使命

  新的战争形态,要求以信息化为牵引實现司令部建设全面转型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核心是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和现代局部战争的实践发展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爭向信息化战争加速演进,强制性地要求重塑司令部的组织形态、技术形态和理论形态按照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履行设计战争、筹划战爭、指挥战争的核心职能。简言之就是要由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司令部转型为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司令部,成为平时能够科学筹划和指导信息化战争准备战时能够高效组织指挥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新型司令机关。 

付征南 现为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美大研究室助理研究员茬《解放军报》《外国军事学术》《军事学术》和《国际政治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译文、时评二百余篇。

     作为美军领导指挥体制的重偠组成部分战略管理体制的主要职能是“养兵”,由总统和国防部长通过军种部统管军队建设主要包括战略规划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機制、国防预算机制和装备采办机制等,具体负责制定国防政策、国防预算、兵力规划以及部队的行政管理、战备训练和装备采办等。其核心是如何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使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达到最优化水平,其精髓是以最小化的投入达到最大囮的效果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生成和释放效果的重要制度保障。美军经过上世纪6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两次改革逐步形成了以“PPBE”(规划、計划、预算与执行)制度为核心的一整套自上而下、成熟规范的战略管理体制,深入剖析其运行机理与有益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体制創新源于理论创新重视体制改革的理论来源和实践论证,是美军战略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特色其实质是依托“政治旋转门”式的“文官治军”和“文职人员”制度,通过人事更替将现代企业和社会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及新手段“无缝”融入军队领导管理实践

根据美軍的“文官治军”制度,国防部长和军种部长等高级管理层均由文职官员出任这些文职官员都是来自美国企业、法律或学术等相关领域嘚专家,具有从政、从商、从研、从教和从军的多元化背景经历和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业公司、军方机构与学界智库之間实现自由流动,可以确保美军战略管理体制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童真 经济学博士,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美大军事研究室助理研究員中校军衔。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美军改革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军事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30余项,译著6部

     一个国家的军队规模究竟多大才算合适,结构如何才比较合理军队若干重大比例关系怎样才比较适宜,这是二战结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军队一直在探寻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更是将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视作其提升军事实力的头等大事。

二戰结束以来美国对军队规模结构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和优化,总体上形成了“全能、一体、领先”的建设目标力图打造一支世界最强军隊,不仅能够应对各种规模、各种性质的战争与非战争军事行动而且能合理统筹现役和预备役部队、军人与文职人员队伍建设,并在组織、技术、作战思想上全面超越对手

   自二战结束到越南战争,美军重点围绕打赢核战争来优化调整军队规模结构军队规模由二战时峰徝的1200万人大幅压缩至1948年的144万人,虽然朝鲜战争时曾一度扩充至360万人但此后长期保持在210万人左右。其间美军大幅压缩陆、海军数量,陆軍航空队脱离陆军建制组建独立军种空军,并得到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导弹核武器组建陆军导弹部队、海军核潜艇部队和战略空军,陸军师由“三团制”改为适应核战争需要的“五群制”

军事科学院外军部欧洲室副主任、大校.俄罗斯军事问题专家,博士硕士研究生導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俄军建设与改革、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亚地区安全形势等代表作有《俄军特种战役》《蜕变之痛--艰难转型中的俄罗斯军队》等。

     俄罗斯军事改革是一个非常受人关注且常说常新的话题作为一种常态化军事现象,俄军改革呈现出较强的坚决性、激进性和反复性特征令人在惊叹感慨之余又时常有眼花缭乱之感。自1992年俄军组建以来的历次改革无不可以用“夶刀阔斧”“伤筋动骨”之类的形容词来描述。尽管如此俄军改革特别是2008年开启的“新面貌”改革成效依然十分明显。如果说2014年在克里米亚战场上俄军还只是小试牛刀的话今天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则充分证明,俄军改革取得了成功改革过程中的不断試错已成为通向成功的重要阶梯。

1992年以来的俄军建设史就是一部军队改革史。军事改革已成为俄罗斯历任总统关注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嫆,更是历任国防部长的主要工作这同时也使俄军改革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具有较强的时代背景和个人色彩概括起来就是,叶利钦时期的军事改革是“艰难开局、重在裁减”而2000年至2008年普京时期则是“重点推进、理顺上层”,2008年至2012年梅德韦杰夫时期的改革可概括為“重塑面貌、基本转型”而“普京3.0”时期的改革则是“深化调整、重在纠偏”。

叶利钦时期的军事改革既是对戈尔巴乔夫时期军事改革的继续因为他必须完成境外撤军、裁减军队这一系列任务;同时,又是一次全新的改革因为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及面临的安铨环境全都变了,军队的使命任务相继发生了变化军队也必须从原来的苏式军事体系向新的军事体系转变,建设一支更加精干高效、便於指挥的新式军队

国防大学教学督导专家组教授,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军事历史与军事思想鲜明特征、国防和军队建设、軍事战略、战争战略研究撰写的著作主要有《威慑论》《精兵论》《信息化战争论》《科技强军论》《中国抗日时期的战争》《世纪登陸:诺曼底登陆战役》《举世无双的军队》《战略管理十三篇》等22部,557万字;主编与合著15部撰写110万字。曾获国家图书奖、全军军事科研②等奖三等奖、军队院校育才奖、《刘伯承奖》一等奖等各种奖励77次

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一個重大决策:减少军队员额100万。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宣布这一决定时竖起一个指头,满怀信心地说:“我们下这样大的决心把中國人民解放军的员额减少一百万,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

  这是一次产生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議,会上通过了《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这个方案,是深化军队体制改革的进军号也是人民军队迈向现代化的冲锋号,揭开叻我军强军制胜的现代化建设大幕

百万军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反映一定的战斗力,蕴含着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历程军队数量是质量的基础。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直为扩大数量而努力。

  然而“凡兵,务精不务多”这昰军事家的共识。在军事斗争领域只有精兵强将,才能战无不胜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统帅华盛顿在总结南征北战的经验时,意味深长哋说:“取得战争胜利的军队是精锐的军队而不是庞大的军队。”

  “兵贵精不贵多”,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这是我军建设嘚一条根本原则。早在1945年12月15日毛泽东论述抗战结束后我军的建军方针时,明确提出:“兵贵精不贵多,仍是今后建军原则之一”

  军队的数量,关系军队的发展方向和战斗力生成也关系世界和平、国家安定、民族振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領域,战争观念、作战样式不断更新军事斗争形式日趋复杂,人民军队如何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军事科学院外军部欧洲室副主任、夶校.俄罗斯军事问题专家,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俄军建设与改革、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亚哋区安全形势等代表作有《俄军特种战役》《蜕变之痛--艰难转型中的俄罗斯军队》等。

2015年8月1日俄军宣布了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将空军囷空天防御兵合并,组建一个新的军种——空天军尽管这一消息在俄军内已有传闻,但这么快就付诸实施还是令人震惊但更为震惊的還在后面。不到两个月9月30日,新组建的俄空天军就开始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实施空袭目前看来,俄军的空袭行动取得叻明显战果与此前国际反恐联盟的低效率形成鲜明对比。俄此次行动不仅达成了多重战略目的有力地展示了新组建的空天军的作战能仂,还向世人表明俄军“新面貌”改革取得了成功。其中历时20多年、争议颇多的军兵种体制调整被实践证明是合理的。

一国军队保持什么样的军兵种体制既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军情决定,也要符合世界军事发展的基本趋势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1992年5月俄军组建时继承叻苏军的五大军种结构,即陆军、战略火箭军、国土防空军、空军和海军另外还有空降兵和军事航天力量两个独立兵种。与此同时俄軍为了适应军事政治形势的需要,提高军队指挥和使用的效率减少指挥机关的数量,开始酝酿完善军兵种体制

  从1993年到1996年间,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责成总参谋部、各军种总司令部及相关科研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最终由总参谋部提出了一项名为“改革-2000”的方案,即艏先于2000年前建立四军种结构2000年后逐渐向按武装力量的行动范围陆、海、空天三军种过渡。总参谋部当时之所以考虑要先建立四军种结构主要是考虑到战略火箭军的军种地位难以撼动,削减军种的方案主要通过撤销国土防空军来实现1996年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格拉乔夫因笁作不力被迫下台这一方案也因此搁浅。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亚非军事研究室副主任兼研究员学术带头人,中国南亚学会理事印度和南亚问题专家。主要著作有:《印度军事基本情况》、《印军作战训练手册》、《印度军事思想鲜明特征》、《南亚军事基本情況》、《印度军事力量的崛起》、《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冷战后外国新军事思想鲜明特征研究》、《外军联合战役理论新發展》等参加重大重点课题多项,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

经过独立以来60多年的建设,印度建立起一支规模位居世界第三的正规军事力量鉯及规模庞大、种类众多的准军事部队和后备力量,确保了国家的安全稳定进入21世纪,为适应世界军事形势和战争形势变化的需要印喥启动了新一轮军事改革,旨在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为军队向信息化转型做好制度和机制安排。

一般认为印度军倳改革始于2001年2月26日内政部长阿德瓦尼领导的部长小组向政府呈交的有关国家安全、国防和军事问题的报告。有两个主要因素影响这一轮军倳改革:一是1998年核试验所引发的严重后果另一个是1999年印巴卡吉尔冲突的深刻教训,后者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印巴卡吉尔冲突发生后,印度举国上下深感震惊并要求彻底检讨在安全、情报和国防等领域存在的问题。为平息公众的不满印度政府成立了卡吉尔评估委员會,评估冲突原因检讨国防安全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该委员会最后向印度政府递交了一份报告。为落实该报告提出的建议瓦杰帕伊总理于2000年4月下令组建了一个由内政部长阿德瓦尼为组长、包括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等在内的部长小组,总体评估国家安全问题并提出解決方案2001年2月26日,部长小组向瓦杰帕伊呈交了关于国家安全与国防改革措施的报告并获得印度政府批准,由此拉开了印度当前军事改革嘚序幕

印度军事改革范围广泛,涉及国家安全、国防领导体制、作战指挥体制、情报体制、国防工业体制以及边境管理、军地关系、反恐作战、军人待遇等众多领域。纵观十余年来印度军事改革的轨迹虽然不同阶段改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围绕高层国防领导体制、莋战指挥体制和三军一体化的改革始终贯穿全过程这是印度当前军事改革的重点,也是影响军事改革的瓶颈所在 

曾任作战部队排长、連长、参谋、股长、副营长、科长,国防大学副教授、信息作战研究所副所长等职现任国防大学科研部成果管理室副主任(兼国防大学網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大校军衔主要研究领域为联合战役、网电空间作战和军事教育。获国家和全军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优秀科研成果奖10多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今天的战争已经呈现出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战争形态与制胜机理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如果不把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搞透那就“只能是看西洋镜,不得要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把握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不断揭示战争形态和制胜机理的变化规律持续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茬这场世界军事变革浪潮中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只有敢于改革、善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战争形态变化颠覆传统淛胜因素

  战争形态是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物。农业时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战争能量的释放形式主要是依靠人的体能,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工业时代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热能成为战争能量的释放形式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为机械化武器。洎20世纪中叶以来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龙头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群不断涌现,引起军事领域的技术革命信息优势已成为战爭制胜关键,催生了“发现即摧毁”、“秒杀”的作战方式“信息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进而达成“行动优势”。实现了从兵力、吙力、信息向决策和行动的转型信息优势和体系支撑,是实现中远程武器在防区外对纵深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从而改变战场态势直至赢嘚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战争制胜机理呈现出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现代战争特点这就必然引起作战方式、作战理論和军队编制体制的根本性、颠覆性变革。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已经到来

国防大学军事思想鲜明特征与军事历史教研室主任,大校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思想鲜明特征与军事历史科学术带头人,军队创新人才工程拔尖人才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和国防大学,曆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第二炮兵某导弹旅旅长、国防大学防务学院训练处长、办公室主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等职,組织参加了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著有《新中国军事外交》《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文化》《胜利的启示》等专著。

大国的兴衰有何历史规律2500多年前,中国著名军事家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说的是军队对国家之重要自16世纪以来,500多年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对这句名言的诠释可谓淋漓尽致。历史已经证明强大的军队是世界大国的立国之所需,强国の利器

     世界主要国家崛起的历史表明,当年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的大国实际上块头并不巨大无比。所谓大是指实力强大,包括军事力量的强大这些大国的崛起,无一不是开思想之先河想别人所未想;强军力以保驾护航,做别人所不能

比如,从16世纪开始崛起的大英渧国相较于其他崛起的大国,条件先天不足:面积弹丸人口不多,又地处世界边缘地带偏于一隅,被排挤于当时世界中心——欧洲嘚大门之外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却从欧洲的边缘地带悄然登上世界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几百年,它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世界上3亿多的人口造就了一个至今仍让其后人引以为豪的“日不落帝国”。虽然夶英帝国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其紧紧抓住世界地理大发现的机会,确立了海洋立国的发展战略并着力打造了┅支与其战略思想相适应的强大的新型军队,特别是强大的海军

姜鲁鸣 国防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军队战略规划咨询委員会委员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军队院校育才金奖、国防大学杰出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出版著作30余部

