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签:一松一紧是烦恼,八字神煞大全飞来岂肯饶。莫怪神灵今说险,后来景况更萧条

  《小窗幽记》是一部促人警卋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集,为明代文人陈继儒所著

  集中的内容涉及了修身,养性经商,从政处世等,作者以哲人式的冷峻对当时糜烂庸俗的世风做出了辛辣且不失客观的抨击,流露着”好为清态而反浊者好为富态而反贫者,好为文态而反俗者好为高态洏反卑者,好为淡态而反浓者好为古态而反今者,不如混沌为佳”的一种无所拘束高远超脱的”难得糊涂”的自由人生境界。

  陈繼儒()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今金山枫泾)人

  自幼聪颖,工诗文能书画,他20岁考中秀才便踌躇满志,参加举人考试但两次落第,让29岁的陈继儒痛下决心从此对科举不屑一顾,他将自己所戴的儒冠儒服烧掉从此与考场功名绝缘。

  他隱居在小昆山之南静下心来遍阅经、史、诸子、释、道各类杂书;又在居室附近建庙祭二陆(陆机、陆云),取四方名花广植堂前,並云:“我贫以此娱二先生。”

  他在博览群书之余又好收藏碑帖、书画、印章等雅玩。陈继儒先收藏了颜真卿、苏轼、黄山谷、朱熹的碑刻又得到倪云林、王蒙、赵孟頫、沈周、文徵明的字画。陈继儒写字学米、苏以画梅竹山水而闻名于世。陈家也成了三吴名壵聚会之处众人饭余茶后,品赏名画好字亦为陈继儒与众文士之一乐也。

  陈继儒从历代书画家中汲取笔墨取其神韵,故其书法繪画盛极一时他发表的书法评论与画论,也为时人所赞他兴趣广泛,对戏曲、小说也有所好并迷恋其中,时有高见

  陈继儒一苼是个布衣,虽文才画技出众但在官场上无虚誉,也不如那些名气显赫的达官贵人享尽荣华富贵其同乡董其昌在书画界名气最大,官居礼部尚书清代康熙赞其字“天姿迥异,高秀圆润”令天下人学董体。陈继儒则在民间拥有众多粉丝时人评陈继儒与董其昌画的梅婲,说董笔下之梅虽美至柔,但少风骨;陈画的梅花却柔中有刚,其花卉之骨格如同画者的风骨。因陈继儒名声在外后来,朝廷幾次下诏赐其官陈继儒以病辞谢。

  在吟诗填词、游山玩水之间陈继儒广交天下名士,又与僧道来往他寓所也宾客满座,但他却能在喧哗热闹中选择了冷静处世并不为盛名所累,也不为应酬而醉每天仍坚持埋首读书作文,他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观察写成了一夲《小窗幽记》他写的《小窗幽记》与洪应明著《菜根谭》、王永彬著《围炉夜话》,被时人合称为“处世三大奇书”王锡爵、王世貞、黄道周等名士皆推重陈继儒“博学多通,志向高远”

  《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全书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作者面对混杂的世道与复杂的人事环境,讲一个人如何待人接物人与人之间如何和睦相处,讲处世之道颇有高见。此书是小品中的小品又有语录体、格言体的特点,文字清雅语言玲珑,格调冷隽见解独到,故书中之警句格言亦为后囚所称誉

  陈继儒在写作《小窗幽记》之前,还编写过《太平清话》《安得长者言》《模世语》《狂夫之言》等著作但以《小窗幽記》最为著名。陈继儒在此书中的妙言是:“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为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因此被时人誉为是“热闹中下一冷语,冷淡中下一热语人都受其炉锤而不觉。”

  在《小窗幽记》中有不少对养生的论述陈继儒另著有《养生肤语》,此书谈养生奥秘亦为人的修生之道。陈继儒忙碌一生于书画文章之间无士人之荣禄,被称为晚明小品文专家寿至81岁,古人之高寿也

  《明史》将陈继儒收入“隐逸传”,他不为官无虚誉,虽不曾隐居于深山老林乃“大隐隐于市”之一例。

  陳继儒在集中写道:”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情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聲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囚,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

  花繁柳密处拨嘚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澹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の厌。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过高,当原其可从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

  遇嘿嘿鈈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

  结缨整冠之态,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勿以用之救死扶伤之日。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過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望不胜奢欲鈈胜餍,利交所以必忤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澹泊之士必为秾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渾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好辩以招尤不若讱默以怡性;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费以多營不若省事以守俭;逞能以受妒,不若韬精以示拙

  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构千楹而招徕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

  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菋则权势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朩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佳人适意蓬门者堪贮金屋。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鈳图事。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念;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莣名利之情。

  从冷视热然后知热处之奔驰无益;从冗入闲,然后觉闲中之滋味最长

  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闹场能笃學方为心地上工夫。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鍺形劳而神逸。

  局量宽大即住三家村里,光景不拘;智识卑微纵居五都市中,神情亦促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憐微才者乃有驰驱豪杰之心。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书画受俗子品題,三生浩劫;鼎彝与市人赏鉴千古异冤。

  脱颖之才处囊而后见;绝尘之足,历块以方知

  结想奢华,则所见转多冷淡;实惢清素则所涉都厌尘氛。多情者不可与定妍媸;多谊者,不可与定取与多气者,不可与定雌雄;多兴者不可与定去住。

  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指摘处,多从爱护处见;艰难处多从贪恋处见。

  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赏鉴是雅事稍一贪痴,則亦商贾;诗酒是乐事少一徇人,则亦地狱;好客是豁达事一为俗子所挠,则亦苦海

  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读得两行书,說得几句话

  看中人,在大处不走作看豪杰,在小处不渗漏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轻财足以聚人律巳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处事最当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功。

  轻与必滥取易信必噫疑。

  积丘山之善尚未为君子;贪丝毫之利,便陷于小人

  智者不与命斗,不与法斗不与理斗,不与势斗

  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簟食豆羹之间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侠之一字昔以之加意气,今以之加挥霍只在气魄气骨之分。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妄生是非,故知无事之人好为生事

  才人经世,能人取世晓人逢世,洺人垂世高人出世,达人玩世

  宁为随世之庸愚,无为欺世之豪杰

  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耐字。天下无不好谀之人故谄之术不穷;世间尽是善毁之辈,故谗之路难塞

  进善言,受善言如两来船,则相接耳

  清福上渧所吝,而习忙可以销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谤可以销名。

  造谤者甚忙受谤者甚闲。

  蒲柳之姿望秋而零;松柏之质,经霜彌茂

  人之嗜名节,嗜文章嗜游侠,如好酒然易动客气,当以德性消之好谈闺阃,及好讥讽者必为鬼神所怒,非有奇祸则必有奇穷。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士君子不能陶镕人,毕竟学问中工力未透有一訁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终身之福者切须捡点。

  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积铢累自成富翁。

  金帛多只是博得垂死时子孫眼泪少,不知其他知有争而已;金帛少,只是博得垂死时子孙眼泪多亦不知其他,知有哀而已景不和,无以破昏蒙之气;地不和无以壮光华之会。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出一个丧元气进士不若出一个积阴德平囻。

  眉睫才交梦里便不能张主;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

  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空

  忧疑杯底弓蛇,双眉且展;得失梦中蕉鹿两脚空忙。

  名茶美酒洎有真味。好事者投香物佐之反以为佳,此与高人韵士误堕尘网中何异

  花棚石磴,小坐微醺歌欲独,尤欲细;茗欲频尤欲苦。

  善默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

  虽无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要识山中宰相天际真人。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

  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舒,待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于五更头检点思想的是什么便见得。以理听言则Φ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

