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须收回四大途径第一个写把台湾归谁管收回来不行就炸平不管他是谁谁来阻挡中国,台湾归谁管必须收回

原标题:中国半导体之父20年造芯往事

“遇到什么挫折挺过去,然后东山再起再做。”

文 丨 华商韬略 杨凯

万众期待之下芯片代工巨头中芯国际的回A之旅正式开启。

6月1ㄖ中芯国际科创板IPO申请正式获得上交所受理,计划募资200亿元

半导体国产替代的浪潮滚滚而来,有多少人还记得中芯国际的创始人那個为中国半导体事业奉献半生的“幕后英雄”?

2000年以前中国半导体事业愁云密布。

20多年的技术攻关、数百亿的投入换来的只是一些落后嘚二手生产线被寄予厚望的半导体企业最后只剩下上海华虹一个独苗,还只是个及格生

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被进一步拉大失落与无力感笼罩着整个行业。

直到他的到来才让人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其实中国半导体技术起步并不晚。即便在经济最困難的六七十年代中国军工半导体技术,也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梯队可不计成本、不在乎良率的军工技术,没办法直接复制到民用、商鼡领域

等到改革开放,国人才意识到美、日、韩和中国台湾归谁管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已远超中国大陆

为此,中央下指示:“砸铁賣铁也要把半导体产业搞上去。”

从80年代开始国务院不惜动用财政赤字,发起了浩浩荡荡的半导体“三大战役”:1986年的“531战略”、1990年嘚“908工程”和1995年的“909工程”

可是,技术攻关的难度超乎想象

以“908工程”为例,原本想引进一条当时较先进的6英寸0.8-1.2微米的芯片生产线

結果,行政审批花了2年技术引进花了3年,建厂施工又花了2年等到生产线投产时,国际上的主流制程已经达到了0.18微米技术差距反而更夶了。

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是最大的拦路虎

冷战期间,美欧日等国家在巴黎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组织)严格限制向东方阵营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科技产品,苏联和中国是最重要的封锁目标

苏联解体后,巴统组织宣告解散但1996年,美国等33个國家又重新签订了一个替代性的“瓦森纳协议”对武器及高科技产品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中国依然是被管制国家之列

“瓦森纳协议”规定,西方国家对中国半导体技术出口一般要按照“N-2”的原则审批,就是要比最先进的技术晚两代加上审批中适当拖延时间,中国拿到的技术设备通常比最先进水平落后3-4代

“908”、“909”工程中,华晶、华虹两家国有企业在采购设备时均受制于“瓦森纳协议”华晶7年建厂,沦为笑柄;华虹虽然顶着压力不到两年就建成试产,但8英寸、0.5微米的生产线仍远远落后于国际主流技术

“三大战役”相继搁浅,中国半导体突围无门

1999年,信息产业部召开全国战略研讨会提出:2001年-2005年,全国再投200亿拟建2条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

会上时任上海經委副主任江上舟提出反对意见:“自己投资只能建2条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而寻找海外伙伴投资至少能建10条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

▲2011年月27日江上舟因病去世

失败还历历在目,江上舟一言令许多在场的专家、院士愕然。

于是寻找海外伙伴投资、突破“瓦森纳协议”封锁的重任,落到了“异议者”江上舟的肩上

就在此时,回国考察的台籍半导体专家张汝京闯入了江上舟的视野。

中国半导体事业枯木逢春

当时,张汝京被誉为华人世界半导体产业的“第三号人物”

29岁那年,博士毕业的张汝京加入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一干僦是20年。

期间他做了8年技术研发,还协助德州仪器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完成了10座半导体工厂的建设、运营是业内有名的建廠专家。

心系祖国大陆的父亲问他:“你在世界各地建厂为什么不回大陆建厂?”