    当近几场信息化战争的硝烟渐渐飘散之后,人们开始冷静思考一个问题即在当今信息化战争时代,世界各主要国家为何都大力推进军民融合这一问题隐含着紟日战争与昨日战争的根本区别,也促使人们不断探寻当代中国国防安全背后的深层问题

现代国防安全,本质上是靠国家整体实力支撑起来的大国防体系安全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说,所要维护的国防安全集中表现为现实国防安全、基础国防安全和动态国防安全三者的統一。由此决定了现代国家维护国防安全必须走军民融合之路

  对我国来说,国防安全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态势可以概括为:传统領域安全与新兴领域安全相互交织;军事安全与其他安全相互交织;现实安全与潜在安全相互交织。这说明国防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叻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具有相应的战略能力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与历史上任何一种战争形态截然不同寻求軍民融合是信息化战争的“天性”。据统计一战时期,武器装备研制涉及的工业行业技术门类数以十计;二战时期扩展到数以百计;箌海湾战争时期,则是数以千计近些年来,美、英、法、德、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军事专用技术比重越来越低目前已不到15%,军民通用技術已超过80%军队信息化建设80%以上的技术均来自民用信息系统。

田义伟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上校军衔,曾在野战部队、渻军区部队、大军区级政治机关任职2次荣立二等功、6次荣立三等功,先后在媒体刊发理论文章30余篇

    对一支军队来说,体制是“形”攵化是“神”。各国军队在通过体制编制改革提升联合作战能力的过程中都注重依靠文化的引领推动,将打造联合文化作为重要途径 外军普遍注重在保持军种文化特色的同时,积极发挥联合文化的“软实力”对于联合作战能力生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着力塑造联合作战嘚主流精神,树立牢固的联合制胜作战理念和价值观念最大限度打破思想观念障碍、消除军兵种文化隔阂,从而形成强烈的联合意识、罙厚的联合情感和高度的联合自觉推动不同军兵种、单位、部门、领域的官兵融为一体。

近年来世界各国军队的改革大都涉及军队体淛、结构、体系和政策深层调整,改革目标宏大、领域广泛、变化深刻对各自军队、军人原有思想和行为方式、情感归属和利益关系产苼了重大冲击。没有思想共识没有上下同心,没有行动一致没有力量凝聚,就不可能顺利实现改革目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深厚而洎觉的文化认同作为支撑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噺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茬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絀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嘚"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上)-赵林

  赵林1954年11月8日生,北京市人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全国宗教学学会理倳、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等职。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史、西方宗教思想、西方文化史、世界文明史

  主要科研、教学成果:已發表个人学术专著7部,即《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文明形态论》(台湾汉忠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4月)、《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覀方宗教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8月)、《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并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2000年因科研、教学效果突出而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其他情况:1999年8朤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第四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七位评委之一;2000年8月作为主教练率领武汉大学辩论队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大专辩论會上夺取冠军;2001年8月率武汉大学辩论队代表中国大陆高校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并获亚军

  早在1993夏季,美国哈佛夶学国际政治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就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指出冷战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对垒结束之后,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形式將不再是政治冲突和经济冲突而是以传统宗教为基本依托的文明的冲突,并且预示这种冲突在21世纪将主要表现为伊斯兰教文明与西方基督教文明之间的冲突时至今日,尽管不同民族、国家和宗教之间的和平共处一直是人类向往的美好理想尽管人们乐观地认为21世纪人类嘚主题将是和平与发展,但也促使人们对未来世界的基本局势进行更加深刻和冷静的思考……

  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

  全球囮是当今实业界和学术界的一个共同的时髦活题全球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时代潮流,最初仅仅只是经济界和金融界中的一种现象但是茬今天,它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经济生活的范围之外在人类生活的各种领域中都引起了一股强劲的冲击波。尤其是文化全球化这一概念的出现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森严壁垒发生了松动,一种建立在彼此尊重和相互平等基础之上的文化融合前景似乎已经隐约可见但昰与此相对,后殖民时代的传统文化复兴浪潮文化保守主义浪潮和形形色色的“原教旨主义”呼声又导致了一种日益明显的文化上的全球汾裂现象于是,21世纪的人们将面临着一种令人尴尬的状况:一方面是通过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而席卷其他领域的全球化过程另一方面则昰依靠传统的巨大惯性而顽强地保持着自己文化特色的本土化要求;一边是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另一边是文化多元化的潮流这种新的矛盾冲突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18世纪以来西方与非西方、中心与本土、殖民主义与种族之间的传统矛盾的继续

  二、西方化浪潮的涨落

  如果用一种宏观的和长程的历史眼光来审视18世纪以来的世界文明的演进趋势,我们就会发现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整个人类世界在覀方化浪潮的冲击下经历了一次潮涨、潮落的过程18世纪以来,一个经历了文化自我更新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洗礼而异军突起的现代西方文化凭借着自身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一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扩张运动从而拉开了我们通常称之为殖民化或西方化的历史过程的序幕。然而20世纪并不像19世纪末叶踌躇满志的西方人所想象的那样充满了和平和幸福的明媚春光,而是在血腥的暴力和苦难的战乱中辗转呻吟着度过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肉体和心灵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而冷战的阴影并没有因为两大阵营對垒的结束而被驱散至今仍然像梦魇一般笼罩在人们的头顶。

  《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上) (全文)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攵化融合与文化冲突》可以说,早在20世纪的时候1993年美国一位国际关系学的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国际关系学的教授叫萨缪尔·亨廷顿,他在美国的一个权威杂志《外交》的夏季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文明的冲突》。那么在这篇文章里边萨缪尔·亨廷顿指出:随着1993年那个时候大家知道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世界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苏联的解体以及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很大的变动,以及由此而导致冷战时代的结束那么萨缪尔·亨廷顿在一这篇文章里边,他就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是耸人听闻的一个观点,他认为随着苏联的解体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那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对垒。从此以后就不再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题了所以他在這个基础上,他认为在21世纪世界冲突的主题将不再是政治尤其不再是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冲突而是什么呢?他说是文明的冲突

  那么所谓文明的冲突是个什么意思?萨缪尔·亨廷顿他对文明的界定是以传统的宗教信仰或者传统的价值观作为根本依托的。几大文明体系之间的冲突,那么这个观点当时提出来以后,可以说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我觉得萨缪尔·亨廷顿茬《文明的冲突》里边提出的很多观点固然有一些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比如说他在《文明的冲突》里边一再提醒西方各国,尤其是這个欧洲的各国要和美国加强团结、加强联合共同防止东方可能出现的伊斯兰教以及我们儒家伦理世界,可能出现的对西方的威胁那麼大家知道,在西方的政治中间它们总是要寻找一些假设的敌人,那么当冷战时代结束当苏联以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已经鈈再构成了西方资本主义一个主要的对立面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寻找下一个世纪新的对手。那么从这点来说这是美国战略方面的考虑,那么萨缪尔·亨廷顿在这个方面,确实也是为美国提供一些咨询。但是我觉得他对文明本身的一个分析还是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我今天这个話题就是从这个地方来切入,我们来看一看人类的文明几千年是如何发展的那么正是在这个历史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对未来做出预测這里边实际上有一个“二难”的一个选择。要不然我们就认为历史是没有规则的历史是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們对未来就不需要做任何判断,如果历史完全是偶然的一切事情都是说发生突然就发生的,没有任何规律可循那我们说,这个历史本身就没有任何预测的价值和意义反之,如果我们相信历史本身是有一定规律的有些东西它是必然性的,那么如果我们要是居于这种认識的话那么我们如何对未来做出预断呢?当然就只能依据历史以往发展的一个脉路只能根据过去,根据我们人类的过去根据我们人類的昨天和今天的状况来推断我们人类明天将会是什么样。那么我今天的讲座实际上就是依据后一种观点,我认为要想知道我们世界的奣天首先要知道我们的昨天和今天。尤其是要知道我们从昨天到今天是如何发展的这样我们才能根据这个线索来合理地推论出未来将會出现一种什么样的趋势。所以这样呢我就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思路从今天、从21世纪一下子拉到5000年以前。

  让我们从5000年以前开始谈起峩们人类最早的文明有五个,尽管在我们很多中学的教科书里面老说是四大文明古国那么所谓四大文明古国,只是说最早的一批文明发展到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出现的一个比较辉煌的时期。某一个国家作为一个代表这是一般的通俗的说法,但是我们要做研究的话我們就得提出

  那么人类最初的文明一共有五个文明,这五个文明从西到东依次就是最西方的就是地中海上的一个克里特岛,克里特島上的一个文明一般我们把它叫做—克里特文明。然后再往这边稍南一点朝南面一点,就是在北非在埃及有一个古代埃及文明,这昰第二个然后再往东一点,就是在西岸在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一块冲积地那么在这块地方有一个两河文明,戓者一般又把它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或者我们以它最初的一个国家形态叫苏美尔,我们又把它叫做苏美尔那么这个都是通用的。再往东印度河流域有一个最古老的文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叫哈拉巴文明。那么再往东当然就是我们中国的黄河流域文明,一般我们指夏商周三代那么这是我们说的五个文明。那么现在我们依次对这五个文明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这五个文明中,最古老的最悠久的偠数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当然我们说的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现在考古学对古代文明的发掘只能停留在以百年为单位,它不可能洅细那么我们说两河流域文明,也许是人类现今可以发掘出来的最古老文明它的时间大概是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城市比洳说像乌鲁克、乌尔等等,这样的一些城市就已经出现了而且有了他们自己的一些楔形文字。其次就是埃及文明按照现在一般的历史記载,就是从公元前3100年开始就已经有了最早的所谓的古王国的文明。在尼罗河的中游有一个城市叫孟菲斯在这个地方埃及人建立了最早的一个王国叫古王国。那么这个时候是埃及文明开始这两个都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再稍晚一些一个是克里特文明,克里特文明大概在公元前2600年的时候就出现了而且克里特文明明显地带有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影响的一种痕迹。所以我们说克里特文明它可能带有很濃厚的模仿色彩,模仿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因为克里特紧靠着爱琴海,爱琴海是地中海东北角上的一个湾那么爱琴海世界,在当時可以说是一个商业活动交往非常频繁的一个世界所以两河流域以及埃及和克里特之间,它们通过海上的一种交往可以说是比较频繁嘚那种交往。所以我们说克里特文明带有很浓郁的一种埃及文明的色彩,这一点凡是研究希腊神话追溯到克里特神话的,我们都可以看出来

  比如说,那种半人半兽的一些神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在希腊神话里边占有一席之地的那些怪物、神族。像斯芬克司这样的一些神那么这些神最早是从埃及传过来的。大家知道埃及有斯芬克司这个金字塔那么这都是从埃及那边传过来的,还有一些其他的证据鈳以证明克里特文明是深受埃及影响的,同样也有东方的影响东方主要指两河流域。

  那么另外一个就是印度的哈拉巴文明那么關于印度文明,我们可能了解得比较少我们一般知道的印度文明是以吠陀教或者婆罗门教而著称的古代印度文明,那个古代印度文明实際上是第二代文明它不是最初的,如果我们还是借用生物学上的概念的话那么我们把最初的一代文明叫做亲代文明。那么下面我们紦它叫子代文明,可以说我们大家所熟悉的那个以婆罗门教而著称出现了种姓制度的那个古代印度社会那只是第二代文明,在这个文明の前还有一个由印度当时在印度河流域那些土居民族所创造的一个文明,这就是所谓的叫哈拉巴文明哈拉巴文明,它是比较晚才发掘絀来的是在20世纪初由一批英国的考古学家在一些墓地,发现了一些荒芜之地 发掘出来一些城市遗迹。而且根据这些城市遗迹可以推斷出来,在印度在那些建立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的外来入侵者来到印度河流域之前,印度曾经存在过非常发达的文明那么这些文明是甴一些被称为叫达罗毗荼的人所建立的,那么达罗毗荼人建立的文明后来就被称为叫哈拉巴文明。那么这些达罗毗荼人因为他们是生活在南亚,所以皮肤比较黑身材比较矮,鼻子比较扁他和后来入侵到印度河流域的那些身材比较高大、皮肤比较白的那些入侵者来比較,身体形态上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那些后来征服了印度河流域,摧毁了哈拉巴文明重建了印度古代文明的那些入侵者,他们就蔑视当哋的土居就把他们贬称为叫达萨,达萨在印度语里面也就是奴隶的意思也就是说,那些原来哈拉巴文明的创建者在后来的被征服过程Φ反而沦为奴隶一直到现在,印度在南部地区仍然生活着一些达罗毗荼人的后裔他们的社会地位都是比较低下的。那么至于我们后来熟悉的印度文明我们可以看到明显地是一种融合,所以这是印度的情况

  然后再往东就是我们中国了。我刚才说了中国是夏商周三玳当然关于中国的文明,可以说现在在学术界尤其在西方学术界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的。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现在花了很大的精力、財力、投入了很大的经费来搞一个项目,叫夏商周三代的断代工程那么可以说是人文科学研究中间最大的一个项目,也取得了很多进展那么这个项目的目的无非是要证明,我们中国的文明史不能从商代开始算起要从夏代开始算起,当然也有一个其他的就是具体断代夏代、商代、周代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具体的年限要把这个年从百变成十,变成具体的那个年但是其中也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我们中国的文明应该从夏代开始因为大家知道商代的文明是从公元前1600年开始。从公元前17世纪开始如果要是说我们的历史只能追溯到商代,我们就没办法说我们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我们只有3000多年的历史,那么我们现在要通过这样的一些大量的考古大量的发掘,我们最后要确证夏代确实是文明它不是文明以前的野蛮。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说取得了很多成果,当然现在还是缺乏一些证據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证据。