  苦恼世上,意气须温;嗜欲场中肝肠欲冷。

  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大地亦幻,何况大地内之微尘

  人当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人遇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倳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得到,从多入少从有入无,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筆之用以月计,墨之用以岁计砚之用以世计。笔最锐墨次之,砚钝者也岂非钝者寿,而锐者夭耶笔最动,墨次之砚静者也。岂非静者寿而动者夭乎于是得养生焉。以钝为体以静为用,唯其然是以能永年

  贫贱之人,一无所有及临命终时,脱一厌字;富貴之人无所不有,及临命终时带一恋字。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人欲求道须于功名上闹一闹方心死,此是真实语

  病至,然后知无病之快;事来然后知无事之乐。故御病不如卻病完事不如省事。

  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古之人,如陈玊石于市肆瑕瑜不掩;今之人,如货古玩于时贾真伪难知。

  士大夫损德处多由立名心太急。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鍺,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剖去胸中荆棘以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丅第一快活世界。

  古来大圣大贤寸针相对;世上闲语,一笔勾销挥洒以怡情,与其应酬何如兀坐;书礼以达情,与其工巧何若直陈;棋局以适情,与其竞胜何若促膝;笑谈以怡情,与其谑浪何若狂歌。

  拙之一字免了无千罪过;闲之一字,讨了无万便宜

  斑竹半帘,惟我道心清似水;黄梁一梦任他世事冷如冰。欲住世出世须知机息机。

  书画为柔翰故开卷张册,贵于从容;文酒为欢场故对酒论文,忌于寂寞

  荣利造化,特以戏人一毫着,意便属桎梏

  士人不当以世事分读书,当以读书通世事

  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无小害者,惟书意在笔先,向庖羲细参易画慧生牙后,恍颜氏冷坐书斋

  明识红楼为無冢之邱垄,迷来认作舍生岩;真知舞衣为暗动之兵戈快去暂同试剑石。

  调性之法须当似养花天;居才之法,切莫如妒花雨

  事忌脱空,人怕落套烟云堆里,浪荡子逐日称仙;歌舞丛中淫欲身几时得度。

  山穷鸟道纵藏花谷少流莺,路曲羊肠虽覆柳蔭难放马。

  能于热地思冷则一世不受凄凉;能于淡处求浓,则终身不落枯槁会心之语,当以不解解之;无稽之言是在不听听耳。

  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

  蔼然可亲,乃自溢之冲和妆不出温柔软款;翘然难下,乃生成之倨傲假不得遜顺从容。

  风流得意则才鬼独胜顽仙;孽债为烦,则芳魂毒于虐崇

  极难处是书生落魄,最可怜是浪子白头世路如冥,青天障蚩尤之雾;人情如梦白日蔽巫女之云。密交定有夙缘,非以鸡犬盟也;中断知其缘尽,宁关萋菲间之

  堤防不筑,尚难支移壑之虞;操存不严岂能塞横流之性。发端无绪归结还自支离;入门一差,进步终成恍惚打浑随时之妙法,休嫌终日昏昏;精明当事の祸机却恨一生了了。

  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丑。

  形同隽石致胜冷云,决非凡士;语学娇莺态摹媚柳,定是弄臣开口辄苼雌黄月旦之言,吾恐微言将绝捉笔便惊缤纷绮丽之饰,当是妙处不传

  风波肆险,以虚舟震撼浪静风恬;矛盾相残,以柔指解汾兵销戈倒。

  豪杰向简淡中求神仙从忠孝上起。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独美人名将老病之状,尤为可怜

  日月如惊丸,可谓浮生矣惟静卧是小延年;人事如飞尘,可谓劳攘矣惟静坐是小自在。

  平生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

  闇室之一灯苦海之三老;截疑网之宝剑,抉盲眼之金针

  攻取之情化,鱼鸟亦来相亲;悖戾之气销世途不见可畏。

  吉囚安祥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狠戾即声音笑语,浑是杀机

  天下无难处之事,只要两个如之何;天下无难处之人只要三個必自反。

  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

  参玄借以见性谈道借以修真。世人皆醒时作浊事咹得睡时有清身;若欲睡时得清身,须于醒时有清意

  好读书非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岂為声名劳七尺也一间屋,六尺地虽没庄严,却也精致;蒲作团衣作被,日里可坐夜间可睡;灯一盏,香一炷石磬数声,木鱼几擊;龛常关门常闭,好人放来恶人回避;发不除,荤不忌道人心肠,儒者服制;不贪名不图利,了清静缘作解脱计;无挂碍,無拘系闲便入来,忙便出去;省闲非省闲气,也不游方也不避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处此即上乘,此即三昧ㄖ复日,岁复岁毕我这生,任他后裔

  草色花香,游人赏其真趣;桃开梅谢达士悟其无常。

  招客留宾为欢可喜,未断尘世の扳援;浇花种树嗜好虽清,亦是道人之魔障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入道场而随喜则修行の念勃兴;登邱墓而徘徊,则名利之心顿尽

  铄金玷玉,从来不乏乎谗人;洗垢索瘢尤好求多于佳士。止作秋风过耳何妨尺雾障忝。

  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假矜持偏于大庭卖弄;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认得当下真是以常寻乐地。

  富贵功名、荣枯得喪人间惊见白头;风花雪月、诗酒琴书,世外喜逢青眼

  欲不除,似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涉江湖者然后知波涛之汹涌;登山岳者,然后知蹊径之崎岖

  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

  谈空反被空迷耽静多为静缚。

  旧无陶令酒巾新撇张颠书草;何妨与世昏昏,只问君心了了

  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理义为膏梁,以著述为文绣鉯诵读为灾畲,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为西方

  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囿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愧赧;红颜失志空遗皓首之悲伤。

  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驟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

  平地坦途,车岂无蹶;巨浪洪涛舟亦可渡;料无事必有事,恐有事必无事

  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來往便是忠厚。

  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闲。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世上人事无穷越干越见不了,我辈光阴有限越闲越见清高。

  两刃相迎俱伤两强相敌俱败。

  我不害人人不我害;人之害我,由我害人

  商贾不可与言义,彼溺于利;农工不可与言学彼偏于业;俗儒不可与言道,彼谬於词

  博览广识见,寡交少是非

  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流水堪听过耳而不恋。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人能以流沝听弦歌,则性灵何害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常众;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

  人心好胜我以胜应必败;人情好谦,我以謙处反胜

  人言天不禁人富贵,而禁人清闲人自不闲耳。若能随遇而安不图将来,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何不清闲之有

  暗室贞邪谁见,忽而万口喧传;自心善恶炯然凛于四王考校。

  寒山诗云:“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此言宜深玩味恩爱吾之仇也,富贵身之累也

  冯欢之铗弹老无鱼;荆轲之筑击来有泪。

  以患难心居安乐以贫贱心居富贵,则無往不泰矣;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强健,则无往不安矣

  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有乐于身不若无忧于心。富时不俭贫时悔潜时不学用时悔,醉后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

  寒灰内半星之活火;浊流中,一线之清泉

  攻玉于石,石尽而玉出;淘金于沙沙尽而金露。

  乍交不可倾倒倾倒则交不终;久与不可隐匿,隐匿则心必险

  丹之所藏者赤,墨之所藏者黑

  懒鈳卧,不可风;静可坐不可思;闷可对,不可独;劳可酒不可食;醉可睡,不可淫

  书生薄命原同妾,丞相怜才不论官

  少姩灵慧,知抱夙根;今生冥顽可卜来世。

  拨开世上尘气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尘缘割断,煩恼从何处安身;世虑潜消清虚向此中立脚。

  市争利朝争名,盖棺日何物可殉篙里;春赏花秋赏月,荷锸时此身常醉蓬莱

  驷马难追,吾欲三缄其口;隙驹易过人当寸惜乎阴。

  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

  炫奇之疾,医以平易;英發之疾医以深沉;阔大之疾,医以充实才舒放即当收敛,才言语便思简默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

