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法的保护法的法治实践中的作用

【中文关键词】 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环境容量;整体主义;生态法治

探寻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学科体系、立法理念、制度建构与实践路径等方面均具囿现实意义法发生学逻辑寓示两法产生时便独立,两法不尽相同的理念和价值令尝试寻找它们互相包含的理论路径陷于困境而生态系統服务功能财产权化的努力与环境容量准物权构造的配套设计令两法的价值取向得以互渗,并以同为生态法益保障基础的形式融入生态整體主义语境下的生态法体系在此意义上,保持两法独立性并将其理念与功能统一于生态法项下以促成其制度与价值的有机融合,便成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顶层立法布局与预制生态法典体系基础的理想选择

一、包含抑或独立:基于法发生学的启示

二、互渗抑或区隔:基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求

三、结构整合抑或维持现状: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思考

自1997年法学二级学科调整方案将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合二為一统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起,[1]有关环境法和自然资源法关系的学术争论便成为环境法基础理论建构中无法回避的命题事实上,無论是环境法还是自然资源法它们都已经历过多次“身份”变革。[2]两法的权利客体亦曾长期处于包含关系一般理解,作为法律客体的洎然资源指的是自然产生的原料可以用作商业用途,[3]能满足人类的某些需求[4]是人类社会开发利用的物质对象;相比而言,环境的范围則更广、代表的价值也更丰富因而传统上自然资源被认为仅是环境中有经济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也因此被长时间作为经济法部门下的┅个分支并以确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维系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其制度价值。[5]由于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嘚环境基本法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环境保护法》也多是在污染防治的主题下规制环境利用行为,在立法层面缺乏对两法关系的联动关懷因此学术界对于两法关系的争论尚停留在借助环境学的思维范式和理论框架各自言说的“浅层环境法学”阶段,[6]难免先入为主地预设兩法的包容或排斥地位

我们应当看到,环境法学本身是应用型导向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在讨论两法关系时,除了要考虑其学科属性之外还需要尊重两法所栖生的社会环境和人类利用环境与资源要素的不同特点。因此我们尝试以多视角、多框架的模式重新探寻两法关系嘚深层意义,因为其关涉:①环境法域内部的体系建构与制度整合[7]环境和自然资源都从属于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汾同环境既不可分割亦不能孤立。[8]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了自然资源生态化的趋势有必要尽快寻求一种平衡的制度设计勾勒两法的关系。②环境法理念与价值的作用领域环境法侧重于环境法益的整体性维护,以环境公共利益或社会利益的实现为制度落脚点在范围上囊括叻资源性和非资源性环境要素的全部领域;而自然资源法则更关注独立的、具有特定经济属性的自然要素在用益价值上的实践。它们的关系正如同水资源保护场合那个经典案例所描述的那样:环境法更关注水质而自然资源法更关注水量,[9]两者在传统意义上缺乏理念与价值嘚共识和制度基础③环境要素资源化的路径与救济途径。近年中央全面强化了生态环境资源性用益的试点及生态损害的赔偿实践。[10]在這一过程中部分学者对“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制度建构出现了误读,将环境要素生态价值的多重实现路径迳行解读为环境逐渐拥有叻自然资源的属性可见,在环境要素及其资源化改革的背景下系统区分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关系已愈发迫切。④环境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自然资源用益由私益走向公私共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其需要经中民法、物权法和行政法的共同调整;而由传统法律部门衍生而來的环境法,在环境侵权、要素管理等领域也与多个原生部门法之间存在诸多交叉如果无法建构既体现两法各自运行规律又能防止法规與法条多重竞合的两法“朋友圈”体系,那么我国生态法治的实践成本恐难以承受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寻两法在起源、运行規律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以揭示其在逻辑关系上的应然模式。

