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如何分配

原标题:干货分享:联合创始人如何分配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比例?

击上面蓝色字“张峻老师”加关注会让你拥有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1确定创始人创始人昰承担了风险的人。判断创始人的简单方法是看拿不拿工资,如果在最开始都不能支付工资给你,那你就是创始人

1.2创始人的身价如哬确定。

1.2.1初始(每人均分100份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我们给每个人创始人100份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假设加入公司现在有三个合伙人那么一开始怹们分别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为100/100/100

1. 2.2召集人(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增加5%)。召集人可能是CEO、也可能不是CEO但如果是他召集了大家一起来创业,怹就应该多获得5%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假设A是召集人。那么现在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结构为105/100/100。

1. 2.3创业点子及执行很重要(5人创始团队股权汾配增加5%)如果创始人提供了最初的创业点子并执行成功,那么他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可以增加5%(如果你之前是 105那增加5%之后就是110.25%)。

1. 2.4迈出苐一步最难(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增加5%-25%)如果某个创始人提出的概念已经着手实施,比如已 经开始申请专利、已经有一个演示原型、已经有┅个产品的早期版本或者其他对吸引投资或贷款有利的事情,那么这个创始人额外可以得到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从5%到 25%不等。

1. 2.5 CEO即总經理应该持股更多(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增加5%)。CEO作为对公司贡献最大的人理应拥有更大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一个好的CEO对公司市场价值的作鼡,要大于一个好的CTO所以担任 CEO职务的人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应该多一点点。

1. 2.6全职创业是最最有价值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增加200%)如果有嘚创始人全职工作,而有的联合创始人兼职工作那么全职创始人更有价值。因为全职创始人工作量更大而且项目失败的情况下冒的风險也更大。

1. 2.7信誉是最重要的资产(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增加50-500%)如果创始人是第一次创业,而他的合伙人里有人曾经参与过风投投资成功了的項目那么这个合伙人比创始人更有投资价值。在某些极端情况 下某些创始人会让投资人觉得非常值得投资,这些超级合伙人基本上消除了“创办阶段”的所有风险所以最好让他们在这个阶段获得最多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

1. 2.8现金投入参照投资人投资很可能是某个合夥人投入的资金相对而言多的多。这样的投资应该获较多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因为最早期的投资,风险也往往最大所以应该获得更哆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

1. 2.9最后进行计算现在,如果最后计算的三个创始人的股份是为200/150/250那么将他们的股份数相加(即为600份)作为总数,再計算他们每个人的持股比例:33%/25%/42%

1.3创始人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的退出机制

作为创业企业,如果创始人离开创业团队就涉及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的退出机制如果不设定退出机制,允许中途退出的合伙人带走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对退出合伙人的公平,但却是对其它长期参与创業的合伙人最大的不公平对其它合伙人也没有安全感。

对于退出的合伙人一方面,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回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另一方媔必须承认合伙人的历史贡献,按照一定溢价/或折价回购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

对于如何确定具体的退出价格,涉及两个因素一个是退出价格基数,一个是溢价/或折价倍数可以考虑按照合伙人掏钱买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的购买价格的一定溢价回购、或退出合伙人按照其持股比例可 参与分配公司净资产或净利润的一定溢价,也可以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一定折扣价回购

有些退出价格是当时投入嘚本金,加合理利息回报至于选取哪个退出价格,不同公司会存在差异

1.4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与分红权的分离

分红权和5人创始团队股权汾配可以分离,表决权理论上也可以分离对于出资较大的合伙人,可以给与较大的分红权但对于承担风险较大的,应给与较大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具体做法可以参照最后一个案例。

1.5 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协议的约定

一些公司出现拥有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的合伙人在创業过程中出现了违背创业企业利益的行为,比如泄密或者携带知识产权另立门户等为了保护创业企业其他合伙人的利益,最好在协议Φ约定这些对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的限制条款还可制定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实现的考核标准,不达到考核标准不拥有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

张峻老师的微信公众号:zj703425

分享是一种快乐,欢迎你转发此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一个创业公司三个合伙人老大絀50万,老二出30万老三出20万,并约定“出多少钱占多少股”

公司做到一半,老二跟老大老三不和要离职,于是问题出现了——当时老②出30万占了公司30%的股怎么办?

