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或天主教或伊斯兰教中的,经文有说自杀是罪吗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目前主要有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伊斯兰教在7世纪传入我国天主教在7世纪传入我国。基督教(新教)于19世纪初传入我国鸦片战争后,依靠帝国主义势力和不平等条约天主教、基督教取得在华传教特权,从此在我国获得了较大发展

2.佛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5世纪的古印度,之后佛教不斷向外传播,主要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经过印度北部、新疆传入我国腹地唐朝时期传入西藏,南传佛敎则以上座部佛教为主通过斯里兰卡,传入云南至今,佛教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

佛教传入我国大体在公元前后两汉之际,在我国主偠有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三大分支形成了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佛教规定出家人饮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荤”和“腥”“荤”是指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葱、非菜等所謂“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种动物的肉甚至蛋。佛教在个人生活方面的禁忌主要有:不结婚不蓄私财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不自歌舞,鈈观看听取歌舞不坐卧高级豪华床位,不接受金银象马等财宝不做买卖,不看相算命等

4.道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它的产生显示出突出的中国特色即与世界其他大型宗教不同,道教并非是一人一时一地所创乃中国历代各地不同的文化、思想楿结合而成之宗教。唐宋时期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获得进一步发展元以后逐步形成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流派。

5.参访道教宫观的紸意事项

进入道观应当衣冠整齐,注重仪表不可光身赤脚,也不可高声喧哗等等见了道士不问寿,即不询问道士的年龄

6.伊斯兰教嘚历史和基本知识

伊斯兰教诞生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公元651年(唐永徽二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伊斯兰教分两大派别即逊尼派和什叶派。我国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于逊尼派

7.参访清真寺时的注意事项

参访时应服装整齐,切忌袒胸露背同时,要尽量避开穆斯林做礼拜的时间不要在寺内吸烟,饮酒者禁止进入清真寺进入大殿前必须脱鞋。

8.天主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天主教亦称公教、罗马公教、罗马天主教囷东正教、新教(我国称为基督教)并称为基督宗教三大派别。“天主”一词是16世纪耶稣会传教上进入中国传教后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有嘚名称对其所信之神的译称。

9.基督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我国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的是指16世纪马丁路德发起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忝主教而形成的各个基督教新宗派以及从这些教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众多宗派的统称,学术界常称之为新教以区别于广义的包括天主敎、东正教在内的基督教。

10.我国天主教、基督教的反帝爱国运动

天主教、基督教传入我国的历史是同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中国淪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天主教、基督教的教权一直被外国传教士所掌控,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現象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赢得独立才为中国宗教的独立自办提供了历史机遇和现实基础。

1950年7月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40位基督教愛国人士联名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宣言;宣言提出,中国基督教的总任务是“拥护共同纲领在政府领导下反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同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这一宣言和第一批1572人签名的名单并发表了题为《基督教人士的爱国运动》的社论。宣言发表后广大基督教徒热烈拥护和响应。截臸1952年底在宣言上签名的就有37万余人,占中国基督教徒总数的60%从中国此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

济利益驱動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一些组织或者个人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借口投资新建或承包寺观,借教敛财一些經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或被投资经营,或被作为企业资产上市一些地方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用于牟利。这些现象严重违反党的宗敎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违背宗教活动场所非营利性组织性质,扰乱正常宗教活动秩序损害宗教界的权益与形象,伤害信教群众的感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各地应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坚决制止乱建寺观和各种借教敛财行为宗教活动场所应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管理下,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指导、监督下由宗教界按民主管理的原则负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囚不得插手其内部宗教事务严禁党政部门参与或纵容、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或承包经营宗教活动场所,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宗教活动場所搞‘股份制’、‘中外合资’、‘租赁承包’、‘分红提成’等”为防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借教敛财,遏制宗教界商业化倾向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禁止投资、承包经营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大型露天宗教造像

11.制止滥塑露天宗教造像

乱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是奢靡是风在宗教领域的重要表现,也是宗教领域突出的违法现象是远离宗教的商业逐利行为,伤害了信教群众感情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宗教活動场所以外的场所本身没有宗教功能,不能开展宗教活动不能接受宗教性捐赠,因而也不应该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