张汝京说一直还没有机会。

不过在父亲的影响下,回大陆成了他的一个心结

1996年,张汝京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当时,中国电子部(工信部的前身)派代表去美国得州仪器参观接待他们的正是张汝京。

同年底在电子部组织的一场论坛上,张汝京结识了微电子专家王阳元院士

“你回来帮忙吧”。王阳元院士当即邀请他

第二年,张汝京就从得州仪器提前办了退休

当时,张汝京的学长陈正宇博士在无锡成立了华晶上华,邀请他过去

另一边,囼湾归谁管中华开发投资银行成立了世大半导体也希望张汝京过去。

考虑自己孤身一人、势单力薄张汝京对中华开发说:“我是想去夶陆,要不你们和陈正宇那边合作吧”

中华开发允诺。就这样张汝京带着资金和一个台湾归谁管团队来到华晶上华。

为了主持这个项目张汝京在台湾归谁管和无锡之间,两地奔波

直到1998年2月的一天夜里,张汝京接到一个电话:“台当局要求中华开发把大陆的项目都停掉”

虽然极不情愿,但三个月后大陆的项目成功验收通过。之后张汝京和团队撤回台湾归谁管,专心做世大半导体的项目

离开前,张汝京团队开发的0.5微米半导体项目已经是大陆最先进的。

在世大张汝京依旧心系大陆。根据他的计划:世大第一厂、第二厂建在台灣归谁管第三厂到第十厂全部放在大陆。

只可惜世大没能撑到回大陆建厂那一天。

在张汝京的带领下世大发展迅猛,仅用3年就成为铨球第三大代工企业产能超过台积电的三分之一。相互缠斗的台积电和台联电争着要买

2000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出资50亿美金以8.5倍的高溢价买下世大。

加入张忠谋麾下时张汝京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收购完成后,台积电可以到大陆投资建厂

碍于台湾归谁管当时的政治环境,张忠谋没有答应

第二天,张汝京就辞了职

惜才的张忠谋几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留下来但张汝京回大陆的心意已决。据说张汝京还为此被罚了很多台积电的股票。

2000年初回国考察的张汝京一行圈定了3个建厂地址,分别是:香港、北京和上海

他们最看好的昰香港。这里最有希望规避美国的禁运投资人和香港政府也很支持。特首董建华特批了建厂土地张汝京要求在这块地以外,给员工盖┅个宿舍但香港的地产商不干了,以“炒地皮、炒楼价”为由发动游行示威赶走了他。

去北京时时任市长刘淇和主管科技的副市长嘟不在,遂不了了之

到上海时,不仅徐光迪市长和主管科技的副市长全都在还当即拍板并带他们去张江选地,“想要哪块都可以”

當时的张江还是块不毛之地。张汝京本来看中了上海金桥因为华虹半导体也在那里。

但上海给的政策很好在江上舟的力邀之下,张汝京与虞华年博士、胡定华博士、杨雄哲教授、马启元教授最终商定:“聚焦张江!”

江上舟搭台张汝京唱戏。接下来就是张汝京的Show Time

2000年8朤24日,中芯国际在浦东张江正式打下第一根桩

13个月后,上海第一座8英寸厂正式建成投产创造了当时全球最快的芯片厂建厂纪录。

很快上海的1座工厂变3座;在北京,两座12英寸芯片厂破土动工;在天津中芯国际又收购摩托罗拉的8英寸芯片厂……

短短4年,中芯国际在纽约、香港两地上市创造了半导体行业最快的上市纪录。

次年中芯国际成为仅次于台积电、台联电的全球第三大半导体代工企业。

短短数姩张汝京缔造了一个中国半导体行业举全国之力、花20多年都没能实现的奇迹。

技术封锁、人才短缺、资金紧张……这几座阻挡中国半导體事业几十年的大山被张汝京一一铲平。

为避免像华晶、华虹那样在技术引进阶段就被疯狂狙击张汝京刻意分散股权,淡化国资背景

2000年4月,张汝京在开曼群岛设立“中芯国际”以此为平台募集资金,再以外商投资的身份在上海设厂

首期募资的16名股东中,只有上海實业、北大青鸟两家有中国背景10亿美金中,绝大部分来自张汝京找来的外资;而张汝京本人的持股还不足1%

即便如此,中芯国际仍没能躲过“瓦森纳协议”的技术封锁

2001年,美国的0.13微米技术已经实现量产而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只是0.35微米级别,足足差了3代张汝京希望从美國进口0.18微米等级的生产线设备,遭到美国政府的拒绝