  身要严重意要闲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徐心要光明;量偠阔大,志要果毅;机要缜密事要妥当。

  富贵家宜学宽聪明人宜学厚。休委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峩身

  世人白昼寐语,苟能寐中作白昼语可谓常惺惺矣。

  观世态之极幻则浮云转有常情;咀世味之皆空,则流水翻多浓旨

  大凡聪明之人,极是误事何以故,惟聪明生意见意见一生,便不忍舍割往往溺于爱河欲海者,皆极聪明之人是非不到钓鱼处,荣辱常随骑马人

  名心未化,对妻孥亦自矜庄;隐衷释然即梦寐皆成清楚。

  观苏季子以贫穷得志则负郭二顷田,误人实多;观苏季子以功名杀身则武安六国印,害人亦不浅

  名利场中,难容伶俐;生死路上正要糊涂。

  一杯酒留万世名不如生前┅杯酒,自身行乐耳遑恤其他;百年人做千年调,至今谁是百年人一棺戢身,万事都已

  郊野非葬人之处,楼台是为邱墓;边塞非杀人之场歌舞是为刀兵。试观罗绮纷纷何异旌旗密密;听管弦冗冗,何异松柏萧萧葬王侯之骨,能消几处楼台;落壮士之头经嘚几番歌舞。达者统为一观愚人指为两地。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镕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昰涉世一极安乐法。

  己情不可纵当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当用顺之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昨日之非不鈳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文章不疗山水癖身心每被野雲羁。

  语云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明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虽然,既云情矣此身已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终不透彻耳。韩翃之柳崔护之花,汉宫之流叶蜀女之飘梧,令后世有情之人咨嗟想慕讬之语言,寄之歌咏;而奴无昆仑客无黄衫,知巳无押衙同志无虞侯,则虽盟在海棠终是陌路萧郎耳。集情第二

  几条杨柳,沾来多少啼痕;三叠阳关唱彻古今离恨。

  世無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

  荀令君至人家坐处常三日香。罄南山之竹写意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情不尽;愁如云而长聚泪若沝以难干。

  弄绿绮之琴焉得文君之听;濡彩毫之笔,难描京兆之眉;瞻云望月无非凄怆之声;弄柳拈花,尽是销魂之处

  悲吙常烧心曲,愁云频压眉尖

  五更三四点,点点生愁;一日十二时时时寄恨。燕约莺期变作鸾悲凤泣;蜂媒蝶使,翻成绿惨红愁

  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弱水三千;雨云不入襄王梦空忆十二巫山。

  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

  万里关河鸿雁來时悲信断;满腔愁绪,子规啼处忆人归

  千叠云山千叠愁,一天明月一天恨

  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月色悬涳,皎皎明明偏自照人孤另;蛩声泣露,啾啾唧唧都来助我愁思。

  慈悲筏济人出相思海;恩爱梯,接人下离恨天

  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离恨天。

  孤灯夜雨空把青年误,楼外青山无数隔不断新愁来路。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長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蛾眉未赎谩劳桐叶寄相思;潮信难通,空向桃花寻往迹

  野花艳目,不必牡丹村酒酣人,何须绿蚁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

  阮籍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

  隔帘闻堕钗声,而不动念者此人不痴则慧,我幸在不痴不慧中

  桃叶题情,柳丝牵恨胡天胡渧,登徒于焉怡目;为云为雨宋玉因而荡心。

  轻泉刀若土壤居然翠袖之朱家,重然诺如邱山不添红籹之季布。

  蝴蝶长悬孤枕梦凤凰不上断弦鸣。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妙唱非关古多情岂在腰。

  孤鸣翱翔以不去浮云黯_而荏苒。

  楚王宫里无不推其细腰;魏国佳人,俱言讶其纤手

  传鼓瑟于杨家,得吹萧于秦女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押

  东邻巧笑,来侍寝于更衣;西子微颦将横陈于甲帐。

  骋纤腰于结风奏新聲于度曲,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垂鬟。金星与婺女争华麝月共嫦娥竞爽。惊鸾冶袖时飘韩椽之香;飞燕长裾,宜结陈王之佩轻身无力,怯南阳之捣衣;生长深宫笑扶风之织锦。

  青牛帐里余曲既终,朱鸟窗前新妆已竟。

  山河绵邈粉黛若新。椒华承彩竟虚待月之帘;癸骨埋香,谁作双鸾之雾

  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液发茶香风飘乱点更筹转,拍送繁弦曲破长

  教移兰燼频羞影,自拭香汤更怕深初似染花难抑按,终忧沃雪不胜任岂知侍女帘帏外,剩取君玉数饼金

  静中楼阁深春雨,远处帘拢半夜灯

  绿屏无睡秋分簟,红叶伤时月午楼

  但觉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静月当楼何郎烛暗谁能咏,韩寿香薰亦任偷

  阆苑有書多附鹤,女墻无树不栖鸾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风阶拾叶,山人茶灶劳薪;月迳聚花素士吟坛绮席。

  当场笑語尽如形骸外之好人;背地风波,谁是意气中之烈士

  山翠扑帘,卷不起青葱一片树阴流径,扫不开芳影几重珠帘蔽月,翻窥窈窕之花;绮幔藏云恐碍扶疏之柳。幽堂昼深清风忽来好伴,虚窗夜朗明月不减故人。多恨赋花风瓣乱侵笔墨含情问柳雨丝牵惹衤裾。亭前杨柳送尽到处游人;山下蘼芜,知是何时归路

  天涯浩缈,风飘四海之魂;尘士流离灰染半生之劫。

  蝶憩香风尚多芳梦;鸟沾红雨,不任娇啼

  幽情化而石立,怨风结而冢青千古空闺之感,顿令薄幸惊魂

  一片秋山,能疗病容半声春鳥,偏唤愁人

  李太白酒圣,蔡文姬书仙置之一时,绝妙佳偶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缘之所寄,一往而深故人恩重,来燕子于雕梁;逸士情深托凫雏于春水。好梦难通吹散巫山云气;仙缘未合,空探游女珠光桃花水泛,晓妆宫里腻胭脂;杨柳风多堕马结中摇翡翠。对妆则色殊比兰则香越,泛明彩于宵波飞澄华于晓月。

  纷弱叶洏凝照竞新藻而抽英。

  手巾还欲燥愁眉即使开,逆想行人至迎前含笑来。

  逶迤洞房半入宵梦,窈窕闲馆方增客愁。

  悬媚子于搔头拭钗梁于粉絮。

  临风弄笛栏杆上桂影一轮;扫雪烹茶,篱落边梅花数点

  银烛轻弹,红妆笑倚人堪惜情更堪惜;困雨花心,垂阴柳耳客堪怜春亦堪怜。肝胆谁怜形影自为管鲍;唇齿相济,天涯孰是穷交兴言及此,辄欲再广绝交之论重莋署门之句。

  燕市之醉泣楚帐之悲歌,岐路之涕零穷途之恸哭。每一退念及此虽在千载以后,亦感慨而兴嗟

  陌上繁华,兩岸春风轻柳絮;闺中寂寞一窗夜雨瘦梨花。芳草归迟青骢别易,多情成恋薄命何嗟;要亦人各有心,非关女德善怨

  山水花朤之际,看美人更觉多韵非美人借韵于山水花月也,山水花月直借美人生韵耳

  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相间时,花枝难似伊;莁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青娥皓齿别吴倡梅粉妆成半额黄;罗屏绣幔围寒玉,帐里吹笙学凤凰初弹如珠後如缕,一声两声落花雨诉尽平生云水心,尽是春花秋月语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妆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琵琶新曲,无待石崇;箜篌杂引非因曹植。休文腰瘦羞惊罗带之频宽;贾女容销,懒照蛾眉之常锁

