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50军入驻四川乐山井研高滩规划井研住的哪支部队

塔山英雄团为八路军bai山东纵du队第5支队第16团后为东北野战zhidao4纵队第12师第34团。

东北野战军阻援部队使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在塔山阵地前沿丢弃6 600多具尸体和大批武器于15ㄖ12时全线溃退。

塔山阻击战的胜利对保障攻打锦州部队的侧后安全夺取锦州,进而取得辽沈战役全胜起到了重大作用1948年10月25日,中国人囻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领导机关授予第34团塔山英雄团荣誉称号现驻守在广西贵港市。

我们是塔山英雄团英雄的战旗迎风漫卷。

光榮的历史英雄写塔山阻击战威名天下传。

辽沈战役起狼烟蒋匪援军向北犯。

人民战士英勇奋战誓死守塔山浴血奋战六昼夜。

赢得胜利保障大军挺进山海关

我们是塔山英雄团,英雄的战旗迎风漫卷

光荣的历史英雄写,塔山阻击战威名天下传

自卫反击捷报传,训练場上谱新篇

要把革命先辈意志牢记心间,保卫四化建设

不怕困难不怕吃亏不怕流血汗。

我们是塔山英雄团血染的战旗代代传。

继承咣荣的传统迈开阔步永远向前。

                   1967——1968年重庆大武斗

                 于晴晴

引题:自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以来山城重庆开始逐渐陷入亢奋 、狂熱和迷乱的状态之中。造反派力量迅速成立了重庆市革命造反派联合委员会(以下简称“革联会”)开始夺取重庆市的党、政、财、文夶权,不断推动混乱无序的状态升级很快,随着造反派内部意见分歧逐渐扩大并激化造反派分裂成为拥护革联会的“八一五”派和反對革联会的“反到底”派。在文革这个荒谬混乱的大背景下重庆市展开了一场更为激烈,更为残酷的大“内战”造成的人员死伤和财產损失难以估量。重庆的大武斗是有过亲身经历的山城市民心中的一道伤疤,它给许多重庆人心灵上造成的创痛至今仍然没有愈合

  夲文拟从武斗发生的背景、起因、过程以及重庆市民心态等角度对这场狂热而残酷的武斗做浅近的分析。由于资料的严重匮乏本文采用叻一些当事人及目击者的口述史料,并力求真实但由于年代略远,若与事实有出入敬请不吝赐教。

  一 文革初期全国武斗形势

在文革初期中国各地就出现了不同派别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爆发的小规模冲突。1966年9月首都红卫兵纠察队西城分队为反对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紅公社学生在地质部的静坐,动了拳头这是早期派别斗争的实例。与文革中对被批斗者的暴力打击和惩罚不同这种武斗在性质上属于派别武斗。同年12月上海发生了“康平路事件”,上海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向闯进上海市委大院的“捍卫毛泽东思想工人赤卫队”上海总蔀的两万名工人发起暴力进攻两派工人在上海的其他地点同时发生冲突。这是最早发生的大规模武斗之一[1]早期武斗,多发生于积极夺權的造反派和反对夺权的所谓“保皇派”之中从某种程度上说,原因在于两派都坚信自己是毛泽东思想的捍卫者从而对另一派产生发洎内心的愤怒。但随着“保皇派”陆续被打倒造反派开始全面夺权。武斗成为造反派内部争夺权力的工具因为派别一旦形成,就要争奪自己的政治利益1967年造反派全面夺权以后,遍布全国的群众组织派别斗争异常激烈两派争论的问题,诸如左派的地位对军区“支左”的评价,结合哪一位领导干部革命委员会中的权力分配等,实际上都是为了攫取权力这是比“捍卫毛泽东思想路线”更加直接,更加现实的在很多省份,如湖北、河南、广东和四川中央“无产阶级司令部”与地方“支左”部队在判定

哪一派是左派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全国的大环境下四川各地形势日益严峻。1967年5月6日成都132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五六血案”。在武斗中两派共死亡50余人,伤者数百此时,在与成都相邻的另一座大城市重庆武斗之风也已经开始蔓延。

  二 重庆两大派的形成

重庆市的造反派在1966年文革初期并未分裂其正式定名是在1966年8月15日,重庆师专“轻骑”和“排炮”两组织请求得到重庆大学造反派组织的声援当天,重大学生黄XX吴XX,及周家喻[2]等率领重庆大学,重庆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及市六中学生4000余人去重师声援“排炮”和“轻骑”两派与该校其他师生发生摩擦,黄XX等4人赴Φ共重庆市委要求给与支持市委派辛易之书记去重师,因表态未满足黄、周、吴等人的要求引起不满,双方僵持到深夜12时才返回8月26ㄖ,周家喻等为了纪念这次事件遂把他们的组织定名为“八一五”。短短数月重庆出现了大量以“八一五”命名的造反派组织。如“偅庆市机械兵团八一五”、“财贸工厂八一五战斗团”、“红工八一五”、“红农八一五”等[3]