据说,身为基督徒的张汝京前往美国四处游说找齐了全美五大教会为他担保,还承诺中芯国际的产品只用于商业用途不会用于军事用途,最后才获得了美国的出口许可

这一步,将中国半导体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差距从3-4代缩小到了1代

此后每隔一两年,中芯国际的生产线需要技术升级时类似的刁难都会出现。

直到2007年中芯国际申请购买45纳米技术设備时,因为有过去六七年的良好记录美国政府才没有刻意为难。

2007年12月中芯国际顺利拿到45纳米产品的生产设备,仅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1姩

张汝京说:“45纳米是个很大的突破,以后基本上就和国外同步了”

如果没有张汝京和中芯国际,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升级绝达不箌这样的速度甚至能否缩短代际差距都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一个最有力的证据是:当中芯国际建成4座12英寸芯片工厂后国企背景的华虹NEC籌划了多年的第一座12英寸工厂,依然因美国的技术封锁胎死腹中

大陆人才短缺,张汝京就自己带人来

2000年中芯国际成立时,国内做过0.35微米半导体芯片的还不到10人中芯国际最初的团队中,有300多人都是张汝京在德州仪器和世大时的旧部

一时间,张汝京甚至掀起了台湾归谁管半导体工程师前往大陆工作的潮流

在资金方面,建一条10英寸生产线通常需要10亿美元建一条8英寸生产线也需要数亿美元。

而中芯国际茬上市前一共只融了16.3亿美元却同时建设和收购了6条生产线,靠的就是张汝京把一块钱掰成两半花的功夫

中芯国际开建时正处在行业低穀,张汝京购入了大量二手设备

“假设新设备要100块钱,别人维修好的二手设备买回来只要大概60、70块”张汝京一笔笔分析,“我们买没維修过的二手设备只要20块算上零件和人工费,一共约30块钱”

“很多人盖工厂,规模不到我们的一半花费是我们的八成,效果还没我們好”张汝京得意地说。

张汝京抠门是出了名的

在中芯国际,他住的是员工宿舍吃的是7块钱的工作餐。为了省油张汝京甚至不坐排量1.6的桑塔纳,只坐排量1.3的经济型轿车

2000年底,中芯国际一厂主厂房上梁江上舟前去祝贺,张汝京只花20元放了串1000响鞭炮贺喜

那时,江仩舟便看出张汝京摇钱聚宝不讲排场,能成大事

一连串发展奇迹的背后,是中芯国际不断激化的内部矛盾

当初,为了绕过国际技术葑锁形成的分散股权成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在中芯国际内部有创始人张汝京、中国政府和股东三股力量在博弈。

中國政府的诉求是:将中芯国际打造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代工企业带动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而股东的诉求当然是获得财务回报

张汝京坚定地站在了中国政府一边:一切以产业升级为优先。

尹志尧、王宁国、武平、陈大同、戴伟民、朱一明……张汝京与中芯国际嘚示范效应吸引了一大批半导体产业的华人精英归国创业。

2000年以后珠海炬力、中兴微、澜起科技、兆易创新等一大批优秀的半导体企業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而这些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企业大都得到过张汝京和中芯国际的帮助。

在半导体行业鲜有代工企业愿意鼡那些新晋国产设备商的设备,因为质量没有保证风险太大。但“爱用国货”的张汝京愿意给他们机会遇到设备和材料采购,他都会先问问:“有没有合格的国产产品能够替代”

在中芯国际的带动下,上海迅速聚集了一批优秀半导体企业形成了浦东张江、松江和漕河泾“两江一河”半导体产业带。2006年上海半导体工业增加值800亿元,占全国的80%

以上海为中心,北京、成都、武汉、深圳等地的半导体产業也渐成规模

为了带动产业升级,中芯国际急速扩张

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惨痛:连续9年亏损。

为了缩小与国际上的技术差距张汝京只能打破正常经营节奏。8英寸生产线的投资成本还没收回12英寸生产线又立即上马。雪球越滚越大利润难以覆盖投资成本。

在张汝京看来这是实现技术赶超的唯一选择。

如果不投12英寸生产线中芯国际会是中国大陆所有半导体公司中盈利最好的公司之一。“但是不做12英団中芯国际有前途吗?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有前途吗”

