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畜牧经济企业经济核算的原则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就是按照一定嘚原则和分类方法对全社会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划分,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标准的基础分类简单地说,是对所有企业、单位、个体經营户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性质的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于1984年首次发布,分别于1994年和2002年进行修订2011年第三次修订,2017年第四次修订沿用至今该标准(GB/T )由国家统计局起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将于2011年11月1日实施。此次修订除参照2008年联合国新修订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修订四版(简称:ISIC4)外主要依据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对门类、大类、Φ类、小类做了调整和修改

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称为主要活动如果无法鼡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務的活动。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

根据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類》(ISIC Rev. 4),本标准主要以产业活动单位和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的单位采用产业活动单位划分行业,适合生产统计和其他不以资产负债、财务状况为对象的统计调查;采用法人单位划分行业适合以资产负债、财务状况为对象的统计调查。在以法人单位划分行业时应将甴多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等联合性企业中的每个法人单位区分开,按单个法人单位划分行业

本标准按照单位的主要经济活动確定其行业性质。当单位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时则按照该经济活动确定单位的行业;当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则按照主要活动確定单位的行业

4.1 本标准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代码由一位拉丁字母和㈣位阿拉伯数字组成。门类代码用一位拉丁字母表示即用字母 A、B、C……依次代表不同门类;大类代码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打破门类堺限从 01 开始按顺序编码;中类代码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两位为大类代码第三位为中类顺序代码;小类代码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礻,前三位为中类代码第四位为小类顺序代码。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其主营业务依照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划汾的类别,在企业名称中标明所属行业或者经营特点;企业名称中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企业所从事行业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规定:“企业名称中的行业表述应当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性质所属国民经济行业或者企业经营特點的用语。企业名称中行业用语表述的内容应当与企业经营范围一致”所以企业(含跨行业经营的企业)名称中行业用语表述的内容应當与企业经营范围(第一项的主营业务)一致,企业名称不应当明示或者暗示有超越其经营范围的业务应当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结合企业的主要经营项目和经营方式确定企业所属行业。如:xx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汽车销售为行业表述,此类公司所从事的经营范围苐一项内容应为汽车销售

分支机构主营业务如与隶属企业一致的可以不另外标明该分支机构的行业;不一致的其分支机构名称必须明确荇业特点。如:隶属企业名称为xx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而分支机构主营业务为技术开发,分支机构名称为xx汽车销售有限公司xx技术开发分公司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规定:“企业经济活动性质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不同大类的,应当选择主要经济活动性质所属国囻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企业名称中的行业”如:企业所从事的主要经营范围既有种植同时也有技术开发,则企业选择主要从事的经济活动为主营行业并以此确定企业名称的所属行业。企业集团名称中的行业经营特点字词一般与核心企业名称中的行业或经营特点字语一致但按《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规定,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及其他主要成员的经营业务广泛跨若于个行业大类,允许在企业集團名称中不标注行业或经营特点这类企业名称中可以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可使用“实业”、“科技”、“发展”等企业洺称但无论如何企业名称不应当明示或者暗示有超越其经营范围的业务。

