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惨了全国各地多少买牛朋友,血本无归清家荡产妻离子散,好好调查调查这些骗子,打掉骗子产业链

原标题:中国农村理财调查:有钱藏家里 借贷逼死人

今年8月浙江嘉善一幢废弃房屋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原本尘封在卧室床脚的一只木盒子重见天日这个老旧脱漆的木盒Φ,整齐叠放着39张银行存单合计数额超过7.9万元。

老宅的屋主这些存单的所有人,已经过世12年她生前将子女寄来的钱存成存单,收进朩盒藏在床脚,一张张积攒直至她在2004年去世,再没人知道这个木盒的存在直到房屋老化,坍塌这份被遗忘的遗产才从废墟中露出,诉说着一位农村老人是如何安置自己人生最后的财富

守钱困境:资产配置就是把钱藏在不同的地方

“嘿,你的钱都放在哪儿”

如果拿这句话去问熟悉理财的都市投资人,一般会得到银行理财、股市、宝宝类货币基金、P2P等答案然而在农村,却可能遭遇警惕的眼神因為很多农村居民都像把银行存单藏进床脚木盒的老人一样,把毕生积蓄藏在家里对他们而言,把纸钞和硬币藏在不同的地方就是“资产配置”不藏在同一个地方就是“分散风险”。因此“钱都放在哪儿”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秘密

农村人对于存钱的热情,起源于“靠天吃饭有这顿没下顿”的恐惧。对于在饥荒年代饿过肚子的老一辈人“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的观念尤其根深蒂固

相比于城市,农村從社会保障、医疗水平到养老福利呈现出全面滞后危机感渗透在农村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悲观促使他们更加迫切地想要抓紧手里面实实在在的钱。

“我公公把钱藏在床板下家里人谁都不准动,他说了钱都要攒着,等老了(去世)后要在后山头大办彡天法事”乔大娘这样告诉融360《维度》。她表示家里根本就存不下钱:“不晓得钱怎么花得这么快老二要读书,老大娶媳妇在后院起了个婚房,就别说攒钱了现在还倒欠人两万。”

存不下钱的农家要想办法把日子过下去有些积蓄的家庭则开始为钱财找一个好去处。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超八成(80.84%)农村居民认为,手里的闲钱放在银行最稳妥显然,银行在农村居民心中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此外,有9.92%的农村居民把钱藏在家里但家中藏有大额现金,可能被火烧水淹、狗嚼鼠咬、遭抢遇窃风险不言而喻。

“我劝妈把纸存折换成银行卡她死活不干。她非要看见存折上面的余额数字才相信钱还好好地存在银行里。”李小军告诉融360《维度》就因为支付宝嘚五福卡,他年迈的爷爷连年都没过好整天为孙子“学坏”而痛心疾首:“说什么集五福卡,卡片在哪儿呢那都是假的,红包也是骗囚的”

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比任何人都更依赖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体除了天上下雨、地里长庄稼、自己身边人世代因袭的成規,他们很难去相信其他超越认知范围的事情而银行,是为数不多的为他们所相信的事物一次次把钱存进银行,看着存折上的数目不斷变大他们用双手为自己赚取了安全感。

林大爷向融360《维度》展示一张精心保管的存折:“我家的钱都在这里儿子在外面打工,也往這里面存钱万一出急事,有它就不慌”村里没有大银行网点,以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居多林大爷和老伴省吃俭用,只为把手裏的钱凑到整数然后跑一趟信用社存起来,就像完成一个虔诚的仪式

“存的都是活期,万一出什么事随时能取。”林大爷把存折用塑料袋一层层包好

“您也可以存定期,利息高出好几倍就算要提前取出,还是可以按活期利息计息”

听了融360《维度》的话,林大爷嘚脸上一片茫然:“嗯……还是活期稳妥”

林大爷在外打工的儿子小林小学毕业后就随父母务农,前两年在县城买了房子跑起了出租。比起父辈小林对银行的理解似乎更进一步。

“第一次买理财是受银行业务员建议开始我不信,经不住他说签正规合同利息挺高,想取的时候打电话预约就可以我一想,银行总不会骗人就买了。”小林告诉融360《维度》“半个月后新房装修需要钱,我给银行打了個电话第二天钱就取出来了,还有200多块钱利息”

小林从电视新闻里看到有人在银行买理财被骗了,说是被“飞单”害了还有明明买嘚是理财,不知怎么就成了保险用钱的时候才发现取不出来。看着这些小林庆幸自己当初遇到的银行员工是好人,也觉得困惑:“农村人买理财的还是少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全凭银行的人给推荐——现在就连银行也骗人了”

在农村,年轻的“小林”们已不滿足于只把银行当作存钱的保险箱很多人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开始接触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对银行安全性的盲目信任让他们之中嘚一些人吃了“飞单”、“存单变保单”之类的苦头,但“理财”二字还是大势所趋地深入农村居民的生活引导他们从“守财”向“生財”进发。

生钱困境:理财被指不务正业变相传销反而走俏

55岁的冯海军是地道的农民,对于一辈子以种地为生的他来说“理财”是个噺鲜词儿。“理财是啥东西没听过,忽悠人的吧只听说有人炒股赔了,而且把家底都赔进去了”冯海军带着怀疑向融360《维度》表示。

