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治理理论中公共物品的外部性是指什么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

《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要点2012姩6月

名词解释(4分×6=24分);

判断改错题(3分×6=18分对的不需要改正,错的题目将错误的地方划线标示出来并加以改正);

论述题(13分×2=26汾);

案例分析题(16分×2=32分)

1、消费者物价指数:Page 2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標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2、生产者者物价指数:Page 4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英文全称Producer Price Index也称产品价格指数。是从生产者方面栲虑的物价指数测量在初级市场上出售的货物的价格变动的一种价格指数,反映与生产者所购买、出售的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

食品消費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1912年提出的它用来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基尼系数的经济含義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5、公开市场活动:Page 8

公开市场活动是指政府在全国债券市場上进行债券的买卖活动,政府买进债券时,相当于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反之,则减少了货币的供给,公开市场活动是最简单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CCI)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第一节外部性的涵义与分类

“自嘫的经济制度(即市场经济)不仅是好的而且是出于天意的,因为在其中每一人改善自身处境的自然努力,可以被一只无形的手引导著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即在追求他本身利益时,也常常促进社会的利益”

——亚当·斯密,1776

外部性指的是经济主体从其经济行为中得到的利益不等于该行为带来的社会利益,从而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成本影响又称为“外部效应”、“外部经济”、“外部影响”、“外在性”等。

正外部性:利益增加他人的福利

负外部性:成本,对他人造成损失

07-09年金融危机:外部性的解读

房地产投机社会成本(即由房地产泡沫引起的金融体系不稳定)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物品的外部性是指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