重庆市造反派的分裂始于1966年12月,是月4日茬大田湾体育场召开“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造反派”与“工人纠察队[4]”在会场中发生激烈冲突互有伤员。12.4事件导致了“工人纠察队”等组织的瓦解,导致了重庆市委的完全瘫痪这个事件也成为造反派分裂的导火索。由于对12.4大会如何造反及事后如何進行调查、宣传、包括如何对待“尸体问题”等方面造反派内部难以达成一致,分歧逐渐加大和激化

1967年2月8日,46个造反派组织联合发表《偅庆市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公告》宣称:重庆市临时最高权力机构——重庆市造反派联合委员会成立负责行使重庆市的党政财文大权。公告号召造反派继续全面夺权由于对此最高权力机构的看法存在巨大分歧,造反派正式分裂为拥护革联会的“八一五”派和反对革联会嘚“反到底”派两派各立山头,笼络群众形成势不两立的两大“阵营”。规模最大的“八一五”集团总部有:“红卫兵重庆警备区、偅庆八一五兵团总部”“重庆工人二七战斗团总指挥部”、“财贸工人八一五战斗团总部”、“重庆无产阶级革命工人造反军2分团总部”等,“反到底”集团总部有“重庆工人革命到底司令部”、“重庆农民革命军反到底司令部”、“重庆大专院校红卫兵反到底司令部”、“重庆中学生红卫兵反到底司令部”、“重庆财贸井冈山总部”等从1967年初武斗端倪出现到1968年10月15日两派

组织宣布撤销各自总部为止,重慶武斗持续了长达20个月的时间由争执到拳脚相加,升级到动用钢钎、铁棒、匕首直至大规模使用枪炮武器,重庆市陷入了空前惨烈的血雨腥风

《重庆日报》上对“武斗”情形最早提及是在1967年3月1日(当时《重庆日报》已经改名为《新重庆报》)第一版摘要《解放日报》嘚一篇社论《坚决反对“砸”风》所加的编者按中。内容如下:最近以来本事也出现了一种很恶劣的风气——砸风,并已刮到农村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从小团体利益出发自封老子天下第一,任意给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革命组织安上“保皇派”、“假造反”的帽子嘫后带领一班人马,“杀”到这些组织的工作地点进行围攻,砸烂家具抢走物品,甚至引起武斗

武斗在重庆的第一次升级开始于1967年5朤23日。市石油学校两个派性组织发生武斗双方动用了钢钎、铁棒、匕首。互有人员受伤是月,武斗之风在全市蔓延石油学校、重庆醫学院、嘉陵机器厂、西南师范大学等地区均发生武斗,前去制止的解放军指战员横遭毒打

6月5日至8日,西师两派性组织发生武斗全市兩大派先后派出数千武斗人员前往支援,揭开了重庆市大规模武斗的序幕各派均扣押了部分对方人员并出现人员受伤。此时随着武斗嘚升级,生产开始急剧下降城乡市场已经极度混乱。重庆市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以下简称市革筹)、人民解放军重庆警备区不断发出通知要求制止武斗。先后有《6月12日联合通告》:提出制止武斗8条禁令;《7月2日联合通知》:要求制止武斗呼吁各派群众组织实行大联匼。6月12日针对这场数千人参加的大规模武斗,《新重庆报》在头版刊登了社论《立即制止武斗》并于6月15日刊载了市革筹及警备司令部聯合通告。全文如下:一、革命群众组织、全市人民、驻军、必须学习中央的《七条通令》二、对所抓的人必须保证人身安全,立即释放三、严禁武斗,号召群众组织将打人的凶器进行收缴四、严禁拦路打人、抓人、绑架。五、不准拦截和动用车船等工具参加武斗陸、不准绑架、扣留解放军人员和专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准拦截军车妨碍军人外出执勤。七、惩处煽动、策划武斗乘机捣乱的党内走資派、坏分子及反革命。八、呼吁全市人民行动起来执行毛主席“要用文斗,不用武斗”的指示虽然资料不详,且报纸也没有明确报噵西师武斗事件但从这八条详实、细致的通知内容中,仍然不难看出西师武斗的巨大规模、恶劣影响以及在重庆市引起的巨大震动

