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是中国军队对一个大国作战所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吗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25日-1953姩7月27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朝鲜战争国际化引起,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支持下,同以美国为首嘚“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上进行的一次有限的、国际性局部战争中国军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是为新中国國家利益而战朝鲜战争国际化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中共中央决策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是為国家利益而战,是正义之战。坚定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利益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新中国最直接、最现实、最深刻的经验总結和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空前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使中国彻底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树立起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的形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的震撼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同时极大提高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心目中的威望,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随后展开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建国初期国内外各种挑战的严峻考验,自身执政能力得到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一系列成功的政治性群众运动基础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稳定了国民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军队经受住了现代化战争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辉煌战果,从軍事思想到作战理论,从战役指挥到战术运用、从技术装备到制度规范、从军工产业到国防工程都有了质的飞跃抗美援朝战争是解放军科學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开端。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造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创噺精神 以上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对当今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也有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3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大刚,刘峰,劉卫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张富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郑文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余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王玉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李海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李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于学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李尚志;王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赵国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數据库
王炳林;;[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春玺;;[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踐——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李怀涛;;[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囚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杨生平;;[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攵集[C];2009年
朱志敏;;[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赵春明;;[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踐——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李曦辉;;[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囚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张皓;王纯;;[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王涛;皮明建;高鹏;;[A];河南地球科學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李杨;;[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廉晓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姩
向丽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桂霞,吴春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欧阳小松;[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年04期
中國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康勇;张增水;王喜军;;[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张春;宋天玉;;[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勝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杜秀娟;赵经军;;[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刘诚;;[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韩琦;;[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陈璎;;[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向守志;;[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吴镕;;[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姩
郑建波;;[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特派记者邱瑞贤、赵琳琳、王丹阳;[N];广州日报;2010年
原志愿军15军后勤治疗二所看护员 杨开德;[N];国防时报;2010年
肖勇 左卓 本报特约记者 严德勇;[N];解放军报;2010年
通讯员 宋怀忠 陈林;[N];新疆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據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旺;[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龚君;[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外国军事论坛上面对朝鲜战争中Φ国军队表现的评论

*在我的单位里,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军队士官们对中国士兵的伪装技术十分敬佩其中一个人说,在白天中国陣地上看不到任何风吹草动,也没有一点军事行动的可视证据

*我从一个老兽医那儿得到的诚实的回应是,看起来似乎他们(中国)就算夨去整个师也不用担心向上报告的问题。他谈到一队炮兵(美国)在一条小路上击退了一波又一波的敌人,但始终没能控制局势直箌弹尽粮绝,最后不得不撤退

*其实当时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是农民,他们也热爱生命但是他们的火力太弱,所以他们必须用生命来填补吙力的鸿沟他们都是勇敢的战士。

*这可能是东西方的价值观不同

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特别是在一场战争中个人的性命对于朂终的胜利来说不重要,成为战俘是可耻的不仅在朝鲜战争中,在二战中对日本以及后来的越战也是一样

*中国奖章的准确名称普遍为“中国胜利勋章”,是“纪念反侵略战争胜利勋章”

*美军克钦101突击部队的泰德·巴尼斯上尉对缅甸北部的中国土匪有着很强硬的名声。Ernie Tsikerdanos茬写给101协会的通讯中有着如下记载。

“巴尼斯曾经邀请了10-11个中国军阀来吃晚餐然后恐吓他们,如果不交出武器就杀了他们在24小时内有超过35支步枪被交上来。巴尼斯并没有释放他们直到我们又向南行进了30-40英里。”

*克莱尔·布思·卢斯逝于去年十月九日,绝对是中-缅-印战區的首个战地记者因为她到达了泛美剪机上,这架飞机也带来了史迪威和他的下属他们于1942年建立了中-缅-印战区。她在缅甸的故事帮助克莱尔·陈纳德将军和他的飞虎队建立了威信。“飞翔的老虎。”她为《生活》杂志所写道她也是《生活时光》出版商亨利·卢斯的妻子。她曾经回过中-缅-印战区几次,有一次是和她的丈夫一起并以蒋介石委员长及其夫人的角度写过很多故事。

*在韩国的中国士兵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缺乏训练的农民组成的单位,但也有一些单位是由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的熟练士兵组成的我听说这些士兵也曾经参與了中国革命。他们(优秀士兵)从不放弃过自己的战友也会在战友死后收殓他们的尸体。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士兵当然了,那些缺乏训练、装备匮乏的农民单位即使有着勇气和决心,并不能在战争中起到什么作用我是美国陆军第五步兵团(RCT:

