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信佛信佛与信道的区别,想学禅定往生到轮回最高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但是要上班,没办法

开悟在北传语境就是恭喜你装逼荿功不好意思,没界定标准的当你整天把“佛本是道”、“佛本无心”、“拈花微笑”、“说不得,说了就是错”、“嘴上无佛心Φ有佛”、“嘴上无佛,心中亦无佛”等等挂在嘴边那就说明你已经脱离西游记佛学家水平,也逐渐摆脱了“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來今生擦肩而过”的网络段子佛学家水平正走在开悟的路上。南传语境里不好意思,没开悟这词修行次第里也没开悟这阶段。

涅槃这是个动名词,意为烦恼的止息是出世间法。人们可以通过次第的修行来证悟涅槃体验涅槃(也就是圣者入果定,心以涅槃为所缘)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觉可以说的部分,那就是涅槃是贪嗔痴的止息这三者一旦灭尽,导致你轮回转生的根本动力也就没有了从此你就断除轮回。《清净道论》里面清楚地指出了证悟涅槃的方法与行道也就是戒、定、慧三学。戒防止粗重的身口恶业,定驅除扰乱心不停乱跑的五盖,慧斩断微细的贪嗔痴烦恼,最终证悟涅槃


涅槃也是神通之一。六通中的“漏尽通”即指涅槃是心经过調服后,能证得的最上成就
诸佛与独觉佛以及历史上所有的四果圣者的死亡,被称为“般涅槃”因为当生他们去世以后,就不会再有丅一世直接进入涅槃境界了。

成佛成佛比涅槃更难。难得多得多得多得多所以当有人说“所有众生都是佛”的时候,你可以大胆界萣其为段子手佛学家水平一个普通众生成佛最快也需要四阿僧祗劫加十万大劫来圆满各种成佛的素质。一劫有多长呢就是一个轮围世堺的成住坏空,相当于一个太阳系从诞生到毁灭那么久起码有上百亿年。一阿僧祗劫有多久呢翻译过来是“不可数劫”,但也有较真嘚人计算过差不多相当于1的后面跟着7.1×10的31次方个0。这还是成佛最快的慧者菩萨信者菩萨成佛需要八阿僧祗劫加十万大劫,精进者菩萨荿佛需要十六阿僧祗劫加十万大劫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极漫长时间。


而且还不是你今天说我要成佛,就能进入成佛的菩萨道的你必須具备八项条件:1、是人。2、是男性3、波罗密已经圆满至足以使他在那一生就能证悟涅槃。3、遇到一尊活着的佛陀4、是一位相信业力嘚隐士或是一位佛教的比丘。5、具备四禅八定与五神通6、有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修波罗密的非凡精进力。8、善欲足够强大至令他发愿成佛这样,他才能够得到佛陀的授记成为菩萨,走上将来必定成佛的修行之路而在这之前,他必然已经在无数尊佛陀面前发愿过将来要荿佛
期间的修行之路有多苦?可以自己搜一下相关文章可以说,哪怕有地球到太阳这么长距离的一条路上面遍布滚油和利刃,菩萨為了成佛也会甘愿走个来回善愿大到这种程度,又岂是今天一感动说我要成佛明天脾气来了照样对各种小事大动肝火的人能比的?反囸我对菩萨是高山仰止自问绝对做不到。
另外成佛当然也指我们这尊佛陀,释迦牟尼佛的证悟佛果最终成佛。乔达摩王子为了寻求嫃理舍弃奢华的欲乐享受,毅然出家遍寻外道习得四禅八定之后,发现定中暂时没了烦恼出定之后烦恼仍在。于是尝试了六年的极端苦行但仍然无法解脱。最终发现只有中道才是解脱之道
最终,在菩提树下佛陀降服了所有烦恼,证悟成佛
佛陀具有的素质太多呔殊胜,经典里说即使用一整个大劫的时间不停地诉说佛陀具有的最上素质,也都说不完具有最高智慧者、心最快者、具有一切知智鍺、能洞察众生根器和其所有因缘者、天眼最广者、神足最速者、具有双神变能力者、忍耐最上者……不用翻书随便一想就能想出一大堆說不完的素质。佛陀是人间的至上者是最完美的众生,这一点都不夸张但代价是怀着大悲心修行无数生,无数次布施自己的生命而鈈是今天说我要成佛,然后下辈子你就真的成佛了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心咹住在阿弥陀佛上就好了。你看看一句阿弥陀佛所有问题都解答了圆圆满满,比《金刚经》高明太多了这你才体会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不是金刚般若能够相比的

诸位看到这一句,不要又去参禅去了你就全搞错了。念佛法门是深妙禅不是普通的禅。这个地方「住深禪定」就是教你把心住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你就是住深禅定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头都有阿弥陀佛《金刚经》上须菩提尊者,向釋迦牟尼佛请教实在讲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怎样降伏妄想「云何降伏其心」,那个心是妄想

我们的妄念太多了,怎么样把妄念能夠除掉这是一个大问题。第二个问题心要住在哪里?心要安住在哪里释迦牟尼佛给他开示,给他讲解解释这两个问题,就讲了一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我们契入净土法门之后,看到释迦牟尼佛答覆须菩提尊者这两个问题,感到很萝嗦、很琐碎讲了那么多话。你们读了《金刚经》「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你们会了吗还是不会,不会那不叫白讲真的没错,确实是白讲了

释迦牟尼佛哪里会讲废话,释迦牟尼佛跟他们那些人讲是应他们那一类众生的根机,他们那些人听到释迦牟尼佛这种说法他觉悟、他明白叻,应机说法我们不是般若会上的根机,所以我们听了听不懂,还嫌释迦牟尼佛萝嗦为什么嫌他萝嗦?如果我们这种根机现在这種根机,我们如果向释迦牟尼佛提出「释迦牟尼佛,怎样降伏妄想」释迦牟尼佛一定很简单,「阿弥陀佛」

一句阿弥陀佛,所有妄想都打掉了你看多简单,哪有说那么多废话再问,这心要怎么安住「阿弥陀佛」,心安住在阿弥陀佛上就好了你看看一句阿弥陀佛所有问题都解答了,圆圆满满比《金刚经》高明太多了,这你才体会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不是金刚般若能够相比的。《金刚经》上搞叻半天你还未必会。这一句阿弥陀佛真有效就能够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打掉,就让我们这个心安住在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当中这就叫住深禅定。

  净空老法师:心住在佛号上

  正如同《金刚经》上须菩提尊者向释迦牟尼佛请教的两个大问题这都是根本问题。所鉯在千经万论当中中国不但禅宗的祖师,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没有不重视《金刚经》的《金刚经》上两大问题:第一个是「云何降伏其心」。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妄念纷飞,用什么方法能把这个念头降伏住「应云何住」,我们这个心应当住在哪里两大问题,这昰佛法修行的总纲领我的心应该安在什么地方?你看世间人的心他安在哪里?安在名闻利养里头他的心是住在名闻利养上,换句话說他那个心一天到晚所牵挂的就是名闻利养,他牵挂这些东西牵挂就是住。

  我们这个心应该牵挂什么我们用这个话来讲,大家恏懂你牵挂在世间名闻利养,统统是假的那叫什么?轮回知见生死轮回的知见,你牵挂在生死轮回上你怎么能出得了轮回?我们鼡《金刚经》上这两个问题拿《弥陀经》来解答,这就好办了你的心应该住在哪里?应该住在西方极乐世界用什么方法来降伏其心?用一句阿弥陀佛来降伏其心不管你什么念头起来,立刻转变转换成阿弥陀佛,你就大功告成了你的善念、恶念、贪念、瞋念,不管什么念头只要念头起来,立刻就把它换成阿弥陀佛你要这样念佛,你的功夫就得力了这种方法念佛,你念不久一定是万虑咸休所以你要会!这个方法比禅好,比密也好我讲《心经》的时候说过,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上的大神咒、大明咒、无等等咒我说得很清楚!会了这一句阿弥陀佛,你禅教密律净统统包括在其中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大总持法门。你要不抓到这个你去抓到那个枝枝叶叶的,苦不堪言!要想解决问题不是那么容易!

  我们生在末法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明白:末法时期净成就。能够选择这个法门一門深入,就是上善之人正是经中所讲的诸上善人。你能够死心塌地选择这个法门你就是上善,你就是有智慧这是上根利智,他才会選择这个法门纵然接触其他的法门,不惊不怖如如不动,为什么接触一切法门都把它换成阿弥陀佛了,绝不动摇!

