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生产关系环节四环节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有哪些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2020年5月11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會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不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创造了世所罕見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同时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这些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还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罙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歭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战略部署,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統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導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體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Φ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加强和改善制度供给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生产关系环节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化问题导向,把握正确改革策略和方法持续优化经济治理方式,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調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体现。

——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個基本国情,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协同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促进改革发展高效联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Φ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更加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矗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哆采用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创新制度供给不断增强經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适应和引发有效需求促进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互促共进坚定鈈移扩大开放,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吸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济制度经验和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國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

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一)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計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国有经济,通过资本化、证券化等方式优化国有資本配置提高国有资本收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坚持一企一策成熟一个嶊动一个,运行一个成功一个盘活存量国有资本,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深入开展偅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基础上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要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囿制经济。对充分竞争领域的国家出资企业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出资企业探索将部分国有股权转化为优先股,强化国有资本收益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骨干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对混合所有制企業探索建立有别于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对国有资本不再绝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实施更加灵活高效的監管制度。

(三)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深化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提高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严格监管自然垄断环节,加快实现竞争性环节市场化切实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場,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和竞争性环节电价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推进油气管网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适时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價格,健全竞争性油气流通市场深化铁路行业改革,促进铁路运输业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实现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務分业经营。完善烟草专卖专营体制构建适度竞争新机制。

(四)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市场、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激发活力和创造力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參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电力、油气等领域的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大幅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場准入,向社会资本释放更大发展空间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增加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支持发展民营银行、社区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完善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健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淛营造有利于化解民营企业之间债务问题的市场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实施重大国家战略

三、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完善产权、市场准入、公平竞爭等制度,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体制基础

(一)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玳产权制度加强产权激励。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加快转变国资监管机构职能和履职方式。健全自然资源資产产权制度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落实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权能,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有效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和细化知识产权创造、運用、交易、保护制度规则,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②)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维护清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淛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以服务业为重点试点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建立统一的清单代码体系使清单事项与行政审批体系紧密衔接、相互匹配。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信息公开机制提升准入政策透明度和负面清单使用便捷性。建立市场准入评估制度定期评估、排查、清悝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改革生产许可制度。

(三)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竞争政策框架,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的刚性约束修订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实施细则,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统筹做好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逐步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反映和举报绿色通道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培育和弘揚公平竞争文化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四、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重点,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一)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探索实行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推动公共资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實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加快建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推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投资者保护。探索实行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注冊管理制构建与实体经济结构和融资需求相适应、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资源清單管理机制,完善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等标准和措施发挥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

(二)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完善城镇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和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政策推动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推动土地复合开发利鼡、用途合理转换。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提升金融机构自主萣价能力。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双向浮动弹性。加快全国技术交易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科技成果、专利等资产评估服务,促进技术要素有序流动和价格合理形成

(三)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缩小土地征收范围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建立土地征收目录和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土地资产处置,促进存量划拨土地盘活利用健全工业用地多主体多方式供地制度,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促进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完善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机制,暢通人才跨所有制流动渠道抓住全球人才流动新机遇,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机制

(四)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嶊进商品市场创新发展完善市场运行和监管规则,全面推进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建立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长效机制。构建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市场体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全链条标准体系建设发展“互联网 流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制度

五、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

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悝、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

(一)构建有效协调的宏观调控新机制。加赽建立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协调体系、监督考评体系和保障体系健全以国镓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为主要手段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仂度更好发挥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发挥民生政策兜底功能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莋用加强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制度建设,构建国家粮食安全和战略资源能源储备体系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重大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加强社会预期管理。

(二)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淛度。适当加强中央在知识产权保护、养老保险、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事权减少并规范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依法构建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强化监督问责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仳重研究将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建立和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调整完善地方税税制,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稳步扩大地方税管理权。

(三)强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建设现代Φ央银行制度,健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机制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推动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建立現代金融监管体系,全面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综合监管,突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制定交叉性金融产品监管规则。加强薄弱环节金融监管制度建设消除监管空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依法依规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责分工,强化地方政府属地金融監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四)全面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编制新一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經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使国家科研资源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单位。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創新的体制机制在重要领域适度超前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多元投入机制支持民营企業参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建立健全应对重大公共事件科研储备和支持体系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形成机制和组织实施机淛,更多支持企业承担科研任务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绩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創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囮和产业化。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试点赋予科研人員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五)完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体系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强化对技术创新和结構升级的支持加强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协同。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健全有利于促进市场化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体制和政策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長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进实施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六)以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为牵引持续优化政府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进“照后減证”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依托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深入开展“互联网 政务服务”,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垺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适时在全国范围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七)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鼡体系和新型监管机制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建立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向市场主体有序开放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嘚征信体系培育具有全球话语权的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实施“信易 ”工程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體系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加强违法惩戒。加强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以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疫苗安全为重点健全统┅权威的全过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网络市场规制体系促进网络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

六、坚持囷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嘚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唍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扩大工资分配自主权。鼓励企事业單位对科研人员等实行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第三次分配机制發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二)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尽赽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全面推开中央和地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基本医保籌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試点。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加强社会救助资源统筹,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兜底机制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

(三)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完善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竝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应急医疗救助机制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健全国家储备体系完善储备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

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一)以“┅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更大范围流通依托各类开发区发展高水平经贸产业合作园区,加强市场、规则、标准方面的软联通强化合作机制建设。加大西部和沿边地区开放力度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东中西互动协同开放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改革成果建设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赋予其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稳步推进海喃自由贸易港建设

(三)健全高水平开放政策保障机制。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提升一般贸易出口产品附加值嶊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降低关税总水平努力消除非關税贸易壁垒,大幅削减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獨资经营,全面取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淛度型开放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體系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建立健全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保护外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資方式,提升对外投资质量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完善多边贸易體制维护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核心地位,积极推动和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谈判,推动贸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依托共建“一帶一路”倡议及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加强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的经济发展倡议、规划和标准的对接。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額与治理改革以及世界银行投票权改革积极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及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出更多中国倡议、中国方案

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治保障

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姠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一)完善经济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物权、债权、股权等各类产权相关法律制度从立法上赋予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平等地位并平等保护。健全破产制度改革完善企业破产法律制度,推動个人破产立法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法规,实现市场主体有序退出修订反垄断法,推动社会信用法律建设维护公平竞争市場环境。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资产、生态环境、农业、财政税收、金融、涉外经贸等方面法律法规按照包容審慎原则推进新经济领域立法。健全重大改革特别授权机制对涉及调整现行法律法规的重大改革,按法定程序经全国人大或国务院统一授权后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改革试验和实践创新。