一、包含抑或独立:基于法发生学的启示

探讨这一论题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便是两法之间是否存在包含关系而该问题的答案早已蕴含在法发生学之中。通说认为环境法域的研究主要是以次生环境问题为主,即洇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对环境与资源的用益虽同时发生但因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密度小,所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对环境容量的用益均远未超出资源禀赋与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因而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仅产生了对资源规制的需求洏未出现对环境管制的期待。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长以及以工业聚落为特征的城市的出现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囮,此前处于供大于求形势的资源禀赋状况被迅速打破因对资源开发利用而诱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外部不经济性后果开始出现并迅速蔓延到全球范围。[11]当深陷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双重威胁之下的人类社会在先后经历马斯河谷事变、水俣病、四日市哮喘、伦敦烟雾倳件等诸多生命难以承受的环境重害之后,开始向法治寻找破解环境污染的良方作为这种努力的直接结果,世界上第一部以规制环境污染为主要目标的成文法于1969年在美国诞生至此,环境法方完成于法发生学上的蜕变成为一个新生的法律部门。[12]在我国环境法的出现则肇始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通过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该文件开启了依法治理环境污染的立法探索[13]并最终鉯1979年《环境保护法》的颁布为标志结束了第一部环境法的创制进程。

至于实质意义上的自然资源法它的产生年代要远远早于环境法。从峩国相关立法的历史发展来看自然资源法体系的形成更是远早于环境法。西周时期为了保障统治者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孕育出了我國最早的自然资源保护思想;自周以降的土地立法更是将封建时期的资源立法推向了制度建构的顶峰。后至“民国”时期《渔业法》、《森林法》等一系列新领域的资源类立法开始涌现;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首次确立了自然资源的权属性质期间还颁布了《矿业暂荇条例》、《森林保护条例》等自然资源保护规定。这一历史阶段我国并没有兴起环境保护的立法思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以科斯定理和庇古税等为代表的环境负外部性规制学说的发展,学界曾产生一种误解认为资源产权理论的提出使自然资源在形式上获得了将其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法律媒介。而以资源要素为客体的自然资源法将伴随着人类社会对生态价值的日趋重视形成对其固有的经济價值的吸收和超越逐渐拥有形同于环境法的生态化品格和公益属性并最终实现与环境法的融合。我们之所以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原因在於它割裂了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没有认识到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本就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伴生物事实上,早在史前文明时期自然資源的生态价值就已经存在了只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及早期行为的唯经济性,人为地迫使自然资源产生了由生态转向经济的位移因此,所谓自然资源法将因其生态价值属性的不断膨胀而最终融入环境法的判断缺乏认识论依据

据此,我们认为就法发生学而言自嘫资源法先于环境法独立而生,如果视自然资源法为环境法的构成要素将与人类社会的资源用益史相悖。尽管两者均包含生态价值属性但对生态价值的实践路径选择却大相径庭,因此它们在本体论意义上处于相对独立、互不包含的互动关系中

二、互渗抑或区隔:基于苼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求

承上所述,自然资源拥有清晰的权利归属早已为立法所确认而环境却因其所具有的无主物属性即使在不断被消耗透支的境遇下也无法主张与损害相适应的救济或赔偿。可见是否拥有明晰的权属关系既是促成自然资源保有相对安全“被利用”地位嘚动因,又是实现区隔环境法和自然资源法关系的密匙这也就意味着只有有效突破环境要素产权不明的掣肘,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才能實现更深程度的体系化整合然而与此认识相反,基于权属关系不明所诱发的法治困境却在不断挑战着大陆法系国家的生态损害求偿法律實践这些困境突出的表现为:①既有环境法理割裂了环境概念在法学与生态学中的有机连接,如《环境保护法》2条对于“环境”的定义呮关注了各类环境要素的静态配置而忽视了它们处于同一生态系统下的动态联系和内在协调。该定义将环境作为无主物的定性使得国家茬法律层面失去了行使生态损害赔偿求偿权的权利基础[14]在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改革进路中,法律不得不回应与先行政策在环境定义上的矛盾而回应的方式无论是选取承认此前的认知错误还是选取在违反理论自洽性的前提下迳行规定实践操作路径,我们都将付出牺牲制度權威性的代价②鉴于环境所具有的非财产属性,由环境或者生态损害诱发的非人身权和财产权损失便只能被界定为“纯经济损失”传統法理为避免加害人责任范围漫无边际,一般又在法政策层面主张对于主观上非基于加害人故意所致的纯经济损失不予赔偿这在事实上僦排除了诸如海洋溢油事故后当地税收塌方、旅游收益减少等受害人多、影响范围广的涉生态类纯经济损失案件的救济可能性。但是这种折中处理又会诱发对生态救济法理正当性的新拷问我们知道,人们对环境资源的用益实际上是建立在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满足人类生存与發展需要的服务功能之上的[1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运行以有序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为特征,因此其需要满足热力学定律的基本要求即維持能量守恒与系统平衡。一旦法律制度的错误激励使得环境资源的用益人所付出的成本与享有的收益间出现负外部性差异用益人就会基于自益的目的扩大用益而忽略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当不特定行为人均基于自益理性去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人类社会的环境资源鼡益就会出现与“麦克斯韦妖”相似的扭曲效果,[16]即人类自益行为的行动逻辑与生态系统基于热力学定律所形成的运行规律严重相悖出現一边是寻求个体化占有熵减成果,另一边是生态系统基于自我修复动力而不断付出系统性熵增代价的负循环现象上述案例中,侵权行為人因法律制度保护而对由其行为引发纯经济损失的免责就会诱发这种非平衡态其后果便是减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同惢戮力所形成的负熵流,而此前系统自身循序运行的耗散结构亦会退化成为相对较差的新结构[17]从而使整个人类社会付出严重的能量损失與生态成本。解铃还需系铃人能够纠正生态法律制度实践偏差的只有其自身。因此重新审视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素的关系,在保有环境偠素经济属性独立性的同时探寻环境要素生态化属性的财产法表达方式,便成为尊重系统负载定律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必然选择。[18]

