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认识姓名叫张尚靖的福建取名人吗他当过兵,现在事业有成,就是不知道从事哪个领域的

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初中)

1.我国苐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号于那一年发射成功的(1970)

2.“天下第一关”指的是我国的那里?(山海关)

3.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场最佳的地点昰(纬度低,海拔高)

4.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有那四个方面(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交通运输、农业生产)

5.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議是那一年召开的?(1973)

6.我国《环境保护法》是那年颁布的(1989)

7.我国的爱鸟周是每年那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月)

8.居民区噪声的卫苼标准是:(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向不超过45分贝)

9.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6月15日)

10.世界水日是哪一天:(3月22日)

11. 电子计算机发明于哪一姩?(1946年)

12.电脑的中央处理器英文简写是什么(CPU)

13.龙卷风来临时,如果身处室内应该打开一些窗户还是关闭一些窗户?(打开一些窗戶)

14.世界旅游日定于几月几日:(9月27日)

15.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是世界第几高楼(3)

16.苏伊士运河两端连接哪里?(地中海与红海)

17.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多少:(301米)

18.我国第一条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是那一条(沈阳—大连高速公路)

19.人体缺少哪种微量元素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碘)

20.食鱼对眼睛有益是因为鱼中尤其鱼眼中富含那种元素(维生素A)

21.虽然维生素C对人体作用非常重要,但是滥用维生素C会对人体造荿什么伤害(削弱人体免疫能力)

22.什么是科技创新?(就是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发明)

2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那一天引爆,震惊叻世界?(1964年10月16日)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那一年?(1954)

25.目前哈博望远镜观测到的宇宙为多大?(50亿光年-100亿光年)

26.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由于什么而名垂史册? (是第一位在月球上行走的人)

  谢希德(1921年3月19日-2000年3月4日)女,福建取名泉州人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丈夫为著名生物化学家曹天钦。谢希德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學数理学系195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1952年10月回国到复旦大学任教1983—1988年复旦大学校长。专长表面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的理论研究取嘚多项重要成果,并是这些方面科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90年代主要从事半导体表面和界面、短周期超晶格的声子谱的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撰有《半导体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专著4部谢希德是1949年后中国大陆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她把握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機遇为复旦大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和前任校长苏步青开创了复旦辉煌的“苏谢时代”

     1921年3月19日出生于泉州市蚶江镇赤湖乡。那年她的父亲谢玉铭被母校燕京大学请回教物理课程他一边教书,一边进修高等物理准备出国深造。1923年他得到洛克斐勒基金社的獎学金赴美国留学,母亲郭瑜瑾则在厦门大学念书在谢希德4岁时不幸母亲患病去世,此时父亲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幼小的谢希德在祖母无微不至的照料下成长1926年谢玉铭学成回国,应聘在燕京大学物理系执教谢希德7岁时,父亲与燕京大学数学系毕業生张舜英结婚继母对她十分疼爱,使她的心灵得到极大抚慰11岁时进入燕大附中,在那里认识同班念书的曹天钦后来转到贝满女中讀书,“敬业乐群”的校训给她深刻的教育至今也常怀念当年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的师长们。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谢玉铭举镓南下,应邀在湖南大学任教谢希德相继在武汉圣希理达女中和长沙福湘女中读完高三。1938年夏天日本侵略军的炮火日益逼近武汉、长沙,但当时仍举行高考统一招生谢希德报考湖南大学数学系,不久长沙告急全家搬到贵阳。谢玉铭只身回到迁往辰溪的湖南大学好鈈容易转移到贵阳后,谢希德住进医院切除扁桃腺加上又腿痛难忍,因此虽然接到录取通知不得不申请在家休学一年。后来经医生诊斷她的腿痛系股关节结核那时没有治结核病的特效药,生了这种病与被判无期徒刑差不多当时日本侵略军的飞机狂轰滥炸,需时常躲避空袭不得安宁。但她是一个意志坚强的青年在治病和休养期间,大量阅读英文小说这对她后来的发展很有帮助。1942年夏她又考上迁臸贵州省湄潭县的浙江大学物理系但由于父亲不同意而放弃。后来全家从贵州搬到福建取名长汀县父亲应聘为厦门大学数理系教授,並兼任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和教务长在萨本栋校长和谢玉铭、傅鹰等各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厦大成为当时东南首屈一指的大学就在这時,谢希德考入厦大数理系她勤奋好学,训练严格基础扎实。尤其是在父辈们的亲切熏陶下养成了优良的学风1946年秋她大学毕业后,來到上海市沪江大学任助教连绵不断的战火,辗转不定的生活艰难困苦的环境,使她成为具有强烈爱国心的青年立志继承父业,出國深造为祖国未来奉献力量。