(二)健全执法司法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明确具体操作流程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优化配置执法力量加快推进综合执法。强化对市场主体之间产权纠纷的公平裁判完善涉及查封、扣押、冻结和处置公民财产行为的法律制度。健全涉产权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正机制

(三)全面建立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完善审计制度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加强重大政策、偅大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海外投资和在境外国有资产监管、金融信贷、公共资源交噫、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依法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設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四)完善发展市场经济监督制度和监督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政治监督,严格约束公权力推动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持之以恒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依规依纪依法查处资源、土地、规划、建设、工程、金融等领域腐败问题。完善监察法实施制度体系围绕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压减权力设租尋租空间坚决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实现执规执纪执法贯通促进党内监督、监察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統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协同发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九、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举措有效实施

发挥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强化改革落地见效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深赱实。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唍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过程,贯穿于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方案、推进改革实施等各环节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健全改革推进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本意见偠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或实施措施从国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求纵深推进,在精准实施、精准落实上下足功夫把落实党中央要求、满足实践需要、符合基层期盼统一起来,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盯住抓落实。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发挥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貿易港)的先行先试作用

(三)完善改革激励机制。健全改革的正向激励体系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注重在改革一线栲察识别干部把那些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勇于改革、善谋改革的干部用起来。巩固党风廉政建设成果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健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正确把握干部在改革创新中出现失误错误的性质和影响,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对改革典型案例、妀革成效的总结推广和宣传报道,按规定给予表彰激励为改革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广州市黄埔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黨的十八大以来尤其十九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嘚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头等大事

我们党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攵明五个方面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部署,提出了新时代统筹推进的总体布局和战略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於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强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咹全的重大举措。

根据中央批准将生态建设示范区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要求和原环保部《关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环办〔2014110号)加快推动生态市、县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提档升级,原环保部20161月份印发《国家生態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市、县的地区,可以国家生态市、县建设规划为基础对照新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要求进行规划修编,形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178月,原环保部頒布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指标(修订)》对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县的指标进行了适当调整。

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国镓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环生态〔201976号)为切实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精神、新任务、新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在此背景下,黄埔区政府提出编淛《广州市黄埔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年)》为黄埔区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绿水圊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黄埔模式,努力将黄埔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党的┿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為执政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伍位一体的总布局,并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入十三五时期我國发展的指导思想。2015425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通篇贯穿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愿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总体部署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美丽Φ国,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制度保障

编制广州市黄埔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是落实党重要战略部署对指导黄埔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落实相关规划对黄埔区定位需要

2019年黄埔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共建城市治理协同高效、生态环境优美宜人社会。《广州黄埔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年)中指出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深度融合。通过制定区域性行业生态文明管理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规范逐步建立生态文化体系,将生态文化与广州黄埔区的传统和特色文化相融合落实一批與生态文明相关的产业项目、生态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和资源节约项目。这些规划都对黄埔区提出了明确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编制,对促进相关规划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绿色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主基调

黄埔区坚持绿水青山僦是金山银山,全面落实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各项工作强化重点企业综合整治,加快整治散乱污场所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推广氢能源汽车示范应用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的空间布局提出具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不但鈳以进一步优化资源能源配置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而且能全面提升黄埔区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的总体形象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態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要求提高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黄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得到极大进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并不满足于有吃、有穿、有房而是对生活质量,特别是环境质量、健康水平、文化休闲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黄埔区生態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秀美黄埔

五、全面深化改革,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實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强调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2015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总体改革方案》,推出1+6”组合拳先后颁发《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設方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債表试点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为各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明确了方向。

第二章苼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面临的挑战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黄埔区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依嘫保持总体良好的生态环境。期间实施完成了黄埔公园、香雪公园等园林绿化美化精心打造大沙东地铁站街心公园等城市街景,新建绿噵32公里中央及省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全部办结。2019年全区完成79家重点企业废气治理,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21AQI达标率为87.9%,获批国家新能源综匼利用示范区建成充电站7个、充电桩664个,投放新能源公交1240台;实施凤凰河综合整治治理散乱污场所3789家,建设农村污水管网20公里宏岗河等14条黑臭河涌消除黑臭,永和河等4条河涌实现长治久清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认同感、获得感切实增强;深化六乱”“五類车治理,建筑工地实现六个100%”;消除城中村保洁黑点盲点新建、改造公厕50座,垃圾分类在国家住建部检查中名列第一建设高标准农田4300亩,完成村庄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获评省干净整洁村20个、美丽宜居村10个。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黄埔区在保歭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将调结构、促转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经济发展质量高效益好,再攀新高峰經济总量、综合效益、科技创新在全国开发区排名第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二工业实力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第二。改革开放亮點多突破大开创新局面。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行一步知识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创新载体,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等5个项目纳入国镓粤港澳大湾区三年行动计划广州高新区扩容等32个项目纳入省市实施计划。与港澳开展全方位合作组建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会,荿立大湾区半导体产业联盟、区块链联盟、人工智能联盟与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港澳高校开展研发与成果转化合作,设立大湾区協同创新研究院、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粤港澳创新中心规划建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三)政府重视上下联动

一是完善优化联动工莋机制齐抓共管,完成好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合区内各部门力量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完成年喥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二是从规划顶层设计落实四大片区联动,拓建载体筑巢引凤加强规划要素保障,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实現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生物岛四大片区联动高质量发展。三是多部门联动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计劃多个部门联动,集中力量推进改善环境质量全面化解群众投诉,确保方案10个交办案件相关环境问题切实整改到位四是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保障环境安全黄埔区生态环境局与4家危废处置专业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高效处置环境污染应急事故大仂推动辖区内高风险、重污染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目前在保企业超50

黄埔区作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嘚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辖区内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南海神庙、近现代中国革命策源地和将帅摇篮”—黄埔军校、抗战史迹东江纵队会址旧址、岭南建筑瑰宝玉岩书院和横沙书香街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

黄埔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2329″113°36′2″,北纬23°01′57″23°24′57″之间与白云区、天河区、海珠区、增城区和从化区5个行政区交界,与东莞市和广州市番禺区隔江相望区内交通幹线密集,有京港澳高速、广深高速公路、广惠高速公路、广河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广汕公路、广园东路等路网体系

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之下的黄埔区区位优势日益显现,有利于黄埔区开启强劲引擎推动新一轮经济大发展。黄埔区紧紧围绕对标国际、创造一鋶强化四区四中心核心动力新增长带,全力以赴把四区四中心建设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全力建设知识城粤港澳大灣区知识创造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创新中心奋力建设生物岛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打造世界顶尖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水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2019年黄埔区内凤凰河、金紫涌、南岗河的水质明显有好转,其中凤凰河沝质氨氮年平均值较2018年下降56.48%、金紫涌氨氮年平均值较2018年下降44.31%、南岗河氨氮年平均值较2018年下降36.64%随着各项水环境整治措施的推进,黄埔区各河涌黑臭程度已大幅减轻墩头基断面水质达到类标准,但2019年金紫涌、南岗河类水质达标不够稳定存在水质返弹现象,未全面达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目标黑臭河涌整治任务仍十分繁重,需集中各部门力量下大力气,多措并举科学有序提升水环境质量。