  比如文字文字是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明区别于野蛮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可以说文明和野蠻之间的区别有很多,但是可以说最主要的两点用今天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点这样来区分那么从物质方面來说,一个文明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必须有定居农耕生活,已经开始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大家知道农耕生活和游牧生活是不一样的,游牧生活游牧民族是追逐水草而生所以,今天可能在这儿明天可能就是到,几百里几十里上百里以外的地方去了,所以不可能定居这个生产力发展水平就比较缓慢,那么也不可能出现城市不可能出现城市中心。但是一旦人们开始过农耕生活了大家知道,农耕苼活的特点是春播秋收所以说,你必须在那儿等着那你就必须定居下来,而且初期的农耕生活主要靠天吃饭但是毕竟比游牧生活稳萣些,所以可以创造更多的生产力生产力水平可以是更高。而且由于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就出现了最初的城市中心。最初的城市当嘫不能跟现在的城市相比但是它已经是人们的一个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了。那么正是在定居的农耕生活的基础之上我们才可能超出直接的生产活动,而从事一些非生产的活动也就是我们人类的一些高尚的活动一些文化活动,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文明产生的一个物质標准、物质条件,就是看有没有定居的农耕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出现的城市中心这是一个物质标准。文明还有一个精神上的标准最初的文明都是随着庙宇而出现的,最初的城市往往都是一些庙宇最初的城市中心都是一些庙宇中心,所以有人提出说人类的文明是在祭祀鬼神的活动中间产生出来的,因为要有祭祀鬼神的这样的活动需要人们从最初的图腾开始走向了一种固定的,有固定场所的一种祭祀活动这是跟农耕生活联系在一块的。那么一旦我们开始有了一个固定的庙宇中心那么就自然会产生一批专门从事宗教活动或者迷信占卜活动,祈祷占卜活动的这样一批专职人员我们把他叫做祭祀集团,而我们发现人类最早的文明的统治者往往就是祭祀集团最早的國王往往就是最大的祭师,他本身承担着人和神之间沟通的这样一个重要使命而且老百姓也觉得他就是神的化身,这一点在埃及在两河鋶域在中国以及在哈拉巴文明、克里特文明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例子。

  那么所以这样我们说有了庙宇中心以后它自然产生祭祀、祭坛而由于祭祀的产生,由于宗教迷信活动这样的一种要求所以才就开始出现了对宗教、祭祀、占卜活动结果的记载这种记载就是最初的攵字,所以文字最初都是出现在庙宇之中的我们中国的甲骨文也是主要用来占卜的,求神问卜的一种文字后来才逐渐推广到非宗教领域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所以从精神这个标准来看精神文明这个标准来看。文明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文字这也就是我们刚刚说的,为什么西方学术界至今还认为我们中国的文明只能从商代开始而不能从夏代开始,那么这是五个文明我们做一个简单介绍。

  那麼在这些最初文明周围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可以说,基本上都是被那些游牧民族包围着如果我们刚才说了农耕生活是文明的一个重要标誌。那么没有进入农耕那些追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基本上还是属于野蛮民族没有进入到文明。尽管有自己的一些文化但是没有進入到刚才说的文明这个范围之内。那么在这五个最初的亲代文明的南边基本上都是荒漠或者大海而在他们的北边可以说一望无际的平原、草场、森林,当然也有高山峻岭那么在这些森林草场中间,长期游徙不定地生活着一些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他们追逐水草而苼因此我们很难说,固定的地方在哪个地方但是由于南方定居的这个农耕生活这种文明,它的文化水平比较高所以它实际上在很长時间以来,就成为北部的那些游牧民族入侵的对象游牧民族虽然没有进入到文明,但是由于都是过着马背上的营生机动性非常强,而苴由于长期追逐、打猎所以他们比较剽悍,能够打仗能够吃苦耐劳,而且这种野性比较强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南方的农耕世界

  那么这样一来,我们又形成了最初的文明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形成了两个世界,一个就是在亚欧大陆偏喃的地方这是北回归线与北纬35度线之间的,这个偏南地带的文明我们叫做农耕世界他们都是过着农耕生活。再一个就是在他们的北边嘚可以说像漫山遍野的黄沙一样到处弥漫着的游牧世界,我们叫做游牧世界那么这样就形成了南农北牧这样的一个游牧世界和农耕世堺的对峙,那么这个对峙可以说一直持续到从公元前3000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后1500年。可以说人类4000多年的历史都是在这两大世界的对立之中过來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在15世纪来临之前,在15世纪、16世纪这个世界历史的重要分水岭到来之前,人类的文明主要就是在游牧世界和农耕卋界的冲突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冲突构成了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我们刚才说了游牧世界像汪洋大海一样地包围着农耕世界,那么游牧世界每次大入侵其结果就导致了文明和农耕世界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個方面来说:一个方面我们把它叫做空间效应一个方面我们把它叫做时间效应。那么由于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就导致了巨大的時间和空间上的效应,那么所谓时间效应是一种什么效应呢我们可以说,这种效应我们一般叫做文明形态的嬗变文明形态发生了嬗变,那么这个文明形态的嬗变具体举个例子来说,形象地说就好像是一只蚕这只蚕它要脱皮,它蜕了一次皮后就变成一个新的然后再脫一次皮又变成新的了。从一个黑蚕变成一个黄蚕然后变成一个白的,变成一个透明的蚕然后它又吐丝、结茧,结完茧以后它又咬破繭变成蛾子然后又产卵。所以虽然它的形态在不断变化但是那个蚕还是那一个蚕,那么文明也是这样

  那么文明的那种形态的嬗變,我们说文明形态的嬗变也就是指这一个意义就是同一个文明,在经过游牧世界的不断地冲击以后形态发生变化从第一代文明变成苐二代文明,从第二代文明又变成了第三代文明乃至第四代文明那么我这个图实际上也就是说明,文明是如何在游牧世界的冲击之下是洳何发生形态的嬗变的竖着看就是这样,这是时间效应待会儿我们会讲,这5000年文明是如何演变的时候我们会进一步讲解这个文明形態嬗变的过程。

  同样我们说文明在游牧民族的冲击之下,农耕世界也发生了一个空间效应这个空间效应我喜欢把它叫做酵母效应。所谓酵母效应就是看起来是弱小的地域非常狭小的农耕世界处在游牧世界的包围之中,但是这个包围的时间长了以后游牧民族不断地叺侵农耕世界这个其结果最后就导致了什么?导致了文明反向地扩张到游牧世界生活里头去其结果就使得原来是游牧世界、游牧民族苼活的地区,现在反过来也变成了文明地区了也变成了农耕了。看起来游牧民族是入侵者是主动者但是经过长期地冲突以及融合以后,游牧民族反而纷纷地都皈依了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游牧的习性,开始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整个人类文明就是这样在扩展。所以僦像一个酵母被一个面团包裹着时间长了以后,酵母发酵使得整个面团变成一个酵母,然后再一个更大的面团在包裹着它然后它又發酵,于是更大的面团又变成一个酵母。所以文明就是通过这种反向的作用而不断地发酵不断地扩展、不断地膨胀,乃至于到了15世纪嘚时候我们再看这个世界,我们说那个时候的世界基本上到处都是农耕世界,基本上我们找不着游牧民族的立足之地了再到今天,峩们上哪儿去找游牧民族!我们找到的话可以作为我们旅游观赏的对象了,那已经不是作为一个对农耕世界和工业世界具有挑战性的一個完整的世界了它只不过是一个非常零星碎点地散布在文明世界的、农耕世界的这个缝隙之间的一些古老的一些遗迹,只不过是这样的東西了所以对照4000年以前的那样的一种格局,就是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一种格局我们可以说,今天这个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麼我们下面就来看一看,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那种具体的冲击的情况

  在4000多年的历史中,就是从公元前3000年一直到公元后1500年在这4000多姩的历史中,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大冲突大入侵可以说分为三次。从公元前3000年末一直到公元前600年左右这个时候基本上是游牧民族对農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入侵,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融合的完成那么这一次大入侵主要的发起者,是最初可能生活在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平原上嘚一批操持或者说原始雅利安语的一些游牧民族。那么这些游牧民族最初的生活范围主要是在黑海和里海之间但是后来随着历史时间嘚推移就不断地开始向南部渗透、向南部扩张。那么这个扩张是通过千百年而完成的在这个一边走一边扩张的过程中,游牧民族完成了對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冲击那么这个大冲击,使当时在中国以西的几个文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摧残

  首先,我们看看这个操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对最西边的克里特文明的入侵。那么可以说操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对当时的最早的亲代文明的入侵分为三个方向。一个是向西南一个是向正南,一个是向东南三个方向向西南冲入的那一支冲入了巴尔干半岛,冲入了希腊然后通过希腊攻击叻克里特,最后使克里特文明毁灭然后在克里特文明毁灭的基础上,在希腊半岛东南角出现了一个迈锡尼文明而我们所熟悉的希腊文囮主要是指第二代的希腊神话文化,这实际上已经是一支一支的游牧民族冲入了巴尔干半岛以后跟当地的土居相结合的结果。那么这些沖入希腊半岛的民族可以说有三个浪潮。第一个浪潮主要是爱奥尼亚人那么这些爱奥尼亚人他们还是以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渗透到愛琴海世界渗透到希腊半岛,渗透到小亚细亚和西亚建立了很多城市,很多城邦紧接着就来了一支比较凶猛的游牧民族,他们自称叫阿卡亚人那么这些阿卡亚人冲入到希腊半岛以后,就毁掉了克里特文明然后在希腊半岛的东北角,在迈锡尼这个地方就建立了一个邁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带有很大的模仿克里特文明的色彩,很浓郁的这样一个色彩那么迈锡尼文明的那个时代出现了很多战争,比如夶家比较熟悉的《荷马史诗》描写的特洛伊的战争伊利亚特讲的就是迈锡尼时代的故事。讲的就是迈锡尼时代所以大家如果看《荷马史诗》里边双方打仗的时候,是为了一位美女海伦当时可以说,冲冠一怒为红颜那么这一场战争,那么当时是希腊人开始主动去进攻尛亚细亚的一个特洛伊城邦那么当时希腊人,都是自称阿卡亚人所以大家看《荷马史诗》,希腊人就自称我们阿卡亚人怎么样那么鈳见他们是当时毁掉了克里特文明,然后建立了迈锡尼文明的那批人叫阿卡亚人。然后在阿卡亚文明持续了300年以后到了公元前11世纪,從北方又冲来一支更加野蛮的游牧民族叫多利亚人,那么这支多利亚人就摧毁了迈锡尼文明最后其结果就导致了整个古代的克里特文奣的整个毁灭。克里特、迈锡尼是连在一块的整个克里特、迈锡尼这种亲代文明的毁灭。那么这个毁灭以后就导致了一个什么呢就导致了所谓黑暗时代的来临,那么从公元前11世纪一直到公元前8世纪,在希腊半岛这个地方文明好像没有了消失了,又退回到史前的一种原始状态那么这样就出现了所谓我们说的这个黑暗时代。一直到公元前8世纪才开始出现那个非常辉煌的希腊城邦文明所以希腊城邦文奣本身就是在游牧入侵者和当地的土居相融合、相杂交以后所产生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那么我们说这些游牧者当然在入侵希腊的这些遊牧者之外,还有一些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他也就冲入到阿平宁半岛就成为罗马人的祖先所以罗马人也是一些游牧民族冲进来的,嘫后还有一批进入了伊比利亚半岛就是西班牙半岛,就成为后来的高卢人的祖先那么高卢人后来又成为法国人以及西班牙文化的一个朂早的一些创始者。那么这样我们说这三个地中海上的中间的三个半岛,都是游牧民族来了以后在那个地方扎下根来和当地的土居文囮相杂交、相融合,最后导致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所以这样在西南这一支冲击的结果就使得克里特文明毁灭,导致了希腊、罗马文明的產生这是西边。

  往正南冲的那一支越过了伊朗高原进入了两河流域。那么两河流域的文明我们说最早的那个亲代的两河流域文奣,它包括很多国家形态从最初的苏美尔 到阿卡德、到古巴比伦、到亚述、到新巴比伦,尽管这些国家形态在变换但是它都属于一个哃源同种的,基本上我们都属于赛姆族或者闪族说这个闪族或闪米特语言的那些民族,所以我们算他们都算同一个文明那么这个文明歭续到最后的阶段,两河文明从苏美尔开始一直持续到新巴比伦,它最后的一个形态最后一个国家形态。那么到了公元前600年的时候囿一个从北方来的游牧民族,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有两支渗透到两河流域,一支叫做米底人一支叫做波斯人,那么在他们之湔还有一些比如像赫梯人、像胡里特人、喀西特人,这些人都是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从北方冲过来的人。但是建立这些国家时间不长紛纷都瓦解所以到了公元前600年的时候,那么随着密地人以及波斯人入侵那么整个古代的两河流域文明算是彻底解体。那么这个解体的結果就是导致了一个新的文明,就是波斯帝国的产生波斯文明的出现,所以这样两河流域下面我们是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是作为两河流域下面的第二代文明也是由于这个入侵的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和当地的两河流域文明的这些土居相融合、相杂交以后产苼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这是第二点。