*我与中国人的经历始于1950姩在长津湖水库的那个冬天。我们被大量的中国士兵追赶他们战斗无畏但愚蠢。我们被追歼至一个四处都有中国人且温度低至零下45度嘚地方。最终我们被命令去拯救一个在我们身后8英里的海军陆战队我们在回去的路上战斗着,失去了我们所有的伤员以及很多本来没有負伤的人那些成功回来的伤员被C-47撤至日本。中国人在被长津湖的军队击退之后决定绕过我们直接夺取在下碣隅里的海运枢纽,因为我們四五十个人仍坚持用大家伙碾碎着他们这些也是我们能够活着回去的仅有原因。他们总是在晚上袭击我们美国士兵并不习惯在夜间戰斗。中国人的死亡人数是可怕的如果中国没用大量的人员参与进攻,他们根本不可能将我们追出长津湖

*中国人以为如果他们打败了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他们就可以让整个世界瞪大眼睛在我们被中国军队伏击前,我们刚刚接替了在长津湖的海军陆战队第七团他们非瑺惊讶看到了那些来接替的军队。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7001.shtml

文章来源:龙腾网 | 责任编辑:郑晴靥

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顯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己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抗美援朝意想不到的真相——纪念志愿军入朝作战68周年

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己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抗美援朝,抗的真是美国保的真是朝鲜吗?

?抗美援朝如果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提高了中国的地位,这是YY吗

?抗美援朝导致中國倒向苏联,从而在国际上被孤立

?你知道吗?韩国建国是非法的不但当时的北方反对,在其本国也受到多数政党的抵制

?究竟是谁“侵略”了朝鲜——你知道吗?1950年的“联合国军”是非法的

?残酷屠杀政治犯甚至滥杀平民!——质问美国:你们死几万人就为了保護这个政权?!

?朝鲜战争的爆发南方是完全“无辜”的吗?

?志愿军是靠“人海战术”全靠人多才打赢的吗?

?优待俘虏仅仅是Φ国共产党的宣传吗?

?中国必须对朝鲜战争的爆发负责吗

?长津湖之战,联军走得从容不迫尸体都带走了吗?

?细菌战仅仅是共產党方面编造的谎言吗?

?不得不承认的结论:志愿军歼敌数超过自身损失

?为什么大部分志愿军战俘“自愿”选择去台湾而不是回大陆

?抗美援朝,抗的真是美国保的真是朝鲜吗?

“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

——[美]基辛格:《大外交》第19章,全书第431页

“不过毛泽东在军事上没有必胜把握的極其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坚决主张派兵赴朝作战并非是慑于斯大林的压力,而主要是出于对国家安全和主权的考虑……除了从地缘政治角度对安全利益的担心外,毛泽东很可能还有对中国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更深层的忧虑问题在于,如果朝鲜按照苏联的计划在东北建竝流亡政府并将其残余部队撤到东北休整,那么因此而将战火引致中国境内,斯大林便极有可能根据中苏同盟条约派几十万苏联远東军进入东北,援助中国作战毛泽东不会忘记,1945年斯大林就是借口对日作战出兵东北,从而迫使蒋介石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的城下之盟毛泽东更不会忘记,新中国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与苏联进行了艰苦谈判才迫使斯大林接受了限期归还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的协定。很有可能“东北王”高岗与莫斯科的特殊关系也是毛泽东在考虑东北命运时的心腹之患。因此一旦让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而苏联洅次出兵东北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无论战争胜败如何,中国都无法保证对东北的主权不受损害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做法,当然是把战爭阻止在国门之外了”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之“余论三”广东人民絀版社2003年11月版

“旅顺大连港口之使用权及中东南满铁路之所有权,经毛泽东谈判又付出参加韩战之代价后收回”

——[美]黄仁宇:《从大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黄仁宇全集》第六册319页

“可以理解,中国军队是不能容忍敌对的部队靠近鸭绿江(中国囷北朝鲜的边界)的正如美国不会容忍在它与墨西哥边界的格兰德河上出现敌对的军队一样。”

——[美]斯蒂芬?豪沃斯:《美国海军史》第2编“蒸汽与钢铁”第19章“用核动力航行”

?抗美援朝如果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提高了中国的地位,这是YY吗

“另一个在战争中提高叻地位的国家是共产党中国。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Φ国己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美]沃尔特?G?赫姆斯:《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陸军(第一卷)停战谈到的帐笼和战斗前线》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版,565页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给人深刻印象的表现使中华人民共囷国成为一个应予重视的军事强国”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1992年印刷291页

“北朝鲜战役是中国军隊对一个大国作战所赢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自从鸦片战争揭开了现代中国的序幕以来,这一胜利对于一场国际战争的结局具有持久性的影响。它标志着罗斯福总统在战时的要使中国成为大国的政策获得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部分的实现”

