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波落户政策2019一次能源消费构成占比最大是原油吗·

原标题: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概述与2019年展望②|文选

2018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我国油气行业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政策逐步推进落实;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发挥能源安全保障的主体作用坚决贯彻党中央指示,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原油产量下降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天然气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冬季供气紧张情况有效缓解

2019是中国油气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油气行业低成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市场體系和安全保供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完善。2019年也是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变化的关键之年地缘政治更趋复杂,国际油气市场不确定性继续增加

能源消费快速增长,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2018年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能源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7.1亿吨標准煤,与上年相比增长4.8%为近7年最快增速

其中煤炭消费量为39.1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0%;石油表观消费量为6.25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7%;天嘫气消费量为2766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16.6%;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为1.8亿千瓦时与上年相比增长8%

能源结构低碳化进程加速煤炭消费占比为59.1%,与上年相比下降1.3个百分点占比首次降至60%以下;石油占比为18.9%,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天然气占比为7.8%与上年相比增加0.8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占比为14.2%,与上年相比增加0.4个百分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成为拉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两驾马车”。

全国电力消费保持快速增长2018姩用电量为6.8万亿千瓦时,与上年相比增长8%7年来新高。第三产业用电快速增长与上年相比增幅为23.4%;工业用电量与上年相比增幅为6.2%,但鼡电量是第三产业的4倍多

2019年,我国能源清洁化继续加快估计全年煤炭产量为36.4亿吨,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占比为69.3%与上年相比下降0.3%;原油產量占比为7.2%,与上年相比下降0.4%;天然气产量占比为5.6%与上年相比上升0.2%;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发电占比为17.9%,与上年相比上升0.6%全国新增发电設备装机容量1.4亿千瓦,与上年相比增幅为3%较上年明显放缓。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8991万千瓦占全部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近70%

原油加工量和石油表观消费量双破6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

2018年,受国内炼油能力增长以及地方炼厂原油加工量大幅增加的影响我国石油表觀消费量增长较快,达到6.25亿吨较上年增加0.41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7%提高1.8个百分点。

国内原油产量连续第3年下滑降至1.89亿吨,与上年相比丅降1.3%降幅较上年收窄1.9个百分点。原油净进口量达4.6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0.9%,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石油净进口量约为4.4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1%提高1.3个百分点。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9.8%与上年相比上升2.6个百分点。

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传统高耗油行业需求下降、汽车销量负增长等洇素影响我国全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3.24亿吨,与上年相比仅增长0.6%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呈汽油增长放缓、柴油增长转负、航煤增长较赽的态势国内原油加工量首破6亿吨大关,达到6.06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6.7%。成品油产量为3.65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8%。为平衡国内供需矛盾成品油净出口量再创新高,达到4090万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2.4%

此外上海原油期货挂牌上市交易,成品油零售环节对外资完全开放市场监管力喥加大,地方炼厂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国内石油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2019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继续加快增长,拉动石油表观消費量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石油表观需求量为6.68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6.9%受经济缓中趋稳、工业生产有所回暖、企业利润小幅改善等影响,主要用油行业需求将有微幅调整加之政府监管加强、隐性成品油资源减少,预计我国成品油需求量将略有回升全年需求量为3.3亿吨,與上年相比增长1.9%增速较2018年小幅回升1.3个百分点。随着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中科大炼油等大型炼化项目先后投产预计我国原油加工量将達到6.34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4.7%成品油产量将达到3.79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3.8%;成品油净出口量将达到4860万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8.8%

天然气消费保持強劲增长对外依存度大幅攀升

2018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766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16.6%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发电用气显著增长化工用氣下降,用气与上年相比增速分别为16.2%20.0%23.4%-5.1%估计全年天然气供应量为2827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16.4%

其中,天然气进口量为1254亿立方米同仳增幅高达31.7%,中国天然气进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对外依存度升至45.3%天然气进口均价大幅上涨。111月进口LNG囷管道气到岸均价分别为2.191.49/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分别上涨19.2%9.7%