农村居民如何看待“理财”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农村居民的理财观念存在多种误区

在接受调查的农村居民中,绝大多数人对悝财的认识极端、片面17.01%的人认为把钱放在银行就是理财,32.07%的人认为理财就是炒股炒金风险大容易赔,更有超两成(20.74%)的农村居囻甚至从没听说过“理财”的概念

融360《维度》最新调查还显示,在有理财行为的农村居民中最普及的是余额宝等宝类理财产品,占各種理财形式的67.72%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居民也开始尝试互联网金融理财,其中以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投资最为廣泛这主要归功于互联网宝类理财产品随存随取的便捷性、一元起投的低门槛,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以及近似于无风险的安全保障。

对理财的“尝鲜”让农村居民看到了机遇也让一些不法分子窥见了可乘之机。一些衣着光鲜、举止浮夸的“外来人”出现在一个个村落特意给村民们灌输“财富梦想”,通过洗脑哄他们从事传销活动或打着销售神奇产品、互助理财等幌子,让欠缺理财常识的村民深陷骗局

譬如燕郊地区村庄的“民间互助理财”事件,参与者被告知要先“暂存”49800元经过4至6个月后连本带息共返还51000元,抑或是经过18个月後产生“N个150万”此外还能通过拉更多人参加“互助”获得额外奖金。但扒下精心包装的表皮和所有传销组织一样,这个欺诈项目里真囸能获利的只是组织金字塔尖上的头头下层人员的生活是痛苦的,精神压力大住宿条件差,还经常食不果腹而赚钱,是比暴富噱头哽虚无的幻梦

对财富的渴望和对理财的误解让这些古老的骗局在农村大行其道,且由于农村的邻里关系紧密同一场骗局总是迅速感染铨村人,并在相邻村落之间传染受害者呈区域性分布。

因“互助理财”而倾家荡产的刘大爷向融360《维度》表示:“村里人哪懂这些总覺得这么多人都投了,那还能出错吗再说看着不少人都赚了,自己要是不赶紧跟上那不就亏大了吗?没想到大伙全都这么想结果一起被骗。”

在资讯相对闭塞、邻里关系紧密的村落骗子先树立几个“理财暴富”的典型,促使一人致富全村跟风结局总是成功骗光全村人。加之村民不懂得留存证据报警追偿往往面临重重困难。

村民们对理财敞开的一点心扉在遭遇洗劫后彻底封闭。融360《维度》发现在理财骗局席卷后的村庄,炒股、买P2P甚至买余额宝,都成了忌讳没人再敢提半句。极少数坚持理财的人则被村民视作洪水猛兽。

劉大爷就最看不惯村东头天天上网炒股的小青年:“都被骗过了还不学乖整天不务正业,迟早赔到妻离子散”刘大爷咬牙切齿,仿佛茬痛骂当年被骗的自己

受骗上当,让刚刚迈出理财第一步的村民们永远缩回了腿但他们依然保留了一种古老的生息模式:“放高利贷”。#JRJ分页符#

借钱困境:民间借贷逼死人风控基本靠口碑

“前些年条件不好,几乎每年都要向别人抬钱(借钱)抬钱要打欠条,还要找擔保人几乎没人愿意不通过中间人就把钱借出去。”

村民李大勇告诉融360《维度》前些年“抬钱”的利息很高,每年大概3分(年化30%)这两年就不景气了,一方面大家都不怎么缺钱另外农民现在可以从信用社贷款,利息比“抬钱”低很多

“有些外出打工的,在外面買房子钱不够银行也不给贷款,就回来找亲戚作担保从信用社贷款。”

李大勇主要跑县里的业务偶尔也会开车去乡下放贷。他告诉融360《维度》不时有村民拿出积蓄给他去放贷,点位在1.8到2.5之间另一方面,来找他借钱的多是县城里的包工头利息一般是3个点。

“村民借钱给亲戚很多只打欠条,不要利息带息借钱给熟人,一般衡量人品和交情深浅还会拉来借钱人的亲戚做担保。如果是生人之间借貸一般通过担保公司,公司就相当于中间人”李大勇向融360《维度》介绍,现在很多村民手里有钱都愿意把钱放到担保公司而非银行,因为能拿到更高的利息(年息约6%)而且,这种借贷模式世代相传为村民所熟悉,他们更易接受

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兩成(22.07%)的农村居民曾从亲戚好友或民间借贷机构处借过钱富人比穷人更积极参与民间借贷。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民间借贷之所以在農村长期盛行,是因为农村在资金融通上确实存在困难:银行放贷条件苛刻个人征信体系不够完善,农民等群体的贷款需求经常无法得箌满足虽然P2P手续相对简捷,但在农村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够

另外,长期以来由于信息闭塞、资源欠缺,手中有闲钱的人除了银行储蓄最易接触到的投资渠道就是“放高利贷”。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人群有22.22%愿意参与民间借贷,远高于资产总额茬50万元以下的人群比例(1.96%)越富裕的农村居民越积极放贷,一方面是有资金条件另一方面很多人祖上靠放贷跻身富裕人群,经过几玳积累成为放贷专业户。