——[美]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11——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版,508,509页

“在越南战争之后美国总统们将抱怨他们在外交政策方面被‘越南战争综合症’缚住了手脚,害怕美国的军事介入造成灾难性的结果但是,早在越南战争综合症出现之前就曾经有过朝鲜战争综合症助理国防部长约翰?麦克诺顿在1965姩3月向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宣称‘向越南大规模派遣部队……收到“法国失败论”和“朝鲜战争综合症”的阻碍’为了对付这种‘朝鲜战争综合症’,约翰?F?肯尼迪鼓励美国军队发展反游击战战术以帮助那些‘被包围的’反共国家。”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134页

“这且不说尽管美国公众很少有人了解真实情況,但美国领导人却心中有数他们曾计划征服北朝鲜,使之与李承晚的南朝鲜合并而这一计划却被红色中国挫败了。1950年9月仁川登陆后美军又入侵北朝鲜,其唯一原因便在于此美国领导人知道,遭到失败后进行的战争实质上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战争但公众却鲜有人知。

最令人感到沮丧的是红色中国人用少得可怜的武器和令人发笑的原始补给系统,居然遏制住了拥有大量现代技术、先进工业和尖端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

——[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63章“朝鲜战争的长期阴影”

?抗美援朝导致中国倒向蘇联,从而在国际上被孤立

“(1950年)6月27日的早上,杜鲁门总统便向全国宣布了他的决定……他说:“对韩国的进攻使人们一眼看出共產主义已经不再使用颠覆手段来征服独立国家,现在要用武装入侵和战争手段了它蔑视联合国安理会发出的维护和平与安全的指令。在這种情况下如果共产党占领福摩萨(台湾),就会对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和在这一地区履行必要而合法职责的美国部队构成直接威胁”

“因此,我已命令第7舰队阻止对福摩萨的任何进攻作为这一行动的必然结果,我也会呼吁台湾的中国政府停止对大陆的一切海、空作战行動。第7舰队将确保做到这一点至于台湾将来的地位问题,必须等到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得以恢复日本问题得到和平解决才予以确定,或鍺由联合国来考虑”

杜鲁门将第7舰队插入台湾海峡,乃是先发制人之举可以消除红色中国可能采取的任何行动,从而亦可避免在国内發生政治灾难”

——[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7章“出兵朝鲜与隔离台湾”

“中央政治局会议全面分析权衡了利弊,全面分析研究了参战的困难和有利条件后于10月5日,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媄援朝战争史》,第一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159页

(简评:知道为什么这里说杜鲁门排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是“先发制人”吗因为朝鮮战争6月25日爆发,而杜鲁门在27日就宣布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而中国抗美援朝的决策是10月5日才做出的。也就是说是美国先明目张胆地將其军队部署到了中国境内,先明目张胆地宣布要用武力阻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然后中国才决定出兵朝鲜。美国出兵台湾海峡在先Φ国出兵朝鲜在后。这个显而易见的时间顺序还用说不究竟是抗美援朝的决策使中国倒向苏联,还是美国出兵台湾海峡迫使中国倒向苏聯

至于所谓抗美援朝使得中国在国际上被孤立,这纯属异想天开自以为是的说法事实正好相反:恰恰是抗美援朝的胜利,大大提升了Φ国的威望从而给中国打开了外交空间。)

“中国从1842年鸦片战争兵败以后从来没有真正打胜过一次对外战争,八年抗战也只是"惨胜"而巳中共却能把世界最强大的军队打到必须讲和,这实在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尤其是许多亚非小国,都羡慕不已”

——[台]陈永发:《中國共产革命七十年》台北联经1998年版,上册534页

“中国在韩战期间的表现杰出,赢得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尊敬……追本溯源,中共在韩戰中能和美国打成平手更是它赢得第三世界国家友谊,打破国际孤立的最主要因素”

——[台]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台北联經1998年版,上册548页

“除了40岁以上的人,所有华人都为毛泽东政府的成就感到万分自豪一个政府能在五年内革除贪污腐败,使它顶得住美國人在朝鲜的武装力量这样的政府是值得大力称颂的。”

——《李光耀回忆录:风雨独立路》15章"成立人民行动党"下小标题"以最高票数当選"

“朝鲜战争对于二战后亚洲的影响方面是中国显出了强国的面目”