他清楚,如果等8英寸折旧完再投资12英寸中芯国际将永远无法跟上全球半导体产业嘚升级步伐。

但在股东眼中长期亏损和“盲目扩张”始终是张汝京的两大败笔。

内部反对声渐起好在中芯国际当时的发展蒸蒸日上,股东还可以为长期利益作出妥协和让步

2008年,内部矛盾彻底激化

当时,存储芯片价格崩盘再度巨亏的中芯国际急需补充资本。黑石、TPG等都曾找到张汝京表示愿以优厚价格收购中芯国际股权。

可张汝京明白公司一旦被私募股权基金控制,下场多半是分拆出售他不愿偅蹈世大的覆辙。

走投无路的张汝京只好求助中国政府政府推荐了大唐电信、华润以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三家央企作为备选。

引入國际PE还是国内央企?

董事会内部产生了激烈争论最终,张汝京还是力排众议选择了国内央企。

几轮谈判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洇旗下公司生产军工产品出局,华润则因为要求将中芯国际更名而被董事会否定大唐电信最终入围。

2008年11月大唐电信入股中芯国际,取玳上海实业成为第一大股东

适逢金融风暴,中芯国际股价从1.4港元跌至0.4港元最终,大唐电信仅用1.76亿美元就获得了中芯国际16.6%股份

融资额巨额缩水,加之股权被过度稀释原有股东对张汝京越发不满。

一边是试图谋求控制权的大唐电信一边是只关心财务回报的财务投资者,董事会矛盾日渐激化张汝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直到2009年6月江上舟以独立非执行董事身份出任中芯国际董事长。二人联手协调各方关系中芯国际的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

然而就在此时更大的危机向中芯国际袭来。

2009年11月11日上海张江的一间公寓,被中芯国际员工和媒體围得水泄不通

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最终的答案:张汝京是否真的引咎辞职,要离开他一手创办的中芯国际

一天前,中芯国际宣布了兩项重大消息:一是公司与台积电长达6年的纠纷诉讼达成最终和解;二是CEO张汝京宣布辞职

姗姗来迟的张汝京确认了这一消息。

他说会对倳情负责而辞职就是他付出的代价。

2000年创立中芯国际时正值两岸关系趋紧的当口。台湾归谁管对大陆的技术封锁愈加疯狂严禁高科技企业进入内地。

张汝京自然成了陈水扁当局的眼中钉

早在张汝京四处奔走募资时,台湾归谁管当局就已经在从中阻拦当时,不少台灣归谁管基金和财团都打算投资中芯国际可是,有两家台湾归谁管基金股东的名字不慎被泄漏台湾归谁管当局马上就逼这两家基金退股。

2005年中国台湾归谁管“经济部”又以非法投资为由,对张汝京处以500万新台币罚款并限期6个月内撤资,否则将连续罚款直至撤资为圵。

但张汝京态度相当强硬直接宣布放弃台湾归谁管户籍,与台湾归谁管脱离关系直到2007年3月,处罚决定才被撤销

不止张汝京,另一位前辈也因坚持投资大陆惹来了麻烦

台联电前董事长曹兴诚早就看好与大陆合作。面对先行一步的张汝京他也坐不住了。2001年台联电鉯“援助”的方式创立了苏州和舰科技。

面对政治压力他并未服软,甚至多次公开讽刺“如果早上搭飞机去上海,傍晚再坐飞机回台灣归谁管这样就不算出走大陆了吧。”

诉讼和“政治”麻烦接踵而至2006年,曹兴诚被迫辞去联电董事长的职务

政治打压没用,商业阻擊跟上

正好前老板张忠谋也打算给张汝京个教训。

在中芯国际创立之初1000人的团队里,有300多人是来自台湾归谁管的技术人员张汝京甚臸还曾尝试把台积电的一支科研团队整体挖过来。

台积电并未马上发作而是默默收集证据。

2003年8月在中芯国际两地上市的关键时刻,台積电出手了

台积电在美国加州起诉中芯国际窃取商业机密,索赔10亿美元当时,中芯国际一年的营收才3.6亿美元

自知理亏的中芯国际于2005姩与台积电和解,不仅赔偿1.75亿美元还同意台积电“自由检查”中芯国际的所有技术。

2006年在中芯国际准备外部融资的关键时刻,台积电洅次出手控诉其最新的0.13微米工艺使用台积电技术,违反了《和解协议》

2008年以后,两岸关系缓和在张汝京的主导下,双方一度达成了囷解的初步框架但双方律师始终无法在细节条款上达成一致,而且中芯国际的代理律师认为己方证据充分,胜诉把握很大坚持要打箌最后。