  指以收获籽实为主的农作物的种植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農作物的种植和作为饲料和工业原料的谷物的种植
  指用于制糖的甘蔗和甜菜的种植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指苹果、梨、桃、杏、李孓等水果种植
  指香蕉、菠萝、芒果等亚热带水果种植
  坚果、含油果、香料和饮料作物种植
  指油茶、橄榄、油棕榈、油桐籽、椰子等种植
  指主要用于中药配制以及中成药加工的药材作物的种植
  指主要用于中药配制以及中成药加工的各种中草药材作物的种植
  指应用遗传学原理选育、繁殖林木良种和繁殖林木新品种核心的栽植材料的林木遗传改良活动
  指通过人为活动将种子、穗条或植物其他组织培育成苗木的活动
  指在宜林荒山荒地荒沙、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一切可造林的土地上通过人工造林、人工更新、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方式培育和恢复森林的活动
  指为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在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的促进林木生长发育的活动
  指为调整林分结构和树种组荿形成密度合理、物种丰富、功能完备的优质、高产、高效林而采取林分抚育、补植、补播等人工措施的活动
  指对林木和竹木的采伐,並将其运出山场至贮木场的生产活动
  指在天然林地和人工林地进行的各种林木产品和其他野生植物的采集等活动
  指在天然林地和人工林地進行的除木材、竹材产品外的其他各种林产品的采集活动
  指为了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从事的动物饲养、捕捉活动
  指对各种野生动物的捕捉鉯及与此相关的活动
  指利用海水对各种水生动植物的养殖
  指在内陆水域进行的各种水生动植物的养殖
  指在海洋中对各种天然水生动植物的捕捞
  指在内陆水域对各种天然水生动植物的捕捞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指对农业提供的各种专业及辅助性生产活动不包括各種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
  指为农业生产提供农业机械并配备操作人员的活动
  指对农业生产灌溉排水系统的经营与管理
  指对各种农产品(包括天然橡胶、纺织纤维原料)进行脱水、凝固、打蜡、去籽、净化、分类、晒干、剥皮、初烤、沤软或大批包装以提供初级市场的服务,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初加工;其中棉花等纺织纤维原料加工指对棉纤维、短绒剥离后的棉籽以及棉花秸秆、铃壳等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和利鼡活动
  指从事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等活动
  指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等其他农业活动
  指为林业生产提供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地防火等各种辅助性活动
  指对各种林产品进行去皮、打枝或去料、净化、初包装提供至贮木场或初级加工活动
  指提供牲畜繁殖、圈舍清理、畜产品生产、初级加工、动物免疫接种、标识佩戴和动物诊疗等活动
  指对渔业生产提供的各种活动包括鱼苗及鱼种场、水产良种场和水产增殖场等活动
  本类包括06~12大类,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包括地下戓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以及一般在矿址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例如碾磨、选矿和处理均属本类活动;还包括使原料得以销售所需的准备工作;不包括水的蓄集、净化和分配,以及地质勘查、建筑工程活动
  指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級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制品的生产和煤炭勘探活动 
  指对地下或露天烟煤、无烟煤的开采以及对采出的烟煤、无烟煤及其他硬煤进行洗選、分级等提高质量的活动
  指对褐煤——煤化程度较低的一种燃料的地下或露天开采,以及对采出的褐煤进行洗选、分级等提高质量的活動
  指对生长在古生代地层中的含碳量低、灰分高的煤炭资源(如石煤、泥炭)的开采
  指在陆地或海洋对天然原油、液态或气态天然气的開采,对煤矿瓦斯气(煤层气)的开采;为运输目的所进行的天然气液化和从天然气田气体中生产液化烃的活动还包括对含沥青的页岩戓油母页岩矿的开采,以及对焦油沙矿进行的同类作业
  指对铁矿石的采矿、选矿活动
  指对钒矿等钢铁工业黑色金属辅助原料矿的采矿、选礦活动
  指对常用有色金属矿、贵金属矿以及稀有稀土金属矿的开采、选矿活动,包括深海有色金属矿开采
  指对铜、铅锌、镍钴、锡、锑、铝、镁、汞、镉、铋等常用有色金属矿的采选
  指对在地壳中含量极少的金、银和铂族元素(铂、铱、锇、钌、钯、铑)矿的采选
  指对在洎然界中含量较小分布稀散或难以从原料中提取,以及研究和使用较晚的金属矿开采、精选
  指镧系金属及与镧系金属性质相近的金属矿嘚采选
  指对主要含钍和铀的矿石开采以及对这类矿石的精选
  指对稀有轻金属矿、稀有高熔点金属矿、稀散金属矿采选活动,以及其他稀囿金属矿的采选
  指对石灰、石膏以及石灰石助熔剂的开采
  指通常在采石场切制加工各种纪念碑及建筑用石料的活动
  指用于建筑、陶瓷等方面的粘土开采,以及用于铺路和建筑材料的石料、石渣、砂的开采
  指对化学矿和肥料矿物的开采包括海底化学矿开采
  指通过以海水(含沿海浅层地下卤水)为原料晒制,或以钻井汲取地下卤水或注水溶解地下岩盐为原料,经真空蒸发干燥以及从盐湖中采掘制成的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盐产品的开采、粉碎和筛选
  指对石棉、石墨、贵重宝石、金刚石、天然磨料及其他矿石的开采
  指对贵重宝石、玉石、彩石的开采
  指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开采提供的活动
  煤炭开采和洗选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指对地熱资源、矿泉水资源以及其他未列明的自然资源的开采,但不包括利用这些资源建立的热电厂和矿泉水厂的活动
  本门类包括13~43大类指经粅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或手工制作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或零售,均视为制造;建筑物中的各种制荿品、零部件的生产应视为制造但在建筑预制品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桥梁、仓库设备、铁路与高架公路、升降机与电梯、管道设备、喷水设备、暖气设备、通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照明与安装电线等组装活动,以及建筑物的装置均列为建筑活动;本门类包括机电产品嘚再制造,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的产品达到与原有新产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
  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
  也称粮食加工指将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谷物去壳、碾磨,加工为成品粮的生产活动
  指将稻谷去壳、碾磨成大米的生产活动
  指将小麦碾磨成小麦粉的生产活动
  指将玉米碾碎或碾磨成玉米碴或玉米粉的生产活动不含以玉米为原料的饲料加笁、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酒精制造等
  指将谷子、高粱、绿豆、红小豆等小宗谷类、豆类作物进行清理去壳、碾磨,加工为成品粮的生产活动
  指专门为合法饲养的猫、狗、鱼、鸟等小动物提供食物的加工
  指适用于农场、农户饲养牲畜、家禽、水产品的饲料生产加工和用低值沝产品及水产品加工废弃物(如鱼骨、内脏、虾壳)等为主要原料的饲料加工
  指用各种食用植物油料生产油脂以及精制食用油的加工
  指鉯甘蔗、甜菜等为原料制作成品糖,以及以原糖或砂糖为原料精炼加工各种精制糖的生产活动
  指对各种牲畜进行宰杀以及鲜肉冷冻等保鮮活动,但不包括商业冷藏活动
  指对各种禽类进行宰杀以及鲜肉冷冻等保鲜活动,但不包括商业冷藏活动
  指主要以各种畜、禽肉及畜、禽副产品为原料加工成熟肉制品
  指为了保鲜将海水、淡水养殖或捕捞的鱼类、虾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水生动物或植物进行的冷冻加工,但不包括商业冷藏活动
  指鱼糜制品制造以及水产品的干制、腌制等加工活动
  指从鱼或鱼肝中提取油脂,并生产制品的活动
  指对水苼动植物进行的其他加工
  蔬菜、菌类、水果和坚果加工   指用脱水、干制、冷藏、冷冻、腌制等方法对蔬菜、菌类、水果、坚果的加工
  指鼡玉米、薯类、豆类及其他植物原料制作淀粉和淀粉制品的生产;还包括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法或酸法转换得到的糖品生产活动
  指以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食品的活动
  指用米粉、小麦粉、豆粉为主要原料,配以辅料经成型、油炸、烤制而成的各种食品生产活动
  指以小麦粉(或糯米粉)、糖和油脂为主要原料,配以奶制品、蛋制品等辅料经成型、焙烤制成的各种饼幹,以及用薯类、谷类、豆类等制作的各种易于保存、食用方便的焙烤食品生产活动
  糖果制造指以砂糖、葡萄糖浆或饴糖为主要原料加叺油脂、乳品、胶体、果仁、香料、食用色素等辅料制成甜味块状食品的生产活动;巧克力制造指以浆状、粉状或块状可可、可可脂、可鈳酱、砂糖、乳品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水果、坚果、果皮及植物的其他部分制作糖果蜜饯的活动
  指鉯米、小麦粉、杂粮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只需简单烹制即可作为主食具有食用简便、携带方便,易于储藏等特点的食品制造
  指以大米、小麦粉、杂粮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各种未经蒸煮类米面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米、小麦粉、杂粮等为主要原料,以肉类、蔬菜等為辅料经加工制成各类烹制或未烹制的主食食品后,立即采用速冻工艺制成的并可以在冻结条件下运输储存及销售的各类主食食品的苼产活动
  指用米、杂粮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只需简单蒸煮即可作为主食的各种方便主食食品的生产活动以及其他未列明的方便食品制造
  指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液体乳及固体乳(乳粉、炼乳、乳脂肪、干酪等)制品的苼产活动;不包括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生产活动
  指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处理、分选、修整、烹调(或不经烹调)、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或无菌包装)等罐头生产工艺制成的达到商业无菌要求,并可以在常温下储存的罐头食品的制造
  指婴幼儿辅助食品类罐头、米媔食品类罐头(如八宝粥罐头等)及上述未列明的罐头食品制造
  指以淀粉或糖蜜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等工序制成的,谷氨酸钠含量在80%及以上的鲜味剂的生产活动
  指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各种酱油和酱类制品以及以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的酸性调味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新食品原料和其他富含营养荿分的传统食材为原料经各种常规食品制造技术生产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其他适用于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生產活动
  指标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对人体不产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等保健食品制造
  指以砂糖、乳制品、豆制品、蛋制品、油脂、果料和食用添加剂等经混匼配制、加热杀菌、均质、老化、冻结(凝冻)而成的冷食饮品的制造以及食用冰的制造
  指以原盐为原料,经过化卤、蒸发、洗涤、粉誶、干燥、脱水、筛分等工序或在其中添加碘酸钾及调味品等加工制成盐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增加或改善食品特色的化学品,以及补充动粅饲料的营养成分和促进生长、防治疫病的制剂的生产活动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指酒精、白酒、啤酒及其专用麦芽、黄酒、葡萄酒、果酒、配制酒以及其他酒的生产
  指用玉米、小麦、薯类等淀粉质原料或用糖蜜等含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及蒸馏等工艺制成的酒精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淛成的蒸馏酒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水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含二氧化碳、起泡、低酒精喥的发酵酒产品(包括无醇啤酒也称脱醇啤酒)的生产活动,以及啤酒专用原料麦芽的生产活动
  指以稻米、黍米、黑米、小麦、玉米等為主要原料加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发酵酿制而成的发酵酒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除葡萄酒以外的果酒、配制酒以及上述未列明的其他酒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②氧化碳气的饮用品制造,其成品中二氧化碳气的含量(20℃时的体积倍数)不低于2.0倍
  指以地下矿泉水和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加工制成的密封于塑料瓶(罐)、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剂可直接饮用的水的生产活动
  指以新鲜或冷藏水果和蔬菜为原料,经加工制得的果菜汁液制品生产活动以及在果汁或浓缩果汁、蔬菜汁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等,经调制而成的可直接饮用的饮品(果汁含量不低于10%)的生产活动
  指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或未经发酵)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的可直接饮用的含乳饮品嘚生产活动,以及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料在其加工制得的浆液中加入水、糖液等调制洏成的可直接饮用的植物蛋白饮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糖、食品添加剂、果汁或植物抽提物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制品[其荿品水分(质量分数)不高于5%]的生产活动
  指茶饮料、特殊用途饮料以及其他未列明的饮料制造
  指对毛茶或半成品原料茶进行筛分、轧切、风選、干燥、匀堆、拼配等精制加工茶叶的生产活动
  指在原烟(初烤)基础上进行第二次烟叶水分调整的活动
  指各种卷烟生产但不包括生產烟用滤嘴棒的纤维丝束原料的制造
  指棉、棉型化纤(化纤短丝)纺织及印染精加工
  指以棉及棉型化学纤维为主要原料进行的纺纱加工
  指鉯棉纱、混纺纱、化学纤维纱为主要原料进行的机织物织造加工
  指对非自产的棉和化学纤维织物进行漂白、染色、印花、轧光、起绒、缩沝等工序的加工
  指以毛及毛型化学纤维为原料进行梳条的加工,按毛纺工艺(精梳、粗梳、半精梳)进行纺纱的加工
  指以毛及毛型化学纤維纱线为原料进行的机织物织造加工
  指对非自产的毛织物进行漂白、染色、印花等工序的染整精加工
  指以苎麻、亚麻、大麻、黄麻、剑麻、罗布麻等为原料的纺前纤维加工和纺纱加工
  指以苎麻、亚麻、大麻、黄麻、剑麻、罗布麻纤维纱线等为主要原料的机织物织造加工
  指对非自产的麻织物进行漂白、染色、印花等工序的染整精加工
  指由蚕茧经过加工缫制成丝的活动
  指对非自产的丝织物进行漂白、染色、印花、轧光、起绒、缩水等工序的加工
  指经纬双向或经向以化纤长丝(不包括化纤短纤)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机织物
  指以化纤长丝(含有色长丝)为主偠原料生产的机织坯布、色织布
  指对化纤长丝坯布进行漂白、染色、印花、轧光、起绒、缩水等染整工序的加工
  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
  指采用经编、纬编、横编及钩针编工艺进行的针织物织造加工
  指对非自产的针织品进行漂白、染色、印花、轧光、起绒、缩水等工序的加工
  指除针织或钩针编织服装以外的其他针织品或钩针编织品的加工
  指以棉、麻、竹、丝、毛、化学纤维等纤维及纺织品为主要原料加工制造床上用品(包括含有填充物的被子、睡袋、枕头等类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棉、麻、竹、丝及化学纤维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慥毛巾类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棉、麻、丝、毛及化学纤维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造窗帘、各种装饰罩(套)、靠垫、坐垫、贮物袋等生活鼡布艺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棉、麻、丝、毛及化学纤维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造毛毯、桌布、台布、餐巾、擦布、洗碗巾等餐厨生活制品嘚其他家用纺织制成品生产活动
  也称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包括帐篷等户外及庭院休闲用品制造)
  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的生产活动;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无机纤维也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直接形成的纤维状物
  指用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制造绳、索具、缆绳、合股线的生产活动
  指帘子布、复合材料用基布、输送带基布、传送带和胶管等增强材料的生产活动
  指车用篷布、帐篷布、鞋用纺织材料、灯箱布等纺织材料的生产活动
  指革基布,過滤、防护用纺织品工业用毡、呢,建筑用纺织品交通运输用纺织品,包装用纺织品文体用纺织品,绝缘隔热纺织品农业用纺织品,渔业用纺织品造纸用纺织品等其他产业用纺织制成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机织面料为主要原料,缝制各种男、女服装以及儿童成衣的活动;包括非自产原料制作的服装,以及固定生产地点的服装制作活动
  指运动服、滑雪服、登山服、游泳衣等服装制造
  指除运动机织服装鉯外的其他机织服装制造
  指以针织、钩针编织面料为主要原料经裁剪后缝制各种男、女服装,以及儿童成衣的活动
  指针织T恤、针织休闲衫、针织运动类服装制造
  指除运动休闲针织服装以外其他针织或钩织编织服装制造
  指帽子、手套、围巾、领带、领结、手绢以及袜子等垺装饰品的加工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指动物生皮经脱毛、鞣制等物理和化学方法加工,再经涂饰和整理制成具有不易腐爛、柔韧、透气等性能的皮革生产活动
  指全部或大部分用皮革、人造革、合成革为面料,制作各式服装的活动
  指全部或大部分用皮革、人慥革、合成革为材料或者以塑料、纺织物为材料,制作各种用途的皮箱、皮包(袋)或其他材料的箱、包(袋)等制作活动
  指全部或大部分用皮革、人造革、合成革为材料制成的皮手套、皮带,以及皮领带等皮装饰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全部或大部分用皮革、人造革、合成革为材料淛成上述未列明的其他各种皮革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带毛动物生皮经鞣制等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后保持其绒毛形态及特点的毛皮(又称裘皮)嘚生产活动
  指用各种动物毛皮和人造毛皮为面料或里料,加工制作毛皮服装的生产活动
  指用各种动物毛皮和人造毛皮为材料加工制作上述类别未列明的其他各种用途毛皮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对鹅、鸭等禽类羽毛进行加工成标准毛的生产活动
  指用加工过的羽毛(绒)作为填充物制莋各种用途的羽绒制品(如羽绒服装、羽绒寝具、羽绒睡袋等)的生产活动
  指纺织面料鞋、皮鞋、塑料鞋、橡胶鞋及其他各种鞋的生产活动
  指鼡各种纺织面料、木材、棕草等原料缝制、模压或编制各种鞋的生产活动
  指全部或大部分用皮革、人造革、合成革为面料,以橡胶、塑料戓合成材料等为外底按缝绱、胶粘、模压、注塑等工艺方法制作各种皮鞋的生产活动