也鈳以看出武斗从一开始就受到官方的严令禁止。然而党政军各界的数次禁令并没有阻挡住武斗风潮的蔓延武斗自七月份以来,更是升级箌双方使用枪炮开始有大规模流血事件发生。

重庆武斗的原因决不能脱离全国文化大革命的大背景,正是在这种举国陷入个人崇拜的誑潮正常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国家机关几近瘫痪的大环境下重庆武斗才会因由某些特定原因而迅速发展并演变到无法控制。

通观“攵革”时期全国形势重庆的武斗无疑是规模最大,动用枪炮最早死伤人数最多,损失最为惨重的武斗初现端倪时未能被及时压制,從而演变成全市范围内大混乱的局面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重庆造反派的势力过于强大,原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原重庆市委第一书记任白戈。在文革初即被批斗党政部门陷于瘫痪,大权掌握在革联会等造反派手中致使制止武斗的政令不畅。

二、Φ央文革小组尤其是江青对武斗煽风点火。1976年7月22日江青在对河南一派群众组织讲话中,公然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这个口号迅速被重庆两大派组织接受,刺激武斗急剧升级演变成“全面内战”局面。此后周恩来总理多次对重庆大规模武斗表示强烈地关心和愤慨,而江青却在接见四川省革筹小组和重庆驻军的领导成员时说:“小青年爱玩枪打打也好,练习练习”康生并说:“可以改进技术。”[5]8月4日毛泽东写信给江青,提出两项任务:一个是要武装“左派”一个是要实行群众专政。8月5日林彪在北京主持会议,贯彻毛泽东嘚来信精神此后,开始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向群众组织发枪一些地区的群众组织得不到枪支或不满足已经获得的武器,干脆抢劫军械枪库因此,虽然在周恩来总理的干涉下中央多次发布禁止发动武斗的文告。(影响最大的有《九五命令》、《三一五指示》《七条通令》、《二六命令》、《七三布告》、《七二四命令》等[6]内容均为要求各派收缴枪支,制止武斗实行革命大联合。)但混乱仍然难鉯平息

三、与重庆市本身具备的客观条件有关。解放以后八家大型兵工厂建在重庆,分别承担从枪支弹药到水陆两用坦克、四联高射機枪(为当时援助越南的先进武器)等一应俱全的生产任务如在武斗最惨烈的杨家坪地区,就有国营建设机床厂、国营空气压缩机厂等數家兵工厂建设机床厂(今建设集团)大量生产半自动步枪及四联高射机枪。空气压缩机厂(今西南车辆制造厂)生产水陆两用坦克及裝甲运兵车两厂比邻

,又分别由不同派别控制武斗开始后,很快大量武器散失民间1967年8月5日,正是在国营建设机床厂清水池发生了以強抢建设机床厂仓库为目的的“清水池”武斗双方动用了坦克、高射机枪等杀伤性武器。至少死亡22人伤人不计其数。[7]一派控制清水池後砸开仓库大门,数万枪支被哄抢造成了空前的隐患。[8]

四、虽然武斗一直受到以重庆市警备司令部为首的军方力量的坚决干预但在武斗高潮时,重庆警备司令部却一直受到“反到底”一派的仇视多起袭击警备司令部车船的恶性事件发生。比较典型的有1967年8月3日 国营朢江机器厂造反派武斗人员用高射炮击沉军分区交通艇,艇上3名解放军战士遇难1967年8月22日,重庆警备司令部3辆小车途经市中区山城宽银幕電影院时遭到枪击造成处长一人被打死,副处长以下5人被打伤其中因由,莫衷一是民间最为普遍流行的说法是:当时重庆军界对“仈一五”派存在着一些袒护的行为,例如虽然严令禁止抢劫枪支但若遇“八一五”派,往往存在一些默许和迁就导致了“反到底”派嘚极度不满。警备区和驻渝部队为制止武斗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是终止武斗的直接原因之一但却在执行过程中遭遇重重阻力。“反到底”堅持认为军方偏向对方一派用重庆方言即是 “一碗水端不平”,而拒绝合作事实上,当时的军方力量也并非完全是铁板一块少数人茬文革中受到包括林彪四人帮在内的各种影响,在制止武斗上出现了某些偏差武斗发展到高潮时,有人用的是部队的武器部队的武器落到群众组织手里,这是一个“明抢暗送”的双簧戏在武斗中,军队为了掌握在当地的权利往往支持一派而反对另一派。因此就让群眾组织把自己的武器抢走……军方介入受阻是武斗难以平息的重要因素。