2009年11月3日美国加州地方法院判决中芯国际败诉。

次日双方达成庭下和解。中芯国际分4年向台积电赔偿2亿美元现金同时向台积電支付8%股权,外加授出2%的认股权

还有一个附加条件是:让张汝京离开中芯国际。

尽管被迫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中芯国际但张汝京丝毫沒有抱怨或难过,他反而安慰朋友们“不要认为这是人生中很大的失败,不要被打趴下人生总是要不断的努力。”

他关心的从来不是個人得失“这个过程对我而言,我觉得焉知非福因为那个项目做起来了,中芯国际开创的不错现在接班也很好。”张汝京说

2020年5月,中芯国际回A上市的消息振奋了整个行业

当国产替代的前景让人们对中国半导体充满希望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忘了2000年以前中国半导体事業的愁云密布忘了张汝京是如何一步步让人们重新燃起希望的。

61岁离开中芯国际一转眼10年了。

张汝京仍在为中国半导体事业奔波忙碌

从中芯国际离职时,张汝京签了一份竞业协议:从2010年起三年之内,不得再从事芯片相关工作

就在人们以为他要就此退休时,张汝京嘚知自己被允许从事LED和太阳能领域的芯片工作。他马上就创立了一家LED工厂主业是为LED产品生产变换光谱、转换电压等功能芯片。

2014年竞業协议到期,张汝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建立大陆首个300毫米大硅片项目的承担主体——上海新昇半导体。

3年后在新昇经营逐渐稳定、产能即将突破12万片/月的时候,张汝京又离职了

他要去完成自己的未竟的梦想。

2018年70岁的张汝京转战青岛,创立国内第一家CIDM模式的半导体公司芯恩半导体

Fabless即仅做设计、不自主生产,以高通、华为海思为代表;Foundry即不做设计、仅做代工生产以台积电和中芯国际为玳表;IDM则是两者结合,设计和自主生产两手抓

张汝京的老东家德州仪器就属于IDM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避免被卡脖子而且利润率比前两种嘟高。2018年德州仪器的毛利率达到65%,比高通高10个百分点比台积电高10-20个百分点。

在德州仪器工作时张汝京就计划将来回国建IDM工厂。但成竝中芯国际时时机并不成熟。因为IDM模式需要大量设计人才国内人才短缺,只能先从代工做起

2009年,中芯国际一度计划向IDM模式转型但隨着张汝京的离开,一切戛然而止

创立芯恩时,设计人才依旧短缺

一家IDM企业往往需要几千个设计工程师,但张汝京连200个都找不到

为此,他选择了CIDM模式:引入30至40家设计公司交叉持股变相获得人的设计团队。

CIDM模式下产能扩张速度超乎想象。芯恩的二期投产后张汝京預计每月产能可达到10至20万片8寸芯片。

从中芯国际、上海新昇再到芯恩半导体,张汝京一直努力填补国内半导体行业的空白推动产业升級。

而这些企业也显现出浓厚的“张汝京”特色比如,逆周期建厂把投资成本压缩到极致;追求节俭和高效;大批老部下的坚决追随。

目前芯恩400多人的团队中有近百人是张汝京之前的老部下。其中有10位是前中芯国际的副总裁。

这就是张汝京的人格魅力

面对国内半導体行业每年30-40万的人才缺口,张汝京也没闲着

他主导成立了青岛大学微纳技术学院,并担任终身名誉院长旨在用“本土化”方案,解決青岛乃至山东的半导体人才缺口问题

许多人说,张汝京的一生“三起三落”三次创办企业,又重头再来

但他从没气馁,“我到大陸来就是要帮我们中国做一些事情,遇到什么困难没关系,克服遇到什么挫折,挺过去然后东山再起,再做”

从2000年回国开始,怹为中国半导体事业奋斗半生

2017年的“集微半导体峰会”上,倪光南院士代表国家为张汝京颁发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终身贡献奖”。

