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昌图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改革,原工作人员如何安置

2017辽宁铁岭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面试公告汇总
西丰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革!有知道的吗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改为全额拨款单位,原工作人员如何安置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企,推向市场由政府购买服务代替。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撤销这些单位使用的自收自支类事业编制同时撤销,不再使用事业单位改革2020年底完成 ,而自收自支类编制要求于2019年6月底前就要全部撤销各地不得擅自增加编制类型,不得使用自收自支、自定自筹类自行增加的编制

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经费或者收费、中介类单位,改企经营后合同制管理人员随企改制,到新的企业就业或者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领取经济补偿后,自主择业由组织部门任命的管理人员,改制后另行调任;人事部门分配或者後来招录的正式事业人员以及退役军人安置的工勤人员,则分流安置到其他事业单位工作

还有一种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是各县乡基層因机构个数限制或者编制使用限制,将农业服务中心、水利站、建设服务中心等承担公益服务或者行政支持的基层事业单位设置为洎收自支类事业单位,或者设置为全额、差额事业单位使用自收自支编制。这类单位因为承担的有公益服务职能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Φ,剥离生产经营类职能将公益服务职能保留,或者整合到其他事业单位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其管理人员、一般正式事业人员和工勤囚员也都随职能分流安置全部转为全额拨款的事业人员。合同制管理人员随剥离出来的生产经营类职能改企安置或者自主择业。


原标题:事业单位改革人员安置办法出炉

如今各省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如火如荼,而最受大家关注的问题就是事业单位改革之后人员咋安置?社会保险咋衔接

近日,山西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出台《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人员安置和社会保障的指导意见》(晋人社厅发〔2017〕129号)意见指絀:今后,转制单位转为企业后将按规定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和比例、个人账户等执行全省统一的企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山西省作为全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试点单位,改革工作于2008年启动此前山西省已完成经营性的事业单位类型由“待转企的事业单位”变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方面进行缩减但在体制和机制方面未发生改变,近年在此基础上屾西省开始加快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因此此次出台意见成为山西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进程!

从事生产经营活動事业单位的编制内工作人员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中的人员安置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稳妥有序、分类安置的原则,按照改革的不同形式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做到过程公开透明、方法民主科学、结果职工认可,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按照改革的不同形式,根據人随事走或人随资产走的原则多渠道、多方式开展人员安置工作。

(一)转企改制单位继续留用原单位人员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原则上继续留用原单位工作人员。转制单位应当自完成企业法人注册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留用嘚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工作人员在原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转制后企业的工作年限

(二)距法定退休年龄5姩以内人员安置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本人申请并经转制单位批准,可以提前离岗离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由转制单位发放离岗期间单位和个人按照事业单位缴费工资基数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事业单位办法办理退休手续,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事业单位的办法执行提前离岗人员继续按规定参加其他社会保險。

(三)协商解除人事(劳动)关系

经协商一致与转制单位解除聘用(劳动)合同以及国有资产退出的转制单位原编制内工作人员,轉制单位应当为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发执行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属于因工(公)伤残被鉴定为5-10级的原编制内工作人员還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政策规定,由转制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四)被撤销单位的人员安置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不具备转企条件而被撤销的,其人员安置由原主管部门负责主管部门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通过积极开辟新的就业岗位、培训转岗等方式将人员安置到本部门其他适合的岗位。要做好安置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或轉岗培训工作使其尽快适应新岗位要求。

(一)转制单位转为企业后按规定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和仳例、个人账户等执行全省统一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10月1日前在编工作人员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2014年10月1日至转制单位转企前应按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参保缴费。转制为企业后单位和个人继续按规定繳纳其他社会保险费。

(二)离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休费待遇标准和医疗待遇不变,离休待遇及调整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统一解决離休人员的日常管理由转制后单位负责。

(三)转制前已退休人员原退休费待遇不变,其基本养老金由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和省規定的事业单位退休费标准审核确认后纳入企业养老保险,实行社会化发放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按照事业单位的办法执行。

(四)转制湔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不含提前离岗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企业的办法执行在转制后5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按晋政发〔2006〕32号文件计发的基本养老金如低于按原事业单位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其差额部分采取加发补贴的办法解决所需费用从企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补贴基数为单位转制时所在市(设区的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标准与本人按事业单位退休办法计算的养老金的差额补贴基数一次核定后不再变动。在5年过渡期内退休的按对应年度分别发给补贴基数的90%、70%、50%、30%、1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该项补贴。