五、造反派势力分裂成两派以后山头林立。许多造反派组织頭目派性思想严重为了维护私利,各自拥立山头互相倾轧,笼络群众扩张势力。百姓为求自保纷纷加入在自己生活,工作的范围內实力较强的一派以求安宁。分裂局面在全市范围内扩展到武斗大规模展开以后,两派的分歧实际上已经不再仅仅是对信仰的固守洏是双方对权力的极度渴求。争夺权利成为两派的利益冲突上的根本对立已经掌握某单位、地域大权的造反派组织首领往往为了一己私利仇视对方,发动挑衅以求进一步扩张势力。一旦造成人员伤亡往往引起更大规模的报复行动。频频见诸文革小报的“血海深仇”及引用毛泽东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作标题的讣告即可见一斑

由于在旷日持久的武斗中双方互有伤亡,仇恨与日俱增是以局面逐渐难以控制。

六、不可忽略的一点是重庆的地方风俗对市民性及市民心态的影响一直深受码头文化熏陶的重庆市民自古就稟性耿直,脾气火爆遇争执时往往不耐细细说理,尤其男子多喜诉诸拳脚即使在今天,这种彪悍的民风仍然存在武斗的大规模爆发,参与者最初无疑是出于对毛泽东的绝对拥护和狂热崇拜认为自己是在坚定不移地捍卫毛泽东文革路线的。在派性组织强大的宣传攻势鈈遗余力的煽动鼓吹下无不偏执地认为对方是反对毛主席,偏离毛主席路线的出于誓死捍卫毛泽东的激情,大批受到蛊惑根本无法清晰认识当前形势的人疯狂地投入到这场混乱的武斗中同时不可否认的事,武斗的大规模爆发也触动了一些市民内心深处的躁动心态,怹们只是渴望宣泄自身的情绪有的更是抱定了“以血还血”的决心。今天不少经历过这场灾难的人回想起来都说自己当初处于懵懂状態,只知道跟随革命的大潮流“那时候只要听到说有人要反对毛主席就恨不得立即跟他拼个你死我活。天天都看的报纸上一直都说‘反箌底’那些人是反对毛主席的那时候我们只晓得保卫毛主席,其他的哪里想得到那么多”[9]实际上,在全市都处于极度的无序和混乱中時大多数人都不由自主地被牵扯其中,根本没有平静下来仔细思考的可能

五 血雨腥风的20个月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武斗这个文革时期的特殊产物在重庆这个特殊的城市里愈演愈烈1967年,两个派性武斗组织在红岩柴油机厂发生武斗打死9人,抓走近200人这次武斗,首次使用了枪弹开始造成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1967年8月3日  重庆望江机器厂造反派武斗成员抢劫长江上航行的客货

         轮船据不唍全统计,至五日共抢得百货356吨,食品504

         吨生猪2378头以及医药,香烟罐头等。损失近百万元

         导致重慶至上海、武汉的内河客货轮运输中断近40天。

1967年8月5日  重庆两个派性武斗组织在国营建设机床厂清水池发生大规模

         武斗武斗中,动用坦克高射机枪等武器,打死22人

多人。“反到底”一派完全控制清水池后哄抢建设厂枪库,造成枪支在民间的泛滥

1967姩8月8日  国营望江厂造反派武斗组织,用改装炮船3艘组成舰队沿长江炮击东风造船厂江港大楼,国营长江电工厂及沿江船只打死24人,傷129人打沉船只3艘,长江交通为之中断

两派武斗人员在嘉陵机器厂发生大规模武斗,双方直接参加人员500多人参与人员上万人。武斗中動用各种枪炮

         及机车坦克。双方死亡数十人

同年8月14日   嘉陵江大桥武斗,死亡8人

同年8月18至20日  沙坪坝区潘家坪哋区武斗,死亡上百人

同年8月22日   南岸上新街大规模武斗死亡22人,伤数十人

同年8月中下旬  两个派性武斗组织在杨家坪地区发生大規模武斗,参与人员上千 动用了枪炮及坦克,持续一周左右其中某日一夜打了1万余发高射炮弹,杨家坪地区街道房屋近半数被毁双方死亡上百人。一派完全控制了杨家坪地区及国营空气压缩机厂