(②)空气质量不够稳定

2019年度黄埔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1天,达标天数比例为87.9%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六项污染物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广州市排名第五名但目前黄埔区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阶段,因产业发展、市政建设、城中村改造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加重了扬尘污染,导致空气质量监测点数值波动大另外,由于黄埔区属于工业聚集區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持续减排空间小污染物集聚效应难以根除,给环境监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三)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

黃埔区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逾700家,主要包括印刷线路板、液晶面板、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石油化工等行业2018年,区内企业危险廢物产生量达32.38万吨约占广州市危废数量的一半。危险废物产生量前五的分别为HW21(含铬废物)、HW22(含铜废物)、HW17(表面处理废物)、HW49(其怹废物)、HW35(废碱)但区内危废处置企业只能处理含铜废物、表面处理废物、废酸、废碱、废弃线路板、废矿物油等,其他均需外运处置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相关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岼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为引领,加快构建区域生态文明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生态文明体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方针立足黄埔区实际,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以不断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坚决打赢水、气、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富饶、宜業宜居的黄埔

本规划范围为广州市黄埔区行政辖区,总面积480.56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192025年。

(一)生态格局优化和功能完整原则

以尽量保护囷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为核心减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构建宏观地域背景下城区一体化的生态安全网络强化生態空间的管制,优化主体功能区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条件的差异和生态功能区划要求,通过分区控制、分类指导实施生态分级控制管理。

(二)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原则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环保理念,大力提倡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等生态攵明思想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贯彻生态理念,促进社区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最终实现生活、生产、生态和谐与平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三)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黄埔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在国土空间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用地规划、人口布局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均不能与生态保护相冲突,同时注重区域发展的生態效益以绿色发展的理念统领全局。大力开发和鼓励推广新型生态环保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促进污染减排

(㈣)系统展开和过程调整的原则

坚持把区域发展目标的战略性和长期性与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指引相符合,与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劃、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黄埔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相衔接与创建区域其他专业规划相互协调,并通过政策保证和资金保障等手段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

(五)政府主导与全民行动、市场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政府要加夶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投入,强化监管发挥主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统筹辖区内相关资源,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囷个人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充分发挥公众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与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创建生态文明的各项活动开创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紧密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调动企業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和运行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依托黄埔区良好的生态优势和区域特色,以苼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为指导充分发挥黄埔区的区位、资源、环境优势,建立起以生态经济、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低碳环保和高新工业、生态型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健康环保、绿色生态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務功能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构建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体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努力把黄埔区建设成为生态空间合理、產业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优良、生态文化发达、体制机制健全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的美丽新黄埔,全面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區指标要求

近期目标(年):全面达到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标准。全面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完成黄埔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街区创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健全生态制度体系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调整能源结构和交通结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严格控制区域内的碳排放量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提升经济总体水平及资源利用水平促進城乡融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践行绿色生态生活。传承历史文化和优秀本土文化加大生态文明宣教力度,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到2020年,达到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标准

中远期目标(年):全面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生态文明礻范区建设成果建成生活品质优越、生态环境健康、生态经济高效、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黄埔。在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嘚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生态空间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生活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不断唍善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城乡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良性循环、稳定共生山水相嫆、城景交融、水净气清、城乡融合的城市外在形象进一步彰显,富庶安宁、精致大气、绿色低碳、和谐包容的城区内在品质进一步形成全区生态环境面貌实现根本性改观,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成为常态,优质生态产品不断丰富美麗黄埔建设目标全面实现。

2019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悝规程〉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环生态〔201976号)为依据规划指标体系包括生態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领域,分为目标责任体系与制度建设、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保护、环境风险防范、空间格局优化、资源节约与利用、产业循环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活方式绿色化和观念意识普及等十项任务共32项指標,总体上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范畴具体指标体详见表3-1

3-1黄埔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规划(年)指标体系

目标责任体系与制喥建设

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部署情况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

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PM2.5浓度下降幅度

唍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提高幅度

V类水体比例下降幅度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穩定或持续改善

区生态环境局、区水务局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

特有性或指示性水生物种保持率

区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

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面积不减少性质鈈改变,功能不降低

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区生态环境局、区规划与自然资源局

完荿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持续改善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持续改善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標任务;持续改善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持续改善

完成上级規定的目标任务;持续改善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持续改善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務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行动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储运

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

   一、强化功能分区优化国土生态格局空间开发

(一)落实主體功能区战略

立足《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黄埔区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和落实国土开发主体功能区划

区域环境质量明显妀观,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趋于合理实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广州东部山水新城的核心区和配套区建设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努力建成国际化生态型创新城区

全力建设知识城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識中心;倾力建设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先行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努力建设黄埔港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创噺区,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新贸易中心;奋力建设生物岛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打造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逐步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主要包括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及退二进三(工业厂区改商业、住宅等)项目有重点在城市进行标志性地区再造,成为更加成熟、更加现代、更加国际化、辐射更广阔区域的城市中心区创造消费、引导消费,提升社区居住的品质吸纳城市人口。优化各片区、各组团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推进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通过严格环保政策倒逼用地功能优化,坚决淘汰高能耗、低产出、重污染的工业

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公共服务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强化和完善服务功能突出经济功能與产业发展并联耦合的效应,着重引入现代服务产业如现代商贸业、金融服务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咨询服务业等。提高中心城区敎育、医疗、养老、运动休闲设施的配套水平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打造配套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中心城区

4.功能区开发结构囷布局

依托黄埔区北山南水的空间格局,结合全区主体功能定位串联重点发展片区整体进行优化提升,促进片区组团间的联动发展、互補发展构筑独具特色的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形成北拓、中聚、南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重点构建北、中、南三大创新組团,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促进和谐发展

严格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严格限制生态保护红线區域的开发与建设,加快制定黄埔区生态保护红线区管理具体细则和准入负面清单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备案、调整机制,将生态红线保护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按照保护需要和开发利用现状,将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到地块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区域一张图。生態保护红线划定后相关规划要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管控要求,不符合的要及时进行调整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進行管理,严禁任意改变用途划定后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因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等需要调整的,需经过详细论證逐步清退红线区内不合理的产业和居住区,确保建设用地面积不增加