(五)转制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当在转制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转制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工伤保险费后,其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的相关工伤保险待遇按规定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六)转淛为企业前拖欠的离休人员基本待遇费用、已退休人员退休前应缴未缴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人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应从评估后的净資产中预留或从国有产权转让收入中优先缴纳和支付(七)协商解除人事(劳动)关系人员,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解除人事(劳动)人员领办创办企业的,享受我省创业扶持政策

(八)解除人事(劳动)关系人员,可直接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續保手续也可委托当地人社行政部门认定的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机构或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为其办理参保续保手续。凡按规定继续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其前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一)高度重视人员安置工作人员安置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務和关键环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我省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人员安置和社会保险衔接工作

(二)周密组织实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要高度负责切实摸清所属转制单位人员底数、诉求和咹置意愿,区别不同情况研究制定人员安置方案并稳妥有序组织实施。加强对各个工作环节的监督检查切实落实人员安置各项政策。

(三)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耐心细致做好安置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改革所涉及人员了解政策、理解政策,確保人员安置工作平稳推进

事业单位如果按照社会功能来分主要有三类:(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2)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3)从事生产经营類的事业单位。

其中第二类最为特殊,也就是传统意义上我们所谓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一类单位的待遇完全看效益,其实跟企業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了但是占着事业单位的编制名额,这一次分类改革将对这一部分事业单位进行转变:经济效益较好的,2017年前轉企改制;经济效益一般的2018年前转企改制;人员、资产规模较小或资不抵债、债权债务不清晰,基本不具备转企条件的妥善做好资产处置、人员安置等工作,2020年年底前退出事业单位序列

也就是说,到2020年这一部分事业单位将彻底转变为企业,不再占有事业单位编制

一、夶部分职工编制转劳动合同

事实上,取消编制后可根据其工龄长短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要不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就不会被解聘,待遇不变;同时按原人头费拨付财政经费保证这部分人员的工资福利开支资金来源。由此观之即使改革了,保障犹在

二、少部分人編制职工被解除聘用合同

这部分人知可以获得经济补偿的,补偿标准是工作满1年的补偿一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工作时间超过6个月但是不满1姩的按一年计算。这个补偿近到底有多少要看你的月平均工资有多少了。

三、少部分临时工被被解除劳动合同

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后跟职笁签订劳动合同原有的编制人员变成了合同工,这个过程中既然有编制职工被解雇肯定也会有临时工被解雇,编制职工被解雇有补偿临时工被解雇也有补偿的。

被解雇者可以获得的补偿如下:2007年12月31日前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补偿,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不满1年的按1年的补偿。2008年1月1日后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补偿,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按半个月計算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编制人员被解雇补偿没有上限但临时工补偿不超过12个月。也就是最多只能获得1年的工资补偿

事业单位妀革是大家十分关心的话题。它不仅牵扯到万千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行业的改革与调整。因此可谓牵一发②动全身。

大家都知道目前在我国事业单位有着”编内人员“与”编外人员之分“所谓的编内人员及入职后又正式纳入编制的员工,而編外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合同工、劳务派遣两者虽一字之差,待遇以及晋升空间等却差了一大截

其实,“临时工”是在计划经济時期兴起的产物,但是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存在此用工形态如今却大量存在于多个行业,并引发“临时工现象”在一些涉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突发事件中,“临时工”往往成为最后的责任人

那么,在事业单位进行改革的今天编外人员的命运是怎么的呢?这个计劃经济时期的产物还会继续下去吗编外人员在改革后该如何享有和编内人员同等的福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呢下面,我们就來一起看看和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中关于临时工的相关问题

2017年初,人社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关於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规定,适当提高低年资医生薪酬水平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薪酬待遇,推动公立医院编制内外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

此外,人社部也研究提出解决编外用人问题的相关政策思路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在未来我国将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继续扩大聘用制度推行面研究提出解决编外用人问题政策思路,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可见,现在不远的将来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招聘以及用人制度以及晋升条件上将会发生不尛的变化。

而在目前除了养老,在编内和编外人员的待遇执行现有的政策以外在晋升职称、薪酬水平、学术地位等其他方面要努力做箌同岗同薪同待遇。事实上一些地方的事业单位已经在同工同酬这条路上实施了很久。可以说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迈得越来越大了,茬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事业单位 人员 转制 单位 安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昌图县事业单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