——[日]儿岛襄:《朝鲜战争》29章

?你知道吗?韩国建国是非法的鈈但当时的北方反对,在其本国也受到多数政党的抵制

“朝鲜人很少相信在南部建立一个独立的政府将会最终产生一个统一的朝鲜,即使它得到联合国的支持并标榜为全朝鲜的政府。大多数朝鲜人担心这样的选举将会使朝鲜永远分裂,因为俄国人会在北部很快建立一個与之相匹敌的共产党国家温和派和左翼党派对这一前景感到极不高兴,他们敦促人们联合抵制定于1948年5月9日举行的联合国选举……由於南朝鲜所有的温和派领袖都反对联合国选举,在朝鲜境外逃亡40年之久的李承晚在南部便没有任何有力的挑战者”

——[美]贝文?亚历山夶:《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3章“分割”

“一九四五年,就在日本投降的前夕杜鲁门和斯大林在波茨坦通过了一项声明,保证朝鮮在苏联、大不列颠和中国共同托管五年之后实现独立”

——[美]李奇微:《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第一章

(简评:说好了从1945年起偠托管5年。谁让韩国1948年宣布建国的)

?究竟是谁“侵略”了朝鲜?——你知道吗1950年的“联合国军”是非法的

“安全理事会的决议需要七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包括所有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在内”

——[英]劳特派特 修订:《奥本海国际法》,商务印书馆1989年,上卷第一分册319页

哃页注释:“在实践上,安全理事会曾经认为尽管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常任理事国弃权或者缺席,只要决议的通过有七个理事国的同意票並且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没有投反对票这个决议就是已经有效地通过了的。”

(简评:众所周知的是1950年“联合国军”相关决议出台の时,作为“五常”之一的苏联根本就没有出席投票而根据《联合国宪章》,要求的是“所有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注意是“同意票”,不但不是反对票而且不可以弃权,更别说有国家没出席的情况!而当时明明白白苏联没有出席这种情况下居然能“通过”决议,不是非法又是什么当时的美国把苏联的缺席强行解释为“同意票”,说它“操纵联合国”有错吗?当然从那以后,因为朝鲜战争時开了这个先例从此常任理事国缺席也被视为同意。这也是为什么《奥本海国际法》会有那个注释说明但别忘了1950年出这个事的时候,這还尚未形成惯例!仍然属于破天荒的性质在当时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因此1950年“联合国军”毫无疑问是非法的产物而且尽管有这个先唎,《联合国宪章》中关于“同意票”的条款原文至今未改成为美国操纵联合国的历史见证。)

“6月27日的早上杜鲁门总统便向全国宣咘了他的决定。关于美国武装部队的任务他只用一句话概括道:‘我已命令美国海军和空军部队向韩国政府军提供保护和支持。’”

——[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七章

“联合国安理会于6月27日再次开会这为俄国人在宣传上遭到惨败创造了条件。杜鲁门上午发表的通告已向世界清楚地表明即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安理会成员事先已经知道这种情况。中立国印度和埃及感到惊慌失措他们将会议推迟到下午召开,以便其代表能够跟他们的政府进行磋商”

(简评:也就是说,1950年6月27日早上杜鲁门已经下令美军支援韓国。而联合国是在当天下午才开的会结论只有一个:美国的行动没有联合国授权。说得好听一点就是先上车后买票;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先强奸再结婚)

?残酷屠杀政治犯,甚至滥杀平民!——质问美国:你们死几万人就为了保护这个政权!

“首尔郊外的高阳市。登上主干路旁的小山丘可以看到像井一样敞口的黑暗深坑。1995年这里发现了153人的遗骨。

朝鲜战争开始数日后这一带成为北朝鲜的控淛区,可不到3个月又被韩国抢回因为“帮助了敌人”,农民们被右翼团体和警察强行带走在深坑前被一个个枪杀了。死者当中也有少姩少女因遗属们的要求,国家的独立机构“真相?和解委员会”(旨在查明真相达成和解的既往事件处理委员会)经过调查07年承认那昰“警察实施的非法集体枪杀事件”,提出了国家应正式谢罪的建议”

——[日]朝日新闻年中企划:《历史有生命力——东亚150年》第8章“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上)

Bates)来自武器连,他看见一长队身穿白衣的平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步履蹒跚地走过火车站。当他发现一些壵兵在驱赶他们时他警觉地坐起身来。在队伍的尾部有一组人拿着铁锹贝茨找来一个翻译便追赶过去,当他赶上时步枪手们已经站荿一排,那些拿铁锹的人将人群聚集到一个土堆后面“很明显,他们的计划是等枪手们准备完毕”贝茨说,“就将这些犯人赶到开阔哋上让他们成为活靶子。”

在沙滩上霍金斯上尉刚刚巡逻归来,“我注意到随军牧师愤怒地走来走去两手一会儿抱在胸前,一会儿叒垂下来我问他出了什么事情,他手指向一座小山包‘那里将发生恐怖的事情。’他说他告诉我当地的青年团将同情共产党的家庭嘟抓起来了,‘等他们的坟墓挖好了就会被枪毙的。’”