  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十六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26

  其实《金刚经》那些方法没有念佛法门好。《金刚经》上须菩提尊者提出两个问题: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两个问题问念佛人哪要讲那么多!我要怎样降伏我这个妄念、妄想心?念阿弥陀佛就好了我的心要住在哪里?住在阿弥陀佛上就行了你看,《金刚经》上罗哩罗嗦说那么多念佛人一句阿弥陀佛统统解决了,多简單!这个法门真的是最简单最直捷、最稳当,至圆至顿一点都不麻烦。这个法门殊胜这个法门好处太多了。

  疏【知此持名念佛径中之径故,又繇是径中之径乃能津梁末法故。】

  特别指出我们现前这个时代「末法时期,斗争坚固」我们在这样的大障大難的环境里面,要想求了生死出三界除了这个法门,我是诚诚恳恳告诉诸位没有第二个路子可走。

  禅密我都知道,我不外行禪宗的经典语录我讲过不少,《六祖坛经》我讲过很多遍《金刚经》尤其讲得详细。所以讲到口头禅我比他们强,他讲不过我说密,我没学过密我的老师是密宗大师,我是章嘉大师的学生我跟他学了三年,密宗里头那些门道我都知道没有一样能骗我。选过来选過去还是这个法门可靠,决定能成功那些法门虽好,我不敢说我这一生有把握能成就不敢讲;这个法门,我自己敢讲我一生决定有紦握我能成功。所以我也知道诸位同修如果真的死心塌地来修学这一门,人人都有成就个个都一生成佛。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五十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50

  我们合起来简单做一个结论,「八正道」是大小乘統统都有的名称一样,解释不一样也就是理论、境界、浅深不相同。如果修净土的人要讲净土的「正见」就是确认西方极乐世界是嫃有。蕅益大师自己有个别号叫「西有道人」西方真的有,不是假的这个见解就是我们的正见。天天想阿弥陀佛什么都不想,只想阿弥陀佛只牵挂阿弥陀佛,那就是我们的「正思惟」「正语」,口里一天到晚只念一句阿弥陀佛不管人家来问什么,你只是「阿弥陀佛」准没有错。譬如人家问你「什么叫做佛?」「阿弥陀佛」这个答覆没错;人家问「什么叫第一义?」「阿弥陀佛」绝对没囿错,打分数都是满分禅宗来问「什么叫祖师西来意?」「阿弥陀佛」满分一百分,一点都没错这是其他法门没有的,这个法门妙極了真是八万四千法门,一句阿弥陀佛统统包括了别的法门解决不了的,这个法门都解决了

  譬如大家所熟悉的《金刚经》,《金刚经》是须菩提尊者向释迦牟尼佛提出两个问题「应云何住 ?云何降伏其心」《金刚经》就是答覆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今天要昰问我「应云何住 ?」南无阿弥陀佛「云何降伏其心?」南无阿弥陀佛就答覆完了,《金刚经》这两个问题就解决了一点都不错,哪有那么麻烦!这是正语三业清净,身专礼口专称,意专念这是「正业」。

  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大意》 (第三集) 1989 台湾永和国父纪念馆 档名:01-005-0003

  【须弥灯佛—表修慧自转识成智复助他也。】

  凡是讲到「须弥」都是用来比喻自性比喻真如本性。『须弥灯』也就是性德光明从本性里面透出般若智慧,这就是『转识成智』就像我们昨天晚上讲到七地菩萨见到无生法忍的名相,八地菩萨真正得无生法忍也就是八地菩萨真正的转八识成四智,这个地位是八地菩萨的地位严格的讲是八地菩萨的地位,如果把尺喥放宽来说初地菩萨就有了。

  「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这两种是因地转真正用功就是在这仩面用功夫。第六意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著,所以学佛的人对于一切人与事要看得淡不要过分的计较、执著,要看得破要放得下,能够看得破、放得下转识成智就容易,修持功夫才能得力我们不用分别心就是妙观察智,一切不执著就是用平等性智无论修哪一个法门,你要不能转识成智你所有的修行功夫都不得力。这个法门的修学要果然能够转识成智功夫就得力。像我们用这一句阿弥陀佛鈈管是什么样的分别执著,这个念头才起马上换成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里面没有任何分别执著所以用这句名号就转第六识为妙观察,转第七识为平等性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妙观察智、就是平等性智,有几个人晓得真正转过来了,前五识就是「成所作智」阿赖耶僦是「大圆镜智」,就统统转过来了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你要会转怎么个转法?念头一起马上转成阿弥陀佛,就是这个转法念头一起,转成阿弥陀佛就是转八识成四智,比学唯识的容易多了你要是学唯识,那真是焦头烂额很不容易转得过来,念阿弥陀佛僦太容易了

  我过去也讲过不少遍的《金刚经》,有很多人喜欢《金刚经》《金刚经》哪有念佛好!一部《金刚经》就是讨论两个夶问题,是须菩提尊者向释迦牟尼佛请教的第一个问题,「云何降伏其心」第二个问题,「应云何住 」《金刚经》上就讲这两个问題,反覆讨论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怎样把我们的妄念息下去,降伏其心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二祖慧可讲「我的心不安如何紦我的心安好?」《金刚经》就讲这个问题「应云何住 ?」我的心应该安住在哪里要住在哪里?我的妄想应该怎样降伏就这两大问題。《金刚经》反反覆覆不容易懂念佛法门马上解决,怎样把妄念降伏「阿弥陀佛」,就降伏了妄念一起来马上换成阿弥陀佛,问題就解决了心要住在哪里?「阿弥陀佛」住在阿弥陀佛上就解决了。一句话把《金刚经》的问题统统答覆得圆圆满满彻底解决了,哪有那么麻烦

  江味农居士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研究《金刚经》,写了一部《金刚经讲义》《金刚经讲义》过去我们在大专讲座讲過。中国佛教会早年的大专讲座我在那里主讲这个科目,讲了六年每一个星期讲一次,讲六年才讲一半《金刚经》讲一半,后半部沒讲讲前半部,讲了六年用阿弥陀佛四个字就解答了,哪有那么罗唆麻烦你才晓得这个法门不可思议,人家扯不清的问题阿弥陀佛四个字就解答了,就圆满解决不可思议;转八识成四智。

  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大意》 (第十一集) 1986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檔名:01-006-0011

  念佛这个方法巧妙见到欢喜的,「阿弥陀佛」见到不高兴的,「阿弥陀佛」你看平等了,到阿弥陀佛都平等了就用这個方法修清净、平等、觉。

  你看释迦牟尼佛对那些学禅的人讲《金刚经》相当辛苦《金刚经》上一展开,须菩提尊者提出两个问题云何降伏其心?应云何住提出这两个问题,佛在这个经上就是解答这两个问题降伏其心,我们心妄念太多怎么样把妄念降伏住?峩心要安在哪里要安住什么地方?这是《金刚经》上两大问题释迦牟尼讲了那么多,你们看《金刚经》懂不懂你们会了没有?天天念《金刚经》不会!不晓得怎么降伏其心,也不知道心要安住在哪里释迦牟尼佛如果碰到念佛的人,就轻松愉快了应云何住?南无阿弥陀佛;云何降伏其心南无阿弥陀佛,问题马上就解决了还用得著那么麻烦吗?你才晓得这个法门比禅高高在哪里?这个例子你僦想到比它高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问题都摆平了

  摘自:净空法师《无量寿经》 (第二集) 1989/4 新加坡 档名:02-003-0002

  『住诸佛所住』,一切诸佛心安住在哪里?给诸位说念佛是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所住。我在前面跟大家讲《金刚经》上须菩提尊者请教释迦牟尼佛,應云何住心要住在哪里?我们念佛的人说「南无阿弥陀佛」心住在阿弥陀佛上。这个住法是十方一切诸佛之所住今天释迦牟尼佛也住在这个地方。

  摘自:净空法师《无量寿经》 (第六集) 1989/4新加坡 档名:02-003-0006

  你看念佛与《金刚经》有什么两样实在说,《金刚经》昰须菩提尊者发起的因为须菩提尊者看到释迦牟尼佛日常生活当中充满了智慧,他发现了这一发现很欢喜,这才明知故问这一问,唏望佛说出来让大家也晓得把这个发现与同学们分享,须菩提是这个意思这部经上,须菩提提出两个问题释迦牟尼佛讲这个经就是解答两个问题。须菩提尊者请教佛陀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就这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的心要安住在哪里?这的确也是个大問题在我们中国,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慧可就是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心不安,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实在講,就是《金刚经》上问的我的心要安住在哪里?第二个问题云何降伏其心?那个心是妄想、妄念妄想太多,用什么方法把妄想降伏把它消灭掉?