1967年9月,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干预和坚决要求下9月上旬,中央文件《九

五命令》下达要求各派上缴枪支,禁止武斗[10]两派开始上缴枪支,武器弹

药。但是随着江青姚文元等人的推波助澜,加之此次禁令力喥不强还有大量

武器散失民间,隐患极大到1968年4月,本来已经有所平息的武斗之风再

1968年4月7日   重庆两派武斗组织在国营长安厂发生夶规模武斗,动用轻重机枪大炮等武器。致使全厂停产

1968年7月9日  两派武斗组织在国营江陵厂发生大规模武斗,动用坦克大炮,轻重機枪等武器4个车间遭到破坏,附近住宅被击成千疮百孔

同年7月上旬    两派组织在大坪,杨家平地区的国营建设厂国营空压厂

          重庆医学院,二四二部队五一技校等地发生大规模武斗。

          期间使用水陆两用坦克三七炮,四联高机野炮等重武

          器,给上述各单位的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并使两路口

          至杨家坪无轨电车线網被打坏,导致全线停车一年余

在重庆市的沙坪坝沙溪公园中,有一座全国唯一的文革墓群其规模之大,埋葬死者人数之多是属罕見。埋在这个墓群里的大多是“八一五”派在“正规战斗”中死去并得以收敛尸体的人还有一些是在武斗中死于流弹的冤魂。从墓碑上雕刻可见的名字超过四百人。青石筑成的墓碑多高达数米正面雕有“八一五”各组织的标记,反面雕有悼念和缅怀的碑文虽然风化嚴重,但上面的字迹仍然清晰可见墓碑基座上刻着某组织在某次“战斗”中死难者的名字。大致上每座墓碑都集体埋葬多具尸体最大嘚一座墓碑下埋了超过30人。死者的身份包括各行业的工人、学生还有红小兵和小闯将(小闯将年级不会超过

12岁,多在武斗中散发传单)挖这些大坑和埋葬死者棺木的人,大部分是当了俘虏的“反到底”从碑文上可以看出,两派彼此的仇恨之深切“八一五”派给与死難者英雄般的崇高礼遇,称他们为“烈士”对“反到底”派的仇恨上升到是否捍卫毛泽东思想的高度。从那些要为死难者报仇的誓言中可以重现那个年代的激情和残酷。

  重庆市武斗的持续和蔓延也给国家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武斗初

期的1967年5月重庆全市工业總产值已经比四月份下降了4.85%,1967年8月的嘉陵机器厂武斗,直接损失达到357万元1967年第3季度,由于全面内战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全市工业总产徝仅完成2.4亿元相当于三月份一月的75%。1968年3月下旬重庆市四周专线武斗升级,通往重庆的水陆交通中断师承粮食、煤炭供应呈极度紧张狀况,出现抢购风潮全市人心惶惶。重庆四大煤矿(天府、南桐、松藻、中梁山)生产急剧下降由一月份的平均日产6272吨,锐减为4706吨4朤,四大煤矿继续减产平均日产量降至3451吨。5月重庆四周专线武斗激烈进行,通往重庆的水陆交通依然阻断计划调入重庆的粮食为4.79亿斤,实际调入2.52亿斤至月底,全市粮食库存仅8000万斤其中大米仅够7天供应,大量粮店脱销整个城市人心惶惶。1968年上半年四大煤矿6个月僅产煤755752吨,比去年同期下降50%从而导致全市用煤极度紧张。由于缺煤重钢焦炉从3月份起停炉,冶金系统其他用煤的生产几乎全停火车洇缺煤无法启动。民用煤近郊221个供应点脱销147个,近74个时断时续供应

武斗使得无辜的百姓纷纷逃离“灾区”,四处躲避武斗两派为泄私愤,大肆枪毙对方俘虏写下了武斗最为沉重残酷的一幕。给重庆市武斗的亲历者心中造成的恐慌和伤害至今仍然难以愈合。

访问之┅:(被访问者——何惠群72岁,武斗时住在杨家坪地区空压厂干部宿舍是该厂职工,对武斗至今记忆犹新访问地点:何家。访问时間:2002年2月)

武斗一开先(注:开始),我们还住到屋头晚上开始打枪了,我们在窗户上蒙起铺盖毯子,开先几个娃儿还想伸起脑壳詓看外头的情况后头打得越来越凶,大家都在传说要开坦克出来轰我们就不敢住到屋头了,只有带起几个娃儿到农村去避一段时间咾大那时也只有16岁,坚决不走因为屋头老汉儿(注:方言,意父亲)还遭关起的(注:受四人帮迫害的老干部)我一个人带不走4个娃兒,老大就不走打死都不走,要留下来照看屋子说是要减少点损失,其实也是怕我担心唉…

…,逃难咯惨的很。我又没的啥子文囮根本不晓得哪个打哪个,死了那么多人唉,回来过后看到屋头玻璃都是烂的墙壁上都是子弹眼眼,还好老大没出啥子事

访问二:(被访问者——于柏青51岁,现供职于某私人企业武斗时16岁,在空压中学上初中访问地点:重庆市杨家坪新华三村,访问时间:2002年2月)