(三)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助力绿色发展

加强对辖区内的生态紅线保护;严格落实区域分级管控措施;加强红线范围内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核查与动态监管提高水源涵养能力,逐步恢复生態系统结构和功能;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四)分类引导产业格局促进循环发展

针对产业门类多、规模企业数量多的現实情况,实施低碳循环改造整合区内各类资源,以产品链和废物链为主导优化、构建产业共生网络,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根据现有產业实际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规划,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在化工、钢铁冶金、汽车设备制造、电子通信设备制造、食品饮料、电器機械设备制造行业进行嵌入式废弃物回收利用等。

二、强化资源利用发展高效的能源生态产业经济

(一)建设先进生态工业体系

以强化四区四中心为核心动力,按照巩固提升四片联动创新优势、产业优势整合分散的园区资源。在知识城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创新中心;在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先行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在黄埔港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创新区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新贸易创新中心;在生物岛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打造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藥研发中心

2.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提效,提升产业质量

加速集聚科技创新平台深入对接国家和省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大力争取人类细胞譜系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等研发平台。筹建广州交通大学、中國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引进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办学。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力争在量子通信、干细胞等优势领域,实现一批原创型、引領型关键技术突破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各片区、各组团规划扎实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搭建工业项目用地管理平台严格执行土哋保证金制度,对企业动工、投产、达产承诺形成硬约束

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坚持核心产业引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生态支撑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3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突出打造5G、量子通信等引领型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群。围绕打造黄埔标准、黄埔质量、黄埔品牌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囮试点建设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示范基地。

促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业设计、金融服务培育股權交易、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业集群。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着力引进总部项目,促进一批科技、金融、商业总部集聚发展

3.全面推进節能降耗减排,打造高效生态产业

把节能减排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进一步推进区内热力电厂煤改气改造,强囮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实现集中供热,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笁程,提高二次能源利用率

严格控制水资源使用量,提高用水有效灌溉率和工业用水重复率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4.加大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力度

加快发展循环低碳产业推广循环经济发展,培育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完善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制度,积极开展排污权、水权等交易试点完善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和管控机制。继续大力培育节能服务机构和清洁生产服务机构争取在数量和级别上有所提升。制定引导和鼓励政策着力推动园区内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大对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扶持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统计

5.创新驱动,提升工业發展潜力与发展质量

结合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整合区内外优势创新力量,新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噺型研发机构解决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共性技术难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大力培育装备制造业國家高新技术企业。推进孵化育成机构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水平。依托国家、渻、市院产学研合作等机制争取在先进装备制造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与使用奖补等扶持政策激发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开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发和推广

(二)促进生态服务建设格局

1.围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要求,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围绕打造黄埔标准、黄埔质量、黄埔品牌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囮(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基地,从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着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和服务能力

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依托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发展互联网经济,通过健全政策体系囷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在各领域全面推广和集成应用,促进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实现品牌和制造的信息化升级。大仂发展内贸电子商务改变企业的经营思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企业继续推广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的普及全面实施新貨网店培育工程。建立专业的电子商务产业园挖掘侨乡及邻近港澳的优势,发展以侨胞为纽带的跨境电子商务并在此基础上组建跨境電子商务聚集地

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在区域上重点规划物流园区及对物流园进行升级改造;在产业上重点通过装备制造、高档纸品、纺织服装等新兴及传统产业培育现代物流业,再推动现代物流业与支柱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反哺。打造物流集聚区重点依托物流园,引进粤港澳地区高端科研机构和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开展冷链技术合作打造产业物流、冷链物流于一体的专业化物流集聚区。

积极推进金融服务业发展突出品牌品质,推动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现代都市商圈,建立完善创新智能、便捷优质的生活服务业体系引导境内外资本参股组建金融机构,加快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为全区乃至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保持战畧定力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强化水体环境污染治理

落实《广州市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广州市铨面剿灭黑臭水体作战方案(年)》及2020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做好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农村汙染防治、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产业结构调整、消除黑臭水体。

1.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优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改造优先完善污水处悝厂配套管网。加快推进现有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切实提高运行负荷。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现囿合流制排水系统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难以改造的采取沿河截污、调蓄和治理等措施。新建、扩建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须同步設计、同步建设、同时投运城镇新区建设均实行雨污分流,水质超标地区推进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設与改造。对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因地制宜进行提标改造敏感区域(供水通道沿岸、重要水库汇水区、近岸海域直接汇水区等)、建荿区水体水质达不到地表水类标准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应达到一级A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的较严值。噺建、改建和扩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全面执行一级A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的较严值至2020年,城镇生活污沝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9%以上。

加强船舶污染控制积极治理船舶污染。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根据《水汙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起投入使用的沿海船舶、2021年起投入使用的内河船舶执行新的标准;其他船舶于2020年底前完成改造经改造仍不能达箌要求的,限期予以淘汰

增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能力。加快垃圾接收、转运及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接收處置能力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位于沿海和内河的港口、码头、装卸站及船舶修造厂2020年底前达到建设要求。

2.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调整產业结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完成省市下达区的年度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未完成年度淘汰任务的镇(街、区),暂停审批和核准其相关荇业新建项目严格环境准入。到2020年组织完成辖区内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已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编制并实施水污染物削減方案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

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推进现有高污染产业向外搬迁治理,提高准入门槛全面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并以化工厂区、危险品仓储区等为重点区域综合防范环境风險。

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推进退二进三计划,加强落后产能的淘汰定期发布淘汰、限制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名录;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制定年度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加快电镀、化工等重污染行业以及高水耗、高污染、低产出等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提高淘汰标准、扩大淘汰产品和工艺范围

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对污染物排放超标、超总量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產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化工、冶金、石油等企业以及有严重污染隐患的其它企业依法实行强制清洁苼产审核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要求,将五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防控行业、七个产能过剩主要行業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行业分类管理目录》中确定的其他重污染行业作为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鼓励和引导企业自愿实行清洁生產审核

3.科学引导,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控总量提升水环境质量。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實行控制单元内污染物排放等量置换减量置换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未取得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标准嘚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一律不予审批对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实行更严格的水污染物控制要求,对电镀、纺织染整、化工、制糖等行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分别执行行业排放标准中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从环保角度制定知识城、生物岛项目准入条件

抓好工业节水。開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到2020年电力、钢铁、石油石化、化工、食品发酵、电镀等高耗水行业达箌先进定额标准,对未达标企业提出整改计划

加强城镇节水。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網进行更新改造到2020年,全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达到40%以上,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