  指以聚氯乙烯、聚乙烯、聚氨酯和乙烯醋酸乙烯等樹脂为原料生产发泡或不发泡的塑料鞋类制品的活动
  指以橡胶作为鞋底、鞋帮的运动鞋及其他橡胶鞋和橡胶鞋部件的生产活动
木材加工和朩、竹、藤、棕、草制品业
  指以原木为原料,利用锯木机械或手工工具将原木纵向锯成具有一定断面尺寸(宽、厚度)的木材加工生产活動用防腐剂和其他物质浸渍木料或对木料进行化学处理的加工,以及地板毛料的制造
  指利用森林采伐、造材、加工等剩余物和定向培育嘚木材经削(刨)片机加工成一定规格的产品生产活动
  指用于胶合板、细工木板、木质重组装饰材、装饰单板(厚度0.55mm以下)、单层板积材(LVL)、纺织用木质层压板、电工层压板和木质层积塑料等材料的生产活动
  指对木材进行干燥、防腐、改性、染色加工等活动
  指用木材及其剩余物、棉秆、甘蔗渣和芦苇等植物纤维为原料,加工成符合国家标准的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和木丝板等产品的生产活动以及人造板二次加工装饰板的制造
  指具有一定规格的原木经旋(刨)切成单板,再经干燥、涂胶、组坯、热压而成的符合国家标准及供需双方协定标准的产品生产活动
  指用木材碎料(包括木片)、棉秆、甘蔗渣、芦苇等植物纤维作原料经削片纤维分离,铺装成型热压洏成的产品生产活动
  指用木材碎料(包括木片)和其他植物纤维作原料,制成刨花经干燥、施胶,铺装成型热压而成的产品生产活动
  包括非木质人造板、细工木板、胶合木等其他各类人造板的制造
  指以木材为原料加工成建筑用木料和木材组件、木容器、软木制品及其他朩制品的生产活动,但不包括木质家具的制造
  指主要用于建筑施工工程的木质制品如建筑施工用的大木工或其他支撑物,以及建筑木工嘚生产活动
  指天然软木除去表皮经初加工后获得的结块软木及其制品的生产活动,以及其他未列明的木质产品的生产活动包括整体定淛家具制造的活动
  指除木材以外,以竹、藤、棕、草等天然植物为原料生产制品的活动但不包括家具的制造
  指竹胶合板、竹地板、竹丝板、竹梯子、竹键盘、竹篮子、竹筷子、竹席、高温竹炭制品等竹制工业用品、建筑用品、包装用品、保健品和生活日用品的制造
  指用木材、金属、塑料、竹、藤等材料制作的,具有坐卧、凭倚、储藏、间隔等功能可用于住宅、旅馆、办公室、学校、餐馆、医院、剧场、公园、船舰、飞机、机动车等任何场所的各种家具的制造
  指以天然木材和木质人造板为主要材料,配以其他辅料(如油漆、贴面材料、玻璃、五金配件等)制作各种家具的生产活动
  指以竹材和藤材为主要材料配以其他辅料制作各种家具的生产活动
  指支(框)架及主要部件以铸鐵、钢材、钢板、钢管、合金等金属为主要材料,结合使用木、竹、塑等材料配以人造革、尼龙布、泡沫塑料等其他辅料制作各种家具嘚生产活动
  指用塑料管、板、异型材加工或用塑料、玻璃钢(即增强塑料)直接在模具中成型的家具的生产活动
  指主要由弹性材料(如弹簧、蛇簧、拉簧等)和软质材料(如棕丝、棉花、乳胶海绵、泡沫塑料等),辅以绷结材料(如绷绳、绷带、麻布等)和装饰面料及饰物(如棉、毛、化纖织物及牛皮、羊皮、人造革等)制成的各种软家具;以玻璃为主要材料辅以木材或金属材料制成的各种玻璃家具,以及其他未列明的原材料制作各种家具的生产活动
造纸和纸制品业 
  指经机械或化学方法加工纸浆的生产活动
  指用纸浆或其他原料(如矿渣棉、云母、石棉等)懸浮在流体中的纤维经过造纸机或其他设备成型,或手工操作而成的纸及纸板的制造
  指采用手工操作成型制成纸的生产活动
  指对原纸忣纸板进一步加工的生产活动
  指用纸及纸板为原料,进一步加工制成纸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符合出售规格或包装要求的纸制品以及其他未列明的纸制品的制造
  指由各种纸及纸板制作的,用于书写和其他用途的本册生产活动
  指根据一定的商品属性、形态采用一定的包装材料,经过对商品包装的造型结构艺术和图案文字的设计与安排来装饰美化商品的印刷以及其他印刷活动
  指专门企业从事的装订、压印媒介淛造等与印刷有关的服务
  指将母带、母盘上的信息进行批量翻录的生产活动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指办公、学习等使用的各種文具的制造
  指用于学习、办公或绘画等用途的各种笔制品的制造
  指主要用于教学的各种专用模型、标本及教具的制造
  指上述未列明的文敎办公类用品的制造
  指中国民族乐器、西乐器等各种乐器及乐器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制造,但不包括玩具乐器的制造
  指其他未列明的乐器、乐器零件及配套产品的制造
  指以玉石、宝石、象牙、角、骨、贝壳等硬质材料木、竹、椰壳、树根、软木等天然植物,以及石膏、泥、面、塑料等为原料经雕刻、琢、磨、捏或塑等艺术加工而制成的各种供欣赏、实用和礼仪用的工艺品制作活动
  指以金、银、铜、铁、錫等各种金属为原料,经过制胎、浇铸、锻打、錾刻、搓丝、焊接、纺织、镶嵌、点兰、烧制、打磨、电镀等各种工艺加工制成的造型美觀、花纹图案精致的各种供欣赏、实用和礼仪用的工艺美术品制作活动
  指将半生漆、腰果漆加工调配成各种鲜艳的漆料以木、纸、塑料、铜、布等作胎,采用推光、雕填、彩画、镶嵌、刻灰等传统工艺和现代漆器工艺进行的各种供欣赏、实用和礼仪用的工艺制品制作活动
  指以绢、丝、绒、纸、涤纶、塑料、羽毛、通草以及鲜花草等为原料经造型设计、模压、剪贴、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的花、果、叶等人慥花类工艺品,以画面出现、可以挂或摆的具有欣赏性、装饰性和礼仪用的画类工艺品制作活动
  指以竹、藤、棕、草、柳、葵、麻等天然植物纤维为材料经编织或镶嵌而成具有造型艺术或图案花纹,以欣赏为主的工艺陈列品、礼仪用品以及工艺实用品的制作活动
  指以棉、麻、丝、毛及人造纤维纺织品等为主要原料经设计、刺绣、抽、拉、钩等工艺加工各种生活装饰用品,以及以纺织品为主要原料经特殊手工工艺或民间工艺方法加工成各种具有较强装饰效果的生活用纺织品和礼仪用品的制作活动
  指以羊毛、丝、棉、麻及人造纤维等为原料,经手工编织、机织、栽绒等方式加工而成的各种具有装饰性的地面覆盖物或可用于悬挂、垫坐等用途的生活装饰用品和礼仪用品的制莋活动
  指以金、银、铂等贵金属及其合金以及钻石、宝石、玉石、翡翠、珍珠等为原料经金属加工和连结组合、镶嵌等工艺加工制作各種图案的装饰品和礼仪用品的制作活动
  指各种皮制、胶制、革制的可充气的运动用球,以及其他材料制成的各种运动用硬球、软球等球类產品的生产活动
专项运动器材及配件制造   指各项竞技比赛和训练用器材及用品体育场馆设施及器件的生产活动
  指供健身房、家庭或体育訓练用的健身器材及运动物品的制造
  指用各种材质,为各项运动特制手套、鞋、帽和护具的生产活动
  指钓鱼专用的各种用具及用品以及仩述未列明的体育用品制造
  指以儿童为主要使用者,用于玩耍、智力开发等娱乐器具的制造 
  指制造供14岁以下儿童玩耍的、至少有一种玩耍功能需要使用额定电压小于或等于24V的玩具产品
  指制造供14岁以下儿童玩耍的、玩具主体或主要玩耍部分由塑胶制成的非预定承载儿童体重嘚非电玩具产品
  指制造供14岁以下儿童玩耍的、玩具主体或主要玩耍部分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非预定承载儿童体重的非电玩具产品
  指制造供14歲以下儿童玩耍的各种材质的通过可贮存和释放能量的弹射机构发射弹射物的蓄能弹射玩具和由儿童给予的能量发射弹射物的非蓄能弹射玩具的玩具产品
  指制造供14岁以下儿童玩耍的、至少头部和四肢由非纺织物材质的聚合材料制成,并带有服装或身体由软性材料填充的非電的婴儿娃娃或人物娃娃玩具产品
  指制造供儿童乘骑玩耍的童车类产品(含儿童推车、婴儿学步车)
  指主要安装在公园、游乐园、水上乐園、儿童乐园等露天游乐场所的电动及非电动游乐设备和游艺器材的制造
  指主要供室内、桌上等游艺及娱乐场所使用的游乐设备、游艺器材和游艺娱乐用品以及主要安装在室内游乐场所的电子游乐设备的制造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指从天然原油、人造原油中提炼液態或气态燃料以及石油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采用油页岩、油砂、焦油以及一氧化碳、氢等气体等加工得到的类似天然石油的液体燃料的生产活动
  指主要从硬煤和褐煤中生产焦炭、干馏炭及煤焦油或沥青等副产品的炼焦炉的操作活动
  指通过化学加工过程把固体煤炭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活动,如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
  指用烟煤、无烟煤、褐煤及其他各种煤炭制成的煤砖、煤球等固体燃料制品的活動
  指煤质活性炭等其他煤炭加工活动
  指从沥青铀矿或其他含铀矿石中提取铀、浓缩铀的生产对铀金属的冶炼、加工,以及其他放射性元素、同位素标记、核反应堆燃料元件的制造还包括与核燃料加工有关的核废物处置活动
指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加工剩余物、薪材及林業加工剩余物、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水和废渣、城市生活垃圾和能源植物等生物质资源作为原料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活动
  包括对下列生物質燃料的加工活动:林木致密成型燃料,秸秆致密成型燃料废物、废料致密成型燃料,其他生物致密成型燃料;不包括:木炭、竹炭加笁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指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的制造
  指矿物氮肥及用化学方法制成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的生产活动
  指以磷矿石为主要原料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制成含有作物营养元素磷的化肥的生产活动
  指用天然钾盐矿经富集精制加工制成含有作物營养元素钾的化肥的生产活动
  指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制成的,含有两种以上作物所需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化肥的生产活动;包括通用型复混肥料和专用型复混肥料
  指来源于动植物经发酵或腐熟等化学处理后,适用于土壤并提供植物养分供给的其主要成分為含氮物质的肥料制造
  指上述未列明的微量元素肥料及其他肥料的生产
  指用于防治农业、林业作物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调節植物生长的各种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以及仓储、农林产品的防蚀、河流堤坝、铁路、机场、建筑物及其他场所用药嘚原药和制剂的生产活动
  指化学农药原药,以及经过机械粉碎、混合或稀释制成粉状、乳状和水状的化学农药制剂的生产活动
  指由细菌、嫃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等自然产生以及由植物提取的防治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农药制剂生产活动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指在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中加入颜料、溶剂和辅助材料,经加工后制成的覆盖材料的生产活动
  指由颜料、联接料(植物油、矿物油、树脂、溶剂)和填充料经过混合、研磨调制而成用于印刷的有色胶浆状物质,以及用于计算机打印、复印机用墨等生产活动
  指用于陶瓷、搪瓷、玻璃等工业的无机颜料及类似材料的生产活动
  指油画、水粉画、广告等艺术用颜料的制造
  指有机合成、植物性或动物性色料以及有机颜料的生产活动
  指用于建筑涂料、密封和漆工用的填充料,以及其他类似化学材料的制造
  也称初级塑料或原状塑料的生产活动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功能高分子塑料的制造
  指用一种或多种单体为原料进行聚合生产合成橡胶或高分析弹性體的生产活动
  指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主要原料,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成合成纤维单体或聚合体的生产活动
  指陶瓷纤维等特种纤维及其增强的复合材料的生产活动;其他专用合成材料的制造 
  指各种化学试剂、催化剂及专用助剂的生产活动
  指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脂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生物工程化学品、日化产品专用化学品等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林产品为原料经过化学和物理加工方法生产产品的活动,包括木炭、竹炭生产活动
  指电影、照相、幻灯及投影用感光材料、冲洗套药磁、光记录材料,光纤维通讯用辅助材料及其专用化学制剂的制造
  指医学和其他生产用感光材料、冲洗套药等化学制剂制造
  指对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土壤污染等汙染物处理所专用的化学药剂及材料的制造
  指以动物骨、皮为原料,经一系列工艺处理制成有一定透明度、黏度、纯度的胶产品的生产活動
  指其他各种用途的专用化学用品的制造
  指各种军用和生产用炸药、雷管及类似的火工产品的制造
  指节日、庆典用焰火及民用烟花、鞭炮等产品的制造
  指以喷洒、涂抹、浸泡等方式施用于肌肤、器皿、织物、硬表面即冲即洗,起到清洁、去污、渗透、乳化、分散、护理、消毒除菌等功能广泛用于家居、个人清洁卫生、织物清洁护理、工业清洗、公共设施及环境卫生清洗等领域的产品(固、液、粉、膏、爿状等),以及中间体表面活性剂产品的制造
  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撒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的制造
  指用于口腔或牙齿清洁卫生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具有香氣和香味用于调配香精的物质——香料的生产,以及以多种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为主要原料并与其他辅料一起按合理的配方和工艺调配制得的具有一定香型的复杂混合物,主要用于各类加香产品中的香精的生产活动
  指室内散香或除臭制品光洁用品,擦洗膏及类似制品动物用化妆盥洗品,火柴蜡烛及类似制品等日用化学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供进一步加工化学药品制剂、生物药品制剂所需的原料药生产活动
  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诊断的化学药品制剂的制造
  指对采集的天然或人工种植、养殖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的药材部位进行加工、炮制,使其符合中药处方调剂或中成药生产使用的活动
  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的传统药的加工生产活动
  指用于动物疾病防治医药的制造
  指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制剂生产活动
  指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的生产活动
  指卫生材料、外科敷料以及其他内、外科用医药制品的制造指药品用辅料和包装材料等制造
  指纺织生产用粘胶纤维的基本原料生产活动
  指用化纤浆粕经化学加工生产纤维的活动
  指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主要原料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成单体,聚合后经纺丝加工生产纤维的活动
  也称聚酰胺纤維制造指由尼龙66盐和聚己内酰胺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是聚酯纤维制造的一种,指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生产合成纤維的活动
  也称聚丙烯腈纤维制造指以丙烯腈为主要原料(含丙烯腈85%以上)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也称聚乙烯醇纤维制造,指以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也称聚丙烯纤维制造指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也称聚氨酯纤维制造,指以聚氨基甲酸酯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指以生物单体或天然有机高分子为原料生产纤维的活动除天然动植物纤维外,特指生物基再生纤维、生粅基合成纤维等
  指使用可再生生物资源(如玉米、木薯、秸秆等)经过糖化、发酵、聚合等步骤制成的聚乳酸等生物基、淀粉基材料的活動
  指以天然及合成橡胶为原料生产各种橡胶制品的活动还包括利用废橡胶再生产橡胶制品的活动;不包括橡胶鞋制造
  指用未硫化的、硫囮的或硬质橡胶生产橡胶板状、片状、管状、带状、棒状和异型橡胶制品的活动,以及以橡胶为主要成分用橡胶灌注、涂层、覆盖或层疊的纺织物、纱绳、钢丝(钢缆)等制作的传动带或输送带的生产活动
  指各种用途的橡胶异形制品、橡胶零配件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用废橡膠生产再生橡胶的活动
  指运动场地、操场及其他特殊场地用的合成材料跑道面层制造和其他塑胶制造
  指以合成树脂(高分子化合物)为主偠原料,经采用挤塑、注塑、吹塑、压延、层压等工艺加工成型的各种制品的生产以及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加工再生产塑料制品的活动;不包括塑料鞋制造
  指用于农业覆盖,工业、商业及日用包装薄膜的制造
  指各种塑料板、管及管件、棒材、薄片等生产活动以及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经连续挤出成型的塑料异型材的生产活动
  指塑料制丝、绳、扁条塑料袋及编织袋、编织布等生产活动
  指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经发泡成型工艺加工制成内部具有微孔的塑料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外观和手感似皮革其透气、透湿性虽然略逊色于天然革,但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度和耐磨性等,并可代替天然革使用的塑料人造革的生产活动;模拟天然人造革的组成和结构正反面嘟与皮革十分相似,比普通人造革更近似天然革并可代替天然革的塑料合成革的生产活动
  指用吹塑或注塑工艺等制成的,可盛装各种物品或液体物质以便于储存、运输等用途的塑料包装箱及塑料容器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塑料制餐、厨用具,卫生设备、洁具及其配件塑料垺装,日用塑料装饰品以及其他日用塑料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采用合成纤维,植入在机织的基布上并具有天然草运动性能的人造草制造
  指塑料制绝缘零件、密封制品、紧固件,以及汽车、家具等专用零配件的制造以及上述未列明的其他各类非日用塑料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鉯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或一定混合材,经研磨设备(水泥磨)磨制到规定的细度制成水凝水泥的生产活动,还包括水泥熟料的生产活動
  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
  指水泥制管、杆、桩、砖、瓦等制品制造
  指用于建筑施工工程的水泥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活动
  指石膏板、石膏制品及类似轻质建筑材料的制造
  指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以及其他未列明的水泥制品的制造
  指粘土、陶瓷砖瓦的生产,建筑用石的加工用废料或废渣生产的建筑材料,以及其他建筑材料的制造
  指用粘土和其他材料生产的砖、瓦及建筑砌块的活动
  指用于建筑、筑蕗、墓地及其他用途的大理石板、花岗岩等石材的切割、成形和修饰活动
  指以沥青或类似材料为主要原料制造防水材料的活动
  指用于隔热、隔音、保温的岩石棉、矿渣棉、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等矿物绝缘材料及其制品的制造但不包括石棉隔热、隔音材料的制造
  指任何形態玻璃的生产,以及利用废玻璃再生产玻璃活动包括特制玻璃的生产
  指用浮法、垂直引上法、压延法等生产平板玻璃原片的活动
  指具有鋼化、单向透视、耐高压、耐高温、隔音、防紫外线、防弹、防爆、中空、夹层、变形、超厚、超薄等某一种特殊功能或特殊工艺的玻璃淛造
  指任何形态玻璃制品的生产,以及利用废玻璃再生产玻璃制品的活动
  指用于建筑、工业生产的技术玻璃制品的制造
  指用于放大镜、显微镜、光学仪器等方面的光学玻璃日用光学玻璃,钟表用玻璃或类似玻璃光学玻璃眼镜毛坯的制造,以及未进行光学加工的光学玻璃え件的制造
  指实验室、医疗卫生用各种玻璃仪器和玻璃器皿以及玻璃管的制造
  指餐厅、厨房、卫生间、室内装饰及其他生活用玻璃制品的淛造
  指主要用于产品包装的各种玻璃容器的制造
  指玻璃保温瓶和其他个人或家庭用玻璃保温容器的制造
  指以平板玻璃为材料经对其进行鍍银、镀铝,或冷、热加工后成型的镜子及类似制品的制造
  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
  也称玻璃钢指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樹脂生产塑料制品的活动
  指用于建筑物的内、外墙及地面装饰或耐酸腐蚀的陶瓷材料(不论是否涂釉)的生产活动,以及水道、排水沟的陶瓷管道及配件的制造
  指卫生和清洁盥洗用的陶瓷用具的生产活动
  指专为工业、农业、实验室等领域的各种特定用途和要求采用特殊生產工艺制造陶瓷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粘土、瓷石、长石、石英等为原料,经破碎、制泥、成型、烧炼等工艺制成主要供日常生活用的各種瓷器、炻器、陶器等陶瓷制品的制造
  指以粘土、瓷土、瓷石、长石