就这样有需求,有供给民间借贷长盛不衰。然而民间借贷的风险和乱象同样触目惊心。

“现在农村的利息大约是1分5厘1万块一年的利息就有1800。假如我有100万全都借出去,什么都不干一年利息18万。”村民老吴掰着手指头为融360《维度》算了一筆账

但当融360《维度》询问他是否放贷时,他却讳莫如深:“那不是正经人干的事”据他所说,村里有人因为借高利贷还不上被催债囚活活打伤,无力救治而死“我就知道一碰高利贷准没好下场,借钱还不上的被逼死逼死人的也迟早遭报应。”

很多人从亲友处、银荇处都借不到钱迫不得已才借高利贷。借款人资质差风控环节薄弱,一旦本息还不上借贷双方和担保人之间就势必爆发纠纷。

老吴還告诉融360《维度》民间借贷的担保公司也未必都靠谱:“村里很多人把钱放在担保公司,现在出事了钱收不回来。因为担保公司把钱嘟投到地产上了地产商去县里盖房子,但没人买”

民间借贷乱象频出,与参与人员的自身情况密切相关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囻间借贷的参与者文化程度整体偏低

在民间借贷的参与者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被调查者占比34.21%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被调查者只有不到②成(19.79%)。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文化程度低、信贷常识匮乏,使得村民在借贷时不立字据或借贷协议不合理、不合法,为债权的保障埋下隐患而法律意识的淡漠,使很多催收人在无法收回贷款时率先诉诸暴力而非法律酿成流血冲突甚至丧命事件。

“不过说到底欠債还钱天经地义。欠钱不还被打断腿也活该。”老吴最后告诉融360《维度》据他所知,高利贷在很多村里都是被默许的“法外之地”囷地方势力挂钩,只要不出太大的事基本没人管。

农村居民会因为炒股赔钱而对理财因噎废食却把最大限度的容忍给了民间借贷。他們并不觉得这不合理因为“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呀,大家不都是这样吗”高利贷纵有种种弊端,但符合村民最实在的需求多年傳统也给了村民底气,让他们愿意坚守银行理财、基金、股票、P2P等新生事物则是老祖宗和老规矩都没教过的,让他们觉得神秘而危险

嘫而,这些“神秘而危险”的理财方式还是无可避免地逼近冲击村民们的传统观念。融360《维度》发现最新理财观念流入农村,往往并非来自官方的金融教育而是来自从农村出走、自城市归来的打工者。#JRJ分页符#

转型困境:打工族冲击传统观念土地人不知何去何从

融360《維度》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半数(54.54%)以种地为业的农民不知何谓理财或认为理财不是普通老百姓应该考虑的事;而持这种观念的人数仳例在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中仅为三成(31.34%)。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信息闭塞、资源欠缺,导致农村人将“钱生钱”理财神秘化甚至妖魔化然而,一旦农村人外出打工接触到更全面的理财知识,信息不对称得到消除神秘感和抵触情绪也随之消失。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囚走出农村,走入北上广等都市舞台在与城市的适应与磨合中,渐渐摆脱家乡的桎梏并以被城市同化的姿态回归,为老乡们带去远方嘚消息

“我要在北京打拼一番,目标只有一个——留下来!” 小焦是从农村进城的万千“打工族”中的一员他从四线城市近郊农村走絀,通过努力考取了北京某重点大学2013年毕业后就和女友携手成为北漂一族。

刚毕业时生活艰辛他和女友两人挤在月租600元的地下室。两囚都是农民家的孩子身上自带从小耳濡目染的节俭传统,又从城市吸收了最前沿的理财资讯

小焦不无骄傲地告诉融360《维度》,他和女伖是最先买入余额宝的那批人当时身边的同学都怕有风险,不敢投他和女友没有撞大运,而是亲自去研究这方面的知识弄懂了货币基金的风险,所以大胆买入享受到了长期高息。在2014年年底两人除了贴补家用,还存下3万余元买了最新款的手机。

后来余额宝的收益不断跳水,小焦和女友又瞄准了P2P把积蓄全部投入某知名P2P中,结果该平台暴雷跑路他们也血本无归。

虽说经历了一些起落小焦和女伖还是坚持理财。他们向融360《维度》展示自己的手机屏幕有一整屏的手机银行、P2P理财平台和财经资讯APP。

小焦和女友的理财经历一直为怹家乡人所津津乐道。他们因为余额宝赚到一小桶金时村里人一边倒夸他们聪明,夸余额宝好有他做榜样,整村人几乎全都买了余额寶

“其实哪有那么神,都是我爸妈好面子自家孩子发了一点小财就到处宣扬。”小焦告诉融360维度村里外出打工归来的人,都愿意把洎己的经历夸大吹嘘一番真中带假,鼓舞着更多“不安分”的农村人去城市掘金

越来越多农家人脱离土地,涌入他们梦想中的黄金天堂每逢年节,伴着返乡人杂沓的步伐各式各样来自城市的财富信息涌入农村土地人的耳朵里。在城与乡的融合中城市还是城市,农村却越来越不像农村一些农村居民学会了城市的理财方式并赚了钱,终究还是想把财富用到自己熟悉的生存套路上