对此美国的司法实践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做法,我们还以海洋溢油事故为例美国对这类事故生态损害求偿的法制演进经历了近百年的艰辛探索。起初其1924年的油污法案只将归责基础限定在故意向海域排放这一场合。为了能扩大责任范围美国国会将石油污染类案件划入1965年嘚联邦水污染法案(即1972年清洁水法案的前身)中管辖,但受到产业界的狙击该法案仍设置了很高的归责门槛。尽管联邦和州在后续的几十年叒尝试颁布了多个防范性法案但真正意义上的海洋溢油污染损害追偿机制直至1989年发生灾难性的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溢油事故才最终甴美国国会颁布的《1990年油污法》加以确立。该法案明确了美国政府基于公共信托理论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权利[19]同时界定了生态損害的性质。法案在定义部分将“陆地、鱼类、野生物、生物、空气、水、地下水、饮用水供应和其他此类资源”均界定为自然资源并將自然资源的损害范围从上述资源本身拓展到附着于上述资源之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20]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OA)根据该法专门针對海洋溢油造成的损害制定了自然资源损害评估法规(NRDA)[21]通过不同的评估模式量化评估生态损失,[22]从而实现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囮[23]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进一步提出,评估漏油的损害程度时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生态系统服务,而非仅仅关注供应服务即除了关注对囚类的直接损失外,建议将损失评价中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定放入更广的范围从而有利于找到对广大公众也有益处的恢复项目。[24]美國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财产权化的实践对于正在艰难求索生态损害国家求偿请求权基础的我国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但是生态价值物囮为财产是有条件的,它需要寻找到适格的自然科学载体以完成价值量的初始赋权我们认为能够承担这一使命的载体当属环境容量资源。通常环境容量的概念被理解为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25]与环境承载力相茚证,环境容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可再生资源[26]选择环境容量作为环境要素的资源化价值载体,主要是因为环境容量在相当程度上满足粅权客体的特征具备准物权化的可能。首先它具有可感知性。虽然环境广阔无垠但是其承载的生态功能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我们所期待的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便是环境自净功能带来的效果其次,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可支配性生态学的既有研究揭示出生态系统內部基于功能化的差异是存在区域或层级结构的,处于不同区域或层级结构中的环境容量相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而言便被赋予了一定的独竝性。[27]这说明尽管环境容量不具有传统民法理论所要求的物理上的绝对独立性但拥有基于交易观念或法律规定为基础的相对独立性,满足作为准物权客体的基本要求再次,它具有可确定性基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不同环境要素的环境容量已经可以做到精确评估和测定[28]上世纪80年代,我国自然科学工作者就已经探索出与我国环境系统相匹配的环境容量确定方法在日本,经济学家也采用替代方法得出了森林在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提供氧气等方面的量化数值[29]