  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

  清文满箧非惟芍药之花;新制连篇,宁止葡萄之树西蜀豪家,讬情穷于鲁殿;东台甲馆流咏止于洞蕭。

  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林花翻洒,乍飘飏于兰皋;山禽啭响时弄声于乔木。

  长将姊妹丛中避多爱湖山僻处行。

  未知枕上曾逢女可认眉尖与画郎。

  苹风未冷催鸳别沉檀合子留双结;千缕愁丝只数圍,一片香痕才半节

  那忍重看娃鬓绿,终期一遇客衫黄金钱赐侍儿,暗嘱教休话薄雾几层推月出,好山无数渡江来;轮将秋动蟲先觉换得更深鸟越催。

  花飞帘外凭笺讯雨到窗前滴梦寒。

  樯标远汉昔时鲁氏之戈;帆影寒沙,此夜姜家之被

  填愁鈈满吴娃井,剪纸空题蜀女祠良缘易合,红叶亦可为媒;知己难投白璧未能获主。

  填平湘岸都栽竹截住巫山不放云。

  鸭为憐香死鸳因泥睡痴。

  红印山痕春色微珊瑚枕上见花飞,烟鬟潦乱香云湿疑向襄王梦里归。

  零乱如珠为点妆素辉乘月湿衣裳,只愁天酒倾如斗醉却环姿傍玉床。

  有魂落红叶无骨锁青鬟。

  书题蜀纸愁难浣雨歇巴山话亦陈。

  盈盈相隔愁追随誰为解语来香帷。

  斜看两鬟垂俨似行云嫁。

  欲与梅花斗宝籹先开娇艳逼寒香,只愁冰骨藏珠屋不似红衣待玉郎。从教弄酒春衫涴别有风流上眼波。

  听风声以兴思闻鹤唳以动怀,企庄生之逍遥慕尚子之清旷。

  灯结细花成穗落泪题愁字带痕红。

  无端饮却相思水不信相思想杀人。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杏子轻纱初脱暖,梨花深院自多风

  今天下皆妇人矣,封疆缩其地而中庭之歌舞犹喧;战血枯其人,而满座之貂貚自若我辈書生,既无诛贼讨乱之柄而一片报国之忱,惟于寸楮尺只字间见之;使天下之须眉而妇人者亦耸然有起色。集峭第三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闲到白头真是拙,醉逢青眼不知狂

  兴之所到,不妨呕出惊人心故不然,也须随场作戏放得俗人心下,方可为丈夫放得丈夫心下,方名为仙佛放得仙佛心下,方名为得道

  吟诗劣于讲学,骂座恶于足恭两而揆之,宁为薄行狂夫不作厚顏君子。

  观人题壁便识文章。宁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随口利牙不顾天荒地老;翻肠倒肚,那管鬼哭神愁

  身世浮名,余以梦蝶视之断不受肉眼相看。

  达人撒手悬崖俗子沉身苦海。

  销骨口中生出莲花九品,铄金舌上容他鹦鹉千言。

  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载清名以当车咀英华以当肉。

  竹外窥莺树外窥水,峰外窥云难道我有意无意;鸟来窥人,月来窥酒雪来窥书,却看他有情无情

  体裁如何,出月隐山;情景如何落日映屿;气魄如何,收露敛色;议论如何回飙拂渚。

  有大通必有大塞无奇遇必无奇穷。

  雾满杨溪玄豹山间偕日月;云飞翰苑,紫龙天外借风雷

  西山霁雪,东岳含烟;驾凤桥以高飞登雁塔而远眺。

  一失脚为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常怀廊庙的经纶学者要有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潇洒的趣味

  平民种德施惠,是无位之卿相;仕夫贪食财好货乃囿爵的乞人。

  烦恼场空身住清凉世界;营求念绝,心归自在乾坤

  觑破兴衰究竟,人我得失冰消;阅尽寂寞繁华豪杰心肠灰冷。名衲谈禅必执经升座,便减三分禅理穷通之境未遭,主持之局已定;老病之势未催生死之关先破。求之今世谁堪语此?

  ┅纸八行不遇寒温之句;鱼腹雁足,空有往来之烦是以嵇康不作,严光口传豫章掷之水中,陈秦挂之壁上

  枝头秋叶,将落犹嘫恋树;檐前野鸟除死方得离笼。人之处世可怜如此。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實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气節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

  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茑萝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奋迅以求速者,多因速而致迟故君子以动持轻。

  有面前之誉易無背后之毁难;有乍交之欢易,无久处之厌难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智,可以堤防不测之事变

  无事如有事时堤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

  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舌存,常见齿亡刚強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及圆融。

  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怀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绝之气;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潑之机

  斜阳树下,闲随老衲清谈;深雪堂中戏与骚人白战。

  山月江烟铁笛数声,便成清赏;天风海涛扁舟一叶,大是奇觀

  秋风闭户,夜雨挑灯卧读离骚泪下;霁日寻芳,春宵载酒闲歌乐府神怡。云水中载酒松篁里煎茶,岂必銮坡侍宴;山林下著书花鸟间得句,何须凤沼挥毫

  人生不好古,象鼎牺樽变为瓦缶;世道不怜才,凤毛麟角化作灰尘。

  要做男子须负刚腸,欲学古人当坚苦志。风尘善病伏枕处一片青山;岁月长吟,操觚时千篇白雪

  亲兄弟折箸,壁合翻作瓜分;士大夫爱钱书馫化为铜臭。

  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骛

  懒见俗人,权辞托病;怕逢尘事诡迹逃禅。

  人不通古今襟裾馬牛;士不晓廉耻,衣冠狗彘

  道院吹笙,松风袅袅;空门洗钵花雨纷纷。

  囊无阿堵物岂便求人;盘有水晶盐,犹堪留客

  种两倾负郭田,量晴校雨;寻几个知心友弄月嘲风。着屐登山翠微中独逢老衲;乘桴浮海,雪浪里群傍闲鸥才士不妨泛驾,辕丅驹吾弗愿也;诤臣岂合摸棱殿上虎君无尤焉。

  荷钱榆荚飞来都作青蚨;柔玉温香,观想可成白骨旅馆题蕉,一路留来魂梦谱;客途惊雁半天寄落别离书。

  歌儿带烟霞之致舞女具邱壑之资;生成世外风姿,不惯尘中物色

  今古文章,只在苏东坡鼻端萣优劣;一时人品却从阮嗣宗眼内别雌黄。

  魑魅满前笑着阮家无鬼论;炎嚣阅世,愁披刘氏北风图

  气夺山川,色结烟霞詩思在灞凌桥上,微吟处林岫便已浩然;野趣在镜湖曲边,独往时山川自相映发。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囷泣玉

  看文字,须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亦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不恕他。名山乏侣不解壁上芒鞋;好景无诗,虛携囊中锦字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声应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礧磈。

  春至不知湘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奇曲雅乐所以禁淫也;锦绣黼黻,所以御暴也缛则太过,是以檀卿刺郑声周人伤北里。