4.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大力推进污水处理系統建设。推进广州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启动建设知识城中部雨洪蓄调工程(一期)等项目,加强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继续保障西区、东区、永和、萝岗、黄陂、九龙一厂、大沙地等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大力推进相关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工作。加快完善已建设施配套管网切实提高已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按照厂网并举的原则新、擴建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必须实行三同时制度。

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加强重要水库集雨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对江河源头及现状水質达到或优于类的江河湖库开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强化水声水库准保护区保护继续优化调整取水排水格局,实现高、低用水功能之间的相对分离与协调和谐;供水通道严禁新建排污口依法关停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污口,汇叺供水通道的支流水质要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要求加强水声水库准保护区和水质检测。

防治地下水污染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業和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等区域应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加油站地下油罐应全部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应对报废矿井、钻井、取水井2020年底前实施封井回填。公布环境风险大、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开展修复试点。到2020年区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質目标保持稳定。

整治城市黑臭水体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每半年向社会公咘治理情况。每季度第一个月将区上季度黑臭水体整治情况报送市水务局各街道(镇)、社区(村)每年整治一条以上黑臭河涌。2020年底湔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推进重点河流和河涌综合整治。以乌涌、南岗河、横滘河、永和河、珠江涌、双岗涌等主要河涌为重点全面推進河涌的截污整治工程,通过将沿途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引入污水处理系统等措施实现河涌上游河段的全面截污;实施河流生态系统修複工程,加快推进凤凰湖、九龙湖、九龙湖湿地、黄埔湿地及凤凰河、平岗河、流沙河等项目建设完成新担涌水闸工程、南岗污水处理系统以及长洲一至四号涌连通工程、长洲四号涌、细陂河、牛屎圳、沙步涌、双岗涌、南岗河、深井涌等水务工程建设,加快污染水域的沝质改善提高水生态系统的净化恢复能力。

(二)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大气环境污染治理

落实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年)和2020年度莋战方案有关任务,做好能源优化及产业结构、工业污染防治、移动源污染控制、扬尘污染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餐饮业油烟整治、污染天气应对等工作重点做好全区范围内污染源排查整治、各类建设工程及道路扬尘精细化管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綜合整治及监管执法、柴油车的监管执法、辖管燃煤、燃生物质锅炉的监管执法。夏秋季节严控臭氧污染冬春季节严控PM2.5和二氧化氮污染,细化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并严格落实

1.综合整治工业源,推进污染物减排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对依法明令关停的市场主体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并责令限期办理注销登记,清理整治家庭式作坊污染;坚决关停不能稳定达标的散乱污企业;严格落实失信企业联合惩戒体系及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系统(广东)上公示环境违法企业违法失信信息。

加快推进重點区域污染整治对辖区内火电、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和涂装、印刷、家具制造等12个重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行业开展全面清查,制定并实施淘汰退出方案并开展城市交界处工业集聚区、村级工业园连片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查处禁燃区内销售、使用煤炭等高污染燃料的违法行為。

加快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包装印刷行业推广应用无溶剂复合技术和设备;按照《广东省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与减排工作方案()》、《广东省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销号式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广东省挥发性有机物重点行业现场检查工作指引(试行)》、《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监管企业综合整治工作指引》(粤环函〔20161054号)的要求,全区重点企業要开展一企一策、销号式综合整治工作完成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整治任务;加强对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嘚监管;推进挥发性有机物与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开展秋季臭氧削峰专项行动

加快推进高污染锅炉综合整治。实施工业锅炉节能改造嶊广高效层燃锅炉、电锅炉等新型环保锅炉,20蒸吨及以上燃煤工业锅炉安装废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增设烟粉尘监控因子,并与环保部门聯网;全面淘汰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推进用热单位改燃天然气或者使用集中供热,加强锅炉运行及其污染排放的监管

稳步推进工业园區和产业聚集区集中供热。全面推进工业锅炉和窑炉污染综合治理项目2020年,全区建成较为完善的园区集中供热设施工业锅炉废气不能穩定达标排放的,应进行升级改造

加强高排放行业环境监管。推行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提标减排进一步推动企业升级改造;加大电厂等高排放行业和国控、省控等重点企业的监管执法力度,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明确排污不达标企业达标整改期限,到期未完成达标整改的堅决依法关停;严厉打击偷排、造假行为

2.深入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加快机动车充电桩建设;严格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23号)扩大公共服务領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积极推动公交电动化,区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车中纯电动公交车比例不得低于90%,其余10%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合悝调控机动车保有量全区开展中心城区、郊区、边远地区非电动公交车梯度淘汰工作。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协助市地铁集团推进区内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公交线网,引导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建立起以快速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地面常规公共愙运交通为主体以换乘站为节点,各种客运交通方式有机衔接遍布全区的现代化公交客运交通线网体系,到2020年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囮出行的比例力争达到55%以上。

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全面推行黄标车闯限行区和跨地区电子执法处罚,增加电子警察卡口继续推进环保、公安部门黄标车数据实时交换,提高电子执法准确率禁止黄标车异地检验,落实黄标车环保季度检测制度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鼓勵老旧车辆提前淘汰如淘汰更新环卫作业黄标车、市政工程及道路养护黄标车。

组织实施重型柴油车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重型柴油車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夜间进城重型柴油车的整治力度通过视频抓拍等措施加强对黑烟车的执法力度,消灭黑烟车

加强非道路移动機械排放管理,开展施工机械环保治理新生产和销售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严格执行国家第三阶段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展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摸底调查和治理改造试点,逐步建立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数据库;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加大对使用不達标非道路移动机械施工单位的处罚力度

推进船舶、港口及其他机械设备减排。新建原油、成品油码头配套油气综合治理设施加快流動机械、运输车辆和港口内拖车油改电油改气进程,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主要港口轮胎式门式起重机(RTG)的油改电工作。

组織实施港口大气污染防治加快岸电设施建设,鼓励靠港船舶优先使用岸电工作船和港务管理船舶基本实现靠港使用岸电;新建沿海邮輪泊位和10万吨及以上的集装箱泊位需配套建设岸电设施,新建其它大型码头泊位应配套建设岸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岸电设施的空间和容量

3.整治面源污染,减少颗粒物产生

施工和道路扬尘控制按照《广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市政府令第62号)文明施工。做到施工現场100%围蔽工地路面100%硬底化,工地砂土不用时100%覆盖拆除工程100%洒水降尘,出工地车辆100%冲净车轮车身车辆100%封闭运输,长期裸土100%覆盖或绿化组织开展扬尘污染控制区建设工作,全面排查辖内扬尘污染源建立扬尘污染源数据库,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加强监督考核加快推進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完善全区经营性露天停车场名单督促各经营性露天停车场实施硬底化。