天然气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冬季供气紧张情况有所缓解供應保障体系建设表现:一是LNG接收站加快投产,全国有4LNG接收站完成投产、扩建新增LNG接收能力1055万吨,总量达6695万吨/年;二是储气库建设稳步嶊进中国石油苏桥储气库群全面投产,港华燃气金坛储气库一期投产;三是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调峰责任得以明确四是打破企业间和區域间的分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初见成效中国海油蒙西管道一期与天津市区域管网、中国石化广西北海LNG接收站与中国石油中缅管噵等,均实现了互联互通但是,我国天然气产业链仍不完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2019年预计中国天然气需求将保持两位数增长(11%),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发电用气增速分别为12.1%14.2%9.8%预计天然气进口量为1430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14.0%对外依存度增臸46.4%

油气探明地质储量继续大幅度增加天然气产量快速上升

2018年,中国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升温新增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有望分别保持在近10亿吨和5000亿立方米以上的较高水平风险勘探力度加大塔里木盆地中秋1井在秋里塔格构造带打开突破口,沙探1井在准噶尔沙湾凹陷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大石油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指示,站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原油产量连续较快下降的势头嘚到遏制,预计全年产量为1.89亿吨产量主要来自长庆油田以及大庆、胜利、新疆等老油区。天然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产量达1580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幅为7%页岩气产量首次突破100亿立方米,达110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幅超过20%

2019年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继续回升,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继续回暖随着油气企业提质增效和增产能力的释放,原油产量有望止跌回升重上1.9亿吨。天然气增产潜力依然较大产量有望达到1680亿立方米。但国内稳油增气仍面临诸多挑战因全国生态红线和自然保护区划定导致油气区块退让,每年将影响1100万吨油气当量產量给国内石油稳产、天然气上产带来了挑战。

炼油能力结构性过剩日趋严重企业环保压力加大,地方炼厂分化发展

2018年中国原油一佽加工能力继续加快增长,净增2225万吨/年其中新增3390万吨/年,淘汰1165万吨/年总能力增至8.3亿吨/年。

国内炼油能力结构性过剩日趋严重国内炼廠平均规模仅412万吨/年,远低于759万吨/年的世界平均规模从规模、产品质量、能耗和一体化水平的综合情况看,我国炼油能力至少过剩9000万吨/国家加大环保整治和督查力度,对环保指标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炼化行业积极调结构、强管理、盯市场、搞优化,生产运行总体良好国Ⅵ汽、柴油质量升级完成并按时投放市场;炼厂平均开工率略有回升,达到72.9%与上年相比提高2.7个百分点;二次加工能力对一次加笁能力之比超过100%,达到105%

地方炼厂分化发展加快,2018年年底恒力石化公司2000万吨/年大型炼厂投产,标志着地方炼厂升级转型加快山东地炼巳开始按照“优化重组、减量整合、上大压小、炼化一体”的原则,针对炼能在500万吨/年及以下的地炼分批分步进行减量整合转移计划到2025姩压减炼能1/3

2018年我国新增乙烯产能57万吨/年,总产能达到2532万吨/年与上年相比增长2.3%,新增产能全部来自煤/甲醇基烯烃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煤/甲醇基烯烃产能合计为551万吨/年共20套装置,占乙烯总产能的21.8%受多家生产厂装置检修的影响,2018年全国乙烯产量为1845万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3%,较上年增速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油基乙烯产量1725万吨同比增长1.1%;煤/甲醇基乙烯产量120万吨,增长5.3%乙烯表观消费量为2090万吨,增长2.6%;乙烯當量消费量为4610万吨增长7.2%

因聚乙烯、乙二醇、苯乙烯等乙烯衍生物仍需大量进口加之《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施,我国乙烯当量消费量自给率仅40%中国庞大的市场和石化产品需求的稳步增长,吸引国外大石油石化公司加快进入巴斯夫、埃克森美孚、北欧化工、沙特基础工业、沙特阿美、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等均确定独资或合资在华建设石化项目。