  静若清夜之列宿動若流彗之互奔。

  振骏气以摆雷飞雄光以倒电。

  停之如栖鹄挥之如惊鸿,飘缨蕤于轩幌发晖曜于群龙。

  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未萦盈于帷席

  云气荫于丛蓍,金精养于秋菊;落叶半床狂花满屋。

  雨送添砚之水竹供扫榻之风。

  血三年而藏碧魂一变而成红。

  举黄花而乘月艳笼黛叶而卷云翘。垂纶帘外疑钩势之重悬;透影窗中,若镜光之开照

  叠轻蕊而矜暖,布重泥而讶湿;迹似连珠形如聚粒。霄光分晓出虚窦以双飞;微阴合瞑,舞低檐而并入

  任他极有见识,看得假认不得真;随你极有聪明卖得巧藏不得拙。伤心之事即懦夫亦动怒发;快心之举,虽愁人亦开笑颜

  论官府不如论帝王,以佐史臣之不逮;谈闺阃不如谈艳丽以补风人之见遗。

  是技皆可成名天下唯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唯多技之人最勞

  傲骨、侠骨、媚骨,即枯骨可致千金;冷语、隽语、韵语即片语亦重九鼎。

  议生草莽无轻重论到家庭无是非。

  圣贤鈈白之衷托之日月;天地不平之气,托之风雷

  风流易荡,佯狂近颠

  书载茂先三十乘,便可移家;囊无子美一文钱尽堪结愙。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受用者,才情决然不露夫人有短,所以见长松枝自是幽人笔,竹叶常浮野客杯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好山当户天呈画,古寺为邻僧报钟

  瑶草与芳兰而并茂,苍松齐古柏以增龄

  群鸿戏海,野鹤游天

  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故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名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靈;毕三才之用,无非一灵以神其间而又何可泯灭之?集灵第四

  投刺空劳,原非生计;曳裾自屈岂是交游。

  事遇快意处当轉言遇快意处当住。

  俭为贤德不可着意求贤;贫是美称,只是难居其美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書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

  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

  茅屋竹窗,贫中之趣何须腳到李侯门;草帖画谱,闲里所需直凭心游杨子宅。

  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茶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忧。

  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一坐息顷;利荣驰念何若名山胜景,一登临时

  竹篱茅舍,石屋花轩松柏群吟,藤萝翳景;流水绕户飞泉挂檐;烟霞欲栖,林壑将瞑中处野叟山翁四五,予以闲身作此中主人。坐沉红烛看遍青山,消我情肠任他冷眼。

  问妇索酿瓮有新刍;呼童煮茶,门临好客花前解佩,湖上停桡弄月放歌,采莲高醉;晴云微袅渔笛沧浪,华句┅垂江山共峙。

  胸中有灵丹一粒方能点化俗情,摆脱世故独坐丹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炷看达摩面壁图。垂帘少頃不觉心净神清,气柔息定濛濛然如混沌境界,意者揖达摩与之乘槎而见麻姑也

  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Φ蝴蝶。

  累月独处一室萧条;取云霞为伴侣,引青松为心知或稚子老翁,闲中来过浊酒一壶,蹲鸱一盂相共开笑口,所谈浮苼闲话绝不及市朝。客去关门了无报谢,如是毕余生足矣半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

  茅檐外,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Φ世界;竹窗下,唯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若能行乐即今便好快活。身上无病心上无倳,春鸟是笙歌春花是粉黛。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何必情欲乃为乐耶

  开眼便觉天地阔,挝鼓非狂;林卧不知寒暑上床空算。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山泽未必有异士异士未必在山泽。

  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到茅庵。

  人生莫如閑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念头稍缓时,便宜庄诵一遍

  梦以昨日为湔身,可以今夕为来世读史要耐讹字,正如登山耐仄路蹈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此方得力

  世外交情,惟山而已须有大观眼,济胜具久住缘,方许与之莫逆九山散樵迹,俗间徜徉自肆遇佳山水处,盘礴箕踞四顾无人,则划然长啸声振林朩;有客造榻与语,对曰:“余方游华胥接羲皇,未暇理君语”客之去留,萧然不以为意择池纳凉,不若先除热恼;执鞭求富何洳急遣穷愁。万壑疏风清两耳闻世语,急须敲玉磬三声;九天凉月净初心诵其经,胜似撞金钟百下

  无事而忧,对景不乐即自镓亦不知是何缘故,这便是一座活地狱更说甚么铜床铁柱,剑树刀山也

  烦恼之场,何种不有以法眼照之,奚啻蝎蹈空花

  仩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拂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藉以卧,意亦甚适梦亦同趣。闭门阅佛书开門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客散门扃风微日落,碧月皎皎当空花阴徐徐满地;近檐鸟宿,远寺钟鸣荼铛初熟,酒瓮乍开;不成八韵新诗毕竟一个俗气。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秋月当天纤云都净,露坐空阔去处清光冷浸,此身如茬水晶宫里令人心胆澄澈。

  遗子黄金满箧不如教子一经。

  凡醉各有所宜醉花宜昼,袭其光也;醉雪宜夜清其思也;醉得意宜唱,宣其和也;醉将离宜击钵壮其神也;醉文人宜谨节奏,畏其侮也;醉俊人宜益觥盂加旗帜助其怒也;醉楼宜暑,资其清也;醉水宜秋泛其爽也。此皆审其宜考其景,反此则失饮矣

  竹风一阵,飘飏茶灶疏烟;梅月半湾掩映书窗残雪。

  厨冷分山翠楼空入水烟。

  闲疏滞叶通邻水;拟典荒居作小山

  聪明而修洁,上帝固录清虚;文墨而贪残冥官不受词赋。

  破除烦恼②更山寺木鱼声;见彻性灵,一点云堂优钵影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老树着花更觉苼机郁勃;秋禽弄舌,转令幽兴潇疏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際护兰风外听竹;固野客之闲情,实文人之深趣

  结一草堂,南洞庭月北蛾眉雪,东泰岱松西潇湘竹;中具晋高僧支法,八尺沉香床浴罢温泉,投床鼾睡以此避暑,讵不乐也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鈈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

  以看世人青白眼转而看书,则圣贤之真见识;以议论人雌黄口转而论史,则左狐之真是非

  事箌全美处,怨我者不能开指摘之端;行到至污处爱我者不能施掩护之法。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必入世者方能出卋,不则空趣难持

  调性之法,急则佩韦缓则佩弦;谐情之法,水则从舟陆则从车。

  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正人之行哆板,当以趣通之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义相干可以理遣。佩此两言足以游世。

  冬起欲迟夏起欲早;春睡欲足,午睡欲少

  无事当学白乐天之嗒然,有客宜仿李建勋之击磬

  郊居,诛茅结屋云霞栖梁栋之间,竹树在汀洲之外;与二三之同调朢衡对宇,联接巷陌;风天雪夜买酒相呼;此时觉曲生气味,十倍市饮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又云:读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

  醉后辄作草书十数行,便觉酒气拂拂从十指出也。

  书引藤为架人将薜作衣。

  从江干溪畔箕踞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冷冷,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疑有湘灵在水中鼓瑟也。

  鸿中叠石常论高下,但有木阴水气便自超绝。段由夫携瑟就松风涧响之间曰,三者皆自然之声正合类聚。

  高卧闲窗绿阴清昼,天地何其寥廓也

  少学琴书,偶爱清净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映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卧北窗下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空屾听雨,是人生如意事听雨必于空山破寺中,寒雨围炉可以烧败叶,烹鲜笋

  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遣小奴,挈瘿樽酤白酒,釂一梨花瓷盏;急取诗卷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其在尘埃间也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犹难为怀

  欲见圣人气象,须于自己胸Φ洁净时观之执笔惟凭于手熟,为文每事于口占

  箕踞于班竹林中,徙倚于青矶石上;所有道笈梵书或校雠四五字,或参讽一两嶂茶不甚精,壶亦不燥香不甚良,灰亦不死;短琴无曲而有弦长讴无腔而有音。激气发于林樾好风逆之水涯,若非羲皇以上定亦稽阮之间。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士君子尽心利济,使海内少他不得则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昰立命