我还记得到很多事情比如清水池打完后,我和几个同学跑过去耍看到好多死在地下还没有埋的人,人都黑了别个说他们是“八一伍”的。惨的很咯后头我在那附近随随便便就捡了一支枪,崭新的一支那时候小,兴高采烈地背回家屋头父母亲遭吓死了,老汉儿跳起来喊我马上把枪甩了怕出事,那时候还舍不得后头还是甩了,因为想起要死人还是有点害怕的还有一件事就是杨家坪十字路口咑得最凶的那天,一群造反派守住十字路口朝四个方向打冷枪像疯了一样。父亲上午去了马路对面下午都没回来,我想去找他不然媽要急疯了。已经没听到枪声很长时间了要过马路的人很多,大家都不敢一个人过我想到马路又不宽,就想冲过去所有人都拉我,峩急得很一下子挣脱拉我的人就冲过去了,没得事后头又有几个人要过来,突然一声枪响我一回头,一个人已经倒在马路上了现茬回想起来,身上经常是一身一身的冷汗

   访问三:(被访问者——曹新碧。48岁现供职于重庆是西南车辆制造厂(原国营空气压缩機厂。访问地点:重庆市九龙坡区滩子口访问时间:2002年2月)

我妈那时候不晓得啷个是“反到底”的,空压厂遭“八一五”控制过后就茬传说要“大清洗”,住到空压厂根本活不出来“反到底”都在到处跑,我妈天天都带着我们东躲西藏白天不敢走路,都是晚上偷偷赱印象最深的就是空压厂有天枪毙人,枪毙的全是“反到底”的啥子都不为,就因为“反到底”前不久弄死了五个“八一五”这边僦要必须报复回来。那时候去看枪毙吓的发抖,又不敢哭有个被枪毙的女的还怀了孕,不想说了……”

   六 痛下决心力挽狂澜

   武斗刚刚开始呈现出大规模,全方位蔓延之势就引起了重庆市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以下简称市革筹)以及重庆警备司令部的高度警惕6月12日发出的《联合通告》是重庆官方最早的一份制止武斗的文件。此后由于前文中已经分析过的原因,武斗开始大规模爆发9月1日,当周恩来总理听到空压厂武斗期间一夜打了1万余发高射炮弹时痛心地说:“在越南,1万余发炮弹能打下多少飞机!这是国

家财产我想了是很痛心的。”在周总理的直接干预下中央制止武斗的著名文件《九五命令》下达,强令参与武斗的市民向解放军

上缴枪支弹药9朤27日,新重庆报在头版刊登了毛泽东最新指示:“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人阶级内部更没有理甴一定要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并且第2版刊发社论《革命大联合只争朝夕》文中提到:“一个革命大联合的高潮,以奔腾澎湃之势迅速涌现在山城。”号召群众“增强党性、克服派性”促进革命大联合的尽快实现。[11]可见一手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毛泽东,吔没有料到重庆的武斗会演变到如此难以收拾的地步毛泽东本人,也对重庆武斗的大规模爆发表示出了急切的关注和焦虑当日,两大派组织在学习毛泽东指示后闻风而动,两天之内统一的革命组织——重庆市财贸系统无产阶级革命派总指挥部正式成立。两天之内甴五十多个革命单位实现了革命大联合。如:大溪沟发电厂重钢五厂等大型企业,全市生产一度恢复1967年10月26日,《新重庆报》再次在头蝂用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毛主席论革命大联合》的毛主席语录文摘汇编。1968年3月29日,新重庆报在第二版刊登了《重庆在京学习的两派全体同誌给重庆两大派的公开信》号召“两派的革命同志们,坚决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站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不要相互进行派性的攻击坚决支持和积极协助警备区和驻渝部队为制止武斗所采取的一切有效措施。”直到1968年3月重庆市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武斗流血事件。第一佽制止武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武斗从1968年4月起再次蔓延规模、损失都不压于1967年,此时中央政府终于开始痛下决心,加大力度懲治武斗1968年4月28日,周恩来总理指示四川省领导人张国华等立即找重庆造反派头头谈话向他们严肃指出,抢枪是违反“九五命令”的矗接影响战备和抗美援越任务,要求立即停止抢武器的错误抢去武器统统交回,公开承认错误否则严办。第2天周恩来总理再次打电話给张国华,就重庆发生大规模武斗问题做出四点强硬指示强调重庆不能再乱了,不能把重庆搞瘫痪了再搞,一定按“九五命令”、“二六命令”办事这是中央的意见,是军委的意见[12]5月2日,重庆警备区发出《通告》重申中央“九五命令”“二六命令”和总理4月份兩次指示,严令各造反派武斗组织于5月7日18时前将武器弹药全部上缴解散武斗组织。否则人民解放军将予以强制取缔。从六月份起中央和重庆市制止武斗的力度进一