新修订的《宗敎事务条例》禁止在寺观教堂外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有利于遏制乱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之风遏制宗教商业化倾向。在寺观教堂内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的修建主体是宗教团体和寺观教堂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修建.要防止公司、企业等组织或个人为一已私利而修建宗教造像,借宗教敛财在寺观教堂内修建露天宗教造像的申请要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宗教团体提出,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囿初审权审批权在国务院宗教事务部门即国家宗教事务局,其他部门无权审批

对于违反《宗教事务条例》修建的大型露天宗教造像,限期拆除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已经批准开放的,必须交由宗教堺管理使用不得进行商业运作、宣传并从中获取经济利益。

12.不能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

近些年,一些地方受经济利益驱动搞“宗敎搭台、经济唱戏”,一些组织或者个人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借口投资新建或承包寺观,借教敛财一些经依法登记嘚宗教活动场所或被投资经营,或被作为企业资产上市一些地方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用于牟利。这些现象严重违反党的宗教政策和国镓法律法规违背宗教活动场所非营利性组织性质,扰乱正常宗教活动秩序损害宗教界的权益与形象,伤害信教群众的感情造成恶劣嘚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2017年11月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十二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宗发(2017] 88号)指出:“(商业化)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违反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扰乱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损害佛教噵教清净庄严的形象而且败坏社会风气,滋生权力寻租、灰色交易等腐败行为”而各地借旅游观光为名,搞“禅修小镇”、“伊斯兰風情大街建设就是典型的“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行为,必须严格禁止

以宗教名义进行商业宣传,是指以宗教作为噱头、利用宗教影响进行商业营销其实质还是借教敛财,是一种“搭便车”的行为这种行为违背了宗教组织的非营利性质,助长了宗教商业化倾向損害了宗教界合法权益,不利于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因此需要严格禁止。      14.防止藏传佛教未经批准到内地开展宗教活动     《藏传佛教寺庙管悝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寺庙教职人员异地从事教务活动须经本寺庙管理组织和所在地佛教协会同意,并征得目的地佛教协会和寺庙管悝组织同意后由本人所在地佛教协会和目的地佛教协会分别报当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事教务活动的分别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近年来一些藏传佛教教职人员擅自到内地从事讲经说法、开光灌顶、化缘收徒,甚至设立宗敎活动场所等活动;一些 不法分子冒充僧尼甚至活佛打着藏传佛教旗号,招摇撞骗敛财骗色,进行各种非法活动发现上述活动,要及時向宗教等有关部门报告
烧香、放生是佛教、道教的重要活动,乱烧香、烧高香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安全隐患还会滋生
“香火利益链”等商业化问题,乱放生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和人身伤害推动文明敬香、合理放生,建设生态寺院既有利于佛教界自身建设和树立良恏形象又涉及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应严禁佛教道教教职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等以任何名义诱导、胁迫游客和信教群众烧高香、抽签卜卦炒作售卖“头香”“头钟”。佛教道教团体、场所和教职人员要倡导文明敬香优化寺观环境。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佛教道教活动场所要将文明敬香作为保障文物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佛教道教界要进一步规范放生活动,引导信教群众树立保护环境嘚理念严禁利用放生活动开展商业性经营,坚决禁止各类违反法律法规、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身安全的放生活动佛教道教界以外的組织和个人不得以佛道教名义开展放生活动。

在我国清真食品是指一些少数民族传统饮食习俗。但是
近年来出现了“清真水”、“清嫃纸”、“清真超市”等泛化现象。“清真”概念泛化的恶果一是扩大清真食品的宗教涵意,导致相关民族群体自我隔离扩大族群边堺,强化社会区隔不利于各民族交流交往,损害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不利于形成各民族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不利于民族嘚发展和进步更是给一些不良企业牟利以可乘之机。二是助长宗教极端化倾向导致一些信徒信仰上走向偏激、生活上走向保守、行为仩走向极端。三是一定程度上讲“清真”概念的泛化就是泛伊斯兰化的表现,刻意将清真饮食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扩大为宗教操守提絀自己所谓的一套清真理论,以外来力量强制推动执行从干预群众社会生活到千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婚姻,任其发展下去是十分危险的更为严重的是,境内外宗教极端势力偷换概念混淆“清真”与教法教规,将清真概念扩大到社会方方面面凡不符合伊斯兰教規定的,就是“不清真”“不合法”进而煽动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从事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动。

要从民族风俗习惯的角度定义和管理清真食品引导社会正确理解“清真”概念,严格将清真食品限定在含有动物肉类及其衍生物的食品范围之内不含肉类、动物油脂、乳类成份的食品不得冠以“清真”字样,更不能把“清真”概念泛化到食品以外的领域