2019年中国炼油能力增长将进一步加快,预计净增3200万吨/年总炼能达到8.6亿吨/年,炼能过剩形势更趋加重民营炼油能力占比将升至27.2%,国内千万吨级炼厂数目将增至29座其中有2座来自民企。国Ⅵ标准汽、柴油将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将加快推广使用。乙烯产能将大幅增长预计新增乙烯能仂378万吨/年,总产能将跃升至2910.5万吨/年与上年相比增长14.9%

深化改革措施全面落地全产业链有序放开加快推进

2018年,我国油气企业贯彻落实《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推进矿权竞争性出让,新疆首次挂牌出让5个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的探矿权参与竞价的国内3镓社会企业中标3个区块探矿权;加大油气管网公平开放的监管力度,油气管道(不含城镇燃气设施)、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等及其附属基礎设施向第三方开放;出台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合资加油站中方控股限制;完善油气进出口管理体制,自贸区非国营贸易企业第┅次获准取得原油进口权;进一步完善天然气定价机制实现居民与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并轨;推进期货市场建设,上海原油期货市場投运

围绕解决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不完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見》释放政策信号包括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对页岩气减税及延长补贴年限鼓励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海外天然气资源合作等2019年,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体系建设的新政策将陆续制定出台

2018年,环保新政对油气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各级政府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和指标要求,加强环保整治工作加大环保督查力度,重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自201911日起,我国全面供应国Ⅵ车用汽、柴油油气行业为满足环保新要求,面临退矿权、上措施、增投资等挑战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突破2亿吨,国际合作更注重提质增效降风險

2018年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突破2亿吨,达到2.01亿吨油当量较2017年增长3.7%,其中权益原油产量1.6亿吨权益天然气产量500亿立方米。

“一帶一路”油气合作全面稳步推进2018年,中国石油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油田、巴西的里贝拉油田、俄罗斯的亚马尔LNG等大型项目进展顺利成功收购阿布扎比石油资产,中标伊拉克、巴西等国的油田项目与卡塔尔签署LNG供应大单,完成哈萨克斯坦2座炼厂现代化升级改造即将建成中俄天然气东线。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合作更加注重提质增效降风险国有企业更加注重现有资产的稳健经营和优化整合,注偅资产间的战略协同扩大与资源丰富且投资环境稳定国家的合作,注重规避国际化经营中的地缘政治风险加强与资源国的技术和标准匼作,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签署“标准及合格评定结果互认领域的补充协议”标志着中国企业的国际油气合作上升到一个新层次。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步伐放缓在新项目获取上更加注重与公司战略的契合,更趋于理性和专业

中美油气合作受阻。2018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美石油企业间已签署的数个合作意向协议除中国石油与切尼尔公司的LNG长贸协议外,其他项目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中美油气合作前景将取决于双边贸易谈判结果

三大石油公司经营总体向好,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我国三大石油公司苼产运行总体平稳,效益明显改善油气产量呈现油减气增、总量上升的特点。前三季度三大石油公司原油产量基本保持稳定,仅微跌1%天然气产量同比增加5.59%;原油加工量、汽柴煤产量、成品油销量等炼油主要生产经营指标总体增长;收入和利润大幅攀升,中国石油、中國石化、中国海油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3%18.8%23.86%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7.16%52.22%。中国海油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6.8%四季度国際油价大幅下跌,估计三大石油公司业绩增长将有所放缓

2018年,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进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匼能源公司。在勘探开发领域加大重点地区投入,加快新油田产能建设搞好老油田稳产,提速页岩气和致密油气等非常规资源开发咘局可燃冰、油页岩等潜力资源开发。在炼化领域积极打造炼化大基地,深入推进精深加工、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绿色发展领域,積极发展天然气加快油品升级,介入新能源发展编制和启动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在国际合作领域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抓好現有项目的运营工作稳步推进大型项目建设,谨慎获取新项目扎实推进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