贝茨少校找到青年团的头领命令他立即停下来。面对美国人的干涉青年团嘚头领很愤怒。他向翻译叫喊道这些人都是共产党,死得其所“也许这是真的,”贝茨说“但是没有审判就大肆屠杀肯定是不公平嘚,而且这里大约有15 名儿童有的还不到10 岁。”虽然站成一排的枪手严重抗议贝茨还是将这些犯人带到车站,将他们交给一名南韩军官让他们坐上离开Kojo 的最后一列火车。陆战队的老兵推测这些犯人一到元山就会被枪毙的”

——[美]马丁?罗斯:《突出重围——陆战一师長津湖》,第四章

“南朝鲜警察部队逮捕和杀害了数以千计的共产党人和反对美国军事政府的其他对立者”

“‘李承晚总统是一个有着極强信念的人,根本没有耐心听取他人的任何不同意见’杜鲁门总统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不关心李的警察在驱散政治集会和控制政治对手时使用的手段。’”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25页

“李承晚总统是┅个自信心很强的人而对于具有不同意见的人则不能容忍。自从1945年他回到朝鲜的那天起他就吸收了一批具有极端右倾观点的人,而对那些不怎么太走极端的政治领袖的意见则坚决拒绝(美国)军政府的撤销,使他可以肆无忌惮地以专断手段对付他的反对者我倒不在乎李承晚的警察采用怎样一种方法来捣乱政治集会和压制政敌,我深切关心的是李承晚政府竟然不顾席卷全国的严重通货膨胀然而我们除了支持李承晚,再没有选择的余地”

——《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考验和希望的年代”,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385页

“在首都汉城,李承晚的敢死队部署在各个地方数以千计的政治犯,其中大部分仅因敢于质向李承晚残酷无情的专制统治而遭逮捕并被警方处决。一次占据汉城北部的英国军队惊讶地看到一辆货车满载着衣衫滥褛,蓬头垢面的男女犯人由令人僧恶的国家宪兵队押解着飞快驶去。犯人们嘚双手用电线捆绑在背后一位愤怒的英国军官说.“他们让这群可怜的犯人跪在深沟里,用自动步枪从脑后向他们射击”

刚刚到达的英國第29旅旅长汤姆?布罗迪准将曾亲自干涉过一起南朝鲜军警进行的大规模屠杀,现场就在距他指挥部几百码处但是为时已晚,在他能够淛止这次大屠杀以前23名男女犯人已被决处,幸存者被带回汉城监狱一群愤怒的英联邦记者,他们对战争报道已感到厌烦随着这些犯囚而去。他们要求被允许进入监狱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雷内?卡特福斯是其中之一。他写道:“长长的一队犯人歪歪扭扭地穿过里面的院孓他们一听到监狱看守尖厉的吼叫,便停下来跪在雪地里我立刻感觉到,真正令大心悲的是他们看上去象小丑皮得只剩皮包骨了。根根头发奇形怪状地直立着脸色发绿——就像台球桌面的颜色,鼻子冻得通红他们跪在地上不停地咳嗽颤抖。”

李承晚总统许诺考虑對犯人实行赦免自从他1948年当选总统后,长时间的流放使他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执掌了政权其无耻的独裁统治为民主政治所不齿,但这一切还是可以原惊的美国保卫遭到战争破坏的南朝鲜的战斗在过去的5个月里逐步升级,从警察行动到为自由而战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压力茬增加——为避免令人生厌的政府检讨,西方国家被迫进行辫护英国著名记者詹姆斯?盖默隆由于其主编反对他揭露汉城的政治屠杀而辭职。

布罗迪旅长对集体屠杀进行干涉后南朝鲜司法部长杨金永宣布迅速审查即将处以死刑的案子。司法部顽布的法令保证死者家属將被通知死者的死刑日期,并允许认领尸体他们无动于衷地告诉记者,在过去的6个星期中根据国家颁布的紧急法,仅有591人被判刑424人被处死。屠杀还在继续只是比较谨慎了。由于骚乱日益加剧屠杀这件事很快便被人忘却了。”

——[美]罗素?斯泊尔著罗圣译:《韩戰内幕——彭德怀和他的志愿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291、292页

?朝鲜战争的爆发,南方是完全“无辜”的吗

“李承晚反复声称要姠北迈进,把整个朝鲜半岛统一到他的领导之下这让他的美国盟友经常为之提心吊胆。”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書?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26页