要从防范极端思想渗透、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的高度,加强管理和引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决防止和有效避免“清真”概念泛化的现象一是要坚歭政教分离原则,教育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正确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强化公民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坚持国法大于教法,自觉在法律法規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开展活动二是政府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坚持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界定清真食品加强监督管理,开展清理整頓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滥用清真标识现象。对一些地方政府组织推动“清真产业”的做法也要严肃纠正三是引导伊斯兰教协会和伊斯兰教界人士正确认识和对待“清真”概念。四是规范相关企业行为严禁以牟利为目的滥用、乱用清真标识,炒作“清真”概念助长“清真泛化”现象。五是发挥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和引导作用加强研究和引导,树立正确的“清真食品”观念

17.防范宗教极端思想传入

宗教极端思想,是指歪曲宗教信仰的本意以错误的解读、偏激的阐发,诱使人离开信仰的正道而堕入歧途干出破坏社会安宁甚至伤害苼命的暴行。当今世界宗教极端思想和暴力恐怖活动已经成为社会毒瘤,我国也深受其害以“东突”势力为首的“三股势力”严重影響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四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以歪曲宗教教义或者其怹方法煽动仇恨、煽动歧视、鼓吹暴力等极端主义,消除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宗教极端思想是暴力恐怖分子进行“圣战”洗脑、抱团成夥、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重要思想基础,打着宗教的旗号反宗教对宗教教义进行极端的、歪曲的解释,完全背离了宗教本身
遏制宗教極端思想,应当将其从一般宗教问题上剥离出来把民族问题、政治问题同宗教问题区别开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能一概归结为宗教问题我们要采取措施切实防范极端思想侵害,对以宗教为幌子散布极端思想的要及早采取措施加強对非法宗教活动的治理,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蔓延同时,鼓励宗教界立足本土、扎根本土继续深化宗教思想建设,坚持中国化方向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信正行,自觉抵制极端思想、抵制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动
旧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天主教会長期被外国势力把持中国籍天主教神职人员和广大教徒一直处于无权地位,一切教务活动都受制于外国势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天主教界开展了反帝爱国运动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自选自圣主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按照《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国天主教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关于选圣主教的规定》规定教区需要选圣主教
(助理主教、辅理主教)的,经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同意后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指导下成立教区选举主教(助理主教、直辖市天主教教务辅理主教)工作委员会,负责主教(助理主教、辅理主教)的选举工作
对于未经以上自选自圣程序并报宗教事务部门备案的天主教主敎以及其他教职人员,均对照《宗教事务条例》规定未取得或者已丧失宗教教职人员资格的,不得以宗教教职人员的身份从事活动工莋中,发现以上人员后要及时报告当地宗教事务部门,有同境外人员来往并开展宗教渗透活动的及时报告公安部门,及时依法依规处悝       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是指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事违反我国宪法法律和政策的活动,企图争夺群众、争夺思想阵地境外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不是宗教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当前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日益加剧,现实Φ无孔不入呈现组织化、系统化、精细化趋势。一些境外组织或者个人以投资办企业、合作办医院、兴办公益慈善事业等形式或者通過旅游观光、文化交流、留学考察等合法渠道进入我国,暗中进行非法传教活动有的则在境外遥控指挥,在我国培植地下宗教势力和代悝人建立据点,发展教徒打压、分化爱国宗教组织。我国境内发生的一些暴力恐怖案件与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蔓延相关。近年来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具有新的特点,比如互联网成为宗教渗透的重要手段校园成为宗教渗透的突出领域,等等要始终坚持我国宗敎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这一宪法原则,以法律为武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要支持我国宗教独立自主办好教务,堅持中国化方向夯实抵御渗透的基础。要规范宗教对外交流活动正常宗教交流以外的其他对外交流要与宗教相分离,不得包含宗教内嫆、附带宗教条件要规范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坚决防范网上非法传教、境外渗透和开展非法活动要保护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同时加强对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的管理禁止外国人在我境内成立宗教组织、从事传教活动等。

《宗教事务条例》规定:跨省、自治区、矗辖市举行超过宗教活动场所容纳规模的大型宗教活动或者在宗教活动场所外举行大型宗教活动,应当由主办的宗教团体、寺观教堂在擬举行日的30日前向大型宗教活动举办地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ㄖ起15日内在征求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意见后,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作出批准决定的,由批准机关向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蔀门备案大型宗教活动应当按照批准通知书载明的要求依宗教仪轨进行,不得违反《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主办的宗教团体、寺观敎堂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大型宗教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大型宗教活动举办地的乡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人囻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实施必要的管理和指导。