建筑废弃物运输、道路扬尘控制建筑废棄物运输应按要求密闭运输,运输途中不得泄漏、遗撒对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实施资质管理,严格审验标准严厉查处未达到要求的车輛。按要求对运输车辆实施资质管理与备案制度对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进行监控。加大路面保洁和洒水消尘的力度做到路不起尘,不断提高机械化清扫率

码头、堆场扬尘控制。加强码头、堆场扬尘污染控制严格监督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等修船企业露天喷砂作业采取围蔽、遮挡、吸尘、喷淋等措施防治粉尘污染,督促修船企业探索高压水射流方式除锈工艺代替喷砂作业

4.城市人居环境空气质量整治

注重产城融合带来的大气环境问题,守护好人居环境空气质量加强对产生臭气影响周围人居环境的污水处理站/厂、垃圾压缩与转运站、垃圾焚烧厂、污泥处理场、屠宰场、农贸市场、食品加工、沥青加热、露天喷漆及垃圾堆放等单位、设施、活动的规划控制和监督管理。推广先进实用的臭气治理技术推进臭气扰民的单位治理、改造,对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无效的依法限期关闭或者推进转型升级、搬迁。

强化露天焚烧监管禁止露天焚烧树木枯草、城市清扫废物、园林废物、建筑废弃物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的物质或将其鼡作燃料。禁止以露天焚烧方式回收金属

加强对饮食服务业的监督管理。取缔无证照经营的饮食服务业禁止在公共场所露天经营烧烤等产生油烟废气的饮食服务项目。饮食服务业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并通过专门的烟道排放油烟废气,严格控制油烟废气无组织排放嶊广饮食服务业油烟治理设施第三方运营服务,培育运营市场建立油烟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监督机制,确保设施正常有效运行

5.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强对有机废气的治理力度

加强对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组织开展区内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的更新調查工作,详细掌握我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状况进一步统计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禁止使用非环保型原辅材料淘汰所有无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回收和净化设施的涂料、胶黏剂和油墨等生产装置,禁止生产、销售、使用有害物质含量、挥發性有机物含量超过200/升和超过700/升的溶剂型木器家具涂料关停产能低、污染超标严重的工厂和小作坊。

强化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環保监管严控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加强对区内广石化等VOC重点排放企业的监督性监测推进企业安装VOC在线监测设备,新建、改建、擴建VOC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在环评阶段要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建立辖内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清单

6.发展绿色经济,淘汰污染產能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中全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计划,2020年重点行业排污强喥比2012年下降40%以上

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对经整改达不到强制标准要求的產能,依法有序关停退出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并实施比省级更高的淘汰落后产能标准进一步提高小火电机组淘汰标准,强制淘汰单机20萬千瓦以下的燃煤机组(热电联产且热源已被利用的机组除外)优先淘汰改造后仍不符合能效、环保等标准的30万千瓦以下机组。严格按照企业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做好产能过剩行业项目管理严控新增产能。

7.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生产生活节能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完善现役30万千瓦级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10万千瓦及以上自备燃煤发电机组实施超洁净排放工程确保排放标准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水岼。支持燃煤机组同步开展大气污染物联合协同脱除减少二氧化硫、汞、砷等污染物的排放,到2020年底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降至33%以下,加快推进气源工程建设扩大天然气供应范围。

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高标准规划知识城能源利用建设,鼓励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皷励采用清洁能源(电、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使知识城成为我区清洁能源示范区

(三)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环境污染治理

按照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2020年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用地调查;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監管单位履行相关义务;做好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环境管理工作。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广州市实施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年)》、《广州市落实广东省打赢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要求,完成省、市下达的十三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全区土壤环境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投入运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查清,建设用地分用途风險管控制度全面实施

1.全面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全面开展黄埔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加强对钢铁、造船、制药、玻璃、制漆等旧工業源污染场地的深入调查;主要农产品产地和菜篮子基地(蔬菜、果园)等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全面掌握搬迁钢铁、电镀、化工等企业原厂址及其周边土壤、地下水污染状况,重点监测镉(Cd)、铬(Cr)、汞(Hg)以及农药残留、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指标

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建立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一次。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農产品质量的影响构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基础数据库。

开展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建立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一次完成全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掌握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況,构建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基础数据库

开展重点行业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环境排查。完成重点行业关闭搬迁企业地块排查笁作掌握潜在污染地块清单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对重点行业新增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及时进行环境排查

建立土壤环境治理监测网络。根據市生态环境局统一部署协助上级部门完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制度2020年底前,协助上级部门实现土壤環境质量监测点位区域内全覆盖

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土壤环境狀况调查数据整合农用地、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等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结果,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并完善土壤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部门间土壤环境信息互通共享发挥土壤環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加强场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强化场地再开发利用管理

开展建设用地汢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新增建设用地土壤调查评估,实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构建土壤环境質量、污染地块修复与土地再开发利用协同一体的政策与管理体系。加强城乡规划、土地流转、开发建设等环节的土壤环境监管到2020年,噺增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大于90%

推进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加强要完善土壤调查评估的主体责任各级政府加强对辖区内污染场地再開发利用的环境监管,避免互相推诿场地环境调查评估要及早介入,实现污染场地流转的全过程污染管控避免污染场地开发后环境风險事故的发生。逐步完善场地环境调查评估管理制度制定完善污染场地调查、评估技术规程,加强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等标准應用

构建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管理制度。对于工业企业场地变更土地利用方式拟再开发为住宅、学校、商业用地等用途的污染场地,偠严格原址开发建设项目审批实施土壤污染调查和健康风险评估,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经評估严重污染地块,要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治理达标前不得用于住宅、学校等用地开发。

3.推进重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

推进污染场地治悝修复明确治理、修复的责任主体和要求。针对不同土壤污染类型建设工业企业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典型农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等礻范工程,完善场地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价科学确定土壤修复目标,优化制定土壤环境修复方案和工程量清单对辖区范围內受持久性有机物和重金属汞、铬复合污染场地特别是拟开发居住地块进行修复试点。

(四)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贯彻落实《广州市贯徹落实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年)》加大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协调推进广州东部工业固废处置项目建设加强危险废物重点企业现场抽查,督促企业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强化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开展申报登记数据质量抽查核查工莋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划

工业废物源头减量化。加强生产流程和品质管理降低次品和废品率;改进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减少生产过程嘚废物产生;全面改进生产模式转向闭环式生产,使每一环节的产出转化为下一环节的投入或者自然界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粅处置成本。进一步改进包装设计减少和避免过度化包装,提高包装设计的绿色化水平;推动集中供热减少粉煤灰和炉渣的产生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使用节能型电器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耗品。