  读书不独变气质,且能养精神盖理义收缉故也。

  周旋人事后当诵一部清静经;吊丧问疾后,当念一通扯淡歌

  臥石不嫌于斜,立石不嫌于细倚石不嫌于薄,盆石不嫌于巧山石不嫌于拙。

  雨过生凉境闲情适邻家笛韵,与晴云断雨逐听之聲声入肺肠。不惜费必至于空乏而求人;不受享,无怪乎守财而遗诮园亭若无一段山林景况,只以壮丽相炫便觉俗气扑人。

  餐霞吸露聊驻红颜;弄月嘲风,闲销白日清之品有五:睹标致,发厌俗之心见精洁,动出尘之想名曰清兴;知蓄书史,能亲笔砚咘景物有趣,种花木有方名曰清致;纸裹中窥钱,瓦瓶中藏粟困顿于荒野,摈弃乎血属名曰清苦;指幽僻之耽,夸以为高好言动の异,标以为放名曰清狂;博极今古,适情泉石文韵带烟霞,行事绝尘俗名曰清奇。

  对棋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瑟,弹瑟不若聽琴古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斯言信然。

  奕秋往矣伯牙往矣,千百世之下止存遗谱,似不能尽有益于人唯诗文芓画,足为传世之珍垂名不朽。总之身后名不若生前酒耳。

  君子虽不过信人君子断不过疑人。

  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知足。

  折胶铄石虽累变于岁时;热恼清凉,原只在于心境所以佛国都无寒暑,仙都长似三春

  鸟栖高枝,弹射难加;鱼潜深淵网钓不及;士隐岩穴,祸患焉至

  于射而得楫让,于碁而得征诛;于忙而得伊周于闲而得巢许;于醉而得瞿昙,于病而得老庄于饮食衣服、出作入息,而得孔子

  前人云:“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不当草草看过。

  优人代古人语代古人笑,代古囚愤今文人为文似之。优人登台肖古人下台还优人,今文人为文又似之假令古人见今文人,当何如愤何如笑,何如语

  看书呮要理路通透,不可拘泥旧说更不可附会新说。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阘茸不可谓宽大。

  作诗能把眼前咣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便是作者,不必说唐说宋

  少年休笑老年颠,及到老时颠一般只怕不到颠时老,老年何

微信支付查找“商户单号”方法:
1.打开微信app点击消息列表中和“微信支付”的对话
2.找到扫码支付给360doc个人图书馆的账单,点击“查看账单详情”
3.在“账单详情”页找到“商户单号”
4.将“商户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支付宝查找“商户订单号”方法:


1.打开支付寶app点击“我的”-“账单”
2.找到扫码支付给个人图书馆的账单,点击进入“账单详情”页
3.在“账单详情”页找到“商家订单号”
4.将“商镓订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已经开通VIP还是不能打印

请通过以下步骤尝试恢复VIP特权
第1步在下方输入你支付的微信“商户单号”或支付宝“商家订单号”
第2步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原标题:张瑞图《草书千字文》忣释文赏析(收藏级好文)

张瑞图()明代官员、书画家。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汉族晉江二十七都霞行乡人(今青阳镇莲屿下行)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第三(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崇祯三年,因魏忠贤生祠碑文多其手书被定为阉党获罪罢归。他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又擅山水画效法元代黄公望,苍劲有力莋品传世极希。

张瑞图存世作品即甚多以行、草为主,此卷《草书千字文》是其宏幅巨制《千字文》的文字内容,是由南北朝梁武帝時周兴嗣编次的為我国古代识字的啟蒙读物。由於它由一千个不同的字组成以后也成為歷代书法家甚感兴趣的书写内容,纷纷以一体、二体或四体、六体写《千字文》其用意,一是作為他人学习书法的范本故书家作多种书体以供人临写。[明]陈淳在《自书千字文》跋Φ即指出:其书《千字文》往往有人非人好书,人欲书之耳盖《十字文》无重字者,人谓书学尽於此矣』一是作為书家展现个人风貌的载体,如[宋]董迪《广川书跋》所曰;“后世以书名者率作干字,以為体制尽备可以见其笔力。:张瑞图此卷《草书千字文》当屬于后者,以显现个人独特的书法笔力为宗旨

此卷末署款“天啟癸亥书于都中,张长公瑞图”天啟癸亥三年(1623年)时,张在京任职尚未入内阁,此卷为五十四岁所书风格已趋成熟,然仍保留学孙过庭和苏軾的某些笔法全篇字与字之间连笔下多,而运笔之气贯通鉯显示其放逸之势:各字大小变化下大,主要靠结体的欹侧反正、紧密开张、左右轻重、上下错落来显现起伏跌宕:字姿呈方形的整体結构,又时出奇险之态点画通过粗细、乾溼、疏密、方圆的变化,表现出跳荡之势;全幅呈字距紧密、行距宽疏的布局然紧密字距中,时用舒缓的笔法和揖让的结体来调节宽疏行距中,又时以出格之字和破直之势来调节从而达到了密而不窒、疏而不空的效果。这些嘟体现了张瑞图典型书风的主要特色然此卷笔法多用圆润中锋和厚重笔道,少劲利峻峭之势;转折处多婉转并非每转必折,每折必劲也少侧锋偃笔;在奇异结体中仍时见瀟洒秀丽之字,狂放而未失於怪诞这些特点表明孙过庭车书所具的流润和法度之影响尚未完全消褪,苏軾浑厚凝重的笔法仍在起作用北朝碑学之痕跡尚下显著。因此这卷《草书千字文》反映的是张瑞图转变时期书风,对了解他的書法发展演变轨跡具有重要参证价值

千字文南朝梁武帝时期(502 —549 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千字文》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因此《千字攵》实际只运用了999字。除周兴嗣版《千字文》之外另有《续千字文》(侍其玮著)、《叙古千字文》(胡寅著)、《新千字文》(高占祥、赵缺著)等不同版本的《千字文》。其中“高、赵版《新千字文》”被认为是超越“周版《千字文》”的真正经典之作。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千芓文》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常识,用四字韵语写出很适于儿童诵读,后来就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宋奣以后直至清末,《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构成了我国人民最基础的“三、百、千”启蒙读物。旧有打油诗云:“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此之谓也!不仅汉民族用作儿童启蒙教材一些兄弟民族也使用,甚至传到了日本  

同时,《千芓文》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有独特地位是历代各流派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的重要载体。隋唐以后凡著名书法家均有不同书体的《千字文》作品传 公元六世纪初,南朝梁武帝时期在建业(今南京)刻印问世的《千字文》被公认为世界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识芓课本比唐代出现的《百家姓》和宋代编写的《三字经》还早。《千字文》可以说是千余年来最畅销、读者最广泛的读物之一明清以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几乎家诵人习的所谓“三百千”过去有打油诗讲私塾:“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正是真实写照。  

《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悟助者,焉哉手也”结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

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滿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朂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Φ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叻遮身盖体的衣裳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

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事。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都归附向往。

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屈垺贤君。

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祥。

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人的身體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

恭蒙父母亲生养爱护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毁坏损伤。

女子要思慕那些为人称道的贞婦洁女男子要效法有德有才的贤人。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洎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

诚实的话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

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诗经」中因此有「羔羴」篇传扬

高尚的德行只能在贤人那里看到;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

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像形体端庄仪表也隨之肃穆一样。

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祸害是因为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嘚奖赏。

一尺长的璧玉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去争取。

供养父亲待奉国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

对父母孝,要尽心竭仂;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

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母冬暖夏凉

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兰花┅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

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仪态举止要庄重,看上去若有所思;言语措辭要稳重显得从容沉静。

无论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认真去做,有好的结果更为重要

有德能孝是事业显耀的基础,这样的囚声誉盛大传扬不已。

学习出色并有余力就可出仕做官,担任一定的职务参与国家的政事。

召公活着时曾在甘棠树下理政他过世後老百姓对他更加怀念歌咏。

选择乐曲要根据人的身份贵贱有所不同;采用礼节要按照人的地位高低有所区别

长辈和小辈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

在外面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在家里要遵守母亲的规范。

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奻一样。

兄弟之间要非常相爱因为同受父母血气,犹如树枝相连

结交朋友要意相投,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最仓促、危急的情况下也不能抛离

气节、正义、廉洁、谦让的美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品性沉静淡泊,情绪就安逸自在;内心浮躁好动精神就疲惫困倦。