“(1950年)4月我们在汉城停留两夜。这次拜访没有具体结论但我们被飨以国宴,还参加阅兵仪式令我惊讶的是,数名南韩高阶军官竟然是我的旧识 他们用不同名字加入国民党军队,成为野战级的军官他们在中国时,我们想都没想过他们是韩国人汉城的主人盛大欢迎我们,却抱歉这回被迫简陋招待保证未来“统一后取得北韩时”,一定更花心思来款待峩们两个多月后,北韩的坦克把他们全都赶出汉城”

——[美]黄仁宇:《黄河青山》,三联书店2001年6月版145页

“1949年4月20日,华西列夫斯基和什捷缅科(Shtemenko)就三八线的形势向斯大林报告说:

我军撤出北朝鲜以后“南方人”对三八线规定的破坏己经具有挑衅性和经常性。近一个月這种破坏规定的事件频繁发生:从今年1月1日至4月15日期间,在整个三八线上发生了37次破坏规定的事件其中24次发生在3月15日至4月15日。

就其性质看破坏规定的事件是警戒部队的小规模冲突,一般是连和营规模的冲突动用了轻机枪和迫击炮,还有一些“南方人”越过三八线的事件在所有这些破坏规定的事件中,均是“南方人”首先开火的

与此同时,随着三八线形势的复杂化“南方人”在3月至4月间将部分野戰部队调集到三八线附近。不排除“南方人”可能对北朝鲜政府军队采取新的挑衅行动并动用比迄今为止更大的兵力。

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建议北朝鲜政府军司令部采取适当措施以回击“南方人”可能做出的更大规模的挑衅行动是合理的”

——沈志华 主编:《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48)上册171页

(简评:提到朝鲜战争的爆发,不是有很多人動辄去提什么“解密档案”吗现在就有这么一个解密档案放在你们面前了。这个档案是当年苏联内部的华西列夫斯基对斯大林的秘密彙报材料,供高层决策参考用的是没有任何必要说谎的!而这个档案显示:朝鲜战争爆发之前,三八线附近出现许多次挑衅事件而且均为韩国军队先开火!以至于华西列夫斯基等人认为应当对其进行还击。)

?志愿军是靠“人海战术”全靠人多才打赢的吗?

“(第二佽战役时)与这30万中国军队以及为数不详的北朝鲜军队相对垒联合国军司令部集结了7个美军师,6个南朝鲜师2个英联邦旅,1个土耳其旅以及来自菲律宾和泰国的几个营,外加一个英国突击连所有部队加起来,联合国军有相当于14个师的兵力然而,这些师的平均人数事實上超过了中共师这样,人数的悬殊并没有乍一看起来那么大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师有大约12.4万人(包括大约1.8万南朝鲜人),南朝鲜师大约囿8.2万人其他联合国部队总计有1.2万人左右。另外还有大约2.9万人的美军独立战斗部队主要是坦克和炮兵特遣队。因此联合国军的战斗部隊总计有24.7万人,这还不算空军作战人员”

——[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42章“突入险境”

(简评:也就是说,當志愿军彻底扭转朝鲜战局的时候志愿军论人数只比对手多了不到四分之一,其实并无特别大的优势所谓的“人力优势”能起多大作鼡很成问题。)

“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官方战史的说法其情况是这样的:

记者们总喜欢谈到“亚洲游牧群众的人海战术”。再没有比這更不真实的了实际上,中国人很少以团以上的单位进行出击甚至这些行动也通常缩小到似乎是无休止的排的渗透。中国红军之成为鈳怕的力量不是依靠他们人多,而是依靠诡计和突袭”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1992年印刷,291页

“当美国的报纸里充斥着关于中国“人浪”攻击的夸张报道时在前线的事实却完全是另一回事。……中国军队令人敬畏不是因为他们囚数众多,而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欺骗战术和达成攻击的突然性”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Φ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78、79页

“尽管有许多关于中国人采取“人海战术”,用“大批军队”猛攻美军阵地的说法但使人望而生畏的不是中国囚的集中进攻,而是他们的佯攻、奇袭或夜间的悄悄渗透中国人确实采用成排成连的人海战术,以优势兵力占领精心挑选的战术阵地鉯便进行决定性的穿插,但这些通常是为了牵制敌人防御部队与此同时,其他中国部队从侧翼发动进攻并在敌后设置路障。官方的美國海军陆战队战史中引用了一位陆战队队员戏谑的评论:“天知道一个中国排中到底会有多少群士兵””

——[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鮮,我们第一次战败》42章

“西方国家的媒体想象中国士兵冲进战场并肩作战,以大规模的‘人海战术’发动进攻事实恰恰相反!中国軍队确实是很少利用重炮和装甲车,而且他们也确实是依赖大量的人发起进攻——有时候是听军号声——但他们都是善战的勇士进入战鬥后,积极主动也善于用脑彭德怀元帅和他的副手们都完全相信他们能打下整个朝鲜半岛,正如几个月前朝鲜人民军差点做到的那样倳实证明,他们确实差一点就达到目标了他们给了美国士兵及美国人民重重一击。如果他们拥有空中力量如果制空权不是掌握在联军掱里,那他们就会取得全胜了”

——[美]沃尔特?J?搏伊恩 主编:《阿尔法美国军事指南丛书》之[美]罗伯特?F?多尔 著:《美国陆军》,迋洪浩、周正 译南京出版社2004年7月版,208,209页

?优待俘虏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吗?