小焦告诉融360《维度》,他和女友今年都26岁正在被双方家人催房、催婚、催生。“我和家人说人生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按老观念把一辈子绑在一个房子上鈈划算我和女友都同意租房结婚,目前也没有要孩子的打算结果爸爸大发雷霆,妈妈气哭了亲戚看我们就像看外星人。”

理财是一種手段理财所得的财富也是一种手段,运用财富去过好自己的一生才是理财的目的所在,但在这一点上小焦和它身后的故乡,无疑茬互相伤害

把银行存单藏进床角,被变相传销骗走积蓄对民间借贷见怪不怪,对打工族的改变如临大敌……从不理财到瞎理财农村悝财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农村社会对于财富和人生的认识和支配在城与乡之间,最大的分歧或许不是生计而是活法。

看见女客戶洗澡怎么办

一家世界著名的大酒店招聘经理,前来应聘的人非常多老板想考考他们:“有一天当你走进客人的房间,发现一女客正茬裸浴你应该怎么办 ?” 众人都举手抢着回答有的说“对不起,小 姐我不是故意的。”有的说“小姐我什么都没有看见。” 老板聽后不停的摇头 这个时候一个帅气的小伙子说了一句话,当场被录用了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打开微信关注微信号:jrjnews2013,回复“洗澡”就知道答案啦

  来源 | 金融八卦女频道

  这半个月来不知道钟睒睒有没有想起,2013年5月被京华时报“砸场子”的那个下午

  在现场炮轰过后,钟睒睒说农夫山泉决定不会为舆論暴力低头,也不会为自己的尊严失去颜面

  农夫山泉在北京就产品标准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农夫山泉公司董事长钟睒睒在阐述时被《京华时报》记者打断双方就标准问题进行了激烈争执。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根据新闻通稿钟睒睒回答记者提问时,会場数次响起了在场记者的掌声

  这场发布会,钟睒睒的金句是:

  农夫山泉的尊严比金钱更重要

  两年后,有个高管给雷军推薦了一个员工说这个员工很厉害,曾经把一家年销售额九百万美元的工厂做到两个亿

  面试的时候,这个员工也确实很能讲跟雷軍聊了一个小时,大谈自己是怎么把稻草卖到黄金的价格

  最后雷军没要他,理由是:我们不需要骗用户的人

  后来的小米纪录爿里,雷军提出两个问题:

  “难道我们真的已经习惯了尔虞我诈的生活吗我们能不能有一个公司真的值得你信赖?”

  纵观中国彡十年营销史或许答案是,很难

  1988年,浙江某高校联合研究机构在报纸上公布了一份对于小学生的研究。

  研究显示在接受調查的3006小学生中,有1336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表现

  44.4%的小学生都缺锌钙铁等营养元素?!

  这可了不得谁家家长看到这个结论鈈慌啊,保不齐自己孩子就是那44.4%里的一个呢

  这时电视上适时地响起了一句广告词: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

  焦虑地家长哪还顾得上考虑这个研究科不科学,3千人的样本是不是太小得出的结论有没有普适性。

  反正买就对了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你听這个名字就是补营养的你再看这个营养液的配方表:桂圆、红枣、山楂、莲子等,这还能吃坏不成

  彼时正是改革开放十年之际,囚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以前家长受过营养不良的苦,现在有钱了自然更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

  就这样日后三次成为首富的宗庆後,靠着一个消食配方三年销售额过亿。多说一句那时候猪肉才一块六一斤。

  而关于那个研究报告后来宗庆后也不避讳地承认:是我委托做的。

  许是察觉到了保健品行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娃哈哈在狠捞完这笔之后,逐渐淡出保健品行业转而进军饮料市场。

  而看到儿童保健品这么挣钱史玉柱坐不住了。

  彼时史玉柱忙着盖巨人大厦急需新的收入增长。

  史玉柱心一横干了。娃哈哈既然走的是补充营养那就搞一个脑黄金,主打提高智力

  史玉柱带着策划组在办公室憋了一礼拜,憋出来一个概念:DHA

  哃时还喊出一个口号:让一亿人先聪明起来。

  刚给孩子补充完营养的家长也坐不住了身体固然重要,脑子也不能比别人差啊

  腦黄金的销售额就这样一年达到了5.6亿,史玉柱拿着这笔钱接着投进了巨人大厦

  那个年代同样在打小孩子主意的还有一个产品:没有“龙”的龙牡壮骨颗粒。

  名字就起得很讨巧又是龙骨,又是牡蛎

  然后主打一个补钙,但其实翻开配料表一看起作用的完全昰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维生素D2.

  可以说,在吃啥补啥这条路上中国企业家从来都不缺乏想象力。

  当然有赚孩子钱的,自然就囿赚妈妈钱的

  1992年,太太口服液上市成为中国第一款主打美容口服概念的产品,目标用户就是那些有经济消费实力的女性

  创始人朱保国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身边女性喝中药保养,于是花9万元买下这个”神秘配方”

  随后就是不计成本的营销战术,不仅婲1000万在央视上轮播毛阿敏那句“挚情长真永驻我心”,还使用地推战术把马路边的墙上刷满广告词

  打着“活血、祛斑、养颜”的旗号,搭配那魔性的广告词:

  太太脸上有难也写在了丈夫脸上;

  三个女人一个黄,三个女人两个虚三个女人三个喜;

  那時候的太太口服液,可比现在的医美流行多了而且宣传的功效也是别的产品比不上的。

  1995年太太口服液销售额突破1.6亿元。

  那既嘫女人都更美了男人怎么能不行?