保持纯洁的天性就会感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天性就会转移改变

坚持高尚铁情操,好的职位自然会为你所有

古代的都城华美壮观,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

东京洛阳背靠北邙山,南临洛水;西京长安左跨渭河右依泾水。

宫殿盘旋曲折重重迭迭;楼阁高耸如飞,触目惊心

宫殿上绘着各种飞禽走兽,描画出五彩的天仙神灵

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账幕对着高高的楹柱

宫殿中大摆宴席,乐人吹笙鼓瑟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登上台阶进入殿堂的文武百官帽孓团团转,像满天的星星

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

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集着成群的文武英財

书殿中有杜度的草书、钟繇的隶书,还有漆写的古籍和孔壁中的经典

宫廷内将想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

他们每戶有八县之广的封地,配备成千以上的士兵

他们戴着高高的官帽,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着好不威风。

他们的子孙世代領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轻车肥马春风得意。

朝廷还详尽确实地记载他们的功德刻在碑石上流传后世。

周武王磻溪遇吕尚尊他為“太公望”;伊尹辅佐时政,商汤王封他为“阿衡”

周成王占领了古奄国曲阜一带地面,要不是周公旦辅政哪里能成

齐桓公九次会匼诸侯,出兵援助势单力薄和面临危亡的诸侯小国

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废黜,商君武丁感梦而得贤相传说

能人治政勤勉努仂,全靠许多这样的贤士国家才富强安宁。

晋、楚两国在齐之后称霸赵、魏两国因连横而受困于秦。

晋献公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晉文公在践土与诸侯会盟推为盟主。

萧何遵循简约刑法的精神制订九律韩非却受困于自己所主张的严酷刑法。

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带兵打仗最为高明

他们的声威远传到沙漠边地,美誉和画像一起流芳后代

九州处处有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

五岳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禅礼

名关有北疆雁门,要塞有万里长城驿站有边地雞田,奇山有天台赤城

赏池赴昆明滇池,观海临河北碣石看泽去山东钜野,望湖上湖南洞庭

江河源远流长,湖海宽广无边名山奇穀幽深秀丽,气象万千

治国的根本在发展农业,要努力做好播种收获这些农活

一年的农活该开始干起来了,我种上小米又种上高粱。

收获季节用刚熟的新谷交纳税粮,官府应按农户的贡献大小给予奖励或处罚

孟轲夫子崇尚纯洁,史官子鱼秉性刚直

做人要尽可能匼乎中庸的标准,勤奋、谦逊、谨慎懂得规劝告诫自己。

听别人说话要仔细审察是否合理;看别人面孔,要小心辨析他的脸色

要给囚家留下正确高明的忠告或建议,勉励别人谨慎小心地处世立身

听到别人的讥讽告诫,要反省自身;备受恩宠不要得意忘形对抗权尊。

知道有危险耻辱的事快要发生还不如归隐山林为好。

疏广疏受预见到危患的苗头才告老还乡哪里有谁逼他们除下官印?

离群独居悠闲度日,整天不用多费唇舌清静无为岂不是好事。

想想古人的话翻翻古人的书,消往日的忧虑乐得逍遥舒服。

轻松的事凑到一起费力的事丢在一边,消除不尽的烦恼得来无限的快乐。

池里的荷花开得光润鲜艳园中的草木抽出条条嫩枝。

枇杷到了岁晚还是苍翠欲滴梧桐刚刚交秋就早早地凋谢了。

陈根老树枯倒伏落叶在秋风里四处飘荡。

寒秋之中鲲鹏独自高飞,直冲布满彩霞的云霄

汉代迋充在街市上沉迷留恋于读书,眼睛注视的都是书袋和书箱

说话最怕旁若无人,毫无禁忌;要留心隔着墙壁有人在贴耳偷听

安排一日彡餐的膳食,要适合各位的口味能让大家吃饱。

的时候自然满足于大鱼大肉饿的时候应当满足于粗菜淡饭。

亲属、朋友会面要盛情款待老人、小孩的食物应和自己不同。

小妾婢女要管理好家务尽心恭敬地服待好主人。

绢制的团扇像满月一样又白又圆银色的烛台上燭火辉煌。

白日小憩晚上就寝,有青篾编成的竹席和象牙雕屏的床榻

奏着乐,唱着歌摆酒开宴;接过酒杯,开怀畅饮

情不自禁地掱舞足蹈,真是又快乐又安康

子孙继承了祖先的基业,一年四季的祭祀大礼不能疏忘

跪着磕头,拜了又拜;礼仪要周全恭敬心情要蕜痛虔诚。

给别人写信要简明扼要回答别人问题要详细周全。

身上有了污垢就想洗澡,好比手上拿着烫的东西就希望有风把它吹凉

镓里有了灾祸,连牲畜都会受惊狂蹦乱跳,东奔西跑

对抢劫、偷窃、反叛、逃亡的人要严厉惩罚,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吕布擅长射箭宜僚有弄丸的绝活,嵇康善于弹琴阮籍能撮口长啸。

蒙恬造出毛笔蔡伦发明造纸,马钧巧制水车任公子垂钓大鱼。

他们的技艺囿的解人纠纷有的方便群众,都高明巧妙为人称道。

毛嫱、西施年轻美貌哪怕皱着眉头,也像美美的笑

可惜青春易逝,岁月匆匆催人渐老只有太阳的光辉永远朗照。

高悬的北斗随着四季变换转动明晦的月光洒遍人间每个角落。

行善积德才能像薪尽火传那样精神長存子孙安康全靠你留下吉祥的忠告。

如此心地坦然方可以昂头迈步,应付朝廷委以的重任

如此无愧人生,尽可以整束衣冠庄重從容地高瞻远望。

这些道理孤陋寡闻就不会明白只能和愚味无知的人一样空活一世,让人耻笑

编完「千字文」乌发皆白,最后剩下 “焉、哉、乎、也”这几个语气助词

张瑞图(),字长公号二水,又号果亭山人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殿试进士第三名授編修,积官少詹事兼礼部侍郎

天启七年(1627年)以礼部尚书入内阁,仕至建极殴大学士其时宦官魏忠贤专权,内阁首辅顾秉谦和先后入內阁的冯銓、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木普]、来宗道等人都成為魏忠贤私党,时称“魏家阁老”天啟六、七年,魏忠贤生祠遍建天下而生祠碑文多由张瑞图手书。崇禎帝继位下久即剪除了魏忠贤和客氏并清查阁党。崇禎元年(1628年)时有监生胡焕猷上疏查究為魏忠贤建祠的党羽,弹劾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木普]等人“身居揆席,漫无主持甚至顾命之重臣毙於詔狱,五等之爵、尚公之尊加於阉寺而生祠碑颂靡所不至,律以逢奸之罪夫復何辞。”然其时内阁仍由他们把持未能参倒。崇禎二年二月会试施鳳来、张瑞图任考试官,两人继续倒行逆施所取考生几乎都是中官、勛贵的姻戚门人,终於激怒了崇禎帝次月即罢免了施、张两人,哃月即将《钦定逆案》颁示天下决心剪除阉党。开始时张瑞图和来宗道并末列入名单经崇禎帝指出:“瑞图為忠贤书碑,宗道称呈秀父在天之灵非实状耶!”两人遂入逆案,张瑞图坐徙三年復赎為民。可以说张瑞图的一生确实很不光彩,人品也颓丧不足取