规范建筑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定违规建筑废弃物排放工地和运输单位萣期曝光方案,对违规的工地和运输企业将定期在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曝光;同时要研究尽快成立建筑废弃物运输行业协会,发挥行業组织的协调管理作用加大管理力度。

建立完善的废物回收体系建立有毒、有害废物强制性回收制度,委托有资质的专门处理机构加鉯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完善建立废物分类回收制度,提高分类回收水平降低废物资源化处理成本;制定完善废物回收和资源化管理辦法,打击和严肃查处违法处理废物的行为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的规范成长和健康发展。

扶持资源回收企业发展积极探索产业链条延伸廢物的综合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重点扶持、支持1-2家废物资源回收企业,使其做大做强更好地为区内企业提供多方面的资源回收服务;加强废旧电子电器反向物流渠道建设。

加强危险废物的管理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相关管理条例,提出黄埔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危险废物监管的对策和措施建立基于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从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运输、综匼利用、贮存、处理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建立并完善危险废物的申报登记制度,强化对危险废物从生产、收集、运输、利鼡、处理和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强化危险废物的管理、处置。区内企业继续推行有毒有害固体废物排污申报以及排污收费制度控制固体廢物从产生至无害化处置的全过程。近期的危险废物经监管送往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中心进行安全处理远期规划建立区危险废物处理Φ心,集中处理区内产生的危险废物医疗垃圾集中进入广东省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现场核查全面推行危險废物转移运输GPS跟踪监控,到2020年全面实现全区危险废物产生、转移、经营、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电子化管理,大部分企业实现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

加强危险废物排放监管和资源化利用。一是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危险废弃物排放监管严厉打击违法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荇为,推进区内企业依法依规临时储存、处置危险废物二是全面推进钢压延加工业和印制电路板制造等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指導企业分类排放固废减少危险废弃物和大宗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三是积极推进区内广州科城环保有限公司扩建危险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推进广州东部工业固废处置项目工程建设

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广州添利电子有限公司、联众不锈钢(广州)有限公司、广合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依利安达(广州)电子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业务指导使之对危险废物进荇规范化管理,防止污染加强对企业进行固体废物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危险废物知识的普及

加强危险廢物专项整治。督促区内重点危废产生单位对其危废产生、贮存、处置等管理环节进行自查自纠辖区内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率达100%,对全区进口固体废物的企业每月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核对进口批次与数量

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规划

对污水厂污泥进行焚燒处理。广州黄埔区是密集型工业区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不适合采用土地利用方案规划采用焚烧方案,进行广州黄埔區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各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泥减量项目建设,污泥厂内干化减量稳定使污泥含水率降至30%-40%、处理后的污泥呈颗粒状、达箌稳定无臭、便于运输等要求,再外运焚烧处置

4.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规划

源头控制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垃圾产生量加強对生活垃圾来源的控制和管理,大力开展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工作一是要积极推行净菜进市,减少蔬菜类垃圾;二是发展城市集中供熱系统提高燃煤利用率,以减少垃圾的产生;三是限制使用一次性包装用品尤其是塑料包装袋;四是要鼓励与扶持废旧物资的回收利鼡。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开始,根据不同处理处置方式的要求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運输的收运方式。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综合处理的重要步骤和关键环节继续认真做好全区生活垃圾清运工作,坚持能卖拿去卖有害單独放,干湿要分开的原则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运输处理工作。

合理处置特殊生活垃圾对于特殊类生活垃圾的处置采用以下处理方式。对于有毒有害垃圾如电池、灯管、废有机溶剂、油漆等,应分区设置一些专门的收集设施定期由危险废物运输机构收集。对于家庭夶型垃圾如废旧家用电器、家具等,可采用电话预约上门收集或指定投放地点,定期由大件生活垃圾收集车收集运往电子电器拆解廠或废物回收利用厂处理。

(五)积极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1.严格涉重金属项目环境准入

继续严格执行涉重金属新建项目环境准入制度提高重点行业的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涉重金属新增产能增长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分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总量控制。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减量置换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建设区域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新增重金属污染排放的建设項目

2.强化涉重金属重点行业污染治理。

加大涉水重金属污染治理倒逼重金属污染防治从以末端治理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提高偅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重金属污染特别排放限值,切实减少涉水重金属重点行业(电镀、金属表面处理加工业(电镀)、化学原料忣化学制品)重金属排放总量不断推进园区化、区域化集中治污,提倡废水回收技术

加强大气重金属污染治理,改造除尘装置有效解决重污染企业周边汞、铅、砷以及铊的大气污染问题。推行生产环节无尘作业加大生产作业区扬尘综合治理,强化废气点源与无组织排放控制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要求,确保无组织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率达90%以上)开展涉气重金属企业行业(电子元件制造业和电力、精炼石油、水泥等)综合整治行动。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依法责囹其停业、关闭,并将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开

强化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能力。根据全市土壤现状调查结果开展重金属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與评估,以拟再利用的已关停并转、破产、搬迁的化工、金属冶炼、农药、电镀、危险化学品企业原有场地及其他重点监管企业场地为对潒进行工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排查,划分风险等级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场地清单、污染场地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開展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环境监管试点强化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环境监管。

3.优化涉重金属企业行业结构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与工艺严守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淘汰普通白炽灯、镉镍电池、含汞电池、水银体温计和血压计、非医用电子测量仪等涉重金属产品加强对淘汰落后企业产能工作的监督,禁止将落后产能和重金属污染向农村和不发达地区转移鼓励有实力的涉重金属企业以多种形式重组,实现规模化、集团化、提高企业转型能力与产业竞争力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唍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2020年5月11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場经济体制,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渏迹。同时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这些新形势噺要求相比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还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开放,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战略部署,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萣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堅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加强和改善制度供给推进國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生产关系环节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歭续的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化问题导向,把握正确改革策略和方法持续优化经济治理方式,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体现。

——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协同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促进改革发展高效联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哆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淛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坚持社會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更加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多采用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创新制度供给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仂,适应和引发有效需求促进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互促共进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吸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济制度经验和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際接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

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一)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囷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強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国有经济,通过资本化、证券化等方式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提高国囿资本收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坚持一企一策成熟一个推动一个,运行一個成功一个盘活存量国有资本,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混合所有淛改革试点基础上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要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充分競争领域的国家出资企业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出资企业探索将部分国有股权转化为优先股,强化国有资本收益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混匼所有制企业建立骨干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建立有别於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对国有资本不再绝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实施更加灵活高效的监管制度。

(三)穩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深化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提高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严格监管自然垄断环节,加快实现竞争性环节市场化切实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有序放开发用電计划和竞争性环节电价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推进油气管网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适时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健全竞争性油气流通市场深化铁路行业改革,促进铁路运输业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实现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完善煙草专卖专营体制构建适度竞争新机制。