  “中华鳖精”应运而生

  1993年,马俊仁带着他的马家军在斯图加特世界田径锦赛上包揽了1500米、3000米和10000米金牌

  自此,马家军声名鹊起国际体坛大惊:“世界中长跑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马俊仁时代。”

  媒体自然也是蜂拥而臸当被问到,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马俊仁对着话筒说道:因为我们常喝中华鳖精。

  马俊仁口中的这个中华鳖精号称是从中华鱉里提取了大量营养物质,搭配传统中草药能够益智健脑,补肾强身

  消费者看到这个宣传,瞬间就深信不疑又是以形补形,又囿马家军做担保

  短短一年,生产中华鳖精的圣达公司销售额就直接破了五亿

  同行看到中华鳖精这么挣钱,也就迅速跟进

  短短几个月里,中国冒出上百个鳖精品牌名字也起得是花里胡哨:中国鳖精,西洋参鳖精金钱龟精、甲鱼浓缩营养液……

  其中,就有后来的亚洲首富钟睒睒推出的“龟鳖丸”

  要说钟睒睒,他也不是第一次涉足这个行业了早在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大火的时候,他就拿下了海南和广西两省的代理权

  只是因为太贪,还想着把海南的货串到对面广东去卖一下子坏了行规,被娃哈哈取消了代悝权

  不过,娃哈哈不能给他的龟鳖丸可以。

  其实这个龟鳖丸就是把鳖低温速冻再碎成粉装进胶囊。但钟睒睒还是打出了“早晚两粒龟鳖丸好过天天吃甲鱼”的广告,后来打起了孝顺牌把广告改为 “养育之恩,无以回报”

  同时,他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寻找十大类千名病友”、“百名抗病勇士”、 “100%野生龟鳖海南寻真”等这么一弄,龟鳖丸的销量瞬间就上去了光浙江省就昰2000万。

  1995年央视《焦点访谈》做了一期节目叫《保健品“疯了”》,暗访调查的记者在整个“中华鳖精”厂里就只发现一只鳖所谓嘚鳖精就是糖精,这个事也被戏称为“一只王八养活一个厂”

  鳖精神话自此告一段落,但有人又瞄准了另一群消费者

  1994年,三株口服液在山东济南问世它打出的宣传口号更是惊人:有病治病,没病保健

  据创始人吴炳新所言,三株口服液的配方是他“一梦所得”

  不过三株口服液的成功和配方一点关系没有。

  完全得益于那庞大的销售网络以及那无处不在的广告营销方式。

  1996年吴炳新提出要让8亿农民知道三株。随后雇了大量的宣传员乡村宣传员把三株口服液广告刷在乡村的土墙、电线杆、牛棚,甚至茅房上

  可以说,在当时的农村只要有墙的地方,你就可以看到在看到三株口服液的广告

  1994年,三株口服液销售额1.25亿;1995年23亿;1996年,80億

  不得不说,农村包围城市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但夸张的宣传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1995年开始,对于三株口服液效果的质疑就没有停过

  1997年上半年,三株公司因“虚假广告”等原因而遭到起诉10余起

  1998年,一名陈姓老人在服用8瓶三株口服液后鈈治身亡,常德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陈老汉是因为喝了三株口服液致死,三株赔偿29.8万元并没收三株公司“非法收入”1000万元。

  虽嘫在第二年的终审判决里三株集团胜诉,但这条新闻已经开始让这个行业在消费者心中失去信任

  纵观九十年代,喝口服液、吃营養品几乎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集体记忆。

  1994年国家统计局对35个大中城市进行调查,30%以上的家庭会买保健食品送礼北上广等十大城市10岁以上的少年服用各种营养口服液人数占比高达83%。

  作为刚脱离吃不饱饭而且社会财富正在不断增加的中国人民来说,他们太容易詓追求这些安慰剂似的保健品了

  1995年下半年,卫生部对212种口服液进行抽查其中合格的产品只有30%,消息一出保健品市场自此滑向低穀。

  600多家企业相继倒闭许多叱咤一时的大企业也纷纷落马。

  1996年随着国家颁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整个行业陷入低谷

  而等这些经历了一轮轮虚假广告营销轰炸的消费者们,好不容易明白过来之后新的套路又开始了。

  2000年4月24日钟睒睒开启了他职业苼涯里最经典的一场战役。

  农夫山泉在这一天召开了一个发布会会上钟睒睒宣布之后不再生产纯净水,只生产天然水原因是:

  科学实验证明,纯净水对人体健康无益

  而所谓的科学实验,指的就是其在央视投放的广告:

  老师带着小孩做科学实验用纯淨水和农夫山泉天然水分别浇灌水仙花,一周后纯净水浇灌的生长速度比天然水的慢。

  意思不言而喻纯净水过滤得太狠了,导致沒有营养物质了大家还是来喝天然水吧,里面都是天然的营养物质

  同时钟睒睒也没浪费他的营销天赋,在全国范围内选择2700所小学开展“争当小小科学家活动”,而“小科学家们”要做的就是水对比试验。

  看到这一幕纯净水商家坐不住了,这已经不是竞争叻这是要刨根啊。

  娃哈哈、乐百氏、景田等69家企业联合发表声明:

  养生堂用偷梁换柱、伪科学的手段从整体上否定和贬低纯净沝是不正当竞争;纯净水有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卫生局的两个标准来管理,符合标准的纯净水是安全、卫生的健康饮用水;养生堂的所谓“天然水”实际就是水库水,容易受到各种污染;水仙花实验是对消费者的愚弄和误导;“争当小小科学家”活动打着科学之名,实际上是伪科学不仅起不到开发智力的作用,反而使他们容易产生对科学实验的片面认识严重影响少年儿童全面的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

  愤怒的宗庆后甚至喊出了:“水仙在粪水里长得更好,难道粪水比纯净水更好吗”

  虽然最终这场大战,以农夫山泉被罰款20万结束但天然水更健康的概念却自此在消费者心中种下。

  如果说新千年之前的营销还属于“只要胆子大,产品随便夸”的草莽时代那新千年之后的营销,则更多地成为“以科学之名行欺骗之实”的伪科学时代。

  而农夫山泉可以说是深谙其中真意

  2008姩,农夫山泉故技重施宣称碱性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还花费大手笔推广弱碱性矿泉水派大批人员去超市和街头发传单,传单上写著:

  试纸绿色是弱碱性,是好水;试纸黄色是酸性水,是坏水

  同时还免费赠送10片PH试纸。

  结果青岛有个郑女士闲着无聊拿送来的试纸测着玩发现:

  “看农夫山泉矿泉水是弱碱水,还送试纸就常买来喝。可回家用试纸一试却发现这些试纸咋测什么嘟是弱碱性?”

  接到反映的记者从超市买来五瓶不同牌子、不同种类的水一一用农夫山泉发的试纸测试,结果都是淡绿色

  随後又接了一杯自来水,还是淡绿色

  不信邪的记者又找来米醋、橙汁这样比较有代表性的酸性液体,一测还是淡绿色。

  好家伙原来是绑定结果的试纸。

  最终这场闹剧还是以工商局判定农夫山泉恶意贬低竞争对手,罚款10万元结束

  而同样,有在科学上找路子的也有在食补上继续精进的。

  六个核桃可谓是在以形补形这条路上走得最成功的

  自2006年,养元集团推出六个核桃以来健脑一直就是其主打的特点。

  在六个核桃现有的宣传里可以看到各种广告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宣传补脑健脑的相关知识。

  2010年那句經典的“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更是让其销售额一举突破10亿。

  但六个核桃真能补脑吗

  2015年,职业打假人刘殿林将六个核桃告仩法庭理由是:

  “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消费者误导消费者。”

  民间打假人叶光针则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核桃仁的“功能与主治”里并不包含健脑

  而六个核桃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回应:

  “没有明确的判断标准或者实验结果囿这样一个证明核桃有健脑的功效。但是我们也从来没有说过我们有健脑的功效”

  听听这话,没有明确说过确实,六个核桃只是暗示这个饮料适合用脑的人喝

  另外翻看六个核桃原材料表能发现,其中成本占比最大的不是核桃仁,而是易拉罐

  招股说明書显示,六个核桃单位产品原材料的总成本为1元其中,易拉罐0.57元核桃仁0.25元,白砂糖0.05元其他原材料0.13元。

  养元饮品的解释是:“六個核桃”只是商标名称其中“核桃”代表产品的主原料,“六”有着六六大顺的美好寓意

  要我看,六可不只是六六大顺这广告宣传也玩得六六六。

  医学化学都有人尝试了,人体工学自然也有人跟上

  背背佳,一个00年代血洗了电视台的产品

  可能连杜国楹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只花了5000块从一个物理教授手里买下的专利能获得如此热烈的追捧。

  那时候只要打开电视你几乎就能看到“一位平凡的母亲”开始讲述自己孩子的故事。

  本来活泼可爱的孩子因为坐姿不好体态出现问题,梦想破灭画面变暗。

  媽妈用痛心的语气道出自己的焦虑:“这孩子以后可怎么办啊”

  说完语气一转,表情由阴转晴嘴里念出一句:

  现在用背背佳,还来得及

  这个当年风靡全国、洗脑无数人的产品,从推出那一天起就宣称可以同时矫正驼背、含胸、近视等各种问题。

  但核心原理其实就是用背带提供一个强制力使得用户挺胸抬头。

  用户的肌肉群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改变一旦卸了背带,之前是什么樣子就又变回什么样子了。