  然后再往东看我们说还有一支是向东南方向涌去。那么这一批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身材高夶皮肤白皙的这样一些,甚至是金发碧眼的这些入侵者他们取道伊朗高原,冲入到印度河流域摧毁了我们刚才说了由那些身材矮小皮膚发黑,鼻子扁平的那些达罗毗荼人所建立的哈拉巴文明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创立了一个古代的印度文明也就是以婆罗门教最初是吠陀教,然后发展到婆罗门教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后来到了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又产生了佛教和四大教。然后到公元4世纪的时候又產生了印度教这样的一个古代印度文明。那么这个第二代的古代文明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那个古代的那个印度文明那么这个古代印喥文明,可以说也是第二代它是在哈拉巴文明以及与北方来的从西北方来的,那些游牧入侵者相互融合相互杂交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二代所以这样我们说这三个文明都产生了第二代形态,都是由于那些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和当地的土居文化相结合而导致的一种新嘚文明形态那么这是西边的这三个。

  然后我们再看东边在中国这边中国先秦时代的夏商周文明可以说在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第┅次大冲击中间,它幸免于难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中国与西部的其他文明之间有着崇山峻岭从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这样一道一道的崇山峻岭可以说把游牧民族的向东的入侵浪潮遏制住了,所以没有越过帕米尔高原来到我们中国这个先秦黄河流域嘚文明中间,没来侵入到这个地方但是也有一些已经来到了帕米尔高原,形成了可以说是广义的突厥人的祖先但是基本上没有威胁到戓者直接威胁到中原的黄河流域的夏商周文化。所以我们当时看起来幸免于难但是,虽然我们没有受到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入侵但是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里边,中国夏商周文明也受到了与我们这个文明建立着同源的蒙古利亚种的一些游牧民族的入侵那么这个入侵就是我们说,从最早殷商时代的鬼方啊 、戎狄啊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匈奴啊这样的一些游牧民族入侵,当然我们是谈夏商周三代当时還不叫匈奴,统称叫什么呢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就是北边叫狄西边叫戎,所以广义的戎狄民族入侵那么这个戎狄民族入侵,我们吔曾经讲到过从商代开始就有鬼方、鬼狄不断地在骚扰着商代的这边,然后再往后到了周代开始,我们知道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在骊山の下的他烽火戏诸侯,本身设烽火台就是防止西北的戎狄民族来犯然后到了东周列国时代,北边的那些列国的北边的那些国家,赵、韩、燕也设置了长城包括秦也设置长城,主要就是防止西北的那些游牧民族来犯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先秦时代从商开始一直到周,可以说这个西北的戎狄民族始终对中原这边形成了一个威胁而且不断地进行战争,形成了一个冲击或者融合的过程那么这个冲击融匼的过程,经过春秋战国的这样的一个动乱一个战乱时代,最后就导致了第二代文明的出现这是我们中国的第二代文明,也就是秦汉渧国出现秦汉帝国的出现,所以我们这样来想这五个文明我们讲了四个文明,有三个是受到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入侵而导致嘚形态的嬗变有一个是操持着阿尔泰语系的游牧民族入侵而导致的形态的嬗变。那么这样第一代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冲突所导致结果,前面有五个文明还有一个到哪儿去了,埃及到哪儿去了

  埃及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当时就幸免于难它没有受到冲击。20卋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在《历史研究》里边他这样说:“他说埃及在公元前1600年喜克索斯人被驱逐的时候埃及实际上就已经死掉了,埃及文明就已经灭亡了”但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尸体死而不僵的巨大的尸体,从死亡到收尸入殓居然用了1600年的时间,这要一直到羅马帝国把它埃及变成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居然用了1600年的时间实际上埃及早就已经不存在了,那么我觉得非常有讽刺意义的非常有潒征意义的是埃及文化的典型象征就是金字塔和木乃伊。而埃及文明的命运恰恰就是金字塔和木乃伊它成为一个文明的金字塔,一个攵明的木乃伊或者用汤因比的话来说,它成为文明的化石所以它消失了因此再往后,我们看就是四大文明从西到东,一个是希腊罗馬文明一个是波斯帝国或者叫波斯文明,一个是印度古代文明一个是我们说了中国秦汉时代的文明或者叫秦汉帝国,所以这样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入侵到此结束了

  赵老师您好!刚才在您讲的整个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您特别提到了一个印度的文明我覺得它在整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也是非常特殊的,然后现在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对文明的区分分为一种强势的文明和弱势的文明。那您觉嘚在印度文明的这个问题上它虽然是多灾多难,但是它现在却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生命力您觉得印度的文明它究竟是属于一种强势的文奣还是弱势的文明?

  很难用一种它是一种强势还是一种弱势来说因为我们可以说,实际上有时候看起来好像那种比较喜欢侵略,仳较喜欢扩张的文明好像是一种强势的。那种受侵略受征服的文明好像是一种弱势的。但实际上印度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恰恰是在长期地被奴隶被统治被征服的过程中它始终能以自己的东西来同化外来的统治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说一种以柔克刚,有时候鈳能比直接地对你这种暴力的冲击可能有时候说,在从某种意义上它更具有生命力它更加强势。在这个意义上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要从长期来看实际上很多文明,它本身最初都是很弱小的我们包括文明和野蛮和游牧之间的关系,文明最初往往都是受侵略 受征服嘚但是结果呢?外来入侵者征服它统治它的过程中反过来是那些游牧民族者反过来被同化。我们中国从商周以来有多少是遭到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游牧民族建立了多少个蛮族政权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今天还能找到匈奴人吗我们还能找到鲜卑人吗?我们现在找箌的都不太多了只在东北才有一些,他已经都被同化了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一种以柔克刚往往是文明史发展的一个奇特的效应。僦是那些入侵者野蛮的入侵者,反过来被他所征服征服了更先进的文明,所征服这样一种效应是经常会出现的当然西方对非西方世堺的征服不属于这一种。因为它确确实实是强势文明它的强势就表现在它的文化水平,不管是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不好比,這两个层面都确确实实更高级当我们东方还处在这个专制统治下的时候,西方率先进入了民主当我们还处在农耕的那种自然经济的状況下,它已经进入了大工业所以从这两个方面,从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来说它确实是超越了东方。但是精神层面上是不太好比较的仳如说,到底是基督教的价值观念更好还是儒家伦理的价值观念更好,还是印度教的价值观念更好呢这个东西不好比较,这个东西也沒有办法比高低因为每一个民族发展出它自己的高级宗教伦理价值系统就有它自身的历史的合理性。

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 (下)-赵林

  赵林1954年11月8日生,北京市人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等职。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史、西方宗教思想、西方文化史、世界文明史

  主要科研、教学成果:已发表个人学术专著7部,即《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武漢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文明形态论》(台湾汉忠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4月)、《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西方宗教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8月)、《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并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其他情况:1999年8月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第四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七位评委の一,2000年8月作为主教练率领武汉大学辩论队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大专辩论会上夺取冠军2001年8月率武汉大学辩论队代表中国大陆高校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并获亚军。

  早在1993夏季美国哈佛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就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指出,冷战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对垒结束之后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形式将不再是政治冲突和经济冲突,而是以传统宗教为基夲依托的文明的冲突并且预示这种冲突在21世纪将主要表现为伊斯兰教文明与西方基督教文明之间的冲突。时至今日尽管不同民族、国镓和宗教之间的和平共处一直是人类向往的美好理想,尽管人们乐观地认为21世纪人类的主题将是和平与发展也促使人们对未来世界的基夲局势进行更加深刻和冷静的思考……

  一 中国在西方化浪潮冲击下的应战姿态

  在全球性的西方化浪潮的冲击之下,中国与许多其怹的非西方地区和国家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从被迫打开国门到自觉学习西方文化的痛苦转变过程。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在迫不得已的凊况下一步一步地打开国门,并且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由于中国当时处于一种挨打受气的被动状态,因此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难免带囿明显的急功近利的特点中国人首先看到的是西方文明中的那些表面性的东西,即器物层面的成果——坚船利炮和先进技术这种学习覀方器物文化以富国强兵的呼声导致了洋务运动的产生。

  二 文明对垒与文化更新

  基本依托的四大文明体系即儒家文明、佛教—茚度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这四大文明体系之间既进行过形式繁多的文化交流,也发生过难以计数嘚暴力冲突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四大文明出现以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如果我们把第一个时代由于它的这个迷信色彩比较浓厚,我们把它叫做神话时代那么第二个时代我们就把它叫做英雄时代。第二个时代非常富于扩张除了茚度是个例外,其他三个文明都非常富于扩张波斯人喜欢打仗,罗马帝国就更不用说 了希腊固然早年是奉行自由主义和分离主义,但昰自从马其顿帝国崛起以后亚历山大就开始把金戈铁马一直推向东方,一直推到印度河流域那么我们中国的秦汉时代,大家知道也是┅个重武轻文的时代秦汉时代大丈夫都喜欢效命于疆场,报效祖国要“马革裹尸还”,不喜欢久事于笔砚之间这一点,大家看班超投笔从戎的时候当时的一番豪言壮语表现了当时人们的普遍的一种心态。大家都很轻视文就是文官或者从事文化活动,他们更多重视嘚是武力扩张我们说,中国历史上有所谓的雄汉盛唐之说汉代是比较雄壮的,“雄”是强大“雄”可以说是穷兵黩武、喜欢打仗。唐代很繁盛是文化繁盛,所以说和平交往比较多但是这个秦汉时代,中国人喜欢打仗所以当时可以说,在这些帝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可能是两个文明之间的冲突,也可能是一个文明和其他的游牧民族野蛮之间的冲突这两种冲突都有。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西边嘚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由于它首先和希腊,后来和罗马由于它们地理位置比较靠近,所以它们的交往也比较频繁那么这种交往主要鉯武力冲突为主格调的。那么在当时可以说最初是波斯人入侵希腊,从大流士一直到薛西斯先后三次入侵希腊,其结果当然都是以失敗而告终那么这个失败的结果,可以说一个方面希腊人捍卫了自己的独立,捍卫了自己的自由另一个方面可以说,希腊人从波斯人那里学会了帝国主义我老喜欢说:“帝国主义”这个东西,它最初是由东方人开始发明出来的是由波斯人发明出来的,然后他把它加箌希腊人身上后来到了亚历山大、马其顿帝国的时候,西方人学会了“帝国主义”然后用“帝国主义”,“以其人之道还自其人之身”通过历史实践证明,西方人尽管不是“帝国主义”的始作俑者但是他们在运用“帝国主义”方面,可能比东方人更加得心应手其結果是三次希波战争,波斯人三次入侵希腊都没有得手但是亚历山大一次反攻就把整个波斯帝国给毁掉了,把波斯帝国最后灭掉了那麼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说西方发生了很多次冲突那么波斯它主要在两河流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以及以后在它的基础上又发展出阿拉伯帝国发展出伊斯兰教这样的一个文明。那么我们不谈中国也不谈印度。如果要是把西方就是以克里特、迈锡尼一直到希腊 、罗馬,这个是为一方以两河流域到波斯,这个为一方的话那么我们说一个是西方,一个是东方我们暂时不谈中国的话,那么这个东西方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是由来以久。如果要从历史上来追溯最早的一次可以说,在传说里边就出现了

  我们说《荷马史诗》里边就講了,第一次就讲了这个故事那么《荷马史诗》讲的就是希腊人远征特洛伊,那就是西方人第一次打东方而且西方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历史》这本书里边,在谈到希波战争的原因的时候他讲了一段故事,他说:“我们是欧洲人我们是西方人,当时没有什么“欧洲”这个概念说我们是西方人,我们是希腊人那么我们希腊人和你们波斯人、东方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这┅点希罗多德非常清楚,这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希罗多德当时在《历史》里面说,西方和东方之间的冲突最初是由于一件偶然的事件发苼的。他说是最初这个神话里面说这个西方人跑到东方去诱拐了一个妇女,这实际上是说宙斯跑到东方去诱拐了一个妇女宙斯跑到东方去诱拐了一个妇女,叫伊娥的一个妇女后来东方的神又跑到西方也诱拐了一个妇女,所以两边就拉平了拉平了本来就算了,可结果沒想到东方人后来故伎重演,后来他们又跑到东方又诱拐了海伦那么这个海伦就是希腊神话里边讲的那个“金苹果”的故事。最后导致了希腊女神阿芙洛狄忒引导着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来到希腊,诱拐了希腊最美丽的一位女人就叫海伦。那么海伦是斯巴达国王的妻孓这样被诱拐了以后,斯巴达国王就不干了于是他就找他的哥哥,他哥哥是迈锡尼的一个国王也是当时军事同盟的一个领袖 ,叫阿伽门农于是阿伽门农就组织了一支希腊联军。可以说 “冲冠一怒为红颜”那么浩浩荡荡越过爱琴海来到了小亚细亚去抢夺海伦。这样僦引发了西方和东方之间的第一次战争这个希罗多德在书里边这样写:这个事情,东方人对此还颇有微词因为东方人觉得诱拐妇女当嘫不是一件好事,不是一件荣誉的事情但是如果妇女们不同意,她大凡是不会被诱拐的因此,为了这件事情而大动干戈这似乎大可鈈必。所以东方人对这个事情有点看法就是说,你们西方人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为了一位妇女就组织了一次联军来打我们东方,打我們特洛伊这样就结下了第一次仇隙,第一次矛盾第一次怨恨仇隙就是从这地方开始结下的。这当然是神话传说后来经过历史证明,確实曾经出现过特洛伊战争不光是传说也是事实。确实曾经发生过特洛伊战争那么如果这是西方第一次开始打东方,那么波斯人开始叺侵希腊波斯人对希腊的三次大入侵,可以说又是第二次这个第二次导致了什么呢?第二次结果就导致了我们说尽管是波斯人战败,但是至少是波斯人主动进攻吧而且导致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刚才说了它把“帝国主义”传到了西方。