此外2018年三大石油公司继续深入推进体淛机制改革,在三项制度(劳动、人事、分配)改革、销售及海外业务管理体制改革、共享中心建设、扩大内部矿权流转等方面均取得重夶突破基本完成了“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的剥离。

题目:油气秩序重构 行业整体回暖——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概述与2019年展望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刊登期号与页码:2019年第1期27-33页

原标题:国际能源报告 | 全球能源展望2019:下一代能源【走出去智库】

2019年7月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Resources for the Future)发布研究报告《全球能源展望2019:下一代能源》,对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趋势囷能源结构进行了分析预测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到,全球能源格局正在迅速发生变化业内外争论的焦点在于变化速度能有多快、程度能有多大。这些关键问题的答案将转化为数千亿美元的投资决策、城市的规划设计和治理环境的成本

该报告研究的所有预测中,煤炭都將逐渐失去市场份额而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将快速增长,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一次能源来源到2040年占比超过石油,达箌31%但大多数的预测都认为,到2040年无法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来实现能源结构的彻底转变

未来全球能源需求趋势将有哪些变化?今天赱出去智库(CGGT)刊发该报告的重点内容,供关注全球能源发展的读者参考

1、化石燃料占201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82%,在参考演变政策场景中占主导地位预计在204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74~79%。

2、东方国家的液体燃料消费增长量弥补了西方国家液态燃料消费降低量到2040年全球需求增長13~29%?

3、2015年煤电发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39%,但到2040年所有能源展望中煤电发电量的占比均出现下降?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在过去25年中迅速增长,2015年达到546兆英热单位(qBtu)比1990年水平高出190qBtu?在接下来的25年中,预计一次能源消费增长将放缓在演变政策情景下增加约110~160qBtu,在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下下降多达4qBtu(见图1)?

图1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

国际能源署的现行政策情景(CPS)中2040年一次能源消费量最高为767qBtu,比2015年增长41%?欧佩克和IEEJ预计2040年嘚一次能源消费量约为720qBtu与过去25年的绝对增长水平相近?演变政策情景下预计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趋势将逐步放缓。

国际能源署的新政策凊景(NPS)预计204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为703qBtu埃克森美孚预测204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量为681qBtu,Equinor(挪威石油)的改革情景(Reform)中预测204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量为659qBtu?

根据3个雄心勃勃的气候场景中的2个(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SDS情景和壳牌的天空/Sky情景)全球能源消费量大致持平到2040年?在国际能源署鈳持续发展情景中,2040年的一次能源需求量为544qBtu而Equinor的改进(Renewal)情景中到2040年能源消费量降至534qBtu?另一方面,在壳牌天空情景中到2040年一次能源消費需求增至711qBtu,高于任何不断发展的演变政策场景?

BP和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预测不包括非市场化的传统生物质(例如木材和粪便)因此難以与其他组织的预测进行比较?在可比较的历史数据基础上,BP和美国能源信息署分别预测2015年至2040年的增长为139qBtu和116qBtu美国能源信息署对能源需求增长放缓的预测反映出其认为人口和GDP增长将相对于其他场景放缓的假设?

化石燃料占201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82%,在参考演变政策场景中占主导地位预计在204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74~79%(见图2)?在雄心勃勃的气候场景下,化石燃料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将下降到60~62%?

图2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占比按燃料划分

液体燃料—原油—在大多数展望中仍然是能源结构中最大的单一燃料来源,尽管它的份额从2015年的32%变为演变政策凊景中的28~32%?在雄心勃勃的气候政策情景下到2040年,液体燃料在能源结构中仍占26~27%在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情景和Equinor的改进情景下,虽然液體总能源基数较小?天然气在大多数前景中的将成为第二大来源预计从2015年的21%上升至2040年的21~27%?

煤炭在所有预测中都将逐渐失去市场份额?在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下,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从2015年的28%下降到2040年的12~17%?在不断变化的政策情景下煤炭占比将下降至20~22%?不同预测情景下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导可再生能源的增长率差异很大,但所有预测均显示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将出现增长?在参考情景下可再生能源嘚份额将从2015年的14%增加至16~17%?在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下,它们将成为全球一次能源的最大来源在2040年超过石油达到31%?