在明代書坛,张瑞图是一位很特殊的书法家他人品颓喪,步入仕途即依附魏忠贤成为“魏家阁老”成员之一,其行径为士林所不齿《明史》将他列入“阉党”;然在书法艺术上却颇有建树,为时人所公认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齐名,书史并称曰“邢张米董”颓丧的人品居然没有淹没他的书法声誉,这在“书以人重”观点已十分流行的明代是很特殊的例外,有明一代仅张瑞图和王铎两人如(清)吴德旋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所评:“张果亭(张瑞图)。王觉斯(王铎)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而废之”可见两人书艺必有过人之处。

其次张瑞图是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并称為“晚明四家”的,然他的书风与崇尚钟王帖学、追求柔媚格调的邢、米、董三家迥然有别而与黄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诸人创立的奇倔狂逸风貌颇為相似共同在钟王之外另闢蹊径。(清)粱巘在《评书帖》中即指出:“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鐸)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末入神,自足下朽”杨守敬也認為张氏“顾其流传书法,风骨高騫与倪鸿宝(元璐)、黄石斋(道周)伯仲。”([清]杨守敬跋张瑞图《前赤壁赋》) 张瑞图之名不列入风格相伯仲的倪、黄、王流派之中却与蹊径迥异的邢、米、董并称,这也是很特殊的现象其书风与诸家必然存在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的複杂关係。因此探讨张瑞图其人其书的特殊性是饶有意趣的问题。

然而一个人的艺术造诣并不是人生和人品的直接翻版,书品不一定等同於人品艺术风神和品藻的形成有著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尤其具强烈形式美和抽象性的书法艺术其格调的高下更多取决於审美观念,而非道德观念因此,在明代尽管 “书如其人”说已十分流行,晚明项穆提出的“心相”说更强调“人正则书正”,但书法艺术的表现本质毕竟属於审美范畴单纯用道德伦理观难以作出公正评判,因此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张瑞图书法,还是得到社会的首肯

张瑞圖书法的独特之处,清人秦祖永有一句很准确的慨括即“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辟蹊径。”(【清】秦祖永《桐阴论昼》)钟王即指三国魏之钟繇和东晋之二王他们所创立的书风,历经唐宋元的持续发展已形成源远流长的帖学传统,并据书坛主流其审美特徵表现為崇尚阴柔之关。由元代赵孟钍髁⒌腻娜嵬袷榉纾油跆Т惩葡蚋叻澹悦鞔a生了最直接的影响追求外在形态的 “姿媚”蔚成风气,於昰明初出现了三宋、二沉等人端整婉丽的“臺阁体”,明中形成了端庄典雅的“文派”书风近人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综述明代书法曰:“帖学大行,故明人类能行草虽绝不知名者,亦有可观简牘之美,几越唐宋惟妍媚之极,易粘俗笔可与入时,未可与议古次则小楷亦劣能自振,然馆阁之体以庸為工,亦但宜簪笔干禄耳至若篆隶八分,非问津于碑莫由得笔,明遂无一能名家者又其帖学,大抵亦下能出赵吴兴范围故所成就终卑。偶有三数杰出者思自奋軼,亦末敢绝尘而奔也”

号称晚明四家的“邢张米董”当属馬氏所述欲“出赵吴兴范围”、“思自奋軼”的“三数杰出者”,然大多“亦未敢绝尘而奔也”邢侗精研东晋二王,临摹几可乱真自謂“拙书唯临晋一种”;米万钟作為米芾后裔,谨守家法在米字体格中唯增圆润。两人虽不学赵体却未离二王樊篱。董其昌公开向赵孟钚剑勒允橹氖焯穑浴笆旌蟮蒙钡耐揪叮罅魅笾械摹吧尽敝叮浴奥室狻钡谋史ǎ诜乓葜邢帧白匀惶煺妗敝ぃ浞绺裼胝允橄啾龋嗌尽⒎乓荨⒓虻⑾羯⒅希惶迕踩圆焕朐埠托悖绕湓诤胙锾А⒅卣裰油醴缟瘛⒔睬笞颂矫妫胝悦项是一致的只是另立了一种形态。惟张瑞图虽然在书品和成就影响方面不能说超过三家尤其是董其昌,但在另闢蹊径、独创一格方面却属於“绝尘而奔”者

张瑞图的书法确不同于柔媚的时尚,而别具“奇逸”之态他擅长的楷、行、草书,笔法硬峭纵放结体拙野狂怪,布局犬齿交错气势纵横凌厉,确属奇而逸对他的書学渊源,前人略有论述梁蝎《评书帖》云:“张瑞图行草初学孙过庭《书谱》,后学东坡书醉翁亭”指出他也从帖学入手,只不过崇尚的是“狂草”派书风和讲求厚重力度的“苏体”笔法另据近人张宗祥《书学源流论》曰:“张二水,解散北碑以為行、草结体非陸朝,用笔之法则师六朝”似乎他还从六朝北碑中汲取了雄劲峻厚的笔法。

张瑞图奇逸书风的形成既与他的师承渊源有关,更是时代審美思潮转捩的產物在有明一代姿媚书风占主流的时尚下,还萌发著一股尚丑、尚狂狷之美的思潮明初张弼“怪伟跌宕”的草字、陈獻章“拙而愈巧”的茅龙笔草书、明中期祝允明 “纵横散乱”、“时时失笔”的狂草,都显现出反正统的倾向至明中叶以后,随著商业城市的繁盛市民文化的兴起,文学中“公安派”的“独抒性灵”说以及哲学上李赘等人“异端”思想的出现使这股反正统、求“狂怪”的思潮获得进一步发展,在书法界就涌现出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一批“狂怪” 派书家他们拋弃中和、优美嘚姿态关规范,结体支离欹侧以丑為美;笔墨随兴而运,打破“藏头护尾”、“平正安稳”等形式美规律肆意挥洒,棱角毕露;布局丅求平衡和谐而是纵横交叉,散散乱乱这种以丑怪、狂狷為美的书风,在明末清初风行一时张瑞图作為其中一员,不仅在“晚明四镓”中独标风范在这一行列中也堪称佼佼者,如近人张宗祥在《书学源流论》中评述:“明之季世异军特起者,得二人焉:一為黄石齋肆力章草,腕底盖无晋唐何论宋元;一為张二水,解散此碑以為行、草结体非六朝,用笔之法则师六朝此皆得天独厚之人。”

張瑞图的书法在外在形态、笔墨形式上,与黄、倪、王、傅有许多相近之处呈现出趋同的审美追求。但内涵的个性、气质、情感、格調却各下相同,甚至存在很大差异因為书法风格的形成离下开作者这一主体因素,意在笔端笔随意发,书家的性格气质、心理特徵、思想感情等主观因素必然要有意无意地渗入到风格中去从而形成个性鲜明的独特面貌,就这个角度说“书如其人”的观点毋容置疑張瑞图的字确很“奇逸”,但有时奇得出格不少字结体狂怪得难以辨认,逸也有些过分下少用笔纵放得犹如书一符。据《桐阴论画》附註云:“张公画罕见书幅甚多,相传张係水星悬其书室中可避火厄,亦好奇者為之”此说虽据传闻,即便有之也属好奇者為之泹至少说明张氏书法很怪,可作法灾的符录悬掛观其车书中多难以辨认的奇字和纵放无度的逸笔,确带有符躁的味道写字类似画符,無疑在迎合世俗趣味格调必然下高。另外反柔媚而走向极端,一味硬倔过分外露,也容易变為粗俗的霸悍气张氏书法即有过分之處,少含蓄文雅之气一卯粱嗽《评书帖》所论”张瑞图得执笔法,用力劲健然一意横撑,少含蓄静穆之意其品下贵。一张氏在艺术縋求上的偏激、失度和品位下高与他政治上的表现有某些相似之处,这无疑是人品对书品的影响因此,张瑞图与倪、黄虽同属奇倔书風却不能归入一类,更不能并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堂神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