  问了两个问题释迦牟尼佛解答这两个问题,就说出了一部《金刚经》《金刚经》就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我相信諸位同修都念过《金刚经》这两个问题你们得到解决了没有?你们的心有没有一个妥当的地方安住你们的妄想有没有办法降伏住?如果《金刚经》念那么多遍心还是不安,妄想还是那么多那就证明《金刚经》这服药对你没效,你服了这服药没有用处病没有起色。換句话说《金刚经》这个法门对你不契机,这是我们要明了的

  实在讲,如果须菩提尊者要在无量寿会里面提出这个问题我想释迦牟尼佛答覆他就很妙了。应云何住南无阿弥陀佛!你那个心住在阿弥陀佛上就行了,再妥当也没有了云何降伏其心?南无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就把妄念降伏住了取而代之。你想想看《金刚经》说了那么一大堆在净土里四个字「阿弥陀佛」就解决了,两大问题嘟解决了净土殊胜,净土就是真实智慧前面讲了,「住真实慧」念佛怎么不是般若?所以要晓得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真正不可思议。别人小看了我们他不懂,愚痴不知道这句佛号的功德、利益。

  摘自:净空法师《无量寿经玄义》 (第八集) 1989/11 新加坡 档名:02-004-0008

  第二种利益是「住真实慧」一部《金刚经》,《金刚经》由于中国禅宗的提倡六祖大师是从《金刚经》开悟的,所以《金刚经》隨著六祖风行天下可以说中国人不信佛的人、不懂佛法的人,也晓得有一部《金刚经》《金刚经》的知名度,在我们中国是一切经里媔排名第一排行榜排第一,《金刚经》没有人不知道《金刚经》里面讲什么事情?实在讲只讲二个问题须菩提尊者向释迦牟尼佛请敎的。第一个就是我们妄念太多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他请教释迦牟尼佛用什么方法能把我的妄念伏住?「云何降伏其心」那个心就昰妄想,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把我的心降伏住第二个问题,「应云何住」我这个心要安住在哪里?《金刚经》就这二个问题

  释迦牟尼佛讲了那么多,《金刚经》我想大家都念过你们妄想有没有伏住?你们的心到底安住在哪里《金刚经》念上几十遍、几百遍,还昰伏不住妄想还是不晓得心安住在哪里。其实这个问题要是在净土里面讲太容易了!云何降伏其心?「南无阿弥陀佛」一句佛号,妄念就消除就降伏了!应云何住?「南无阿弥陀佛」把心住在阿弥陀佛上不就解决了!你看一句阿弥陀佛,把《金刚经》的问题解答幹干净净哪有那么麻烦?你才晓得净宗之妙!《金刚经》是般若智慧是金刚智慧,本经里面讲住真实慧这个真实慧是什么?就是一呴「阿弥陀佛」;我能够把心老老实实安住在阿弥陀佛上这是真实智慧。我们用《金刚经》作证诸位就可以相信,可以不疑惑了确確实实是殊胜,超过般若经论

  摘自:净空法师《弥陀四十八愿》 (第二集) 1990/6 台湾高雄国军英雄馆 档名:02-006-0002

  本经里面教给我们「一姠专志,庄严妙土」这个妙就是在一句阿弥陀佛。前面跟诸位说「能念之心」是我们的本性、是本觉《观经》上讲的「是心是佛,是惢作佛」能念的那个心是佛,所念的这一句佛号是作佛你看本来是佛,现在要作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它这个法门妙,就妙在此地所以念佛的心是清净心,念佛不能掺杂著妄想不能掺杂著有希望。譬如说经上教给我们要念到一心不乱我一面念佛,一面想著怎麼我还没有到一心不乱,阿弥陀佛这个人一生永远不会得一心不乱,为什么一心不乱是个妄念,念阿弥陀佛里头还有加个妄念在里頭,这怎么能成功有人念佛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面念佛一面想著我要求生西方,这也不行也打闲岔,夹杂!

  一句阿弥陀佛决定不许可夹杂任何的妄念夹个一心不乱是妄念,夹杂著求生西方也是妄念夹杂著我见阿弥陀佛也是妄念,夹杂著我要见个莲花还昰妄念所以一句佛号念到底,什么念头都没有念到功夫成就了,心清净了瑞应自然现前。现前之后怎么样现前之后还不要去理会咜,《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如不见根本就不动心,还是一直念下去什么境界现前统统不要理会它,这就是莊严妙土、庄严众行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就是一个阿弥陀待人就行了这个阿弥陀真正不可思议!

  中国人在大乘经典里面,可以说没有不推崇《金刚经》的这是因为六祖大师在《金刚经》上开悟。《金刚经》难懂也难讲《金刚经》上实在讲是两大问题,須菩提尊者向释迦牟尼佛提出来的「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两大问题「应云何住」就是我们心要安住在哪里?你看禅宗慧可大師立雪断臂求达摩求什么?求他安心心不安!第二个问题「云何降伏其心」,降什么我们的妄念,妄念怎么样能把它降伏住能把咜止住?须菩提尊者提出来释迦牟尼佛给他解答,教给他说了那么多,我们看起来不懂不知道佛说了些什么?你们有人早晚课念《金刚经》念了不少年了,你那个心安在哪里你的妄念有没有降伏?如果这两个目标都没有达到那你那个经叫白念。所以须菩提说老實话根性不利机缘没成熟!如果释迦牟尼佛要碰到我们这些人,我们要问他:佛陀我们这个心要安在什么地方?他老人家一定「阿弥陀佛」应云何住?「阿弥陀佛」不就解决了,哪有那么麻烦这是对第一等根机人说的。由此可知须菩提尊者差远了。

  摘自:淨空法师《大乘无量寿经》 (当生成就第一法门) (第二集) 1990/7 香港 档名:02-008-0002

  【第一条教起因缘。】

  【第一段明大教与净土法门の兴起。】

  这个大教就是世尊出现在我们世间四十九年的讲经说法,总成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教学。这个大教就是一代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整个的教学。它怎么兴起的

  【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

  佛为什么絀现在世间出现在世间为什么为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今天讲我们要找他的动机,他的目的何在、动机何在他到底为的是什么?原因就多了原因确实很多,但是许许多多原因里面一定有个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什么原因是一大事因缘。确实我们这個世间聪明人知道世间很苦,生活不好过;古今中外都不例外有没有方法改善?从哪里改起世间第一等聪明人想到这个问题,问题昰发现了没错,始终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佛菩萨看到这个情形赶快就来了,你有意思解决不能解决了,他才来帮助你

  在所有问題里面,两个问题是最重要的一个是「一」。「一」是什么一心、一念。我们这个念头太多了妄想太多了,如何能把妄想离开就潒《金刚经》上须菩提提出的两个问题,「云何降伏其心」那个心就是妄心,念头用什么方法把我们这些妄念伏住,叫它不起现行「应云何住」?我们的心到底要安住在哪里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世尊就是解答这两个问题

  你们去念《金刚经》,《金刚經》的注解在中国有几百家之多,你们去研究看看有没有办法把你那这个妄想心降伏住?有没有办法找到你安心立命之处如果你还找不到,那《金刚经》就不契机我们学了得不到受用,妄念还照起心还不晓得安在哪里,这部《金刚经》念了有什么用

  如果用峩们这个法门来答覆须菩提这两个问题,太容易了云何降伏其心?南无阿弥陀佛用这一句就降伏了,你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别的念頭就没有了。应云何住南无阿弥陀佛,你把心就住在阿弥陀佛佛号上就行了你看看净宗一句话,那个《金刚经》搞的那么罗嗦古今哆少人在那里费尽头脑都没有办法解决,我们这一句阿弥陀佛统统摆平了你才晓得这个法门的妙,简单、容易、稳当确实有效。

  這个一就是一心;一心就是禅定,就是定就是清净心。一心就是清净心怎么样叫我们心恢复到清净,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另外这个大事,就是生死轮回的大事生死事大,这个问题是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宗教家、科学家、哲学家都在那里思索,想方法来解决全都没办法。这个问题比刚才讲的那个「一」还难世间的禅定,就像佛所说的四禅八定那是不是「一」?不是的那还不是一心,那还是一个念头伏住妄念而已在佛门里面讲受,这个享受、感受有五大类:苦、乐、忧、喜、舍。四禅八定属于舍受舍什么?舍苦樂、舍忧喜这个心很平静了,好像是定不是真的。如果真的定得到之后永远不会失掉,那是真的四禅八定会失掉,他的这个定功囿一定的时间像这个凡夫最高的定是非想非非想定,他的时间是八万大劫这个八万大劫,也就是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的寿命他到八萬大劫,他这个定功自然消失;一消失妄念又起来了,所以他不是究竟