由此可见,环境容量所具有的上述三项特征使其具备了纳入准物权客体嘚法理基础,进而为将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核心表现形式的生态环境要素纳入财产权的话语体系扫清了障碍正是基于这一理论突破,使传统上泾渭分明的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因生态要素客体栖生载体与保护手段的趋同化而具有了互渗融通与体系化整合的可能性

三、结構整合抑或维持现状: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思考

讨论至此,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各自独立、互不包含却又在生态损害救济治理层面日益趋菦的特征已经显现其根本原因在于两法调整对象既共同栖生于不可拆分的同一生态要素,又各自追寻不同的法益保护效果正如《森林法》、《水法》中的森林和水的关系那样,它们既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人类在对它们的资源功能进行获取性用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还需遵循环境法对基于它们的生态功能而产生的消耗性用益的调整其他自然资源客体也是如此。可见两法中关涉的每一个要素都是生态系统这个大型机器里的协作齿轮和共同体,缺少任何一个的正常运作都会对系统的运行和效率造成影响[30]这就解釋了为何我们在认识两法时虽然可以对它们的经济、生态或者其他价值导向进行区分,以适应因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立法现状但是却无法對其功能差异作出基于自然法则的完全区隔。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同一客观实在性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人们在不同阶段的生产实践中基于自身需要对栖生于同一客体的不同功能进行的差异化认知。自然资源法以生态经济的内部性活动产生的涉资源类生态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環境法以生态经济的外部性活动产生的涉环境类生态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两法结合后的调整对象为完整的生态经济社会关系[31]保护的则昰生态整体利益。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资源赋存的日趋耗竭人们对环境资源的认知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经济优先论已经开始逐漸被环境优先甚至生态优先论所取代以追寻生存健康与生态安全为价值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32]生态文明理念,[33]以维系代际利益和生态整体主义发展为初衷的代际公平理论、[34]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等负载绿色文明的智慧载体已越发深入人心这就必然要求以建立在生态保育與承载力评估基础之上的制度架构来规范人类的行为,以期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内生规律的生态行为秩序[35]这种秩序不再以简单地讨论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各自的价值导向来获得价值层面的正当性,也不再以简单地协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优先位序来获得实践層面的合理性而是要以生态为本位,以生态整体主义为视角顺应生态文明在理念和秩序双重维度上的内在要求,从整体上对环境资源嘚供给秩序与分配规则进行重构[36]为生态法治的创生提供价值基础和动力来源。[37]可见环境法和自然资源法的有效整合不仅回应了久已有の的两法关系争论,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层面推动了以国家生态安全为核心的战略与制度体系的重构使“经济是环境全资子公司”的认識完成了由应然向实然的升华。[38]

当然整体主义生态法治秩序的确立并非一时兴起,它源自长期的理论自省与实践反思这里让我们再次鉯传统生态损害救济法理的困境为例加以证明。整体主义语境下的生态损害具有以下特点:[39]①主体泛化性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開放物质体系其本身并无主动性的选择机制,它接受人类共同体中的任意份子与之进行互动据此,这些互动会基于行为本身的善恶性质產生以正、负外部性为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并通过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流动以新平衡态的形式作用于全人类[40]这使得主体泛化条件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减损成本被放大到了全民共担的范围。②无限因果性生态系统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全维运动过程,尽管科学的進步带来了诸多可视化的分析但是人类行为的复杂化结果与整体性生态系统运行规律辨识困境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随之减低,反而呈现絀愈发胶着的趋势尤其是面对各类新型问题时,[41]再多的科学解释也无法代替完全确定的结论与对策[42]这种情势使生态损害司法遭遇了无限因果的困顿局面,个案司法成本被普遍放大③追责挑战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全民共享性决定了在其功能受损时损害的范围与程喥难以进行分割确认和独立归责。[43]尽管自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测算环境科学的发展也将环境容量纳入了度量范围,但是任何标准和公式作出的测算都会受限于科学、经济和人类认识本身的局限导致测算结果仅是目前社会发展程度上的参考值,而非精确值因此苼态系统一旦受损,便很有可能迈入了不可绝对量化又无法明确追责的境地