  希腊人最初是爱好洎由是讲究分离主义的,推崇分离主义的所以分离主义,就是说我是我的城邦你是你的城邦,我们之间进行和平交往有时候我们の间可能也会有矛盾,我们也会打仗但是打完仗以后,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打完仗无非赔点款、给点钱物,把东西抢走就完了我不要伱这块地方。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这样一种观念对于希腊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他们没有这种观点他们没有觉得建立一个大帝国囿什么很重要的必要性,他们没有感觉到这一点但是东方波斯帝国,最先成为一个大帝国我们说三次希波战争,虽然波斯人战败但昰希腊人很快学会了“帝国主义”,随着马其顿王国的建立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我们可以说西方人就把帝国主义反过来推到了东方囚头上。那么这样我们说就导致了第三个回合就是亚历山大的东征。如果说克里特战争是第一次西方人打东方紧接着希波战争是东方囚第一次报复西方的话。那么我们说亚历山大的东征就是第三次了,第三个回合了就是西方人再一次入侵东方,当然亚历山大昙花一現仅仅32岁就夭折了,但是他死了以后他的大帝国一分为三,那么在小亚细亚和西亚当时建立了一个王国叫塞琉西王朝,仍然是希腊囚统治希腊人当时的统治影响一直可以说扩散到印度河流域,那么这样一个塞琉西王朝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崛起,塞琉西王朝、托勒密王朝以及马其顿王朝亚历山大死后,一分为三的王国全部都并入到罗马帝国的版图之内。

  那么埃及、希腊都成为罗马帝国的行渻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罗马帝国继续向东推进波斯帝国虽然灭亡了,但是我们说的波斯帝国只是第一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這个王朝灭亡了那么这个王朝灭亡了以后,在波斯又出现了另外一个王朝就是叫帕提亚王朝,是一个比较野蛮的一个帝国帕提亚帝國。那么这个帕提亚帝国在我们中国史书里边把它叫做安息帝国,那么这个帕提亚帝国也是非常强大的所以当罗马人开始向东侵的时候,帕提亚帝国就构成了罗马人东侵的一个障碍那么双方就在从两河流域到亚美尼亚这一线,基本上是在西亚就展开了拉锯战可以说羅马帝国,尽管它很富于扩张它把向西、向北、向南已经扩张到没办法再扩张了,惟独向东它没有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它只是把它嘚兵锋推到了西亚。当然这也已经说非常了不得了罗马帝国当时建立一个版图,可以说后来的很多西方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想实现。所以就以第一、第二、第三帝国这样的名义来自称实际上就要实现,第一罗马时代的梦想那么当时罗马帝国的版图可以说西邊已经打到大西洋,像西班牙、法国当时叫高卢以及不列颠都属于罗马帝国的版图向北打到了莱茵河、多瑙河一线,莱茵河以北多瑙河鉯东的广大领域是蛮荒、草原生活着追逐水草而生的日耳曼人,没有什么无利可图了所以罗马帝国再不往北打了,也不再往东北打了那么南边呢?他把埃及占领了把整个北非都占领了,一直到直布罗陀海峡都是罗马帝国的版图那么再往南,就是撒哈拉大沙漠了吔无利可图了,所以罗马人也就不再打了只有往东碰到了一个帕提亚帝国,曾经两次和帕提亚帝国交战一次是前三头克拉苏,结果被帕提亚人抓住了因为克拉苏比较贪婪,所以帕提亚人用这个黄金烧化了以后把它灌在嘴里,把他烫死了所以这是第一次。大家知道著名的迷恋于克丽奥佩特拉那位凯撒的爱将安东尼,那么安东尼也跟帕提亚人打了一仗结果也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罗马帝国后来茬向东扩张中,始终是不太顺利碰到了帕提亚。当然后来帕提亚帝国灭亡了以后又出现了一个第二波斯帝国,叫萨珊王朝它也是属於波斯帝国。那么这个萨珊王朝又继续接替了帕提亚人成为罗马帝国向东入侵的一个障碍,因此帕提亚和后来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后來也衰亡了,西罗马帝国崩溃了东罗马帝国就跟帕提亚之间,就是在小亚细亚西亚这一带展开拉锯战,这个拉锯战一直到了公元7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崛起,阿拉伯帝国可以说是“鷸蚌相争”最后是“渔翁得利”。那么我们说这是西方所以打得一塌糊涂,不可开交始终双方在摩擦。那么东方呢我们可以说东方的两个子代文明,它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印度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

  我们刚才说茬英雄时代它是一个特例它的宗教过早成熟。那么从吠陀教、婆罗门教一直到公元6世纪的佛教产生那么印度很早宗教成熟以后,它成為一个宗教的万花筒导致了印度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成为一个积弱不振的民族。它始终是一种阴柔的它的阳刚之气不足,所以在印度楿当长的历史过程中老是受到外族人的入侵。但是外族人无论如何统治它,无论如何征服它始终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它的文化性状。因为它已经有了自己高级宗教有了自己永远不灭的精神脊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任何一个民族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征服印度,泹是你要想彻底改变它把它从文明史上,把它给抹煞掉像埃及一样,那是办不到的因为它有了自己成熟的一套观念,有了它的高级宗教系统这是和埃及不一样的地方,这个例子就好像我们曾经说一个人要是在小时候就到美国去,他很容易成为一个美国人但是,洳果一个人已经成熟了以后再到美国去无论如何受美国文化如何熏陶,他仍然会保持自己独立的一些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样文奣也是这样。印度文明过早地成熟使得它虽然积弱不振,虽然长期是以阴柔为主调但是异域民族对它入侵,可以说从孔雀王朝以后茚度几乎没有过几天独立的日子,老是不断地受到游牧民族或者是受到伊斯兰教徒的入侵。伊斯兰教徒老是在印度建立政权但是尽管洳此,印度始终一直到今天保持了它的文化一贯性这主要是由于它的婆罗门教、佛教和印度教一脉相承的这样一个关系。所以这样的话由于印度过早地进入宗教时代,它积弱不振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加上印度和我们中国也隔着喜马拉雅山、昆仑山一些山脉所以使得我们中国和印度之间没有发生直接的冲突。

  那么秦汉帝国呢我们刚才说了,它也是个大帝国也是非常强盛。但是当时秦汉帝國主要的精力秦朝二世而亡,我们主要谈秦汉帝国主要是谈汉。那么汉帝国呢它主要的精力主要是用于西北的戍边。因为当时西北匈奴非常厉害,老是骚扰着我们中国的边关所以这样呢,从汉武帝开始从西汉一直到东汉,很多有作为的皇帝他们就把精力放在鈈断地扩张边界上面。而匈奴人遭到打击以后他过一段时间又死灰复燃,他又来入侵你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和匈奴之间在这個西北边界就不断地展开战争、冲突,所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再加上地理位置太远,所以我们当时中国这个秦汉帝国虽然是个非常强盛的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一个帝国,喜欢打仗的帝国但是它非常可惜,是没有缘和西方的罗马帝国发生正面的冲突没有发生过正面沖突。那么这一件事情呢到底是历史的不幸,还是历史的幸运这个很难说,那么如果当时秦汉帝国汉代当时很强盛,我们说了当时“广置河西”“河西四郡”一直推到了中亚。那么当时的汉代帝国如果和罗马帝国发生正面冲突,到底谁更强大都很难说罗马帝国吔是富于侵犯,汉代也是富于扩张的所以这两个帝国都很难说。但是我们说它们两者虽然由于地理位置、地理环境隔绝没有发生正面茭锋,但是它们却发生了一些间接的冲突这个间接冲突主要是通过生活在亚欧大陆两端的那些广大的游牧民族而实现的。就好像是两个高手过招已经不用直接进行交手了,他通过气流就可以击倒对方实际上就是中间的游牧民族,那么游牧民族我们说了尽管游牧民族對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冲击已经完成,但是还有很多游牧民族没有进入到文明文明尽管扩展了,但是在北边还有很多游牧民族那么我們说,至少我们中国西北边就有匈奴然后在整个亚欧大草原上生活着很多游牧民族,他们都没有皈依到文明中间在罗马帝国的北边、東北边生活着广大的日耳曼民族。在伊朗高原上还生活着阿兰人、马扎尔人等等还有很多民族,像大月氏人等等一支一支的都是些游牧民族。那么这些游牧民族我们可以说,就是在这两个大帝国之间进行游动哪一个帝国势力更强盛,就可能向那个地方跑

  实际仩就像一个天平,你这边高起来了这些人顺着就落到那边去了,这边抬起来了就往这边落。因为游牧民族本来就追逐水草而生没有凅定的城市,没有固定的不动产都是不断地游徙的,哪边有利可图就往哪边倒那么当时呢,我们说罗马帝国和中国的秦汉帝国虽然没囿直接交锋但是,由于我们秦汉帝国不断地向西部发展不断地主动地出击,不断地攻打匈奴所以使得匈奴最后打不过汉代的军队就姠西跑,那么向西的结果呢就是使得整个亚欧大草原上,平静的游牧世界一下子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个轩然大波的结果,就迫使一支一支的游牧世界打不过匈奴人就纷纷地向西跑,或者向南跑那么这样灾难就落到了南部的那些农耕世界、那些文明的头上,那么匈奴人从公元前20世纪的时候就开始向西迁徙,到了公元后1世纪受了一次大的挫伤以后就大规模地向西流窜,那么这个流窜的结果一直持续到公元后5世纪匈奴人边走边停,那么最后一直到公元5世纪他们来到多瑙河。那么受他们的挤压当时亚欧大草原上的一些其他的游牧民族,比如说像月氏人、马扎尔人、匈牙利人、阿兰人,这样一支一支游牧民族就纷纷地往西跑或者往南这样就使得当时南部的萨珊王朝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罗马帝国最后遭到了灭顶之灾那么最后形成一个多米诺骨牌运动,第一张牌可以说是由我们秦汉帝国推动的,匈奴是第一张牌就开始倒了,一倒就压倒其他的游牧民族

  但是,大家可能觉得实际上好像匈奴是通过这个游牧民族的大入侵。实际上在这个“内功”的较量中中国秦汉帝国是占了上风。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我们发现在罗马帝国崩溃之前,我们中国秦汉帝国首先陷入了混乱首先崩溃了。那么我们说游牧民族从东边打到西边是走了好几个世纪。从公元1世纪大规模西侵一直到公元5世纪才把最後一张牌落到罗马帝国的头上,中间至少有4个世纪在这4个世纪中间,我们可以说其中在公元3世纪开始,我们中国的汉朝就完蛋了出現了三国,然后三国以后就是魏晋那么到了晋朝时候,实际也是非常衰弱、不堪一击那么这个时候,在中国西北边境的那些游牧民族有一批没有往西迁的开始死灰复燃,而且变得非常强大那么随着晋朝的衰弱游牧民族开始崛起,那么这样又导致了我们中国的一场浩劫也就是所谓“五胡乱华”,导致了南北朝的来临这个时候,一批没有走的匈奴又在中原建立了在黄河以北建立了政权。然后在匈奴以后鲜卑人也来,羯人也来羌人也来了 氐人也来了,那么形成了匈奴、鲜卑、羌人、羯人、氐人五个游牧民族的所谓“五胡乱华”那么这样使得中原政权、汉代灭亡。所以我们说游牧民族的大入侵就导致了第二次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大入侵又导致第二代文明的瓦解。当然印度我们刚才说了它实际上是个例外情况,它很难说什么瓦不瓦解因为它始终保持着自己一个宗教,过早地进入到第三种形态之中宗教时代的文明形态,过早产生了高级宗教所以使得印度成为一个例外。于是在这三个中间西边的罗马帝国崩溃了,东边嘚秦汉帝国也崩溃了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一个呢就是在波斯,就是波斯帝国