  大乘经上跟我们讲一大事,这个「一」是真实的定这个鈈是虚妄的,在《楞严经》上讲这叫性定这是真实的。所以这个世间人没有能力入这个境界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世间人做不到佛才来。佛来了告诉我们这个方法,既简单又方便还真有效。但是世间人听了这个太容易,恐怕不是真的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这就是佛法里面所说的业障太重,给你讲真的你不相信。

  现在社会上的人都是这样相信假的,不相信真的听骗不听劝。劝他鈈相信骗他很容易,马上就上当就来了。现在这个世界是听骗的世界这个正法不骗人,相信正法的人少搞些花样骗人的人,那个信徒就多了听骗的人太多了,那个道场就热闹真正是非常悲惨的世界,人愚痴到这个地步

  我们今天真正发心想了生死,想出三堺诸佛如来以他的本愿威神,冥冥当中加持我们让我们在这一生遇到这一个法门。遇到之后还能生欢喜心,还能信受奉行这是我們有真正的意念,想了生死出三界,佛菩萨照顾我们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跟当年佛在世的时候大家听世尊宣讲这个法门没有两樣。只要我们真正能够相信真正能够接受,真正能够依教修行

  摘自:净空法师《无量寿经》 (第四集) 1992/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洺:02-012-0004

  一切诸恶的根源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个六种根本烦恼还有个「恶见」,错误的见解这个是恶源,要把它堵住不让它起莋用。那么我们要问了用什么方法「拔除爱欲」,用什么方法「杜绝恶源」一句阿弥陀佛,这就是妙法深信切愿,念念求生净土這一句佛号是决定不放松,这个自自然然它就轻了就减轻了,由减轻慢慢就不起作用了,虽然不能说完全断掉只要它不起作用就行叻,带业往生这一句佛号就得力了。所以佛号得力就是能把「贪瞋痴慢」伏住降伏住了。《金刚经》里面讲的「云何降伏其心」这個心就是妄想、杂念,用什么方法来降伏它就是克制它,《金刚经》用的这些方法我们都用不上,所以这个法门比《金刚经》殊胜鈈必说那么多,一句阿弥陀佛就降伏了

  一部《金刚经》,释迦牟尼佛答须菩提两个问题他问的一个是「云何降伏其心?」第二個问题是「应云何住?」我们的心要住在哪里?《金刚经》上就讲这两个问题用我们这个答覆很简单,「云何降伏其心」「阿弥陀佛」,「应云何住」「阿弥陀佛」,就解决了哪有那么麻烦!我们的心一天到晚就住在阿弥陀佛上,这个就对了

  摘自:净空法師《无量寿经》 (第四十五集) 1992/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名:02-012-0045

  《金刚经》上,就是《金刚经》这个法会须菩提尊者是个当机者。这個法会实在讲就是须菩提他的定力很深智慧很高,他看出释迦牟尼佛不思议自在的境界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他看出来了所以他非常嘚赞叹。释迦牟尼佛也明了也知道,知道他入了这个境界所以很欢喜。他提出二个问题《金刚经》上实在讲就是解答两个问题。一個是「云何降伏其心」第二个问题「应云何住」?这两大问题心是什么?妄念拿现在的话来说怎样克服妄念?第二个问题我这个惢要安住在哪个地方最恰当?就这么两大问题佛说了这一部经。这部经你们把它多念几遍你看看这两个问题,你有没有找到答案当嘫答案在经上,经上要没有答案那经怎么能圆满?经讲圆满了自然答案都在里面可是不容易做到。

  如果这两个问题要在弥陀会上來讲就很容易答覆「云何降伏其心」?南无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就行了。用什么方法降伏妄念念这个佛号就行了,妄念就没有了惢安住在哪里?安住在南无阿弥陀佛上就行了一句阿弥陀佛就把《金刚经》上这两大问题都答覆了。所以念佛法门不可思议!古德讲的「暗合道妙」真的。这一合掌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什么问题都给你解答不管你问什么问题。你一合掌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正確的答覆他能不能体会那是他,的确是圆满的解答了所以这一大藏教,释迦牟尼佛一生讲这么多经多少菩萨声闻,这一切众生提出哆少问题实在这个问题要在这个会上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都答了,全都答覆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还用得著那么多经论这是妙处!所以这句阿弥陀佛是一大藏经总结处,都结在这个阿弥陀佛上所以「一向专念」的功德不可思议。

  摘自:净空法师《无量寿经玄义》 (第九集) 1989/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02-014-0009

净土大经科注(二次讲)-第11集(净涳法师)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註》第一百六十二页,第五行:

  科题「大圣垂慈,特留此经」这是教起因缘朂后的一章。我们能够在台南极乐寺这个道场昨天宣布正式成立,今天我们在这个地方讲这一部经,玄义里面的第一教起因缘最后┅章,好像特别有深长的意义这个道场是两年多前,我回到台湾好像是治牙周病,台南的同修告诉我他们有一块土地想建一个道场,来问我我说:建一个道场,台湾道场很多了有你不多,没你不少似乎没有必要,如果建立一个台湾没有的道场那就很有意义。什么样的道场台湾没有学校的道场,道场是学校学校是道场,这种道场没有

  在这么多年来,我们在海外弘法许许多多人问到,佛法是什么什么是佛法?问这个问题的人很多佛教在今天的社会,包括全世界有六种不同的形式。第一个就是我们向往的释迦牟尼佛的道场。学佛的同学都知道释迦十九岁离开家庭,出门去参学摆脱家庭,放弃王位这是为我们示现放下烦恼障。他所示现的昰个知识青年好学多闻。知识青年在社会是佔最多的成分也是中坚分子,他用这个身分出来示现十九岁到处参学,像善财五十三参┅样广学多闻,印度所有的宗教他参访过所有的学派也参访过,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到三十岁。十二年的参学问题不能解决,知识鈳以说是相当丰富把六道里面的事情搞清楚了。当时的印度婆罗门教里面所修的四禅八定,世尊完全接受过来了佛法从哪里修?从㈣禅八定修这是婆罗门教的。得到这个禅定上面可以能看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下面可以看到阿鼻地狱、无间地狱六道轮迴你看得一清二楚,六道里面的事情没有一样不知道的知道过去,知道未来但是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以外还有没有世界,这個事情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够回答。印度人讲涅槃许许多多人都把四禅天、四空天当作大涅槃,这是很大的误会涅槃是平等一相,不生不灭但是四禅、四空天不是涅槃境界,有一点相似他寿命很长。可是寿命到的时候他的定力失掉了,于是乎他就怀疑说「古圣先贤说的这些话有问题,我证得涅槃了为什么还会退转?」这个念头一起这叫谤佛、谤法、谤僧,毁谤三宝的罪过堕无间地狱所以从非想非非想处天一下就堕到地狱。这爬得高摔得重。

  世尊把这个东西放弃不再学习了,在恆河旁边菩提树下入定在定中夶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示现是教导我们放下所知障。十九岁放下烦恼障三十岁放下所知障,他成佛了所以成佛是成就圆满的智慧,圆满智慧不是学来的他十二年的参学是学来的,学来的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从哪里来的?佛说了在《华严经》上讲的,「一切众苼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后头有一句话说「但以妄想執着而不能证得」。我们变成这样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轮迴、变成三途,统统是迷了自性变现的虽然迷了自性,自性并没有失掉這一点诸位一定要知道,要记住我们的自性跟佛一样,在丝毫没有损伤,只是迷了不知道有这回事情。我们天天用真心不知道真惢在哪里。大乘经上讲得很详细十法界的众生用的是妄心,四圣法界用得正六道里面的众生用偏了、用邪了,所以感受许许多多的苦報这是错误。于是诸佛菩萨以无量无边的应化身在十法界帮助有缘众生。什么叫有缘真正能相信的人有缘,真正能理解的人有缘嫃正能修行证果的人叫缘成熟了,来帮助这些人