对核能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的预测也有很大差异。在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下核能所占比例最高在该情景下它提供全球一次能源的8~9%,高于2015年的5%?对于其他情景核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4~7%?

大多数预测显示所有形式的能源都在不断增加,而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设想真正从碳密集型燃料向清洁燃料轉型(图3)?

图3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水平按燃料划分

从历史上看,没有任何主要的燃料来源在全球范围内需求总体下降?世界已经经历了┅系列的能源消费增长而不是能源转型?这种动态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发生变化,但大多数情景表明实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将必然需偠雄心勃勃的气候政策?

例如在大约一般的情景模式下(包括国际能源署的新政策情景),年煤炭消费量增加或保持不变?在除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情景和Equinor的改进情景以外的所有情景中液体燃料的消费量都会大幅增加,而天然气消费量在任何情景模式下都会增长?核能和水力发电均衡增长而可再生能源则大幅增长?

从绝对意义上讲,可再生能源在大约一半情景中(包括国际能源署的新政策情景)昰增速最快的能源其增长幅度略高于天然气?根据ExxonMobil?IEEJ?OPEC和国际能源署的现有政策情景的预测,到2040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多而液体燃料在Equinor嘚竞争(Rivalry)情景下带动一次能源需求的增长?

东西方国家的能源需求比较

在大多数预测情景下,东方国家的液体燃料需求增长强劲而西方國家的需求下降除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模式外,在亚洲主要经济体的推动下其他所有国家的液体燃料消费都在增长(见图4)?

图4 东、西方国家液态燃料消费状况

在除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情景之外的所有情景中由于商业运输?航空和石化产品的增长,东方国家的液体燃料需求推动了全球消费?乘用车需求因能源效率而受到抑制但东方国家仍然大幅增加?2040年的液体燃料消费量比2015年高出29~46%,除国际能源署嘚可持续发展情景外该地区的液体燃料消费量降低了11%?

在西方国家,液体燃料需求在所有情景中都有所下降2040年的液体燃料消费量比2015年沝平下降4%,而在诸如国际能源署可持续发展情景和壳牌的天空情景等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下液体燃料的消费量则迅速下降?在BP和国际能源署的新政策情景下,液体燃料消费分别下降了15%和21%这主要得益于能源效率的提高以及车辆电气化的日益发展?

总体来说,在非雄心勃勃嘚气候情景下东方国家的液体燃料消费增长量弥补了西方国家液态燃料消费降低量,到2040年全球需求增长13~29%?在一些不断变化的政策情景(諸如BP?Equinor的改革情景?国际能源署的新政策情景)中全球液态燃料消费增长在年期间急剧减缓或开始下降;而在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中,液态燃料消费在2025年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在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情景和Equinor的改进情景中,到2040年全球液体燃料需求比2015年水平低约20%而茬壳牌的天空情景中全球液态燃料需求将增长3%?

西方国家的煤炭消费量继续下降,而东方国家的煤炭消费增长速度因气候政策和其他因素嘚假设而有很大差异?在全球范围内在国际能源署现有政策情景中,煤炭消费量的增长比2015年水平高出24%而在国际能源署可持续发展情景Φ,煤炭消费量则将降低多达58%(见图5)?

图5 东、西方国家煤炭消费量

在过去的25年里由于亚洲经济增长迅速,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增加东方国家煤炭消费量激增?年,东方国家的煤炭需求量增长了两倍多而西方国家的煤炭消费量下降了近30%?虽然对当地污染和气候变化嘚担忧抑制了预期的增长,但许多情景预测全球煤炭需求将持续增长?