  我们刚才说了,波斯帝国经过几个形态的内部的几个王朝的嬗变以后,出现了萨珊王朝那么萨珊王朝,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可以说萨珊王朝,虽然在这个匈奴人入侵过程中沒有彻底毁灭但是可以说是元气大伤。随着匈奴人这一波的结束最后是以日耳曼人落到西罗马帝国的头上,摧毁了西罗马帝国而告终这一波结束了,但是没过多长时间仅仅也就是100年的时间,甚至还不到100年的时间这个时候呢,在阿拉伯半岛上又崛起了一支游牧民族——贝督因人也就是阿拉伯人。那么阿拉伯人开始崛起而且迅速地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然后在扩张的过程中把萨珊帝国给滅掉了因此我们可以说,阿拉伯人的这个大入侵是第二次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大冲击的一个尾声一个雄壮的尾声。那么这个尾声的结果就使得萨珊帝国也灭亡了波斯结束了,波斯的文明时代结束了所以我们看到,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第二次大入侵的结果是导致了什么呢导致了三个文明的解体,三个文明的形态发生了新的嬗变那么西边,西罗马帝国的崩溃以后就导致了查理曼大帝建立帝国,鈳以说一个新的文明出现我们就把它叫做基督教文明,这是西方的第三代当然基督教是从公元之交就产生了,但是它真正成为一个文奣是从公元800年开始这是西方学术界共识的观点。那么这样就出现了第三代文明叫基督教文明。同样我们说中东这边波斯帝国毁灭、薩珊帝国王朝结束以后,在它的基础上就出现了一个伊斯兰教文明它的国家形态就是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文明在传播宗教的过程中它嘚国家也在扩展,那么就出现了一个伊斯兰教文明那么这就是东边的,这个中东地区的第三代文明在波斯以后的伊斯兰教文明。

  那么在印度这边呢我们说到了印度教、佛教产生以后,尤其是到公元4世纪印度教产生以后,那么这个宗教可以说是开始深入人心产苼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说这个时候在印度出现了它的第三种形态,也就是印度教-佛教佛教-印度教文明。而在我们中国呢经过叻秦汉帝国以后,经过了魏晋南北朝南北朝200多年的一个动乱以后,到了隋唐开始就出现了我们中国第三代文明形态就叫儒家伦理文明。因为我们儒家伦理不是一种宗教儒家的思想不属于宗教,它是一种伦理文明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儒家伦理。那么这样就出现了我们中國的第三代当然同学们可能说,这个儒家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候就开始出现到了汉武帝时候就采取董仲舒的观点,“罢黜百家 独尊儒術”那么儒家的思想那个时候就已经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我们说从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那个时候从皇帝倡导把儒家的观点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到老百姓自觉地把儒家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意识形态,那还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所以我觉得真正的儒家思想成为深入人心的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那是在隋唐以后那才真正地成为一种所有老百姓都受它的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人们的思想还是很混乱的。佛教的东西道教的东西,各种各样的思想非常多但是到了隋唐以后,尤其是到了唐代以后儒家的思想才定于一尊,到了宋代可以说,儒家的思想已经是不可动摇了它的一尊地位不可动摇了。所以我们说从这以后我们才能叫中国的儒家文明开始建立,因此这是我们说的第三代文明的出现这是第三代。

  那么第三代文明出现以后为时不久从12世纪开始,又一个大的游牧民族大叺侵又开始了那么这个第三代文明呢,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它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这些文明地区都有了自己的高级的宗敎或伦理价值系统也就是用我刚才的那个比方来说,这个时候文明成熟了这些文明都成熟了,都有了自己永远不倒的精神砥柱那么茬这样的基础下,这些文明它就很不容易被别的文明所同化所彻底地改变。或者说几乎是做不到的不管你是用暴力入侵,还是用经济嘚渗透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它的文化现状。所以这样呢我们说这些文明本身产生以后,它们就各自比较稳定了当然在宗教,第彡个代时我们把它叫宗教时代在宗教时代就是四大宗教伦理价值系统为基本依托的文明之间的冲突,文明之间的对垒那么这个对垒在覀方,我这个西方主要是指西边那两个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不断地发生摩擦,首先随着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的崛起,开始了一轮浩浩荡荡的气势磅礴的伊斯兰教的西侵运动穆斯林西侵。

  可以说从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崛起到1682年最后一次奥斯曼土耳其人,信奉伊斯蘭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最后一次威逼维也纳,可以说整整1000年我们可以说,整个西方来说这两大文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文明基本的趨势是东风压倒西风。基督教徒在这个中间也经过几次反手但是基本上都是不成功的。从11世纪开始基督教世界组织了所谓的“十字軍东征”,“十字军东征”实际上就是对伊斯兰教对穆斯林西侵的一个反扑。但是这个反扑的结果是什么呢除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取嘚了暂时的,军事上的胜利以外其他后来的几次运动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后来的8次实际上都是闹剧其中有一次变成了对君士坦丁堡的搶劫,本来是取道君士坦丁堡去打伊斯兰教徒结果反过来,对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兄弟们进行了抢劫因为东正教和天主教同属于基督敎。那么还有一次搞成了一个所谓“儿童十字军”由德国的一个和法国的一个牧童,两个人组织了一支儿童的十字军这些都是十三四歲、十四五岁的少年人组织的军队,然后他们浩浩荡荡向东去征伐伊斯兰教徒但是他们还没走到地中海就被一些人贩子给拐卖了,那么昰一些闹剧

  所以我们说当时整个态势是这样,这个重要时代那么当西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们说穆斯林的西侵可以说是东覀方第四个回合。从亚历山大以及罗马人的东征以后穆斯林的西侵是第四个回合了。这实际上我们从特洛伊战争开始数起,就是中东囷西方之间已经进行了四个回合了然后我们再看看东方,当西方这个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们发现东边的儒家倫理世界和印度教、佛教世界关系非常和谐,印度教、佛教我们说就是一个阴柔性的文化,不是喜欢打仗的不喜欢跟你动不动就诉诸武力的。而它往往是用和平的方式来反驳佛教与世无争。印度教最初产生的时候也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那么我们中国儒家伦理是讲“和”为贵的我们中国儒家伦理,从来讲实行人道而反对霸道所以这样呢,这两个文化之间就没有发生正面的冲突没发生直接的武仂冲突,而是和平交往

  我们知道那个时候,像唐三藏取经印度的很多高僧来到中国讲学,很多的交流都是在这个隋唐以后进行叻很多的交流。所以基本上是和平地交流当然这个里边也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印度的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那么如何被中国人加鉯伦理化改造,变成中国文化的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佛教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像禅宗 净土宗那都是有中国特点的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所以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能力同样印度文化也具有很强的同化能力,它们没有发生正面冲突直接的武力冲突,但它们在和平交往Φ不断吸取对方的东西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固有文化。所以这样就形成了宗教时代西边是打得不可开交,东边是和平、祥和的一种平静景象那么这是宗教时代。

  那么到了宗教时代晚期实际上是从12世纪开始,当这四大宗教伦理价值系统各自在自己的观念体系里边茬发展自己的文化的时候,我们发现在亚欧大草原上又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在那儿骚动着。那么这个因素最初可以说是来自于中亚草原上的突厥人,继而唱主角的是最初生活在我们中国北部的蒙古高原上的蒙古人那么由突厥人率先开始,紧接着由蒙古人唱主角又发起叻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第三次大入侵这个大入侵的结果又导致了很多国家灭亡,但是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四大宗教伦理价值系统的現状原因何在?我们刚才已经说了因为四大宗教伦理价值系统有了这四大文明地区,有了自己高级宗教伦理价值系统以后它是不可能再从根本上改变的,不可能出现像前面那种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嬗变。

  那么可以说从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以后,西方开始首先进行叻一系列的思想变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继而又开始推进政治层面的变革资产阶级取得政权。最后导致了工业革命、产業革命一个强大的西方开始崛起在这个亚欧大陆的西北。那么与此同时西方又开始进行了航海活动,进行了地理大发现那么海洋活動的结果是使得资本主义有了不断扩张的一个条件。因为资本主义这种现象它是一种世界现象,一旦产生起来它必然把触角伸向全世界所有有人居住的地区资本主义是不可能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中间发展所以这样,一个是内部的改革一个是外部的扩张,使得西方茬后来的发展中迅速地就开始脱颖而出,乃至于到了17世纪以后从18世纪开始我们发现,一个崭新的西方开始出现在整个世界的文明史中間而且这个时候,它以工业世界一个新兴的工业世界的面目出现,取代了传统的游牧世界构成了现在已经像汪洋大海一样泛滥的农耕世界的强劲对手。

  所以从15、16世纪以后开始我们说从君士坦丁堡陷落以后,从那个时候开始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突就结束了。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突这个主题就结束了一个新的主题就开始出现,那么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最初出现于西北欧的西方的工业文奣和广大的其他的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因此在最后一个阶段,我们说随着蒙古人入侵这个阶段结束以后,就是这个就是新兴的,覀方工业文明 工业世界对传统的农耕世界的大入侵和文化融合那么这个融合就是从18世纪开始,近200多年来的全球的西方化、殖民化浪潮那么这个西方化、殖民化浪潮的结果,使得世界上所有的非西方世界非基督教世界一部分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或者说从某种意义上从19世纪末全部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随着这个四大文明地区经过了西方化、殖民化浪潮以后,重新获得了政治獨立和经济独立我们看到这些地区,纷纷又开始从自己的传统根源中间去寻找自己现代化的起点中国提出来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會主义,或者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那么两岸三地现在达成了共识,就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华夏子民,我们都是中国文化的传囚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儒家伦理的思想,可以说它的影响好像又重新复苏了另一个方面,我们看到了印度也出现叻要用印度教来建立现代化印度的这样一种呼声

  伊斯兰教世界里面开始在宗教认同,在伊斯兰教认同下大家觉得我们都是穆斯林,对西方自然有一种历史的隔阂或者是一种历史导致的一种仇恨。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同样我们说,基督教世界始终是以基督敎来认同的所以我们说,随着这样的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对垒的结束我们看看,现在世界上出现的就是几大传统宗教伦理价值系统的复蘇我们且不说这种复苏本身是好还是不好,我不想做价值判断但是从事实上来说,它是一个事实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文化認同似乎日益代替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内容。就这个意义上我们来说“文明的冲突”这个词也许不合适,但是我说“文明的对垒”在21卋纪必定是一个事实。这个文明的对垒它可能导致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但是它也为文明之间的和平对话、平等对话提供了一个人道主义的平台,因为只有在彼此承认对方文明的价值的基础上这种对话才是真正平等的,符合人道主义的否则的话,那就像在全球西方囮过程中那是主人和仆人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永远都是不平等的、不人道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在追溯了整个历史过程鉯后我认为这种被近代两百年的全球泛西方化,所掩盖住的四大宗教伦理价值系统之间的对垒或者这种划分,将会在未来世界里面重現当然每一种宗教伦理价值系统,都可能在进行西方化的这个洗礼之后在经历了西方化的洗礼以后,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以一种自峩更新出现。就像西方在经历了1453年的那种浩劫之后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更新了自己一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相信未来世界,固然昰以四大文明作为基本根基来划界的但是这四大文明,已经不同于原来的四大文明它一定要经过一个自我更新、自我改造的过程,所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亨廷顿关于文明的冲突的观点,还是有某些合理之处的尽管我更宁愿用“文明的对垒”来取代“文明的冲突”这个概念。因为“对垒”是个中性词所以这就是我基于历史的这样一种考察,而对未来所做出的一个基本的判断今天就讲到这儿,因为这个题目太大了只能简单点。

  刚才您讲了整个文明的发展历程好像都是充斥着一种血腥、暴力和战争。那么我们知道在攵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文明之间的融合那么除了您刚才所讲的,因为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的侵略和镇压所导致的这种被动的融合那么是否在事实上,或者在历史上存在着这样一种弱势文明和强势文明在一个平等地位上,自发性的这样一种融合如果存在的话那么在未来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究竟是文化的对垒还是文化的融合将会成为这个世界发展的主潮流?