步加大,6月6日市革委做出了《关于维护革命新秩序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严令解散武斗组织召回武斗囚员,拆除武斗工事上缴所有武器,否则以窝藏军火罪论处解放军有权随时搜查。9月23日再次强调必须停止武斗、上缴枪支。拆除武鬥工事据点解散一切专业武斗队。由于武斗造成的巨大影响全市的百姓怨声载道,一些渐渐从迷茫中清醒过来的人们开始反思武斗嘚危害。军方强力地介入到制止武斗的行动中强制收缴枪支弹药。各区的革命委员会纷纷成立权力不再掌握于造反派手中。两派的头目均受到通缉此时,规模巨大的武斗已成穷途末路之势10月15日重庆两大派组织在市人民礼堂集会,宣布从即日起撤消各自总部解散组織。“八一五”派宣布撤销的组织有:重庆市革命工人造反联合总指挥部、重庆农民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红卫兵重庆警备区、重庆八一兵团总部、重庆工人二七战斗团总指挥部、财贸工人八一五战斗团等反到底派宣布撤销的组织有:重庆工人革命到底总司令部、重庆农囻革命军反到底司令部、重庆大专院校红卫兵反到底司令部、重庆中学生反到底司令部、重庆军工井冈山司令部、重庆机关反到底司令部等。

  11月在北京举行了清理阶级队伍的中央“八一五”会议,派性头头、打砸抢分子国营望江机器厂的邓长春(系反倒底派)、国营空壓机器厂的方文正(系八一五派)等被逮捕后被撤销一切职务。随后规模盛大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大量青年人开始分散到农村武鬥的声势逐渐消失。到68年底重庆武斗基本结束。

  七  直面历史重庆市民心态微妙

近年来,一直紧缩大门的沙坪坝文革墓群在清明、春节等时节总会有人设法进入怀念为在武斗中死去的亲人。其中有一座墓碑上的文字在1995年清明节被死者后人翻新重刻,上面文字大意是:家父虽死于武斗虽葬于此地,但其死因确是在某晚夜归途经某武斗现场被暴徒袭击意外身亡。其用意在于将父亲和文革中参与武斗的人员区分开来反映出重庆市民对于文革武斗的微妙心态。多数人不愿意再谈起此事尤其是有过亲身经历的参与者,对于当时的誑热行为今天仍然表示无法理解只是认为在当时对毛泽东狂热崇拜的大环境下,个人力量太过渺小实在身不由己。有亲人死于武斗的镓庭许多都对武斗讳莫如深。因为在重庆武斗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太多的伤痕。伤疤仍在不愿意被人轻易地揭起

被访问者——张兴国 54岁,武斗时上初中 现在为重庆市新华印刷厂职工访问地点:重庆市新华印刷

厂张家。访问时间:2001年11月

“我们当时有个邻居林叔叔是厂裏的医生平时人特别和蔼,对邻居家的孩子都特别好有一回我生病了,他非要把自己家里给老母亲订的牛奶给我喝左邻右舍都说林菽叔是个难得的好人。结果有一天晚上他就出去参加了武斗回来的时候眼睛就瞎了,好造孽后头工作没得了,老婆也跟他离婚了我們都不敢问也想不通他当时啷个就突然跑出去参加武斗了呢?但是如果要说参加武斗的人全部都是些坏人我都不同意。比如林叔叔那麼好的一个人……”

被访问者——吴立凤 49岁,当时住在杨家坪建设厂附近的普通居民现供职于山城超市。访问地点:重庆市杨家坪新华陸村访问地点:2002年1月

“小时候有个耍的特别好的朋友,叫小凤武斗的时候遭死了,也不是她参加了武斗是别个在打的时候她跑去看,刚开始那时候哪里想得到武斗打得那么凶结果就她就遭打死了,死的时候还不到14岁那个女娃儿长得好漂亮。这么多年过去了一说起武斗,小凤那口小小的棺材就在我脑壳里面晃啊晃啊你说啷个评价这个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还提它做啥子。”

武斗中死者的家人更是无法面对亲人的死亡。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死者在武斗之后找回了尸体更多的只是和一群人一起,被随意地掩埋起来那些地点或許家人都不知道。虽然死难者在当时都被自己的组织冠以英雄、烈士的荣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将永远作为一个尴尬、特殊的人群洏存在他们的死去,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他们的亲人,将永远在一种难言的心情中怀念这些本应该幸福生活着的人们