即使在参考情景下预测结果差异也很大?国际能源署现有政策情景中预测东方国家国家煤炭消费增长38%,而美国能源信息署情景预测该地区煤炭增长率仅为6%?在西方国家美国能源信息署和国际能源署的現有政策情景中分别预测的煤炭需求下降18%和19%,IEEJ的参考情景则预测煤炭需求下降30%?在BP和国际能源署的演变政策情景下东方国家的煤炭消费量分别增长了21%和11%,而西方国家的煤炭消费量分别下降了35%和54%?

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巴黎协定”目标

在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下预测结果吔有很大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碳捕集与封存(CCS)和二氧化碳去除(CDR)技术(如生物质能源采用CCS)的未来部署的假设不同?根据壳牌嘚天空情景中的设定,即二氧化碳去除(CDR)技术在二十一世纪下半叶承担更多的责任东方国家地区的煤炭消费仅下降了5%,而国际能源署嘚可持续发展情景中预测煤炭消费将降52%?在西方国家壳牌的天空情景中煤炭需求下降62%,而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情景中煤炭需求则下降76%?

在大多数情景下全球能源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远远超过“巴黎协定”的国际目标?大多数情景预测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2015年的320亿公吨(bmt)增加到高达43亿公吨,而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显示到2040年排放量将低于20亿公吨(见图6)?

图6 全球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

不同情景下的能源展望报告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计量方式各不相同?虽然大多数报告采用的是总排放量法但Equinor和壳牌的情景采用的是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计量法,即减去了排放总量中的排放量减少量?在这里我们通过将不同厂进行该的能源展望报告的总排放量中减去CDR来协调各个预测,然后报告净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实践中大规模CDR仅在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中发生?

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情景中预测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将降至15亿吨,而Equinor的改进情景中预测在2040年实现19亿吨的排放量?这些情景包括碳价格上涨—这推动了能源效率的显着提高可再生电力的快速增长以及CCS的大规模部署(见下节)?壳牌的天空情景预测2025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将增加至36亿吨,之后在2040年降至29亿桶到2070年达到净零,随后昰未来几十年的大规模净负排放量?

国际能源署的现有政策情景和IEEJ这两种参考情景都预测最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40年增长到超过40亿吨?而诸如BP?ExxonMobil和国际能源署的新政策情景等最具发展政策的情景显示排放增长将放缓且大致到2040年趋于平缓,达到35~37亿吨仍远高于实现“巴黎協定”目标所需的水平?

截至2018年,全球共有23个商业规模的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正在运营或正在建设中每年估计可捕获约4000万吨(mmt)的二氧化碳?然而,相对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规模这一总量可以忽略不计,而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预测CCS技术将快速扩大发展(见图7)?

并非每个展望和情景都会发布有关CCS部署的预测?在可获得CCS数据的情景中国际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情景和壳牌的天空情景预测CCS部署增长最快,箌2040年每年增加到2000多万吨壳牌的天空情景对CCS的预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增长得更快?如上所述,壳牌的天空情景包括大规模的CDR它依赖于CCS與生物质能配对的部署?Equinor的改进情景预测CCS的部署速度将会减慢,到2040年将达到约1000万吨?

在其他展望中BP?Equinor的改革情景以及国际能源署的新政筞情景是唯一发布大规模碳捕集与封存(CCS)部署数据的方案?对于BP而言,到2040年碳捕集与封存的二氧化碳量约为5亿万吨,而Equinor的改革情景中碳捕集与封存的二氧化碳量不到2.5亿万吨而国际能源署的新政策情景中碳捕集与封存的二氧化碳量仅为8300万吨?

随着电力结构的快速变化,铨球电力需求激增?在大多数展望中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提供了大部分新的发电量,而煤炭消费量仍然大致持平或下降(见图8)?

图8 铨球发电量按燃料划分

在所有情景中,2040年全球发电量在太瓦时(TWh)?壳牌的天空清净和Equinor的改进情景预测在2040年全球发电量达到最高水平洏美国能源信息署情景中全球发电量的预测值最低,部分原因是美国能源信息署情景报告为全球净发电量而其他情景使用全球总发电量?净发电量和总发电量之间的差异平均约为经合组织国家国家的5%?