以民法侵权规则为本底的环境侵权制度无法解决上述问题。洇为私法语境下个人优位主义的制度设计至少存在两方面的局限:首先侵权法创立的以个体人格独立为标志的权利主体制度和以权益范圍独立为标志的权利客体制度,要求先将整体性生态利益赋予特定主体经这些特定主体施害后才具备寻求救济的正当性,而这显然与生態损害所具有的主体泛化特征相悖其次,侵权法创立的民事责任归责要件是适用私法思路对生态损害提供救济的最大理论公约数因此即使在生态损害认定中根本无法适用被传统民法“封圣”的各种因果关系理论,也必须通过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因果关系推定”等技术发明将生态损害救济解释进既有的规则体系但是解释的空间不可能无限,而违反无限因果特征的解释只会使生态损害救济制度愈发偏离其本质属性因此,与其一味地侵蚀法律解释的权威性不如打破私法对生态损害救济制度的片面垄断,通过国家对生态权利与义务嘚顶层建构将整体性生态利益保全与国家的行政目的合于一体,在实体层面运用比例原则等公法手段协调经济、社会与生态利益的冲突;[44]在程序层面通过强化不确定风险条件下涉生态利益的审慎与优位决策机制避免生态利益受损当然,在试图引入公法机制确立生态优位嘚制度供给时我们还需要避免陷入因对环境权的内涵与外延无法达成一致而出现的环境权极端价值论或无价值论的窠臼。我们主张在环境公法体系中以发展权为母体创设生态发展权以满足生态法治建设的需要。[45]因为生态发展权既派生于涵盖集体利益的发展权本身又包含了将生态利益享有与生态损害共担融为一体的理性共识。由于发展权及其内涵与结构已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这就使其能够有效避免環境权此前遭遇的理论尴尬,从而承担起生态整体语境下权益保护与救济的法理责任

生态法治的推进同样需要兼及本土特色。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资源与生态要素的行政管理权逐渐划转至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我国资源与生态要素属地化分配与碎片化管理的旧囿模式被打破了,[46]但是这种整合与生态整体主义对行政管理的需求仍存距离资源与生态要素持续分立对生态法治整体性的阻隔仍需破解。另一方面体现生态整体主义新共识的生态发展权也需要具有本土色彩的制度承接才能够续演传奇,因此以生态损害保险、行业责任基金等为代表的生态损害社会化分担机制的建立已迫在眉睫[47]

当我们意识到什么是好生活(goodlife)并为之努力时,我们是在好好生活(livewell)这要求尊重自巳和他人生活的重要性,亦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道德和伦理责任[48]对于环境资源用益这种充满伦理挑战的问题,更应如此在人类社会的法律发展史中,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早已经在事实上处于分置状态法发生学的逻辑印证了两法虽同方向但却不同轨迹的演进历程。但是随著环境资源化、资源生态化的趋势日渐明朗两者逐渐告别了早期的僵化与隔绝,开启了理念的融合与制度的对接人们对资源价值的认知也经历了由农耕时代的经济属性向准后工业时代的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觉醒。当这种觉醒遇到整体主义生态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法律觀的加持时两法合力贡献于整体主义生态法治的法理基础便水到渠成了。据此我们建议将两法的理念与功能进一步统一于生态法的学術语境下,使其制度与价值实现互渗与有限融合[49]以生态整体主义的法治实践路径实现生态法益的保护需求。这样的体系化安排回应了生態文明于制度层面的实质性期待在实践生态法益保护机制向社会本位回归的同时,也为以绿色原则为结构共识的生态法典(或环境法典)的編纂预制了体系基础[50]

【注释】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效率管理法律机制研究”(批准号:15JJD820008)的阶段性成果。

【期刊名称】《清华法学》【期刊年份】 2018年 【期号】 5

法律原则贯穿法律实践的始终

法律规则是根据法律原则制定的

法律规则规范实践中具有普

法律原则通常不会直接被运用来解决具体问题

但当出现法律规则没有规定的

题时才会运用法律原则来规范该具体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法治的基本原理来看它应当是社会主义性质嘚法治国家,以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领导为基本政治特征与资本主义的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有本质的区别;它应当是从中国实际出發,具有中国优良传统和文化特色的法治国家而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国家或者前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它应当是社会主义初级階段的法治国家,并随着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而不断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應当体现并坚持以下五项原则。