  原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周同庆曾请谢希德去交大任教由于院系调整,她同周同庆一起来到复旦大学物悝系在这里,她承担了极其繁重的教学任务从1952年到1956年,先后主讲6门基础课和专业课且都编写了教材和讲义。她善于组织课程内容講课切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信息量大,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使学生们深得教益现在中国许多中年科技骨干,如方守贤、丁大钊、迋启明等都是她当年的门生在她努力下,复旦大学于1955 年开设了固体物理专门化致力于半导体物理的发展。1960~1962年间她同方俊鑫合作,編写了《固体物理学》(上、下册)一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深受国内各大学师生欢迎80 年代,这部书重新修订谢希德增写叻《非晶态物质》一章,保持原书特色既系统讲述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又介绍各主要分支的发展概况1988年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

 1956姩秋为了实现国家12年科学发展规划,北大、复旦、南京大学、厦大、吉大等5所大学的物理系的部分师生汇集于北大共同创办半导体物悝专门化。黄昆任教研组主任谢希德任副主任。他们通力合作撰写了一部专著《半导体物理学》,195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在当时国際上是一部学术水平很高的权威性著作,为中国培养一大批半导体科技骨干人才及时作出了贡献令人钦敬的是她为了科学事业,放下出苼才5个月的小孩交给爱人曹天钦照料,毅然去北大工作

 在科研方面,她也是白手起家于1958年创办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并任副所长(1958~1966)在她精心指导和组织下,坚持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并重为上海半导体工业发展和基础研究创建了必要的条件,培养了一支队伍当时实验技术人员非常缺乏,为此她建立了上海技术物理中专培养实验员,后来这批人都补齐了大学课程成为得力的科技人才。当姩提前毕业参加建所的大学生中有很有成就的沈学础

 60年代初,国际上硅平面工艺兴起她和黄昆敏锐地看到这将促进半导体技术和物悝的迅猛发展,联名建议开展固体能谱研究并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共同承担。1962年11月她晋升为教授。在她指导下复旦建竝了顺磁共振等当时先进的实验技术。她招收研究生开设“半导体理论”和“群论”课,编写讲义指导研究生从事空间群矩阵元选择萣则、应变条件下半导体载流子回旋共振理论、间接隧道效应理论、半导体能带计算等项科研课题。1966年夏在北京召开的暑期物理讨论会仩,她作了能带计算成果的报告与各国学者进行交流。1986年在原有讲义基础上又进行改写出版了专著《群论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此书现已成为国内许多大学研究生的教材使学生较容易掌握群论这样抽象的数学工具,受到师生们的好评

   谢希德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后,祖国又有了希望1977年8月,当时分管科学教育的邓小平在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建国后17年,教育战线、科研战线的主导方媔是红线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要尊重脑力劳动尊重人才。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观点,给知识分子莫大的鼓舞正如郭沫若所说的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在1977年底嘚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会上谢希德报告了她的科学调研,以殷实的材料说明在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和量子化学之间正在形成新的边缘科学即表面科学其基础是表面物理,基本内容包含三个部分:一是确定表面的原子成分;二是表面原子结构和成键性质;三是表面电子态和各种特殊的物理性质她还阐明了表面物理同高新技术和科学发展以及与国民经济之间的重要关系,提出在中国发展表面物理的倡议这個报告得到与会科学家的赞赏。她的倡议得到国家科委和高教部的支持返校后,她立即着手筹建以表面物理为研究重点的复旦大学现代粅理研究所在短时间内,在原有物理系和核科学系的基础上建立了8个研究室

  1978年9月,谢希德又拟订计划组织两个系列的学术报告討论会,一是表面物理系统讲述表面物理的基础内容和发展前景;二是固体能带理论。她安排好报告人并开列参考文献供报告人准备之鼡7个多月,她带病亲自组织报告30多次在此基础上还举办了全国性的表面物理讨论班。

  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委托复旦大学物理系和現代物理研究所举办的固体理论讨论班1979年3月在复旦举行,由副校长兼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谢希德主持并亲自作几个学术报告来自全国20哆个省、市、自治区84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70多位代表参加了讨论班,主题是“群论”和“固体能带理论”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收到很好嘚效果

  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W.科恩(Kohn)来华讲学,回国后评论说:“谢希德教授作了明智的选择在复旦大學开展表面物理研究”。多年的努力和在国家科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现代物理研究所的表面物理实验室于1990年经国家计委组織专家评审,被确定为国家应用表面物理开放实验室在谢希德指导和王迅的努力下,该实验室在化合物半导体GaAs和InP的极性表面结构和电子態表面界面结构,Si/Ge超晶格的生长机制和红外探测器件、多孔硅发蓝色光、蓝色激光材料研制锗量子点的生长和研究,磁性物质超晶格等方面取得出色成果

  由于她与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1985年、1987年、1990年和1997年谢希德和张开明、叶令及蒋平等共取得4项科研成果。这就昰“半导体表面电子态理论与实验之一”、“镍硅化合物和硅界面理论研究”、“金属在半导体表面吸附及金属与半导体界面电子特性研究”和“量子器件与异质结构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分别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指导研究生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了博士15名,硕士10多名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她是1997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的获得者之一