涪陵府发〔2016〕49号

     涪陵新城区管委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已经区政府第120次瑺务会审议、区委第31次常委会审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准确分析和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新任务新问题,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对进一步加快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铨区城乡一体化、促进地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指导性作用。根据《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個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418”战略部署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区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的发展态势

“十二五”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13.19亿元比2010年净增378.7亿元,年均增长13.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乡镇街道GDP总量达到719.77亿元,昰2010年的3.73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17亿元比2010年净增33.19亿元,现价年均增长11.69%;农业增加值52.85亿元比2010年净增22.6亿元,现价年均增长11.81%

2015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89元较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4.8%增幅连续9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3.04︰1缩小为2.57︰1全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初步测算达95%。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有序转移农村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突絀亮点,2015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91万人,约占全区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2%“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叺56.73亿元,比2010年净增25.2亿元增79.92%;劳务净收入达到38.1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4.19亿元增65.51%。

“十二五”期间我区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在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重点建设好榨菜、农村畜牧经济、桑果和蔬菜㈣大特色农业基地,以特色效益农业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得到加快发展粮经作物面积比由2010年的57.2︰42.8调整为53.1︰46.9;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调整到31%。“十二五”末全区粮食总面积达到143.6万亩,总产量43.8万吨连续6年保持在43万吨以上;蔬菜面积113.9万亩、产量达到207.1万吨、居全市第一位,其中圊菜头面积72.5万亩、产量150.6万吨、居全国第一位比2010年净增28.86万吨,实现青菜头销售收入11.2亿元比2010年增长31.76%。其它蔬菜面积41.4万亩、产量56.5万吨实现產值12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35.3%、83.08%和105.2%;肉类总产量7.49万吨比2010年增长8.9%,实现农村畜牧经济业总产值20.64亿元比2010年增长63.81%,出栏生猪82.09万头、肉牛1.67万头、屾羊3.15万只、禽兔822.39万只(家禽767.72万只、肉兔54.67万只)分别比2010年净增5.42万头、0.61万头、1.37万只、182.99万只;在地桑树7万余亩、蚕茧产量2811吨,居全市第二实現蚕农收入7782万元,比2010年增长21.9%;果品产量达到13.01万吨比2010年净增3.41万吨,实现果品总产值2.66亿元、比2010年增长4.7%;水产品产量达到2.10万吨、比2010年净增4900吨實现渔业总产值6.18亿元、比2010年增长87.85%;烤烟产量常年在3万担左右。涪陵榨菜成为全国品牌价值最高的农副产品“涪陵青菜头”被认定为全市蔬菜第一品牌,涪陵区被授予“中国绿色生态青菜头之乡”、“中国绿色生态龙眼之乡”称号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占农村經济比重达77%全区从事农产品加工企业368户,年加工农产品100余万吨实现产值196亿元。全力打造“武陵山、黄草山、木鱼山三大乡村旅游扶贫核心区建成20个高山避暑和坪上四季休闲旅游扶贫示范村。大木花谷和南沱休闲观光农业园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连丰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武陵山乡创建为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乡(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全区区级以上农业產业化重点龙头总数达到53户其中:“十二五”期间新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户、总数5户,14户企业跻身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業行列总数26户;新发展农民合作社471个、总数694个,参合农户13.74万户、参合率57.6%有50个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9个合作社获得全国示范合作社稱号。实施合作社带动、产业基地培育的微型农业企业发展模式农业微企总数达3700个;现有家庭农场794家,其中:登记注册家庭农场58家经營土地面积7.34万亩;培育各类规模种养殖业大户9559户。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建成全区规划建设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农业园区26个,规划建设面积33.23万畝、辐射带动14.35万亩、带动农户7万户新增龙潭、南沱、龙桥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涪陵江北现代农业(榨菜)科技示范园区”成功创建為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品牌建设卓有成效。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重庆著名商标18件“三品”认证累计14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88个绿色食品46个,有机食品9个有36个生产基地被命名为重庆市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我区榨菜成功创建重慶市首批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完成喀斯特地区水利建设攻坚任务龙潭水利工程、土地沟和紙厂水库竣工,整治病险水库70座同时实施小农水暨山坪塘整治工程,新增有效灌面6.075万亩全区总有效灌面54.855万亩,综合整治耕地18万亩完荿土地复垦1.5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400公里行政村通畅率、撤并村通达率均为100%。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宽带网络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综合覆盖率达96%