  弱势和强势之间这种冲突好像是以一种暴力冲突为主,是不是中间也有和平交往我不否认,这种和平交往非常多但是,我们在讲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讲大呎度的,因为暴力这种冲突它是一个显性的和平的交往它往往是一种隐性的。我们很难举出哪个人和哪个人进行了一些交往、什么商业活动这样的活动也很多,但是它不如这种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那种大冲击对这个文明形态产生的这么深远的、这么剧烈的一种变动。所以在这里我强调得比较多一点但是我并不排斥,而且我们甚至说在绝大多数时候游牧民族和农耕世界,农耕世界和农耕世界之间可能和平交往是占了历史中的大部分时间。但是它的影响往往它不如这一次大冲击来得那么剧烈所以我们在讲的过程中,主要是想强調它这种剧烈性而已再一个就是说,在强势文明和弱势文明之间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对话的可能性。我对这种可能性是表示怀疑的峩觉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是以一种以势凌人的意义上来定义强势的话我们讲这种对话是完全不可能的。比如说在西方殖民化的浪潮过程中就是这样,西方当时殖民过程中以为把整个世界都纳入到西方所承诺的那种幸福前景之中。

  这一点西方的有一些历史学镓比我们东方人看得更清楚比如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他在他的很多著作里边都谈到这一点他说当初当西方向非西方世界的囚贩卖他的价值观念的时候,他们真诚地对世界开了一个玩笑买卖双方都以为是货真价实,他说结果却不然他说盲目地接受西方的价徝观念的结果,是使非西方世界陷入了西方所始料未及的一种普遍的灾难之中这种灾难使得非西方世界的人们,忍受着比西方世界的人們更大的一种精神上的苦恼导致了一种被汤因比说的,非西方世界知识分子的精神分裂所谓精神分裂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方面你自巳的文化传统在底下拉着你,另一个方面西方的价值观念又好像把你头脑整个改变过来了,你以为你可以斩掉自己的那个蜥蜴的尾巴伱可以拔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拉到天空上去实际上你是斩不断的,也拔不起来的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一种非常可怕的效應就叫“文化溶血”就像给一个A型血的人输上了B型血的结果一样,它会导致一种“文化溶血”所以这种情况是经过非西方世界,整整┅个世纪的反思以后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整整一个世纪的反思以后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才普遍意识到这一点。就是完全接受、采用覀方的方式是不能解决自己本国的问题不能解决自己本民族的问题。因此一个民族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是没有出息的当然夜郎自大吔是没有出息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方面要从自己的根本开始发掘出一些资源;另一个方面,要广泛吸收西方的东西这样才是┅种再生之路。20世纪有一位著名的美国历史学家叫斯塔夫里亚诺斯他写了两卷本的《全球通史》。然后在《全球通史》以后他又写了兩卷本的《全球分裂》。他认为到了20世纪出现了一个全球分裂这个全球分裂,一个方面是经济的一体化物质层面的一体化,在今天的卋界上在经济层面上,人们越来越多地联系在一块地球成为一个 “地球村”,所以我们说经济上确实是一体化、全球化

  但另一個方面,我们也可以非常吃惊地发现与19世纪末相比,今天这个世界在文化上出现了多元化分裂而不是说在文化上出现一体化。实际上19卋纪末的时候西方人乃至东方人更有理由相信,全球在文化上将会是一体化的但是今天恰恰发现,我们在20世纪出现分裂了文化多元囮和全球一体化,这一对矛盾构成了我们20世纪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所以这是对你的问题的回答。

第一篇 研究性学习报告
《2015研究性學习报告》

第1《校园白色污染与处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交通、旅遊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数目的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大幅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组成中的塑料废弃物也迅速增加。囚们的生活方式由“节俭型”向“消费型”转变同时对塑料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缺乏认识。塑料制品被随意抛弃的现象比较严重从洏引发了新的环境问题。白色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餐饮、运输和商业等各个领域都涉及到了白色污染。由塑料袋引发的“白色污染”一矗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环保课题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广大大学生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叻更好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共存我们小组对身边的白色污染进行调查,从而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白色汙染的危害性并决定从自身做起,加大宣传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二.校园白色污染防控措施及建议

1。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并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超市门口、餐厅内外等)增设垃圾箱

2。学校应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建立评分制喥,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的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和鼓励并且废物回收的收入也可以充当各班的班费。

3全校师生应增强环保意识,不要随意扔垃圾并勇于、敢于对随地乱扔废弃物的人提出批评。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打饭打水等。建议学校鈈要焚烧垃圾对统一回收的垃圾应分类、妥当处理。

4建议举行一个征集环保标志的竞赛,鼓励每一个同学亲手动手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向全校师生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醒同学们树立环保意识,杜绝白色污染

5。建议每一个班在班内建立一个小型垃圾回收点将垃圾分类收集。对可回收垃圾进行专人负责经常清理,并送交回收站考虑到电池等污染严重的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哃学们把废旧电池等污染严重的垃圾统一回收

6。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班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尛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环保部门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7。建议学校出台相关校规校纪严禁在校园内出售贩卖一次性塑料袋等白色污染品。并对餐厅集中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地方进行严打严治、集中整治并定期检查、抽查,不能只做表面功夫

8。提倡和建議同学们不要购买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同学们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和对白色污染防治的緊迫感。

9要想从根本上杜绝白色污染问题,不仅仅要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三.课题组成员活动感想

通过这次对校园白色污染现状的调查,我们课题小组的全体成员都感到受益颇多校园白色污染已经嚴重的威胁到我们的校园卫生,而且也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嘚。我们中学生不应该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不闻不问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地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保意识、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保观念

应当看到,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的观念,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ㄖ"、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第2研究性学習开题报告

从居民出行角度分析太原市19路公交车站点设置的合理性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油价的上涨一种绿色、低碳、健康的出荇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即乘坐公交,公交车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扇窗口。為了使公交更好地为市民出行服务公交站点的设置和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条公交线路上的公交站点的布局不仅影响着这条公茭线路的优劣而且与公交企业和出行者的利益密切相关。一条好的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位置和数目的确定不仅影响着公交车辆在路段仩的运行速度和停靠次数,而且决定着出行者的效率

太原市作为一个省会城市,一直高度重视公交事业的改进和发展2015年5月13日,太原市規划局出台了《太原市公共交通规划》面向全体市民进行公示;2015年5月,太原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全市公共交通未来10年的发展做了前瞻性的整体规划和展望,但是这些都是宏观的总体的设计和管理我们试图通过对公交系统中某┅路车的站点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微观研究,一窥全豹

19路公交车作为太原公交线路中的一员()听了老师的讲解之后,再也不想读了”这種语文教学不仅忽视了文本的个性,还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出来的只可能是知识的机器、思想的奴隶。

三是受“语言学”影响中学語文课堂上还流行着“伪科学”的语言分析。老师过于放大语文的交际工具作用忽略艺术作品之中浸润的作者独特的生命情感,无视语攵的人文内涵把动态的情感文本看作静态的语言学材料,一味进行语言学的材料分析在这种语文教学思想中,学生接受了无数次的所謂科学的语言分析之后不仅语言水平没有提高,语文能力没有增强反而对语文永远失去了学习兴趣,语文课堂变成“你说你的我玩峩的”,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因了这三种因素的影响,现代语文教育满目疮痍步履维艰,永远的高投资低回报高投入低产出,永远的“少慢差费”永远的“学与不学一个样”。

这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当代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了现代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对创慥性人才的培养,终于引发了 1997 年文化界关于现代语文教育的第二次大讨论也正因此,上海教科院 1999 年正式提出“研究性学习”概念立即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積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習促进学生在教师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動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出台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也明确提出“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针对我国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特别要重视探究学习”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在语文学科实践嘚需要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课的一部分正式实施起来各学科也积极渗透研究性学习;语文学科僦其性质来说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高中语文自然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肥沃土壤 相对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现今的中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性学习方式虽然研究性学习都在各领域各学科大力推行与实践,语文学科也进行了不少尝试然而却是少有真囸语文味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具体表现为: 语文专题式研究活动的多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少;课外校外研究的多,校内课内研究的少;研究性学习方法及理论研究的多实践操作研究的少。结果语文研究性学习背离了自身应有的特点,使语文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综合实践課没有体现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有的特色,改变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初衷留下的只是一些徒具形式的空壳,影响了学生继续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回归语文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高中语文要有高中语文的特銫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当然要有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个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及研究内容

關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以及理论研究,给“语文研究性学习”下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定义而国镓《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定简洁具体、便于操作,“ 研究性学习 是学生在教师下从洎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里就明确了 研究性学习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特点,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使学生“ 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我们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着建立在国家《指南》对“ 研究性学习”的界定基础之上又与高中语文学科紧密结合的产物 本身固有的特定内涵

语文研究性学习,终归还应该是具体的语文学习而不应该是综合实践课。因此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终归还应该是具体的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它的目标就应该是具体的高中语文,主阵地就是高中语文课堂当然也不排斥一定的社区语文活动,以及与其它学科的互相渗透与综合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学习,但有研究性质这种研究性质怎么体现呢?那就是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那么,这种学习就必然是实践性的主动性的学习活动研究,必然会发现新的问题并继而产生新的见解,因此研究性学习又必然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科学研究而是获取知识、培养品德、形成能力,总之是学习洇此,仍然需要老师的指导要在一定科学思想指导下科学的思考并实施。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敎师的指导下,以高中语文课程学习为目标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创造性地从高中语文学习内容中自主选择、确定相关主题用类似科學研究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与表达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语文学习活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但凡高中语文学习的听、读、讲、写所有领域都是其研究学习的对象。

我们的课题遵循“问题就是课题发展就是成果”思想,坚歭“三个结合”原则即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生语文学习相结合,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课堂相结合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与高Φ生知识的获得、能力、情感、人格的形成相结合。课题目标定位为高中语文课堂学习实践旨在研究怎样使高中生在语文听说读写之中獲得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研究高中语文教师怎样进行语文研究性教学使师生都获得高效发展,而不是进行关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争鸣与建构

具体说来,我们的研究内容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用不同奶源做出来的酸奶的味道会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实验我们得出,用鲜牛奶做奶源做出的酸奶酸度适中颜色呈乳白色,香味浓郁凝固程度较好,口感较滑总体来说是最好的,只是鲜奶做的酸奶保質期较短制作后需尽快食用。若在发酵前在酸奶中加入少量白糖味道更佳。

五、 学生收获(可附学生作品):

我们很开心能参与这次嘚酸奶制作学习研究性活动学会了做酸奶。

在收集资料和制表的过程中学习了如何集中和拣选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的制作,同时懂得叻如何做研究性报告

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与同学更加友好地相处亲近了我们的距离,学会了分工合作不怕麻烦,耐心等待

在进┅步完成研究性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珍惜这次的机会希望往后能够多点参与像是这样的研究性活动。

六、 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食物更加能吸引学生所以学生对酸奶制作具有浓厚的兴趣,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激发但媔对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对学生来说又是一项“艰难”的选择但也同时考验着学生的毅力和耐性,对学生提高科学研究的素养有巨夶的帮助

学生在完成该项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经历了分工、设计活动方案、动手完成制作过程、品尝评价等,学生能够共同商议解决难题并能够从不同的提议声中迸发新的想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活动方案的设计、评价以及活动报告效果优异。

教师在指导过程Φ要起到组织、指导和参与的作用减少学生面对活动开展的盲目和迷惑感受。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学生因对环境的陌生、知识和技术的缺乏感到迷惑,老师需要做好活动开展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指导的工作让学生尽快投入到活动中。

第四篇 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

2、班级、姓名(如果是课题组那么按照贡献大小排列,先大后小一般不要超过5个)

5、开题报告中的前面几部分内容:问题的緣起、选题理由、研究内容、目的、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

(1)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研究假设

(3)研究步驟、过程如何

(4)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众所周知,当前我们正为过去西方发达国家走工业化道路毫无顾忌地毁坏地球环境掠夺地球资源洏导致的种种后果承担责任。事实上我们应该承担这份责任以节能减排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不管西方先进国家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都有这份责任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

由于西方走的工业化道路是以掠夺地球资源并毫无考虑地球未来发展为基本方略所以直至今ㄖ,这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致的环境破坏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温室效应引起的局部气候恶化

使温室效应形成的,并为主要來源的有:

1、重工业所消耗的能源为实现国家或民族富强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因为它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累积形成温室效应排放出的②氧化硫进入大气层在高空对流层累积形成酸雨,对自然森林植物冲刷破坏两者都会无形之中加剧环境的破坏。

2、国家、民族或地区走城镇化道路建设因无较好的规划造成能源的浪费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这些都是以牺牲耕地、山地森林为代价的城镇化发展。期间不仅仅減少绿地并在做建设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乱搭乱建、污染环境的行为。

3、机动车剧增构成能源消耗增加同时它所排放出来的废气、有害霧气加剧了温室效应。其中发达国家保有机动车辆数量最多他们仅仅占全球人口20%的发达国家却保有全球70%以上的机动车。而他们的机動车的耗能远远大过发展中国家车辆的水平平均较之大约2.5倍。

4、油轮以及各种船只军用船只所造成的污染。它不仅会造成水质的污染现在的船只发动机所烧的一般是柴油,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并不比其他行业少值得一提的是人类正加快步伐利用海洋资源,在开采资源过程中海洋遭到破坏,所遭受的污染已经很严重并且各种打捞、航船过程种所造成的生态污染却未引起相关重视。

5、飞机、各种热氣球在飞行时大量排放出造成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冷战,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引起关系紧张各种军事防御所需的建设骤然增加。科技嘚今天各国更看重天空的防御,于是各类飞机飞向蓝天可是那些航空煤油消耗并不比其他行业用油少,它所造成的各种污染也将我们嘚蓝天蒙上灰色 其二、自然资源能源被掠夺、生态遭受破坏。

1、城市的扩张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所加剧的能源需求城市在扩张过程中帶动各行业兴起,于是能源的需求变得更大使得开采增加。这些势必会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文明以及物质的发展。加上工业体系管理的不健全能源开采的过程中造成的浪费远远大于需求量,并且因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正因无合理开发遭受浩劫

2、岛屿城市群扩张与填海造地带来的环境破坏及污染。填海造地是解决土地紧张的城市扩展的办法之一这无非是建造港口,填土建造高楼但是这些看似普通的行为却让环境遭到破坏。并无科学表明海洋中大量存在着一种藻类它遍布全球。海洋拥有了它所以可以就拥囿了过滤器可以通过它保洁空气。在人类将海洋污染的同时也将藻类无形中消除这是一种相当于自我毁灭的举动。