“战争双方都曾经残暴地对待战俘朝鲜共和军因其殘忍地对待敌军俘虏和被怀疑支持共产党的平民而臭名昭著。在战争最激烈的时期美国士兵经常无视《日内瓦公约》(保护战俘的国际協定)。出于对失去战友的愤怒或者认为战俘是一个带来麻烦的负担,美国人在一些场合对落入他们手中的北朝鲜军队和中国人开枪射擊但是如果战俘在被捕获时生存了下来,他们此后收到的对待和最终生存的机会都相对好一些……落入中国人手中的美国人要相对幸運一些。在战争初期中国人确实主动地释放了一些他们俘获的美国人,并给他们饭吃还发给他们香烟。(此举旨在瓦解美国军队的士氣使他们更倾向于投降。)中国军队在1950年11—12月之间的攻势行动中俘虏了数千名敌人……绝大部分的战俘并未遭受拷打和折磨,但缺乏充足的食品也没有必要的医疗条件。”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120,121页

“我们後来体会到中国人是坚强而凶狠的斗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攻击但是,我们发现较之朝鲜人他们是更加文明的敌人。有很多佽他们同俘虏分享仅有的一点食物,对俘虏采取友善的态度”

——[美]李奇微:《朝鲜战争回忆录》,第四章“中国人参战──第1陆战師且战且退”

?中国必须对朝鲜战争的爆发负责吗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他们不应该为这场战争的初期阶段负责:他们并没有过多哋参与北朝鲜作出发动战争这一决定的决策过程而且他们充分地向西方发出了警告,如果敌对国家军队接近鸭绿江他们将干预这场冲突。但是如果中国人在1951年1月也就是当他们把联合国军赶出北朝鲜国土时,停止继续进攻他们将可能把整个战争缩短一到两年。”

——[媄]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130页

“中国军队中的朝鲜士兵回国并不是因为中国领导囚当时赞同和支持以军事手段统一朝鲜半岛的行动1949年朝鲜师回国,是因为毛泽东担心北朝鲜受到南方的攻击从而出于国际主义立场对朝鲜革命政权的同情和支持。1950年朝鲜师回国一方面是因为朝鲜战士有回国的意愿,一方面也是因为战争时期在中国已经过去中国领导囚已经在考虑军队复员和减少军费开支问题。因此怀廷教授很早就做出的解释是有说服力的:这些帮助中国革命的朝鲜士兵回国是情理の中的事情,是很自然的现象”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三章第三节

?长津湖之战,聯军走得从容不迫尸体都带走了吗?

“联合国军的部队极不情愿地遗弃了死去的土兵把他们埋在弹坑里,用炸弹炸起的岩石般硬的土塊堆起了一座座坟堆尸体仅用雨披包了包,一些英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下葬时还戴着贝雷帽埋葬着100多具尸体的两座大坟,用红、白两種测量杆作了记号他们绘制了参考图以记录这一地点,以待将来美国人再次退回时便于寻找随军牧师向一小群记者和军宫背诵了《圣經》第23篇,但刺骨的寒风一下便卷走了他的声音”

——[美]罗素?斯泊尔著,罗圣译:《韩战内幕——彭德怀和他的志愿军》中国广播電视出版社1990年版,269270页

?细菌战,仅仅是共产党方面编造的谎言吗

“多伦多的约克大学的两名历史学家斯蒂芬?恩迪科特和爱德华?哈格曼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题为《 美国与生物战:来自冷战初期的秘密 》这是迄今为止为证明美国使用了生物武器而作的最有说服力的嘗试。这两位作者说美国在朝鲜的试验“揭示了当时的一种军事风气,即军队可以求助干一种焦土战术可以纵火,可以在朝鲜境内采鼡全面战争战略甚至可以赦免战争罪”。他们的书极其详尽地叙述了美国是如何顽固地坚持研制用干进攻目的的各种生物武器的而当時美国公众则被告知在他们的武库中纯梓是防御性武器。……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五种针对人的战剂和两种针对农作物的战剂己经准备僦绪。对装有这些战洲的集束炸弹进行了试验每枚炸弹含有108枚能够喷射的子炸弹。1952年美国空军征用了其中的2.3万枚集束炸弹。如果爆发卋界大战将实施的计划是由一架飞机同时携带核武器和生物武器。与此同时美国军队司令通知美国驻远东的空军制定向中国发动一场苼物战的计划。有关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与这种秘密武器相关计划的保密工作非常严格因此除了他自己和总统之外,只向国防部长征求叻意见是总统下令使用细菌武器的。”

资料来源:英国的《新政治家》周刊.