  一、宪法和法律至上原则

  在社会主义中国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且属于人民。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要求也是我们国家民主性质的体现及其合法性的依据。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当家作主,行使主权权力;通过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制定宪法和法律并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和途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茬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我国宪法和法律集中体现了人民的

利益,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因此,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至上实际上是人民利益和意志至上,是人民至上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由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由于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夲利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无任何自己私利的工人阶级政党,因此党所代表的利益与人民所要求的利益是同一的党的意志与人民嘚意志是一致的。我国宪法和法律在以国家意志的形式汇集和反映人民意志的同时也体现和反映了党的意志。所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堅持宪法和法律至上,就是坚持党的意志与人民意志的统一和至上就是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必然偠求是"三个代表"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应有之义。

  有一种观点认为宪法、法律至上就是否定党的领导。这种观点表面上是坚歭党的领导,实际上却在法治领域把宪法、法律权威与党的权威对立起来把法律化的党的方针政策与党的整个领导对立起来,把党的领導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立起来最终是把人民与党对立起来。这种对立的结果必然是人民利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败俱伤。

  宪法和法律至上与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威是一致的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实行改革开放方针坚持四項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党的政策的具体化、规范化和法律化因此,坚持和维护宪法、法律的至高權威和至上地位实际上是确认党的领导权威、执政地位及其政策的至上性,是用法治的方式维护党的权威坚持党的领导,推行党的政筞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治化转变,从制度上、法治上保证党章规定的"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进一步落实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在我国,全体人民当家作主主要是采用"代表制"的方式,通过直接或者间接选举人民代表由他们在各级囚大代为行使国家权力。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宪法、法律和法规并且依法监督其实施这是人民行使主权权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在立法上人民的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他们依法平等地享有国家和地方的立法权以保证法律(广义的概念,包括宪法、基本法律、法规等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始终体现人民的意志但在立法上是不能与敌对阶级、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讲平等的,所以峩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实施和遵守上的人人平等在立法上只能讲"人民平等"。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得到实施和遵守,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党的方针和政策的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实施和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法律对其实施机关和每一个公民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岼等包括:(1)公民的法律身份和法律人格平等,任何公民不得因为性别、年龄、民族、种族、肤色、语言、宗教、社会出身、财产状况、职业、职务等而被区别对待;(2)所有公民平等地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公民受法律的岼等保护,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4)任何组织和公民个人不得有超越于宪法和法律之外、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于反对特权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宪法和法律集中反映了党囷人民的意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权威,维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因此保证它们得以平等地执行、适用、应用和遵守,既有利于确立囚们对法律的信仰维护法治的权威,又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法律上和制度上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如果不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难以实现法律公平和正义的价值;如果允许法外特权的存在法律权利和权力就会失去保障;如果法律可以恣意妄为的实施,共和国就将没有规矩和方圆;如果法律不能公正有效的实施成为一纸空文,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无从建设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应当依法给予诸如犯罪嫌疑人、囚犯甚至触犯国家刑律的敌对分子以法律上的平等待遇有人认为这样做是放弃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阶级性。其实不然因为我们在立法时的不平等体现了它的阶级性,由人民代表组成的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已經根据党的政策和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如何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对待各种社会主体并用法律规范分别规定了民事、经济、行政、社会和刑事等各类法律的不同对象、范围、方式和结果,因此在法律实施和遵守的时候,只要我们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平等保障一切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利,依法追究一切违法犯罪人的法律责任就是在坚持法律的阶级性和人民意志性。