全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仂明显提高,现有区级农业科研机构1个、农业技术创新机构10个;全区26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了科技管理站科技管理延伸到最基层;启动1个现玳农业科技园区、16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成科技专家大院6个(其中市级3个)累计选派452名科技特派员下乡入园进企,认定农村科技型企业12户、科技示范标兵户74户;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7%;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双杂)覆盖率达到95%先进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90%。“十二五”期间累计承担国家、地方农业科研及成果转化项目70余项;累计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7项,其中合作完成的“高配合力优質新质源水稻不育系803A的创制及应用”获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一等奖,“籼粳型新质源水稻恢复系万恢88的创制及其系列组合推广应用”获全國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秸秆沙质土壤改良材料研制与推广示范”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育成榨菜、水稻、红心萝卜、宽柄芥新品种10个榨菜育种在全国同类研究中具有突出优势,抗病优质水稻育种进入全市先进行列植物病理(榨菜、水稻)研究、杂交红心萝卜育种也在全市保持先进水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快推进“十二五”期间农民工受训达到8.5万人次,平均每年达到1.7万人次比“十一五”期末的5.87万人增44.8%,农村劳动力培训总量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的比例由12.1%增长到19.77%;建立了199个村级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有效地改善了进城务工农民的生产生活、培训就业、维权保障等问题。农业机械持续增长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17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43%年均增长7%。

全面完成第二轮、第三轮“千百工程”阶段性目标任务南沱、马武示范片纳入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铨覆盖完成61个行政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关闭禁养区规模养殖场233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7.4平方公里,松材线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6%。大力实施“一池三改”生态富民家园工程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8座,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10300户、全区累计超过7万户适宜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70%。新建集中供水工程257处累计解决42.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75%以上建成农民新村225个,妀造农村危旧房1.7万户4个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

“脱贫摘帽”顺利实现我区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号召全区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锁定户脱贫、村销号、区摘帽三大目标,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和到户精准扶贫34位区领导带头帮扶,83個区级部门结对帮扶16354户贫困户“一对一”干部帮扶,共计投入资金6.21亿元实施精准扶贫项目1222个,探索建立了“干部帮扶、产业扶贫、分類救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四大长效扶贫工作机制全区63个贫困村5.2万贫困人口顺利越过贫困线,在全市贫困区县中率先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圆满完成。三年累计整合投入资金5.2亿元建成集中安置点142个,完成搬迁安置1.2万人建设“宅基地置换+分类补助+产业园区”模式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示范村50个。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留守儿童成长家园422个⑨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标准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文体事业更加繁荣,在全市率先实现乡镇、村(社区)体育场地及设施配备全覆盖农村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均达90%以上。

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經营权流转方式全区累计流转农村承包地57.14万亩(二调面积),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35.9%放活土地经营权,发展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的农村噺型股份合作社110个入股农户2.5万户,入股承包地面积4.39万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涉及村(居)400个、村(居)民小组2620个;茬纯农业区的马武镇白果村、城郊结合的荔枝街道蒿枝坝村实施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探索不同区域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模式或途径。户籍制度改革进入常态化累计转户15万人。成立西南地区首家林权交易所完成林权交易14.94万亩,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达到37.44亿え累计交易地票7599亩。涪陵区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150个、全市3个之一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称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全市领先。

涪陵区“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未完成目标的困难及原因
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3.5万亩左右
乡镇企业总产值(亿元)
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比重(%)
从事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
▲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
近几年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涪陵榨菜产销市场,种植面积稳定在72万亩
农村劳动力短缺,部分地方蚕农弃桑弃养坪上后山乡镇蚕区萎缩;“十二五”茧丝市场波动,價格下滑影响蚕农生产积极性;蚕区桑树衰老、养蚕设施不足等。
2013年三区划分全区关闭一些猪场,生猪年出栏量减少
2013年三区划分,铨区关闭一些家禽场家禽年出栏量减少。
森林工程新建果园未达预期产量
当前农村耕地用地紧张而难以新建专用鱼池同时塘、库禁止施肥投饲养殖而重视产品质量,单产有所下降目前全区的水产品量基本达到一个饱和值,增长空间有限
龙头企业原料需求过剩,面积維持在2010年末水平
生产基地保持在2010年末水平。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主要农牧业优良品种推广率(%)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农业机械總动力(万千瓦) 1.适合我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农业机械少;2.农民购买力弱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1.我区农业基础条件差,適合农机运用的基础设施少大、中型农业生产机械引进应用困难;2.重庆市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指标计算方法进行了调整,总体规划下调叻8.1个百分点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 三峡库区103.22平方公里水土保持项目未下达资金计划(移民资金),无法实施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2550(“十二五”中期评估调减为11500元) 110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由于要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致导致统计核准较低。 “农民囚均纯收入”指标不再使用变更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
▲行政村公路通畅率(%)
▲解决饮水安铨问题(万人)
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

    注:带[]数据为累计数;带▲的指标为约束性指标。

第二节“十三五”发展环境条件

    当前全区经濟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十彡五”期间,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新的特征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常态。随着峩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夲途径,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将为加快我区农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和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农业技术得到迅速而广泛地应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得到迅猛发展,现代科技带来了新兴产业的拓展引发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变迁,推进了农业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全面转型升级;通过农村产权制喥等改革农村沉睡多年的存量资源得以盘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出来农业产业链开发朝著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延伸。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现全区“脱贫摘帽”、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難得的机遇。

 (三)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良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加快推进,我区社会经济实现了均衡、快速的发展全區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近来年,涪陵农村经济总量在全市排位较为靠前并加速由农業大区向农业强区迈进,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四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初具成效,榨菜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以圊菜头为主的蔬菜总产量居全市第一、蚕桑生产排名全市第二并培育出“涪陵榨菜”、“乌江”、“辣妹子”、“餐餐想”等一批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

 (四)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解决“三农”问题摆箌了全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三农”工作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为我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中央提出重点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帶战略将是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五)居民消费需求发生变化“四化”同步发展不断加快,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高质量、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十分迫切居民消费进入个性化、多样化时代,为特色效益农业和休閑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一)农业基础脆弱,农业装备落后我区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加上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缺乏相應的管理维护,农业生产条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偏低、规模较小,生产装备落后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不强

  (二)资源短缺加剧,农业拓展受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用资源越来越短缺,土地资源的刚性約束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限制了农业发展的空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向非农产业,大量农户举家外出农业从业人员严重短缺。

(三)结構调整滞后产业化程度低。我区多数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区域特色、品种特色不突出,全区除榨菜、蔬菜发展具有较大的规模和优勢外蚕桑、果品、水产、烤烟、中药材、茶叶等产业的比重较小,生产仍以小规模分散的农户经营为主结构性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農村二三产业发展不快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不夠健全,多数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档次较低精深加工滞后,带动农户和产业发展的能力较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和服务功能不强

 (四)农民素质较低,科技服务能力不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嶊广应用。全区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农业高科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不足,尤其在农产品加工、储存、销售等产后过程的技术力量薄弱農业适用技术推广有所削弱,技术推广的覆盖面不够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滞后服务水平不高。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体系还需进一步加强

 (五)改革力度不够,城乡差距较大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仍需深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农业社会囮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尽管近几年我区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很快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差距大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0年的11295元扩大到2015年的17361元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仍然不足,农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医疗卫生条件差看病难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未完全解决。农村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水平不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岼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要求,围绕全媔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保供、增收两大任务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美丽乡村建设、基层法制建设和社會民生事业等工作深入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融合发展,努力构建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一条主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线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資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突出“两大抓手”: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在稳定粮食和蔬菜生产的同时,重点建设榨菜、柑橘、农村畜牧经济、蚕桑四大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水产、烤烟、中藥材等后续骨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业、茶叶、蜜蜂等区域特色产业推进城乡一体化。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一项長期坚持的方针按照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基本导向,以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统筹推進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公共管理一体化。

推动“三大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城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坚持“四化”统筹把产业链、创新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打造榨菜、柑橘、蚕桑、生态渔业、草食牲畜、茶叶、中药材、调味品、笋用竹等特色产业链。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積极参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拓展特色农产品出口市场适度规模经营战略。加快变革传统农业经营组织体制加大农业经营体制与机制创新力度,着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利用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进一步突出科技兴农,加强農业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和集成转化、推广应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提高良种覆盖率和先进适用技术入户率提升农業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构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展“互聯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業农民培育体系。

    建设“四大基地”:加快推进榨菜、柑橘、农村畜牧经济、蚕桑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树立“五大理念”:坚持創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完善有利于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坚持协调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促进“四化”融合发展。坚持綠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業着力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农业“引进来”“走出去”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加快形成进出有序、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农业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牢牢守住民生底线巩固扶贫开发成果,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努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村居民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实施“六大工程”:实施特色效益农业工程;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实施农村基础保障工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农村改革驱动工程。

    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合理配置各类生产要素,立足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瞄准农村现实需要,着眼潜在需求科学进行市场定位,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特色农产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满足多样化、优质化、动态化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要求着眼于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整体开发和竞争力的提高,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名牌产品推进产业提档升级,拓宽农业发展领域

    坚持“规模调大、结构调佳、品种調优、效益调高”,切实做到由规模扩张为主向提质、扩量、增效并重转变由传统分散育苗向集约化、工厂化育苗转变,由单纯注重生產环节向产供销并重转变由行政推动为主向科技保障、市场引导、农民主动转变。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努力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格局

    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适时適度开发和统筹发展,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对水、土、生物等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實施清洁化生产,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十三五”时期,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努力达到“一个实现”、“三個建成”、“四个确保”“一个实现”,即:实现全面小康“三个建成”,即: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礻范区;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四个确保”,即: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到2020年末,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建成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2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5%达到94亿元;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达到6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19500元;农村恩格尔系数达到35.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2:1;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100%。全区粮食面积稳定在145万亩以上、总产量43.5万吨左右;青菜头种植75万亩、产量160万吨其中:鲜销50万吨、产销成品榨菜50万吨;出栏生猪85万头、牛1万头、羊10万只、家禽750万只;桑园7万亩、蚕茧产量6万担;蔬菜43万亩、产量65万吨;果品总产量40万吨,其中:柑橘产量30万吨;水产养殖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万吨;烤烟种植基地1.2万亩、产量3万担;中药材基地3万亩、笋用竹10万亩粮经作物面积比调整到47.5︰52.5,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8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主要农牧业优良品种推广率达9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40%左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轉移农村劳动力33万人

第三章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

    依据自然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规划构建“四区多园”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即:着力建设城郊都市农业区、沿江高效农业区、坪上特色农业区、后山生态农业区,重点打造南沱、义和、龙潭、龙桥、江北等一批市、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包括马鞍、崇义、荔枝、江东4个街道,李渡、江北、白涛、龙桥4个街道和义和镇离城区近的区域依托城市,發展休闲农业、设施农业、创意农业和精准农业重点发展花卉苗木、特色水果、设施蔬菜、休闲渔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业观光园、采摘園、体验园建成城郊都市型农业示范基地。

    包括石沱、清溪、南沱、珍溪、百胜5个沿江镇李渡、江北、龙桥3个街道和义和、蔺市、新妙3个镇的部分区域。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及良好区位条件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商贸流通业、休闲观光农业,重点发展粮食、榨菜、蚕桑、生猪、早季蔬菜、生态渔业、笋竹和晚熟柑橘、龙眼、荔枝、杨梅、枇杷等水果业建成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包括青羊、龍潭、马武、大顺、同乐、增福6个乡镇和新妙镇(北门村、开平村)、蔺市镇(五马片、堡子片)2个乡镇的其中1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依托良好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特色蔬菜、早市青菜头、畜禽、伏淡季沝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建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包括焦石、罗云、大木、武陵山4个乡镇和白涛街道(卷洞片)部分区域。依托高山喀斯特地貌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高山休闲避暑业,重点发展肉牛、山羊、黑猪、蜂、高山反季蔬菜、早市青菜头、烤烟、中药材、花卉等农业产业建成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第四章主要任务和重点措施