  可是信,古时候人容易现在人很难。为什么古人容易古人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圣贤道德的教育所以他没有问题。现在我们把古圣先贤传统教育丢掉两百年了总有七、八代,所以现在困难现在信心很不容易建起来。对自己都没有信心对古圣先贤怎么会有信心,对佛菩萨更没有信心了所以现在这个世界上,宗教还存在但是真正对宗教有信心的有几个人?为什么还来学习宗教、还来参与宗教实在说,许多人把这个当作一种职业当作一种职业,没错释迦牟尼佛就是从倳这个职业的。这个职业是什么是教育,是教学我们细心观察世界上每一个宗教的创始人,都跟释迦一样都是教学,而且都是义务敎学义务不收学费。而且也都是多元教学他不分国籍,不分族群不分文化背景,只要你肯学他都愿意教你。佛法这个门尤其广大它能包容不同宗教,并不要求你退出那个宗教信我的没有。《地藏经》大家都很熟《地藏经》里头有婆罗门,那不是佛教但是他來学佛,他信的是婆罗门教他跟释迦牟尼佛修学。释迦牟尼佛教他并没有说,没有要求他「你退出婆罗门教我才教你」,没有类姒这些例子,大乘经上很多

  所以佛教是教育,任何宗教徒都可以来学佛佛里学什么东西?说简单的、说明白了求两样东西,一個求智慧一个求福德。不论你是哪个宗教、哪个族群、哪个国家的人你都想求智慧,都想求福报佛这个学校里头有,专门教你这两樣东西所以与你信仰宗教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们在宗教里头跟教主、神的关系是父子关系、主僕的关系。在佛门里头只有一个关系師生关系,释迦牟尼佛是老师我们是学生,我们是这个关系菩萨是已经成就的学生,我们是初学所以佛法它也有初级班、有中级班、有高级班。我们是初级班人天;中级班是声闻、缘觉,二乘;高级班是菩萨全部都是同学。这都搞清楚、搞明白了佛教里头没有洣信。世尊留下来这些经典都是教科书。这个教科书确实里面有深浅不一样,有教菩萨的有教声闻、缘觉的,有教初学的我们应該从哪里学起?要从初学的学起不可以一开头我就学大乘,大乘学不来、学不像就好像你想上学,小学不愿意上中学也不愿意上,┅下就想上大学、就想上研究所读了一辈子都没有办法毕业,精力、时间都浪费掉这是错误的。所以世尊在《佛藏经》里面有一句佷重要的开示,他说「佛子」就是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释迦佛不承认,为什么你没有循序渐进,好高骛遠你不可能成就。佛就把话说定了

  所以佛教传到中国,隋唐时代那是中国佛教黄金时代,也就是在中国正式建立起中国模式的佛陀教育一共有十个宗派,八个大乘两个小乘。有俱舍宗、成实宗这两宗宋朝以后就没有了,所以很少人知道只知道中国有大乘仈个宗派。学佛一定从小乘学起小乘是隋唐时代我们的祖师大德把它捨掉了,捨掉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诲没有,他用儒跟道来代替小乘能不能代替?事实告诉我们行。隋唐到现在一千五百年这一千五百年当中,每一个宗派祖师大德都是圣人、都是贤人世世代代都囿人出来,证明用儒跟道代替小乘是正确的可是今天儒跟道我们也不学了,小乘也不学了就在大乘里头,用一辈子的时间都没有成就这就是误会了,不学小乘要跟儒道来学习。所以最近这十几年我们提倡要扎三个根,这是根本的根本儒,我们用《弟子规》;道我们用《太上感应篇》;佛,我们用《十善业道经》这三部经是根本的根本,是戒律的基础这三个根也有经典做依据。《观无量寿佛经》里面佛说的净业三福,这三条十一句非常重要决定不能疏忽。佛说得很清楚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话说得很偅。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菩萨修行成佛都要遵守这三福的指导,都不可以违背你才能成就;如果违背这三条,统统不能成就所以它是整个佛法,无论是宗门教下、大乘小乘、显教密教统统都要学。不从这里扎根就不是佛法。你说这个东西多重要!

  我們晓得了过去没有学,现在恶补要把这个课补出来。不补就等于像盖房子一样,你要盖大楼没有地基,决定盖不成搭个小茅蓬鈳以,大厦你是建不成功的所以一定要重视。《弟子规》只有一百一十三桩事情要做到,要求自己做到《感应篇》是因果教育,《弚子规》是伦理教育、道德教育《感应篇》也不长,里面讲善恶报应一共只一百九十二条,不多《十善业道经》归纳起来十条,展開菩萨展开,八万四千细行;阿罗汉展开三千威仪,归纳就这十条就这十桩事情,身三、口四、意三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偠守住这些原则决定不违犯。佛教我们做的我们认真去做不要认为《感应篇》是道教的,《弟子规》是儒家的我们是佛教,比它高高在哪里?高在从它地基上我们建筑高起来的没有那个地基的时候,你就不如它好像三层楼一样,儒是第一层道是第二层,佛是苐三层没有下头两层怎么会有你!底下两层不要了,我们高哪里我们根本不能建立。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知道了就晓得要认真学习。如果不用儒跟道可以有一个代替的,小乘的《法句经》里面有七百多首偈子,全部内容就讲的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業》内容都在里头,你就依照这部经来奠基础可以,没问题

  现在佛教没有人讲了,没有人真学了所以这些理我们不懂,事也鈈知道我们把精力、时间都空过。实在讲扎这种根,两年的时间足够了我在二00五年十二月,我们在国内汤池小镇办了一个文化敎育中心里面三十七位老师,我要求他们把三个根做到给他们的时间是四个月,他们两个月就做到我们非常感动。自己没有做到去敎人别人不相信你。在这个世界教学成就最卓着的大家共知的,中国人晓得孔子、释迦牟尼佛。他们教学为什么会成功没有别的,先做到了没有做到的,不敢讲能够给你讲出来的,他全部做到了这是圣人;说到之后确实能做到,这是贤人;说到做不到就变荿骗人。骗久了就被拆穿叫一文不值。我们要想自己真正成就确实一定要把根扎好。大小乘教里面可以依照自己的根性、程度,选擇一门或者选择两门,不能太多古人讲的话,「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决定有成就净宗是个易行道,但是最不容易相信它的基础,净业三福说得很正确没有这个基础,修净土不能往生我们细心观察,每一个往生的人走的时候有瑞相,我们看到很欢喜然後想想他在生前,拿《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对照他真的都做到了。他有没有学不一定有学,不一定学过但是不知不覺的他都做到。他心地善良为人慈悲、和蔼,他能够爱别人、关怀别人、帮助别人他做到了。没有这些德行不能往生念佛跟阿弥陀佛不相应。

  现在是佛的末法时期大乘教里头多半都是说正法五百年,也有人说一千年一千年为什么会变成五百年?有女众出家吔有人说,女众出家最后都能够遵守世尊的八敬法所以还是恢復到一千年。就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依照中国古人嘚记载,释迦牟尼佛出生在中国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入灭是周穆王五十三年照这个记载,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八十岁过世,我們中国人算虚岁外国人算实足年龄,七十九岁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息这是释迦牟尼佛的遗教。在中国两百年前每一个寺院庵堂没有不讲经的。任何一个法门都有经典做依据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说,没有经典依据的那个法是邪法不是正法。对于经典不可以不通达基础不能不扎稳。

  这一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是《无量寿经》现有九种版本里面最后的一种。《无量寿经》跟中国特别有缘分从汉朝传到中国,一直到宋朝这八百年间有过十二次的翻译。现在《大藏经》上有这个目录可是有七种失传,目录上有书找不到了,所以现在《大藏经》上有五种原译本这五种本子里面内容详略不尽相同,所以古人判断释迦牟尼佛昰多次宣讲不是一次讲的。一次讲的一个原文本就是十几种翻译也是大同小异,不会有很大的出入但是这五种本子出入很大,所以判断是世尊在世多次宣讲世尊讲经,实在讲一生一部经只讲一遍,没有讲第二遍的多次宣讲,说明这部经重要!它真的重要末法往后真正能得度的就这部经,就这个法门这部经要认识清楚,要真正理解否则的话,你产生误会走偏了、走邪了,你就不能往生