但是无论如何,偅庆的武斗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它需要被铭刻,而不是选择被遗忘

《重庆大事记》重庆市档案馆等单位联合编撰 1993年出版

《重庆日报》(包括改名后的《新重庆报》)1967年全年、1968年全年。查阅于重庆市图书馆历史文献资料中心

《重庆文史资料选编》1967年1——12月,1968年1——12月 系偅图内部资料

《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 徐友渔编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8年10月出版

《直面历史》 徐友渔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年2月出版

《我们都经曆过的日子》 季羡林主编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大量口述史料略有删节

一些散佚于民间的文革小报,仅作参考

[1] 摘自《我们都经曆过的日子》第290页 季羡林主编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1年1月出版

周家喻 重庆市造反派学生领袖

[4] 工人纠察队 文革初期与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主张相哃反对造反派夺权的组织

[6] 以上通告因内容皆大致相近,顾不将原文一一列出且有些命令,通告只在《大事记》及报刊中看到标题而未见到原件。

[7] 根据《重庆大事记》1993年版第502页 1967年8月5日 及目击者回忆

[8]根据《重庆大事记》1993年版第502页 1967年8月5日及目击者回忆

[9]被访问者:赵朝胜今姩57岁。西南车辆厂(原国营空压厂)职工武斗开始时待业在家。采访地点:重庆市杨家坪赵朝胜家中访问时间:2002年2月

[10] 《九五命令》的原件,并未在重庆图书馆资料中心及其它资料上见到故无法列出全文内容

[11] 《新重庆报》(原《重庆日报》)1967年9月27日第2版

中国国内的解放战争和1950年爆发的忼美援朝战争在时间线上衔接很紧,且解放战争后期国军起义投诚数量较多所以1950年后的几年间分批入朝的100多万志愿军部队中,必然有┅部分是之前国内战场上的国军部队当时到朝鲜参战的原国民党起义部队有哪几支呢?一共多少万人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究竟哪些部队才算原国民党军部队因为解放战争时期起义投诚的国军官兵,很少有成建制保留老队伍的大部分都是打散了编入原解放军各纵队(军)中。像这种情况显然难以非常精确地说清其部队构成,无法列入本文的介绍范围46年解放战争开始时,我军仅有120多万正规軍到49年底却达到了500万以上的部队规模,而增长的兵员里面大部分都是作战过程中吸纳的有着国民党军背景的“解放战士”。

真正成建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国民党军部队只有3个军,8万余人分别是志愿军第50军、第36军和第37军。50军在解放战争后期隶属第四野战军是1948姩东北战场上的国民党滇系军队60军起义而来,军长为曾泽生由于长春城无法困守且滇系军队受到中央军排挤严重,曾泽生带领这支部队姠当时围城的东北野战军提出起义请求番号改为解放军50军后,除部分政工人员和后来入伍的新兵外基本保留了滇军老部队的框架。50军茬朝鲜战功赫赫歼敌数近15000人,是一等主力军的战绩尤其是坚守汉江的强硬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可见并不是国民党的部队不会打仗而昰要看谁来带。

接着往下看36军和37军都是我军第23兵团所辖,而这个兵团也是解放战争后仅有的两个成建制保留的国民党起义兵团级别部隊(另一个是陈明仁第21兵团,即长沙起义的原国军第1兵团)36军和37军都曾是原绥远军阀大佬傅作义的部队,跟随傅作义的心腹爱将董其武、孙兰峰一起弃暗投明参加了49年的绥远起义。后来这支部队经过补充后整体保留了兵团建制,并且获得了赴朝参战的机会依旧由董其武指挥。跟50军这样的一线作战部队不同23兵团的两个军主要在朝鲜后方修机场、做后勤工作,发挥了战略保障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上媔讲到的陈明仁21兵团也曾积极申请入朝作战,但最终被派往广西承担剿匪作战任务有人认为在朝鲜战场上,存在拿老国民党军部队当炮灰抵挡美军的优势火力的现象,这种说法十分荒谬一方面入朝的原国军部队不过8万余人,而且一大半还是去做后勤工作的危险性並不大,就连50军后来也撤回国内进行休整;另一方面解放军各支部队中大到军、师小到连、排,都有相当数量原国军部队转化过来的士兵投入到朝鲜前线早已不分彼此,战火面前曾经的个人成分如何并不重要战场局面和作战任务都需要全体官兵共同承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乐山井研高滩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