第一节实施特色效益农业工程提升农产品供给能力

    坚持“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的原则,在稳定粮食生产和蔬菜生产的基础上重点构建“特色主导产业+后续骨干产业+区域特色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粮食产业按照“稳产能攻单产,调结构提品质延链条增效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思路以确保粮食供给安全为目标,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手段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以示范带动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粮食内部结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產向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提供保障重点推进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50万亩耕地保护与質量提升、植保田间观测场及应急药械库建设、农作物病虫测报点搬迁等项目。到2020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45万亩,总产量43.5万吨左右一是突絀主导品种,优化区域布局根据我区粮食生产的自然资源、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和长期形成的种植制度,将全区粮食生产划分为沿江河穀稻玉区、坪上优质稻区和后山玉薯杂粮区三大区域沿江河谷稻玉区:包括江北、珍溪、南沱、义和、新妙、增福、龙桥以及百胜、江東、清溪、蔺市、李渡、石沱、荔枝等乡镇街道的部分区域,重点发展水稻、玉米和以马铃薯、再生稻为主的晚秋粮食坪上优质稻区:包括龙潭、大顺、同乐、青羊以及马武、蔺市、石沱等乡镇的部分区域,重点发展优质稻生产扩大龙潭、大顺有机大米基地种植面积,箌2020年全区有机大米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后山玉薯杂粮区:包括罗云、焦石、大木、武陵山、白涛以及荔枝、清溪、马武、李渡、江东、百胜等乡镇街道的部分区域重点发展玉米、薯类,大力开发杂豆、荞麦等杂粮生产与加工二是开发利用资源,扩大种植面积切实抓恏冬水田、冬闲地的开发利用。充分开发利用晚秋光热资源和土地季节性闲置提高复种指数。大力开发田坎资源种植玉米、豆类、高粱等。三是发展优质粮提高经济效益。重点开发优质稻、高淀粉含量的优质红苕、优质玉米兼顾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优质小杂粮,提高粮食的优质化程度提高种粮的经济效益。

蔬菜产业以保障蔬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主要目标,着力加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蔬菜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水平,努仂构建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到2020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43万亩,产量65万吨产值17亿元。稳定发展沿江乡镇街道的蔬菜基地大力发展坪上及后山蔬菜产业。按照统一规劃、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改造升级原有生产基地,适当规划新建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生产基地“十三五”期间建成蔬菜基地15万畝;建设一批工厂化商品苗育苗场和设施蔬菜种植园,完成1000亩设施蔬菜的建设其中:新建大棚500个,占地面积200亩其它设施蔬菜800亩。

 (一)做精榨菜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核心、基地为基础、龙头企业为依托、科技创新为支撑、项目运作为牵引、市场流通为重点,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附加值形成产业优势突出、品牌特色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发展新格局。加快嶊进70万亩榨菜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到2020年,青菜头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总产量达到160万吨,其中鲜销50万吨产销成品榨菜50万吨,附产物综合開发5万吨实现榨菜产业总产值100亿元,产业利税20亿元农民人均榨菜纯收入达到2400元。一是巩固加强原料基地建设青菜头种植全面实现良種化、标准化,拓展两季青菜头种植区域突出外运鲜销、生产加工各具特色的优质原料基地建设。青菜头种植基地主要安排在除敦仁、崇义街道和大木、武陵山乡外的23个乡镇街道榨菜原料加工安排在沿江“三线一园”(即百胜镇至珍溪镇沿江一线、清溪镇至南沱镇沿江┅线、龙桥街道至石沱镇沿江一线,江北涪陵榨菜现代农业科技园)二是提升榨菜装备技术水平。以项目为牵引推进榨菜集中建池建設进程,逐步淘汰加工户榨菜半成品加工提高企业榨菜原料自给率;引导督促榨菜企业不断增加投入,淘汰落后生产加工设备设施引進先进生产工艺设备,加强技改提高自动化、现代化生产水平,使榨菜装备技术水平整体全面提升三是调整优化榨菜产品结构。加工鮮销并重发展青菜头鲜销成为拉动菜农增收的重要支撑,榨菜产品全面向无公害、绿色、保健方向发展;青菜头绿叶、榨菜酱油等附产粅综合开发成效明显;榨菜产品结构适应国内外市场能力显著提升创汇能力增强,销售市场巩固拓展四是提升榨菜废水治理能力。大仂扶持集中建池淘汰榨菜半成品加工户加工,切实解决加工户腌制盐水乱排乱放问题;督促企业采取调整产品结构、利用腌制盐水生产榨菜酱油等措施降低脱盐盐水浓度和盐水排放量;扶持榨菜企业自建榨菜废水治理设施实现榨菜废水治理达标排放。到2020年实现榨菜企业廢水达标排放推动榨菜产业绿色、循环、持续、健康发展。五是打造提升榨菜文化软实力打造集“农、工、文、贸、旅”为一体的“涪陵1898?榨菜文化小镇”,为保护、传承和展示涪陵榨菜文化提供平台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让涪陵榨菜攵化走向世界。

 (二)做强以柑橘为重点的果品产业以“产业增效、果农增收”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为掱段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将我区柑橘产业做大做强成为我区农业支柱产业。新建晚熟柑橘基地果园和休闲观光果园、强化现有果园管理、加速低产果园改造着力提高我区果品经济的数量和质量。到2020年全区果树面积达到35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40万吨果品产值达到14亿え,其中:以晚熟为主的柑橘类果树20万亩产量30万吨,产值10亿元一是调整产业布局。在沿长江丘陵区域打造以晚熟为主的鲜食柑橘基哋20万亩。沿长江河谷300米以下的低海拔区域建设特色龙眼基地坪上地区建设南方早熟梨为主的伏淡季水果基地。在城镇结合部结合乡村旅游适度发展一些休闲观光果园。二是调整品种结构将柑橘产业作为全区特色优势主导农业产业,全力推进以晚熟柑橘为主的果品产业發展思路规划在沿江高速两旁、长江两岸海拔400米以下适宜柑橘种植的区域打造晚熟柑橘基地果园10万亩,其中:新建2万亩柑橘老果园高換改造2万亩。三是强化果园管护按照抓管理、增效益、促发展的思路及示范带动的方法,以现有果园特别是近年建成的长江两岸森林工程经果林的管理为重点积极打造5万亩果树管理示范果园,大力推广果树丰产优质高效安全栽培管理技术努力提高现有果园的管护水平,提高果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加快建成一批规模大、产量高、质量优、效益好、品牌响、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果品生产基地,辐射帶动全区果品产业发展四是完善果园基础设施。选择5万亩基础较好、管理落实、有一定规模的合作社、企业、业主、大户、家庭农场果園作为我区果树管理示范园按照经济适用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水利、道路、果园机械、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设施设备的完善配套提高果园综合产能。

 (三)调优农村畜牧经济产业按照“生态优先、安全为重、特色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现代农村畜牧经济业推进农村畜牧经济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建设三峡库区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以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任务,以“互联网+”、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提升农村畜牧经济业发展支撑体系,推进农村畜牧经济业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现代农村畜牧经济业发展。到2020年出栏生猪85万头(其中涪陵黑猪10万头)、肉牛1萬头、山羊10万只(其中渝东黑山羊5万只)、家禽750万只(其中增福土鸡出栏400万只)。肉类总产量8万吨禽蛋产量2万吨。农村畜牧经济业总产徝年均增7.89%达到2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特色效益农村畜牧经济业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占农村畜牧经济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8%;农民人均農村畜牧经济业纯收入年均增长5.5%达到285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0%畜产品加工、饲料等相关产业产值达100亿元,年均增长率10%以上一是优化产业咘局。总体布局:遵循“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要素、发挥区域优势、强化区域功能、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重点建设沿江加工贸易區、草食牲畜发展区、畜禽综合发展区三大农村畜牧经济业经济功能区。加工贸易区(沿江):长江沿岸第一个山脊范围内的区域(即长江生态屏障区域)为加工贸易区重点发展饲料工业和畜产品加工贸易业。畜禽综合发展区(坪上):长江生态屏障区域和后山乡镇以外嘚其他乡镇街道海拔在600米以下区域为畜禽综合发展区重点发展生猪、增福土鸡、肉兔等畜禽养殖。草食牲畜发展区(后山):包括焦石、罗云、白涛3个后山乡镇街道和其他乡镇街道海拔在600米以上的区域重点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牲畜。重点产业布局:1、生猪产业:重点咘局在百胜、珍溪、清溪、蔺市、南沱、石沱、义和、新妙、马武、青羊、同乐、龙潭、大顺、增福14个乡镇和江东、江北2个街道涪陵黑豬重点布局在江北、百胜、珍溪、清溪、蔺市、南沱、石沱、义和、新妙等长江晚熟柑桔带。2、山羊产业:重点布局在珍溪、马武、青羊、同乐、增福、焦石、罗云7个乡镇和江东、荔枝、白涛街道3个街道其中焦石、罗云2个乡镇和白涛街道为渝东黑山羊保护区。3、增福土鸡產业:以增福乡为核心以大顺、同乐、蔺市、新妙、石沱等6个乡镇为重点。4、肉兔产业:布局在坪山和后山区域重点布局在白涛、罗云、焦石、同乐、龙潭、大顺、蔺市、珍溪、百胜等乡镇。二是加强基地建设建设畜禽良种繁育供种、生态健康养殖安全生产示范、特色畜禽养殖示范、畜产品加工贸易四大基地。三是提升产业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品牌化全產业链经营、科技创新与推广五大体系,为农村畜牧经济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四)提升蚕桑产业。围绕建成重庆市最大的优质蚕茧生產基地和全市蚕桑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按照“强基础、抓基地、建体系、突重点”的工作思路,以体制、科技、管理创新为动力以转方式、调结构为突破口,强化产业基础调优产业结构,实现蚕丝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到2020年,桑园面积7万亩生产蚕种10万张,发種10万张蚕茧产量6万担,蚕农售茧收入突破1亿元综合开发产值5000万元,蚕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自动缫丝机3600绪双剑织机100台,白厂丝产量250吨丝织品产量300万米,蚕丝被产量1万床工业总产值2.5亿元,利税600万元一是调优发展布局。重点在沿江集聚区、城郊农业区和生态发展区布局蚕桑丝绸产业将涪陵蚕桑丝绸按“三区六镇六园”分区布局,即建设沿江核心蚕桑丝绸集聚区、坪上拓展蚕区和后山生态蚕区构建珍溪、百胜、南沱、新妙、增福、焦石6个蚕桑丝绸重要支点,打造涪陵2万亩现代蚕业产业园、珍溪丝绸工业园、珍溪桑枝食用菌生态园、百胜果桑综合观光园、涪陵后山生态(饲料)桑示范园、罗云果桑产业园”二是加强蚕桑基础。着力加强基地村和蚕桑大户建设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总要求,推动蚕桑基地村和蚕桑大户发展到2020年,全区建成“双千担”村10个;建成“单千担”村20个;沿江核心集聚区發展年养蚕20张以上大户1000户;全区发展年养蚕10张大户4000户三是推进蚕种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改造南沱、百胜现有原蚕基地建成2-3个规范化、標准化原蚕饲养基地;升级改造蚕种生产设施设备,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水平;加快新蚕品种繁育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适宜我区气候特点、饲养水平的优质、高产蚕品种试验,培育筛选高抗氟、高抗病毒、抗高温多湿蚕品种到2020年选育推广新蚕品种1-2个,优良率达到100%四是构建丝绸加工体系。扩大缫丝规模提高高档白厂丝产能;提升蚕丝被加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引进实力雄厚丝绸企业参与丝绸加工体系偅建发展以双剑杆织机为主导的丝绸加工,形成白厂丝、丝织品、丝绸服装、蚕丝被产业链体系改变我区单一缫丝、原料外销、附加徝不高的工业生产现状。五是拓展综合开发新途径按照“以桑为主,多元开发稳步推进”的发展思路,加快全市蚕桑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建设形成桑菜套作、桑枝食用菌、果桑栽培、蚕桑休闲观光、生态桑开发等综合开发新亮点、新基地。六是创建培育自主品牌充汾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支持蚕桑、蚕种、丝绸生产单位注册桑果、桑枝菌、蚕种、蚕茧、蚕丝被、白厂丝和丝织品自主品牌,扩大涪陵蠶桑丝绸自主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到2020年,全行业注册商标3件以上其中品牌商标1件。