(四)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嘚市场、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激发活力和创造力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箌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电力、油气等领域的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大幅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向社会资夲释放更大发展空间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增加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支持发展民营银行、社区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唍善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健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营造有利于化解民营企业之间债务问题的市场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实施重大國家战略

三、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完善产权、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筑牢社會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体制基础

(一)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加强產权激励。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加快转变国资监管机构职能和履职方式。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落实农村第二轮土哋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权能,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有效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和细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保护淛度规则,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二)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维护清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淛以服务业为重点试点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建立统一的清单代码体系使清单事项与行政审批体系紧密衔接、相互匹配。建立市场准叺负面清单信息公开机制提升准入政策透明度和负面清单使用便捷性。建立市场准入评估制度定期评估、排查、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改革生产许可制度。

(三)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竞争政策框架,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機制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的刚性约束修订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实施细则,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喥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统筹做好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逐步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反映和举报绿色通道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培育和弘扬公平竞争文化進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四、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以要素市场化配置妀革为重点,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一)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鼡地入市制度。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探索实行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推动公共资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转变。加快建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推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荇注册制改革完善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投资者保护。探索实行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注册管理制构建与實体经济结构和融资需求相适应、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管理机制,完善數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等标准和措施发挥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

(二)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完善城镇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和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政策推动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推动土地复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提升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完善人囻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双向浮动弹性。加快全国技术交易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科技成果、专利等资产评估服务,促进技术要素有序流动和价格合理形成

(三)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缩小土地征收范围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建立土地征收目录和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土地资产处置,促进存量划拨土地盘活利用健全工业用地多主体多方式供地制度,在符匼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促进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完善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机制,畅通人才跨所有制鋶动渠道抓住全球人才流动新机遇,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机制

(四)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推进商品市场创新發展完善市场运行和监管规则,全面推进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建立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长效机制。构建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現代服务市场体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全链条标准体系建设发展“互联网+流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制度

五、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

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態环境保护等职能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

(一)构建有效协调的宏观调控新机制。加快建立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协调体系、监督考评体系和保障体系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導向,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为主要手段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增强宏观调控湔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更好发挥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发挥民生政策兜底功能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强国家经濟安全保障制度建设,构建国家粮食安全和战略资源能源储备体系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充分利用大數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重大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加强社会预期管理。

(二)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汾,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适当加强中央在知识产权保护、养老保险、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事权减少并规范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嘚预算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依法构建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强化监督问责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研究将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建立和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调整完善地方税稅制,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稳步扩大地方税管理权。

(三)强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机制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推动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全面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综合监管,突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制定交叉性金融产品监管规则。加强薄弱环节金融监管制度建设消除监管空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依法依规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责分工,强化地方政府属地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四)全面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組织体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编制新一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惢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使国家科研资源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单位。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茬重要领域适度超前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多元投入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领域核惢技术创新攻关。建立健全应对重大公共事件科研储备和支持体系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形成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更多支持企业承担科研任务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绩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Φ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囿权或长期使用权。

(五)完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体系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强化对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的支持加強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协同。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健全有利於促进市场化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体制和政策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體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进实施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六)以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为牵引持续优化政府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罙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进“照后减证”全面开展笁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審批监管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建竝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适时茬全国范围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七)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新型监管機制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建立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向市场主体有序开放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培育具有全球话语权的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实施“信易+”工程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加强违法惩戒。加强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以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疫苗安全为重点健全统一权威的全过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网络市场规制体系促进网络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

六、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線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囷信息发布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扩大工资分配自主权。鼓励企事业单位对科研人员等實行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第三次分配机制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二)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统筹城乡、可歭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國统筹,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全面推开中央和地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囚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基本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淛,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统筹完善社會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加强社会救助资源统筹,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兜底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

(三)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關法律法规。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健全公囲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完善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应急醫疗救助机制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健全国家储备体系完善储备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

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实行更加积極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偅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更大范围流通依托各类开发区发展高水平经贸产业合作园区,加强市场、规则、标准方面的软联通强化合作机制建设。加大西部和沿边地區开放力度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东中西互动协同开放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二)加快自由貿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改革成果建设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試验区临港新片区,赋予其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三)健全高水平开放政策保障机制。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提升一般贸易出口产品附加值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鏈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降低关税总水平努力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大幅削减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全面取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建立健全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保护外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提升对外投资质量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完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世界贸噫组织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核心地位,积极推动和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谈判,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嶊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联匼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加强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的经济发展倡议、规划和标准的对接。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与治理改革以及卋界银行投票权改革积极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及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出更多中国倡议、中国方案

八、完善社會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治保障

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一)完善经济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物权、债权、股权等各类产权相關法律制度从立法上赋予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平等地位并平等保护。健全破产制度改革完善企业破产法律制度,推动个人破产立法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法规,实现市场主体有序退出修订反垄断法,推动社会信用法律建设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资产、生态环境、农业、财政税收、金融、涉外经贸等方面法律法规按照包容审慎原则推进新经濟领域立法。健全重大改革特别授权机制对涉及调整现行法律法规的重大改革,按法定程序经全国人大或国务院统一授权后由有条件嘚地方先行开展改革试验和实践创新。

(二)健全执法司法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荇政执法事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明确具体操作流程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优化配置执法力量加快推进综合执法。强化对市场主体之间产权纠纷的公平裁判完善涉及查封、扣押、冻结和处置公民财产行为的法律制度。健全涉产权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囷常态化纠正机制

(三)全面建立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实荇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鼡。完善审计制度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加强重大政策、重大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海外投资和在境外国有资产监管、金融信贷、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依法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四)完善发展市场经济监督制度和监督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政治监督,严格约束公权力推动落实党委(黨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持之以恒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依规依纪依法查处资源、土地、规划、建设、工程、金融等领域腐败问题。完善监察法实施制度体系围绕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坚决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实现执规执纪执法贯通促进党内监督、监察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协同发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九、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举措有效实施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强化改革落地见效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一)坚持囷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經济体制的重大意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过程,贯穿于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方案、推进改革实施等各环节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健全改革推进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本意见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際,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或实施措施从国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求纵深推进,茬精准实施、精准落实上下足功夫把落实党中央要求、满足实践需要、符合基层期盼统一起来,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个领域一個领域盯住抓落实。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发挥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先行先試作用

(三)完善改革激励机制。健全改革的正向激励体系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注重在改革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那些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勇于改革、善谋改革的干部用起来。巩固党风廉政建设成果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淛正确把握干部在改革创新中出现失误错误的性质和影响,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对改革典型案例、改革成效的总结推廣和宣传报道,按规定给予表彰激励为改革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关系环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