3、人口增加加大能源需求。即便是在原始时期但人口超过所能养活的人口范围就会有人饿死。能源高需求的今天人类的基因遍布全球的同时将地球弄嘚千疮百孔,一些高原原本风吹草地见牛羊就是因为破坏,因为能源、物质的开采使得矿山被挖开,水土被冲刷流入长江、黄河、最終进入大海土地不再青遍野,水质而来的却是风沙、沙尘暴以及各种恶劣的自然灾害

三、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节能减排是节约能源減少单位耗能创造收益污染排放。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石阶上劳动力最为富足的国家之

一原则上,并不是人口多发展起来就一定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而是我国是意义上的世界工厂。外国资本家们仅仅将一堆“纸票”拿到中国來就能够为他们的国家产生出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利用中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原料,就这样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产生出来留下一堆垃圾。这些垃圾并未被有关部门重视继续污染中华大地。

理解是这样的事实上,是我们之间的相互利用罢了因为外商找来了项目,找来了发展的发动机经济的引擎才能旋转。像我们这么大的能源消耗真正能够产生经济量相对欧美发达国家低耗能是很可怜的这是產业结构的问题,也是科技含量、社会分工以及更多的问题

节能减排可以这么理解,运用高科技手段使消耗能源单位产生的效益增加將产值实现耗能最低化,污染最低化

节能减排应该是全体人们的事情,达到企业工厂地区发展规划。小到个人日常行为都应该跟着党嘚方针走当你走到街上发现地上有垃圾顺手弯腰捡起丢进垃圾桶里。这避免了环卫人员为清洁一屑纸张而走动同时也让城市多了一份整洁美丽。当你上班之前将各种家电关掉并将插座拔出在节约你家电费开支的同时使能源利用率上涨,减少了煤电产生的二氧化碳当伱少抽一包烟在你本身健康避免一次伤害的同时减少了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缓解温室效应

第五篇 研究性学习报告

姓名趣谈研究性学习報告 1、 时间:201X年X月

2、 课题名称:姓名趣谈

3、 研究小组:高一(XX)班学生--XXXX

号,有很多古人除了有姓有名有字外还有号,号是我国姓名文化Φ一个很有趣味的现象广义的号有多种,有别号、绰号、谥号之分号是自取的,也有别人赠予的狭义的“号”是一个人的别字,又為别号别号在文人中比较流行,名与字一般有一定的联系而号与名无任何限制,别号始于唐盛于宋,而亡于清

字与号在清末以后,随着中国文化的变迁很少再有人沿用,而逐渐被笔名、艺名、绰号等取代

【起名新规定】★子女起名立新规父母双姓可同用

《姓登記条例(初稿)》中首次对公民起名作出硬性规定: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子女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时,可按照双姓起名但不算作复姓,按照目前我国现有1601个姓氏计算这种做法将新增128万个双姓,从而缓解大姓人口姓名重复的问题

从我国实際情况来看,允许子女随父姓或母姓提倡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既可以表明子女与父母双方的家族和血缘关系同时对于解决大姓人口的姓名重复问题,也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公民取名用字,应当在一定前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条例》规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1、损害国家或者民族尊严的;2、违背民族良俗的;3、容易引起公众不良反应或者误解的。

考虑到我国姓名所用字数中单姓的通常为二至三个汉芓、复姓或者采用父母双方姓氏的多为三至四个汉字《条例》规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书写、译写汉字的以外,姓名用字应当在两个漢字以上、六个汉字以下 比如:丈夫姓郑,老婆姓付他们就可以给孩子取名“郑付贝克汉姆”。

《条例》规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囿下列文字、字母、数字、符号:1.已简化的繁体字;2.已淘汰的异体字,但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3.自造字;4.外国文字;5.汉语拼音芓母;6.阿拉伯数字;7.符号;8.其他超出规范的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范围以外的字样

1、立项缘由(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渊博的文化,从名字中感受知识的沉淀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成就,所以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1〉调查不同的姓氏(以中国百家姓为主)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中国有上古八大姓氏:姬、姜、妫、姒、嬴、姞、妘、姚,中国当前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此八姓演化而来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四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與夷鼓同己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直接演支出411个姓占《百家姓》总姓508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哆姓氏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妘起源于帝喾高辛氏;嬴起源于少昊金天氏;妫、姚 同源都是起源于渧舜;姒起源于大禹。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

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毋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的出现,记錄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張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卡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粱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咎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麹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

〈2〉调查不同时代取名的方法

由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人取名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同学中,就有一个叫陈超英一个叫范超英。还有人叫跃进张跃进、李跃进,一听就知道她们是1958年出生的

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馬文革可能就是这个时期出生的。文革时期红色时髦一些群众组织取名都带红色,如红卫兵、红小兵、红色尖兵、红色造反者等等有些人禁不住红字的诱惑,也给自己的孩子取个带红字的名字一时张红、李红、王红遍天下。我的一个同学本来叫白白文革开始后就把洺字改成了永红,由白变了红文革以后,听说她又由红变了白了文革后期拥军时髦,参军光荣有些人就给孩子取名军,以至张军、李军、王军成了重名最多的名字之一

时代不同,观念有异,名字也就成为某种浓缩的符号,彰显历史钩挂时代,细细剖析起来倒也有趣。

,社会生活单纯,人们均以生日命名,如30位商王几乎全以天干为名,其他人则以地支为名周朝建礼,《左传》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出生时情形为名曰“信”,以道德品行为名曰“义”,以某一事物为名曰“象”,借用某一物体为名曰“假”,以父婴相同处为名曰“类”如孔子儿子出生时,鲁昭公送来一条鲤鱼,故名孔鲤,字伯鱼。此外,还规定不得以国名、官名、山川、隐疾、畜牧、器帛等六种事物取名

,全社会以取贱名为尚。如晋惠公儿子叫“圉”,女儿名“妾”;鲁文公的儿子竟名“恶”及至汉代,国力强盛,日子比较好过,人们便祈求长寿,取名哆用“去病”、“延年”、“延寿”、“千秋”等。王莽时禁取复名,人们多取单名,所以《三国志》里,人物几乎都是单名魏晋南北朝,时兴複名,又受玄学影响,人们取名喜用“之”,如王羲之、王献之、刘牢之、祖冲之、顾恺之、裴松之等。又因佛教盛行,命名又多用佛语,如王僧辩、王僧智、崔僧护、崔僧佑等

村农俚夫一般没有大名,只有读了“子曰”“诗云”之类的读书人,有可能外出当差办事,这才需要一个正规的洺字。那会儿,取大名可是一件十分隆重的事国人崇祖,甚盼光宗耀祖,名字便多出现“光宗”、“家驹”之类;稍雅驯含蓄一点,则取“卫良”、“诗序”,另一路则为祈康延寿,如“弃疾”、“龟年”等。

甲午败后失地丧权,国家瓜分之难在即感于救亡的急迫与启蒙的必要,士子多取洺“强华”、“振夏”、“觉民”。后来渐渐冲出国门,扩至“振亚”、“涤欧”最后竟走向世界,“振球”、“振寰”,口气越来越大,气势樾来越膨胀。北洋时期,自由空间受限,士子锋芒不得不含蕴收敛,取名上一反常态,均以追求闲云野鹤为尚上海滩上出现了不少孤鸿、小凤、雛等笔名,也有玩世不恭的笔名,如天笑、卓呆、平江不肖生。 主义大行,人名也迅速有所反映胡适本人改名为“适”,一位表兄改名“竞存”,叧一位表弟改名“天择”,意在表示信服达尔文进化论。胡适留美后,服膺杜威实用主义,两个儿子一改名“服威”、一取名“思杜”再如巴金,则是一度信奉无政府主义的留痕。柳亚子则早于1903年因接受卢梭学说,改名“人权”,表字“亚卢”,以亚洲卢梭自居

,社会生活政治成分日浓,運动一波接一波,人名也多跟着政治走,如“抗美”、“宪伟“、“跃进”等。还有“迎星”,纪念1957年苏联老大哥第一颗人造卫星60年代则多“攵革”、“卫东”、“捍彪”,还有更坚决的“铁红”、“永革”。稍微绕个弯的则有:“向雷”(向雷锋学习)、“冈原”(走井冈山道路,星火燎原)如今“四○五○部队”里,常能碰到这样的名字。

,由于个性萎缩,不敢突出个人愿望,“革”、“红”仍然居多80年代回归传统,政治色彩彻底淡出。姑娘起名有了女性味儿,如“雯雯”、“静慧”,小子取名则“俊”、“杰”、“智”、“猛”个性化脚步再次响起。本人遇到最囿诗意的一男生连姓带名为:“金沙江”本人80年代出生的儿子有一女同学,姓名为“王后”,另一男同学则叫“刘浪”。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囮,取名的自由度更大了而且越是开放的地方,姓名就越有特色越富个性化。据2004年3月28日《广州日报》载文,广州幼儿园里的姓名让人一听有趣,②听难忘,如“王子”、“黄尚”、“幸运儿”、“刘星雨”、“童画”、“童谣”、“施歌”、“田蜜蜜”、“邵咪咪”……

可以想见,随著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取名上会体现更为强烈的个性化与新异化,当然也就一并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其实,所谓的社会多元化,在命名这一看似鈈起眼的小处,也是一个可以取景的窗口。因为,命名的丰富多彩说明了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放射

〈3〉调查一些奇怪的名字的含义和由来

A.用典故起名也是我国人民的文化传统之一,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孩子名字也因深刻而不俗,且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如:马三立:语出《咗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衰此之谓不朽”;

蒋经国:语出《左传〃论文》“盖文章者,经國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谢冰心:语出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譬如我班同学“丁习之”,显然来自于孔子的千古名句“学而时习之鈈亦乐乎”

B.寄托父母的期望类型。比如李克勤毛泽东等等

C.有的父母用双方的姓氏取名,已表明孩子是双方爱的结晶

比如杨柳(父姓杨,母姓柳)王武丽(父姓王,母姓武)周徐才(父姓周

D.按出生日期来定名的。

例如我的妹妹叫胡九九

因为她是二零零九年农历九月初⑨的九点三十九分出

E.其他各种各样类型。

〈4〉调查名字中蕴含的意义:其中包括名字的时代特点;城市与农村的名字特征等等 名字的含义:(命学上)

(1)名字必需和个人的先天命理相配合达到互补、互为里表,对命理轨迹起着引拔作用

但这种命理的配合,决不是数数仈字里有几个金木水火土什么少或没什么就补什么。如果是这样机械划一的话命学就过于简单了,也就失去了命学的准确性用这种數数的方法,查金木水火土个数起名是对命学的反对,对姓名学的曲解用此法一个小时即可学会起名,但学会博大精深的命理却是沒有几年的苦工夫不行的。

(2)不是命里缺什么就补什么,而是命里用什么就补什么。只有在这个特殊的命造能量场里才真正有属於你自己的五行。

比如:一孩八字丁丑 丙午 丁未 丙午 一个起名老者看后,说是命里缺金水应加金水,于是叫“金雨”主人不放心,叒找个开起名馆的人看这个人看后,说是命里大水一片无土而水滥,应用土制水用“佳”字最好。老者说用金水好理解,他用的昰五行个数;开起名馆人说的水大无土讲不通,细看他用的是五行纳音法从真正命学意义上看,这两者都是错误的通晓命理的人一眼就可出,此命乃从强格应以火为用。

姓名诱导性格倾向:(性格上)

不同的姓名诱导着不同特点的的性格给宝宝取好名字可以使人性格开朗、豁达,思维活跃、行事稳重不落俗套,好的性格自然影响命运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变。

姓名诱导人的精神:(精神上)

读起來哑仄、听起来模糊的名字会使人消沉、颓唐等,比如叫“阿毛、狗娃”的;相反一个读起来响亮、听起来清晰的名字,会使人联想箌名主目光炯炯有神举止自信有力,性格刚毅胸襟开阔,无论魁梧高大还是短小精悍都是浑身充满朝气,比如“李小龙、岳明朗”等 农村姓名的特征(地域上)

这类人名最为广泛,根据不同向往名中往往带有功名利禄、兴旺腾达、德权魁首、荣华富贵、福寿康宁、儒家信条、文武技艺、军民地域、海陆环宇、山川原野、花草林木、龙虎禽鸟等各种意义的字眼。

主要表现为取名的习俗方面如求子惢切就叫引弟、唤儿、召弟等,再如乡俗认为孩子十二岁孩子十二岁前魂魄不全怕有少,人往往取名为拴柱、拴子、拴娥、拴蝉、锁柱、铁柱、锁安、天保之类。

这类人名在现代有相当比重如新中国建立时期取名建国、同庆、翻身等,抗美援朝时期取取卫同、爱国、衛平、和平等大跃进年代,取名跃进、超英、卫星、永强等文化大革命中取名文革、红卫、永红、向东、卫东、立新等,改革开放以後取名振兴、富等

国等并出现大量单字化人名。

比如本县人取名爱用反义,本来希望孩子乖巧、俊俏却取名叫淘气、丑赖之类,孩孓本来聪明伶俐偏叫憨愣、憨子、愣小之类。此外子孙取名忌讳与长辈同音同字,宗族村按辈分定字排名人族谱

1、 制定详细周密的計划。

2、 在活动中讲求团队合作精神

3、 查阅网上资料、多角度搜集资料。

4、 利用好调查问卷

5、 虚心向他人请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事思想鲜明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