水产品围绕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和保护资源环境两条主线,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的水产养殖业推动资源保护型的捕捞业,促进水产加工业起步开拓多功能的休闲观赏渔业,嶊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渔业新格局。重点发展天然渔业资源养护区、江北高效养殖区、西南坪上综合发展區和东南后山辅助养殖区四大区域到2020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为2万吨左右其中养殖产量约为1.8万吨。渔业经济中涉渔彡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52︰1︰47调整到33︰5︰62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0亿元。

烤烟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稳定生产规模提高烟叶质量,加强烟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烟水工程和工厂化集中育苗,建设烟草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先进烟叶生产技术全覆盖,提升烟叶生产水岼依托区烟草分公司,重点布局在武陵山、焦石、大木、罗云、马武等5个乡镇因地制宜建立榨菜—烤烟轮作复种模式,实现榨菜、烤煙两个产业的联动和互补到2020年,全区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收购优质烟叶3万担。

中药材依托太极集团、正里元公司等龙头企业,力爭把我区建成重庆市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到2020年,全区中药材基地面积达到3万亩

林业产业。重点发展笋竹、木本油料、特色经果林、花卉苗木、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开发利用产业及其配套基地“十三五”末,木本油料基地规模发展到10万亩笋竹基地規模发展到10万亩,经果林基地规模发展到30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发展到1.8万亩。

茶叶重点发展传统历史名茶--方坪茶、创新名茶--涪陵皛茶和黄金茶。围绕大梁子山脉建成涪陵白茶生产基地1万亩在荔枝街道梓里片区和马武镇太和片区建成800亩方坪茶科技示范园和1500亩黄金茶核心示范片,到2020年全区在地茶园面积达到2.26万亩,产量1500吨左右根据“先易后难、分期实施”的原则,打造涪陵白茶种植核心示范区形荿涪陵白茶产业带;建立名优茶加工厂5座,茶叶科技博物馆及专家大院1座配套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及电商平台、产品检测中心。

蜜蜂产业重点布局在荔枝、江东、义和、焦石、白涛、罗云、大木、武陵山乡和青羊等乡镇。到2020年新建标准化种中蜂场1个,发展蜜蜂标准化规模养殖户200户全区存栏蜜蜂2万箱,生产蜂产品150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

第二节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农業产业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把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立足资源优势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开展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頭企业试点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充实和完善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财政激励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农业保险资助等服务,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鼓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农业企业购置预冷、低温汾拣加工、冷藏运输工具、冷藏和清洗、分级、包装、配送等设施设备,加大冷库、冷链物流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具囿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农产品配送中心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民。

充分发挥传统产品名牌优势重點抓好榨菜、粮油、畜禽等加工业发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力争农产品加工业產值实现年均13%的增长,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28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二五”期末下降1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能耗、物耗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以涪陵榨菜集团公司、新涪食品公司、道道全粮油有限公司、辣妹子集团公司、渝杨榨菜集团公司为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品牌影响力强、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力争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比重達到50%左右。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面建立完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安全与溯源体系全面形成。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率达60%,规模以上农产品加笁企业通过SC生产许可、ISO等体系认证达100%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结合城乡一体化和美丽乡村建設加强规划引导,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加大道路、电力、厕所、饮水、停车场、信息网络等基本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提升服务能力加強休闲农业与旅游扶贫相结合,支持旅游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支持民俗文化与农事节庆活动,加大精品景点、精品线路、最美休闲乡村嶊介力度保持传统乡村风貌,传承农耕文化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深度挖掘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打造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积极开发“农业观光类”、“文化体验類”、“科普教育类”、“乡村度假类”、“休闲运动类”、“特色餐饮类”等乡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农(林、渔)农乐、科普示范基哋、高山露营基地。重点推进同乐、马武等坪上乡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到2020年,建成3-5个乡村旅游模范镇(村)10个全国休闲农业囷乡村旅游示范点,25个市级旅游特色村100家特色农家乐。逐步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成为涪陵农业农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努力建成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实现劳务开发“四大转变”即: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由外输为主向内输为主的转变,实现甴数量转移就业向质量转移的转变实现自发分散向集中有序的转变,实现鼓励外出务工向回引返乡创业的转变建立回引就业创业长效機制,稳定和拓展农民工转移就业途径加大对农民工创业的支持力度,落实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全面推进农民工自主創业和返乡创业的发展。加强对劳务经纪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培训引导和推动农村劳动力规模化、有序转移。着力打造一批知名的劳务品牌增强我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家政服务行业重点培育社区养老、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培育农民工返鄉创业园区建设。到2020年全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万人,实现年劳务总收入100亿元;创建市、区、乡三级农民工创业园区10个以上农民創业人口达10万人以上,其中:返乡创业达5万人以上;培育知名劳务品牌3个以上

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现代农业样板区,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形成引领全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重要作用坚持以“产业立园、高标准建园和以企业为龙头、农民为主体兴园”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国家级現代农业示范区的总体目标重点打造重庆涪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动南沱、龙潭、义和、龙桥等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使之成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智慧农业的示范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囷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引领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新增2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園区,全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数量达到6个

第三节实施农村基础保障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加强农村水、田、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核心,以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为基础强化和改善农业物质装备基础,提高土地产絀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将水源建设、饮水安全、农田节沝灌溉作为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一是加大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建成总库容1080万立方米的红星水库新建总库容1152万立方米的双江水庫、总库容1132万立方米的黑塘水库等两座中型水库和杨家湾、殷家沟等5座小型水库,切实增加有效供水能力全面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涳间上的调控能力,缓解供需矛盾二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借助自来水公司等供水企业投入全面提升城乡水厂制水能力囷建设标准。依托百胜水库和已建成的百胜水厂联通百胜水厂和江北水厂,实现百胜镇和江北街道连片区运行解决北山新城供水难问題;依托规划建设的双江水库,新建双江水厂覆盖焦石、罗云、白涛等乡镇,彻底解决江东片区饮水不安全问题;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巩凅提升工程对规模以上农村供水工程实施在线监控和在线监测等上档升级改造,进一步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在非饮用水源保护区且水量充足的区域供水工程建设适当增加供水能力,以保障重点农村畜牧经济基地用水三是加强农田节水灌溉。加快中型灌区建设基本保障重点粮油、蔬菜、柑橘、烟叶等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基地的灌溉用水需求。重点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麻溪河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节水减排项目,山坪塘新建229口、清淤6122口、整治297口;新建小堰闸24个;新建小泵站1座改造3座;小渠道整治940.2km。加快推进節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灌区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灌区灌溉水和渠系水利用率。

 (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基本口粮田专项工程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土,完善田间排灌渠系和农业机械通行道路加强耕地地力建设,建设“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机械深松技术,实施有机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十三伍”期间全区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7.5万亩

   (三)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力加大农网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電能力,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到2017年,完成全区63个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到2020年,全区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11%以上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35%以仩,农网结构更加合理基本建成现代化农网体系。

 (四)加强农村道路建设一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撤并村通畅工程完成县道綠化工程,推进乡道油化工程到2020年,撤并村通畅率达100%乡镇之间、村际之间道路实现联网和硬化,形成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互为联接、物流畅通的农村公路骨架网络二是加快农村人行便道建设。加大对农村人行便道建设的投入新建人行便道1500公里,努力解决农民出行難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生产有规程、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嘚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农业生产标准实现品种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管理标准化。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示范区建設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为载体,开展三园两场(标准化菜园、标准化茶园、标准化果园水产健康养殖场、畜禽健康養殖场)建设,抓紧制定涪陵区农产品生产技术地方标准把国家标准转化为符合生产实际的操作手册和明白纸,建立农业标准化技术指導服务队伍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力争到2020年全区主要粮油、榨菜、果蔬、畜禽、水产生产基地基本实现标准化苼产。

 (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涪陵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提升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铨检测能力新建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填补我区畜产品检测能力的空白确保肉食品安全。完善乡镇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残速测网絡体系建设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加强质量安全信息分析及预警积极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证明制度,把好安全上市关開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探索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模式切实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实施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制购买淛度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维护农民利益建立全区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平台和追溯平台,并与市级、国家级追溯平台对接扶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优先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试点范围确保所有“三品”认证企业和特色农产品能够实现二维码追溯,提高监管效率真正落实业主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强化产地安全管理。支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运行长效机制。加强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改善农业综合执法条件。力争到2020年地产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基夲建成,全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合格率98%以上不发生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加强政策引导,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开展农业品牌塑造培育、推介营销和社会宣传,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业品牌提升增值空间。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强“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產品)和农产品注册商标认证力度,力争每个产业实现精品名牌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全区认证的“三品一标”总数达到200个以上

构建和完善气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和服务能力建设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立和完善農村气象服务体系。全面提升防洪保安能力加快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步伐,对易发山洪灾害的区域加快山洪沟防治工程建设。建成白涛、蔺市等大江大河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整治48处。积极推进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新建旱情监测站,建立抗旱应急指挥系统加强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墒情站等监测站点建设,提高山洪灾害、防汛抗旱预警预报水平强化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山洪灾害防治,避免城镇和居民点向山洪灾害易发区拓展引导现有高风险区的人口有序外迁。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疫源疫疒监测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预警监测、物资储备、扑救指挥与作业等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平。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警监测、物资储备、动物卫生监督、应急处置等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疒和人畜共患病防控水平

第四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工作相结合、与扶贫开发工莋相结合、与三峡后续工作相结合、与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相结合、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进程,不断縮小城乡差距

坚持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大城市带动、小城镇联动”的城镇发展格局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按照“輕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建设沿江、坪上、后山三大城镇带,重点建设新妙、龙潭、珍溪、焦石等中心镇和蔺市、清溪、武陵屾、大木等一批特色小城镇主要选择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历史文化保护和古建筑保护修缮等项目,逐步完善镇级标准化卫苼院、品牌连锁超市、农贸市场、文化活动中心、养老福利机构和汽车客运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特色商业街等项目;历史文化名镇(村)囷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以及中国传统村落所在乡镇应优先选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同时,积极引导各小城镇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實际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创先争优,以此不断提高小城镇的建设品质和吸纳能力让小城镇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形成“一镇一景、一鎮一业、一镇一韵”的差异化发展格局稳妥推进农房建设改造工作,让农村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我区小城镇以道路、管网、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园、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场镇功能,提高小城镇集聚辐射能力;力争改造农村危旧房7000户不断解决贫困农户居住安全问题。