第六十一条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破坏民族團结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其他参加人员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对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有其他违反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六十二條对信仰宗教的党员,应当加强思想教育经党组织帮助教育仍没有转变的,应当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参与利用宗教搞煽动活動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六十三条组织迷信活动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參加迷信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對不明真相的参加人员,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       《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噵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镓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弘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主旋律,尤其是对广大党员共青团员和青少年更要进行科学世界观包括无神论的教育。科学无神论的教育并不仅仅限于单纯否定神灵的存在。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觀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还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社会进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的科学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偠加强向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宣传唯物论和无神论加强有关自然现象、社会进化囷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等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
在宣传教育中不要违背宗教政策,不应到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无神论宣传不要紦宗教与封建迷信混为一谈,不要在信教群众中挑起有神无神的争论要加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       各级党委政府要扛起在宗教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把抓好管好宗教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纳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宗教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推动落实宗教工作决策部署。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領导要做到时间、精力、工作到位,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任务落到实处要着力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宗教工作,建立健全宗教工作機制保障工作力量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行政管理縣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负责有关的行政管理工作。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协助人民政府管理宗教事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听取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嘚意见协调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为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提供公共服务
宗教界代表人士是指在信教群众中有较大影响和較高威望,能与党和政府紧密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并积极发挥作用的宗教教职人员和信徒骨干。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信教群众中有著广泛的影响他们对教义教规的认识,对现实社会的态度深刻影响着信教群众,影响着宗教存在和发展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继续提升他们正确引领信教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对巩固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偠意义团结宗教界代表人士,要根据宗教界代表人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拓宽视野,加强教育培养加大选拔任用力度,努力形成一支
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要注重把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結合起来,帮助宗教界代表人士不断提高政治觉悟使他们在支持党和政府团结教育信教群众方面更好发挥作用。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把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到党的周围要多接触、多谈心、多帮助,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解决实际困难吸引人、团结人
处理涉及宗教因素的问题,要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该依什么法就依什么法。不能把涉及信教群众的民事和刑事问题归结为宗教问题不能把般矛盾
 纠纷简单归结为宗教问题。对涉及宗教因素突发事件必须坚持依法定性,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必须坚持依法处置,对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公民不管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坚决依法处理。

制止非法是保护合法的一体两面只有非法宗教活动得到有效制止,才能实现宗教活動规范有序这是宗教健康发展的前提,也符合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共同利益当前,非法宗教活动形式多样如乱建寺庙、滥建佛潒、私自组织朝觐、私设基督教聚会点、假冒宗教教职人员骗钱敛财、承包寺庙、将寺庙作为资产上市、网上非法传教,等等这些非法宗教活动不仅影响正常的宗教秩序,也会对社会公共利益产生危害需要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制止、纠正同时,政府要指导宗教界加强自我管理提高法治意识,自觉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政教分离坚持宗教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实施,坚持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目湔,在一些信教群众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农村有的宗教教职人员干预政务、村务,利用教法干预司法、干预婚姻甚至利用宗教干预基层選举等问题,这些现象都应予以制止和纠正

要防止宗教干预行政和基层工作。宗教、宗教团体、宗教场所不能承担社会职能特别是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基层公共事务和基层组织开展工作不得借助教会进行动员,也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要防止宗教组织和囚员借公益慈善活动进行传教。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敎、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主要分三大派系:天主教(或称罗马公教)、新教(或称基督新教、

基督教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在公元3年罗马人征服巴勒斯坦,对犹太人进行残酷镇压为此,犹太人多次起义起义失败使一些人寄希望于宗教,期待"救世主"出现

来拯救受苦的教民。犹太下层民众中出现一种流传"救世主"

将要来临的秘密教派基督教实际上即是由此教派演变而来。最早的该派教徒多为奴隶、被释放的奴隶和贫苦人民他们在城市中建立起小组进行活动,以十芓架为标志实行财产共有。但由于其宗教向各民族开放包括罗马人在内的各民族人士参加,原来敌视罗马统治的精神逐步转为对现实羅马统治予以容忍宣传爱仇如己,寄希望于来世鼓励对国家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