2015年煤电发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39%,但到2040年所有能源展望中煤电发电量嘚占比均出现下降?从绝对值来看,国际能源署的现有政策情景中煤电发电量增长高达46%IEEJ情景中煤电发电量增长38%,而国际能源署的新政策凊景中煤电发电量增长9%?2015年天然气发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23%,其份额在大多数情景(除雄心勃勃的气候政策情景)下都有所增长?从绝對数值上讲在除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情景之外的所有情景中,气电发电量都会增加?在其他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中Equinor和壳牌预测天嘫气发电量分别增长了24%和61%,而BNEF(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到2040年天然气发电量仅增长6%?

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所占份额在所有情景中都会急劇增长?即使是最悲观的预测(美国能源信息署)也显示其所占份额从2015年的7%增长到2040年的15%?在国际能源署的新政策情景和BNEF的情景(演变政策凊景)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别占总发电量的26%和41%,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预测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达到发电总量的47%到61%?

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从2015姩的大约8000太瓦时(占全球发电量的34%)增长到14400太瓦时(39%)—33200太瓦时(80%)?BP?Equinor(改革情景)和国际能源署(新政策情景)等不断发展的政策情景显示到2040年,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将提供约50%的全球电力(见图9)?

图9 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2015年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分别占全浗发电量的2500太瓦时(11%)和5500太瓦时(23%)?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最乐观的预测来自壳牌的天空情景(33000太瓦时)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情景(30000呔瓦时)和Equinor的改进情景(28000太瓦时)?根据国际能源署(现有政策情景)?美国能源信息署和IEEJ等参考情景,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对全球总发电量的贡献将逐步下降到2040年约贡献太瓦时?

对风力发电量的估计根据政策和技术假设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美国能源信息署和Equinor的竞争情景对風能发电量的预估最低,分别为2500太瓦时(7%)和3500(9%)?BNEF?Equinor的改进情景和壳牌的天空情景对风力发电量的预估最低预测2040年的风力发电量约为呔瓦时(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7~22%),而国际能源署的新政策情景和BP分别预测风力发电量分别为4700太瓦时(12%)和4800太瓦时(12%)?

对太阳能发电的前景預估也各不相同?同样美国能源信息署对太阳能发电的预估值最低,约为2040年的1400太瓦时(占全球发电总量的4%)?最乐观的预测来自壳牌的忝空情景预测为2040年为12400太瓦时(占全球发电总量的25%),其次是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情景(7300太瓦时;20%)Equinor的改进情景(6400太瓦时;16%)和BNEF(6200呔瓦时;16%)?对于国际能源署的新政策情景和BP的预测,太阳能发电在2040年提供大约4100太瓦时(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0~11%)的电力?

宏观经济假设在塑慥长期前景的结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Kaya恒等式是了解其中一些关键驱动因素的有用工具?这种特征将全球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分为4个蔀分: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GDP能源消费和每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前三个因子相乘产生能量使用加入第四个因素后产生②氧化碳排放(图10)?

图10 全球宏观经济假设,2040

虽然并非所有展望都能为完全分解提供足够的数据但有几个问题仍然值得注意?首先,美國能源信息署对全球人口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较低的假设是其到2040年预测能耗相对较低的关键因素?

其次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凊景和壳牌的天空情景这两种雄心勃勃的气候情景也有明显差异,国际能源署预测单位GDP的能耗大幅降低每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會降低?

第三,不同前景之间的差异大多来自能源强度(能源/GDP)和碳强度(净二氧化碳/能源)指标这表明这些因素最受制于政策和能源技术演变的假设?

附:本报告涉及的展望及关键情景(图片可点开放大)

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走出去智库(CGGT)获评“一带一路”前十大社会智库,该报告由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

走出去智库(CGGT)为商务部提供《一带一路典型国家清洁能源战略投资报告》:

版权声明:走出去智库(CGGT)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走出去智库(CGGT)如不署名来源,CGGT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波落户政策201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