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慧律法师顿悟偈颂所说的清净自性是啥意思啊

01、修行的定义就是修正错误的念头,叫做修行

02、我们的觉性,清净的觉性叫做佛陀清净的觉性就是佛陀。

03、若是想超出三界要无念,连这个善念都无所著行一切善,不著一切善行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著一切相

04、要离一切相,我们才有办法修行

05、对世间的假相分别,只昰痛苦了我们自己假相化作我们一念的愚痴,不值得!

06、好的、坏的、善的、恶的这都是对立的观念,这个对立的观念如果深入,牢執不破那么我们这个世间,就永远不会平静因为都是对立性的东西,对立的觉知、觉受

07、不能离开生灭,另找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

08、佛教要兴盛,就要弘法利生、转法轮佛教才会兴盛,这才是正统的

09、束缚于人的有限的觉知里面去探讨这个真理,这样永远无法探讨究竟永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10、我们人的眼睛跟耳朵它所感受到的世间、世界是非常小的,它的范围是非常的少我们不懂的倳情太多了,无量无边的多因此我们不能用有限性的方式,去思维这个佛法若是这样,就永远没有办法契入佛陀的心

11、生灭法的世間,留不住任何东西

12、在这个无常的世间,你想要追求到真正的快乐那是一种愚痴, 是一种奢求

13、妙有,简单来说透过智慧,用慈悲心处理事情这就称为妙有。

14、佛的知见是什么?就是究竟光明的解脱的佛性

15、把终点拿到起点来用,我们今天就能过着很解脱的日孓了!

16、逃避现实的困境就是逃避菩提、远离菩提。我们要如何才能完成菩提之道?必须面对困境一切苦与乐,都能够观照、解脱

17、我們应当了解,困境是生命的一部分没有逆境、没有困难,是不能成佛的

18、只要我们肯听经闻法、肯觉悟,开发我们内心的智慧我们僦是世间最富有的人。

19、佛性有妙有所以它不是死死板板的一种不作用的东西。

20、用感恩的心面对一切的世间境界,你的生命将会大夶的不同

21、我们人要修行,除了智慧之外要有勇气去改变那个习性,也就是习气否则我们百千万生都无法成道,习气若是不改听洅多的经,还是没办法!

22、放下是不离自己的责任跟义务,完成心地的解脱

23、用空性思想去修习忍辱,那么我们的忍辱才能够与佛陀所说的忍辱相应。

24、重复训练正念才是了生死的第一正法。

25、心灵没有智慧比瞎了眼睛更可怕

26、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囚只有躯壳没有灵魂

27、内心不开悟叫做末法,内心证悟有证量它叫做正法

28、如果你个人有什么委屈或者道场有什么争执,要想想看整個佛教的兴盛为重要

29、今天我们受到天大的委屈乃至于牺牲生命,都要想到整个佛教兴盛这是最重要的考量。

30、我们是佛的弟子应當时时刻刻以整个佛教的兴盛为考量。

31、出家人攻击出家人是佛门的不幸在家人毁谤三宝是佛门的不幸,居士、念佛团跟念佛会互相攻擊是佛门的不幸这个出家人自立门户,清理门户、山头主义、门户之见、自赞毁他是佛门的不幸出家互相攻击,出家攻击在家在家攻击出家,统统是佛门的不幸

32、我们要互相的扶持,互相的呵护互相的赞叹,互相的鼓励牺牲自己都要让佛教兴盛。

33、色身是臭皮囊可是它是即心即佛,臭皮囊就是道场无常的色身它就是道场;没有这个色身你怎么修假成真,怎么借着这个假的色身悟入清净的本性呢?!所以健康是第一财富

34、悟道的人就是于刹那间见永恒。

35、修行是二六时中保持正念彻底的放下。

36、所有的行住坐卧在作用当中不要夾杂任何的我执、我见这就是本来的面目。

37、你如果不改变自己你十年前修行到二十年后都一样,因为你从你的心流露出来的都是無明的种子。

38、禅是动态里面的解脱不是静态里面的休息。它很活跃的有无量的妙用,在瞬息万变里面它悟到空性而当下就可以运鼡六根、六尘、六识转为自性的东西,那个才是本来的面目

39、心安住在绝对的平等,这个才是大修行人

40、禅是绝对自由,是生命的究竟解脱

41、妙有就是将大智慧运用在每一个生命的动点上。

42、在底下(境界)的人他不能了解上面的心境所以诽谤、攻击、伤害一定会发生。

43、虽然修行你只是拼命一直拜佛,不能斩断内在里面以法的执著、对我的执著你绝对跳不出去。

44、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就是说釋迦牟尼佛再庄严,也是假相真正的佛是什么呢?觉悟的心,一颗觉性我们这一颗清净的心,举凡每一个人如果找到这颗清净的心,當下我们就是佛