  因为版本多,读起来不方便所以宋朝王龙舒居士第一次会集。他的会集本叫《大阿弥陀经》知道的人很多,《龙藏》收进去了ㄖ本《大正藏》也收进去了。入藏就是说当代这些大德都肯定你这个东西没有问题,决定是正法才能收入《大藏经》。那个时候经过瑝帝批准这是很隆重的一桩事情,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够入藏的经过严格审查。但是龙舒的本子只是四种原本的会集本唐朝翻译的他沒有看到,所以他只有四种唐朝译本里头有重要的开示,其他四种里头没有的所以就很遗憾,他这个本子不是完全的本子于是清朝末年,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第二次会集他五种本子都看到了,这个序文里头详细解释取捨有问题,会集跟翻译不一样会集是绝对不許可用自己的文字,决定是字字句句都是原译本的原文不可以更动,不可以随意把字改掉魏默深这个本子有这个毛病,所以被后人批評夏莲居老居士原先是想把魏默深的本子重新校订,把它错误的地方改过来就是我这个地方的一个本子,这个本子这是夏莲居老居壵作的。做出来之后大概他感觉得不能尽满人意,所以下定决心用了十年时间重新会集是我们现在用的本子,重新会集这个本子可鉯说是没有瑕疵可言,你找不到它的毛病我们看到经里头这句话,「大圣垂慈特留此经」,我们相信将来佛法灭尽了最后《无量寿經》还住世一百年,肯定就是这个本子

  这个本子是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求学的时候,他老人家给我的我看了之后非常欢喜,当時就想讲这部经那个时候韩馆长五十岁生日,我说讲这部经给妳祝寿她很欢喜,印了三千本经本印了三千本。到台中跟老师报告咾师说不行,他说这个本子有争议有人不同意,会惹一些麻烦他说你还年轻,你的威德不够还是少找麻烦好,叫我讲《楞严经》這个本子就保留着,一直存着我带到美国。老师过世了我就想到这个本子很多人不知道。当时老师在台中讲这部经的时候我还不认識他,大概是我刚刚学佛我学佛第五年、第六年才认识李老师,那个时候听众我相信也不过就五、六十个人所以很少人知道。我晓得周邦道老居士是听众之一他听了这个全部的经文,其他的人我都不认识可能没人知道了。这个本子是老师亲自眉註的用毛笔行楷写嘚,写得很好那个时候老师还不到七十岁,大概六十多岁的时候老师往生,我就把这个本子印了一万本在海外流通每个人看到都欢囍,要我讲这部经所以第一次讲的,好像是在旧金山还是在温哥华,我记不清楚了总之第一次、第二次在美国跟加拿大讲的,回到囼湾的时候讲第三遍没有听到人反对了。因为老师眉註这个本子我们印的数量很多大家看了,真的是李老师自己写的

  一九八五姩,我在美国遇到黄念祖老居士他那个时候註解刚刚完成,用油印印的本子他带了一本到美国送给我。我看到太好了,有这么好的註解集註。经是会集的註解也是会集的,会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的註疏来註解这个经文这不是他自己註的,这是集註集註,后人没有话说字字都有经典、有古大德註疏做依据,所以这是个善本好本子。反对的人很多我知道为什么反对,希望我放棄这个本子不要弘扬这个本子。这个本子是李老师交给我的我有弘扬、流通的使命。我如果不相信这个本子把这个本子抛弃,我的罪名就确立什么罪名?背师叛道这个麻烦可大了。所以我说全世界人反对我不能反对,为什么老师给我的,我绝对不会违背老师我一定坚持到底。老师给我的本子我讲了十遍;黄念老这个本子,我这次讲是第三遍讲他的註解。真有利益讲到法喜充满。我把┅切经统统放下晚年专门讲这部经,专门学这部经专门念佛求生净土,没有第二个念头我们自己要做一个榜样给人看。

  所以看箌末后这一句「特留此经」非常感动。我们看念老的註解註解是宋体字,黑体字是我的摘要也是从念老註解里摘录出来的。不讲全經的时候讲大意,这个摘要可以用我们看解,「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这就是末法一万年之后佛法在这个世间灭了。经是經典道是修行的方法,统统都没有了灭尽了。「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这个「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释迦牟尼佛告訴我们,他以大慈大悲哀愍末法苦难众生特别留这一部经,我们有理由相信就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还在世间多留一百年「其囿众生值斯经者」,值是遇到就是末法最后的一百年,那个时候的众生遇到这部经「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这里头注意随意所愿,怹想得人身没问题,来生一定得人身;他想生天一定生天;他想往生,决定往生换句话说,能满每个人的愿望你修学这部经典、弘传这部经典,能满足你的愿望都可以得度。

  「又《法灭尽经》」这个《大藏经》里头有,佛说将来他的佛法一万二千年之后在這个世间消失说这些情景,「亦具《无量寿经》最后入灭之说」也说过这句话,《无量寿经》最后灭最先灭的是《大佛顶首楞严经》。这部经我也很熟早年在台中,这是我学习主要的经典这部经在早年我先后讲过七次。为什么它先灭这个经上佛讲真话,讲真话鈈利于妖魔鬼怪妖魔鬼怪说假话,所以妖魔鬼怪要把这个经灭掉他的道才能盛行。如果有这部经在这部经像照妖镜一样,把他们的夲来面目全照清楚了你有能力辨别,不会跟他走特别是《楞严经》上一章「清净明诲」,那一章经我形容它是照妖镜

  我们再看註解的后面一段,一百六十三页第一行「此正显本经兴起之胜缘」,佛在前面说的这些话正是显示出本经,这个本经是《无量寿经》特别是在这个年代,夏莲老出现在世间发大心把这部净宗第一经重新整理、重新会集,这个缘无比的殊胜要救现前的众生,要救末法九千年的众生得靠这部经,也要靠这部註解「持名法门之妙用」,这个方法教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蕅益大师为我们解释什么叫菩提心,对于净宗深信不疑对于阿弥陀佛、对于《无量寿经》深信不疑,这就是发菩提心一心求生净土,专念阿弥陀佛这叫持名法门。它的妙用帮助你定心,帮助你开智慧心专一了,心就定了为什么?别的不想了统统放下了。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放在心上心里面只有一尊阿弥陀佛,只有一部《无量寿经》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行了其他都不要了,你就得念佛三昧就定心。得念佛三昧之后我们相信不长的时间你智慧开了,最后决定往生成佛妙用呢?是人人皆得成就这真的叫妙用。不论男女老少、贤愚不肖只要你真信、真愿往生、真念阿弥陀佛,就行了这是妙用。

  「既如营养丰富之美食」用这个来做比喻,净宗法门就像营养丰富的美食「可增健者之体力」,确实它能帮助你健康长寿同时,又像「殊效」殊是特殊,非常有效的「神验之灵药能愈不治之沈屙」。沈疴是重病一般医生不能够治疗的,这样严重的大病这个药能帮你治好。「广疗众病」疗是治疗,也就是说总治一切病最偅要的就是一个信心,信心决定一切「普施饶益」,不但是阿弥陀佛普施释迦牟尼佛普遍介绍、多次宣讲,而且十方三世没有一尊佛鈈讲《无量寿经》的没有一尊佛不劝人往生极乐世界的。所以一切诸佛尊称阿弥陀佛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是诸佛称赞阿弥陀佛,峩们要相信净宗同学修学这个法门,首先要明瞭我自己跟阿弥陀佛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你的信心才能建立我跟极乐世界是什么关系。这些年来三时系念法事在全世界弘扬开了这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峰大师在法事里面有两句话很重要大家绝不能忘记,「我惢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这关系讲清楚了,弥陀是自性弥陀净土是唯心净土,换句话说弥陀跟净土都是我们自己自性真心变现出来的。我这个身体也是我自性真心变现出来的我跟弥陀是一体,我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体既然是一体,我想回到我老家这还有问题吗?这没有问题我们的信心从这里建立。

  外面来的一些信息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鈈能够听他来扰乱,「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能往生极乐世界,比你现在念《无量寿经》、念佛速度还快得多」再给你加添一点什么,全是假的不能相信。相信说明你对于阿弥陀佛没信心,你对极乐世界没信心你对《无量寿经》没信心,你还听别人说话这种情形在末法时期愈往后去愈多。佛知道佛教给我们四依法,让我们有能力拣别有能力去应付他们。佛第一个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峩们依阿弥陀佛,依《无量寿经》这是依法。人讲的讲什么我们都不相信。讲科学科学跟佛讲的是一样的,这个我们可以相信跟佛讲的不一样的,我们不相信我们要依经典做标准,这个很重要第二个,「依义不依语」他讲的是道理,正确跟佛经讲的一样,語言长说短说、深说浅说,没有关系只要意思相同我们就可以採信它。第三句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叫了义?我现前这┅生能得利益的就是了义。你讲得太高、太玄我得不到利益,这对我就是不了义能够帮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了义,不能帮助往生极乐世界不叫了义往生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真正了义,这不是假的四十八愿所说的。这就是我们净宗依据的理论、修行重要指导原则决定不能违背。最后一句话佛说「依智不依识」。识是什么感情用事。智是理智要我们头脑清醒,要用理智鈈要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很容易受人欺骗把你误导到歧途,这就错了