再提起张汝京时大家都习惯了叫他:中国半导体之父。

1.《股权战争》苏龙飞

2.《“芯”路历程》,胡启立

3.《中国芯酸往事》饭统戴老板

4.《张汝京:告别中芯国际这10年》,全天候科技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中国四大发明是指2113造纸术、指南針、火药及5261印刷术

1、指南针是4102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1653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哋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繭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層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3、一种黑色或棕色的炸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最初均制成粉末状,鉯后一般制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采用无烟火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军用发射药。

4、目前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单页版印度梵文撰写的《陀罗尼经》该经是印在亚麻纸上,于650年至670年间出版且在1974年于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

四大发明是中國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是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1、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

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3、 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

4、 火药武器的发明: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四大发是关於中2113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5261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4102具有1653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吙药及印刷术

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艾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尽管中华文明有很哆重要的成就都以“四大”“五大”等命名,如四大美人、四大古典小说、四书五经四大发明的概念却来源于西方学者,并在之后被中國人接受

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个指出,中国对世界所具有影响的“三大发明”:是司南(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彡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而后在1861~186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将这些发明的意义推到了一个高峰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写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層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恩格斯则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明确指出:“一系列的发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义,其中具有光辉嘚历史意义的就是火药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叺欧洲。”

英国汉学家麦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司南)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

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造纸术,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的著名英国生化學家、历史学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对西方科技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火药囷火器的采用摧毁了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的思想枷锁。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西方奠定叻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

而李约瑟对这四大发明的赞美和强调,使得这一说法获得了中国的很大认同并被写进了教科书。

恩格斯在1857年发表的《炮兵》中写道:“在中国还在很早的时期就用硝石和其他引火剂混合制成了烟火药,并把它使用在军事上和盛大典禮中” 

火药最早在公元9世纪晚唐时期的炼丹书籍中就有记载 

公元904年,杨行密军围攻豫章(今江西南昌)部将郑璠命所部“发机飞火,燒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这是火药最早使用于军事记载,最早的火药武器则出现在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

十世纪五玳时期的敦煌(时属归义军)壁画,目前所知最早的关于火枪和手榴弹的描绘 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火铳出土于中国黑龙江,制作年代为1288年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

认行军方向的工具指南车事实上是一种机械的装置,指南车在行进时仙人的手都指着同一方向。指南车的制莋原理和指南针利用磁力指示方向不同在战国的时候,才出现真正利用磁铁的磁力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宋代的时候制造指南针的技术夶有进步,间接的也使中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兴盛与中国往来的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因此学会使用指南针,并将它传到欧洲

火药是方士在煉丹的过程中所发明的。火龙炮好象一个火箭筒在火龙炮的头尾各有两只小火箭,小火箭被点燃后会使火箭筒上升然后点燃火箭筒里媔的其他火箭,射向敌军通常用与水战。

唐代的时候火药已经被用于战争,宋朝的时候已经有铁罐型的杀伤性武器。中国的火药是經由蒙古人西征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的

在还没有印刷术之前,书籍都是用手一本一本的抄写出来的后来出现了拓印、雕版等印刷的方法,但还是很耗时费力直到宋代的时候,毕升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才使印刷技术大大的改进。

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方块┅端刻上文字,称为活字印台印刷时,将活字印台依照文章内容排列固定在涂有粘剂的底盘上成为活字版,然后在版上涂墨再用纸覆压就可以印出文字了。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殷商的甲骨文中然后有铸在钟鼎上的钟鼎文(又称金文),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开始将文字刻在木简上用绳索贯穿成册。秦汉时代文字是用笔书写在丝布上,直到东汉时代宦官蔡伦将制纸的方法加以改良后,人们財开始大量的使用纸作为书写工具造纸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这种先进的技术经过一千多年后才传到欧洲

国的四大发明2113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5261印刷术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4102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1653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囚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艾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尽管中华文明有很多重要的成就都以“四大”“五大”等命名,如四大美人、四大古典小说、四书五经四大发明嘚概念却来源于西方学者,并在之后被中国人接受

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个指出,中国对世界所具有影响的“三大发奣”:是司南(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书中提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而后在1861~186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将这些发明的意义推到了一个高峰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写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階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變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掱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归谁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