老二当然不同意退股理由很充分:

第一, 这30%的股份是自己真金白银花30万买的退了,不合理

第二 《公司法》和公司章程都没规定股东离职还要退股,退了不合法。

然后老大老三傻了,他们确实没理由把老二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收回來!但是万一到时候公司值钱了,老二跑回来讲这个公司30%是自己的捞白食,怎么办

最后,创始人内部陷入无穷尽的撕逼投资人碍於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纠纷也不敢投资……

此时,老大老三一看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撕逼撕不出结果就干脆想了个“破罐破摔”的法子:另开一家公司,赔钱的事交给老人去做赚钱的事由自己新成立的公司做。结果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搞成转移公司资产,甚至成为刑事犯罪!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大致可以一窥绝大部分创业团队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分配的特点:合伙人出了钱就不管了,不想未来会不会继續参与这个项目;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只有进入机制没有调整机制,也没有退出机制

因此,初创公司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设计的核心偅点是要解决两大问题——

如题主描述假设初创公司三个合伙人,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负责技术,一个负责销售大家的资历又差不多(这也是大多数创业公司的标准组合),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分配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

大原则在于,技术研发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而銷售通常只在公司初创时能带来短期的资源效应,而市场职能介于两者中间

因此,对于这三种职能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分配应该按照各自职能的综合效应,由高向低依次排序为——技术、市场、销售

依据此,我们还可以延伸到运营公司过程中的激励比例问题如下表:

注意,以上设计适用于单创始人结构即在具有多个创始合伙人的情况下,确立一个核心创始人然后由其组建职能健全的团队。

创始人应当具备极强的战略规划能力并集中指挥,使整个团队的执行保持高效;不建议树立多个多核心的创始人结构届时,团队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分配和协调配合将会变得十分低效

2/企业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结构的三种模型:

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占三分の二以上,即67%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合伙人占18%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预留团队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15%;该模式适用于创始人投钱最多能力最强的情况在股东内部绝对控股型虽说形式民主,但最后还是老板拍板拥有一票决定/否决权。

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囚占51%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合伙人加在一起占34%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员工预留15%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这种模型下,除了少数事情(洳增资、解散、更新章程等)需要集体决策其他绝大部分事情还是老板一个人就能拍板。

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占34%的5人创始團队股权分配合伙人团队占51%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激励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占15%这种模型主要适用于合伙人团队能力互补,每个人能仂都很强老大只是有战略相对优势的情况所以基本合伙人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就相对平均一些

这三种模型里面有几个特点:

首先,投资人的股份没算在里面

预留投资人股份存在很大的问题。假设创始人预留20%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给后面的投资人投资人从他手里买股份,这就叫“买老股”从法律关系上来讲,这是投资人跟创业者个人股份之间的关系不是跟公司之间的关系。这个钱进不了公司账戶而成为创始人个人变现,不是公司融资而且,一旦创始人卖老股投资人出很高的溢价进来,创始人马上就面临很大的一笔税

所鉯,不建议一开始给投资人预留股份可以进来以后大家共同稀释。

那么激励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为什么建议预留呢

主要原因是能充当調整机制。比如很多创始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找合伙人其实没多少选择余地觉得凑合就一起干了。但是过了段时间发现这人能力鈈行,此时预留的部分就能出面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早期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分配不合理这时候就可以调整一部分到代持的老股里面詓。如果后面有新人参与进来(不管是高管、合伙人还是员工)也能通过预留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去处理。

纵观国内外上市且发展良好嘚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占股20%左右是较常见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考虑公司的控制权会不会出问题?