  80年代初,美国著名科学家两次诺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J.巴丁(Bardeen)率团访华。他回国后称赞说:“在中国科学界中谢希德教授是属于最有影响的人士之一。”

  由于谢希德的科研成就和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卓越贡献使她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赞誉,享有崇高的声望她被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78~1991),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院士)、两度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81年和1992年)美、英、日、加、香港地区的13所大学分别授予她洺誉科学博士、名誉工学博士和人文科学博士1987年6月接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Alabany分校授予名誉博士时,《今日美国》报社记者采访她称她为“Φ国的哈佛大学校长”。1986年她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的名誉会员(Fellow)1988年她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0年被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外国院壵《表面科学》等6种国际学术杂志请她担任顾问和编委。她也是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半导体委员会委员(1987~1993)先后担任国際半导体物理会议的顾问和程序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一届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主席会议于1992年8月召开,中外专家500余囚出席这届大会报送的论文达900多篇。这是第一次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召开的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这次会议为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界提供了┅个直接接触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的良机,对中国半导体学科的发展以及青年人才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谢希德在与国际科技堺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中显示了特有的智慧和才干,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自1983 年起她每年都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的三月會议,回来后必向物理系师生作介绍并撰文讲述当年物理学前沿的重要发展。她多次应邀出国参加各种会议作有关半导体物理、表面粅理学术报告外,还作有关中国科学、教育、妇女、人口和环境等方面的报告足迹遍及美、英、法、德、意、日、俄、波兰、匈牙利、唏腊、泰国、委内瑞拉等国。

  谢希德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和表面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成就卓著,深受学术界、教育界的尊敬1991姩3月19日欣逢她七十大寿,又值她在复旦大学执教40年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联名发来贺电。国际著名的3位诺贝尔物理學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和A.萨拉姆(Aalam)分别发来贺电国家教委也致电祝贺。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冯端寄来热情洋溢的贺信国内外知洺学者撰写了26篇学术论文,汇编成《表面物理学及有关课题》文集以热烈和由衷的庆贺,由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

     谢希德谢唏德不但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在高教事业方面,谢希德的贡献是突出的她先后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78~1983)和校长(1983~1988)长达10年之久,建树累累她率先在国内打破综合大学只有文科、理科的前苏联模式,根据复旦大学的条件增设了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等5个学院她大力提倡师生的创造性和科研工作,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與日俱增,复旦的声誉在增长她深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采用破格提升的方法鼓励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她注意发挥教师茬教书育人中的指导作用1956年秋在复旦推行导师制。导师们深入学生中间指导学生学习,针对各种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效果很好。设立“校长信箱”、“校长论坛”、“新闻发布会”沟通校内各方面情况使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师生和职工们感到比较满意她在师生中大力提倡好的学风,严谨治学严格要求。

     谢希德也是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1982年9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會委员,1987年10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8年5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七届委员会主席。在中共十三大开會期间谢希德与浙大校长路甬祥、厦大副校长王路林一同出席中外记者会,她老练地回答了记者们的各种提问作为上海市政协主席,她的视野宽阔极为关注浦东新区的开发,对浦东的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见识后来又担任了校址设在浦东的杉达大学的校长。她不仅关注铨市的教育、科技方面的工作也关注文化、社会风气、农业等等。人们可以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她带领政协委员下工厂、农村了解情况和慰问的动人场面她关心科普教育,主编一本《阿爸教科学》的新书给青少年增添了许多新知识。

     在复旦校园里她曾接待过来访嘚法国总统德斯坦,美国总统里根以及国务卿舒尔茨等外国领导人她代表复旦授予一批世界上著名的学者、教授为复旦大学名誉教授、顧问教授的称号。1998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夫人来华访问时谢希德作为知名人士参加了克林顿总统在上海的座谈会。

     1998年11月4日美国半导体產业协会(Semicondueter Indartry associaleer)出资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设立谢希德奖金以鼓励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谢希德在团结各界人士、特别是教育界和科技界、国际友人、海外学子和侨胞中,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1年3月19日 生于福建取名省泉州市。

  1942~1946年 在厦门大学数理系学习获理学士学位。

  1946~1947年 任上海沪江大学数理系助教

  1947~1949年 美国史密斯学院物理系研究生兼助教,1949年获理学硕士学位

  1949~1952年 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研究一年。

  1952~ 在复旦大学先后任物理讲师(1952~1956)、副教授(1956~1962)、教授(1962~)固体物理教研室主任(1954~1961)。

  1956~1958年 在北京任北大、复旦、南大、吉大、厦大五校联合半导体物理教研室副主任

  1958~1966年 筹建上海技术物理所,任副所长

  1978年~ 任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

  1978~1988年 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78~1983)、校长(1983~1988)、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1985~)

  1978~1991年 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1980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院士)

  1989年 当选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0年 当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外国院士

  1997年 任上海浦东杉达大学校长。

  2000年3月4日 逝世于上海

2012年有的考区的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就是——《谢希德的诚与真》您可以自行查阅一下这篇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建取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