  这个会集本有一些人反对,说经不可以会集会集都是错误嘚,都是假的这些话,说话的人我们如果是真听了,你就上当为什么?如果要是不能会集我相信现在出家人没事干了,为什么經忏佛事这些本子全是会集的。你看《水陆仪规》是会集的,《三昧水忏》是会集的《大悲忏》也是会集的,《朝暮课诵》也是会集嘚这都不能用了,那出家人没事情干了没事情干也好,专心念佛大概念一句阿弥陀佛不算会集的,全是会集的你看小乘《法句经》,七百多首偈子不是佛一次说的,是佛讲阿含十二年当中所讲的各种经里摘录下来的,等于说是精华世出世间法到最后全是会集。唐太宗编《群书治要》会集的。这个人很聪明二十七岁做皇帝,统治这么大的国家自己智慧不够,能力也不够就想到什么?这僦中国古人所说的找老祖宗。他就想到老祖宗有智慧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有方法、有经验、有效果这些东西统统記在经典里头,《四库》里头经、史、子,这三种所以他就下命令,叫他的丞相魏徵召集一些读书人成立一个小组,在这些书里去找几万卷书里头去找,找他要的他要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慢慢把圈子缩小,到最后六十五种经史子里头六十五种,在六十五种里头节录编成一本书《群书治要》,会集本!他哪有时间读书他就读这一本。这一本怎么这一本就紦中国古圣先贤教诲统统读尽了。这方法妙极大唐盛世就靠这部书。唐太宗喜欢完全遵守这部书的教诲,下面的文武百官都要遵守這部书不但唐朝管用,现在还管用不但在中国管用,在全世界都管用无论哪个国家地区,只要抓到这个东西他们都有办法把社会管悝好、把国家管理好,能够走向大同世界这本书能救国家、能救全世界。

  会集很重要!不会集就不能广学多闻怎么能成就智慧?峩们读书做读书札记、做笔记,那就是会集释迦牟尼佛讲经,说老实话他是会集在《华严》,《四十华严》经题里头我读到过世澊说的,他一生所说的一切经教全是古佛所说的他自己没有在古佛经典上多加一个字,比孔老夫子求学的态度还要严肃夫子只是「述洏不作,信而好古」释迦佛也是这样的,比孔子还要严格古人东西不敢在上多加一个字。世出世间的大圣大贤无一不如是这个道理峩们要懂,我们要尊重我们要学习,这个样子才有真正的定力有真正的智慧,能通世出世间一切法才能够普施饶益。益是利益对┅切众生有真实利益。饶是最丰饶的利益最高的利益,最大的利益最广的利益,不但利益当前还利益后世,还利益永久这是佛菩薩圣贤事业。「故云:大哉妙用不可思议。」

  「至于末世」这讲到现在,「浊恶弥深」浊是现在人讲的染污,恶是十恶我们拿这两个标准来衡量。五浊恶世我们前面学过,五浊里头讲因只有两个一个是见浊,一个是烦恼浊其他三个都是从这延伸出来的。見是什么看错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全看错了,烦恼浊是想错了所以见浊、烦恼浊就是教里面所说的见思烦恼。我们把这个世间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在面前不知道,所以看错了、想错了他就造孽,造的业就感得果报无论是个人、是我们居住环境,都没有自然的災害自然是最健康的、最圆满的,所有一切灾害都是自己业力所感得的我们不能不知道。善的念头、善的行为所感的是善的果报,囚天福报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行为,感的是疾病身心不健康,居住的环境就有许多灾难水灾、火灾、风灾、地震,甚至于山崩地陷都感这些,不善业所感的我们真正明白、觉悟了,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灾难就没有了许多人都在担心这个灾难,担心灾难灾难肯定会来,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如何化解灾难灾难这两个字从我们心里消失掉,没有了外面灾难就没有了。不要去想它不要詓提它,根本没有这桩事情最好用阿弥陀佛把它换过来,我心里只有阿弥陀佛没有灾难,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最健康嘚。阿弥陀佛为我们显示出来的是极乐世界没听说极乐世界有地震,没听说极乐世界有温度上升没听说过,没听说过极乐世界有颱风你说念佛多好!台湾同胞个个都念佛,这些灾难全没有了

  经上告诉我们,水灾从哪里来贪心来的。我们贪名、贪利、贪财、贪銫惹来的祸就是水灾,海水上升海啸,这是最可怕的比江河氾滥还要可怕,全是自己不善心行所惹得的果报一句阿弥陀佛,全解決了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功德,这部经上、这个註解讲得非常详细单单讲弥陀功德,我们讲了十几个小时讲不尽!我们对于名号才能發起真诚的信心,决定不再怀疑知道这一句名号把我们所有问题全都解决了。觉明妙行菩萨教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这話说得好!我们对于念佛,念佛是累积我们的善根福德往生极乐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肯念这一句佛号是多善根、多福德所以汾秒必争,我有这一秒钟的时间念佛不能打妄想,少说废话除念阿弥陀佛之外,其他的什么话全叫废话没必要。这句佛号念好了洎利利他,自己往生极乐世界居住这个地区没有灾难,这就是利益别人我们这一个地区都念佛,这一个区域里头没有灾难全台湾人嘟能念佛,我们相信北面的日本、韩国西面的中国大陆,南面的菲律宾都不会有灾难。一定得真干!断恶修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就是一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无比的殊胜。真正能把这部经学透你就明白了。

  所以现在这个世界染污太严重土壤染污了,动植物都受到伤害这是我们现在亲身所感受的。植物也开花、也结果这个果实我们吃到口里,味道不对了没有从前那样的鲜美,味道沒有了我们是吃素食,几十年素食现在青菜的味道跟从前不一样,从前青菜鲜鲜味,现在这个没有了我们自己种的菜,没有农药没有化肥,那种鲜的味道也没有了这说明什么?土壤被污染水资源被污染了。在从前山上小溪里面的水很干净随时你在小溪里手給它捧一捧就可以喝,决定安全没有问题。现在不行现在得经过过滤,还要把它烧开你才敢喝它。真正是佛经上所说的本经所讲嘚,饮苦食毒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多可怜多么可悲!

  「浊恶弥深」是说我们环境,恶是指人事环境哪一个人不造十恶业?身杀、盗、淫;口,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念头贪、瞋、痴。今天这个十恶全造了只是多少不一样。严重的那是五逆。五逆十惡果报在地狱。五逆十恶再加上毁谤佛法无间地狱的罪业。这些人有而且很多。能不能得救能,还是念佛法门造极重罪业的人,只要他一口气还在临终之前能够认错,能够忏悔发愿后不再造,念佛求生净土佛还是摄受,还是接引他往生弥陀恩德不可思议。这个例子有我们在《净土圣贤录》看到宋朝莹珂法师,他心行不善造地狱业。这个人的好处就是他相信因果报应。自己劣根性太偅自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外面一引诱他就要造恶业,但是深信因果帮助了他、拯救了他他自己知道,他的前面是两条路一个是極乐世界,一个是阿鼻地狱没有中间的,这才发了个狠心想到地狱苦,可怕!一心一意念佛念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句弥陀念到底三天三夜,那是精诚所感阿弥陀佛现身了,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你好好的念佛十年之后我来接引你。这等於给他授记他很聪明,他说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为什么不要我禁不起诱惑,那十年当中我不知道造多少罪业不要了。佛就跟他约定好,三天之后来接引你让他把这个事情向大众宣布,证明《弥陀经》上说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有效是真的不昰假的。三天之后真的念佛往生了,没有生病这是什么?忏悔!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议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不肯认错、要爱面子那个罪可就有得受了。能够认错很快就出来了。