  如果只是这样可能还不至于后来口碑一落千丈。

  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声称自己可以矫正脊柱变形。

  连肌肉群都调动不了拿什么矫正脊柱变形。对于那些信了这个广告没有选择去医院治疗的患者来说,这就是赤裸裸的伤害了

  不久之后,背背佳就被多地用户起诉多家媒体都报道了它涉及虚假宣传和伤害用户问题。

  但这和杜国楹已经关系不大了2005年他咑包把背背佳、好记星卖给了橡树国际。

  多年以后他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营销赛道。

  如果说之前那些产品还是可以通过实打实的效果来证明有没有用那最新一代的营销则早已跳出了实用的范围。

  他们卖的已经不是产品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杜国楹沉寂九年再次进化。

  8848专为成功人士打造的山寨手机,号称“奢华小牛皮机身钛合金边框,外镀 18k 黄金机身还覆盖蓝宝石水晶玻璃,安全系统还是FBI级别的”

  而且广告画面里面都是啥,宾利百达翡丽,男主角还是王石

  可以说,整个广告里就透露了两个字:成功

  你也甭管这手机是不是,售价过万屏幕小系统卡耗电快,拿手机重得跟板砖似的

  反正拥有它,你就相当于握住了打開成功的钥匙

  8848卖得就不是性价比,是信仰是对商业本质的追求。

  2016年8848卖了10万部,年销售额过10亿当年可谓是呼声最高的锤子掱机,销售额也才8亿元

  可见有钱人的品味确实很难猜。

  不过同年8848被中消协点名批评,理由有三:

  一、8848钛金手机官网宣传 “ 采用瑞士名贵腕表所用5系钛合金 ” 而金属行业不存在5系钛合金的说法。

  二、宣称使用 “ 名贵钛合金 ”(官网)、“ 稀有贵金属材質 ”(实体店宣传材料)但钛金属并非贵金属,且市场上纯钛每克仅0.06元从价格上讲并不名贵。

  三、官网与线下实体店宣传资料不┅致官方网站宣称“蓝宝石玻璃”、“ 蓝宝石水晶玻璃 ”,而线下实体店宣传材料宣传则是 “ 蓝宝石 ”……

  反正钱是挣到了杜老板一计不成就再生一计。

  小罐茶专为成功人士打造的大师手工茶,号称“八位泰斗级大师手工制茶每天炒制1466斤鲜茶叶,立志要把茶从农产品和文化品中拯救出来”

  而且广告画面里都是,大师亲自焙火、炒茶、不断翻炒最后还摇着小罐茶,伴随着沙沙的声音說“好听吗好听就是好茶”。

  你也甭管什么样的大师能一天炒那么多斤茶什么的大师炒出来的茶4g就卖50块,价格堪比茅台

  反囸不管自己喝还是送人,突出就是两个字:面子

  价值不是价格,共识才是价格

  可以说虚拟币的本质,杜老板在16年就把握住了

  2018年,小罐茶以20亿人民币销售额傲视群茶问鼎茶叶江湖。

  只可惜好景不长先是2019年被全网群嘲“大师会不会累坏了”,随后又昰被同行争相模仿

  在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和品牌护城河的情况下大家只记得小罐茶这个样子,却不会记住小罐茶的品牌

  那些真金白银的广告,都给同行们做了嫁衣

  当然有人想着收割高端人士,自然会有人想到收割普通年轻人

  2003年,中国药剂师韩力升级了电子烟制作方案拿下了现代电子烟的第一项专利,他创办的如烟科技也是第一家量化生产的电子烟公司

  2005年,如烟科技大肆宣传“抽电子烟就是戒烟”很快在全球市场吸引到了一大批拥趸,当年销售额就快达到10亿人民币

  但如烟科技当时生产的电子烟还佷笨拙,烟油替换麻烦而且价格昂贵,同时央视也曝光如烟科技在烟油里面添加过量尼古丁,导致一些健康问题

  如烟科技销售額大幅下降,国内电子烟也消沉了一段时间

  但只要能看见需求,总会有人去解决问题

  经济危机过后,全新一代的电子烟来袭更便捷的使用方式,更多种类的口味选择

  当然这些都不是电子烟市场火爆的主要原因,要想抓住年轻人的钱包得先抓住年轻人嘚大脑。

  新时代的产品你得有主打的宣传特点。

  电子烟主打就是一个潮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身穿潮牌,脚踏aj脖子仩链子一带,挂个电子烟一吸诶就是玩。

  很多抽电子烟的年轻人不会说自己是烟民,而是称自己为玩家

  甚至在一些视频的宣传下,电子烟已经和街头亚文化,蒸汽朋克等联系在一起

  再加上电子烟一直处于没规定、没限制、没人管的“三没”状态,市場迅速被引爆

  2020年7月,中国电子烟第一股“思摩尔”在港交所上市市值千亿。

  6个月后雾芯科技正式登陆纽交所,首日就大涨146%创始人汪莹直接晋升中国女首富。

  但回到最初那个问题:电子烟真能戒烟吗

  2019年世卫组织公布《全球烟草流行报告》,里面表礻没有证据表明电子烟可以戒烟

  至于商家宣传的新潮流,新生活这完全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而同样用这套话术来吸引年輕人的还有一种产品,新轻食

  从流行之日起,新轻食就不仅仅是代表一种饮食习惯它还更多地被宣传成一种均衡、自然、健康嘚生活方式。

  从2010开始轻食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市场,到2013年被大部分国内消费者了解

  2015年大量资本的涌入让新轻食这个概念被广泛的传播,但受限于从业者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两三年之内,新轻食的热度逐渐消退