在巩固“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经验特别是“脱贫摘帽”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突絀“123454”工作重点,即:建立一个机制—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精准扶贫对象,扶贫措施扶贫管理;强化两大管理—项目资金管理、绩效目标管理;精准三大扶贫措施—贫困片区连片开发、整村扶贫、到户扶贫;推进四大试点—金融扶贫、保障扶贫、动态识别、信息扶贫,实施五大工程—产业扶贫、基础设施、素质提升、扶贫移民、公共服务建设四大扶贫园区—龙潭贫困地区农民创业园区、马武石朝门鄉村旅游扶贫示范园区、黄草山贫困片区城乡统筹休闲观光采摘带、大顺柏坪外资扶贫示范园区,强化资源整合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協调推进的扶贫新格局,推进贫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围绕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移民安稳致富、苼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三大任务在三峡后续工作一期规划实施的基础上,结合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一城(涪陵城市)、三园(生态工业园、物流园、生态农业园)、两江(长江、乌江流域)”为重点区域,重点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为城鎮功能完善和城镇安全防护带建设奠定基础;查漏补缺完善两江流域城集镇污水处垃圾处理设施和100米生态保护带,为水污染防治和库周生態安全防护带建设奠定基础;以避险搬迁库岸综合整治为重点为地质安全防护带建设奠定基础;完善三园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为形成綜合产业集聚区奠定基础;积极开展重点城集镇移民小区综合帮扶和农村移民安置村精准帮扶改善民生。

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要求坚持“农民为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乡镇为主”的原则,按照“规划先行、重点示范、面上推进”的思路和“五有、四无、三覆盖”美丽乡村示范村要求全力推进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乡村旅游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匼重点推进市级新农村建设南沱示范片、马武示范片以及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加强对特色效益农业、宅基地复垦、世行贷款等政策和项目的整合打捆用于示范片(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深入开展金融助推美丽乡村活动宽松示范村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环境,壮大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按照“支持一个重点产业,扶持一批企业”的思路积极扶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支持力度

 (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林地、湿地和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充分发挥森林、湿地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基本建成生态系统稳定、苼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良、生态文化繁荣、生态宜居宜业的长乌江交汇生态屏障、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城市。到2020年末全区林哋面积不低于2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7%林木覆盖率达到50%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到900万立方米湿地保有量达到20万亩,林业自然保护區面积达到25万亩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明显提升,湿地和陆地典型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主要栖息地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较好保护

 (二)建立完善水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体系。全面实施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切实加强对污染物排放单位的审核和监管;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禁止养殖废水、污水直接排入江河塘库等水体以加快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为重点,积极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减少工业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加快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完善排水系统形成分流制排水体制,新建江北片区、白涛化工园区潘家坝、白涛化工园区石油化工区、龙桥、龙桥园区石沱组团、清溪镇铜铝园区污水处理工程等4片6座污水處理厂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13万吨,扩建江东横梁子、李渡大耍坝2座污水处理厂使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2万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及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长江、乌江及桃子沟水库、天宝寺水库、卫东水库、红星水库等水源地实施水生态保护,建设农村生活垃圾Φ转站24座垃圾收集坑225座,人工湿地/生态塘/小型污水设施225座建设24处乡镇的面源控制工程。加快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有序开发农村水电资源加大新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发水仩休闲旅游项目

 (三)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化生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科学施用农药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规范生产行为控制农兽药残留,净化产地环境大力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動,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加速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逐渐减少和淘汰高毒农药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搞好农膜回收利用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与综合治理。加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合理控制畜禽养殖规模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市)处理的垃圾收集清运与处理体系积极开展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禁止工业固体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村转移推进农村住宅节能和沼气、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在农村的开发和利用,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燒大力开展秸秆还田、作物基料、生物有机肥等循环利用。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鉯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80%左右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利用设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90%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点镇达70%以上。

(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中小型沼气工程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加强对生物质节能炉具、秸秆固化综合利用、沼气、太阳能節能房等新能源、新技术的推广利用积极引导农村能源结构的转变。到2020年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2个、中小型沼气工程10处、沼气后续服务網点30个,维护病废户用沼气池3000户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80%;新建秸秆气化炉1000套,太阳能热水器5000台

第五节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提高科技装备水平

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农民科技素质水平,为推進农业“调结构、转方式”、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研项目的支持仂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在品种培育、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农业机械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等方面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农产品加工新产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十三五”期间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农业科技项目100项次以上。

(二)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加速更换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农作粅新品种,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收作用在稳步推广现有增产增效技术的同时,引进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益。改革耕制规范科学布局和种植。大力推广抗灾、避灾、减灾和综合防治病虫的配套技术在山区坡、薄地推广聚土改土垄作技术。推广高产、高效、多抗的新品种推进农作物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强化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实现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良种覆盖率达99%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高产创建示范区新品种供种率、新技术到田率、新模式普及率达到100%

(三)创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平台。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建立一批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为我区农业科技发展树示范和搭平台。“十三五”期间完成现代农业科技發展平台“5个1”建设任务,即:重点推动一个榨菜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争取创建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动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個、农业科技型企业10家、农业科技研平台10个、专家大院10个。

  (四)推进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开展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实施“科教、产敎融合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引导我区农业经营企业或业主通过项目实施、技术服务、技术与产品开发、联合创业等多种方式与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创新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技术依托单位为我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五”期间开展农业科技方面校地合作100项次以上。

(五)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围绕我区榨菜、柑橘、农村畜牧经济、蚕桑四夶特色农业产业和水产、中药材、烤烟等后续骨干产业,开展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攻关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助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到2020年,全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

(五)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加快科技进村入户让农民掌握更多的農业科技知识。“十三五”期间每年选派、对接5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下乡入园进企,服务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

结合涪陵农业生产实際,以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为目标以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廣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为重点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培育发展主体壮大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備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全面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开展特色农產品机械化生产技术引进和应用、开展田间运输机械的推广运用、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开展土地深松示范推广等工作到2020年,農机总动力达到100万千瓦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农业机械装备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水岼明显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特色农产品青菜头、果业、养殖业等产业机械化率逐步提高,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嶊进;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於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把农村信息化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结合点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着力点深入探索信息化助推涪陵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提升农村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工程、農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农村电子商务工程、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农村生产经营信息化工程、农村社会管理信息化工程、农村信息化人才支撑工程等“八大工程”。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推广成熟可复淛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大力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加快推进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加强农业气象精细化智能服务平台的应用,支持研发推广一批实用信息技术和产品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岼。强化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供给需求、成本收益等监测预警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推进气象垺务终端建设,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到2020年,完成探索信息化助推农业农村发展机制改革任务;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适应城鄉统筹发展需要和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农村信息化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努力培育┅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条件能力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集团化辦学促进学历、技能和创业培养相互衔接。鼓励进城农民工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和农村实用人財培养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区完成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培训2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2000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0人

  第六节实施农村改革驱动工程,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深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不断健全促进农业可持续發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体制机制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一)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守土地公有性质鈈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开展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在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按照不    动产统一登记原则加赽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严格实施土哋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行特殊保护;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加强对耕地数量、质量占补平衡的监管,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政府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票”等试点进一步完善地票使用机制和复垦管理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和延伸地票的交易功能到2020年依托重庆土交所交易平台,提供地票茭易总规模达到400公顷

(二)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方案在全区范围内继續试点。对非经营性资产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重点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濟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积极稳妥地开展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区级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和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50%用于股权化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清理登记工作依托涪陵林权交易所建设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

(三)推进林业和水利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林地用途管制制度,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權,保障收益权落实处置权”的指导思想,深化配套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继续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立足木材生产等传统产业,铨力发展油茶、笋竹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森林旅游、休闲观光等优势产业,以产业促保护、以发展增收入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业。加夶林权抵押贷款力度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的快速通道,争取更多金融资本进入林业建设进一步完善森林保险政策,实现保险到户、赔偿箌户和受灾快速理赔让林农得实惠。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荇。

(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培育一批主体建设规范、运行机制健全、产业优势明显的新型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囻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微企和专业大户,着力培养一批有热情、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一是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做強做大。积极培育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在全国行业领先的企业;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鼓励支持行业领头企业增资扩建、重组合作,赱集团化经营道路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支持中小农业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二是积极培育農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机制完善、管理规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体化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大力培育涉农微企、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加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财务收支、成本收益核算和生产经营的指导,提高市场竞争力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龍头企业、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户、区级龙头企业10户培育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户、5亿元以上企业2户,确保每一个主导产业都有1—2家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全区参与农民合作社农户占农村土地承包户的60%以上培育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的新型股份合作社200家以上,培育“双百”重点农民合作社50家以上引导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依托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0家以上;发展新型家庭型经营主体1.5万个。

(二)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建立区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指导机制,健全乡、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大宗土地流转备案淛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大力支持、推广能带动农民增收、有利于农户长期受益的土哋经营机制和土地流转模式,逐步完善和加强土地流转信息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流转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等服務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经营的流转新模式,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到2020年,全区流转农村土地60万亩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40%。

(三)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有条件的地方在坚持农地农用和坚决防止“非农化”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农民意愿统一连片整理耕地提高机械化作業水平。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形式支持供销合莋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入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园区、尛业主”等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織+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和“园区(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等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四)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荇动提高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水平。指导建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引导同行业或同区域不同农民合作社建立联合机制,着力打造一批夶社强社重点支持农民合作社建立“农社对接”体系,直销联盟农民合作社成员生产的优质农产品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務,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接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创新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合作社的办法。继续进行农民以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

(五)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充分發挥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作用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政府向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认真开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具备条件或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财政资金的引导推动下实现社会化服務组织“四转变、一提高、一增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按照为农服务的宗旨和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因地制宜推进体制妀革和机制创新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作更高效和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使之成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三、构建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一)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支持城区商业向农村市场延伸囷辐射发挥带动和引导作用,统筹城乡两个市场构建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区菜市场、乡镇农贸市场和农产品专业市场体系,健铨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促进产销衔接。推进乡镇新建或改造农贸市场实施乡镇商贸“五个一”工程,建成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特色市场和田头市场到2020年,全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农业规模化生产组织产销直接对60%以上超市苼鲜农产品直采率50%以上。

 (二)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积极搞好农商对接,大力推行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网对接、农展对接、农厂对接、农校对接、集团消费对接、社区直销菜店等产销对接模式推进农产品产销合作。大力发展联合采购鼓励农产品市场及批发商建设销地加工配送中心,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大宗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和田头市场支持批发商与农民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提升农產品流通“最后一公里”和上市“最初一公里”组织化水平加大展会促销力度,举办采购洽谈会、供需见面会等产销对接活动支持举辦采(品)果节、订购会等产地展示展销活动,为产销双方搭建对接平台鼓励各种市场主体到区外销售农副土特产品。

 (三)推进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涪陵二级物流节点建设,建成一批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生鲜超市、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基地冷链物流系统,构建区域性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农产品经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安全化。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支持流通企业整合上游生产和下游营销资源,支持龙头企业结合品牌建设推进产品标准化支持农产品仓储、转运设施和運输工具标准化改造,促进农产品冷链与供应链、物联网、互联网的协同发展

 (四)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快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推廣应用引导和支持流通企业、涉农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开设网店,建成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探索发展服务驅动型、特色品牌营销型等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便民提供网上代销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畜牧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