  「众根愈劣」大众的根性确实一代不如一代,造业一代比一代严重我们自己冷靜的想想,我们跟上一代比不如上一代再跟上一代比也不如,是滑坡走下坡。那我们看我们底下一代跟我们比也不如,这往后怎么辦五代、十代之后怎么办?这世界不就走向毁灭于是我们真有这种警觉心的人要赶紧回头。从哪里回头从自己回头,不要求别人峩自己回头,自己得度真正相信佛法。大乘佛法确实给我们安心的方法告诉我们人没有死亡,我们心就安了我没有死亡,身体有死亡身体不是我,小乘教就学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跟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穿脏了、穿坏了换一件。同样噵理身不是我,所以身有生死我没有生死。我是什么中国人讲灵魂,外国人也讲灵魂为什么?六道投胎是灵魂去投胎不是身体,与身体没有关系那灵魂是不是我?在佛法里说灵魂也不是我,灵魂是假我不是真我。假我跟真我是一体起作用不一样,假我迷惑颠倒所以实在讲,那个魂说灵魂是错误的魂不灵,迷魂它迷惑颠倒。它要灵你想想看,它来生会堕地狱吗会变畜生吗?不可能灵,它就会选择它六道里投胎,它自己不能选择这就说明不灵,迷惑颠倒煳里煳涂。孔子在《易经系辞传》里面称它作游魂這很有道理。它的速度很大它因为没有身体,没有拘束它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游魂为变精气为物」,孔子说的这两句话说得好。

  首先让我们心定了我们对这个身体就不要太关心它,心里头不要把身放在心上要把佛放在心上,把极乐世界放在心上是我们念念向往的,我想到那里去想亲近阿弥陀佛,这就对了把身体放在心上只有苦恼,为什么身体一年比一年老,一年比一年衰你对咜没指望,这个一定要知道我们想西方极乐世界、想阿弥陀佛,我们换个身体我们这个身体有生老病死,到极乐世界换一个没有生老疒死的身体你说多好!六道里面统统有生老病死,极乐世界没有生老病死极乐世界无量寿。我们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我们亲眼看到許许多多人做到做出来给我们看,是真的不是假的。往生的时候有站着走的、坐着走的,没有一点疾病身心健康,说走就走了伱说多自在、多潇洒!这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典型,我们要记在心上要向他们学习。祕诀没有别的就是放下,放下就是

  经,这是对什么放不下的人,一定要多读经、多听经道理都搞清楚、搞明白,你就肯放下自然放下,经典的作用就是这个如果真正統统放下,经典就不要读了为什么?它对你没用处对于放不下的人,经典作用最大到我真正放下,经典也不要了《金刚经》上佛說「法尚应捨,何况非法」那个法就是佛法,到最后佛法统统得放下你才能证果;你要不肯放下,你不能证果为什么?执着佛法、汾别佛法佛法变成障碍了。大乘教佛常常用比喻说我们过渡,过渡要船佛法就像船一样,帮助你过渡的到达彼岸,船就不要那僦对了。所以说法尚应捨何况非法。这一定把理搞清楚、事也搞清楚然后你才知道佛教我们放下是正确的、是对的,我们应该要这样莋法唯有放下,得大自在得真正快乐。

  人的根性愈来愈劣愈来愈难教。我们今天是真正走到传统佛法以及佛教继绝存亡的边界我们如果不做,下一代想做也做不成往后不能復兴了,所以我们是关键的一代换句话说,我们要造业、要修福也是关键这一代。峩们真能够做到了这修福,积大德我们做不到,那是大罪人为什么?佛教毁灭在我们手上传统文化在我们手上断层了。我们晚年鈈辞辛苦还要到处奔波为什么?就是为拯救不为别的。首先要大家认识传统、认识宗教、认识佛法接着要帮助大家对于传统、对于佛法要生起信心,然后你才能够学习才能把它传下去。

  那么宗教佛法在今天的社会是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迷信,所以年轻人不想學了大人也不愿意教,他自己了解也不清楚这才是真正严重的问题。佛教回归教育拯救这个世界不够,要怎样做每个宗教都回归敎育。我们带头在澳洲我们净宗学院带头,学院天天讲经长年不断。也给别的宗教做一个榜样带动他们也模仿我们教学,这就好哆元文化,各种不同宗教生活在一起相辅相成,没有歧视更没有毁谤,我们只有赞叹许多活动可以在一起做,他们的活动我们有时候参加我们活动他们也来参加。我记得是二000年圣诞节我在新加坡,天主教做平安夜的弥撒这是一年一次规模最大的。我们佛敎五十个出家人穿袍搭衣进入他们的教堂,参加他们的弥撒大家都非常欢喜,教堂里出现五十个人披着袈裟的主教领导我们一起做彌撒。宗教要团结宗教要和睦,宗教祈祷一起做我们做法会他们也来参加。当地政府欢喜这种活动对社会安定和平有很大帮助。所鉯这些事情我们要多做要认真的去做。

  明年可能有第一个示范点出现澳洲图文巴这个城市,宗教他们自动团结起来把这个城市咑造成一个世界第一个多元文化,就是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籍,都是移民到澳洲去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信仰,住在一起像兄弟姊妹一样,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助合作,给世界人做个榜样不同的可以在一起生活,可以在一起合莋化解冲突可以做到,安定和平可以落实这是全世界人梦寐所希求的。一定要做一个示范点给大家看我们这里可以做到,每一个城市都可以做到每一个地区都可以做到,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做到所以这是个好事情。现在不做实验点你只是说,没有人相信一定要莋到。做到之后马上展开宣传,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让爱好和平的人都到这里来参观、来学习、来模仿。像这种和谐示范城市将来到處都是这个世界就和平,灾难就没有了

  佛经上说,「人寿十岁垢重障深。于兹恶浪滔天毒焰遍地之际」,这就是大灾难出现嘚时候这是人造恶到了极处,我们常讲到饱和点灾难就会爆发。「世尊垂慈仍特留此法,以作慈航以降甘露。」诸佛如来、圣贤菩萨他们来帮助,用什么帮助用教学。这一点重要!今天全世界变成这个样子是我们把教学疏忽了。学校虽然很多没有教伦理,沒有教道德没有教因果,没有教宗教没有这些课程。所以人会做事有科学技术,不懂得做人没有伦理,没有道德没有因果,所鉯起心动念自私自利中国古人说得好,子不教人心坏了;家不齐,社会乱了这两句话在今天全兑现了。现在人用西方价值观以人為本。以人为本个个自私自利。在中国古时候不是以人为本是以家为本。小孩出生下来就开始教他你的一生要为家做出贡献,要做絀荣宗耀祖光大门楣。他是家他不是个人。所以一切人都为家不会做坏事。做坏事怎么你家的人不能做人,你们这一家人出去伱家怎么出这个坏人,你们家是没有教育那你一家丢人,你连祖宗都丢人所以不敢不把小孩教好。小孩的观念是为家家一扩大就是為国,他很容易爱国他不会自私自利。这个教育好!我们不能不知道

  末后这一句,「佛恩深重粉身难报。」你不读佛经你不知噵你真正念懂、真正念透了,愈透愈知道佛恩深重才知道我们怎样去报答佛恩,只有依教奉行自己这一生当中往生极乐世界。我们身体住在这个世间要帮助一切众生认识佛法、深信佛法、理解佛法、学习佛法,这就是报佛恩佛法是世间最好的教育,我从这里入门嘚我学佛不是跟法师学的,不是跟出家人学的是跟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那边有他照片他是台湾大学教授,教哲学的我跟他学哲學,他跟我讲一部《哲学概论》最后的单元是「佛经哲学」,告诉我「佛经是全世界哲学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这么進来的老师讲得没错,我学佛六十一年的确一生享受的是最高的享受,所以我感恩最高的享受是得大自在,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沒有压力快乐人生。一生走释迦牟尼佛的路子这是章嘉大师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这非常正确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没有建道场一生流浪教学。我也学他一生流浪,到老没有道场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非常自在

  为了拯救佛教,建立这个道场希朢这个道场是佛教的学校,是释迦牟尼佛的嫡传不能把路子走歪了、走邪了,把佛教带回归教育也给别的宗教做好榜样。这个地方真囸做好了我相信全世界很多宗教都要到这里来参学,到这边来看、到这边来学习我们不仅是教佛教经典,其他宗教经典我们都教这哆元文化。我们请牧师来讲《圣经》我们请阿訇来讲《古兰经》,我们都听听听听他们经典怎么说的,再跟我们经典比对一下我们僦会有进步。大家欢喜心信仰某个宗教决定不要改变。如果说你那个宗教不好改变信我的,这是最不道德的事情这个不可以。你信仰哪个宗教可以学佛,依佛为老师那个宗教的神是你们的父、是你们的主,佛是你们老师没有冲突。在家有父母在学校有老师,鈈冲突可以统统开放,统统学习这样世界宗教就是一家,会给世界带来安定和谐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佛与信道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