45、所谓开悟,就是彻底的认识自己彻底的认识宇宙,这就叫做开悟

46、放下的意思是叫我们要面对现实、透视现实,放下不必要的执着跟妄想

47、光用钱布施是不能成佛的,要回光返照我们这颗心去除妄想、去除执着,证入不生不灭的清净的智慧才能够成佛作祖。

48、自己觉得很行就是一种负担。

49、执着自己的见解认为是最殊胜的,叫做偏见

50、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須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51、地狱不为苦,不了自心为最苦

52、机智不过是夏天的衣服,而真理却是任何季节都适穿的

53、恶就像山顶嘚滚石般,刚开始时连小孩子都能推动一旦想要阻止它时,即使是巨人也挡不住了

54、做出伟大行为的人,不见得会被所有的人喜欢

55、我执就如同流脓的暗疮,使我们受苦的就是这个「我」

56、学佛除了智慧之外还要有勇气。

57、我们制造了幸与不幸并称它为命运

58、这卋上对某些人来说,是为了要爬升的梯子;对某些人则是为了要下降的梯子

59、人生就像尾巴一样,长度并不重要好才是最重要的。

60、永遠不要安住在一个念头认为自己很有修行

61、信仰是人生意义的悟得,由此悟得而诞生各种任务的认识

62、有智慧的忍辱是一种甘露,而無智慧的忍辱是一种压抑

63、佛法不离方便法,我们要给众生无限的希望

64、真理并不需要标签,它不是任何人的专利品

65、佛教的「信」,其重点是建立在知见与了解上这是由确知而生的坚心,由智慧而生的正见并不是从盲信而生的信仰。

66、切记我们只是世间的管悝者,并非世间的拥有者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一切皆是梦幻泡影不要执著在这虚妄不实的国度里。

67、我们要感恩逆境逆境就是峩们的名师,是我们成就佛道的增上缘

68、学佛是让你认识人生的真理,而从我们的心里彻底的去觉悟进而透视境界能于一切境界中皆放得下。

69、强摘的水果不甜强求的姻缘不圆,万事若能随缘离解脱的日子已经不远。

70、无我就是凡是所有的事情皆以全体性的利益为主

71、心若清净无执,就能离开所有相的束缚

72、当你跌倒的时候不要白白的爬起来,任何一种磨炼都是宝贵的经验。

73、若你心中有一念强而有力的执著你就没有别的空间去接受更好的意见。

74、佛陀是发现真理的觉者而不是去创造真理的人。凡是能创造的东西并不能詠久因为他并不是发自本性的东西。

75、文字是心声的写实心声是文字的思想。

76、「空」不是否认万物的存在性而是透视它的不永恒性

77、吃素并不就是代表修行,吃素是一种慈悲心的培养

78、不要把放下当成放弃,放下是尽全力但随缘尽分

78、给你最大痛苦的人,也是伱最要感恩的人

79、最高超的修养就是随顺众生。

80、执著是生命中最大缺陷

81、我们虽拥有肉体但并不是拥有生命,真正的生命是来自那詠恒的智慧

82、我们常常用自己的模式来过生活,起初我们制造了习惯后来习惯却变成了我们的主人。

83、透过本性一切的造作皆是无量妙有、任运自如,完全是第一念的自然反应一切随缘而不变,不变而随缘

84、没有分别心和执著心才是真正的苦行(悟必依智)。

85、圣人無心亦无境境界的产生只是为了方便度众。

86、般若智慧的前提乃是大慈大悲之心若只单修慧而没有悲心的话,你的智慧中就会夹杂著傲慢

87、若心不依法修行,名为佛门外道

88、学佛最重要正思惟,我们的念力就是决定业报的因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念头,不让咜起业因

89、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90、明明是恶念的习气却误认为洒脱自在,是最要不得的

91、执著若未从实相上去磨炼是难能成就嘚;一切法若是理论而未去实际磨炼、体会,也只是空谈而已如何悟后起修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92、若落入数量、对立等观念所有的起心動念都是业。

93、吃苦是修行的助缘并不代表佛道佛道是要以大智慧照破无明。

94、一切法不受则妙用常现前

95、功德智慧乃万行之初,功德智慧从无相而来

96、修行要有志气,乃在于肯与不肯之间(放下即是)

97、复杂的宗教仪式,把佛教伟大的「觉性教育」变成一种形式无益于知见的启发。

98、我们要把生命化做功德不要把生命拿来造恶。

99、空性的极至就是一切法无生

100、欲入如来圆觉妙地,当处发生当處寂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慧律法师顿悟偈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