转引自程栋、刘树勇、霍用灵 主编:《红与白的较量》,屾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100页

?不得不承认的结论:志愿军歼敌数超过自身损失

(一点说明:此处用的伤亡数字都是各方自己的官方数字。本人并不认为这些数字一定就是真实的但至少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公平的比较法。因为各方的伤亡各方自己是最清楚的虽然可能会尐报。而敌方的伤亡从来都只能猜测猜多猜少都有可能。所以相比而言还是自己的伤亡数字靠谱一点只有美韩以外的联合国军伤亡数芓找不到各方官方数字,所以只好采用了美国的说法)

志愿军共阵亡11.6万人,战伤22万余人失踪被俘2.9万余人,因此自身作战减员共36.6万余人非作战死亡2.5万余人。

资料来源: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461页

“美国在这场戰争中的伤亡情况是:54246人死亡(其中33629人死于战斗中,另一些人死于受伤、事故或者其他原因)103284人受伤。”

资料来源:[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129页

韩国军队的伤亡数字如下:

“国军”阵亡22.78万人,失踪43500人负伤了71.71万囚

资料来源:韩国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韩国战争史》,固城 等 译编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8年7月版,节译本第五卷,24页

“其他联匼国军成员共损失14103人其中2597名属于死亡,9581名负伤1925名失踪。”

资料来源:[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63章“最后的危机”

(简评:也就是说按照联军各方的官方数字相加,联军这边总共损失约114万就算联军这些损失只有一半是志愿军造成的,那么志願军消灭敌人也有57万——虽然志愿军作为实际上的主力消灭敌人比例肯定不止一半。而志愿军的官方损失数字是36万这样说来,结论只能是志愿军歼敌数超过自身损失)

?为什么大部分志愿军战俘“自愿”选择去台湾而不是回大陆?

“在韩国的中国共产党战俘被美国遣送到台湾加入国民党的军队。这些战俘被打散到不同的营队他们身上都有刺青,写着“反共抗俄”这些刺青是美国人抓到他们时刺嘚,这样他们就只能加入台湾的国民党军队”

——[台湾]圣严法师:《圣严法师自传:雪中足迹》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版,95页

“南边的韩国军隊抓获的共产党人被美国列上反共主义的标签这些标志被认为是对朝鲜和中国的背叛,这就排除了他们回归的可能性海军上将特纳?喬伊领导美国参加休战谈判,他表示那些想遣返的共产主义囚犯要么是被打伤要么是被杀害。”

——[美]艾特伍德:《美国战争史》新华絀版社2013年6月版第180页

“根据英国国防大臣的话,‘联合国的囚犯在中国人手里即使是不同强度的再教育,也远远好于美国人对待囚犯的態度……’”

——[美]艾特伍德:《美国战争史》新华出版社2013年6月版第181页

“怪的是,(战俘营的)管理员对战俘间这样的行为(想去台湾嘚战俘殴打虐待像回大陆的战俘)常睁只眼闭只眼直到有一次他们把一个战俘打成半残,管理员才口头警告了一下放任到后来,每回集合点名总会少那么几个人,管理员也没多问都知道怎么一回事,心照不宣”

——[台]廖信忠:《台湾这些年知道的祖国》,浙江人囻出版社2014年4月第50页

“‘有一万五千名“反共义士”选择来到自由的堡垒台湾,证明了‘共匪’不得人心只要我们合力,上下一条心茬‘蒋总统’英明的领导下,反攻大陆必胜必成!’县长趁机来一段激昂的演讲鼓舞在场乡亲。

只是林水源最清楚这些“反共义士”身仩的刺青是怎么一回事,在战俘营里大多数战俘身上都被刻烙上类似的刺青现在竟被当局拿来当作“唾弃共产政权”的证据。

在大陆那麼多年他也听了很多历史典故和奇闻逸事,听说古代有种刑罚叫“墨刑”罪犯的脸上被刺青,让大家都知道他是罪犯中国人最好面孓,这不仅是战俘营对战俘的一种刑罚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摧毁了战俘最后一点尊严

在战俘营时,有好多人被强压在地上刺上这些反共字样”

——[台]廖信忠:《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第53页

【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唐律疏议V”原标题《忼美援朝,意想不到的真相(2018.8新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