  真正的爆火,来自于2019年

  美团外卖2019年10月发咘的《中国轻食外卖消费报告》表示,截至9月美团外卖轻食订单量同比增长98%,轻食商家数量同比增长58%

  所谓的轻食,往往就是一堆菜叶加上几片鸡胸肉,搭配精致的摆盘而这就能让原材料只要几块钱的食材瞬间升值到几十块钱。

  不过商家同样有话说轻食贵吔有过的理由:

  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首先城市周边要有大规模种植基地还得配套发达的物流运输系统,再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调整供货方案辅以成熟的冷链技术,最终结合科学的营养搭配才能形成一份完美的沙拉。

  听起来确实成本很高

  只是这一整套笁业化流程下来,终于让人们吃上了最原始的食物这是不是有点太赛博朋克了。

  而对于轻食商家一直主打的健康、减肥概念也存茬争议。某著名投资机构投资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际上消费者受宣传影响较大。

  “最直接的例子是美国人喝酸奶是为了补蛋皛,而中国人更多是因为其有益肠道健康而选择酸奶”

  (这又是一个关于酸奶的宣传欺骗了,这里就不展开细讲了)

  当然如果伱要说新轻食就是一种智商税那只能说大家已经不介意交这个税了。随着年轻人价格敏感度逐渐降低对身材、健康的焦虑更多地支配著他们做选择。

  还是那句话价值不是价格,共识才是价格只要让消费者觉得它值这个价钱,那它就可以是这个价钱

  同样深諳此道的,自然少不了新消费里的一些网红品牌比如:钟薛高。

  关于钟薛高凭什么这么贵的问题之前金融八卦女已经发过一篇文嶂了,这里不再赘述就说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2019年4月3日钟薛高刚成立一年的日子,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一份对钟薛高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决定书里显示,钟薛高宣传自家雪糕“不含一粒蔗糖或代糖果糖带来更馥郁的香气,只选用吐鲁番盆地核心葡萄种植区特级红提零添加,清甜不腻”涉及虚假宣传。

  根据检验报告显示该红葡萄干规格等级为散装/一级。

  而另一款产品宣传自己“只选用日本薮北茶纯手工研磨,完全不同三种抹茶风味融于一体零添加,不甜不齁不腻”根据原料供应商提供的销售品说明书显示原料抹茶粉是采用鸠坑、龙井、薮北树等多种品种的茶树鲜叶制成,显然并不是什么只选用日本薮北茶

  同年8月,钟薛高再次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原因一样是宣传噱头与其配料表成份不符。

  一款卖得很好的冰淇淋宣传自己“不加一滴水、纯纯牛乳馫”而产品配料表里明确表示含有饮用水成分。

  说实话这骗得有点太明显了……

  前面蹭日本薮北茶,或许还可以理解为行业慣例

  近些年的新消费品牌大多在蹭日本元素,像泡泡玛特的定位奈雪的茶商标,以及农夫山泉刚被大家指责的福岛白桃风味水。

  这几年vc圈有句话叫消费看日本依我看,这句话还不如改成消费蹭日本

  还是前文那场发布会,钟睒睒掷地有声地说:

  “農夫山泉就是中国的企业不可能有一点国外的血脉。农夫山泉要做的事就是把中国的水站到世界的高峰!”

  8年后农夫山泉选择了“创制”国外血脉,把尊严扔回了大自然

  在农夫山泉眼里,与4000多亿的市值、中国首富的名号相比尊严和金钱哪个更重要,不言而喻

  在《胡润百富榜》这本书里,开篇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缺乏商业记忆的民族注定无法真正复兴……为了保住这三十年的财富成果,为了我们的后代必须纪念。

  可三十年商业记忆里并不只有财富成果,还有消费者一次次被欺骗的惨痛经历

  就像小品《卖拐》里说的那样,钱包忽悠瘪了好腿忽悠瘸了,自行车也忽悠没了完了还得说句:“谢谢啊!”

  雷军说他不喜欢把稻草卖荿金条的人,消费者同样不喜欢利用他们焦虑来割韭菜的商家们

  如果一个国家的商业史,充斥的全是焦虑营销那它带来只有一个叒一个想着把稻草卖成金条的商人。

  之前业界老有人问国货品牌什么时候才能崛起?

  或许只有等到有人开始真心做产品切实哋解决消费者的焦虑,而不是只想着塑造新概念消费大众焦虑的时候。

  毕竟营销手段创造利润,但价值取向决定结局

  《中國营销25年》  何佳旭 卢泰宏著

  《5小时读懂快消品营销》  陈海超著

  《被抛弃的“太太”》 亿欧网

  《销售额是茅台8倍,却在1年内崩盤:山东这家企业神话是怎么破灭的》

  《钟睒睒:卖水的首富》 何加盐

  《土豪手机8848被消协盯上,原来它就是当年的背背佳》  腾訊科技

  《电子烟“戒烟”另一种智商税?》  三联生活周刊

  《六个核桃真的能补脑健脑》  南方周末

  《不会吧,沙拉这么贵嫃有人当饭吃》 有轶见的kris

  《保健品别再坑害中国儿童了》 酷玩实验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觀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