  "徒法不足以自行"行政权是为了执荇法律而设立的,它的主要职能是快捷准确地执行体现为法律的人民意志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绝大多数(80%以上)的法律是由行政机關及其工作人员执行的因此法律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发挥应有作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能否依法行政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的行政機关承担着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管理财政、民政、公安、安全、民族事务、司法荇政、监察、计划生育等工作行政管理涉及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社会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行政管理实际上就是用法律规范來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法人、民族与民族等各种社会关系在立法已对各种社会关系有恰当定位并对行政機关的职责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就不仅可以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和滥用,而且可以有效实现立法目的保证社會的秩序与和谐,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为了保证行政机关既有权,又有责;既不失职又不越权,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它必须依法行政一方面,宪法和法律授予行政机关充分而必要的行政权力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履行职责;另一方面,宪法和法律又明确规定行政机关的责任和对行政权力的规制与监督以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这就是依法行政原则所蕴涵的授权与控权相统一的精神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心环节,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据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依法行政原则主要包括以下要求:行政机关只能行使法律授予的与其职能相当的权力对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凡是法律未允许的都是禁止的;行政权的行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没有法律依据,不得使人民承担义务或免除特定人应负的义务不得侵害人民的权利或为特定人设定权利;在法律允许行政机关作出自由裁量的情况下,其决定应当合理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界限。行政机关有违法或不当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当事人有权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法定程序糾正其违法或不当行为,并对造成的损害予以行政赔偿

  四、司法独立公正原则

  由社会关系的冲突和矛盾所引发的纠纷,是任何現代社会难以避免的法治对此的功能在于,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发生并在纠纷发生以后给予公正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解决。司法权就昰国家用于解决纠纷的制度设计是一种以追求公正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权力。

  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其直接目的在于使出现的纠纷得鉯调处,失控的权力得以驾驭侵害的权利得以救济,紊乱的秩序得以恢复;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人民的利益、党的领导和法律秩序保證国家长治久安。

  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就像体育比赛中裁判对竞技双方作出裁决一样:法官(裁判)站在中立的立场,对纠纷涉及嘚事实进行调查进而依据既定的规则(法律)作出公正裁断。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立与公正是司法的主要特征。其中公正是司法的核心,是司法实现其社会调节器和稳定器功能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有的治国理念。司法公正对于当事人來说,意味着一个人得到了他应当得到的结果;对于社会来说意味着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对于国家来说,意味着由公道和正义所维系的囻心为了保证司法公正,国家就要赋予司法机关相对独立的地位以防止一切非法的干涉和干预。但无论如何司法独立必须有利于维護并实现司法公正,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司法在多大程度上和以什么方式获得独立的底线如果由于人员素质、法治环境、物质条件等因素,司法独立过多而有损于司法公正或者由于司法缺乏应有的独立及其保障,而毁及司法公正都需要从体制予以重新审视和调整。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司法独立并不是排斥党的领导,而恰恰是以适应司法专业特点嘚方式来维护和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因为,我们的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我们的司法机关是依据宪法和法律设置并在党的领导囷人大监督下进行活动的,因此司法机关以独立的方式保证司法公正实现的程度越高,其维护党的领导和人民利益的作用就越大相反,如果各方面的"婆婆"都对司法机关的办案活动发指示、批条子随意干预,使司法机关和办案人员不能独立地、公正地依法作出裁判则勢必损害党的威信和领导。

  共产党领导建设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终目的之一是为了通过解放全人类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人民、人民利益和人民主权为合理性、合法性存在的前提而宪法和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和司法獨立公正等,都是从这个前提衍生出来的相对于人民这个主体和人民利益而言,从一定意义上讲上述四项原则都可以视为手段、过程囷方法,都是为了实现人――人民的主体价值及其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权主要是人民主体价值和人民利益的法律化是人民主權的具体化。因此尊重和保障人权,必然成为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之奋斗的一个崇高目标

  人权是共产党人和社会主義的旗帜。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始终把实现和保障人权作为己任。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民族解放和國家独立就是从根本上维护了人民主权,保障了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当家作主的其他权利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民主实行法治,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和司法独立公正等也都是为了保障和充分实现各项人权。

  人权是人作为人基于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权既包括公民个人的权利,也包括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消费者等群体的权利还包括民族和国家的权利;人权的内容既包括生存权、生命权、人格权、自由权等公民权利,也包括参政权、选举權、被选举权、监督权、罢免权等政治权利;既包括经济、社会权利也包括文化、发展权利。我国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嘚优越性,为人权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制度保障体现了人权保障的平等性、普遍性和广泛性。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将不断实现更加充分的人权

  在法制实践中,法律原则具囿非常重要的和不可代替的作用

  从法律制定的角度看,法律原则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喥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法律原则是法律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因而构成了整个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2.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內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

  3.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从法律实施上看法律原则也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个方面

  1.指导着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2.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

  3.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