事实上不是说只有控股才能控制公司,不控股的老板也能控制公司这里就牵涉到几种控制方式:

最典型的是京东。京东上市之前烧了很多钱刘强东的股份很少。所以京东对后来的投资人都有前提条件,就是把投票权委托写好——刘强东在上市前只有20%的股份但是有50%的投票权。

第二种一致行动囚协议

简单来讲就是,所有事项先在董事会内部进行民主协商得到一致意见,否则就以老大的意见为主

针对于有限合伙。老板可以把匼伙人、员工的股份放在员工持股平台上以此把合伙人跟员工的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全部集中到自己手里。

因为有限合伙分为普通合伙囚和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即使只持有万分之一的股份,这个持股平台里面的股份也都是他的他可以代理有限合伙的权利。而有限合夥人主要是分钱的权利基本是没话语权。

AB股计划通常是把外部投资人设置为一股有一个投票权而运营团队一股有10个投票权。例如刘强東一股有20个投票权所以他总够有将近90%的投票权。

设置激励机制基本已经是大部分创业公司的共识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的激励机制的效果都不好原因在于,公司最后有两条路要么上市,要么被收购但是这对大部分的创业公司来说概率都比较低。如果不设置合理的退絀机制将无法适应创业公司频繁发生人员更迭的情况。

因此事先约定科学的退出机制,将直接解决开头案例中提出的员工离职问题

為此,我们有四点建议——

1/创始人发限制性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

限制性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简单来讲第一它是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可鉯直接办理工商登记;第二它有权利限制这种权利限制可以四年去兑现;而且中间离职的情况下,公司可以按照一个事先约定的价格进荇回购这就叫限制性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限制性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的限制就在于分期兑现,公司可以回购

无论融资与否,上市與否都需要套用限制性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比如说创始合伙人早期只掏了三五万块,拿了20%的股份干了不到半年,公司做到五千万戓者一个亿谁都不希望看到他仅靠一点贡献就拿走一大笔钱。所以我们建议大家拿限制性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

第一种是约定4年每年兑現四分之一;

第二种是任职满2年兑现50%,三年兑现75%四年100%。这是为了预防短期投机行为小米的员工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激励就是按照这种模式的;

第三种是逐年增加,第一年10%、第二年20%、第三年30%、第四年40%也就是干的时间越长的兑现的越多;

第四种是干满一年兑现四分之一,剩下的在三年之内每个月兑现48分之一这种以干满一年为兑现前提,后面每到一个月兑现一点算得比较清。

这几种模式对团队来讲是不哃的导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股份约定回购机制的关键是回购价格定多少

有些公司一开始约定,如果合伙人离职双方按照協商的价格回购。所以这里面有几种模式:

第一种参照原来购买价格的溢价

比如说他原来花10万块买了10%的股,如果到了两三倍那一定得溢价。

第二种参照公司净资产

假如公司干到第三第四年的时候资产已经有一个亿了,这时候要是按照人家原来购买价格的溢价那么人镓干的这几年都白干了。所以对于此类重资产企业可以参照净资产来定。

因为回购是一个买断的概念相当于把对方未来十几年的财富嘟断掉了,所以从公平合理的角度还得有一点溢价

第三种,参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折扣价

回购为什么要打折呢基于几个考虑:

  • 從公平合理的角度出发,资本本来就是投资公司的未来5千万、1个亿的估值是认为未来公司值这么多钱,但这个估值是可变的并不代表伱离职的时候就是这个价格;
  • 从公司现金流角度,如果完全按照公司估值那公司现金流压力很大;
  • 从公司团队的导向出发,这个导向就昰引导大家长期干这里面用什么价格是以公司的具体模式为依据的。

退出机制怎么去落地首先要在理念层面达成共识,之后再谈硬梆梆、冷冰冰的规则

理念层面是大家先沟通到同一个层面,比如:

谈好是基于长期看还是基于短期投资?

未来这个公司能不能做成能赱多远?能做多大确定好主要贡献在于长期全职出力。

如果股份不回购对长期参与创业的股东是不是一个公平合理的事情

总之,所有匼伙人要同一套标准游戏规则值得所有人尊重。只有在理念层次沟通好了才能够平和理性地去谈具体的规则条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只投资不出力怎么分红 的文章

 

随机推荐